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9

学校代码:10200 研究生学号:1044202275

分 类 号:I21 密 级:无

硕士学位论文

从曹丕诗文看其丰富的情感世界

Exploring Cao Pi’s Plentiful Emotional World Through


His Poets and Papers

作者:任 秀 馨

指导教师:韩格平 教授、付亚庶 教授
学科专业:中国古代文学
研究方向:魏晋南北朝文学
学位类型:学历硕士

东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

2005 年 5 月
摘 要

曹丕是一个多产的文学家,他一生留下了大量的诗文创作。纵观曹丕的整个诗文创作,其中包
含了功业追求﹑ 文人情结﹑ 生命探索这三大部分,它们是其丰富的情感世界的最真实的体现。本
文从这三个方面来探究曹丕诗文中所蕴涵的丰富的情感世界。
功业追求,伴随了曹丕整个的一生。由于其父曹操的影响,加之其自身的身份地位,曹丕从小
就把功业追求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之上。并且他置功业于一个十分广阔的空间中,只要是拯世济
民﹑有益于天下的行为都在他的功业范围之内。为此他留下了大量反映其功业追求的诗文作品,其
中既有对功业的渴望,功业达成后的满足,也包含了功业难成之际的自我慨叹。
文人情结,使曹丕一生难以释怀。他天生便有文人的资质,有适合作文人的细腻情怀,但现实
的一切又使他不能成为完全的文人,因而作一个纯粹的文人似乎成了他一生的奢求。他渴望成为一
个切实的文人,他渴望生活在文人的情感世界里。这种情结始终缠绕在他的周围,形成了连绵不断
的文人情结。文人情结使得曹丕热爱文学创作,爱惜文学人才,并且曹丕还把文学的地位提高到了
“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的前所未有的高度。他用文学表现世态冷暖,文学成了他一生的依伴。
生命探索,这是人类几千年来一直都在谈论的话题。汉末三国时代是历史上一个大
动荡的时代,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在这个时代尽情的展现。对生命的难以把握使曹丕力图
通过物质享乐来消解生命的悲苦,但享乐时却常有一种忧患意识萦绕在他的周围,久久
挥之不去。对生命的担忧的同时是他对生命的深深的思索:人生无常,生与死皆是再自
然不过的事情。因而他更珍惜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世间美好的情感,并积极的探索人
生的价值与生命的真谛。最终他对生命有了自己的理解和诠释――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
大的价值!

关键词:曹丕;功业追求;文人情结;生命探索

-I-
Abstract

Cao Pi had many works,which had been handed down in his life. These works truly
reflected his plentiful emotion world. Through all his works, there are three parts:
achievements pursuit,literati complex and life exploration.
Achievements pursuit accompanied the whole life of Cao Pi. Being the impact of Cao
Cao, adding his personal status, Cao Pi put achievements into a more wide space ,and
provided the behavior could save common people and benefit nation, he would regard it as
achievement .
Literati complex was what that Cao Pi was always cheasing. Cao Pi had the talent of
literature and had the soft feeling of being literati, and becoming a true literati was his
unreasonable demand. He was thirsty of living in the feeling world of literati, which always
hovered around him and became continurous literati complex. The literati complex made Cao
Pi love literature and cherish literati .He improved the position of literature and he expressed
himself with literature. Literature was his best friend.
Life exploration was an eternal topic of human being. The end of han dynasty and San
Guo was a turbulent age in history. The value and weakness of life were expressed farthest.
Because it was very difficult to grasp life firmly, Cao Pi wanted to clear up these sufferings
through leading life of pleasure. However the worrying mentality always hovered around him.
At the same time, he began to think over the life: it was normal of living and death and he
should cherish friendship and love. He began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life actively. At last, he
had a new understanding to life: he should try his best to realize his life value in the limited
life.

Keywords: Cao Pi; achievements pursuit; literati complex; life exploration

- II -
目 录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 录······························································································································· Ⅲ
引 言································································································································· 1
第一章 坚定不移的功业追求 ····························································································· 3
一、动乱的现实及所见所感使曹丕有强烈的功业渴望 ·················································· 3
(一)面对动乱的现实曹操积极地引导······································································ 3
(二)亲身的所见所感使曹丕具有强烈的功业渴望 ·················································· 4
二、曹丕的身份地位使他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 4
(一)长子身份使曹丕有一种体现自我威严的需要 ·················································· 4
(二)个人才能的不出众使曹丕有强烈的被承认的需要 ·········································· 5
(三)对儒家思想的信奉使曹丕把建功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 6
三、建功立业的抱负使曹丕不断地自我勉励 ·································································· 7
(一)对出征和作战场面的盛大描绘表现了曹丕对战争必胜充满了信心 ··············· 7
(二)对征行途中山水的赞美体现了曹丕的豪情壮志 ·············································· 8
(三)对征行胜利后喜悦心情的描绘体现了曹丕功业达成后的满足······················· 9
四、在功业难以达成之际曹丕的自悼和自我解脱 ·························································· 9
(一)对征行途中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控诉·································································· 9
(二)在功业难成之际的自我慨叹和自我解脱 ························································ 10
五、用诗文来表达自己救济苍生、实现功业的渴望 ···················································· 11
(一)关注贫苦百姓的遭遇 ······················································································· 11
(二)关注游子的背井离乡 ······················································································· 11
(三)关注妇女的不幸命运 ······················································································· 12

第二章 深厚绵延的文人情结 ··················································································· 14


一、何为文人情结 ··········································································································· 14
二、文人情结的根源 ······································································································· 14
(一)自小养成的文学素养,使曹丕对文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14
(二)由于文学手段的特殊性,曹丕对它情有独钟 ················································ 15
三、文人情结的表现 ······································································································· 16
(一)身体力行的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断的在文学形式上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 16
(二)为文士活动和创作提供自由的空间,并对其文学创作给予鼓励················· 17
(三)爱惜文学人才,对文学的地位给予最充分的肯定 ········································ 18
- III -
(四)对去世文士的痛惜和对早年文学活动的无限怀念 ········································ 19
四、文人情结的深化:做永远的文人——著书立说,使自己在文学上不朽 ············· 20

第三章 孜孜不倦的生命探索 ··················································································· 22


一、天灾战乱使得人人皆有一种朝不保夕之感 ···························································· 22
二、对生命的担扰使享乐成为一种有效的消解方式,但这只是暂时的解脱 ············· 22
(一)多重的享乐方式 ······························································································· 23
(二)享乐时有一种忧患意识···················································································· 24
三、曹丕对生命的理解和诠释 ······················································································· 25
(一)用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 25
(二)珍视亲情、友情,以及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 26
(三)曹丕对人生内涵的最终领悟和超脱································································ 28
结 语······························································································································· 31
参考文献······························································································································· 32
后 记······························································································································· 33

- IV -
引 言

曹丕研究曾一度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80 年代以来曹丕研究的特点是:仍以研
究曹丕的诗为主,对其文学观点的研究也比较热,但对其赋和文的研究则相对显得薄弱;
把他放在建安这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去研究,从建安文人的整体角度去把握曹丕;侧重于
三曹的对比研究,尤其是曹丕与曹植的对比研究。可分为三类:1、三曹间的比较。80
年以后写三曹比较的文章将近 30 篇,占曹丕研究文章中相当大的比重。这些文章主要
集中在三曹诗歌内容和艺术的比较,三曹的文学地位,三曹乐府诗的艺术特色以及三曹
整体与七子、四萧等相应的比较。其中以曹丕和曹植的比较所占的比重最大。2、从建
安文学整体的研究中去把握曹丕。因曹丕在建安文学中的特殊地位,对曹丕的研究是建
安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部分研究主要是把曹丕与七子放在建安这个大环境中去
考察共同的心态和作品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3、以曹丕为独立考察对象的研究。这
部分研究又以诗歌研究和文论研究为主。诗歌研究起初侧重于《燕歌行》的研究,近几
年来逐渐向曹丕诗歌的死亡意识、生命意识等更深层次进行研究和挖掘。文论研究则集
中在《典论》中“气”的研究上,兼及批评标准、文体论、批评态度等问题,取得了一
定的成果,但也引起了学术届颇多争议。
因而,对曹丕赋和文的研究需要更进一步,对曹丕作品的整体握还不够。所以本文
力图通过对曹丕诗文赋的整体研究来力图有所突破。
“文学就是人学”,当我阅读着曹丕的作品时便不自觉地走入他的内心,体味着他那
丰富而多彩的情感世界。作为一代君主,他未创下多大功绩,反而被经常地指责,因为
正是他的“九品官人法”使得曹魏在短短的几十年后不得以拱手让人。也许他天生就不
适合作一个皇帝,虽然当皇帝一直是他的追求。但历史毕竟是历史,对于历史我们更多
地应是借鉴,而不应勉为其难地品头论足。春秋时期鲁国的叔孙豹提出了立德、立功、
立言“三不朽”的人生观,这也是一种历史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十分重要的精神命脉。
曹丕的一生便以这“三不朽”为人生准则,终其一生,矢志不移。
曹丕又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个纯粹的文人,
“他的诗,与曹操风格大不相同。操
的诗始终是政治家的诗,丕的诗则完全是诗人的诗,情思婉约悱恻,能移人意”,[1]钟惺
在《古诗归》中说,
“文帝诗便婉娈细秀,有公子气,有文士气。”读他的诗会产生一种
纯艺术的美感,这便使我不自觉地想起了另外一位文人君王——李煜,他们是历史上少
有的文人皇帝中的两个,虽然他们的政绩和文学成就各不相同,但当我们拿起他们的诗、
词时,便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他们的作品是这样的纯粹,他们的感情是这样的细腻和哀
婉,为什么要让他们当皇帝,他们天生就该是文人啊!
“文人”——又何偿不是曹丕毕业的追求?经历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尝尽了权力
欲的人情冷暖,尤其是时代和历史又将他推上了权力施予者这个“不光彩”并受人指责

-1-
的角色之上。人世的浮沉让他大彻大悟,“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世。年寿有时
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典论·论文》)“夫然,
则古人贱尺壁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努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
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
志士之大痛也。”(《典论·论文》),在他的人生中,他真切地体验到了文学的重要,而
文人式的情感与生活也成了他一生的追求和依伴。
曹丕一生敏感而多情,这使得他用心注视着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之处,也使他用心
去体味着生活中的每一种情感。无论是成败、喜悲,都会在他的心上刻上深深的烙痕,
而后又诉诸笔端,再展现给我们这些读者。
他一生追求功业,执着不悔;他一生探索生命,孜孜不倦。时代将他推上了峰顶,
但却只给他片刻的愉悦与安宁。当上皇帝是他的功业之一,但当胜利的喜悦在他的脸上
停留了可感的一瞬之后,新的烦恼与困惑又伴着他。他发现,他竟是如此的孤单,为了
这个已得的权力,他抛弃了那么多——可贵的骨肉亲情,火热的文学追求,为什么现在
这一切都这样看似平淡?功业无止境,权力无止境,而人情的冷暖则是具体可感的,文
章典籍也是视而可见的。掩卷沉思,他似乎对人生有了一个彻底的领悟……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沛国谯人。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 187 年),死于
魏黄初七年(公元 226 年),享年四十一岁。
建安十六年,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副丞相。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曹
操死后,嗣位为丞相、魏王。这一年冬季,他废去汉献帝,自己做了魏朝的第一个皇帝。
遂改建安二十五年为黄初元年。在位七年,国号魏,都洛阳。
曹丕的作品,计有《典论》五卷,
《列异记》二卷,文集二十三卷,大部分已散失。

-2-
第一章 坚定不移的功业追求

一、动乱的现实加之所见所感使曹丕有一种强烈的功业渴望
曹丕生于汉灵帝中平四年(公元 187 年)。《三国志》卷二《魏书·文帝纪》
:“文皇
帝讳丕,字子桓,武帝太子也。中平四年冬,生于谯。”
“曹丕出生在东汉末年,这是我
国历史上一个大动乱的年代。”[2]东汉从安帝以后,阶级矛盾日趋激化。公元 184 年,暴
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公元 190 年,统治阶级内部又发生了“董卓
之乱”,各地的豪强地主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又利用“董卓之乱”
,公开实行武装割
据。“为了争夺势力范围,逐鹿中原,这些大小军阀相互展开厮杀混战,使统一的帝国
陷入了大分裂、大动荡、大破坏的局面,广大人民遭到了空前的浩劫。”[3]
曹丕在《典论·自叙》中也曾叙述了建安前后的社会动乱景象:
“初平之元,董卓杀
主鸩后,荡覆王室。是时四海既困中平之政,兼恶董卓之凶逆,家家思乱,人人自危。
山东牧守,咸以《春秋》之义,卫人讨州吁于濮,言人人皆得讨贼。于是大兴义兵,名
豪大侠,富室强族,飘扬云会,万里相赴,兖豫之师战于荥阳,河内之甲军于孟津。卓
遂迁大驾,西都长安。而山东大者连郡国,中者婴城邑,小者聚阡陌,以还相吞灭。会
黄巾盛于海岱,山寇暴于并、冀,乘胜转攻,席卷而南,乡邑望烟而奔,城郭见尘而溃,
百姓死亡,暴骨如莽。”
曹操《军谯令》中极形象地描述了百姓的惨状:
“吾起兵以来,为天下除暴乱。旧土
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汉末三国时的动乱情形可
见一般。
(一)面对动乱的现实曹操积极地引导
古语有“乱世出英雄”,曹操便是当时的一位枭雄。他不仅具有雄才大略,更具有
超人的目光和见识。他充分认识到了战乱年间文治武功的作用,认识到乱世之时如何才
能生存,如何才能成就一番丰功伟业。曹丕在《典论·自叙》中曾说:“夫文武之道,
各随时而用。”这也正是其父曹操一直所奉行的箴言。
在“武”的这一方面,曹操让曹丕兄弟从小就开始学骑射。
“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
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多难故,每征,余
常从。”
(《典论·自叙》)正是一次次的出征让曹丕充分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百
姓生活的艰辛,激起了他拯救百姓于苦海的强烈愿望。[4]在其父引导下,曹丕自己也非
常重视“武”的练习,“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
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出百步,日夕体倦,心每不厌。”曹操“外
定武功,内兴文学”
(《魏志·荀彧传》引自《魏氏春秋》),他所提拔的人才首先是“有
治国用兵之术”的,其次就是文学之士。照曹植的《与杨德祖书》所说的情形来看,曹
操对当时四方知名的文士竭力收揽,几乎网罗无遗。文学人才的大量集中就是造成当时
-3-
“彬彬之盛”的条件之一。
在“文”这一方面,曹操更是注重对曹丕兄弟的培养。
《古文苑》卷七樵注引挚虞《文
章流别论》:“建安中,魏文帝从武帝出猎赋,命陈琳、王粲、应瑒、刘桢并作。”诗文
创作,极大地提高了曹丕兄弟的文学才能,使他们的文学步伐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在曹操的积极引导下,文治武功的掌握让曹丕具备了成就伟业的基本素质,也使他
建功立业的渴望成为可能。
(“这里首先要指出,是当时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操把文学家
们招揽来的,曹操爱好文学,奖励文学家,所以文学家大都云集于魏。”)[5]
(二)亲身的所见所感使曹丕具有强烈的功业渴望
曹丕从小就学骑射,
“余时年五岁,上以世方扰乱,教余学射,六岁而知射,又教余
骑马,八岁而能骑射矣。以时多难故,每征,余常从。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张
绣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典论·自
叙》)
曹丕多次随父出征,因而见惯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也看到了百姓遭受的苦难,这
就使得他有一种强烈的在战场上崭露头脚的渴望。曹丕在《典论·自叙》中常夸耀自己
的武艺高强,也正是这种建功立业心理的表现。“夫文武之道,各随时而用,生于中平
之季,长于戎旅之间,是以少好弓马,于今不衰;逐禽辄十里,驰射出百步,日夕体倦,
心每不厌。
”曹丕的一些诗歌中也表达了强烈的功业意识。
《饮马长城窟行》: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甲,征人伐金鼓。长
戟十万队,幽冀百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战场上的盛大场面激起了曹丕的豪情壮志,让他有一种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渴望。
《董逃行》:
“晨背大河南辕,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  ,戈矛若林成山,
旌旗拂日蔽天。

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却写出了军威的盛大,抒发了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又如《黎阳作诗》:“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
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
这又是一首写军容、军威盛大的诗。军容的盛大恰恰鼓舞士兵,也鼓舞将帅的斗志,激
起他们奋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多次随父出征的曹丕当然也不例外,他一次次
地被这盛大的场面所感染,一次次地激起他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社会的动乱、生灵的涂炭、战场的残酷与军容的壮大,都激起了曹丕建功立业﹑救
民于水火的决心。“丧乱悠悠过纪,白骨纵横万里。哀哀下民弥恃,吾将以时整理,复
子明辟致仕。”(《令诗》)这首诗是他的决心的最好的展现。

二、曹丕的身份地位使他有一种强烈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新的长子身份使曹丕有一种体现自我威严的需要
建安初年,曹昂遇害,作为次子的曹丕便理所当然地变为长子。在封建社会,长子
有着特殊的地位和权力,通常都是父亲地位的接班人,因而长子的地位是受人瞩目的。

-4-
然而作为长子也必须体现出一定的威严,这样才得以孚众望,保住自己的特权。
胡大雷在《中古文学集团》中说:
“曹丕比起曹植来,年长一些也更成熟与老谋深算
一些,在立嗣以长的古训与现实中袁绍立嗣以幼而造成混乱的教训相映下,他更有希望,
也更有实力。”加之刘表废长立幼的教训,曹丕被立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所以他更加
注意自己的言行,希望建功立业,真正地体现自己的威严,让众人信服。立嗣以长的传
统自古有之,因而众大臣也多数站在曹丕的立场上。
《魏书·崔琰传》:“魏国初建,拜尚书。时未立太子,临菑侯植有才而爱。太祖狐
疑,以函令密访于外。唯琰露板答曰:‘盖闻《春秋》之义,立子以长,加五官将仁孝
聪明,宜承正统。琰以死守之。’植,琰之兄女婿也。太祖贵其公亮,喟然叹息,迁中
尉。”
《魏书·毛玠传》:“魏国初建,为尚书仆射,复典选举。时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
有宠,玠密谏曰:
‘近者袁绍以嫡庶不分,覆宗灭国。废立大事,非所宜闻。
’后群僚会,
玠起更衣。太祖目指曰:‘此古所谓国之司直,我之周昌也。’”
《魏书·邢颙传》:“初,太子未定,而临菑侯植有宠,丁仪等并赞冀其美。太祖问
颙,颙对曰:
‘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愿殿下深重察之!’太祖识其意,后遂以为太子
少傅,迁太傅。”
立子以长的传统在大臣心中根深蒂固,加之有现成的袁绍父子、刘表父子的教训,曹操
立长的愿望就更强了。最后贾诩的一句话终于让曹操下了决心。《魏书·贾诩传》:“太
祖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
‘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
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
太子遂定。”
以上皆说明了曹丕作为新的长子,在古训的指导下极有可能成为太子,在他成为太
子的过程中,他不断地砥砺自己,体现自己作为长子的威严。
《魏书·贾诩传》:“是时,文帝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
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
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曹丕要用实际行动来赢得曹操的认可。
建安十六年,河间田银、苏伯起义,曹丕遣将军贾信前去镇压。
《三国志》卷二三《魏
书·常林传》:“太祖西征,田银、苏伯反,幽、冀扇动。文帝欲亲自讨之,林曰:‘昔
忝博陵,又在幽州,贼之形势,可料度也。北方吏民,乐安厌乱,服化已久,守善者多。
银、伯犬羊相聚,智小谋大,不能为害。方今大军在远,外有强敌,将军为天下之镇也,
轻动远举,虽克不武。’文帝从之,遣将往伐,应时克灭。”
这是一次反映及时,完成的比较好的行动,曹丕的出色表现深得曹操的赞许。建安
二十二年,曹丕被定为魏太子,真正巩固了他长子的身份和地位。
(二)个人才能的不出众使曹丕有一种强烈的被承认的需要
曹丕虽是文武全才,但在其兄弟中间却不是最出众的。比文,有其弟曹植,文才远
在其上。比武,又不如其弟曹彰。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的《魏文帝集题词》中
说:“曹子桓生长戎马间,善骑马,左右射,又工击剑弹棋,技能戏弄,不减若父。其
-5-
诗歌文词仿佛上下,即不堪弟蓄陈思,为孟得大儿,固有余也。”
曹植的文才是众人皆知的,
《曹植传》:
“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
‘汝倩人邪?’植跪
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时邺铜爵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
使各为赋。植援笔立成,可观,太祖甚异之。” 《曹植传》中还载植:“性简易,不治
威仪。舆马服饰,不尚华丽,每进见难问,应声而对,特见宠爱。”
当曹丕与曹植争太子之际,他们俩都想争的邯鄣淳,最终还是被曹植以其才华赢得。
“植初得淳甚喜,延入座,不先与谈……及暮,淳归,对其所知叹植之才,谓之天人。”
(《典略》,见《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可见,曹植的才能彻底征服了邯鄣淳。就连其
后的谢灵运也说天下才有一石,而子建独得八斗。李白在《将进酒》中也说:“昔时陈
王宴平乐,斗酒十千自欢谑。”曹植的文才是曹丕远远不及的。所以,“植既以才见异,
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太祖狐疑,几为太子者数矣。” (《曹植传》)
所以曹丕更有被承认的需要。
在武的方面,曹丕又不如其弟曹彰。王嘉《拾遗记》卷七:
“任城王彰,武帝之子也,
少而刚毅,学阴阳纬候之术,诵《六经》
、《洪范》之书数千言……武帝谋伐吴蜀,问彰
去便利行师之决。王善左右射,学击剑,百步中髭发。”曹彰多次随父打仗,在战场上
也时常立功,是战场上的一员枭将,曹操曾多次称赞他的黄须儿。《三国志·任城陈萧
王传》:
“任城威王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
志意慷慨。
” 《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
行骁骑将军……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太祖喜,持彰须
曰:‘黄须儿竟大奇也!’”可见,曹彰是一位武艺出众,文采也不逊色的难得的将才。
因此,介于中间的曹丕想建功立业,展示自己的才华而被大家,尤其是被曹操承认。
基于此,于文,他著《典论》,成一家之言。在《典论·论文》中,他评了“七子”但
却未提到曹植一处。对于曹植,他甚至“御之以术”,如“以车载笼事”,“祖道哭拜别
事”,
“阻碍丁仪娶公主事”等,皆是曹丕为取得曹操信任所采取的防御之术。于武,在
《典论·论文》中,曹丕尽力宣扬自己的高强武艺。首先是射箭:“与族兄子丹,猎于
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后军南征,次曲蠡,尚书令荀彧奉使犒军,见余,
谈论之末,彧言:
‘闻君善左右射,此实难能。’余言执事未睹夫项发口纵,俯马蹄而仰
月支也。” 再如其中又提到他与奋威将军邓展论剑之事,皆是他在展示自己的才华,这
种展示恰恰是害怕自己不能被承认。也正是这种发自内心的害怕与渴望,使曹丕孜孜以
求,不断地自我勉励。
(三)对儒家思想的终身信奉使曹丕把建功立业作为毕生的追求
建功立业,立德扬名,这一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和文人一生的追寻。孔子在《论语·泰
伯》中曾说:
“士不可以不宏义,任重而道远。”在汉末建安动荡的社会洪流中,文人志
士们更是把建功立业,救民于水火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曹丕对儒家思想的信奉是从小就开始的。他在《典论·自叙》中说:
“余是以少诵诗
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史》、《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毕览。”而其中又以儒
家的书籍读得最多,对其影响也最大。他说:
“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观。”而其中的“圣
-6-
道”指的便是儒家思想。古往今来,学说多多,诗人唯一信奉的只有圣道——孔子之道。
黄初三年(公元 222 年),曹丕作《敕豫州刺史禁吏民往老子亭祷祝》,其中写道:
“告豫州刺史,老聃贤人,未宜先孔子,不知鲁郡为孔子立庙成未?汉桓帝不师圣法,
近以嬖臣而事老子,欲以求福,良足矣也。”曹丕认为,老子是贤人,但他并非神仙;
孔子是圣人,他的道是圣道,他的法是圣法。应该师法孔子的圣道来治理国家,汉桓帝
不师圣法的这种行径是十分可笑的。
从上面的两例事例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曹丕对儒家思想的尊崇程度。在他看来,只
有儒家思想才是圣道﹑圣法,才是治理国家、建功立业的思想基石,是催人向上的不竭
的思想源泉。徐干在《中论·寿夭》中说:“故司空颖川荀爽言之,以为古人有言,死
而不朽,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其身殁矣,其道尤存,故谓之不朽……
寿与不寿,不过数十岁,德义立与不立,差数千岁,岂可同日言也哉?”曹丕称赞徐干:
“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又与
吴质书》)可见徐干本身就已实现了“立言”的不朽,而这正是曹丕所追求和向往的。
而立德与立功则包含着统一天下﹑重建太平之治的远大理想,勤功恤民救世人于水火之
中的现实内容。立德﹑立功﹑立言正是儒家所提倡的“三不朽”,引得众多文士对之孜
孜以求。而在汉末建安时期这种混乱的社会背景之下,建安士人更以社会国家为先导,
以治世救民为己任,欲在社会的大洪流中真正实现自己的不朽。而身份地位特殊的曹丕
则怀抱着统一天下、救民于水火的宏图壮志,并把它作为毕生的追求。

三、建功立业的抱负使曹丕不断地自我勉励
(一)对出征和作战场面的盛大描绘表现了曹丕对战争必胜充满了信心
曹丕从八岁左右便开始随父出征,一次次的出征经历锻炼了曹丕的意志,也让他对
战争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当他看到战场上宏大的场面和和士兵们昂扬的斗志,他便对
战斗充满了信心,从而坚信战争的必胜。
晨背大河南辕,跋涉遐路漫漫。师徒百万  ,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
———《董逃行》
刚刚离开河岸行军,看到的是前方的漫漫征程,何时才能达到尽头?诗句中体现着一种
无奈。但正当这种无奈萦绕在心之时,忽然出现的是这样一幅盛大的场面:“师徒百万
譁諠,戈矛若林成山,旌旗拂日蔽天。”夸张的写法恰恰给人“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
刚刚还是担心漫漫征程,现在忽然斗志昂扬,这正是对战争胜利充满信心的最好展现。
只要对战争的胜利充满希望,即使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最后也一定会“柳暗花明又
一村”。
建安十三年,曹丕随父南征刘表,刘桢亦从。
《文选》卷二三载刘桢《赠五官中郎将
诗四首》其一:
“昔我从元后,整驾至南乡。过彼丰沛郡,与君共翱翔。”即记述了此次
出征的情形。据《三国志》卷六《魏书·刘表传》:
“天子都许,表虽遣使贡献,然北与
袁绍相结。”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绍遣人求助,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欲

-7-
保江汉间,观天下变。”因此曹操对刘表深恶痛之。建安十三年,曹操征刘表,正值刘
表家里因立幼废长而导致混乱之际。对于此次征战,曹操和曹丕都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伐灵鼓之硼隐兮,建长旗之飘 。跃甲卒之皓旰兮,驰万骑之浏浏。”
———《述征赋》
战鼓敲得响彻天地,军队的大旗随风飘扬。士兵们也穿着坚硬而发亮的铠甲,万骑奔驰
而畅通无阻。
黄初三年十月,孙权叛变,魏文帝曹丕自许昌南征,诸军并进,孙权临江拒守。黄
初六年三月,曹操再次征讨孙权,
《饮马长城窟行》和《至广陵于马上作》皆作于此时。
“浮舟横大江,讨彼犯荆虏。武将齐贯甲,征人伐金鼓。长戟十万队,幽冀百
石弩。发机若雷电,一发连四五。”
———《饮马长城窟行》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猛将怀暴怒,胆气正
纵横。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至广陵于马上作》
为了争讨孙权,曹丕做了十分精心的准备,所以士兵们对此次作战必胜充满了信心。因
而面对长江,他们毫不畏惧,而是更加群情高昂,“曹丕不禁想起了‘谁谓河广,一苇
杭之’的诗句,长江天险,又算得了什么?”[6]“假如曹丕此次行动成功了,十万大军
真的顺利渡江了,那么后人在朗诵这两篇作品时该怎样地受到震撼!”[7]
(二)对征行途中山水的赞美体现了曹丕的豪情壮志
曹丕描写征行途中山水的作品主要有三篇:
《济川赋》﹑《临涡赋》和《沧海赋》
,这
些赋都写于征行的途中,
“描写清新的水光山色、田园嘉禾,给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大自然的
”[8]
美景。
“临济川之层淮,览洪波之容裔。濞腾扬以相薄,激长风而亟逝。漫浩汗而难
测,眇不睹其垠际。于是龟龙神嬉,鸿鸾群翔。鳞介霍驿,载止载行。俯唼菁藻,
仰飨若芳;永号长吟,延首相望。”
———《济川赋》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冬十月,公征孙权。十八年春正月,进军濡须口,攻破权
江西营,获权都督公孙阳,乃引军还。”此篇赋便是写曹操大获全胜班师路过淮水的情
形。淮水上一浪高过一浪的波涛发出轰隆隆的响声,突然跃起又突然消失。正像曹操在
《观沧海》中写到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河水浩瀚无边,茫茫一眼望不到边际。
这是何等的壮大与辽阔?而此时曹丕的心胸也恰如辽阔的江水,有吞吐万物的壮志与豪
情,有容纳天下的广阔胸襟。在一片壮美的景象之后,曹丕在赋中又来了一个转折,把
动态的江水奔涌放在一边,继而展现的是它静态的美。静态的江水不再是波涛汹涌,而
是动物们游乐的乐园。水面上是“龟龙神戏,鸿鸾群翔”,水面下则是“鳞介霍驿,载
止载行。”静与动的完美结合展现了江水的自然之美,也是曹丕喜悦心情的写照,动时
能如江水般波涛汹涌,静时能如江水般宁静和平,这正是一个男儿豪情的最好的展现。
又如《临涡赋》:“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兮水增波。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
-8-
声相和。 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建安十八年,曹丕、曹植兄弟随父亲的
大军进驻谯县,建安七年时,曹操曾进驻谯,并作了《军谯令》:
“吾起义兵,为天下除
暴乱。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曹丕也随父驻谯,
丕有《于谯作诗》,今昔对比,写出当地的百姓在曹操的统治下已过上比较安定的生活;
抚今追昔,曹丕自然更有另一番豪情:让百姓生活在和平安宁的环境里,这该是多么令
人自豪的丰功伟业啊!
曹丕的壮志与豪情在惊涛骇浪中奔涌,在平静自然中沉淀、升华,他希望自己能像
更加广阔的大海,有海一般的壮志与豪情。
“美百川之独宗,壮沧海之威神。
”(《沧海赋》)
这是曹丕的想往。
“经扶桑而遐逝,跨天崖而托身。
”这是曹丕的渴望。后人林则徐曾言:
“海到无边天作岸,山高绝顶我为峰。”这恰是一样的气魄、一样的豪情。曹丕随军征
战多年,建功立业﹑一统天下一直是他的期盼,所以见到苍茫辽阔的大海,他便会勾起
同样的豪情,恰似“惊涛暴骇,腾踊澎湃。铿訇隐邻,涌沸凌迈。”
(《沧海赋》)给人以
无限的豪情壮美之感。
(三)对征行胜利后喜悦心情的描绘体现了曹丕功业达成后的满足
功业达成总会带给人喜悦,对于曹丕,这种喜悦通常会掩饰不住地诉诸笔端,我们
从其诗赋便可窥之一二。
在《济川赋》中,他开始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淮水壮美和宁静相结合的自然之
美(前面已有介绍)。这些景色的描写,与作者当时的喜悦心情是互为表里的,从而顺
理成章地带出下文:“于是游览既厌,日亦西倾,朱旗电曜,击鼓雷鸣。长驱风厉,悠
尔北征。思魏都以偃息,托华屋而遨游。酌玄清于金 ,腾羽觞以献酬。”
(《济川赋》

作者想象着回到邺城,丢开旅途的疲劳,与朋友美酒欢歌的情形。全文以写景为主,于
景中见胜利班师,满怀喜悦而归乡之情。
又如《孟津诗》:“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羽爵浮象
樽,珍膳盈豆区。清歌发妙曲,乐正奏笙竽。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翊日浮黄河,
长驱旋邺都。”建安十九年秋,曹操东征孙权,曹丕随行。二十一年春,曹操率军返回
邺城,此诗即作于返回途中。曹丕首先描写宴会的盛况,最后诗人发出心声:“翊日浮
黄河,长驱旋邺都。”这是征行胜利后诗人豪迈情怀的集中体现,他要渡过黄河,直奔
邺都。

四、在功业难以达成之际曹丕的自悼和自我解脱
(一)对征行途中恶劣的自然环境的控诉
曹丕早年曾随父出征,在军旅生活中,他亲眼目睹了战争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及行旅
之苦。
《陌上桑》:
“弃故乡,离室宅,远从军旅万里客。披荆棘,求阡陌,侧足独窘步,
路局 。虎豹 动,鸡惊禽失,群鸣相索。登南山,奈何蹈盘石,树木丛生郁差错。寝
蒿草,荫松柏,涕泣雨面 枕席。伴旅单,稍稍日零落。惆怅窃自怜,相痛惜。”
这首诗,写一个从军出征的战士远离故乡所看到的一片荒凉景象:野兽纵横,荆棘满目,

-9-
个人零丁凄苦,充满了悲怆的心情。全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力铺写行军的劳苦和怀
乡之情,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黍阳作》一﹑二首和《愁霖
赋》则集中反映了雨天给行军带来的艰难。
“朝发邺城,夕宿韩陵。霖雨载涂,舆人困穷。载驰载驱,沐雨栉风。”
———《黍阳作》其一
“殷殷其雷,  其雨。我徒我车,涉此艰阻。遵彼洹湄,言刈其楚。班之中
路,途潦是御。辚辚大车,载低载昂。嗷嗷仆夫,载仆载僵。蒙涂冒雨, 衣濡裳。

———《黍阳作》其二
连绵的阴雨使道路异常的泥泞,可是士兵们仍要顶着雨前进,加之身上还穿着厚厚的铠
甲,背着沉重的弓箭、武器,行走在这泥泞的路上是何等的艰难,这种痛苦是可想而知
的。“玄云黯其四塞,雨  而袭予。途渐洳以沉滞,潦淫衍而横湍。岂在余之惮劳,
哀行旅之艰难。”
(《愁霖赋》)如果阴雨连绵,久下不停,则有涝灾发生的可能,这正是
行军途中曹丕和众将士所担忧的。曹丕以写实的笔法,“表现战争环境的艰苦,抒发内
心真实的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军中将士于泥途中跋涉前进的精神。”[9] 魏宏灿也指出:
“他们又写出《愁霖赋》,表现对涝灾的忧愁。其中虽多杂自叹行旅之艰难,但客观上
却记录了当时涝灾的真实情况,流露出忧生之情感。”[10]
(二)在功业难成之际的自我慨叹和自我解脱
曹丕十分羡慕徐干能够著《中论》而不朽,回想着自己的经历,他觉得十分遗憾,
没能像徐干一样在文学上不朽。在《又与吴质书》中他写道:
“行年已长大,所怀万端,
时有所虑,至乃通夕不瞑,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已三
十,在军十年,所更非一。’吾德虽不及,年与之齐。”曹丕在此处追思自己的过去,
认为自己没有取得什么成就和功业。尤其是他把自己与光武帝刘秀比较,更有功业难成
的慨叹。
对于功业的难成,曹丕除了自我慨叹之外,也懂得自我解脱,以消除积于心上的负
荷。黄初四年之中,曹丕分三路大军征孙权,孙权临江距守,曹丕久攻不下。恰遇瘟疫
流行,所以曹丕不得不引军而还。面对这次出征的精心准备和此时的无功而返,曹丕并
未一味地消沉,而是尽量使自己,也使全军将士从消沉的情绪中解脱,为此,他发布《敕
还师诏》
,以勉励全军将士。
在诏书中他首先肯定了将士们的功绩,“则斩首四万,获船万艘。大司马据守濡须,
其所擒获亦已万数。
”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功绩。
“中军征南,攻围江陵,左将军张颌等
舳舻直渡,击其南渚,贼赴水溺死者数千人,又为地道攻城,城中外雀鼠不得出入,此
几上肉耳!
”然而由于“贼中疠气疾病,夹江涂地,恐相染污。”所以才会撤兵。并且他
又举了周武、汉高祖、成汤的例子来辅助他的观点,使将士们信服。最后他还劝勉大家:
“且休力役,罢省徭戍,畜养士民,咸使安息。”可见,面对功业的难成,曹丕没有一
味的消沉,而是想办法自我解脱,表现了他阔达的心胸与壮志豪情。

- 10 -
五、用诗文来表达自己救济苍生、实现功业的渴望
吴云在《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中说:
“建安诗文的慷慨有两种主要内容:一是对乱
离中人民疾苦的悲悯之心;一是要求澄清天下,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曹丕的诗文恰
恰具备了这两点,他部分作品中充满了对人民疾苦的悲悯与同情,而他的澄清天下、建
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也正是为了拯救广大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实现他救济苍生的宏伟志
向。
曹丕的这类作品可以分为三类:关注贫苦百姓的遭遇,关注游子的背井离乡,关注
妇女的不幸命运。
(一)关注贫苦百姓的遭遇
“曹丕是一个关注现实的人。他的诗歌在反映时代动乱和人民苦难方面,具有相当
的深度。如在一些诗篇中,就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中贫富悬殊的现实,在一定程
度上表现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他们的愿望,显示了同情人民和关怀人民的积极态度。”(章
建新《曹丕》)如《上留田行》:“居世一何不同?上留田。富人食稻与粱,上留田。贫
子食糟与糠,上留田。贫贱亦何伤,上留田。”在此诗中,曹丕对比了两个阶级不同的
生活状况,并且发出了“贫贱亦何伤”的感慨与呼喊,他把感情倾注到了贫苦百姓的身
上,为他们鸣不平,这对于作为贵公子的他,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曹丕常能关注社会生活中一些细小的方面,通过这些细小的方面广泛地反映社会生
活。如《见挽船士兄弟辞别诗》:
“郁郁河边树,青青野田草。舍我故乡客,将适万里道。
妻子牵衣袂, 泪 怀抱。还附幼童子,顾托兄与嫂。辞诀未及终,严驾一何早!负笮
引文舟,饱渴常不饱。谁令尔贫贱,咨嗟何所道。”这是首写纤夫悲惨命运的诗,曹丕
似乎是最早关注纤夫命运的诗人。纤夫拉纤不仅不能和妻儿好好地告别,而且也吃不饱
饭,路途万里,又倍受饥渴的折磨,曹丕对他们的命运是十分同情的。他能关注生活在
社会最底层的人,这本身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二)关注游子的背井离乡
张可礼在《建安作家的艺术个性特点》一文中认为曹丕的这类诗歌写得十分成功,
“表明他长于在当时比较普通的人生际遇中,发掘出具有社会意义的内容,能把动乱的
社会现象融合在男女恋情和游子思妇的命运之中。曹丕诗歌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于他
多次随军出征,使他饱尝过远征不归的辛酸与亲人分离的哀伤。因此,当时社会上普遍
”[11]
存在的离别之苦,当时士卒役夫的忧愁,怨女思妇的悲叹,都容易引起曹丕的关切。
因为社会的动乱、生计的逼迫,多少士人背井离乡、抛妻别子,于是游子思妇成为
建安时代的普遍现象,曹丕的诗歌深刻地反映了这一时代的忧伤情思中的生命意识。
“游
子漂泊在外,孤苦无依,有家难回,对世态的炎凉﹑人生的冷暖体味尤为深刻。
《杂诗》
二首展现了游子痛苦难言的心态。”[12]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展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彷徨忽已久,白露 我
裳。俯视清水波,仰看明月光。天汉回西流,三五正纵横。草虫鸣何悲,孤雁独南

- 11 -
翔。郁郁多悲思,  思故乡。愿飞安得翼,欲济河无梁。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
肠。

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会。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
会。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陈祚明认为《杂诗》两篇,
“言外有无穷悲感,若不止故乡之思。寄意不言,深远独绝,
诗人上格也。”
《杂诗》二首写出了游子在外的苦楚,
“漫漫秋夜”,
“烈烈北风”,道出了
游子在外的生活的苦楚和心境的悲凉。他是如此思恋自己的家乡,但是他却不能够回到
他日思夜想的温馨的港湾,而只能“向风长叹息,断绝我中肠。”而且诗人最后也道出
了心声:“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又如《于明津作诗》:
“遥遥山上亭,皎皎云间星。远望使心怀,游子恋所生。驱车
出北门,遥望河阳城。”写出了游子对故乡的无限的思恋之情。
(三)关注妇女的不幸命运
“汉末社会动乱,许多人或为生计,或因行役,被迫背井离乡,流荡远方,致使夫
妻分离,难于团聚。诗人对这种较普遍的现象加以关注,表现了对下层人民的同情。”[13]
曹丕写妇女题材的作品又分为几类:有为出妇鸣不平的,有同情寡妇遭遇的,还有替思
妇感到伤感的。
《代刘勋妻王氏杂诗》便是曹丕为出妇鸣不平的诗篇。“翩翩床前帐,张以蔽光辉。
昔将尔同去,今将尔同归。缄藏箧笥里,当复何时披?”《玉台新咏》卷二刘勋妻王宋
《杂诗》前有小序:“王宋者,平虏将军刘勋妻也。入门二十余年。后勋悦山阳司马氏
女,以宋无子出。”曹丕这首诗是代王氏而作,他借助房间中的一件物品——“帐”来
展开叙述,因为“帐”是他们多年共同生活的见证,是他们感情的共同承载。当她被休
回娘家之后,随他出嫁的“帐”也被她一起带走了。“帐”的被带走也标志着以往生活
的结束。虽然刘勋妻被休弃,但她仍对旧情恋恋不忘,对昔日生活充满了留恋之情。
“曹
丕这二篇为代人言情,沿袭《氓》的手法,以第一人称的口气,叙说当时妇女不幸的命
运与遭遇,字里行间,充满同情之感。”[14] 曹丕还有一首《出妇赋》,应是《代刘勋妻
王氏杂诗》的后继之作,在赋中曹丕把从前的恩爱与今日的绝情进行对比,把其丈夫的
冷酷淋漓尽致地揭示了出来。
曹丕也十分同情寡妇的遭遇。他写有《寡妇诗》,表现了他对寡妇不幸命运的同情。
建安十七年,阮瑀亡故,留下寡妻,曹丕十分同情其妻的遭遇,因而写下诗、赋,还命
王粲等并作,以示同情。“曹丕这首诗描绘了阮妻秋冬寒夜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惆
”[15]“张玉谷曰:
怅、孤独和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亡夫之妻的同情。 ‘诗伤寡妇,而竟代
寡妇自伤,最为亲切。’”(《古诗赏析》卷八)曹丕还有一首《寡妇赋》,也是为阮瑀妻
而作,表达了同样的感情,即对友人阮瑀留下的孤儿寡母给予深深的同情。赋的最后一
句“伤薄命兮寡独,内惆怅兮自怜。”说出了寡妇的心声。
曹丕还有一类作品是同情思妇的不幸,以《燕歌行》二首为代表。在此诗中曹丕用
极其细致的心理刻划为我们展现了一位秋风萧瑟之下的思妇形象。女主人公独守空房,
- 12 -
百无聊赖,思君的情感一直萦绕在她的周围。正值夜深人静之际,女主人公的这种感情
便更加浓烈了。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念君客游多思肠。慊慊
思归恋故乡,君何淹留寄他方?贱妾茕茕守空房,忧来思君不敢忘,不觉泪下 衣
裳。援琴鸣弦发清商,短歌微吟不能长。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
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燕歌行》
“《乐府题解》曰:‘晋乐奏文帝‘秋风’‘别日’二曲,言时序迁换,行役不归,妇人
怨旷无所诉也。”[16]
《燕歌行》其二有“涕零雨面毁形颜,谁能怀忧独不叹。耿耿伏枕不能眠,披衣出
户步东西。展诗清歌聊自宽,乐往哀来摧心肝。”极言思妇的相思之苦,感人至深。

小 结:

第一大部分是曹丕坚定不移的功业追求,其中主要从这种功业追求产生的根源和其
功业追求的表现方面来谈,还涉及到了曹丕功业难成之后的自悼和自我解脱。在分析功
业追求的根源时,侧重谈其父曹操对他的影响以及它自身特殊的地位而使他具有的自我
实现的需要。还涉及到了作者对儒家思想的终生信奉对他的这种功业意识的深远影响。
当然促使其具有强烈的功业意识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整个时代的大背景、大环境等,
但本文侧重从曹丕自身的因素来谈,力求分析得更加透彻。

- 13 -
第二章 深厚绵延的文人情结

一、何为文人情结
所谓“情结”,原指由于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过度偏爱而产生的一种病态心理。在这
里,文人情结是指由于对文学的喜爱而导致的对作为文人无限想往的一种心理。

二、文人情结的根源
(一)自小养成的文学素养,使曹丕对文学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曹丕从小便十分喜欢文学。
《三国志·文帝纪》注引《魏书》曰:
“年八岁,能属文,
遂博贯古今诸子百家之书。”可见曹丕从小便显露了他的文学天资,阅读了大量的书籍,
小小年纪便可亲自写文章。这为他以后从事文学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培养了他对
文学的兴趣,更使他对文学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魏志》中说丕“好文学,以著述为
务”,这是和他从小养成的文学素养分不开的。
在文学素养的形成方面,曹操对曹丕的影响非常大。曹操自己便非常重“文”,“曹
操爱好文学,有极高的文学修养,一生戎马倥偬,而不忘吟咏。”
(李宝均《曹氏父子与
建安文学》)又据《三国志·武帝纪》裴注引《魏书》说曹操“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
书……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
《宋书·臧焘论传》道:“自魏氏膺命,主爱雕虫,家弃章句。”文学代替经学成为
社会的主流,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曹丕文学素养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元
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工部墓系铭》中说曹操“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可见
曹操自身便是一位文学之士,他自己喜爱文学,自觉地从事文学创作,同时他也将这种
思想灌输给他的儿子们,并通过言传身教来施加这种影响。
曹操的言传身教深深的影响了曹丕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为建安文学打下了良好的基
础。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所说:
“自献帝播迁,文学蓬转,建安之末,区宇
方辑。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帝以副君之重,妙善辞赋;陈思以公子之豪,下
笔琳琅;并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
不仅如此,曹操还非常重视文学的传播继承,他曾作《修学令》
:“丧乱已来,十有五
年,后生者不见仁义礼让之风,吾其伤之。其令郡国各修文学,县满五百户置校官,选
其乡之俊造而教学之,庶几先王之道不废,而有以益于天下。
“他对文学的重视使其子耳
濡目染,让他们也更加重视文学的学习。
曹丕曾在《典论·自叙》末尾深有感触地说:“上雅好诗书文籍,虽在军旅,手不释
卷,每每定省从容,常言人少好学则思专,长则善忘,长大而能勤学者,唯吾与袁伯业
耳!余是以少诵诗、论、及长而备历《五经》、四部,
《史》、
《汉》、诸子百家之言,靡不
- 14 -
毕览。”
为了提高曹丕兄弟的文学才能,曹操更是不计前嫌,礼贤下士地请来了陈琳、王粲(陈
琳曾写檄文骂曹操,王粲曾投靠刘表打曹操)等邺下诸子聚集在曹丕兄弟的周围,与他
们唱和。据张可礼《三曹年谱》,建安十六年,
“曹丕、曹植兄弟与王粲、徐干、陈琳、
阮瑀、应瑒、刘桢等友善往来,唱和诗赋。”
为了培养曹丕兄弟的文学素养,提高他们的文学水平,曹操还网络了一批人才集于邺
下,与曹丕兄弟唱和。他们或游宴玩赏,或把酒赋诗,唱和品评,形成了十分融洽的氛
围。这段时期是曹丕创作最活跃的时期,也是他文学水平提高的最快,文学素养积累的
最深的时期。
因此说,曹丕与他的父亲一样,也爱好文学,在魏的政治中心生活了十多年,与邺下
文人相处融洽,并成为这个集团的核心人物。
(二)由于文学这一手段的特殊性,曹丕对它情有独钟
“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
:“文学子游子夏。”宋邢昺《论语疏》解为“文章
博学”之意,与现代“文学”的含义是不同的。两汉时期,文学成为经学的附庸,文学
还没有真正的觉醒。只是到了建安时代,这种情况才有了变化。曹丕首先提出了“文章
经国之大业”,对文章的地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他又提出“文以气为主”﹑“诗赋欲丽”
的观点,充分认识到了作家创作的个性,以及文学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文章具有了个
性化﹑抒情化和刚健有力的特色。
曹丕认为,文学是表现社会现实,抒情言志的有效手段。自然界的山川风物﹑世间的
人情冷暖﹑心里的细微体验都让他诉诸笔端,用诗文畅快淋漓的表达出来。文学成了他
内心的一面镜子,也成了他不可缺少的亲密伙伴。他用诗文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一生,他
的喜怒哀乐,他的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
文学也是帮他记录事实,摹写事物情态,描述事件过程的好帮手。曹丕喜欢弹棋,故
作《弹棋赋》
。曹丕在赋中详细的描述了棋盘﹑棋子的质地、形状,还进行了弹棋战术的
描写,形象、细致、生动,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在《柳赋》中曹丕写到:
“应隆时而繁
育兮,扬翠叶之青纯。修干偃蹇以虹指兮,柔条阿那而蛇伸。上 疏而孛散兮,下交错
而龙鳞。”文中注意捕捉柳树独具的典型特征进行描写,生动形象,动静结合,相得益彰。
借助文学这一手段,曹丕的诏书、制、策等也写得格外具有文采和可读性。如其《伐
吴诏》:
“昔轩辕不为涿鹿之师,则蚩尤之妖不灭;唐尧不兴丹水之陈,则南蛮之难不平;
汉武不行吕嘉之罚,则横浦之表不附;光武不加嚣述之诛,则陇蜀之乱不清。故曰:非
威不服,非兵不定。”在开头作者便连用排比,加强语势,引用事例由古至今,最后得出
结论,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学是曹丕展示自己才华和内心世界的有效手段。他用文学歌颂出征,在他的笔下,
出征写的丰富多彩,有声有色。
“千骑随风靡,万骑正龙骧。金鼓震上下,干戚纷纵横。
白旄若素霓,丹旗发朱光。”(《黎阳作》)写出了出征人数的众多和浩大的声势。他写自
然山水,在他的笔下山水也仿佛有了灵性,它们或阴柔,
“荫高树兮临曲涡,微风起今水
增波。鱼颉颃兮鸟逶迤,雌雄鸣兮声相和。 藻生兮散茎柯,春水繁兮发丹华。
”(《临涡
- 15 -
赋》)或壮美,“惊涛暴骇,腾踊澎湃,铿訇隐邻,涌沸凌迈。
”(《沧海赋》)他感慨人生
短暂,而发出了“人生居天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
(《大墙上蒿行》)的感慨。他关心贫
苦百姓(如《令诗》),关心战争苦难下独守空房的女子(如《燕歌行》
),体恤游子的悲
苦(如《杂诗》),感叹人生的盈亏之理(如《戒盈赋》),这一切的一切皆可用文学来表
达。文学成了他表现人生、世态的重要手段,也成了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伙伴。

三、文人情结的表现
(一)身体力行的进行文学创作,并不断的在文学形式上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曹丕是一个政治家,更是一个文学家。作为邺下文人集团的领袖,他带头进行文学创
作,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曹丕现存诗 31 首,赋 28 篇,文 148 篇,算得上著述比较
丰厚的作家。他常同邺下诸子唱和交流,或同题而作,或分题而作,或用书信进行文学
交流、品评人物,形成了十分和协融洽的文学创作氛围。并且他的带头创作也极大的带
动了诸子的文学创作,从而形成了彬彬之盛的文学创作局面。
1、在进行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曹丕十分善于尝试和创新。
曹丕的《大墙上蒿行》是他最长的一首杂言乐府诗,长达 364 字,句子短的 3 个字,
长的到 13 字,参差变化,形式新异。他对诗歌形式的创新,在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
地位。此诗对鲍照的杂言乐府有一定的影响,故王夫之说:
“《大墙上蒿行》长句长篇,
斯为开山第一祖。鲍照李白领其狮象。”(《船山古诗选评》卷一)陈庆元也说:“其句法
的参差变化,音节的抑扬顿挫,感情的自由奔放,近对鲍照的《拟行路难》,远对李白飘
逸的歌行,都有很深的影响。”
“《燕歌行》两首都是完整的七言体,它标志着七言体的成
立。”徐公持在《魏晋文学史》中认为:
“《燕歌行》的文学史意义,在于它是我国早期七
言诗走向成熟的标志。在汉末以前,七言诗的作者作品皆甚稀少,作为一种文学样式总
体影响不大,且被多数人认为‘体小而俗’
(如傅玄《拟四愁诗》),不受重视。曹丕不嫌
其小,不避其俗,糅合吸取古诗题材意境,撰成此篇,拓展了诗歌创作的天地,也提高
了七言诗的品位。由此七言得以在四言、五言为主的当时文坛上占一堂皇地位,而建安
文学亦因有此《燕歌行》为代表的七言诗歌,更加表现出其超越前代的丰富多样性。”[17]
林庚也高度评价了《燕歌行》,认为“曹丕也正以这一首诗的流传而成为杰出的诗人,
这不但由于它是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而且由于它通篇都是典型的荟集众美”,“它所以
是乐府诗的提高,成为脍炙人口的诗篇”。[18]萧涤非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中对曹
丕的《燕歌行》二首评价极高,认为其是“完成纯粹之七言诗体”,“不仅为乐府产生一
新体制,亦为吾国诗学界开一新纪元。”[19] 可见,曹丕具有很强的创新精神,尤其是在
诗歌的形式上,实现了一定的突破。
2、对民歌的借鉴
曹丕诗具有比较强的民歌化色彩。我们读其诗常会有一种明白、简单如白话的感觉,
这便是其诗歌民歌化的特点之一。对于其诗歌的民歌化色彩,近人有很多评论。
“曹丕诗歌的显著特色是它的民歌化。余冠英在《三曹诗选·前言》中曾指出:曹丕

- 16 -
自己作诗更明显地倾向民歌化。在歌谣各体的仿作和通俗语言的运用上,他比曹操更努
力。他的诗歌语言和风格上最逼近乐府民歌,如《钓竿行》、《临商台》
、《陌上桑》
、《艳
歌何尝行》
、《上留田》等,大都明白自然,不加雕饰,如旧白话,却是通俗化的语言,
其实也就是语言民歌化。在内容方面,曹丕诗往往取材于‘闾里小事’,或歌咏劳人思妇
的感情,同于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这也是民歌化的表现。民歌化是建
安诗的一大特征,这个特征在曹丕的诗里特别显著。”[20]
张可礼也说:
“曹丕反映男女恋情、游子思妇和妇女不幸命运的诗歌,一般都写得感
伤和柔、便娟婉约,有自已独具的特点。在诗歌的语言上,民歌化的特点比较明显,通
俗自然,但并不乏文采,这说明曹丕既注意向民歌学习,又重视自己在文采方面的创新。”
[21]
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中认为“曹丕的乐府诗,语言通俗,形式多样,
具有民歌精神的显著倾向。”[22]
3、曹丕还开了品藻人物的先河。
品藻人物在魏晋时期十分盛行,而它的先河则源于曹丕。“至魏文帝集文学诸臣,共
论古代君臣而后,此风遂盛。”[23]
如其《周成汉昭论》
、《汉文帝论》、《汉武帝论》,都是品藻人物的佳作。在《周成汉
昭论》中,曹丕从客观事实出发,公允的评价了周成和汉昭,道出了两个人由于先天素
养﹑家庭环境和即位后所面临的环境不同,才造成了“高成下昭”的错误看法,见解十
分公允和中肯。在《汉文帝论》中,曹丕从大处着手,突出强调了汉文帝的气量,并认
为正是由于汉文帝的雅量,才使天下安定。在《汉武帝论》中曹丕通过回顾一些历史事
实,表现了一代帝王的丰功伟业。在不同的评论人物的文章中,曹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
品评,从事实出发谈出自己的见解,开启了品藻人物的先河。
(二)为文士活动和创作提供自由的空间,并对其文学创作给予鼓励
曹丕与诸文士的活动主要集中在邺下生活的一段时间。
“建安九年(204 年),曹操攻
占邺城,并在此建立了自己的根据地,建安十八年(213 年),曹操为魏王,定府为邺。
在这几年中,北方的诸文学家或早或晚都陆续来到邺城,成为曹操的属下。”[24]
当许多文士都归到曹操门下之后,曹丕兄弟与众文士公宴唱和,游玩赏乐,形成了十
分亲密的关系,慢慢地邺下文人集团也就形成了。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叙述了当年诸
文学家在一起活动时的情形:
“方今蕤宾纪时,景风扇物,天意和暖,众果具繁。时驾而
游,北遵河曲,从者鸣笳以启路,文学托乘于后车”。《文选》卷二十载曹植《公宴》诗
曰:
“公子敬爱客,终夜不知疲。清夜游西园,飞盖相追随。”刘桢也有《赠武官中郎将》

“凉风吹沙砾,霜气何皑皑。明月照缇幕,华灯散炎辉。赋诗连篇章,极夜不知归。”吴
质也有《答魏太子笺》
:“昔侍左右,厕坐众贤。出有微行之游,入有管弦之欢。置酒乐
饮,赋诗称寿。”(《文选》卷四十)足见当时邺下文人游玩时的盛况。
曹丕自己的诗中也叙述了游宴时的欢畅局面: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
(《芙蓉池
作诗》)“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
”(《于玄武陂作诗》)快乐的游宴生活为众文士提供
了自由的创作空间和丰富的创作素材。
由于曹丕当时的身份和地位,他成了邺下集团实际的领导人,因而也是他把文学家组
- 17 -
织在一起开展活动的。据胡大雷的《中古文学集团》,邺下集团的文学活动是十分丰富的,
首先便是游园欢宴中的赋诗,据《三国志·邴原传》注引《邴原别传》
:“太子宴会,众
宾百数十人。
”宴会上的气氛是轻松、活泼的。
“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
以博奕,高谈娱心,哀筝顺耳。弛骛北场,旅食南馆,浮甘瓜于清泉,沈朱李于寒水。

(曹丕《与吴质书》)相应地在宴会上也出现了不少与之相关的诗,如曹丕的《芙蓉池作》

《于玄武陂作》,曹植的《公宴》,王粲的《公宴》,陈琳的《宴会》等。文士们在宴会上
畅所欲言,没有什么顾忌,所作的诗也是各抒已见,体现了他们生活环境的自由。
其次,曹丕常常出题目令众文士并作。
《初学记》卷十引《魏文帝集》
:“为太子时,
北园及东阁讲堂,并赋诗,命王粲、刘桢、阮瑀、应玚等同作。”如众人随曹操出猎,曹
丕自作《校猎赋》,并命大家同作畋猎题材的赋。
(《古文苑》卷七章樵注引)挚虞的《文
章流别论》:
“建安中,魏文帝从武帝出猎赋,命陈琳﹑王粲﹑应玚﹑刘桢并作。”又如曹
丕在《玛瑙勒赋序》中称:“余有斯勒,美而赋之。命陈琳、王粲并作。”众多的同题作
品使众文士从不同的角度去对同一事物发表自己的见解,极大地丰富了文苑的内容,而
且曹丕提倡个性化的创作,更给了众文士以施展自己才能的空间和舞台。他在《典论·论
文》中就公允的论述了“七子”的专长,并给予一一的肯定,认为文学就是应该这样“百
花齐放,百家争鸣”。正是曹丕的这种提倡给了众文士以十分自由的创作空间,从而形成
了邺下文学“彬彬之盛”的局面。
另外,曹丕与众文士还互相赠答,相互鼓励。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曾这样写道: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造述否?”其中饱含了鼓励对方创作之意。吴质《答魏太子笺》

“伏维所天,……优游典籍之场。……此众议所以归高,远近所以同声。”
(《文选》卷四
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曹丕的鼓励与赞誉。此外,曹丕还有《答卞兰教》、《答繁钦书》

《与王朗书》等赠答之作,众文士如刘桢有《赠五官中郎将》
,徐干有也《赠五官中郎将》
等。在赠答之中他们还相互地品评人物、音乐等,既形成了十分融洽、和谐的交流氛围,
也促进了建安文学的大繁荣,而这与其领导人曹丕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文心雕龙·时序篇》说三曹,‘并能体貌英逸,故俊才云蒸。’就是说他对才士加
以礼貌,所以当时作者众多。曹操的‘体貌英逸’是提拔文士们做官,曹丕、曹植是和
他们结为朋友,而曹丕最能重视他们的创作事业,提倡鼓励的作用更大。”[25]“有的文
学史也认为:在曹丕执政的七年中,政治上、军事上都没有什么突出建树,但对文学却
竭力提倡。他是以三曹为中心的邺下文人集团的实际首领。”[26]“事实说明:建安文学
的繁荣是与曹丕招揽文学之士,带头创作,并鼓励文学之士积极创作密切相关的。”[27]
(三)爱惜文学人才,对文学的地位给予最充分的肯定
曹丕爱才,与曹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曹氏父子对于文人的态度是很不相同的。
曹丕和曹植与这些文学之士的关系比较亲近一些,与其说是君臣上下的关系,还不如说,
他们是朋友,或者说,友情在他们交往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28]
曹丕与官属成员过从甚为亲密,关系甚为友好,如《典略》中曾记载了他与刘桢的
一件事。
“建安十六年,世子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太子。酒酣坐欢,及使
夫人甄氏出拜,座上客多伏,尔桢独平视。他日公闻,乃收桢,减死输作部。”
(《世说新
- 18 -
语·言语》注引)而曹丕对刘桢的态度与其父截然不同。张溥在《刘公干集题词》中这
样评价曹丕:
“公干平视甄夫人,操收治罪,文帝独不见怒。死后致思,悲伤绝弦,中心
好之,弗闻其过也。其知公干,诚优钟期伯牙云。”张溥将曹丕与刘桢比作俞伯牙与钟子
期般的能相互理解的知音,刘桢逝世时,曹丕表示了万分的悼惜。
刘桢则在《赠五官中郎将诗》四首中表达了自己对曹丕的感情:
“余婴沉痼疾,窜身清漳滨。自夏涉玄冬,弥旷十余旬。常恐游岱宗,不复见
故人。所亲一何笃,步趾慰我身。清谈同日夕,情眄叙忧勤。”
当刘桢卧病在漳水边修养的时候,曹丕亲自来探望他,两个人促膝长谈,情深意笃。刘
桢对此感动不已,所以才写下了此诗以表达自己的情意。
曹丕爱惜文士有目共睹。如他对孔融的态度就是一例。当年曹丕纳甄氏时,孔融是
坚决反对的,并对其进行嘲讽。
《后汉书》卷七《孔融传》:
“曹操攻入屠邺城,袁氏父子
多见侵略,而曹丕私纳袁熹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
’操不
语,后问出何经典,对曰:
‘以今度之,相当然耳。’”也正因为此,才使曹操和孔融逐渐
对立,直到孔融的后来被杀。
但对于孔融,曹丕却没有一点怨恨之情。当孔融被曹操借故杀掉以后,曹丕非常悲伤
和难过,且叹曰:“杨班俦也。”他“慕天下有上融文章者,辄赏以金箔,所著诗颂碑文
论议六言策文表檄教令书记,凡二十五篇。
”(《后汉书》本传)对于曹丕和曹操对待孔融
的不同态度,张溥在《孔少府集题辞》中说:
“曹杀,在建安十三年……曹丕论文,首推
北海,金帛募录,比于扬班,脂元升往哭文举,官以中散,丕好贤知文,十倍于操。”
对于其他文人,曹丕也是非常爱惜、眷顾的。
《晋书》卷三三《郑冲传》:“郑冲,字
文和,荥阳开封人也。起自寒微,卓尔立操,清恬寡欲,耽玩经史,遂博究儒术及百家
之言。有姿望,动必循礼,任真自守,不要乡曲之誉,由是州郡久不加礼。及魏文帝为
太子,搜扬侧陋,命冲为文学,累迁尚书郎,出补陈留太守。”对文才甚高的路粹,曹
丕也是尽心竭力。
“从大军至汉中,坐违禁贱请驴伏法。太子素与粹善,闻其死,为之叹
息。及即帝业,特用其子为长史。”
(《典略》
,《三国志·王粲传》注引)曹丕送王粲作驴
鸣一事更是家喻户晓。《世说新语》卷五《伤逝》第一七:“王仲宣好驴鸣,既葬,文帝
临其丧,顾与同游曰:‘王好驴鸣,可各作一声以送之。’赴客皆一作驴鸣。”
曹丕“在《典论·论文》和《与吴质书》里论到已故的文友,盛道各人的长处,也指
出他们的短处,见解公允,自己立足在较高的地位而措辞婉约和谦逊,不失为一个领袖
的风度。其悼念诸子的话悱恻动人,见出爱才的真情。”[29]
(四)对去世文士的痛惜和对早年文学活动的无限怀念
建安二十二年,中原地区流行瘟疫,建安七子中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人多在这
一时期病死。曹丕怀念故去的友人,在《又与吴质书》中写到: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
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
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谓百年已分,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倾撰其遗文,都为一集。
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对徐、
- 19 -
应、陈、刘的去逝,曹丕表现了无限的痛惜,字字真情,饱含了诗人的痛悼之情。
在《与朝歌令吴质书》中曹丕还表现了对好友阮瑀的无限怀念之情。“元瑜长逝,化
为异物,每一念至,何时可言?”他还写了《寡妇赋》和《寡妇诗》,以示对友人的怀念。
在《寡妇诗序》中他写到:
“友人阮元瑜早亡,伤其妻孤寡,为作此诗。”在《寡妇赋序》
中他更加伤感:“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
故作斯赋。”
曹丕以文坛领袖的身份与地位为先死者编诗文作品集。在《又与吴质书》中他写道:
“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南朝宋人谢灵运有《拟魏太子邺中集八首》,各以曹丕、王
粲、陈琳、徐干、刘桢、应玚、阮瑀、曹植的口吻作诗。看来曹丕当年还编过《邺中集
诗》,把当时在邺集会的诗作收为一集。“建安七子的作品之所以能流传下来,也是与曹
丕对七子的推重,对七子作品的珍视﹑收集分不开的。”[30]“曹丕对七子的悲悼是真挚
的,他在那样一个战乱的时代环境下,收集、编撰七子文集也是很不容易的。他不仅在
当时是邺下文学集团的领袖,而且对于建安文学的流传后世,对于文学理论都做出了巨
大的贡献。”[31]
在《与王朗书》中,曹丕不禁又想起逝去的友人:
“疫疠数起,士人雕落,余独何人,
能全其寿?”“在《陈琳集序》和《建安诸序》中,他都念念不忘七子的友谊,特别是在
《论文》中,更以饱含激情的笔触,对建安七子逐一作了画像,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曹丕
与建安七子的友情,而且正是这一论述,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学遗产。”[32]
曹丕也念念不忘对友人的关怀,在《又与吴质书》中写到:
“南皮之游,存者三人,
烈祖龙飞,或将或侯。今惟吾子,栖迟下士,从我游处,独不及门。瓶磬 耻,能无怀
愧。路不云远,今复相闻。”曹丕对以往的文学活动也十分怀念。在《与朝歌令吴质书》
中写到:
“每念昔日南皮之游,诚不可忘。既妙思六经,逍遥百氏,弹棋间设,终以博奕,
高谈娱心,哀筝顺耳。
”“吴质将要赴朝歌上任,曹丕远行在外,修书以述离别之情。信
中回忆了曾与吴质、阮瑀畅游南皮,纵论诗书,设局博棋的美好生活,对文人学友间的
感情表示无限的珍惜。今日重游,已物是人非,引起作者对朋友离别的无限感慨。”[33]
也使他对昔日的畅游活动无限怀念。
“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
光,动见瞻观,何时易邪?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又与吴质书》)

四、文人情结的深化:做永远的文人——著书立说,使自己在文学上不朽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肯定了“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又说:“是以古
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
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在曹丕看
来,古代的作家能够在篇章书籍中表述自己的意见,这样就不必借助良史和权贵,而声
名自会留传到后世。而写文章则应以西伯和周公为榜样,无论困厄还是显达,都应把心
思用到著述上,这也正是曹丕毕生所追求的。所以他敬佩古人的惜时而对于现在文人浪
费光阴感到痛惜。
“夫然,则古人贱尺壁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努力,贫贱

- 20 -
则慑于饥寒,富贵流于逸乐,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
忽然与万物迁化,斯亦志士大痛也!”(《典论·论文》)
在《又与吴质书》中他盛赞徐干:“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皆能以名节自立。
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矣。著《中论》二十馀篇,
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徐干的不朽正是曹丕所追求的,因
而他不断地反省自己,也勉励友人:
“行年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乃通夕不瞑,
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
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又与吴质书》)
在文学的道路上,曹丕经过不断的努力,著书立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曹丕的作
品,计有《典论》五卷、
《列异记》二卷、
《文集》二十三卷。
《典论》一书为曹丕生前多
次修改编定而成,曾以之赠送吴主孙权。魏明帝时,曾将《典论》刊于石碑。”[34]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论专著,对后代影响深远。这使曹丕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也使他的观点、学说可能流传于后,实现了他的不朽。
曹丕的《典论·论文》为文学史和批评史都做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时至今日,仍有众
多的批评家对他的文论进行研究。“观文帝《典论·选篇》云:‘所著书、论、诗、赋,
凡六十篇。’
(《御览》九十三引)又《与王朗书》曰:
‘故论撰所著《典论》、诗、赋百馀
篇,集诸儒于肃成门内,讲论大义,侃侃无倦。’”(《魏志·文帝纪注》)[35]查阅有关
中国古代文论的论文,其中更是有相当一部分与《论文》篇的研究有关。作为现存最早
的一篇文论,《典论·论文》功不可没。

小 结:

第二部分谈的是曹丕深厚绵延的文人情结。学者们长称曹丕作“文人皇帝”,因为在
他们眼中曹丕并非一个纯粹的政治家,而是一个带有文人色彩的政治家。究其根源便是
曹丕心中藏有的那种深厚而绵延的文人情结。文中侧重讨论了这种文人情结的根源,主
要是从小对文学的喜好以及文学这种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而后又谈到了这种文人情结的
表现及其深化。

- 21 -
第三章 孜孜不倦的生命探索

一、天灾战乱使得人人皆有一种朝不保夕之感,曹丕也如此
据张可礼《三曹年谱》记载,汉末建安时期几乎每年都有天灾发生,而且尤其严重
的是有瘟疫发生。如建安二十二年时,中原流行大疫,徐干、陈琳、应玚、刘桢在这次
瘟疫中相继去世。有人考证这场瘟疫是鼠疫。曹丕在《又与吴质书》中痛悼了好友。曹
植作《说疫气》:“疫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
丧。”瘟疫过后,留下的是活着的人对生命的无限珍视与无比的敬畏。
汉末时期各地起义也十分频繁,据张可礼《三曹年谱》,以曹操出生之年便有义军兴
起,以后接连不断,几乎未曾止息。汉桓帝永寿元年,有太山、琅邪义军起义;永寿二
年,有蜀郡属国农民起义;永寿三年,有交州九真郡朱达起义、长沙农民起义等。以后
每年更是起义、政变不断,直到公元 184 年,暴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随着黄巾起义的
被镇压,汉献帝初平元年又暴发了“董卓之乱”,这是我国历史上人民惨遭浩劫的一次
大祸患。
“据《后汉书·董卓传》记载,这一年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同时逼迫洛阳及
附近 200 里内的几百万人口入关。当时沿途的情景是:‘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
掠,积尸盈路。’董卓怕老百姓半路逃回洛阳,又派军队把洛阳一带的房屋、庙宇、宫
殿全部烧光,还把所有的物资一齐毁掉,鸡犬不留。”[36]曹丕还曾亲临战场,尤其是在
他十一岁那年,在二兄惨死战场之时他能侥幸脱逃,这种生与死的考验让他更深切地体
味了生命。
王瑶先生说:
“我们念魏晋人的诗,感到最普遍、最深刻、能激动人心的,便是那在
诗中充满了时光飘忽和人生短促的思想与情感。”曹操在《短歌行》中说:“对酒当歌,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也有:
“天地无穷极,阴阳转相因。人居一世间,忽
若风吹尘。”(《薤露行》)曹丕更有“不悲身迁移,但悲岁月迟”(《善哉行》)的对生命
的万端喟叹。
所以“诗人将客子思乡与人生意义的思考结合起来,他写道:“汤汤川流,中有行
舟。随波转薄,有似客游。”
(《善哉行》)在岁月的长河中,个人是一叶无桨的小舟,只
能听任河流的摆布,随时都有舟覆木散的危险。王夫之评曰:‘微风远韵,映带人心于
哀乐,非子桓其孰得哉?’(《船山古诗评选》卷一)”[37]

二、对生命的担忧使享乐成为一种有效的消解方式,但这只是暂时的解脱
汉末之际,《古诗十九首》的部分诗人面对着即将颓敝的王朝,而纵情于声色的尽情
享乐之中,认为人生的目标便是用有限的生命来尽情享乐。但是“越是纵情享乐,越感
- 22 -
到生命的短促,对死亡更加恐惧。”[38]世事沧桑,人生如寄,为此曹丕发出了“人居天
壤间,忽如飞鸟栖枯枝”(《大墙上蒿行》)的感慨。因而,曹丕虽然不像《古诗十九首》
的作者们那样沉湎于物质、生理的享乐之中,但他也表现出了对物质享乐的迷恋,用来
作为对生命悲剧意识的消解。
(一)多重的享乐方式
1、校猎
曹丕十分喜欢校猎,他在《典论·自叙》中提到了这一点:“建安十年,始定冀州,
岁貊贡良弓,燕代献名马。时岁之暮春,句芒司节,和风扇物,弓燥手柔,草浅兽肥,
与族兄子丹,猎于邺西终日,手获獐鹿九,雉兔三十。”
曹丕曾作《校猎赋》,写出了围猎的巨大场面。
“长铩 霓,飞旗拂天。部曲按列,什
伍相连。 如丛林,动若崩山。”围猎的过程更是惊心动魄,“列翠星陈,戎车方毂。风
 云转,埃连飙属。雷响震天地,噪声荡山岳。
”围猎的结果也令人十分满意,“聚者成
丘陵,散者填溪谷”,不是亲身经历,曹丕决不会写的如此具体和真切。曹丕还有两首诗
也是写校猎的。
“行行游且猎,且猎路南隅。弯我乌号弓,骋我纤骊驹。走者贯锋镝,伏者值戈殳。
白日未及移,手获三十余。”
———《诗》
“巾车出邺宫,校猎东桥津。重 施密网,罕 飘如云。弯弓忽高驰,一发连双 。”
———《诗》
可见,校猎是曹丕享乐的主要方式之一。
2、玩赏玉石,观赏景物
曹丕除了喜欢校猎之外,他还十分喜欢玩赏玉石、观赏景物,为此他留下了大量此类
的赋。如写其玩赏玉石的有《玛瑙勒赋》、
《车渠椀赋》、
《玉玦赋》。曹丕通过写玉的产地、
文理构造,写出了玉的天然纯洁,借玉的高洁品质来隐喻君子的美好德行,于隐喻之中
不忘寄托。如其写玉玦,
“包黄中之纯气,抱虚静而无为。应九德之淑懿,体五材之表仪。”
(《玉 赋》)又如其写玛瑙勒,“图兹物之攸宜,信君子之所服”。(《玛瑙勒赋》)
曹丕也十分喜欢观赏景物。如其《登城赋》
,通过登城所望,看到了大自然的一派优
美风光。
“平原博敞,中田 除。嘉麦被垄,缘路带衢。流茎散叶,列倚相扶。水幡幡以
长流,鱼裔裔而东驰。”(《登城赋》)诗人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宁静和祥和,在这里没有
战争,没有逝去亲人的伤痛,更没有时刻担心自己生命的危机感,一切都是那样宁静,
诗人多想让这一刻永远地停留?永远……
曹丕还写有《迷迭赋》
、《槐赋》。如其写迷迭,
“薄西夷之秽俗兮,越万里而来征。岂
众卉之足方兮,信希世而特生”。迷迭是从西域引进来的一种植物,曹丕写其不远而万里
而来,是因为鄙视西域的秽俗,写出了迷迭的与众不同与性格的高洁,借物而喻人。
《槐
赋》中曹丕写到:“有大邦之美树,惟令质之可嘉。托灵根于丰壤,被日月之光华。”写
出了槐树承载的宏大与槐树本身的美好品质,寄予了自己的美好理想与寄托。

- 23 -
3、宴饮游乐
曹丕主动地寻求自然山水,宴饮游乐,希望在自然中发现美,利用山水池苑来消解生
命中的忧患,利用宴饮游乐使自己暂时忘却生命的悲苦。但走向山水池苑并不能消解他
的忧患意识,他虽然有走向自然山水以安顿人生的期望和行动,也希望通过宴饮游乐来
表达暂时的解脱,但这一切都是徒劳的。
曹丕经常和众文士宴饮游乐,并写过多篇宴饮游乐诗。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
中说:
“暨建安之初,五言腾踊,文帝陈思,纵辔以骋节;王徐应刘,望路而争驱;并怜
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恰恰验证了这一点。曹丕很多诗中都记载了宴饮游乐
的情况:
“朝游高台观,夕宴华池阴。大酋奉甘醪,狩人献嘉禽。齐倡发东舞,秦筝奏西音。

———《善哉行》
“排金铺,坐玉堂,风尘不起,天气清凉。奏桓瑟,舞赵倡,女娥长歌,声协宫商,感心动
耳,荡气回肠。酌桂酒, 鲤鲂,与佳人期,为乐康。前奉玉卮,为我行觞。”
———《大墙上蒿行》
“清衣延贵客,明烛发高光。丰膳漫星陈,旨酒盈玉觞。”
———《于谯作诗》
“良辰启初节,高会构欢娱。通天拂景云,俯临四达衢。”
———《孟津诗》
曹丕还有一些诗写了大家一起出游的情景:
“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双渠相溉灌,嘉木绕通川。”
———《芙蓉池作诗》
“兄弟共行游,驱车出西城。野田广开辟,川渠互相经。”
———《于玄武陂作诗》
在宴饮游乐与游山玩水中,曹丕希望能够真正地忘却忧愁,消解生命中的悲苦,但他
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因为他游乐的同时常常有一种忧患意识始终萦绕在他的周围。
(二)享乐时有一种忧患意识
曹操曾在《短歌行》中写到: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丕也像其父一样,他并未沉
湎于感官、生理的享乐之中,即使是在酒色游宴之作中,还包含着另一个侧面,即他不
满足于生理、感官享乐,享乐不能消解他心中的忧患意识。他不会在轻歌曼舞、酒池肉
林中忘乎所以,忧患意识时时煎熬着他的心。
孙明君在《三曹与中国诗史》中说:
“曹丕的诗大多数是对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等问题的苦苦求索,其诗更多的表现出迷惘的心绪、燥动的情思、忧愁难解的哀怨。”[39]
在《大墙上蒿行》中,他写到:
“今日乐不可忘,乐未央,为乐常苦迟。”
“在这里,诗人
似乎已经找到了身心的归宿,找到了安抚生活痛苦的良方。”[40]但是诗人紧接着又写到:
“岁月逝,忽若飞,何为自苦,使我心悲。”“诗人明确地告诉我们:‘在享乐生活之中,
他的内心深处依然悲苦,这实质上又否定了享乐生活。他的痛苦又周而复始,他的挣扎
又周而复始。生命的价值何在?生命的自由何在?他依然惘然不解。前面描述的‘今日
- 24 -
乐不可忘,乐未央’之享乐,与其说使诗人得以解脱,倒不如说使诗人获得了暂时的麻
醉。麻醉越深,清醒后的失望越剧烈,对痛苦的感受越深切。”[41]

在其它诗中曹丕也反映了此类思想:“乐极哀情来,寥亮摧肝心。”(《善哉行》)“忘忧
共容与,畅此千秋情。”(《于玄武陂作诗》)乐极产生的是哀情,“忘忧”正是因为忧愁的
无处不在,这是诗人想消解又难以消解的一种复杂的心绪。“短暂若晨露的生命过程又难
免存在哀伤、忧愁、失落、孤独,诗人们对此尤为敏感。但诗人的任务绝不止于对生命悲
剧意识的展现,如果仅止于此,那么他就不是一位有作为的诗人,不是一位有益于国家、
民族的诗人。相对于对生命悲剧意识的体认和展现来说,更重要的乃是表现对生命自由的
追寻,对悲剧意识的超越。”[42]

因此,面对不可消解的生命忧患,曹丕对生命有了新的理解和诠释。

三、曹丕对生命的理解和诠释
(一)用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和丧葬
曹丕是一个能够正确面对死亡的人。他在《与王朗书》中写到:
“生有七尺之形,死
唯一棺之土。”对于生死,他的认识是客观的﹑唯物的。
寿命非松乔,谁能得神仙?遨游快心意,保己终百年。
———《芙蓉池作诗》
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
———《折杨柳行》
对曹丕而言,生死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只是身体形式的一种变化而已。
曹丕当政后,还发布了《毁高陵祭殿诏》:“先帝躬履节俭,遗诏省约。子以述父为
孝,臣以继事为忠。古不墓祭,皆设于庙。高陵上殿皆毁坏,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以
从先帝俭德之志。”在这里曹丕用非常节俭的精神来对待曹操的陵墓。他认为人死了只
不过是“一棺之土”而已,没有必要为死去的人铺张浪费而让活人受罪,因此他主张将
祭殿毁掉,这也符合曹操生前所一贯提倡的节俭的精神。所以曹丕提倡要有正确的丧葬
观。
在《终制》中,曹丕论述了对自己陵寝的认识:“礼,国君即位为 ,存不忘亡也。
昔尧葬谷林,通树之;禹葬会稽,农不易亩,故葬于山林,则合乎山林。”他认为人死
了就是与山林、土地同化,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正像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所认识的:“死
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挽歌》)这是对死亡的一种十分达观的认识。他还对自己的
陵墓进行了要求:
“寿陵因山为体,无为封树,无立寝殿,造园邑,通神道。夫葬也者,
藏也,欲人之不得见也。”曹丕认为葬就是把尸体藏好而不被人发现,这已经达到了葬
的目的,因此不需要再有其它的装饰了,这是一种十分朴素的丧葬观。而且曹丕要求在
墓内“无施苇炭,无藏金银铜铁,一以瓦器,合古 车、刍灵之义。棺但漆际会三过,
饭含无以珠玉,无施珠襦玉匣,诸愚俗所为也。”曹丕认为过去那种花销巨大、奢侈浪

- 25 -
费的行为是愚夫所为,自己绝对不会效仿。这正是他进步的死亡和丧葬观的体现。
(二)珍视亲情、友情,以及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爱情
曹丕是一个多情而敏感的人,他身上更多的是文人气,而不是政治气、帝王气。他珍
视他周围一切可以珍视的情感,把它作为对生命脆弱的最好的慰藉。可见他对曹操是何
等的景仰!
1、珍视亲情:
曹丕十分珍重亲情,因为亲情是人世间相伴最长,也最难以割舍的情感。而在亲情当
中最亲,情感最浓的当是与其父曹操的情感。曹操从小带他出征,言传身教教他用功读
书,父亲一直是他心中最尊敬的人,他曾写诗赞颂父亲:
“三辰垂光,照临四海。焕哉何
煌煌,悠悠与天地久长。愚见目前,圣睹万年。明 相绝,何可胜言。”(《月重轮行》)
可见他对曹操是何等的敬仰!当曹操离他而去,他悲痛万分。
“仰瞻帷幕,俯察几筵。其
物如故,其人不存。神灵 忽,弃我遐迁。靡瞻靡恃,泣涕连连。”
(《短歌行》)
“仰北辰
而永思, 悲风以增伤。哀遐路之漫漫,痛长河之无梁。”(《永思赋》)失去了父亲的曹
丕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无以适从。曹丕还作《武帝哀策文》,以示对父亲的追悼。“舒
皇德而咏思,遂 臆以莅事。矧乃小子,夙遭不造,茕茕在疚,呜呼皇考!产我曷晚,
弃我曷早!
”表达了自己失去父亲的无依以及自己的哀悼之情。
曹丕还十分珍视与其弟曹冲的亲情,他曾多次为去世的曹冲写赋作文,以示哀悼。
“气
纡结以填胸,不知涕之纵横。时徘徊于旧处,睹灵衣之在床。感遗物之如故,痛尔身之
独亡。”
(《悼夭赋》)曹丕睹物思人,看到曹冲昔时的所用之物,不禁悲从中来,从而“仰
瞻天而太息,闻别鸟之哀鸣”。
(《悼夭赋》)曹丕还作有《赠谥邓哀侯诏》和《曹苍舒诔》
来表达自己对不幸早逝的弟弟的无限怀念之情。
“惟人之生,忽若朝露,促促百年,  
行暮。矧尔既夭,十三而卒;何辜于天,景命不遂。
”(《曹苍舒诔》)
“朕承天序,享有四
海,并建亲亲,以藩王室,惟尔不逮斯荣,且葬礼未备。追悼之怀,怆然攸伤。”
(《赠谥
邓哀侯诏》

谈到亲情不能避开曹植。可能多数人都认为曹丕对曹植过于狠毒,但我们不要忘了他
们各自的身份,如果他们是平民百姓,他们一定是一对情投意合的好兄弟。就是在他们
争太子的目标不是很明朗以前,他们仍是一对好兄弟。曹丕曾作《感离赋》,序中写到:
“建安十六年,上西征,余居守,老母诸弟皆从,不胜思慕”。赋曰:
“秋风动兮天气凉,
居常不快兮中心伤。出北园兮 徨,望众木兮成行。柯条 兮无色,绿草变兮萎黄。感
微霜兮零落,随风雨兮飞扬。日薄暮兮无 ,思不衰兮愈多。招延伫兮良久,忽踟蹰兮
忘家。”“赋中通过写秋风、残枝、枯草、落叶等典型的秋天景物特征,表现心中对远征
在外的亲人的哀思。文中借景抒情,又于景中见情,以秋愁来显示内心之哀。”[43]曹植
也在此次出征之时作有《离思赋》,其序曰:
“建安十六年,大军西讨马超,太子留监国,
植时从焉。意有忆恋,遂作离思赋云。”表达了对哥哥曹丕的思念。可见兄弟之间的感情
还是很深的。
曹丕曾作《改封曹植为安乡侯诏》:
“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
骨肉之亲,舍而不诛,其改封植。”可见在其心中一奶同胞的弟弟还是占有一定分量的。
- 26 -
对于曹彰,曹丕也十分爱护,据《三国志》卷十九《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
:“彰自代
过邺,太子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
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曹丕还曾赞誉曹彰:
“以王
之雄武,吞并巴蜀,如先鸱衔腐鼠耳!”
(王嘉《拾遗记》卷七)
《世说新语》中所记曹丕
用计杀害曹彰一事还须进一步考证。
可见,曹丕仍是一个十分重亲情的人。
2、重视友情:
“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等在建安二十二年的大疫中“一时俱逝”,
对曹丕的刺激很大。他多次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
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
”“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
复道哉!”(《又与吴质书》)在战乱、疾疫之时,生命朝不保夕,面对着“回头四向望,
眼中无故人”
(《曹丕佚诗》)的现状,曹丕不禁悲从中来,痛惜知音的难觅,友人的一去
而不返。
“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
未及古人,自一时之 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又与吴质书》)
诗人阮瑀去世,曹丕看见友人留下了孤儿寡母,便作《寡妇诗》
、《寡妇赋》以示安慰。
“陈留阮元瑜[与余有旧,薄命]早亡,每感存其遗孤,未尝不怆然伤心,故作斯赋。[以
叙其妻子悲苦之情,命王粲并作之。]”
“窃自怜兮孤栖,愿从君兮终没,愁何可兮久怀。

(《寡妇诗》)当朋友王粲去世,他也会和诸子在坟前为其学上一声驴叫,以示哀悼。刘桢
在《赠五官中郎将诗》中表达了对曹丕的感情,
“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所亲一何笃,
步趾慰我身。”张溥在《刘公干集题辞》中这样称赞曹丕:“公干平视甄夫人,操收治罪,
文帝独不见怒。死后致思,悲伤绝弦,中心好之,弗闻其过也。其知公干,诚优钟期伯牙
云”。
曹丕与吴质的友情也是十分值得称颂的。吴质是曹丕的密友,是诉说衷肠的好伙伴。
吴质曾帮曹丕出谋划策如何与曹植对质,帮助他顺利地登上了太子的宝座,可以说他们之
间的感情超出了普通的朋友范畴,更有一种生死与共的意味。曹丕曾三次写信给吴质,每
次除了叙写离别之情,还要共同体味一下昔日的游宴畅饮,并且还交流一下对于文学,对
于文人的看法,可见曹丕是把吴质作为最知心的密友相待的,他们之间的友情随着时间的
推移而更加浓厚。“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又过之,
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又与吴质书》)可见曹丕对吴质的思念之甚。

3、珍视爱情:
爱之情乃是生命的本然要求之一,是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没有爱情就没
有诗。在社会动乱、生命无常的时代里,纯真美好的爱情就显得更加可贵。
东越河济水,遥望大海涯。钓竿何珊珊,鱼尾何  。行路之好者,芳饵欲何为?
———《钓竿行》
这首诗颇似民歌的笔调,显得清新自然,爽快活泼。诗中描写了一个爱情专一的女子,
对各种各样的诱惑不动声色而坚守自己的爱情,这种爱情正是曹丕自己所追求和想往的,
- 27 -
这种女子也是诗人所着力追求的,因而曹丕通过描写这个渔家少女的专一来歌颂爱情的
纯真与美好。
那么曹丕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佳人呢?我想一定是一位懂得乐理,并善于演唱或演奏的
人。因为他是如此地喜欢这样的美人。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知音识曲,善为乐方。”
(《秋胡行》)在《善哉行》中他又进一步提到:
“有美一人,婉如清扬。妍姿巧笑,和媚
心肠。知音识曲,善为乐方。”在《答繁钦书》中曹丕还极力称赞守宫士的女儿锁儿,说
她“芳声清激,逸足横集”,因而引得“众倡腾游,群宾失席”,曹丕公开表示了对锁儿
这样女孩儿的喜爱,因为这样知音识曲的女孩是他一直所追求的。
但是爱情也并非是一帆风顺的,它有时也会充满波折,会给人带来莫大的痛苦。
“朝与佳
人期,日夕殊不来。嘉肴不尝,旨酒停杯。寄言飞鸟,告余不能。┉…企予望之,步立
踟蹰。佳人不来,何得斯须。”(《秋胡行》)爱情有时能让人品味到人生最甜美的果浆,
又能成为最苦涩的果汁。诗中的主人公派飞鸟去帮他打听佳人的情况,为了追寻佳人,
主人公甚至要来到天涯海角,不见佳人决不放弃,但是最后等待他的只是失望。
《善哉行》
中也表现了同样的情感:
“延颈鼓翼,悲鸣相求。眷然顾之,使我心愁。嗟尔昔人,何以
忘忧。”当爱情不能实现之际,主人公是如此的焦灼和失望,爱情会带给他如此大的痛苦。
正因为爱情有时会带给人如此的痛苦,曹丕才更珍视爱情,希望爱情呈现给人的都
是它的美好,而非痛苦,美好的爱情恰是他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清河
作》中曹丕说出了一直藏于心中的美好愿望:
“心伤安所念,但愿恩情深。愿为晨风鸟,
双飞翔北林。”
“曹丕这首诗,其中所传出的信息是期盼对方能有一片深深的恩情,自己
能与她一起比翼齐飞。”[44]表现了他对纯真美好爱情的无限渴望。
(三)曹丕对人生内涵的最终领悟和超脱
1、曹丕对人生“盈亏”之理的理解
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面对充满困惑的人生,曹丕对人生的盈亏有着自己独特的理
解。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
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
———《丹霞蔽日行》
天上的彩霞、虹霓,山间的谷水、树木,这一切事物为什么都是这样的美好而短暂?与
自然万物的荣枯一样,人类社会也会经历了这样一番变幻。
“月盈则冲,华不再繁”,这
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才是真实的人生,有了这样认识便可以用释然的心态去面对人生
的起落得失。
为此,曹丕还专门写了《戒盈赋》,来阐述人生“盈亏”之理。在赋序中他写到:
“避
暑东阁,延宾高会。酒酣乐作,依然怀盈满之戒。乃作斯赋:惟应龙之将举,飞云降而
下征。资物类之相感,信贯微之通灵。何今日之延宾,君子纷其集庭。信临高而增惧,
独处满而怀愁。愿群士之箴规,博纳我以良谋。”
“此篇赋以延宾高会为背景,写人生得
意之时,须戒盈满之理。作者以自然之事,说明人生之理,表示将要广开言路,广纳良
谋,居安思危,处满之时要怀忧。”[45]这是曹丕对自己的身份地位和人生之理的清醒理
- 28 -
解。人不仅要懂得人生的盈亏、兴废之理,更应该及时给自己以节制,否则过满则会导
致最后的失败。
2、曹丕对人生价值的最终探寻——建功立业,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
对于曹丕而言,其消解生命悲剧意识的最积极方式便是将个体生命的价值与整个社会
的价值相结合,在社会政治中求得自我实现。在汉末建安时代的动乱社会中,曹丕肩负
着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他要承担起建功立业的重任,重造天下的宏伟事业,让有限
的生命发挥最大的价值,这才是对生命的最好的报答。
曹丕生逢乱世,对生命的短暂不幸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体会,面对着社会的现实,
他不是逃避,而是以天下为已任,把拯世济民,重建太平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因此,
他追求建功立业,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建功立业之中,让它迸发出灿烂的光芒。把精力
倾注到拯世济民的大业中,如此能够分散、冲淡生命悲剧意识。
他在《令诗》中写到:“哀哀下民靡恃,吾将以时整理。”“自恃甚高,以英雄自许。
珍视年华,充分发挥有限的生命,通过拯世济物、立功扬名,使个体生命获得不朽的价
值,这是一种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46]刘桢在《赠五官中朗将》中说:
“君侯多壮思。”
就是指曹丕以拯救天下为已任。在《折杨柳行》中,曹丕也表达了同样的“壮思”。在诗
中他首先介绍了成仙之后的美好感受,但马上就又给予否定:
“王乔假虚辞,赤松垂空言。
达人识真伪,愚夫好妄传。”成仙并不能消解人生的悲苦,进而他又指出仙境的不存在。
最后诗人才表达了自己真正的想法:
“追念往古事,愦愦千万端。百家多迂怪,圣道我所
观。”诗人表示要遵循周孔圣道而行,拯时救世,成为明君圣主。
曹丕将人生的苦闷转化为活泼的进取力量,积极地追求人生的价值,让有限的生命最
大限度地服务于时代,这是他对生命的自我理解和诠释,是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又如《感
物赋》:“丧乱以来,天下城郭丘墟,惟从太仆君宅尚在。南征荆州,还过乡里,舍焉。
乃种诸蔗于中庭,涉夏历秋,先盛后衰。悟兴废之无常,慨然永叹,乃作斯赋:
‘伊阳春
之散节,悟乾坤之交灵。瞻玄云之蓊郁,仰沉阴之杳冥。降甘雨之丰霈,垂长溜之泠泠。
掘中堂而为圃,植诸蔗于前庭。涉炎夏而既盛,迄凛秋而将衰。岂在斯之独然,信人物
其有之。’”曹丕从甘蔗的夏盛秋衰,领悟到人生的兴废无常之理,因此一定要珍惜现有
的大好时光,积极进取,让自己的生命不朽。
建安社会的急剧变动,使曹丕的人生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长期的戎马生涯中,曹
丕认识到了战争与瘟疫的残酷,它们随时都可以夺走人的生命(如“七子”大多死于瘟
疫),这是一种生命的悲剧,让人感到痛苦和迷惘。但曹丕并没有在痛苦和迷惘中沉沦,
他始终热爱人生,执着地探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不断地追求与探索中,曹丕
对人生有了自己重新的诠释——积极追求人生永恒的精神价值。

小 结:

第三部分谈的是曹丕孜孜不倦的生命探索。建安时代的动乱氛围使得上自王公贵族
- 29 -
下至平民百姓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朝不保夕之感。生长于这个时代的曹丕对这种感觉
的体味更深。因为他十一岁时便经历了一场生死的考验。“建安初,上南征荆州,至宛,
张绣降。旬日而反,王兄孝廉子修,从兄安民遇害。时余年十岁,乘马得脱。”
(《典论·自
叙》)但是曹丕并不是一味的担忧,他采取了多种消解的方式,但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一种
暂时的解脱。所以,作者便采取更加积极的方式去面对人生,他要通过实现人生的价值
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当诗人看清了生命的本质,便有了他对人生的最终领悟和超脱。

- 30 -
结 语

文学就是人学,因而对一个作家作品的研究也就是对这个作家的研究。而文学研究
中最能体现文学价值的便是对作家情感的研究。因为文学创作本身便是作家情感的升
华,文学作品本身也是作家情感的产物。这样对文学作品的研究便可以使我们从作品出
发更好的研究一个作家。过去学者对曹丕的研究常从其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等角
度去单项研究,而且较少顾及到曹丕赋和文的研究,这是曹丕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从
宏观的角度去看待曹丕及其作品,做到对曹丕作品的整体把握,进而去探讨其情感世界、
精神内涵,从而达到对曹丕其人其作深入了解的目的。
本题目是一个全新的题目,前人并未涉及。本文是在对曹丕全部的诗文整体把握的
基础上,经过认真的分析和研究而形成的全新的观点。本文的三个部分可以说是有机结
合的三个部分,它们不仅是曹丕不同的生活侧面,也是他人生追求的一个曾经的历程。
在本文的三个部分中,第一部分功业追求和第三部分生命探索前人曾经涉及过,但与本
文谈论的重点不同。第二部分是笔者自己提出的新观点,前人未有涉及,也许这可以算
作文中真正的创新之处。因为文人情结中的情结中的“情结”一词来源于西方,是我们
在接触希腊神话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之后才知道的一个词。所以,在用到文中时,
笔者为了慎重起见,对“情结”一词下了一个自己的定义:一种对某种情感的执著追求。
这样,“情结”一词便可以用在此处了。第三部分谈的是曹丕孜孜不倦的生命探索。建
安时代的动乱氛围使得上自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几乎每个人都有一种朝不保夕之
感。生长于这个时代的曹丕对这种感觉的体味更深。但是曹丕并不是一味的担忧,他采
取了多种消解的方式,但归根结底也只能是一种暂时的解脱。所以,作者便采取更加积
极的方式去面对人生,他要通过实现人生的价值来延长自己的生命。当诗人看清了生命
的本质,便有了他对人生的最终领悟和超脱。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也是曹丕人
格魅力的集中展现。
本文从文学、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多学科、多角度来共同对曹丕的作
品进行探讨,实现了学科交叉,从而用更加有效的方法对曹丕作品进行整体的研究。“路
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对曹丕的研究中来。

- 31 -
参考文献

[1] 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7.133.


[2] [27] [32] 章建新.曹丕[M]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 5﹑27﹑37-38.
[3] 李宝均.曹氏父子与建安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1.
[4] [25] 余冠英. 三曹诗选[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10﹑5.
[5] [24] 胡大雷.中古文学集团[M] .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 .38﹑3.
[6] [7][15] [44] 陈庆元.三曹诗选评[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48﹑48﹑84﹑79.
[8] [10]魏宏灿.建安文学创作以赋为综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3,6.70-77﹑75-76.
[9] [14] [16] [33] [34] [43] [45]付亚庶.三曹诗文全集译注[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7.313﹑
305﹑306﹑464﹑257﹑324﹑323.
[11] [21] 张可礼.建安文学论稿[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128-151﹑128-151.
[12][37] [39][40][41] [46] 孙明君.三曹与中国诗史[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34﹑140﹑
141﹑137.
[13] 中国文学史(先秦汉魏六朝时期)[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213.
[17] 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56.
[18]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M] .上海:上海艺文联合出版社,1954.159-160.
[19] 萧涤非.汉魏大朝乐府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884.133.
[20] [26] [29] 吴云.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M] .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101﹑94﹑93.
[22] 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38.
[23] 刘永济.十四朝要略(上古至隋)[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148.
[28] [30][31]《艺谭》编辑部.建安文学研究文集[C] .合肥:黄山书社,1984.127﹑127﹑127.
[35] 刘师培.中古文学史讲义[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18.
[36] 温洪隆、涂光雍.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揽胜[M]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8.260.
[38] [42] 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30﹑127.

- 32 -
后 记

在准备此篇论文的时间内,本人阅读了与曹丕研究相关的书近 30 部,其中包括过
古人的研究和评价作品,以及今人的注释和研究书籍。我还查阅了 80 年代以来与曹丕
研究相关的论文近 80 篇,积累了大量的研究素材,而且注重对原点的阅读。因而本篇
论文是我三年来心血的结晶,也是导师谆谆教诲的结果。
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导师韩格平老师和付亚庶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同时我也要感谢
周奇文老师、盛广智老师、陈向春老师、张人和老师和刘孝严老师,几位恩师的谆谆教
诲伴随了我在师大的七年时光,让我受益终生。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论文难免存在谬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 33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