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衛理神學研究院 創世記期中報告

"Did God Create Chaos Unresolved Tension in Gen 1 1-2"


Routledge Robin (Tyndale Bu 61, 2010, 69-88)文章評論
指導老師:黃正人老師
學生 道碩二 李永義
2016/12/1
一、 本文章的目的(10%)
創世記第一章指出了上帝是萬有的創造者,也指出了創造是空虛混沌(混亂 Chaos)
的秩序化,但卻幾乎沒有嘗試著去解決其中所存在的神學張力。傳統觀點指出創世記 1:1
暗示宇宙是從無到有的創造;而近年來許多舊約學者對創世記 1:1-2 的解釋卻意味著這空
虛混沌是存在於上帝開始創造工作之前。
針對這二個具有張力的觀點並列在創世記,作者(Routledge Robin,著有”OT Theology-A
Thematic Approach”,2013)在此文章中提出的神學意義是:一個是指向上帝的超越性、力量
和上帝的自存性;另一個則將創造理解為一個過程—其中的空虛混沌並非是非本質,而是
相對於創造。換言之,這允許了混亂可能因為人類的罪(例如大洪水事件)而重現世界的
可能;另外正如以色列民被擄事件,新的生命和希望也可能因而被帶到絕望的光景(如耶
4:23 提到空虛混沌的混亂狀態)。
最後依據他所提出的看法來說明舊約作者之所以在創 1:1-2 並沒有試圖去解決這深具張
力的經文,其實是為要保留我們在理解上帝的本質和祂在世界中一切作為的豐富性和廣度。

二、 內容與結構(60%)
作者的三段論述分別為 1.空虛混沌中的創造,2.(創 1:1-2)空虛混沌是從哪裡來? 3.關
鍵神學主題。在關鍵神學主題的論述中則是提到 3.1 神創造了一切,以及 3.2 在創造中神
從空虛混沌中帶出秩序。重點摘要如下:
1.空虛混沌中的創造
作者首先同意學者 Walton 的觀點,創世記第一章的「創造(bara')」描述了功能
的創造而不是材料的起源,因此創 1:2 中的起點是非功能性而不是混亂物質。這裡
需要以古代近東文化的宇宙觀來解讀,因它是一個神學的敘述,而不是字面的、科
學的或創造之因的敘述。但作者說這觀點沒有完全處理到創造前就預先存在有負面
狀態(混亂)的問題,而這正是本文章要加以討論的神學張力議題。
雖然有些學者(如 Tsumura,Cassuto 等)主張「空虛混沌 」在此是中
性用詞(不是指混亂,而是指一個最初是無人居住和無生產的世界而言,或是非功能
性和非生產性條件,或是無組織的、混亂的和無生命的聚集),企圖來降低這種張力。
然而有更多的學者(如 Bruce K. Waltke, Levenson, Cassuto, Hamilton 等)在字義、背
景和其他經文的研究上顯示出:在創世記 1:2 中 最好是被視為是負面的
和不被期待的。畢竟混亂(空虛混沌,chaos)不管是在創世記、申命記、約書亞記、
約伯記、詩篇、以賽亞書和耶利米書中的用法(包含其上下文)通常都不是一個中性
術語,而是負面、具有威脅性甚至是敵對性的。

1
因此作者說:即使有人指出混亂(空虛混沌,chaos, )是敵對上帝以成
為祂的原始挑戰者(當然若不是上帝管控了它,它將運行且毀滅了創造的秩序)。
但聖經真正所要描述的通常是在於強調上帝的勝利,而非 著重在混亂的持續威脅。
他進一步強調:混亂(chaos)雖可能會重現世界,但仍是在上帝的掌管之下,並按祂
的命令來發生的。混亂(空虛混沌,chaos, )是表示相對於創造的秩序,但
不必然是固有的邪惡。這也指出這種全然荒蕪的光景正是需要經由上帝創造之工來
改變。
2. 創 1:1-2 空虛混沌是從哪裡來?
接受了混亂是指從太古時代就存在、上帝隨後轉變(transform)了原始的混亂,問
題就出現了。根據舊約作者,這個混亂倒底源自什麼?這個問題在某種程度上影響
了創世記 1:1 在翻譯上的討論以及它與後面經文的關係。
作者在此要討論的關鍵問題是:當上帝開始創造之時,混亂(空虛混沌,chaos,
)的狀態是否已經存在了? 作者指出這問題牽涉了創 1:1-2 原文的翻
譯。學者們有二種研究看法:一種是將創世記 1:1 解讀為一個時間陳述句(不管是
否與 v2 或 v3 有關)1,第 2 節通常被理解為描述在任何上帝的創造活動發生之前所
存在的混亂狀態。而另一種則是將 v1 作為獨立的總結陳述,將 v2 當成是間接子句2,
再次描述當上帝創造時存在的那種空虛混沌的狀態。像 NRSV 就保留了對第 2 節的
時間關連性。3
作者傾向於認為創世記 1:1 是一個獨立的總結陳述 4。即使它是一個限制性的相
關子句(restrictive relative clause),這為所有下面的經文設置了時間性的框架(general
temporal framework),它仍然可以被認為是指著具特定的創造的開始,因此,指出上
帝是所有(萬有)存在的唯一創造者。這有時被以「從無到有的創造」(creatio ex nihilo
,Creation out of nothing)來清楚地表達出來;雖然這是很明確又精準,但對舊約作者
而言卻是過於抽象的神學範疇5。
以創世記 1:16作為一個沒有標記的關係子句,故然可以消除與這節經文有
關的傳統解釋的困難,然而它不像 Holmstedt 所聲稱的一個有絕對開始的觀點般
的絕對。如果創世紀 1:1 是一個限定性的關係子句,限定子句的定義
為'beginning'"開始"帶來更大的意義:這是“神創造天地”過程的開始,是指創
造過程的初始階段,而不是指一個絕對的開始時間點。但是這種結構意味著創

1
Routledge Robin "Did God Create Chaos Unresolved Tension in Gen 1 1-2"(Tyndale Bu 61, 2010, 69-88),75-76。
愈來愈普遍的看法是將創世記 1:1 解讀為一個時間陳述句,不論是與第 2 節有關連的— v2「地是空虛混沌,
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NRSV the earth was a formless void and darkness covered the face of the
deep, while a wind from God(Or while the spirit of God or while a mighty wind) swept over the face of the
waters.),或者是與第 3 節有關(較不常見)—v3「當神開始創造天地時...上帝說」—括號中的第 2 節(地是
空虛混沌)。 而在這兩種情況之下,第 2 節通常被理解為是描述在任何神的創造活動發生之前所存在的混亂
狀態。
2
同上,76-77。其他翻譯是將第 1 節作為獨立的總結陳述:" 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起初,上帝創造了天地;」 ,將 v2 當成是「circumstantial clause 間接子句」—" the earth being
formless and empty"「地是無形的和空的/那時,大地空虛混沌,還沒有成形(CCB)」。
3
in the beginning when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the earth was a formless void. 在上帝創造天和地
的開始,地球是一個無形的空間/虛空 [在此筆者依 NABRE Gen1:2a "and the earth was without form or shape"將
中文譯為「地是無形體、無形狀的/地尚未成形」]。
4
“在起初(一開始),上帝創造了天和地(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s and the earth.)"
5
這至少一直要到馬加比二書 7:28 才出現不含糊的陳述(明確的表達),甚至可能更晚些
6
由於沒有定冠詞(in-[the]-beginning-of),有人將 1:1 經文開頭「起初」 {bere 'shit}解讀為是一個
「附屬形名詞 construct noun」,但是在附屬形名詞{bere 'shit}後面緊接出現了一個「限定動詞 definite verb」
[祂]創造 {bara'}([he] created),這樣的語法難度導致了一些人以「絕對形名詞 absolute noun」將其翻譯
為:in the beginning/在太初/在開始/起初。
2
世記 1:1 在時間上與第 2 節或第 3 節是有依賴關連的,這又再次支持了「混亂
先存說 pre-existent chaos」的觀點。如此一來就有別於傳統的觀點—將第 1 節作
為一個獨立的陳述(指的是一個絕對的開始),但認為第 2 節中所描述的混亂
狀態並不是預先存在的,相反地它是最初的創造行為的結果,然後被隨後的創
造之工所轉化。
至於創世記 1:2 中的混亂要如何解釋呢?如果上帝是一切事物的創造者,那麼
上帝必定也是這混亂的創造者。但是可以想像的是:上帝會製造混亂嗎?有些人認
為,混亂實際上代表了創造的相反。“創造混亂”的想法是一個矛盾,一個邏輯上
的不可能性。因此,創造了混亂似乎呈現了一個嚴重的神學難題,即混亂可能是在
上帝創造時就預先存在了。
作者認為創世記 1:1 中的介紹陳述似乎就是創世記第一章(及其他舊約經文)
的關鍵神學思想—上帝是宇宙唯一的起源,而且這明顯地是故意與其他古代近東創
造起因有所對比。在舊約中沒有明確指出「從無到有」的創造事實,這暗示了舊約
作者對於這個教義的本身幾乎是不關心的。因此當混亂的想法被引入創世記的敘事
時,舊約作者並沒有興趣去探討它的起源。
作者贊同學者(Brueggemann)所說,我們不需要在『從無到有的創造』和『從混
亂中創造』之間選擇 7,恰巧文本也沒有這樣做。任何一個都是被容許的重要神學主
張。畢竟創世記 1:1-2 只是簡單地把這兩個關鍵的想法並排放在一起,而不是要進
行詳細的神學辯論:神是一切的創造者,而創造包含了上帝從混亂中帶出秩序。這
兩者都有重要的神學軌跡,但文本的敘述並沒有試圖解決它們的影響或解決這二種
現代神學觀點所充滿的張力關係。所以我們可以假設上帝從無到有創造出了混亂,
另外也可以假設混亂是創造之前就預先存在的。
然而作者更進一步地提出:創 1:1-2 包含的未解決有張力的論點是允許了上帝
對“混亂”負責的可能性,儘管只有賽 45:7 這一節經文直接指出這可能性。

3.關鍵神學主題
3-1. 神創造了一切
上帝是萬有唯一創造者的觀點,強調了上帝與受造之間秩序的區別。
不同於巴比倫的神是從原始的污泥中形成的,舊約中的上帝是獨立於受造
的世界而自我存在的。上帝是超然的,也是永恆的,祂在起初創造(詩
90:2 大地和世界沒有成形)之前就已存在,從亙古一直到永遠都存在。
上帝的創造之工也使祂有別於其他神祇:祂是獨一無二的,無與倫比
的(賽 40:25-26),列國的神明只不過是虛無的偶像。許多經文(耶 10:6-
13,51:17-19;詩 96:5)充分表達了區別以色列和列國之間的關係就在於「獨
一神論」—上帝是他們的創造主、也是他們的神,祂用大能來拯救和恢復
祂的子民。
這種以祂與祂人民和祂與祂世界的鮮明關係,而非抽象的神學命題形
式,正是舊約作者以來表達對上帝為創造主的理解方式。
3-2.神在創造中從空虛混沌帶出秩序
上帝作為萬有的獨一創造者(也許也是從無到有的創造者)的想法已
不需要再辯護。然而作者不贊同將上帝在混亂中帶來秩序創造的這種近來
廣為大家接受的觀點凌駕於上帝是從無到有、獨一創造者的傳統觀點之上。

7
作者指出有學者(Westermann)主張:不管是從無到有的創造、或是從先前存在的混亂中來創造的討論觀點,
其實都是受到後來希臘思想影響所致,並且那些都是相異於創世記作者的想法。
3
而混沌轉變過程的創造觀點指向了另一個重要的神學軌跡;但這類的觀點
必須與整個宇宙都是超然的上帝所創造之工的傳統觀點維持一定的張力。
混沌轉變過程的創造觀點模式同樣地也指向上帝的威嚴和榮耀。在作
者(Routledge)的《舊約神學》指出創世記第一章的敘述者也對這種將空虛
混沌轉變為有秩序世界的創造過程作出了肯定(創 1:31)。
他的論點首先是:混亂是被描繪為創造的相反面,然而不是無意義或
虛無不存在。他根據創世記 1-11 的其餘部分,特別是在洪水的故事中,將
混亂的水(chaotic waters)重現世界視為是非創造(uncreation)。他與其他學者
(Anderson, Brueggemann, Fretheim, Levenson, Rendtorff 等)都認為混亂並
未在上帝的創造中被消除,更進一步地它是被上帝掌管,因為上帝有時允
許它(混亂)因人類罪惡的結果重回世界。這也是耶利米比將猶大的審判
比擬為回到創造前的混亂(耶 4:23 地是空虛混沌 ),以賽亞以荒
蕪的景象來形容違背永恆之約的結局(賽 24:1 耶和華使地空虛,變為荒蕪,4 大地悲
哀凋零,世界敗落衰殘 ,5 因為他們…背了永約 )的寫照。因背約和罪帶來了宇宙的不
穩定,包括打開天堂的水閘門(洪水事件)和地的震動,甚至是地面上萬
物被徹底除滅(番 1:2)。
其次是:這種創造觀點模式在混亂再度出現之時,能更積極地給予人
們希望。上帝既在創造宇宙之初就已擊敗混沌深淵的拉哈伯,從混亂中帶
來秩序,自然也能夠為祂子民帶來恢復和新生活,而不論他們現在處在何
種光景中(賽 51:9-11)。應用這觀點就是將被擄歸回描繪為新的及更好的
出埃及,而被擄好像代表了混亂的重現。上帝以救贖主的身份帶來他子民
的更新,如同在起初以創造主的身份來轉變這混亂。上帝勝過混亂觀念應
用在未來的話,就是在終末之時上帝對惡的終結,以及嶄新創造應許的實
現。
所以作者看來:在出埃及與被擄歸回事件中這種創造和救贖之間的聯
結,可被視為創造性的行動,也可看到創造是上帝從混亂中拯救宇宙的一
種救贖行為。隨著洪水而來的拯救就是特別的證據,強調上帝對創造秩序
的主要承諾,且這創造秩序也配搭在祂救贖世界的方式之中。

作者的結論是:
在創 1:1 無庸置疑地,上帝是天地萬有唯一的創造者,並且肯定了祂的超越性
和自有先存性。儘管在創 1:2 描述了「空虛混沌」(讓人聯想到與近東創造神話,
及幾處舊約經文有關),這種「混亂」會重現的可能性強調是:上帝持續不斷的
能力將為他子民帶來生活上的秩序和更新、及末世終將勝過所有敵對勢力者的應
許。
故此我們便可以理解:舊約作者在創 1:1-2 並沒有試圖解決這些觀點之間的緊
張關係。雖然樣做可以產生邏輯上一致的神學觀點,但也因而會削弱其描述創造
的各方面的能力。在此,也如在別處,未解決的張力是必要存在的,因這可以保
持我們在理解上帝的本質和祂在世界中一切作為的豐富性和廣度。

三、 個人感受(10%)
作者從舊約神學的原則來提醒我們,要提防試圖詳細解答舊約作者沒有興趣詢問的問
題,即使可能是現代的我們所感興趣的神學辯論(如本文的「從無到有創造說」 vs.「混亂
先存說」)。

4
如同創世記中所顯露的「界限」神學觀,在經文觀察及研經中掌握那條詮釋的界限亦
是須時時自我提醒的。嘗試從敘事段落中提煉出精確的命題神學陳述可能也是不明智的,
因這有可能導致過度以今釋古的詮釋偏誤可能。
學後而知不足,故我們要謙卑地承認自己的有限性。因為在理解上帝本質和祂在世界
中一切作為的豐富性和廣度之事,是我們窮盡一生也無法達到的。一如老師常常提醒我們
的:身為神的僕人及教會的牧者,我們在聖經的研究上首要看重的乃是能否帶出造就羊群
的生命信息,而非過度的拘泥和鑽研。
四、 評論(20%)
我覺得作者的強處在於其論述的邏輯性和周延性:他首先旁徵博引地綜合了許多舊約
學者正反兩面的觀點和資料,巧妙地安排饒富邏輯性的舖陳結構,來探討空虛混沌中的創
造及提供空虛混沌是從哪裡來的幾種重要說法,在各段落中的小結處就明確地提出其個人
的論述。論述的高峰在於以其專長的舊約神學來引導讀者,將其一正一反的關鍵神學主題
(神創造了一切,神在創造中從空虛混沌帶出秩序),透過合的手法(混沌轉變過程的創
造觀點模式)來解決其間的張力問題。最後在結論時又回到文章所要探討「從無到有創造
說」和「混亂先存說」的二大神學主張的張力之中,提出救贖創造模式來支持其「混亂護
理說」的論述。
作者指出混亂並未在上帝的創造中被消除,而是被上帝所掌管,甚至為上帝所用來懲
罰人類罪惡的觀點固然能降低前述二大張力,但他不與其他學者一樣主張混亂的字義應視
為是負面的,反而是將混亂視為是相對創造的秩序且不必然是邪惡的。如此便避免了 將創
造論與神義論揉合在一起的嫌疑,也避開了這種負面勢力在永恆中預先存在的觀念,這成
功地避免使創世記蒙上多神教或二元論的陰影。
不過,在支持混沌轉變過程的創造觀點模式時,作者所舉出的經文,是否真如其所言
是可以直接依字面來闡釋?或是否真可以直接忽略先知文體、詩歌體裁的特色與限制?與
挪亞之約的應許是否不一致呢?這些都是是值得深究查考的。

參考書目
Gary & Miles。《聖經希伯來文初階》。江季禎、田頌恩譯。台北:華神,2009。
Routledge Robin, 'Did God Create Chaos Unresolved Tension in Gen 1 : 1-2', Tyndale Bu 61
2010,69-8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