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 110 學年度清華大學普通物理實驗(13)

■預報 或 □結報 課程編號:

實驗名稱:
系 級: 工工 25 組 別:____________________
學 號: 110034044 姓 名:_______謝鴻恩_______
組 員: ______魏宏育______
實驗日期: 2022 年_ __月 日 補作日期:_ __年__ _月 日
◎ 以下為助教記錄區
預報繳交日期 報告成績 助教簽名欄

結報繳交日期

報告缺失紀錄
一、 實驗目的
1. 了解如何操作檢流計、安培計、伏特計及歐姆計以及其基本構造
2. 利用自製的簡易安培計、伏特計及歐姆計,分別測量電路中的電流、電壓及電阻
二、 實驗原理
1. 達松發可動線圈(D’Arsonval movement):測量電壓和電流使用的裝置,此裝置
包含刻度、指針、轉動線圈、永久磁鐵、螺線彈簧和軟鐵心,當線圈到達平衡位
置不動時,其轉動的角度和通過的電流有關,可以表示電流大小,當電流 i 通
過線圈時,磁場施一個與電流成正比的力矩,而使線圈產生角位移 ø,直到磁
場力矩與彈簧的恢復力矩 τ 平衡為止,產生以下關係式

ø τ i

2. 電流計(或安培計):要量測電路中的電流,電流計必須與待測電路串聯,設檢
流計內電阻為 Rc,如果要擴大檢流計測量範圍,可以將一個低電阻 Rp 與轉動
線圈並聯,經由以下歐姆定律
Vab=IcRc=IpRp,I=Ic+Ip
可以得知帶測電流 I 為
I=Ic(1+(Rc/Rp))

3. 電壓計(或伏特計):要測量電路中的電壓,必須使用並聯的方式連接待測電路,
若要測量較高電壓,則需將一個高電阻 Rs 與線圈串聯,擴大其測量範圍,電位
差V為
Vab=Ic(Rc+Rs)

4. 歐姆計:是一種非無權精確但能夠迅速測量電阻的簡便儀器,當 xy 兩端點為
短路時,如下圖一,檢流計指針作滿刻度偏轉,而當 xy 兩端點為斷路,檢流
計指針不偏轉,所以在 x、y 之間串聯任意電阻 R 時,由所量到的電流值 I 可以
算出電阻值的大小
Ic=ε/(Rc+Rso)
I=ε/(Rc+Rso+R)= Ic*(Rc+Rso)/ (Rc+Rso+R)
R=(Rc+Rso)(Ic-I)/I

圖一
三、 實驗儀器
1. 電源供應器
2. 電阻器
3. 檢流計
4. 三用電表
5. 麵包板
四、 實驗步驟
1. 內電阻量測
(1) 將檢流計連接電源供應器,三用電表要先切換到直流電壓 2000mV 檔位,
再視情況切換檔位,
(2) 電源供應器的電壓輸出從 0.01V 慢慢往上調整直到電流接近檢流計滿檔

(3) 記錄三用電表的電壓值 V 與檢流計的電流值 I
(4) 利用 V=I*R 算出內電阻值 Rc
2. 安培計
(1) 將檢流計設計成最大可量電流為 50mA 的安培計如圖二,再利用以下算
式算出電阻值 Rp
I=Ic(1+(Rc/Rp))

圖二

(2) 將此安培計串聯裝在要測量的電路中,讀取電流值 I
(3) 用實驗室準備好的三用電表以同樣方式在測量一次,並比較兩者
(4) 改變安培計的測量範圍使最大測量電流為 5mA,重新計算 Rp 的大小,並
將電阻由 150Ω 改為 300Ω,電壓調為 1V,重複以上步驟
3. 伏特計
(1) 將檢流計設計成滿刻度範圍為 10V 的伏特計,如圖三,再利用以下算式
算出電阻值 Rs
Vab=Ic(Rc+Rs)

圖三

(2) 將此自製伏特計並聯於待測量電路中,電源供應器輸出電壓 5~8V,紀


錄電壓讀數
(3) 用實驗室準備好的三用電表以同樣方式在測量一次,並比較兩者
(4) 改變 Rs,將滿刻度範圍改為 2.5V,電源供應器輸出電壓改為 1.5~2V,
重複上述步驟
4. 歐姆計
(1) 將檢流計依圖四裝接成歐姆計,直流電源電壓定在 2V 左右,並用以下公
式算出 Rso
I=ε/(Rc+Rso+R)= Ic*(Rc+Rso)/ (Rc+Rso+R)

圖四
(2) 用自製歐姆計測量待測電阻值
(3) 用實驗室準備好的三用電表以同樣方式在測量一次,並比較兩者
(4) 比較用自製歐姆計測量 390Ω 或 390kΩ 電阻的準確度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