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唯武器论”与“人的因素第一”

芦笛

从现代战争的角度来看,战前作双方实力对比时,考虑的项目
要孙子在此给出的多得多。首先要比较的是双方的“硬实力”,包
括工业生产力,科技发达程度,资源(特别是战争资源)的储量与
开发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军队的武器装备、通讯、后勤等先进程
度,这些指标可以作量化比较,也是一般人最容易看见的东西(我
大清的绝大多数读书人以及二战时期的日本军阀除外),其次是
“软实力”,包括国家战争动员能力,对军队和人民的控制程度,
军民的战斗意志和信心,战略战术的军事理论研究水平与普及程度,
军队的组织、训练、纪律,军官的心理素质、指挥能力与士兵的战
斗技能等等。最后才是最高统帅的心理素质、才能等主观因素。
作为具有常识的国务家,斯大林充分看到了硬实力的作用。我
记得他在《卫国战争演讲集》中曾说,现代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参战
国的工业生产力对比,因为盟国的生产力总和大于轴心国,因此盟
国的最后胜利是必然的。正是因为看到了发达的重工业是军事实力
的基础,斯大林才不惜一切代价强制实行了国家工业化,并 “优先
发展重工业”,其实也就是优先发展军火工业及其上游产业。
这当然不免所谓“机械唯物论”,但确有道理。硬实力的欠缺
并不能靠“精神原子弹”来弥补。太平洋战争的结局就是最好的证
明。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美国兵恐怕不是皇军的对手。然
而皇军与“美国少爷兵”拼搏的结果,却是南洋诸岛上一个又一个
师团的“全员玉碎”,那还是老美把主要战争努力放在欧洲战区,
只用了少于一半的国力。因此,如果斯大林没有强制实行国家工业
化,要战胜德国是不可能的。即使具备了相当的工业实力,没有美
国“租借法案”提供的巨额物质援助,苏联仍然不可能打败德国,
这一点连朱可夫都承认了。
当然,软实力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这里面我看最重要的还是
动员能力。在这方面,极权国家似乎具有优势。例如苏德战争爆发
后三个多月,苏方就有两百万官兵被俘,18,000 辆坦克被击毁,
14,500 架飞机被击落。战争头半年,被打死或被俘的苏军官兵竟然
高达6百多万人。按理说整个军队都不存在了,没有哪个文明国家
在受到如此毁灭性的打击后还能坚持下去。
但当德军逼近莫斯科时,苏军最高统帅部竟然就已迅速重建了
12 个军的部队,布防在距莫斯科 120 公里的莫扎伊斯克防线。当苏
联派驻日本的间谍佐尔格汇报了日军无意侵苏之后,斯大林又撤回
了驻防西伯利亚的生力军,使得苏军战略预备队在 12 月初就竟然高
达 58 个师之多,而这就是朱可夫在莫斯科战役中用以发起反攻的基
本力量。由此可见极权政体强制动员全国资源的潜力有多强大。据
西方学者统计,在整个战争期间,苏联的征兵率是每月平均 50 万人。
斯大林之所以能在红军被基本摧毁后还能迅速重建如此庞大的军队,
乃是因为他根本不管百姓死活,不计伤亡,毫不犹豫地把从未受过
训练的新兵投入战场,这据说就是斯大林的爱将符拉索夫在被俘后
叛变,成立“俄国解放运动组织”的原因之一。
极权制度的动员能力并不限于强行征召百姓入伍、不加任何训
练便把他们赶上战场,也不限于普遍使用格伯乌作督战队,无情射
杀胆敢后退的士兵,或是使用“惩罚营”去完成最危险的任务,包
括用活人去趟地雷等等,同样在于它无情驱使全民投入战争努力。
在战争爆发后,由贝利亚指挥的格伯乌负责,将苏联在欧洲的工厂
在短期内悉数搬迁到了大后方。一到指定地点后立即安装机器,恢
复生产,参与战争努力。其工程规模之浩大,中断生产时间之短,
在人类历史上并无二例,完全可以称为奇迹。这在实行其他制度的
国家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
我党在国共较量中胜出,我看与我党拥有类似的“举国体制”
优势分不开。用现代术语说,我党打的是“总体战”(total
war),靠党组织将治下每个子民都编入组织网络,加以严密控制,
使得全部人力与物力都被动员起来投入战争,形成势不可挡的合力。
而国府则根本控制不了百姓,彻底缺乏这种动员能力,只能指望以
单纯的军事行动战胜对方。这就是邓小平说的“淮海战役是老百姓
用小车推出来的”反映出来的动员能力优势。
民主国家虽然不可能实行极权国家的强制性人力物力动员,但
它比极权国家更能动员并高效使用军民的智能资源。这表现在三个
方面:
首先是民主制度提供的改错机制,使得政府能及时发现并改正
错误的决策,撤换不称职的统帅,不会出现极权国家常见的因最高
统帅刚愎自用而造成的巨大灾难(例如斯大林在战前和战争初期拒
绝听取将领们的劝告,致使红军遭受到毁灭性打击以及希特勒后期
的偏执狂加速了第三帝国的毁灭)。在中国介入韩战后,麦克阿瑟
因为骄傲自满并缺乏“有限战争”的新概念,犯了一系列错误,最
后竟断言除非使用核武器轰炸中国,或是沿鸭绿江施放核废料阻断
中国的渗透,否则就不能扳回战局。三军总司令杜鲁门果断地撤了
他的职,以李奇微代之,很快就扭转了败局,这就是民主制度及时
改错的范例。
其次是民主国家奉行的自由生活方式,使得军人富于主动进取
与首创精神,并不是极权国家那些只知等待上级指令的机器人。美
国人的这一优势在二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上得到了长足发挥:飞行
家林白的技术革新建议极大地提高了军机的续航能力;杜里托尔中
校(Lieutenant Colonel James Doolittle)想出了将陆基中型轰
炸机 B-25 放在航空母舰上,靠航空母舰全速迎风前进来弥补起飞
甲板不够长的缺陷,将舰队开到日本附近,再让 B-25 迎风起飞,轰
炸东京后在中国降落的主意,并成功付诸实施,在珍珠港事变后美
军遭受到一系列挫败之际成功地空袭了日本,极大地鼓舞了美国军
民的士气;在中途岛战役之前,海军上将尼米兹违反了许多海军条
例,下令紧急抢修在珊瑚海海战受了重伤、按常规需要修理几个月
的约克镇号航母,使得它在 72 小时后便奇迹般地随第 17 特混编队
参加了中途岛海战,在途中还一边航行一边紧急抢修,致使日军误
判美军只能派遣企业号及大黄蜂号两艘航母迎战日方四艘航母,犯
了轻敌的错误;在菲律宾海首战中,米切尔海军中将(Vice
Admiral Marc A. Mitscher)在发现日军舰队后,不顾天时已晚,
距离较远,仍然果断决定让航母上的战机全部起飞,前去轰炸。当
战机完成任务返航时,夜幕已经降临,他违反了保密常规,下令航
空母舰打开所有的照明灯,使得返航飞机得以平安降落。这种勇于
进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主动首创精神,根本就不可能在
极权国家的军人中看到。
第三是民主国家具有尊重知识和知识分子、实行学者治国的传
统,即使是在和平时期也由学者专家们组成智库,研究政治和军事
战略。在战时就更是广集人材,让专家、学者、教授们参加军事、
政治、外交情报的搜集、侦破、研究和处理工作,让经济学家和资
本家参与战时经济的管理,使得各个领域里的精英的聪明才智都能
充分发挥起来,投入战争。这方面的例子举不胜举。而极权国家常
因统治者对知识分子怀有根深蒂固的猜疑,以及权力压制个人才能
的主动发挥,不可能有效动员并利用高级知识分子们的智能。
第二个主要的软实力是军事科学研究水平与普及程度。现代战
争是涉及多门技术的综合学科,战略战术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
日新月异。新式武器或技术的出现,常能从根本上改变战争方式,
谁能随着新武器的问世预见到未来战争的新方式,谁就能在未来的
战争中占上风。
例如坦克是英国人在一次大战中发明的。它的设计有着很明确
的针对性,那就是掩护步兵突破堑壕,以打破堑壕战造成的长期僵
持状态。在战争结束后,英军和法军墨守成规,其战略指导思想还
是原来那一套,准备在未来战争中重演堑壕战,法国人还为此花费
巨资,修筑了据说是攻不破的马奇诺防线。虽然英法两国都制造了
大量的坦克,但都把坦克分到步兵部队里,实际上是把它当成防御
武器来使用。
但一位英国军事学家福勒(Major General John Frederick
Charles Fuller)却看到了坦克集装甲、火力、速度于一身,兼备
进攻与防守能力,乃是未来战争中的决定性武器,因此早在 1918 年
便提出组建机械化军队的主张。在 20 年代中,他与部下哈特(B.H.
Liddell Hart)合作,发展出了机械化战争的新理论。该理论主张
以机械化军团突破敌军防线插入纵深,向侧翼迂回,包抄并歼灭被
扔在后面的敌军。这理论为他本国的军人们忽略,却引起了德国军
人的重视。古德里安等人通过实验,发展完善出了所谓“闪电战”
的理论,那就是将坦克与步兵分开来,编成坦克集团军集中使用,
配以俯冲轰炸机,形成势不可挡的打击矛头,集中打击敌军防线的
薄弱点,撕开突破口后迅速向纵深插入,后面紧跟着摩托化步兵,
在敌后大纵深迂回,包抄歼灭敌军。这套战术首先在波兰战场上作
了实战实验,在法国战场上则得到了完美的发挥。德军从阿登森林
冲出,几周后就打到英吉利海峡,迫使法军投降,英军被迫从敦刻
尔克逃回本国。其实无论是坦克总数,还是火力和装甲,德军都不
如英法联军。他们以弱胜强的秘诀,全在于使用了能最大限度发挥
坦克威力的新战术。
又如航空母舰的问世一劳永逸地结束了经典海战方式。在此之
前,海战就是比军舰的装甲、火力与速度。击沉军舰总是靠军舰来
完成的。制海权只能靠庞大的战列舰与巡洋舰的大炮来取得。一战
期间,飞机开始以较大的规模进入战争舞台。战后美军曾研究能否
用飞机击沉军舰,为此组织了一次实验,未能得出明确结论。参观
这次演习的人中,有位日本使馆武官山本五十六,他得出的结论却
是,未来的制海权也就是制空权,航空母舰代表着未来。
奇袭珍珠港就是这一战略思想的发硎新试。在此之前,英国海
军虽然也用航空母舰上起飞的飞机轰炸过意大利的军舰,但规模较
小,战绩也不突出,未能引起注意。珍珠港则是新式海战的大规模
实施,其战果全球为之侧目。可笑的是,在此之后,英国人还在没
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派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以及战列巡洋舰反击
号出海,指望以此去震慑日本人,结果让人家的飞机几分钟就炸沉
了。此后英国政府才赶紧给造船厂下航空母舰的订单。
中途岛海战乃是新式海战的大规模演示。在该战役中,双方舰
队相距数百海里,发现对方全靠飞机侦察,击沉对方舰艇全靠飞机,
再不是经典海战的面对面炮战了。它的战果更加凸显了航空母舰的
重要性。在珍珠港事变之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常规舰只损失殆尽,
只有四艘航空母舰侥幸逃过了劫难,此后又在海战中损失了一艘,
然而就凭这三艘航空母舰(其中约克镇号还是严重受创后紧急修复
的),美军就能大败占压倒优势的日本联合舰队。而日本舰队虽然
拥有大量的常规舰只(包括全世界最大的两艘战列舰),却因在该
役中损失了四艘航空母舰失去了海战主动权,就此走上了下坡路。
以上战例都充分显示,光是制造出新式武器来还不够,还必须
看到它在未来战争中的潜力,设计出新的战略战术来充分发挥其潜
力。这在我看来乃是非常重要的软实力。
许多人的一个普遍错觉,就是统帅的才能决定了战争的结局。
这在古代或落后国家或许如此。没有亚历山大就不会有马其顿帝国;
没有成吉思汗不会有蒙古大帝国;没有拿破仑也就不会有拿破仑帝
国。但一次世界大战乃是人类战争史的转折点,自此之后,强国之
间的战争就变成了总体战(total war),成了综合实力的比较。统
帅的主观素质只不过是软实力的一种,只能在总体实力的框架内起
作用。似乎可以说,科技越发达,统帅的个人作用也就越小,自总
体战问世后,“英雄造时势”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当然这不是说统帅就毫无作用。相反,若交战双方社会制度相
似,综合实力大致相当,统帅的主观素质(包括心理素质、性格、
才能等等)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成败。就是基于这一考虑,我才
在旧作中指出,苏德战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成是斯大林和希特勒
的个人搏斗,苏联的胜利可以看成是斯大林对希特勒的个人胜利。
论军事才能,斯大林和希特勒半斤八两,都是外行,虽然都在
名义上担任最高统帅,但战役都是将领们组织指挥的。在两人的较
量中,真正显示出来的是性格、意志和其他心理素质的歧异决定的
优劣。
先看意志与心理承受力。在战争爆发前,斯大林囿于一次世界
大战经验,认定德国将避免重蹈一战中两线作战的覆辙,在西线战
事结束以前不会进攻苏联,因此拒绝相信德国行将入侵苏联的情报。
战争爆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随之而来是兵败如山倒。这对他是个
难以承受的突如其来的心理打击,他一度魂飞胆落,彻底丧失斗志
和胜利信心,曾对政治局委员们慨叹,列宁开创的一切被他们旦夕
间就糟蹋了,一度躲在别墅里消沉无为,拒绝指挥。哪怕是在他因
政治局委员们的苦苦央求出来重担领导责任后,他仍然缺乏信心。
在基辅失守后曾试图通过第三国与德国秘密媾和,重施布列斯特和
约的故技。只是希特勒对此毫无兴趣才作罢。
但他毕竟还是克服了这一过性神经崩溃,逐渐恢复了斗志与自
信,虽然还是不敢在公开文告签名,但毕竟敢用“最高统帅”的名
义发布公告和命令了(西方学者注意到,直到战局稳定下来后,最
高统帅部发布的文告上才出现“斯大林”的名字)。更重要的是,
他很快就恢复了布尔什维克钢铁般的意志与冷酷。在战争爆发后两
个月,他就下了臭名昭著的 270 号命令,将所有的战俘谴责为“祖
国的叛徒”,以无情惩罚震慑动摇者们。在他听到德军使用俄国人
质作肉盾逼近列宁格勒时,他严令守军无情射杀人质。当德军逼近
莫斯科,城内出现恐慌,居民争相奔逃出城时,他命令格伯乌部队
封锁道路,无情射杀想逃出危城的百姓。1942 年德军在南线突破苏
军防线大举南下时,他又下令“决不许再退一步”。如果没有这种
冷酷无情的铁腕统治,很难设想苏联能挺下去而不彻底崩溃。
再看善于克制并完善自己的心理能力。他和希特勒一样,都是
军事外行,都喜欢以外行领导内行,胡乱干涉将领们的决定。他笃
信的军事教条就是进攻,认为撤退就是失败,因而在战争早期严禁
行将陷入重围的部队后撤,甚至异想天开地命令他们反攻,导致红
军被大规模围歼。但他毕竟具有吸取教训、避免重犯类似错误的智
能,在后期能克制住自己急于求成的心态,放手让朱可夫、华西列
夫斯基等内行去计划组织战役。在库尔斯克会战前,苏军已经得知
德军的行动计划,但他仍然听从了朱可夫的建议,先作防御,待德
军攻势衰竭后再投入反攻。作为名义上的最高统帅,他对战争的最
大贡献,还是作为能干的组织者,将全国的人力物力组织为总体战
争努力,而这是希特勒从未做到的。
最后看灵活应变能力。斯大林的又一个主观素质优势,是他是
个天生的机会主义者与实用主义者,知道什么时候该扔掉意识形态
束缚。在第一次战争演说中,他就扔掉了官方宣传的陈词滥调,历
数俄国历史上所有的政治军事伟人与文化名人,以此唤起俄罗斯民
族的自豪感,诉诸俄国人的民族主义。他将苏德战争命名为“伟大
的爱国战争”(Great Patriotic War,通译“卫国战争”),而俄
国抗击拿破仑入侵的战争在历史上称为“爱国战争”(Patriotic
War)。光这命名都足可看出他为唤起俄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必胜信念
花的心机。在整个战争期间,官方宣传都以民族主义为基调,完全
不顾马克思主义原教旨与民族主义不相容。他还批准教堂重新活动,
为苏联赢得战争祈福。他甚至能压下反犹情结,把苏联犹太人的头
面人物从监牢里放出来,成立了个由党在幕后操控的犹太人组织,
去争取美国犹太人的援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