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教會歷史─期末心得報告

《神學的故事》-Part 8

指導教授:張聖佳教授

研究學生:李永義

June 10,2016
《神學的故事》PART8 心得報告

道碩一 李永義


限的人何以能認識永恆、無限、全能的神呢?若不是榮耀的父透過在祂懷裡的耶
穌基督將祂自己表明出來(約 1:18);若不是父神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
給我們、真理的聖靈來與我們同在、住在我們裏面(約 14:17),我們何以能明
白一切的真理(約 16:13)、又如何真知道祂呢(弗 1:17)?

在此以第八部分—「教會統一的願景破滅」作為個人於本學期《神學的故事》研讀學
習的神學心得反思。經過一年的教會歷史學習之後,筆者體悟到歷史的反思正表明了「過
去不等同過時」的神學意涵。

基督信仰從耶路撒冷開始、當大逼迫臨到,初代教會的使徒與門徒們四散往猶大和撒
瑪利亞、腓尼基、塞浦路斯並敘利亞的安提阿等地,向猶太人、希利尼人傳福音;也同時
也往歐亞非三大洲傳揚福音。福音在中世紀時於歐洲發揚光大,十八世紀歐美經歷屬靈大
復興之後,展開了十九世紀的「宣教大世紀」並擴展到二十世紀的「群體宣教時期」1。從
神學反省來說,發展的關鍵除了上帝是宣教的上帝 (missio Dei) 2,宣教本是祂的心意、由
祂所發動、所攝理的之外;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以及隨後至十七世紀之間各宗派的興起,
顯然是這歷史進程中的另一個重要關鍵。

基督教的核心信仰真理例如三一論、基督論及救恩論,正是界定正統與異端的三面照
妖鏡 3。這部分在第五世紀時迦克墩會議(A.D.451)時經過日初代教父和早期的神學家和
主教們的努力之下,已奠定下了穩固的「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三 15)。然而「社會
文化情境的變遷」以及「教會內部的張力(鐘擺原理)」這兩大因素 4卻造成了在宗教改革
以降,教會及文明社會一片混亂擾攘、甚至是四分五裂的光景。究其因,當時代教會與社
會的道德與結構的改革,政治問題的新取向,經濟思想的轉型,基督教屬靈觀的更新,甚
至於基督教教義的改革 5,都是背後根本的影響因子。

十六世紀與十七世紀之交,基於神學的爭議及辯論,許多更正教和天主教的領域裡都
爆發了內戰。在中歐,更正教和天主教的三十年戰爭,宗教改革接近尾聲的時候,造成整
個基督信仰的國度四分五裂,連更正教主義本身也惡化分裂不斷。英國教會因原有的清教
徒運動,產生了許多更正教主義或蘇格蘭的長老會等小團體;而清教徒神學影響了北美,

1
黃和美,《在主一方—從海宣看 21 世紀跨文化宣教》,(美國:台福傳播中心,2011),78-80,97,104,「群體宣教時期
的特徵是:專門性差會、非西方人士支配、群體策略、到未得之民中,由曾經參加學生志願運動的金綸﹒湯遜及馬蓋文開
始。」
2
David J. Bosch 著,《更新變化的宣教—宣教神學的典範變遷》,白陳毓華譯,(台北:華神,2004),523-24。
3
蔡麗貞,《我信聖而公之教會》(臺北:校園,2004), 29。
4
鄭仰恩,<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於《新使者》150 期(2015/10),17。
5
麥格夫,《宗教改革運動思潮增訂版》蔡錦圓、陳佐人譯,(香港:基道,2006),序 xiii。

1
數以千計的各種清教徒移民到那裡逃避英國的迫害,建立新的基督教聯邦-美國。在荷蘭的
改革宗教會因為預定論教義鬧得四分五裂,亞米念主義因應而生。十七世紀基於對宗教戰
爭的反制,有些更正教徒熱衷於理性與科學的想要尋找純理性的宗教,就產生了自然神論。
而一股從宗教戰爭及理性主義的反動,並試圖從已淪為死氣沉沉的更正教正統神學教義中
掙脫的力量,就促成了注重經驗超過教義的敬虔主義,連帶地帶動了十八世紀初期的精采
的奮興運動。6

也因為受到後宗教改革動亂的影響,新的宗派和新的基督教教義如雨後春筍紛紛冒出
來:循道會以及它後來洐生的支派是從敬虔主義及奮興運動發展出來的,浸信會乃是清教
徒與荷蘭的重洗派交會所產生的火花。由下圖我們可以看見這些宗派的發展淵源及脈絡。

宗派發展之爭的根源在於:「每一個時代裡,基督徒都從他們的處境裡努力探究基督
教信仰以及宣教的意義,當然每個人都相信並且證明他們對信仰以及宣教的了解都是忠於
神原本的旨意。」7 誠然,教會當忠於因信稱義的福音,如果沒有持守核心信仰,教會就不
再是教會,福音也不再是福音了。然而在這過程中關鍵就在於如何分辨,哪些是有恆定性、

6
奧爾森(Roger E. Olson),《神學的故事》,吳瑞誠、徐成德譯,(台北:校園,2002),534—38。
7
David J. Bosch 著,《更新變化的宣教》,238。

2
必須堅持的神學立場?哪些是處境性、必須堅持的神學立場,隨著基督教向外拓展中所接
觸到的不同族群及其社會文化或哲學體系、政治運作(包括世俗政治和教會政治)、商業經
濟發展等要素而持續互動、融合、發展的 8。貝萬斯(Stephen B. Bevans)與施羅德(Roger
P. Schroeder)合著、結合了聖經、歷史、神學及應用的《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一
書,指出了六個恆定要素及與岡薩雷斯(Justo L. González)三個神學類型之間的關係。9 若
依該書分析及整合的概念來作為歷史神學的解讀架構(Frame),我們便不難理解這一段後
宗教改革所致新宗派和新基督教教義興起之因,也不難釐清存在於其間微妙的張力和鐘擺
效應關係。

教會歷史一再地提醒我們—有限的人對上帝及基督信仰的理解彷彿是瞎子摸象。她也
告誡著我們自古以來各宗各派存在著對信仰理解上的差異性和不同強調點:包括外在崇拜
禮儀(語言、音樂、視覺藝術、主理方式、內容、形式、聖餐的角色等)、對耶穌的認知(祂
的本質、角色,以及和上帝的關係等)、經典(範圍、詮釋主體、解釋原則等)、倫理關懷(致
力慈善工作、追求有紀律的禁慾生活、主戰/反戰、解放/反奴役運動、民主人權、生活方
式與世界觀等面向 10。而當這些不同的強調觀點在被過份強調時,往往就造成了扭曲或失
衡,甚至是彼此之間的對立、甚至是替天行道式的合理化迫害!這是在不完美的地上所難
以避免的歷史現實,而我們都是這不完美群體中軟弱的罪人。

正如一開始所說的:有限的人何以能認識永恆、無限、全能的神呢?關於教會也是如
此。在學習了一整年的教會歷史之後,最重要的心得便是:「基督徒需要了解的最為重要
的事件之一,就是教會本身並不是最為重要的」。不管是從無形教會或者有形教會的觀點,
教會的存在目的不在於教會本身,不是為了在罪惡的世界中提供一個避難所,不是為孤寂
的靈魂提供一個溫暖的港灣,也不是在受到咒詛威脅的暴虐海洋中提供一塊藉以獲救的木
板。11 當我們了解到:教會存在的目的應是為了上帝國榮耀的彰顯、以及救恩實現的蒙恩
管道之時,我們才能真正同心合意地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都尊 祢的名為聖,願祢的
國降臨、願 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在天上....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 祢的,直到永遠,
阿們!」。

8
鄭仰恩,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15。
9
李志輝,<書評—貝萬斯及施羅德合著。孫懷亮等譯。《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於《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
第 39 期,2015 年 1 月:「根據這六個恆定要素所提出的問題,分別是(一)耶穌基督是誰?他的意義何在?到底我們強
調祂的神性或人性?祂如何救贖這個世界?祂是排他的?包容的或是多元的?(基督論)(二)基督教會的性質是甚麼?
教會及其禮儀的角色是什麼?(教會論)(三)教會怎麼看她的終末性未來?神如何在世界掌權?教會的未來有何程度上
的樂觀?(終末論)(四)教會所講的救恩到底是甚麼?到底救恩的意義及其範圍有多寬,是個人性的或更為整全及宇宙
性?(救贖觀)(五)教會怎麼評估人性?人類是全然墮落成為一個罪人或本質上仍然是有若干神的形象中的善?(人觀)
及(六)作為福傳的處境,人類文化有甚麼價值?神在文化中的啟示的範圍有多少?文化中的善及惡有多少?福音處境化
時(福音與文化)」 宜教的六個恆定要素是按照岡薩雷斯和澤勒的三種類型學劃分的。
10
鄭仰恩, <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16。
11
貝萬斯、施羅德著,《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孫懷亮、柯博識、雷立柏譯(香港:道風,2011),7。

3
參考書目

David J. Bosch。《更新變化的宣教》。白陳毓華譯。台北:華神,1996。

貝萬斯、施羅德著。《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Constants in Context: A Theology of


Mission for Today)。孫懷亮、柯博識、雷立柏譯。香港:道風,2011。

李志輝,<書評—貝萬斯及施羅德合著。孫懷亮等譯。《演變中的永恆—當代宣教神學》
>於《環球華人宣教學期刊》第 39 期,2015 年 1 月。

麥格夫(Alister E.McGrath)。《宗教改革運動思潮增訂版》(Reformation Thought: An


Introduction Third Edition)。蔡錦圓、陳佐人譯。香港:基道,2006。

奧爾森(Roger E. Olson)。《神學的故事》(The Story of Christian Theology)。吳瑞誠、徐成


德譯。台北:校園,2002。

鄭仰恩。<基督教原本繽紛多元>於《新使者》150 期(2015/10),13-17。

蔡麗貞。《我信聖而公之教會》。台北:校園,200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