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射击竞赛中应用气功的体会

  赵国瑞

  (中国国家射击队,北京)

  射击竞赛中的气功应用,在中国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据中国人民大学体育系副教授王紫升介 绍,早在 1958


年他就将气功应用于高校的射击训练和比赛中,并收到较好效果。但从全国范围来看, 在 1981 年杭州全国射击
比赛时,原上海体院研究生温中申,运用气功静功作为心理调节的手段,加上 气功支援的方法,指导上海气手枪
运动员刘正宏,以 395 环的优异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引起射击界的 广泛注意,才得到有效的推广。从那时起有些
教练学习气功,并在训练和比赛中尝到甜头者,坚持了 下来。我就是从那时起,在温中申老师的指导下,向气功
先辈阙阿水老师学习少林内劲一指禅气功, 并借鉴温中申老师进行气功支援的方法,反复实践,不断总结,才摸
索到一些有益的经验,并在国内大 型外射击比赛中收到明显效果。

  下面从九个方面介绍气功应用于射击比赛的一些方法和体会,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运用气功静功进行心理调节训练

  这个问题我曾写过一篇《手枪运动员的心理调节训练》,曾在 1985 年全国《心理学在运动训练和 体育教学


中的应用》专仅学术论文报告会上,作大会报告,并被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编人《运动场上的心 理学》一书,向全
国发行。随着射击竞赛规则的不断改进,射击比赛的观赏性日益提高,“决赛”被普遍 采用,射击比赛越来越激
烈紧张,射击运动员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和心理训练的必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心理训练在整个训练中的地位,也
越来越显得重要。心理训练有一般心理技能的训练和#接具体比 赛的心理训练。一般心理技能的训练有心理调节、
注意集中、运动表象重现、生物反馈训练等等。其 中心理调节作为运动员心理技能训练的基本功,要求达到想放
松就能放松,想入静就能入静,想排除 杂念就能排除杂念。我们最初学习心理调节主要采用自我暗示、自律训练
的方法,放松与休息的效果 很好。但发现在完全放松以后,很容易进人半睡眠状态,打呼噜、流口水的现象不时
发生,重新起动也 需较多时间,显然不宜在训练和比赛的过程中采用。后期我们运用气功中静功的意守丹田、意
守命门 或意守呼吸等守点守窍的方法,以一念代万念,既有利于排除杂念,提高心理训练的效果,又能在放松
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随时启动转入下一发子弹的射击。

  1984 年 7 月第 23 届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了我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曾得益于心理调节。他在 奥运会总结


中写道:“最后一组是关键一组,我发现身后的观众和记者越来越多了,嘈杂声也越来越大 了,自己的精力也分散
了,又想后面一定要打好,无形中给自己一个压力,造成动作上的失误,成绩不 理想,前 7 发平均 9 环还不到,
只有最后三发了,自己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要拼、要控制好自己的 心情,所以自己做了心理调节、空枪预习,
一直到自己感觉好时才开始继续打。最后三发打了两个 10 环,一个 9 环。”许海峰最后一组是 91 环,总成绩以
566 环,仅以一环的优势获得冠军。如果不 T 进行心 理调节,不控制好心情,少打一环,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从 1985 年后,在许海峰的心理训练中,我把意守丹田、体会腹部的温热感,引人到心理调节中,每 天上午


进行半小时心理技能训练,结合治疗每周安排三个下午,进行马礼堂老师“六字诀”的竦习。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
力,自控能力又有新的提高。在 1986 年 9 月韩国汉城第 1 〇届亚运会上,许海峰就 获得四枚金牌,并打破自选
手枪决赛的世界纪录。当然破世界纪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的前^祖卩 打了 276 环,成绩很差。我把他叫到场
外,问清情况,在交谈中按住其大椎穴,促使镇静。根据他寅任 心强、关心集体成绩的特点,告诉他其他两名选
手成绩很好,让其放心,要求他回去多做一会心理$ 节,把心静下来,然后按平时动作大胆打。结果最后三组打
了 289 环,非常出色,为打破世界纪录奠$ 了基础。他在总结中是这样记叙的:“我到场外后,赵教练说了一下,
要我按动作打,王义夫、刘京生他 俩发挥正常,我们的团体没问题。回到地线后我坐下来休息调节六分钟,上去
打就好转了,第四组灼 环,第五组 94 环,前五发 49 环,后五发稍差只打 45 环,最后一发打了个 8 环,我又调
节了一会,最后〜 组打的很轻松,以 98 环结束。”后来决赛又打 95 环,总成绩以 660 环,打破了苏联运动员
所保持的 657 环的世界纪录。

  二、个体支援是常用的有效方法

  个体支援包括放松按摩、镇静按摩、穴位点按、补气、感应(帮助瞄准、扣扳机)等等。1983 年 11 月,在
我担任第 23 届奥运会国家射击集训队队长以前,曾对我们手枪班的运动员,先后在比赛中个别 进行过 31 次的各
种气功支援,用可以对比的成绩计算,30 发平均成绩增加 4.4 环。这是一个不小的 变化,所以当时的结论是:
“支援比不支援好
  气功支援在国家射击队从 1982 年到 1987 年一直是保密的。许多人知道我坚持练功,能够治病, 但不知道我
在研究气功应用于比赛。因为多数比赛是一个队几名运动员同时上场,要宣布有的支援, 肴的不支援,显得有亲
有疏,不利于国结。所以除了结合治疗进行一些按摩、补气外,其它支援对运动 员也是保密的。〃

  1987 年 6 月在瑞士苏黎世参加世界杯比赛时,组委会临时决定男子气手枪的比赛分三批进行,每 个队一批


上一名运动员,这样三名运动员均可得到支援的情况是比较少的。我在赛前正式告诉当时 的领队、北京射击场主
任、第一任总教练张福同志,这次气手枪比赛,我将对每个运动员进行气功支 援,如果我们能获得团体冠军,或
三人平均成绩达到 580 环,就算我的支援成功。这是我第一次向领 导正式申明气功在比赛中的应用。这个指标从
当时的训练水平来看是有风险的。因为当时这三名运 动员的比赛最高成绩才平均 580 环,而且从未拿过世界性比
赛的气手枪冠军。要想在一次比赛中,同 时打出他们的历史最高水平,是很困难的。结果我队不仅第一次获得团
体冠军,平均成绩也达到 580. 3 环,可以说是气功支援的圆满成功。从此以后公开的气功支援逐步扩大范围,
特别从 1988 年元月我 担任总教练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在其它射击项目中进行。

  1988 年 9 月在韩国汉城举行的第 W 届奥运会上*对射击队没有拿到金牌总体失利,我们进行了 认真地反思。


但在气功的个体支援方面,还是获得一些成功。如对许海峰气手枪决赛前用了半个多 小时;对移动耙黄世平决赛
前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和教练员密切协作,在运动员诚挚配合下,采用了镇 静按摩、食用发功的水果、感应、运
用信息迴避和心理咨询相结合的方法,促使许海峰在决赛中以 1 肌 4 环的好成绩,超过资格赛成绩比他高出四环
的、刚获得自选手枪奥运冠军的罗马尼亚巴比而夺得铜 牌;黄世平在决赛中以 98 环的优异成绩,超过苏联名将而
获得银牌。这些都是我队在 24 届奥运会上 的最好名次。所以从气功的个体支援方面来看是成功的,而且逐步形
成了综合支援的一种模式。

  气功支援第一次向被支援的运动员公开,是 1990 年 8 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 45 届世界锦标赛上。 在自选手


枪资格赛的比赛中,我队王义夫以 569 环、李金豹 567 环都进人前八名的决赛。鉴于王义夫 在此以前的大赛中,
决赛成绩不够理想,我心血来潮、情不自禁地对王义夫说:“这次决赛,我来助你> 臂之力,试一试看。”当时在
场的有中国射击协会副秘书长兼翻译李锋,高级教练宋学林和即将决齐的李金豹。我随即用镇静的手法对王义夫
进行六遍放松,并向一瓶矿泉水发功,告诉他在感到紧张时喝 几口。结果王义夫在决赛中确实喝了几次,并打出
94 环的好成绩,以 663 环的总成绩,获得世界锦标 餐的个人组军,这也是当时我国手枪选手在世锦赛上有史以
来取得的最好名次。

  1990 年 9 月在北京举行的第 11 届亚运会上,在自选手枪和气手枪的决赛前,许海峰、王义夫、李 金豹等在


运动员休息室,都乐于接受这种气功支援。经过运动员的顽强拼搏,不仅夺得这两个项目的 四枚金牌,还第一次
包揽了自选手枪个人前三名。在这次亚运会上,高级教练韦星航还主动遨请我, 要求对他所训运动员王润喜、石
玉杰等进行支援,也都达到预期的结果。

  三、整体支援的奥妙尚待进一步认识与开发

  早在 1987 年 11 月广州举行全国运动会时,著名气功师严新就曾应遨对一个射击队进行过整体 支援,而且


取得很好效果。但由于我的功夫不济,一直未敢尝试。而第 2 4 届奥运会虽然个体支援基 本成功而总体失利,促
使我下决心深入探求整体支援的方法。1989 年易学高手王诚心应遨到我队 时,我们曾广泛研究了布场等整体支
援的一些方法。1990 年 5 月有缘和老战友、藏密研究会研究员王 紫升教授重新相聚,探讨交流了气功支援射击
的各种方法,更增强了掌握整体支援的信心和勇气。 1990 年 9 月气功名家刘少雄主任医师、夏双全教授住到射
击队,难得有机会共同参加第 11 届亚运会, 使我对亚洲各国在比赛中运用气功的情况更加清晰,使我们用各种
支援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可 以说从 1989 年后,我们把个体支援和整体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促进射击
队不断登上新台阶的 诸因素之一>

  B 1990 年第 11 届北京亚运会,设 40 枚金牌,我们夺得 27 枚,创历史最高纪录。1991 年在第七届亚

  洲锦标赛上,又夺得 3 1 枚金牌再创新纪录。直到目前上述两类比赛的金牌数,仍是我队的最高纪录。

  ■ 1992 年在第 25 届奥运会上获两枚金牌、两枚银牌。其中张山战胜了众多的男子汉,打出了中国妇女

  的威风,震惊了射坛,成为 25 届奥运会上广为流传的佳话。1993 年在汉城世界杯赛上获五枚金牌,第 一次


跃居榜首。1994 年 7 月在意大利举行的第 46 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上,我队获七枚金牌,首次登上
  | 成人项目的世界榜首,实现了全国射击工作者几十年的夙愿

  有时在支援比赛中出现今些不常见的现象,.如 1994 年在第 46 届世界射击锦标赛上,我男子气手 枪选手王


义夫、许海峰、张胜合三名国际运动健将参赛,其中两个是奥运会冠军,一个是青少年气手枪 世界纪录保持者,
在风平浪静、不冷不热的室内射击场,竟然没有一个超过 580 环;我女子运动手枪李 对红、范小平、王丽娜也都
是国际运动健将,世界杯赛冠军,三个人的成绩也都没有上 580 环,可以说 是严重失常。若在国内全运会打出这
样成绩,肯定会非常遗憾,有人会暗中流泪。但是其他国家众多 的奥运冠军、世界冠军、世界纪录创造者、保持
者们,却比我们更失常!我们还是拿到了这两个项目的 团体世界冠军丨在我所进行的十几次大赛支援中,大多有
超水平发挥或险胜的现象发生。有的人会说 这是巧合、是运气,有的说是有冠军的缘份,也有的说是一种运势。
不管用什么形容词,我们都不会过 分看重其成功的必然性,只是在这些大赛的总结中,把气功和其他科研支援作
为成功的经验之一,不 过气功的作用更不便细说,但却使我更深地体会到,整体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机遇和运气
是可遇而不 可求的,但又不是完全不可改变或调控的。气功的整体支援包括的内容很广,我们进行的只是有限的
I 几项,尚待更多的气功爱好者去探索、去开发。

  四、气功治疗、气功表演有其独特的作用

  射击队的酱疗保障工作是比较好的,有队医、有按摩大夫和不少的理疗器械,气功治疗只是在比 赛时和特殊
情况下偶尔进行。我从 1982 年 4 月按气功大师阙阿水老师教的站桩方法,坚持四个多月 目份温中申老师到北京
来时,一见面就说我可以给别人治病了,并告诉了几个基本的治病方法。我最初渰病是 1983 年初第五届亚绵赛前,
运动员、亚运会冠军邓泽宁的腰疼得厉害,不能寿 腰和下蹲,影响了训练。我向他腹部发功,每次 30 ~40 分钟,
前几次效果不明显,从第 5 次以后,他想 II 疼痈好像一屑一眉地减轻。治疗 9 次后基本恢复正常,而且没有复
发,保证了亚锦赛比赛,并赛得 播准手抢圈体冠军,还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对我是很大的鼓舞。1983 年以
后,我观察和借褰事友: 王世民大夫手法治疗的方法,加上发放外气,形成一种四不像的治疗方法,比单用气功
不仅省力,效果 更快一些,从此就和治疗结下了不解之缘。

  1987 年 9 月到汉城参加世界杯赛时,有一次晚上我和翻译在宿舍正和东南亚一些朋友交谈时,女 子步枪运


动健将芮青,弯着腰,捂着肚,满头大汗,疼痛难忍,高级教练甘春凤带着她,找到我说痛趣很: 重,请我窜助
调理。我向其腹部发功,不到 5 分钟她就笑着走了,保证了当晚的休息和第二天的比赛。

  1988 年 4 月国家射击队到长沙参加全国冠军赛,在火车上发现高级教练甘春凤的左脸肿得明类,

  她说吃药打针也没有消炎消肿。因为在火车上发功治病挺惹人注意的,所以我让她坐在我卧铺对面 的下铺,
全身放松,两眼微闭,女子世界杯赛冠军李丹在她旁边,我开始试验,用意念消肿,4〜5 分缝 后可以看出肿脸
在消退,十来分钟后脸部基本恢复正常。李丹惊奇地说••“肿消了!肿消了!”而且她 在旁边的感觉,先是头部发
凉,然后逐步向下放射。为什么能消肿我也说不清,也可能是巧合。

  1989 年 9 月下旬身体训练时,我正和运动员打篮球,队医彭惠荣副主任医师找到我,她的脖子疼 了两天多,


不能转动,说话不能大声,不能笑,按摩、针灸仍未见效。到我办公室后,一摸她的左肩硬梆 梆的,一摸就叫痛。
这次调理了 20 来分钟,基本恢复正常。

  1992 年 5 月奥运会前,著名运动员王义夫由于过敏,全身浮肿,脸肿得吓人。我与办公室主任于 淑文和气


功师时修娟女士,到北大医院去探望。时修娟在王义夫病重的情况下,说他可以拿本届奥运 会冠军,随即为王义
夫进行了调理。在离开病房的走廊上,她还吐了—小口血。我和于淑文主任都关 心地问她身体有什么感觉,她说
不要紧,是把王义夫的病气引到自己身 Jbv 再排泄出去。她的这种奉 献精神,使人非常感动。而且两个月后王义
夫果然拿了奥运冠军。

  当然有些气功师到队里来治病和表演就更神奇了。1993 年 8 月在成都举行七届全运会射击比赛 时,著名运


动员李对红的乳房有一肿块,经气功服务团刘少雄老师两次治疗就不翼而飞了。李对红的 感谢信是这样写的:“我
的左乳房内有一硬块,开始并未在意,后来时常疼痛,经诊断为乳腺增生,须 要动手术,由于比赛没时间跑医院,
到今年初硬块已发展到有小鸡蛋黄那么大小了,并且时常痛得影 响到不敢跑步。有幸的是在八月份参加七运会决
赛期间,刘少雄气功大师也到赛场义务为大会气功 支援,经刘大师用气功为我治疗了两次,我的乳腺增生硬块就
完全消失了。我非常感谢刘少雄气功大 师。”应该补充说明的是,我追访她多次,一直没有复发。气功师们到队
里来治病的例子数不胜数,因 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记叙了。

  当然我们还组织过一些其他表演,僮俊杰老师的催眠表演;刘少雄老师显示天目位置、透视、遥诊 等表演;时
修娟老师透视、遥测的表演;1997 年上海全运会时,气功服务团刘少斌老师不接触身体的定 身法表演;刘心宇老
师空手握熟鸡蛋的表演等等。这些表演除了使运动员、教练员开阔眼界,拓宽思 路,培养对气功的兴趣与爱好外,
也促进了气功在射击界的推广与应用。

  五、食用发过功的饮料和水果,有助于运动员保持沉着镇静,提高竞技能力 这方面我看过不少科研材料,对
发过功的水的紫外光谱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对人体血红蛋白和| 免疫功能的影响等实验材料。我没有进行过这
方面的测试,但在比赛中多次应用的效果还是明顾的。

  1992 年 4 月到巴塞罗纳参加 25 届奥运会前的热身赛时全队人员大会后,根据比赛日程和原来| 的基础,又


召集李对红、李双红、周丹红、张英洲等六名优秀运动员开会公开申明准备对他们进行气功支援,包括食用发功
的饮料和水果。同时对这么多项目的运动员进行公开支援,还是第一次。

  4 月 28 日上午,先支援著名步枪选手、卧射 40 发世界纪录保持者之一的张英洲,他的男子气步枪 前三组


98、99 比较正常。接着又去看女子手枪比赛。这个项目由 30 发慢射、30 发速射两部分组成。 李对红的慢射快
要打完了,成绩不好,最后只打 288 环。女子运动手枪是我们 25 届奥运会夺取金牌 的重点项目,李对红又是夺
标的重点运动员。重点的重点没有打好,当然引起我的高度重视。在打速 射前,我对李对红进行了镇定按摩和心
理咨询,做好心理准备。又把事前发了功的香蕉给她,要她在 打得不顺利时再吃。因她也带有香蕉,说已经吃过
了。我半开玩笑地说:“吃过也得吃,没吃也得吃, 打的不顺或心情紧张时再吃。”结果前三组很顺利,
50、49,50,第四组打了 46 环,李对红按要求吃了 两口香蕉,第五组 50 环,又吃了两口,最后又打一组 50 环,
速射 295 环,资格赛以 583 环暂列第 S。决 赛前又做了镇静性的穴位点按,与 13 次打破世界纪录的董湘毅教练
共同进行心理准备,结果决赛打 了 99 环而获得冠军。

  对老运动员石玉杰支援的次数比较多,他深有体会地写道:“自 1989 年至 1991 年比赛中,我都在 国家射击


队总教练的气功指导成功地完成了比赛任务,……在参加亚运会比赛中,也是用上了气 功信息水使我在亚运会的
比赛中打出了 585 环的好成绩,为我们国家团体冠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 后获团体冠军,我个人获亚军,较好
地完成了任务。1991 弈亚洲射击锦标赛,这要通过参加选拔赛来 定人员,如果选拔不上就参加不了比赛,在两次
的选拔赛上我已排名到第十三名了,看来无望,就在这 时我又去找总教练帮我用气功信息水,结果打出了 590
环的好成绩,从十:三名越到了前三名,这可是 死里逃生,最终参加了亚锦赛。在亚锦赛中也是用上了气功信息水,
又打出了 584 环的成绩获得个人 冠军、团体冠军。总之三年来都在关键的时候,用上气功信息水起到了很大的
作用,我个人认为在用 气功信息水的时候,感觉在最紧张的情况下使自己心情较为稳定,使自己能控制住自己,
信心比较足, 使自己整个身体的各个部位都有劲,协调性比较好,……我相信气功在射击方面的应用是完全可以
的,对取得好成绩非常乐观,气功的前途是光明的。”石玉杰技术基础好,他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亚洲 冠军,曾
打破过全国纪录和世界纪录,他又练气功,信气功,是成功配合的关键。当然不可否认“气功 水”的作用,可能
会有“心理暗示”的精神作用,但是我想不管是水的成份变化,或是心理暗示,只要能 使运动员保持清醒冷静的
头脑,坦然镇定的情绪,有利于比赛发挥,总是有好处吧!

  六、“三结合’,的综合支援是提高比赛发挥能力的好方法

  1991 年在全国高级射击教练员第一期岗位培训班上,我主讲“影响射击比赛发挥主要因素的分 析”时,根


据多年的经验教训得出:正确的比赛心理准备十恰当的赛前训练安排十有效的气功支援 =比赛的成功。这三者相加,
实际上是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科研气功效应三方面的有机结合,也 是教练员、运动员和科研人员三方面的
有机结合。比赛的成功,不完全是夺得金牌才算成功,而是根 据不同的技术基础,打出正常水平以上的好成绩,
都属于成功。

  在我担任总教练时,多是侧重整体支援,很少有机会对个别人进行系统的全面支援。进行必要的 个体支援时,
也只是用穴位点按,镇静按摩,促进运动员情绪的镇定和动作的协调,或用气功饮料、水 果等相对单一的方法。
1996 年 9 月我离休后参加比赛支援的机会大大减少了,但全面运用综合支援 的方法却更有利了。

  I9%年 10 月 12 日,全国射击锦标赛在北京射击场举行。前两天山西队一些重点项目没有打好。 山西训练基


地副主任、国家级教练、体育气功应用委员会副主任李万会到我家看望,希望给他们一些 支援。初步确定支援
I4 日比赛的女子气手枪运动员陈静,并简要介绍陈的情况。她平时训练水平 380 来环,考核最高 382 环,比赛
最高 381 环,去年比赛平均才 374〜375 环。我很清楚这个成绩与各省市优秀运动员相比较,应该说是低水平的,
要想在全国拿冠军,真可谓是“梦想。但是怎样使、

  想,,成真了呢?在我向她的教练李建设作进一步了解情况后,确定运用综合支援的步骤与方法。我 要求教
练与运动员-起来找我,共同进行心理咨询和比赛准备。经过赛前、赛中和决赛前的四次突 谈,补气、增强稳定
按摩、促使镇定的穴位点按、感应瞄准、扣扳机和使用气功水等方法’帮^助^静以 485.3 环获得全国冠军。决
赛后,在现场的山西射击队韩桂兰副队长,紧紧握着我的手,再二表示感_

  并遨请我到山西去讲学,还遨我一定要去。

  陈静是属于超水平发挥,是在别人总体发挥不好的情况下而获得冠军的,这样的概率毕竟是不离 的,多少带
有几分偶然,但仍可说是综合支援的成果之一。

  1997 年 10 月,在上海第八届全运会时,对上海队女子步枪运动员赵鹰的支援,是三结合综合支援 的更完整


过程。我应邀到上海队帮助准备比赛时,女子步枪教练王跃舫,主动向我系统地介绍了赵鹰 的训竦比赛情况,又
详细研究了对赵鹰的支援方法和赛前训练安排。

  在训练安排上贯彻精练精打,敢于从严,要有控制成绩的概念和措施。^心理准备上结合补气在比 赛前一天
的下午进行,我和王教练同赵鹰交谈了近一个小时,并对其左臂进行补气。赵鹰和陈静都是 经络敏感型的,赵鹰
当时感到“左臂与背部有股热流”#众

  10 月 13 日下午 1 时 30 分,女子步枪卧射比赛开始,约定 12 时 10 分进行镇静按摩。然后我去布 场。比赛


开始时我告知王跃舫教练,比赛过程中赵鹰每打一发,你都要把自己的心情调节到心平气 和,做到无论打好打坏
都要不急、不烦、不慌、不乱,始终要坦然镇定、自信能赢。若自己心情不平静、 思绪很乱时,可离开运动员,
到别处走走。王教练按照我的建议,发发调节自己的心情,心平气和、坦 然镇静,一次也没有离开坐位。最后公
布成绩,赵鹰以 597 环,最后一 s 组 100 环获得冠军,并打破 5% 环的世界纪录。王教练和赵鹰在靶场门口见到
我后,紧握我的手,再三谢谢,流出了激动的泪水。我 也眼睛发湿,赶快离开了现场。过去进行前气功支援,多
数人不知道,少数知道的也只是一般地表示 一下,而在现场这样激动的场面,确是一种鼓舞和鞭策。在以后的来
信中,主跃舫教练还提到,“当赵 鹰比赛打完后,第一个想找的就是您,我当时很激动,在这里再次表示感谢,
我也永远不会忘记您在关 键时刻对我的帮助。”其实赵鹰成绩的取得,是上海队特别是王教练经过多年艰苦训练,
为她打好了坚 实基础,刘淑慧教授从心理准备上也作了大量的工作,王教练和我在比赛中密切协作,默契配合,
赵鹰 顽强拼搏、全力合作的共同劳动成果,是比赛成功模式的又一次典型实践。当然赵鹰在八运会上的成 绩,
属于自己比赛的最高水平,在大赛中打出这样高水平成绩的概率,也不会是很高的,但是运用综合 支援方法,而
打出较好水平成绩的概率,肯定会高得多。

  2001 年第九届全运会时,上海射击队又邀请我前去帮助做赛前准备。我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支援。 这届全运


会上,上海队夺得三枚金牌,超额完成了任务。其中和王跃舫教练密切配合,使其所训运动 员时佳,虽然夺标实
力并不雄厚,但也获得了女子步枪 3 x20 冠军。‘.

  2004 年第 28 届雅典奥运会前,我作为国家体育总局专家组成员、国家射击队督导教练有幸参加 比赛前的训


练和比赛准备工作,并全面支援射击队的比赛,为夺取四枚金牌再攀新高峰贡献了自己 的一份力量。其中又和悟
性很高的王跃舫教练紧密配合,促使其所训运动员杜丽获得了第 28 届奥连 会的第一枚金牌。国际奥委会主席罗
格,亲自为杜丽颁奖。王跃舫教练也在她的 28 届奥运会总结 中,特别提到了我的帮助。(见 2004 年第六期
《中国射击射箭》)这种认可,使我感到无上荣光。

  七、气功预测是成本最低、速度最快》准确率比较离的我国优秀傅统文化 气功预测属于易经范畴。我们真切
地体会到它的实际效用,尝到了甜头,所以才长期坚持使用,得出上述结论。

  我们进行的第一次比赛预测是 1982 年 8 月。上海体院研究生温中申到我队来帮助心理训练,因 知道他会气


功、会预测,我和北京射击场张福主任一起,有一次很随意地问他:“你看我们九届亚运会 能拿几枚金牌?”温不
假思索地说:“5 ~8 块”。我们一笑置之。那时还是把这看成一种“算命”,不太 重视。但也感到他说少了。因
为八届亚运会我们已经拿了八个金牌,有些项目还没有打好。九届亚 运会前,我们的整体实力有明显增强,预计
至少可拿 10 & 12 枚金牌。因是顺便问问,顺便说说,不太 在意。但是新德里九届亚运会结束后,我们只拿了八
块金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这才使我们深深感 到,温中申老师预测得挺准的。

  1983 年 11 月在第 23 届奥运会前,我担任国家射击集训队队长后,又遨请温中申老师到队里来帮 助心理训


练和比赛准备。由于我们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有些项目还没有参加过世界性比赛,确实心 中无数,那时最大的
愿望是争取能拿一枚金牌。当时我和张福主任在办公室,让温中申老师测测 23 届奥运会能不能拿到金牌。温笑
着说,可拿 3 ~5 枚金牌。这大出我们意料。我们当时不太相信地问 他,你说那些项目、那些人可能拿冠军?他
列举的有王义夫、许海峰、李钟琪、金东翔、吴小旋、李玉伟、 文芝芳等 7 ~8 人。结果大家都很清楚,射击队
确实拿到了三枚金牌!许海峰实现了我国奥运金牌零 的突破,吴小旋成为我国第一个女子奥运冠军,李玉伟成为
奥运会最年轻的射击冠军。这是比赛预测 的历史上极其光辉的二页。

  1990 年 9 月第十一届亚运会前,我在通信中请老朋友、易学高手主诚心进行预测,他在给我的回 信中写道:


“金牌的数量是射击+射箭=28〜30 块保险“在短枪和长枪中,客观决定了短优于长,达 不到如上要求则是人为
失误和放弃……赵国瑞——加油丨!!注意保密!此信请保存!诚心 1990 年 9 月 8 日凌晨。”当时根据第 7〜
10 届亚运会的情况,我队最高在第十届亚运会上拿过 15 枚金牌。国家 体委给我们的任务是 16 ~ 18 枚金牌。
考虑到射击设项增多,有利于我,我们对新闻媒体的宣传口径 是:力争超过半数金牌,即 20 块。

  王诚心虽然写的射击+射箭=28 ~30 块,但我很清楚,射箭的对手是韩国,当时韩国不仅在亚洲, 而且在世


界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射箭只设四枚金牌,要超越韩国,确实很难。那么射击最高拿 23 块,还有可能,但要拿
28 块,我当时没敢想。结果我们拿到了 枚金牌,大大超额完成任务。我和游 泳总教练陈运鹏,还被新闻媒体评
为第 11 届亚运会的最佳教练。这里还有一个插曲,正如王诚心预 测的那样,完不成 28 块,有“人为失误”的问
题。最后米移动耙资格赛成绩,我队个人排在第 H3 位,而且我第一名比朝鲜第四名的成绩高出 9 环。这个项目
在一个月前的第 45 届世界锦标赛上,我 队刚获得团体冠军、个人亚军,整体水平比朝鲜高出许多。决赛又是我
们特长,夺取这枚金牌应该很 有把握。但由于松懈、麻痹,心理准备不足,让朝鲜的第四名拿了冠军,使我们没
有达到 28 块。这个 美中不足,胜利中的遗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由于武汉体院气功教研室主任夏双全教授参加 11 届亚运会气功服务团,常住在射击队,当得知 他还管辖一


个特异功能班。我好奇的请夏教授让他们的小学员测测代表团和射击队的比赛情况。因 为我分工夏教授主要支援
手枪速射班,他又叫测测速射班老运动员石玉杰的情况。这些小学员的回 信是 9 月 1 3 日写的,在全运会开幕前
邮寄到了北京。其中一个叫李凭的小学员,预测石玉杰的“比赛 情况:在两个项目的比赛中,夺得一个第一名,
一个第二名。”事实完全正确。问题是石玉杰这个老运 动员,平时训练水平高,在很多教练心目中发挥欠佳,预
测他能拿冠军、亚军,也不是常规的思维能办 到的。不要说别的国家,在中国队里面高手也很多啊!

  还有一个叫赵阳的在来信中写道:“亚运会我国金牌总数量是:我中国金牌数位列第一,且女子金 牌数多于男
子金牌数,为二十五枚左右。金牌总数是全部金牌的三分之二强,是一百八十五(四)枚,圃髓比赛中,各人所得
金牌不算,算团体。”赛前脱拿 184 ~ 185 个金牌,我是完全不信的。因为 i986 年第十届亚运会我们代表团♦
了 94 枚,以一枚优势险胜韩国。但在 1988 年第 24 届奥运会上,韩国的 金牌大大超过我国。第十一届亚运会在
北京举行,设项有利于我,按常规可能增加 20%的金牌,也不 会超遇 120 块。体委和代表国领导对新闻媒体讲要
超过上届,力争上百。对内则要求争取达到 120 枚左右。代表圃金牌榜上最高也只标到 150 枚。逭封信也是压在
我那里了,没有对任何人讲。只是 当代表圃拿到 100 枚金牌时,有一次在亚运村代表国金牌公布栏的旁边,碰见
袁伟民圃长的时候,我 说有人预测我们可拿 180 多块,他只是莞尔一笑。当时连我也是不相信的。但最后我国拿
到了 183 枚金牌,大大超出人们的意料。

  1992 年第 25 届奥运会前,夏双全教授到北京开会,我请他让赵阳再测一下代表团在 2 5 届奥运 会上能拿


多少金牌,哪些项目能拿几块。第 25 届奥运会后,国家体委训竞司司长、原武汉体院院长、 体育气 0 研究会副
理事长钟添发告诉我:“赵阳的信交给他了,上写着等奥运会后再拆,他把信交给科 教司金 il 长了。奥运会后打
开一看,预测代表团拿 16 枚金牌,完全准确,金牌分布也差不多,这一回 不用我们自己宣传了。”我相信钟添发
司长是不会说谎的。

  1992 年第 25 届奥运会前,我曾写信告知好友王诚心,请他预测一下射击队能否完成“誓夺金牌” 的任务。


他托人带来的回信中写道:“一枚金牌不会放空,希兄慎之又慎。”并预测王义夫能拿冠军。 预测得非常实际,基
本准确。

  1994 年第 12 届亚运会时,由于原苏联的中亚五国第一次参加亚运会,我射击在亚洲的优势地位 受到严重挑


战,而且第 11 届亚运会时,我们有十个优势项目被取消,究竟能拿多少金牌,心中没有把 握。请示领导后我把
王诚心请到北京,他预测我们只能拿 13 ~ 15 枚金牌,我说把各种有利因素都加 上,我的支援、你的支援、再
请人来支援,能拿多少枚,他笑了笑说 15 枚。当时领导给我们的任务是 17 枚金牌,王诚心的预测显然是个泄气
的信息。不过虽然我们长期坚持预测,但不论预测好坏,我们都 把预测的结果限制在很小范围内,以免影响队伍
的情绪和士气。这次我把范围限制在主任和我们四 个队干部,并告知王诚心不要向任何人透漏预测的结果,不要
主动找教练去预测。我在向副总教练张 恒、刘伟生、副队长孙盛伟讲的时候,也说不要扩散,不要全信,要用我
们的工作力争超过其预测。在 广岛亚运会比赛中,当进行完 24 个项目时,我们己获得 13 枚金牌。最后两天还有
1 〇个项目,有 6 个 是我们的优势项目,既使按拿 50%金牌比例计算,也可再拿 5 块而达到 18 枚金牌。我们队
干部议论, 这次要打破王诚心的预测了。但后两天鬼使神差地只拿了两块金牌。全队硬是没有超过预测的上限
一 15 枚金牌。副总教练、国家级教练刘伟生说:“我算服了”。

  1996 年对第 26 届奥运会的预测,更是奇妙而高度准确的。1996 年我已退至二线,所以 2 6 届奥 运会我没


有组织预测。我大女儿赵蕾在安徽一家广告公司和射击俱乐部担任总经理,由于商业需要, 把王诚心请到了合肥。
这时许海峰已担任国家队女子手枪教练。当时女子手枪虽然没有拿过奥运冠 军,由于训练水平高,也多次被列为
我队争夺奥运金牌的重点项目。但 26 届奥运会前,几次热身赛打 得不理想,还受到了批评。他对奥运结果的担
心是很自然的,因此顺便请王诚心测—测奥运会的结 果。王诚心预测在 26 届奥运会上,射击可以拿两个金牌,
男的一个,女的一个,长枪一个,短枪一个, 许海峰所带的女子手枪运动员可以拿冠军,有 150%的把握,让海
峰放心。而且在当天还给我打电话, 告诉上述预测。这种预测完全没有江湖术士们的那种模棱两可、含糊不清的
词句,而是掷地有声,非 常肯定。结果证明,完全准确。

  1997 年 9 月上海射击队遨请我去帮助做八届全运会的准备。上海体委给他们的指标是一个金 牌。因为从第


五届全运会后,上海射击不太景气,第六、七届一枚金牌未拿。这次能不能拿到,我在上海给好友王诚心打电话,
请他预测一下能不能拿到金牌,那些项目有希望。这次他要我告诉他一个 字。我灵机一动,身在上海说就测
“沪”字吧,他迅速地说,拿金牌没有希望。沪字旁边有个尸字,尸就 表示死,所以无望。但尸宇上面有一点,
还有一点点的希望。沪字旁边是三点水,水是阴,女属阴,代表 女子比男子希望大。因为字比较简单,含义清晰,
我记忆很深。其实他并不了解上海队的实际情况。 在近 1 >*2 年的比赛中,特别在全运会的预赛中,男子项目
的技术实力比女子要强得多。事实证明王 诚心预测得完全正确,希望不是很大的女子卧射,为上海队获得了唯一
的金牌。但确实赢得很险,成 绩和第二名相同,只是最后一组多一环。

  2000 年第 27 届奥运会时,许海峰又让王诚心预测女子手枪两个项目能否拿到金牌。他预测拿一 枚有把握,


拿两枚难度很大、可力争。结果获得一金、一银,创造女子手枪在奥运会上的最佳战绩。预 测基本准确。

  2004 年第 28 届雅典奥运会时,许海峰已经担任国家射击队总教练,他又请王诚心测测全队能拿 几枚金牌和


金牌分布的情况,我也在场。王诚心认为,拿两枚金牌是口袋里装的,努力争取可以拿三 枚,拿四枚金牌有希望,
但对外不宜宣扬。结果射击队拿到了四枚金牌,第四枚属于险胜。事实再次 证明,王诚心的预测是正确的,但对
金牌分布的判断还不够准确。

  从上述列举的大量事例来看,预测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但成功的概率很高。我对气功预测的 态度是不可
全信,不可不信,主要依靠自己的工作。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于工作,而不在于有没 有气功预测。我们制
定的训练比赛计划,从来没有根据气功预测的结果,而只是用其作为检验完成计 划目标的一种辅助手段。我所制
定的大量训练比赛计划、指标也是预测的结果,那是根据历年比赛、 特别是近几年比赛的成绩、教练员的业务水
平和经验、运动员的技术和心理状态、训练比赛的经费、物 质保障条件等来制定的。但温中申、王诚心、赵阳、
李凭、时修娟等人,显然不是根据这些。我不知道 用什么样的科学方法能比他们预测的更快捷、更准确、更经济。
我认为,对先人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 的精神财富,应该重新认识与开发。群众中有真才实学的、有特种功能的,
还是大有人在的。走“中西 医相结合”的道路,才是攀登科技高峰的光明大道。

  八、气功支援是有志学习的人都可学会的

  —谈到气功,没有体验的人都感到很神奇。一谈到气功应用,总认为是高功夫老师们的事。事实 并非如此。
人人都有发放外气的功能,这是人类的本能。关键要看你的观念解放不解放,自信不自 信。我曾经做过这样有趣
的试验。1996 年 11 月我应邀到山西射击队去讲学,连续讲了'三天,在最后 一天,讲影响射击比赛各种因素的
分析时,因联系到气功应用,我顺便说,明天专门讲气功在比赛中的 应用,欢迎自由参加,有兴趣的可以来听听,
没兴趣不要勉强。可能我在前两天谈到对陈静的帮助,结 果除原来的射击教练都参加外,射箭队的领队、教练、
心理老师、射击队的按摩大夫都来参加,人员猛 增一倍。我首先说明,今天听课的人比预想的多得多,说明大家
对气功有好奇心,有兴趣,这也是一种 缘分。我昨天晚上考虑给大家授功,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特异功能”,
都是“神仙”。假若别的星 球有人的话,他们也会把我们都看成天上的神仙,不过很多人的功能被传统的观念禁
锢着,我只是激 发一下。_

  我首先测验一下大家经络的类型。测验结果,极敏感型占 25%,敏感型的占 38%,不敏感的占 31%,迟顿型


的只占 6%。我说我也是迟顿型的,和许多优秀气功师在一起,他们发功,我也没有感觉。 治病和支援不管敏感
不敏感,信与不信,都有效。但要学好气功,须要相信,否则不灵。然后我让大家 重新坐好,全身放松、舌抵上
腭、面带微笑、两眼微闭、两手心向上,放在膝盖上做接功的准备。我讲了 约三个小时,讲气功应用的例子更多、
更具体一些。然后让大家慢慢睁开眼睛,搓搓脸,活动一下身体。接着让每个人用刺指着自己另一只手的手心,看
肴有无凉、热、酸、麻、胀、瘠、跳和蚁行等感觉。 结果 100 %都有各种不同的反应。只有射箭队领队棰中平脱,
我的手心反应不明顾,但稍有一点跳动 的感觉。我说逭耽是气感,脱明你也能发放外气了。大家热烈鼓掌,表示
谢意。聒虽逭样说,不通我 相信绝大多数教竦是不会去运用气功的。傅统的观念和气功神秘感,把人们的思想束
缚的太死了。 当然,这决不是说仅有气感的新手,运用气功的效果和优秀气功高手的效果都一样了,逭里还有一
个 功德、功能、功力的离低问题。

  九、要把气功的作用放在适当位置,既要聪可又不能夸大

  本文主要讲气功在比赛中的应用,列举了不少例子,都和比赛结果挂了钩。是不是气功单独起了 作用呢?不
是!肯定不是!我们最后得出的三结合综合支援的成功模式,也是从另一种角度说明这一 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
是一分为二的。看待一个人是这样,你把他历史上做过的好人、好事、好思想 集中起来,可以立功受奖,成为模
范;如果把他曾经做过的错事、坏事、曾经产生过的坏思想集中起来, 最低限度也得受批判、受处分。所以对人
对事要用两分法。对气功也是这样,既要看到它的作用,又 不要夸大它的作用。这一点在历次大赛的总结中,我
们都是这样做的。如对射击队连续几年登上新 台阶的原因,我在第 25 届奥运会的总结中曾列举了四条:

  1、 党和人民的关怀,国家大量的经济投人,改革开放大好形势的激励是获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2、 是体委领导、司领导和代表圃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

  3、 是全国射击界的共同努力,各行各业大力支援的结果。

  4、 是教练员运动员多年的辛勤劳动、顽强拼搏的结果。

  离开国家、上级领导和各个部门的支援,将一事无成,忘记了他们就成了政治上的贪污犯。

  对于气功的作用,我在上述总结中是这样写的:“气功支援起到应有的作用。射击队从 1980 年开 始心理训练


并把气功静功引人心理调节训练中。从 1982 年就把气功通过按摩、穴位点按、补气、感应 等引入到射击比赛中。
在 1988 年以前我们侧重于或局限于对个别人的支援,从 1989 年后才开始重视 整体支援,在 1990 年亚运会尝
到甜头后,才开始把整体支援和个别支援同步进行。在近十年的时间 里先后有十多名气功师到队里教功,指导帮
助工作,队里有半数教练热爱气功,先后有五名教练可以 发放外气、治病。中国体育气功研究会应用委员会就设
在我队,气功支援成为我们科研的一个内容。”

  我现在仍然认为这个概括是客观的,求实的。气功应用成为我们科研的一项内容,气功支援起到 了应有的作
用!这些就是二十多年来,把气功应用到射击比赛中的一些体会。应该说明,这是许多人 共同劳动的成果。在这
里我对热情关怀气功应用的原气功界领导人伍绍祖主任、冯理达教授、梅振耀 教授、钟添发司长、郭周礼秘书长
和已故的左林理事长表示衷心感谢!对支持和关气功应用的体育 界、射击界的领导和我的同事们表示衷心感谢!
对到过射击队,或给我以帮助的各^气功师和易学高 手们表示衷心感谢!但作为原体育气功研究会应用委员会的
负责人,我们应用的范围还太窄了,对竞 技体育的影响力还太小了,由于功能、功力和工作方法的限制,气功的
作用也受到很大的限制。气功 靡用于竞技体育的潜力是很大的,特别是现在,兴奋剂检测的范围越来越大,应用
气功提高竞技能力 的前景必然会越来越光明。我们祖先给我们遗留下来的这份寅贵遗产,必将在全体气功爱好者
和易 学爱好者的不懈努力下,重创辉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