You are on page 1of 8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于 1949 年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 B )。[单


选] [0.5 分]
A.社会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2.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居于领导地位的是( C ) 。[单选] [0.5 分]
A.资本主义因素
B.封建主义因素
C.社会主义因素
D.过渡性的因素
3.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B )。[单选] [0.5 分]
A.资本主义体系
B.社会主义体系
C.民主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存在的主要经济成分有( A )。[单选] [0.5 分]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5.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是(
B )。[单选] [0.5 分]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
式是( D )。[单选] [0.5 分]
A.集体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7.中共中央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C )。[单选] [0.5 分]
A.1951 年
B.1952 年
C.1953 年
D.1954 年
8.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单选] [0.5 分]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是指从( D )。[单选] [0.5 分]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0.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本身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的经济是( C )。[单选]
[0.5 分]
A.集体经济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1.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D )。[单选] [0.5 分]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2.新民主主义时期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 D )。[单选] [0.5 分]
A.资本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13.新民主主义时期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是( C ) 。[单选] [0.5 分]
A.资本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合作社经济
D.国营经济
14.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两面性是( D )。[单选] [0.5 分]
A.革命性与妥协性
B.主动性与被动性
C.进步性与反动性
D.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拥护宪法、愿意接受改造的一面
15.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 A )。[单选] [0.5 分]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16.在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对农民不采取剥夺办法的原因是( C )。[单选] [0.5
分]
A.农民是私有者
B.农民是社会的主人
C.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
D.农民是被雇佣者
17.在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实行的政策是( A )。[单选] [0.5 分]
A.依靠贫下中农
B.依靠上中农
C.依靠贫农
D.依靠富农
18.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是( A )。[单选] [0.5 分]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19.具有土地入股和统一经营特点的是( B )。[单选] [0.5 分]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2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在( B )。[单选] [0.5 分]
A.1949 年
B.1956 年
C.1968 年
D.1978 年
2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办法是( C )。[单选] [0.5 分]
A.直接没收
B.合作化
C.和平赎买
D.购买
22.和平赎买的具体方式( A )。[单选] [0.5 分]
A.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B.不是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C.是等价交换
D.是强买强卖
23.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方在职人员的政策是( B )。[单选] [0.5 分]
A.不安排工作
B.量才使用,适当照顾
C.进行批斗
D.不让其在国家机关中担任职务
24.社会主义改造采取逐步过渡的方式导致的结果是( B )。[单选] [0.5 分]
A.延长了改造的时间
B.避免了社会震动和经济破坏
C.导致了改造的不彻底
D.遗留了一些问题
25.在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与苏联相比,具有中国特色的是( A )。[单
选] [0.5 分]
A.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B. 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C.实行集体经济
D. 走互助合作的道路
26.毛泽东在 1953 年 9 月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 C )。[单选] [0.5 分]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2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表述错误的是
( C )。[单选] [0.5 分]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过渡性的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8.我国于 1956 年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D )。
[单选] [0.5 分]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9.在我国,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被消灭的标志是( C )。[单选] [0.5 分]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30.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
进步奠定了( A )。[单选] [0.5 分]
A.制度基础
B.物质基础
C.思想基础
D.阶级基础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ABCD )。[多选] [1 分]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开始
2.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逐步将( CD )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并使之成
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多选] [1 分]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 ABCD )。[多选] [1 分]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建国初期(1949 年到 1952 年),党的主要任务是( ABD )。[多选] [1 分]
A.集中力量恢复国民经济
B.继续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C.进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D.开始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5.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经济成分包括( ACD )。[多选] [1 分]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6.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属于过渡形式的经济成分是( AB )。[多选]
[1 分]
A.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7.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表述正确的有( ABC )。[多选] [1 分]
A.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B.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D.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8.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阶级力量主要有( ABCD )。[多选] [1 分]
A.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
C.农民阶级
D.小资产阶级
9、党的七届二中全会(1949 年)提出“两个转变”同时并举的思想是指( AB )。[多选]
[1 分]
A.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C.由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D.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10.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表述正确的是( ABCD )。[多选] [1 分]
A.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B.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
C.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D.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11.马克思、恩格斯曾设想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过程中变革所有制的方式有( AB )。[多
选] [1 分]
A.暴力没收

B.和平赎买
C.合作化
D.一次性赎买
12.我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过渡时期之所以必要,并且需要
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是由于( ABCD )。[多选] [1 分]
A.我国经济和文化的落后

B.我国有极其广大的个体的农业和手工业
C.在国民经济中有占很大一部分比重的资本主义工商业
D.需要相当长的时期来创造为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所必需的经济上和文化上的前提
13.我国在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经验有(ABCD )。[多选] [1 分]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以互助合作的优势吸引农民走互助合
作道路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14.我国个体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包括( ABC )。[多选] [1 分]
A.互助组
B.初级社
C.高级社
D.人民公社
15.土地革命完成后,我国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种积极性表现在( AB
)。[多选] [1 分]
A.个体经济的积极性
B.互助合作的积极性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积极性
D.规模经营的积极性
16.个体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骤有( ABC )。[多选] [1 分]
A.手工业供销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高级社
17.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党和政府采用的方法有( ABC )。[多选] [1 分]
A.说服教育
B.典型示范
C.国家帮助
D.公私合营
18.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有( AB )。[多选] [1 分]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采取互助合作的方法
D.采用国家帮助的原则
1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 ABCD )。[多选] [1 分]
A.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B.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
战线
C.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D.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0.我国之所以能够采取赎买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和平改造,原因是( ABCD )。
[多选] [1 分]
A.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B.中国共产党在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C.私人资本主义在政治上、经济上对社会主义的依赖
D.资本主义企业中工人群众对资本家的监督
21.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包括( ABCD )。[多选] [1 分]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统购包销
D.经销代销
22.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包括( BCD )。[多选] [1 分]
A.初级社
B.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23.“四马分肥”的分配包括(ABCD )。[多选] [1 分]
A.国家所得税
B.企业公积金
C.工人福利费
D.资方红利
24.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经验包括( ABC )。[多选] [1 分]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先工业化后改造
25.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工业化同时并举的方针的意义有( ABCD )。[多选] [1 分]
A.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B.改善了人民生活
C.推动了社会进步 D.保持了社会稳定
26.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出现的失误有( ABCD )。[多选] [1 分]
A.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
C.改变过快
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27.我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原因有(ABCD )。[多选] [1 分]
A.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
B.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C.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
D.历史条件的限制
28.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的重大意义有( ABC )。[多选] [1 分]
A.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
B.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C.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
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D.使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9、在 1951 年前后,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党内形成的共识是( ACD )。[多选] [1 分]
A.过渡的时间上,认为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 15 年到
20 年时间
B.现在就开始用 10 年到 15 年时间基本上完成向社会主义过渡
C.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的时候,就可以进一步
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和农业集体

30.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CD )。[多选] [1 分]
A.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
B.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C.有利的国际条件
D.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与改造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