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学术界》( 月刊)

总第 167 期,
2012. 4

〔读书评书〕 ACADEMICS
No. 4 Apr. 2012

〔* 〕
记忆与虚构
———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中的历史叙事

1,
2
○ 高明玉
( 1. 安徽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6;
2. 南京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9)

〔摘 要〕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的代表作《血色子午线》是一部记
忆与虚构交织的文本。在这部小说中,麦卡锡借用美墨战争后美国白人受雇于斯诺瓦
及德克萨斯州政府大肆屠杀印第安人这一令人震颤的史实,用冷静的视角批判了美国
“天定命运”及“美国优越论”的神话。该小说发表于美越战争之后、美苏冷战之中的时
代背景下,麦卡锡在其中重新审视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暴力行径,揭示了暴力冲突的根
源,表现了其对民族及种族冲突的人文关怀。
〔关键词〕科马克·麦卡锡; 《血色子午线》; 历史叙事

科马克·麦卡锡 ( Cormac McCarthy,1933—) 是当代美国最著名的作家之


一。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把他和品钦、德里罗、罗斯一起,列为当代美国
最主要的四大小说家。 自 2000 年以来,国内学界对麦卡锡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他的第五部小说《血色子午线》( Blood Meridian,
1985) 至今还没有引起国内
读者的注意。
这部耗时 20 余年史诗般的著作出版伊始,评论界的反应褒贬不一。 沃尔
特·沙利文谴责该小说是“对于抢掠和屠杀的真诚赞扬,有关哲学的苍白思考
〔1〕
才使得它的震撼性有所减弱 ”。 然而另一些评论家对这部小说却赞扬有加。
汤姆·诺兰声称该小说是“一剂神学的泻药,一个有关邪恶本性的寓言,和戈雅
〔2〕
( Goya) 对战争的幻觉一样永恒”。 达诺 · 菲利普斯认为《血色子午线 》是麦卡
〔3〕
锡“最重要的一本小说”; 布鲁姆则把《血色子午线》看作是可以与麦尔维尔的

作者简介: 高明玉,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社科研究项目“科马克·麦卡锡生态思想研究”( 2011sk094) 的阶段成果。

— 227 —
学术界 2012. 4·学界观察

《白鲸》及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相媲美的杰作。他说,“我对于《血色子午线 》
〔4〕
的赞赏不亚于任何人。我认为没有一位当代美国作家的著作能出其右 ”。
《血色子午线》主要描写了美墨战争结束后 1849 到 1850 年间的一段历史。
麦卡锡通过对这一段历史的再现 ,通过虚实相结合的方式解构了美国西进运动
的神话,颠覆了“天定命运”和“美国优越论”的论断。创作于美国越战后的时代
背景下,麦卡锡借助《血色子午线 》重新审视了美国帝国主义的暴力行径,揭示
了暴力冲突的根源,表现了其对民族及种族冲突的人文关怀 。

一、记忆与虚构的交织

《血色子午线》的历史真实性一直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之一 。 约翰 · 塞
皮其认为“麦卡锡的故事再现了十九世纪中叶那段几近被人遗忘了的历史 ”,小
〔5〕
说中“科马克·麦卡锡的队伍首领格兰顿的确是个历史人物 ”。 布鲁姆也认为
“可以把《血色子午线》看成一部历史小说,因为它记载了格兰顿帮的远征史实,
〔6〕
( 他们) 是……屠杀印第安人的凶残的准军事力量 ”。 约翰·高则声称“约翰 ·
乔尔·格兰顿是一个历史上的人物,霍尔顿,即法官,或是完全的虚构,或是基于
〔7〕
历史的,而安杰尔·特里阿斯确实是 1850 年齐瓦瓦的总督 ”。 1978 年麦卡锡
离开了诺克斯维尔,搬到了德克萨斯边境小镇厄尔帕索 ,先后花了七年时间用于
调查写作,因此真实的事件、人物和细节充斥着《血色子午线 》。 例如头皮猎人
格兰顿就出现在几种文献中。拉尔夫 · 史密斯在其《印第安人 》一文中写道 :“
这些地区( 厄尔帕索和齐瓦瓦之间 ) 的特点及其一些暴躁人物的名字表明了适
者生存的法则。这些执拗的人包括一些阿帕奇酋长和头皮猎人,如桑迪亚哥 ·
〔8〕
柯尔克上尉、约翰·乔尔·格兰顿上尉 ……”。 格兰顿也是杰里迈亚 · 克莱门
斯 1856 年的传奇《伯纳德 · 里尔 》中的一个人物,
1956 年他又出现在塞缪尔 ·
张伯伦的自传《我的忏悔》中。
据考证,《我的忏悔》写于 1861 年,不过直到 1956 年才得以出版。张伯伦是
南北战争时北方一个功勋卓著的将军 , 19 世纪中叶作为列兵他参加了对墨西哥
的战争。美国陆军部的记录显示 1849 年 3 月 22 日他当了一名逃兵,在这次逃
亡中他加入格兰顿的队伍。《我的忏悔 》以张伯伦 15 岁离开东部的家乡开始,
然后是他迂回于墨西哥北部: 先是加入了美国的军队,然后在格兰顿的队伍中做
了一名头皮猎人,最后以他逃出郁玛渡口大屠杀结束。《血色子午线 》的情节和
张伯伦的叙述几乎如出一辙: 主人公“少年 ”14 岁离开家乡田纳西,经由德克萨
斯向西,进入墨西哥边界诸州、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最后又回到德
克萨斯。其间同攻击他们的科曼奇打仗,后加入了格兰顿的头皮捕猎队伍 ,并参
与了郁玛渡口的大屠杀。
《血色子午线》中很多情节也深受《我的忏悔》的影响。例如,对于在两部作
品中都出现过的核心人物之一霍尔顿 ,张伯伦顿的介绍是,“负责 ( 格兰顿 ) 营地
的是一个身材魁梧被称作法官的德克萨斯人霍尔顿 。 没人知道他的身份与职
— 228 —
记忆与虚构

业,只知道他是一个没被绞死的冷酷杀人不眨眼的恶棍 ; 他穿着平底鞋,身高六
〔9〕
英尺六,身材肥壮,阴沉油腻的脸上没有毛发也毫无表情 ”。 麦卡锡在霍尔顿
出场时的描写是“一个身材高大穿着油布衣服的人进入了帐篷,脱下帽子。 他
秃得像块石头,没有胡须,没有眉毛也没有睫毛。 他身高近七尺,嘴里叼着雪茄
〔10〕
……” 再有,在去科罗拉多河与基拉河交汇口的路上 ,霍尔顿向张伯伦讲述了
大裂谷的成因及印第安古老部落的历史 。 当被问及他的知识来源,这位百科全
书似的头皮猎人答道,“自然、这些岩石、这小块粘土 ( 拿起一块沙漠中随处可见
〔11〕
的彩陶碎片) ,散布各地的废墟,告诉了我过去的事情 ”。 《血色子午线 》中霍
尔顿的陈述则是“书会撒谎”,但是“上帝通过石头和树木,动物的骨头来诉说 ”,
〔12〕
呼应了张伯伦的故事。 此类互文在两部作品中比比皆是 。
麦卡锡作品的历史依据还有诸多来源 。例如,《血色子午线 》中雇佣格兰顿
的墨西哥齐瓦瓦总督安琪儿 · 特里阿斯“年轻时被送到国外接受教育,他广泛
〔13〕
阅读古典作品,学了多门语言 ”。 时任 ( 1851 - 1853) 美国边界委员会委员的
约翰 · 巴里特在他的记述中这样描绘 :“特里阿斯将军做了多年的齐瓦瓦的总
督,是一个拥有大量财富,成就卓著的绅士。在接受教育后用八年的时间游历了
欧洲很多地方,虽然他大部分时间呆在英国和法国 。他精通几种欧洲语言,英语
〔14〕
极为准确”。 小说中,“他 ( 霍尔顿) 和总督彻夜长谈,一会伦敦一会巴黎,用五
〔15〕
种语言”。 《血色子午线》中格兰尼莱特关于利蟠木乃伊葬俗的描述与德国医
生阿道夫·韦斯利齐纳斯的回忆录中的记述也如出一辙。 格兰尼莱特,一位老
兵,回忆说:“前边有个洞穴 ( 萨尔提罗 ) ,过去是利蟠的葬地。 一定有上千个印
〔16〕
第安人葬在哪里。穿着最好的袍子、毯子和所有东西……”。 韦斯利齐纳斯在
墨西哥战争期间游历了美国西南 ,对于在奇瓦瓦和赛尔提罗地区发现的洞穴 ,他
记述道,“1838 年,一个墨西哥人唐·胡安·弗洛里斯注意到有个隐蔽的洞穴入
口。他进去看到一群印第安士兵静静地坐在里面。 他退了出来告诉了同伴,他
们做了精心准备,一起进入了洞穴,发现有大约 1000 多具保存完好的尸体 ……
披着由龙舌兰纤维织成的精美毯子 ,脚上是藤蔓织成的鞋子,光溜溜的骨头。这
是一个神秘的丛葬地。墨西哥人认为它是属于利蟠人的 ,一个古老的部落,自古
〔17〕
就活跃在麦披靡沙漠地区”。
格兰顿和霍尔顿是历史事件的当事人 ,小说中的无名“少年”如同《白鲸 》中
的伊什米尔和《黑暗的心》中的查尔斯 · 马喽则是这一系列事件的见证人,是虚
构的人物,因此麦卡锡没有赋予他一个具体的名字 。此外,小说前三分之一的篇
章中关于“少年”加入以怀特上尉为首的散兵游勇的记述则完全是虚构的 。 正
如塞皮奇所言,“麦卡锡把历史与当代文献中关于美国西南部联系起来 ,使我们
〔18〕
更好地理解小说封页上提到的历史 ”。 麦卡锡从历史文献中提取了故事的骨
架,但又在小说中添加了生动的隐喻和诗意的描写 ,使得这本小说既是虚构的又
是历史的。
— 229 —
学术界 2012. 4·学界观察

二、解构美国“天定命运”和“美国优越论”的神话

小说中,麦卡锡把大约一个年代的历史事件压缩到了一年之中。 整个故事
讲述“少年”从田纳西东部到太平洋沿岸的历程 ,呼应了跨越美洲大陆的神话之
旅及“天定命运”说,把读者带到了从北德克萨斯到墨西哥齐瓦瓦之间的广袤地
区,而这一时期美国西南部的历史无疑是血腥暴力的 。 通过对这段历史的重新
阐释,麦卡锡对“天定命运”和“美国优越论”的神话提出了质疑。
加瑞特认为《血色子午线》“迫使读者重新面对美国内战前夕天定命运语境
〔19〕
下的暴力历史和单一文化叙事”。 斯珀吉翁也声称麦卡锡“使人想起传统上用
于维护美国西部扩张和帝国主义行径的原型神话和神话人物 ”,进而她又强调
“通过挖掘构成这些神话的最古老的骨殖并用于建构新的神话历史观 ,麦卡锡
〔20〕
有意解构了帝国主义的‘神圣目的’和旧神话的根据 ”。 暴力是新旧神话观争
辩的焦点之一。旧的神话观为暴力辩护,认为暴力是白人用来防御印第安人袭
击的必要手段。如,以美国历史学家特纳为代表的旧西部观认为“美国的历史
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西部殖民的历史。 广阔无主的土地、边疆的不断后撤和美国
定居点的前移充分体现了美国的进步 ”,而新的西部观认为暴力是一种种族屠
〔21〕
杀,是西方贪得无厌的帝国主义者掠夺更多的土地的手段 。 美国旧神话的主
流观念当然就是“天定命运”和“美国优越论”。
“天定命运”最早是由美国民主党政治家约翰 · 奥沙利文创造的,用来描述
美国的扩张。1845 年 12 月 27 日,奥沙利文在《纽约晨报 》刊登文章,称 :“天定
命运赋予我们在整个大陆扩张和占有的权利 ,这是上帝所赐予我们发展的自由
〔22〕
实验,也是联邦政府赋予我们的任务 ”。 然而,美国人“天定命运 ”的观念源远
流长。美国人始终认为自己是特殊的种族 ,是上帝的选民,是一个以改变世界为
命运的民族。新英格兰的殖民者把他们的定居点看作是其他民族的榜样并相信
他们有义务把这个模式带给其他民族。 坎特认为“优越论意识形态把扩张、征
服和掠夺合理化,把其当做‘天定命运’,这样就把帝国主义的野心和‘神圣的目
的’联系在一起,激励了清教徒去建立‘救赎者民族 ’,鼓励革命者去建立人类最
后美好的希望。如同英国‘白种人的负担 ’,把对土著人进行文化及物质上的根
〔23〕
除看做是教化那些野蛮人的神圣使命 ”。 在美国大革命时期,美国思想中一直
〔24〕
有着这样的想法,“扩张是美国天定命运的有机组成部分 ”。 本顿把文明向西
〔25〕
部的扩散看作“‘亚当的孩子 ’在‘追赶着太阳 ’”。 美国人认为用武力夺走墨
西哥北部的省份是不应该遭到谴责的 ,因为墨西哥人,同印第安人一样,没有能
力充分利用这块土地。墨西哥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是低劣的混种,流淌着
印第安人和黑人的血液。如果由一个优等民族来决定美国西南部的未来,整个
世界将为之受益。从劣等野蛮人手里夺取土地并不是罪过,他们只是遵从上帝
的旨意,使土地更加丰饶。
小说中,怀特上尉不愿接受美墨战争已经结束的事实,他鼓动部下 :“我们
— 230 —
记忆与虚构

现在对付的是一个堕落的种族。 一个杂种民族。 比黑鬼强一点。 或许并不强。


墨西哥没有政府。墨西哥也没有上帝。永远也不会有。我们正在对付的是一个
无法自制的民族。你们是否知道一个无法制止的民族会怎样 ? 对了。其他民族
来统治他们”; “我相信最终斯诺瓦会成为美国的领土 。瓜依莫斯成为美国的港
〔26〕
口”。 在加利福尼亚总督巴米特的默许下 ,他们把自己看作是这块黑暗且动荡
土地上的一支解放力量,是先锋。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在边界地区就
被打败,怀特的头颅也被墨西哥人装进了坛子里 。
小说中格兰顿的武装力量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更是惨绝人寰 。在围攻吉莱诺
〔27〕
人时,格兰顿命令队伍“如果可能,一条狗也不要放过 ”。 他们“在血色河水中
跋涉,向 死 者 漫 无 目 的 地 砍 着,还 有 人 奸 淫 发 胀 了 的 女 尸 和 岸 边 垂 死 的 女
〔28〕
人”。 他们甚至连婴儿也不放过。“一个特拉华人从浓烟中出来,双手各拿着
一个赤裸的婴儿,蹲在一圈石头边,抡起脚把他们的头向石头摔去,脑浆从囟门
〔29〕
溅出来”。
直接导致这种惨烈暴行的原因除了经济外,更深层的是美国的帝国建设者
们把印第安人看作是非人的“暴力野人 ”。1825 年 12 月,国务卿亨利 · 克莱声
称“教化印第安人是不可能的; 没有一个纯正的印第安人喜欢文明。 文明不在
〔30〕
他们的血液中……”。 布莱垦利奇也声称 :“不要让我们再听到对印第安人的
〔31〕
同情。他们不懂怜悯。他们是魔鬼,不是人。” 到 1850 年,美国公众和官员已
放弃了印第安人可以和白人平等的观念 。他们相信美国印第安人命中注定会灭
绝是因为他们的低劣性,他们的灭绝会促进世界的进步,劣等民族被优等民族所
取代是符合科学法则和自然法则的。 这些印第安人被赶走或被屠杀,不是因为
他们占有大片土地,也不是因为他们拒绝接受白人的方式 ,而是因为他们是印第
安人。
美国“天定命运”和“优越论”的核心体现的正是其帝国主义意识 ,它依靠战
争和暴力对其他民族强取豪夺,犯下了沉重的罪恶。

三、越战语境下对美国帝国主义的重新审视

《血色子午线》的主要创作阶段是在里根政府时期,是越战之后最早的关于
战争的小说。约翰·高认为“离开越南的语境和美国对这场战争的文化反映去
〔32〕
理解《血色子午线 》是行不通的 ”。 文学评论家布鲁顿也坚持《血色子午线 》
“真正的主题是越南,是一个美国参与东南亚争端和这段历史在美国心灵反响
〔33〕
的寓言”。 越南战争使得美国民众从历史健忘症中清醒过来 ,很多美国人拒绝
接受美国旧的神话,开始重新评价美国民族主义的野蛮史实。 不断增长的伤亡
人数和数不清的裹尸袋残酷地结束了美国的绝对自信 : 道德至上、战无不胜和天
定命运。
美国在越南的所作所为充分暴露了她骨子里的新时期天定命运论 。阿瑟·
斯克莱辛格回忆道,“我们的轰炸机已经在那些不幸的村庄上飞翔,每月投下的
— 231 —
学术界 2012. 4·学界观察

炸弹比我们二战期间在整个欧洲和非洲投下的总量还多 ……,就在前几天我们
的炸弹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至少炸死炸伤一百多平民 ———这一切都是基于怀疑
〔34〕
有两个越南小分队,大约 60 人,藏在那儿 ”。 斯托辛格在《为什么国家去打
仗》一文中在谈到越战给越南人带来的沉重灾难时说,“美国在印度支那投下了
700 多万吨炸弹,
是二战期间在英国投下炸弹总量的八倍,相当于 1945 年落在日
本原子弹当量的 300 多倍。炸弹留下了两千多万个 20 - 50 英尺宽 5 - 20 英尺深
〔35〕
的弹坑。轰炸过后,越南大部分看起来像月球表面。多少年一切都无法生长”。
此外,美国在越南美莱大屠杀中的暴行几乎是《血色子午线 》中格兰顿的队
伍对印第安人屠杀的重现。1968 年 3 月 16 到 19 日,美军分三队围攻越南广义
省山静地区山美村。美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男女老幼皆不放过,还有数名越南
妇女被轮奸、肢解。 越战中的一些场景和《血色子午线 》中的描述也是惊人的
“巧合”。据一个越战老兵回忆,一名陆战队员给他看过几张照片,其中一张“一
个大兵拿着一只耳朵,或许两只,或者正如我在伯莱库遇到的一个人,一条耳朵
项链,它的主人称之为‘爱珠’; 我们正在看的这一张是一个西贡女孩 ,裤子被脱
〔36〕
掉了,两条腿直直地伸在空中”。 另一个越战老兵,格兰·麦考伊,也记得看到
〔37〕
过一群特种兵“腰带上挂着人的头皮和耳朵 ”。 《血色子午线 》中“少年 ”第一
次看到格兰顿的队伍时,“一队长相邪恶的人骑在没钉铁掌的印第安小马上,半
醉似的在大街上穿行着,满脸胡须,毫无教养,穿着用皮筋缝起来的兽皮,带着各
式各样的武器……他们的马鞍上绕着头发,装饰着牙齿,骑手们穿着坎肩或围着
〔38〕
用干的发黑了的耳朵做成的项链 ”。
1992 年麦卡锡接受了伍德沃德的采访 ,当被问及关于《血色子午线 》的创作
动机时,他平静地说:“我一直对西南部有浓厚的兴趣。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不
〔39〕
知道牛仔、印第安人和西部的神话 ”。 然而,麦卡锡对美国西部的神话深表怀
疑,他深知其虚伪的本质。《血色子午线 》中,所谓美国进步的功臣最终变成了
盗贼、赌棍、甚至是杀人不眨眼的魔鬼。
特纳在《历史的意义 》一文中写到,“每一个时代都在建构自己的历史观。
〔40〕
每一个时代重新书写过去的历史都会参照当下的状况 ”。 鲍德里亚也强调“历
史是一种稳固的神话,或许 …… 最后一个伟大的神话。 体现了事件及其原因
‘客观’联系的可能性,及话语的叙述之链的可能性。 历史的时代,如果可以这
〔41〕
么说,也是小说的时代”。 历史没有确凿的意义,它的意义在于阐释。《血色子
午线》就是这种后现代历史批评语境下的历史叙事 。 麦卡锡把读者带回到西部
史撰写之前的那段历史,即,受撰写者的文化价值观所影响的传统西部史 。麦卡
锡用第一手资料,使读者看到了西部神话语境中的暴力和混乱。 他在书中把确
凿的史实和虚构因素,包括人物和事件编织起来,对西部神话进行了重新阐释。
正如小说标题所暗示的那样,对于麦卡锡来说,美国历史上的暴力如同子午
线一样是循环的,它不仅仅是一条连接着文明的现在和野蛮的过去的一条线 ,而
且连接着过去、现在和未来。小说中的法官霍尔顿是格兰顿队伍中唯一活着的
— 232 —
记忆与虚构

人,郁玛大屠杀之后时隔 28 年,他没有任何变化,并声称永远也不会死,作为
“战争之舞”的坚定信奉者,他似乎在等待着下一轮的战争。霍尔顿体现了美国
民族优越论及“天定命运 ”的顽固性。 果不其然,时隔一百多年,美国西部的暴
力在越南重现,越战之后不到二十年,这种暴力又出现在科索沃、伊拉克、阿富汗
等地,然而,战争没有赢家,正如斯托辛格所说,越战也给美国带来极大的痛苦,
其领导权威受到质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从越南运回的 55000 个铁匣子成为
〔42〕
这场战争最终和唯一的意义象征 ”。 《血色子午线 》揭开了有关西部文学与天
定命运神话的浪漫假设,把一段鲜为人知的暴力再现出来。 正如彼得 · 詹姆士
所说的那样,“《血色子午线》作为一个有意义的前瞻,预示了我们当今所居住的
〔43〕
时代”,它把事件带出 19 世纪,并铸造成普遍的意义。

注释:
〔1〕〔2〕〔3〕〔23〕Cant,John. Cormac McCarthy and the Myth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 New York:
Routledge,2008. pp. 23,23,160,157.
〔4〕〔6〕Bloom,Harold. ed. Cormac McCarthy. 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2009. pp. 2,
2.
〔5〕〔8〕〔9〕〔11〕〔14〕〔17〕〔18〕Sepich,John Emil. “‘What kind of indians was them? ’Some Historical
Sources in Cormac McCarthy’s Blood Meridian. ”Perspectives on Cormac McCarthy. Ed. Edwin T. Arnold and
Dianne C. Luce. The Southern Quarterly,2009. pp. 123 - 124,124,127 - 128,130,131,134,134.
〔7〕〔32〕〔33〕〔36〕〔37〕Gow,John Harley. “Fact in fiction? : Looking at the 1850 Texas Scalphunting
Frontier with Corrnac McCarthy's Blood Meridian as a guide”( Thesis) . University of Victoria,2005. pp. xii,19,
19,29,29.
〔10〕〔12〕〔13〕〔15〕〔16〕〔26〕〔27〕〔28〕〔29〕〔38〕McCarthy,Cormac. Blood Meridian,or The Evening
of Redness in the West. New York: The first Vintage international,1992. pp. 6,116,168,123,77,34,155,
157,156,78.
〔19〕Jarrett,Robert L. Cormac McCarthy. London: Twayne publishers,1997. p. 93.
〔20〕Spurgeon,Sara L. “Foundation of Empire: The Sacred Hunter and the Eucharist of the Wilderness in
Cormac McCarthy’s Blood Meridian. ”Cormac McCarthy. Ed Harold Bloom,New York: Infobase Publishing,
2009. p. 85.
〔21〕Turner,Frederick Jackson.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rontier in American History,”Report of the A-
meric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 ( 1893) ,p. 199.
〔22〕〔24〕〔25〕〔30〕〔31〕Horsman,Reginald. Race and Manifest Destiny: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Racial
Anglo - Saxonism. 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1. pp. 220,85,90,198,205.
〔34〕〔35〕〔42〕McClellan,Jim R. Historical Moments: Changing Interpretations of America’s Past. Vol-
ume 2,second edition. Dushkin / McGraw - Hill,2000. pp. 437,446,446.
〔39〕Woodward,Richard. “Cormac McCarthy’s Venomous Fiction. ”The New York Times. ( 19 Apr.
1992) ,http: / / www. nytimes. com /1992 /04 /19 / books / mccarthy - venomous. html? pagewanted = all.
〔40〕〔41〕Boissevain,Josh. “Blood Meridian and the‘Creation’of Historical Narrative,”pp. 1,1. ht-
tp: / / www. centerwest. org / wp - content / uploads /2011 /01 / blood. pdf.
〔43〕James,Peter Mitchell. “Blood Meridian,the Brutalist Aesthetic,and History. ”( Thesis) . Wesleyan
University,2008. p. 11.
〔责任编辑: 书 缘〕

— 233 —
Abstracts

How to Innovate Our Social Manage me nt Manne r ——— A Re se arch


Re vie w on Social Manage me nt Manne r
Abstract: Innovating social management manner is very meaningful for our country to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in transformation period. W e should innovate social management manner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n the main features and problems of our social management manner at present in theory
and the speci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at the primary stage of socialism. T he social management
manner w ith C hinese characteristics as goal model,socialist,C hinese character,paying attention to
modern and standing on present as four basic principles and transferring from authoritarian,control
model,ruling by man and single type to cooperation,managerial,service,ruling by law and com-
pound as implementation w ay must be insisted.
Key w ords: modern social management manner; C hinese feature
Kong Weiyan
Institute o f So cial Develo pm ent NDRC

Comparative Study on Sino - U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from Cultural Dimensions Theory
Abstract: T 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reflectes employees a variety of psychological needs,and is af-
fected by cultural factors to some extent. Based on the Hofstede’s C ultural Dimensions,this paper
analyzs the difference of psychological contract types,content and contrary reaction w ith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 betw een C hina and America. It provides a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exploring
the psychological contract management model to adapt to local culture.
Key w ord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cultural dimensions; comparative study
Jin Aiqun
Scho o l o f Hum anities,Anhui Po lytechnic University

Me mory and Imagination ——— Historical Narrative in


Cormac McCarthy’s Blood Me ridian
Abstract : C ormac M cC arthy is one of the most distinguished w riters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lit-
erature. His masterpiece Blood M eridian is a text w eaved by history and imagination,in w hich,based
on the shocking historical fact that American w hite slaughtered American Indians just after the end of
America - M exico w ar,M cC arthy criticizes the myths of American“M anifest Destiny”and“Amer-
ican Exceptionalism”. T he novel w as published in 1985,after the Vietnam W ar,and in the context
of cold - w ar betw een U AS and U SSR . In this novel M cC arthy review s the violent action of Ameri-
can imperialism,reveals the root of violent conflict,and expresses his humanist concern tow ard na-
tional and ethnical conflicts.
Key w ords: C ormac M cC arthy; Blood M eridian; historical narrative
Gao Mingyu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