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2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库

第一章 毛泽东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单项选择题(30 题)
1、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实践基础是(B)。
A、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
B、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
C、十月革命胜利的经验
D、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斗争实践
2、下列表述错误的是(C)。
A、没有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丰富实践,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
B、没有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实践总结,就不可能有毛泽东思想
C、中国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是旧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
D、1917 年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是在(A)提出的。
A、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B、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解放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4、明确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的会议是(C)。
  A、中共四大  B、中共六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5、对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表述错误的是(C)。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B、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C、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已经没有了时代价值 
D、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6、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时代特点是(B)。
  A、战争与和平  B、战争与革命  C、和平与发展  D、革命与发展
7、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是(A)。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党指挥枪
  C、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D、官兵一致,军民一致
8、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A)的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观点,
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
A、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B、战争与革命
C、改革与开放 D、和平与发展
9、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不包括(B)。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B、“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理论
C、党的建设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10、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找到了一条(B),最终使新
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A、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道路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C、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
D、中国共产党关于政策和策略的道路
11、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是在 (C)。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
  C、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2、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A)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科学命题。
A、毛泽东 B、王稼祥 C、周恩来 D、博古
13、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标志是( B)。
  A、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提出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完整论述
  C、人民战争思想的形成
  D、人民军队建设理论的产生
14、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A)。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党的建设
  C、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独立自主
  D、实事求是、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15、对群众路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D)。
  A、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原理
  B、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要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C、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根本宗旨
  D、群众路线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16、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17、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它政党的首要标志是(D)。
A、中国共产党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B、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性的政党
C、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们服务的政党
D、中国共产党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
良作风。
18、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D)。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群众路线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实事求是、党的建设、统一战线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19、对实事求是表述错误的是(A)。
A、实事求是就是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主观世界。
B、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C、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
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D、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大理论成果是( A)。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作出科学评价的文献是
(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C、《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D、《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
22、做到实事求是的根本途径和方法是(C)。
 A、破除迷信  B、解放思想
 C、理论联系实际  D、密切联系群众
23、就毛泽东一生来看,我党对他的评价是(A)。
 A、功大于过 B、过大于功 C、功过参半 D、有功无过
2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的“根”是( B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共产国际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5、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A )。
A、党的七大 B、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C、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D、党的五大
26、对独立自主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是( C )。
A、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就是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
立、捍卫国家主权
B、独立自主,就是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来处理
C、独立自主,就是要做到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
D、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27、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基础是( A )。
A、一切从实际出发 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28、以下对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解错误的是 ( A )。
A、它只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B、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C、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D、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29、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为毛泽东思想的萌芽准备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
础的是( B )。
A、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及工人运动发展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成果的总结
D、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知识分子的参加
30、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B )。
A、共产国际的要求
B、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C、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建设的需要
D、因为马克思主义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

二、多项选择题(25 题)
1、毛泽东思想是( ABCD )。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C、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D、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以下对毛泽东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有( ABD )。
A、它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B、它包括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
C、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因其开辟了一条不同于俄国的革命道路,所以并没有完全坚持马列主义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CD )。
A、群众路线 B、武装斗争 C、实事求是 D、独立自主 
4、毛泽东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内涵丰富,包括( ABC )。
A、战略上要藐视敌人,战术上要重视敌人
B、要掌握斗争的主要方向,不要四面出击
C、弱小的革命力量在变化着的主客观条件下能够最终战胜强大的反动力量
D、要建设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亲密联系的新
型人民军队
5、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主要法宝是( BCD )。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统一战线 D、党的建设 
6、 下列著作,哪些属于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时期的作品?( BC )。
A、《论大大关系》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D、《矛盾论》 
7、下列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正确的概括有( ABCD )。
A、毛泽东思想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
B、毛泽东思想在抗日战争时期走向成熟
C、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发展
D、毛泽东思想是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
践过程中,总结正反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 ABCD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C、党的建设理论 D、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9、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的阶级政策,阐述有误的是( AC )。
A、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积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的参加,必要时可以放
弃无产阶级的独立性
B、民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虽同属资产阶级,但对二者需实行差异化的阶
级政策
C、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要毫不动摇地同其做坚决的斗争
D、民族资产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所以需实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
争求团结的政策 
10、毛泽东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三个法宝的关系形象概括为“对敌冲锋陷阵的
英勇战士”掌握的“两个基本武器”,其中,“两个基本武器” 指的是 ( AD
)。
A、统一战线 B、土地革命 C、实事求是 D、武装斗争
11、毛泽东关于革命军队建设的理论内容包含( ABCD )。
A、规定党指挥枪而不是枪指挥党的原则
B、规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C、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
D、提出和总结了一套军队政治工作的方针和方法
12、 毛泽东指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ACD )。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B、艰苦奋斗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13、毛泽东两个“务必”的思想内容是:( BC )。
A、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作风
B、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燥的作风
C、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风斗的作风
D、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14、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实事求是”的含义作出的界定是
( ABC )。
A、“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B、“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
C、“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D、“实事求是”就是解放思想
15、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实事求是 (ABCD )。
A、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
B、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C、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16、坚持实事求是,就要 ( ABC )。
A、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系
B、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C、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17、以下没有坚持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有(ABCD )。
A、 “大跃进” B、文化大革命
C、 “两个凡是”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8、群众路线是( ABD )。
A、我们党的生命线 B、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C、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D、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
19、关于群众路线,正确的表述有 (ABCD )。
A、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本质上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D、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20、坚持群众路线,就要 ( BCD )。
A、坚持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
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C、坚持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力量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1、独立自主是 ( ACD )。
A、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B、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
C、是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
D、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
结论
22、坚持独立自主,就是要(ABCD )。
A、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
C、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
基础上
D、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23、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ABCD )。
A、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B、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D、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24、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正确的阐述是(ABD )。
A、前者为后者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
B、后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C、二者完全一样
D、二者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
25、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ABCD )。
A、关系到怎样看待党和国家过去几十年奋斗和前进的历史
B、关系到党的团结、国家的安定
C、关系到党和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
D、应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同经过长期历史检验形成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
区别开来

三、判断题(3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由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与今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很大不
同,因此毛泽东思想在当下并不具备普遍的指导意义。(B)
A、正确 B、错误
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的理论形态。
(A)
A、正确 B、错误
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努力地争取 ;
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我们要坚决地斗争。(B)
A、正确 B、错误
4、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加之中国没有资产阶级民主,因此中国革命只能以长
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A)
A、正确 B、错误
5、坚持独立自主,应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无需努力去争取外
援。(B)
A、正确 B、错误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
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
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A)
A、正确 B、错误
7、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名字命名的,包括毛泽东个人的所有思想。(B)
A、正确 B、错误
8、中国共产党七大正式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A)
A、正确 B、错误
9、毛泽东思想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才最终走向成熟。毛泽东思想的初步形成时
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B)
A、正确 B、错误
10、提出并阐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
始形成。(A)
A、正确 B、错误
11、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成功实践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
实践基础。(A)
A、正确 B、错误
12、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明确提出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
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第一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
社会主义道路”。(B)
A、正确 B、错误
13、无产阶级领导的统一战线要争取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并且在面对外敌侵略的
特殊条件下可以把一部分大资产阶级也包括在内。(A)
A、正确 B、错误
14、中国革命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争取的道路,实现了武装斗争
农村根据地建设和统一战线的有机结合。(B)
A、正确 B、错误
15、毛泽东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A)
A、正确 B、错误
16、毛泽东建党学说特别注重从组织上入党。(B)
A、正确 B、错误
17、十一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
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作出了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评价。(B)
A、正确 B、错误
18、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A)
A、正确 B、错误
19、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A)
A、正确 B、错误
20、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土地革命,武装斗
争。(B)
A、正确 B、错误
21、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是实事求是。(B)
A、正确 B、错误
22、党风问题、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A)
A、正确 B、错误
23、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效,最终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
(A)
A、正确 B、错误
24、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是实事求是。(B)
A、正确 B、错误
25、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A)
A、正确 B、错误
26、毛泽东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所以毛泽东思想亦即毛泽东个人思想。
(B)
A、正确 B、错误
27、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A)
A、正确 B、错误
28、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己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唯一条件是对被
领导者给予物质利益。(B)
A、正确 B、错误
29、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推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由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
部分转变为新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一部分。(B)
A、正确 B、错误
30、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正确的理论原则
和经验总结。(B)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4 题)
第一题
材料一:所谓理论要通过实践来检验,也是这样一个问题。现在对这样的问
题还要引起争论,可见思想僵化。根本问题还是我前边讲的那个问题,违反毛泽
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违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实际上是唯
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世界天天发生变化,新的事物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不
断出现,我们关起门来不行,不动脑筋永远陷于落后不行。
  ——邓小平:《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1978 年 9 月
16 日),《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128 页
材料二: 实际工作者须随时去了解变化着的情况,这是任何国家的共产
党也不能依靠别人预备的。所以,一切实际工作者必须向下作调查。对于只懂得
理论不懂得实际情况的人,这种调查工作尤有必要,否则他们就不能将理论和
实际相联系。
  ——毛泽东:《〈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1941 年 3 月、4 月),《毛泽东选
集》第 3 卷第 791 页
材料三: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
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
的向导。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
凭客观存在的事实,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原理的指导下,
从这些材料中引出正确的结论。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5 月 19 日),《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801 页
1、 上述材料表明在实践中我们要做到实事求是,应该(ABCD)。
A、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把握事物内在必然联
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B、坚持实事求是,不可能一劳永逸。
C、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
D、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2、材料三说明了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应该(ACD)。
A、在中国革命中应该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
B、中国革命中我们应该以十月革命的经验为指导,仿效苏联。
C、革命不能凭主观想象。
D、在革命中不能教条,而应该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找到一条适合中国
的革面道路。
3、上述材料表明实事求是,(ABC)。
A、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B、实事求是就是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C、做到实事求是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
D、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思想,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反映。
4、通过阅读上面材料,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是因
为(BCD )。
A、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
B、它和中国的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C、贯彻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D、它满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5 、 上述 材料 表明,在马克思列 宁 主义一 般原 理的指导下,在实践中 应该
(BC)。
A、严格遵照马克思主义的原理。
B、把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
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D、把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的搬到中国来。

第二题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
才能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
相联系的。对于中国共产党说来,就是要学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应用于中
国的具体的环境。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的共产党员,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
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
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
了解并亟须解决的问题。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1938 年 10 月 14 日),
《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534 页
材料二: 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
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
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公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是对于马克思主义和
中国革命开玩笑,在中国革命队伍中是没有他们的位置的。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1940 年 1 月),《毛泽东选集》第 2 卷第
707 页
材料三: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
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
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
个“的”的。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1941 年 5 月 19 日),《毛泽东选集》第 3
卷第 801 页
1、上述材料表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 BC )。
A、共产国际的要求
B、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迫切需要
C、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D、因为马克思主义能解决中国的所有问题 
2、 上述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具体包括( ABD )。
A、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B、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C、把马克思主义原封不动的搬到中国来
D、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3、结合上面材料,分析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是因为(BCD
)。
A、它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思想
B、它是科学、正确的方法
C、在中国化的过程中为中国人民所掌握
D、它满足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需要
4、结合上面材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BCD)。
A、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
B、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
C、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过程中必须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D、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只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才能有强大的生命力。
5、上述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BCD)。
A、严格按照马克思经典论述来展开革命和建设。
B、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C、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D、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
第三题
材料一: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
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一大理论
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系统回
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
革命的问题,并对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探索,
以创造性的内容为马克思主义宝库增添了新的财富。
——材料来源:《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 年 7
月1日
材料二: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
神研讨班的开班式上的讲话中指出:“马克思主义必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
发展而不断发展,不可能一成不变,社会主义从来都是在开拓中前进的。坚持和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
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
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
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材料来源:《毫不动摇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13 年 1 月 5 日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的关系
(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毛泽东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背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毛泽东思想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2、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相互关
系的具体体现是(ABC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
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坚持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立场 、
观点、方法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所形成的一
系列重要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在科学总结毛泽东探索失误所积累的深刻经
验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3、对材料一的分析说明(ABCD)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实现新民主主
义革命问题。
C、毛泽东思想回答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
革命的问题。
D、 毛泽东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4、上面材料的论述表明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的
“根”是( B )。
A、马克思主义哲学 B、马克思列宁主义
C、共产国际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上面材料的论述表明了毛泽东思想(ABCD)。
A、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B、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
C、找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D、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
果,提出了许多很有启发性的论断。

第四题
材料一: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
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恩格斯曾明确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
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
研究使用的方法”列宁曾强调:“要独立地探讨马克思的理论,因为他所提供
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运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
法国不同于德国,在德国不同于俄国。”
材料二:1942 年,毛泽东曾经在一次讲话中说过:“我们要把马、恩、列、
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
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
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
——材料来源:《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材料三:“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
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待解决的问题。”
——材料来源:《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
求(ABCD)。
A、各国的具体实际各不相同。
B、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的任务就是结合各个国家不同时期的具体实际,将马
克思主义进一步加以民族化、具体化。
C、马克思主义也只有在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开辟自身的发
展道路。
D、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将其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
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2、结合材料二分析说明,如何理解“解决中国问题”和“创造些新的东西”?
(ABC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
问题。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
为理论。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就是形成具有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3、材料三的论述表明了(ACD)。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是教条
C、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紧密结合
D、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优秀传统相结合
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是(ABD )。
A、前者是后者的重要思想来源
B、后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C、二者完全一样
D、二者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结合以上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B、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
C、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必须和不同国家的实际紧密结合
D、理论在一个国家的实现程度,取决于是否严格按照理论的教义去实践

第二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30 题)
1、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是( C )。
A、认清革命对象 B、认清革命动力 C、认清国情 D、认清革命阶段、
2、毛泽东总结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
论断是在( B )。
A、古田会议上 B、八七会议上 C、秋收起义中 D、三湾改编中
3、在领导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实践中,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
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初步形成了( C )。
A、统一战线理论 B、党的建设理论
C、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 D、武装斗争理论
4、新民主主义革命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第二步是完成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这两个过程( B )。
A、性质相同又相互联系 B、性质不同又相互联系
C、性质相同但没有联系 D、性质不同也没有联系
5、( A )是新民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
A、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B、共产党的领导
C、十月革命的实践 D、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准确表述为( C )。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团体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
B、无产阶级领导的,各爱国阶层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买办的革

C、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
义的革命
D、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民族资产阶级和封建主
义的革命
7、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质是( C )。
A、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战争 B、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
C、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
8、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和推翻封建地主压迫,( A )。
A、前者属于民族革命的任务,后者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
B、都属于民族革命的任务
C、前者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后者属于民族革命的任务
D、都属于民主革命的任务
9.(A)是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资本主义
10、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是( A ) 。
A、无产阶级 B、知识分子 C、农民阶级 D、资产阶级
12、革命的首要问题是( C )。
A、认清革命性质 B、认清革命对象
C、分清敌友 D、明确革命任务
1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产阶级的策略是( C )。
A、斗争 B、联合 C、又联合又斗争 D、既不联合也不斗争
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区别的根本标志是( D )。
A、革命对象不同 B、革命前途不同
C、革命动力不同 D、革命领导阶级不同
15、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 A )
A、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 B、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C、农民阶级的支持 D、民族资产阶级支持
16、 中国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C )。
A、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B、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C、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 D、实行符合实际的政策和策略
17、 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C )。
A、类似于欧美式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B、类似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C、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
主义的共和国
D、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
18、 初步形成了以乡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待条件成熟
时再夺取全国政权思想的文章是( 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C )。
A、三民主义 B、社会主义 C、马列主义 D、民粹主义
20、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指出,新民主主义文化是( D )。
A、文艺为人民服务 B、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 A )。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农村根据地建设
2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形式是( B )。
A、土地革命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农村根据地建设
23、毛泽东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
甚至完全没有入党”,它这里强调的是党的( B )。
A、组织建设 B、思想建设 C、作风建设 D、军事领导
24、新民主主义国家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准则是( D )。
A、无产阶级领导 B、无产阶级专政 C、工农联盟 D、人民当家作主,由
人民行使管理国家的一切权力
25、中国革命量基本的动力是( A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费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26、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 A )。
A、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
B、确立党的领导地位,实现党的历史使命
C、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在思想上入党
D、克服主观主义,保持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27、“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
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
( C )。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28、 农村革命根据地能够在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D )。
A、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B、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
C、党的领导及其正确的政策
D、近代中国是—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

29、新民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B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实事求是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事实就是、独立自主、群众路线 D、群众路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
30、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的
是( C )。
A、统一战线 B、武装斗争 C、党的建设 D、群众路线

二、多项选择题 (20 题)
1、毛泽东指出:“在抗日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
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
由。到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干了二十来年的革命。过去那么多年的革命工作,是
带着很大的盲目性的。”毛泽东以上观点表明( ABCD )。
A、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规律的认识是通过革命的实践
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经过了一个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C、没有中国革命的实践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

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其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ABCD )。
A、中国革命处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时代
B、革命的领导力量是中国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中国共产党
C、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D、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3、以下有关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道路说法正确的有( ABD )。
A、封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改良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都进行过探

B、都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最终为中国找到了真正的出路
D、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社会走向进步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条件有( ABC )。
A、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 B、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
C、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D、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传播
5、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要经历革命的实践斗争才能形成,以下正确的表述有
( ABCD )。
A、没有国共两次合作的实践,就没有统一战线的理论
B、没有建立和巩固农村根据地的实践,就没有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
C、没有革命战争的实践,就没有建立人民军队和关于军事战略的理论
D、没有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历程,就没有党的建设的理论
6、 分析了处于白色政权包围的环境中,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
因和条件以及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
成奠定基础的文章是( ABC )。
A、《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B、《井冈山的斗争》
C、《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D、《战争和战略问题》
7、以下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的论断正确的表述是( ABC )。
A、在大革命时期,革命的对象主要是北洋军阀
B、在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日本帝国主义
C、在解放战争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国民党反动派
D、不管在哪个时期,革命的对象都是一样的
8、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 ABCD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9 、 以下关于农民阶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地位和作 用 正确的 认识 有
(ABCD)。
A、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雇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B、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
的农民革命
C、农民阶级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具有强烈的革命要求
D、没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农民的革命动力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的几个时期是(
ABCD )。
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11、列宁针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状况,指出:“认为无产阶级政党(如果
它一般地说能够在这类国家里产生的话)不同农民运动发生一定的关系,不在实
际上支持农民运动,就能在这些落后国家实行共产主义的策略和共产主义的政
策,那就是空想。”毛泽东认为:农民是“中国工人的前身”、“工业市场的主
体”、“中国军队的来源”、“中国民主政治的主要力量”。以上论述说明(
ABCD )。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就是农民革命
B、不依靠农民阶级,就不可能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
C、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革命群众
D、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2、毛泽东在《矛盾论》中指出:“由于无产阶级的领导,根本地改变了革命
的面貌,引出了阶级关系的新调度,农民革命的大发动,反帝国主义和反封建
主义的革命彻底性,由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可能性,等等。所有这些
都是在资产阶级领导革命时期不可能出现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必
须由无产阶级领导,这是(ABC )。
A、由无产阶级的特性决定的 B、因为它顺应了时代的要求
C、由中国革命的性质和前途决定的 D、由资产阶级的妥协性所决定的
13、中国无产阶级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阶级的条件有( ABCD )。
A、分布集中,易于组织
B、大多来自于破产的农民,易于结成工农联盟
C、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富于组织性、纪律性
D、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革命最坚决
14、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相比有新的内容和特点,集中表现在(
BCD )。
A、所处的时代不同 B、革命的领导力量不同
C、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 D、革命的前途不同
1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BD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就是中国革命的终结
B、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C、社会主义革命可以合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完成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16、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 ABC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对资本主义经济采取利用和限制的政策
17、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最终取得革
命的胜利,是因为(ABCD)。
A、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党在农村开展革命斗争、建设革命根据地提供了
缝隙和可能
B、近代中国农村深受多重压迫,群众基础好
C、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
D、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及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正确
18、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面临
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
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 BCD ) 。
A、革命转变问题 B、统一战线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1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
ABCD )。
A、必须始终把思想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首位
B、必须在任何时候都重视党的组织建设
C、必须重视党的作风建设
D、必须联系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
20、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BCD )。
A、独立自主的作风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三、判断题(2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 。( B )
A、正确 B、错误
2、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
心问题。 ( A )
A、正确 B、 错误
3、区别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
同。( B )
A、正确 B、错误
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
装斗争、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A )
A、 正确 B、 错误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
实的可能性。 ( A )
A、 正确 B、 错误
6、近代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 B )
A、 正确 B、 错误
7、夺取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必须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A )
A、正确 B、错误
8、以新文化运动的爆发为标志,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新阶段。( B )
A、正确 B、错误
9、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
( A )
A、正确 B、错误
10、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所以,这场中国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
级社会主义革命。( B )
A、正确 B、错误
11、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 A )
A、正确 B、错误
12、 中国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
( B )
A、正确 B、错误
13、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体是人民民主专政。 ( B )
A、正确 B、错误
14、新民主主义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 A )
A、正确 B、错误
15、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基本原则是“一
切经过统一战线”。( B )
A、正确 B、错误
16、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一切从实际出
发、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三大优良作风。 (B )
A、正确 B、错误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 B )
A、正确 B、错误
18、 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是指当时的中国一半是殖
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 B )
A、 正确 B、 错误
19、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领导权问题上有着深刻认识,党认为实现对
革命的领导权的根本保证是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A )
A、正确 B、错误
20、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独立自主是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B )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4 题)
第一题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无论哪一个国内,天造地设,都有三
等人:上等、中等、下等。详细点分析则有五等:大资产阶级、中产阶级、小资产
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拿农村说:大地主是大资产阶级,小地主是中产
阶级,自耕农是小资产阶级,半自耕农佃农是半无产阶级,雇农是无产阶级。拿
都市说:大银行家大商人大工业是大资产阶级,钱庄主中等商人小工厂主是中
产阶级,小商人手工业主是小资产阶级,店员小贩手工业工人是半无产阶级,
产业工人苦力是无产阶级。五种人各有不同的经济地位,各有不同的阶级性。因
此对于现代的革命,乃发生反革命、半反革命、对革命守中立、参加革命和为革
命主力军之种种不同的态度。中国各阶级对于民族革命的态度,与西洋资本主义
国各阶级对于社会革命的态度,几乎完全一样。看来好奇怪,实际并不奇怪。因
为现代的革命本是一个,其目的与手段均相同,即同以打倒帝国资本主义为目
的,同被压迫民族被压迫阶级联合作战为手段,这是现代革命异乎历史上一切
革命之最大的特点。谁是敌人,谁是朋友?我们现在可以答复了。一切勾结帝国
主义的军阀官僚买办阶级大地主反动派知识阶级即所谓中国大资产阶级,乃是
我们的敌人,乃是我们真正的敌人;一切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无产阶级乃是
我们的朋友,乃是我们真正的朋友。那动摇不定的中产阶级,其右翼应该把他当
做我们的敌人 ——即现时非敌人也去敌人不远;其左翼可以把他当做我们的
朋友——但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要时时提防他,不要让他乱了我们的阵线。我
们真正的朋友有多少?有三万万九千五百万。我们的真正敌人有多少?有一百万
那可友可敌的中间派有多少?有四百万。让这四百万算做敌人,也不枉他们有一
个五百万人的团体,依然抵不住三万万九千五百万人的这一铺唾沫。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时期主要的阶级构成是( ABCD )。
A、大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半无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敌人是( AB )。
A、大地主 B、大银行家大商人 C、中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3、农村的阶级构成主要有( ABCD )。
A、大地主 B、小地主 C、雇农 D、半自耕农佃农
4、城市阶级构成主要有( ABCD)
A、大资产阶级 B、无产阶级 C、中产阶级 D、小资产阶级
5、中国近代革命的目的是(ABC )。
A、打倒帝国资本主义 B、打倒封建主义
C、打倒大资产阶级 D、打倒中产阶级

第二题
毛泽东在 1945 年党的七大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就指出:“中
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结底
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
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消灭日本侵略者,实行土地改革,解放农民,发展
现代工业,建立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中国,只有这一切,才能使中
国社会生产力获得解放,才是中国人民所欢迎的。”(《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79 页。)“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
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
国家的富强。” (《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 108 页。)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首要任务是(B)。
A、发展生产力 B、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
C、发展工业 D、巩固国防
2、从上述材料可以得到以下结论(ABD)。
A、中国革命的根本目的是从根本上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繁荣富
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
B、实现民族独立是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前提
C、只要生产力发展了,其他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
D、只有先进行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的民族民主革命,才能实现中华
民族的独立和解放
3、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
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AB )。
A、对于中国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
B、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
C、是保护民族工商业的,还是破坏民族工商业的
D、是解放农民的,还是压迫农民的
4、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革命性质,是因为(AB )。
A、反对官僚资本就是反买办资本,是民主革命性质
B、反官僚资本就是反对大资产阶级,又带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C、反官僚资本,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
D、反官僚资本,带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5、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系统地论述了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
的道路走不通的根本原因是(ABCD )。
A、国际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不允许
B、社会主义不允许
C、国内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不允许,以及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D、中国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不允许

第三题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要把现在许
多人中间流行的那种自私自利,贪生怕死,贪污腐化,萎靡不振的风气,根本
改变过来。共产党历来更提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种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
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
治方向。”(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1939 年 5 月 1 日)《毛泽
东著作专题摘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年版,第 2133 页)“夺取全国
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
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
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
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
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
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
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
们能够学会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
一个新世界。”(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
的报告》(1949 年 3 月 5 日),《毛泽东选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第 1438-1439 页)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政治方向与工作作风之间的关系是( AB)。
A、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
B、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C、工作作风与政治方向相互独立
D、政治方向为主,工作作风为辅
2、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包括(ABC)。
A、艰苦奋斗 B、谦虚、谨慎、不骄、不躁
C、批评和自我批 D、自我肯定
3、下面属于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和开展党内斗争的有( ABCD )。
A、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
B、开展积极的路线斗争
C、采用“团结——批评——团结” 的公式进行
D、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反对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4、 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和战争环境中,在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的情况下,把自
己建设成为工人阶级先锋队、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基本经验有(ACD )。
A、注重从思想上建党  B、注重入党积极分子出身
C、注重党的组织建设  D、注重党的制度建设
5、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绝大多数党员来自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也有不
少来自知识分子,还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革命分子,但是,中国共产党却保
持了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原因是(ABCD )。
A、党的理论和纲领是马克思主义
B、党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指导党员为实现党的纲领和任务而奋斗
C、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和武装全体党员
D、不仅要求党员在组织上入党,而且要求党员首先在思想上入党

第四题
1940 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毛
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政治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建
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
义共和国。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既不同于欧美式的
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也不同于苏联式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
共和国。新民主主义政治的特征是:(1)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
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
封建的人们在内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2)“政体”是指政权的构成形式,
即占统治地位的阶级采取什么形式来组织政权机关。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政体是
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新民主主义政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
中国革命进程中,一定时期所采取的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这里面既有社会主义
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无产阶级的领导、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军队和马列
主义的指导将保证它向社会主义转变。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体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包括小资
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人们在内的( A)。
A、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工农专政
2、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社会性质是( C )。
A、资产阶级专政的资产阶级共和国
B、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C、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非社会主义因素的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直接目标是(AB )。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建立一个以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大众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生产关系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4、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新的政治上层建筑确立的核心是(C )。
A、几个革命阶级联合专政 B、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它的基本特
点是(ABCD )。
A、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B、它有了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C、它有了反帝反封建的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D、它有了新的革命方法即放手发动群众,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实行革命的大
联合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26 题)
1、1953 年,毛泽东和中共中央提出了加快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
转变的( B )。
A、土地革命的总路线 B、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以下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A、消灭资本家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在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第一阶段,即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
主义阶段,所采取的企业利润分配政策是( D )。
A 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4、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的社会主义改造方法是( D )。
A、利用 B、限制 C、改造 D、和平赎买
5、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 D )。
A、委托加工 B、计划订货
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D、全行业公私合营
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 )。
A、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B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8、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C )
A、新民主主义性质 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 D、社会主义性质
9、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过程中,民族资产阶级仍具有两面性,主
要表现为( C )。
A、革命性和妥协性
B、主动性和被动性
C、剥削工人的一面与接受工人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一面
D、有进步性和顽固性
10、中国历史上长达数千年的阶级剥削制度结束的标志是( C )。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 B、全国大陆的统一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D、土地改革的完成
11、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和政府所采取的方针是( D )。
A、和平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12、在性质上,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C )。
A、独立的社会形态 B、固定不变的社会形态
C、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D、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13、在归属上,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 C )。
A、封建主义体系 B、资本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共产主义体系
14、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中,完全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是( A )。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个体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5、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就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问题的思想家是( A )。
A、马克思、恩格斯 B、列宁、斯大林
C、毛泽东、周恩来 D、邓小平、陈云
16、作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过渡时期的理论在中国的具体化,为中国社会主
义改造提供了行动指南的是( B )。
A、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
B、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17、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 C )。
A、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
的革命
B、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C、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
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
苦奋斗,为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18、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占绝对优势的经济成分是( B )。
A、个体经济 B、社会主义经济
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19、土地改革完成后,党中央正确分析了农民的积极性,不失时机地引导农民
走的道路是( D )。
A、互利共赢道路 B、互相帮扶道路
C、互通有无道路 D、互助合作道路
20、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开始进入( D )。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1、以下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D )。
A、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B、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
C、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D、基本属于资本主义性质
22、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 B )。
A、改变生产关系,建立公有制 B、解放生产力
C、实现工业化 D、消灭资本家
23、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D )。
A、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B、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C、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中国已经建成了社会主义
24、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 C )。
A、和平赎买 B、委托加工
C、公私合营 D、统购包销
25、要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
个先进的工业国 ,就必须实现国家( A )。
A、工业化  B、现代化  C、生产的商品化  D、生产的市场化
2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过渡形式是( A )。
A、国家资本主义 B、和平赎买
C、生产合作 D、互助合作

二、多项选择题(20 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的经济成分有( ABCD )。
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B、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
C、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2、1949 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两个转变”指的是( AD )。
A、稳步的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
B、稳步的把中国建成为农业大国
C、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转为高级阶段
D、由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社会主义国家
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三改”是指(
BCD )。
A、对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遵循的原则是( BCD )。
A、积极领导 B、自愿互利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5、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
A、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B、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步骤,具体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
段( ABD )。
A、互助组 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C、中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7、党开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 ABCD )。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8、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步骤,主
要包括( ACD )。
A、手工业供销小组 B、手工业生产小组
C、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D、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9、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的意义主要有( ABCD )。
A、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B、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
C、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D、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
10、对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采用的“和平赎买”方法,下
列说法正确的有( ACD )。
A、国家有偿地将私营企业改变为国营企业
B、国家一次性向资本家支付所有赎买资金
C、不是由国家支付一笔巨额补偿资金
D、让资本家在一定年限内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取一部分利润
11、党和政府创造性开辟的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是( ABD )。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实行强制征收的国家资本主义
D、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12、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历史
经验有( ABC )。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用暴力方式进行改造
13、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也出现了一些失误与偏差,
主要是( ABCD )。
A、改造要求过急 B、工作过粗
C、改变过快 D、形式过于简单划一
14、以下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正确的有(AB)
A、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B、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C、属于五种社会形态之一
D、仍属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
15、社会主义改造是一场伟大的社会变革,但是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社会主
义改造遗留了一些问题,主要有(ABCD)。
A、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
B、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
C、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
D、对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缺乏认识
16、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
( AD )。
A、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
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B、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其他国家可以照搬的一种变革
C、使中国迅速发展成为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D、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
1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经历的步骤是( ABD )。
A、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C、全企业的公私合营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8、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 ABD )。
A、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B、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C、标志着中国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19、1951 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再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共识,具体包括( ABC )。
A、在过渡的时间上,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新民主主义建设阶段,一般估计为
15 年到 20 年时间
B、在转变条件上,认为只有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才能实现私营工业国有化
和农业集体化
C、在过渡的步骤和方式上,认为当工业发展了、国营经济壮大了,就可以
进一步实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国有化和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已经完成
20、以下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B、一种特殊的资本主义经济
C、带有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
D、主要是为了供应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而存在

三、判断题(19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性质是社会
主义社会。( B )
A 正确 B 错误
2、1951 年前后,党内大体形成了先用三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搞工业化建设的设
想。( A )
A 正确 B 错误
3、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农民既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因此要采取强制
改造的原则。( B )
A 正确 B 错误
4、在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
针。( A )
A 正确 B 错误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中出现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主要是为资本家的利润而
存在。( B )
A 正确 B 错误
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者的改造是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A

A 正确 B 错误
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B )
A 正确 B 错误
8、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中,“一化”主要是指现代化。( B )
A 正确 B 错误
9、为了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必须在充分利用原有工业潜力和进行新的工业
建设的同时,对个体经济和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A )
A 正确 B 错误
10、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主要采取的是和平改造
的方法。( A )
A 正确 B 错误
11、从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环境来看,社会主义改造虽有一些缺点,但总的看是
适时的,也是成功的。( A )
A 正确 B 错误
1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A )
A 正确 B 错误
13、社会主义改造之前的农业是个体的、分散的小农经济。( A )
A 正确 B 错误
14、无论是资本主义工商业,还是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所有制,都具有私有
制的性质。( A )
A 正确 B 错误
15、国家资本主义是实行和平赎买政策的适当的经济形式。( A )
A 正确 B 错误
1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主要是为了解决工业化问题和所有制改造问题。(
A )
A 正确 B 错误
17、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 )
A 正确 B 错误
18、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所以社会主义改造是不成
功的。( B )
A 正确 B 错误
19、过渡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大众同地主阶级、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帝
国主义势力的矛盾。( B )
A 正确 B 错误
20、列宁认为,“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
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 A )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4 题)
第一题
材料 I: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小
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不得不如此对待大土地占有者那样。我们
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占有,
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
——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 2:根据我国的经验,农民这种在生产上逐步联合起来的具体道路,
就是经过简单的共同劳动的临时互助组和在共同劳动的基础上实行某些分工分
业而有某些少量公共财产的常年互助组,到实行土地入股,统一经营而有较多
公共财产的农业生产合作社(也就是集体农庄)。这种由具有社会主义萌芽、到具
有更多社会主义因素、到完全的社会主义的合作化的发展道路,就是我们党所指
出的对农业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发展农业合作化,无论何时何地
都必须根据农民自愿这一根本的原则。……必须采用说服、示范和国家援助的方
法来使农民自愿联合起来。
——《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定》
材料 3:这就是对于资产阶级私有的生产资料,不是采取没收的政策,而
是采取赎买的政策。这是从我们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中产生出来的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改造问题的决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l、在材料 l 中,恩格斯提出了哪些重要观点?(ABCD)。
A、农民是私有者又是劳动者 B、对农民不能采取剥夺的方法
C、使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D、要以典型示范、国家帮助引导农民
2 、在 材料 2 中 ,中 国共 产党 实 现 农业 合作 化 采 取的 循序 渐进 的 步 骤为
( ACD )。
A、农业生产互助组 B、变工队
C、初级农业合作社 D、高级农业合作社
3、材料 3 指出,针对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适用的方法是( B )。
A、国家资本主义 B、和平赎买 C、合作化 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
4、如何理解材料 3 中“从我们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中产生出来的政策”?
(ABCD)
A、民族资产阶级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
主义改造的一面
B、中国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着统一战线的关系
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并以强大的国营经济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D、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统购统销
5、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ABC)。
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D、全面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

第二题
材料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
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
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
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一切共产主
义者的最后目的,则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只
有认清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同时又认清二者的联系,才能正
确地领导中国革命。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 年 12 月)
材料 2: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
态。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
告》
材料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
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
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
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
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
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年 9 月 29 日)
材料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
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
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
和富强而奋斗。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 年 9 月 29 日)
材料 5:在打倒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
阶级与民族资产级的矛盾,故不应再次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国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952 年 6 月 6 日)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 ABCD )。
A、属于社会主义体系
B、有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因素
C、社会主义因素居于主导地位
D、一种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2、“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 CD )。
A、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B、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C、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D、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构成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是( ABC )。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国家资本主义
4、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三种经济成分相联系,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
要有 ( ABD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
C、地主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5、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主要经济成分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之
间的矛盾,集中表现为( AB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C、马克思主义与民主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矛盾
D、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之间的矛盾

第三题
材料 1:新中国成立前夕,朱德在全国工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
“私人资本主义企中的职工,他们在经济上还没有获得完全解放,他们还受着
资本家的剥削,这种剥削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能够受到限制,而不能够消灭”;
为了工人阶级根本的长远的利益,还必须“在现阶段自觉地忍受资本家之一定
限度以内的剥削。”
材料 2: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必须
发展社会主义工业,首先是重工业,使我们的国家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
工业国,而这是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的。……在我们的国家里,工人阶级的同
盟者不但有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有民族资产阶级。因此,为了改造旧经
济,不但对于农业和手工业需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且对于资本主义工商
业,也要采取和平改造的方法,而这就需要逐步进行,需要时间。
——《刘少奇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205-206 页。
材料 3: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
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我们所以必须这样做,是因为只有完
成了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
迅速向前发展,才利于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把在我国绝大部分社会经济中使
用简单的落后的工具农具去工作的情况,改变为使用各类机器直至最先进的机
器去工作的情况,借以达到大规模地出产各种工业和农业产品,满足人民日益
增长着的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确有把握地增强国防力量,反对帝国主
义的侵略,以及最后地巩固人民政权,防止反革命复辟这些目的。
——《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斗争—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中共中央宣传部一九五三年十
二月制发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新中国成立,工人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私人资本主义企业中的职工还要
“忍受”资本家的剥削,是因为(ABCD)。
A、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社会主义因素与资本主义因素
并存。
B、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
C、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
D、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巩固发展统一战线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采取和平赎买的改造办法,原因主要有(ABCD)。
A、党与民族资产阶级长期保持统一战线关系
B、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C、私人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政治上对社会主义具有依赖性
D、国家对粮食和工业原料的统购统销,使私人资本主义企业只能接受改造
3、1953 年,毛泽东在审阅《为动员一切力量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而斗争——关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特别指出,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由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到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过渡,
能够有利于( AB )
A、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
B、在技术上起一个革命
C、实现工业革命
D、解决社会主要矛盾
4、根据材料 2,我国以和平的方法改造手工业,采取的主要步骤是 ( ABC )。
A、手工业供销小组 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
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D、手工业产销合作社
5、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
罕见的,这就是( BD )。
A、没有使用暴力,反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完成的
B、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C、没有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反而是通过自上而下方式完成的
D、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获得了人民
的普遍拥护

第四题
材料 1:我们对待小农的态度究竟是怎样的呢?在我们夺得国家政权的那
一天,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他们呢?第一法国纲领的论点是完全正确的:我们预
见到小农必然灭亡,但是我们无论如何不要以自己的干预去加速其灭亡。第二,
同样明显的是,当我们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时候,我们决不会考虑用暴力去剥夺
小农(不论有无报偿,都是一样),像我们不得不如此对待土地占有者那样。我
们对于小农的任务,首先是把他们的私人生产和私人占有变为合作社的生产和
占有,不是采用暴力,而是通过示范和为此提供社会帮助。当然,到那时候,我
们将有足够的手段,向小农许诺,他们将得到现在就必须让他们明了的好处。
——摘自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 2:我们的党一掌握了国家政权,就应该干脆地剥夺大土地占有者,
就像剥夺工厂主一样。这一剥夺是否要用赎买来实行,这大半不取决于我们,而
取决于我们取得政权时的情况,尤其是也取决于大土地占有者先生们自己的态
度。我们决不认为,赎买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容许的;马克思曾向我讲过(并且
讲过好多次!)他的意见:假如我们能赎买下这整个匪帮,那对于我们最便宜
不过了。
——摘自恩格斯:《法德农民问题》
材料 3:在我国,既然国家政权操在工人阶级手中,既然全部生产资料又
属于这个国家政权,我们要解决的任务的确就只剩下实现居民合作化了。
我们许多做实际工作的人所估计不足的正是这一情况。在我国,人们还轻视合
作社,还不了解:第一在原则方面(生产资料所有权在国家手中),第二,在
采用尽可能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法过渡到新制度方面,这种合
作社具有多重大的意义。
——摘自列宁:《论合作社》
材料 4:我们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联盟的政策,不论是在民主革命时朝,
或者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都是必要的,正确的,是符合工人阶级和
全体人民利益的。
……
但是这样做,并不是不要付出代价的。为了结成和继续这个联盟,为了借助
国家资本主义达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我们就需要对资产阶级偿付一笔很大的物
质代价。这就是对于资产阶级私有的生产资料,不是采取没收的政策,而是采取
赎买的政策。这是从我们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中产生出来的政策。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资本主义改造问题的决议》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对于材料 1 和材料 3 所提出的观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CD )。
A、材料 1 提出通过和平方式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观点
B、材料 3 提出既然国家政权操在工人阶级手中,国家可以对小农进行强制改

C、都提出了通过农业合作化实现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观点
D、材料 3 提出我国进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条件
2、材料 2 中的“这整个匪帮”指的是什么?( C )。
A、地主阶级 B、土匪强盗 C、资产阶级 D、以上都是
3、材料 2 中恩格斯提出了哪些主要的观点?( AB )。
A、提出了以赎买方法解决资产阶级问题的伟大设想
B、提出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要根据各国的社会历史特点和具体情况,来决
定采取哪种形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的任务
C、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后都可以用和平方式实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的任务
D、以上都是
4、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原
理,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开辟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
ABCD )。
A、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
C、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5、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有( ABC )。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先采取“四马分肥”后采取赎买政策

第四章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一、单项选择题(32 题)
1、我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的标志是(B)。
A、《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2、1956 年 4 月和 5 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做了(B)的报告,初步
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明确提出了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
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A、《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论人民民主专政》
3、中国八大在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贡献是(B)。
A、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
B、正确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为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C、提出了为建设伟大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的总任务
D、提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的建设方针
4、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第二个阶段是(D)。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D)。
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D、努力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6、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为党的(B)做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
A、七大 B、八大 C、九大 D、十大
7、中共八大确定在综合平稳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其直接原因是(B)。
A、中共领导人的调查研究
B、中国经济建设中的经验教训
C、破除了对斯大林模式和苏联经验的迷信
D、《论十大关系》的理论指导
8、 苏共二十大后,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弥漫着动荡不安的气氛,相继发生了
波兰和(B)事件。
A、捷克 B、匈牙利 C、罗马尼亚 D、立陶宛
9、下列属于 1956 年到 1965 年党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成功的探索的有
(D)。
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②中共八大的召开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④八字方针的提出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提出于(B)。
A、中共八大上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C、《论十大关系》中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中
11、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所指的关于正确处
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总方针是(D)。
A、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12、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对于共产党
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实行(C)。
A、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13、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对于科学文
化领域内的矛盾,实行(B)。
A、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D、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14、党的八大前后,特别是毛泽东在 1957 年 2 月所做的(A)报告,系统论述了
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    D、《关于国家资本主义》
15、在下列矛盾中,(C)在中共八大后上升为国家的主要矛盾。
A、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
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16、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
然是(D)。
A、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
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17、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A)的主
题。
A、政治生活 B、经济生活 C、文化生活 D、社会生活
1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正确认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B)
A、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坚持依法办事、按照政策办事,既依
法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又依法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B、牢牢把握住各民族独立自主发展的主题。促进各民族人民自主创新、自主发
展、不断进取
C、坚定不移地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

D、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
力。
19、毛泽东强调,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
主题。这一论断的根本着眼点在于(D)。
A、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B、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D、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
主义建设上来
20. 党的八大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开展反对( C )的斗争。
A、自由主义 B、封建专制 C、官僚主义 D、个人主义
21、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
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
(B)的发展战略。
A、大跃进 B、两步走 C、 三步走 D、四步走
22、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
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
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是(A)。
A、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
B、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信息现代化
C、全面实现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和科技现代化
D、全面实现工业、农业、教育和科技现代化
23、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
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强国。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应当采取
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B)和国民经济体系,
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技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A、农业体系 B、工业体系 C、教育体系 D、科技体系
24、1956 年前后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陈云提出了( A )。
A、“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
B、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设想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设想
D、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设想
25、1956 年前后关于科学和教育,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
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D)。
A、农业现代化 B、工业现代化 C、教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26、周恩来提出了(B)的观点,强调要加强和改善党对知识分子和科学文化工
作的领导,使他们得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更好的为社会主义服务。
A、知识分子是剥削统治阶级的一部分 B、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C、知识分子是一个新产生的阶级 D、知识分子是民族资产阶级的一部分
27、下列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错误的是(D)。
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8、中共八大提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C )。
A、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
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29、下列哪些选项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的错误评价( B )。
A、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
时期
B、早知今日要搞改革开放,当初何必搞社会主义改造
C、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
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D、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反面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
30、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是( B )。
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
C、对抗性为主、非对抗性为辅   D、非对抗性为主、对抗性为辅
31、鉴于中国社会生产力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的情况,毛泽东指出,以工业为主
导,将( D )作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
A、农业     B、轻工业 C、服务业   D、重工业

二、多项选择题(22 题)
1、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努力调动一切积
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包括(ABC)。
A、党内党外的积极因素 B、国内国外的积极因素
C、直接的间接的积极因素 D、偶然的必然的积极因素
2、毛泽东提出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ACD )。
A、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中,
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B、适应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
C、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

D、新中国在几年建设中也积累了一些自己的经验
3、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有
( AB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
B、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C、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
D、改革开放的思想
4、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包括( BC )。
A、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C、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5、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我国经济建设要正确处理好的关系有(ABCD)。
A、重工业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B、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
C、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 D、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6、毛泽东在“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一条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内容包括(ABD)。
A、以农业为基础 B、以工业为主导
C、以重、轻、农为序 D、以农、轻、重为序
7、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有关政治生活和思想文化生活领域的关系有
(ABCD)。
A、汉族和少数民族关系 B、党和非党关系、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C、是非关系 D、中国和外国关系
8、毛泽东在“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中,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工
业化发展思路,内容包括(ABCD)。
A、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 B、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
C、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同时并举 D、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
9、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都得到发展的几个方面是
(ABC)。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财育
10、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毛泽东认为可划分为(CD)。
 A、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B、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不发达的社会主义 D、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11、毛泽东指出,促进我国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CD)。
 A、中学为体 B、西学为用 C、百花齐放 D、百家争鸣
12、 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正式
宣布了我国的现代化宏图,即实现社会主义的(ABCD)。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13、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即(BC)。
 A、人与社会的矛盾 B、敌我矛盾 C、人民内部矛盾 D、人与自然的矛盾
14、集中体现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理论成果的著作有
(CD)。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实践论》
C、《论十大关系》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主要有(ABCD)。
A、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建设
道路
B、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
C、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能急于求成
D、必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
16、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有(ABC)。
A、巩固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C、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
D、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7、下列哪些选项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历史时期的正确评价(ABCD)。
A、对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要正确评价,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
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
史时期
B、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积累了
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
C、对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
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
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D、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正反两反面经验,为今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提供了重要借鉴
18.下列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的主要有( ABD )。
A、工人阶级内部的矛盾
B、工农两个阶级之间的矛盾
C、人民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的矛盾
D、知识分子内部的矛盾
19、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方法中,用专政的方法来解决
敌我矛盾,下列属于专政方法的包括(ABD)。
A、劳动改造 B、依法治罪
C、说服教育 D、剥夺政治权利
20、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方法中,用民主的方法来解决
人民内部矛盾,下列属于民主方法的包括( ABC)。
A、讨论的方法 B、批评的方法
C、说服教育的方法 D、劳动改造的方法
21、 实践证明,无产阶级政党在执政以后,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的建设,就
必须坚持( C D)。
A、个人决断 B、民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集体领导原则
22、毛泽东指出:“( ABD )这七个方面,党是领导一切的。”
A、工、农 B、商、学、兵
C、检、法 D、政、党

三、判断题(2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A)
A、正确 B、错误
2、人民内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非对抗性的。
(A)
A、正确 B、错误
3、敌我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因而是对抗性矛盾。(A)
A、正确 B、错误
4、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A)
A、正确 B、错误
5、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
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
A、正确 B、错误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就是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
(B)
A、正确 B、错误
7、必须从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建设规模和速度要和国力相适应,不能
急于求成。(A)
A、正确 B、错误
8、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是固定不变的。
(B)
A、正确 B、错误
9、社会主义社会中已经消除了矛盾。(B)
A、正确 B、错误
10、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彼此割裂、相互否定。(B)
A、正确 B、错误
11、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
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A)
A、正确 B、错误
12、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
的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A)
A、正确 B、错误
13、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A)
A、正确 B、错误
14、人民内部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如果处理不当,也可能发生对抗。(A)
A、正确 B、错误
15、“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真正意义上的民主。(B)
A、正确 B、错误
16、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A)
A、正确 B、错误
17、社会主义社会已经不存在阶级斗争。(B)
A、正确 B、错误
18、人民群众和政府机关的矛盾属于对抗性矛盾。(B)
A、正确 B、错误
19、党的八大二次会议,提出这种正确的意见:在社会主义社会建成以前,无产
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始终是我国社
会的主要矛盾。(B)
A、正确 B、错误
20、周恩来提出,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A)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3 题)
第一题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社会
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
的两类矛盾。敌我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人民内
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现在的情况是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当然阶级斗争还没
有完全结束;但是人民内部的矛盾突出起来,成为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因此,
在这个时候,正确地划分敌我和人民内部两类矛盾的界限,提出正确处理人民
内部矛盾的问题,以便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
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
1、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中(ABCD)。
A、大量的、普遍的存在着的是人民内部矛盾
B、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处理的方法也不同
C、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必须用专政的、强制的方法解决
D、人民内部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应该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
2、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应该是(ABCD)。
A、对于政治思想领域的人民内部矛盾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

B、对于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矛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对于科学文化领域的矛盾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D、对于民族之间的矛盾实行“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
3、解决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矛盾的方法是不同的,因为(ABC)
A、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
B、二者的性质不同
C、专政的方法不适用于人民内部矛盾
D、人民中间的违法犯罪分子不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4、“向自然界开战”指的是(BC)。
A、破坏和利用自然 B、发展我们的经济
C、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D、把自然看作我们的敌人
5、“我们的新制度”指的是(BCD)。
A、资本主义制度 B、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制度

第二题
1956 年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在讲话中,毛泽东以苏
联的经验为鉴戒,总结了我国的经验,并确定了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
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同时论述了十大关系,主要讨论
经济问题,以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同时指出重工业是我
国建设的重点。同时也指出:在工业化道路上,不是以重工业挤压轻工业和农业
而是农、轻、重协调发展;在分配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
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中央集权过多,主张给地方和企业以适当的权力。《论
十大关系》明确指明了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模式,以此为起点,开始了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的最初有益的探索。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
1、“把一切积极因素都充分调动起来”指的是(ABC)。
A、尽可能减少和化解消极因素,将其转化为积极因素
B、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C、主要是以经济工作的各个方面来调动各种积极因素
D、无需也无法调动国外的积极因素
2、如何才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CD)。
A、搞人人平等的平均主义
B、多发钱就自然产生积极性
C、要合理调节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关系
D、需要采取一系列正确的政策、策略和方法
3、“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的论断意味着(AB)。
A、以此为原则处理好农、轻、重之间的关系
B、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
C、以重工业挤压轻工业和农业
D、重工业永远是我国建设的重点
4、“在分配上,提出必须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意味着(AD)。
A、三者都必须兼顾,不能只顾一头
B、三者平均分配
C、三者怎么分配由国家说了算
D、国家拿多少,集体拿多少,个人拿多少以及怎样拿法,都要规定适当
5、“在经济管理体制上,反对中央集权过多”需要做到(BD)。
A、把权力交给地方和企业,任其自主发展
B、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
C、否定中央统一领导
D、巩固中央统一领导是前提

第三题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要全盘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
创造的一切成果,也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不同资本主义发生任何联系。相反,社
会主义要体现出相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大胆借鉴和吸
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
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
结合以上材料说明:
1、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关系是(BD)。
A、没有任何关系 B、辩证否定关系
C、直接继承关系 D、扬弃关系
2、社会主义要体现出相对资本主义的优势并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必须(
ACD)。
A、 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
B、 否定和抛弃资本主义创造的一切成果
C、 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
D、 克服其消极的方面,保留其积极的方面
3、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AB)。
A、历史发展的必然 B、有着科学依据的结论
C、历史发展的偶然 D、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推动的结果
4、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在(ABD)。
A、克服资本主义的自身不可克服的矛盾
B、消灭剥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C、借鉴和吸收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赶上资本主义
D、在大胆借鉴和吸收包括资本主义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成果之上创造
更高的文明
5、“创造出高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和物质文化水平”需要做到
(ABC)。
A、继承资本主义的精华,抛弃资本主义的糟粕
B、发挥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以正确的思想来做指导
D、与资本主义国家对立

第五章 邓小平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55 题)
1、( D )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全面落实“五位一体”建设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 D ),是从实际出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实际”。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基本国情 B、社会主义改造阶段的基本国情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国情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3、( B )是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
A、改革开放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实现“中国梦”
4、中国之所以会发生“大跃进”等“左”的错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 A
)。
A、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
B、对我国社会的性质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
C、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制定的政策失误
D、官僚主义和主观主义盛行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 ( 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6、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的基本原则,现阶段中国最大的实
际是( D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人口数量多,增长快,素质不高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7、党和国家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 D )。
A、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的现实状况
B、 人口数量多且素质不高的现实状况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的现实状况
D、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8、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C )。
A、 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 特指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 特指我国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
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
D、 是指不合格的社会主义
9、( 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A、社会主义本质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
10、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
涵的新概念的是( D )。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
11、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表述是( C )。
A、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都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二者的社会性质相同
B、它的发展程度比较低,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它的发展程度虽然还比较低,但已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它的发展程度虽然比较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尚未确立,但仍高于新民主
主义社会
12、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阐明
的是( C )。
A、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 B、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C、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 D、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1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是( D )。
A、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 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D、 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至少需
要上百年的时间
14、党的( C ),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5、党的( A ),进一步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A、 十五大 B、 十四大 C、 十三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6、党的( C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四大
17、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最主要的内容是( B )。
A、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8、党的十七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新增的内容是( D )。
A、“文明” B、“民主” C、“富强” D、“和谐”
19、党的十九大,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新增的内容是( D )
A、“文明” B、“民主” C、“富强” D、“美丽”
20、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的是( D )。
A、坚持群众路线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2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C )。
A、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矛盾
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22、( A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党的基本纲领
23、( B ),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
本制度的要求。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党的基本纲领
24、( C ),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
力的本质要求。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解放思想”
25、毫不动摇地( C ),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最可宝贵的经验,是我们事
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B、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D、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论断
26、党的基本路线的中心内容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是指(
D )。
A、 坚持改革和开放
B、 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
27、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列命题中不属于四项基本原
则的是( D )。
A、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 坚持改革开放
28、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D )。
A、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9、我国改革开放前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及改革以来在前进中遇到的一些困惑和
问题,归根到底是没有完全搞清楚( B )。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商品经济
30、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是( C )。
A、恢复党的基本路线 B、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
C、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社会主义本质是( D )。
A、社会主义公有制
B、无产阶级专政
C、计划经济
D、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2、“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是由( A )提出的。
A、邓小平 B、毛泽东 C、江泽民 D、胡锦涛
3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C )。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革命
34、高度发达的( A )是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基础 D、上层建筑
35、邓小平理论是不断总结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基础之上提出
的科学论断,(B)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标志着邓小平理论逐步走向成
熟。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92 年南方谈话
C、党的十四大报告
D、党的十五大报告
36、邓小平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党的( D )将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并作为党的
指导思想。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37、(A)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经济制度
D、政治制度
3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 B )。
A、消灭剥削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建成社会主义 D、过渡到共产主义
39、邓小平认为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本质的重要
内容,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A)为基础.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
C、实行按劳分配 D、实行按需分配
40、在当代中国,坚持( C )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A、改革 B、创新 C、发展 D、实践
41、1987 年 4 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 B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
A、“两步走” B、“三步走” C、三个阶段 D、两个阶段
42、“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 A )。
A、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B、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D、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
43、“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是( B )。
A、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B、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
D、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
44、“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是(D )。
A、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B、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到 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
富裕
D、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
45、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应该是( D )。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6、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 C )。
A、经济快速发展 B、科学技术创新
C、改革开放 D、劳动力素质提高
4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 。
A、改革 B、开放 C、阶级斗争 D、党的正确领导
48、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
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B)。
A、是发展的前提 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4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 )。
A、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建立指导性计划的经济体制
50、“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B )。
A、两制并存 B、一个中国 C、和平统一 D、高度自治
5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A)问题开始的。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香港、澳门
52、 下列表述,对“一国两制”中“一国”与“两制”关系正确理解的是
(B)。
A、“一国”统一于“两制”之内 B、“两制”统一于“一国”之内
C、两者没有实质关系 D、谁“吃”谁的关系
53、“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于( B )。
A、香港、台湾 B、香港、澳门
C、台湾、澳门 D、台湾
54、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使得( D )由科学构想成为现实。
A、民族区域自治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一国两制”
55、坚持党的领导必须( B )。
A、顺应国际要求 B、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C、遵循普世价值要求 D、尊重公民对国家的决定权

二、多项选择题(33 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AD )。
A、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是阶级矛盾
C、要求我们将如何解决阶级矛盾作为党执政的第一要务
D、深刻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本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是( ABCD )。
A、我国社会是社会主义
B、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C、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D、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3、邓小平理论中有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 ACD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改革开放
4、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是(AB)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 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邓小平理论有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指出(BCD )。
A、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B、实现目标的基本途径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实现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D、实现目标的根本立足点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6、党的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
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 ABD )。
A、是由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B、其历史任务是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
化、市场化、现代化
C、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D、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7、 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的含义有( ABCD
)。
A、我国社会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多种所有制经济,分配方式并存的社会主义社会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的特定阶段
 D、没有实现现代化的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
8、我们党的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么四项基本原则
应是( ABCD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C、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D、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 ABC )。
 A、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B、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C、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改革开放过程中既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但也可以突破四项基本原则,进
行全面改革
10、实行改革开放是( ABCD )。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是党和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C、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 ABCD )。
A、中国共产党制定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根本依据
B、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C、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12、党的十三大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
包括两层含义:(AD)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B、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缺乏客观必然性
C、我国仍需补资本主义的课,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为时尚早
D、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不发达阶段,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13、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 ABCD )。
A、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B、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
C、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D、人民群众的幸福线
14、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一个中心”和“两个基本点”的内
在联系是( ABCD )。
A、它们是一个整体,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
B、经济建设为核心,是主体,两个基本点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C、只有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有坚实的基础和正确的方向
D、两个基本点是确保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两个支柱,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强
大动力和政治保证
15、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 ABCD )应有清醒的思想准备。
A、 长期性 B、 紧迫性 C、 复杂性 D、艰巨性
16、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 ABCD )作出正确的分
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A、 基本特征 B、 主要矛盾 C、 根本任务 D、 发展方向
1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意义( AB )。
A、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党制定和
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B、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立论基础
C、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D、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BD )。
A、确立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 B、什么是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9、邓小平在认真总结(ABC)的基础之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A、国内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B、国外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
D、资本主义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经验
20、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内容包含( ACD )。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保护公有制,发展公有制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21、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是( AB )。
A、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衡量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重要标准
D、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22、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只有不断解放和发展生
产力,才能(ABCD )。
A、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才能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C、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
D、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
23、党的十三大确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即(ABC )。
A、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
问题
B、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
C、到 21 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
现现代化
D、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
生活更加富裕
24、邓小平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这是因为(ABCD)。
A、 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
B、 振兴中华民族,使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离不开发展
C、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离不开发展
D、 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2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归根到底,
就在于没有搞清楚( AB),而这正是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A 什么是社会主义 B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D 什么是解放思想
26、邓小平明确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
(BCD)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变化
27、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
要包括( ABC )。
A、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B、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治
C、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D、一手抓文化交流, 一手抓引进资金
28、改革是( ABC )。
A、一场新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29、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
改革( ABCD )。
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而是社
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
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0、下列表述中,属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内容的是( ABCD )。
A、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并存
B、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
度自治权
C、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31、下列表述中,属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内容的是(ABCD)。
A、一个中国 B、两制并存 C、高度自治
D、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32、下列有关“一国两制”构想表述正确的是(ABCD)
A、 是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
B、 是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C、 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
现实可能的灵活性,
D、 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33、“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BC )。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三、判断题(20 题,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A)
A、 正确 B、 错误
2、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A)
A、 正确 B、 错误
3、邓小平理论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
(A)
A、 正确 B、 错误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性质上是相同的。(B)
A、 正确 B、错误
5、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
是中国的基本国情。(A)
A、 正确 B、错误
6、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A)
A、 正确 B、错误
7、“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是:从 1981 年到 199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1980
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A)
A、 正确 B、错误
8、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B)
A、正确 B、 错误
9、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A)
A、 正确 B、 错误
10、计划经济等于社会主义(B)
A、正确 B、 错误
11、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
A)
A、 正确 B、 错误
12、“一国两制”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
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构想。(A)
A、 正确 B、 错误
1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具有制度属性。(B)
A、正确 B、 错误
14、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是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问题。(A)
A、 正确 B、 错误
15、“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澳门问题。(B)
A、正确 B、 错误
16、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A)
A、 正确 B、 错误
17、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
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A)
A、 正确 B、 错误
18、邓小平理论只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除此之外,并
无其他的“两手抓”思想。(B)
A、正确 B、 错误
19、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A)
A、 正确 B、 错误
20、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在实践和理论上的重大突破。(A)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共 5 题)
第一题
材料一: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
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
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
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
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08 页)
材料二: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
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
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
世界。” (《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144、154 页)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的核心问题主要在论述( C )。
A、“三步走”战略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2、邓小平提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就必须( ABCD )。
A、坚决抵制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蚀
B、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C、围绕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进行
D、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
3、邓小平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相结合,这是因
为(ABCD )。
A、民主需要法制化
B、法制要保障民主
C、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统一
D、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
4、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根据邓小平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提出( ABCD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5、以上材料的论述,可以看出其理论内容( ABCD )
A、坚持了辩证法的全面性
B、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C、为我们党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充实了新的内容
D、有利于克服实际工作中存在的“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

第二题
1978 年,在邓小平同志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
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
深化改革,40 年众志成城,40 年砥砺奋进,40 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
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这部史诗充满中国力量。习近平在博鳌亚洲论
坛 2018 年年会上指出:“40 年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
示了中国力量。(中国新闻网,2018 年 4 月 13 日)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 )。
A、改革 B、开放
C、阶级斗争 D、党的正确领导
2、“改革作为一次新的革命” ( BCD )。
A、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
C、是对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
3、改革中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风险,要做到( ABCD )。
A、胆子要大 B、步子要稳
C、不能因循守旧 D、不能急于求成
4、对改革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A、包括经济体制 B、包括政治体制
C、包括其他方面的体制 D、改革是为了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5、开放也是改革,对外开放是(ABCD)。
A、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B、对发达国家的开放
C、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
D、是经济领域的开放,也是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开放

第三题
邓小平曾说:“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把几亿人口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
建设社会主义,没有一个由具有高度的觉悟性、纪律性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党员组
成的能够真正代表和团结人民群众的党,没有这样一个党的统一领导,是不可
能设想的,那就只会四分五裂,一事无成。这是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奋斗实践
中深刻认识到的真理。”(《邓小平文选》第 2 卷,第 322 页)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邓小平理论认为加强党的建设主要包括( ABC)。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政治建设
2、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ABCD)。
A、根本性 B、全局性 C、稳定性 D、长期性
3、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按照(ABCD )的
方针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
A、革命化 B、年轻化 C、知识化 D、专业化
4、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ABCD )。
A、要坚持党的宗旨
B、要继承党的优良传统
C、要发扬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D、要发扬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5、邓小平指出,完善党内监督制度就必须把党内监督同(ABC)结合起来。
A、群众监督 B、舆论监督
C、民主党派和无党派监督 D、党员自我监督

第四题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必须以完善产权
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
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这些重要论述,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
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基础上,进一
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坚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
革方向,明确了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点任务。(穆虹:《加快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民日报 》, 2017 年 12 月 12 日 07 版)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 改革开放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B )。
A、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关系
B、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C、如何正确看待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如何看待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衔接
2、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CD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
B、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
C、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 、
优势所在
D、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3、改革开放以来,( ABC )加速了农村经济市场化的进程。
A、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B、乡镇企业的兴起
C、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D、计划生育的推行
4、改革开放以来,多种经济成分参与的流通体制的逐步形成,促进了( ABCD
)。在城乡市场的流动,初步显示了市场的作用和活力。
A、物资 B、劳力 C、资金 D、技术
5、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
经济是( C )的论断。
A、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 B、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
C、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第五题
港、澳顺利回归,紫荆、莲花接连盛开,两个特别行政区从此走上了与祖国
同呼吸共命运的发展道路。港澳和祖国内地是一个整体,唇齿相依、不可分割。
港澳的繁荣稳定与祖国内地的改革开放互相促进、相得益彰。坚定不移贯彻落实
“一国两制”方针政策,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大事业的重要内容;支持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全面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
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应有之义。(《十
九大报告为新时代坚持“一国两制”基本方略注入源头活水》,央广网,2017
年 11 月 9 日 )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BD )。
A、 “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香港问题开始的
B、“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C、“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澳门问题开始的
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主要有(ABCD)
A、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发展两岸关系和
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B、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
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C、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
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得
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D、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3、台湾问题是( ABC )。
A、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B、属于中国的内政
C、不容许外国干涉 D、不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4、国家必须统一( ABCD )。
A、任何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台湾独立”的图谋都是包括台湾人
民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坚决反对的
B、要尽一切力量去争取的,是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C、不放弃使用武力,有利于促进和平解决
D、只要台湾当局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重,消除阻挠祖国统一的人为障碍 ,
通过接触和谈判,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终归是可以实现统一大业的
5、“一国两制”的构想是( ABCD )。
A、邓小平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实事求是,把和平共处的
原则用之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
B、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
C、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活性
D、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

第六章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一、单项选择题(20 题)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丰富和发展了
( D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A )。
A、发展 B、改革 C、创新 D、实践
3、党的十五大提出,到 21 世纪中叶( C )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A、建党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新中国成立 D、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标,第
一步是( A )。
A、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
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再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
度更加完善
C、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D、21 世纪的第二个 10 年,到建党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5、党的十五大提出了( A )的奋斗目标。
A、“两个一百年” B、实现现代化
C、建立小康社会 D、建成小康社会
6、党的十六大提出大体用 20 年的时间,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
平的( B )。
A、社会主义社会 B、小康社会
C、富裕社会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 A )。
A、发展 B、改革 C、稳定 D、公平
8、要把( A )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A、改善人民生活 B、稳定压倒一切
C、改革开放 D、“三个有利于”
9、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历史性贡献是( A )。 
A、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B、提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C、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D、提出了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A )。 
A、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提出来的 
C、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提出来的 
D、是在开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形势下提出来的 
11、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
核心是( B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发展先进生产力  
12、十六大党章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表述是(A)。
A、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
的指导思想 
B、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 
C、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行
动指南 
D、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
指南 
13、中国共产党能否始终做到与时俱进决定着( C )。 
A、党始终保持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党能否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C、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 
D、我们国家经济能否上一个大台阶 
14、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其中最紧要和最具有
决定性的因素是(C)。 
A、工人阶级和广大知识分子的利益  B、工人阶级的利益 
C、最大多数人的利益  D、农民阶级的利益 
15、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C)。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讲大局、讲团结、讲稳定 
C、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 D、从严治党 
16、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D)。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C、坚持与时俱进 
D、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7、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就是要(C)。 
A、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B、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C、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 
1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B)。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19、我们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最根本的就是要(B)。
A、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通过改革和发展,使我国形成发达的生产力
C、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D、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

二、多项选择题(20 题)
1、以下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里面的有(ABCD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重要思
C、科学发展观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2、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目
标,具体内容是( ABC )。
A、21 世纪第一个 10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
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再经过 10 年的努力,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
度更加完善
C、到 21 世纪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的社会主义国家
D、2030 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 2000 年翻两番,全面进入小康社会
3、党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 BD )。
A、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 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
B、到建党 100 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C、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00 周年时,进入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D、到 21 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 100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4、把发展作为我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BD )。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B、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5、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
为( ABC )
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和主体
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
目的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6、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
( AB )
A、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
B、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C、坚持人民当家做主
D、坚持依法治国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 ABCD )。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B、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继往开来、与时俱进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8、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
的小康社会,使( ABCD )。 
A、经济更加发展  B、民主更加健全 
C、科教更加进步  D、文化更加繁荣 
9、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毫不放松地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
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我们党( ABC )。 
A、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B、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 
C、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
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正确方向 
10、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ABCD )。 
A、巩固和发展已经初步达到的小康水平 
B、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C、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基本实现现代化 
11、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ABCD )。 
A、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 2020 年力争比 2000 年
翻两番 
B、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1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创新是
( ABC )。 
A、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保证 
13、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主要是( ABC
)。 
A、政治领导 B、 思想领导 C、组织领导 D、政策领导 
14、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其内容包括( ABCD
) 。
A、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B、坚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C、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D、大力发展教育和科学事业 
15、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 
( ABD)。
A、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B、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C、大力引导所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D、使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不能把它们对立起来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ABCD )。 
A、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保证党
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 
B、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
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始终保持
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C、一定要准确的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
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 
D、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
其中,既立足于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17、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
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是因为它们都( BD )。 
A、面对着同样的历史任务 
B、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C、是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D、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8、要坚持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
中心( ABD )。
A、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 B、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 
C、着眼于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D、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 
19、始终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是( ABD
)。 
A、工人阶级  B、广大农民 
C、私营企业主  D、知识分子 
20、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保
持党的先进性,同时还要根据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做到( ABD )。 
A、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B、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C、进行理论创新  D、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三、判断题(2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
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
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A)
A、正确 B、错误
2、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A)
A、正确 B、错误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
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A)
A、正确 B、错误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和丰富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
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A)
A、正确 B、错误
5、改革开放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对党长期以来积累的经验
所做出的科学概括,是我们的立国之本。(B)
A、 正确 B、错误
6、20 世纪末,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是高水平的、全面的、发展平衡的小康。
(B)
A、 正确 B、错误
7、“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领导力量和依
靠力量。(A)
A、 正确 B、错误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A)
A、正确 B、 错误
9、提高社会生产力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优先发展的核心位置,坚持走中
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A)
A、正确 B、 错误
10、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革
命力量。(A)
A、正确 B、 错误
11、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A)
A、正确 B、 错误
12、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强调的是要坚持原始创新。(B)
A、正确 B、 错误
13、改革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A)
A、正确 B、 错误
1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的关键一招。(A)
A、 正确 B、 错误
15、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A)
A、 正确 B、 错误
16、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A)
A、 正确 B、 错误
17、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B)
A、 正确 B、 错误
18、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涉及各个领域各个
层面。(A)
A、 正确 B、 错误
19、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无须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
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B)
A、 正确 B、 错误
20、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画蛇添足。(B)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4 题)

第一题
材料一: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
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久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
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绝不能掉以轻心”。
——摘自《邓小平文选》第 3 卷
材料二: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
的历史过程”,“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是“很长历史过程”,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国还将
“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材料三: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
(ABCD)有了更加清醒的思想准备。
A、长期性 B、紧迫性 C、复杂性 D、艰巨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 C )。
A、走向社会主义的阶段 B、社会主义社会的起始阶段
C、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D、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它是( D )。
A、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 1956 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B、从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
C、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
D、从 50 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下一世纪中叶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 100 年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ACD)。
A、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所决定的
B、它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起始阶段
C、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
D、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
市场化和现代化
5、我国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的原因是(ABC)。
A、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
质基础所决定的
B、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诸多方面
存在的许多问题也不是短时期能够解决的
C、社会主义所要求的物质基础,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
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D、它的战略目标是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实现小康

第二题
材料一: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的将来纲领或最高
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中去的,这是确定和毫无疑
义的。……但是,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
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这个目标
奋斗,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
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
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
自觉的忠诚的共产主义者。
——摘自毛泽东:《论联合政府》(1945 年 4 月 24 日)
材料二: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
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
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全党同志既要树立共产
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
地地为实现党的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
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
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摘自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01
年 7 月 1 日)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 关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C)。
A、党的十五大制定的
B、是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经验的科学总结
C、主要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组成
D、是我党的最高行动纲领
2、 属于党在特定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的是( BCD )。
A、实现共产主义纲领 B、民主革命的纲领
C、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纲领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中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是
(A)。
A、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
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B、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 ABC )。
A、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B、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
C、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D、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过程
5、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辩证统一,就是(ABCD)。
A、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B、坚持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C、坚持目的和过程的统一
D、坚持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坚持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三题
现在的发达国家,根据西蒙·库兹涅茨统计,除日本外,是在人均国民生
产总值达 230 美元至 300 美元(1965 年美元价格)时,开始起飞或向现代经济
发展时期转变的。到 1890 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英国为 785 美元,而法国、德国
分别为 515 美元、537 美元。从开始起飞到 19 世纪末实现起飞,西方主要国家人
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500-800 美元(1960 年美元价格)。在这一过程中,英国
经过了 170 多年的时间,法国经过约 60 年,德国经过近 40 年,美国经过 50 多
年。发展到 1950 年,英国经过 170 多年的时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390 美
元(1964 年美元价格,下同),法国经过 110 多年达到 1172 美元,美国经过
110 多年达到 2536 美元,意大利经过近 90 年,达到 626 美元。
当代发展中国家,转向现代经济发展阶段的起点,或开始经济起飞的起点,
需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300 多美元到 4000 美元。中国从 80 年代开始进入国
民经济的起飞阶段,而要达到当时的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那就是大约在 2040 年
达到人均 1、2 万美元。如果中国能在今后一个长时期内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
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就可以达到上述目标。但是,中
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综合国力还赶不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当今世界范
围内的经济开放、经济合作的过程,是激烈的经济竞争的过程,归根到底是综合
国力的竞争。我们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关键是加速发展,增强综合国
力。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依据是(ABCD )。
A、发展才是硬道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符合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
B、发展才是硬道理,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
C、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适应时代主题变化的需要
D、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BD)。
A、由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决定的
B、党对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C、党实现对所承担的历史责任的需要
D、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
(D)。
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
(B),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过程。
A、改革开放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发展科技教育文化 D、全国人民艰苦奋斗
5、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总的目标是(ABC )。
A、改造落后生产力 B、提升传统生产力
C、发展先进生产力 D、最终整体达到发达生产力的水平

第四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实际上,在全球化迅猛
发展的今天,改革开放已经几乎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普遍共识。改革开放 30 多
年来我国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说明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是社会进步之路;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如今,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
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
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改
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
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
然较大等等。这些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只有通过统筹推进、协同
配合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结合材料一请回答第 1-3 题:
1、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ABC)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A、互利共赢 B、多元平衡
C、安全高效 D、出口为主
2、总体来说,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ABD)的问题比较突出。
A、不平衡 B、不协调
C、不全面 D、不可持续
3、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 ,
必须要(ABCD)。
A、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核心利益
B、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
C、采取综合对策,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
D、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壮大软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
结合材料二请回答第 4-5 题:
4、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ABC)。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调性 D、独立性
5、全面深化改革要求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于改革、发展、稳定下列
叙述正确的有(ABC)。
A、改革是动力 B、发展是关键
C、稳定是前提 D、改革是目的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
一、单项选择题(21 题)
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
D、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关于发展的思想
2、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C  )。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C、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探

D、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领导发展的实践经验
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B  )。
A、和平与发展
B、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论
D、全球化与多极化
4、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  D  )。
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D  )。
A、经济建设 B、五个统筹
C、以人为本 D、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6、胡锦涛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是(  C  )。
A、建设 B、改革
C、发展 D、创新
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C )。
A、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以人为本 D、构建和谐社会
8、坚持以人为本,要求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应该是( A )。
A、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B、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实现人人自由平等 D、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C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10、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C )。
A、可持续 B、以人为本 C、统筹兼顾 D、全面协调
11、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深刻体现了( D )在发展问题
上的科学运用。
A、自然辩证法 B、唯心主义 C、唯物主义 D、唯物辩证法
12、科学发展观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是( A )。
A、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B、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C、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13、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 B )。
A、全面依法治国 B、人民当家作主
C、全面从严治党 D、坚持党的领导
14、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是
( C )。
A、社会主义依法治国 B、民主集中制
C、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5、新形势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主线是( A )。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B、加强党的责任感建设,不忘初心,艰苦奋斗
C、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
D、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保持党的纯洁性
16、科学发展观强调,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是( A )。
A、执政能力建设 B、先进性建设
C、纯洁性建设 D、学习能力建设
17、下列选项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的是( D
)。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8、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 )。
A、发展观 B、发展理论
C、发展经验 D、发展规划
19、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础上,科学发展观创造性回答的问
题是( D )。
A、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20、胡锦涛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以及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
力量所在是( A )。
A、先进性 B、纯洁性
C、战斗力 D、创新性
21、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
坚持( C )。
A、协调发展 B、优先发展
C、科学发展 D、自然和谐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20 题)
1、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它的提出基础有( ABC )。
A、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 B、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
C、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 D、始终坚持西方发展理论指导
2、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期叠加”的时代特征指的是(
ABD )。
A、发展关键期 B、改革攻坚期
C、经济提速期 D、矛盾凸显期
3、对科学发展观科学内涵的集中概括有( ABCD )。
A、第一要义是发展 B、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4、在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就是要做到( AC )。
A、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必须全面向西方学习
C、必须善于抓住和用好机遇 D、必须坚持经济建设高于一切
5、在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中,“全面”是指( CD
)。
A、发展要有连贯性 B、发展要有一体性
C、发展要有全面性 D、发展要有整体性
6、在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中,“协调”是指( AD
)。
A、发展要有协调性 B、发展要有一体性
C、发展要有适应性 D、发展要有均衡性
7、在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中,“可持续”是指( BD
)。
A、发展要有适应性 B、发展要有持久性
C、发展要有全面性 D、发展要有连续性
8、在科学发展观中,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走的文明发展道路是( BCD )。
A、生存无忧 B、生产发展
C、生活富裕 D、生态良好
9、胡锦涛指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有( ABC )。
A、人民通过选举行使权利
B、人民通过投票行使权利
C、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有( ABD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C、经济发展、生活殷实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2、民主法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民主法治是指( ACD
)。
A、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 B、全体人民平等友爱
C、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D、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13、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公平正义是指( BCD
)。
A、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
B、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C、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D、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14、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形势下,党的
建设面临多重考验,主要有( ABCD )。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外部环境考验
15、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形势下,党的
建设面临多重危险,主要有( ABCD )。
A、精神懈怠危险 B、能力不足危险
C、脱离群众危险 D、消极腐败危险
16、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主要是( AC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接续发展
B、推进改革开放的开篇之作
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D、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
17、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之一,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内涵是( ABD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资金充足 D、生态良好
18、下列属于科学发展观主要内容的有( ABCD )。
A、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B、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9、科学发展观形成的主要条件有( ABD )
A、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B、在深入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
发展
C、在坚持仿照西方国家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基础上形成和发展
D、在深刻分析国际形势、顺应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形
成和发展
20、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是( ABCD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三、判断题(2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把握我国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A )
A、正确 B、错误
2、进入新世纪,时代主题仍然是和平与发展。( A )
A、正确 B、错误
3、科学发展观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进程中提出的。( B )
A、正确 B、错误
4、科学发展观是在抗击非典疫情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
步形成的。( A )
A、正确 B、错误
5、科学发展观是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实践中不断充实与丰富的。( A

A、正确 B、错误
6、科学发展观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 B

A、正确 B、错误
7、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
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
根本目的。( A )
A、正确 B、错误
8、以人为本的“人”主要是指统治集团中的领导者。( B )
A、正确 B、错误
9、坚持协调发展,就是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协调好消费
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速度与发展结构、质量、效应等关系。( A )
A、正确 B、错误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根源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吸收人
类文明发展成果发展起来的,适应了时代发展要求,集中反映着当代中国人民
的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引领和主导。( A )
A、正确 B、错误
11、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 )
A、正确 B、错误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只需要从“大社会”着手,而无需关注“小社会”
的发展。( B )
A、正确 B、错误
1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是我们党执政以后的一项根本任务
也是我们党将长期面对并始终解决好的一个历史性课题。( A )
A、正确 B、错误
14、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
所在。( B )
A、正确 B、错误
15、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不包括全面深化改革、“一国两制”、和谐世界建设
等思想和观点。( B )
A、正确 B、错误
16、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改革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B

A、正确 B、错误
17、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都贯穿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这个主题。( A )
A、正确 B、错误
18、科学发展观是发展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A )
A、正确 B、错误
19、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永恒话题。
( A )
A、正确 B、错误
20、坚持统筹兼顾,必须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
阶层各群体的利益要求。( A )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题(不定项选择,共 2 题)

第一题:
材料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党的十六大作出本世纪头 20 年,对我国来说是
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重大判断。党的十六大至党
的十八大这 10 年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
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深刻认识复
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紧抓住和用好我国发
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在前进道路上战胜一
系列重大挑战,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
础,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材料来源:《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方针政
策的工作中去,必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必须落实到关心
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
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
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
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要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
在心上,对群众生产生活面临的困难,一定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帮助解决,切实
把党和政府为他们脱贫解困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材料来源:《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有( ABCD )。
A、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C、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
D、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局面尚未改变
2、以人为本的“人”,主要包括哪些构成( ABD )。
A、人民群众
B、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
C、包括违法犯罪分子等公民
D、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
3、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含义,就是要做到( ABC )。
A、发展为了人民 B、发展依靠人民
C、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D、发展是硬道理
4、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以人为本体现了( BCD )。
A、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B、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
C、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5、坚持发展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自觉坚持
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 ABCD )。
A、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B、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C、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 D、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

第二题:
材料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
实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
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
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
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
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
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
一代永续发展。
——材料来源:《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
材料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
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
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
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材料来源:《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胜利》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二,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要( D )。
A、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建设应服从于资源、环境保护
B、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把环保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D、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2、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全面发展就是要( AB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一任务把握
C、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D、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协调发展就是要( ABCD )。
A、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个领域协调推进
B、协调好消费与投资,供给与需求,发展的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等关系
C、促进发展的均衡性
D、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4、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中,可持续发展就是要( ABCD )。
A、实现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B、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D、坚持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5、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坚持统筹兼顾必须( ABCD )。
A、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B、认真考虑和对待各方面的发展需要,正确反映和兼顾各阶层各群体的利
益要求
C、牢牢掌握统筹兼顾的科学思想方法,努力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
思维能力
D、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做到兼顾各方、综合平衡

第八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一、单项选择题(25 题)
1、”新思想”是指:(B)
A、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习近平新思想
2、“新时代”是指:(A)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B、社会主义新时代
C、共产主义新时代
D、中国共产党的新时代
3、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B)
A、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
状况之间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4、中华民族复兴的坐标是:(A)
A、 “新时代” B、 “新时期” C、“新境界” D、“新境地”
5、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中华民族的底色形容为:(B)
A、站起来 B、强起来 C、富起来 D、立起来
6、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国情是:(C)
A、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B、我国目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 80%左右
C、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大体处在世界中列
7、以下哪个不属于“新时代”的内涵:(C)
A、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胜利的时代
B、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C、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

D、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裕的时代
8、 以下哪个不属于“新时代”的意义:(D)
A、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
伟大飞跃
B、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 21 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
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C、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
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D、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新时代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即(C)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问题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10、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B)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十三届
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把这一思想载入宪法。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11、(A)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A、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B、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要义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丰富内涵
D、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部署
12、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指(B)
A、“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B、“十四个坚持”
C、“八个明确”
D、“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回答了(A)问

A、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B、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四个坚持”回答了( B)
问题
A、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B、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1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指出,明确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B)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D、保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指出,明确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十四个坚持”
D、“四个自信”
17、(B)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
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
A、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两个百年”奋斗目标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D)
A、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色 B、决胜全面建设小康新局面
C、社会主义发展新境界 D、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鲜明贯穿着(C)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 D、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D)
A、 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B、 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理论
C、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体现
D、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21、 面对摆在全人类面前的共同挑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回答了( C )
A、 关系人类生态环境的重大问题 B、 关系人类自我发展的重大问题,
C、 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 D、 关系全球共同进步的重大问题
22、 中国的做法和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路径启示,拓展了(B)
A、 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具体模式 B、 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C、 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具体方案 D、 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可能
23、党的十九大通过的党章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确立为(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思想 B、党的指导思想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 D、人民大众的指导思想
24、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 C )
A、载入史册 B、载入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
C、载入宪法 D、载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5、为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的是(C)
A、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习近平推进党的“八个明确”核心观点

二、多项选择题(24 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主
要表现在以下方面:(ABCD)
A、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结构不断优化 ,
推动经济迈向更高发展水平
B、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
C、司法质量、效率和公信力大幅提升,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
D、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新业态不断涌现,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2、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主要表现在:(ACD)
A、惠民政策力度不断加大
B、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C、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D、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趋完善
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主要表现在:(BCD)
A、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B、修复水生陆生生态,防治水土流失
C、我国单位 GDP 能耗、用水量分别比 2012 年下降 17、9%和 25、4%,主要污染
物减排效果显著
D、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生活
4、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主要表现在:(AC)
A、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B、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C、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D、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5、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港澳台工作取得新进展,主要表现在:(ABCD)
A、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
B、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
D、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6、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开,主要表现在:(BCD)
A、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荣稳定
B、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局
C、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D、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7、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主要表现在:(ABD)
A、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
集中统一领导
B、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
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C、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
D、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8、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主要依据是:
(ABC)
A、经过改革开放 40 年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很多
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B、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不仅对物质文化
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
日益增长
C、影响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问题
D、我国在创新能力、产业层次、公共服务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
大的差距
9、“四个自信”分别指道路自信、(AD)、文化自信。
A、理论自信
B、旗帜自信
C、政治自信
D、制度自信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指出,明确中国特
色大国外交要(AC)
A、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B、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促进经济全球化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十四个坚持”指出,坚持新发
展理念。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
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ACD)的发展理念。
A、绿色
B、和谐
C、开放
D、共享
1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集中体现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精辟概括的(CD)之中。
A、“五位一体”
B、“四个全面”
C、“八个明确”
D、“十四个坚持”基本方略
1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指出,明确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AD)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德治与法治相结合
D、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4、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
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BCD)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公平
B、文明
C、美丽
D、和谐
15、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渊源、
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
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ABCD)
的社会主义。
A、实践特色
B、理论特色
C、民族特色
D、时代特色
16、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基础
上,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
的视野深化了对(ABD)的认识。
A、共产党执政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社会主义改革规律
D、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ABC)
A、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和 21 世纪马克思主义
B、 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的指导思想
C、 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D、 科学理论的发展观和党建设的发展观
1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ABD)
A、理论起点 B、逻辑起点 C、重要起点 D、价值起点
1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具有原创性的新思想新观
点新论断, 对马克思主义在 21 世纪的发展作出了重大原创性贡献,以全新视野
深化了对( BCD )的认识
A、中国特色发展规律 B、共产党执政规律
C、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D、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AC)
A、 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B、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新境界
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 D、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新境界
21、旗帜问题至关重要,事关党的正确方向(BC)
A、 决定人民对党的信任和党的生存能力
B、 决定着党的凝聚力引领力、战斗力
C、 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根本利益
D、 关乎国家的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2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强调,以政治建设为统领,(ABC)构建起体现马
克思主义政党本质,符合时代发展和长期执政要求系统完备的党建理论体系
A、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B、 全面推进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和纪律建设
C、 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D、 思想行动上一致
2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CD)两者之间的矛盾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生活需要 B、 不平衡不和谐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D、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4、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表明,“四个伟大”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贯穿
于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之中。“四个伟大”是(AD)
A、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 B、 推进伟大目标、建设伟大社会
C、 建设伟大理想、实现伟大发展 D、 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

三、判断题(24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新时代”是党的十八大定位中华民族复兴的新坐标。(B)
A、正确 B、错误
2、“新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
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总称。(A)
A、正确 B、错误
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
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表述是党的八大作
出的。(B)
A、正确 B、错误
4、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
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A)
A、正确 B、错误
5、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来的“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发生了新的
阶段性变化。(A)
A、正确 B、错误
6、人民群众对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层次更高、内容范围更广,
出现了阶段性的新特征。(A)
A、正确 B、错误
7、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是当前和
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发展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根源。
(A)
A、正确 B、错误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
(A)
A、正确 B、错误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
的社会主义。(A)
A、正确 B、错误
10、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指出,明确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的不协调不充分的之
间的矛盾。(B)
A、正确 B、错误
1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A)
A、正确 B、错误
12、坚持党的领导,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
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
(B)
A、正确 B、错误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A)
A、正确 B、错误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A)
A、正确 B、错误
15、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共 8 条。(B)
A、正确 B、错误
16、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回答了如何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和现实问题。(B)
A、正确 B、错误
1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A)
A、正确 B、 错误
18、新时代新任务新实践需要新思想指引。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新
时代党和人民共同奋斗的精神旗帜(B)
A、 正确 B、 错误
19、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实现民族复兴,关键在加强党的自我建
设、党的精神建设和党的价值观建设(B)
A、 正确 B、 错误
20、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根本指引,因此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
A、 正确 B、 错误
21、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
代化,需要遵循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A)
A、 正确 B、 错误
2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和引领了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新时代、新发展、新成就、新未来、新的人民意志(B)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6 题)
第一题 
为贯彻十八大精神,党中央召开七次全会,分别就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
变、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制定“十三五”规划、全面从严治党等重
大问题作出决定和部署。五年来,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
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二五”规划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顺利实
施,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
材料 1、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
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世界主要国家中名列前茅,国
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八十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
长贡献率超过百分之三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
字经济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
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粮食生产能力达到一万二千亿斤。城镇化率年均提
高一点二个百分点,八千多万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
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
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南海岛礁建设积极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
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材料 2、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改革
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压茬拓
展改革广度和深度,推出一千五百多项改革举措,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
得突破性进展,主要领域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
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
力明显增强。
材料 3、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
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社会主义民主不断发展,党内民主更加广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全面展开,爱
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全社会法治观念明显增强。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取
得实效,行政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建设有效实施
材料 4、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马克思主
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加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扎实开展。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文艺创作持续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蓬勃发展,互联网建设管理运用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主
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
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材料 5、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
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
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
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
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
1、材料 1 说明的是(C)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生态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D、港澳台工作
2、材料 2 说明的是(B)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经济建设 D、港澳台工作
3、材料 3 说明的是(D)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经济建设 D、民主法治建设
4、材料 4 说明的是(B)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思想文化建设
C、经济建设 D、港澳台工作
5、材料 5 说明的是(C)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人民生活 D、民主法治建设

第二题
材料 1、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
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
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
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
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材料 2、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制定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全力推进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恢复和发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
和优良作风,人民军队政治生态得到有效治理。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
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新格局,人民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
革命性重塑。加强练兵备战,有效遂行海上维权、反恐维稳、抢险救灾、国际维和
亚丁湾护航、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武器装备加快发展,军事斗争准备取得
重大进展。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迈出坚定步伐。
材料 3、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掌握宪法和基本法赋予的中
央对香港、澳门全面管治权,深化内地和港澳地区交流合作,保持香港、澳门繁
荣稳定。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加强两岸
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妥善应对台湾局势变化,坚决
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有力维护台海和平稳定。
材料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外交布
局,为我国发展营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
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
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
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
贡献。
材料 5、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
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
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
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全党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党性更加坚强。贯彻新时期好
干部标准,选人用人状况和风气明显好转。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党内法
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把纪律挺在前面,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对党的
执政基础威胁最大的突出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
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巡视利剑作用彰显,实现中央和省级
党委巡视全覆盖。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定不移“打虎”“拍
蝇”“猎狐”,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
坝正在构筑,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1、材料 1 说明的是(B)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生态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D、港澳台工作
2、材料 2 说明的是(A)方面的成就。
A、强军兴军 B、生态文明建设
C、经济建设 D、港澳台工作
3、材料 3 说明的是(A)方面的成就。
A、港澳台工作 B、全面深化改革
C、经济建设 D、民主法治建设
4、材料 4 说明的是(B)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方位外交
C、经济建设 D、港澳台工作
5、 材料 5 说明的是(A)方面的成就。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人民生活 D、民主法治建设

第三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
有理论思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1971 年,第 384 页
材料二: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代表十八
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习近平指出,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
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
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
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
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
果,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在当今中国,要提高理论思维水平,就必须(ABCD)
A、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C、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D、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发展都给我们提出了一个
重大时代课题,这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A)
A、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
B、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C、如何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D、新时代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发展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ABCD),必须长期坚持并不
断发展。
A、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4、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包括(AB)。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
C、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  
D、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包括(ABCD)
A、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
B、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C、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
个全面”
D、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第四题
材料一: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新时代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他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
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
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
业。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
民的责任担当,为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进提供了价值遵循。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指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是我们党得到人民拥护和爱戴的根本原因”。这深刻阐明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是永葆党的创造力
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上述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AB)
A、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
B、无产阶级的立场
C、中国共产党的立场
D、无产阶级政党的立场
2、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
帜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把(A)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
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B、实现好、协调好、发展好
C、实现好、服务好、发展好
D、实现好、协调好、维护好
3、以下属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是(ABCD)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C、“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
D、“人民群众反对、痛恨什么,我们党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
4、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ABCD)
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内在统一
B、历史观与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C、治国理念与治党方略的有机统一
D、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的统一
5、十九大报告指出,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埋头苦干,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
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ABCD)继续奋斗!
A、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D、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正在进行具有
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
点的伟大斗争”。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就是我们党站在新的
历史起点上,面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敢
于斗争的精神状态,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攻坚克难,
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顽
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要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
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
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
善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打铁还要自身硬”,讲的就是这个道
理。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
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
“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材料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
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全党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
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现在,最关键的是坚定不移走这条道路、与时俱
进拓展这条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材料四:近代以来,我们的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奋起抗争,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前仆后继、顽强奋斗,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
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
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
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根据材料一、二回答: “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明确宣示了
我们( AC)
A、“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治国理政 B、“ 以什么样人民”治国理政
C、“以什么样的主体力量”治国理政 D、“以敢于斗争的精神” 治国理

2、根据材料三、四回答:“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明确宣示了
我们(BC)
A、治国理政要“高举共产主义旗帜” B、治国理政要“举什么旗,走什么
路”
C、“朝着什么样的目标”治国理政 D、 治国理政要“为人类作出新的贡
献”
3、根据材料一至四回答: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共
同构成了(D)
A、 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的动力
B、 激励全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理想目标
C、 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的吸引力
D、 实现伟大梦想总目标的战略支撑
4、根据材料一至四回答: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归
根结底就是要( A )
A、实现伟大梦想 B、实现伟大事业 C、实现伟大目标 D、实现伟大的思想
5、根据材料一至四回答: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共
同托起(C)
A、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思想
B、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目标
C、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梦想
D、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行动

第六题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每一阶
段的理论创新都要回答自己面临的时代课题、承担的历史重任。十九大在确立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历史地位时,特别强调这一新时代新思想
“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代”,指的是中国 21 世纪中叶前 40 年,是我们完成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全部战略任务的时代,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的时代,从而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时代。
1840 年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经历了内忧外患、山河破碎的民族苦难,中国
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前赴后继的奋勇抗争。而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要
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要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社会主义
现代化”的中心任务就是中国人民伟大的生产力革命。中国能否实现社会主义现
代化,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十九大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学习和重视历史经验的总结。在
治国理政的时候,他一而再、再而三提出一个本体论的问题:“我是谁,从哪里
来,到哪里去?”2014 年 5 月 4 日,在同北大师生座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时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
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2015 年 11 月 3 日,在同参
加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的外方代表座谈时又一次讲到:“我们从哪里
来,我们走向何方?中国到了今天,我无时无刻不提醒自己要有这样一种历史
感。”他还说:“伫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表现的是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49 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图。”“我们一方面缅怀先烈,
一方面沿着先烈的足迹向前走,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它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割断历史,学习世界各国现代
化建设经验时不能否定中国自己的历史和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
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在党的十九大,他又强调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是要搞清楚“从哪里来”;“继续
前进”、“牢记使命”就是要搞清楚“到哪里去”。要清醒地认识到新时代中国
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坚定不移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根据材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范畴指实现(ABC)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社会主义现代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战略任务 D、回答面临的时代课题
2、根据材料一,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中国人民就要进行两场伟大的革命(BC)
A、 一场是制度革命 B、一场是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
C、 一场是生产力革命 D、一场是科技革命
3、根据材料,开启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的行动
指南的是(B)
A、当代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推动 B、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全面决胜小康社会的任务 D、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4、根据材料,中国梦的最大公约数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所以建设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不能割断历史,学习世界各国现代化建设经验时(A)
A、 不能否定中国自己的历史和经验 B、 不能否定学习的重要性
C、 不能否定自我否定与肯定的重要性 D、 不能否定世界发展的历史和
经验
5、 根据材料,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5 周年大会上提出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 在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CD)
A、“不忘初心”就是要牢记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B、“继续前进”、“牢记使命”就是要体现共产党的重任
C、“不忘初心”,就是要搞清楚“从哪里来”
D、“继续前进”、“牢记使命”就是要搞清楚“到哪里去”。

第九章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一、单项选择题(28 题)
1、中国梦的主体是( A )。
A、人民
B、民族
C、国家
D、世界
2、实现中国梦必须( C),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
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十八大报告讲建党 100 年的目标,是强调现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在(C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2010 年
B、2018 年
C、2020 年
D、2028 年
4、( A )即国富民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是中
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凤愿。
A、富强
B、民主
C、文明
D、和谐
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 )是弘扬时代
精神的动力源泉。
A、坚持解放思想
B、推进改革开放
C、落实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6、(C )即公平和正义。它以人的解放、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获得为前提
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7、就中国梦而言,民族层面追求的是(B )。
A、富强
B、振兴
C、民主
D、人民幸福
8、(D )反映了一定社会下人民对自身生活状况的感受状况和满意程度,
是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民主法治
D、人民幸福
9、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在政策、体制、制度和理念等领域
进行统筹并组织实施。在(C),要完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考核
评价制度,完善环境保护市场化机制。
A、政策层面
B、制度层面
C、体制层面
D、理念层面
10、构建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应在政策、体制、制度和理念等领
域进行统筹并组织实施。在( D ),要把领导干部教育、全民教育、青少年教育
作为着力点,大力弘扬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A、政策层面
B、制度层面
C、体制层面
D、理念层面
11、中国梦就是(C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实现共产主义
12、中国国梦的基本内涵是( A )。
A、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B、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C、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D、祖国统一、科技发达、社会和谐
13、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不包括( D )。
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B、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结中国力量
D、实现中国梦必须推进依法治国
1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就是指(C)。
A、和平发展道路
B、韬光养晦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共产主义道路
15、“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里的“中国精神”是指( A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B、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自力更生的自强精神
C、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D、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乐观豁达的包容精神
16、“实现中国梦必须凝结中国力量”这里的“中国力量”是指( D )。
A、武装力量
B、经济力量
C、文化软实力
D、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17、中国梦的本质属性是( C )。
A、是虚无的梦,不可实现的想象而已
B、是自由的梦,人人可以实现自己的任何愿望
C、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D、是发展的梦,将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
18、中国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
进社会主义“五大建设”。这“五大建设”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和( A )。
A、生态文明建设
B、和谐社会建设
C、法治政府建设
D、新农村建设
19、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提出了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A
)“三个自信”。
A、制度自信
B、民主自信
C、法制自信
D、道德自信
20、“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是( C )。
A、民族复兴
B、人民幸福
C、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
D、社会和谐
21、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 C)的“五位一体”。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社会文明建设
22、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
D )。
A、未来方向
B、未来方位
C、历史方向
D、历史方位
23、(B)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4、(C)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5、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
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上,分(A)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两步走
B、三步走
C、四步走
D、五步走
26、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D)。
A、“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人民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D、中国共产党领导
27、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
定不移贯彻(A)的发展理念。
A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 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 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 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28、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B),是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
A、创新型国家
B、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国
D、世界一流强国

二、多项选择题(15 题)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ABC )。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
C、人民幸福
D、经济发展 
2、“中国梦”把(ABC)融为一体,是中华民族正在万众一心,努力奋斗的
共同理想。
A、国家追求
B、民族向往
C、人民期盼
D、世界统一
3、中国梦的最大特点,就是把(ABCD)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
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
A、世界
B、国家
C、民族
D、个人
4、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ABC)。
A、走中国道路
B、弘扬中国精神
C、凝聚中国力量
D、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5、当代中国发展进步最鲜明的时代特征就是改革与创新。这种精神是
(ABCD)。
A、一种突破常规,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思想观念
B、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责任、使命感
C、一种坚忍不拔、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D、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6、只有(ABCD),才能把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A、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B、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C、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D、汇聚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
7、实现中国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新时
期应当遵循(ABCD)。
A、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保持党服务民众的本色
B、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C、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D、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改革和完善党的制度与作风建设
8、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ABCD)。
A、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际差距较大
B、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因素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
不确定因素增加
D、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
9、“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ABC )。
A、实现国家富强
B 民族复兴
C、人民幸福
D、社会和谐
1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ABCD),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A、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
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团智慧的结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
11、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ABCD)。
A、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
B、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
C、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
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
D、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
持全面从严治党。
12、必须坚持(BCD)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
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A、事先预防
B、节约优先
C、保护优先
D、自然恢复
13、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ABD)。
A、节能环保产业
B、清洁生产产业
C、绿色科技产业
D、清洁能源产业
14、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ACD )等制度。
A、环保信用评价
B、污染企业备案
C、信息强制性披露
D、严惩重罚
15、完成(ABC)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
A、生态保护红线
B、永久基本农田
C、城镇开发边界
D、国土绿化面积

三、判断题(2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在新时期下,我们确定了未来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 100 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A)
A 正确 B 错误
2、每个国家都有资格做梦,但只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有足够大的时空
去想象,有实力和自信去实现的国家才能自己做自己的梦。(B)
A 正确 B 错误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A)
A 正确 B 错误
4、对世界来说,中国梦与各国共同追求的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保
持高度一致的价值方向。(A)
A 正确 B 错误
5、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凝结中国力量
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实现中国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A)
A 正确 B 错误
6、公平正义是指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
它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A)
A 正确 B 错误
7、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处理好人民幸福与国家富强、民族振
兴的关系。(A)
A 正确 B 错误
8、国家富强主要是指我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增强。(A)
A 正确 B 错误
9、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深刻把握世界发展的绿色、循环、低碳新趋向,对
可持续发展的拓展和创新。(A)
A 正确 B 错误
10、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两条腿走路。既坚持节约资源,又要大力保护环境,
两者同时并进,才能有所成效。(A)
A 正确 B 错误
11、中国梦与香港、澳门、台湾密不可分。历史已经证明,香港、澳门、台湾的
命运与大陆密不可分。(A)
A 正确 B 错误
12、中国梦是国家情怀、民族情怀、人民情怀相统一的梦,把国家利益、民族
利益与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A)
A 正确 B 错误
13、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
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
A 正确 B 错误
14、在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之后,党的十九大对我国面临
的主要矛盾作了新的定位,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B)
A 正确 B 错误
15、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创造性地回答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关系问题所取
得的最新理论成果,为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A)
A 正确 B 错误
16、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气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
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A)
A 正确 B 错误
17、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A)
A 正确 B 错误
18、人民是中国梦创造者和享有者,中国梦的主体是人民。(A)
A 正确 B 错误
19、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A)
A 正确 B 错误
20、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国家
(A)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1 题)
第一题
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这些梦想将中国的昨
天、今天和明天连成一线。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
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梦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
近代化的新式国家。——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1933 年的新年,上海《东方杂志》推出了一个“新年的梦想”特刊
国内各界人士同做一场“中国梦”。在各色的梦里,20 多位教授、作家梦想未来
的中国是一个没有阶级压迫的平等社会;有人梦想整个民族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国共两党共商抗日救国大计;94 岁高龄的马相伯梦想:“未来的中国,乃民治
的国家,法治的国家。”——《一代的“新年梦想”》
材料三: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
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
古代旧有的社会差别。——费正清《观察中国》
材料四: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
家,一直是我们党领导人民为之奋斗的战略目标。而对于这一目标的具体认识和
把握,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调整的过程。毛泽东同志就提出了中国实现社会主
义现代化的方法论,即分“两步走”,实现“四个现代化”。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分三步走”战略。江泽民同志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
代化正是按照独特的分步走战略,一步步走来,又一步步迈上新台阶。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两个阶段”“分
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描绘制定了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1、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步走”战略是(CD)。
A、新民主主义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D、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2 、邓 小 平 提出 的实 现中 国特 色社 会主 义 现 代化 的“ 三 步 走 ” 战略 是
(ABC)。
A、从 1980 年到 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温饱
B、从 1991 年到 20 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
C、到 21 世纪中叶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到 21 世纪中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三步走”战
略是(A)。
A、2000 年到 2010;2010 年到 2020 年;2020 年到 2050 年
B、2002 年到 2010;2010 年到 2020 年;2020 年到 2050 年
C、2000 年到 2010,2010 年到 2021 年,2020 年到 2049 年
D、2002 年到 2010,2010 年到 2021 年,2020 年到 2049 年
4、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的“两个阶
段”时间安排是(B)。
A、2020 年到 2035 年;2035 年到 2049 年
B、2020 年到 2035 年;2035 年到 2050 年
C、2012 年到 2021 年;2020 年到 2049 年
D、2012 年到 2021 年;2020 年到 2050 年
5、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
的具体安排是(AC)。
A、从 2020 年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要求
B、从 2010 年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
C、从 2035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D、从 2020 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求

第十章 “五位一体”总布局

一、单项选择题(75 题)
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 D )的
新发展理念。
A、创新、和谐、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协调、低碳、开放、共享
C、创新、和谐、低碳、开放、共享 D、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2、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 A )。
A、创新 B、协调
C、科技 D、共享
3、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 B )。
A、必要条件 B、内在要求
C、本质要求 D、必由之路
4、绿色是永续发展的( A )。
A、必要条件 B、内在要求
C、本质要求 D、必由之路
5、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 D )。
A、必要条件 B、内在要求
C、本质要求 D、必由之路
6、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C )。
A、必要条件 B、内在要求
C、本质要求 D、必由之路
7、绿色发展,就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坚定走生产发展、生
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
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 C )建设。
A、魅力中国 B、绿色中国
C、美丽中国 D、幸福中国
8、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 A )问题。
A、动力 B、不平衡
C、人与自然和谐 D、公平正义
9、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的( B )问题。
A、动力 B、不平衡
C、人与自然和谐 D、公平正义
10、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 C )问题。
A、动力 B、不平衡
C、人与自然和谐 D、公平正义
11、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D)问题。
A、动力 B、不平衡
C、人与自然和谐 D、内外联动
12、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D)问题。
A、动力 B、不平衡
C、人与自然和谐 D、公平正义
13、现代化经济体系是( C )首次提出。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
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D、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
会议
14、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主要特征是要让( B )在资源
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政府 B、市场
C、企业 D、个人
15、从逻辑关系上看,建设现代化体系,( A )是基础。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区域协调 D、扩大开放
16、从逻辑关系上看,建设现代化体系,( B )是支撑。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区域协调 D、扩大开放
17、从逻辑关系上看,建设现代化体系,( C )是重要着力点。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区域协调 D、扩大开放
18、从逻辑关系上看,建设现代化体系,( D )是重要推力。
A、实体经济 B、科技创新
C、区域协调 D、扩大开放
19、从逻辑关系上看,建设现代化体系,( A )是保障。
A、深化改革 B、科技创新
C、区域协调 D、扩大开放
20、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A )。
A、战略措施 B、战略支撑
C、重要基础 D、内在要求
21、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B )。
A、战略措施 B、战略支撑
C、重要基础 D、内在要求
22、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C )。
A、战略措施 B、战略支撑
C、重要基础 D、内在要求
23、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D )。
A、战略措施 B、战略支撑
C、重要基础 D、内在要求
24、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C )。
A、战略措施 B、必要条件
C、制度保障 D、内在要求
25、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 B )。
A、战略措施 B、必要条件
C、制度保障 D、内在要求
26、在当代中国,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的正确方向是必须坚持( B
)。
A、党的领导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C、依法治国 D、
民主集中制
27、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 A )是根本保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 民主集中制
28、( B )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 民主集中制
29、( C )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 民主集中制
30、坚持党的领导,就要发挥党( A )的领导核心作用。
A、总揽全局、协调各方 B、包办代替、包揽一切 C、独断专行、唯我独
尊 D、言听计从、从善如流
31、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就要( D )
A、事事由群众说了算 B、一人一票决定国家和社会事务 C、实行公民完
全自治 D、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
32、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A )
A、协商民主 B、选举民主 C、基层民主 D、人民民主
33、( C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
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A、人民代表大会 B、统一战线 C、人民政协 D、民族委员会
34、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是( A )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5、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是( B )
A、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 B、民主集中制原则
C、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原则 D、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36、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
B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7、( B )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
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是(D)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9、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C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40、社会主义民主最直接、最广泛的实践是(B)
A、民族区域自治 B、基层民主 C、政治协商 D、人民代表大会
41、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要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
( A )的主题,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
心圆。
A、大团结大联合 B、 团结和民主 C、科学发展 D、改革发展稳定
42、在历史演进中,我国各民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的( D )。
A、大一统 B、大杂居小聚居 C、大家庭 D、多元一体格局
43、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澳门回归后保
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是( B )
A、高度自治 B、 一国两制 C、单一制 D、联邦制
44、“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 A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大陆和台湾是对等的国家
D、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45、( A )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A、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B、反独促统 C、军事打击 D、经济封锁
46、( A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
程的新思路,是新形势下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抓手
A、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B、一国两制 C、九二共识 D、维持现

47、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国家层
面的价值目标是( A)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理想、道德、纪律、文化
48、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社会层
面的价值取向是( B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理想、道德、纪律、文化
49、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公民个
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C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理想、道德、纪律、文化
50、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C)
A、 经济实力 B、军事装备 C、文化力量 D、政治制度
51、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与共同思想基础是(B)
A、民族精神
B、核心价值观
C、爱国主义
D、时代精神
5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
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D)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
A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社会主义制度
53、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必须以( B )为重点。
A、增加社会财富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节能减排 D、消除贫困
54、( D )是最大的民生。
A、发展教育事业 B 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C、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D、就业
55、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B )
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A、扩大 B、调节 C 降低 D、增加,
56、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 D )
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A、中央统筹 B、省负总责
C、市县抓落实 D、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57、确保到( B )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
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二〇三〇年 B 二〇二〇年 C、二〇二五年 D、二〇三五年
58、建设( C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A、经济强国  B、政治强国 C、教育强国  D、文化强国
59、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
人民群众提供( B )健康服务。
A、全方位全过程
B、全方位全周期
C、全周期全过程
D、全过程各方面
60、社会治理的重心必须落到( C )。
A、社会组织 B、企业 C、城乡社区 D、政府
61、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 A )至上。
A、国家利益 B、人民安全 C、政治安全 D、经济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 B )为宗旨。
62、国家利益 B、人民安全 C、政治安全 D、经济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C )为根本。
A、国家利益 B、人民安全 C、政治安全 D、经济安全
63、要弘扬( A )的思想,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
故。
A、 生命至上、安全第一 B、 生命至上
C、 安全第一 D、生命财产安全第一
64、打造( B )的社会治理格局。
A、共有共管共享 B 共建共治共享 C 共建共有共享 D 共谋共治共

65、( A )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
本的发展环境。
A、平安 B、教育 C、就业 D、社会保障
66、( C )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A、人民幸福 B、人民安居乐业 C、人民健康 D、人民共享
67、(A)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
路的决心和信心。
A 绿色发展 B 循环发展
C 生态发展 D 低碳发展
68、(D)报告首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
A 十八届四中全会 B 十八届三中全会 C 十八大 D 十七大
69、“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C)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强调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各方面和全过程。
A 十六 B 十七 C 十八 D 十九
70、(B)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
A 崇拜自然 B 尊重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71、(C)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A 崇拜自然 B 尊重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72、(D)应该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职责。
A 崇拜自然 B 尊重自然 C 顺应自然 D 保护自然
73、在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中,把利用自然力(B)放在首位。
A 开发自然资源 B 修复生态系统 C 保护生态资源 D 整合自然系统
74、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 D)
为主体的自然保护体系。
A 大型湿地 B 国家林场 C 生态保护区 D 国家公园
75、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
A 发展 B 协调 C 保护 D 开发
二、多项选择题(73 题)
1、坚持创新发展,就是要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
ABCD )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
风。
A、理论创新
B、制度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2、坚持协调发展,要着力推动( ABC ),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
展。
A、区域协调发展
B、城乡协调发展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D、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3、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内涵主要包括( ABCD )。
A、全民共享
B、全面共享
C、共建共享
D、渐进共享 
4、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ABCD )。
A、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B、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由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C、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D、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5、“三去一降一补”中的“三去”是指( ABC )。
A、去产能
B、去库存
C、去杠杆
D、去成本
6、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产业体系、市场体系( ABCD )构成的有机整体,
这些体系要一体建设、一体推进。
A、收入分配体系
B、全面开放体系
C、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D、绿色发展体系
7、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ABCD )。
A、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B、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C、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D、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8、中国经济增长过多依赖“三驾马车”来拉动,需求的三驾马车是( BCD
)。
A、资本
B、投资
C、消费
D、出口
9、供给的要素包括( ABCD )。
A、资本
B、劳动力
C、土地
D、创新
10、中国的结构性问题主要包括( ABCD )。
A、产业结构
B、区域结构
C、要素投入结构
D、排放结构
1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具体内容包括( ABCD )。
A、推进增长动能转换,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全面提升实体经济
B、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现以价取胜向以质取胜的转变
C、加大人力资本培育力度,更加注重调动和保护人的积极性
D、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优化市场供求结构
12、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支柱包括( ABCD )。
A、宏观政策要稳
B、微观政策要活
C、改革政策要实
D、社会政策要托底
13、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主要从( ABCD )方面立体推进。
A、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B、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
D、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
14、现代化经济体系,要求中国的经济要转型升级,包括经济发展的格局将
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的发展,主要的特征是( ABC )。
A、转变发展方式
B、优化经济结构
C、转换增长动力
D、完善市场经济体制
15、实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特征包括( ABCD )。
A、更高效益的经济水平和经济增速
B、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方式
C、更平衡的区域和城乡发展格局
D、更全面的对外开放
16、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为实现到
2035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需做到( ABCD )。
A、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战略科技力量 ,
实现重大突破和颠覆性创新
B、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
科技成果转化
C、倡导创新文化,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D、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具有
国际水平的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1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
重,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 ABCD )。
A、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B、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
业发展有机衔接
C、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宽农民就业创业和增收渠道
D、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集体
产权制度改革
18、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坚持协调发展理念,优化区域发展格局,推
进新型城镇化,逐步缩小差距,具体的措施包括( ABCD )。
A、协调推动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东部率先发展
B、协调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地区开放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
保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C、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支持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发展,加快边疆
发展,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D、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提高城
市承载能力,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9、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
置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决破除制约发展活力和动力的体制机制障碍,
具体的措施包括( ABC )。
A、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
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
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B、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加快要素价格市
场化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制
C、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性导向作用,健全财政、
货币、产业、区域、消费、投资等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深
化金融体制改革
D、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0、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开放发展
理念,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具体的措施包
括( ABCD )。
A、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形成陆海内外
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B、拓展对外贸易,培育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优化进出口结构
C、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D、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贸易、投资、生
产、服务网络
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 ABC)
的必然结果,是坚持党的本质属性、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
A、历史逻辑 B、理论逻辑 C、实践逻辑 D、辩证逻辑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 ABC ),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
作主。
A、体现人民意志 B、保障人民权益
C、激发人民创造活力 D、做到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23、下列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BCD)
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伟大实践中
24、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两者的(BCD)
A、表现形式相同 B、性质相同 C、作用、职能相同 D、历史使命相同
25、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 ABCD )
A、 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B、 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
C、 切实保护人民的根本利益 D、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
2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体和政体是(AC)
A、人民民主专政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ABC)
A、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
B、 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C、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D、 中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28、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巩固和完善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此,( ABCD )
A、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B、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C、健全人大组织制度和工作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立法权、监督
权、决定权、任免权
D、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29、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ABCD)
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30、中国人民执政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ABC)
A、政治协商 B、民主监督 C、参政议政 D、权力平衡
31、中国基层民主的自治体系主要包括(ABC)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学校学生联合会
3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
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和制度保障,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发挥其在(
ABCD )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A、维护祖国统一、领土完整 B、加强民族平等团结
C、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D、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3、 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CD )
A、设立自治机关 B、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
C、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D、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34、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
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必
须遵循的原则是( ABCD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维护祖国统一
C、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 D、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5、关于两岸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C、“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
D、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
36、秉持“两岸一家亲”的理念,要求我们(ABCD )
A、认同两岸同属一个民族和国家
B、要用“一家人”的思维和逻辑处理台湾问题和两岸分歧 
C、着力于增强两岸同胞对两岸命运共同体与共同家园意识的认同
D、最终目标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37、关于“一国”和“两制”的关系,正确的是( ABCD)
A、“一国”是实行“两制”的基础,“两制”从属和派生于“一国”,并
统一于“一国”之中
B、“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
C、国家主体坚持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是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保持
繁荣稳定的前提和保障;香港、澳门依照基本法实行“港人治港”、“澳人治
澳”、高度自治,必须充分尊重国家主体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
D、必须牢固树立“一国”意识,坚守“一国”原则,正确处理特别行政区
和中央的关系
38、宗教界人士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促进
(ABCD)等重要作用
A、经济发展 B、社会和谐 C、文化繁荣 D、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39、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一国两制”的成功经验是(ABCD

A、必须始终聚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B、必须始终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C、必须始终依照宪法和基本法办事
D、必须始终准确把握“一国”和“两制”的关系
4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民主党派需要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
是领导班子建设,提高( ABCD )以及解决自身问题能力。
A、政治把握能力 B、参政议政能力 C、 组织领导能力 D、合作共
事能力
41、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表现为( BCD )
A、有强大的经济实力
B、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
C、发达的文化产业
D、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4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 ABC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ABC)
A、培养高度的文化自信
B、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C、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D、坚持扩展海外舆论宣传
44、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ABCD)
A、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
B、坚持全民行动、干部带头,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C、发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D、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
45、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决定文化前进方向
和道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ABCD)
A、要旗帜鲜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制动地位
B、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C、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好网络空间
D、要落实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
46、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ABCD)
A、弘扬中华文化,推进中华文化创新发展,展示中华文化魅力
B、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提高国际话语权
C、加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创新
对外话语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
D、要以军事力量大发展为保证
47、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在( ABCD )方面取得“新进展”。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D、弱有所扶
48、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必须做到(ABCD)。
A、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B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C、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D、实施健康中国
战略
49、要全面建成( ABCD )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A、覆盖全民 B、城乡统筹
C、权责清晰 D、保障适度、可持续
50、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 BCD )的住房
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A、多部门监管 B、多主体供给 C、多渠道保障 D、租购并举
51、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ABC )的
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A、中央统筹 B、省负总责 C、市县抓落实 D、全民动员
52、注重扶贫同( BC )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
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二〇二〇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扶心 B、扶志 C、扶智 D、资本投入
53、要深化( ABCD )改革,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A、医疗卫生 B、医疗保障 C、医疗服务 D、药品供应
8、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鼓励勤劳守法致富,就要( ABCD )
54、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B、增加低收入者收入
C、调节过高收入 D、取缔非法收入
55、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 ABCD )水平。
A、社会化  B、法治化 C、智能化  D、专业化
56、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 ABCD )
A、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B、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C、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D、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57、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要坚持完善( ABCD )的社会治理体制。
A、党委领导 B、政府负责 C、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D、法治保障
58、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治理和管理
一字之差,体现的是( ABCD )。
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源头治理 D、综合施策
59、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要( ABCD )。
A、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
B、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
C、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D、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60、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 ABCD )。
A、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
B、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
和谐的良好风尚
C、完善惩恶扬善机制,培育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D、加强教育、心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的社会心态
61、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 ABCD )。
A、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B、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C、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D、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62、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 ABCD ),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
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
家安全道路。
A、坚持国家利益至上 B、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C、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D、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63、 把( BCD )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
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A、加强社会管理 B、改善民生 C、创新社会治理 D、坚持总体国家
安全观
64、我国生态文明必须立足当前特殊的( ABCD )。
A、自然生态环境状况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建设状况
D、人口素质
65、面对严峻的自然环境形式,必须树立( ABC )的生态文明理念。
A、尊重自然
B、顺应自然
C、保护自然
D、利用自然
66 、 随 着 工 业 化 的 到 来 , 和 世 界 许 多 国 家 一 样 , 我 们 也 经 历 了 一 个
( BCD )的过程
A、崇拜自然
B、改造自然
C、征服自然
D、开发自然
67、人依存于自然,人对于自然应怀有( ACD )。
A、敬畏之心
B、征服之志
C、感恩之情
D、报恩之意
68、要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BCD)的空

A、自我损耗
B、恢复元气
C、休养生息
D、资源再生
69、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就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是要建设以资
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AD)社会。
A、资源节约型  
B、发展协调型
C、能源保护型 
D、环境友好型
70、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 BCD )
A、共享观
B、大局观
C、长远观
D、整体观
71、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中,要着力推进(ABD)。
A 绿色发展 B 循环发展 C 持续发展 D 低碳发展
72、建设生态文明是一场涉及( ABCD )的革命性变革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思维方式
D、价值方式
73、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需要完成( ABD)工作
A、生态保护红线
B、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
C、水土流失综合管控
D、 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

三、判断题(71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新发展理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理论的重大升华,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A)
A、正确 B、错误
2、新发展理念立足于当前我国的新发展环境、新发展条件,是符合我国国
情、顺应时代潮流、厚植发展优势的重大抉择,具有战略性、纲领性、引领性。
(A)
A、正确 B、错误
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推动经济发展质
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A)
A、正确 B、错误
4、高素质的企业家、工匠和劳模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振兴实体经济发
展的重要力量。(A)
A、正确 B、错误
5、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A)
A、正确 B、错误
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的迫切要求。(A)
A、正确 B、错误
7、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和红绿灯。全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发展理
念上来,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
背新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调整,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行为
要坚决纠正,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新发展理念的做法要彻底摒弃。(A)
A、正确 B、错误
8、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A)
A、正确 B、错误
9、共享发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数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A)
A、正确 B、错误
10、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
间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A)
A、 正确 B、 错误
11、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A)
A、 正确 B、 错误
12、两岸同胞是命运与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A)
A、 正确 B、 错误
13、台湾同胞不能够与大陆同胞在大陆学习、创业、就业、生活享有同等的待
遇(B)
A、 正确 B、 错误
14、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A)
A、 正确 B、 错误
15、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香港、澳门的立身之本,也是保持香港、澳门国
际地位和解决香港、澳门各种问题的金钥匙(A)
A、 正确 B、 错误
16、“一国两制”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澳门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
澳门回归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A)
A、 正确 B、 错误
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A )
A、正确 B、 错误
1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A)
A、正确 B、错误
19、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A)
A、正确 B、错误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A)
A、正确 B、错误
21、文化自信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个必要条件。(A)
A、正确 B、错误
22、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内在要求,
首要的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
设。(A)
A、正确   B、错误
23、党员干部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
高尚人格感召群、带动群众。(A)
A 、正确 B、错误
24、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体现社
会主义的制度特色,要坚持以公民为中心的导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
管理体制。(B)
A 、正确 B、错误
25、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要坚持企业为主导,又要体现公益性、基本性
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B)
A 、正确 B、错误
26、相比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突出核心要
素、更加注重凝练表达、更加强化实践导向。(B)
A 、正确 B、错误
27、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A )
A、正确 B、错误
28、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 A )
A、正确 B、错误
29、社会保障体系发挥的是兜底作用。( A )
A、正确 B、错误
30、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
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A)
A 、正确 B、错误
31、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
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健康服务。(B)
A 、正确 B、错误
32、要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法治保
障的社会治理体制(A)
A 、正确 B、错误
33、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特别是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矛盾,是保
持社会安定团结良好局面的关键。(A)
A、正确 B、错误
34、社会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B)
A 、正确 B、错误
35、公共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体现,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连着千
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A)
A、正确 B、错误
36、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
发展环境。(A)
A、正确 B、错误
37、社会治理等同于社会管理(B)
A、正确 B、错误
38、每年 4 月 15 日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A )
A 、正确 B、错误
39、党和政府应把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让全
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B)
A、正确 B、错误
40、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
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实现人们共同富裕在广大人民现实生活
中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B )
A 、正确 B、错误
41、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A)
A、正确 B、错误
42、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其核心是发展权。(B)
A、正确 B、错误
43、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构
成危害的发展,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保证永续发展。(A)
A、正确 B、错误
44、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天赋人权、征服自然。(B)
A、正确 B、错误
45、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
或间接来自自然。(A)
A、正确 B、错误
46、人与自然仅是共融共生的生命共同体,而不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B)
A、正确 B、错误
47、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
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A)
A、正确 B、错误
48、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A)
A、正确 B、错误
49、绿色发展,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A)
A、正确 B、错误
50、全民共享是指共享发展就要共享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
各方面的建设成果, 全面保护人民在各方面的合法权益。(A)
A、正确 B、错误
51、只有共建才能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A)
A、正确 B、错误
52、渐进共享是指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
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A)
A、正确 B、错误
53、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
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
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A)
A、正确 B、错误
54、只有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
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A)
A、正确 B、错误
55、强调供给侧改革,就是要从生产、供给端入手,调整供给结构,为真正
启动内需,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寻求路径。(A)
A、正确 B、错误
56、“供需错位”已成为阻挡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大路障:一方面,过剩
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另一方面,中国的供给体系与需求侧
严重不配套,总体上是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此外,中国的供给
侧低效率,无法供给出合意的需求。(A)
A、正确 B、错误
57、产业结构问题突出表现在低附加值产业、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的
比重偏高,而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重偏低。
为此,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促进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需
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提供动力;需要通过金融体制
改革、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去淘汰落后产能和“三高”行业等。(A)
A、正确 B、错误
58、中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劳动力、土地、资源等一般性生产要素投入,人
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比重偏低,导致中低端产业偏多、资源能源
消耗过多等问题。(A)
A、正确 B、错误
59、中国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居民贫富差距都比较大,财富过多
地集中在少数地区、少数行业和少数人中。因此,有必要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
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和财税制度改革等,促进收入分配的相
对公平,缩小贫富差距。(A)
A、正确 B、错误
60、供给侧改革的含义是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
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
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A)
A、正确 B、错误
61、加大减税、降费力度,降低要素成本和物流成本,切实降低企业负担。
(A)
A、正确 B、错误
62、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的语境下,是指要全面构建比
较稳固的现代农业基础、比较发达的制造业,尤其是高级装备制造业以及门类齐
全、迅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总体要求是技术进步在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得到
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不断得到增强。(A)
A、正确 B、错误
63、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A)
A、 正确 B、 错误
6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
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A)
A、 正确 B、 错误
65、人民民主专政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同我国革命的具体实
践相结合的产物(A)
A、 正确 B、 错误
66、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指导方针(B)
A、 正确 B、 错误
67、民主集中制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
形式(B)
A、 正确 B、 错误
68、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
核心内容(B)
A、 正确 B、 错误
6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
领导的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A)
A、 正确 B、 错误
70、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A)
A、 正确 B、 错误
71、我国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A)
A、 正确 B、 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6 题)
第一题
材料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五位
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新定位,以“两不愁、三保障”
和现行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退出、贫困县摘帽为目标,创新机
制,强化措施,着力实施产业发展、转移就业、易地安居、教育扶贫、健康扶贫、
生态保护、兜底保障、社会扶贫和提升贫困地区区域发展能力等9项建设任务,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提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确保小康路上一个都
不掉队。
——材料来源:《云南省脱贫攻坚规划(2016-2020 年)》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中国共产党对“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
展”这一重大战略问题的科学回答,为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
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其中,“五位一体”包括
(ABCD)。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2、“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A)是根本。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一个有机整体,其中(C)是基础。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生态文明建设
D、社会建设
4、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A)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B、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D、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5、“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思
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饱含着马克
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四个全面”包括(ABCD)。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题
1、从历史上看,中国也曾经试图借推行西式民主来实现民族复兴,例如晚
清时期的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后的总统制、多党制的尝试等,但是都没有能够
解决当时面临的时代课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
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断探索和完善适合自己的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不断巩
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基层群众自治,实现了内容广泛、层次丰富的
人民当家作主的真实人民民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建设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汇聚人民
群众的智慧;确立和贯彻全面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基本方略,坚持法治国家、法
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制机制,形成惩治
和预防腐败体系,保证党和国家领导机关和人员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民主制度更加健全,民主形式更加丰富,民主水平不
断提高,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有效行使,实现了秩序、效率和民主的协同
共进。正是因为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与中国实
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为指导,借鉴了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吸收了中国传
统文化和制度文明中的民主性因素,中国特色的民主模式硕果累累,奠定了实
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政治基础,为中国奇迹的创造提供了有力的制
度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还将
继续与时俱进,在扬弃历史与他国经验教训的原则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本
国实际向前发展。面对中国民主所创造的辉煌成就,曾经主张“历史终结论”的
弗朗西斯·福山对自己先前的观点进行了修正,“客观事实证明,西方自由民
主可能并非人类历史进化的终点。随着中国崛起,所谓‘历史终结论’有待进一
步推敲和完善。人类思想宝库需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
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国际舞
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实
践成果,也是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的生动证明,同时也破除
了西方民主为普世价值的神话。中国道路的成功充分证明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
样的政治制度、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归根结底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历
史文化条件。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民主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
用。
2、从理论上讲,只有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民主才是好民主,而
中国的民主政治正是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有效制度。毛泽东同志说
“民主这个东西,有时看来似乎是目的,实际上,只是一种手段。马克思主义告
诉我们,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属于政治这个范畴。这就是说,归根结蒂,它是为
经济基础服务的。”因此,能否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幸福是判断一个国家的民
主制度是否适宜、合理、具有优越性的根本标准。中国民主政治之所以能够更加
有效地促进生产力发展和增进人民福祉,是因为其具有独特的制度优势。
在民主基础上形成正确的集中,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能形成
全党全国的统一意志,有效整合社会资源,高效率地贯彻执行,有效避免了权
力掣肘的问题。相反,西方民主培养的个人主义,难以实现民主与集中的辩证、
有效统一。正如社群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查理斯·泰勒所指出的,原子主义过分
强调个人及个人权利对社会的优先性,把社会当作是实现个人目的的工具。他认
为 17 世纪至今所有基于契约论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从个人主义出发的功利主义都
是“原子主义”。西方民主建构在原子主义的理论基础之上、培养着原子主义的
公民。在原子主义统治下的原子主义公民怎么可能不出现权力掣肘的问题呢!
在实现广泛的民主权利的同时,正确集中各方意见,协调不同利益,集体
行使权力,科学作出决策,保证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能够汇聚各个群体的意见、智慧、力量,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集中力量办大事
形成了共同推动中国发展进步的强大合力。而西方民主虽然形式上体现为全民民
主,但实质是资本的民主,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民主。对此,恩格斯曾一
针见血地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的共同事务的委员会
罢了”,“只是资产阶级社会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般外部条件使之
不受工人和个别资本家的侵犯而建立的组织”,“不管它的形式如何,本质上
都是资本主义的机器,资本家的国家,理想的总资本家”。当前,西方国家利益
集团绑架政治的现象随处可见,院外集团、游说已成“制度”。也正是在这个意
义上,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在《纽约时报》撰文指出:“现代治国面临一道离奇的
悖论:要满足公众日益提升的需求,改革必不可少,但公众很容易被动员起来
反对这些改革。”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能够调动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建设与发展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
正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适应了中国历史与国情对政治制度提
出的总体要求,保持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提高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水
平,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体现出鲜明的制度优
势。
3、经济与政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如果没有政治发展相适应,经济发展也
不可能。从本质上讲,政治体制改革是通过上层建筑调整,来适应经济基础和生
产力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推动整个社会不
断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保证和发展人
民当家作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不断发展,也促进了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实践的现实必然
性。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为中国的和谐稳定和协调发
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障。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最怕一盘散沙
四分五裂,而能够把十几亿人口的力量凝聚起来,除了中国共产党没有任何一
个组织具备这样的条件和能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改革开放 40 年来特别是
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取得的民主政治建设成就有目共睹。正是通过这种民主模式
中国真正实现了倾听民声、广集民智,做到了政治稳定、决策有效,确保了经济
繁荣、社会发展,展现出了中国民主政治的强大生命力。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凝聚
力量。中国建立和运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构成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切
实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之所以能够实现“良政”
和“善治”,根源在于我们党和国家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
点和归宿,激发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积极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中
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投
身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成绩。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
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着法治保障。全面推
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
保障和基本内容。民主与法治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两大基本目标。民
主与法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没有民主,法治就成了无源之水;没有法治,民
主便失去保障。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
高效的民主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大的制度优势。民主集中制还决定了我国中
央与地方的关系、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既能保证中央的统一领导,又给予地方以适
当的自主权;既保证上级令行禁止,又充分发挥下级、群众的积极性。
中国道路的成功充分说明,并不存在政治制度的普世模式,更不存在所谓
西方民主模式的普适性,每个国家应该根据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历史背景
经济发展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出,世界上
没有完全相同的政治制度模式,政治制度不能脱离特定社会政治条件和历史文
化传统来抽象评判,不能定于一尊,不能生搬硬套外国政治制度模式。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于中国国情、符合实际的伟
大创造。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
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奋斗( ABC )
的必然结果。
A、历史逻辑 B、理论逻辑 C、实践逻辑 D、辩证逻辑
2、下列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系列表述,正确的表述是
(ABCD)
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
D、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
治的伟大实践中
3、改革开放 40 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国际
舞台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的正确道路
B、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具有强大生命力和优越性
C、中国的民主政治是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人民幸福的有效制度
D、把西方民主奉为普世价值的做法是错误的
4、 ( B )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科学高效的民
主制度,是我们党和国家最大的制度优势
A、人民代表大会制 B、民主集中制 C、政治协商制 D、分工负责制
5、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其基本要
求是( ABCD)
A、需要借鉴国外政治文明有益成果,但绝不能放弃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
B、要持政治定力,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
C、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
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
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D、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信,增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第三题
1、一般而言,政治制度主要包括国家制度、政府制度、政党制度和选举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一套适合
中国国情的完整的制度模式。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体系。
2、谈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总有人认为,只有“三权分立”才是真正的
“民主”形式,才能保证政治体制的良性运转,因而,极力主张中国照搬西方
政治制度模式,也搞“三权分立”。那么,我们到底能不能照搬西方的“三权分
立”呢?
认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资本主
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指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这三种国家权力,分
别由三个不同的国家机关掌握,相互独立、互相制衡。最初的“三权分立”是阶
级分权,有削弱王权、反对封建的意义。资产阶级统治稳固以后,“三权分立”
演化为资产阶级内部不同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分权。资产阶级内部存在着大量的政
治派别和利益集团,他们通过分权制约的方式来协调内部不同利益的冲突。在我
国,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利益不同的集团,因而也就没
有“三权分立”赖以存在的社会基础。
其次,“三权分立”并非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最佳政体。从实行“三权分
立”国家的实际来看,由于三权分立带来的权力中心之间的互相掣肘和拆台,
往往造成几个权力机关各说一套,各行其是。在这种“民主”形式下,一些简单
的事情常常被复杂化。相反,一些重大问题,却因为政客们为维护各自所代表的
利益,互不相让而一再拖延、议而不决。近 20 年来,由于国会与行政机关之间相
互扯皮,美国政府曾六次面临关门的尴尬境地。“三权分立”这种模式是西方独
特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产物,是资产阶级在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
起来的权力运作方式。它保证的是统治集团内部的“民主”,却不能保证人民的
民主权利,因为参与制衡的每一方都是某一利益集团的代表,不是人民的代表,
甚至不是多数人的代表,不能保证权力行使的广泛代表性。实际上,它只是实行
资产阶级专政、维护资本统治的有力工具。
再次,“三权分立”制度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在西方的“三权分立”制
度中,政治游说是相伴而生的产物,在当今资本主义国家这已成为一种公开的
政治腐败行为。而且在“三权分立”制度下,权力分配形成了一个利益分配的共
同体,很容易成为制度性腐败的共同体。最明显的,就是媒体对这些腐败行为的
披露有一个看不见的边界,一旦这种披露涉及制度本身,有可能伤及政体乃至
国体时,“分立”的权力就会发挥一致作用,各种报道便会戛然而止。
最后,“三权分立”也不是所谓的“国际惯例”,具有“普世性”,我国
也应实行。事实上,当今世界并没有所谓“普世”的政治制度模式,各国的政治
制度模式都是依据各国具体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而确立的。即使西方主要国家,
虽然理论上都搞“三权分立”,但具体形式却并不相同。比如,在美国行政权、
立法权、司法权三权并立,总统掌握最高行政权,可以说是相对较为典型的“三
权分立”。但英国却是议会制,实行“议会至上”,立法权与行政权并不是分立
的,甚至直到 2005 年之前,司法权也是不分立的。法国则属于半议会制半总统
制,行政权占主导。德国、意大利、瑞典、挪威、丹麦、加拿大、日本等国也未实行
美国式的“三权分立”制度。事实表明,所谓“普世”的“三权分立”根本不存
在。
必须指出,在中国搞“三权分立”,既无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更无经济
基础和阶级基础。如果不顾我国的国情,违背人民的根本利益,照搬资本主义国
家“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必然会从根本上动摇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
动摇我国政治稳定的根基,导致民主倒退、社会大乱、人民遭殃。
3、在历史上,中国并不是没有搞过多党政治。辛亥革命后,中国曾一度效
仿西方,实行议会制和多党政治,几年间就出现了 300 多个政党政团。但由于缺
乏必要的经济、文化条件和政治环境,多党制并没有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站稳脚
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国共两党曾进行过两次合作,尤其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
中,毛泽东曾多次表明中国共产党关于要实行多党政治协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的主张,但是蒋介石顽固推行“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独裁统治,
使中国最终没有走上议会民主制和多党政治的道路。中国的政党制度安排是近代
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及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
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
坚持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必须搞清楚为什么我们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有人认为,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有利于民主,能更好地反映民意。这个说法
是牵强的。其实,西方国家的政党都是代表各个利益集团的政治工具,他们所关
心的是各自所代表集团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实行两党制或多党制,
通过选举交替上台,轮流执政,表面看非常热闹、非常民主,实质上无论谁在台
上,实行的政策大同小异,都不会改变资产阶级专政的实质。西方国家虽然实行
多党制,但对可能危及资本主义制度的政党特别是共产党,是严格限制的。1954
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共产党管制法》,后又通过了《麦卡锡法》和《蒙特法》,对共
产党的发展作出了严格限制的规定。
有人认为,实行了多党制就能保证政治和社会稳定。这种说法也似是而非。
从根本上讲,多党制反映了不同利益集团的利益矛盾和冲突,它们之间经常处
于激烈的竞争之中。各个政党以夺得或控制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斗争,目的就是搞
垮对方,自己上台执政。因此,在权力争夺中,往往不择手段,其结果必然是政
治动荡、内耗丛生。多党竞争必然要争夺选民,争夺选民首先要“切割”选民,
将选民的利益分歧公开化、对立化,从而形成竞争党派各自的政治基础,其结果
必然是人为地扩大和深化社会分歧。
有人提出,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更有利于防止腐败。事实上,多党竞选本身
就常常被金钱、财团、媒体等影响和操纵,从而成为“富人的游戏”“钱袋的民
主”。这些年来,西方国家竞选费用不断攀升,数目之巨令人咋舌。竞选的优胜
者为回报那些重量级的政治捐款人,当选后就得为他们的利益服务。西方有些媒
体把这种现象称为用金钱“购买权力”,是一种“集团贿选制度”,“民主”
往往被卖给了出价高的人,广大人民的民主实际上被排斥在金钱势力之外。
在西方国家被证明是弊端丛生的多党制,通过各种方式移植到一些发展中
国家后,更是带来了灾难性后果。冷战结束后,非洲许多部落众多的国家在西方
的压力和影响下,宣布实行多党制,结果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社会矛盾激
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国家陷入长期的纷乱之中。
在中国搞西方的多党制,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对于中国人民
来说,最根本的利益就是团结一致、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只有始终坚持中国特
色政党制度,才能更广泛更牢固地团结各民主党派、各社会阶层,团结全国各族
人民,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当代中国,构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制度体系的制度包
括(ABCD )
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关于“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三权分立”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三权分立”并非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最佳政体
C、“三权分立”制度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腐败
D、“三权分立”也不是所谓的“国际惯例”,不具有“普世性”
3、关于西方国家的多党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实行多党轮流执政,有利于民主,能更好地反映民意
B、实行了多党制就能保证政治和社会稳定
C、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更有利于防止腐败
D、一些发展中国家不顾国情移植西方多党制后,导致政党林立、竞争激烈 ,
社会矛盾激化,经济停滞、政治动荡,使国家陷入长期的纷乱之中
4、中国的政党制度安排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各民主党派及
全国人民共同作出的正确的历史选择,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政党制度。这个制
度是( C )
A、一党制 B、多党制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两党制
5、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
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
B、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
C、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D、是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的根本制度

第四题
1、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据古籍记载,从距今 1700 多年前的
三国时代开始,我国便逐渐开拓、经营台湾,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
对此就有所记述,这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
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早在公元 12 世纪中叶,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
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代中国正式在台湾设立专门机构
——澎湖巡检司;明朝时正式使用台湾名称。1624 年,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
部。1626 年,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台湾北部。1642 年,荷兰又取代西班牙占领台湾
北部。两岸同胞为反对外国殖民者侵占台湾进行了包括武装起义在内的各种方式
的斗争。1661 年,郑成功率众进军台湾,于第二年驱逐了盘踞台湾的荷兰殖民
者。1684 年,清政府设置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1894 年,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 年清政府战败,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
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了台湾。1945 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
府重新恢复了台湾省的行政管理机构,国际社会也公认台湾属于中国。
2、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二战结束后 ,
台湾在法律和事实上都已属于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是国民党蒋介石政
府挑起的内战造成的,其中也有美国等外国势力阻挠和干涉的原因。1941 年 12
月 9 日,中国政府发布的《对日宣战布告》宣布: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
及中日间之关系者,一律废止。1943 年 12 月 1 日,中、美、英三国在开罗召开会
议,共同发表的《开罗宣言》声明:“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 1914 年第一次
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
国之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 年 7 月,中、美、英三
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又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日本《无条件
投降书》第一条就是:日本接受“中、美、英共同签署的、后来又有苏联参加的一
九四五年七月二十六日的《波茨坦公告》中的条款”。这样,这四个文件组成了
环环相扣的国际法律链条,明确无误地确认了台湾作为中国领土一部分的法律
地位,保证了台湾回归中国的国际协议具有无可否认的有效性。据此,1945 年
10 月 25 日中国政府正式收复台湾、澎湖列岛,恢复对台湾行使主权,使台湾在
事实和法律上重新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此后,世界各国,包括西方
主要国家,都以多种方式对《开罗宣言》与《波茨坦公告》的法律效力及台湾回归
中国的法律地位予以确认。然而,仅过了四年,在内战中失败的国民党残余势力
退踞台湾,在美国支持下与祖国大陆隔海对峙,使台湾再一次与祖国大陆处在
了隔绝的状态。
1949 年 10 月 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取代中华民国
政府成为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在国际上的唯一合法代表。这是在同一国际法
主体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政权取代旧政权,中国的主权和固有疆域并未由
此而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其中
包括对台湾的主权。这一点在当时是被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即使是美国也没有
异议。
1950 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认定台湾的战略地位对美国在东亚乃至
全球对抗共产主义的“冷战”事业都是至关重要的,决定利用两岸间的紧张局
势,使台湾同大陆永久分离。一方面,美国政府对台湾国民党当局从政治、经济
军事等各个方面进行全力支持,对新中国采取全面遏制;另一方面,为了给自
己武装干涉中国内政的行径开脱,美国公然背弃《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
原则,抛出了曾在美国决策圈密谋已久的“台湾地位未定论”,声称台湾从日
本殖民统治下解放出来后,就变成了一块无主的土地。由于没有任何条约言明日
本已将台湾归还中国(对日和约仍未签订),所以要重新确定这块土地的归属,
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由
联合国考虑”,为其军队入侵台湾海峡的侵略行径辩护。此后几十年,这一政策
成为美国亚洲外交政策中坚不可摧的基础之一。
1954 年 12 月,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确立了美国
和台湾当局的军事同盟关系,将中国的台湾省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翌年 1 月,
美国国会通过台湾问题决议案,授权美国总统在认为必要时可以在台湾和台湾
海峡使用武力。这样,不但美国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的做法被长期化和
固定化了,而且国民党政权也由此度过了政治孤立、经济困难的窘境,得以苟延
残喘。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因而形成,台湾问题就这样产生并延续了下来。
由上可见,台湾问题纯粹属于中国内政,但由于美国等外国势力的无理阻
挠和干涉而始终未能最终解决。
3、台湾大陆同胞均为中华儿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
益,也关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历史反复证明,任何国家只有民族团结
国家统一,才有人民的幸福安康,才有国家的繁荣强大;一旦出现分裂,就会
导致内乱丛生、纷争不断、人民痛苦,甚至还会招致外敌入侵。就中国而言,中
华民族每一个强大繁荣的时期,都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而每一个贫弱落后时
期,则往往是国家分裂、内乱频仍。因此中国人也最懂得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
道理。
就今天的两岸关系来看,祖国统一将对海峡两岸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推动力。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统一一旦实现,经济上,大陆丰富的原材料、广阔的市场和
充足的劳动力,与港澳台的资金、技术等将形成优势互补。军事上,统一将消除
两岸之间的敌对状态,两岸一致对外,可以消除民族内耗。两岸人民可用更多的
人力物力致力于发展建设,国家的整体防务能力则大大增强。政治上,祖国的统
一将消除霸权主义牵制中国发展的一张王牌,台湾同胞与祖国其他地区人民一
道共享国家的尊严和荣誉,中国的国际地位将大大提高。而一旦出现分裂,战端
必起,到时同胞骨肉相残,经济倒退、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将受到极大的损害,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将受到严重挑战,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无从实现,这对
于两岸同胞而言,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这一光荣传统是鼓舞中国人民
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出卖国家民族利
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维护祖国统一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重要基础和基本任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是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实现繁荣
强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过程;维护祖国统一还是中国
人民坚不可摧的强大意志,不可动摇。无论在祖国统一的道路上遇到多大的艰难
险阻,无论国内外敌对势力如何阻挠破坏,都动摇不了党和人民实现祖国完全
统一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
4、“九二共识”是用于概括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海峡交流基金会在 1992 年
香港会谈中就“一个中国”问题及其内涵进行讨论所形成的认识见解的名词,
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87 年底,长达三十多年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后,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
文化等各项交流随之发展起来,同时也衍生出种种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台
湾不得不调整“不接触、不妥协、不谈判”的“三不政策”,于 1990 年成立了得
到官方授权的与大陆联系与协商的民间性中介机构——海峡交流基金会,出面
处理官方“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为便于与海基会接触、商谈,中共中
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推动于 1991 年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并授权以坚持一个
中国原则作为两会交往和事务性商谈的基础。“两会”就两岸交流中出现的问题
进行接触与商谈后发现,虽然双方商谈的是事务性问题,但要顺利地解决问题,
一个重要的事实必须首先明确:两岸间的事务性问题是一个国家内的事情,这
就涉及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
1992 年 10 月,“两会”在香港举行商谈,集中讨论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如何
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问题。海协的基本态度是,海峡两岸交往中的具体问题
是中国的内部事务,应本着一个中国原则协商解决。在事务性商谈中,只要表明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本态度,可以不讨论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表述的方式
可以充分协商。在商谈中,对于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海协会和海基会分别提出
了自己的文字表述,双方表述文字虽有所不同,但都包含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
内容,但因文字表述上的歧义,以致这次会谈结束后没有达成协议。1992 年 11
月 3 日,海基会正式致函海协会,建议“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述一个中国原则。”
海协会于 16 日正式回函通知海基会,海协会的口头表述要点是:“海峡两岸都
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但在海峡两岸事务性商谈中,不涉
及‘一个中国’的政治涵义。”12 月 3 日,海基会函覆海协会,对达成共识未
表示异议。从以上两会来往的信函中可以看出,双方的共识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的统一。”(简称“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均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确立后,从原则上排除了事务商谈中的主
要障碍,为两岸的进一步交流铺平了道路。
5、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准确把握两岸关系的历史和现实,
从国家发展全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围绕两岸关系、祖国统一及对
台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极大完善、丰富和发展了国家和平统一思
想理论,而且对新形势下开展对台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第一,从民族复兴的战略高度思考祖国统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
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
求”“中国梦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梦,需要大家一起来圆梦”,明确把完成祖国
统一的历史使命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紧密联系起来,而包括台
湾同胞在内的两岸中华儿女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支持者、参与者、推
动者、获益者。
 第二,保持战略定力,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创造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根本上说,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我们要保持
自身发展势头,同时采取正确政策措施做好台湾工作。”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不
断增强以及两岸实力对比差距的不断拉大,大陆处理两岸问题的能力与自信也
不断增强,大陆的发展进步成为决定两岸关系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的关键因素,
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提供了雄厚的实力基础和可靠保障。只要大
陆保持自身发展的良好势头,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确道
路,持续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就能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发展的主导权,
必将为实现国家最终统一积累和创造越来越多的有利条件。
 第三,从国家发展全局出发,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习近平
总书记指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我们
认为,这也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我们将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
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统一最符合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中华民
族的整体利益。”他强调,“‘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具体实现形式会充分考虑台
湾现实情况,充分吸收两岸各界意见和建议,是能充分照顾到台湾同胞利益的
安排”“我们对台大政方针是明确的、一贯的,不会因台湾政局变化而改变”。
这一全新论述站在统筹全局的高度,对国家统一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刻的思考,
丰富了“一国两制”的内容主张,为未来构建“一国两制”台湾模式提供了具
体的政策指向。当前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台海局势趋于复杂严峻,大陆继续
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大政方针不变,有利于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有利
于维护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第四,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推进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两岸经济
社会融合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
的新思路,是新形势下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抓手,具体内涵是在继
续扩大和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的基础上,通过凝聚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并不断
用真诚、善意、亲情拉近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的方式,来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新
思路,是实现“两岸一家亲”“两岸命运共同体”“两岸心灵契合”的重要途
径,必将为两岸关系由和平发展走向和平统一注入新动力。
 第五,坚持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习
近平总书记强调“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台海和平稳定的最大威胁,必须坚决反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一个中
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
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呼吁“两岸同胞共同
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活动”,明确宣示了我们有坚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够
的能力挫败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图谋,彰显了指导两岸关系发展的基本原
则以及中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追求国家最终统一目标的坚定意志。
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关于台湾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B、台湾问题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内政
C、两岸同胞均为中华儿女,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也关乎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切身利益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实现国
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2、“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 A )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大陆和台湾是对等的国家
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 A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推进两岸和平统一进程的
新思路,是新形势下大陆对台政策的核心内容与重要抓手
A、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
B、一国两制
C、九二共识
D、维持现状
4、关于两岸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D )
A、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
B、“九二共识”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
C、“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最大障碍
D、决定两岸关系走向的关键因素是祖国大陆发展进步
5、“两岸一家亲”是习总书记积极宣导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理念,其主
要内容包括(ABCD )
A、阐释了“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两岸同属一个民族和国家
B、指明了“两岸一家亲”对台政策导向是用“一家人”的思维和逻辑,
“将心比心”地处理台湾问题、两岸分歧和对台让利 
C、点明了“两岸一家亲”的政策目的是感召两岸同胞认清两岸关系发展状
况、根源与实质,着力于增强两岸同胞对两岸命运共同体与共同家园意识的认同
D、阐明了“两岸一家亲”最终目标是两岸同胞共同努力,共圆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中国梦
第五题
材料一:2014 年7月,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日前印发通知,在全
国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通知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主题文艺活动,要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
人,突出寓教于乐、寓理于情,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陶冶道德情操,引领
时代风尚,推动社会进步,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通知明
确,要切实围绕“国是家”“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开展
导向鲜明、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大力传播社会主流价值,传递积极人生追求、
高尚思想境界和健康生活情趣。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和革
命传统文化的挖掘、阐发和弘扬,做到贴近性、对象化、接地气,努力创作出反
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体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和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
作品。要发挥好文艺轻骑兵的示范作用,注重运用评书、故事、快板、鼓曲唱曲等
深受群众喜爱的艺术样式,着力组织好我们的价值观——曲艺走基层全国百场
巡演,宣传最美人物,讲好最美故事,赞颂最美精神。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和
单位要在党委宣传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明确分工、落实责
任。要从实际出发,节俭务实,不搞形式主义,反对铺张浪费。要注重改进创新
加强督促检查,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材料二:习近平指出,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我们
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
力和影响力。
材料三: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等重点新闻栏目推出“践行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系列报道,深入报道了“为国效力义不容辞”的 81 岁中国电分析
化学领军人物汪尔康、“国之所需 我之所向”的 94 岁中国稀有金属工业奠基人
李东英、“为富国强民而探索真理”的 91 岁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坚守高原
守护生命”的 78 岁高原医学专家吴天一等的先进事迹,有力塑造了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人物群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引领时代风尚,推动社会进步,表
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D)
A、生活习惯和社会风尚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D、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2、之所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文艺活动,是因为( BD )
A、文化能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B、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C、有文化修养才会有崇高的道德 
D、优秀文化能够塑造人生
3、材料一表明(AD)
A、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有利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B、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决定人们的文化素养 
C、文化可以直接提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D、青年学生需要主动感悟文化的熏陶
4、材料二说明,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A、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作用
B、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5、上述材料说明(BD)
A、电视节目的创作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B、优秀的文化产品能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
C、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D、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第六题
材料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
定性进展,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
分之四以下。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就业状况持续改
善,城镇新增就业年均一千三百万人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
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
卫生水平大幅提高,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大
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
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二: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
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必须始终把
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
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
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
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
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
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上的报告
材料三: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
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
化水平。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树立安全
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
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
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
产权、人格权。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的社会心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
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习近平在中国共
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材料四: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
根本利益所在。要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统筹推进各项安全工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提高防范
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
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
安全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 B )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
A、平安 B、民生 C、法治 D、创业
2、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必须做到(ABCD)
A、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B 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C、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D、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3、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在( ABCD )方面取得“新进展”
A、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B、劳有所得
C、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D、弱有所扶
4、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 ABCD )
A、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B、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C、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和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D、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5、把( BCD )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
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A、加强社会管理 B、改善民生 C、创新社会治理 D、坚持总体国家安全

第十一章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单项选择题(37 题)
1、党的( C )提出了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十七大 B、十六大
C、十八大 D、十九大
2、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 2020 年 B、 2025 年
C、 2030 年 D、 2050 年
3、( B )顺应我国经济社会新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赋予“小
康”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了总体部署,规划和
设计了未来美好生活的宏伟蓝图,体现了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统一,体现了
坚持战略性和操作性相结合。
A、党的十七大 B、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九大
4、创新驱动成效显著。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创业创新蓬勃发展,
全要素生产率明显提高。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要素配置更加高效,重点领
域和关键环节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C )全面增强,迈进创新型国家和
人才强国行列。
A、科技创新能力
B、全民创新能力
C、自主创新能力
D、攻坚创新能力
5、( D )进一步明确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安排。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D、党的十九大
6、我们要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筹推进( C )总体布局,坚定实施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军民融合
发展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
经得起历史检验,在此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伟大征程,
并将赋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内涵。
A、“四个全面” B、“三去一降一补”
C、“五位一体” D、“三位一体”
7、我们要深入贯彻( A )和基本方略,紧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综合
施策、精准发力,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
胜利。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毛泽东思想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D、邓小平理论
8、我们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到了一鼓作气向终点线冲
刺的历史时刻。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
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A、 新阶段    B、决胜阶段  C、过渡阶段   D、起始阶段
9、提出建立( A )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
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
个重大问题。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股份制
C、把公有制与非公经济相结合 D、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0、( A ),顺应当今世界大势的必然选择。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1、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要继续朝着加快完善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努力,着力健全使( C )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A、政府 B、企业、 C、市场 D、个人
1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观点、从社会主义实践的历史经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
把( B )作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具有新的
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重要方面。
 A、全面从严治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
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 A )是根本保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依法治国 D、 民主集中制
14、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一些重大
关系,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C、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D、市场和政府的关系
15、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
进( B )。
A、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B、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C、创新社会改革体制 D、创新社会发展体制
16、2013 年 11 月 9 日至 12 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
会审议通过了( A )
 A、《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千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笫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D、《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17、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
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C)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A、为人民服务
B、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C、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D、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18、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
( C )
A、基本政策 B、指导方针
C、基本方略 D、指导原则
19、( 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
保证。
A、坚持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人民代表大会 D、 民主集中制
20、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B),建设会主义法治国家。
A、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C、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D、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21、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从实现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B)这一重大战略部署。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
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从严治党
2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
会主义法治国家。关于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和总目标的理解,下列哪
一选项是不正确的?(D )
A、依法治国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的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的
长治久安
B、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C、总目标包括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高效的法律实施体系
D、通过将全部社会关系法律化,为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提供保障
23、十九大明确提出, ( C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24、( A )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A、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作主 C、司法改革 D、军队建设
25、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D )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D、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26、关于依法治国的理解,下列哪一选项是不正确的?(B)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政府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客体地位。
C、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27、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下哪一项说法不正确
( D )
A、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B、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
C、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
D、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保障。
28、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
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突出特色不包括( D),既不能罔顾国
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
成果,但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
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搬照抄。
A、中国特色 B、实践特色 C、时代特色 D、地方特色
29、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 A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C、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
D、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30、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下理解哪一项不正确( D )
A、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
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B、发挥好法律的规范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
促进作用。
C、充分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
化的支撑作用。
D、以依法治国为主,以德治国为辅。
31、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把“( C
)”作为政治改革和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32、以下哪一项( B ),不属于“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守法等方面的体
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确保法律的全面有效
实施”的要求。
A、有法必依 B、立法必规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3、(B)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
A、坚定信念、坚守追求 B、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C、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D、积极发扬党内民主
34、党面临的四大考验不包括( D )
A、执政考验 B、改革开放考验 C、市场经济考验 D、风险考验
35、党的( A )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A、政治建设 B、组织建设 C、思想建设 D、作风建设
36、严明党的纪律,首要的是严明( D ),如果党的政治纪律成了摆设,
就会形成“破窗效应”,使党的章程、原则、制度、部署丧失严肃性和权威性,
党就会沦为各取所需、自行其是的“私人俱乐部”。
A、廉洁纪律 B、群众纪律 C、工作纪律 D、政治纪律

37、(D)是从严治党的重中之重。
A、经受住市场经济考验 B、经受住外部环境考验
C、提高执政能力 D、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二、多项选择题(36 题)
1、全面小康有更高的标准、更丰富的内涵、更全面的要求,即经济更加发展
民主更加健全( ABCD)。
A、科教更加进步
B、文化更加繁荣
C、社会更加和谐
D、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2、“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 ABC )。
A、平衡性
B、协调性
C、可持续性
D、稳定性
3、全面小康社会是一个整体性目标要求,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
可分割。任何一个方面发展滞后,都会影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AB )
A、全面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是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
B、全面小康,覆盖的区域要全面,是城乡区域共同发展的小康。
C、全面小康,覆盖的民族要全面,是涉及所有民族的小康。
D、全面小康,覆盖的地区要全面,是包括全中国区域的小康。
4、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仅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
距,而且是( ABCD )。
A、缩小居民收入水平
B、基础设施通达水平
C、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D、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5、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ABCD )
A、既坚持一定标准
B、又防止好高骛远
C、既考虑到 2020 年这个时间节点
D、又立足于打基础、谋长远、见成效
6、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ABCD )、生
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A、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B、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 
D、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7、要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我们要( ABCD )
A、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B、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C、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D、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 ABCD )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
A、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促进“三去一降一补”重点任务取得更大成效
C、强化创新驱动
D、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9、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 ABCD )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B、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C、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
单位定点帮扶。
D、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
责的责任制。
10、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高度重视金融、地方债务、信息安全
社会稳定等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增强忧患意识和底线思维,积极采取有力措
施,坚持标本兼治,注重以完善体制机制来防范化解风险。要( ABCD )
A、加强风险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
B、防止外部风险演化为内部风险
C、防止经济金融风险演化为政治社会风险
D、防止个体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
1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
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
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西方议会民主道路
12、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进程中的重大(AC),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
的一个重大问题。
A、理论创新 B、形式创新 C、实践创新 D、内容创新
1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ABC)
A、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B、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C、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D、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4、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
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
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强调要(ABCD),紧紧围绕建设美丽
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A、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
济体制改革
B、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
改革
C、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
改革
D、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15、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B、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C、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
D、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16、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
下明确了(ABCD)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和任务。
A、经济体制 B、文化体制 C、文化体制 D、社会体制
17、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解,以下( ABCD )是正确的。
A、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
政地位。
B、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C、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D、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18、全面深化改革中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经验与原则是( ABD

A、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进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推进三者的关系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19、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是(ABCD)
A、是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的必然选择
B、是解决中国现实问题的根本途径
C、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前途命运
D、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20、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
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ABCD)
A、坚持党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B、坚持改革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前进
C、坚持改革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方向前进
D、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21、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
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ABCD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D、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2、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 ABCD )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法治工作作队伍建设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23、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就需要(ABCD)
A、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C、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D、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2、全面依法治国的主要任务是( ABCD )
A、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C、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加强法治工作作队伍建设
D、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改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
系,(ABCD)
A、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B、要建立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C、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
D、要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

23、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就需要(ABCD)
A、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C、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D、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改为:深化依法治国的实践主要包括(ABCD)。
A、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B、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深化司法体制
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
受到公平正义。
C、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
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
D、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
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

24、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需要(ABCD)。
A、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护人民。
B、保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
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C、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依
法治国全过程,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
D、充分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
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25、要进一步健全法治保障体系,需要(ABCD)
A、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为全
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B、加强法治专门队伍和法律服务队伍建设,加强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为
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和物质条件。
C、改革和完善不符合法治规律、不利于依法治国的体制机制,为全面依法
治国提供完备的制度保障。
D、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
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遵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26、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ABCD)
A、维护宪法尊严、权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
B、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括市民公约、乡规民
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基本遵循。
C、完善立法体制,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
关键。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坚决纠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
D、按照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加快建设执法、司法、守法
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坚持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确保法律
的全面有效实施。

27、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作的详细说明,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CD )。
A、阐明了政府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体思路
B、体现了国家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定信心
C、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性质和方向
D、突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工作重点和总抓手
28、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ABCD),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法治体系建设,全面深化依法治国实践。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29、全面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ABCD)
A、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
B、突出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
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
C、要学习借鉴世界上优秀的法治文明成果,但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
用,认真鉴别、合理吸收,不能搞“全盘西化”,不能搞“全面移植”,不能照
搬照抄。
D、任何人违反宪法法律都要受到追究

30、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
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都会对其他改革产生重要
影响,每一项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协同配合。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ABCD)
A、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
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
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
B、整体推进、协同改革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也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
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
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
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
C、以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
作用,面对改革的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既抓重要领域、重要任务、重要试点,
又抓关键主体、关键环节、关键节点。
D、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
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促进。

31、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党带领
人民进行了不懈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也走了一些弯路。改革开放以来,党汲
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始终高度重视法治。以下正确的是(ABC)
A、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
制”的重大方针。
B、十五大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把建设社会主义法
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
C、十六大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D、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
保障。必须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坚定不移走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3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ABCD)
A、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
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
B、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
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
C、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
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D、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
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3、 关于党的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下正确的是(ACD)
A、以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深化标本兼治,保证干部清正 、
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
B、当前,反腐败斗争严峻复杂的形势已经改变,取得压倒性胜利。
C、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坚持受贿
行贿一起查,坚决减存量、重点遏增量。
D、深化政治巡视,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不动摇,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
动的监督网。
34、新形势下,党面临的危险是(ABCD)
A、精神懈怠的危险   B、能力不足的危险
C、脱离群众的危险   D、消极腐败的危险
35、党的思想建设的重要意义(ABC)
A、是党的基础性建设 B、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
C、是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 D、仅在长期革命斗争中逐步形成的
36、党的组织建设主要包括(ABCD)
A、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B、干部队伍建设
C、民主集中制建设 D、党员队伍建设

三、判断题(31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我们跨过了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
经的承上启下的重要发展阶段。(A)
A、正确 B、错误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 (A)
A、正确 B、错误
3、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的小康。(A)
A、正确 B、错误
4、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的力度,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缩小
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A)
A、正确 B、错误
5、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要全国达到同一水平小康。(B)
A、正确 B、错误
6、下大气力破解制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问题,这既是必须
完成的任务,也是必须迈过的一道坎。(A)
A、正确 B、错误
7、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发展 ,
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
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A)
A、正确 B、错误
8、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A)
A、正确 B、错误
9、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
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A)
A 正确 B 错误
10、摸着石头过河和加强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
实践边总结,从实践中获得真知,这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我国改革开放是先试验、后总结、
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A)
A 正确 B 错误
A 正确 B 错误
11、坚持人民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主体地位。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
造福人民、保护人民。(A)
A、 正确 B、 错误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
国力的重要标志(A)
A、正确 B、错误
13、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就是要使政府在资源配置中不再发挥
作用。(B)
A、正确 B、错误
14、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A)
A、正确 B、错误
15、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
系统性、可行性(B)
A、 正确 B、 错误
16、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B)
A、 正确 B、 错误
17、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
宪法权威。(A)
A、 正确 B、 错误
18、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 (A)
A、 正确 B、 错误
19、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和多党制(B)
A、 正确 B、 错误
20、十九大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
保障。 (A)
A、正确 B、错误
21、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维护宪法尊严、权威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加快完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体系,完善包
括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在内的社会规范体系,为全面依法
治国提供基本遵循。(A)
A、正确 B、错误
22、全民守法,要求除了党以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
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
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B)
A、正确 B、错误
23、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提高依法执政能力和水平,
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障。(A)
A、正确 B、错误
24、依据宪法治国理政,坚决纠正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A)
A、正确 B、错误
25、党内法规既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有力
保障。(A)
A、正确 B、错误
26、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维护
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
(A)
A、正确 B、错误
27、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
保证。必须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同依法
执政统一起来。( A )
A、正确 B、错误
28、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执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就是密切联系群
众,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群众(A)
A、正确     B、错误
29、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坚持以科学理论引领、用科学理论武装,
是我们党永葆先进性、纯洁性的根本保证。(A)
A、正确     B、错误
30、“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根本方针。(A)
A、正确 B、错误
31、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
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A)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5 题)
第一题
材料一: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
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是那样,就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所以,“十三五”时
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
板”。
精准扶贫六个到村到户,即结对帮扶干部到村到户,产业发展扶持到村到
户,教育培训安排到村到户、农村危房改造到村到户,扶贫生态移民到村到户,
基础设施到村到户。
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注意从扶贫开发工作一线考验干部,把干部在扶贫
开发工作中作出的实绩作为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在部分省区市扶贫攻坚与“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讲
话》
材料二:纵观世界发展史,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
就是发展生产力。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对
人的生存来说,金山银山固然重要,但绿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
是金钱不能代替的。你挣到了钱,但空气、饮用水都不合格,哪有什么幸福可言
——《在海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
材料三:我讲过,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
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在生态
环境保护上,一定要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寅
吃卯粮、急功近利。我们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
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
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
上的讲话》
材料四:我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看得很重,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就
一些严重损害生态环境的事情作出批示,要求严肃查处。比如,我分别就陕西延
安削山造城、浙江杭州千岛湖临湖地带违规搞建设、秦岭北麓西安段圈地建别墅
新疆卡山自然保护区违规“瘦身”、腾格里沙漠污染、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和
木里矿区破坏性开采、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事件作出多次批示。我之所以要盯住生态环境问题不放,是因为如果不抓紧、不
紧抓,任凭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不断产生,我们就难以从根本上扭转我国生态
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是对中华民族和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五:对公共安全,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始终保持高度
警觉,任何时候都不能麻痹大意。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维护公共安全的重
要意义,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自觉把维护公共安全放在维护
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中来认识,放在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中来思考,放在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来把握,努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
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材料六:要创造性开展工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
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让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推进供
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硬仗。要把握好“加法”和“减法”、当前和长远、力
度和节奏、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锐意进取、敢于担当的
精神状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打赢这场硬仗。要一手抓结构性改
革,一手抓补齐民生短板,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切实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坚决守住民生底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城乡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使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要( ABCD )
A、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
等“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B、健全公共服务、建设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C、重点解决好深度贫困问题,加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做好中央
单位定点帮扶。
D、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
责的责任制。
2、结合材料二、三和四分析说明,要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
ABCD ) 。
A、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和生
活方式。
B、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降低污染排放。
C、实施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
革,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
D、加强环保督察,改革生态环境监管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
代化建设新格局。
3、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要赢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胜利,我们要
( ABCD )
A、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B、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C、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D、确保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4、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治
国理政的总方略。( A )是战略目标。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5、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说明,(C)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
基础、关键一步。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全面从严治党

第二题
材料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
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
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
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
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材料二: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
阻力越来越大,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加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这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习
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就
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这些重大关系是总结我国 30 多
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处理好这些重大关系,有利于把握和推进
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
进。
材料三:中国的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美好的目标就在前面,风
险和考验也摆在我们前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的改革经过了 30 多年,
已进入深水区,可以说,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
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矛盾越大,问题越多,越要攻坚克难、勇往直
前。必须一鼓作气、坚定不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向积寸多年的
顽瘴痼疾开刀,坚决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结合材料请回答
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明确了具体目
标,具体目标包括下列哪些(ABCD)
A、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 B、文化体制和社会体制
C、生态文明体制 D、党的建设制度
2、关于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CD)
A、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B、改革是前提,稳定是动力,发展是关键
C、改革、发展、稳定是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个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
D、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3、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为了实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必须更加注重
改革的(ABC )。
A、系统性
B、整体性
C、协同性
D、全面性
4、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ABCD)
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
B、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C、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D、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5、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之间的关
系。关于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A、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
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B、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
C、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
D、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三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首先领导全党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
提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
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全党同志
和全体干部都要按照宪法、法律、法令办事,学会使用法律武器治理国家。1986
年,邓小平又强调要把处理好法治和人治的关系,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之
一。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层对实行依法治国的认识不断深
化。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加强社会
主义法制建设的思想,1996 年,江泽民在中共中央举办的法制讲座上,鲜明地
提出“实行依法治国,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此后,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根
据中共中央的建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作为一个基本方针
明确载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二 0 一 0 年远景目标纲要》。1997
年,中共十五大根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
展的要求,第一次深刻地阐述了依法治国的含义,进一步明确指出“依法治
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更加突出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1999 年 3 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写上“中华人
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
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2013 年 11 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
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014 年 10 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
三中全会精神,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提出必须加强宪法实施;深入
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增强全
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加强和改进党对全
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领导。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依法治国方略的提出意义重大,因为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ABCD)
A、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D、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2、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3、 依法治国确定了党、人民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它包括(ABCD)
A、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 B、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

C、人民遵守宪法和法律 D、人民执行宪法和法律
4、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义是(AB)
A、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B、 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C、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就需要(ABCD)
A、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C、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D、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第四题
中共十八届四全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依法治国方略形成和发展历程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
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
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
化。
材料三:从字面来看,依法治国似乎与经济没有关系,但是,实际上,市
场经济是竞争经济、诚信经济,这都需要法律予以规范和提供保障,需要市场参
与者具备法律意识和法律精神,即市场经济又是法制经济。此次之所以要把“依
法治国”作为会议主题,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中国经济将
迎来新红利。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实施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重心从“有法可依”逐步转向( A ),
特别是突出严格执法和公正司法,既是法治发展一般规律的要求,也是我国法
治发展历史阶段的要求,更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A、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严格执法
2 、结 合 材 料 , 分 析 为什 么依 法治 国方 略的 完 善 是一 个发 展的 过 程 。
(ABCD)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动力、标准、目的和归宿,要求我们
必须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不同时期对依法治国的不同认识是跟胡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出来的。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C、“16 字方针”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
目标、依法治国的提出”体现了我党对依法治国方略的认识你在不断深化和发展
D、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
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结合材料,说明如何推进依法治国。(ABCD)
A、发挥党在依法治国中的领导作用
B、要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
C、政府应依法行政,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D、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
4、依法治国在中国经济转型中所起的作用有(ABCD)
A、通过法制规范政府行为,更好的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实现资源优化
配置。
B、政府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等法律手段,影响和调节宏观经济,促进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C、通过法治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减低经济运行成本,增强经济活力。
D、通过推进依法治国,促使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即市场主体学法懂法守法
用法。
5、我们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
个总目标,必须坚持(ABCD)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主体地位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题
材料一:苏联解体前不久,当时的苏联社会科学院曾经进行过一次问卷调
查,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的占 14%,认为苏共代表全体人民的占 17%,认
为苏共代表全体党员的也只占 11%,而认为苏共代表党的官僚、代表干部、代表
机关工作人员的竟占 85%!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苏联人民并不认为共产党是他
们利益的代表!实际上苏共已经不再是人们心目中自己的党了,在老百姓心中
苏联这个国家的观念也逐渐淡薄下来,他们对自己土地上的社会主义制度的看
法也发生了变化。——《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年版。
材料二:国民党军队的统帅杜聿明将军对淮海战役中自己的 80 万大军是
被还不如自己的 60 万共产党军队打败的这个说法一直不服气。因为当自己的部
队陷入重围,弹尽粮绝,只能靠几架飞机空投给养时,却有 200 多万民工和民兵,
日夜兼程源源不断地把弹药和粮食送到解放军阵地前,把伤员撤下火线。因此,
他被特赦释放后会见蒙哥马利元帅时,仍然坚持说打败自己的“共军”是 200
多万,他认为那支世界上最大的后援队伍不能不计算在内,况且,共产党的军
队和老百姓本来就分不开。——《苏共亡党十年祭》江西高校出版社 2002 年版
依据材料,请回答问题:
1、材料反映出(CD)事关党的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
A、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 D、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2、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体现在作风上,要坚持发扬(ABCD)等优良作风
A、理论联系实际   B、密切联系群众
C、批评和自我批评   D、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
3、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体现在组织上,就是要坚持(ABCD)
A、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和遵守党的组织纪律的要求
B、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
C、坚决反对一切危害和分裂党的行为
D、坚决把蜕化变质分子和腐败分子清除出党
4、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通过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使(ABCD)
A、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
反映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B、各级党组织不断提高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发挥领导核心和战斗
堡垒作用
C、广大党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D、党永葆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5、以下关于我国党群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有(ABCD)
A、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
B、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C、中国共产党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
D、始终依靠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一、单项选择题(23 题)
1、( C )是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的坚实基础。
A、军委主席负责制 B、首长分工负责制
C、支部建在连上 D、政治委员制
2、把( A )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内在要
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客观需要。
A、战斗力 B、创新力
C、学习力 D、改革力
3、( B )是人民军队的立军之本。
A、改革强军 B、政治建军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4、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
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D )。
A、以党的旗帜为旗帜 B、以党的方向为方向
C、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D、ABC 都对
5、要加快形成精干、联合、多能、高效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重点是( D
),建设现代化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武警部队,促进各军
兵种力量协调发展。
A、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B、 依法治军
C、科技兴军 D、 优化作战力量结构
6、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下面哪种说法是邓小平提
出的。( B )
A、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这是两件大事
B、要走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道路,强调国防和军队
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思想
C、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
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D、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7、军民融合,源于我们党的( C )的思想。
A、军民结合 B、寓军于民
C、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D、军民鱼水情
8、长期以来,我国积极推动军民融合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促进了( D
)的同步增长。
A、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 B、国防实力和科技实力
C、国防实力和创新实力 D、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
9、必须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形成( B )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格局,逐步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A、全方位、多角度、高效益 B、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
C、全方位、多角度、讲效率 D、全要素、多领域、讲效率
10、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
代化,适应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提高建设质量和效益,
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实现____ ,____ 建设取得重大进展,____ 有
大的提升。下列填法正确的是( C )
A、现代化 信息化 战斗能力 B、机械化 信息化 战斗能力
C、机械化 信息化 战略能力 D、现代化 信息化 战略能力
11、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力争到二〇三五年____ 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
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____ 世界一流军队。下列填法正确的是( D )
A、全面实现 基本建成 B、全面实现 全面建成
C、基本实现 基本建成 D、基本实现 全面建成
12、树立( B )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推进重大技术创新、
自主创新,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建设创新型人民军队。
A、创新 B、科技 C、人才 D、技术
13、把( A )作为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有效履行我军根本职能的内在
要求,也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效益的客观需要,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战斗力
标准始终是军事领域衡量利弊得失的重要标准。
A、战斗力 B、斗争力 C、战争力 D、硬实力
14、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组建( C )机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
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
A、退伍军人管理保障 B、退伍军人社会保障
C、退役军人管理保障 D、退役军人社会保障
15、我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 B )。
A、委员会集体领导制 B、主席负责制
C、主席、副主席领导制 D、军委党委领导制
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开展( C )主题教育,
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本色。
A、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B、改革强军
C、 “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 D、“两学一做”
17、构建完善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推动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提高国
防和军队建设( B )水平。
A、科学化 B、法治化 C、现代化 D、信息化
18、( B )是强军的必由之路,必须推进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构建中
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
A、建设 B、改革 C、教育 D、训练
19、军民融合是( B ),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
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A、国家意志 B、国家战略 C、创新战略 D、改革试点
20、要全面实施( D )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
科技前沿,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争取实现弯道超车,不断提
高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A、创新强军 B、改革创新 C、军民融合 D、科技兴军
21、( A )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是我党我军特有
的政治优势。
A、军政军民团结 B、军政团结 C、军民团结 D、各民族团结
22、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
坚持( B )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A、富国与教育 B、富国和强军 C、强军和教育 D、富国和发展
23、( C )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A、文化建设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生态文明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20 题)
1、推进强军事业必须坚持(ABCD),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
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全面提高革命
化现代化正规化水平。
A、政治建军 B、改革强军
C、科技兴军 D、依法治军
2、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新的战略安排,下面正确
的有( AC)
A、到 2020 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B、到 2025 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C、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
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到 2040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
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3、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 ACD )的人民军队。
A、听党指挥 B、骁勇善战
C、能打胜仗 D、作风优良
4、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要更加坚定自觉地贯彻政治建军要求,充分
发挥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确保部队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要着力培养(
ABCD )的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
般担当的过硬部队,确保我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A、有灵魂 B、有本事 C、有血性 D、有品德
5、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是抽象的原则要求,而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
的。这些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哪些?( ABCD )
A、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
责制
B、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C、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D、实行支部建在连上
6、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大从严治党、从严治军力度,强化( ABCD
),防止和反对政治上的自由主义,确保全军官兵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
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动听从党中央
中央军委指挥。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7、下面哪些是党的十九大对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作出的新的战略安
排?( ABC )
A、到 2020 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基本实现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取得重大进
展,战略能力有大的提升
B、到 2035 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C、到本世纪中叶,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
D、到本世纪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第一的军队
8、坚持按照战斗力标准确立发展思路、实施决策指导、配置力量资源、组织
军事训练、选拔任用干部、培树先进典型,切实把战斗力标准在( ABCD )等
各项工作中确立起来。
A、军事 B、政治 C、后勤 D、装备
9、要用战斗力标准检验评价各项工作和建设,构建以强军目标为指向、以
战斗力标准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无论搞建设还是抓准备,都要用战斗力尺子量
一量,形成正确的( ABCD )。
A、用人导向 B、工作导向 C、评价导向 D、激励导向
10、近年来,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技
术发展日新月异,( ABCD )等力量,成为新型作战力量的代表。
A、战略预警 B、军事航天 C、防空反导 D、信息攻防
11、下面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CD )
A、要坚持向科技创新要战斗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把我军建设模式和战
斗力生成模式转到创新驱动发展的轨道上来
B、我军在高新技术方面同世界军事强国相比没有差距
C、要加紧攻克核心关键技术,加紧提高信息网络自主可控水平,加紧在一
些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
D、要全面实施科技兴军战略,坚持自主创新的战略基点,瞄准世界军事科
技前沿,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争取实现弯道超车,不断提高
科技创新对人民军队建设和战斗力发展的贡献率。
12、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总体
来说,就是要加快形成( ABCD )的信息化军事力量体系
A、精干 B、联合 C、多能 D、高效
13、下面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BD )
A、战略支援部队要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发展执勤安保、处
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
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
B、陆军主要担负陆地作战任务,要着力提高精确作战、立体作战、全域作战
多能作战、持续作战能力,加快实现区域防卫型向全域作战型转变
C、武警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
增长点,要坚持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
D、火箭军是我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要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原则 ,
着力提高战略威慑与核反击和中远程精确打击能力
14、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始终聚焦备战打仗,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
项工作向打仗用劲,锻造( BCD )的精兵劲旅。
A、努力训练 B、召之即来 C、来之能战 D、战之必胜
15、深入推进练兵备战,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CD )
A、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认真研究军事、研究战争、研究打仗,把握
现代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立足最复杂最困难情况搞好应对强敌军事干预
的战略筹划
B、扎实做好军事斗争准备,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练兵打
仗、带兵打仗思想,牢固树立随时准备打仗的思想,牢固树立立足现有条件打胜
仗的思想,真抓实备、常备不懈
C、贯彻战训一致原则,坚持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
么,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全面提高军事训练实战化水平
D、提高后勤综合保障能力,着力建设保障打赢现代化战争、服务部队现代
化建设、向信息化转型的后勤
16、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突出重点领域方面,下面哪些说法
是正确的?( ABCD )
A、民用科技应向军事领域拓展,促进网络信息、新能源、电子信息、民用航
天、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升级,加强军民通用产品研究开发,承接国防所需装备
制造、技术研发任务
B、发展高新技术武器装备要吸纳和利用民用先进技术,打破行业垄断,在
健全竞争、评价、监督、激励机制上迈出更大步伐,引导国家经济社会资源有序
进入装备建设领域
C、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应考虑国防需求,增强国家基础设施对提升核心军事
能力的支撑和保障功能
D、人才资源共育共享,加大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人才力度,依托国家和
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培养军队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
17、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 ABCD )成为全社会的思想
共识和自觉行动。
A、关心国防 B、热爱国防
C、建设国防 D、保卫国防
18、关于习近平强军思想,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BD )
A、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B、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强大思想武器
C、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建设世界最厉害、最强大军队的思想武器
D、 习近平强军思想,是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行动纲领
19、面对国家安全环境的深刻变化,面对强国强军的时代要求,必须紧紧扭
住( AC )这个强军之要,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各项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
战斗力标准贯彻到部队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真正使战斗力标准这个硬杠杠立
起来、落下去。
A、能打仗 B、时刻备战 C、打胜仗 D、保持战斗
20、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 ABC )作用,加紧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综合性
法律立法工作,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
A、规范 B、引导 C、保障 D、惩戒

三、判断题(23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
要政治优势。(A)
A、正确 B、错误
2、军委主席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A)
A、正确 B、错误
3、依法治军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这是我们党在血与火
的斗争中得出的颠扑不破的真理。(B)
A、正确 B、错误
4、首长分工负责制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B)
A、正确 B、错误
5、党委、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是党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建设和掌握部队
的重要组织支撑。(A)
A、正确 B、错误
6、推进强军事业,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人民军队
永远跟党走。(A)
A、正确 B、错误
7、科技是现代战争的核心战斗力。(A)
A、正确 B、错误
8、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力量基础。(A)
A、正确 B、错误
9、战略支援部队要按照多能一体、有效维稳的战略要求,发展执勤安保、处
突维稳、反恐突击、抢险救援、应急保障、空中支援力量,提高以信息化条件下执
勤处突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任务能力。(B)
A、正确 B、错误
10、武警部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新型作战力量,是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
增长点,要坚持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B)
A、正确 B、错误
11、加快武器装备建设,构建适应信息化战争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装备体
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A)
A、正确 B、错误
12、新形势下人民军队的职能使命不断拓展,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
没有变。(A)
A、正确 B、错误
13、走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A)
A、正确 B、错误
14、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既有利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从经济建设中获
得更加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也有利于经济建设从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
设中获得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和技术支持。(A)
A、正确 B、错误
15、军队越是现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A)
A、正确 B、错误
16、军政军民团结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纽带。(B)
A、正确 B、错误
17、边海空防工作是治国安邦的大事,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A)
A、正确 B、错误
18、推进强军事业、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
领导。(A)
A、正确 B、错误
19、军民融合,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A)
A、正确 B、错误
20、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实力不断上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
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多。我们发展得越快,对外部的影响冲击就越大,受到的战
略反弹力就越小。(B)
A、正确 B、错误
21、要加强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造就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军事人才队伍,
形成各类人才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A)
A、正确 B、错误
22、战斗力标准始终是军事领域衡量利弊得失的重要标准。(A)
A、正确 B、错误
23、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A)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1 题)
第一题
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
人民军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
必须全面贯彻党领导人民军队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确立新时代党的强军
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
法治军,更加注重聚集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
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
——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关于党的领导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根本保证,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BCD )。
A、人民军队从诞生之日起,就始终在党的绝对领导下行动和战斗
B、党指挥枪是保持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根本保障
C、有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前进就有方向 、
有力量
D、前进道路上,人民军队必须牢牢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把这一条当
作人民军队永远不能变的军魂、永远不能丢的命根子
2、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其基本内容有( ABCD )。
A、军队必须完全地无条件地置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
B、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
C、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权威
D、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3、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不是抽象的原则要求,而是有一整套制度作保证
的。这些制度不包括以下哪项?( D )
A、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属于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中央军委实行主席负
责制
B、实行党委制、政治委员制、政治机关制
C、实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
D、实行支部建在排上
4、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 C )的本质特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政治优
势,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A、中国特色人民军队 B、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中国特色强军目标
5、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
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它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B )
A、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遵义会议,定型于古田会议
B、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
C、发端于三湾改编,奠基于遵义会议,定型于古田会议
D、发端于三湾改编,奠基于古田会议,定型于南昌起义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一、单项选择题(26 题)
1、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战争与和平 D、和平与革命
2、下列所述,属于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依据是(A) 
A、世界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B、解决各国国内问题
C、平衡各国实力发展     D、两极发展
3、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
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C)。
A、很难推进 B、基本末变 C、 加速推进 D、不必改变
4、冷战结束以后,特别是进入 21 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正处在一个加快
演变的历史性进程中,表现为(D)。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化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多极化
5、随着冷战的结束,新科技革命的大力推进,特别是信息技术取得突破并
广泛运用,全球资本的跨国流动迅速加快,(C)得以迅猛发展。
A、多党资源 B、宪政资源 C、经济全球化 D、两极发展
6、世界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它们(B)。
A、有利于以我为主,赢得世界话语主导权
B、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劣之分
C、不利于世界价值导向的统一性  
D、争斗激烈,难以成为国家软实力
7、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A)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
财富。
A、信息资源 B、多样资源 C、多党资源 D、宪政资源
8、新中国成立近 70 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年来,中国形成了(A),成功
地走上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解决各国问题的政策
C、平衡各国实力发展的政策     D、霸权发展的政策
9、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B),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
所决定的,是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
自觉的有机统一。
A、解决各国问题的政策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平衡各国实力发展的政策     D、霸权发展的政策
1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C)。
A、发展自己的经济    B、遏制反华、分裂势力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强国必霸”
11、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D),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
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
愿。
A、经济关系 B、生产关系 C、宪政关系 D、 新型国际关系
12、中国倡导建立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核心是维护(D)。
A、信息资源 B、多样资源
C、多党资源 D、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13、新型国际关系,“新”在(B)
A、独立自主 B、合作共赢 C、和平发展 D、永不称霸
14、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坚决(C)。
A、放弃自己的正当利益 B、维护意识形态导向性
C、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D、维护旧的国际秩序
15、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在(B)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A、逢强必霸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中国特色道路 D、西方主导
1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政治上要(A)。
A、 相互尊重、平等协商 B、和平共处、相互协商
C、独立自主、相互尊重 D、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1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经济上要(C)。
A、公平竞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
B、积极协商,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
C、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D、平等协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8、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所提出的宏伟构想
和中国方案是(D)。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B、“两个百年梦”
C、人才强国战略 D、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19、 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A)原则。
A、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
C、自力更生、发展才是硬道理
D、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合作
20、(B)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A、团结与发展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和平与发展 D、构建全球一体化
21、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B)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B、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C、平衡各国实力发展     D、两极的发展
22、我们在主要大国中率先把合作共赢确定为国际间交往的(D)。
A、同盟目标 B、技术目标 C、利益目标 D、根本目标
23、2015 年 3 月,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15 年年会时提出了(A)的倡
议。
A、“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B、“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
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C、“一带一路”
D、“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
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4、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
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一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
共。在这种新形势下,各国应树立(D)的新安全观。
A、团结、合作、共赢、发展
B、合作、共赢、发展、可持续
C、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D、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
25、中国政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
(C)。
A、合作共赢、大国主导、和谐包容、共同发展
B、优先发展、尊重彼此、共同发展、绝不当头
C、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
D、互利共赢、开放自由、互通有无、共同发展
26、(B)既是中国外交的崇高目标,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和历史使命。
A、维护世界和平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D、和平共处

二、多项选择题(24 题)
1、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体现在(ABCD)等深入发展。
A、社会信息化 B、文化多样化 C、经济全球化 D、世界多极化
2、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AD)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A、和平、发展 B、竞争、对抗
C、革命、战争 D、合作、共赢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ABCD)的演变过程。
A、两大阵营对立 B、两极对抗
C、两极格局终结 D、走向多极化
4、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发展,,其意义是(BCD)
A、有利于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B、有利于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C、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5、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
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包括(ABCD)
A、增多了各国和全球共同面临的社会经济问题
B、加剧了国际竞争
C、增加了国际风险
D、对国家主权和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工业造成一定了严重冲击
6、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是因为(ABCD)。
A、不同的民族创造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B、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
C、不同国家、民族的思想文化各有千秋,只有姹紫嫣红之别,而无高低优
劣之分
D、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不分强弱、不分大小,其思想文化都应该得到承认和
尊重
7、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以(BC)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经
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A、社会信息化 B、信息技术 C、生物技术 D、世界多极化
8、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就是(ABCD)。
A、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反对任何
国家损害我国的独立、主权、安全和尊严
B、从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对于一切国际事务,都要根据
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秉持公道,伸张正义,不屈从于
任何外来压力
C、坚持各国的事务应由本国政府和人民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政府
和人民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热点问题,反对动辄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 ,
反对颠覆别国合法政权,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9、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ABC)。
A、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所决定的
B、从历史、现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
C、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D、由“强国必霸”决定的
10、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CD)。
A、建立新型外交关系 B、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C、维护世界和平 D、促进共同发展,
11、推动建设(BCD)的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
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
A、同盟 B、相互尊重 C、公平正义 D、合作共赢
12、新型国际关系,“新”在(BCD)。
A、同盟 B、相互尊重 C、公平正义 D、合作共赢
13、合作共赢强调(ACD)。
A、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B、赢者通吃、零和
C、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
D、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受益
14、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ABCD)。
A、坚决维护国家核心利益
B、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
C、加强涉外法律工作,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
D、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15、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把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理念体现到
(ABCD)等对外合作的方方面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A、政治 B、经济 C、安全 D、文化
16、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背景。以下属于时代背景
的有(ABCD)
A、世界格局正处在加快演变进程之中,和平、发展、进步的阳光足以穿透战
争、贫穷、落后的阴霾,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B、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
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C、世界发展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经济全球化遭遇逆风,世界经济长期低
迷,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地区冲突频繁发生,恐怖主义、难民潮等全球性挑战此
起彼伏,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交锋激荡。
D、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
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
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的治理理念和实践受到高度赞赏和
广泛认同,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为世界
作出更大贡献。
17、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科学完整、内涵丰富、意义深远的思
想体系,其核心就是“建设(ACD)的世界”。
A、持久和平、普遍安全 B、自由平等
C、共同繁荣 D、开放包容、清洁美丽
18、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ABC)的伙
伴关系。
A、平等相待 B、互商互谅
C、互学互鉴 D、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19、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各国应树立(ABCD)的新安全观。
A、共同 B、综合 C、合作 D、可持续
20、构建人类命运共同的思想,在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
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AB)的方向发展。
A、开放、包容 B、普惠、平衡、共赢
C、共赢、合作 D、自由、平等、开放
21、要坚持走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发展之路,平衡推进 2030 年可持续
发展议程,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不断开拓(BCD)的文明发展道路,
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全球生态体系。
A、生命安全 B、生产发展 C、生活富裕 D、生态良好
22、关于共建“一带一路”表述正确的有(ABCD)
A、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
B、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
C、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D、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23、中国政府倡议,共建“一带一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坚持
(ABCD)
A、互利共赢 B、开放合作 C、和谐包容 D、市场运作
24、共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该如何做(ABCD)
A、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
B、不断完善外交布局,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
C、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引导国际秩序变革方向
D、推动国际社会从伙伴关系、安全格局、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方
面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努力

三、判断题(3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 和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由此世界是稳定的、确定的。(B)
A、正确 B、错误
2、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A)
A、正确 B、错误
3、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A)
A、正确 B、错误
4、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全球生产力大发展、加速世界经济
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负面影响。(A)
A、正确 B、错误
5、文化多样化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由此维护和促进世界文化多
样化不是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愿望。(B)
A、正确 B、错误
6、社会信息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A)
A、正确 B、错误
7、科技创新活动没有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不可能演化为创新体系
的竞争。(B)
A、正确 B、错误
8、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A)
A、正确 B、错误
9、独立自主就是关起门来搞建设。 (B)
A、正确 B、错误
10、中国发展可以离开世界,但世界繁荣稳定则离不开中国。(B)
A、正确 B、错误
11、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
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A)
A、正确 B、错误
12、新型国际关系,特别是“新”在合作共赢。(A)
A、正确 B、错误
13、合作共赢强调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努力扩大各方共同
利益的汇合点,积极树立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摒弃赢者通吃的旧思维。
(A)
A、正确 B、错误
14、新型国际关系可以淡化不干涉别国内政和尊重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
整等国际关系基本准则。(B)
A、正确 B、错误
15、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A)
A、正确 B、错误
16、恐怖主义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 B )
A、正确 B、错误
17、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中,和平问题是南北问题,发展问题是东西问题。
( B )
A、正确 B、错误
18、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在政治上要走出一条“对话
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新路。( A )。
A、正确 B、错误
19、平等对话、协商和谈判是解决争端维护和平的正确途径。( A )
A、正确 B、错误
20、恐怖主义是对付霸权主义的有生力量。( B )
A、正确 B、错误
21、现在世界已经成功解决了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 B )
A、正确 B、错误
22、中国和平发展的道路是一条民族复兴、称霸世界之路。( B )
A、正确 B、错误
23、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世界的机遇。(A)
A、正确 B、错误
24、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A)
A、正确 B、错误
25、中国未来发展更需要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A)
A、正确 B、错误
26、“一带一路”建设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发展规律,符合各国人民利益,
具有广阔前景。(A)
A、正确 B、错误
27、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建设持久和平、
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A)
A、正确 B、错误
28、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
力量。(A)
A、正确 B、错误
39、党的十九大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
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
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A)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3 题)
第一题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中有关中国外交的阐述
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世界多
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
序变革加速推进,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平衡,和
平发展大势不可逆转。同时,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
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
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
中国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发展道路
的权利,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反对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反对以强凌弱。中国决不会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也决不放弃自己
的正当权益,任何人不要幻想让中国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中国奉行防御性
的国防政策。中国发展不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中国无论发展到什么程度,永远
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进大国协调和
合作,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
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加强同各国政党和政治组织的交流合作,推进人大
政协、军队、地方、人民团体等的对外交往。
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积极促进“一带一
路”国际合作,努力实现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
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中国支持多边贸易体制,促进自由贸易
区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
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
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
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材料二:我刚刚出席了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在达沃斯,各方在发言中普遍谈
到,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
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们从哪
里来、现在在哪里、将到哪里去?
回首最近 100 多年的历史,人类经历了血腥的热战、冰冷的冷战,也取得了
惊人的发展、巨大的进步。上世纪上半叶以前,人类遭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劫难
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战争、缔造和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殖民地
人民普遍觉醒,他们最强劲的呼声,就是摆脱枷锁、争取独立。冷战结束后,各
方最殷切的诉求,就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
这 100 多年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然而,这项任务至今远远
没有完成。我们要顺应人民呼声,接过历史接力棒,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
跑道上奋勇向前。
——摘自习近平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2017 年 1 月 18 日)
材料三:当前,各方对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既有期待、也有忧虑,期待中
国表明立场和态度。天下一家。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也有话要说。中国坚
定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积极履行应尽的国际义务和责任,信守应对全球气
候变化的承诺,积极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
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愿同各国人民一道,共同开辟人类更
加繁荣、更加安宁的美好未来。
——摘自习近平二○一八年新年贺词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时代主题是对世界形势发展具有(B)的问题的回答。
A、国家任务与发展 B、全局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
C、局部性影响和战略性意义 D、全局性影响和战术性意义
2、全人类的共同愿望,就是和平与发展,这个目标(CD)。
A、已经实现 B、不可能实现
C、任重道远 D、继续在和平与发展的马拉松跑道上奋勇向前
3、中国人民不接受(D)的逻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和睦相处、和谐发展、
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A、“弱国无外交”   B、"落后就要挨打"   
C、“弱肉强食”   D “强国必霸”
4、面向未来,很多人关心中国的政策走向,国际社会也有很多议论,中国
的明确回答是(ABCD)。
A、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会改变
B、中国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会改变。
C、中国打造伙伴关系的决心不会改变
D、中国支持多边主义的决心不会改变
5、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说明(AC)。
A、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 B、赢者通吃
C、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 D、对抗

第二题
材料一:2014 年 3 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指
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而是从历史、现
实、未来的客观判断中得出的结论,是思想自信和实践自觉的有机统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全文)》2014-
03-29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坚持正确义
利观,有原则、讲情谊、讲道义,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只有坚
持正确义利观,才能把工作做好、做到人的心里去,这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
个重要基础。政治上要秉持公道正义,坚持平等相待,遵守国际关系基本原则,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为一己之私损害他人利益、破坏地区和平稳定。
经济上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对那些长期对华友好而自身发展任务艰巨的
周边和发展中国家,要更多考虑对方利益,不要损人利己、以邻为壑。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材料三:2013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 :
“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
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
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这些话掷地有声,字字千钧,
从根本上讲清了坚持和平发展与维护国家利益的辩证统一关系。
——光明网《光明日报》《建立新型国际关系—关于国际关系和我国外交战
略》2014-07-15
材料四:——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纵观人类文
明发展进程,尽管千百年来人类一直期盼永久和平,但战争从未远离,人类始
终面临着战火的威胁。人类生存在同一个地球上,一国安全不能建立在别国不安
全之上,别国面临的威胁也可能成为本国的挑战。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安
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我们应该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
续的新安全观,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共同消除引发战争的根源
共同解救被枪炮驱赶的民众,共同保护被战火烧灼的妇女儿童,让和平的阳光
普照大地,让人人享有安宁祥和。
——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今天的世界,物质技
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
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
世界上还有很多国家的民众生活在困境之中。如果奉行你输我赢、赢者通吃的老
一套逻辑,如果采取尔虞我诈、以邻为壑的老一套办法,结果必然是封上了别人
的门,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侵蚀的是自己发展的根基,损害的是全人类的未来。
我们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
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共同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共同
消除许多国家民众依然面临的贫穷落后,共同为全球的孩子们营造衣食无忧的
生活,让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让人人享有富足安康。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2017
年 12 月 1 日,北京)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AB)。
A、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
B、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
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
C、 平等、自由、民主、博爱
D、 自由与发展
2、根据材料二,我国对待周边和发展中国家的态度是(C)。
A、建立以我为中心的战略伙伴关系 B、结成牢固盟友
C、坚持正确义利观 D、推进统一标准的区域一体化
3、材料三表明(ABCD)。
A、 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是有底线的,这就是坚决维护国家
核心利益。
B、 中国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捍卫民族尊严上的立场是一贯的
C、 坚决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是中国外交的神圣使命
D、 要始终把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作为我国外交工作的基本
出发点和落脚点
4、材料四表明,推动建立新型国际关系需要(AD)。
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B、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
C、吞下损害自身利益的苦果
D、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5、材料四表明(ABC)。
A、把本国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B、开展对话和合作,而不是对抗;实现双赢和共赢,而不是单赢
C、双方或多方在合作中互惠互利、相得益彰,从而实现各方的共同受益
D、必要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第三题
材料一:2012 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
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
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
利益。”
材料二:2015 年 3 月,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 2015 年年会时提出了“通
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
材料三:2015 年 9 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
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上述材料请回答:
以上三则材料都提出了(A)问题。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保护地球
C、 全世界联合起来 D、中国走向世界
2、以上三则材料表明(AB)。
A、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B、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基础是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
个世界。
C、中国将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中国的发展将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机遇
3、以下选项中,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表述正确的是(ABCD)。
A、顺应了历史潮流,回应了时代要求,凝聚了各国共识,为人类社会实现
共同发展、持续繁荣、长治久安绘制了蓝图
B、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不同时期重大外交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中外优秀文
化和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
C、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已被多次写入
联合国文件
D、对中国的和平发展、世界的繁荣进步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第十四章 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一、单项选择题(20 题)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动摇了这个
原则,共产党就会(A),社会主义就会蜕化质变。
A、失去政权 B、失去信念 C、失去保障 D、失去理想
2、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中,确立了把“支
部建在连上”,确立了(A)的原则。
A、党指挥枪 B、党的建设 C、党的管理 D、党的组织
3、党领导的事业越是伟大,就越要(B),就越要把党锻造为合格的最高政
治领导力量。
A、深入群众 B、加强党的建设 C、调查研究 D、充满活力
4、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和完善(C)的体制机制。
A、科学发展 B、经济建设 C、党的领导 D、文化建设
5、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B)原则。
A、独立自主 B、党的民主集中制 C、联系群众 D、经济建

6、面对新时代新使命,要坚持用(A)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A、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经济建设思想
C、政治建设思想 D、文化建设思想
7、增强依法执政本领,要加强和改善党对(C)的领导。
A、经济管理部门 B、市场经济领域
C、国家政权机关 D、国家宏观调控
8、 要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关键就是要(A)
A、狠抓落实 B、学习理论 C、发扬民主 D、调查研究
9、坚持(B),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
所在、幸福所系。
A、联系群众 B、党的领导 C、改革开放 D、依法治国
10、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这是(A)的基本要求。
A、马克思主义政党 B、现代国家 C、历史发展 D、和谐社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A)。
A、中国共产党 B、政府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央军委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人民当家做主 C、群众路线 D、实事求

13、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继续写好、写精彩,就要继续坚
持(C)。
A、民主集中制 B、作风建设 C、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D、实事求是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B)。
A、团结统一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人民当家做主 D、作风优

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C)。
A、推翻清政府统治 B、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 C、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 D、实现小康社会
16、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一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
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D)是目标,指引前进方向。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17、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一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
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A)是手段,激发前进力量。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18、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一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
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B)是保障,提供前进保障。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19、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一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
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C)是主题,开辟前进道路。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20、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一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
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二、多项选择题(20 题)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因为(ABC)
A、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B、这是对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
C、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
D、这是党的利益所在
2、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增强(ABCD)
A、政治意识 B、大局意识 C、核心意识 D、看齐意识
3、下列属于党的领导决策核心机构的有(ACD)
A、中央委员会 B、国务院 C、中央政治局 D、中央政治局
常委会
4、要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本领,就要坚持(ABCD)
A、战略思维 B、创新思维 C、辩证思维 D、法治思维和底
线思维
5、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ABCD)
A、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B、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C、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体制机制
D、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6、党的执政本领包括(ABCD)
A、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 B、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
C、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 D、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
7、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要求党的重大决策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做到(ABC)
A、科学决策 B、民主决策 C、依法决策 D、自主决策
8、我们党必须着力增强政治领导本领,不断提高(ABCD)的能力。
A、把方向 B、谋大局 C、定政策 D、促改革
9、我们党必须着力增强政治本领,不断提高(ABC)的能力。
A、保持政治定力 B、驾驭政治局面
C、防范政治风险 D、加强市场管理
10 、 增 强 党 的改 革 创 新本 领, 要 善 于结 合实 际 创 造性 推动 工 作 ,要
(ABC),确保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A、加强调查研究 B、坚持问题导向
C、精准施策发力 D、加强环境保护
11、要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
织增强(ABC),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A、政治性 B、先进性 C、群众性 D、法律性
12、中国共产党是(ABCD)。
A、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C、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3、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ABCD)。
A、由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所决定的
B、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逻辑所决定的
C、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向新征程的实践逻辑所决定的
D、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的一个重要论断
14 、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领 导 是 中 国 特 色 社 会 主 义 制 度 的 最 大 优 势 , 因 为
(ABC)。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领导人民创建的
B、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
C、党的自身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主要来源
D、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决定的
15、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形成的独特的自身优势有(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优势
B、坚定崇高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的政治优势
C、党的组织优势
D、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
16、四个自信指的是(ABCD)。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
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
17、四个伟大指的是(ABCD)。
A、伟大斗争
B、伟大工程
C、伟大事业
D、伟大梦想
1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ABC)。
A、开创者
B、推动者
C、引领者
D、拼搏者
19、中国共产党 90 多年的不懈奋斗,深刻改变了(ABD)。
A、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B、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C、世界人民的前途和命运
D、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20、下列属于中国共产大领导人民创建的政治制度有(ABC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三、判断题(20 题, 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 B)


1、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A)
A、正确 B、错误
2、无产阶级执政党必须坚持党对国家政权的最高领导权,这是马克思主义
政党学说的基本原则。(A)
A、正确 B、错误
3、 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事业是统一的。(A)
A、正确 B、错误
4、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党作为最高政治力量在
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体现。(A)
A、正确 B、错误
5、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A)
A、正确 B、错误
6、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
(A)
A、正确 B、错误
7、中国共产党要领导 13 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
领高强。(A)
A、正确 B、错误
8、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基本方式。(A)
A、正确 B、错误
9、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是与生俱来、一劳永逸的。(B)
A、正确 B、错误
10、坚持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
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A)
A、正确 B、错误
11、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不需要进行任何形式的斗争。(B)
A、正确 B、错误
12、全面从严治党已经取得了压倒性胜利,因此从严治党这项工作可以喘口
气歇歇脚了。(B)
A、正确 B、错误
13、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A)
A、正确 B、错误
14、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是一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
互作用、有机统一的整体。(A)
A、正确 B、错误
15、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答卷人。(B)
A、正确 B、错误
16、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A)
A、正确 B、错误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天上掉下来的。(B)
A、正确 B、错误
18、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把“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载入宪法总纲。(B)
A、正确 B、错误
19、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A)
A、正确 B、错误
20、党的领导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根本保障。(A)
A、正确 B、错误

四、材料分析题(不定项选择,共 2 题)
第一题
材料一: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和完
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
幸福所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 年 7
月 1 日),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 22 页
材料二: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对我们这样一个
拥有八千五百多万党员、在一个十三亿人口大国长期执政的党,管党治党一刻不
能松懈。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
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这决不是危言耸听。
——《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 年 6 月 28 日),《十八大以来重要
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349-350 页
依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党是最高(B)领导力量,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要求。
A、经济 B、政治 C、文化 D、 社会
2、20 世纪末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和解体,就是共产党放松了对国
家各领域的领导权,最终丧失(C)地位,导致制度演变。
A、建设 B、组织 C、 执政 D、经济
3、要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
宏伟蓝图变为现实,要把行动纲领落到实处,就要加强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把党的领导体现和落实到经济、组织、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
(ABCD)等各个方面。
A、 国防军队 B、 祖国统一 C、 外交 D、 党的建设
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明确指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
中国共产党。”这就保证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初步建立,并取得了
一系列重大(ABC)成就。
A、 工业 B、 科技 C、 教育 D、艺术
5、中国共产党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
进行好,就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全面增强党的(A)本领。
A、 执政 B、经营 C、调控 D、斗争

第二题
材料一:从总体上看,与今天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
本领有适应的一面,也有不适应的一面。特别是随着形势和任务不断发展,我们
适应的一面正在下降,不适应的一面正在上升。如果不抓紧增强本领,久而久之
我们就难以胜任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务。延安时期,我
们党就注意到“本领恐慌”问题。当时,党中央曾明确指出,我们队伍里有一种
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
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馨了。我们现在是不是也面临这样一种状
态呢?我看是的。很多同志有做好工作的真诚愿望,也有干劲,但缺乏新形势下
做好工作的本领,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由于不懂规律、不懂门道、缺乏知识、缺
乏本领,还是习惯于用老思路老套路来对应对,蛮干盲干,结果是虽然做了工
作,有时做得还辛苦,但不是不对路子,就是事与愿违,甚至搞出一些南辕北
辙的事情来。……因此,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有本领不够的危机
感,都要努力增强本领,都要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全党本领不断增强,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梦
想成真。——习近平:2013 年 3 月 1 日在中央党校建校 80 周年庆祝大会暨 2013
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材料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时代的要求、人民的要求。进入新世纪
新阶段,国际局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继续在
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文化相互
激荡,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
我们仍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改革发展处在关键
时期,社会利益关系更为复杂,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国
内外条件下,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继续推进现
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必须
大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
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课题。只有不断解决好这
一课题,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中共中央关
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依据材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面对新时代新使命,必须在全党营造(AC)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
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A、善于学习  B、和谐社会 C、 勇于实践   D、开放环境
2、增强党的改革创新本领,要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
真正过好互联网这一关,不断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党的(A)和领导水平。
A、 执政能力   B、思维能力 C、 宗旨意识 D、使命意识
3、增强党的科学发展本领,要坚定不移地贯彻(ABCD)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 B、绿色 C、开放 D、共享
4、作为世界上最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领导 13 亿多人的社会主义大国,
既要政治过硬,也要(A)
 A、本领高强 B、意识领先 C、开放自由 D、崇尚竞争
5、中国共产党要增强信心本领,既要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又在实践
中增长(B)的新本领。
A、对外开放 B、解决问题 C、 宏观调控 D、社会管理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