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5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规 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 基 础



《 民 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立法方 法论


之历史 性检讨



聂卫锋

摘 要 不 可抗 力 作 为 法定 免 责 事 由 , 在 合 同 法和侵权法 中 有 不 同 的 意义和

功能 。 即 便在侵权 法 之 中 , 普通侵权和 严 格责任 导 向 的 特 殊侵 权 类 型 也 有 义 务 配



置上 的 重 大差别 , 对 不 可 抗力 免 责 规 范 的 构 造逻辑 会产 生 很 大 影 响 。 《 民 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拟在提取共通 因 素 的 基础 之上 一

体化整合 《 民 法 通则 》 第 1 53

条 、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 合 同 法》 第 1 1 7 条等 既有规范 , 该条虽 然具有扩



张 不 可抗 力 免 责 规 范适 用 范 围 的 积 极 意 义 , 但 没 能 纠 正 既 有 规 范 抽 象过度 、 对象

错位 的 错误 , 在 立 法 方 法论上值得检讨 。 《 民 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所产 生 的体


“ ”

系 效应 也 需 要采取 更加体系 化 、 更加具体化 的 策 略加 以 联 动 回 应 



关键词 不 可抗力 合同法 侵权法 免责 义务配置



引 

不 可 抗 力 在 几 乎 所有 的 法 域 之 中 都 作 为 民 事 责 任 的 免 责 事 由 , 在 国 际公约或 国 际 间 各

类规 范 的 示 范 文 本 也 不 例 外 。
① 不过 , 不可抗力 对 于 合 同 责 任 和 侵权 责 任 的 意 义 是 否 完 全

相同 , 国 内 学 者 对 此 讨论 的 文 献 , 并不多见 。 《 侵权责任法 》 第 29 条关于 不 可抗力 免责 的




般性 规 定 及 除 外 条款 , 曾 经在 学 界 引 发 了 激 烈 争论 ( 参见下 文 ) , 对该 条 文 的 正 确 理 解 

* 聂卫锋 , 男 , 西 安交通 大 学 法学 皖 副 教 授 , 研究 方 向 为 民 法 学 、 法律方 法 。 感谢柯伟 才 、 张 其鉴 、 马可的




批 评指 正 , 文责 自 负 

① 比如 《 国 际 商事 合 同 通 则 201 0> 第 7 . 1 刀 条 、 第 1 0 . 8 条 , 以及 { 联合 国 国 际 货物 销 售 合 同公约》 第 79

条 的类似 内容 



 292 


法 律方 法 ( 第 36 卷 

本 应 该 基 础 于 对合 同 、 侵 权 以 及 具体侵 权 责 任 类 型 的 义 务 结 构 特 征 的 正 确 认 识 。 《 民 法 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 ?在 提 取 共通 因 素 的 基础 之 上 一

体设计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规 范 , 拟 起 到 整 合全

部 私法 领域 内 不 可 抗力 免责规 范 的 作用 但第 1 80 条第 1
款所 产 生 的 体系 效应是 否 能够


适 切 地贯 彻 于 合 同 法 、 侵权 法领 域 , 还 需 要 仔 细 甄 别 和 斟酌 。 更值得 注 意 的 是 , 第 1 80 


第 1 款与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在规 范 内 容 、 规 范 结 构 和 文 义 表 达 甚 至 除 外 条 款 的 设计


方面均有 高 度 的 相似性 , 《 侵权责任 法 》 第 29 条 曾 经 引 发 的激烈 争论是否会 同样延续至

《 民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 的 理解适用 过程 之 中 , 颇 有 接 续 研究 的 价 值 

在 《 民 法 典》 中 , 除了第 1 80 、 1 94 条 系 承继 《 民 法 总则 》 第 1 80 、
1 94 条外 , 还有第


563 、
5 90 、
832 、
835 、 1 23 9 、
1 240 条分别 涉及不 可 抗力 的 适 用 问 题 , 但这些条文在 《 合同

法》 《 侵权责 任 法 》 之 中 本来 既 已 存 在 , 并没有规则 上 的 根本性调 整 ,


③ 《 民 法典》 仅是对

其体系化编排而 已 。 这就意味着 ,

方 面仍 然 可 以 援 用 《 侵权 责 任 法 》 的 立 法 理 由 或 背 景


材 料 对 侵 权 领域 的 不 可 抗 力 规 则 加 以 解 读 , 另

方面也 同 样可 以 证明 , 原初 基于 《 侵权责


任法》 第 29 条而 引 发 的 在不 可抗力 免责 规范适 用 效力 、 适用 范 围 等方面 的 争论 , 仍有可

能在 《 民 法 典 》 生 效 之后 继 续 存 在 

基 于 如 上 的 规范 连续性 和 问 题继续 性 , 本 文 拟 先行追 溯 不 可 抗 力 在 我 国 法 上 的 源 头 及



变化 ( 第 二部分 ) 和 回顾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在 理论 上 存 在 的 解 释 困 境 ( 第 三部分 ) 

然 后 分别 探 讨 不 可 抗 力 免责 规 范 在 合 同 法 与 侵 权 法 领 域 的 应 然 作 用 ( 第四 、 五部分 ) , 


而对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的解释困境根源展 开历 史 和 比较意 义上 的 剖 析与 反 省 , 揭开

该 条 在 规范 适 用 上 产 生 争 论 的 根 源 ( 第六 部分 ) , 最 后 通 过 阐 释第 1 80 条第 1
款所产 生 的

体系 效应 , 为 该条及 《 民 法 典 》 各 分编 相 关 条 文 在 未 来 的 司 法适 用 提 供 解 释 策 略 上 的 指 引

( 第七部分 ) 


《 民法 典 》 第 1 80 条第 1
款历 史溯源

在我 国 法律体 系 之 中 , 虽然早在 1 979 年的 《 中 外合 资经 营企业 法 》 ( 第 1 3 条 ) 、 1 98 



“ ”

①为 了 行 文 方 便 , 以 下 除 了 特殊 情形 ,
简称为 第 1 80 条第 1
款 。 第 1 80 条第 2 款 是对不 可抗力 加 以定


义 , 该款 实 际上 是 把 《 民法通则》 第 1 53 条整合至此 。 本 文 讨论 的 主 题 不 涉 及 不 可 抗 力 的 定 义 及 其 内 涵 界 定 的 问


题 , 此处 不 做研究 

② { 民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在 2〇 n 年制 定 《 民法 总则 》 之际 已 经 确定 下来 ; 《 民 法 典》 第 1 80 条第 1



与 《 民法 总则 》 第 1 80 条第 1 款保持 完全 一

致 ; 该条第 2 款相 比 于 《 民法总则 》 第 1 肋 条第 2 款也 仅是去 掉 了 



“ ”

个 指 字 。 20 1 7 年 { 民法总 则》 本来就是作为 《 民法典》 总则 编 而先行制 定 的 , 因此第 1 80 条第 1


款的立法


史 应 当从 《 民法总 则 》 的 立 法进 程开始 计算 , 立 法 机关对 于 《 民法总则》 第 1 80 条 的立法说 明仍 然 应 当延续 到


《 民 法典 》 第 1 80 条之上 。 对 比立法 机关 20 1 7 年 《 民 法 总 则 >的 释 义 与 202 0 年 < 民 法 典 >的 释 义 可 以 发 现 , 


引 用 的 个 别 条 文 由 于 民 法 典 编 * 的 技 术 性 原 因 发 生 条 文 编 号改 变 之 外 ,
针对第 1 80 条的释义几乎 一

模 一

样 。 参觅


李适 时 主 编 : 《 中 华人 民 共和 国 民法 总则 释义 》 , 法律出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56 1 

5 62 页 ; 黄 薇 主 编 < 中 华 人 民

 i

共和 国 民 法典 总 则 编 解 读 》 , 中 国法制 出 版社 2 0 20 年版 , 第 5 87 -

5 89 页 。 因此 , 为 了 最终 立 法 机关 的 原 意 , 下文


关 于 立 法 机 关对第 1 80 条第 1 款释 义 的文献 ,
仍引用 20 1 7 年 的 相 关 版本 

③ 第 5 63 、
5 90 、
832 、 83 5 条分别 对 应 于 《 合 同法》 第 94 、
1 1 7/ 1 1 8 、 3 1 1 、 3 1 4 条 , 第 1 23 9 、
1 240 条对应 于


《 侵权责任 法》 第 72 、
73 条 


不 可 抗 力 免责规 范 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类 型 基 础

 ?

 2 93 


年的 《 经济合 同 法 》 ( 第 27 、 34 、
41 条 ) 已 经规范 了 不可抗力 的 法律后 果 , 但直到 1 985

年 《 涉外 经济合 同 法 》 ( 第 24 、
25 、
29 条 ) 才有 了 立法定 义 ( 第 24 条第 3 款 ) 。 1 9 86 

《 民法通则 》 第 1 53 条 对不 可 抗 力 的 定 义 基 础 于 《 涉外经济合 同 法》 第 24 条第 3 款 , 但在


“ ” “

三 个方 面 做 了 更 新 : 其 一

, 简化为著 名 的 三不 标准 , 即 不能预见 、 不能避免并不




” “ ” “ ”

能克服 ; 其二 , 用 客观情 况 替 代 了 原来 的 事件 ; 其三 , 不可抗力 作为 民 事责任




法 中 的通用事 由 ,
不再 限 于 合 同 领域 。 此外 , 《 民 法通则 》 第 1 39 条规定 了 不 可 抗力 对于

诉讼 时 效 的 影 响 , 而第 1 07 条则 构 成 了 不 可 抗力 在 责 任 法领域 的 基本 规 范 。


如 果 不 考 虑 除外 条 款 , 《 民法通则》 第 1 07 条 用 并 列 结构 同 时性地 规定 了 不 可抗 力 在

合 同 和 侵权 领 域 的 免 责 效 果 。 就合 同 而言 , 后来制 定 的 《 合 同 法》 细化了 《 民法通则》



第 1 07 条 的规定 ( 第 1 1 7 条 ) , 特别 是 在 运 输 合 同 的 领 域 ( 第 3 1 1

3 1 4 条 ) , 并在免除责

任之外 , 增加 了合同解除 ( 第 94 条 ) 、 通知 义务 ( 第 1 1 8 条 ) 等 , 使得合 同 领域 的 不 可抗



力 在 立法层 面 得 以 完 善 。 对 于侵权 ,
2 009 年 《 侵权责 任法 》 基本上 照 搬 了 《 民法通则》

第 1 07 条 的 表 达模 式 , 于第 29 条原则 上规定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可 免 责 效 果 , 并 于第 72 、 73 

之中 , 分别 对高 度 危 险 物 、 危 险 作业 两类 特殊 侵权情 形 下 的 免责 增 加 了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法 定

事由 

除 了 上 述基础 性 法 律 文 本之外 , 在 私法 范 围 内 或具有 私法 效力 的 意 义 上 , 我 国 现行法



律层 面的 《 海 洋 环境 保 护 法 》 《 邮政法》 《 民 用航空 法》 《 水污染 防治法》 《 海 商法 》 《 



路法》 《 电力 法》 《 国 家赔偿 法 》 《 劳 动 争议调解 仲裁法》 《 城市房地产 管 理法》 《 旅 游 法 》

《 招 标投 标 法 》 《 公 司 法》 《 证券投资基金法 》 《 慈善法 》 等 等规 范 文 本 , 都存在对不 可 抗



力 的 法 律 后 果 的 规定 , 其 中 绝 大多数 的 内 容 与 民 事 主体可 否免责有 密切 的 关 系 。





) 侵权 责 任 免 除 的 条 款

这 些 条款 包 括 《 海 洋 环境 保护 法》 第 9 1 条? 、 《 水 污染 防 治法》 第 96 条 、 《 铁 路 法 》

第 58 条 、 《 电 力 法》 第 60 条和 《 海 商法》 第 1 67 条 。 前两部法律 之 中 所针 对 的 事项 都属

于 侵权 法 体 系 中 的 环 境 污 染侵 权 类 型 , 在 现 代 侵 权 法 理 念 之下 , 属 于严格 责 任 或 无 过错 责

任 的 统 辖领 域 , 只 有 严格 的 法 定 免责 事 由 存 在 才 可 以 豁 免 法 定 的 责 任 。 与 环 境 污 染 侵权类

似 , 铁 路运 输 、 电 力 运 行也被 视 为 高 风 险 的 作 业范 围 , 现代 侵权法 普 遍 认 为 属 于严 格 责 任

或无 过错 责 任 的 领域 , 故其免 责理 由 同 前 

①这 样 的 理 解 在 学 术 界 也 不 乏 认 同 的 声 音 , 参见刘 新 熙 、 尹志 强 、 胡安潮 : 《 债法 : 侵权责 任 法》 , 高 等教




育 出 版社 20 1 2 年版 , 第 3 00 页 ( 尹 志强执笔 ) 

② 《 大气 污 染 防 治 法 》 《 环境保护法》 《 水 土 保 持法 》 等 曾 经 规范 过 不 可 抗 力 相 关 的 法 律 后 果 问 题 , 但 现行


有效 的 文本 都 已 经 删 除 了 相 关 规 范 , 删 除 的 原 因 是 否 意 味 着 不 可 抗 力 不再作 为 免 责 事 由 , 还 是另 有 其他原 因 , 


值得认 真琢磨 , 此处 暂且 不 论 

” ”

不 可抗拒 的 然灾害 具体化 表达 是否意




“ “

③ 该 条并 未使用 不可抗力 的 术语 , 而 是具体 化 为 自 。 这 一

味着 排 除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其他 可 能 情 形 , 也需 特别 注 意 


294


法律方 法 ( 第 36 卷 

《 海商法 》 第 1 67 条关 于 船 舶 碰 撞 民 事 责 任 的 规 定 则 较 为 特 殊 。 海 上 船舶 航 行很难被

归 人 到 与 环 境污染 、 铁路运 输等类似 高 风 险 的 作业 范 围 , 《 海商法 》 第 1 68 、 1 69 条对于过




错 ( 含 共 同 过错 ) 责任规则 的 详细 规定 ,
很 明 显 地 反 映 了 船舶 碰 撞 属 于 典 型 的 一

般侵权类


型 。 不过 , 即 便不 可 抗力 被纳 人 条文 之 中 , 由 于不 可抗力 而导致 的 船舶 碰撞 根 本 不 构成 侵


权行 为 ,
不会涉及责 任 的 承担 , 自 然 也无需 免责 , 与环境污染侵权 、 铁 路运 输 侵 权 、 电力

运 行侵权 等 法 定预设性质 的严格 或无过失 责 任 , 在 理念 上 也 有 很 大 之 不 同 。





二 ) 合同 ( 违约 ) 责 任免 除 的 条款

这 些 条 款 包括 《 邮政法》 第 48 条 、 《 海 商法》 第 90 、
9 1
、 1 兕 、
1 59 、
1 60 条 、 《 铁路


法》 第 1 8 条 、 《 旅游法》 第 67 、
75 条 、 《 证券投 资 基金 法 》 第 67 条 、 《 招标 投标法》 第


60 条 、 《 公司 法》 第 90 条 、 《 民 用 航空 法 》 第 1 67 条和 《 城市 房地产管理法 》 第 26 条 

在这 些 条 款之 中 , 除了 《 邮 政法 》 第 48 条保 价 条 款 的 例 外 规 则 , 不 可抗 力 成为所有合 同

或契 约 以 及 类似 于 此类关 系 结构 下 的 义 务 不履 行 的 合理 抗辩 事 由 。 而 《 邮政法》 第 48 


对 于 保 价条 款 之前 提下 不 适 用 不可 抗 力 免 责 的 一

般规则 , 则 可理解 为 邮 政企 业 提前放 弃 了



本 可 免责 的 法定 优待 ,
② 也完全可 以 从合 同 或契约 自 治 的 角 度解 释 ③

 。


三 ) 时 效 方 面 的 规定

主要 有 《 国 家赔偿法 》 第 39 条 、 《 劳动 争议调解 仲裁法》 第 27 条和 《 海 商法 》 第




266 条 。 这三部法 律 之 中 , 不可 抗 力 作 为 时 效 中 止 的 事 由 存 在 , 类似于 《 民法通则 》 第

①《 慈 善 法 》 第 1 06 条 关 于 慈善组 织 补 偿 责 任 的 规 定 , 虽 然也涉及侵权责任 问 题 , 但规范 目 的非常特殊 



“ ”

该条第 2 款对 不 可抗力 的援用 , 并非 直接 规定 不 可 抗 力 是 否 免责 的 法 律 后 果 , 而是 为 慈 善 组 织设 定 了 不 承 担




“ ” ”

侵权 责 任 前 提下 的

补 偿责 任 。 这 一

补偿责任 , 并非 典 型 的 侵权 责 任 问 题 , 而 属 于 具有救助 色彩 的社 会法 意


义上 的义务 

② 邮 政 企业 责 任 承担 有 其 特殊 之处 , 《 邮 政法 》 第 五 章 区 分平 常 邮 件 ( 第 46 条 ) 和给据邮 件 ( 第 47 条 

赔偿 责 任 的 规 定 , 可 以 作 为 制 度 上 的表 现 。 第 47 条 对 给 据 邮 件赔偿责 任 的 规 定 , 无 论是 否保 价 , 对于 给据 邮件


的丢 失或毁损 , 邮 政企 业 都需 承担 赔 偿责 任 。 差别 在于 , 保价 与 否会影 响 到赔偿 的数额 

③ 邮政 企业 特殊 的法律 地 位 , 《 邮政 法 》 第 三章 区分 邮 政 普遍 服 务业 务 、 竞 争 性 业务 或 特 殊 服务 的规定


( 如第 1 6 、
1 8 条 ) 可 以 体现 , 这决 定 了 邮政企业 只能 属 于被强 制缔 约 的 一

方合同 当事人 , 似乎 没有选择合 同 条款




或类 型 的 机 会 。 但实际上 , 邮 政 企 业所 提 供 的 服务 , 除 了 普遍 服 务类 型 之外 , 给据与 否 、 保价 与 否 都 为 用 户 提供


了 选 择 的机 会 。 对应而言 , 邮 政 企业 也并 非 彻 底 丧失 了 合 同 自 由 , 仍 然 可 以按 照合 同 法 的 一

般理念 ( 比如 收费数


额 多 少 与 注 意 义务 高 低 之关联 关 系 ) 加 以 理解 , 《 邮政法》 第 22 条对 《 合 同 法 》 格 式 条 款规 则 的援 引 也 可 作 为 例


证 。 但是 ,
学 界有 很 多 人虽 然 注 意 到 《 邮政法 >第 48 条在 不 可抗力 免责性 方面 的规 范 特殊性 , 但 是 几乎 很 少 见


到从合 同理论角 度展开解 释 , 立 法 机关也 同 样 如 此 。 参见 龙 卫球 、 刘保玉 主编 : 《 中 华人 民共和 国 民法总则 释义


与适 用指导 》 , 中 国 法制 出 版 社 20 1 7 年版 ,
第 629 页 ; 李适 时 主编 : < 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法 总 则 释 义 》 , 法律出版


社 20 1 7 年版 , 第 5 62 页 ;
贾东 明主编 : 《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民法 总则 〉 释解 与 适用 > , 人 民法院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45 3 页 ;
王利 明 主编 : 《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民法 总 则 〉 条文释义> , 人 民法 院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454 页 。 在笔


者掌 握 的文献之 中 ,
仅有 袁文全教授 明确 指 出 了 《 邮 政法 》 处理 的 是 违 约 责 任 问 题 , 而不是 侵权 责 任 。 参见袁文


全 : 《 不 可抗 力 作 为侵权 免责事 由 规定 的理 解 与适用 一

兼释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侵权 责 任法 〉 第 29 条> , 载 《 


商研究 》 20 1 5 年第 1 期 


不 可 抗 力 免责规范构 造逻 辑 的 义务 类 型 細

 ?
295


1 39 条 的规范 目 的 。 从 实体权 利 的 角 度 看 , 时效 中 止 在 实 际上 也 是 对权 利 主 体 不 作 为 之 消

极法律效果 的 豁免 

“ ”


四 ) 未含 不 可抗 力 术语 的 争议性 条款

除 了 上述 法律 之 中 明 确 用 术 语 表 达 不 可 抗力 的 效果 之外 , 《 民用航空 法》 第 1 60 条 

《 国 务 院 关 于 核事 故 损 害赔偿 责 任 问 题 的 批 复 》 第 6 条① 也 成 为 学 者 们 频 频 引 用 作 为 不 可


“ ”

抗力 不能免责 的例证 。 理 由 是在这两个条文之 中 , 没有 明 文 列 举 不可抗力 作为法定 的



抗辩 或 免 责 事 由 , 故 而依 据 反 对解 释得 出 不 可 抗 力 不 能 免 责 的 结论 。 《 民 用航空 法》 


“ ”

1 60 条中 武装 冲 突 或者骚乱 和 《 国 务 院 关 于 核 事 故 损 害 赔偿 责 任 问 题 的 批 复 》 第 6 


“ ” “

中 武装 冲突 、 敌对行动 、 战 争或 者暴 乱 与 不可抗力 不能 预见 、 不 能避 免并不能 克




服 之 间 是 否 毫 无关 联 , 暂且 不 论 , 于此 只 强调两 点 

其 一

, 无论 民 用 航 空 器 致 损 还 是 核事 故 损 害 , 都 属 于 极 具高 度 风 险 的 作 业 所 附 带 之 结

果 , 任何 国 家 的 立法例 几 乎 都 会 要 求 运 营 者 承担 最 为 严 格 的 责 任 。 不管不可抗力 能否免



责 ,

定 会通 过相 关配套机制 对 损 害 或 风 险 加 以 分 散 ② 立 法 在 此 方 面 也 会 有 相 应 配 套 规

 ,

定 ③

 。

其二 , 即 便学者们对于这两个条 文 的 最 初 理解 符 合 立 法 者 的 本 意 , 在 《 民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作 为 民 事 责 任 法 不 可 抗 力 法 律 后 果 的 一

般 条款生效 ( 以 《 民法总则 》 生效时



间为准 ) 之后 , 是 否 还 可 以 继续 按 照 过 去 的 释 义方 法 进 行解 读 , 答案并 不 明 显 : 既然不可



抗力 豁免 责 任是 一

般 条款 , 这 两 个 条文 也 并 没 有 明 确 排 除 不 可 抗 力 的 适 用 , 是不是可 以 视

为 不 可 抗 力 重 新加 人 免 责 事 由 当 中 ? ?

综上 , 尽 管 学 者 们 在 个别 涉 及 不 可 抗 力 的 规 范 的 理 解 上 存 在 一

定 的争议 , 个别 条款基

于 特定 的 立 法 目 的 而设 置 了 特殊 的 民 事 法 律 后 果 ,
还 有 少 数规 范 不 可 抗 力 法 律 后 果 的 条 文

在修法 的 进 程 中 被形 式 上 删 除 , 但不 可抗力 在我 国 法 律体 系 之 中 早 已 存在乃 是不 争 之事



实 。 不可抗力 适 用 的 事 务领域 即 包括 了 合 同 关系 , 也 涵 盖侵权 关 系 , 在时效制 度 方面也有



适用 的 可 能 。 不 可抗力 在我 国 法 上 的 持续性 、 广 泛 分布 , 客观上构成 了 第 1 80 条第 1 款的



历史根源 

“ ”

①这 个 具 有 行 政 法 规 属 性 的 批复 , 自 《 侵权 责 任 法 》 生 效 之 后 , 在规 范事项 同 一

性 的意义上 , 其实 已


但 学 者们普遍无 视这 直至

经 被更 高效力 位 阶 的 法 律 规范 即 《 侵权 责 任 法 >第 7〇 条所 取 代 。

点 , 《 民法总


则 》 生 效 之后 仍 然 被 用 来 作 为 证 明 不 可 抗 力 不 能 免 责 的 典 型 例 外 规 则 。 参见王利 明 主编 :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民法


总则 〉 条文释义》 , 人 民法 院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454 页 。 最高人 民法 院也 同 样 如 此 , 参见 杜万华主编 : 《 中华


人 民 共和 国 民法 总 则 实务 指 南 》 , 中 国 法 制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69 3 页 

② 严格 或 危 险 责任 在 现代 法 体 系 中 的 引 人 , 很 大程 度 上 即 是 建 立 在 风 险 及 损 害 的 系 统 性 分摊 机 制 基 础 之


上 

③ 比 如< 民 用航 空 法 》 第 条 的规定 : 民 用航 空 器 的 经 营 人 应 当 投 保 地 面第 三 人 责 任 险 或 者 取 得 相 应 的


责任担保 

④ 这 一

疑 问 的提出 ,
甚至 可 以提前至 《 侵权责 任 法》 第 29 条生 效之时 



 2 96 


法律方 法 ( 第 36 卷 

二 回顾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 9 条 的 解 释 困 境

《 侵权责 任法》 第 29 条作 为 侵权责 任 规范 体 系 下 不可 抗力 免 责 的 一

般性 规 定 , 本应该


起 到 整 合侵权责 任 领域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的 效 果 , 但从 《 侵权 责 任 法 》 制 定 生 效 之 时起 , 


29 条 就 引 发 了 解 释上 的 激 烈 争 论 。 有 必要 回 顾这 一

段 历史 ,
理清 争论背 后 的 基 本分歧点 


) 《 侵权责任 法 》 第 29 条 除 外 条 款 的 解释 争议

“ ”

在 《 侵权责任法》 中 , 第 29 条处 于第 三章 不 承担责 任 和 减轻责任 的 情 形 之下 



在规 范 定 位 上 , 第 29 条 的 适用 对象 面 向 全部 的 侵 权责 任 类 型 , 即 普通 过 错侵权 和 严格 或


无过错责 任侵权 类 型 ① 从第 。 29 条之主 文 内 容 ( 第 1 句 ) 看 ,
不可抗力 可 以 免除 一

切侵


“ ”

权形 态 的 民 事 责 任 。 此外 ,
且不 说 除外 条款 ( 第 2 句 ) 所说 的 法律 究竟是指 《 侵权


“ ”

责任法》 之外 的 法律 , 还是泛指第 29 条之外 包括 《 侵权责任法》 其他条文 的 一




“ ”

法律层 级 的规范 , 除外 条款 的 立 法 文 义 至 为 明 显 : 作 为 不可抗力 免责 之原则 的 例 外 



如果法律另 有 规定 的 , 则 不免责 。 但学界对于 第 29 条 除外 条款 ( 第 2 句 ) 的 理解 , 却产




生 了 激 烈 的 争论 , 并 在 很 大程 度 上抛 开 了 立 法 文 本 之原 意 。
② 学者之 间 对第 29 条 除 外 条款


的 理 解 分歧 , 集中在 一

个焦 点 , 即 在 无过错 责任 或危 险责任 领域 ,
不可 抗力 可 以 作 为免责


事由被 一

般 性 地 承认 , 还 是 只 能 采 取 列 举 式 的 模 式 加 以 规定 。 在检索到 的 文献之 中 , 大部


分观 点 认 为 第 29 条主 文 只 是 为 了 处 理普通 过 错侵权 责 任 , 而 除外 条款是处 理无过错 或 危


险责任 。 但 是仅就 文 义而 言 , 下文 的 分析将 表 明 , 并 不 能很容 易 地达成这 样 的认识结论 

因 为 无论 如 何 解 释 第 29 条 除 外 条款 , 需 要首先面对第 29 条主文 内 容 , 毕 竟 除 外 条 款是 主

①此 处 忽 略 严 格 责 任 领 域 的 更 细 致 划 分 ,
主要 强 调 与 普 遍 过 错责 任 相 比 , 责 任 追 究 的 无 过 错性 


主要 存 在 以 下 几 种 观 点 第 种 观点认为 民法通 则 》 第 条及 侵权责任法 》 第 条中的


07 


。 , 《 1
《 29

律 另 有规定 的除外 就 应 是 限 指 法 律 规定 行 为 人 承担无过 错 责 任 或 危 险 责 任 而 又 未 明 确 规 定 不 可 抗 力 为 责 任 抗


, 

辩事 由 的情况 

第二种 观点 认为 其统 指 法 律 中 规定 的无过 错 责 任
“ ”


, 即 无过错责 任 均 属 法 律另 有 规定 的范 围 , 在此范 围


内 不可抗力 原则 上非为抗辩事 由 

第三种观点认为 , 其仅指 特别 法 中 明 确 规 定 的 那些 不能 因 不 可 抗力 而 免 责 的 情况 , 如 《 邮政法 》 《 民用航空




法》 中 的特别规定 , 除 了 这些 特殊 规定外 , 不管采何种 归责 原则 ,
不可抗力 均为 一

般 的抗辩 事 由 

“ ”

第 四种观点 认为 , 法 律 另 有 规定 的 , 依 照 其 规定 的适用规则 是 : 在无过错责 任情形 下 , 特别 法律或法律




特别 规定 明 确 规 定 可 以 适 用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的 , 不 可抗力 是 一

种免责事 由 ; 特别 法 律或 法 律 特 别 规 定 没 有 明 确 规定


可 以适用 不可 抗力 免责 的 , 不可抗力 就 不 是 一

种免责事 由 ; 特别 法律或法律 特别 规定 明 确 规定 不 适 用 不 可 抗 力


的 , 不 可 抗 力 也不 是 一

种 免责 事 由 。 以 上 观点 的 整 理和 表达 , 参见曹 险 峰 、 孔 凡学 : { 论不可抗力 在环塊污染责




任 中 的 法 规 范适 用 一

兼评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当 代法学》 20 1 3 年第 5 期 ; 也 可参见袁 文全 : 《 不可




抗 力 作 为 侵权 免责 事 由 规定 的 理 解 与 适 用 一

兼释 〈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 法 商 研 究 》
20 1 5 年第 1
期 

还有 种 观点 认为
“ ”

, 第 29 条之除外条款 , 起到 否定之否定 作用 , 以使危 险责任 领域 可 以适 用不可 抗力




作 为 免责 事 由 。 参见 陈本寒 、 艾 围利 :
《 侵权责 任法 不可 抗 力适 用 规则 研究 一

兼评 〈 侵权 责任法 〉 第 29 条> 

载 《 现代 法 学》 20 1 1
年第 1
期 


不 可抗 力 免责规 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基 础

 ?
 2 97 


文之除外 !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对 于 不可 抗力 免责 的 一

般化规定 , 并没有影 响 立法者在第 72 



73 条②针 对 高 度 危 险 物 致 损 、 高风 险 作业致损 之下 再次 明 确 列 举 不可 抗力 作 为 免责事 由 



虽 然此种 看似重 复 、 多 余 的 立 法技 术 上 的 瑕疵 , 已 经受到 了 学者 的 善意批评 ,


? 但更 大 的


是 不 是 也 可 能 是 立 法 者 对 于 其他 情 形 有 意 的

问 题在 于 , 如此 特殊情 形列 举 处理模式 , 


排 除 了 不可抗 力 免责 的 普遍

未作 规 定 , 即构成德 国 法理论上 立法者 有意义 的沉默 , 


适 用性 ? 或 者 至 少在严格 责任 的 其他领域 , 实 现某 种 意 义 上 的 绝 对责 任 ? 比如 《 侵权责任




法》 第 70 条 规 定 的 民 用 核 设施 损 害 责 任 ,
⑤ 第 7 1
条规 定 的 民 用航空 器侵权 责 任 ,
? 第八

章规 定 的 环 境 污 染 责 任 ,
⑦ 第十 一

章 规 定 的 物 件损 害 责 任 等 等 。
⑧ 前文对于第 29 条除外条

款 学 界所 存 在 的 诸 多 观 点 , 即 是 不 可 抗 力 在 严 格 责 任 或 危 险 责任 领 域 适 用 的 理 解偏 差 。 但是

恰恰 相 反 , 第 29 条 的 法条 主文是 以 不可 抗力 作 为 普遍 适 用 的 免责 事 由 , 在侵权责 任 判 定规

则的 ( 非意思 自 治 ) 法 定 属 性 限 定 之下 , 我们并不 能 轻 易 否 定 这 一

具有 普遍 性 的 义 务 ( 


任 ) 或风 险 配置规则 本 身 的 正 当 性 —

既 然 立 法 机 关 选 择 了 这 样 的 规则 , 自 然有其原 因 


二 )
不 可 抗 力 是 否 需 要适 应 不 同 的 义 务 配 置 类 型

分析 前 述 众 多 不 可 抗 力 规 范 条 文 可 知 , 除了 《 民法通则 》 第 1 07 条 ( 并 列 结构 式 的 

甚 至发 展 出 了 法律解 释学方 面颇 为独 特 的

①围 绕 着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除外条款 , 肯定规定说 


前者 主 张除 非 法 律 明 确 规定不 能 以 不可 抗力 作 为 免 责 事 由 否则不可抗力可 以 作 为

定 规定说 两 种 对立 观点 。 ,


般抗 辩 事 由 被 援 引 , 后 者 则 主 张 除 非 法 律 明 确 将 不 可 抗 力 规 定 为 某 类 侵权 责 任 的 免 责 事 由 , 否则无过错侵权责任


” “ ”

中不 得援 引 不可抗力 免责 也有学者 以 消极规定 来指 称 这 组对立关系 相 关观点 和争论


。 积极规定 或 一

。 

参见 张 玉 敏 、 侯国跃 : 《 当前 中 国 侵权法 ( 草案 ) 之 比较 研 究 > , 载 《 现代法学》 20 1 0 年第 1


期 ; 陈龙吟 :
《 〈 


权责 任 法 〉 不 可抗力 条款的适用 》 , 西南政 法大学 20 1 4 年硕士学位论 文 , 第 丨 9

20 页 ; 袁文全 :
《 不可抗力 作 为


侵权 免 责 事 由 规 定 的 理解 与 适 用 一

兼释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法 商 研 究 >  20 1 5 年第 

都是超过法 条文义 之后进 行 的解 释 的 结果


而不是对


“ “

期 。 不过 , 不管是 肯 定 规定说 还是 否 定规定说 ,


目 ,

法条 自 身的理解 。 即 便 遵从 体 系 解 释 的 方 法 , 第 29 条也是作为 《 侵权 责 任 法》 责 任减 免 的 一

般性规定而 存在 的 

具体侵 权责 任 类 型 中 的 条 款应 当 因应第 29 条而动 , 而不是相反 



的条文

② 这两条是 《 侵权责 任 法 》 在第 29 条之外 , 仅有 的 包 含 不可抗力 



③ 王成 : 《 侵权责任 法 》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20 1 1 年版 , 第 1 74 页 

④ 拉 伦 茨语 , 参见 [ 德 ] 卡尔 ?

拉伦茨 : 《 法 学方法论 》 , 陈爱 娥译 , 商务 印 书馆 2004 年版 , 第 ?49 页 



⑤ 有 学者 则 坚 持该 条排 除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免 责 可 能 , 参见程啸 : 《 侵权责任法>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1 年版 , 


2 1 6 页 。 另 有学者 , 则 从文 义解 释 的 角 度 出 发 , 强 调理论上第 70 条 ( 以及第 7 1 条 ) 存 在 恰恰 相 反 的 解 释 可 能 

尽管 是 站在批 判 的 角 度论 述 。 参见 陈本寒 、 艾 围利 : 《 侵权 责 任 法 不 可 抗 力 适 用 规则 研 究 一

兼评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载 《 现代 法学 》 20 1 1
年第 1
期 

⑥ 第 7 条没 有 明 确 规定 不 可 抗 力 可 以 免 责

, 但 是 却 把 受 害 人故 意 当 作 法 定 免 责 条件 ,
完 全否 定不 可抗力 的


免责可能 ,
在 规 范 评 价 方 面 是 否 合 适 ? 此外 , 《 民用航空 法》 第 1 57 条 、 第 1 60 条 免责 的 规 定 ,
是 否会 因 为 《 


权责 任法》 第 7 1
条 仅 规定 了 受 害 人故 意 作 为 免 责 事 由 , 就 成 为具 文 

⑦ 尽 管上 引 诸多环 境保 护 单行 法 已 经 承认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免 责 可 能 性 , 但 《 侵权 责任法》 颁布在后 , 如此




故 意遗漏 不 可 抗 力 是 不 是 意 味 着 立 法 者 对此 问 题 采 取 政 策 的 再 调 整 ?

⑧ 有 学者 即认 为 , 由 于 特殊 侵 权 在 责 任 归 属 、 责任 构 成 以 及 责 任 免 除 等 方面 都需 要 特 别 规 定 , 所 以不 可抗力


是 否 可 以 免 除特殊侵 权 的 责 任 , 还要 看 具 体 规定 。 参见前引刘新熙 、 尹志强 、 胡安潮 : 《 偾法 : 侵权责任 法 》 , 


300 页 。 照 此 理解 , 显 然除 了第 72 、
73 条 , 其他 所 有 的 特 殊 侵权类 型 中 由 于 都 未 直接 规 定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免 责 事 由 

就 等 于 是 否 定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适 用 ? 前 引 王 成 教授 的 观 点 , 恰好与此形 成鲜 明 的对立 


 29 8  

法 # 方法 ( 第 36 卷 

般性 规 范 模式 可 以 涵 盖 到 所 有 的 合 同 、 侵权责 任 , 《 侵权责任法》 第 29 条的 一

般化模 式

可 以 涵 盖 到 所 有 的 侵权类 型 之外 , 其他 几 乎 所 有 的 不 可 抗 力 条 款 要 么 仅 适 用 于 合 同 或 契 约

领域 , 要 么 仅 适 用 于 侵 权 之 严 格 责 任 或 无 过 错 责 任 领 域 ① 敏锐 的 读 者 会 发 现 。 , 这里似乎

遗漏 了 一

般侵权 、 普 通 侵权 的 内 容 。 不 可抗力 对 于 一

般侵权 、 普 通 侵权 的 意 义 何 在 ? 进 一



而言 , 统 一

化 的 不 可 抗 力 免责 条款 是 否 可 以 一

体适 用 至 合 同 与 侵 权 领域 , 或者至少 一

体适 用

至 所 有 的 侵 权 法 领域 ? 该 如 何 表 达 的 统 一

化 的不 可抗力 免责条款才 可 以 实 现此规 范 目 的 ?

三 、
合 同 关 系 结 构 下 的 不可抗 力 : 约 定 和 法定 义 务 的 消 解

② 也即 “ ”

合 同 义 务产 生 于 当 事人 之 间 的 合 意 , 自 由 意 志 之下 的 义 务 , 此乃 意思 自 

理论为代 表 的 近代 私 法 在 义 务 领 域 的 真 实 写 照 。 现 在 各 法 域 的 合 同/ 契 约 立 法 或 民 法 典 

“ ”

虽 然都 有 关 于合 同 义务 的 细致规定 , 但 学 术 界也 往 往从 理性 当 事人 自 由 意志的角 度进

行解读 , 而 不 认 为 完 全属 于 立 法 决 断 的 产 物 ③ 约 定 而 生 的 义 务 仅 对 于 合 同 当 事 人 有 约 束

 。

力 , 也 仅 当 特定 当 事 人进 人 合 同 之局 当 中 , 才开始具有 拘束力 , 而在此之前 , 当 事人之 间



处 于陌生人 的状态 , 法律 一

般 也 不 会 配 置 积 极 的 作 为 义 务 或 特定 的 不 作 为 义 务 

缔 约 过失 责任 的 出 现 , 可 能构成上述 一

般情形 的 例 外 。 按照耶林 的 创见 , 在缔约 当事




“ ”

人进人 契 约 洽谈 的 亲 密 接触 阶段 之 后 , 彼 此 就应 当 顾及缔约 对方 的 利 益 , 尽管 可 能 只

停 留 在信赖保护 的 初 级 阶段 。

旦 当 事人 因 过 错而使契 约 不 成立 或无效 , 就 应 当 赔偿信 赖



契 约 会有 效 成立 的 对方 当 事 人 的 信赖 利 益 。 缔 约 过失 制 度 后 来 经 过 发 展 , 认为缔约 主体在

此 阶段 , 基 于过错违 背 了 必要 的 照 顾 、 告知 、 磋 商等 义 务 , 就要 为 对 方 因 磋 商 而 支 付 的 成

本 或 遭 受 的 其 他 损 害 承 担 赔 偿责 任 。
? 只不过相对于合 同 义务 的 丰 富性 , 缔 约 阶段 当 事 人

所承担 的 义务范 围 和 程 度都极 为有 限 ⑤



 。

①前 引 学 者 们 对 于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的争论 , 也集 中 于 严格 责 任 或 危 险 责 任领域 。 此外 , 不可抗力




在 时 效方 面 的规 则 虽 然 与 责 任 之承担关 系不 大 , 但 由 于 在 实 质上 也 同 样达 到豁 免 消 极 法 律效 果 的 目 的 , 或可视为


不 严格 意义上 的某种 责任 免除 

② 从发生 学 的角 度考虑 , 合 同 义 务 的设定 才 反 射性地 产 生 了 合 同 债 权 。 参 见 龙 卫球 :


《 债 的本 质研究 : 


债务 人关 系 为 起 点 》 , 载 《 中 国 法 学 >  2005 年 第 6 期 

③ 王 泽 鉴教 授对 于 典 型 契 约 功 能 的解 读 , 可 作为参照 。 王泽鉴 :
《 债法原理》 , 北 京 大 学 出 版社 20 09 年版 

第 85 页 以下 

④ 耶林 的最初 创 见 和 缔 约 过 失 制 度 后 来 的 发 展 , 参见王 泽鉴 : 《 债法 原理》 , 第 1 8 1


页 以下 

⑤ 与 笔者 的 观点类 似
°

, 梅迪 库 斯 也 表 达 缔 约 过 错 之下 的 义 务 特 质 : 缔 约 过错 与 一

般合 同法 之间 的 关 系 

缔 约 过程 中 的 任 何 都 以存在 义 务 为前提 才会使人提 出


种 过错 而违 反 了 这些义务 行为人

, ; , [ ] 是否有过


错的问题

。 这 些 义 务 规 定 了 人们 在 缔 约 过程 中 必 须 为 哪些 行 为 以 及 不 为 哪 些 行 为 。 虽 然 这些初 始 义 务通 常 是 不


能 诉求 的 ( 只 有 在 有 过错 地违 反 了 这些 义务 时 , 才 能 诉求 损 害 赔 偿 ) , 但这 些 义 务 在 总体上 如 同 一

本 [ 指导人们


缔约过程 中 正确从事 行为 的法典

在 ] 。 [ 德 ] 迪 特尔 ?

梅迪 库斯 : 《 德 国 民 法总论》 , 邵建东译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3 版 , 第 3 42 页 。 在 《 合同法》 上 , 缔约 过失 责任 主要 表 现为 诚 信原则 指导 下 的善 意 、 信息 披露 、 保密等义务


( 第 42 、 43 条 一

《 民法 典 》 合 同 编第 5 00 、 50 1
条 ) ; 从广 义 角 度 看 , 合 同无 效 、 被撤销 或许也 可 以 归 人 到 缔 约


过失 责 任 体系 之下 , 特别 是第 52 、
53 、 58 条 —

不过在 《 民 法 典 》 的体 系 架 构 之 下 , 由 于 民 事 法 律行为 的无效 



撤销规则 吸 收合并 了
“ ”

《 合 同 法》 的 相 关 规则 , 不 能再 以 缔 约 过 失责 任 定性 总则 部 分 的相 关条 文 


不 可 抗 力 免 责规 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类 型 基础

 ?

299


此外 , 支撑 缔约 过 失 责 任 的 诚实 信用 原 则 , 在 现代 合 同 法 之 中 也 在 合 同 履 行 的 阶 段 为

合 同 当 事 人施 加 了 法 定 的 附 随 义 务 , 《 合 同 法》 之 中 早 有体现 ( 第 60 条第 2 款 ) , 《 民法

典》 合 同 编 ( 第 5 09 条 ) 延 续并 升 级 了 《 合 同 法》 的 规则 

如 果 仅把合 同 义 务 简 单 化 为 上 述 的 约 定 合 同 义 务 ( 给付义务 ) 、 法定履行义 务 ( 



顾 、 附随义务 ) 、 缔 约 过 失 责 任 制 度 所 支 撑 的 前合 同 义 务 ( 信赖保 护 义 务 ) ,
① 不可抗力 的

作 用 发 挥 机 制 就非 常 明 显 了 。 在 合 同 义 务领域 , 由 于 当 事人 的 义 务主 要是基 于约定 而生



( 法 定履行 义 务毕 竟是例外 ) , 如 果 没有 特定 的 减 免合 同 义务 的 情 况 发 生 , 在义务期 限到来




之际 , 不 履 行合 同 义 务 即 应 当 承 担 违 约 责 任 ,
此 在 逻 辑 上 和 法 理上 均 具 有 正 当 性 。 如果在

合 同 义务 的 正常履行期 限之 内 , 发生 了 影 响 合 同 义务履行 可 能 、 履行期 限 或履 行完 整 性 的



不可抗力 因 素 , 其法 律 后 果 可 能 就 是 全 部 或 部 分 免 责 、 解除合 同 、 推迟履行等等 ,


② 或者


说 消 解 了 原初 约 定 的 合 同 义 务 —

基 于 违 约 责 任 采 取 所 谓 的 严格 归 责 原 则 , 结论也 同 样 如


此 。 在缔 约 阶段 ,
立法者施加 给缔约 当 事人照顾 、 保护 、 协助对方 当 事 人 的 法 定 义务 , 


使发生 不可抗力 的 因 素 , 致使缔约 者 未 能履 行其义务 , 也 自 然可 以 豁免其责 任 —

缔约过

失 责 任本来 即 为 过错责 任 ,
不可抗力 的存在 , 就 消 除 了 过错 的 可 能性 。


可见 , 在合 同 义务 领域 ,
不可 抗力 的 效用 主要在 于 消 解 约定 的 义务 , 把 当 事 人从 义 务


的 负 担之下 ( 暂时 ) 解放 出 来 ,
④ 即存 在 “

约 定义务 —
不可 抗 力 发生 —
消解 义务 —
减 免违



约责任 的 关系 结构 。 尽管 此种 解放 是 否 在 经 济 上 有 利 于某 个 合 同 当 事 人 , 则 因合 同 内

容 不 同 以 及 不 可 抗 力 发生 时 段 之 不 同 而 不 同 。 缔 约 阶段 的 不 可抗力 , 理论上 虽 然 可 以 免 除


缔 约 当 事 人 的 保护 、 协助 义务 等 ( 法定义务 —
不 可 抗 力 发 生 — 消 解 义 务— 减 免缔 约 过 失


责任 ) , 但对 于 任 何 旨 在 缔 约 的 当 事 人 而 言 , 合 同 最终订立才是所期 望 达到 的 目 的 。 

以 , 在缔 约 阶段发生 的 不 可抗力 , 其实 践意 义要 弱 于 合 同 义 务 已 然 确 立 之后 的 情形 —



事人 可 能还 会共 同 选择继续签 订合 同 或 者促 使 合 同 有效 

比如 , 《 民 法典 》 合 同 编 通 则 在 第 5 90 条关 于不 可 抗力 的 一

般性 规定 , 都是 旨在规定


“ ”

履行合 同 的 合 同 义务 , 分编 之 中 仅有 的 明 确 提到 不可 抗力 免责 的 第 832 条 、 第 835 条 



也 属 于 运 输 合 同 之 中 承 运 人/ 托 运 人 义 务 相 关 的 规 范 。 第 563 条之 中 , 不可抗力 可 以 作 为

① 理 论 界 虽 然 还 有 后 合 同 义 务 的 说 法 , 但后 合 同 义 务 违反 的法 律后 果 完 全 可 以 归 人 到 合 同 义 务 的 范 畴 之


下 。 关 于后 合 同 义 务 , 参见王 泽鉴 : 《 债法 原理》 , 第 35

36 页 ; 崔 建远 主编 :
《 合同法》 ( 第 四版 ) , 法律 出版社


2 007 年版 , 第 88 页 

② 当事人 如果 例外地通 过 约定 排除 了 不可抗力 的免责 可 能性 , 因 为该约 定所处 理 的 事 务 未 涉公共利 益 、 




家利 益 和 第 三人 利益 , 基于合 同 自 由 原则 当 然有 效 。 相 同 观点 , 参见邹 海林 : 《 民法总则》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8 


版 , 第 462 

 463 页 ; 叶林 :
《 论不可抗力 制 度> , 载 《 北方 法学》 2007 年第 5 期 

③ 缔约 过 失 责 任 本来 在 追 责 之 时就需 要 证 明 存 在 主 观上 的 过 错 , 在未发生不可抗力 的情形下 , 缔约方仍然




可 能 是不 存在过错 

“ ”

④ 叶 林教 授 称 之 为 缓 和 民事 义 务 , 参见 叶林 : 《 论不可抗力 制 度》 , 载 《 北方法学 》 2007 年第 5 期 。 




似 观念 ( 但 表达 不 同 ) , 也可 参见 隋 彭 生 :
< 合 同法要义》 ( 第三版 ) , 中 国 人 民 大学 出 版社 20 1 1 年版 , 第 25 8 页 

“ ”

⑤ 从经济 利 益 的 角 度 观察 ,
不 可 抗 力 免责规范 也 是立 法 者 在 当 事 人 之 间 进 行 的 风 险 分 配 , 免责 的表 达


仅 体 现 了 法律 意 义 上

义务违反 方 面所产生 的 问 题 



 300 


法 律 方法 ( 第 36 卷 

合 同 解 除 的 条件 之 一


也 同 样 可 以 从约 定 义 务 消 解 的 角 度 理解 。 当然 , 或许 在有 些 学 者看


来 , 不 可 抗 力 的 法律 后 果 不 仅 限 于 合 同 义 务 的 消 解 , 对于 不可抗力 进行风险 负 担方面 的处


理也是 合 同 法 的 必 要 功 能 , 但风险负 担其实 也 可 以 转 化 成 消 解 约 定 义 务 的 语 言 进行 表 达 

此点 毋庸 多言 

既然不 可 抗力 在合 同 领域 主要 是从影 响 到 义 务 人 的 履行 能 力 、 履行时 间 、 履行可 能性




等角 度 展开 , 那 么 不 可 抗 力 的 内 容 也 必 须 与 这 几 个 履 行 要 素 环 节 关联 在 一

起 , 才 具有 减 免


责任 的可能 ,
? 而 具体 的 判 断标 准 只 能 在 合 同 个 案 当 中 针 对 具 体 的 义 务 内 容 或 形 态 进 行 认


定 。 但 综合 来 看 , 由 于 不可 抗力 对 于 合 同 法领 域 法 定 先 义 务 ( 缔约 过失 责 任 ) 、 法定 或 约

定履行义务 ( 违约责任 ) 的 责 任 减 免具 有 普 遍 的 适 用 性 , 假 如 确 有 例 外 法 定 不 允许 减 免 责

任 的情形 , 倒 是 真 的 需 要 特别 规定 了 

四 、
不可 抗 力 之 于 侵 权法 :
法 定责 任的 阻 却 抑 或 豁免 

与合 同 法不 同 , 民事 主体 一

旦 成 为 侵权法 切 实 的 适 用 对 象 , 不管是作为受害人 , 还是


“ ”

加害人 ( 责任人 ) , 往往都是不情 愿 的 结果 。 虽然不排除少数加 害人主动 追求 赔 偿责




任施加 于 己 , 并且 自 由 意 志 观念 主 导 之 下 的 过 错 责 任 原 则 也 仍 然 是 现代 侵 权 法 的 基 本 原 则


之 一

, 但侵 权 责 任 具 有 法 定 性 , 不 考 虑 加 害 人 是 否 具有 承 担 责 任 的 主 动 性 追 求 , 有 别 于合


“ ”

同之下 约定义务 ^
义务 不履行 —
违约 责任 的 意 定属性 


) 不 可 抗 力 之 于 普 通侵 权 :
法 定 责 任发 生 之 阻却


“ ”

正 因 为 侵权 责 任 的 承担 如 此 不 受 欢迎 ,
不 可 抗 力 之 于 侵 权法 的 意 义 才 得 以 突 显 出

来 。 法定责任 固 然 严格 , 但 要 直 接 归 责 到 具体 的 民 事 主 体 头 上 , 需要加 害人 的 加 害 行为作




为导 火线 , 否 则 即 会有 违意 思 自 治 、 责任 自 负 的 民 法 基本 理 念 ② 过错 原 则 作 为 近 代 以 来

 。

私法 的重要原则 , 在侵权领域体现得 尤 为 明 显 , 确 定损 害 的 原 因 与被 告 的 特定 行 为 的 联 系

即损害 的来源 , 看侵权 行 为 的 行 为 人行 为 是 否 具 备 可 归 责 性 , 乃 是 侵 权法 的 基 本 原 理 。 




之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的 规定 , 不可抗力 既然作为外在于 民 事 主体 的 ( 自 然 或人 为 

事件 , 与 加 害 人 之 加 害 行 为 不 可 能 有 法 律 上 的 关联 , 不 可 抗力 导致 的 损 害 亦不 可 归 因 于某


民事 主体
“ ”

, 民 事 责 任 本 来 就无从 谈起 , 谈 何免 除 加 害 人 的 责 任 ? 有哪 一

个 主 体会 因 


“ ”

可抗力 而 造成 他人损 害 ? 因 果 关 系 方 面 如 何解 释? 回 头 看 看 立 法条文 中 对于 不可抗力



①或 许 也 正 因 为 如 此 , 《 民 法典》 第 5 90 条第 2 款规定 :


当 事人迟 延履 行后 发 生 不 可抗 力 的 ,
不 免除其违


约责任 。 迟 延 履 行 已 经 构 成违 约 , 除非 存在 包括 不 可 抗 力 在 内 的 免责 事 由 , 否 则违约 方首 先要 承担迟 延履行责




“ ”

任 。 迟延后 发生 的不可抗力 不能免除责任 , 此处所指 的 责任 显然 不包括 已经 迟延所产生 的迟 延 责 任 , 而是指




期 后发 生 的不 可抗 力 所 引 起 的其他影 响履 行 利 益实 现 的违约 责任 

② 苏 永 钦 教 授也认 为 侵权 法 与 合 同 法 ( 交易法 ) 的 共通 联 结点 仍然 是 行 为 人 的 意 思 自 治 , 只是从其他角 度




阐释了不 同 的理 由 。 参见苏永钦 :
《 寻找 新 民法》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20 1 4 年版 , 第 1 1 1
页 


不 可抗 力 免 责规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 基 础

 ?
301 

如 何 可 以 被人 的 行为 主 导 或 吸 收 ??


“ ”

的定义 , 不 能 预见 、 不 能 避 免并不 能 克 服 的要求 ,

有 一

些 学 者认 为 ,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侵权 责 任 的 免 责 条 件 之 一


必 须 在 损 害 的 发 生 上 具有

因 果关系 上 的 唯 一

性 , 才可 以 免责 ; 如 果不 可 抗 力 仅是损 害 发 生 的 部 分原 因 , 加害人的行


为也构成 了 损 害发生 的 原 因 , 不 可抗力 只 能 部分免 除加 害 人 的 责 任 ? 这样 的 论述 。 , 看似


合情 合 理 , 却 显 然 不 符合 法 理 。 不 可抗力 既然作 为 损 害发生 的 唯 一

原因 , 自 然没有 加 害人

的存在 , 需要 免除何人 的 责任 ? 在不 可抗力 只 是 损 害 发 生 的 部 分原 因 的 场 合 , 由 于不可抗




力 导致 的 损 害 本来 就不 可归 责 于 加 害人 ,
又 如 何 减 免加 害 人 的 责 任 ?

另 有 学 者 意 识 到 上 述 论 证上 的 不 当 之 处 , 认为从 中 国 法 的 角 度 看 , 不可抗力 的运作机




理在 于 : 不 可抗 力 作 用 于加 害 行 为 , 加 害 行 为 再作 用 于 受 害 人 的 权益 , 并造成受害人 的

损失 。 对 于这样 的 损 失 , 根据 《 民 法通则》 第 1 07 条及 《 侵权责任法》 第 29 条的规定 



行 为 人不 承担责任 。 如 果 是 不 可 抗 力 直接造 成 了 受 害 人损 失 , 而 没有 行 为 人 的 行 为 作 为 中

? 不过不 可 抗 力

介 , 则 当 然 不 会有 侵权 责 任 的 存 在 。 如 何可 以 作用 于加 害 行为 , 并未有

详细 之说 明 。 在 紧 急避 险 的 场合 , 加 害 人虽 然 是迫 于 自 己 或 他人利 益 之维 护 , 造成他人权

益受损 , 但 加 害人终是 有 明 确 的 行为 认 知 。 而在 不可抗力 发生 之际 , 除非 是 加 害人正 在 实




“ ”

施加 害行为 , 或 已 经做好 了 实 施加 害 行 为 的 准备 , 即 一

触即发 的 状态 , 不可抗力 的 因


“ ”

素 加 重 或 启 动 了 加 害行 为 , 否则很难把其描述为 作用 于加 害行为 。 在前者 , 加 害人 已



然实施 的 加害行为 , 如 果 导致损 害 的 发生 , 自 然 需 承担 责 任 , 并不会 因 不 可抗力 的 发生 而



得 以 豁免 ; 在后 者 , 不 可抗 力 所 启 动 的 加 害 行 为 ,
已 经完全 消 散 了 加 害 行 为 自 身 之上 的 主


“ ”

观 过错 和 客 观 因 果关 系 ,
不再可 能归 因 于加 害 人 。 行为人的行为作 为 中 介 虽然试图 描

述 出 之所 以 免 除 民 事 主 体 侵 权 责 任 的 程 式 化 图 像 , 但在现实 中 似 乎 不太 可能存在 

既然 不 可抗 力 根本 就 不 可 能导 致 侵权责 任 的 发 生 , 各法域把不 可抗力 作 为 减 免侵权 责



任 的 事项之 岂 不 是 有 画 蛇 添 足 之 嫌 ?

在 过 错 责任 统 辖 的 普 通 侵 权 领 域 ( 安 全保 障义 务 的 特殊 问 题 除 外 , 参见下 文 ) , 不可

抗 力 作 为 免责 事 由 在 规 范 逻 辑 上 确 实 没 有 用 武 之 地 。
④ 因 为 在 过错 侵 权 场 合 , 作为原告 的

受 害 人必 须证 明 损 害 发 生 系 由 于 被 告 的 有 过 错 、 且可 归 因 于其 的 行 为 导 致 , 才可 以 把该被

告 转化 成 实 体 法 上 的 加 害 人 。
⑤ 而 被 告 想 摆脱 侵 权 责 任 的 追 击 ,
可 以 有 多种 程序或 实体 上


的理 由 , 即 便选 择 主 张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抗 辩 理 由 ,
也仅是可 选方案 之 一

, 并不必需 如 此 

①立 法 机 构 的 解 读 , 恰 恰 就遵 循类 似 的 逻 辑 。 参见 全 国 人大常 委 会 法 制 工 作 委 员 会 民 法 室 编 : 《 中华人 民




共和 国 侵权责任法条文说 明 、 立 法 理 由 及 相 关 规定 》 , 北 京 大学 出 版社 20 1 0 年版 , 第 1 1 2 页 

② 参 见 杨立 新 : 《 侵权 责 任 法 》 ( 第 二版 ) , 法 律 出 版社 M 1 2 年版 , 第 2 1 1 页 

③ 王成 : 《 侵权 责 任 法 》 , 北 京 大学 出 版社 20 1 1 年版 , 第 1 73 页 

④ 相 反 的 意 见 认 为 不 可 抗 力 在 过 错 责 任 原 则 下 具有 普 遍 适 用 效 力 ,
参见曹 险峰 、 孔 凡 学 < 论 不 可 抗 力 在
: 

环 境 污染 责 任 中 的 法规 范 适 用 一

兼评 〈 侵权责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当 代 法 学 >  20 1 3 年第 5 期 ;
赵振华 、 


清清 : 《 论 侵权责 任 中 不 可 抗 力 范 围 的 限 定 》 , 载 《 西 南 政 法 大学学 报 》 20 1 2 年第 4 期 

⑤ 类 似 观点 , 参见 陈本寒 、 艾 围利 : 《 侵权 责 任法不 可抗力 适 用 规则研究


兼评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现代法学 》 20 1 1
年第 1 期 



 302  

法律 方 法 ( 第 36 卷 

责 。 客观而言 , 如 果被 告要 主 张 不可 抗 力 的 抗 辩 , 反 倒 可 能会增 加 其举证 的 困 难 , 因为




不 可 抗 力 影 响 之下 的 损 害 发 生 并 非 总 可 以 很 容 易 被 常 人 加 以 证 明 , 更 不 用 说证 明 其 行 为 仅


“ ”

仅是不可抗力 的 中介 了 


二 ) 不 可 抗 力 之 于 特 殊侵 权 : 预 设 法 定 责 任 之 |§ 免

 ■

不 可 抗力 在过 错侵权领域遭 遇 到 了 逻 辑 上 的 尴 尬 , 不 过 在 无 过 错 责 任/严 格 责 任 或 过

错推 定 ( 如 物 件损 害 责任 ) 等 特 殊 侵 权 领域 ,
① 则 得 以 有 机会 扬 眉 吐 气 。 在这些 特殊侵权


领域 ,
立 法 者 为 特 定 的 民 事 主 体施 加 了 高 度 的 注 意 义 务 , 或 实行过错 的 推 定 , 或实行 因 果


关系 的 推定 甚或 干脆实行责任 的 推定 预 设 ?

, 、 。

旦有损 害 的发生 , 受害人只 需 




致 证 明 其损 害 与 特定 的 产 品

、 危险品 、 危险 物 、 动物 或其他高 风 险 事故 有 简单 的 关联


关系 , 就 可 以 达 致 其 所 预 期 的 获 得 赔偿 的 效 果 。
? 相反 , 上 述特定 民 事 主 体 如 想 豁 免法

律 的 各种 不利 推定 , 就必须证 明 损 害 是 由 于某种 法 定 的 卸 责 事 由 所致 , 不应 该 由 其再 承

担 , 而不可抗力 即 为最 为 常见 的 一

种 。 《 侵 权 责 任 法 》 在 具体侵权 的 章节 , 有 2 个条 文

( 第 72 、
73 条 一 一

《 民 法 典》 第 1 23 9 、 1 240 条 ) 提 到 了 不 可 抗力 作 为 免 责 事 由 , 皆属 于

前述 分 析结论 的 体 现 , 尽 管 这 样 的 规 范 模 式 本 身 未 必 在立 法 技 术 或 立 法 体 系 上 合 适 

通过 《 侵权责任 法》 第 37 条 ( 《 民 法 典》 第 1 1 98 条 ) 开 始 弓 入 的 特定 场 所 经 营 管 理
丨 

者 的 安全保 障义务 ,
虽 然在 归 类上仍然属 于 过错责 任 ( 过错推定 ) ,
也 同 样可 能会存在不

可 抗 力 作 为 免责 事 由 适 用 的 可 能 , 尽 管立法 文本 并 没有 明 确 规定 。 道 理很 简 单 , 在 配 置安


全保 障 义 务 的 场 合 , 立 法 者 对 特定 主 体 同 样 进 行 责 任 或 过 错 的 推 定 , 如 想免责 , 必 须证 明

损害系 由 其他 主 体 的 行 为 或 自 然 原 因 所致 。 《 侵权责 任法》 第 37 条 ( 《 民 法典》 第 1 1 98



条 ) 既 已 容 忍 第 三 人 过 错作 为 安 全 保 障 义 务 承 担 者 的 抗 辩 , 举轻 以 明 重 , 不可 抗力 也 同 样


可 以 豁免法律 推定或 强 加 的 责 任 ? 在 此 意义 上 。 , 安 全保 障义 务 相关 的 侵权类 型 也 可 以 归

类 为 特殊 侵 权 


三 )
小结

所以 , 不 可 抗力 于侵权法之 中 , 并 不 如 合 同 法 中 那 样 可 以 普遍 成 为 所 谓 免 责 条 件 , 

①过 错 推 定 的 实 践 效 果 比 较 类 似 于 严 格 责 任 或 无 过 错 责 任 , 故本 文 暂且 忽 略二 者 之 间 的差 别 , 下文表述 以


严格 责 任 或 无过 错 责 任 涵 盖 过错 推 定 责 任 

在严格意义 上讲

② 即 便 在 这 些 特殊 侵权 领 域

也 不 应 该存 在

, , 因 不 可抗 力 造 成 他 人 损 害 语境 下 的 


果 关 系 推定
“ ”

。 因 为 损 害的发生既然是 由 于不可抗力 所致 , 就不 再 可 能 与 所 谓 的 责任人 建立起侵权事 实上 的




“ ”

因果关系 , 此种 推定 在逻辑上没有存在 的空 间 , 而 只 能 是法律责任 的推定 、 预设 



③ 特殊 侵权责 任 领 域 的证 明 责 任 , 本 文 不 做 过 多 探讨 

④ 如 果按 照 有些 学 者 的理解 , 《 侵权责任法》 第 29 条 的 规 范 对 象仅 仅 是严格 责 任 或 无 过 错 责 任 之 下 的 侵 权




形态 , 那 就意 味着 第 37 条没有规定不 可抗力 可 以 免 责 , 就是排 除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免责 可 能性 。 但是 , 安全保 障义


务 领域并 不是 严格 责 任或 无过错责任 , 排 除 不 可 抗力 的 免责 可 能 , 没有特殊 的理 由 。 同时 , 既然 已经承认 了第三


人原 因 可 以 免责 , 不可 抗 力 却 不能 免责 , 在 法 律评 价方 面 显 属 不 当 


不 可 抗 力 免 责规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 基 础

 ?

 3 03 


为 不 可 抗 力 在 原 则 上 根 本 就 不 可 能 导 致责 任 的 发 生 , 立法者不可 能 在 陌 生 人 之 间 普遍施 加

积极 的 作 为 义 务 , 然 后 再 利 用 不 可 抗力 豁 免基 于 义 务 预 设 而 必 然 导 致 的 推 定 责 任 , 此乃 传


统侵权法 的 原则 要 求 之所 在 。
① 例 外 的 规则 , 只 能 存 在 于 严 格 责 任/ 无 过 错 责 任 推 定 或 ( 


全保 障 ) 义 务 预 设 的 情形 之 下 ( 特殊 侵 权 ) , 被 推 定 责 任 人有 必 要 通 过 不 可 抗 力 豁 免 责 任 或

过错 的 推 定 。
② 因此 ,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的 主 文 表 达 如 果 只 是 限 定 在 特殊 侵 权 之 下 的


“ “

免责 ' 而 直接 排 除

般 侵 权 或 普 通 侵 权 的 所谓 免责 ' 把不 可抗力 在 一

般侵 权 或 普 通 侵


权 责 任类 型 中 的 作 用 或 影 响 交 由 责 任 构成 要 件 的 因 果关 系 要 件 去 处 理 , 可 能 就 会 避 免该条 除

外条 款所 产生 的 解 释 困 境 , 也无 需 创 设 更 多 的 理 论 来 协 调 不 同 条款 之 间 的 适 用 关 系 了 

五 、 《 侵权 责任法 》 第 29 条解 释 困 境根 源 之反省 : 忽视 合 同 法 与侵权法的 区 分



在 《 侵权责 任法》 立法 过程 之 中 , 立法 机关 曾 经针 对 不 可 抗力 的 立 法表达 寻求 比 较立




法例上 的 支持 , 主要参 照 了 法 国 、 德国 、 意 大利 三 国 的 民 法典 , 并以 不 可抗 力 对 债务 不


” “ ” “ ”

履行 的 法律效果 不 可抗 力 对损 害 赔偿 的 法 律 效 果 有 关风 险 负 担 的 规定 三个主题

进行 类 型化 对 比 分析 。 不过 , 仅有 法 国 民 法 典 明 确 使 用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立 法 用 语 ,
而德 国 

“ ”

意 大利 民 法典之 中 根 本 没有 直 接 规定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免 责 事 由 ( 暂不 考 虑 翻 译语 言 选择

的 问题 ) , 所 以 不 知 道 立 法 机关选 择 德 国 、 意大利 民 法典 的 理 由 何在 。 更让人不解 的 , 



法机关所 引 用 的 《 法 国 民 法典》 第 1 1 38 条 、 第 1 1 48 条 、
③ 第 1 3 02 条 、 第 1 7 双 条 , 《 德国

民 法典》 第 275 条第 1
款 、 第 2 76 条第 1 、 2 款 、 第 280 条 、 第 286 条第 4 款 、 第 287 条 

第 3 00 条第 2 款 、 第 3 1 3 条 、 第 3 26 条 、 第 44 6 条 、 第 87 3 条第 1
款 、 第 9 29 条 , 《 意 大利

民 法典》 第 1 21 8 条 、 第 1 22 1 条 、 第 1 25 6 条 、 第 1 25 8 条 、 第 1 376 条 、 第 1 378 条 、 




1 463 条 、 第 1 46 4 条 、 第 1 46 5 条 , 全部 是 处 理 合 同 或 契 约 事 项 ,
上 引 标题 有关风 险 负 担

即 是 典 型 例证 ? 既 然 是侵权 责 任立 法

的 规定 。 , 为何立法机构 不从侵权法 的 角 度选择参



考立法 例 ? 即 便 可 能 存 在 着 合 同 与 侵 权 界 限 难分 的 情 形 , 但仅 引 用 合 同 或 契 约 相 关 的 不 可

抗 力 或 类 似 条款 , 似乎 太过 于离谱 

在有学者主 编 的关 于 《 侵权 责 任 法 》 的 解 读 文 本 之 中 , 与 《 侵权 责 任 法》 第 29 条关

①不 过 , 这并不 排 除 在 一

般侵权 责 任 的诉讼 当 中 , 被告 以 不可抗力 作 为 抗辩 的理 由 



② 陈本寒 、 艾 围 利 两 位 教 授试 图 在 反 思 传 统 侵权 免 责 理论 与 构 成 要 件 理 论 之 间 的 逻 辑 冲 突 基 础 上 ,
构建新


的侵权 免 责 理 论框架 , 并 进 而 形 成 不 可 抗 力 免责 的 一

体化规则 , 所表达 的学术 观点 与 笔者 比较接 近 , 但在普遍 过




错 侵 权 责 任 与 严格 或无 过 错 责 任 的 区分处 理方 面 , 观点稍 有差异 。 参见 陈本寒 、 艾 围利 : 《 侵权责任法不可抗力


适 用 规 则 研究 一

兼评 〈 侵 权责任 法 〉 第 29 条 K 载< 现 代 法 学 》 M

i l
年第 1 期 

③ 有 学 者在 建构侵权 领 域不 可抗力 免责 的立 法模 式之时 , 批评 《 法 国 民法典》 的这个条文 使不 可 抗 力 免




责适用于

切 损 害赔偿 的情 形 , 无例外情况 , 更 不谈 例 外 之 上 再 例 外 , 过于粗 略 。 参 见 昧本寒 、 艾 围利 : 《 侵权




责任 法不可 抗力 适用 规则研究 一

兼评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M 条》 , 载 《 现代法学》 2〇 1 1 年第 1 期 。 殊不知 , 《 


国 民 法 典》 的 这 个 条文 本来 就 与 侵权 责 任 没 有 任 何 关 系 , 仅适 用 与 契 约 领 域 , 条文 内 容表达得 非 常 清楚 , 该条在


体 系 位 置 上 也 属 于 第 三 卷第 三 章

契 约 或 合意 之 债 的 一

般 规定 

④ 详 细 内 容 参见 全 国 人大常 委 会法 制 工作 委 员 会 民 法 室 编 :
《 侵权 责 任 法 立 法 背 景 与 观 点 全 集 》 , 法律 出 版


社 20 1 0 年版 , 第 556

563 页 


法律方 法 ( 第 36 卷 

联 的 立法 例 之 中 , 列举 了 《 荷 兰 民 法 典》 第 6 -

1 78 条 、 《 魁北 克 民 法 典》 第 1 47 0 条 、 《 

尔及利 亚 民 法典》 第 1 27 条作 为参考 ,


① 但是否 足 以 作 为 中 国 立法 的 参考标 准 , 还值得分


析 

《 荷 兰 民 法 典》 第 6

1 78 条规 定 :


如果有下列 情形之 一

, 不依第 1 75 条 、 第 1 76 条或第 1 77 条 承担 责 任 

a ?
损 害 是 由 于军事 冲 突 、 内战 、 暴动 、 国 内 骚乱 、 暴乱或兵变引 起 的 

b .
损 害 是 具有 不 可 预 见 、 不 可 避免和 不 可抗拒性质 的 自 然 事 件造 成 的 , 但在适用该


条时 , 第 1 T7 条第 1
款规定 的 地 下 自 然 力 除外 

本 条 确 实 涉 及 了 不 可 抗 力 的 免 责效 果 , 但如 果査看其 中 提到 的 第 1 75 条 、 第 1 76 条或


第 1 77 条 , 分别 对应 于高 度 危 险 作 业 、 垃圾场作业 和 采 矿 作业 等三个特殊 领 域 的 侵 权事

项 。 在这三种 侵权 事项 之 中 , 荷 兰 立法 者 首先 推定或预设 了 过错 、 责任归属 于相关的 主



体 , 该 主 体 如 果 想 免责 ,
必 须 得进行 反 证 ,
而 不 可 抗 力 仅 仅 是可 能 免责 的 法 定 是 由 之 一



《 魁北 克 民 法 典》 第 1 47 0 条规定 

损 害 是 因 不可 抗力 引 起 的 , 可 以 免 除某人造 成 他人损 害 的 责任 , 但 他 已 承 诺赔 偿 此 等

损害 的 , 不在此限 

不可抗力 为不可 预见 且不可 抗拒 的 事件 , 具有 同 样 性 质 的 外 部 原 因 视 为 不 可 抗 力 



第 二 款对 于 不 可 抗 力 本 身 的 定 义 暂且 不 议 , 在第 一

款 的 主文 当 中 虽然有类似 于 《 侵权


责任法》 第 条的表达 他 已 承诺赔 偿此 等 损 害


29 , 但是其 中 但 书 条 款 的表达 , 显然只



能 出 现在合 同 或 契约 的 领域 。 在 侵权 法 的 范 围 之 内 , 很 难 想 象 陌 生 人之 间 有 这 种 预 先 的 承

诺存 在 

《 阿尔及利亚 民 法典》 第 1 27 条 规定 :


除非 法 律另 有 规定 或 当 事 人另 有 约 定 , 行为人 如 能 证 明 损 害 系 由 受 害 人或 者第 三 人 的

过错 以 及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 等不可 归 咎 于 自 己 的原因 造成 的 ,


不 承担损 害 赔偿责 任 

在 上 引 学者版 的 立 法 解 读 著 作 之 中 , 不 知 有 意还 是无意 ,
遗漏 了 或 当事人另 有约


” “ ”

定 这 一

部分 , 使得去 除 或 当 事人另 有约定 之后 的 《 阿尔及 利 亚 民 法典 》 第 1 27 条 



呈现出 比 中 国 《 民 法通 则 》 《 侵权 责 任 法 》 更 为 抽 象 化 的 一

般 性 免 责 条 款 立 法 模式 。 但在

补全 完 整 条 文 之后 会发 现 , 该条 虽 有 不 可 抗 力 的 术 语 , 但不 可抗力 是 不 是 可 以 完 全 不加 区

别 地适 用 至合 同 或侵权 法 的 各领域 , 并 非那 么 清楚 

可见 , 在学者 们解读法 条所引 用 的 参考 立 法 例 之 中 ,


也鲜有可 以 支持 《 侵 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立 法模 式 的 文 本 。 作为 中 国 大陆地 区 民事立法最为 亲 密也最为熟悉 的参照对象 



①参 见 高 圣 平 主 编 :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 侵权 责 任 法 立 法争点 、 立法例及经典案件》 , 北京大学 出 版社 20 1 



年版 , 第 36 1

3 62 页 

② 条 文 内 容 参 见 王卫 国 主译 :
{ 荷 兰 民法 典 》 , 中 国政 法 大 学 出 版社 2006 年版 

③ 条文参 见尹 田 译 : 《 阿尔 及 利 亚 民 法典》 , 中 国 法制 出 版社 2 002 年版 




不 可抗 力 免 责 规 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 基础

 ?
 30 5 


“ ”

台 湾地 区 现行 民 法典 之 中 涉及 不 可 抗 力 的 条 文 ,
总 共有 1 5 个条文 , 但所有 的 条文都

属 于 契约规范 或 物上之债 的 范 畴 ① 而笔 者查 阅 了 所 能 找 到 的 其 他诸 多 民 法 典
, 。 ( 每括最

近几 年 风靡全球 的 DC F R 文本 , 均 没有 发现不可抗力 免责 作 为 侵权 法 一

般性 条 款 的 表

达方式 

不 可 抗力 免责 以 一

般条款形 式存在 的 例 子 , 仅 表 现 为 欧洲 学 者 们 草 拟 的 《 欧洲 侵权 法



“ ”

原则 之 中 》 第 7 :  1 02 条 严 格 责任 中 的 抗 辩 , 不 可抗 力 ( 自 然力 ) 仅 在 严格 责 任 之 下

作为 减免责 任 的 抗 辩 事 由 , 并且 只 有 在严 格 责 任 之 下 , 才作为 外来 因 素而成 为抗辩事



由 ④
“ ”

, 而在 一

般侵 权 之 合 理抗 辩 ( 第 7 : 10 1 条⑤ ) 中 , 抗辩事 由 更 多从合法性 角 度 展



开 ⑥

 。

综 合 比 较立法例 可 知 , 《 侵权责 任法》 第 29 条所采 取 的 一

般化条款处理不可抗力 免责

①  分别 是 第 23 1 条 ( 迟 延赔偿 一

非 常事 变 责 任 ) 、 第 45 7 条 ( 耕 作 地 租 赁 之 租 金 减 免 请求 权 ) 、 第 45 8 


( 耕地 租约 之 终 止 ) 、 第 5 〇8 条 ( 危险 负担 ) 、 第 525 条 ( 著作物之危险负 担

著作物灭失 ) 、 第 5 26 条 ( 著作 物


之危 险 负担 —

出 版物灭失 ) 、 第 60 6 条 ( 场所主 人 之 责 任 ) 、 第 634 条 ( 运送 人之责任 ) 、 第 645 条 ( 运送物丧




失 时 之运 送 费 ) 、 第 654 条 ( 旅 客 运 送人之 责 任 〉 、 第 8 37 条 ( 租金 减 免请 求 之 限 制 ) 、 第 850

 4 条 ( 地 租减 免或


变 更土 地 使用 目 的 ) 、 第 89 1 条 ( 责任转质 —

非常事 变责任 ) 、 第 920 条 ( 危 险分担 一

非 常事 变 责 任 ) 、 第 92 

条 ( 典权人 之 重 建 修绪 权 ) 。 陈本寒 和艾 围 利两 位先生也注意 到这 一

特殊 之 处 , 参见 陈本寒 、 艾 围利 :
《 侵权 责任


法 不可抗力 适 用 规则 研究 一

兼评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 现 代 法 学 >  20 1 1
年第 1
期 , 第 62 页 注 释④ 

“ ”

② 在 DC F R 之中 , 明 确涉及 不可抗力 的条 文 , 仅有 【 第 三卷 债务及相应 的 债权 ( 债及 相 关权利 ) 第三




“ ” ” “

造 成他人损 害 的非
” “

章 不 履行 的救济 第 一

节 般规定 】 第1 -

3 :  1 04 条 因 障碍而免责 和 【 第六卷 

” “ ” “ ”

合同责任 第 五章 抗辩 】 第V I

5 : 302 条 不 可控 制 的 事件 , 前者适用 于合 同 , 后者官方释义书 中 明 确作




“ ”

为 在 严 格 责 任 框 架 下 作 为 抗辩 的 不 可 控 制 的 事 件 。 参见 [ 德 ] 克里斯蒂安 ?

冯 ?

巴尔 、 [ 英 ] 埃里克 ?

克莱


夫主编 : 《 欧洲 私法 的 原则 、 定 义与示 范规则 : 欧洲 示 范 民 法 典 草 案 ( 全译本 ) 》 ( 第

、 二 、 三卷 ) , 髙 圣平等


译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4 年版 , 第 67 9 

 68 5 页 ; [ 德 ] 克里斯蒂安 ?

冯 ?

巴尔 、 [ 英 ] 埃里 克 ?

克莱夫 主编 : 《 欧洲


私 法 的原则 、 定义 与 示 范规则 : 欧洲 示 范 民法典 草 案 ( 全译本 ) 》 ( 第五 、 六 、 七卷 ) ,
王文胜等译 , 法 律 出 版社


20 1 4 年版 , 第 
69 1

6 94  页 

③ 条文 内 容 



) 如损 害是 由 以下 不 可 预见 和 不 可抗拒 的 原 因 引 起 的 ,
严格责任 可予 以免 除或减轻 :
a ) 自 然力 ( 不可抗


力 ) , 


b ) 第 三人 的行 为 

( 2 ) 严 格 责 任 是 否 可 被 减 免及 减 少 的 程 度 , 取 决 于 外 部 影 响 的 重 要 性 和 责任 的 范 围 ( 第 3 : 201 条 ) 


3 ) 依本条 (

) 款 ( b ) 项减轻责任 时 , 依第 9 :  1 01 条 ( 1
) 款 (
b ) 项 , 严格 责任 与 第 三 人 的 责 任 为 连 带


责任 

④ 欧洲 侵权法 小组编著 :
《 欧洲 侵 权法原则 文本与 评注 》 , 于敏 、 谢鸿飞译 , 法 律 出 版社 2009 年版 , 


1 8 1 

1 82  页 

⑤ 条文 内 容 



) 行 为 人正 当 实 施 下 列 任 何 一

项行为 的 , 可 以 免责 

a ) 为桿卫 自 己 受保护 的利 益而制 止非法攻击 ( 自 卫行为 ) 



b ) 紧急情况 

c ) 因 不 能及 时 获 得 公 权 力 机关救 济 ( 自 助行为 ) 

d ) 受 害人同意 的 , 或受 害人 自 甘风 险 , 


e) 根 据合 法授 权 , 如 得到许可 


2 ) 能 否 免 责 既取 决 于抗辩 事 由 的 重 要 性 ,
也取 决 于 具体责 任 的 构 成 要 件 

( 3 ) 在 特殊情形 , 责 任 可 予 以 减 轻 而 非免除 

⑥ 欧洲 侵权法小 组编 著 : 《 欧 洲 侵权法 原 则 文 本 与 评 注 》 , 于敏 、 谢鸿 飞 译 , 第 1 8 1 页 



 306 


法律方法 ( 第 36 卷 

的 规范模式 , 实属 于 比较法 上 的 另 类存在 。 不可抗力 作为侵权法上 的 免责 事 由 , 仅在实行



严 格 责 任 / 无 过 错 责 任/ 预 设 积 极 义 务 ( 安 全保 障 义 务 ) 的情形 之 下 , 才有其实际意义 。


在 一

般侵权情形 ,
至 少 通 过作 为 侵权 责 任 构 成 要 件 的 因 果 关 系 ,
已 经足 以 排除 了 不可抗力



“ ”

致损 归 责 于某 一

民事主体之上 的 可 能性 , 此 即 之所 以 称之为 外来原 因 , 故 而无需 立



法者排 除责任 , 这 或 许 是 绝 大多 数 立 法 文 本 未 在 侵 权 法 的 一

般条 款 规 范 的 重 要 原 因 。 不过


“ ”

此 一

外来原 因 对 于 实 行 责 任 过 错/ 因 果 关 系 推 定 或 责 任 预 设 的 特 殊 侵 权类 型 而 言 则 至


“ ”

关 重要 , 法 定 预设 责 任 者 争 取 豁 免 责 任 全依 赖 于 立 法 者 是 否 可 以 法外开恩 —

按 照前

引 部 分学 者 的 观点 ,
也确 实存在 着不可抗力 不起作 用 的 情 形 ? 不 可 抗 力 在 特殊 侵 权 领 域

 。

中 的 此 种 作用 机制 , 非 常类似于合 同法 约 定义务在先 —
不可抗力 发生 —
消 解 义 务—减 免


” “

违约责任 的 机制 , 只 不 过转化为 ( 法定 注意 义 务 )

预设 责 任在 先 —
不可抗力 发生 

” “

免除责任 的 结构 , 不同于 一

般侵权领域 的 法定 注 意义务 —
不可抗力 发生—不构成侵


权 

但非 常遗 憾 ,
立法者在 起草 《 民 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之 时 同 样 未 明 确 区 分合 同 关 系

与 侵权 关 系 之 下 不 同 的 义 务 配 置 ,
无论是主 句 内 容 的 表达还是 除 外 条款 的 设计均 能 体现 出

这 一

点 ,
④ 并没有吸取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起 草 时 的 教 训 。 立法者如此不经意 间 的立

法 决定 就 为 理解 和 适 用 第 1 80 条第 1
款 , 埋下 了 可 能遭遇 与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类似


困境 的伏笔 

六 、 《 民 法典 》 第 1 80 条第 1
款的体 系 效应


“ ”

居于 《 民 法典》 总则 地位 的第 1 80 条第 1
款 , 从 《 民 法总 则 》 制定生 效开始其实

就立 即 产 生 了 应 有 的 体 系 效应 


) 第 1 80 条第 1 款能 否 一

体 化 整 合 既 存 的 制 度规 范

从立法文 字表达 的 角 度 看 , 《 民 法通则 》 第 1 53 条系对不可抗力 进行立 法定义 , 




1 07 条 系 不 可抗力 适用 范 围 、 适用 效果 的 规定 , 《 民 法典》 第 1 80 条把 《 民法通贝 !
1 》 第 1 07

条 、 第 1 53 条 原 初 的 规范 内 容 合 为 一

个条文 , 分 别 作 为 其第 1
款和 第 2 款 。 《 民法通则 》

“ ”

第 1 07 条 主 文 规定 因 不 可 抗 力 不 能 履 行 合 同 或 者 造成 他 人 损 害 的 , 不 承担 民 事 责 任 , 


“ ”
1 80 条第 1
款则 对应 调 整 为 因 不可抗力 不 能履行 民 事 义 务 的 , 不 承担 民 事 责任 。 立法文

①  此 种 认识 在 比 较 法 著 作 之 中 , 也可轻易发现 。 参见 R ay m o n d Y o u n g s  Fr

 . /i f  Ge nr
cA  onr nz n

af
t ve / aw .
 Third  ed i ti on .
 Ne w York  Rou 

tl ed

e ,  20 1 4 .

 p

5 1 1


“ ”

② 把不可抗力定 位成 外来原因 的 认识 , 在 理论 界 非 常 普遍 。 可 参 见 江平 、 费安玲 主编 : 《 侵权责任




法》 , 知识 产权 出 版社 20 1 0 年版 , 第 27 0 页 ; 刘 新熙 、 尹志强 、 胡安潮 : { 债法 : 侵权责任》 , 第 3 00 页 ;
欧洲 侵


权法小组编 著 : 《 欧 洲 侵权 法原 则 文 本 与 评注 》 , 于敏 、 谢鸿 飞译 , 第 1 8 1

1 82 页 

③ 比如 《 侵权责 任法》 第 70 条 民 用 核设施 事 故 的 责 任 。 参见前引 程啸 : 《 侵权 责 任 法 》 , 第 2 1 6 页 



④ 参见李适 时 主编 : 《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民 法 总则 释义 》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56 1 

5 62 页 


不 可抗 力 免 责规 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 基础

字表达上 的改变 , 标 志 着 不 可 抗力 免责 规范 的 规范 内 容 、 规 范 意 义 均 发生 了 重 大调 整 

不 可抗 力 的适 用 范 围 方 面 。 《 民 法通 则》 第 1 07 条 不 能履 行合 同 或者造成 他 人 损


” “ ” “ ”

害 一

般来 说 分 别 对 应 合同 与 侵权 事项 , 但 正 如 上文 所述 , 缔约过失 责任规范


“ ”

范 围之 内 同 样有适用不可抗力 的可能 。 因此 , 第 1 80 条第 1
款 不 能履行 民事 义 务 的表



“ ” “ ”“ ”

述在 文 义上 就可 以 更直接 地 把 合同 侵权 缔约过失 以 及其他 可 能 的 民 事 义 务




领 域事 项都 涵 盖 于其 中



不 可抗力 的适用效果方面 。 《 民法通则 》 第 1 07 条 的 表述 , 在合 同 领域 尚 属 正 确 , 




针 对侵权 事 项 则 违 背 了 侵权 责 任 法 ( 特别是 一

般侵权 责任 ) 在 因 果关系 角 度上 的 基本规 范




“ ”

逻辑 ,
此点 已 如上述 。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1
句 换成 不能履 行 民 事义 务 的表达 , 把不可

民 事 责 任 @ 的 普 遍 适 用 条件
“ ” “ ”

抗力 当 作 消解 民事义务或 豁免 , 不管 民事义务 的产生



依据是法定还 是 意定 。
③ 如此 一

来 ,
至少在义务类 型 化 的 层 面 比 较契 合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侵权


“ ”

行 为 免责 事 由 的 逻辑 出 发 点 ( 消解 法定义务 ) , 不 过 能 否 无缝 契合 一

般侵权 、 特殊侵


权两大侵权类 型 , 仍有 分析 的 必要 

乍看之下 , 第 1 80 条第 1
款对 于 《 民 法通 则 》 第 1 07 条所做 的 规范 调 整 ,
也是对 《 


“ ”

权 责 任法 》 第 29 条第 1 句 的规范完善 : 因 不可抗力 造 成 他人 损 害 这 样正 面 陈述 损 害 发


“ ”

生 因 果关 系 链 条 式 的 表达 , 在不可抗力 不能预见 、 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 的法定定 义之




“ ”

下 , 根 本 不 可 能存 在 真正 的 责 任 主 体 , 显然不妥 。 因 不可抗力 不能履行 民 事 义务 仅把



因 果关系 链条 限定在 了 法定 义务 主 体未 能 履 行 民 事 义 务 的 环 节 , 并没有联结起不可 抗力 



损害 、 民 事 主体 三 类要 素 , 得 以避免了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的 规范窘境 。 但是 , 在 



“ ”

般 侵 权 责 任 领域 ,
行 为 人之所 以 承担侵权 责 任 , 原 因 恰 恰 在 于 行 为 人 违 背 了 法 定 的 

“ ” “ ”

消极不干预 的 不作为 义 务 , 实施 了 积极加 害受 害人 的 行为 , 在事实 的层 面不可能





“ ”

存 在 行 为 人 因 为 不 可 抗力 因 素 而 不 履 行 不作为 义务 。 换句话而言 , 不存在特别 需 要




“ ”

消解 的 积极作 为 义 务 。 反 倒 是 在 前 述 采 取 严 格 责 任/ 无 过 错 责 任 / 责 任 推 定 等 的 特 殊 侵


权领域 , 往往是立法者基于 不 同 的 理 由 为 特殊 场 景 下 的 民 事 主 体配 置 了 积 极 的 作为义




” “ ” “ ” “

务 , 而这些 民 事 主 体 由 于 不 可抗 力 因 素 的 发 生 未 能 履 行 法定 的 、 积极 的 作为


” “ ”

义务 , 因 此才可 以 或需 要 免除 义务违 反 的 法律 后果 即 民 事 责 任 —

消解 法定 义 务 的

后果 ⑤ 因 此 。 , 修 改 调 整后 的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1
句 , 实 际上 仍然 仅 能适 用 于 ( 实 行严 格 责

① 最 高 人 民 法 院 的 释 义 书 特 别 强 调 了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规 范 在 缔 约 过 失 责 任 领 域 的 拓 展 适 用 , 参见 杜万华 主


编 : 《 中 华人 民共 和 国 民 法 总 则 实务指南 》 , 中 国 法 制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693 页 

” “ ”

对 于 责 任 预设或 责 任 推 定 的 特殊 侵权 类 型 而 言 豁免 民事 责任可能 比 民事义务在描述 的针


② ,
消解 

对性 方 面 更 为 贴 切 

③ 参 见 邹海林 : 《 民法总则》 , 法律出 版社 20 1 8 年版 , 第 4 60 页 



④ 紧 急 避 险 的情 况 可 能属 于 行 为 人 因 为 特殊原 因 违 背 了 不 作 为 义 务 的 事 例 , 但该特殊 原 因 与 损 害 之 间 没 有


直接 因 果关 系 ( 紧 急 避 险人 客 观上 造成 了 损 害 ) , 并且 紧 急 避 险 与 不可抗 力 在 免责 事 由 方 面 , 属于并列 的不同原


因 。 因此 , 紧急避 险 免 责 不适 于用 来证成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

⑤ 个 别 特殊 侵 权 类 型 当 中 , 甚 至 很 难描 述预设 了 什 么 作 为 义 务 , 而 只能 是预设 了 责 任 


 3 08 


法律方 法 ( 第 36 卷 

任 / 无 过 错责 任 / 责 任 推 定 等 的 ) 特殊侵 权事 项 之上 , 并 不 能 真 正 地 实 现 侵 权法 中 一

般侵权

与 特殊 侵 权 在 不 可 抗 力 免责 性 问 题 上 的 规 范 整 合 , 原 因 仅仅在 于 二 者 的 法 律关 系 结 构 ( 

务 配 置 模 式 与 责 任 认 定 机制 ) 本来 就 不 相 同 。 就此 而 言 , 第 1 80 条第 1
款 主文 ( 第 1
句 ) 

没有 超越 《 侵 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主文 ( 第 1
句 ) 而 实 现 侵权 责 任 法 内 部 的 规 范 整 合 

“ ”

对 比而言 , 第 1 80 条第 1
款主文 ( 第 1 句 ) 不 能履行 民 事义 务 的 规范表达模式 

“ ”

则 完美 地 升 级表达 了 《 合同 法》 第 i n 条第 1
款主文 ( 第 1
句 ) 不能履行合 同 及其责

任免除 的 既定规范 内 容 ,
不存在体 系 和逻辑上 的 不适 之处 。 即 便第 1 1 7 条第 1
款第 2 句所

规定 的 迟延履行情形 下 不 可 抗 力 事 由 免 责 功 能 的 丧 失 ,
该规则 也 同 样 是 在 特殊 时段 ( 


“ ”

延 ) 的 不 能履行 民 事 义 务 , 只 不过作为不可抗力 免责 的 例外规定 而 已 。 更重要 的是 



无论 《 合 同法》 第 43 条 规定 的 合 同 缔 约 阶段 的 保 密 义 务 、 第 69 条第 2 款 规定 的 合 同 履 行


“ ” “ ”

阶段 的 通知 、 协助 、 保密等 义 务 , 在文义上都不属 于 不 能履 行合 同 的范围之内 



第 1 1 7 条规 定 的 不 可 抗 力 规 则 如 果 在 司 法 实 务 中 要 拓 展 适 用 于 至 这 两 类 义 务 领 域 , 至少需


“ ”

要遵循 一

定 的 解 释规 则 方 可 。 第 1 80 条第 1
款中 不能履行 民 事义务 , 则很直接地涵盖

了 缔 约 阶段 的 ( 法定 ) 前合 同 义 务 、 履行 阶段 的 ( 法定 ) 履行 义务 , 作 为缔约 当事人 

合 同 当 事 人 免 除缔 约 过 失 责 任 、 合 同 责 任 的 明 确 的 规范 依据 , 可 以 说彻 底 实 现 了 不 可 抗 力

免责 规 范 在 合 同 法 领 域 的 整 合 

条第

综合而 言 , 第 1 80 1
款试 图 通 过更新 调 整 后 不能履行 民 事义 务 的 表达方 式 

体 化 地整 合 《 民 法通 则 》 第 1 07 条 、 《 合 同 法》 第 1 1 7 条 、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等关


“ ”

键性 的 不 可 抗 力 免责 规 范 , 仅从 民 事 义务 的 角 度来看 , 第 1 80 条第 1 款确 实 实 现 了 对

侵权法两 大领 域 全部类 型 民 事 义务 的 涵 摄 但是从规范 妥 当 性 的 角 度 观 察


合同法 、 。 , 


能履行民事义务 仅 符 合合 同 法 中 的 不 履 行 约 定 或 法 定 ( 前 ) 合 同 义 务 和 侵权 法 中 不履

行 特 殊 侵权 领 域 的 法 定 作 为 义 务 ,

般侵权 或 普通 侵 权 或 过错 侵权领 域 之 下 的 法 定 不 作 为


“ ”

义 务 在 事 实 层 面并 不会发生 因不可抗力 不能履行 的 情形 。 因此 , 第 1 80 条第 1


款抽 象


“ ”

化的 不 能履行 民 事 义 务 , 并未 能 彻底 实 现不 可 抗力 免责 规 范在 民 事 法范 围 内 的 整 合 

唯 一

可 能 的 解 释是 , 立法者 明 确 地认识到 了 在 一

般侵权 、 普通 侵权 领 域 并 不 存 在 不 可 抗 力


“ ”

作为 免责 理 由 的适用空 间 ,
也 即 胜 利 逃 脱 了 前述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在 适 用 逻 辑


上 的 困境 , 因 而有 意地忽 略 了 一

般 侵权 、 普通 侵权 情 形 下 的 义 务 配 置 或 责 任 构 成 形 态 , 

过 立 法 者 给 出 官方 的 解 释 似 乎 并 不 如 此 ①

 。

① 在 立 法 机关 公 开 出 版 的 多 个 版 本 内 容 几乎 完全 样 的 民法 总则》 立法 释义书 之 中 均 没有 发现对




( ) 《 ,

般/ 普 通 侵 权 与 特 殊 侵 权 特 殊 对 待 的 明 确 说 明 。 参 见李适 时 主 编 : 《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民法 总 则 释 义》 , 法律 出 版




社 20 1 7 年版 , 第 56 1

5 62 页 ; 张 荣顺 主编 : 《 中华人民共和 国 民法总则解读》 ,
中 国 法制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


600 

 60 1 页 ; 贾 东 明 主编 : 《 〈 中 华 人 民共 和 国 民法 总 则 〉 释解 与适 用 》 , 人 民法 院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45 2 

453 页 。 最 高人 民法 院 的观点 , 则 明 确 表 明 了 可 适 用 于 侵 权 责 任 、 也 可适用 于 违 约 责 任 , 在 侵权责 任 中 , 可以




参 见 杜万华 主编

适 用 于过错责 任 、 过错推 定 责 任 和无过错责 任 。 : 《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 民 法总则 实务指南> , 中国




法 制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692 页 


不 可抗 力 免 责规 范 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类 型 基 础

 ?

30 9



二 ) 第 1 80 条第 1 款的 规 范 不 足

“ ”

即 便不 考 虑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1
句 因 不可抗力 不能履行 民 事义务 的 规范表达未必

能 通 盘 照 顾 到 具体 义 务 类 型 及 其 责 任 构 成 的 问 题 , 该 条 的 除外 条 款 ( 第 2 句 ) 也 只是例行

公 事 式 地把 可 能 存 在 的 特 殊 情 况 交 给 特别 法 或 特 殊 规 定 去 处 理 。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2 句是

否可 以 消 除 《 侵权 责任 法 》 第 29 条除外 条款所 引 发 的 解 释 争议 , 还有待分析 。 此外 , 




“ ” “

法教义学 日 益风行 的 我 国 现 今 民 事 法 学 界 , 如何理解 不能履行 民事义务 中 的 不能




” “ ” “ ”

履行 , 涉 及 该条 的 适 用 范 围 问 题 , 不 承担 民 事 责任 的 不 承担 , 涉 及 该条 的 适 用 效

果问题 ’ 同 样不得 不辨 

1 .
第 1 80 条第 1
款能否彻底逃脱 《 侵权 责 任法》 第 29 条除外条款 的 解 释 困 境 

《 侵权责任法》 第 29 条除 外 条款 ( 第 2 句 ) 所 引 发 的 解 释争议 , 根 源 于 特殊侵权情形



之下 不 可 抗 力 是 否 可 以 作 为 免责 事 由 。 正 如 前文 所述 ,
立法者不管采取列 举 特殊 免责 事 由

类 型 的 规 范 模式 ,
还 是采 取遵从 《 侵权 责 任 法》 第 29 条第 1
句 这样 一

般性规 则 的 沉 默 式 

未作 规定 式 的 规范模 式 , 都 不 能 轻 易 地 回 答某 一

具体 的 无过错 或 严 格 责 任 或 责 任 推 定 的 侵

权类 型 之 下 , 不可抗 力 是 否 可 以 免 责 的 追 问 ① 第 。
1 80 条第 1 款第 2 句 既 然 只 是延续 了

《 侵权 责 任 法》 第 29 条 除外 条 款 的 表 达模 式 , 那 么 后 者 所 存 在 解 释 困 境 就仍 然 会 存 在 。 

规 范 逻辑 上 , 除非立 法者在 《 民 法 典 》 侵权 责 任 编 及 特 别 法 所 规 定 的 某

具 体 的 特殊 侵权

类型 中 , 非 常 明 确 地排除 了 不可抗力 免责规范 的适用 , 或 者仅 允 许 特 定 的 不 可 抗 力 事 由 类



型 免责 , 那 么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1
句作 为不 可抗力 免责 规范 的 一

般性规则 就 当 然适用 至该

当 具 体 侵 权类 型 之 上 ② 并 且 这 逻辑 上 的 必 然 适 用 具有 立法者 明 确 表达 的 体 系 上 的 约


。 ,

般性 规则 统领 民 法典各分编

束力 民 法 总则 规定 民事 活 动 必须遵循 的 基本 原 则 和

: , 




各 分 编 将在 总 则 的 基础 上对 各项 民 事制 度作 出 具体规 定 。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1 句规定 的 除外条款 , 从裁 判 适用 的 角 度 看 , 并非 只 需指 引 到 未直

而 是必须


术 语免 除 当 事 人 责 任 的 法 律 条 文 即 可 实 现 其规 范

接援 引 不可抗力 这 一

目 的 ,

指 向 真正 可 以 排 除 一

般性 不 可 抗力 免责 规 范 的 体 系 化适 用 的 特别 规 范 , 才可 以 真正达到

具 体 侵权 责 任 类 型 是 否 可 以 排 除 般 性 不 可抗


“ ”

除外 的 目 的 。 从立 法 论 的 角 度看 , 某 一 一

力 免 责 规范 的 适 用 , 还需依 赖 进 一

步 的 价值判 断 、 利 益权衡 和 同 态 比 较等方 能 确 定 。 立法



者在 释义 书 中 以 《 民 用航空 法》 第 1 60 条 、 《 邮政法》 第 48 条和 《 侵权责任法》 第 70



条④ 为 例 加 以 说 明 , 正如前文 的 分析 , 《 民用航空法》 第 1 60 条 即 便 能够排 除不可 抗力 的



免责 可能 ,
也 只 是 排 除 了 部 分不 可 抗 力 因 素 的 免 责 可 能 , 并不 能 够在原 则 上 全然 否 认不 可

① 前 引 学 者 们 的 争 议 也 恰恰 源 于 此种 未 明 确表 明 态 度 的 立法 表达 模 式 

② 邹 海林 教 授持 同 样 的 观点 , 参见邹海林 : 《 民法 总则 > , 法 律 出 版社 20 1 8 年版 , 第 46 2 页 

③ 李建国 : 《 关于 〈 中华 人 民共和 国 民 法 总 则 ( 草案 ) > 的 说 明 》 



④ 在 立 法 机关 的 释 义 书 中 写 为 第 7 1 条 , 应该是 引 用 错误 



3 1 0


法 律 方法 ( 第 36 卷 

“ ”

抗力 的 免责性 , 《 侵权责任法》 第 7〇 条核事故 责任 中 的 战争 等情形 同 样也很难说不



构 成 不可抗力 ① 立 法 者 的 解 读 也 同 样 证 明 了 这 ,

点 ? ; 而正如前文所述 , 《 邮 政 法》 第


“ ”

48 条中的 保价 条款 ,
在本质上 是对 于 不 可抗 力 免责 的 一

种合同 意义上 的再调整 , 




不上对于不可抗力 免责 的 法 定 否认 。 不管怎样 , 如 果立法 目 的 支持尽量减 少 免责 的 可 能


性 , 这几个 条文 可 以 基 于 文义表达 朝 着 限缩 或否认 不 可抗力 免责 规 范 一

般性适用 的 方 向 解

释 ,
比较 麻 烦 的 是 其 他 一

些条文 ? 在 立 法 文 义 上 没有 可 以 展 开 限 缩 或 否 认 解 释 的 基 础
, 

这必然会延续原来 的争论 。


因此 , 第 1 80 条第 1 款 的 除 外 条款并未 能 彻 底 逃脱 《 侵权 责 任法 》 第 29 条除外条款


的解释 困境 

“ ” “ ”

2 .  不能履行 民 事 义务 仅仅指 不 能履行 民 事 义 务 ?


“ 

在 《 合 同 法 》 的 框架 之 内 ,
合 同 义 务 的 非 正 常 履行 形 态 , 除 了 狭义上的 不能履行

( 第 1 1 0 条 —

《 民 法典 》 第 5 80 条第 1
款 ) 之外 ,
至少还 包括不履行合 同 义务 、 履行合


同 义 务不符合约定 ( 第 1 07 条

《 民 法典》 第 5 77 条 ) 。 不 履 行合 同 义 务 可 能 是 不能


履行 , 也 可 能 纯粹 的 未履行 ; 履 行合 同 义 务 不 符 合 约 定 ,
可 能是 迟 延履行 ( 第 94 条 

“ ”

民 法典》 第 5 63 条 也可能是 质量不符合约定 第 条 民 法典》 第 582




一 一

1 1 1
《 ) , ( 《

条 ) ,
还 可 能是加 害 履行 ( 第 1 22 条 —

《 民 法 典》 第 1 86 条 ) 。 这些 非 正常 履行 合 同 义


“ ”

务 的 情形 , 未 必都等 同 于狭义上 的 不能履行 。 这些不履行合 同 义务或者履行合 同 义务



不 符合约 定 的 未作为 或 已 作 为 , 完 全 可 能 是 由 于不 可抗 力 所致 , 因 而应 当 免 除违约 责任



( 除非 当事 人特约 排 除 ) 。 同样 , 在 缔 约 阶段 发 生 的 商业 秘 密 泄露 ( 第 43 条 一

《 民法

① 张 新 宝 教 授 在 其 《 民法 总则 》 释义 书 中 ,
就 少数 学 者 基 于 《 海洋环境保护法》 第 9 1 条并列 战 争 与 不 可


抗力 作为免 责事 由 , 进 而认 为 战 争 不 属 于 不 可 抗 力 的 观 点 也 表 达 了 鲜 明 的 批 评 意 见 。 参见 张新宝 :
《 〈 中华人 民 共


和 国 民法 总则 〉 释义》 ,
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3 93 页 

② 参见李适 时 主编 : 《 中 华人 民共和 国 民法总则 释义 》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56 1


562 页 。 也可参见


上 文 第二部分的分析 

③ 比 如下 文 还 将 提及 的第 1 1 98 、 1 2 1 8 、 1 2 29 、 1 236 、
1 237 、 1 23 8 条 ,
等等 

比 如 针 对 不可 抗 力 在 高度 危 险责 任 下 的免责 可 能性 问 题

④ , 最 高人 民 法 院 表 达 过 如 下 观 点 : 在高度 危险责 任


这 一

无 过错责任 中 , 责 任 的归 责 基础 不是 过错 , 而是 危 险 活 动 或 危 险 物本 身 。 不 可 抗 力 虽 然 能 够排 除 行 为 人 的 过 错 

但 在 绝 大 多 数情 况 下 , 行 为人不 能 以不 可抗力 表 明 自 己 没有过错 的方式 而获得免责 ,


而只有在法律有 特殊规定 的情


况下 , 不可抗 力 才 能作 为无 过错责任原 则下 的免责 事 由 参 见 沈德 咏 主编 : 《 〈 中 华 人 民共和 国 民法 总则 〉 条 文理


解与适 用》 [ 下 ] , 人 民 法院 土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1 1 88 页 。 按照这种 观点 , 不可抗力高度 危险责 任 中原 则 上被 一




排除适 用 , 只 能 例 外适 用 。 此 种 观 点 或许 可 以 用 来 解 释 《 侵 权 责 任 法 》 第 70 、
7 1
条规 定 的 核 事 故 责 任 、 民用航空器


侵权 责 任 易燃 易爆
” “

, 但在 同 属 于 高 度 危 险 责 任 一

章分别 规定 、 、 剧毒 、 放 射性 等 高 度 危 险 物 责任和 髙空 、 


压 、 地 下挖 掘 活 动 或 者 使 用 高 速 轨 道 运 输 工 具 责任 的第 72 、 73 条之 中 , 偏 偏 又 明 确 规定 了 不 可 抗 力 可 以 作 为 免责


条件 。 在 不 可 抗力 能 否 免 责 的 问 题 上 , 同属

章 的 前后 相 继 的 四 个 条 文 之 间 存 在 如 此 明 显 的 对 立 关 系 , 岂能 支撑前


述 一

般性 的 观 点 ? 此 外 , 不 可 抗力 并 不 只 是 能 够 否 认 过 错 的 存 在 , 还 同样 可 以 否认 因 果关 系 的存在 , 即 便是 采 取无


过 错 责 任 归 责 原 则 的 高 度 危 险 责 任 领域 , 岂 能 连 因 果关 系 都 被 放 弃 ? 而 最 髙 人 民 法 院 的 前 引 文 献 之 中 , 在同 一

页还


“ "

分 明 强 调 不 可 抗 力 可 以 否认 法律 上 的 因 果 关 系 。 立法机关 的 释 义 书 同 样 强 调 不 可 抗 力 对 于 因 果 关系 的 否 定 功 能 

参 见 李适 时 主 编 :
《 中 华人 民 共 和 国 民 法 总则 释义 》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562 页 。 既 然 存 在 这 样 明 显 的 理论 上


冲突和 对立关 系 , 就很 难 想象在 司 法适用 过程 之 中 不 会 发 生规范适 用 上 的不 确 定 和 不 一

致 


不 可抗 力 免 责 规 范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 基 础

 ?
 31 1


典》 第 50 1 条 ) ,
也可 能 非 缔 约 当 事 人 过错 行 为 而 系 不 可 抗 力 所致 ( 比如商业秘密相关 的

文 件资料 洪水 冲 散他处 以 致 被 动 公 开 ) , 同样应 当免除责任 。 因此 ,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



” “ 

条 不能履行

句 中 过 于抽 象化表 达 的 不能履行 —

可能是延用 《 合同法》 第 1 1 7

“ ”

的表达 , 在 解 释适 用 的 环 节 ,
不 能 仅局 限 于 狭 义 上 的 不能履行 , 而应 当 涵 盖全部 未履

行约定 ( 法定或约定 ) 合 同 义务 、 未 履 行 前合 同 义 务 的 各 种 非 正 常 履 行 义 务 的 形 态 

普通 侵权

从侵权法 的 角 度 看 , 不 可 能存 在 不能履行 法定 的不作 为 义务 ( ) , 只可




“ ” “

能是 不 能履行 法定 的作为义 务 ( 特殊 侵 权 ) , 而对 于 法定 的 作为 义 务 , 在 不能履



倒 也不会 存 在 合 同 关 系 结 构 下 的 其他 非 正 常 履行 义 务 形 态 的 可 能 性

行 形态之外 , 。 


“ ”

此 , 不能履行 民 事 义 务 适 用 在 侵 权 法 领 域 的 特 殊侵权类 型 , 倒 是 比 较妥 切 

除 了 需要 考虑上述 非 正 常履行 民 事 义 务 的 多元 形 态 之外 , 《 民 法典》 第 5 90 条 部分




” “ 

或 者 全部 免 除 责 任 的 规 定 具有 特 别 的 适 用 价 值 。 原 因很简单 ,
因 不可抗力 不能履行
” “ ” “

全部 不

民 事 义 务 也 可 能是 不 能 全部 履行 或 不 能履行全部 民事 义务 , 并非 只有 

" “ ” “ ”

能履行 。 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1
句的 不 承担 民 事 责 任 在解 释时 也应从 不承担 拓展


部 分 承担

责任 ,
① 并且这 一

拓展 解 释可 以 同 时适用 于合 同 、 侵权两 大 责 任 法领域 



综合而言 ,
虽然第 1 80 条第 1 款尽量 整 合 了 合 同 、 侵权 领 域 既 有 的 不 可 抗 力 规 范 , 

宽 了 不 可抗力 免责规范 的 适用 范 围 , 但在规范效果 上 , 除 了 仍然 未 能基 于 义 务 配 置 及 其 责



任 构 成类 型 的 差异 而 在 侵权法 的 内 部 实 现差 异 对 待 之 外 , 对 于非 正 常履 行 民 事 义 务 的 形 态

多 元化及其免责 情况 的 多元化也 都 没 有 考虑 周 全 


三 ) 《 民 法典》 分 编 该 如 何联 动 第 1 80 条第 1 

因 为 更加 抽 象地 重新表达 了 不 可 抗


“ ”

位居 《 民 法典》 总则 地位 的第 1 80 条第 1
款 ,

力 免责规范 的适用 范 围 、 适用效果 , 必然 会对 《 民 法 典》 各分编 及 单行法 、 特别法 中 的 不



可 抗 力 免责 规范产生 系 统性影 响 ,
展现其体系 效应 

1 .

第 1 80 条第 1
款 的 体系 整 合效应


立法 机关很 明 显 地 尊 重 了 第 1 80 条第 1
款关 于 不 可 抗 力 免责 的 一

体化规 定 : 早在 《 

法典 各 分编 ( 草案 ) 》 ( 征求 意见稿 ) 的 侵权 编 之 中 就 删 除 了 现 行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


“ ”

的规定 , 但继 续 在 第 1 0 1 5 、
1 016 条之中保留 了 不可抗力 , 《 民 法典》 也 只 是把这 两个

条 文 的 顺序 替换 为 第 1 23 9 、
1 2 40 条 。
② 这 就意 味着 ,

方 面在 民 法典生效 以 后 侵权 责 任领

域是 否 免责 的 法 律依据 方面 , 法 院 原 则 上 需 要 直 接适 用 第 1 80 条第 1 款进行 裁判 , 从另 外

①最 高 人 民 法 院 关 于 民法 总则 》 的释义书 考 虑 不 可抗 力 事 由 发 生 时 当 事人 过 错 因 素 时 多少涉及这




《 ,

点 。 参见 沈 德 咏 主 编 : 《 〈 中 华人 民 共和 国 民 法总 则 〉 条文 理 解 与适 用 》 [ 下 ] , 人民法 院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


部 分免除 也被当做 民法总则》 第


1 1 89 页 。 在学者们 的释义书之 中 , { 合同法》 第 1 1 7 条处 理 的 问题 , 《 1 80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 民法总则 释 义 与适用 指 导 》
“ ”

条第 1 款的 法 律 另 有 规定 来 理解 。 参 见 龙卫球 、 刘保玉主编 : 《 

中 国法制 出 版社 20 1 7 年版 , 第 629 页 

② 分别 对 应 于<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72 、
73 条 



312



法 律 方法 ( 第 36 卷 

个角 度看 , 《 民 法 典》 对 于 《 侵权 责 任法》 已 有 的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规范 采 取 既 删 除 又 保 留


“ ”

的 编纂 策 略 , 又 凭空 增 加 了 新 的 解 释 困 难 : 因 何在相 关条 文之 中 继续保 留 不可抗力 



未 写 明 不 可 抗力 可 以 免 责 的 责 任 条 款 , 是 一

体化适用第 1 80 条第 1
款 免责 吗 ? 进 一

步而

言 , 只 列 明 了 特殊 免责 事 由 的 条款 , 是排除 了 第 1 80 条第 1
款主文 的适用 , 还是只 在不可

抗 力 免 责 事 由 之外 明 确增 加 了 其他 的 免责 事 由 

而在 《 民 法典》 合 同编之中 , 《 合 同 法》 包 括 第 1 1 7 条在 内 的 所有 涉 及不 可 抗力 的 规


“ ”

范则 统统被继续保 留 , 不可抗力 继 续存在 于第 563 、


5 90 、
83 2 、
83 5 条 。 如 果说第 5 63 

“ ”

6 20 条 处 理 的 问 题 本来 就 与 免责 无关 , 第 5 90 条第 1 款第 1
句 以 及第 832 条分明 就是

第 1 80 条第 1 款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规 范 的 直接 适 用 范 围 , 为 何 还 要 重 复 规 定 ?

条第

尽管 《 民 法 典》 中 对于 不可抗力 免责规范 的继续保 留 , 使得第 1 80 1


款的


“ ”

统领 作 用 大 打折 扣 , 甚 至 会 引 发 解 释适用 上 的 新 问 题 ( 或者 说没 有 解 决老 问 题 ) , 


“ ”

是 在仍 然 保 留 的 明 确 规 定 不可抗力 的 条文 之 中 , 基本上 完 全承继 《 合 同 法》 和 《 



权责任法》 相 应条文 的 《 民法典》 合 同 编 中 的第 5 63 、


5 90 、
832 条和侵权责任 编 中 的第

1 239 、 1 240 条 , 都 属 于 上 文 所界定 的 对 于 约 定 义务 的 消 解 或法 定 责 任 的 豁 免 。 第 835 条处



理的不可抗力情形下 的 运 费 问 题 , 在本 质上仍然属 于合 同 法 领域 约定 义 务 能否 消 解 的 问

题 。 因此 ,
不 可 抗 力 在 合 同 领 域 主要 是 消 解 约 定 义 务 的 基 本 判 断 仍 然 成 立 

需要注意 的是 ,
立 法 机关在 立法进程 发 布 的 《 民 法典合 同 编 ( 草案 ) 》 ( 二次审议

稿 ) 、 《 民 法典侵权 责 任 编 ( 草案 ) 》 ( 二次 审 议稿 ) 及最后 的 《 民 法典 ( 草案 ) 》 ,
基本上


征 求 意见稿

延续 了 《 民 法 典各 分编 ( 草案 ) 》 ( ) 不可抗力 在 免责 方面 的 规范式样 

似乎标 志着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规 范 的 立 法 表 达 已 在 学 界 、 实务界 、 立 法机关之 间 达成 了 



致 

2 ?

《 民 法 典 》 各 分编 本 应 该 联 动 的 方 向 : 更加 体系 化 、 更加 具体化

第 1 80 条第 1
款是不可抗力 在 民 事责任 法上 的 一

般性 规定 , 《 民 法典》 各分编 之 中 涉

及 不 可 抗力 免 责 的 规 范 ,
也应 当 最 大 程度 地 发挥 第 1 80 条第 1 款 的 体 系 化适 用 威 力 。 为了

尽量能够逃脱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除外 条 款 的 解 释 困 境 , 第 1 80 条第 1 款 中 的 除外条

款 也 必 须 能够 指 向 明 确 排 除 不 可 抗 力 适 用 的 具 体 条 款 , 而 不 是 现行 法 中 的 诸 多 模棱 两 可 的

条款 。 规范得更加体 系 化 、 更加 具体化 , 应 当是 《 民 法典》 各 分编 的 联 动方 向 



具体 一

点讲 , 《 民 法典 》 各 分编 本来 应 当 进行 如 下 处 理 



) 在 《 民 法典 》 之 中 ,
应 当 删 除第 1 23 9 、
1 240 条不可抗力 免责部分 的 内 容 , 否则

就会 使 得其他 侵权 责 任 类 型 之 中 不 可 抗 力 是 否 可 以 免 责 又 成 为 争 议 话 题 ( 比如第 1 1 98 

1 2 1 8 、
1 229 、
1 23 6 、
1 23 7 、
1 23 8 条等等 ) 。 如 果立法 者有 意在特殊侵 权责 任 类 型 之下排 除


“ ”

不可抗力 的 免责 可 能 , 也 即 符 合第 1 80 条第 1 款第 2 句 法律另 有 规定 的 ,
正确 的立法


“ ”

表达模 式是 … …

除受 害人故 意导致损 害 发 生 以 外 , 应 当 承担损 害 赔偿责任 … …

, 或者


“ ”
… …

仅能 以 受害人故 意 导 致 损 害 的 发生 作 为 抗辩 理 由 … …

, 或者如 《 民 法典》 第 590




不 可抗 力 免责规范 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 类 型基 础

 ?

31 3


“ ”

条第 2 款 当 事 人迟 延履 行 后 发 生不 可 抗 力 的 , 不 免 除其违 约 责任 那 样 场景 化 , 把立法

者 所认 可 的 抗 辩 理 由 以 具有 排 他 意 思 的 用 语 明 确 加 以 表 达 , 而不是如第 1 23 8 条 ( 即 《 


“ ”

权责任 法》 第 7 1 条 ) 但 是 能 够证 明 损 害 是 因 受 害 人故 意 造 成 的 , 不 承担责任 这般表




达 ① 第 。
1 23 8 条 的 表达 ,
虽然很多 学者们认为 是排 除 了 不 可抗力 的 免责 可 能性 ( 依据所

反 对解 释 ②
“ ” “

谓的 ) , 但如果考虑 《 民用航空法》 第 十二章 对地 面第 三 人损 害 的 赔偿




” “ ”

责任 , 特别 是 该章第 1 57 、
1 60 、
1 64 条 明确 规定 的 在 受 害 人故 意 之外 所考虑 的 其他

免责 因 素 , 再仅从 法 条 文 义 上 直接读 出 这 样 的 答 案 就 显 然 不 正 确 了 。 考虑到 在 《 民法典》



“ ”

颁 布 之后 , 总则 规范 ( 相 比较于 《 民法总则 》 时代 ) 将 更加 全面地 发挥 其 在 私 法领 域




“ ”

的 统领作 用 , 如 果 再试 图 直 接 从第 1 23 8 条 之上解 释 出 排除不 可 抗力 的 免责 可 能 性 , 



需要 额 外 增 加 更 多 的 说理负 担 。 与第 1 23 8 条存在 同 样需 要 立法层 面 澄 清 疑 问 或解 决争 议



的 其他条 文 , 也应 同样处理 ③

 。


2 ) 在 《 民 法典》 之 中 , 应 当 删 除第 832 条 不 可 抗 力 免责 部 分 的 内 容 。 《 民 法典》 第


“ ”

5 90 条第 1
款第 1
句 规 范 了 部 分或 者 全 部 免 除 责 任 两 类法 律 效果 , 而第 1 80 条第 1


在 文 义 上 未 包 括部 分 免 除 责 任 的 内 容 , 为 了 减少裁判适用 上 的 解 释负 担 , 第 5 90 条第 1



“ ”

第 1 句 主 文 只 好 暂且 保 留 , 但 应 该删 除 除 外 条 款 但是法律另 有规定 的 除外 。 第 5 90 

第 2 款是不 可 抗 力 免 责 的 排 除 规 范 ,
应 当 继续 保 留 。 第 5 63 条第 1
款第 1 项 规定 的 不 可 抗

力 作 为 法定解 除事 由 、 第 5 90 条第 1
款第 2 句规定 的 不 可抗力 延 伸 的通 知 义务 、 第 835 


“ ”

规定 的 不 可 抗 力 引 发 的 运 费 风 险 分 担 , 在规范 目 的 上 均 与 免责 没有 直接关 系 , 不属 于

第 1 80 条第 1
款 的 涵 盖范 围 , 应 当继续保 留 

但是 , 《 民 法典 》 并 没 有 朝 着 理 想 的 状 态 去 发 挥 第 1 80 条第 1
款的体系威力 ,
也没有

趁 机把 《 侵权责 任法》 第 29 条 除外 条 款 引 发 的 争议 一

并消除 , 这就需要在 《 民 法 典》 生

效之 后 从 解 释论 的 层 面 去 一 一

判断 《 民 法 典 》 分 编 当 中 具体 侵 权 类 型 中 不 可 抗 力 事 由 是 否

可 以 免责 。 更为麻烦 的 是 , 前 引 现行 的 很 多 单 行法 之 中 还 存 在 涉 及 不 可 抗 力 免责 的 条 文 

或 者 民 事 责 任 追究 的 条 文 , 而 目 前来 看 《 民 法典》 也并 没有 尝 试 一

次性 地 把 这 些 条 文 整 合

“ ” ”

并非笔者独 有 邹海林教授


①对 于 《 民法总则》 第 1 80 条第 1 款 法律 另 有 规定 的这 般 较真 态度 , ,

也明确指 出 这 一

点 。 参见邹海林 : 《 民法 总则 >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8 年版 , 第 462 页 。 学者们也 曾 经对 《 侵权责任




“ ”

法》 第 29 条除外条文 的表达如 此 较真 过 , 参见 陈本寒 、 艾围利 : 《 侵权 责 任法不 可抗力适用 规则 研究





评 〈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现代法学》 20 1 1
年第 1 期 ; 袁文全 :
《 不 可抗 力作 为 侵权 免 责 事 由 规 定 的 理解


与适用 一

兼释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侵权 责 任 法 〉 第 29 条》 , 载 《 法 商研究 》 20 1 5 年第 1 期 

② 邹海林教授明确 指 出 针对第 1 0 14 条 等类 似条 文得 出 排除 不 可抗力 免 责 可 能 性 的 观点 , 学者 们乃是采用 了




反 对解 释 的 方 法 。 参见邹海林 : 《 民法总则 》 , 法律 出 版社 20 1 8 年版 , 第 4 62 页 。 只 不过邹海林教授在 观点 方 面


” “

反对解 释 的 方 法 邹 老 师此处 所称 的 上位


是批 评这 种 反对解释 的方 法 ,
主张 , 不 能与上位法 的规定 冲突 。

” “ ” “

法 , 并非通 常 在立法 机 关 层 级 或 《 立法 法》 的 角 度 所评 定 的 位 阶 , 而应 当是 总则 一

分则 或者 一




” “ ”

法 一 一

特别法 意义上 的 体系高 位 



③ 需 特别 说 明 的是 , 笔 者并 不 反 对 在 具 体 责 任 类 型 当 中 , 基 于法律政 策 、 价值判 断 、 利 益衡量等 多 方 面 因




素 , 具体 限 制 或排 除 不 可 抗 力 的 免 责 可 能性 。 此 处 所 表达 的 观点 , 仅仅 是 从 立 法 技 术 的 角 度 主 张 应 当 非 常 明 确 地


把这 种 限 制 或 排 除 指 出 来 


3 1 4


法 律方 法 ( 第 36 卷 

纳人 。 虽 然 这些 条文未来仍 然散落 于 民 法 典之 外 , 但 由 于立法者 已 经 明确 表示 《 民 法 典 》


款 的体系

总则 编 规 定 民 事 活 动 必 须遵 循 的 基 本 原 则 和 一

般性规则 , 因 此第 1 80 条第 1


效力 也必 然 会 波及 这 些 条 文 。 对 于 这些 条 文 的 联 动 整 理 、 修改和 完善 , 亦应 当 遵循 更加


体系 化 、 更 加 具体 化 的思路 ,
不过修法 的工程周 期 不容忽 视 , 短 时 间 内 更多地需要裁判

机关 在 个案 中 积极 能 动 地 加 以 解 释适 用 

“ ”

第 1 80 条第 1
款作 为 《 民 法典》 总则 的 一

部分 , 不管是基 于其文义还 是所处 的 体



系高位 , 给 出 的是 一

个 非 常 积极 开 放 的 允 许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的 信 号 , 否则 就与 其体 系 高 位 的

应有价值不符 这 信号 是否 可 以 成为未 来 民 法典》 生 效 后不 可 抗力 免责 规 范 在 私法领




。 《

域的 明 确指 引 , 就 看裁判 机 关 的 反 应 了 

七 、 代结 论 :
抽象 立 法 的 高 度 与 限 度

不 同 的 社会关 系 结构 类 型 , 其关 系 主 体 间 的 权 利 义 务 初 始 配 置遵 循 着 不 同 的 进 路 ,


权利 义 务 的后续变 动 即 责任构成 ,
也 同 样受 制 于 既 定 的 关系 结构 。 不可抗力 作 为 重要 的 法

定抗辩 或 免责 事 由 , 其在 何种 场 景 之下 才 具有 抗 辩 或 免 责 的 功 效 , 并非 可 以 被轻易 地认

知 。 不 可抗力 主要 在 于 消 解 既有 的 义务 , 阻却 义 务 违 反 的 责 任 ,
以 及 豁免特殊情形 下 法定

的 预设 责 任 , 不 管该 义 务 是基 于 当 事 人 约 定 , 还 是 法 律 预先 设 定 。 作 为免责事 由 的不可抗


力 仅 对 于 合 同 以 及 侵 权 法 中 实 行 责 任/ 过 错 推 定 的 严 格 责 任 和 安 全 保 障 义 务 有 意 义 , 对于


般 侵 权 而 言则 没 有 规 定 之必 要 。 如 果说合 同 法 与 侵权法 之 界分还 有 其必 要 性 ① 在 不 可



 ,

抗力 的 法 律适 用 上 可 以 找 到 有力 的 支持 ②

 。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对 于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的 规则 ,
延续 了 《 民 法通则 》 第 1 07 条的立

法 表达 模 式 , 是 立法 技 术 过 于抽 象化 、 简 单化 的 表 现 。 其 规 范 定位 不 具 体 的 一

般条 款 式 的

规范模式增加 了 理解 的 难度 , 折射 出 对 于 侵 权 法 内 部 进 行 界 分 的 义 务 类 型 和 责 任 构 成 标 准

缺乏真正 的掌握 。 《 民 法典》 第 1 80 条第 1


款在 对 合 同 和 侵 权 法 律 关 系 结 构 的 共 性 抽 象 基


“ ” “ ”

础 之上 提取 民事义务 作为 公因式 以 对不可抗力 免责 规 范进行统 规范 具有




, ,

整 合 不 可 抗 力 免责 规 范 并 扩 张 其适 用 范 围 的 积极 意 义 , 但依 旧 未 能 掌 握 侵 权 法 内 部 界 分 的

标准 。 同时 , 第 1 80 条第 1
款与 《 民 法通则 》 第 1 07 条 、 《 侵权责 任 法 》 第 29 条 一

样 ,



立 法层 面 和 司 法 实 践 中 都 未 能 彻 底 解 决 除外 条款 的 具体化 问 题 。 《 民 法典》 本应 在 更加


” “ ”

体系化 、 更 加 具体化 的 策 略指 引 之 下 , 最 大程 度 上 发挥第 1 80 条第 1 款的 统帅作用 



删 除不必 要 的 重 复性规定 , 具体 、 准确 地规定排除 不 可抗 力 免责 规 范 适用 的 责任 类 型 , 



①合 同 法 与 侵 权 法 在 规 范 领 域 的 交 融 , 虽 然 在 法律 适 用 上 会 导致请 求 权 的 竞 合 , 但是本 文所 描 述 的 权利 义




务关 系结构之 中 , 并 没有存在特别 的样态 , 因此 , 笔 者 有 意 忽 略 了 此 问 题 对 不 可抗 力 规则 实 践适 用 的 影 响 

② 陈 龙 吟先生 就 试 图从立 法 和 司 法 两 个 角 度 对 不 可 抗 力 在 合 同 、 侵权两个领域进行 区分对待 , 参见陈龙




吟 : 《 〈 侵权 责 任 法 〉 不 可 抗 力 条款 的适用 》 ,
西南政法大学 20 1 4 年硕 士学位论文 , 第 5 页 


不 可抗 力 免 责 规 范 构 造 逻 辑 的 义 务类 型基 础

 ?
3 1 5


除 司 法 实 践 中 不 必 要 的 适 用 争议 和 解 释 分 歧 。
? 目 前看来 , 只 能继 续 期 待 裁 判 机关 能 够 准

确 地 理 解 和 掌握第 1 80 条第 1 款 的 立法要 旨 ,
基 于 具体 个 案 中 义 务 配 置 的 类 型 去 判 断 不 可

抗 力 是 否 可 以 免责 了 

延展 开来 , 在 法典化理 念 主 导 下 的 民 事 立法 ,
以 适 度 抽 象化 的 立法技 术 追求 体 系 化 的

规范效应本无可 厚非 , 甚 至 值得 推 崇 , 但 是 抽 象 立 法 亦需 遵循 妥 当 的 立 法 方 法 , 并非没用

任何 的 限度 , 而 决定 民 事 立 法 抽 象 程 度 的 根 本 性 约 束 条 件 是 拟 规 范 社 会 事 实 的 事 物 本 质 

如 果立 法机关在 立 法层 面 轻 视 事 实 的 结构 性 差异 , 制 定 了 过 于抽 象且对 象错位 的 一

般性规

范 , 只 能 寄 托 于 司 法机关在 司 法 层 面 依 赖 复 杂 的 法 律 解 释 方 法 去 做适 应 性 调 和 了 。 不过 

立 法 阶段 如 果 能 够采 取 妥 当 的 立 法 方 法 , 本来 是 可 以 在 相 当 程 度 上 减 轻 司 法 阶 段 的 法 律 解

释重担 的 

( 编辑 : 杨知文 

① 实 际 上还 存在 另 外

种 解 决思 路 , 就是干脆删 除第 1 80 条第 1
款这类过 于 一

般化 、 居 于体系 高位 的免责


规范 , 重 新 让 不 可 抗 力 免 责 问 題 回 归 到 具体 的 情 景 之 下 ( 合同 、

般侵权 、 特 殊 侵权 ) , 展 现在具体 的责 任 条款


之中 , 从而 避免 除 外 条 款 所 引 发 的 争 议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