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1

目 录

一、引言和简介……………………………………………………………001

二、唐朝景教………………………………………………………………005

三、元朝也里可温教………………………………………………………012

四、明朝的天主教…………………………………………………………019

五、天主教宣教策略、南京教难、礼仪之争……………………………025

六、更正教的初传…………………………………………………………030

七、五口通商时期的宣教事工……………………………………………035

八、太平天国与基督教……………………………………………………039

九、内地开放时期的宣教事工……………………………………………042

十、内地开始时期的著名传教士…………………………………………047

十一、中国官绅的反教与教案………………………………………………051

十二、中国基督徒的自我体认………………………………………………054

十三、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基督教的发展…………………………………056

十四、五四及非基运动时期的教会…………………………………………064

十五、本色化运动……………………………………………………………068

十六、抗战与内战时期的教会………………………………………………099

十七、近代基督教会的磨难与发展…………………………………………071

十八、圣经在中国的翻译……………………………………………………080

十九、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的贡献………………………………………086

二十、中国教会的异端剖析…………………………………………………090
中 国 教 会 史 1

第一章 引言和简介 (诗 29:10、启 11:15)

自唐朝景教(公元 635 年)传入中国,直至今天,基督教在中国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了。即使从


马礼逊开始(1807 年)来中国时算起,也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在这两百年中实在发生了很多事情,这
些事和每一个中国人信徒都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我们必须详细分析和了解,才能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历
史和发展,有更全面而正确的了解。研究中国教会历史,必须面对两个挑战。
一是如何避免个人的主观成见:研究世界性教会历史时,我们会较容易客观和冷静,因为事情发
生在欧洲一带,离我们较远。但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却都发生在中国本土上,感情上会很亲切,容易
投入,也容易引发许多个人的情绪,这导致主观和冲动,以致不能够客观及冷静地去分析历史。这挑
战要求我们除了要细心分析各方的资料以外,还要有一个客观和冷静的态度。无法避免的是各人的神
学立场将迫使他在收集和分析资料时出现许多主观的挑选。当然,没有历史是完全客观的,因为历史
是过去了的事情,在重复编写时难免会注入主观意见,我们在此只好收集各种资料,尽量提供“客观
和公正”的历史观。
二是如何取得历史的意义:研究历史必须要有目的。也就是说要从研究中获得今天的意义。让历
史鉴古知今,不要再犯前人的错误。盼望这样的组合可以给大家去认识一个比较客观的「中国教会历
史」。我们尽量把中国教会历史好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都坦然的交待出来。
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好的一面:基督教对中国的科学、医术、教育、社会风俗习惯和文字工作等,
都有过很大的影响,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
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失败的一面:一般的中国人,对基督教有成见,是有一定的历史因素。当中
有宣教士失败的因素,也有教会软弱的因素,我们必须敢于承认,谦卑地接受他人的指责。事实上,
信徒可从失败和软弱中,体会到神的信实及保守。人虽然有软弱,但神却仍然坐着为王。基督教在中
国,经历了很多艰苦时刻,其间留下了不少令人痛心的回忆,然而基督教却没有在中国消灭。今日许
多中华儿女已重生得救,享有永恒的生命。而中国信徒在圣经知识方面,亦不断成长。这些都证明神
是爱中国的,神并没有抛弃中国的信徒。在谈论历史前,让我们先稍为了解中国的宗教背景。
一、中国的宗教背景
中华民族在宗教上向来没有固执的成见,信仰有绝对的自由。不独在固有的宗教上很少争端,即
对于外来的宗教,也莫不宏量的容纳。这一点,在我们将述说宗教背景之前,就先郑重的提出。有人
说中国是个没有宗教的国家,虽然号称有儒释道三教,其实释教是外来的,如果将之除外,儒、道教,
都算不得宗教。
梁任公说过:“儒教之教乃教育家之教,非宗教之教也。”儒家所崇奉孔子,本是个教育家,他
的学说,只限于现实的人生,很少讨论到天道与神明,而且他的天道观念,正是修正了古代遗传下来
的神权思想。
儒教本不是宗教,诚如梁任公所说,但是后来却的确变成宗教了。不但如此,在无形中竟成国教。
孔子自身有反对古代宗教的意味,他把古代的天祖崇拜,从宗教的而变为伦理的了。从前以“天”为
有意志的神明,“祖”为有知觉的精灵的观念,到了孔子身上却大大地不同。孔子观念中的“天”,
已不是有意志的神明,而是一种流行不息的定理。
至于所称的道教,创始人汉代的张道陵,依托老子之名的。老子本是哲学家,而不是宗教家,从
他所遗下的五千言道德经中,知道他认为宇宙的本体为道,道的性质是自然,并不是一个有意志的神
明。张道陵借托老子之名用符箓来愚民,做黄冠逐食的法门。
我们无论走到那一处城市,便可以见到许多孔廟、庵院、寺观,即数十户集居的小村庄落中,也
2 中 国 教 会 史

必有一混合的廟宇,供着观音、关帝、财神、阎王……等等塑像,尤其在普通家庭之中,莫不有土地
神、灶神、门神及祖先等神牌,按时按节的焚香烧纸,顶礼膜拜。这一种无可否认的事实,岂不是多
神崇拜的宗教信仰吗?我们不能根据少数学者的理想,就把这种事实根本抹去的,这是“睁眼人说瞎
话”。
这样说来,怎能说来中国是没有宗教的呢?换一方面看,简直可以说每个人民,都有他混合式的
宗教信仰:信天,信鬼,信万物都有神明。从坏的一方面说,这种信仰程度是很低的,不合时代的,
应加以改正。从好的一方面说,中国人民都是承认精神生活的重要。而且对精神修养方面,更有很丰
富的经验,古圣贤人对于这方面有过不少有价值的理论,这也是中国文化上最优越的一点。
二、唐朝以前基督教来华的种种存疑传说
在唐朝景教(Nestorian 涅斯多流派之基督教)传入中国前,中国教会历史都无法有真实证据证明
是否曾有基督教的传入。一般的资料只能以“传说”方式引证。
1.使徒多马传入说
多马(Thomas)是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初早期教会历史有记录说使徒多马曾在中亚细亚和印度建
立教会。更传说多马及其门徒曾把福音传到印度和中国。
在马拉巴教会迦尔底亚(Chaldean)的祈祷书中记载说∶“中国人和埃提阿伯人,因多马的劝勉,
信仰真道”。又说∶“基督教藉着多马的宣扬,犹如双翼之鸟,飞往中国”。罗金声著《东方教会史》
说∶“据传说,当保罗往西方传道时,多马即到东方传道。最初,多马是沿东边海岸,在靠近现在的
玛德拉斯(Madras 印度东部)宣传福音,后来,又往沿西海岸马拉巴(Malaber 印度西部)宣传福音,有
很大的成就。再后,他又转往东方宣传福音,旅行直至中国为止。他回到印度东部时……不信上帝的
人攻击他,又因他们受了婆罗门(Brahman 印度教)教徒的煽动,便用石头打他,用枪刺他。他们将他
的尸身抬到城内安葬。这是主后 68 年的事。”
如果这传说是真实的话,那使徒多马曾到中国传福音,应当是在汉朝明帝永平年间。
2.使徒巴多罗买传入说
巴多罗买是耶稣十二门徒之一,根据新约圣经的研究,他可能就是约翰福音中的拿但业(约
1∶45-49,21∶2),传说他在亚美尼亚殉道。“在印度的传说中,当保罗传教至小亚细亚的时候,有
多马与巴多罗买传教到东方,说多马到了印度,巴多罗买到了中国”
3.基督徒逃难传入说
传说在主后 65 年尼禄虐杀基督徒,七十年耶路撒冷被灭,基督徒逃难东来,正值佛教输入中国的
时候。如果这记录是可靠的话,那时也应该是汉朝明帝永平年间。
4.叙利亚传教士传入说
据说在东汉时代,曾有两个叙利亚教士到过中国。他们到中国来,表面上是为了要学习养蚕治丝
的方法,把蚕子带回欧洲,可是他们的本意,乃是传教。
5.三国孙吴时代传入说
一般认为,最早提及中国基督教的是罗马人阿尔诺乌斯的《驳斥异教徒》
,该书写于主后 300 年左
右,书中称当时基督教在中国已有传播。这与中国的一项出土发现相互印证: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
年),江西省庐陵一带出土一个铁制的大十字架,上铸赤乌年月。按赤乌系三国孙吴年号(238-250 年)。
铁十字架上铸有对联一副写着:“四海庆安澜,铁柱宝光留十字;万民怀大泽,金炉香篆蔼千秋”。
王氏说下联“万民怀大泽”这一句,有人认为是指耶稣的受难救世工作。
根据种种历史遗留下来的迹象,早在唐朝以先,基督教已踏足进入中国,但实况如何,以上五种
说法皆属传疑,有待考证。而正式有文献记载者还是唐朝之景教。不管怎样,古代的中国乃是强大的
中 国 教 会 史 3

国家,远在汉朝时已有丝绸之路通往西方,中国人与印度人、波斯人、犹太人、罗马人的来往早有记
录。基督教早在汉朝时曾与中国人接触不是奇怪的事。当然,这些脚踪和事迹都没有在历史中留下任
何的影响力。
三、犹太教的遗迹
犹太教徒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挑筋教徒,因为他们不食兽类腿下筋,中国人这样称呼他们。犹太教
徒的一些习俗(如不吃猪肉)与回教徒类似,时常被中国人误会认为是回民。他们所建的会堂,都面
向耶路撒冷,有如中东早期的回教寺。古时的中国人也有称犹太人的会堂为“清真寺”,但是犹太教
徒总喜欢称自己的教门为“一赐乐业教”,并称自己为“一赐乐业人”。按“一赐乐业”,就是“以
色列”(Israel)的音译。以色列本名雅各(Jacob),其后裔被称为以色列民、或犹太人。
1.犹太人的入华-----犹太人究竟是何时到中国来?
根据历史学家的意见,很难有一致的说法∶有主张说是在周朝、有说在汉朝、有说在宋朝有犹太
人到中国来的。但根据历史资料判断,犹太人真正到中国住下来是在唐朝僖宗乾符年间已相当多。那
时应该是在唐末以前。根据一亚拉伯人的游记,到公元 879 年(即唐朝僖宗的乾符六年)
,黄巢破广州
时,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犹太人、波斯人等等被杀戮者,几达十二万人,这可想见犹太人在当时
已相当多了。根据法国著名汉学者哥地尔(H. Cordier)的意见,以为犹太人到中国,应当在后汉明帝
时代,他们是路经波斯到中国。这项推定,是假定公元 70 年(即汉朝明帝永平十三年)当犹太京城耶
路撒冷沦陷时,流离的犹太人遂转辗到中国来。按照中国正史,提及犹太人的记载,是《元史》的《文
宗纪》所记载∶“天历二年诏僧道,也里可温、术忽、合失变为商者,仍旧制纳。术忽即犹太族也”
这一则为最早的记录。
近年研究在中国犹太教之学者甚多,其中传教士竟占一大半。最先着手研究的为耶稣会教士利玛
窦(Matteo Ricci)。他首先发现在河南的开封,有犹太遗民和犹太教堂的遗存。公元 1605 年,利玛
窦在北京曾接见一来访的河南人艾田。艾田说他的先人为犹太人,而他本人仍信奉犹太教。利玛窦从
艾田得知∶在河南开封有他们的会堂一所,并有犹太教徒十余家。根据历史,在开封有犹太会堂,存
放着摩西五经,在那里有五、六百年之久。明朝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 年),另一耶稣会教士艾儒
略(Julio Alenio)
,也到开封调查犹太教的遗迹。
康熙四十三年(1704 年)
,耶稣会教士骆保禄(Gozani)

和苏霖(Suarez)就有关开封犹太教的会堂构造,及其所保存的经典,提出一份详细的调查报告。教
士孟正气(Dominage)亦在开封从事这项研究达八个月之久。清朝高宗乾隆三十五年(1770 年),教士
韩国英(Petrus Martial Cibot)亦到开封研究犹太人的会堂。到了十九世纪,清朝宣宗道光三十年(公
元 1850 年),伦敦一个基督教向犹太人传福音的犹太人布道会,又派研究员到开封调查犹太教的遗迹。
香港的斯密司(G. Smith)将其研究成果,于文宗咸丰元年(1851 年)在上海发表,而在开封所存犹太
教的经典,也在上海影印出版。另外在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在伦敦的犹太商人曾用希伯来文和
开封的犹太人通信。后来,在穆宗同治六年(1867 年),奥大利的商人利伯曼(J.L. Lieberman)曾亲
自访问开封的犹太教堂。咸丰七年(1857 年),流寇之乱,使开封犹太人向四方逃难,犹太人多数在此
变故中离散。同治六年(1867 年),著名基督教学者丁韪良(William Martin)到开封访问犹太教遗迹时,
会堂已遭破坏,所有遗物荡然无存。
2.会堂的规模
明朝末期崇祯十五年毁于黄河汜滥的犹太教会堂,曾由赵姓的族人出资重建。根据早期调查者的
报告,该会堂长六十尺,宽四十尺;连附属的建筑物和土地,也不过长三、四十尺,宽十五尺。在门
的东侧有牌楼,从牌楼望进去,有广场竖有三面碑记。会堂有一铁香炉、二座大铜盘、二苹大花瓶。
会堂的至圣所,原陈列有十三部旧约的圣经。会堂始建于南宋隆兴元年(1163 年),在明英宗天顺六
4 中 国 教 会 史

年(1462 年),及毅宗之崇祯十五年(1472 年)曾二度被水灾所毁。


四、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简略
基督教发源于巴勒斯坦,由于教会的一大使命—-往普天下传扬福音使然,许多西方传教士
奉天命、舍亲人、背故乡,不远千里迢迢来到中国,但道路崎岖,传教事业一波四折。
在第七世纪的景教传入中国以前,估计已经有人将福音带到中国,但却因没有可靠的证据去支持
这论点,故我们便从唐朝的景教开始去讲解。
从第七世纪到十九世纪,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主后第七世纪和第十三世纪,那是中国的唐朝
和元朝。基督教最早由涅斯多流派,在主后 635 年传入中国,始于唐朝,史称景教。最盛时的情
况是“法流十道,国富元休,寺满百城,家殷景福”。但在“武宗灭佛”(845 年)的情况下告一
段落,共生存了 210 年;事隔 500 年后第十三世纪,福音二度传华是元朝的也里可温教,由于其
植根于蒙古人,在改朝换代中随之销声匿迹。
基督教在这两个时期的发展,只是昙花一现,没有结果,但无论如何福音还是传入过中国。因为
中国的政治和宗教常混在一起,及其它的原因,使基督教在这两个时期无法发展。
主后第十六世纪,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当时是中国明末清初时期,主要来华传入教的是天主
教的耶稣会成员,耶稣会除绝对服从教皇外,他们还有宣教的热忱。在明末清初时,由于当时政府
对外实行闭关政策,以致许多传教士无法进入内地,曾有范利温说道“磐石呀! 磐石呀!什么时候
可以裂开呢?”。第一位踏上中国土地的耶稣会传教士是利玛窦,凡认识利玛窦的中国人,对他的评
价都很高,他曾将天文、地理、历史、算学等科学知识,一并带来中国,而且利玛窦努力学习中文,
研究中国人有风俗习惯,对中国人有相当的了解。直到今日即使是反对基督教的人,对利玛窦都有好
的评价。在耶稣会传教士的不懈努力之下,终于受到当时很多君主的礼遇,所以一度空前的发展,
但由于“礼仪之争”使之高潮旋即结束;
四度来华在主后十九世纪,是以新教为主的来华传教,是第四个时期,是最后一个时期,同时
也是最困难、最辉煌的时期。
更正教第一位宣教士英国伦敦会的马利逊来华(1807 年),他在中国 14 年才引领两个归主,工
作了 27 年只发展了 20 多个人。但在 19 世纪初,中国福音之门打开,福音才得以传扬,在 19 世
纪中叶时,戴德生建立了内地会,这样福音才深入中国内地。
所谓更正教,是改教运动以后从罗马教庭分别出来的教派,今天人们把罗马教庭称为天主教,而
更正教则称为基督教。虽然基督教的传教士来华比天主教的耶稣会迟了三个世纪,但却比天主教较彻
底和有影响力。事实上,福音此时才开始得以在中国萌芽,扎根生长。
从基督教来华的历史,又可以为四个阶段。1)开拓期:从 1807 年至 1842 年,是马利逊来华的时
期,这时中国是禁止自由传教的,主要是做些福音预备工作。2)发展期:五十年以后福音门打开了,
传教是藉“传教条约”,但日后却招来了中国人的仇视和误解。3)全盛期:1895 年至 1927 年,中国
教会发展,开始独立自传和自养,出现不少中国信徒领袖。4)滞留期:1927 年至 1949 年。
中 国 教 会 史 5

第二章 唐朝景教
一、唐朝景教传教史
基督教真正传入中国,当以唐朝景教为准。自从明朝天启五年,《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在西安
被发掘、及续后在敦煌石室发现若干部景教所遗经典以后,景教入传中国的史实,才重新被世人所注
目。(“大秦”就是“罗马”的意思)其历史的真实性才可确立,景教入传中国的始末,才得考据。如
今《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存放于西安市碑林博物馆内,高十多尺,宽五尺,厚一尺多,可随时参观。
1.景教的来源
景教在唐朝时曾被称为涅斯多流(Nestorius)教,而他们的教士则曾被称为波斯僧、或大秦僧;
其所建立的教堂,先后被称为“波斯寺”、及“大秦寺”等。因为他们的教士来自波斯,其教门发源
于大秦(罗马)属地犹太,而有此称。景教本属基督教的涅斯多流一派;其创办者涅斯多流(Nestorius),
为叙利亚西部安提阿(Antioch)人。
当基督教在主后第四世纪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之后不久,教会内部发生了一件大争论,就是阿里
乌与亚他拿修的争论,双方争论的焦点是关于耶稣基督的神性,最后在尼西亚会议上教会肯定了亚他
拿修的神学思想,也就是亚他拿修所提出的耶稣基督的完全神性(详见《尼西亚信经》)。当亚他拿修
所提出的基督神、人二性的问题,从此教会展开了激烈讨论。
在主后 428 年,安提阿教会的著名传道人、叙利亚人涅斯多流被东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二世任命为
君士坦丁堡的主教。此人精力过人,口才出众,广受信徒的欢迎与敬重。曾与金口约翰齐名,为安提
阿学派的主要学者。在任职期间,涅斯多流充分发挥其恩赐和才干,并十分热心,不遗余力去攻击异
端分子,不幸地他后来与其他教区的主教发生了冲突,主要的分岐乃在神学性的问题上。
涅斯多流的基督论可以说是十分坦率且大胆,他极力反对亚波伦拿流派的理论,他是主张耶稣由道身
和肉身两者合成,马利亚仅生耶稣的肉身,和的神性无关,故不能称为“圣母”。进而强调基督同时有
截然互不相干的神人两性,这样将基督变为分位格的神人,称「两性两位论」;
涅斯多流不接纳耶稣基督被马利亚真正怀孕(当时他被判异端是因为不能接受马利亚是“怀了神”
(theotokos),只说神的儿子基督是藉着马利亚的肚腹“流出来”)而生出来,此论被当时的正统教会
在四三一年的以弗所教会大会中判为异端。
其实他并不否认基督的神性,只是强调基督的从属的现实性与完整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
把基督的神性与人性,但是却敬拜一个整体。”他从来也没把基督分割为“两个儿子”,神之子与马
利亚之子。但他拒绝将基督人的行为和所受的苦难归给基督的神性。他反对把马利亚当成“神之母”,
因为那样等于宣称神性可以由一位女人产生,或者说上帝非唯心只是两三月个大的婴儿。他的名言就
是“上帝并非两三月个大的婴儿。”
在基督教神学史上,安提阿学派常与亚力山大学派相抗衡,倾向于理性主义,尤其是对圣经的解
释。于是上述神学观点遭到以亚历山大主教西利尔(有译“狄提乾”)为首的亚历山大学派的激烈反
对,这派一些主教指责涅斯多流贬低了耶稣基督的神性,只把耶稣当成一个带有神能力的人。于是双
方展开论战,罗马教会支持西利尔,而帝国政府则支持涅斯多流所代表的安提阿学派。为了维护帝国
的安定和秩序,狄奥多西二世决定于 431 年在以弗所召开宗教会议解决争端。西利尔一派抢先到达以
弗所,在以弗所教会监督梅农的支持下,不等安提阿派代表到会,便于 6 月 22 日早晨擅自开会,控
告涅斯多流教导基督是两个人,定涅斯多流为异端,罢免其教职。并给涅斯多流送去罢黜书:
“与加略人犹大同出一辙的涅斯多流,我们向你宣布:你犯了用说教破坏圣经的罪,又犯了不遵
守教会法的罪。现以 431 年 6 月 22 日公会议的名义,把你从所有圣职罢黜,并剥夺你在教会中的一
6 中 国 教 会 史

切身份。特此通告。”
6 月 26 日,以安提阿主教约翰为首的 40 名安提阿派代表到会后,对西利尔等所作的决议提出了
抗议,同时另外召开会议,以破坏会议的罪名将西利尔的梅农撤职。随后到会的罗马代表加入西利尔
一方,又把约翰撤职。双方互相指责,大吵大闹。最后,狄奥多西二世只得以骚扰罪把涅斯多流与西
利尔全部撤职。但双方论战仍未结束,到 433 年,在帝国政府的干预下,双方达成协议,暂停论战,
安提阿学派不再支持涅斯多流。而涅斯多流的追随者则形成独立的涅斯多流派继续其神学主张。435
年,涅斯多流被东罗马帝国的皇帝判为异端,放逐到阿拉伯和埃及沙漠一带,许多主教不满以弗所会
议的不公平 ,拒绝接受对涅斯多流的判决,也遭到流放的下场。
也许涅斯多流当时对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在观念上确有点混淆。但可惜在他没有辩白之余地,
就被判为异端并放逐。在放逐期间,涅斯多流写了一本书《悲剧》,内容他一生的遭遇。他年青时奉献
自己当修道士,后任君士坦丁堡大主教,他曾猛烈攻击异端分子。如今他自己却被判为异端,又被放
逐,心里感到十分委屈。在 451 年去世。
令人惊讶的是,就在涅斯多流凄惨地去世那一年召开的迦克墩会议上,基督完全的人性被肯定,
会议宣告“基督只有一个位格,但兼具神、人二性。”而这两性之间的关系是“不相混乱,不相交换,
不能分开,不能离散。”当初的胜利者西利尔反被指控主张基督只有一种性质,即独性论被判为异端
(详见《迦克墩信经》)。
实际上涅斯多流受到谴责,主要教会之间不和多于教义上分歧,西利尔的敌意来自于亚历山大堡
和君士坦丁堡传统上的矛盾,心里对涅斯多流影响力的嫉妒。在马丁路德看来,涅斯多流沸反盈天民
基督教正统之间并没有什么重大差异,因而在许多方面为其辩护。他在 1539 年著《宗教会议及教会论》
中,论及涅斯多流问题,认为以弗所会议对涅斯多流基督论的攻击是不公正的,在信仰上涅斯多流没
有被判为异端的理由。
涅斯多流被判为异端以后便带领其门徒十七人,逃出罗马来到波斯,受波斯国王之礼遇和保护,
得以在其国境内继续建立教会,信徒自称为“亚述”的基督徒。这派基督教后来又传到印度及亚拉伯
各地。公元 489 年,东罗马皇帝则诺(Zeno)封锁涅斯多流派的修道院,并没收其教会财产。后来涅斯
多流在叙利亚一带兴旺,自称迦勒底(Chaldea)教会、或亚述(Assyria)教会。波斯国灭亡后,因涅派
主教受哈利发王(Khalifa)之信任,把其总部移到八吉打(Baghdad),又受皇帝保护,而兴旺一时。
至第六世纪末叶,涅斯多流派的基督教,由中亚细亚进入中国,称为“景教”。至于被称为景
教的由来,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记∶“宜常之道,妙而难名,功用昭彰,强称景教”这一句话
的意思,让我们知道“景教”二字是∶“正大光明之宗教”的意思。
涅斯多流派信徒热心传道,并把福音带到中国,无论涅斯多流派有信仰是否纯正,或有所偏差,
但他们始终是第一个将福音传到中国的教派,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2.景教传入中国的背景
当时中国的政治、社会、宗教情况,与景教的传入是有关系的。事实上,基督教在某一地区的传
播和当地的政治、社会、经济等方面的背景,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主后 100-300 年,罗马皇帝
大力反对基督教,基督徒也因此经历了多次的逼迫。主后 313 年,君士坦丁皇帝信了主,基督教的情
况就大大转变,基督徒享受很多优待和自由。后来东罗马帝国衰落了,东方教会也随着走下坡。但在
西罗马帝国,由于日耳曼民族入侵,而他们又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因此整个社会也受到基督教的影
响,基督教得以自由发展,故东西教会的情况就有正在天渊之别了。从这个事实可见,社会政治局势,
和基督教的传播经常是息息相关的,也是彼此影响的。这种社会政治和宗教的,在中国的教会历史上,
亦特别明显。这就是我们必须学习历史背景的原因,也能总结经验有助于今后的传道。
中 国 教 会 史 7

在汉代,中国与波斯之间已经开辟了交通路线----丝绸之路,使外交大臣、负贩商贾或传道人员
能够自西向东来到中国。至隋唐,当时中外通商的主要交通就是就是丝绸之路,盛行于西亚的三种宗
教----火袄教、摩尼教、景教也分别随之东来传入中国。
当时是中国的唐朝,由唐高祖的儿子,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唐太宗虽年轻但英明能干,智勇过
人,在执政的二十三年中,平定外敌,安定秩序,人民生活美满,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黄金时期。当
时中国的政治、社会、宗教情况,以致景教能够很好的传入。
唐太宗在个性上有很多优点。其一是知人善任,另外是谦虚好学,容纳批评和劝告。这开明的个
性,有助于景教来中国以后的发展。当时中国与小亚细亚印度等国家,有贸易往来,于是景教就把握
机会传入中国了。但是唐太宗亦有其过失,其中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是抢夺皇位的手段,也就是中国
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的皇位,是凭着兄弟间自相残杀的政变取得的,这次政变的事
实也给后世留下了不良的影响。唐朝皇室为了争权夺利,骨肉相残,每代都有,例如恶名昭彰的“武
则天”女皇夺权的过程。所以景教传入以后,在表面上看来是一帆风顺,实际上是危机重重。只要有
一次政变,景教的地位亦随之而变。
在唐朝时传入中国之三个外来宗教有∶火袄教、摩尼教、景教等均来自波斯,也各先后在京师建
立寺院(即唐时佛教徒所称之“三夷寺”。)为别于袄、摩二教,景教寺乃由波斯寺改为大秦寺,以
分别所传宗教,表明来自秦国(罗马)属地之犹太。
3.景教碑的内容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于明朝天启五年(1625 年),在陕西西安郊外被发掘出土之后,立即引
起学者及基督教人士的注意。该碑为唐德宗建中二年(781 年),长安大秦寺景教僧景净等人所建立者。
这碑埋入地下甚久,一般推想是会昌禁教时,教士为保存其全貌,不被毁损,才被埋入地下。如这项
推测得以确立,则其埋在地下之时间,当有七百八十年之久。因此景教碑的建立,当在建中二年至会
昌五年之间(即 781 年至 845 年间),不过只有六十五年而已。
碑的正面,除篆额《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等字样外,包括一千八百七十余字的汉文序文及碑颂
两部分,并附有四十余字的叙利亚语之本名,互相对照。序文中介绍了景教的基本教义,其中包括了
三位一体、神造世界、原罪、救恩、道成肉身、福音使命、新约圣经、教会、宗教生活等内容。并叙
述了景教自太宗九年至建中二年 104 多年的历史,尤其突出记载了伊斯辅佐郭子平定“安史之乱”的
战功和个人善行。颂词则是对上述景教历史的总结。
耶稣会士曾德昭(Alvare de Semedo,初名谢务禄),在 1625 年景教碑出土后,为首位目睹和研
究此碑之外国人。
另外,在公元 1900 年在敦煌石室发现《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及《序听迷诗所经》等景教文献
作品,这些文献让我们知道更多唐朝景教的活动。现在将说明景教碑文与基督教教义作个对比:
景教碑文 基督教教义
先先而无元后而妙有 上帝无始无终
三一妙身 三位一体
无元真主阿罗诃 上帝耶和华
判十字以定四方 十字架
匠成万物然立初人 上帝创造天地又造人
娑殚施妄 魔鬼撒但
三一分身 耶稣为上帝化身
景尊弥施诃 基督弥赛亚
8 中 国 教 会 史

室女诞圣 童贞马利亚生耶稣
三常 信望爱
八境 八福
魔妄悉摧 耶稣旷野胜魔
亭午昇真 复活升天
经留廿七部 新约二十七卷
七日一荐 七日礼拜
三威蒙度赞 基督教教义
慈父阿罗诃 天父耶和华
蒙圣慈光救离魔 上帝是真光救人脱离罪恶
弥施诃普尊大圣子 弥赛亚圣子耶稣
慈喜羔 上帝的羔羊
圣子端任父右座 耶稣升天坐上帝之右
三身同归一体 三位一体
瑜罕难 约翰
卢伽 路加
宝路 保罗
摩萨吉思 摩西
贺萨耶 何西阿
伊利耶 以利亚
这些经名或人名略举几条,都是译音的,如果再从《世尊布施论》加以研究,就更加的明瞭,也
略举几条以供参考:
“若左手布施,勿令右觉。”与太 6:3 节同,“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
“有财物不须放置地上,……有盗贼将去,财物皆须向天堂上,必竟不坏不失。” 与太 6:19-20
节同,“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只要积攒财宝在
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唯看飞鸟,亦不种不列,亦无仓窖可守。” 与太 6:26 节同,“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
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
“梁柱着自己眼里,倒向余人说言汝眼里有物。” 与太 7:4 节同“你自己眼中有梁木,怎能对
你弟兄说:‘容我去掉你眼中的刺’呢?”
“汝等于父边索饼,即得,若从索石,恐畏自害,即不得。若索鱼亦可,若索蛇恐螫汝,为此不
兴。” 与太 7:9-10 节同,“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
从这几条已可见两种经义完全相同,只是译文稍有分别而已。这足以证明景教就是基督教,这是
毫无疑问的。
二、景教的传教方法
景教的传教方法,我们在景教的碑文里,可以看出有两种方法:一是翻译经典,二是医治疾病。
按景教碑的记录,有《翻经书殿》,及《经留二十七部》等语,但阿罗本所翻译经目,无法真正考据。
按已发现之景教书目《尊经》
(现存巴黎国家博物馆,为另一景教僧景净所进呈之汉译景教经典)所列
者,有三十余种。近年来,在敦煌石室所发现之景教经典有∶一神论、序听迷诗所经、大圣通真归法
赞等,均未见于《尊经》书目,可能是属于阿罗本时代所翻译的。
当唐太宗迎阿罗本时,即令为他“翻经书殿”,后来那个撰碑的景净,确是景教中的一个著作家,
中 国 教 会 史 9

诸经目录中曾说他译经三十部卷,大约当时景教经典,经他翻译的,一定不少。从敦煌石室中所获提
的《三威蒙度赞》等等,是不是这三十部卷中的东西,却不能断定,但他确曾努力译著,是可信的。
我们从唐朝贞元《释教录》,知道他曾与般若共同翻译佛经,其文如下:
“乃与大秦寺波斯僧景净,依胡本《六波罗密经》译成七卷,时为般若不闲胡语,复未解唐言,
景净不识梵文,复未明释教;虽称传译,未获半球,图窃虚名,匪为福利,录表闻奏,意望流行。圣
上濬哲文明,允许释典,察其所译,理昧词疏。且夫释氏伽南,大秦寺僧,居止既别,行法全乖。景
净应传弥施诃(弥赛亚)教,沙门释子,弘阐佛经,欲使法区分,人无滥涉,正邪异类,泾渭殊流。”
查《六波罗密经》,原有两本译本,一为十卷本,一为七卷本,现存藏中,题为唐朝罽宾沙门般
若译,而七卷本今已失传,当即般若和景净合译,德宗评其“理昧词疏”,乃至废弃。所谓理昧词疏,
大约是译文中有许多强牵之处,基督徒而翻译佛经,所用名词,或许多有相似之处,看景教碑与《三
威蒙度赞》等文中,有许多佛教名词,如妙身、慈航、真寂、僧、法王、寺、功德、大施主、救世无
边、普度、世尊等类,便可以知道了。
传教士往往有精通医术的人,以医药为传教的方法,为历来基督教所看重。唐朝景教士中,也必
有不少医生在内。
《旧唐书》卷九十五记玄宗之弟宪有病,经有景僧崇一为他医治。又有杜环《经行记》
说:“大秦善医眼及痢,或未病先见,或开脑出虫。”这一切足以西医曾随着景教输入过中国,以行
医传道也是传教的一种方法之一。
三、景教的兴盛
景教进入中国,始于公元 635 年(唐朝贞观九年),涅斯多流派传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Olopen 中
外学者至今无法真正考据知道其真实姓名,相信这名字是中文译音),到达唐朝的国都长安(今西安),
太宗派宰相房玄龄亲往长安西郊外。迎接阿罗本入城,并请进宫中详细询问教义,阿罗本呈上《圣经》

圣像、并说明传教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信仰,唐太宗让阿罗本到皇家藏书楼去翻译经典。在三年后
(638 年)秋,唐太宗下诏准许景教在中国传播,命人在长安义宁坊建造一座教堂(初称波斯寺,后改
大秦寺)
,用来安置度僧(传教士)当时传教士有二十一人。
根据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记载∶“太宗文皇帝光华启运,明圣临人,大秦国有上德曰阿罗本,占
青云而载真经,望风律以驰艰险,贞观九祀,至于长安,帝使宰臣房公玄龄,总使西效入内,翻经书
殿,问道禁闻。”
高宗时,尊景僧(传教士)阿罗本为镇国大法主,在长安、洛阳、周至、成都等地都修建了景教寺。
此后二百余年间,景教基本上受到了唐朝历代皇帝的支持与保护,在中国取得了很大发展,史称“法
流十道、寺满百城”,全国信徒多达 20 多万人。
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唐肃宗时中国陷入“安史之乱”,当时一代一代名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帐
下,就有一位名叫伊斯的景教僧人,他军功卓著,被朝廷封赏。
此外不要上面所提的景净,他当时身任景教的省主教兼中国总监督,他学识渊博,翻译了叙利亚
经书三十二卷,包括福音书、保罗书信、诗篇以及祈祷书等,景净还是著名景教文献《大秦景教流行
中国碑颂》的作者。对佛教、道教也有深入研究。
景教在中国的兴衰,在很大程度是取决于唐王朝的政策。除了太宗、高宗优待景教以外,还有玄
宗时曾令“宁国五王,亲临福宇,建立坛场,天宝初,令大将军高力士送五圣写真,寺内安置”可见
当时唐朝皇帝是让景教在中国建立教堂,也受保护。肃宗继位后,“于灵武等五部,重建景寺”,可
见景教又开始在中国建立教堂。代宗皇帝每逢耶稣圣诞节时,颁赐天香、及御馔来庆祝这隆重的节日,
景教碑记录∶“代宗文武皇帝恢张圣运,从事无为;每于降诞之辰,锡天香以告成功,颁御馔以光景
众”。德宗即位后也优待景教,景教碑就是建立于德宗建中二年(781 年)。碑文记录有∶“我建中圣
10 中 国 教 会 史

神文武皇帝,披八政以黜陟幽明,阐九畴以惟新景命”之语。
从贞观九年(635 年)到会昌五年(845 年),这 201 年年间,虽可谓景教的全盛时期,但也并非一
帆风顺。其间至少出现过三次危机:其一为武则天圣历年间(698-699 年)景教曾受佛教的压迫;其
二为自睿宗的先天元年(712 年)至玄宗的开元元年(713 年),景教又遭长安士大夫的抵毁及道教的
排斥,因此景教碑所记∶“圣历年释子用壮腾口于东周、先天末,下士大笑讪谤于西镐”,可见景教
是公开受到别人的嘲笑。但由波斯来的僧人有罗含、及大德及烈,按当时到访别的国家的规矩进呈名
贵物品于唐朝,而得“共振玄纲,俱维绝纽”,挽回了衰微的教势。其三更为严重,德宗建中年间
(780-783 年)士大夫对景教屐猛烈攻击,幸得皇帝干预,才使景教免遭厄运。然而好景不长,会昌五
年(845 年)武宗灭佛,祸及景教,寺院被毁,中国信徒被迫放弃信仰,外来传教士被驱逐回国。景教
经此一劫,此后便一蹶不振,传教士两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只落得“寺废基空在,人归地自闲”的
结局。此后景教只能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传播,如克烈族、乃蛮族、汪古族和蔑儿乞族等举族归依景
教。
景教自公元 635 年传入中国至 845 年被禁为止,在唐朝一共流行了 210 年。由晚唐朝至宋朝,其
教士、教徒进入蒙古、新疆一带,由该地所发现的景教徒墓石,可以证实。后来景教在元朝时再由蒙
古进入中国,景教卷土重来,这时的景教则称为“也里可温”。古代著名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Marco
Polo)、及奥多利克(Odoric de Pardenone)的游记均有记述各地的景教寺堂及景教徒的情形。
四、景教的衰亡及其原因
1.景教衰亡的经过
景教至武宗会昌五年(845 年)
,遭受了很大的打击,因为武宗听信了道士赵归真、刘玄靖等的话,
发出一道严厉的灭佛诏喻。当时在皇帝师事中有道士赵归真、刘玄靖等,遂听其献策排斥佛教,而袄
教、景教等外来宗教亦同遭禁绝。中国正碑史,对会昌禁止其他宗教活动的事情,均有记述。新旧两
唐书记录当时大秦、穆护、袄教之还俗者一日有二千、一日有三千。另外,根据一位亚拉伯商人的游
记,提到公元 879 年(即僖宗的乾符六年),黄巢破广州,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景教徒)、犹太人、
波斯人等之被杀戮者,凡达十二万人,便可以推知当时信奉外教的中国人有多少了。
2.景教失败的原因
近代学者认为景教失败或不能长远流传中国的原因有∶
1)景教忽略了救恩的重点。
景教的教士在中国传福音时,忽略了传讲完备的福音,没有将得救之道,清楚地教训人。因此这
些信徒生命没有改变,信仰也没有根基。因此当患难、逼迫一来,就站不住脚了。所以景教在中国的
消声匿迹,与景教教士培育出来的信徒素质极为有关。
2)景教受佛、道二教思想的影响极深。
在初期“阿罗本”来华时,他所翻译的圣经和所写的书,都包括了详细的福音内容,但是后来的
景教教士却起了很多变化。一方面相信是因为景教教士本身的信仰与生命根基不稳固,另一方面也是
因为受到佛、道二教思想的影响。这些使景教徒的信仰混淆不清,不能保持纯正的信仰。当时的景教
教士,自称为“僧”,礼拜堂称为“寺”,在翻译圣经时亦大量采用佛、道教的术语。印度的和尚来
到中国翻译佛经,有景教的牧师(也就是作景教碑文那个人)从旁帮助他。结果矫枉过正,被佛、道教
的思想、取代了福音的信息。
3)景教缺乏完整的传教策略。
景教的教士来到中国后,没有一个统一的机构支持,更没有统一组织,犹如一盘散沙。完全没有
一个完整向中国人传福音和栽培中国信徒的计划。所以在景教流传中国二百一十年内,一直没有系统
中 国 教 会 史 11

的训练出一些中国信徒来当教会的领袖。当景教教士被迫离境时,中国的景教信徒变得群羊无首,信
徒也无人牧养了。
4)景教过分倚赖政权的荫庇。
景教传教士来华后,过分倚赖朝廷政权的荫庇,时常取悦当时的政权,没有建立起自养、自治的
教会。唐代景教,由于依赖皇室的保护,于是皇室便决定了景教的发展。换言之,景教的命运是操纵
在唐朝皇室的手中。此外,好几位景教教士来到中国,都不惜用各种方法,包括了参与政治和翻译佛
经,来博取皇室的好感和经济上的支持。可见景教是缺乏了独立性,一旦庇护教会的政权改变了,教
会就无法继续发展下去了。当时武宗宣言要毁灭佛寺,就不分景教佛教,勒令∶“大秦穆护三千余人
反俗”。穆护就是景教徒。这表明皇帝的荫庇是不可靠的。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就是学习教会史意
义与目的,让我们借古鉴今。

迦 克 墩 信 经(另译)
我们承继诸圣教父之立场,一致同意应当如此教导:
承认独一的对子,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是百分之百的神,也是百分之百的人;祂是真神,也是真
人;祂拥有一个灵魂及一个身体;
就神性而言,祂与父拥有相同的本质;就人性而言,祂在各方面都与我们相同,只是祂没有罪;
就神性而言,祂于永恒中为圣生;就人性而言,祂为了我们及我们的救恩的缘故,由童贞女马利亚所
生,马利亚成为怀神在胎中的人;
祂是独一的基督、圣子、主、神的独生子;祂具有神人二性;祂的神人二性毫无混杂之处、没有
改变、不能分割、永不分享;
祂的神人二性乃合一的,此合一绝不否定神人二性的分别;神人二性各自的特征得保存,共同形
成一个位格及一个实在必存性,并非分开成为两个位格,而是独一圣子、独一的神、道、主耶稣基督。
这是最早期的先知一贯的教导,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自己一贯的教导,也是诸圣教父一脉相传我
们的信经。
12 中 国 教 会 史

第三章 元朝也里可温教
基督教第二次传入中国,是在主后第十三世纪,即中国的元朝,距景教传入中国有五百年之久。
元朝的基督教包括了景教和天主教,景教是唐朝传入中国的涅斯多流派的基督教。天主教则是由法兰
西斯修道会和多米尼古修道会传入中国的。但对元朝的中国人和蒙古人来说,景教和天主教没大分别,
都是信上帝,及尊敬十字架。所以他们就一概把景教徒和天主教统称为“也里可温教”教徒。
在元朝时,中国的基督徒有时被称为“达屑”,有时被称为“也里可温”;而对基督教各派则一
律称为“也里可温教”。
按“达屑”一词,是波斯语“Tasrs”的音译,意思是“敬畏神的人”、或“虔诚人”,后被回
教徒用来专指基督教徒。“景教碑”将这一名词译作“达娑”。“也里可温”或作“阿尔开温”为蒙
古语“Arkaun”(或作∶Arcoun∶ Arkaiun; Erkeun)之音译;本来含有“有福之人”或“有缘人”之
意,而后来专指“信福音之人”或是“信奉福音的基督徒”。
元朝的基督教,除 了景教以外还有天主教的道明会、 及方济会之传入。有人说雅各教派
(Jacobites)、及亚米尼亚(Armenia)教派亦曾传入中国,可惜缺乏资料,无法加以证实。
一、历史的背景(十三世纪)
1.欧洲的背景
当时蒙古人兴起,称霸欧、亚两洲,最后并成为中国的统治者,主后 1200 多年至 1300 多年,这
段时期在世界性的教会里,是属于中世纪后期的上半时期。教皇的权势在这段时间到达顶点,当时的
教皇是希勒德布兰,他实行了不少有建设性的改革。在他以后,也有几位教皇尝试去改革教会。这些
改革教会的行动给教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复兴。教会的安定及教皇权力的稳固,都为这段的宣教工作
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而当时前往中国的天主教教士就是由教皇所差派。
十字军东征(1096-1270 年):历史上的所谓十字军就是 1096 至 1270 年西欧的基督徒为要从不信上
帝的土耳其手中索取圣地,尤其是圣墓,而组织的武装远征队。十字军是由十字而得名,一个缝在外
衣的红十字乃是十字军的徽章。十字军东征的目的,是人要从回教的手中夺回圣地。可惜最后非但不
能达到目的,反而留下臭名。虽然十字军东征失败了,但也带来一些积极的结果,一是十字军东征促
进了东、西文化的交流,与及商业的发达,这些商人把中国的情况介绍到西欧。这些资料增加了教会
对中国的认识,从而产生了向中国传福音的兴趣和热忱;二是十字军东征时,也适逢蒙古军队西征。
当时十字军亲眼见到蒙古人击败不少回教的国家。他们一方面觉得蒙古军队很厉害,另一方面也认为
蒙古人是反对回教的,彼此是站在同一阵线,所以愿意和中国友好往来,教皇对中国的兴趣也因此增
大。
而在中世纪后期,多明我会修道院和方济各会修道院也愿意派修道士来华传教。
2.中国的背景
1)蒙古人统治中国
当十三世纪的时候,在东方崛起了一个民族,凭着他们举世闻名的武功,东征西讨,建立成一个
横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这个民族便是蒙古族,这个帝国是中国的元朝。蒙古族强大,由领袖铁木
真领导,史称“成吉思汗”,铁木真的雄才伟略,使他赢得了“成吉思汗”的尊称,这个名字在当时
令亚、欧两洲的人闻之丧胆。在欧洲有这样的传说:成吉思汗是信奉基督教,教名是大卫。
蒙古军队在历史有三次著名的西征:
第一次西征:由铁木真带领了蒙古军队,从中国的西北部出发,平定了西辽及花刺子模,灭西夏,
雄震亚洲。花刺子模的领土很大,接近今日伊拉克的巴格达。
中 国 教 会 史 13

第二次西征:成吉思罕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即位,就是元太宗,继承遗志,联宋灭金,并吞了
中国北部及高丽(朝鲜),复侵入欧洲,进军俄罗斯、波兰、匈牙利,此后经历定宗、宪宗两个大汗。
第三次西征:至元世祖忽必烈,在 1260 年即位,他率领蒙古军队攻陷波斯北面的回教国家及巴
格达。此后在 1279 年忽必烈挥军南下灭宋而统一中国,改国号为“元朝”,定都于大都(今北京)。
中国人受蒙古人统治,达九十八年之久(1260-1368 年)。
蒙古帝国凭着武力统治了中国,它的国际贸易,不但推行到中亚细亚,更及到了欧洲,海道陆路
交通,达至欧洲的意大利等国,听到“中国”这个名字,也相继东来。蒙古的长官对于外来的商人和
教士,具着极大的宽容态度,处处给于他们各方面的便利。
2)当时的宗教背景
元世祖是以喇嘛教为国教的,喇嘛教是佛教的一个支派。因此喇嘛教在政治上和社会上都占有重
要地位,喇嘛教的国师甚至可以训戒皇帝。寺院拥有庞大的产业,僧侣骄纵不法,为所欲为。但元朝
对外来传教士的态度也是十分宽容的,给人民绝对的信仰自由。所以不但基督教能再次传入中国,回
教、道教、佛教,在当时都十分流行。
元朝帝国瓦解的因素:蒙古族文化水平很低,与汉人不能相比,常常重武轻文。后来汉人团结,
便推翻了元朝。又因蒙古人好争斗弄权,臣与臣勾心斗角,于是皇室分裂,带来政治危机,最后终在
主后 1368 年被推翻了。
二、元朝的景教
1.景教的生存
景教是唐朝时,从波斯帝国的基督教涅斯多流派传入中国的,在中国曾存留了二百一十年,在“会
昌灭佛”的事件后,景教在中国便销声匿迹了,但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景教虽在唐朝时被禁止,但
是在中国的边疆地区,却仍然保有景教的残余势力,在中国边疆地区的克烈族、乃蛮族、汪古族和蔑
儿乞族四个部族,除蔑儿乞族外,其他三部族在宋、元两个朝代全部信奉景教,可见当时影响之大。
在中国边疆地方所发掘的许多景教徒墓石,可以证实这一点。这些墓石分布于∶鸠河(Chu 中古之叶川、
或碎叶川)流域的多玛克(Tokmak)附近之布拉拿(Burana)城的遗址,和必斯柏(Pishpek)地方,即是今
天的蒙古和苏俄一带。这些墓石,或仅刻有十字架的标志或附刻有叙利亚文的洗礼者名字。仅在必斯
柏(Pishpek)墓地,就曾发掘六百余个刻有叙利亚文及十字标志的墓石。这些墓石都明明的刻有十三、
四世纪的年月。但是早在十一世纪,在蒙古北部游牧的克烈族(Kerait,亦作怯烈,属蒙古族)、及雍
古族(Ongut,亦作汪古,属突厥民族)已有信基督教者。
有关元朝之基督教历史,因为没有留下像唐朝景教的经典可以考证,因此只能以外人的游记(如
马可波罗游记、奥多利克游记等),及一些零星的元代史料来叙述它。根据马可波罗的东方遊记中明明
地可以看出,中国在元代仍保留着一些景教的痕迹,他记载着在他末后的行程里,经过大沙漠,至一
个名叫台各脱(Tangut 属可汗国)的地方,见该处有城,城中有景教堂。往西行经过数城,即今日梁州
宁夏归化等处,多有信仰景教的教徒。他另有一次旅行,经直隶河南府,该处也有景教徒,且设有教
堂。马可波罗在他的书中记载:镇江设有两所景教堂,杭州也有。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有关当时的景教徒、及教堂分布的情形,有以下的记录∶
(1) 肃州省(Suchu)
(2) 甘州城(Canpchu)
(3) 额里折大省(Erginul,即凉州)
(4) 西宁州(Siinju)
(5) 额里合牙省(Egrigaia,即宁夏)
14 中 国 教 会 史

(6) 天德军大省(Tenduc)
(7) 宣德州城(Sindachu)
(8) 京兆府大城 
(9) 汉中省
(10)哈喇章大省(Carajan,即云南省)
(11)镇江府城
(12)京师城(即杭州城)
(13)福州城
除上述各景教寺外,在吐鲁番、阿力麻里、沙州、鄂尔多斯、东胜、及阴山山脉的石柱子梁 (以
上地区为今天的新疆一带),并百灵庙附近、北京西南三十公里之房山等地区,先后发现有景教的遗迹。
马可波罗游历中国时,所见的基督教都属景教信仰。
在主后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将乃蛮族打败了,掳走了一些姿色的妃嫔,从此蒙古的王室,就开
始有景教徒的妃子。成吉思汗攻破克烈族后,与克烈族结为盟国,又为他的儿子拖雷(Tului)娶了克烈
族的一位公主为妻。就是蒙哥(Mongka)、忽必烈(Khubilai)、旭烈元(Hulagu)三汗之母的唆鲁禾帖尼
别吉(Sarakutanibagi)即系克烈族的公主,她就是汪罕(Ong-khan,成作汪汗)之侄女。汪罕就是当时
在欧洲被称为约翰王、或约翰长老之蒙古人汪罕,即为克烈族人。
另外有他如,既汪罕之孙女、初为拖雷之妾,后成旭烈兀之妃者,也是景教徒。成吉思汗的侍臣
中有名的镇海(Chinkai)亦为克烈族的景教徒。镇海的三个儿子,要束木(Joseph)、勃古思(Bacchus)、
阔里吉思(Georges)等人也是景教徒。考古家巴尔希伯来奥士(Bar Hebraeus)早已证实,十一世纪初克
烈族已有景教之洗礼名单。如克烈族酋长,有名的马古斯(Marghuz),即等于 Markus(马可),其子名
为哥加克斯(Qurjaquz),也是景教徒喜欢取用的名字。
由于忽必烈的母亲唆鲁禾帖尼别吉是位景教徒,所以在忽必烈建立元朝后,景教也的确复兴过一
段时期,在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建立了景教寺,景教徒的人数在主后的十四世纪,曾高达三万人。忽
必烈还特别设立了一个机构,名叫“崇福司”,专门负责管理景教和天主教的事务。同时因元朝政府
将臣民分为四等的: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而景教是色目人和部分蒙古人信奉的宗教,故而
成为极具有势力的宗教,社会地位颇高,并取得诸多特权。如元成宗(1229-1240 年)及一些元代皇帝
在位期间,赐予景教徒不服兵役、不纳赋税的特权。
2.景教日益衰微的原因
至于景教后来在元朝完全消灭的原因,除了随景教部族之被灭而消灭外,尚有其他的各种原因∶
1)景教徒的世俗化
元朝的政权虽然标榜宗教自由,但是因其王室采多妻制度,因此在本质上较接近于回教制度。所
以元朝的景教徒,在生活和行为上都没有好见证,经常犯各种罪恶,诸如沉迷酒色、放高利贷、一夫
多妻、犯奸淫罪等等。甚至有人制造谣言,诬告从教皇差派来中国的教士为匪徒。元朝的景教徒既没
有见证,当没有信神的人,看见他们这种的生活和行为时,又怎能叫他们信神呢?今天我们所处的环
境,可能没有用言语来传福音的机会,但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环境下,我们都非唯心用我们的行
为来见证神。让人们从我们好行为中,见到神的荣耀(太 5:13-16),从而归向神。
元朝的景教徒,信主的汉人是少而又少。所以一旦蒙古人失去势力,景教在中国的影响也就随之
消失了。元朝的景教徒才是蒙古人和国外来经商的商人,当朱元璋革命成功,色目人在中国繁殖,就
立例规定蒙古人与色目人不得互相通婚,要与汉人互相通婚,以此来强使异族汉化。结果异族的有不
但用汉族的姓氏,用汉语交谈,一切生活习俗也随着汉人,甚至宗教信仰,也跟着汉人拜祖先。
中 国 教 会 史 15

事实上,元朝的景教徒对圣经的真理,根本是不太认识,所传的福音也不清楚。因为元朝的景教
徒,所用的对圣经是波斯国的语言,即叙利亚文。信徒死背经文,不明真理,这是顽强的信仰,没有
生命。
2)没有培植中国的圣职人员
景教的传教士,并没有在中国培植圣职人员,使他们负起传福音和栽培的职责,以补教士之不足。
而景教的领导中心在中东的巴格达,离中国很远,所谓“山高皇帝远”,巴格达的涅斯多流派教会,
既不了解景教在中国的情况和需要,也就兼顾不了那么多。更何况十四、五世纪的巴格达也面临各种
的危机,政治局势不稳定。倘若元朝的景教,有一定的独立能力,那即使领导中心出了问题,也不会
对在中国的人太大的影响。可惜元朝的景教没有自立能力,一旦巴格达领导中心崩溃,景教在中国也
就站不住脚了。所以波斯被灭后,赖波斯国保护之景教也随告衰微。
3)一些景教领导人受了天主教传教士的影响,改信了天主教。例如,汪古族酋长阔里吉斯(即佐
治王,King George)改信天主教,并于公元 1304 年 5 月 18 日公开宣誓服从罗马教皇。这些转变对
景教在元朝的发展,都是有影响的。
元朝的景教徒,没有从唐朝景教的失败中学到功课,而且属灵生命肤浅,以致重蹈覆辙,这都是
值得今日信徒应该去反省的。
三、元朝的天主教
当蒙古王朝兴起之际,也正当是欧洲的基督徒组织几次的十字军对抗回教势力之时。当时元太祖、
及太宗有几次起兵西征,到处攻灭回教国,因此欧洲的基督徒,以为蒙古人是帮助基督徒扑灭回教徒
的,便一心想要和蒙古人结盟。
1.天主教在主后十三世纪传播到中国及其发展情况
当蒙古侵入中国的时候,也正是欧洲发生大变动的时候。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伟大的新时代产
生了,文化的改进,商业的繁荣,影响及于东方,于是商人们欢喜到中国来,引起了天主教徒传教东
方的热忱,便在西亚细亚设立了传教的分所。
十三世纪的欧洲,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或宗教方面的发展,都令人乐观。教会的十字军东征,
更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当时教会兴起了两个新的修道团体,就是“法兰西斯修道
团”(方济各会)和“多米尼古修道团”(多米尼派) (两团的背景见本章后),他们都热衷于宣教。而
当时正值蒙古军西征,震撼了整个欧洲,成为欧洲国家一个很大的威胁。
于是教皇依诺增德四世(Innocent IV)便差派专使赴蒙古去谒见蒙古大汗,这位专使是修道士,
是意大利人,属方济各会,名叫柏郞嘉宾(1182-1252 年),这位 65 岁的老修士和另一位同会的上路,
他们抱着满腔热望和肩负全欧教友的重托,自法国雍城(里昂)出发,跋涉万里,1246 年 7 月 22 日来
到上都和林,他来访的目的一方面劝阻侵略;另一方面宣传阐明基督教信仰。那时正当元定宗贵由汗
继位,定宗对教宗使节优礼有加,允许他在大帐内举行弥撒圣祭,柏郞嘉宾见到朝内上下官员,大多
是涅斯多流派教徒,也见到许多西方掳来的天主教徒男女,还有神职人员。
柏郞嘉宾向定宗呈上教皇书信,书信内容要旨是:敦劝蒙古大汗率臣民信奉天主教,并劝蒙古罢
兵修好,不要再与欧洲基督教国家为仇,屠杀无辜良民。定宗虽对柏郞嘉宾个人礼遇周到,但在复信
中却非常傲慢。复信大意是:你们果真愿与我修好,不可迟延。来信要我信奉你们的宗教,我看不出
有什么理由要我这样做。你说对我杀人之多感到惊奇,我不明白你们惊奇的原因,我告诉你们因为他
们不听上天和成吉思汗的命,并且杀戮了我们所派的使臣。所以上天借我的手人杀灭他们。你信上天,
我也信上天,赖上天之力,我将自东徂西,征服世界。复信盖的玺印上刻文是“真主在天,贵由(定
宗)在地,上天神威,众生之王。”柏郞嘉宾手接此信,感到很扫兴,二人在中国逗留了四个月,于
16 中 国 教 会 史

1246 年 11 月起程,原路而归。1247 年 7 月到达里昂,向教皇作了汇报。


这次出使虽然失败,但他写的记录《柏郞嘉宾蒙古行记》却使西方人更进一步认识蒙古人的民族
特点和元朝宫廷的势力,以及元朝对宗教的政策。报告中说:“那里仍属异教国,据说他们也有圣经,
有修士和教堂,他们自称崇拜唯一真神;他们也敬礼耶稣基督,相信永生,不过未领受洗礼。他们是
一个文明的民族,有人类爱好的各种艺术。”
当柏朗嘉宾出使蒙古的时候,教皇扔一使团出使蒙古军营,希望能够联络蒙古中的涅斯多流派信
徒,合力占据耶路撒冷的伊斯兰教徒。1247 年,教廷使节抵达蒙古军前锋统帅拜住的军营,因不愿下
跪和献礼,险些被斩首,幸得拜住的一位景教徒妻子相救,才得幸免。
既然知道蒙古朝廷和军队中确有人信奉基督,教皇便试图派传教士进入蒙古。 1253 年方济各会
修士鲁布鲁克前往和林,次年受到元宪宗蒙哥的两次接见,鲁布鲁克留在蒙古传教的请求,被蒙哥婉
拒,只好回国复命,其间他也接触了一些景教信徒,便对他们没有什么好感,指责他们的行为象酒鬼
一样。他虽然也提到景教徒们的赞美诗歌,却极力避免与他们一起怪声高唱,因为他有自己的拉丁歌
曲。
直到元世祖忽必烈入主中国,建立元朝开始,天主教的教士和欧洲商人才相继东来。最初来中国
的是波罗兄弟(尼古拉·波罗和玛窦·波罗),他们是商人,并非来传教的,但元世祖忽必烈对他兄弟
两有好感,谈及信仰时,元世祖更请波罗兄弟转告教皇,派遣 100 位宣教士来中国。这实在是将福音
传到中国的一个大好机会,当老波罗兄弟于 1269 年返回家乡时,他们面对失望,教皇克莱门特四世于
一年前去世,他们速回中国的计划受阻,正当他们决定在没有教皇的祝福下返回时,新的教皇被选出
了,他们受到了接见。可惜教皇并不重视,仅派两名多明我会修士随他们去中国。波罗兄弟遂带上 15
岁的马可·波罗,但由于战争的阻碍,中途便返回了。庆幸的是波罗兄弟和马可·波罗,却不畏艰难,
继续来到中国。马可波罗深得忽必烈的信任,在中国任职长达 17 年,在中国游历了很多地方,写成世
界闻名的《马可波罗游记》(口述),这书促使欧洲人了解中国,激发了更多宣教士东来。
第一位到中国的天主教教士是十三世纪意大利人约翰·孟高维诺(1247-1328 年),他是方济各会
修士,是一位对天主教在中国传播极有影响力的人。他于 1289 年受教皇尼古拉四世之命,从意大利出
发,途经印度,1294 年,当他到达中国时,忽必烈刚刚去世,由元成宗继位。虽然他初到中国时,受
景教徒的排斥和陷害,但至终他赢得元朝王室的信任和支持,开始传教。他第一件成功的事是使信仰
景教的汪古族酋长高唐王阔里吉思,改信天主教,从而带领整个部属改信天主教,并营建了华丽的教
堂,称为“罗马教堂”。经过十几年奋斗,孟高维诺在大都建了三座教堂,为 6000 多人施洗,加入
教会。他不但除了传福音外,他还把新约圣经和诗篇等,译成汪古族的方言;并收养了一百五十名七
至十一岁的男孩,给他们施洗,教他们希腊文、拉丁文、唱圣诗及背诵经文。他在中国工作三十四年,
于 1328 年逝世,享年 81 岁,是一个德高望重的传教士。
除了孟高维诺之外,还有好几位“法兰西斯派”(Franciscan)的修道士来到中国,但是在发展教
会事工方面没有太大的果效。最后一位是“马黎诺里”传教士,他是在主后 1342 年到达中国,逗留
了三至四年便回罗马了。因为他看出当时元朝的元顺帝政局险恶,必定维持不久,因而离去。果然在
二十多年后元顺帝被朱元璋(明朝第一位皇帝)赶出中国,天主教在中国的事业,就此停顿了。
2.元朝天主教衰败的原因
元朝的天主教和景教一样,在中国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就消失了,没有留下长久的影响。衰败的
原因有以下几个原因∶
1)很少汉人信天主教。
关于那一代天主教在中国的成绩,以加以考证。根据一部分不很确实的报告,说归信天主教的有
中 国 教 会 史 17

三万人,不过这些人,不都是汉族人,以阿兰人与蒙古人居多。可见当时民众,对天主教没有受到重
大影响。
天主教信徒大多是蒙古人或边疆民族,因此蒙古人建立的元朝一旦灭亡,天主教也自然随之消灭。
此外,教士过分倚赖元朝皇帝的庇护和支持,对元朝的皇帝,百般讨好。而汉人是受元朝歧视的,自
然就对这些传教士产生了排斥感,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宗教。元朝时来华的天主教教士,与元朝王室有
密切的关系,但与大众平民却脱节了。
2)传教士没有看到翻译圣经和其他属灵书籍的重要性。
虽然天主教的传教士孟高维诺也曾从事一些翻译工作,但他只是将新约圣经翻译成汪古族的方
言,不是翻译为中文。可能孟高维诺也受了传统的天主教思想所影响,以为信徒读圣经与否,不是最
重要的。他认为重要的是信徒守仪式、做弥撒,这是很可惜的事。如果当时能将部份圣经翻译为中文,
那么即使他们离开了中国,中国人至少也可以从翻译的圣经中,领悟到真理,不至于完全消灭了。
3)元朝的天主教传教士,与景教的传教士,互相对立,彼此排斥。
中国人和蒙古人看天主教和景教没有分别,都是“也里可温教”教徒,但他们却互相打斗,汉人
为之摇头叹息,对他们的信仰也大打折扣。
4)路途遥远、局势险恶,天主教无力牧养信徒。
元朝藉武力所造成的国家,不到一百年,便被中国人把他们驱回蒙古去。同时,在中亚细亚等地
也被回教占领,一般西方的商人和教士,都受着阻碍。不但元朝的国运从此告终,即将近百年惨淡经
营的基督教,也受到了致命的打击。原来罗马教皇很想把中国天主教的工作,继续地保存下去,他在
1370 年以后派了许多主教,象考斯米萨来亚(Cosme Sarai)没有到任;威廉·伯拉多(Willam of Prato)
带着许多同伴,也不知下落;弗兰西斯·波多(Francis of Pedio)带了十二同伴,也失了踪。还有十
个北京主教的名字,最后一个是在 1475 年被土耳其人捉去,监禁了七年,释出后不久就死了。其他有
北京主教的头銜的,大都是有名无实,因为那些人根本没有到中国任职,所以天主教在那时候,便无
法继续。
18 中 国 教 会 史

多明我会:十三世纪兴起之修道团之一,创始人是西班牙人多明尼加(St.Dominic 1170-1221 年)。起


初南部法兰西有亚勒比根斯一派,与罗马教会脱离,教皇就任命多明尼加前往劝导,但不听;后来英
诺森三世派十字军讨灭该派,多明尼加率信众亦前往,设立检教院,以纠察异端有功,又因其随从众
多,而于 1216 年组织新的修道团。
第二年,订定之社章获准通过,大致采取奥古斯丁信条,以寡言、禁欲、贫无所有戒律。此派人
惟乞食说教,不住城市,经年累月,募捐甚多,遂拥巨产,因之从事奖励学艺,开设校舍,编辑通俗
书,派遣巡回传教师,设大学讲座。
在诸修道团中,声势与方济各会相当。哲学家如大亚勒伯图、阿奎纳多马等出自其中。后如陶雷、
素叟、厄克哈之前期宗教改革家亦属之。此派以口喷巨火之犬为徽章,穿黑衣,挂念珠于带。世称黑
衣僧。其在法国者,以约可比僧院为根据,故此又谓之约可比派(Jacobins)。
方济各会:乃中世纪最大的修道会之一,其创始人为圣方济各 (即法兰西斯 Farncescoof of
Francis 1182-1226)。是意大利亚西西省人,方济各少年失学品性不良,直到病中才悔改信主,1202
年服兵役,看见路人贫病交迫,遍地痳疯,遂立志抛下财富,跟从基督,到各地宣扬爱的福音,因而
有方济各修道会的产生。他接受圣痕,他是一个充满喜乐与满有灵性的人,爱所有的人,称他们为弟
兄;他爱神,过着祈祷的生活。他生活虽苦,但充满喜乐。
法兰西斯在故乡亚西西设立教会,谓之少年教友团,严订规律,相与遵守。1210 年仅有 10 人,
他外出四处传道,冒险进入埃及、摩洛哥等地,向回教徒传福音,因而信徒骤增。1223 年,又蒙教皇
认可其规条,并授于特权保护之,故此派虽成立才百年,却有信徒二十万。此派主要是以贞洁、顺从、
无所有为戒律,持戒非常严格;并以乞食自给,以感化贫民愚夫为职志,故其在下层社会间的势力非
常庞大。
此派分为住院之修道者与独身遁世的持戒者。其持戒者,在法国又被为绳带僧,也因其穿灰色,
故又被称为灰衣僧。此派后来会产渐渐富足,就效法比尼狄派,奖励学术,培养学者,遂与多明我会
同为教会之中坚。此派中著名的人物有:意大利的波拿文土拉、英国的海尔亚历山大、俄坎威廉、罗
哲培根。
中 国 教 会 史 19

第四章 明朝的天主教
元朝覆亡以后,基督教的工作虽一度沉寂,此沉寂期间约 1370-1550 年,共历 180 年。可是到了
晚明万历年间,一班天主教徒,受到文艺复兴和世界地理新发现的鼓动和影响,纷纷东来传教。当时
首先到中国的是耶稣会的传教士,耶稣会为伊格那丢·罗耀拉(Ignatuis Loyola)于 1534 年创于巴
黎。(该会最早主要的宗旨乃是国外布道,也为中国宣教事业的先驱,后则从事中学大学教育。因其伟
大教会领袖及著作家众多而著名。)该会信徒传道忠诚,且注重学问,对于当时海禁森严的中国,这班
工作热忱学问渊博的传道者,实在是最合适的人才。
一、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背景
主后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无论在政治、地理探险、知识的扩展及宗教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动。
而这些变动又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欧洲宣教的的热忱。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主要有四个方面:
1.知识方面的突破
十四、十五世纪时文艺复兴所带来的影响力,在欧洲维持了几个世纪,人对古典文学和艺术的兴
趣大大提高,更重要是的是,人开始运用自己的理性,去思想研究各方面的问题,印刷术发明了,而
且被广泛地使用,人能读到更多的书,知识更多有关四周各国的消息,人们也就变得越来越聪明,科
学也就越来越发达,人们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知识领域。知识的东西越来越多,求知欲也越来越强。这
种心态,促进了人对欧洲以外的世界发生了兴趣,又促进教会产生向欧洲以外的地区传福音的负担。
所以“文艺复兴”是间接的促进了宣教的活动。
2.地理探险的突破
欧洲人从事地理方面的探险,除了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外,也因欧洲人口膨胀,欧洲的地方开始容
不下那么多的人。于是欧洲人想到向外发展,欧洲人在十五、十六世纪的地理的探险方面,的确有惊
人的成就,葡萄牙出现了著名的航海家-----享利王子。他从海路沿非洲的西岸南下,到达好望角,

年后再到印度,并及于远东的日本和中国,与哥伦布向西航行发现新大陆有着同等的意义。自此印度
和欧洲贸易之门被打开了。东、西方开始进行相当频密的商业往来。1515 年,葡萄牙人抵达了中国南
边的港口,但直到 1550 年,葡萄牙人才获准,与中国进行贸易。天主教的传教士,是随着葡萄牙人定
居在澳门。所以葡萄牙人在十五、十六世纪的探险,在神的安排和保守之下,对中国的福音工作,有
极重要的影响。
西班牙资助的探险,与葡萄牙探险工作同时进行。意大利人哥伦布,在西班牙政府资助下前往探
险,他绕着大西洋,来到了一片土地,他以为是印度,后来才发现是新大陆,也就是美洲。他继续西
行,最后来到了远东一带。哥伦布的发现。带来了世界性的影响,从此欧洲人开始移民到美洲,并在
印度群岛、印度、非洲等地,建立了殖民地。东方和西方有了更密切的接触,教会亦将福音传到东方
来。
3.民族意识的觉醒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欧洲人民的民族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家而今日渐加强。西班牙、葡萄牙、法
国、英国和俄国的人民,都觉得应该为他们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尽心竭力。封建制度已崩溃,当
时是君主政体,各国人民在自己的君王带领下,建设自己的国家。
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两个王国是西班牙和葡萄牙,法国和英国则是较弱的国家。法国和英国为了争
属地而争战,打了一百年,历史上称为“百年之战”。由于战争使双方元气大伤,有待时间去恢复。
在十五世纪末期,法国已复元,慢慢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国家。英国经“百年之战”后,又爆发了一
场三十多年的内战,是一场争夺英国王位而引起的权力斗争,直到主后 1485 年,内战才结束。至于俄
20 中 国 教 会 史

国在十五、十六世纪时,已慢慢脱离了蒙古人的统治,而成为独立自由的国家了。
4.宣教工作方面
十五、十六世纪的探险工作,在向中国传福音的事工上,是有肯定贡献。当年从俄国传进来虽是
东正教,但毕竟也是把福音带入了中国。那时印度成立了东印度公司,以商业为主,但支持传教士,
对福音事工是有积极的影响。
主后十五、十六世纪,教会方面正是马丁路德改教的时候,也就是宗教改革时期。从十六世纪中
叶,教会正式分裂为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成立的基督教,无论在心志和装备方面,或在形势方面,
暂时都没有能力到中国宣教。反而天主教和耶稣会派驻教士来中国。当年包括的方济各、罗明坚和利
玛窦,他们都是中国信徒怀念的人物。
二、明朝社会的概况
1.明朝的成立和政治
明朝是由明太祖朱元璋赶走了蒙古人后所建立的,基督教在明朝算是第三次进入中国。当蒙古人
统治中国时,一直以镇压的手段对付汉人。而元朝王室在末期时十分腐败,彼此争权夺利,政变频频
发生。因此各地英雄纷纷谋反,最后由朱元璋将元朝的元顺帝赶出中国。在主后 1368 年朱元璋称帝,
建立明朝,为明太祖,年号洪武。中国再次自治,并得到统一。直到主后 1644 年,满清侵入中国,明
朝灭亡,中国便再次落入异族人手中。
明代的内政可说是腐败和黑暗的。明太祖的治国方针,是实行君主独裁的政策。明太祖之前,中
国的旧制度是以宰相为全国的政治中心,管理大局,而明太祖继位以后,废了宰相这个职位,由皇帝
自己兼任宰相,直接统管大局。这大大加重了皇帝的责任。明太祖的性格坚毅、辛勤、日理万机,兼
任宰相,并不困难。可是明太祖以后的皇帝,娇生惯养,不能胜任宰相的职任,结果祸害无穷,终于
走上灭亡之路。
明太祖死后,经过“靖难之役”,明成祖永乐帝继位。永乐帝是位很能干的皇帝,中国历史上著
名的郑和七次出使西洋,就在此时发生。永乐帝为了强化君主专制政治,曾给于宦官一定的权柄,使
他们成为皇帝得力的助手。明朝又在宫内设置了宦官 24 衙门,其中以司礼监的职权为最大,司礼监代
皇帝审阅奏章,传布政令。永乐帝过于信任宠信宦官,这是明朝走向衰亡的祸根,在永乐帝死后,皇
帝的才智和品格亦每况愈下,国家大权便逐渐落在宦官之手中。到了明朝中叶,英宗、景宗、宪宗、
孝宗、武宗等人都长期不问政事,于是宦官乘机窃夺权势,挟制内阁。特别在明宪宗成化帝年间,宦
官汪直专政,以致当时的人“只知有汪太监,不知有天子。”在明武宗正德帝年间,宦官刘瑾的气焰
更大,当时北京城内都说有两个皇帝:一个坐皇帝,一个立皇帝;一个朱皇帝,一个刘皇帝。在刘瑾
干政的时期,大臣的奏章要写双份,一份送到皇帝那里,另一份送到刘谨的府内。
宦官倚仗政治特权,无不贪污受贿,残刻人民,以致民怨沸腾。这样明朝的政治就一直衰败下去,
最后终被满清所灭。
明朝初期实行开放政策,十六世纪中叶以后就采取闭关自守的政策,认为这样较为安全。所以耶
稣会宣教士方济各即使想进中国传教,也不得其门而入。到了十六世纪后叶,由于神宗皇帝不问朝政,
又间接的促使利玛窦得以自由在中国传教。由此可见,一国的政治情况和宣教工作,是有很大的关系。
2.明朝的宗教
明朝提倡的是佛教,这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出身有关。朱元璋幼年时曾在寺院当僧侣,后与起义的
英雄反抗蒙古人的统治,最终推翻元朝,自立明朝。当他即位后就提倡佛教,而喇嘛教是佛教其中一
宗派,故明太祖也供奉,还封喇嘛为国师,此后的王室,皆信奉喇嘛教。
另外明成祖在一次战争中,曾经得到一位禅宗僧人的辅助,禅宗是佛教的一派,以致明成祖对禅
中 国 教 会 史 21

宗也有好感。
除佛教外,明朝还流行道教,但不如佛教般受重视。明朝亦有一、两个皇帝是笃信道教的,如明
世宗,他甚至沉迷在设坛祭神的迷信中,以致多年不理朝政。
当时回教的信徒已分布在中国各地。如在甘肃、陕西、四川、山西、福建、广东和云南。不过回
教在明朝并不兴旺,只是元朝留下的一些影响而已。
基督教的信仰,就在这样的宗教气氛底下传入中国。这对基督教的发展,肯定是有影响的。
3.明朝的学说
主要是王守仁提倡的理学(理性主义),这学说传播得很快,当时王守仁的弟子更遍及全中国。可
以说明朝的思想界,是王守仁理学的世界。理学所提倡的,主要是要人发挥人的良知,也就是发挥人
类先天辨别是非善恶的心。王守仁认为从发挥良知,以求达到知、行合一的地步,成为圣人。所谓圣
人,是指心性方面的修养。理学的理论,听起来很清高,实行起来很不容易。
从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来看,靠自己的力量,根本不能实行良知。明朝时代有些人一生都追求发挥
良知,培养心性,什么事都不理,他们的思想,因而流于空淡贫乏。发展到明朝后期,理学学派就变
得更虚无飘渺,不切实际。
正在这时,天主教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不少朝臣和学者,均向他学习西方的科学。利玛窦利用
中国人这种好学科技的心理,一边教科技;一边传福音,讲解基督教的信仰,受到很多人的欢迎。
三、耶稣会教士来华的尝试
在欧洲这时正是宗教改革时期。由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各处已影响了许多的国家。
天主教在这种声势之下,内部兴起了一种反动运动,称为反改教运动。要求当时的天主教会作以下的
事为改革目的∶第一,在生活纪律上实行某种改革;第二,整理天主教的教训,使它成为坚实又具权
威的系统,以抵抗马丁路德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第三,重组教会政治的与建设的机关,以应付此种
新局面。
当时,伊格那丢·罗耀拉创办耶稣会(Jesuit),提倡天主教内部改革的运动。这种由伊格那丢提
倡的天主教内部改革运动在 1540 年被教宗认可。耶稣会的修士都有严厉的灵性操练功课,生活条规严
格,更关心社会及喜欢传讲福音。后来,许多耶稣会的修士远航到世界遍避的角落当宣教士。有远至
美洲的南部、中部及北部,菲律宾、日本、中国、巴拉圭、印度。著名的人物有,方济各(Francis Xavier
1506-1552)被称 为印度人 的使徒, 罗马天 主教最出 色的传教 士,中国 的利玛 窦 (Matteo Ricci
1552-1610)。
1.方济各·沙勿略(Francisco Javier 1506-1552 年)
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西班牙人,1537 年任神父。1540 年成为耶稣会的首批会士之一,受葡萄
牙国王派遣,以国王代表和教皇使者的名义航海东渡。方济各在主后 1542 年来到亚洲,他首先抵达印
度,后转往马六甲,曾在锡兰(今斯里兰卡)、新加坡、马鲁古群岛等地传教。1549 年随葡萄牙使节到
日本,他在日本传教时,听到日本人的责问:“如果你所传的宗教是真的,为什么中国----这个历史
文化悠久的国家,竟然不知你所传的宗教呢?”因此方济各下定决心,冒死也要到中国去宣传福音,
那时正是倭寇骚扰中国海岸,在闽奥海也充斥海盗,沿海居民,航海商旅,往往惨遭劫掠,或遭监禁,
或被杀戮,尤其是欧洲人士,危险性更大,而方济各竟冒险往返,幸获安全。他曾经这样说过:“一
点不要信托自己,要完全依靠天主,这样,我们既然有了强大的保护者,不要有丝毫害怕的意思,一
定能得最后的胜利。”他本着这样的信心,终于在主后 1551 年方济各来到广东沿岸的小岛,名叫上
川(现属台山县,距海岸约一百华里),等候机会进入中国。可惜当时遇到中国的排外政策,而方济各
也病倒了,并于 1552 年 12 月 3 日死于上川岛,直到死时也尚未完成他进入中国的计划。
22 中 国 教 会 史

有一次,方济各到了一个三洲岛上,想法与那些中国商人联络,希望他们能够把他带到广东,都
被他们所拒绝。后来他费了二百块钱雇用一只小船,想秘密进入广东。许多同伴都劝阻他,以为这样
办法,有两种极大和危险:第一,船上人为避免官方耳目,有把他扔在荒岛的危险;第二,广东官长,
有他送进监狱的危险,因为那时凡不得皇帝许可的人,一概不准入境的。可是方济各却豪爽地回答说:
“那么多生灵在走向丧亡,我个人的生命又算得了什么。”他也谨记起耶稣的话:“在今世爱惜自己
的生命的,必要失掉;凡为我丧生命的,倒得保全。”因此,他那上中国这块禁地的心,仍旧象火一
般地燃烧着,但事实上却都使他失望。后来他变更一个计划,将跟随暹罗(泰国的旧称)公使,冒充暹
罗公使馆的人员,一同上北京去。然而他那种宣教的伟大计划,以及对传福音的热忱。在 1552 年 12
月 3 日晚上竟随着他的身体一同消逝,他就这样平凡的死去,得不到当时人们的注意。
1552 年 11 月 21 日举行圣祭后,力不能支,结果病例了,还是海上易染的热病。尽管是这样 ,他
还是极力勉强地起来,按着惯例时间到船上去,看望病人。其实他自己是该照料的病患者了。他看望
病人,但没有人拿他当病号来照看,他是怎样艰难地返回,谁也不知道,一个葡萄牙人发现他躺在旷
野上,发着高烧。那葡萄牙人在自己贫困所允许的范围内照料着他。方济各发着高烧,非常痛苦,没
有医生,也没有药品,唯一能减轻病人一点痛苦的方法,就是土法放血。这样就会使病人好受一些。
方济各耐心地任他们摆布,这样一来使他那衰弱的身子更加支持不住了,开始抽筋痉挛、呕吐。贫困
到了这个地步,除了一把杏仁,再没有一点可入口的食物。杏仁不是这样严重病患者可以服用的。由
于发烧引起食欲不振,整整两天两夜一点食物也没有蘸唇,方济各就这样在病痛的折磨中去世。
但方济各那份到中国传教的心志,却激发了很多传教士要到中国来传教。在他去世后的三十多年,
步他后尘的,除了耶稣会的传教士外,还有奥古斯丁修道会、法兰西斯修道会和多米尼古修道会的修
士,在此后三十年间宣教士们乘方济各的那种精神,继续不断地来扣中国之门。因此方济各的影响,
确实不少。方济各计划来中国前,曾在印度和日本传教,被人称为“印度人的使徒”。结了不少果子,
这是他事奉生命中,最主要的成果。
2.其他传教士
当时不少差会的传教士,千方百计想到中国来传教,但用尽了各种方法,没有结果。最后有传教
士主张用武力迫使中国允许传教士进入传教。这是很危险又错误的提议,庆幸这建议被一班有远见的
传教士反对。他们主张坚持用“长期的忍耐”来等待中国打开福音之门。结果那些热切的传教士,集
中在澳门等候。一位叫“沙内罗”的修道士,两次去了广州,为教士们请命,但中国政府却不许可。
这些都是葡萄牙人在中国福音事工上的一些尝试和努力。
3.西班牙人麦哲伦
麦哲伦在主后 1521 年发现了菲律宾,使西班牙人对东方发生了兴趣。他一方面在菲律宾传福音、
办学校;一方面积极准备进入中国传教。有一次,两名西班牙传教士有机会随一位中国官员进入中国,
但途中却被出卖,被抛弃在沙滩上。这次经历,对传教士打击很大,但西班牙的传教士并未因此沮丧,
还是继续努力,想尽办法进入中国。这些西班牙传教士,遭到葡萄牙人嫉妒,彼此猜忌,互相竞争,
以致水火不相容。两国的宣教士,经过二十多年的尝试也未能成功的进入中国传教。也许传教士彼此
不同心,是不成功的原因之一。
4.意大利人范礼安
主后十六世纪,范礼安(Alessandro Valignano)第一次成功的打开了中国福音之门。范礼安是
在 1566 年加入耶稣会的,七年后,他被委派任远东的视察员。他带了四十多名的修道士,来到远东一
带,做视察和传教工作。范礼安带队来中国,是一次划时代的旅程,但他至死也未能进入中国境内,
以致他对着中国的界石发生沉痛的叹息,说道:“磐石呀! 磐石呀!什么时候可以裂开呢?”。
中 国 教 会 史 23

范礼安一生的贡献如下:
1)消除了葡萄牙和西班牙传教士之间的纷争,不再彼此争竞嫉妒。原因是范礼安带领的四十多名
传教士中,除有葡萄牙及西班牙人外,还有意大利人,经过这次合作,大家醒悟到同心的宝贵,从而
愿意齐心合力的为福音的缘故、尽心竭力。传教士的同心,为中国福音事工提供了有利的环境。
2)范礼安找到了传福音入中国的秘诀。就是必须先学会中国人的语言--中文。耶稣会的负责人派
了罗明坚(Ruggieri 1543-1607 年)到澳门学习中文,虽然经过非常艰苦的阶段,但两、三年后罗明坚
不负所望,他学会了基本的中文书写,并且能讲流利的华语。当时葡萄牙人,每年都有两次机会进入
广州与中国进行贸易。罗明坚趁机随葡萄牙商人进入中国传道,带人归主,后来并取得了定居的许可
证。因为中国官吏见这位外国人没有恶意,又会讲中文,他们感到很喜欢,便容许他在广东省肇庆定
居,并建立天主教的修院。
3)范礼安在去世前安排了利玛窦来澳门学习中国语文,以便和罗明坚一起在中国的福音事工上,
并肩作战。
这是基督教第三次进入中国的第一阶段情况。
四、利玛窦(1552-1610 年)
开创第三期中国基督教事工的。当然要算到利玛窦,在他以前许多冒险而努力的人,都不过是他
的开路先锋。前人种,后人收,前人之功固不可没,而利氏苦心孤诣,也足乘万世而不朽。
利玛窦(Matteo Ricci 1552-1610)在主后 1552 年出生于意大利的马知拉打地方。有意思的事
1552 年方济各去世,但另一位对中国教会有极大的影响力,就是在这年,这个婴孩诞生了,他就是日
后的利玛窦。他在年青的时候,就是受到方济各所属的耶稣会修道士的很大影响,于是立志于福音事
业,并在 30 岁那年,也就是在方济各去世后三十年,来到中国澳门,正式的踏上宣教之路。
利玛窦的父亲曾是高官,希望儿子步他后尘。利玛窦年青时是念法律的,想在将来当律师。但利
玛窦在罗马接触了耶稣会,在他 19 岁那年,就有心志当修道士,终生不娶,抛弃一切名利与地位,加
入耶稣会,一生只服事基督。当利玛窦在耶稣会受训时,范礼安是他的导师。此外,利玛窦在罗马念
书时,曾研究过数学、地理、天文学等科学知识,这对他日后在中国传教,是有很大的帮助。在利玛
窦 30 岁时,即主后 1582 年,他应邀到澳门学习中文。三个月就学会了看中文,他看了许多中国的古
书,对中国文化产生兴趣,一年后便正式进入中国宣教。
经历了数位先行者的失败后,第一位成功地将天主教移植到中国的是意大利人利玛窦,他是继范
礼安及罗明坚后第三位踏足中国境内的耶稣会会士。利玛窦于主后 1583 年抵达肇庆,在那里工作了一
段日子;然后辗转于主后 1601 年抵达北京,获准居留及传教,天主教及得以在中国自由传播。
1.利玛窦与罗明坚合作传教时期
主后 1583 年,罗明坚和利玛窦来到广东省的省城,肇庆,谒见总督,要求在肇庆买地,建筑教堂
和寓所。在当时看来是极不可能的事,但这两位有礼貌,会讲流利中文,甚至会写中文的外国人,却
得到肇庆总督的批准,于是他们留在肇庆学习中文,研究四书五经并传播基督教的信仰。罗明坚和利
玛窦在肇庆时,由饮食起居,以致礼仪服装,都完全中国化,这使中国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也尊敬他
们。此外,利玛窦的学识,也使中国学者敬佩。利玛窦画了一些地图,把中国放在中间,其他国家点
缀式的围绕着中国,这地图迎合中国人的“自我中心”心态,也满足了中国学者的好奇心。利玛窦亦
将从西方带来的浑天仪,时晷和报时钟等仪器,赠送给中国学者,因而交了很多好朋友,当中也有不
少人受洗归主。
几年后罗明坚和利玛窦计划北上传福音,可是尝试几次都没有成功。他们决定派罗明坚回欧洲,
申请支援,可惜罗明坚却在途中病死了(1607 年)。
24 中 国 教 会 史

2.利玛窦承担重任时期
肇庆新上任的总督,霸占了耶稣会传教士的住宅。传教士在恳切请求下,结果迁到韶州 (今广东
省韶关),把福音工作向北推进一步。耶稣会的传教士,在利玛窦的领导下,仍用西方的科技和知识,
来吸引中国学者,并向他们传福音。
局面虽然逐渐展开,但利玛窦仍念念不忘北上的事,几经挫折,终于在 1598 年经南京来到北京。
当时因朝鲜战事紧张,利玛窦在京不便久留。1601 年利玛窦再次进京,这次北上,对传教工作来说,
是有一定的帮助。利玛窦和另一位耶稣会的同工,凭着他们的科技知识和对中国语言、文字的认识,
在北京赢得了许多中国学者的爱戴。利玛窦熟读四书五经,与中国学者对答如流,引经据典,使中国
学者深深佩服。朝廷中的大臣和学者们,都有受洗信主的。
利玛窦在北京十年间,托大臣将各种名贵礼物,献给明神宗万历皇帝。其中计有大小自鸣钟各一,
油画三幅、镜子、手琴等。明神宗非常喜爱,因此虽然没有明文声明准许利玛窦留在北京,但也没有
干预。当利玛窦在北京有了一定的地位后,其他耶稣会传教士在北京以外的地区工作,就有更大的自
由了。利玛窦在北京工作共十年,中国信徒人数达到 2500 人。主后 1610 年,利玛窦息劳归主,享年
57 岁,皇帝赐墓地,葬于阜城门外二里沟,其墓碑现今仍存。利玛窦在中国的宣教工作,总括而言是
十分成功的。这使利玛窦成为第一位真正在中国传福音的西方宣教士。
3.利玛窦的成功因素
1)传福音的热诚。
为了使中国人得闻福音,他不但远涉重洋来到中国,谦虚地学习讲和书写中文,并且研究四书五
经。这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但利玛窦却不畏艰难,坚忍的研究。此外,他更在衣
着、社会礼节和生活习惯上,都学习中国人的样式。为了赢得中国人归主,利玛窦实际上已经将自己
变成了一个中国人。
2)对中国人的爱心。
利玛窦在中国逗留了 27 年,接触过许多中国人,在当中也受过一部分人的歧视和欺负,但他始
终深爱中国人,对每个来拜访他的中国人,都热诚接待;对每一封来自中国人的信,都认真去回复。
事实上,他赢得不少朋友,其中包括不少有名望的人,如徐光启、李之藻和杨廷筠。他们后来更成为
中国教会的三大柱石,说也巧, 三人之死依次杨、李、徐都是相隔三年。
3)利玛窦的著作。
利玛窦算是第一位进入中国内地的天主教传教士,他所著的书有廿多种、大半由中文写成的,其
中有“天主实义”、“交友论”、“几何原本六卷”等等,这些著作均受中国人欢迎,也使中国人开
始认识西方的宗教和科学。
利玛窦死于主后 1610 年,接任的耶稣会会士大抵皆遵从他的传教方法:在不损中国的固有文化
的条件下,使中国人接受基督教信仰。他们之中不乏如利氏般有才识的,如主后 1622 年奉命来华协助
改订中国历法的邓玉函及汤若望。邓玉函很早辞世,在汤若望及一、二后来者的努力下,主后 1634
年成功地编订新的万年历呈献给中国皇帝,并且一直沿用至清末,这是划时代的重要建树。汤若望并
因此成为第一位传教士而受聘为朝廷的皇家天文台台长(钦天监正)的职位的人。从这个年代开始,一
直到道光中叶,150 年的时间,钦天监的领导工作都是由天主教传教士担任。
在耶稣会传教士的奋斗下,中国天主教得到空前的发展。从韶州、南昌、南京、北京四个最早的
传教根据地扩展到各省,信徒人数不断增加,至明亡时(1644 年)已过十万之众。其中不乏皇室人员、
朝廷大吏及知识分子了,包括赫赫有名的徐光启及李之藻和杨廷筠,他们的奉教对提高天主教的社会
地位有极大帮助。
中 国 教 会 史 25

第五章 天主教宣教策略、南京教难、礼仪之争
一、天主教宣教策略(十六至十八世纪)
1.耶稣会在中国的宣教策略
由十六至十八世纪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是以耶稣会的修士为主要代表。所以耶稣会传教策略,
也就是当时天主教的传教策略了。关于耶稣会当年在中国的传教方法,主要有:
1)以科学知识来吸引中国人
他们强调科学知识,其中包括有天文学、数学、地理、建筑和一些机械的制造法等。这些新奇的
知识,很受中国学者的欢迎,导致传教士变成受欢迎的人物。
2)文化适应法。
也就是说在尽可能的范围内,迁就传福音的对象,用适合他们的途径,向他们传福音。A.语言方
面:学习讲华语及写中文。B.礼节方面:学习适应中国人的礼节。C.讲道应用四书五经:认为中国人
的传统文化是好的,再加上基督教的信仰就更完善。
利玛窦与其他耶稣会传教士深沉体会到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与中华民族血肉相连的意义;若要
有效地与中国人接触,必须对中文及中国古代圣贤的典籍娴熟,否则无法打进中国社会上最有影响力
的知识及统治阶层。故此利玛窦等身穿儒服,苦读中文,又努力要结识学者名流。他们对孔子至为尊
荣,并相信基督教与孔子学说不相谬对,乃是互相吻合和补充。利玛窦了解当时知识界的宋明理学已
搭建了一套封闭性和自足的宇宙生成论及形上学(指哲学中讨论物质以外之事,如最终实体、生命之基
本问题及意义等。最伟大的学者如:亚里斯多德、柏拉图、笛卡尔、斯宾诺沙、莱布尼兹、康德、黑
格尔,均深沉影响宗教思想。)故不可能容纳到有神论思想;所以他乃积极抬举先秦儒家,并微引原始
典籍中的“天”的观念,以证明中国人原来是相信有位格的神观,企图以先秦儒家来压倒宋明儒家。
当然,利玛窦对中国文化也不是全盤肯定的,佛老等迷信固然为他所激烈地反对,即就原始儒家本身,
他还是看出其缺陷和不完全性;不过利玛窦深信基督教信仰正好可以补充中国文化的不足。他最终的
目的是,是以基督教来“合儒”、“补儒”、“超儒”。
为此他精研中国的儒家典籍,开办书院讲学,1603 年出版他最为重要的著作《天主实义》,目的
在于“易佛补儒”,向佛教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对道教也一并拒斥。对于儒家的尊重实质上仅是一种
策略,利玛窦自己也承认:“在本人撰写的著作中,我始终都以对他们(儒生们)的赞扬开始,以便能
使我利用他们挫败其他人(佛教徒和道教徒),而又不直接驳斥产,仅仅是诠释他们与我们的教义相违
悖的……观点,因为如果我们要同时反对三教,那么我们要作的事就太多了。”利用儒家的前提,是
利玛窦认为中国人是被 “自然理智之光”照亮过的。
在《天主实义》中,利玛窦试图表明古代中国人已信奉造物主----天主,早期的儒家的“上帝”
信念是正确的,他也肯定中文中的“天”不是没有位格的或物质性的。“上帝”和“天”这两个术语
都 正确表达了基督教的天主这一概念,他从中国典籍中引证了出现过“上帝”二字的 11 段文字,认
为由此找到了逐渐把中国人引向基督教的一种手段。此后不久,耶稣会宣教士们发现中国的犹太人也
用“天”和“上帝”作为耶和华或雅威的译名。不过利玛窦强烈反对将“天主”等同于新儒家的“太
极”。
3)以社会上最有影响力的阶层为传福音的对象。
例如:利玛窦开始时看和尚受尊敬,他便穿和尚袍;后来看儒家的士大夫更受尊重,他就改穿儒
家的衣服。他认为只要上层人物信从皈依了基督教,那么普罗大众一定会跟着归向基督教。究竟天主
教的这种传福音的策略,有什么好的地方是值得我们效法呢?这些方法又存在什么问题?
26 中 国 教 会 史

2.宣教策略的检讨
明朝天主教修士来华的确使用了各种方法尝试把福音带入中国,我们在此稍为作检讨。
1)以科学知识来吸引中国人这个策略是颇高明的。
由于传教士们大多精通天文,历算和制造大炮的方法等,中国的皇帝因此批准他们来中国,并允
许他们留下。他们先透过科学知识来赢得中国人的信任和尊重,随之而来就有了传福音的自由和机会。
所以耶稣会的传教士先以科技的知识来吸引人,从而带领他们信主,这个基本的策略可说是有效的,
也值得我们去学效。
2)文化的适应法。
这是后来宣教士面对中国浓厚和传统的文化而发现的方法。这个策略基本上是值得鼓励的。事实
上,十九世纪来中国传教的基督教传教士,也采纳了这个方法。当时差不多每个传教士都能讲流利的
华语和写通顺的中文,以致他们能从事翻译圣经和字典的工作。至于中国的风俗习惯及礼节,他们也
是非常熟悉。这立刻赢得中国人的尊敬,也更容易与中国人交通来往。
可是当时的宣教策略也有一些缺点∶
1)当时天主教宣教士为了迎合中国人的看法,而牺牲了基督教信仰的一些重要真理,这是很可惜
的。例如,利玛窦在世时,容许信徒拜祭祖先。
2)为了使中国人较容易接受基督教的信仰,于是强调中国的传统文化,认为四书五经都是好的,
但如果再加上基督教的内容就更加完善了,这种说法,带来了两个严重的后果:第一,中国人听了传
教士这么说,就很满足于中国的文化,认为并不需要信耶稣;第二,天主教的传教士,往往令中国人
相信,基督教的信仰是会使中国文化更加发扬光大和完善。事实上,我们传福音时所强调的内容,都
是永恒生命的真理,而当时传教士所作的却没有帮助中国人面对人的罪。至于基督徒所重视的重生得
求、认罪悔改、得救后的成圣等等,天主教的传教士均没有强调,反而着重于遵守教会的圣礼、十诫、
仪式等。这和天主教向来不强调因信称义和个人重生得救的真理有关。虽然在记录里,有数千人甚至
上万人受洗归入教会,可是许多教友对信仰是模糊的。
3)耶稣会以中国学者为主要的传福音对象,希望藉着学者去影响平民大众,从而全国接受基督教
的信仰。然而利玛窦这种看法并不太实际,当时中国的道教和佛教在平民大众中间影响很深,学者们
信仰基督教并不能给平民大众带来大的影响。
盼望这样的检讨能够帮助我们日后不要重蹈覆辙。我们并非要否定十六世纪天主教传教士的贡
献,他们的确千辛万苦的把福音带来给明朝的中国人。
二、南京教难(又名南京教案)
基督教在中国所遭到的教难有四次:第一次是 1616 年的南京教案,是由南京礼部侍郎沈灌所主
动的;第二次是 1659 年的钦天监教案,是由北京钦天监杨光先所主动的;第三次则为 1900 年的义和
团之役,是由刚毅、毓贤等所主动的;第四次则是 1922 年的非基同盟,是由学生所主动的。前三者
是发于排外思想,演成流血惨剧;后者出发于科学思想,旨在破除迷信。
南京教案是基督教在中国所遇到的第一次教难。在南京教难(1616 年)以前,中间也有一些教士
被当地人民围殴、侮辱、住宅被捣乱、被抓坐牢、被驱逐出境等事件发生。但这都仅属于地方性的事
件,影响范围不大,而且很快就平息了。但南京教难却不同,这事在利玛窦死后第六年发生,断断续
续维持了好几年,后果是颇为严重的。
南京教难的经过是由当时南京的礼部侍郎沈灌发起的,他一向偏爱佛教,对基督教毫无好感,并
且带动一班仇视基督教的人,常常逼迫基督徒。在利玛窦死后,他便蠢蠢欲动,想起来排除基督教。
沈灌分别在 1616 年 5、8、12 月,连上三张奏书给皇帝明神宗,沈灌告传教士的罪状主要有三点:
中 国 教 会 史 27

一是控告传教士送礼物给中国人是为了收买人心,以致在适当时候会倾覆中国。
二是传教士曾帮助中国修历,推算日蚀、月蚀等日期。沈灌认为传教士以西洋方法治历,违反尧舜一
向的做法,是有意变乱中国传统。
三是沈灌指控传教士破坏儒家文化,教导人不拜祭祖先,这更是中国人不能容忍的。
沈灌上书皇帝后,皇帝并无反应,因上书理由不足,欠缺力量。1616 年 7 月,中国信徒徐光启为
传教士上书竭力辩护,勇敢地承认自己是信徒,并证明这些宣教士都是有德学的人,他们来中国无非
是劝人行善,绝无阴谋。其所传的道,不但高于释、道教,且于儒家道德相符合,希望朝廷本接纳佛、
回教之例,能容纳人、他们。同时因为皇帝原本也不信沈灌的胡言,所以事情就不了了之。但沈灌一
再上奏,引起各地群众排教。朝廷在压力下,只好下令“禁教”,勒令将传教士驱逐出境。于是传教
士有些被杀,有些下在监里,日后又驱逐出境。这时传教士大多撤退到澳门,有些则躲在信徒家中,
不能再公开传福音。在外表上教会活动看似停止了,但暗地里工作却未停止。不过这次南京教难,确
实带给了教会一定的损失和限制,但在神的保守和恩典下,数年后,教难就平静了。明朝最后的一位
皇帝崇祯皇,因推算日、月蚀的士大夫屡屡出错,令崇祯十分不满,于是又准许传教士进中国,天主
教在中国又再活跃起来了。
明朝被推翻后,满清入主中国,朝代的改变,并没有影响天主教在中国的发展。南京教案后七、
八十年之间,天主教基本上的发展是很顺利的。当时中国十几个主要省分都建立了教堂,信徒人数达
一百廿万。但就在教会顺利发展时,传教士之间在礼仪问题上,却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使教会受到很
大的影响和打击。
三、礼仪之争
这次的礼仪之争是很自然的,因为基督教已经进入中国,也在中国带领许多人归信基督教,对于
圣经和中国文化习俗之间产生不同的意见,
礼仪之争是要处理累积下来基督教和中国文化之间的问题。
可是正当顺利进行的时候,忽然发生内部的争端,使教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实为教会的不幸。
1.神的名字。
圣经中“神”这字眼应该翻译为天主呢?还是上帝?在耶稣会初入中国时,已有一些争吵,利玛
窦为了便于推行福音广传的缘故,处处迎合中国固有风俗习惯,所以他最初便穿着和尚服装,以为可
以藉此不受中国人歧视,及至以后才知道和尚并不为社会所重视,于是改穿儒者的服饰。在利玛窦以
为凡不妨碍基督教根本信仰的各种习惯,不妨予迁就。所以他在 God 的称呼上,以及尊孔祭祖的问题
上,都不十分固执。那时候基督教初入中国,对于宗教上应用的名词,一时很难决定。God 之名,起
初便译音为“陡斯”,因为找不到一个新的适合名词。从前回教、犹太教、景教……等对于这点都觉
得困难。所以利玛窦起初用“天主”二字。后来他从中国古书中,看见“天”或“上帝”的名称,是
中国古圣贤用来指天地的主宰的,于是改变初志。便用“天”或“上帝”而不用“天主”了。后来又
读到朱熹对“天”解释,说“天”不过是一种义理:即上帝亦不必是独一的天地主宰。他又以“天主”
或“上帝”并用。这便引起了后来的争论,即有一派主张只许用“天主”,而不用“天”与“上帝”
之称。而耶稣会会士一派认为三名不妨并用,因为中国古人曾以此解作天地的主宰,这问题辩论得非
常厉害。后来更正教中在翻译圣经,也曾经发生同样的讨论,有主张用“神”字代替“上帝”的。直
到现在有些圣经封面上还是注出“神”或“上帝”字样,表明这书是把 God 译作“神”字或译作“上
帝”,不过象天主教当时那样的严重罢了。
2. 祭祖的问题。
当时中国人以拜祖祭孔,为传统的礼节仪式。但这些仪式是不是等于圣经所讲的拜偶像呢?信徒
信主以后,能否继续参与这些仪式呢?是否有罪?因为这是中国几千年来的民众习惯,一旦完全把它
28 中 国 教 会 史

排斥,势必在传教工作上将受到莫大的阻力;一般人将以基督教为破坏中国的家族主义与国家观念了。
利玛窦对于这个问题,曾经采取一种折衷办法,以为基督徒认这不过是一种礼节,表示敬仰与孝思而
已,不妨任他奉行,这原是一种不得己的从权办法。但当时已有耶稣会会士加以反对,象龙华民等曾
经禁止祭祖拜孔,(龙华民:意大利人,1597 年来中国。利玛窦临终时将中国教务的管理责任交给了
龙氏。在传教方法上龙氏与利氏意见相左,他不赞同利氏把过多的时间用在宣传科学上,他当面批评
过利氏,罗明坚与龙华民的意见相近,不同意过重推崇儒家思想。这就后来的中国教会伏下了“礼仪
之争”的种子。)以为这与佛教道诸宗的拜偶像无异,大有背于天主教的教义。
3.民间的还神会,信徒能否参加或捐款支持。
关于一部分零碎的问题,如神甫为中国妇人施行洗礼时,能否不采用天主教的传统仪式,而采用
一些中国人所接纳的仪式呢?就是不是可以取消涂油礼。民间出会迎神等举动,基督徒应不输钱与参
加?或者一个基督徒,他的祖宗是非基督徒,是不是适用基督教的仪式?国家举行祭祀时,基督徒是
否可以参加种仪式?在礼拜堂可否置“万岁”一类的碑文或匾额?这一些问题,是与上述有连带的关
系,是附属的,而不是主要的。这三方面争论最剧烈的还是祭祖敬孔的问题。利玛窦派认为祭祖敬孔,
是中国对祖先的思念,尊敬的仪式,没有宗教色彩,信徒可以参加,大部分耶稣会的修士拥护这主张。
反对派的大多属于多米尼古修会和方济各修会,他们认为拜孔子,祭祖先,就是拜偶像,信徒不能参
加。
这场争论在中国和欧洲涉及了不同态度的四方人员:一是为中国礼仪抗辩的耶稣会士,由他们带
领的中国信徒;二是强烈反对耶稣会的其他修会,包括多明我会、方济各会、奥古斯丁会、巴黎外方
传教会;三是对在华各派传教士的纠纷难下判断,而又必须做出裁决的罗马教廷;四是因外国教士和
教皇干涉中国事务而终致恼怒的康熙皇帝
这场争论的后果是极不痛快,争论中任何一方都未在随后发生的事件中获得什么。相反,各个修
会都被中国皇帝逐出境外,罗马教廷几乎失去了经历 150 年艰辛开辟得来的中国教会。而所有对西方
文明有兴趣的中国人,从皇帝到士大夫及基督徒,也失去了接触西方文化的机会。
“礼仪之争”正式爆发首先在福建,由于主持当地教会的耶稣会士艾儒略全面继承利玛窦的传教
路线,被当地教内绅民誉为“西来孔子”,他对中国文化采取了十分开明的做法,包括允许教徒们进
祠堂、入孔庙。各地的中国信徒仍然保持着利玛窦时期的旧习惯。这种宽容做法引起方济各会的反对。
1633 年方济各会士李安堂到达福建宣教,他对耶稣会神父们居然容忍教民奉行异端大感震惊,便联合
多明我会反对耶稣会做法。
多明我会在欧洲是神学权威,长期以来,他们主持教廷的宗教裁判所,对裁判异端特别有发言权。
但是多明我会对中国文化问题缺乏内在的观察,也没有儒家士大夫作朋友,且宣教重点在南洋群岛,
台湾、福建是他们的延伸部分,在中国内地也没有宣教士。上述这些对他们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
是对中国的文字传统缺乏了解;另一方面是对福建地区格外严重的迷信活动感触尤深。多明我会开始
发动“礼仪之争”时,焦点是集中在拜偶像的问题上,他们坚持问:中国人在祭奠先人时,为什么要
把三杯洒中的第一杯洒洒在地上?为什么会相信人死后,灵魂会在天上、地下和牌位之间来来去去?
为什么中国人以什么神的牌位说跪拜下去?按基督教神学观念,这些确实不合教义,主令耶稣会修士
很难回答。
但究竟谁是谁非?实在难下定论,于是唯有把问题带回去给罗马教皇,由教皇克雷芒十一世来作
判断(其间曾有几任教皇有不同的判断),结果教皇于 1704 年发表一道禁止的命令,裁定了祭祖是属于
拜偶像的行为,中国信徒一律不得参与。事实上,教皇这个判决是合乎圣经真理的,可是执行这个决
定时,却不够技巧及缺乏智慧,以致天主教的整个宣教事工陷入了停顿之中。所以凡事该慎重行事,
中 国 教 会 史 29

且要有智慧。
教皇克雷芒十一世 1715 年 3 月再次发布了严厉的禁令,这道禁令被称为《自那一天》,因为禁令
的第一句话是“自那一天”。要求世界各地所有的中国礼仪之争,都应该按本规定彻底结束。在内容
上,此令除了重复 1704 年以来的严厉态度,增加了一项宣誓内容,要求所有在中国的宣教士和将要访
问中国人,都签署一份誓言。誓言的正本或被认可的副本,必须交到宗教裁判所,否则不能在中国担
任听告解、布道或主持弥撒的工作。
康熙皇帝读到《自那一天》后,一怒之下作出这样的批文:“览此告示,只可说得西洋人等小人,
如何言得中国之大理。况西洋人等,无一人通汉书者,说言议论,令人可笑者多。今见来臣告示,竟
是和尚、道士、异端小教相同。似此乱言者,莫过如此。此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传教,禁止可也,免
得多事”,下令以后,从此外国人不得再在中国传教。
康熙之后,雍正、乾隆两朝都对天主教采取了严厉的查禁政策,且一直持续到鸦片战争前。但天
主教在中国的宣教事工从未停止,不过由公开布道转入地下。
30 中 国 教 会 史

第六章 更正教的初传
当马礼逊(Robert Morrison)作为更正教第一位传教士来到中国时,意味着基督教第四度欲叩开
中国福音大门。
这次是基督教传入中国的第四个阶段,也就是有关更正教(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自十九世纪
基督教传入中国至 1949 年这段时期,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又可以分为四个时期∶开拓期,发展期,
全盛期和停滞期。
1.开拓期(1807-1841)∶也就是禁教及准备时期。
2.发展期(1842-1900)∶可分为五口宣教时期(1842-1860)及内地宣教时期(1860-1900)。
3.全盛时期(1900-1920 / 1895-1927)。
4. 停 滞期 时期 (1920-1950)∶ 可 分成 “ 五 四” 及 “非 基运 动 ” 时 期(1919-1927)、 本色 化时 期
(1927-1937)、抗战及国内战争时期(1937-1949)。
一、欧美和清朝的情况(十九世纪)
1.十九世纪的欧美情况
十九世纪是个急剧变化的时代,也是一个革命性的时代。在这段时期,无论在政治、经济、社会
制度及宗教思想等各方面都经历了重大的转变。其中最著名的一项改革可说是欧洲的工业革命了。
工业革命是指工业生产方面的改变。十八世纪初,西欧社会流行的是手工业,如:纺纱,在织布
和推动机器上都要借助人力。但在十八世纪的后叶至十九世纪初,工业生产有了进步,从人手生产变
成机器生产。
1)工业革命带来的好处。
工业革命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人口也相继增加了,
于是有些国家便想向其他地方发展。十九世纪,欧美国家的海外拓展事业十分蓬勃,这不但增加了欧
美国家对亚洲的认识,也使教会接触到一个广大的宣教工场。
2)工业革命带来的坏影响。
社会上开始出现了贫者越贫,富者越富的现象,也增加了不少社会问题。许多人变成了物质主义
的奴隶,为了钱而不择手段,使社会道德走下坡,人也变得越来越冷酷无情,自私自利。
这是工业革命的悲剧,也是教会的一个大挑战。面对一个物质享受,道德败坏,充满各种问题的
社会,传福音是很艰难的。此外,如何使信徒专心爱主而不受世俗的影响,又是另一个要面对的问题。
虽然在这时候是十分混乱,但神在教会中却兴起了大规模的复兴运动。其实早在十八世纪已有复
兴运动,但这次牵涉的国家是前所未有的,这次复兴有两个特色,对宣教来说是十分有利的。
A.教会的复兴令信徒注重个人的重生得救,使欧美很多所谓的信徒,在圣灵的感动和复兴之下,
成为愿意为主而死,为主而活的基督徒。
B.教会的复兴是超越了宗派和地域的界限。在不同的地方,不同宗派的教会信徒,都经历了圣灵
的复兴。教会从此也学会了开放的态度,脱离了宗派之争。宗派与宗派之间的传教士,亦愿意彼此合
作,成立差会,广传福音。
十九世纪,福音已传遍每一个大洲,于是福音也来到了中国。
2.中国清朝的情况
十九世纪的中国,是由满清统治。自十七世纪中,即主后 1644 年,满清就入主中国建立了清朝。
清朝的前期,王室成功地使中国国运昌隆,人民生活安定繁荣,这和满清民族勇武善战,有政治才能,
肯虚心吸收中国文化和人才是有很大的关系。可是到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那段时间,由于乾隆
中 国 教 会 史 31

继位,清朝的盛世开始走下坡了。乾隆是一个生活奢侈,沉迷酒色的君王,他浪费了国库不少赀财。
他这种奢侈的作风,对政治和社会风气,产生十分不良的影响。乾隆在晚年宠信一位叫和坤的奸臣,
这奸臣收取大量贿赂,贪官也越来越多,军队也受到影响,战斗力也逐渐衰弱了。加上同时人口膨胀,
比元朝增加了五倍,粮食供不应求,人们生活便日渐困苦。由于贪污风气大盛,民间的叛乱也多起来。
汉人中有不少秘密组织,如白莲教和天地会等等。
十八世纪初,中国对外的关系基本上是国富民安,邻近部落和国家都向中国进贡。但十八世纪末,
十九世纪初时,中国日趋腐败,加上人口迅速膨胀,粮食不敷,汉人反清,搞得清朝内部混乱。但外
国人看来,中国还是富强的,满清也自骄自傲以不平等待遇对待外国商人,当时只开放四个港口,后
来还只开广州一个商业贸易口。不但如此,政府对商人亦诸多限制。例如:外国商人逗留不得超过一
年,不得携带家属,一定要住在“母猴馆”给夷人住的地方。清朝当时对外关系表现得骄傲自持,闭
关自守。至于对外来传教士,态度就更加严格了。自从康熙禁止传教以来直到十九世纪初,清朝对传
教士,不论天主教、基督教都不容许在中国传教,中国的信徒也不可与传教士来往。主后 1805 年,曾
有因与传教士来往,而被抓去治罪的个案。事实上,中国内部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困苦,
人的心灵是极需要福音。可惜基于清朝的对外政策,使许多宣教士只得徘徊中国门外,望门兴叹。
二、传教的障碍
虽然这一次来华已是第四度的尝试,但是其遭遇的困难绝不亚于前面的三次,对更正教而言,到
中国传教起步实比天主教晚了三个世纪,在德国的敬虔运动及英国的卫斯理复兴宗教热潮的推动下,
才相继有传教组织(差会)的出现。
所以当第一个更正教的差会在成立不久向中国差出第一位传教士时,
实在是全新的尝试。
其次基督教前三度来华,相距差不多一千年,彼此又无衔接承传的关系。因此更正教的传教士并
无从两世纪前天主教传教士那里获得任何有关中国的知识和经验,中国对于第十九世纪初的欧洲人来
说,实在是一个既神秘又陌生的地方。
除了文化语言的障碍之外,此时期传教最大的困难在于政治上的拦阻。自从康熙五十九年皇帝下
令驱逐传教士离境开始,历雍正、乾隆、嘉庆等朝百多年禁教法令均一再被重申提出。中国政府禁止
基督教在华传教,传教士一律不得在中国居留,国人若有奉教者,皆处死刑。此法令对于已在华开展
工作多年的天主教尚且造成致命的打击,要在禁令下建立新的工场,开始新的工作,其困难可想而知。
除此以外,外国人被禁止学习中文,国人若向外国人教授中文,一经发现即处死刑。陌生的文化、政
治的障碍、构成传教工作极大的困难,如何可以合法地居留中国,并有效地开展传教活动,无疑是一
个至为棘手的问题。
马利逊面对的正是这样的一个处境,当主后 1807 年他受英国伦敦传道会的差派抵达澳门时,他
首要的困难是如何取得合法居留中国的身份,当时唯一获准进入中国的是商人。在非法居留中国两年
后,为了合法居留在中国,马礼逊乃在主后 1809 年加入东印度公司,成为正式的雇员,充翻译之职。
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一个历史背景,当时英国对华的贸易,绝大部分是鸦片,这种说法是没有夸大的。
在这里我们知道马礼逊加入东印度公司,是一件无可奈何的事,因为在这两年之间,马礼逊受英人歧
视、受华人疑惑,又遭天主教人士的忌恨,难处极多。但我们也无可否认这种作法也带来了许多不良
的后果,因为加入是一个从事鸦片贸易的机构,无疑是使传教士卷入鸦片贸易之中,这成为日后传教
士工作受到国人攻击的一大口实。
三、十九世纪初的中国传教士
主后十九世纪初,从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开始计算,基督教传教士来中国传教是有其背景的。这和
当时欧洲,美洲的政治和宗教情况有关,那是工业革命和教会复兴的时期,而当时中国则是满清闭关
32 中 国 教 会 史

自守的时期。当时基督教的传教士在中国不能自由传教,只能努力做一些比较隐藏的准备工作。
十九世纪的头四十年内,到中国去的传教士分别来自不同的差会,包括英国伦敦会、英国圣公会、
荷兰传教会、美国的浸礼会、长老会和中华圣公会等。现以几位较重要的传教士来作介绍。
1.马礼逊(1782-1834 年)
他是更正教在中国的开路先锋,他的来华是更正教在中国的开始,也是西方大大影响中国的起头。
他在主后 1807 年来到中国,至 1834 年去世,共逗留了二十七年。他在艰难的环境中,拚尽了整个人
的生命去工作,为基督教在中国的福音工作,奠下了一定的基础。
马礼逊在 1782 年出生于英国,父母亲都是基督徒。他的父亲是业皮匠,幼年贫苦好学。他在年少
时很放荡,十六岁时认罪、悔改,得到了新的生命。不久被神感动,愿意到最有需要福音的海外去宣
教。为了装备自己,他再进学校念书,研究医学、天文学和中国语文。终于在 1807 年二十五岁时受英
国伦敦会的差派来到中国传福音。但来中国传福音的道路,荆棘满布,困难重重。曾经有一个人讽刺
马礼逊说:“你以为你真的能够改变那古老大帝国拜偶像的恶习吗?”马礼逊回答:“不!我不能够,
可是,我相信神能够改变中国。”他就是这样因着信心来到中国。两年后(1809 年),马礼逊为了能合
法的长久在中国居留,他加入“东印度公司”做编译员。他虽然不很愿意,但也接受了。事实上,即
使他从事编译工作,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他从神领受的使命。马礼逊在中国共二十七年,做编译员,
也从事基督教的文字工作。他在中国传道七年之后,始得一人受洗(名叫蔡高);又过七年,才得到第
二个人(名叫梁发,第一位中国人的牧师)归入基督。在中国二十七年,共得教友十名。他到中国八年,
将新约译成中文,过五年又得米怜(Milne)先生之助翻译了旧约。再过四年,他又编了一部英华字典。
他在中国为福音的事业尝尽了孤独,离乡背井的滋味。但他在主里的劳苦,是没有白费的(林前 15:58,
启 14:13)。
2.裨治文(1801-1861 年)
主后 1830 年,美国公理会差派裨治文(Elijah Coleman Bridgman)来中国,是该公理会来华的第
一位传道人。他在广州学习中文,不久,他又办了一间学校,并出版一份刊物和从事印刷工作,这刊
物名“中国丛报”。他虽然没有公开传福音,但愿意默默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在三十年内,裨治
文在中国创办和参与了五个传教组织∶广州基督徒联合会、创办《中国丛报》、“益智会”(即在华实
用知识传播)、“马礼逊教育协会”、(当主后 1834 年马礼逊逝世后,为纪念这位第一位来华的更正
教传教士,在华的洋商及传教士成立该协会。)中华医药传教会。
他也强烈批评清朝政府的闭关政策,他说∶“如果让沉默政策持续下去,那就使所有商业关系得
不到改善,慈善事业就会告终,当地球上每个角落正在继续前进,艺术科学正在发展,而在中华土地
上就会得不到发展,知识和上帝之道可以在其他地方宣扬,但不能在这个帝国传播。”
3.伯驾(1804-1889 年)
伯驾(Peter Parker)是一位基督徒医生,为首先正式派到中国的医药传教士。1804 年生于美国,
1834 年被美国公理会差派到中国,次年在广州开设了一眼科医院。1838 年博医会成立于广州,伯驾
被举为副会长,于 1857 年离开中国。
他在医学方面受过专业的训练,在神学方面也有研究。他来中国的目的是全时间为中国人服务,
做个传教士医生,藉着行医,为主作美好的见证。为了使中国人民早日得着福音的好处,他甘心乐意
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中国。
虽然当时来中国的传教士很多,但有的“不得其门而入”,有一些虽然来了,却没有被人记念。
有关 十九世 纪初到 中国的 传教士 ,我只 能略略 介绍以 上这三 位。还 有如郭 实猎 (有译 “郭士
立”)(1803-1851 年),为荷兰传教士,1827 年至巴塔维亚(今雅加达),从至暹罗(泰国)从该处的华
中 国 教 会 史 33

侨学习福建语。郭氏的差会不准其入中国,但郭氏随己意搭一中国船到达澳门,并在澳门办了一所学
校,又在广州办一间小规模的学校,只有五个学生,其中一人原是乞丐。郭氏于中国华南创立德国差
会,著有中文短论,译圣经。
有许多传教士来中国后,遇上中外关系变坏,于是被牵涉到纠纷的漩涡中,以致有不少同胞对传
教士存成见,把他们的努力都解释为帝国主义的侵略,这是非常可惜的。虽然传教士由于不了解我们,
犯了一些错误,但我们也因文化不同对他们亦有误解。然而他们的出发点是值得敬佩的,他们为了遵
行神的旨意,愿意把自己个人的祸福都抛在脑后,这是很值得我们敬佩的。
四、传教士在十九世纪初所采用的传教策略和结果
十九世初来中国的传教士,正逢中国满清政府采取闭关主义的国策。当时传教士要在中国传福音
实在是不可能的事。当时(1807-1841 年)传教士采用的传教策略
1.文字工作。
这些文字工作,对日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例如:马礼逊抵达中国后,因为
形势所迫,只好加入东印度公司当翻译员。这时他也翻译圣经和写布道性的文字。在 1810 年时,马礼
逊已经将使徒行传翻译成中文,随着第二年又完成了路加福音的翻译。至 1814 年更完成整部新约圣经
的翻译工作。1819 年,马礼逊在另一位英国伦敦会的传教士----米怜的帮助下,终完成了整部圣经的
翻译工作,总括来说,马礼逊共用了十二年的时间把全本圣经翻译为中文。他在翻译的过程中十分认
真和谨慎,务求译文清晰明白,简易通俗,是中国教会历史上第一本完整的中文圣经。当时英国圣公
会十分欣赏马礼逊的译本,在金钱和人力等各方面,都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后在 1838 年又有一些宣教
士,将该译本重新修正,出版了“四人小组译本”。由此可见马氏译本并非十全十美,但马氏译本却
始终有划时代的价值。
马礼逊尚有其他的文字工作。例如:“英华字典”,全本英华字典共六册,注释十分详细,记载
有关风俗人物的名词。是很有价值的一套书。此外,还有“英华文法入门”,这对日后来中国学习中
文的传教士,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另还写了许多布道小册子,包括:“真道问答”、“神道论”、“耶
稣救法”和“救赎救世总说真本”等等。马礼逊并鼓励米怜,创办了第一份中文月刊,名“察世俗每
月统记传”。创办虽在马来西亚,但和中国一般报刊没有太大区别。这月刊和基督教的传播没有直接
关系,但基督教在中国的地位却因此越来越重要了。
另外尚有一份“中国丛报”,是一份月刊,由美国宣教士裨治文在 1832 年所创办,是一份英文
刊物,共发行了二十年。这份刊物的对象是西方人士。这月刊对在中国宣教士工作的发展,有很大的
帮助。因为它报导了中国宣教士的消息、中国的法律、习俗、历史与文学和讲述中国近况。这刊物使
欧美国家的人,能更多认识及了解中国,使西方教会人士对中国有更大的负担。
这些文字工作,实在为日后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奠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发展华侨的福音工作
有些传教士没有机会进入中国传福音,便分散到中国附近的地方,在那里设立宣教中心,发展华
侨的福音工作。例如:泰国、马来西亚、缅甸、新加坡、印尼等。这些传教士向华侨传福音的目的有
两个:一方面是接触华侨,对中国有更多认识,另一方面希望华侨信主后,可回到祖国,向中国同胞
还福音的债。因此传教士向华侨传福音,专心栽培华侨信徒,礼拜堂也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
3.发展教育工作
主要的教育工作是开办学校,最著名的是“英华书院”。这间书院是传教士米怜,在中国广州及
澳门不能居留时,退到马来西亚创办的。目的首先是帮助西方人士了解中国,其次是将西方的科学教
导中国人。书院由马礼逊及英国伦敦会和其他信徒捐献金钱,于 1820 年成立。可惜办了十五年,只有
34 中 国 教 会 史

四十四位毕业生。但可喜的是其中有十五位信主受洗,其中有第一位中国牧师梁发。在鸦片战争后,
书院才搬到香港。
4.个人布道工作
由于中国政府不允许公开布道,因此传教士只能在认识的中国人中间做个人布道工作。例如:梁
发就是替马礼逊印刷书籍而信主的,他日后更为中国教会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
5.医疗事业
医疗服务首先是由美国传教士伯驾引进的,他在主后 1834 年到广州传教,起初只从事一般性的
传教工作,但并不成功。他本人是一个受过正式训练的西医,在主后 1836 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治好
了一位中国商人的疾病,辗转相传之下声名大噪,很多人慕名或推介来求他治病。伯驾发现,透过医
疗服务,不但可以接触到中国人,增加传教的机会;并且可以改善传教士及基督教在中国人心中的印
象。因为一个中国人的疾病获得痊愈后,他本人及其亲人都会对医者的传教士抱感激的心情。这感情
之情取代了他们原来对洋教的怀疑及猜忌的态度,如此对传福音有极大的帮助。于是在 1836 年,伯驾
在广州设立了“博济医院”,是中国第一所基督教医院。在 1838 年,伯驾和一些传教士及洋商成立
了医疗布道会,并积极地推广医疗传道服务。后来的戴德生传道方式也是如此。
中 国 教 会 史 35

第七章 五口通商时期的宣教事工
五口通商时期是中国教会发展的开始,是颇令人兴奋的一个阶段。这时,中国政府开始允许英国,
以及其他国家的人,在上海、宁波、福州、厦门和广州,这五个港口居住、通商和传教。因此教会在
推动福音工作方面,就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很多差会也把握机会,纷纷派宣教士来中国传福音,并
建立教会。在 1842 年至 1860 年,来中国的传教士共有二百人,分别来自二十个不同的差会。但在此
其间所爆发的一些战争和不平等的条约,这类事件不但增加了中国人仇视外国人的心理,也引起中国
同胞对基督教产生了很大的误会和成见。
一、 鸦片战争(1840 年)和南京条约
1.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乃有它长年累月的在内在因素。鸦片战争爆发的近因
是因为英国坚持要将害人的鸦片输入中国,而中国政府则采取强硬的态度,严拒鸦片入口,结果发生
冲突,后来英国军队进攻中国。其远因是英国自十八世纪中叶爆发工业革命以后,工业产品的产量增
加;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因此急需寻找外国市场进行贸易。而中国的满清政府实行“闭关自守”的
国策。仅开放广州一个港口作为通商之用,且对外国人加以重重的限制。英国商人因此常遇到没法解
决的问题,以致中英双方常有冲突。
当时英国人经商是以白银交换的,英国发现部份中国人有吸食鸦片的习惯,于是大量向中国输入
鸦片。清朝政府鉴于鸦片危害人民,曾下令禁止贩卖,可是朝延当中有一派人是反对禁止鸦片。到十
九世纪五十年代,清朝道光皇帝,采取严厉的措施禁止鸦片进口,但英国商人却不遵守中国政府的禁
令,因此在 1840 年,终于爆发了中、英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求和,中英双方于 1842 年签了历史上所
谓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以后中国也连续与英国签定更多的条约,可略见如下∶
A.“南京条约”(1842)∶开放五口通商口岸,传教士得与合法在其中居留。
B.“虎门条约”(1843)∶容许英国人在五口岸议定界址内建屋居住,又赋予英国最惠国待遇,基督教
新教得以共享。
C.“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1844)∶允许外人在五口岸议定界址内兴建房屋、学校、医院、教堂。
D.“天津条约”(1858)∶中国全面开放,容洋人游历各地,传教士自由传教,保护传教士及中国信徒。
2.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的是一个不平等的国际条约,其详细内容是:
(一)中国答允开放五个港口,准许英国及其也国家的人,在其中居住、经商和建立教堂传教。
(二)英国人可以在这五个港口设立领事馆,管理商务与英国的侨民。五个港口是广州、福州、厦门、
宁波和上海。
(三)英国商人从此可以随意直接的与中国人贸易,不必再经过政府。其他还有香港的割让,进出口关
税的制度,两国官方文件用平行款式来往,赔偿英国军费等。
鸦片战争对基督教有许多的影响。从积极方面来说:外国人在中国的活动自由了,可以在五个港
口活动,当时的传教士也利用了这机会,纷纷在五个港口活跃起来。从消极方面来说:基督教的传教
士是靠赖南京条约入中国的。南京条约是中国人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所签定,是属于不平等的条约,
因而引起中国人对基督教反感。传教士在不平等条约的方便之下,进入中国,并不是很智慧的行动。
事实上,日后不少教案产生,也是由于中国人对传教士这种行动的不谅解。其实这些传教士是绝
对不赞成他们的政府售卖鸦片给中国,也大力的推动禁烟活动,一旦发现有传教士和信徒吸食鸦片就
立即开除教籍。
36 中 国 教 会 史

自从 1858 年,外国取得在中国贩卖鸦片的合法地位开始,到 1908 年,中英政府双方同意合力禁


烟为止,在这半个世纪中,无论是传教士还是中国信徒,都尽力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这些传教士来中国的动机是将救人的福音,永恒的真理带给中国,他们本着爱神、爱人的心,在
中国生活和传福音,对中国社会的帮助,也是有历史可证明的。
二、传教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
在上面我们已经提到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对基督教的影响,但历史所遗留下来的问题,我们不能
避讳不谈。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过去百多年间,中国人协定连续不断地对基督教作相类似的指控:
如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传教士是侵华的先锋等等,这个历史现象,当然不能单以国人
误解、偏见便可解释过去。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此等历史性的指控,至今仍相当程度上存在于史学界,
并且不仅是反对基督教的历史学家,他们的看法起码是依据了部分的历史事实。因此,即使我们在感
情上抗拒去接受、甚至理解这些对基督教的攻击,但仍必须面对它们,起码需要了解它们产生的原因。
在此一个对我们极重要问题是,当西方列强胁迫中国签订众多不平等的条约时,它们与传教士及
传教工作发生了什么关系呢?
1.传教士参于了条约的制订及中外谈判
正如以上所讲传教士为了取得合法居留中国的地位,被迫加入外国在华的机构工作,这些机构包
括了半政治半商业性质的东印度公司,也包括外国驻华的外交和商务的官方代表。由于传教士是早期
几乎唯一通晓中文的洋人,故在这些机构里多从事于语言有关的工作,如翻译、书记之类。一旦外国
政府以中国采取任何武力行动时,这些传教士都会被派调往战场,参于情报搜集和随军翻译的角色。
在侵略佔据中国某些地方后,他们也自然地被选任为佔领地的民政官。在战争胜利缔订条约的过程里,
传教士也预先知道其事,充任翻译之职。
这些不同层面的参于非常普遍,例如马礼逊先后担任东印度公司及英国驻华商业监督的汉文翻译
及汉文正使;李太郭(G.Lay)是英国参于南京条约谈判的代表朴鼎查的传译秘书,后被派为英国驻广州
首任领事;此外还有裨治文、卫三畏、伯驾……等。
由于早期惟有传教士通晓中文,并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略有了解;故他们不少自动或被邀请充任
母国驻华的使节。而这种现象不局限于第十九世纪早期,至第二十世纪仍有所闻,如美国在主后 1949
年前的最后一任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原来便是一位传教士,他且是著名的燕京大学的校长。
不管我们对传教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作任何评价,总得承认传教士并不是可以翻云覆雨人物,他
们在本国的政坛上影响力也极为有限。西方列强也绝非仅为了开启传教工场的缘故方侵略中国的(即使
法国也不例外),贸易利益都是他们的考虑。可以肯定,即使没有传教问题这个因素,帝国主义国家仍
有足够的侵华理由。所以,保护传教条款只是他们在与中国签订各项约章时附加进去的项目。
但问题是,作为中国人,若视这些条约是列强以武力欺凌中国而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而传教
自由条款却又载在条约之内,则必然使教会陷入一个尴尬的情况里,也使传教与帝国主义侵华连上了
不白之冤的纠缠,这是一个历史的困局。
2. 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在分析了传教与不平等条约的关系后,我们进一步探讨“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这个指控的真确性。
由于这些不平等条约的缘故,引起日后中国人把基督教说成是一个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
具”,有些反对基督教的中国学者提出更多对传教士的指控∶
(一)传教士是搜集情报,赞助母国的侵略行动。
(二)传教士参与随军行动。
中 国 教 会 史 37

(三)传教士参与订定不平等条约。
(四)传教士进行文化侵略。
(五)传教士常常诉诸母国领事,以政治势力维护传教活动。
此五点证据就合成他们以“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的攻击。
现代的基督教学者为这些指控曾作出许多研究和分析,提出以下的回应∶
(一)当时在中国的情报官并非真正的传教士。
(二)传教士的确勤力研究中国文化,目的是便于传教,并不是进行文化侵略。
(三)传教士努力介绍西学,目的是促进文化交流,有助中国改革进步。
(四)在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传教士因为熟悉中文而被官方邀请担任语言翻译,并无权作任何决
策。
以下我们试就其中的两点作个详细的答辩。
传教士是否进行搜集情报的活动,以协助他们的母国侵略中国呢?这要分开两方面而言。第一方
面,若在战争期间,传教士受雇于入侵的军队成为情报官,那他的主要职责自然是搜集情报,这是不
争的事实。但是此时期他的身份是军中的情报官,而非传教士。他不是以传教士的身份去搜集情报,
故此我们也能说搜集情报的活动与传教士直接的关系。第二方面,若这个指责是泛指在平常日子,传
教士编写文章,出版刊物,探讨及介绍有关中国的各种情况,也是一种搜集情报的工作,则肯定是一
个荒谬的诬揑。事实上,早期传教士之急欲了解中国社会、文化的真相,目的纯粹是为了传教的方便,
他们需要对传福音的对象有所了解;而他们发行刊物文字,也是旨在将研究成果保留,及向本国的基
督徒推介,吸引更多后继者投身在华的传教事业之中而已。这些资料即功可以用为侵略中国的参考(没
有人敢抹煞一切非逻辑谬误的命题的可能性),但也不是传教士原来探求及编写这些资料的动机。作者
不应该也无权要求读者如何他的作品负责,因此第一点的指责并无什么根据。
至于第二及第三点,传教士参于随军活动及条约的签订,前面已有提及,勿需重复。在这里我们
只强调一点:传教士在帝国主义侵华和缔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并不大,主要是
在语言翻译方面;他们并非不可或缺的人物。在英、美诸国侵略中国的政策制定及策划阶段,传教士
更起不了任何作用,故传教绝非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原因和目的。个别传教士的政治立场和抉择,不
应该构成全体的“传教士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先锋”,更与“基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无关。因为的政治立场,绝非来自基督信仰,勿需说基督教是第十九世纪西方扩张主义时代的产物吧。
关于传教士是否进行文化侵略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文化侵略”此四字实在是语焉不详,难以
确定其含义的。我们如何在促进文化交流和进行文化侵略两者间划出一条明确的界线呢?在如今时代
两国之间文化来往,称之为“文化交流”,而那个时代传教士所作的翻译书籍工作、福音的传入带来
了西方的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即称之为“文化侵略”,这又是如何去分别呢?也许唯一的分别
是中国人是否愿意接受这些新输入的文化,又整个文化输入的过程是否带着任何强迫性的意味。对此
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并无什么理由显示传教士是在进行文化侵略的。传教士在晚清开始所鼓吹的西化
改革,包括出版、办学,民至与中国士大夫阶层的来往等活动,皆无列强的武力在背后支撑;并且他
们的活动及言论也广为那些具有改革思想的士大夫所欢迎,对当时时期推行的西化改革起了一定的作
用;这只能说是对中国近代化作出的贡献与文化侵略根本沾不上关系。
在大致上了解了这几点的指责的实况后,虽然我们不能将一些已发生的不幸的、无奈的事实解释
去;但是我们仍有足够的理由指出,即使有一些传教士参于不平等条约签订之类的事实存在,但“基
督教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这个指控是站不住脚的。
三、五口通商时期的福音开展
38 中 国 教 会 史

这时期的宣教工作是最具特色,可列如下∶
1.大量传教士的涌入
主要是英国和美国。但从 1842 年以后,其他欧美国家,如:德国、加拿大和法国,也派了传教
士来中国。换言之,对中国的福音工作产生兴趣和负担的国家,是越来越多了。又如:英国以前是没
有差派宣教士来中国的差会,但在这期间亦派了传教士来华。各教会都更密切,更认真地关心中国的
福音工作。大量的传教士涌入中国,是五口通商时期,传教事业的特色之一。
2.差会之间的初步合作
1842 年来中国的传教士,是来自不同的国家、文化背景及不同的宗派。他们的信仰,基本上都
是基督教的信仰,以圣经为他们绝对的权威。但有时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观点。然而大家
都感到有重新翻译圣经的必要性,因此开始了他们第一次的携手合作,合力从事圣经的翻译。1843 年
8 月,传教士们聚在香港开会,共同商讨重译圣经的计划,并且传教士们决定将日后译出来的圣经译
本,命名为“委员译本”。可惜翻译工作并不顺利,有些地区的传教士翻译的速度太快,有些则太慢。
速度固然不同,用词也不同。例如:“洗礼”和“浸礼”,“神”和“上帝”,就曾经引起了一番争
论。但为了兴旺福音,在翻译圣经这事上还是同心合意的。在 1850 年新约全书译本完毕,1853 年旧
约译本亦告完成。这是差会之间开始初步的合作,亦是五口通商时期,宣教工作的第二个特色。
3.宣教重地的转移
五口通商前传教士只能在澳门和广州活动。现在大部份传教士都散居在上海、宁波、厦门和福州
居住,传福音及建立礼拜堂。另外在南洋一带的差会及宣教中心也搬到中国来,而“英华书院”和英
国伦敦会的宣教中心亦迁来了香港。这搬迁使差会和传教士,能更直接地接触中国人,更深入了解到
中国人的需要,并可制定一套较合适的宣教方法。另外香港本身也是一个很大的福音禾场,是传教士
向中国传福音的最好机会。十九世纪五十年代的传教士,以香港为推动的中国福音工作的重要基地,
实在是很有智慧的决定。
4.宣教工作情况
传教士所采用的宣教方式,基本上与“开拓期”的方法相同。不过当传教士面对一个崭新的局面,
一个更大的机会时,宣教工作自然也有更好的拓展。
1)文字工作:圣经的翻译是很重要的工作。在 1842 年至 1860 年间有些传教士,用罗马注音符号
来拼厦门活、上海话和宁波话。不但用罗马注音符号拼出各地的方言,还出版注音本的方言圣经。此
外,传教士又着手翻译各种属灵的书籍、一些布道小册子及布道单张等,以便达到传福音的目的。
2)信徒栽培工作:随着中国的港口开放增多,传福音的机会也多了,信徒人数亦随之而增长,礼
拜堂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一般来说,如果刚信主的得不到适当的栽培,是很容易失去的。因此,栽
培信徒实在是当时传教士的重要任务之一。当时有一位英国传教士名“宾威廉”,他把“天路历程”
译为国语和厦门话,是早期中国教会最重要的灵修书籍。
3)基督教印刷所的设立:“美华书馆”是在美国长老会的安排下,于 1844 年在澳门成立的。一
年后迁至宁波。当时是中国规模最大的一间印刷厂,有工人、职员二百多人。中国有名的“商务印书
馆”的创办人及职员很多都曾在“美华书馆”就职。
4)教育工作和医疗工作:基督教在中国本土上设立的一些学校和医院,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
有很大的进步。本来中国传统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时却打破了传统,设立了“女子学校”。
这行动在当时是很革命性的。
1854 年美国长会传教士嘉约翰来广州,他是中国医学和精神病学的先驱。这些贡献为中国医学
界开拓了新的一页。
中 国 教 会 史 39

第八章 太平天国与基督教
在这章里谈及太平天国事件的经过和影响,这是五口通商时期(1842-1860 年)的一段重要插曲。
一、当时社会的现状
1.满清政府的腐败。
满清入主中国后,曾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操纵汉人,目的是要消灭汉人的民族思想。可是反清复
明的思想,却一直没有被消灭。在清乾隆、嘉庆的年间,清朝的盛世已过,国势日渐衰弱,因此民间
便开始有起义运动的事件,几乎每年在全国各地都有。满清政府没有反省检讨朝廷的政策,反以强硬
手段压迫汉人。十九世纪中叶,经过鸦片战争失败,引致割地求和,又加上天灾,使不少人民挨饿,
令人民反清复明的情绪,更越来越高涨。当时可说是民穷财尽。满清官员也怕外夷,官吏奢侈贪污,
买卖官位的事时有所闻。满清政府只好苛捐杂税、官员敲诈勒索严重,土地集中管理,农民失业者众,
加上鸦片大量进口,白银大量外流。当时作买赎的商人也无出路,因为洋布洋棉的进口,排挤土布土
棉的销售,造成“商贾不行,生计路绌 ”。由洪秀全所发动的反清起义运动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
运动席卷全国,建立了十几年的太平天国时期。
2.社会党派纷起。
当时社会迷信之风极盛,各种异端邪教兴起,并且组成强大的组织,直接影响人民的生活。著名
的有白莲教,活动于湖北、四川、河南、陕西、甘肃等一带。又有天地会,活动于广东、广西一带。
另外有金丹教(道教之一派),活动于湖南。
二、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创立
为了要用反清起义的途径,洪秀全在 1851 年 38 岁时,正式建立太平天国,自称为天王。但因种
种因素,太平天国只存在十三年,最后被满清政府消灭了。
1.生平∶
洪秀全(1814-1864)为广东县客家人,自幼聪明,14 岁时考取县童生,颇有才气,18 岁设馆授徒。
1833、1836 年两度赴广州考秀才,均未考取。第二次应考回乡,路遇二传教士派发书籍,即得一册《劝
世良言》(梁发著)。1837 年第三次考试又榜上无名,即忧愤成疾,卧床不起三十多天,自称在那时期
见到“异象”,受“异象”的启发才于是发动起义。他也称见到这异象是因为他见到神的异象。但洪
秀全是否真是见到异象,那是需要很谨慎去思考。曾有历史教授分析,洪秀全当年的经历,不过是精
神分裂状态,是他心理上极度失望和悲伤所引致的,另一些历史学者则认为“异象”只不过是他自己
捏造出来的。
2.洪秀全创立“拜上帝会”。
1843 年第四次考试又落第。后偶然再读《劝世良言》,“恍悟”6 年前梦境乃天父授命他代天行
道。即向家人、乡人、冯云山及洪仁玕传教,并着有政治宗教性的书籍,计有《百正歌》、
《原道救世
歌》、
《原道醒世训》和《原道觉世训》。也广收会员,著名的有萧朝贵、韦昌辉、杨秀清、石达开等入
会。“拜上帝会”的组织制度是财产公有,并且是很军事化的。
3.创立新天国。
洪秀全奠定了“拜上帝会”的基本力量后,在 1851 年于广州紫荆山创立新王朝----太平天国。
当时有分封王∶东王杨秀清,西王萧朝贵,南王冯云山,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等。接着在就加强
经济、军事制度的设立。
4.太平天国的法令新制。
太平天国拥有严紧的法令,例如严禁恶习、推行乡治、实行天历、颁新田制、开科求贤。
40 中 国 教 会 史

5.太平天国的宗教思想。
主要是《劝世良言》。这书有约十万字,9 卷长,共 60 多篇短文,其中直抄马礼逊译本的《圣经》
有 26 篇,35 篇抄一段经文后加进中国的风俗人情加以阐发,其中为梁发自撰的学道经历。内容提到
“原罪”。攻击儒、释道教的思想。认为儒教制造偶像而拜却未能考取功名得利。和尚不作善事而念
经拜偶,哪能上西天极乐世界,而且佛祖是死了之人。道家奉事多种神像为成神仙,却未见人升天成
仙。在太平天国中树立“神天上帝”的绝对权威。提出“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反复强调要穷人“安
贫守分”。要求人们对统治阶级绝对服从。对“天国”的意义有二种解释∶“一指天堂永乐之福,亲
善人肉身死后,其灵魂享受之真福也”,二指“地上敬信教主耶稣众人聚集礼拜天上帝之公会也”。
6. 太平天国的圣经。
拜上帝会将基督教的《圣经》称为“天书”、“遗诏”,有旧约六卷及全部新约。提倡"十款天
条"(也就是圣经的十诫)∶第一条∶崇拜皇上帝。第二条∶不好拜邪神。第三条∶不可妄题皇上帝之
名。第四条∶七日礼拜颂赞皇上帝。第五条∶孝顺父母。第六条∶不好杀人害人。第七条∶不好奸邪
淫乱。第八条∶不好偷窃劫抢。第九条∶不好讲谎话。第十条∶不好起贪心。
而洪秀全所定的“太平天国”之名也是选自《圣经》福音书中的登山宝训,意在建立地上天国。
他认为天上、地上均有天国,天上为大天堂、地上为小天堂,地上的小天堂则正是他要建立的“天父
天兄天王太平天国”。
7.洪秀全的神学理念。
洪秀全的宗教思想是带有传统的本土色彩。他常以中国历史上传统的资料说明敬拜上帝的意义。
例如,在《原道醒世训》中,引用孔子《礼运》中描大同世界互敬互爱的理想境界来理解使徒行传中
的“凡物公用”。以中国的家庭制度比较上帝的教义。解释“三位一体”说圣子地位低于圣父,父子
关系是严格限定的。认为有“天父”必有“天妈”,有“天兄”也应有“天嫂”,有“天父之女”也
有“帝婿”。基本上是采用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道德唯则作为判别社会行为的标准。例如,《原道教
世歌》中的六种“不正”∶第一不正淫为首,人变为妖天最真,第二不正忤父母,这与中国传统思想
的“万恶淫为首,百行孝为先”一样。洪秀全对圣经有许多谬解。解释天父“耶和华”说天父姓耶,
名和华。说亚伯拉罕姓亚伯,名拉罕。认麦基冼德是他自己。认为圣灵(神圣风)即东王杨秀清:“至
圣灵,东王也,以神圣是上帝,风是东王。” 对“三位一体”有正统的理解∶强调圣子圣灵同出于
圣父之体,故为一体。也对耶稣基督的生平和登山宝训的思想作了准确的阐述。
来华基督教传教士洪仁玕能使洪秀全皈依正统信仰、不再曲解基督教教义,故多次派人到太平军
辖区访问。但传教士的劝说和引导没能洪秀全放弃自己的见解及主张,他们只好离开。有的进而指责
洪秀全及其拜上帝会乃异端之举。太平天国亦对来华传教士和西方国家的态度深感失望,指出“洋人
助妖”乃天朝“祸害之源”。由此可见,拜上帝会与太平天国虽对基督教教义、礼仪和组织形式有所
参照和借鉴,但其表现出的基督教与中国思想文化之结合却有着严重的错位,这实为异端之举。
8.太平天国的衰败。
当时太平天国军曾北伐西征,但是兵力不足,加上清军重兵牵制,天国军队并没有占领太多地区。
后来军队中内讧,北王韦昌辉杀东王杨秀清全家及党徒约二千人(有说三千人),加上“王朝”中各领
袖生活腐化,十三年后“太平天国”就被满清政府消灭。其实这种歪曲基督教教义的团体,最终是没
有好的结果。
三、太平天国与基督教的关系
1.徒有宗教的外表。
洪秀全在发动起义前与基督教有过接触,在他第三次考试落榜时,曾有基督教送他一本《劝世良
中 国 教 会 史 41

言》。这书只有基督教的主要真理,绝对没有“反清起义”的内容。洪秀全对三位一体真神的认识是
很模糊不清的。
洪秀全在生活方面,与圣经的教训,相距甚远,他要求军队起义成功后,才可与妻子团聚,可是
他自己却有八十八个妻妾。他的战友杨秀清,也有三十六个妻妾。另外在处理财产事情上,也出现许
多问题,洪秀全不允许太平天国的军队拥有私人财产,可是他自己和太平天国的领导阶层人物,却各
自敛财,时常有争权夺利的事情发性。诸将争权,互相残杀,成了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之一。洪秀全
对救赎的观念,以及三位一体的神的认识,均是相当模糊混乱的。至于他个人的生活,也是很不合乎
基督教的伦理道德。所以洪秀全自称是一个基督徒,其实并不是,我们相信当时他只不过是要借用基
督教的名义吧!
但不能否认太平天国的军队中,是有许多宗教的色彩,如太平军要守基督教的十诫,背诵诗歌,
有礼拜堂,一日两次礼拜等。事实上,他们只采取了宗教的形式,却缺乏了宗教的精神和实质。
2.使中国人对基督教误解更深。
太平天国事件对基督教在中国的发展,并没有太长远的影响。反而当时反对太平天国的政府官员
和国民,对基督教产生更大的反感。他们认为,基督教迟早会带来混乱,现在事实果真发生了,因此
更理直气壮去逼迫基督教了。
当时有些传教士,在太平天国初期时也被迷惑了,错误的认为洪秀全是虔诚的基督徒,太平天国
的信仰是纯正的基督教信仰,所以给与很多支持帮助。不过太平天国初期,也确实有许多优点,例如,
禁止买卖奴隶、禁缠足、娼妓、鸦片、烟酒等恶习。另外每到一处也破除偶像。这些行动,都是积极
和有建设性的,所以也难怪传教士们被迷惑了。
3.吸引许多传教士向客家人传福音。
藉着洪秀全的关系,许多差会派遣传教士向客家人传福音。郭士立在 1844 年创立“福汉会”(第
一个使华人向中国内地传教的团体),向客家人散发圣经及宗教书刊。另外有三巴会(巴色会、巴陵会、
礼贤会)在客家人中工作。巴色会最早在华的韩山文于 1854 年去世前撰写客家方言字典。黎力基牧师
在 1860 年出版(罗字拼音)《马太福音书》的客语《圣经》,也研究客家人之风俗习惯,分析他们倾向
太平天国的原因。
藉着这太平天国的兴起潮落,让后来的基督教学习到许多功课:
1.教会对任何涉及政治方面的活动,不可随便支持、帮助,需要看清楚一点,免得被利用。
2.自称有基督教外表的,不一定里面就是真正信主的基督徒。我们不能只凭人外表的言论和行动,就
认为他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42 中 国 教 会 史

第九章 内地开放时期的宣教事工
本章谈论中国教会史发展期的第二阶段。是内地传教时期,由 1860-1900 年,共四十年。这段时
期发生的事情比较多、也复杂。
一、内地开放时期的背景
1.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面临的内忧外患有许多。
内忧:由于满清的腐败,中国境内发生了一连串的人民起义。其中最重要的,最有影响力的,就
是“太平天国”事件。虽然太平天国终于失败了,但是十多年来,清朝政府为了平息太平天国,曾经
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损失和伤亡是很严重的。太平天国反对满清政府的思想,对汉人的民
族意识,产生了激发作用。太平天国被消灭后,反满清起义的事件屡次发生。当时的中国内部实在是
充满忧虑。
外患:当时西方国家,如英国、法国、美国和俄国,都希望中国能够开放更多港口作通商之用,
其中态度最强硬的有英、法两国。因为自南京条约签定后,英国人虽可在五个港口居住通商,但事实
上两广的总督及人民仍然不许可英国人自由入境,广州人民排外情绪亦很强。另外南京条约规定,两
国以后交往,以平等身份互相接待。可是英国公使还是不能上北京直接与朝廷交涉,只能与两广总督
商量。这些因素促使中、英之间,再次发生冲突,英国决定以武力解决,法国也决定参加。于是 1857
年,英法联军进攻中国的广州,结果中国又战败了,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便与英国和法国分别签定
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其中与基督教有关的内容有:除了五通商开放以外,又增加了牛庄、登州、
台湾、潮州、琼州、镇江、九江、汉口和江宁等地。因此传福音的地方多了,机会也增多了。外国人
有往中国旅行的自由,即包括开放港口以外的城市。这无疑又增加了传教士的自由,有更多的机会去
接触中国人。传教士有进入内地传福音的自由,当地政府不得干涉。所以从 1860 年至 1900 年这段时
期称为“内地开放时期”。
2.洋务运动的推行。
洋务运动在 1860 年至 1900 年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所谓洋务运动,就是向西洋人学习,目的
是使中国更加富强,因此又称“自强运动”。十九世纪的“洋务运动”,特别着重在外交、国际、交
通和实业等方面,谋求进步。
当时洋务运动的领袖,在朝庭方面有辅政恭亲王,在地方方面有曾国藩,李鸿章和左宗棠这些著
名的大臣。他们所注重推动的主要是革新外交、建立国防工业、发展交通事业,开发地下资源,培养
洋务运动的人才等。这些对宣教事业的发展亦有所帮助,例如“革新外交”,各大城市设立外交机构,
解决中外一些纠纷,天津教案就是由天津的外交大臣李鸿章所解决的。此外,又如:培养洋务运动人
才方面,在北京设立“同文馆”,使中国人学习外文,另还有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等,当时的教
师大多是传教士。还有一位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翻译了“万国公法”,是论到国际的法律的,这对
中国有很大的贡献。美国的林乐知,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性质与“同文馆”相似。传教士们还
成立了翻译机构,如“广学会”,出版书籍五百多种。洋务运动虽然在守旧派的压力和缺乏经验等因
素下宣告结束,但它的影响却很深远。十九、二十世纪康有为和梁启超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和立宪运
动,就是洋务运动的改良和拓展。洋务运动时,大量起用了外国人,对传教士的态度也作出了良好的
改善。
二、十九世西方和中国基督教的情况
英国在一百年的工业革命时期,带来了国家的富强。欧美也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变得富有起来。
1.基督教在欧美的情况
中 国 教 会 史 43

基督教从十八世纪开始,兴起了一连串的奋兴运动,一直延续到十九世纪。当时出现不少著名的
奋兴布道家,例如,慕迪、卫斯理等。这些神的仆人到各处开布道会、奋兴会,在圣灵的工作下,信
主悔改的人数很多,而愿意奉献做宣教工作的也不少。教会对海外宣教工作的负担亦日渐增加,各宗
派的差会也随着增多。欧美教会在十八、十九世纪大大复兴,大量信徒已装备好,等待去海外宣教,
而中国的福音大门,也再在这时期开放。这样巧妙的配合,实在是神奇妙的安排。
2.基督教在中国的情况
1) 中国信徒的发展。
主后 1860 年至 1900 年的统计数字和以前两段时期的比较,可说有很大的发展,主后 1838 年,
来中国的基督教传教士,只有 30 多人,代表四个不同的差会。1842 年中国受洗的信徒人数只有 180
人,直到“五口通商”前期,全国信徒有 350 人。当“内地开放时期”时,传教士共 81 人,代表 20
个差会。1874 年,传教士增至 436 人,中国信徒人数已有 5573 人。1889 年,传教士共有 1296 人,
包括宣教士的妻子和女宣教士,这些女宣教士对中国妇女的教育、福音工作都有很大的贡献。这时的
传教士来自 41 个差会,中国信徒人数有 55093 人。这是显示出中国的教会正在稳定地发展。
2)中国传道人的增加。
记得在“开拓期”和“五口通商期”,对于中国传道人,我们只提及由马礼逊带领信主的印刷工
人-----梁发,此外就没有了。但在内地开放时期,大量中国传道人出现了,而且在中国教会的事工上,
占着重要的地位。这时的宣教工作是西方的传教士和中国传道人合作的时期。根据统计,主后 1876
年中国传道和牧师的人数是 749 人,十三年后 1889 年增至 1657 人,同年的传教士人数是 1296 人。
这数字显示了中国教会已经进入成熟和独立的阶段了。
3)“自立闽南大会”的成立。
这是 1862 年第一所独自、自主、自养的教会,是教会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这教会在行政上,完
全不受外国差会的控制和管辖,经济方面也讲求自养,不接受差会的支持。这显示中国教会已从婴儿
阶段,由受差会照顾和保护的阶段,进入成长的时期。1862 年的独立运动实在要感谢美国的传教士
-----打马治的提议和努力。当时“自立闽南大会”信徒有二千多人,牧师有十六位,教会有十八间
房屋。
三、内地开放期外国传教士的工作
在 1860 年至 1900 年到中国来的传教士,有一部分促进了中国教会的自立自养,更主要工作是传
福音和栽培信徒。
1877 年 5 月,传教士们召开第一次的全国宣教士大会,地点在上海,共有 142 位宣教士出席,会
议很成功。这些传教士来自中国各地,很有代表性,传教士在中国传教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大会中
都被提出来讨论。包括文字、教育、医疗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另外拜祭祖先,缠足、禁烟运动等问题
也有提及。在当中对这些问题也想出了一些积极的解决办法,气氛非常融洽,传教士们也彼此鼓励和
互相帮助。
1890 年,传教士们在上海又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宣教士大会,参加的传教士有 445 位,代表了 37
个不同的差会。传教士们就在宣教方法和遇到的困难等方面互相交换意见。传教士们并同心筹备翻译
一本统一的中文圣经译本。这次会议记录并译成中文,派发给中国教会的信徒作参考。虽然参加这第
二次大会的中国信徒只有两位,但实在是一个好的开始,使中、西方信徒领袖,在主里有更好的合作
和沟通。
四、内地开放期的宣教方法
在 1860 年至 1900 年这段“内地开放时期”,传教士所采用的宣教方式,基本上是与开拓期和五
44 中 国 教 会 史

口通商期的宣教方式相同。不过随着环境的更开放及更多的机会,宣教工作在各方面都有十分明显的
发展。这段时期的传教士,不但热心传福音,而且更尽心竭力的参与各项社会服务,特别致力于社会
的改革,使中国社会整体,更加进步、安定和繁荣。传教士积极的改革中国社会,尝试除掉一些违反
天理的传统习惯,如缠足等,都是很有果效的。
1.传教士的改革工作
传教士从事的社会服务和改革工作,对中国社会日后的发展和进步,是有极重要的影响。
1)禁止缠足运动。
中国妇女缠足的习惯是从五代后唐时期开始的,一直到清朝,这种习惯在汉人中间,已经成为根
深蒂固的传统。清朝政府,曾几次下令禁止妇女缠足,但在社会观念压力之下,没有产生任何果效。
当年的传教士,也是在这样不利的形势下,为中国妇女争取公道。首先从教会学校开始,所有女学生,
不得缠足。1874 年,组织了中国第一个反对缠足的团体。20 年后又组成了“天足会”,藉着举办讲
座,印刷书籍,将反缠足的运动,推广至整个中国社会。以致日后缠足的陋习终于被推翻,传教士的
功劳是值得欣赏的。
2)禁烟运动。
在十九世纪中期,人们对待鸦片的态度,就像二十世纪中期人们对待香烟的态度一样,并不完全
了解鸦片的害处。
很多人把它当作一种时髦,有的父母甚至给自己的孩子吸鸦片玩。更多的人则把鸦片当药用,误
把它麻痹神经的作用当成了医病的功效。许多西方人也许受了鸦片商的欺骗,认为由於东方人的生理
特质,鸦片对他们的身体无害。还有一些抱有种族主义立场的欧美人士,甚至认为中国人生来就有吸
食鸦片的需要,从而证明华人是劣等人种。而正是通过传教士医生对深受烟毒之害的中国人所作的长
期观察和研究,世人才逐渐明白了鸦片侵害人体的严重性。
由主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当时传教士李雅各就曾经与驻中国的英国大使,商谈禁止鸦片输
入中国的问题。经过西方传教士和他们本国的基督徒坚持不懈的长期抗争,最终使英国政府从 1907
年开始,逐步采取了限制鸦片生产和贸易的措施。
在中国国内,也是在西方传教士和中国基督徒的主导下,开展了大范围的禁烟疗毒的运动。同时
推动各地政府铲除鸦片种植,取缔鸦片贸易,惩处不法烟商。
1875 年,广州教会的信徒成立了“羊城劝除鸦片公会”,一方面联系各地的乡绅父老,响应戒
烟运动;另一方面也鼓励地方教会,组织类似的机构,来推动禁烟运动。如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汉口、北京和其他重要城市。此外,还有不少教会医院,成立了戒烟中心,协助中国吸鸦片的人戒烟。
终于一些烟民在传教士帮助下戒除了毒瘾,并信主后在山西、河北、河南、陕西一带兴办戒烟所。例
如:带领许多昔日的烟民归主的席胜魔牧师,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可是,想到今天的世界上,毒品的危害已经不是某一个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了,而是全世界普遍存
在的一个丑恶现实。前不久,美国联邦法庭已经认定,香烟中的尼古丁也是一 种毒品。然而,中国的
香烟生产和消费仍在突飞猛进。在回顾当年的传教士反对鸦片贸易的壮举之余,我们似乎也应该为消
除现在的毒品买卖和消费做点什麽吧?当然,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人的罪所造成的。人类一天不悔改,
不回到上帝藉著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所显明的正道上来,就一定会受到毒品或者别的祸害的捆绑。让
我们为福音的广传祷告,并尽力劝人归主,因为只有在主耶稣里面得到了新生命的人,才真正有能力
胜过毒品的辖制。
3)赈灾运动。
在 1876 年至 1879 年,华北五省、包括山东、直隶、山西、陕西和河南等省发生了一次十分严重
中 国 教 会 史 45

的大旱灾。因旱灾死亡的约有一千万人。传教士有见及此,自动展开赈灾的工作,用行动来表达基督
教对社会的关怀。当时传教士所作的工作有三方面:A.写文章寄给报纸刊登,在文章中报导灾情,引
起中、西方人士的注意和同情,并呼吁捐款救灾。B.传教士将捐款收集,分发给各地灾民。C.出版一
些灾后检讨的小册子,向中国政府提出一些治本的建议,以避免旱灾再次发生。
其他还有:取缔娼妓和收养孤儿,照料弃婴工作等等。宣教的方式从此开始转为社会的改革和社
会服务。
2.传教士的文字工作(文字事业有)
1)京师同文馆∶
是译书机构,近代化学校。1862 年由恭亲王在北京设立,丁韪良 1863 年任教,1869 年任总教习,
总管教务达 30 年。在此任教的还有包尔,司默林、傅三雅出版《万国公法》
《公法便览》、
《各国史略》
等。
2)澳门有华圣经书房和上海美华书馆。
主要出版圣经、赞美诗、科学和医学译本,例如《地理略论》、《万国药方》等。
3)江南制造局翻译馆∶
十九世纪译本最多,影响最大译本机构。1868 年开馆,在馆中供职的西方传教士有英国圣公会
傅尔雅、美国监理会林乐知等。此乃馆译书到 1899 年已有 126 种,其中有数学、物理学、化学、天
文地质、医学、军学和兵制、工业和商业、政治、史志等。
4)格改书院∶
中国近代最早的科普团体。由傅尔雅于 1876 年正式成立,出版《格改汇编》,论题包罗万象∶天
文、地理、机械字、电学、医学等等,广受欢迎。
5)万国公报。
前身为“教会新报”,由美国宣教士林乐知在 1868 年创办了。内容所涉及的范围很广,包罗万
象,是当时一份十分宝贵的报导性刊物。中国知识分子,对它深具好感。领导“戊戍维新”和“立宪
运动”的康有为、梁启超,都是该报的长期读者。民国前后,孙中山先生上书李鸿章,也是由“万国
公报”发表的,该报共发行了 34 年,是清朝中文报纸中,影响力最广的。
6)广学会:
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设立的最大出版机构。
1887 年由英国长老会书廉臣创办,初名“同文书会”,
1892 年改名广学会,由李提摩太接任督办,出版大量的西方书籍∶《治国要务》、
《天文地理》
、《地理
全志》、《自酉祖东》、《西国学校》
、《富国策》、《五洲教务》等。翻译外国书籍的出版有四、五百种之
多,其中科技书也不少。
3.传教士的教育工作
1)教会学校。当时创办的比教著名的教会学校有∶
1864 年,美国长老会狄考文在山东登州创办的荣养学堂。
1867 年,美国公理会在河北通州设立了学院,后经美国传教士谢卫楼的努力于 1889 年扩建成大学。
1879 年,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若瑟将圣公会原开设的培雅书院和度思书院合并为圣约翰书院,美国
传教士卜航济致力将其建成圣约翰大学。
1881 年,林乐知在上海开了中西书院。
1884 年,美国哈巴牧师在广州创办“格林书院”,即岭南大学的前身。
到 1877 年,在新教学堂中已有 6000 人就读,到 1890 年上升到 16836 人。当时大部份传教士主
张以办学方式推进基督教传教事业。
46 中 国 教 会 史

谢卫楼提倡说∶“教育是未来中国的一种力量,基督教会必须为了基督使用这种力量,否则撒旦
就会反对基督。教会必须积极举办教育,……这样就可以使基督徒占据有势力和有影响的地位,在政
府做官,做传授西学的教师、当医生、商人……”。狄考文更说∶“基督教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强烈的
天然亲和力;通过教育可以使基督教的信仰和论理道德渗透到整个社会结构中去,从而使中国基督
化”。
2)女子教育:
1864 年,教会学校的学生中只有百分之十三是女学生。1869 年开始才开始发展,女学生的百分
比数增加三倍。在出国留学生中,竟然有三位是女性,而且都是学医,在当时来说,是一个很惊人的
突破。
3)盲人教育:
英国宣教士莫菜,在 1871 年,将法国人布菜尔的盲人点字,加以改造,使适用于中国。1874 年
创办第一间盲人学校,1887 年又创办了聋哑学校。
4.医疗卫生工作。
1834 年,美国基督教传教医生伯驾来华,教会由此开始传教事业与医疗事业的有机结合,这种
结合包括由传教士组织医学会、开办会教会附设诊所或医局等。最早的教会医院和诊所在 19 世纪已经
出现。
英国伦敦会 1844 年在上海开办仁济医院,1878 年在汉口开办仁济医院,1881 年在天津开办马大
夫医院,1885 年在武昌开办仁济医院。
1891 年在广州创办了第一所痳疯病院,1898 年在广州又成立了第一所疯人院。著名的医院有∶
广州的“博济医院”、香港的“雅丽氏医院”、杭州的“广济医院”、福州的“柴井医院”、苏州的
“博济医院”等合英美教会共约五十余家。
医学译著由美国长老会牧师嘉约翰编有∶《西医略释》、
《眼科撮要》、
《剧症全书》、
《炎症》、
《化
学初皆》、《卫生新编》、《体用十章》等。英国伦敦教会牧师译著∶《西医五种》、《全体新论》、
《博物
新编》
、《内科新说》、《妇婴亲说》等。
更积极培养西医人才。嘉约翰倡办南华医学校,后又有香港华人西医书院。更送一批学生到英美
学西医,如黄宽、石美玉等。
总而言之,这些工作的基本精神,是让中国人分享到耶稣基督的爱,从而考虑去接受耶稣基督。
中 国 教 会 史 47

第十章 内地开放时期的著名传教士
一、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 1832-1905 年)
在内地开放期,十九世纪其中一位最有影响力的传教士,是著名的内地会创办人-----戴德生先
生。他是 1854 年来中国的英国传教士,是一位医生。他曾经说过:“假如我有千镑英金,中国可以
全数支取,假如我有千条性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他是一位属灵的伟人,是神所重用的仆人。
1.戴德生的生平
戴德生又名戴雅各,1832 年 5 月 21 日生于英国,三代均为卫理公会的基督教家庭,自幼感觉灵
敏,聪明可爱,但身体非常软弱,好在这对贤明的父母知道从哪里去得力量蒙恩惠,不断地煅练他,
预备将来对神的负起使命。
戴德生的父亲是位成功药剂师和牧师,戴德生在年青时曾跟父亲学习药剂,这对他后来在中国的
宣教很有帮助。他父母曾祷告神,如果神赐他们男孩,愿这男孩能成为中国的传教士。戴德生十七岁
时,清楚得救,将自己的生命奉献给基督。不久,他蒙神呼召要去中国当传教士。在 1849-1853 年间
积极准备自己去中国,除了学中文以外,还学医学,不断运动去锻炼身体,以求可以适应中国的艰苦
环境。此外,他每日锻炼自己过简朴的生活,放弃一切享受,以神为乐,更多信靠主。
为了来中国,戴德生不惜放弃了那位不愿和他同来中国的未婚妻。1854 年加入伦敦的中国布道
会到中国当宣教士。二十二岁那年,他终于抵达了上海。没有人接船,没有人领路,孤单一人开始了
他在中国的传道工作,数十年如一日。神赐他一位好同工,就是美国奋兴布道家宾威廉。神亦赐他一
位好妻子福珍妮,是一个能干、爱主、志同道合的伴侣。戴德生在中国为主工作直到七十三岁(1905)
高龄时,才息劳归主。那一年,由上海至伦敦,都为他举行了大规模的追思会,可见他是如何深受众
人的尊重。
2.内地会的创立
戴德生原是由伦敦的中国布道会差派来中国的,四年后,由于中国布道会经济结据,同时也因为
戴德生一心想深入内地传教,于是他离开了,成为自由传道,以行医过信心的生活。
1857 年,戴因病回英国休养,在休养期间,成立一个向中国内地传福音的差会,目标是把福音
传入中国内地,“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就是这样成立了。1866 年,戴德生夫妇带领
了二十多位男女同工,一同启程来中国,这就是中国内地会第一批宣教士。39 年后即 1905 年,内地
会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宣教团体、有宣教士 828 人,分布在中国十八个省分。
内地会因着社会政局的改变,于 1951 年 1 月下令全体同工撤出中国,然而仍有部份宣教士留在
中国直到 1953 年才完全离开,距戴德生来华刚好一个世纪。
3.戴德生的神学思想
戴氏的神学思想可简列如下∶
1)持定末世论,认为人死的境况最重要,他说∶“人不是在地狱的火中永远被烧,就是在天堂的
祝福中永远喜乐。”
2)灵性重于物质,认为中国的需要实在属灵信仰方面,当灵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需要也会迎刃
而解。严格划分“神圣”和“世俗”的工作,认为“世俗”事物必须能使我们带人归主,才值一做。
他说∶“如果我们用医疗工作替代福音的传讲,或用学校教育代替圣灵的能力,都是极大的错误。如
果我们的意志是人能借教育的过程,而非借着圣灵的再造,来改变归正,这将是极大的错误。”
3)强调祷告的功效。认为带人归主,帮助人接受基督得圣灵充满祷告是最有效的工具。
4.内地会的特点
48 中 国 教 会 史

1)内地会是一个没有宗派的宣教团体。
所以他是没有限制和属于任何宗派的,只要是信仰纯正的基督徒,有宣教的负担,条件合适的人
都可以加入内地会。
2)目标是将福音尽快传遍中国。
每进入一省即建传教站,然后向四周府县扩展。
3)注重适应中国当地的文化和社会习俗。
传教士要学习在生活、语言、起居和衣着上尽量中国化,与中国人打成一片,深入中国人的生活
中,比如穿长袍、留长辫子等等。
4)传教不借政治势力而凭爱心。
在教难中“扬州教案”和“义和团运动”,不要求英政府庇护,更拒绝人命赔偿。情愿用无价的
生命来见证基督的爱和宽容。
5)着重宣教的心志多于其教育程度。
内地会认为教育程度并不重要,只要在宣教心志上和其他方面符合做传教士的条件,便会接纳的。
但其中也有许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如:“剑桥七杰”-----著名的七位剑桥大学毕业生(司安仁、施达
德、盖士利、何斯德、章必成、宝耀庭、宝阿瑟),便是内地会的传教士。
6)在经济上完全凭信心仰望神:
戴德生认为神的仆人当凭信心生活,不借贷、不募捐、完全仰赖神的供给。内地会每个月都等候
神亲自感动弟兄姊妹奉献,每个月把收到的平分给传教士,这些就是传教士的工资。因此,内地会的
传教士,每个月薪金都是不固定的,但他们都有坚定的信心,并能捱苦。
7)宣教是最重要的使命,
就是传福音,救灵魂。其他以文字、教育、医疗等方式去影响中国,均属次要。从 1866 年至 1905
年,这三十九年中,因内地会的福音工作而信主的人数有两万,而且都是很认真的信徒,这实在是一
个很好的成绩。所以回顾历史,内地会对中国教会的影响是深远的。
5.戴德生成功的因素
1)环境的有利条件:
戴德生在中国传教的四十年,中国是比较安定的。因着条约的签定,宣教士在中国可以自由出入
内地一些省份,中国人在那时也有信仰的自由。
2)戴德生的恩赐:
戴德生是一位很有组织能力和行政领导恩赐的人,二十年来他承担了内地会的领导工作。直到
1885 年,内地会组织扩大后,才从宣教士中选出十位资历深厚的宣教士,负起领导的工作责任。这都
是戴德生有远见和有智慧的地方。
3)戴德生单纯的信心:
戴德生体质虚弱,他知道不能靠自己的能力,于是驱使他单纯去依靠神。戴德生不但在环境条件
好时去仰望神,即使环境条件恶劣,例如:天津教案和杨州教案,以及 1895 年发生的义和团事件,戴
德生同样以单纯的信心去仰望神。义和团事件时,共有五十八个内地会宣教士被杀,他们真正做到了
“为主而活,为主而死”。
戴德生一生挚爱中国,甚至为她舍命,于 1905 年 6 月 3 日傍晚,在长沙安然归主,在主里面息
下劳苦,后来按戴德生生前的愿望,与妻子合葬,故葬在镇江扬子江边。随后上海、伦敦、美洲、澳
洲、欧洲各地,纷纷开追悼会,虽无帝王丧事。无此哀荣。但主说:“你这又良善又忠心的仆人,可
以进来享受你主人的快乐。”“那时,义人在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象太阳一样。”
中 国 教 会 史 49

戴德生一生留给中国及中国教会的成绩何其丰富伟大!正如一粒麦子落在地里死了,就结出许多
子粒来。他对中国教会的影响源远流长,他一生事工的价值无法在今世可以衡量,只能在永恒里。
二、丁韪良(W.A.P.Martin 1827-1916 年)
1.丁韪良的生平
丁韪良是美国基督教北长老会牧师,十九世纪著名来华传教士之一。1827 年 4 月 10 日生于美国
印第安州沃尼亚一个基督徒家庭,其父是长老会的虔诚牧师,叔父和姐夫均为传教士,自幼受信仰的
熏陶。
1843 年入印第安纳大学,1846 年至新奥尔伯尼进入长老会一所神学院读神学,1849 年毕业。同
年 10 月 15 日按立为牧师,11 月 23 日丁韪良及其胞兄和他们妻子一起启程来华。1850 年 4 月 10 日
丁韪良一行抵达香港,不久转往宁波,开始在华传教生涯。
1877 年丁韪良在来华传教士第一次全国大会上当选为“益智书会”委员,负责为教会学校编教科
书宜。1878 年与林乐知等人合作创办了上海圣教书院。
1907 年出席基督教来华百周年大会,作为资深传教士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出谋划策。1911 年
重回长老会工作。1916 年 12 月 17 日在北京病逝。黎元洪总统的秘书和美国驻华使馆人员参加了他的
葬礼。
2.丁韪良的神学思想和宣教方式
丁韪良认为人所作的世俗的工作和传教工作是并不相悖的,因为世俗工作-----影响中国统治者
接受西方文明的工作,是为直接的传教工作服务的。所以他主张传教士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现代知识
在中国发展世俗教育,积极向中国传播西方文化,以便促成中国上层统治者接受西方的文化和观念,
进而对基督教采取友好的态度,最终实现所谓“中华归主”的目的。
1860 年以前,丁韪良主要在宁波从事传教工作,那里是美国北长老会在中国开设的第一个传教总
站。丁韪良不仅在宁波福音堂直接讲道,也到周围几个地方如奉化、杭州传教。在宁波他完成了一件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出版《天道溯源》(英文取名《基督教的证据》)一书,这也是他在中国所做的最
主要工作之一,该书旨在从自然事物、历史、文学、教义和实践几个方面,证明上帝的存在和基督教
之合理。
1862 年从美国返回中国后,丁韪良在上海逗留约一年后,于 1863 年移居北京,为美国长老会在
华北地区传教做开拓工作。因为他认识到清朝皇帝在中国居万民之上,士大夫敌视基督教且对民众发
挥着绝对的影响力,因此要采取自上而上的传教策略,所以他认定在北京可以为基督教传教事业发挥
较大的作用。1866 年他在北京成立第一个长老会教会,1867 年创办崇实馆(后改称崇实中学)。
为了实现影响中国士大夫,达到自上而下地使中国基督化的目的,1865 年丁韪良接受总理衙门聘
请担任同文馆的英文教习。为此他于 1869 脱离了美国北长老会海外差会,成为独立传教士,边做世俗
工作边传教,1869 年 11 月经赫德推荐,被委任为同文馆总教习,同时兼授国际法。在丁韪良主持下,
同文馆为中国培养出第一批翻译和外交官,皇帝特赐三品官衔以表彰他的工作。1898 年至 1902 年年
初又担任京师大学堂的第一任教习,官衔长升任二品。在同文馆和京师大学堂任教期间,他也曾尽可
能向学生传扬基督,但收效甚微。
除了讲授国际法外,丁韪良还翻译了一些国际法著作和其他介绍西方政治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
译著是《万国公法》,1864 年在北京出版,其他还有《公法合通》、《公法便览》和《富国策》等等。
为表彰丁韪良在中国传播国际法的工作,1870 年纽约大学、1899 年普林斯顿大学先后授予他荣
誉法学博士学位。
三、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 1845-1919 年)
50 中 国 教 会 史

1.李提摩太的生平
李提摩太是英国浸信会牧师,著名来华传教士,广学会总干事。1845 年 10 月 10 日出生于英国威
尔斯省一浸信会执事的家庭,自小受信仰所薰陶。1859 年在威尔斯大兴奋与运动中决志信基督,并接
受浸礼,成立基督徒。1863 年从斯温西师范学院毕业后,担任小学校长。1865 年进入浸信神学院选
修神学,预备做一名东方传教士。1868 年在听了魁丽思夫人(Mrs. Grathan Guinness)演讲关于中国
及印度福音工作的需要后受感动,立志赴华传道。1869 年 11 月由英国浸信会按立为牧师,并在同年
在浸信宣道会的支持下来华,1870 年 2 月到达上海,即转山东烟台,开始了在中国四十余年的宣教生
涯。
2.李提摩太的神学思想和宣教方式
李提摩太根据太 10∶5-42 中寻找“好人”的观念,认为“好人”就是指中国民间宗教领导者或
社会领袖,“好人”是神为福音工作所预备的。李氏也认为神的国度“不只建在人的心里,也建在世
上的一切机构里,为使人现在或将来得到救恩,包括身体和灵魂……”。他的这种神学观念,深受 19
世纪后期欧美基督教自由主义神学的影响,他相信神的国不仅要建立在人心里,也要建立在社会的各
个机构里,建立在这个世界上。
李氏的宣教方式可以说是“间接布道”形式,他注重社会服务和赈灾。1877-1879 年华北五省发
生特大旱灾,李提摩太大力赈济山东的灾荒,发账银 3 万多两,暂时收养了 400 多名孤儿,据说约有
7 万山东灾民得到李提摩太募集赈款的救济,其中约有 2000 人受洗入教。
1877 年 11 月,转往山西赈灾,同时在太原设立浸信会传教总站。1879 年年底,他和其他基督教
传教士在山西共发募集账款 12 万两。通过账灾,李氏在官绅中建立了美好形像,结纳了不少政府官员。
他在山西的赈灾工作得到清政府的肯定,山西一些地方的士绅还提出为他立碑的建议。1879 年李提摩
太还向到太原应考的秀才悬赏征文,刺激他们对基督教的兴趣。1881-1884 年,他还在太原每月举行
报告会,为地方官员和知识分子进行科学示范表演,介绍历史、宗教、地理和天文诸方面的知识,缓
和他们对基督教的敌视态度。
李提摩太目睹了中国百姓的贫苦、无知、经历了华北灾情的震憾,深切感到中国必须进行改革增
加社会财富,才能避免灾难的再次发生。他建议中国应建造铁路、开采矿山、开办银行、促进贸易、
改良农业、办现代学堂,允许自由传教,并且派代表团去欧洲国家考察。
由于李提摩太的神学观念和他对中国文化理解的缘故,他主张传教士不仅要向中国民众传播基督
福音,而且要使中国文化基督化,只有首先使中国文化基督化,中国才能基督化。为此他研究中国文
化,热衷于与达官贵人交往,宣传文化,为推行中国的现代化出力,为清除基督教的传播阻力而努力。
他相信若中国统治者和士大夫能接受福音,那么中国民众便会轻而易举地皈依基督。所以他非常热心
西化教育和文字工作。他说:“中国朝臣无知乃是无教,中国图强之要在于教。”曾要求母会等差会
在中国 18 省各设立一高等师范学校,传授西学给中国官绅等。在 1890 年,应李鸿章之聘,担任《天
津日报》主笔藉此提倡中国改革。李氏后来积极参与西化改革。1892 年接任“广学会”会督(总干事),
更力争“开启皇帝和政治家们的思想”。籍《万国公报》(周刊)大力向中国推行各种新知识,以引起
清廷的重视,后来更参与维新运动。李氏认为中国富强,不只要重“西艺”更必重“西政”,并以社
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提出具体改草方案。
1916 年李提摩太退休回国,1919 年在伦敦去世。他在华共 45 年,生前曾获得英国 3 所大学授予
的荣誉神学、文学和法学博士学位。他是在中国宣传自由主义和社会福音的传教士先驱。李提摩太一
生著述丰富,其中和基督教相关的有《旧约纪略》、《新约纪略》、《基督教问答》、《劝世真言》、《救世
教益》
、《张李相论》、《政教善章合选》、《近代传教士列传》、
《五洲教务》、《三教还原说》等等。
中 国 教 会 史 51

第十一章 中国官绅的反教与教案
内地开放期所遇到的困难,可分两部份来看,是外在的攻击和内部的问题。本章主要讲外在的攻
击,指这段时期所发生的反教事件;
一、反教与教案
1861 年至 1895 年所兴起的洋务运动,最终是失败了。在保守派分子的反对和攻击下,认为向西
方学习是崇洋媚外,而把思想开明,倾向维新的中国人更是恨之入骨。于是对建设铁路,组织学会,
开设报馆等有建设性的行动,也盲目的抗议。对于基督教人士,更是不留余地。所以在十九世纪末,
在中国第一个有传教士到达的省份的大部份地区,都有民、教的冲突,这种冲突称为教案。据统计,
由 1840 年鸦片战争到 1900 年义和团事变,全国大小教案共计约四百余起,而且大部分集中于 19 世
纪 60-90 年代这三十年中。主要的有∶
1.贵阳教案(1861)2.南昌教案(1862、1906)3.衡阳教案(1862) 4.重庆教案(1863、1883)
5.西阳教案(1865、1868) 6.台湾教案(1868)7.扬州教案(1868、1891)8.遵义教案(1869)
9.天津教案(1870) 10.黔江教案(1873)11.延平教案(1874) 12.济南教案(1881)13.芜湖教案(1891)
14.武穴教案(1891)15.宜昌教案(1891) 16.古田教案(1895)17.曹州教案(1897)
1.杨州教案
杨州教案发生于 1868 年 8 月,遭受损失的主要是内地会。教案发生前曾有谣言散布,说传教士
挖取将要死的人的眼珠和心脏,用来制做药材,接着就有人骚扰传教士的寓所。正当各种中伤教士流
言盛行时,一位法国教士所开设的育婴堂内婴孩相继病死,正巧又有人见到埋葬死婴,于是便激起公
愤,把戴德生的寓所,纵火焚烧。当年杨州的知县也曾审查过婴儿死亡一事,从验尸可证明埋葬的婴
孩是病死的。但为什么仍会发生教案呢?相信当时反教分子中伤传教士的谣言已经深入人心。
2.天津教案
发生于 1870 年,遭害的是天主教会。当时天津谣传有奸民迷掳幼童,卖给天主教教士挖眼和心脏,
用此制造药材。加上当时正流行瘟疫,教堂中收养的小孩,死亡很多,因而引起民愤。有几间天主教
堂同时被焚烧,也有十多个教士和商人被杀死。这些教案的发生与乡民的迷信和无知,清朝部份官吏
的愚昧和不明事理有关。
二、反教的原因
除当时的乡民迷信和无知、反教的谣传深入了民心、清朝官吏的愚昧无知以外,还有一些知识分
子的反教思想,他们所持的理由是:
1.基督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冲突。
清朝并不高举儒家学说,但儒家学说在中国毕竟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它对中国人的影响已根深
蒂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物的价值观,都深深受着儒家思想的影响。事实上,基督教的思想与儒家思
想的确是有矛盾的。儒家主张:“性本善”,人有善性,要加以发挥。但基督教强调人的罪性,人的
堕落,需要外来力量-----耶稣基督的拯救。然而,当时一部分反教维护儒家思想的人的言论、行为却
与传统的儒家思想极不符合。例如:儒家思想是忠孝仁爱之道,而这些反教的人却以残忍的手段,去
杀害传教士,把传教士丢在深山喂狼。此外,又给信徒施加压力,禁止教徒参加考试,出任官吏等等。
从现象上看,儒家士大夫是反对基督教的最主要的集团,这包括在政府任职的官员,以致地方上
作为社会基层骨干的士绅。他们散播了大量攻击基督教的言论,并且往往又是教案的幕后煽动及策划
者。
士绅阶层为何要反对基督教呢?从他们所发表的文字里,可以看出三个大概他们认为是最重要的
52 中 国 教 会 史

理由,这理由都是与儒家传统有关的。
1)从原则上说,中国人勿须皈依基督教。
他们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举世无伦,并且历代出现不少圣哲先贤。这些圣先贤凭着他们天
赋的智慧,为后世创立了一套完美无暇的知识和生活规范,这是天下间最天完备的道理,千古不易、
万世不移。因此,中国人无论在知识以及道德上皆是自足的,中国文化自成道统根本不需要考虑来自
蛮夷之地的其他文化。
晚清儒家士大夫提出这个理论,并不单针对基督教,更是广泛地成为他们反对西化,全面抵制外
在文化的主要理由。所谓华夷之辨,一直以来只是以华变夷,如何可以倒过来,用夷变华呢!基督教既
是一种外来的文化,而中国又已是自足的,自然应该被摒弃。
2)从内容上说,中国人不能接纳基督教的教义。
儒家是一个现世性的思想,关心的是现实人生的问题,对鬼神、来生等无太大的兴趣。虽然自汉
儒以后儒家逐渐渗杂了阴阳、道、佛的宗教成份在内,甚至突破了原来纯粹是道德哲学的格局,发展
成一个拥有庞大的形上学及宇宙论的思想结构,便其主调仍然是自然主义倾向的。孔子的“未知生、
焉知死。”“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态度仍在被后世的儒者年遵从。
正是这样的一种自然主义、理性主义的态度,使儒家士大夫拒绝接纳基督为童女所生、神迹奇事、
天堂地狱等基督教信仰的超自然部份。基督教之指称人皆有罪、以及原罪论等,也常被国人误解为与
儒家的“性本善”说法水火不相容,如此自然招来了极大的抗拒与冲突。在清末反教的言论中,不少
是针对基督教的教义而作的驳斥。
3)从道德伦理及社会效果上说,中国人坚决拒绝基督教的道德。
儒家的基本关怀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为了确保这个和谐能达致,除了每个人需要
自律和克己外,更要在人际关系中厘定一些共同遵守的制约,这制约从其主观操守来说是道德,从其
客观规范来说是礼法。道德礼法被视为维系整个人伦秩序、社会安定的基础,所有外来宗教皆需无条
件的文人认可及遵守此礼法。
基督教的道德标准与儒家思想其实没有太大分岐,起码忠孝而言两者可肯定,但是如何将道德的
要求外化,则表达的方式便是大不相同。例如以中国人来说,孝的其中一个重要表达是祭祀祖先;基
督教传教士却禁止信徒祭祖,如此便很难使国人不怀疑基督教是反对孝亲的。基督教的道德与儒家的
礼法不合,常常是冲突和误会的主要来源,清初的礼仪之争固然如此;既使是在晚清新教传入后,也
往往就此问题而起争执。,儒家士大夫甚至禁止祭祖是泯灭人性的行为,并以人禽之辨来反对基督教在
华传播。
2.还有一些人将传教士和他本国政府等同对待。
这些国家的政府曾经侵略中国,传教士自然不受欢迎了。一般来说,这些中国人最不能接受的,
就是传教士是在侵略条约的保护下进入中国的。更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外国政府用保护传教士为藉口,
挑起争端。其实传教士来中国,只有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基督的爱带给中国人,这是传教士们
积极传福音、翻译圣经、办学校、开医院从事社会服务等活动的唯一目的,可惜中国人还是不能饶恕
传教士。1897 年,在山东曹州教案中,就是德国首相命令天主教传教士,在山东曹州设立教堂,藉此
引起中国乡民滋事,杀了两个传教士,造成德国政府威胁中国的藉口。传教士就这么可怜的被利用了。
以达到外国政府的卑鄙目的,以此巩固自己的地位,保持自己的利益。
3.这段时期教会的见证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有一些流氓假装信主加入了教会,宣教士因为不了解底蕴,于是接受了他们,并为他们施洗。后
来这些流氓打架,滋事还得到宣教士的保护,使中国人大大反感。后来传教士明白了,不再甘心为虎
中 国 教 会 史 53

作伥,但已经惹起中国人不少误会,难以解除。此外,基督教传教士和天主教传教士吵架一事,也带
来很坏的影响。在中国人眼中根本不分基督教和天主教的,这实在是很不好的见证。
4.民族主义的刺激。
从 1860 至 1899 年间,共有三次的反教高潮∶光绪十年(1884)有 48 宗,光绪廿一年(1895)有 60
宗,光绪廿四年(1898)有 77 宗。主要是受当时的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列强瓜分等事件的影响。
三、义和团运动(庚子教难 1900 年)
1.动乱的原因
多次的反教和教案已使到中国人对这外来又急速增长的基督教存有许多奇异的看法。这些心理多
数是文化性质的,相信是因为中国人害怕自己的文化被侵占,因此而对基督教或外来的传教士仇视。
当时动乱的原因可列如下∶
1)仇外反教情绪高涨
当时天主教在山东的发展急速,有教徒约 8 万人。另外,在 1888 年,德国取得了山东的保护权,
教会因此获得许多教权和方便,传教士自由出入并拥有许多田产,在社会上也拥有好大的权柄,人民
觉得连中国人的官府也受了挟制。民间乡团组织的发展及反洋教情绪。当时有一些乡团与白莲教合成
会流,在社会中的声势越来越大。白莲教一向都仇视外国人。义和团团员更扬言“不穿洋布,不用洋
火,诚心用功,可避刀剑,可避枪炮,……兴大清,灭洋教。”
2)华北的社会经济危机
当时中国正连连遭受天灾。1889-1898 年十年间,华北境内的黄河几乎年年决口,田舍淹没,人
畜死亡。1899 年又久旱不雨。甲午战争后也带来许多社会经济危机。政府财政拮据并连年战乱,宫廷
挥霍,河工账济,举办新政,对外赔款。造成政府入不敷出,百姓负担加重。
3)清廷处理失当
清廷对教案的处理不得人心,如在巨野(曹州)教案中,革职了山东人认为官廉正的巡抚李秉衡,
又判民众二人死刑,三人判徒刑,大笔赔款。
2.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发展及衰亡
1)义和团兴起于山东,盛于直隶。义和团原名义和拳,当冠县教案扩大,清廷下令严查时,巡抚
张汝梅将义和拳归入乡团,名为义和团。义和团得巡抚的支持,拳众气焰愈张,到处毁教堂,杀教民。
后来义和团北上,以洋人最集中的北京天津两地为目标。并且义和团得慈禧太后的纵庇,在直隶全境
无处放火杀人。
2)慈禧宣战。八国联军入京,义和团解散。
在义和团运动中教会的损失惨重,教会产业损失不计其数。被杀天主教主教 5 人,教士 48 人,
教友 18000 人,新教(更正教)教士 188 人,教友 5000 人,实在是空前的浩劫,这是中国教会的重大
悲剧。当然我们也需要同时地知道,义和团事件直接导致了八国联军陷京,造成了十万余中国人遇害;
并且在辛丑和约上,中国被迫赔偿四亿五千万两(天文数字一样)给列强,这足足等于全国国库五年的
收入!义和团事件不仅是教会的悲剧,也是中国的悲剧。
54 中 国 教 会 史

第十二章 中国基督徒的自我体认
在这段内地开放期(1860-1900 年)加入教会的人,大多数是贫苦大众,或是品流复杂的人。当戴
德生创立了中国内地会,要将福音传入中国内地的乡民时,许多传教士便涌入了乡村作布道。教会的
信徒迅速增加,可是信主的人的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却相当有限,对中国社会产生不大的影响。一
般士大夫、官绅、商人和知识分子看到教会里充满贫苦人,大家都退避三舍。当时满清官员若去教会
礼拜,会被撤职,所以做官的人是不上教堂的。加上传教士转移宣教重心,以内地乡民为主要对象,
所以要吸收知识分子,便更加困难了。事实上,基督教要在社会有影响力,必须有平衡的发展,吸收
社会各阶层的人成为信徒。在整个教会中,也必须有一些可以懂得圣经的人,去按真理领导群羊,不
然便很易陷异端的迷惑之中。
一、教会信徒的质素问题
教会信徒大多是一些比较穷苦的人,影响了教会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加上有许多人信教是另有目
的,例如:为了儿女教育的好处,有疾病时可享有免费住院,还有一些流氓分子混入教会。这些所谓
教徒,其实都是动机不纯的,这使信徒在素质方面大大降低了。教会以外的人,看见这些品流复杂的
人加入了教会,就更加歧视教会了,说宣教士是用金钱和物质引诱人入教,这种误会是很难澄清的。
不久,传教士们察觉了这些问题,便采取了一些方法,例如:当信徒要求“帮补”时,需彻底查
清其需要是否属实,接受信徒时不再操之过急,信徒犯罪后,也不再为信徒“作保”,以免惹上包庇
犯罪子之嫌。传教士所办的学校课程中,增加了一、两门专业技术课程,待学生毕业后有一技之长,
可自力谋生,不用依赖教会。这些建议,对改变信徒素质方面,或多或少都有些帮助。
二、基督徒信仰的问题
重生得救这样的体认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加上传教士喜欢在在传教中对“罪”与
“悔改”强调,这使中国人一时间难以明白和实行。米怜曾写《长远两友相论》全书以对话形式表达,
主要透过基督徒潘长及其未信的朋友曹远对信仰问题的讨论,进而带出基督教要义,解答未信及慕道
者的疑问,全书的重点主要指出每个人都有罪,结果是永受地狱之苦,要免除此苦,人必须承认自己
的罪,向神悔改,藉着耶稣的死,罪就得赦免。而成为一个“信耶稣者”后,必须要“敬拜上帝”,
阅读圣经、祈祷,这样才不致再次身陷罪中。另外一个信仰困难是中国人督徒对“苦难”与“不公”
的体认。当时中国人正经历许多的天灾苦难,社会中更有许多不公平和不公义的事情发生,这给中国
人基督徒许多的反思和疑问。许多时候,传教士并不能完全解答和满足他们这样的寻索思考。当然也
有许多人藉着苦难的际遇以至抉择接受基督教,例如从“吃教”到真诚皈依的广东礼贤会王元深。当
时也有许多知识份子为了救国而抉择皈依基督教。
中国基督徒在社会地位上面对许多的阻力。在国家方面,基督徒被斥为信奉“洋教”、通敌卖国;
在家庭方面,基督徒又蒙上背祖忌宗,离经叛道的污名。教会在这种情况下,不时起来辩护。在《教
会新报》、《万国公报》中可见到“辩诬赋”、“论耶稣教”、“析论”、“驳谤词”、“传道论”、
“辩耶稣教”、“民教失和辩”、“明道问答”、“圣教问答二十四条”等等文章的出现。即使是这
样,当时一般的中国人最多只确信基督教入华,目的是“劝人弃邪归正”。
三、训练中国传道人问题
这时期中国传道人的数目,是有显着的增加,基督教传教士的传福音范围也扩阔了。基于一些外
国传教士的普通话不够流利,需要中国传道人陪伴他们四处传道,充当翻译。因此,中国传道人开始
成为传教士和中国人之间的沟通桥梁。可惜当时信徒素质较低,因此早期教牧训练方式,是属于学徒
式的,是较短期的训练,主要是研究圣经和传福音的方法。另外也教导受训的信徒,如何处理实际环
中 国 教 会 史 55

境的种种问题,这种训练方式也比较灵活。学徒式的训练对象是成年人,接受的条件是必须清楚得救
蒙召,及对社会有认识。
这种学徒式的训练有其优点,例如注意实际环境的需要,可较实际地了解传福音会遇到的各种问
题,以及如何解决。但是学徒式训练也有许多的缺点,例如时间太短,在圣经的教导方面不够全面和
深入。时间不长,难免有些人会假装蒙召作传道人,以便用传道来糊口,羞辱了这神圣的职份。
后来,教会才发展学校式的训练方法,这方式被大宗派的教会接纳。通过一般学校制度,教导信
徒深入认识圣经的真理。对象主要是较年轻的男学生。这些学生从小就学习圣经的理论和知识,一直
到长大,看是否能担任传道人的角色,所需的时间长,以便观察。
四、发展自立自养的教会问题
如何把中国教会发展成一个自立自养的教会是这段时期宣教士深入思考的问题。教会要自立,必
须先要有好的领袖人才,肩负起领导教会的责任,同时也要有一群成熟的信徒去支持。教会要做到自
养,当然要有一群经济能力好的信徒,这在当时是颇为困难。可是教会的自立自养,又是必须的,因
为自立自养的教会才是一个成长的教会。传教士打马治,是十分热心去帮助中国教会成为自立自养的
教会,例如:“长老会闽南大会”(1862 年)成立自立会就是一个最初期的例子。
56 中 国 教 会 史

第十三章 清朝末年及民国初年基督教的发展
从马礼逊来华开始,基督教在中国经历了一百年的努力,才看见广泛的果效。由十九世纪末,至廿
世纪初的时期也是教会的全盛期,那时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文明,产生态度上的转变,对基督教的态
度亦由歧视变为好奇,福音阻碍少了,宣教工作进行便更顺利。由 1895 年至 1927 年,信徒的数目由
三万增至四十五万左右,增长了十五倍,中国教会的实力很明显地坚固起来。有关信徒增长的情况:
 
1890 年,信徒人数:三万七千多人 
1910 年,信徒人数:十六万七千多人 
1920 年,信徒人数:三十六万六千多人 
1928 年,信徒人数:四十四万六千多人 
在这几十年内,中国教会稳定的生长,福音大大兴旺,得救人数不断增添。教会中其它方面的表
现,也非常积极和健康。因此由 1895 年至 1927 年,可说是教会的“全盛期”。
在全盛期中,中国信徒担起了教会的责任,教会在质和量方面增长了。全盛期以后,信徒增长率
开始缓慢,甚至停滞了。由于新文化运动的冲击、政府的动荡,加上战争,教会饱受挫折和摧残,受
到严重破坏。
一、全盛期教会的特点和概况
在 1895 年至 1927 年这三十二年之间,中国的教会是一个全盛期,有以下的现象∶
1.教会的布道事工是非常鼎盛和兴旺。
布道聚会频密,福音种子撒得多且远,所以得救的人数不断直线上升。全盛期最著名的中国布道
家有丁立美,他是山东人,毕业于狄考文创办的登州文会馆,1900 年被按立为牧师。他有雄辩的口才,
他的祈祷扣人心弦,很有吸引力,他在山东、北京、天津、通州等全国各地布道,远至云南地区传福
音,结果累累,吸引了不少青年学生信主。教会对布道工作不遗余力,鼎盛的情况延续了二十至三十
年。
2.各地区开放。
通过一些不平等条约的容许下,传教士可到内地传福音,而且传遍全国各地区。东北、黑龙江、
西北内蒙古和西藏,西南达贵州、云南,传福音的门大大开放。
3.中国人开始改变对基督教的看法。
1)传教士在中国生活了多年,周围的人开始认识他们和他们所传的福音。
2)中国人对西洋的学说和科技渐感兴趣,并开始有人去外国留学、追求外国的文明,传教士也因
此受欢迎了。
3)中国因为战败而被迫缴付的赔款,有大部份是用在中国本土上,例如:兴建大学,中国人对基
督教的看法因而转变了。
在教会兴旺的同时,中国政治和社会都经历到极大的变化。1894 年至 1895 年爆发中日甲午之战:
1900 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入侵和辛丑条约;1911 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
政府,建立新的国家体系。在这三十年的动荡中,教会也急剧的生长。
4.教会经历了“自立运动”。
中国教会已经长大到自己来承担工作和经费,人力方面,也出现不少有恩赐的中国牧师和传道人,
信徒也已成熟,能担任教会执事等事工。全盛期中,有许多自立教会,与西方的差会完全脱离了关系,
实行自养自治。
中 国 教 会 史 57

5.教会与教会之间开始寻求“合一”和“合作”的途径。
教会之间彼此配搭,不在已有教会的地区,再做开荒式的工作。此外,圣经的翻译也需彼此合作
才能完成。许多教会渴望,有“合一”的教会,希望能够破除宗派的观念,一同合并。这正是全盛期
的“合作和合一”运动。
为了详细地了解中国教会的“全盛期”,我们把“全盛期”再仔细分为前、中、后三期。
前期:1895 年至 1911 年,“辛亥革命”和民国建立之前。
中期:1911 年到 1919 年,巴黎和会和五四运动的日子,这是教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基于满清政
府下台,基督教在新的国家制度下得到合法的地位,教会事工更加兴旺。
后期:1919 年至 1927 年为止,教会面对思想的冲击,布道事工开始减少,但信徒人数仍在增加。
二. 全盛期的前期(1895-1911)
1.科举制度的废除
科举制度在中国维持了一千多年的时间,以前的知识分子,必需寒窗十年,读经论,写八股文章,
接著上京赴考,若考中状元,便会一举成名。其实这种旧的教育制度不能叫中国教育事业得到提升,
八股文章实际上已是非常落后的文字作风,现代人对科举考试已无好感。这科举制度终于在 1905 年 9
月被废除了,这反映了时代的重要转变。传教士在过去几十年含辛茹苦建立起来的学校:小学、中学、
大学已经证实它的价值,可以取代古老私塾学校的地位。
科举制度的废除,也反映出当时有很多关心国家前途的人在不断地“求变”,他们想改变腐败和
过时的制度,追求现代的制度,北方朝廷出现一些有志之士,提出“变法”建议,形成一场戊戍维新
运动。
2.这段时期的历史事件
1)甲午战争:
战争发生于 1894 至 1895 年,爆发原因是日本向中国要求要属国“朝鲜”,这迫使原来向中国亲
善和进贡的朝鲜,转而屈服于日本。中国在这场战争中惨败,当时中国最现代化的北洋舰队,全军覆
没,带来了羞辱的“马关条约”,中国不但割地赔款,并且失去了朝鲜。自 1860 年的“自强运动”,
到这时更是原形毕露,中国因此更迫切要求改革。可惜“戊戌维新”运动没有成功,变法失败后,光
绪皇帝被幽禁,新派人物死的死,逃的逃,一切又恢复原状。
2)庚子之乱:
事件发生在 1900 年,当时中国爆发了一场流血的大浩劫,就是义和团之乱。义和团乃民间秘密
组织,有迷信和行邪术的习惯,与白莲会同出一源。义和团兴起之原因:A.国家混乱,连年天灾民不
聊生,土匪多了起来;B.仇视外国人和排外心理日益浓厚;C.慈禧太后和大臣们,均希望洋人籍乱民
而被杀。基于以上的因素,义和团才有这么大的势力,将教堂焚烧,杀害信徒。死去的传教士上千人,
中国教徒则至少有二万多人死亡,北京陷在义和团的暴动中,外国使馆被围攻,满清朝庭已无法控制
局面。
庚子之乱的结果是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杀人无数,无所不为,惨祸不亚于义和团,接着清朝签定
辛丑条约,严厉惩罚庚子事变中“首祸诸臣” 如辅国公载澜、庄王载勋、大学士徐桐、吏部尚书刚
毅、刑部尚书赵舒、礼部尚书启秀、山西巡抚毓贤等人处以斩刑或流放。
《临时约法》也肯定了公民信
仰自由。第五款条文∶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族种、阶级、宗教之区别。第六、七款条文都有∶
人民有信教之自由。一场浩劫才告平定。庚子之乱带给教会的严重后果是史无前例的,教会蒙受极大
的痛苦和损失。可是八国联军的报复行动,更惨不忍睹,这绝对不是基督徒所愿意看到的结局。在劫
难中损失最惨重的是内地会的教会,但戴德生仍主张将中国赔偿款项用在中国上,作为办教育的经费
58 中 国 教 会 史

和留学生基金。中国文人“胡适”就是用这些基金去留学的。由于庚子之乱,慈禧及老臣子们不得不
进行一些变法措施,于是在 1905 年兴起了一场立宪运动。
3.全盛期前期的教会兴旺情况
从 1895 年至 1911 年,教会经历了最大的浩劫,同时也经历了最突破性的长进,发生了前所未有
的增长。信徒增加三倍半,教堂聚会点增加四倍,中国信徒出来担当传道职事的也成倍增加。在这十
多年内,教会经历了空前浩劫,同时又经历了空前的兴旺。这实在是神大能的作为。让我们赞美不息。
从 1901 年庚子之乱后,教会进入了“黄金时期”,原因可分教会以内和教会以外两方面来分析。
1)教会以外的原因(环境因素):
这时中国人开始面对现实,知道仇外和排外不是办法,有识人士都研究西方的文明。中国人对教
会的全盛期西方的学问有了转变,这对教会的传道工作很有帮助。当时也有许多知识分子信仰基督教,
如国父孙中山就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大多数人都由仇外转变为媚外,教案减少,环境安定,对教会
事工很有帮助。此外,传教士亦担当了推介西方文化的工作,“林乐知”和“李提摩太”等人在这方
面都有贡献。
2)教会内的动力:教会探讨彼此间的联合,使教会事工更事半功倍。教会透过彼此合作,无须在
同一地方做重复的工作,福音可传得更广、更远。由外国来的传福音力量有所增加,一大群差来的传
教士,灵活广泛地把福音传至全国各地。
4.基督教青年会的成立及其发展
基督教青年会的口号是“在我们这一代将福音传遍天下”。
当时,在美国的“学生志愿国外传教运动”中,有大批学生到中国传教。从 1886 年到 1918 年,
美国通过此运动派往海外的传教士共 8000 多名,其中 2500 名被派到中国,占三分一人数。这些青年
宣教士到中国以后,也在中国成立中国青年会。1885 年,美国传教士在福州的英华书院发起“学校青
年会”组织。“基督教学塾幼徒”于天津成立。1890 年女青年会于杭州泓道女校成立。
青年会的发展可分成两个时期∶第一发展时期(1902-1912 年)。1896 年,北美协会领导人穆德来
华,组织和推动了青年会的发展,3 月之中组织了 27 个青年会,并于上海成立全国性组织“基督教学
塾幼徒会”。1902 年成立“中韩港基督教青年会总委办”。1906 年组织了“中华基督教留日青年会”。
1909 年组织了“留美青年会”。1912 年 10 月,于北京成立“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到 1912
年,全国有市会 25 处,会员 1300 多人,校会 105 处,会员 3876 人,外籍干事 87 人,国籍干事 95
人。第二发展时期(1912-1922 年)。总干事余日章提出“人格救国”。1913 年,美国布道家艾迪应青
年会邀请到中国布道。青年会开展较多社会工作,例如∶推行平民教育,开办体育健身场所,农村服
务实验场等。
到 1922 年,基督教青年会市会增至 40 处,校会增至 200 处,市会会员总数为 53820 人,校会会
员总为数为 24135 人,分别比十年前增长四倍和五倍。华人干事有 550 人,外籍干事 103 人,比十年
前增二倍多。
三、民国建立时期(1911-1920)的中国教会
这时一般有学问的人士,已开始看出传统的偶像崇拜和基督教的信仰,是如何的不相同。人们开
始了解,偶像崇拜是带有迷信的色彩,但基督教却是有根有据的,其真理是令人心服,并且可以将一
生委托的。虽然现在许多人已可区别出基督并不是一般迷信的宗教,但当时有这样认识的人却是很少。
随着知识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同胞能认识基督教的真正内容,以致慢慢改观对其看法。基督徒也应
该对国家的进步付上贡献,因为圣经提供了一种追求真理、进步的精神。当时有不少基督徒就加入了
革命的行列,以身报国。
中 国 教 会 史 59

1.孙中山先生(1866-1925 年)
孙中山先生是中国的开国元勋,是辛亥革命的首领,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
了中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运动背后,乃有一个超凡神圣的力
量一直支持着他,孙中山先生自己见证道:“革命的成功,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孙中山先生不但是中国“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他同时也是中华
民族“心灵革命”、“宗教革命”和“思想革命”的领袖。
1)少年慕道
孙中山先生为广东人,自幼爱好追求真理,当他入学读书时,就已令私塾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
他常向母亲杨太夫人问及宇宙人生的奥秘,尤其对天地的创造,死后的问题,十分好奇,常使杨太夫
人惊异辞穷。十三岁时随母亲前往檀香山,据其自传里说:“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
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十四岁时,进入当地一间基督教学校就读,校长韦理思先生(Alfred Willis)
对他尤其关爱,孙中山先生十分勤于参加每日早晚的祈祷会及主日的崇拜,对于基督教教义的认识逐
渐加深。十七岁时,转学圣路易学院,当时他已决志归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愿,不料长兄得知十分
震怒,命令他辍学返国。
孙中山先生自檀香山回到故乡中山县翠亨村,见乡人愚昧无知、膜拜偶象,便对他的同伴陆皓东
等人慨然长叹,并且义愤填胸,跑到北帝庙,指着偶象说:“这种人手所造的偶象,自己都不能帮助
自己,怎么还能帮助人?我且拉断其臂,看它是否有灵。”这事传遍了全村,引起了群众的公愤,认
为他罪孽深重,便敲锣聚众。中山先生既为乡人所不容,只得离亲别乡,前往香港。此举虽不能与改
教运动的马丁路德相比,却可与以色列民族救星、士师基甸相媲美,乃是反对“所流传虚妄的行为”
(彼前 1:18),也可以想象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信仰,乃神圣崇高、睿智不凡的。
2)胸怀大志
孙中山先生抵达香港,随即进入拔萃书院就读,课余时前往道济堂,参加聚会,又蒙区凤墀长老
的循循教导,在国学与灵性上都得到造就。后由美国宣教士喜嘉理牧师(C.R.Hager)在公理会为孙中
山先生施洗并于教会注册,取名“日新”(与逸仙同音),乃为“得救重生”、成为新人“之意,当
时孙中山先生年十八岁。大哥闻讯,大为不满,竟召其赴檀香山,并收回其分得之家产,孙中山先生
却处之泰然,毫无怨言。又为防止孙中山先生接近教会,时常加以监视;先生极其苦闷,深恐壮志消
磨,委由其老师芙兰谛文,资助他回国。后入广州博济医院专攻医学,目的在借行医掩护革命运动,
实现救国救民的大志,当时年仅二十岁。次年转入香港雅丽医院就读,院长康德黎博士,乃一虔诚的
基督徒,这与孙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得救有重大的关系。二十七岁时毕业,名列第一,各科都得一百分,
而且打破了全校的记录,由此可见他的智慧,乃由天而启,非同凡响。
3)热衷布道
孙中山先生不仅为着革命奔走,又热心传扬福音。据为孙中山先生施洗的喜嘉理牧师表示:孙中
山先生传道的心志甚是坚定,倘若当时香港或附近地方,设有完善的神学院,又有人给予资助,那么
孙中山先生,必为当代著名的宣教师了!而且以他的热忱与毅力,必定能吸引许多人信靠基督的。香
港基督教联会主编的“香港基督教会史”记述,孙中山先生曾于假期与喜嘉理牧师前往香山县布道,
而且一路分售福音书刊,带领友好归依救主。
4)推心置腹
民国元年二月孙中山先生曾复信给美以美会的高翼圣韦亚杰,信中说:“政教分立,几为近世文
明国之公例,盖分立则信教、传教皆得自由,不特政治上少纷扰之原因,且使教会得发挥其真美之宗
旨”。孙中山先生在致其师康德黎博士的书信中,说:“吾师为余事工所献之忠诚的祈祷,实令心感。
60 中 国 教 会 史

余现正努力谋中国信仰之自由,并预卜此新建之邦,必能使基督圣道,-----日见兴旺,此则堪以告慰
者也。”民国元年五月也于广州基督教联欢大会上致词,说:“兄弟今日返来,得立于二十年前从学
之地,与牧师兄弟姐妹同聚一堂,诚梦想所不及-----基督徒正宜发扬基督之教义,同负国家之责任,
使政治宗教同达完善之目的。”民国十三年,中国基督教育年会廿五周年庆祝大会,敦请孙中山先生
致词,谓:“教会之入中国,既开辟中国之风气,启发人民之思想,使吾人卒能摆脱异族之羁绊,正
如摩西之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惟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犹流离困苦于荒凉沙漠间四十年,而必待约书
亚以领之,而至迦南美地,-----是欲求一团体,而当约书亚之任,以领中国人民至迦南乳蜜之地者,
舍中国基督教青年会其谁乎?”
5)至死不渝
孙中山先生最令人感动的,是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弥留之时,以坚贞的语气,对当时围绕他病
榻的家人挚友,所作的遗言,他说。“我是一个基督徒,受上帝之命,来与罪恶之魔宣战,我死了,
也要人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在儒释道各教占压倒多数的中国,一般士大夫,大多噤若寒蝉,不敢
公开承认基督,中山先生能始终不渝,见证主道,可见其信仰的真诚与热烈。
6)同道相助
孙中山先生既自证其革命运动,乃受上帝之命,与恶魔争战,其数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冒险犯难,
以及出死入生乃在于有同道的协助,上帝的保护。例如在港粤,则有郑士良、陈少白、随皓东、左斗
山、王甫贤、何启等;在星洲,则有林文庆、黄康衢等;在日本,则有赵明乐、赵峰琴、张果等;在
美国,则有司徒南达、黄旭升、毛文明、伍盘照、伍于衍、黄佩泉等,均为基督徒,也为他的患难之
交。
7)伦敦蒙难
尤其是伦敦蒙难,正在千钧一发、九死一生之时,全靠赖他的老师香港雅丽医院院长康德黎博士
的营救,康博士乃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然而若不是在檀香山偶遇康德黎老师,孙中山先生就无法得
知康德黎博士将返回英国,更不知其伦敦的地址了,足以证明确有神的奇妙安排与保守。脱险之后,
孙中山先生亲笔写信给区凤墀长老说:“弟被诱擒于伦敦,牢于清使馆,十有余日,拟将弟捆绑乘夜
下船,私运出境-----初六、七日内,无人知觉,弟身在牢中,自分必死-----此时唯有痛心忏悔,恳
切祈祷而已。一连六七日,日夜不绝祈祷,愈祈愈切,至第七日,心中忽然安慰,全无忧色,不期然
而然,自云此祈祷有应,蒙神施恩矣。
8)临终遗命
由此可知孙中山先生信仰的虔诚,祈祷的恳切,乃是一位有基督生命的信徒。当辛亥革命成功之
时,中山先生在美,卢廉老先生欲为其设宴庆祝,中山先生谦虚恳辞,且谓,不必盛宴铺张,只须吃
一碗面便可,并首先向神感恩,谓革命之成功,乃在于仰赖上帝之恩助,特以圣经腓立比书第四章第
六第七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
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两节经文赠与卢老先生,诚如孙中山先生的
哲嗣孙科博士于其家书中说:“父离世前一日,自证我本基督徒,与魔鬼奋斗,四十余年,尔等亦当
如是奋斗,更当信仰上帝。”
2.教会教育事工
十九世纪开了很多教授英语和科学的学校,并成立了“中华教育协进会”,目的是要推进中国的
教育。后来科举制度废除,中国各省各府都效法教会所办的新式学校。而基督教学校已经向大学的程
度进发,开始筹备中国最初的几间大学。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南京的“金陵大学”等等,都是中
国历史最早的大学,这些大学均由基督教人士所创办。
中 国 教 会 史 61

1)教会学校的发展概况。
据统计,到 1915 年,教会学校,小学 5000 所,中学师范 2000 多所,大学 36 所,传道学校 143
所,工艺学校 90 多所,学生总数 438927 名。当时官立学校共有 57267 所,学生总数约 1630000。
2)1918 年以后,教会大学的入学学生比例下降。
下降原因有三∶政府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影响、民族主义思想和运动日益高涨、学校办学方针趋向
世俗化。
3.教会的医疗卫生事工
宣教士中有很多是医生,他们一边传道,一边治病,并开办了中国最早的医院,例如:广州的“博
济医院”,“惠爱医院”,北京的“协和医院”。各地医疗人员更组织了一个“中国医学会”,以研
究中西医学、出版医疗方面的杂志、开办医学院栽培人才,与及建议设立公共卫生部。
1)兴办医院。
据 1919 年统计,教会医院几乎遍布全国,西藏以外的所有地区。安徽省七所,浙江省十六所,
直棣省二十所,福建省三十六所,海南省十二所,湖南省十六所,湖北省十八所,甘肃省二所,江西
省五所,江苏省二十三所,广西省四所,广东省三十所,贵州省二所,山西省八所,山东省二十二所,
陕西省二所,四川省二十三所,云南省二所,东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二十二所,新疆省三所。
2)卫生教育工作。
成立推广卫生教育工作的中心机构,在汉口成立中华基督教博医会的中心机构。1915 年成立全
国药学会,同年也成立公共卫生委员会。1916 年组成中华公共卫生教育联合会(1920 年改名为教育协
进会)。设立医学科或医学院,如圣约翰大学医学校,湘稚医学专门学校,济南共和医道学堂,华西协
和大学医科,夏葛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等等。
4.教会的文字出版事业
广学会是基督教最大的出版机构。李提摩太辞职以后,由加拿大传教士季理斐 (1862-1931 年)接
任督办。季理斐在出版方针上,改变了李提摩太扩大世俗读物的方法,专以宗教性读物为主,并反复
强调广学会的出版宗旨是“专出基督教书籍,以为播道之用”,且反复声明广学会是一个“文字布
道”机构,不过问政治。但为了回应社会的急剧变化,1924 年非基运动时出版了一些小册子,如《辟
基督抹杀论》、
《质疑答问》
、《基督教合理论》、
《基督教利吾国乎》、
《信仰自由》、教会学校与文化侵略》
等等,后又出版时事政治文章,如《中国的革命》
、《平等的意义》、《共产之研究》等。
宣教士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历史上最早的华英字典、英汉字典等,都是传教士的著作。他们
还设立了中国最早的印刷所,间接推动了中国的印刷事业,后来又创办报纸,栽培技术人员和报业人
才。
5.社会服务
1895 年至 1911 年,中国教会对社会的贡献是很大的。当时教会站在社会进步的前线上,教会里
有许多社会的精英,他们在神的带领下做了众人的仆人,为人服务,教会一直耐心地,谦卑地带动着
社会向前进步。当民国建立时,基督徒在新政府的组织上,担当了一些职务。民国初期,国会里有六
十个成员是基督徒。这些基督徒关心国家大事,在革命中贡献自己。他们本身已有足够的知识和装备,
现在便出来帮助国家的建设。
民国的建立,把中国教会的历史带进一个新阶段。基督徒有了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正式承认基
督教、佛教、道教和回教等为合法的宗教,而且所有宗教平等。以前被贬低的基督徒,现在得到了保
障,公民的地位亦得到确定。基督徒可以进入政府的领导阶层,参与国家的决策。从各个层面去贡献
基督徒的力量。
62 中 国 教 会 史

1913 年 4 月 27 日,基督徒们推动全国教会一同为国家祈祷,是“为国祈祷日”。1914 年 10 月
18 日,又为欧洲和平而祈祷,是“欧战和平祈祷日”。
四、民国建立期教会布道情况
1.民国建立以前的布道工作
教会当时面对的是一个对福音感到非常陌生的环境。由于人民对福音一知半解,难免出现对教会
有不接纳的情况。教会传福音,实在是非常困难,加上教会本身的中国信徒数目不多,信仰知识和生
活的见证亦不够强,而传福音的人才和实力都很有限。当时传教士的布道方式是:
1)用口传福音。
1856 年以后,宣教士每到一地方,就跟当地人讲道,派发单张,小册子等等,有时还沿街布道。
由于传教士和老百姓的关系并没有建立好,所以常遭到他们的耻笑,甚至侮辱,故收效不大。
2)建立布道的机构和基地。
设立礼拜堂、医院、学校等,成为可以立足的布道中心,这方法确实成功地带领了一些人归主。
医院和学校的服务,也代表基督教对人民的贡献,也为国家的进步带来帮助。时间久了,基督教便在
众人的心目中逐渐树立起好感和榜样。
2.民国初期的布道情况
民国初期的公开布道方式虽还是以前那两个,但却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1913 年时,青年会数次
邀请美国著名的布道家穆德、艾迪等来中国举行大规模的布道会,到达十四个不同城市。据统计显示
共有十三万七千多人听道,次年布道家再来中国,在十二个大城市讲道,听道者有十二万一千多人,
平均每个城市都有万人去布道会。这个反应与全盛期以前的情况比较,真是有天壤之别。
这段时期在中国教会中出现了各种开工的布道会、奋兴会,掀起了广泛的复兴运动。具体而言,
有教堂布道、乡村布道、学校布道、露天布道大会等;还有布道周、主是布道、新春布道、圣诞布道
等;有个人、家庭布道、文字布道等;还有面向特殊群体,如军队、人力车夫、监狱囚犯等的布道。
1913 年,冯玉祥将军在崇文门教堂参加了穆德举行的布道会,对耶稣的人格和伟大的牺牲精神留
下了良好印象,会后即报名参加圣经班,受洗成为基督徒,被称为“基督将军”,他自己经常亲自证
道,悔罪认错,他手下的不少将领也影响而信主。他的部队有随军牧师,驻军开奋兴会,信主士兵一
万人以上。他的部队军纪严明,军中提倡博爱、牺牲、团结,有“模范军队”的美誉。
学校方面,发生了悔改归主的运动,一些学校,有几十人愿意相信耶稣。中国教会在 1900 年以后
确实进入了一个鼎盛的布道期。1900 年庚子事件,是布道鼎盛的“序幕”,这一年带给中国人民很多
的教训和启发。
“宣教工作”的开始。1918 年由中国人发动的第一个宣教差会成立了,为“中华国内布道会”。
差会差派传道人到云南布道,开展边疆的布道工作。
3.布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1)庚子之乱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苦难和祝福。
这事件使教会伤亡惨重,中国也深受苦难,带来了刻骨铭心的教训。在教会方面,传教士们再也
不相信信徒在纠纷中一定是对的,于是便不再参加信徒的诉讼案。他们明白到信徒的素质不够高,因
而需要注重栽培和教导。对于新加入的信徒,也谨慎得多了,信者需要先经过慕道栽培后,才能受洗
归入教会。经过庚子之乱的教训后,教会更成熟和圣洁了。从另一个角度看来,这实在是一个祝福。
在庚子之乱的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感人的见证,使不信主的人,开始对基督教刮目相看。基督徒
表现出不屈不挠的殉道精神,使亲友和邻居都大为惊奇,因而在他们心中撒下了福音的种子。这又是
苦难的一个祝福。
中 国 教 会 史 63

庚子之乱也带来其他一些祝福。例如:教会以外的人,经过这次事件后,对基督教的态度比较开
放了。庚子赔款用在中国的教育经费上,使一些人能到海外去进修学习,这个安排使不少人明白到传
教士的好意,于是对基督教的成见也逐渐减少了。
2)中国的进步,民国的成立。
十年的改建使教会声望提高了,中国人对基督教的看法也开放了。教会的教育、医院、文化和社
会服务,在当时社会中有很显著的影响。因此民国政府,便顺理成章接纳基督教为合法的宗教。1911
年民国成立后,教会历史进入新的阶段,布道的鼎盛情况也进入新的高潮。教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
和接纳,可以到各处布道。当时慕道者非常多,查经班,基督教刊物,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革
命领袖孙中山也公开讲道,听道人很多。当时在国内巡回布道的中国布道家有丁立美,余日章,饶伯
森等,他们都是大有能力的布道家。
具体来说,民国成立对教会布道工作的帮助有:
1)基督教被承认为合法宗教
2)国家的改变和进步。
感谢神!神实在爱我们,爱中国教会,爱中国同胞,神为教会预备了苦难的管教,也安排蓬勃传
福音的机会,这实在是神的作为,圣灵大能的复兴。

第十四章 五四及非基运动时期的教会
一、反教浪潮的背景
64 中 国 教 会 史

由 1895 年至 1927 年是教会发展的“黄金时期”。可惜好景不常,后遭到“反基督教人士”的猛


烈攻击。这时教会虽仍蓬勃地生长,但在实际环境中,却是饱受考验。这几年正是军阀割据的时期,
教会的建设在战火蹂躏中、损失很大。更致命的是文化界、学术界的逆流,兴起一股反教的势力。在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知识份子的国家主义高涨。当时如何兴国的意识压倒五四运动的启蒙意识,思想
从文化革命走到政治革命。特别是民族(/国家)主义高涨,而反帝国主义就是等于爱国。知识分子的思
想越来越政治化,他们要求政府有激烈的行动,许多国家与外国的关系问题都被两极化。结果是把外
来的基督教当着是帝国主义或文化侵略。否定了基督教的救国意义?
当时社会中无神论思想流播,人民提出许多宗教问题,1917 年蔡元培出版《以美育代宗教》。1920
年,少年中国学会出版《人是否宗教的动物》
、《新旧宗教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新中国是否还要宗
教》。那时,藉着欧美正在大力提倡科学研究的时候,中国社会中的知识份子高举科学主义(Scientism),
要求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与价值观来重新组织他们对社会人生的态度,因而排斥一切违反自然和理性
的神话传说。从 1917-1921 年之间,各大学和知识份子的组织正处在一个高举科学主义的时期,有少
年中国学会的成立,口号是“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以创造少年中国。”
虽然教会的布道事工受到影响,不过感谢神,教会仍在增长。外来的压力并没有削减教会的潜质,
这是教会全盛期的后期。教会可说是在“逆流”和“风暴”中继续增长。
二、战祸
从 1920 至 1930 年之间,中国正处在一个战祸连连的情况中。中华基督教会年鉴有这样的记载:
军队、党部,政治部都占领了教会、学校及医院房屋。当军队走后,各种来历不明的活动便应运发生,
他们兴风作浪,对教会进行破坏捣乱,从中取利、抢夺,泄忿为快。当时教会所遭受的打击,实在很
难估计。民国初期大总统袁世凯的北洋军队散布全国各地,在他死后形成了许多军系,这些军系彼此
角逐,争取中央政府的控制权,并且谋求自己最高的利益。军阀割据所造成的战祸,苦了老百姓和教
会,这时期布道工作也大受阻碍。到 1926 年,南面的民国革命军大举北伐,扫除军阀割据的局面 ,
1928 年终把军阀割据的情况平息下来。但教会遭受恶意的捣乱和破坏的情况,却仍未平息。
其中一次特别惊动的事件,使教会受到致命的伤痛,那就是 1927 年 3 月发生的“南京事件”。
北伐成功后,国民军进驻南京并定都于此,教会的信徒都一团高兴,以为和平的日子终于来临了。岂
知军队到后,对教会大加摧残,并将传教士杀死,这件事惊动了全世界,宣教士纷纷回国,教会福音
工作大受损失。
三、非基运动及其言论的攻击
1919 年至 1927 年,在学生和执政人中间,出现了一些对教会非常“敌视”的人。他们掀起各种
反基督教的运动,其中由学生发动的“反宗教识案”和“非基督教同盟宣言”是运动的高潮。本来这
是“世界基督徒学生同盟”在中国开第十一届大会的时间,可是北京学生却联合各地学生对基督教进
行言论攻击,其中有两篇宣言是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非宗教同盟宣言”,和“非基督教同盟宣言”。
教会中也有人出来辩驳,“真理杂志”的张亦镜先生,就是一位笔战高手。当时出现了一篇具有代表
性的联合宣言-----“对于非宗教运动宣言”,是由基督教人士发表的,内容非常丰富和客观。
当时学术界人士,如周作人、梁启超等等,都发表了评论,他们不是基督徒,乃站在中立的位置
去评核双方的言论和态度,得出的结论是“非基督教同盟”实在迫人过甚,缺乏知识,盲目胡说。
1.非基督教同盟会成立
1922 年,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于 4 月 4 日借用北京清华大学召开十一届年会。一些反对基督教的
知识份子藉着这机会在当年 3 月 9 日在上海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在 3 月 11 日在北京成立“非
宗教大同盟”,5 月再成立“非基督教同盟会”。
中 国 教 会 史 65

“非基督教同盟会”是一个自发的民间组织,因为它缺乏组织力,也缺乏特定目标,后来基于强
烈的反抗侵略情绪,内容开始政治化。
1924 年 1 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以联系俄国,容许共产党参与扶助工农为口号,
开始第一次国共合作。反帝国主义成为当时国共两党的共同诉求。在 1924 年 8 月 24 日,上海重组“非
基同盟”,由共产党唐公宪任主席,国民党元老吴稚晖起草兜则。8 月 25 日,南京、长沙、广州、苏
州、九江、绍兴、宁波等起来支持。更定 12 月 22-27 日为“非基督教周”。
2.非基运动对基督教的指控
非基督运动不只是专门针对基督教,也针对一般的宗教提出指控。
1)宗教是迷信、反科学、反理性、反知识的。
2)宗教只顾来生,逃避现实,削弱人改变现实的能力。
3)宗教具有高度的排他性,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人接受新知,积极进取。
4)宗教是过时的产物,在现代社会无存在的功能。
可见这些指控都是一些了解宗教,而受欧美科学主义影响的人,作出的指控。
3.对基督教的指控。
1)从基督教的来源看,是骑在帝国主义的枪炮上进入中国的,是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
2)从基督教在中国的存在来看,认为是仗着不平等条约的保护的宗教。也认为差会大办福利事业,
如学校,医院等,吸引广大群众,是收买人心,使国人有上帝思想,削弱了国家精神。
3)基督教的排他性特别厉害,妨碍中国人的团结。
四、教会对非基运动的回应
教会当时面对这一连串的攻击,他们做了什么来回应呢?这可从三方面来看:
1.教会对反教的原因作出了即时的反应。
在当时的中国,基督教被 迷信、反科学、反理性。因此基督徒要思想:基督教是什么?基督教
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的中心信息是什么?又基督教除了那些所谓迷信的超自然成分外,还有什么?
基督教对时下中国的社会能有什么贡献?如何向中国人表达基督教?在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上,基督
徒当如何表明自己的立场?
在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教会进行自身反思与自身的建设,并对非基运动作出了回应,当时广学
会、青年协会、燕京神学院、金陵神学院、生命月刊和真光杂志,都刊登了卫道性的文章,来答辩非
基督教运动的抨击。
2.教会对引起别人误解和不满的地方,作出了深刻的反省。
其中包括教会必须“自立”,这使中国教会开始变得更“本地化”或“本色化”。经过“非基督
教运动”的刺激,“自立运动”和“本地化运动”,进行得更快和更澈底。在教会的合一方面,1927
年,有 19 个宗派联合成立中华基督教会。1922 年,成立顾问及联络性的机构—“基督教协进会”,
抗战前,共有 16 个宗派加入,有 30 万信徒,约占全国信徒人数 61%。在教会自立方面。1917 年,山
东张灵生和张巴拿巴创立“真耶稣教会”,到抗战胜后,共有 1000 多处教会和祈祷所,信徒约 80000
人。1928 年,倪柝声在上每创办“基督徒聚会处”,到 1949 年已有 700 间教会,擘饼信徒超过 70000
人。1928 年,山东敬奠瀛创立“耶稣家庭”,到 1949 年已在东北、山东、河北、陕西、甘肃、湖北、
安徽、江苏、上海、南京、芜湖、汉口等地,设立小家庭(因耶稣家庭不用文字记录,故总人数不清楚)。
王明道在北京建立“基督徒会堂”。
3.中国教会在风暴之下继续传扬福音,使得救的人数增加。
在全盛期后期所兴起的福音活动有北京的证道团、真光杂志和生命月刊,这都是很有效的布道工
66 中 国 教 会 史

作。总括来说,教会整体的增长,还是很蓬勃,因为教会已经走上成熟的道路,外来的压力,是绝不
能把她扼杀的。
五、教会在反教浪潮中的兴盛
虽然在这段反教浪潮中,教会在社会上受到许多攻击,但是神在另一方面兴起了许多福音兴奋的
工作,现介绍其中三位:宋尚节、倪柝声及贾玉铭。
1.宋尚节(1901-1943 年)
布道家宋尚节是中国教会历史上首屈一指的,他讲道的独特风格、带来显著的效果。 1940 年,
他带领了无数人悔改信主,是位毫无保留、完全奉献的传道人。
1)宋尚节的生平
宋尚节生于 1901 年,在福建省兴化府的蒲田县出生,父亲宋学建是中国第一代基督徒,他是一
位牧师。他有十一个兄弟姊妹,排行第六。当时兴化一带教会大复兴,有二、三千人信主,因此他父
亲的工作十分繁忙,十三、四岁的宋尚节已开始代父讲道,当时有“小牧师”之称。十八岁那年,他
去了美国念化学,并且考获第一名。但他后来放弃了深造和留美工作的机会,去了协和神学院攻读神
学。那时他才真正重生得救,心里很欢喜快乐。不久他乘船回国,当船抵达中国海岸时,他把奖状、
博士证书等全部抛下海去,表明他轻看世界名利,立志作个传福音的使者。
2)宋尚节对中国教会的贡献和影响是好大的。
开始时,他在家乡一带布道,三年后往全国各地布道。1935 年,开始到南洋一带布道,他所到
之处,教会复兴、罪人悔改。他讲道有两个特点:在内容方面,特别重视“罪”的问题;在形式方面,
他习惯在讲台上演戏。
3)对宋尚节生平事迹的评价。
我们要说在中国布道家中,他是具有代表性的杰出人物,风格和能力都是独特百出众的,为中国
传道人树立榜样,并且探索出一条道路。其著作包括有《查经集》、《我的见证》、《工作的回顾》等。
宋尚节的脾气很大和任性,很难与人相处。他于 1943 年患肺癌去世。
2.倪柝声
倪柝声为基督徒聚会所的创办人,是组织“本地化教会”的能手,也是名扬中外的奋兴家和基督
教书籍著作者。
1)倪柝声的生平。
他是中国第三代的基督徒。十七岁前爱国、排外、攻击基督教。1920 年家乡福州教会复兴,他
母亲灵命复兴,向儿子认错,因而感动了他去教会听道。不久他受圣灵感动,重生得救。在婚姻上,
他有一位青梅竹马的女朋友,名“张品蕙”。因为她不考虑信耶稣,而倪柝声对信仰是十分认真,认
为“信与不信不能同负一轭”,经过一番挣扎后而决定分手。数年后他们在上海重逢,张品蕙已接受
主且已受洗,不久他们正式以基督教的仪式结婚。倪氏可以说是受神磨炼而成为传道的人。他从少才
资超人,但没有灵命和顺服的心。在神学院学习时,因为他的生活态度不符合院方要求而被开除。当
时他受到很大挫折,后来才知自己有许多方面需要改正,于是勤读圣经,从新求学。
2)可以把倪拆声三十年的工作分成四个阶段:
A.青年阶段(1920 至 1924 年),与年轻布道家,主要在福州布道。
B.独立工作(1924 至 1934 年),独自往各地传道,设立基督徒聚会所。
C.蓬勃时期(1934 至 1942 年),为他事业的颠峰阶段,他到各处讲道,甚至远渡海外,灵命复兴、
工作很有果效。基督徒聚会所蓬勃发展,遍满全国,共有三十多间
D.他曾经离开教会从商,但后来又再投入事奉。 倪柝声一生最大贡献是文字和
中 国 教 会 史 67

建立教会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中国教会成长和塑造有很大影响。解放后,倪氏受到许多逼迫,他于 1972
年逝世。
3.贾玉铭(1880-1964 年)
贾玉铭是教会史上一位著名神学家,他字德新,又号惺吾,山东省安丘县人,生于 1879 年 1 月
19 日。贾玉铭早年就读于山东潍县乐道院,1904 年毕业于登州文会馆(齐鲁大学的前身)。他在鲁南
三个州府(今临沂市)长老会任牧职 12 年,后受聘历任南京金陵神学院教师、华北神学院副院长、金陵
女子神学院院长等职。在中国教会事奉共六十年,在神学解经和中国教会的牧养训练工作上,是个忠
心耿耿的神的仆人。
贾玉铭于 1936 年在南京创办中国基督教灵修学院,抗日战争时期曾迁至湖北宜昌、四川灌县、
广汉及重庆南山,抗战胜利后 1945 年迁回南京,后移至上海。1956 年该院与传道人修养院、怀恩业
余神学院、上海圣经学社联合组成上海灵修神学院,贾玉铭仍任院长。贾玉铭毕生从事神学教育工作,
重视信仰与生活的结合,神学知识与丰盛灵命的结合,为主栽培合用的器皿。
贾玉铭重视教会文字出版工作,早于 1920 年在南京创办灵光报社,主编出版《灵光》杂志。他
写过一套以“系统神学”为主的《神道学》书籍,荣获博士学位。此外,其他著作有《完全救法》、
《灵
修日课》
、《圣经要义》
《宣道法》、
《教牧学》、
《罗马书讲义》、
《诗篇概论》、
《约伯概论》等等,并且贾
玉铭曾编著《灵交得胜诗歌》、《圣徒心声》等四本赞美诗,其中绝大多数歌词都出自他的手笔,他是
中国解经书籍的著作者。
他个性稳重、温和、敦厚,凡事不与人冲突。他在灵性操练方面,有三个特点:(1)生活简朴、(2)
重视祷告、(3)强调信心生活。可惜晚年过份看重灵修院的工作。
贾玉铭因病于 1964 年 4 月 12 日在上海离世,安息主怀,享年 86 岁。贾玉铭虽离世已三十余年,
但工作的果效仍随着他。他所栽培的许多学生至今仍忠心地在各地教会
宋尚节、倪柝声、贾玉铭,虽然各自都有缺点,但神却用他们来完成神的心意,使中国教会复兴,
得救人数增加。

第十五章  本色化运动
二十世纪 20 年代,面对非基督教运动的挑战,基督教回应之一就是兴起了信仰与文化的讨论。
68 中 国 教 会 史

在本色化的探索方面。一些基督教的学者积极的思考本色化的含义,在礼仪上和神学上如何应着中国
的处境本色化,那么何谓“本色化教会”?解释的人很多,简单地来说,就是一个自治、自养、自传
的中国化教会。本色化工作是将基督教信仰与传统文化连上关系,尽量泯除彼此的歧异和冲突,消除
不必要的误解,使之能和谐协调地互存互长。
这个运动是从“基督教协进会”提倡起来的。当然,非基督徒学者也积极的在思考中国和西方文
化的关系。陈独秀、胡适等强调“往西跑”,梁漱溟主张“往东跑”,梁君超、蔡元培等采取“文化
融合”。在神学的本色化方面,吴雷川作了许多中国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教义的比较,王治心赞成文化
融合,韦作民、赵紫宸、谢颂羔等主张基督教成全中国传统文化,王明道却提出基督教与由中国文化
的二元观,张亦镜强调基督教审判文化。学者们各抒己见,为当时的学术界和神学界增添不少讨论。
总而言之,本色化运动主要包括在礼仪上及神学上两方面。
关于礼仪上的本色化,其实早在第十九世纪已有不少传教士朝此方向努力,如教堂以庙宇形式建
筑,传教士穿华服、遵守中国人的习俗男女分坐……等等。
关于神学上的本色化,大致上有两个层面:一是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二是由中国人写
出一套符合中国人的思路和关怀的神学。从关怀的焦点与提出的策略来分析,可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一、自足型
这一型的要旨是主张信仰中的要目全在中国文化内,基本上就是儒家思想,信仰只要它们发掘出
来便可以了,其代表化合物是燕京大学的吴雷川。
1923 年,吴雷川公布了他对信仰与文化整合的观点,指出“道”与“教”的分别在于,道为真理,
日光之下只有一个,而教则是宗教,儒家、基督教都是其中之一。道为本,教为末,后者彰显前者,
故人们需要注意的是道,而非教。人人皆可入教,但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地宗教内窥见真理,宗教需要
在儒学传统内再解释,教会也应为了符合民情民生而重建。
之所以选中儒家,不单它代表中文化的精粹,也包括了基督教最基本的教义。诸如上帝、天使,
都见于《诗经》、
《书经》中,甚至弥赛亚思想也可在《中庸》的找到。而圣灵,就是儒家所谓的“仁”,
二者都是属灵的领域,其功能都是导引个人及社会走上仁人之路。
这种观点到了 70 年代,被谢扶雅推上了极端。他同样认为儒学与基督教应该平起平坐,用《中
庸》的“执两用中”原则可以解释基督生平上的矛盾,即可在儒家的架构及用词上建立中国人的基督
传。他最惊人的就是提出再编《圣经》,即删去其中与中国人无关的部份,收入中国古籍的精华,使我
们有一部“本色化的圣经”,内容包括全部新约;部分旧约,包括五经、大先知书和诗篇;儒家典籍,
如诗经、书经、易经及四书五经;重要的道家和佛家典籍,如道德经、庄子以及天台、华严的重要著
作。
二、平衡型
这类学者提出一共同的问题: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在哪些地方可以沟通对话,进而彼此协调?他们
认为二者说不上哪一方比对方强,二者都是为了人民实际生存的需要才有的。因为二者都是为了人民
实际生存的需要才有的。可惜人不是仅只熟悉中国古典,就是只有西方神学的训练,因此就不容易有
平衡的观点。
其代表人物范子美认为要解决信仰与文化之争,就一定要从新的角度来处理,即回归二者之源,
那就是道,它是文化与信仰之本,各循不同的途径和词汇来表达同一的本源。人若追其本,就会发现
最纯正的基督教和最优秀的儒学,可以合成一个全新的“东方宗教”。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上帝”
或“天父”都是伦理的基础,儒家力主忠、恕、孝、悌、而基督教则传天国及爱人的道理,后者可使
前者变得更加简单而可爱,因为基督教的形上基础能澄清儒家在人伦关系和责任上的教训。
中 国 教 会 史 69

平衡型的近代人物有封尚礼,他也认为中国文化与基督教信仰是可以也应该互助互长的,因此本
色化就是二者对话的过程。应更强调孔孟崇高的伦理思想,它们与基督教伦理教训合起来,便是一条
互相沟通的桥梁。他提出“中庸神学”,“中”是特殊启示中的神道,即《圣经》;“庸”是普通启
示的理,即儒家文化,儒家思想的至高原则。二者合起来就是信仰与文化的接触点了。人什么时候不
守中之道和庸之理,就会出现文化与信仰的对立现象,纷争便起;相反,我们若从中庸的观点来处理,
就会发现二者是相成而非相争了。只有充分利用伟大的宗教思想(希伯来民族在这方面甚为丰盛),和
伟大的文化思想(中国在这方面最为擅长),才能把基督完全地彰显出来。
三、相成型
这一派学者认为耶稣的宣告是一切文化与信仰的最高原则:祂说祂来,不是在废掉先知和律法,
乃是要成全。他们认为中国文化有不少的弱点,需要基督教的信仰来使它丰富起来,反之亦然。才干
虽百等同,便也不能以此盖彼。神的国度若要成就在中国,就需要二者的合作。
该派思想有几个前设:A.儒家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是人的工作,为神保存于历世历代中,神也借
此向中国人;B.启示需要某种文化形式作媒介,使人能明白启示的内容,这些内容是不可剔除的,但
传递媒介却可以;C.中国人不必惧怕儒家与基督教思想接触,因为它们可憎可以彼此互通优良因素,
并有足够改造次好的。
这一派重要学者有刘庭芳、诚静宜、谢颂羔和赵紫宸,其中赵紫宸的贡献最为显著,他不单是 20
年代到 50 年代最重要的教会领袖之一,其本色化主张也有一整套神学思想作基础。
基督教能在什么时候使中国文化更臻成熟?首先是论到启示,赵紫宸认为孔孟之言也是神的启
示,因为神既是万人之父,天地之主,祂就一定在中国文化中有其作为。但这个启示是不完全的,唯
一完全也是最后的启示乃是耶稣基督,中国文化与耶稣基督就成了神在中国人里的两只手,耶稣的福
音一定要在中国文化的场景阐释及发展,正如昔日在希腊文化中呈现一样。
至于人性问题,赵紫宸认为孔子强调的德性事实上就是在本性的重要关健,也是神人联合的结果。
可惜儒家教训长年在迂腐的注疏下变得僵化,圣经的道理却能使它复活过来。就以儒家之“仁”和基
督教之“爱”来说,二者人性之至高表现,因此也是等同的;仁之落实为孝,爱之落实对孺子的爱;
但儒家的孝现已沦为律法主义,各种规条只要人盲从,能使其精神再生的,就是人的价值与尊严,这
一点正是基督教所教导的。另外,借着基督教对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教导,基督教实在能作为建设新
中国的蓝本。当今中国正在努力自建,它不单需要子民有爱国报国之心,更需要一种新的力量和洞见,
这些都可以在本身文化传统之外寻求。
四、相对型
认为信徒唯一的要务是传福音,不应浪费时间力于文化或社会建设的,都属于这一类型。其共同
的前设:A.不可以忠于信仰与文化两个主人,,因为基督要求人的是完全的效忠;B.基督徒的意思跟
随基督的人,他一定要与旧人及其生活方式全然割断,好能迈向新的将来,即基督的再来,因此“文
化改造”无疑就是世界骗了;C.若从正面来看这世界,它只是一个广大的福音工厂,若朋反面来看,
世界是一个邪恶的系统,是恶势力的大本营,基督来不是要改造世界,而要摧毁它,信心就是胜过世
界的武器;D.基督徒若真要改造世界,只有透过好行为来为基督作见证,不是实际事务的参与。
大部分福音信仰的基督徒都采取这条路线,这一形态的代表人物是王明道。从本色化的目的即教
会的角度看,他牧养的“基督徒会堂”是成功的,他于 1937 年便达到自治、自传、自养的三自目标,
而且他的模式在福音派教会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只不过本色化必须包括观念(神学)与实践(教会)两
个层次,王明道失于此而许多神学家则败于彼。
五、改造型
70 中 国 教 会 史

倘若福音睚 20 年代到 50 年代的本色化努力,是可以用王明道文化二元论作代表的话,那么自 50


年代到今天大概可以称作改造型,意思是信仰要改造并超升文化。这种变化与两个现象颇有关系:其
一就是外国宣教士在中国人教会的教导及行政地位减弱;其二是中国人信徒到海外接受高深神学训练
者日众,提高了中国人教会文化自省及信仰整理的能力。尽管这一派的理想是高尚及正确的,但至今
仍没有人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方案出来。
该派提出三个本色化原则:A.活动性涵括,指对文化的优点要懂得欣赏和接纳,以致信徒能健康
地活在他所在的社会中,也为他的邻舍接纳;B.批判性的面对,信仰对文体体系内的缺点作出审判,
这不是那一个文化更优越的问题,而是文化若已信仰的全部,信仰就是多余的了。信仰必有某部分的
要求是不为文化所承载的,所谓西方基督教文化如此,就是信仰成功地被本色化之后也是如此。什么
时候信仰对文化再没有审判的力量,那不是文化被信仰成功地超升,而是信仰本色已被贬低到文化一
环而应得多余;C.积极性的改造,意思就是信仰在改造文化的负面因素,以致文化能在一个新模式内
支持内信徒的生活,同时文化也因注入因素而得再生能力。

第十六章  抗战与内战时期的教会
一、背景和概况
中 国 教 会 史 71

由 1927 年至 1949 年之间,中国教会,也是中国人,经历漫长的抗战和内战时期。在这二十多年


中,全国教会许多工作被迫停止下来,信徒增长率缓慢。1927 年,教会信徒有四十余万人,但以后增
长开始缓慢,并且遭到重重的拦阻,战祸连年,全国人民既深受苦难,教会也必然受苦,至 1949 年,
预算中国的信徒有八十三万五千人 (也有统计说是一百七十万人)。有时候,教会所处的环境和教会事
工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圣经教导我们说:“要祷告、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我
们必须时时为国家祷告。
1927 年是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扫除军阀割据的局面。1927 年 3 月“南京事件”,一次意外的
“教难”,使西方传教士慌乱撤退,整个中国教会面对一个新形势,就是必须自立自传。这时中国的
传道人和布道家兴起,代替了外国传教士,这是中国教会进入更独立阶段的适应期。
由 1927 年至 1949 年间,中国经历了八年抗战,这二十多年可分为三个阶段。
1.日本抗乱时期(1929-1937 年):
这是中日战争爆发前的十年,情况比较安定,国民政府定都在南京,开始“训政”统治,社会比
较安定。这段时期教会还可以布道,当时的布道家也不少。可是国家表面的稳定却包不住内里的“危
机”。这时日本已经不断在中国的东北部挑哮,制造藉口来吞吃中国。日本在 1931,1932,1933 年
都有侵略中国的举动,教会在日本侵华时损失惨重,教堂被烧毁,被日本军队占领。
2.中日全面战争时期(1937-1945 年)
中日全面战争,中国抗战了八年,是教会的停滞期。沦陷时的中国人民,惨受折磨,沦陷区的教
会,受到敌人的注意和监视。教会的学校、医院大遭破坏,很多学生和工作人员被迫逃亡,教会的文
字和布道工作都停止了。
3.内战时期(1945-1949 年)
抗日战争胜利了,中国教会重新建设,收拾残局。这时教会信徒和会堂数目均有增加,教会学校
学生人数也有增长。布道会和奋兴会也纷纷举行。可是,国内不久又发生内战,通货膨胀,国家经济
面临崩溃,人心惶惶。
总言而之,1927-1949 年,是大变动的时期,我们的国家经历了内忧和外患,不是对外战争,就
是自己内战,实在没有太平日子。在这样的背景下,教会也不可能平安无事的渡日。
二、教会的概况
1.福音工作:
教会在中日战争之前和后,都是不遗余力地传福音。在 1934 年,教会推动一次“五年计划”,
目的是复兴教会和复兴信徒,这段时期教会也确实有进步,布道也有收获。
2.教会的组织:
1)本地化教会的组织,发展得极其兴旺。
其中有“基督徒聚会所”和“耶稣家庭”。这种教会组织,不需倚靠一定的建筑,所以能够适应
战争的情况。
当时教会注重乡村的建设,中日战争时期,沦陷区出现了许多医疗工作方面的需要,有些传教士
留下来工作。而有许多青年基督徒下乡,建立乡间教会。
2)西方传教士的撤退,使中国教会更加自立。
虽然中国教会面临一段停滞时期,但在“自立自养自传”方面,却是大大进步了。
三. 中国教会与政治压力
在 1927 至 1937 年这十年中,国民革命军曾努力地建设国家。他们致力于废除不平等条约,以及
对工业和农业作出改进。为了使国家安定,于是通过一套“训政时期的约法”,在 1928 年定都南京
72 中 国 教 会 史

后,制定了国家法律的纲要,并于十月通过,成为建国的训政纲要和训政时期的约法。
训政时期的教会与政治压力
当国家的政策对教会的活动和工作加以限制,甚至加以逼迫时,我们作为基督徒的都会感到痛苦、
难受。但往往在这种环境下,我们更能体验神的奇妙。
训政时期的政治压力可分为三个层面来看。
1.北伐成功以前的反教压力。
在国民革命军控制大局前,已经发生了两次反基督教事件——1922 年的非基督教运动和 1925 年
的收回教育主权议案。“收回教育主权议案”是因为教会在中国办了一些学校,这些学校是现代教育
的先驱,使中国知识分子能够与西方学术有所接触,有开放和创新的思想。可是一些“学会了西方学
说”的人,竟然倒转方向,在 1920 年大举逼迫教会的教育事业。
2.教育政策的反教压力。
1924 年在全国省教育会召开第十届联会时,有人提出要取缔外国人在国内办理教育事业,并且
禁止在学校宣传宗教,及在学校教圣经和举行宗教仪式。教会学校如果接受这些条文的话,就等于完
全失却了教会学校的特色了。事实上,在“全国省教交议案”会议上提出的四点理由和十一项规定中,
有一些重要部份,是教会难以接纳的。于是教会方面便发表了一份中华基督教会教育宣言,来澄清各
界人士对基督教学校的误会。宣言的要点是:基督教学校与爱国教育没有冲突,学校教授宗教,与教
育旨趣没有相违,对社会建设更是有益的。1928 年,国民政府控制全国,实施新例,正式收回教育主
权。教会学校必须向政府注册,许多担负教育任务的传教士便撤退离开了中国。
3.训政时期约法的反教压力。
1931 年,在国民政府通过“训政时期的约法”时,又掀起了一股对宗教施加压力的小风潮。在
“约法”的全文中,第二章第十一条说:“人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但开会时有人提出要修改。因
为宗教是帝国主义者的工具,用来麻醉青年,应该加以限制。一时人们纷纷盲从附和。
可幸有一位人士,用“人民信仰自由”为题,写了洋洋千言的文章,提交国会再度审查。终于决
策人被提醒,维持原案。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张之江,他是一位基督徒,但辩护的文章,态度却十分客
观。他所持理由:(1)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能限制”,原因是信仰是不能强逼的。法令的威信,只能
限制外表的态度,人在心里去相信,是无法控制的。这是执行不通的。(2)宗教信仰自由“不宜限制”,
中国的宗教很多,有基督教、回教和道教等等,蒙古、新疆的少数民族是信奉回教。如果把宗教禁止
和限制的话,这些民族必由于宗教习惯的不同而与内地汉族发生冲突,那就很不适宜了。同样,在基
督徒中有不少对国家是很有贡献的,如果因信仰的缘故而歧视他们,更是不适宜。因此取消宗教信仰
自由,是一个狭窄而不高明的政策,只会造成彼此的猜忌和不和,不会对国家有利。 (3)信仰宗教的
自由“不必限制”。宗教信仰的目的是劝人为善,使人精神上充实。另外也使人的良知更敏锐,补助
法律之不足,所以是适宜提倡,而不必限制。在外国的历史中,可以看到,每逢政治干涉教信仰,一
定造成流血的惨剧。因此现代化的国家,在法律中多规定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其实“宗教是帝国
主义的工具”的说法是不够客观的。·以博爱、自由、平等为主旨,与帝国主义的强暴、霸道、适得
其反、绝不能混为一谈
四、五年运动与布道工作
当时教会的领袖面对教会的难处,便聚在一起来恳切祈祷,商量应付的方法。当时的联合教会机
构是“中华全国基督协进会”,它是在 1922 年成立,到 1929 年这机构已能代表全国二十万以上的信
徒,可说是中国教会最大和最有代表性的联合机构。协进会首先在广州、上海、沈阳、北京和武昌分
别召开教会领袖的退修会,讨论教会当前的形势。经过祷告一致同意推行“五年奋进布道运动”,这
中 国 教 会 史 73

个运动的目的是改变教会的弱势,使信徒灵命进步,信徒人数在五年内增长一倍,这运动简称“五年
运动”。
1.五年运动的预备期
时间为 1929 年 5 月 12 日,第七届全国性的年会,首先在杭州举行,把从退修会中产生出来的建
议,提交出来,慎重考虑和研究,经过全体代表通过,才正式推行。另外又在宗教的刊物中,特别在
“中华归主”月刊中,为五年运动作介绍、宣传和鼓励。使信徒一致行动,复兴教会。此外,在“五
年运动”前调查各地教会会友的实际数目,以确定中国教会的实际情况。五年运动的工作人员,必须
从各地教会选拔出,然后组织起来,互相配搭。筹备的工作有四方面:宣传、调查、选拔工作人员和
让各地教会策划推行的细则。
要将这些工作推行到全国,肯定是有困难。其中有两方面的困难是比较特殊:
一是信徒人数调查的困难,各教会都没有准确的会友数目。有些信徒搬迁了,有些去了另一间教
会聚会,名字可能会重复,而有些则可能在战乱中死亡了,或自然死亡了,因此实在没有详细统计的
数字。
二是少数教会领袖抨击“五年运动”传统的传道人,不主张筹办大型的活动,对于调查工作和目
标的拟定,更认为不属灵。
2.五年运动的内容
内容包括六样工作大纲,这六样都是各教会的实际需要,但次序先后可以不同。
1)布道事工的扩展:
福音的传播是整个五年计划的重点。一个正确的、健康的教会都会重视传福音的工作。如果只着
重运动,不传福音,就不是正确的路线了。五年运动主张用多样化的方法去传福音,其中包括个人布
道、布道团、巡回布道等,当时著名的有“伯特利环游布道团”、“乡村布道团”等。城市教会也把
握节日的机会,举行布道会,使得救的人数增加。此外,还有电台布道、演讲布道等。
2)改进宗教教育:
鼓励教会办主日学,以圣经知识来教导信徒和儿童。信主的人数增加是不够,更要教导信徒在灵
命上进深,故必须有圣经的教育。“五年运动”选派了十二个委员,组织一个宗教教育委员会,专职
探讨教会在教育方面的设施和改进。
3)基督化家庭的提倡:基督化家庭是栽培信徒灵性的重要地方,要把基督的教训实行在家庭中,
带领子女学习圣经是很重要的。教会开始举办与家庭生活有关的活动,例如:子女教育、家庭卫生讲
座,或娱乐等。以此帮助信徒在家庭中实行基督的教训。
4)识字运动:当时中国有百分之八十五是文盲。因文盲者不能自己读圣经,故在知识方面比较落
后,要正确深入的去理解神的话语也比较困难。因此他们召开全国性的“识字运动研究会”参加的有
十一个省的九十几个代表,一同商讨推动识字运动的种种问题。
5)受托主义:指信徒把一切都奉献给神,以致今生所有一切都属于神,这是基督徒应有的态度,
也是灵命进深的人生观。信徒把金钱、时间、家庭、婴儿等等都奉献给神。中国的教会因而更能自立、
自养,教会的信徒也更加成熟。
6)青年事业的倡导:主要是教育青年信徒。事实上,教会是青年人“灵性的家庭”,而青年人乃
是教会的生力军,彼此关系密切。教会把年青人的需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五年运动对青年人提出了四
方面的培养:(1)青年布道(2)青年修养(3)青年事业(4)学生事业。
五年运动的口号是:“求主奋兴你的教会,先奋兴我!”这也是五年运动中教会的祷告。在 1935
年的 5 月,五年运动顺利结束。结果教会复兴,信徒得到培养和造就,信主的人数也大大增加,五年
74 中 国 教 会 史

运动成为中国教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五、抗日时期的教会
1.日本侵略中国时,日本人对教会的态度
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一直很大,对于日本侵略中国的行为,教会是坚决反对的。1931 年九·
一八事件发生后,教会联合抗议,并且把九月廿七日定为“国难祈祷日”。此外,还通过布道家,“艾
迪”的联络,致电给各国政府和新闻机构“揭露事实,要求主持公道。1933 年 3 月 4 日又致电“世界
基督教协会”为日本侵略东三省的事主持公义。这一切行动和舆论对日本非常不利,因此日本对中国
教会并没有好感。加上教会中有很多知识分子,很有发挥言论的作用和组织反抗的力量,所以战争期
间,日本对教会一方面加以逼迫和残杀;另一方面也利用和控制知识分子,对知识分子非常警觉、不
肯放过。
2.沦陷时期(1937-1945 年)教会的遭遇
这可从三方面来看:
1)教会与中国同受苦难,同样被轰炸,残杀,没有区别。
2)教会的医院和学校,很快便被日本军兵占领和使用了。
3)日本为了监视和控制教会,为教会设立了“教团”。
“教团”是日本用来监视利用和控制中国教会的组织,“教团”的总干事是“石川四郎”。他在
上海、山东、汉口、南京、北京、苏州,招募教会参加教团,不参加的一律解散。有些教会为了维持
工作和聚会就参加了“教团”。
4)中国人对教会的态度。
这时大敌当前,国、共两党再度合作,进入“共赴国难”的时期。对基督教的态度都改善了,大
家对基督教的医疗工作大加赞赏。许多传教士也留下来为中国人民抗日而服务,当中在战争中牺牲的
也不少。但在 1941 年太平洋战争发动后,西方教士成为日本人捉拿对象,当时有二千人抓入集中营,
其他被迫离开中国。总而言之,由于教会和传教士在战争中的牺牲和服务。所以这时期的国家政府和
国内人士,都对基督教相当尊敬。
3.教会在抗日战争中所起的作用及教会的事工
1)参加世界性的教会会议:
其实基督教会自从建立以来,一直与世界各地的基督教会都有联系。在抗日时期所举行的世界性
重要会议,中国都有派代表参加。例如:1937 年 7 月的“牛津会议”,同年八月在爱丁堡的“信礼大
会”,十二月在马德拉斯举行的“世界宣教大会”中国都有代表参加,并且都是由中国信徒来作代表。
2)抗日战争时期,布道和教育事工仍继续维持。
当时民国首都已迁往重庆,教会的重要事工也同样迁移,例如:贾玉铭的灵修学院,从南京搬到
四川。其他教会的中学、大学、孤儿院都由沦陷区搬到大后方,以便维持教会的慈善、布道和教育工
作。教会当时成了受难人民的避难处,在战火的危险中,神还是为中国打开了福音的门。
3)教会在战争时为国家提供了救援和医疗的服务。
后方的教会由于没有日本政府的破坏,所以更加活泼和有生气。教会除维持原来的工作外,更增
加了救援工作,救济难民和救护伤兵。此外,又收容难民,服务伤兵,发挥爱心和互助的精神。
4)乡村的建设。
我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农村人口占了全国的大多数。事实上,农村有很多实际的需要,不
能单单传福音。因此在 1928 年后,教会开始对农村全面的关怀,招募和训练乡村教会的信徒,希望在
乡村教会中树立基督教的服务中心。其实早在 1930 年,教会已发动知识分子到乡村服务,直到 1937
中 国 教 会 史 75

年抗日战争时才正式成功,这可说是时势造成的结果。
5)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
基督徒学生运动是世界性的运动,其中包括大学生归信耶稣,和大学生献身传道等等。在中日战
争时期,中国教会的学生运动开始迈向成熟,这与学生积极参加救济工作和下乡服务有关。在战祸之
中,他们确实成长了,患难和挑战,使人趋向成熟。
六、战后重建的教会
1945 年,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以后四、五年的时间,教会与国家一同经历了一些重要的变动。
1945-1949 年,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1.战后背景
抗战胜利了,但国家并没有真正的太平。国家的当权人,争权夺利,形成一片内战的局面,民不
聊生。政府官员,贪污腐败,社会生活动荡不安,没有保障。国家经济亦面临崩溃,国家前途,好像
黑暗一片。抗战胜利的光荣过去,和平快乐的景象却幻灭,外患方息,内战又起,人民其实都对战争
厌倦了。总括来说,当时的危机可归纳为四大方面。
1)内战危机:
国、共两党,一边在和平谈判;一边又武装冲突。人民对此厌恶极了,但国、共两党始终在政治
上不能取得一致。
2)通货膨胀的经济危机:战争一旦爆发,便不免征收兵粮,老百姓负担自然加重,苦不堪言。而
政府当局又因战事牵连,无法顾及国家的生产建设。经济面临崩溃,以致通货膨胀无法控制。
3)人民的失望:反饥饿和反内战的“示威”兴起,学生集体活动,掀起好几次示威和暴乱的场面。
国民政府以高压手段镇压学生,漠视了人民的权利和自由,使人民更加不满。
4)政府失去民心:当时人民对政府完全失去了信心,人民与政府既不能一心,行动便不能一致,
国家就更加混乱了。
2.教会重建
虽然局势不安,国家混乱,但教会在这四、五年内还是得到重建,有一番蓬勃的发展。当时教会
的布道会和奋兴会纷纷举行,得救人数再度增加。战后的教会在 1946 年推行一次“三年计划”,希
望三年后教会不但可重建,并且得以发展。
“三年奋进运动”的时间由 1946 年冬至 1949 年冬。“三年运动”的目标是:(一)增加热心信徒
的人数。(二)加强教会的力量,使教会富有生命和能力。(三)再度促使教会合一与合作。(四)提高社
区和国家的精神生活。这四个目标是很基本和合乎圣经,而且相当全面。不但注重布道和栽培,也注
意对国家和社区的影响;不但注重个别教会的成长,也注重教会与教会之间的合作。
这次奋进运动,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却非常有效。1949 年,信徒人数已是八十三万五千人,
增长了百分之五十六(有统计说当时中国信徒人数有一百七十万人)。这是很大的成功。要不是教会有
这几年的增长和进步,相信教会面对以后的风波,就更难站立得稳了。在这三年中,堂会从五千八百
间,增加到六千五百多间,共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这三年教会事工发展非常蓬勃,教会的精神很积
极,信徒的表现很努力,也深受同胞们的欢迎。
3.教会在三年奋进运动中的困难
由于通货膨胀,使许多事工因经济问题而在发展中受到挫折。乡村服务和文字工作方面最受经济
环境的打击,物价上涨,印刷出版方面亦大受限止,战后这几年,基督教的新书出版量是比较少。
当时留在中国的外国传教士已经不多了,中日战争初期留在中国的传教士,有三分之一被捉进集
中营;三分之一被迫回国,剩下的只有千余人。
76 中 国 教 会 史

有关当时西方传教士的情况:(1)大批从西方国家回到中国来。(2)重视移交的工夫,外国传教士
自己退到辅助的地位。(3)更加改善和中国人士的关系。(4)传教士知道留在中国的日子已经不多,1949
年后,在新制度下,都全部离开了。
在动荡的局势下,信徒认为教会是“时代的先知”,必须伸张正义,作社会的明灯。许多基督徒
发表了他们对时局的主张和宣言,呼吁同胞停止内战;停止彼此残杀;停止以武力和暴力来谋求统一
等等。这时的教会已经觉醒到,教会是有社会责任的。

第十七章  近代基督教会的磨难和发展
一、中国近代基督教会简史
中 国 教 会 史 77

第二次世界中战在 1945 年停止,结束了日本侵占中国的八年时期。教会的复原工作,首先可见到


西方各基督教国家,又透过昔日的海外宣教团体,差派大批的宣教士来华。其次,在对日战争中被拘
留于中国大陆各集中营的老传教士,于出狱重获自由后,除了极少数因健康问题而回返母国外,多数
都重返昔日的工场继续他们过去在华未完成的宣教工作。因此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教士就恢复到战前
的人数,并且继续不断地有生力军的涌入。他们一面作物质的救济,与中国同胞建立关系,一面重建
教堂和聚会点,重组教会,招集昔日四散的信徒,恢复崇拜和聚会,为着重振基督教会努力不懈。
中国教会本身方面亦不落人后,当许多的西方宣教机构正届临来华宣教的百周年或金禧周年的时
刻,藉着教会利用纪念庆祝之余,聚集同工于一堂,共商未来计划,拟定策略,积极作周密的发展计
划,这时期各教派教会都显得士气高昂,充满信心。
中国教会布置妥当后,向同胞广传福音,这时开拓新教会的使命感十分强烈,加上许多教会的领
袖,无论是专职的牧师或是平信徒,都因为经历了苦难的洗礼,对生命的有清楚的看法,故对群众有
说服力,他们又努力把握时光,宣扬福音于各地,使皈依基督教的人急速地增加起来。其中表现杰出
传道者有王明道、倪析声、计志文、陈崇桂、王载、王峙、贾玉铭、杨绍唐、鲍哲庆、江长川、赵君
影、赵柳塘、陈维屏、敬奠瀛等人。
就在上述中西传教士以及传教团体的齐心努力之下,基督教在中国再次有了丰硕的收获,据统计,
到解放前(1949 年),信徒人数已增至八十三万余人,与战前最后一次统计人数(1936 年)的五十三万
余人相比,已增加了百分之五十三,而教堂的数目也增加到六千五百余所,较战前的统计增加了百分
之十二,这都充分显示战后基督教全面复苏的景象。
另外,基督教会于战后全面复苏的景象,还可从其文字宣教事业之急速和蓬勃发展中见其端倪。
圣经公会印行的中文圣经,单在 1946 年就分送出三百万本,而其他几家有悠久历史的教会书局与出版
部,像广学会、青年会出版部、浸信会出版部等,也都配合战后广大的市场,出版了数量极多的书籍,
以供各方之需。从学术思想、教会历史、新旧约释经解经书、讲道集、诗歌集及至福音单张,应有尽
有,内容繁多,或旧著重印,或译著新印,或新著出版,总计其各类图书的出版与销量都远超过战前
的最高纪录。当时,在战前已积极筹划及编译的《基督教历代名著》五十三卷的计划,因战乱被迫停
止,如今又再度恢复工作并完成。这「基督教历代名著」五十三卷的编译完成使基督教有了与佛教的
《大藏经》,道教的《道藏经》相抗衡的经典著作,这意义十分重要。
战后在基督教教育方面也有丰硕的成果,各基督教会设立的大中学校,如金陵、燕京、东吴、圣
约翰、华中、齐鲁、沪江、之江、岭南等院校,都全面覆校,由大后方迁返原校复课。至一九四七年,
也就是战争胜利后的两年,全国各教会大学招生时,申请人学者高达十一万人之多,远远超出各校可
能容纳之量数倍之多;各教派设立的神学院校,也于战后全面覆校上课,积极培植新一代的教会工人。
据统计显示,到解放前时,新出道的传教士连同旧有牧师的总数,已恢复战前的数目;而在这一个时
期入学的神学生,除了数量增加之外,他们的质量也大为提高,其中有许多位大专毕业的献身者。
二、三自运动教会时期(1949-1958 年)
第一个阶段的教会可以称之为“三自运动”教会时期,透过“自治、自养、自传”的三自运动,
“三自”的口号响遍于当时教会之中,也如荼如火地进行于教会之中。
三自运动推行全国教会也是有过一番热烈的对抗。1950 年的十月,在上海举行的中华基督教协进
会第十四届年会之会议中,自始即以“宣言”的内容为会议代表们分歧的焦点。缪秋笙、朱友渔为首
的一派教会人仕,深觉宗教要超越于政治,认为三自运动应该是立基宗教立场进行,毋需立基于政治
立场上,更不必提出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及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所谓“反三敌”主义于教会之中,教
会合作团体亦应处超然地位,不必要直接与政治。虽然年议会中,许多地区代表诉苦教会正受中共地
78 中 国 教 会 史

方干部的压迫,重要教派领袖也警告这样的运动将危害到国外差会继续对国内教会的支持,要求慎重
考虑未来的教会路线。然而在政府的交涉下,大会选出吴高梓为新主席,吴耀宗、吴贻芳、崔宪祥为
副主席,鲍哲庆、江长川、陈见真、邓裕志等三十人为执行委员。大会也通过拥护《宣言》,要号召信
徒踊跃签名,并决定五年内完成“三自”,各区组成三自运动促进委员会推动委员来推动工作。
三、三面红旗的教会时期(1958-1966 年)
1958 年的时候,政府发动了三面红旗大跃进运动。三面红旗指的是“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工
农业生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大运动。又因此三大运动都是指向社会主义改造的跃进计划,故
又称“大跃进”运动。整个大跃进运动共推动约有八年之久,至文化大革命发生后方告停止。
在本段八年的大跃进运动时期,在政治、经济方面都具特色,基督教会在本时期中亦深受政治的
影响而以一种新的形态生存下去。
政府在统治十年后,认为形势已大好,在已有的基础上,要通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将中国
从社会主义的现状推进至共产主义的理想境界,所以发动了三面红旗的大跃进运动。而大跃进运动一
推动起来,全国民众都要动员投入,基督教会中的基督徒不能例外,也被命令要积极参与投入。
大体来说,自 1958 年进入大跃进运动以后,三自教会纷纷投入此运动的行列,从而有了两方面
的影响产生∶一是因大跃进运动使全国人民都被召动员,投入极忙碌的生产活动之中,使得定期聚会
礼拜因无人参加而停止。尤其是日以继夜大炼钢铁,更使得教友已无时间往教聚会,而圣职人员忙于
政治学习或参加劳动,在工厂或农场工作,离开教会,迫使聚会停顿和教会关闭。三自会于此也开始
将各地教会联合并合并,大致每区一个,其余则关闭,将教堂移作他用,而教会活动一周只有一次主
日礼拜。以北京为例,原来有六十五间教会,到本时期已减为东南西北每一间了。二是因大跃进运动
进行二年后(1960 年),由于运动过于激进,引起的变动太大,使得人民心存不满而退缩,结果造成经
济上的危机,毛泽东让出主席之位由刘少奇出任。教会因行政体系在宗教政策上的放松,而获得复苏
的机会。以广东为例,60 年之后,教会礼拜日数目增多,二百个席位的教堂皆能满座。1964 年复活
节,举行音乐崇拜,更借青年会大会堂,出席人数高达二千人。
在这段时期,基督教会因政治大跃进运动的推行,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减少与缩小,幸好 60 年后,
藉着修正主义路线的抬头,获得喘息机会。但是教会中的信徒仍在不断接受学习,接受自我的改造,
并且必须在服从生产、服从国家法令和社会主义利益的前提下,安排宗教生活。
四、文化大革命的教会时期(1966-1976 年)
简单的说,文革期间教会虽然遭遇许多的逼迫,但是教会藉着这时期形成了复兴的暗流。文化大
革命缘起于 1965 年十一月十日,由毛泽东授意姚文元在上海的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抨击刘少奇所领导的政治体系,展开了日后全国性斗争的序幕。在文革的十年内,基督教会受到最炽
烈的冲击与挑战。当中的历史可分成几个段落来说明∶
1.文革的头三年,教会受到空前的破坏,教牧与教友受到暴虐对待。当时红卫兵群众,在意识思
想上已被教育成极左的狂热份子,在意识形态上,对宗教极度仇恨。当毛泽东提出破四旧“旧文化、
旧习惯、旧思想、旧风俗 ”的口号,并要求红卫兵以实际行动表现时,他们如猛虎出押,而基督教
会又有“四旧“的形象,故首当其冲,遭暴虐破坏。他们捣毁教堂,凌辱信徒(剃光头、游街示众,
戴高帽),焚烧圣经。在这种无情而澈底的打击下,各地的基督教会被迫停止公开活动,基督教徒再经
历一次苦难的煎敷。
2.到了文化大革命武斗结束的 1969 年之后,对基督徒私刑与暴虐,公开凌辱的情形已大为减少。
但文革的意识然笼罩在这段时期,为配合当时政治而有的所谓“战斗性的生产建设意识”,教会的信
仰与活动被认为是会腐蚀麻痹人民的劳动力,会严重阻碍生产建设,因此仍然禁止教会有公开的活动。
中 国 教 会 史 79

另外,更藉 1968 年成立的“清理阶级队伍运动”,对基督教界的人士作清理调查的工作,又把不少


的教会人仕冠以“反革命”之罪而判处徒刑,并要求教牧人员参加“学习”。
3.到 1971 年的时候,中国政府基于宗教政策上的应用,认为宗教应为外交所用,于是应巴基斯
坦大使馆之请求,在北京重开米市街教堂,但只供外人与外籍游客使用,中国基督徒仍禁止入内礼拜。
当时只有一些“三自”的领袖人物,如吴耀宗、丁光训才可以代表中国基督教会接待外国来访问的宾
客。
4.1971 年后,虽然教会都关闭了,但这只表示有形的教会的关闭,事实上在全国各地,基督教
徒透过家庭聚会的方式,秘密聚会崇拜。这种名叫“家庭教会”的无形教会,虽不是萌芽于这段期间,
但是成长,茁壮于这段受苦害的时期。许多人的心灵在文革中创伤,信徒却愿意把福音传开,成为心
灵创伤的医治。另外,信徒在苦难中更加同心。也神兴起不少游行布道者,而平信徒热切起来传福音。
综结本阶段的历史,基督教会有如浮萍落叶,承受文革大风暴的吹袭,受到史无前例的摧残和全
面的抑制,信徒经历了中国基督教自有历史以来最大的苦难与迫害。这时只有“家庭教会”在这段时
期中蓬勃成长,虽然仍嫌薄弱,但是在苦难中的团契与安慰更具能力,家庭教会为本段文革迫害教会
时期带来了一线曙光,也带来了盼望。
五. 四化运动的教会时期(1976 年起)
中国基督教会历史的第四个阶段,也是四个“现代化运动”的时期。本段时期起于 1976 年十月
打倒文革时极左的江青、王洪文、张春桥、姚文元四人帮集团之时。次年,邓小平复出,重掌政权,
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农业、科学、国防运动”,而开展了本段历史的序幕。
在 1976 年后,为配合四化运动,对宗教不施加压力,更注意到宗教能对外交有所益处,对四化
的推展也有所助益的观点,故整个宗教政策由过去“强制”、“敌视”而转到“温和”的路线。
从 1979 年起,政府采取把大量教会恢复的温和路线后,造成各个教堂聚会满座的情形。自改革
开放以来,在许多的政策上都一改文革时的路线,重走修正主义路线,给人民有较温和与开放的感觉,
对外关系上,也一改旧有的路线,结好西方国家,以图谋对中国有更大的益处。
1980 年上海会议有来自十六个省份的 37 位代表,由丁光训担任主席,会议中经讨论后,决定重
印圣经,许多教牧人员获得平反,覆刊三自会机关刊物《天风杂志》;又决定把南京神学院覆校,以栽
培新的教牧人员。
1980 年的十月六日至十三日,根据上次上海会议的决定,在南京召开了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
议,期望以这次的全国会议,落实他们在文革之后的教会路线,出席这次会议的代表共有 176 人,包
括来自廿五个省、市、自治区及五个少数民族的教会代表。
关于开放具组织性教会事宜,会中接纳上海会议的提议,成立了全国性教务机构,定名为“中国
基督教协会”。其工作的大纲在做好教牧工作,栽培传道人,出版圣经和灵修书刊,加强和各地教会
和信徒的联系;而“协会”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的关系,则未详细阐释,只说是“分工
合作的关系”。
南京会议也通过“中国基督教协会章程”与“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章程”,并决定在
会议结束后,立刻与各地的教会合作,召开地区性会议,以落实他们的决议。南京会议的召开与会议
的决议,可说是本期内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里程碑。

第十八章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
在本章里面,值得我们一提的事是中文圣经的翻译工作。现在我们所用的和合本圣经,在未诞生
80 中 国 教 会 史

前,曾经有好多人为此而努力。中文圣经翻译的过程是令人敬佩的,若圣经没有被翻译为中文,中国
信徒便得不着神的话语,结果都会因灵命乾渴而死了。
关于中文圣经翻译的过程,我们分两部份来介绍。
一、景教和天主教的中文圣经略述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最早可推至唐朝。公元 635 年,东方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教士阿罗本从波斯抵
达西安传教译经,时称景教。根据公元 1625 年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记,其中有
《真经》、《旧法》、《经留二十七部》和《翻经建寺》等语,证实在唐朝时已有翻译圣经之举,并有一
部份译本出版与流传,但并非全译,译本亦已失传。
古代景教徒所使用的圣经将四福音书的“马太”译为“明泰”,“路加”为“卢伽”,“约翰”
为“瑜罕难”,“天上区仙”是天使的翻译。景教来华时翻译过二十五部之多,但因为当时印刷术不
流行,日子久了,便失传了,这是非常可惜。景教翻译的圣经,是从道教和佛教等其他宗教经典中找
出合适的词汇,然后应用在圣经上,这样会很容易失去原来信仰的原意,是很严重的错误。读经是要
把经文原来的意思找出来,而不是把自己已有的想法放进去,以此当作解释。我们必须谦卑 ,完全挪
开自己主观的想法,专心一志把圣经的原意找出,这样解经才是对我们有益的。
元朝时,西欧天主教方济各会派传教士到中国传教,当天主教在十三世纪传入中国后,很快就把
旧约诗篇和新约全书,译为蒙古语。因为当时是元朝,是蒙古人的天下,但这些译本亦早已失传了。
据孟高维诺主教于 1305 年 1 月 8 日从北京寄给罗马教皇的信中提到,“现在我已将全部新约和诗篇
译成中文,并请人用最优美书法抄写完毕。”但未见流传,以后的耶稣会教士并没有从事圣经翻译工
作。明朝末年至清朝初年,西欧天主教传教士重入中国传教期间,在长达 130 年传教之际,并未见有
圣经中文译本出版,只是在他们的中文著作中和供信徒诵读的问答中引用了一部份经文。
18 世纪初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巴设曾将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译成中文。这批译稿现
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基督教的马礼逊所参考的是那个译本的抄本,现存放于香港大学的图书馆内,
这“巴设译本”是现存最古老的中文圣经。但是否为巴设所译,尚待考证。
18 世纪天主教的耶稣会又翻译圣经,有关详情,简述如下:耶稣会的教士翻译圣经的用词和基
督教的不同,尤其在名字方面,例如:“约翰”称为“圣若望”;“保罗”译为“圣保禄”等等。旧
约的“出埃及记”、天主教译为“出谷记”;“民数记”译为“户借记”。但无论如何,圣经只有一
本,原文只有一本,神的启示亦只有一个。只是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下,出现了不同的翻译
罢了。1946 年至 1961 年间是完成一本“思高圣经学会”的译本,是最近代的译本,思高译本是历代
以来天主教中文圣经中的最佳译本。
二、基督教的圣经翻译
基督教鼓励信徒研读圣经、相信人可以通过圣经来认识神的旨意,因而认识到基督徒应有的生活。
因此基督教传教士一到中国,便从事翻译圣经的工作。
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到 19 世纪初年才开始着手将圣经翻译成中文,最早的中文译本在 1822 年出现,
译者为在印度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士曼,称作“马士曼译本”。在中国教会历史上,有三次最重要的
中文圣经翻译工作及一些方言圣经翻译和少数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
第一 是 1819 年马礼逊的译本,第一位前往中国传教的新教传教士是英国人马礼逊,他是在 1807
年抵达广州的。1814 年出版了他单独翻译的新约全书,1823 年,他和另一位新教传教士米怜合作下
完成旧约全书之后出版中文圣经全译本,取名《神天圣书》,线装本,共 21 册,史称“马礼逊译本”。
从此,基督教的全部经典得以完整地介绍给中国人民。
翻译圣经实在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1807 年马礼逊到达中国就开始从事翻译圣经工作,用了十二
中 国 教 会 史 81

年才全部完成,1819 年正式结束全部翻译工作。旧约部份还是与米怜博士合作完成,到了 1823 年才


正式出版。
1804 年,由马礼逊的儿子马儒翰、英国传教士麦都思、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和德国传教士郭实腊
合作修订的圣经中文译本问世,史称“郭实腊译本”。
太平天国初期所用的新约全书,为郭实腊译本,定名为《救主耶稣新遗诏书》。1853 年太平天国
定都南京后,又出版了该译本一部份旧约经书,在太平军辖区流传甚广。
第二 是 1853 年由各差会派代表合作翻译的“代表译本”。1853 年的委员译本由于翻译时人多,
意见纷纷,使问题不容易解决,例如:称“神”还是“上帝”、“受洗”还是“受浸”。当时翻译者
态度非常认真,往往因一个字,引经据典来争辩,使工作加倍困难。传教士“娄理华”翻译工作还没
完成,二十八岁就被海盗打伤抛下海殉道了,使翻译工作受到影响。委员译本在 1843 年开始工作,直
到 1853 年才正式出版。
1843 年 8 月,在华新教传教士在香港举行代表会议时,通过一项决议,要求根据以前译本重译
圣经。在重译的过程中,参与翻译的传教士内部发生了译名争执,其中意见最大的,是对宇宙主宰的
中文译名究竟应该称“神”或称“上帝”无法取得一致;结果各不相让,分成两个翻译班子,各自为
政,进行翻译。
用称“上帝”的班子在 1852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854 年出版了旧约全书,由大英圣书公会发行,
史称“委办译本”。
用称“神”的班子则在 1863 年出版了“神版”圣经全译本,史称“裨治文译本”。
到 1868 年,由浸信会传教士高德主持的译经工作完成并出版,史称“高德译本”。以上所有版
本译文均用古文。
但在“高德译本”出版之前,在 1857 年已出现第一部中文官话圣经译本,是由英国传教士麦都
思主持的,请了一位南京人当助手,被称为南京话版圣经,但只有新约全书。
另一部中文官话圣经译本是北方官话版本,在 1868 年出版,由美国传教士施约瑟主译,史称“施
约瑟北方官话译本”。接着,他又用浅文理译经,在 1902 年出版,史称“施约瑟浅文理译本”。
第三 是 1919 年完成的“和合译本”翻译,也就是今天在中国信徒中间通行的这部和合本圣经。
十九世纪中,传教士醒觉到用白话文来翻译圣经,才能使广大群众看得懂。当时不少传教士自行翻译,
因而造成互相不一致的现象。1890 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全国会议,通过一项决议,由新教各
宗派联合组成一个翻译班子,分成三组,分别负责文理、浅文理和白话文三种译本。这才正式决议翻
译全国性的标准圣经。经过 28 年的努力,在 1919 年出版,其中以白话文版的“国语和合本译本”最
受欢迎,经过 80 多个春秋,这部译本在中国仍广为使用,但分称“上帝”和“神”两种版本。
翻译工作由 1890 年开始,直到 1919 年才告完成,足足用了二十七年时间。事实上,今天我们手
上这本圣经,是来得极不容易。它汇合了无数人才,用了 29 年的心血才完成。所以每当我们打开圣经
时,让我们能够用坚毅的精神、来追求神的话语,明白神的心意。
由于各时代人们应用的语言不同,马礼逊翻译的是文言圣经,以后的译本还分“深文言”和“浅
文言”圣经,现在用的“和合本”圣经则是“白话”的。“和合本”的确为中国人的福音工作立下了
许多功劳。它的地位一直维持至 21 世纪。虽然在 20 世纪的七十年代中国人教会之间出现了《新译本》

《当代译本》
、《联合译本》,按原文直译的《吕振中译本》,皆无法取代和合本的地位。
上述译本出版后,外国在华差会曾公开表示∶希望这是由外国传教士主持翻译的最后一个译本,
盼望今后中国基督徒学者能肩负起翻译圣经的重任,出版一部符合原文的,又能适合中国最多数读者
的中文圣经。
82 中 国 教 会 史

60 年之后,一部完全由中国基督徒学者合作翻译的“现代中文译本”圣经终于在香港出版。这
批中国译者是∶许牧世、骆维仁、周联华、王成章和焦明。这个译本至今未能广泛流传。
圣经的中译是一项神圣的任务,译者首先必须是虔诚的基督徒;其次,他们必须接受严格的中文
和外国语(古希伯来文、古希腊文、德文、英文等)的训练;再次,他们必须熟悉经文和教会史;最
后,他们必须摆脱世俗意识型态和偏见的控制,用纯洁的中文进行合作,统一对宇宙主宰的称呼,不
受宗派影响。分布在海内外的基督教界有识之士要捐弃成见,并集资成立中文圣经翻译基金会,物色
青年基督徒献身于此事业,经过若干年的训练,然后合作着手翻译,并以中国基督徒捐献的款项,进
行印刷、出版和发行。这是百年大计,利于千秋。
第四 传教士还曾致力于使用方言翻译圣经的工作。
上海方言译本有中文和拉丁字母拼音两种版本。最早出版的是由麦都思翻译的约翰福音上海土白
中文译本,1847 年在上海出版。
1853 年在伦敦出版了拉丁字母拼音译本。1870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上海土白中文译本。旧约译本
早在 1854 年出版了创世记,直到 1908 年出版了旧约全书上海土白中文全译本。
宁波土白译本最早出现在 1852 年,出版了新约中的四福音书。1868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901 年
出版了旧约全书,1923 年出版了修订译本,有宁波土白中文译本和拉丁字母拼音译本两种版本。
苏州土白译本只有中文版。1879 年初次出版福音书和使徒行传,1892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908
年出版旧约全书。
福州土白译本全用拉丁字母拼音。福州土白译本最早出现的是在 1852 年出版的马太福音,1856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888 年出版了旧约全书,1891 年出版了全译本,1909 年出版了修订本。福州土
白有中文和拉丁字母拼音两种版本,1921 至 1925 年间还出版以注音符号排版的福州土白四福音书。
此外,还有温州土白、杭州土白和金华土白的圣经译本,有中文和拉丁字母拼音两种版本。
厦门土白译本最早出现于 1852 年,用拉丁字母拼音首先出版约翰福音,1873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
1884 年出版了旧约全书。由台湾出版的厦门土白译本新约全书在 1933 年才正式发行,1965 年又出版
了修订版新约全书附诗篇。
汕头土白译本新约全书在 1898 年出版,是用中文排版。用拉丁字母拼音排版的新约全书在 1905
年出版。1922 年出版了汕头土白中文全译本圣经。
广州土白译本最早出现的是在 1862 年出版的四福音书,1886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894 年出了圣
经全译本,以上均用中文排版。拉丁字母拼音圣经广州土白全译本是在 1905 年出版的,1959 年出版
了广州土白中文圣经全译本。
客家土白的圣经译本,最早的有 1860 年出版的四福音书,1883 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916 年出版
了圣经全译本。
1965 年在台湾出版了客家土白约翰福音,用中文和拉丁字母拼音对照的译本。
此外,尚有直隶、天津、胶东、山东、海南、建宁、汀州、兴化等土白圣经译本陆续出版。台湾
圣经公会从 1965 年至今,已先后出版 5 种台湾山地土白的圣经译本。
第五 传教士还翻译出版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
从 19 世纪 60 年代开始,到 20 世纪初年,已经出版了满文、蒙古文、朝鲜文、俄文、藏缅文、
藏汉文、傣文、花苗文、苗华文、黑苗文、僮族文、栗僳文、拉家文等 30 余种少数民族语言圣经译本,
大部份是用传教士们创造设计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出版的。在原来没有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
仍沿用传教士创造的文字从事文化学习和出版图书。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出版已有 150 多年的历史,可惜由于政治动荡,在国内已不能见到所有的版本,
中 国 教 会 史 83

如今在美国纽约圣经会图书馆、英国伦敦博物馆和香港等地还有珍藏。
传教士们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翻译圣经,为的是能让中国各族人民诵读,使不少人信仰了基督,
他们的功绩,将载入史册,永志不忘。
三、圣经在中国的传播
圣经在中国传播的历史可分为五个阶段,即(一)1840 年之前,
(二)1840 至 1860 年,
(三)1860
至 1900 年,(四)1900 至 1950 年,(五)1950 年至今。
(一)1840 年之前,由于清朝政府禁教政策,圣经的印行与传播被严加禁止。马礼逊的中文全
译本圣经在南洋印好后,都是秘密运入中国国境的。当时传教士曾用一些中国人在广州散发,结果都
失败。传教士们也曾冒险到中国沿海地区散发圣经、福音书和小册、单张等,全部是免费赠送的,并
未见有何成效。
英国和美国的圣经会对在中国沿海散发圣经曾有过大量资助,仅从 1834 至 1836 年间,美国圣经
会就寄赠 2 万 3 千美元给在中国的传教士。这笔款项即使在 160 多年之后的今天,对一家四口的普通
美国平民来,也足可供一年以上的各项生活开支,而在当时,都是美国基督徒五分、一角美元奉献积
聚而汇往中国的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新教第一位牧师梁发曾在 1832 年出版了他编写的《劝世良言》一书共约 10
万字,载有 60 多篇文章,其中直接抄录圣经经文的有 26 篇,先抄一段经文然后加以阐发的有 35 篇,
都为梁发所写学道经历。1836 年,由传教士雇用的中国人前往广州龙藏街散发时,正值清朝地方政府
举行一年一度考秀才的乡试,其中有一人在进入考棚前拿到一本《劝世良言》,此人即后来发动太平军
起义的领袖洪秀全。在他定都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期内,曾印发了大量圣经散发给太平军阅读,撒下了
不少福音种子。
(二)1840 至 1860 年。在此期内,先由郭实腊在 1844 年在香港组织了“汉会”又称“汉福会”,
招募中国人前往内地散发圣经和福音书,他  用了 20 个中国人去做此事。1845 年增加到 80 人,1846
年增至 179 人,1847 年增至 300 人,1848 年增至 1000 人,还用了 100 个传道人,在中国境内 12 个
省活动。
(这是根据郭实腊本人的报告,可信度存疑。)1851 年郭实腊去世,于是在香港的传教士们决
定对郭实腊及其“汉会”进行调查,才发现这批据称多达千人的“汉会”成员大多数是在香港和广东
地区的无业游民和吸食鸦片者。他们在领到圣经和福音书后即分散外出,除散发一部份给邻近的居民
外,把大批圣书等按斤两出售给杂货铺,作为包装食品之用,拿到的钱,则去买毒品当瘾君子了。
裨治文也曾向美国圣经会建议雇用中国人散发圣经。他在 1846 年写给该会的信中称∶“可以付
给他们每人每月 8 至 10 元,前往我们不能去的地方。我现在就是用此法雇了一个中国人外出散发的。”
但是美国圣经会当时没有采纳裨治文的建议。
自此之后,传教士除在已开放的 5 个通商口岸和香港免费散发圣经和福音书外,由于清朝政府仍
严禁传教士进入内地,散发的数量在这一时期估计约有 3 万册,均是免费赠阅。
(三)1860 至 1900 年为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传教士根据条约规定已可进入内地传教,美国、
英国、苏格兰圣经会已开始差派传教士们担任专职代理人,负责传播圣经的任务。
根据过去 30 多年的经验,在华传教士提出了一些新的措施。
1862 年 11 月 28 日,在厦门的一位美国传教士写给美国圣经会的信中说∶“我们从以往的经历
和观察中发现,大量免费散发圣经或布道传单是一个重大的错误,也是一个极大的浪费。” 1863 年
10 月 28 日,美国传教士卫三畏在写给美国圣经会的信中也提到∶“迄今为止,由于不加区别随便乱
发圣经,许多本圣经被掷掉了。”接着卫三畏又写道∶“中国人并非我们所假定的都看得懂圣经。如
果他们还不能够理解圣经,就会把它抛在一边。”同年 12 月 1 日,卫三畏再次写信给美国圣经会,
84 中 国 教 会 史

重新提出这个问题。他认为,由于中国不是一个基督教国家,在中国人还不懂得什么是基督教之前,
就大量散发圣经,其效果并不好。他还提到,“听说已有 5000 本圣经在中国散发,但这不等于说中
国人有多少兴趣去阅读它;真正想用钱去购买圣经的人,那就更少了。”卫三畏最后认为∶首先必须
帮助中国人去查考圣经,在他们懂得圣经的价值之后,再赠送或者出售给中国人,这才是上策。
传教士终于发现,中国老百姓识字的人很少,妇女几乎全部是文盲,把圣经发给他们都看不懂;
而中国的士大夫们(今称知识份子),对西洋人主持翻译的圣经虽有文理、浅文理本,但大多持鄙视态
度,有的还认为是旁门邪道,宁可去念翻译水平高的佛经或只念四书五经去应付考试,升官发财。
针对上述发现的问题,在此一时期内,传教士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1)英、美圣经会决定派遣专职代理人,而且必须是洋人,负责在中国发行圣经的工作。
(2)聘请中国籍学者参加助译圣经工作,努力出版适合士大夫阅读的较高水平的圣经文理译本;另外
出版老百姓能阅读的白话文和土白圣经读本;着手进行供少数民族阅读的译本。
(3)适当收费,收回一部份成本,同时还可抬高圣经的身价。
(4)对所雇用的中国推销员给以圣经知识训练,既做推销员,也当查经员,应付给他们每月 2 元 5
角至 5 元工资等。
经过上述改革,1860 至 1870 年间的圣经等发行量为 10 万册,之后除战乱或自然灾害地区无法
推销外,每年发行量较为稳定上升。
据统计以上三个阶段,到 1900 年止,中文和土白、少数民族版本的圣经和布道书等发行总数累
计共约 2 千 2 百万册,发行地区除西藏外,各省都已有了基督教的圣经和福音书。
(四)1900 至 1950 年为第四阶段。从 1900 年义和团运动到 1911 年推翻清朝建立民国期内,华
北和东部地区发行圣经极端困难,而东南地区则稳步上升,但未能查到发行的估计数字。
1912 至 1937 年应是圣经在中国传播的黄金时期。据 1921 年统计,在华三个圣经会共销售圣经
达 680 余万册,其中全译本有 4 万 5 千册,新约全书 1 万 5 千册,余为福音书等。1922 年至 1925 年
间,中国虽发生非基督教运动,圣经销售量反而激增,据上海出版的英文日报《字林西报》1926 年 2
月 5 日载称∶“一九二五年反帝运动高涨之际,《圣经》在中国的售出高达 374 万册,比一九二四年
增售了 100 万册。”
1937 至 1945 年为抗日战争时期,之后自 1946 至 1949 年为国共内战时期,圣经销售除在西南地
区有所增加外,已大幅下降。
(五)1950 年至今为第五阶段。由于社会种种原因,外国圣经会在 1953 年前全部撤出大陆,由
中国人出任的中华圣经会负责人到 1954 年被免职,机构撤消,人员加入新成立的基督教联合书店,但
因仍有相当数量的库存,从 49 年至 55 年底,圣经在我国大陆的发行量仍达 21 万 2 千册,这是全译
本,而新约全书也有 13 万 8 千册散发,至于福音书等共发行约 300 万册。
但是到了 1966 年的“文化大革命”,教会及基督徒所拥有的圣经及有关读物,几乎全部被唆使
的红卫兵烧光搜尽。作者所有的中外文圣经及教会读物和研究用书,被红卫兵堆在门外,一把火全部
烧光,达千册以上。
可是无论如何,圣经在当时并未全部消灭,在温州、福州等地基督徒所传阅的圣经全文手抄本,
其他地方也有手抄本全部或一部份福音书的秘密传阅。
从 1979 至 1986 年间,我国政府决定允许圣经在基督徒中发行,由官方指定的单位印刷,6 年间
共发售约 500 万册。
1985 年,北京政府批准设立中国案陕基金会,允许该会接受联合圣经会、美国圣经会、日本圣
经会、香港圣经会及欧亚地区一部份圣经会的联合资助技术、资金和专门印刷圣经的纸张,签订了合
中 国 教 会 史 85

同,在南京江宁县建造一座现代灰棚刷厂,每年印刷至少 70 万册中文圣经,并命名为案陕印刷厂。从
1987 年至今十多年来,据案陕基金会公布,已印刷圣经中文简体版和数种少数民族版及辅助读物等达
两千万册。
从 1823 年圣经中译本开始在中国传播至今近有 180 年的历史,根据在华各个圣经会的记录和中
国的记录,总计发行约达 3 亿余部,远远超过其它各派宗教在中国发行的经卷。而基督教的中文圣经,
在“文革”中大部份被毁之后,如今竟又有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如饥似渴地在诵读它,认真地从中寻求
真理和生命的道路。

第十九章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教育的贡献
86 中 国 教 会 史

1860 年以后,西方传教士开始大规模地来到中国从事宣教工作。随著传教的深入开展,一些教会
学校应运而生。
一、早期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状况
传教士在华开办教育的初期,教会学校主要集中在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香港和澳门,通常为附
设在教堂里的洋学堂,规模很小,程度均为小学。
这些学校不仅免收学费,并且还提供一切膳宿生活甚至路费,学生主要为贫苦教徒子弟或无家可
归的乞丐。估计在这一时期,教会小学有 50 所,入学人数在 1000 人左右。最早的教会学校可以追溯
到 1839 年美国传教士布(R.S.Brown)在澳门开办的马礼逊学堂。到 1875 年左右,基督教传教士开
办的学校约有 350 所,学生有 6000 人,仍以小学为主,但教会中学也开始出现。
从 1875 年起,由于西方国家在华开办的企、事业日益增多,同时中国人自己办的实业也开始发
展,中国近代化需要大批的人才。在这种大环境刺激下,教会学校急剧发展。到 1899 年,教会学校达
到约 1766 所,学生人数增加到三万多人。到 1900 年,在华的几乎所有重要传教中心都开设一所小学。
在开办学校的差会及传教士中,来自美国的最多,其次是英国。
教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一般来说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宗教教育。课程主要为圣经,重点在创世论、
赎罪论和耶稣生平等教义上。此外,学生还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如祷告、崇拜等。二是中国传统的儒
家经书。一般包括《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四书》、《五经》等。学习中国经书一
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国科举考试的需要,再者也是为了学生毕业后能够与士大夫和地方官绅接触,适应
中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不至于被传统知识分子歧视。三是西方科学知识。开设诸如数、理、化之类的
新式科学课程。在当时清政府极少重视西方科学的情况下,教会学校开设的科学课程,对落后的中国
来说,具有意义重大的启蒙作用。另外,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起,一些教会学校还开设了英语课。英
语课的设立为中西文化的沟通和交流开辟了一条渠道,有助于中国的近代化。
二、传教士对中国留学活动的推动
近代的留学潮是先从教会学校中开始的,后来中国官派留学生,特别是赴美留学生的派遣,也大
都与传教士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中国近代最早的留学生是马礼逊学堂的 3 名高年级学生容闳、黄宽和黄胜,他们是由美国传教士
布朗带到美国的。1846 年 9 月布朗准备回美国休假,他决意要带几名高年级学生赴美深造。当布朗在
课堂上说,想去美留学的同学可以站起来时,容闳第一个站了起来,接著黄宽和黄胜也站了起来。由
于这 3 位学生都是穷苦人家的子弟,传教士还决定在他们留学期间给他们的父母寄赡养金,为期不少
于两年。
1847 年 4 月容闳等到达美国纽约。随后,布朗保送他们进了麻省芒松读高中。除黄胜因病回香港
外,容闳和黄宽都在该校学习了两年,于 1850 年毕业。接著,黄宽前往苏格兰,考取了爱丁堡大学,
读了 7 年医科,于 1857 年毕业回国,成为经过医科大学正规训练的第一位中国西医。容闳则考取了
美国耶鲁大学,1854 年毕业回国。
继男子留学后,女子也开始留学。中国近代最早的女留学生也是由传教士携带和资助的。1870 年,
浙江宁波一位叫金雅妹的 6 岁孤儿,由美国传教士麦加地带往日本求学。1881 年,17 岁的金雅妹又
被送往美国学医。四年后,金雅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约医院附属的女子医科大学,成为近代中国
妇女界第一位大学毕业生。继金雅妹之后,福州女子柯金英于 1884 年在福州教会医院的资助下赴美国
留学,在 1894 年毕业于费城女子医科大学。1892 年江西女子康爱德和湖北女子石美玉也在传教士的
资助下赴美留学。
中 国 教 会 史 87

教会大学建立后,到国外留学的学生更加增多,像上海圣约翰大学每年都有几十名学生赴欧美留
学。中国官方往海外派遣留学生是从 1872 年开始的。
清政府派出的首批留学生虽然与传教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基督教的影响却是显而易见的。最早
向政府要员提出往国外派遣留学生是容闳。当 1854 年他成为第一位毕业于美国一流大学的中国人时,
就产生了选派留美学生的教育计划和愿望。
1862 年,他由朋友介绍,成为曾国藩的幕僚。1870 年容闳在协助曾国藩、李鸿章、丁日昌处理
天津教案时,向曾国藩呈报了派遣幼童赴美留学的教育计划。
1871 年 9 月曾国藩、李鸿章在容闳的建议和计划的基础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
并附有“挑选幼童附美肄业章程”12 款。该奏摺获准后,从 1872 年至 1875 年,清政府先后派出 4 批
12 至 15 岁的幼童 120 名,由容闳带领赴美留学。传教士的教育无疑给容闳以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
又以容闳日后的教育活动延续下去。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出国留学的学生中去美国的人非常少,这是因为美国政府的“移民
律”限制了赴美人数。1906 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
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 3 月 6 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
福总统。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 年明
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
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
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 年 5 月 25 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 7 月 11 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
府正式声明,将偿付美国庚子赔款所得的半数,共计 1160 余万美元,退还给中国,作为遣送留学生赴
美之用,每年派 100 名学生赴美留学,直到赔款退清为止。
为了培训赴美留学人员,清政府于 1909 年 6 月专设了游美学务处负责考选学生出国留学,并于
1911 年在北京建立了清华留美预备校,这所学校从开办到 1929 年结束,共计派遣留美生 1279 人。
三、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育
中国近代最早的女子高等院校大多是由基督教会开办的。
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德国传教士郭实腊的妻子在澳门收容了几个穷人家的女
孩,开办女子读书班。这可以说是传教士在中国开展女子教育的最初尝试。西方传教士开办的女子教
育,在十九世纪下半叶对当时中国社会重男轻女的封建体制是一个很大的冲击与挑战,它突破了几千
年来的禁锢,开了中国女子受学校教育的先河。
二十世纪初,教会开办的女子大学早在中国政府开始关注女子高等教育之前便出现了,这就是北
京华北女子协和大学。该学校是基督教传教士在中国开办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所女子高等教育机构。华
北女子协和大学曾培养出许多杰出的女子人才,1911 年的毕业生丁淑静曾担任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
国协会总干事;1919 年的毕业生李德全曾任当时政府的卫生部长;1920 年华北女子协和大学正式合
并到燕京大学中,燕京大学遂成为中国教育史上最早包括女子学生的大学之一。燕京大学在五十年代
初又成为北京大学的一部分,所以当今中国第一名牌大学-----北京大学亦曾得益于基督教。
除了北京的华北女子协和大学,传教士还在南方开办了两所著名的女子高等学校,这就是华南女
子文理学院和金陵女子文理学院。
除了专门的女子教会大学外,其它的教会大学也开始陆续招收女子入学。到 1920 年,实行男女
同校的教会大学有岭南大学、沪江大学、燕京大学等。
88 中 国 教 会 史

十九世纪廿年代初,教会大学的女生共有 115 名,占整个教会大学入学人数的百分之六。教会大


学女生的人数虽少,但却代表了中国教育迈向近代、迈向世界的脚步。
基督教女子高等教育为中国培养出了第一代职业女性。这些知识女性首先冲破了封建枷锁的束
缚,自立于社会。从教会大学毕业的女生主要在医药界、学术界、宗教界等领域工作。
在教会女学的冲击下,国人也开始逐渐重视女子教育,由国人开办的女子学校在少数大城市相继
出现。深受传教士影响的梁启超于十九世纪末率先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女子学校,这或许是中国历史上
第一家由国人主办的女学。
女学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教育问题,而且也与一个国家的兴盛有关。诚如梁启超所说“女学
愈盛,国家愈强”,女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就能“上可相夫,下可教子,近可宜家,远可善种”,于
个人,“皆可各执一业以自养”,于国家,“保国保种”,使国富强。
四、基督教在中国开办的高等教育
中国的教育史远远长于西方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如中央官学、国子监等早在近二千年前就出
现了。然而这种高等教育只是相对于当时的初级教育而言,真正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大学的出现
则是在十九世纪,并且最早的大学都是由传教士开办的,或与传教士有关。
基督教大学在中国的出现是在 1880 年前后,当时的大学主要是在教会中学基础上添加的大学班
级。
基督教在华的第一所大学是美国长老会在山东登州开办的登州文会馆。登州文会馆原是一所小
学,后演变为教会中学,1882 年登州文会馆正式升为学院。
十九世纪中国的基督教大学共有 5 座,除了登州文会馆外,1888 年美国卫理公会在北京开办了北
京文汇书院;1889 年美国公理会建立了通州华北协和大学;1890 年美国圣公会在上海的圣约翰学院
设置大学课程;1893 年美国长老会在杭州设立杭州长老学院。
1900 年的义和团运动给在华的基督教传教事业包括教育事业以严重的冲击,许多教会学校被义和
团捣毁,不得不停办。义和团后,传教士一方面利用庚子赔款恢复了原有的教会学校,另一方面又新
开了大批的教会学校。在苏州、南京、广州、福州、成都、武汉等地,一批新的高等教育机构迅速崛
起。
1901 年,美国卫理公会在苏州开设了东吴大学。1905 年,在华的两家美国宣教差会美南浸信会和
美国浸礼会合作在上海开办了浸会大学,该校于 1909 年正式开学。1929 年浸会大学改名为沪江大学。
美国卫理公会、北长老会和基督会于 1910 年在南京创办了南京金陵大学。1915 年在福州,六个基督
教差会:美国公理会、卫理公会、归正教会和英国公理会、长老会、圣公会联合开办了福建协和大学。
1916 年美国长老会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准备,在广州开始了岭南大学。在华中地区,美国圣公会、归正
教会、英国伦敦会和卫理公会于 1924 年在武昌创办了华中大学,1910 年,在西南地区,四个基督教
差会:美国美以美会、浸信会、加拿大卫理公和英国公理会在成都联合开办了华西协和大学。到 1910
年时,教会大学的人数为 1000 人,1920 年时,教会大学的学生人数达到 1600 多人,教会大学也达到
了 16 所。
从开办大学的基督教差会看,美国占了绝对的优势。所有的教会大学都有美国传教士的参与,故
中国的教会大学受美国教育制度的影响较大。
基督教高等教育在中国的开办与发展,使中国的教育有了历史性的进步,基督教大学的出现是中
国教育史上的一大突破,使中国有了以教会大学为主的近代高等教育。教会大学从根本上突破了中国
传统教育的缺陷,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人才培养、适应社会等许多方面都为中国的高等教育提供
了崭新的内容。
中 国 教 会 史 89

基督教大学的出现,也引发了中国官办及私立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教会大学的建立促使中国
开始重视高等教育,使中国人自己举办的高等教育有章可循,教会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也为中国大学
提供了师资力量。正是在教会大学的影响下,一批中国的官办和私办大学开始建立,如北洋大学、京
师大学堂等。
教会大学的出现使中国高等教育与西方高等教育的差距一下子缩短了几百年,这一事实是我们所
不能,也不应忽视的。教会大学建立以前,中国传统高等教育大约处于西方十六世纪宗教改革时期的
水平,即以古典文史学问为主的水平。早期在华基督教大学的学术水平则与西方十九世纪上半叶的水
平相当,而到廿世纪初时,在华最好的教会大学的水平则接近了同时代欧美一般大学的程度。这种高
等教育发展的飞跃同基督教在华开办大学是分不开的。

第二十章 中国教会的异端剖析
90 中 国 教 会 史

异端之为害于人者更烈于邪教,因为邪教乃一般人所不齿而退避三舍,但是异端却是披着羊皮的
狼,因之人常不察,倒反为其所吸引,一旦狼入了羊群,或是羊入了这种狼群,其后果可知矣。故分
辨异端乃是刻不容缓的事。
异端表面上打着信仰的招牌,乍看之下,与真正的信仰无甚两样,所以它能吸引人糊里糊涂地接
受。但在骨子里,它对真理的解释和运用,就有许多不合真理的地方,受到魔鬼操纵利用,就成为迷
惑人的邪教了。
极端亦是打着基督教信仰的旗号,但它太过于刻意高举了人或者部分的真理,结果就扭曲了整全
的真理,走入了极端。古人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实在不错,我们不可不察。
诸般异端皆有些共通的特性。其一,大凡异端皆另外加添了圣经之外的权威来源。一方面,他们
为了吸引徒众,都表明确信圣经之权威;但另一方面,为了证明其特殊之教义,他们宣称另外有比圣
经更有权威之经典。必要时,他们则修改圣经,或妄加解释,以达到他们的目的。摩门教可算是典型
的例子。其二,异端拒绝只靠恩典称义的教义。他们不相信救赎的恩典是神白白地赐给人类,而是要
有些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则往往是他们夺利的工具。中世纪时,天主教的赎罪券是个典型的例子。其
三,异端认为他们才是真正属于上帝的子民,惟有他们才是真正得救的教会,而其他教会则是膺品,
因此不能得救。以上所列只不过是其中一两个例子而已。
要分辨这些异端,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异端本身也承认的圣经权威。圣经中约翰福音三章十六节
说:“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这里说得明
白,一切信他的人都可得救,并不需要其他代价。
异端也经常降低了基督的地位和权柄,不承认基督是神与人间唯一的中保。他们相信,除了耶稣
基督之外,仍需要另一位中保来救赎世人。使徒行传四章十二节却说得分明:“除他以外别无拯救,
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异端之谬误可谓不辨自明了。
主耶稣曾说过,在末世有假基督、假先知要起来显大神迹,大奇事,甚至有时候选民都被迷惑了。
而这些异端却是以惊人的速度在扩展中,他们的人数、财富、对青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耶和华见
证人会、摩门教、上帝的教会、统一教、基督教科学会、安息日会等等的异端,无一不以骇人的速度
成长。
异端如此嚣张,充分显示世人的无知及缺乏信心。面对错综复杂的世界局势,社会的变迁,知识
的爆炸,异端的搅扰,基督徒当确认所信的真理。在知识上,基督徒也当装备起来,免得面对异端错
谬的攻击时,手足无措。圣经也要基督徒常作准备,心里尊基督为圣,用温柔敬畏的心,去回答那些
问我们为什么怀有盼望的人。(彼前 3:15-16)基督徒在恩典的体验上有确据,在真理的知识上有长
进,就是对抗异端的最佳武器。
一、异端的定义
主耶稣说∶“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
说∶我是基督……且有好些假先知起来,迷惑多人。”(太
24:5,11)彼得指出∶“从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
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自取速速的灭亡。”(彼后 2:1)这正是今日异端扰乱教会的
写照。
盼望今日信徒装备自己,不被异端陷害“使我们不再作小孩子,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
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弗 4:14)
异端:希腊文 HEIRESIS,原是指希腊社会中那离开正统哲学思想的学说。新约希腊文“异端”含
有“不同的教派”(徒 5:17,24:5,26:5,指法利赛的教派),或与正统教会教导有别的(林前 1:10;
彼后 2:1,指那些假师傅的教导)。
中 国 教 会 史 91

后来在早期教会时,来形容异端,是指在一个团体中有不同的理论或分歧的意见。今日西方教会
使用英文 Cult(邪派)来形容异端,是指不合正统教导的旁门邪道。
圣经形容异端为“离弃真道,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提前 4:1-2)及“诸般怪异的教
训”(来 13:9)。
神学把异端界定为“在神学上有了错误,离弃了已经广被接受的信条,因而产生分裂的党派。”
以弗所书 4:14 特别指异端是一些“系统化的错谬”,也就是说异端在神学教义上与基督教的正统神
学思想,包括神论、圣经论、基督论、救恩论、圣灵论、教会论、末世论等等正统教义相违背。基督
教的正统神学思想是历史的教会对圣经的认识及解释而组成,是正统教会坚守的教导,也不会因人或
事而妥协歪曲。凡是今天任何人或教会所给的教导与这些正统教导引起冲突皆会被判为异端。
二、极端和异端
1.极端和异端的分别
极端不是异端。极端的定义是「打着基督信仰的旗号,但它太刻意高举了人或者部份的真理,结
果就扭曲了整个的真理」
。虽然极端没有异端错得那么多,但是还是有错。基督教会盼望这些极端可以
快快改正,归回正统教会的行列。不然,教会和信徒都不会与他们来往。
2.极端的产生
1)错解圣经:有些人是糊里糊涂把圣经解释错误。但也有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明知错解,到死也
不肯承认自己错了。
2)高举人超过了高举神:圣经只要人高举耶稣。但人由于崇拜的心理就高举了人。这些被高举的人
通常能言善道,行奇事。人于是就跟随他,离开了真道。被高举的人也往往为了私意,就乐得被高举
了。
3)过分强调感觉:许多人重生得救只倚靠感觉,不倚靠神的话。但人的感觉因环境和人事的变迁而
改变,人就随之飘摇而误入歧途了。
4)人太重视外表的工作:误入极端的人,往往认为外在的仪式、条文、律法很重要,强调到了一个
地步,人要靠这些外在的东西才能讨神的喜悦,人要靠这些才能得救。但事实上讨神喜悦的是信。“人
非有信,就不能得神的喜悦,因为到神面前来的人必须信有神,且信他赏赐那寻求他的人。”(来 11:
6)“我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弗 2:8)
5)野心分子标新立异,哗众取宠:以上这些事的背后都是魔鬼在工作,用尽一切的方法,好使人离
开真道。
3.异端的特徵
历代教会中出现许多异端,观察和归纳他们的理论,不难发现有以下的特徵∶
1)自称为唯一信仰正确和正统的教会。被人问起他们的教会时,含糊地说是基督教会。
2)以领袖或创办人的言论和对他的着迷作为教义和生活的最高指示。甚至把创办人神性化。
3)不接受正统基督教的主要教义和信经。一般不完全接纳耶稣基督的神性或绝对权威。
4)接受圣经以外的“新启示”,不单是接受六十六卷的圣经。当这些新启示与圣经的教导相冲突时,
就以新启示为准。
5)声称以圣经为教义的根据,虽然喜欢引用圣经,却是断章取义,曲解经文,甚至窜改圣经。
6)强调末世的来临,也神秘或玄奥地解释末世的事情。
三、如何面对异端
1.面对异端不正确的态度
92 中 国 教 会 史

1)相信真理必胜邪恶,就让异端自生自灭是个错误的态度。近代以来异端不但没有自生自灭,反而
是成长十分惊人,只举数例:
A.摩门教以三十个成员开始,到 1978 年即已增加到了超过四百万的信徒。全球有两万六千名以上
的传教士,而且其财富惊人,拥有大学,电视台,报纸公司等。
B.耶和华见证人成长更快速。守望台杂志,每星期以 62 种文字,发行四百万份。
C.“简明真理”杂志出版不过五十多年,发行八百万份。更厉害的是透过 50 多个电视网广播。
D. 统一教徒估计已超过七十五万人。
2)误以为异端邪教太可怕,干脆不听不问,不去了解,因此对异端就缺乏认识,不但自己可能面对
异端时就产生疑惑,而且也无法帮助别人认识真理。
2.正确的态度
1)教会应当有系统的卫道学和教义神学,信徒也当预备好自己来辩护真理的信仰。彼得前书三章 15
节:“只要心里尊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这里不是说要不顾一切去争辩,而是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将真理说明清楚。
2)要在真理的知识和恩典上有长进。不但知识要成长,恩典的亲身体验也要经历。彼得后书三章 18
节:“你们却要在我们主基督耶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真理的知识如何长进?当然是要多读圣
经。但要小心异端也是用圣经,但却是断章取义,曲解圣经。我们对异端所提经文的曲解,应该能一
针见血的指出他们的错误来。
3.如何面对
1)对异端的教义,以义正词严的态度予以驳斥。但接触信异端的人时,却要用温和的态度,不藐视,
不嘲笑,不敌对,反而用爱心去挽回他们。
2)不要落入无谓的争辩当中。保罗劝诫我们要温和,存心忍耐,以温柔劝导那些反抗的人。
3)对圣经一定要熟悉。若是经文一知半解,不但无法使别人明白过来,自己反而疑惑就糟了。
4)对教义应有基本的认识。坚守圣经完全无误为依据,若有错解圣经,就立刻回到圣经上面来。
5)要用祷告托住,这是圣灵的工作,不是个人的荣耀。
四、中国教会的异端
1.中国教会的异端成因
1)缺乏神学院栽培传道同工:国内教会增长迅速,国内十多间神学院,而且这些神学院也是在这十
多年来才开办,招生又受到限制,设备也不足够,不能提供教会工人的需要。
2)缺乏好的神学院老师:神学院内的讲师通常只有一般的水准,并且有些年长的讲师在过去曾多年
没有参与教导工作。
3)神学院图书馆设备差,神学生没有多少神学书籍可参考,既使有也不过是一些肤浅的属灵书籍。
缺乏札实的解经和神学书籍。另外,一般的牧者也没有多少神学书籍可作参考。
4)太多义工(所谓同工)的受训不足够:农村的传道人通常只参加过一些短期的培训就出来传道和牧
养教会。许多经文的解释不能完全掌握,甚至随意解释。许多的教导和解释,各有各说的,奇形怪状,
认以为真。
5)中国地区广大,农村中出现的异端无法立刻受到控制。
6)中国教会传统的限制:这指许多中国教会多年来的传统,尊敬老人家原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德,但
是在某些教会中,面对一些“长老”不正确的教导不敢反对,当着是对的来领受。
2.中国教会的异端分类
目前,异端在国内有增长的趋向。它们或来自海外,或土生土长;有的是一种教派, 有的则是
中 国 教 会 史 93

一些教训和做法。大致归纳可有五类:
第一类是从海外传布进来但还未生根的异端
1)摩门教:又叫做耶稣基督末世圣徒教会,是 19 世纪一个美国人史密斯创立的, 他们把他们自己
杜撰出来的《摩门经》等三本书,放到与圣经同等地位,又实行 一夫多妻制。《摩门经》已经扩散到
国内来,里面讲的不是圣经故事也不是历史事实, 丝毫没有关于救恩、生命和圣洁的内容。他们所传
的其实是邪僻之道。摩门教的人 常常热烈的传布他们的异端,吹嘘只有他们的教才能让人得救,用尽
心计拉拢人进教, 我们千万不要被他们外表的热心所欺骗。
2)耶和华见证人:这个团体成员常常叩门而入,散布他们的小册子。它的创办人罗素 狂妄宣布,
在他之前世界上所传的都不是真理,但实质上,他不承认神是三位一体的, 不承认耶稣是主是神,

又说耶稣是受造之物,所以是异端。
3)还有一淫乱团体名叫“上帝的儿女“,1978 年改名为“爱的家庭”:他们在青年中间活动,有各
种淫行。在我国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曾有活动,遭政府取缔,报纸上也揭发了他们的邪恶。
第二类是作为教派存在的异端
1)安息日会:它强调守礼拜六,并说在礼拜天事奉乃是受兽的印记,不能得救。他们故意丢弃了歌
罗西书 2 章 17 节“安息日原是后事的影儿,那形体却是基督”的真理,和“我们是在恩典之下不在
律法之下”以及“你藉着基督的身体在律法上也是死了”这些十分明确的真理,把人拖回到律法之下
去,脱离恩典,强调谨守安息日(礼拜六),结果叫人经验不到生命的实际,不能进入光中与神交通。
另外,安息日会讲主耶稣受死、复活、 升天只是到了圣所,及至公元 1844 年才进到至圣所。它说主
耶稣在十字架上流血“并未曾取消罪”,还说那时“基督的工作尚未完成”。这真是亵渎真神。圣经
明说主“只一次献 上自己就成全了永远的救赎”,“在神的右边坐下了。”这就是说,主耶稣一次
在十字架上 “献为祭,就把罪除掉了,废除了”。并且希伯来书 10 章 19 节还确凿指出,“弟兄们
我们既因耶稣的血得以坦然进入至圣所”。主也已经坐在神宝座右边了。怎么能说主会在至圣所外边
1800 多年呢?这真是明目张胆地攻击圣经真理,轻慢否定主赎罪的工作。这个异端还有许多别的谬妄,
我们以后要详细地根据圣经真理一一讲明,使大家不受这个异端的迷惑。
2)真耶稣教会:安息日会在美国兴起的,真耶稣教会则是中国人发明的。标榜自己货真价实就出于
狂妄。它除了守安息日外还讲圣灵的洗,也讲祷告医病,明显有邪灵作为。 他们中间的热心份子,很
多人的眼神不正常。他们的聚会常有狂热混乱现象。他们在江苏、河南、湖南有较大的活动。安息日
会和真耶稣教会虽然现在被认为是基督教内的两个教派, 但从基督教纯正的信仰来看,它们全然是背
离真道的异端,不是基督教的正常教派。它们也一向认为不归属他们的不能得救,敌视一般的基督教。
第三类是教义上、作法上的一些异端。
这种异端既是教训上的事和作法上的事,我们就当从真理的光中来清楚分辩,指出他违反真理的
地方,同时也要承认那真合乎圣经的的经历。这些问题影响所及的地方较广,涉及的问题较多,但愿
真理的圣灵给我们明辨是非的恩典。这里仅作扼要述说。
片面追求方言、祷告医病、看异象、作异梦等现象。我们绝对不是不相信属灵恩赐, 我们只是
请大家注意那些过度的狂热和假冒。说方言本是属灵恩赐之一,但在哥林多前书 12 章九种恩赐中,说
方言、翻方言摆在最后,并且在 30 节还说“岂都是说方言的么”。哥林多前书 14 章讲到教会聚会生
活时,虽然不禁止说方言,但却有限制,不能过度。过度追求说方言,甚至认为没有说过方言的基督
徒, 就没有受圣灵的浸,就没有得救的凭据,这就错了。并且“方言”原文即别国的“话”(徒 2:8)、
“乡谈”(徒 2:8),所以要翻,它并非所谓不明意义,不具音律的“舌音”,它在使徒时代就已停止,
教会史上出现的“方言运动”(如第三纪初的孟他奴派就是异端),都生发各式错误和混乱。林前十三
94 中 国 教 会 史

8 讲它“终必停止”用反省态度,即它自身会停掉,不像恩赐中更高的“先知讲道之能”和“知识”
是在“那完全的来到时”才“归于无有”(那在主再来时进入那个完满,如川邑入海)用被动语态所以
“知识、讲道”,依仍在为主所用,在教会中公开运用。“终必停止” 在旧约中相应的词是耶 25:
37“寂静无声”。圣灵九而一的果子以“节制”(自约、自制)为总结,凡是叫人失控的情形都要察验,
谨防受欺。
祷告医病,异象异梦,都有事实,但也总不能过度,否则就会脱离圣灵、偏离真理,甚至 热衷
于假灵恩,陷入邪灵的欺骗,导致灵、魂、心思、身体、工作、生活都受污染,甚至还会给邪灵钻进
来霸占人的心思身体,叫人陷在从撒旦来的苦害中,叫教会受到亏损。
歪曲父、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关系。近年有人故意搞乱三一神学,抛出谬误的观点, 如“子化
论”。这个子化论是讲“马利亚生的部分,耶稣的部分,肉身的部分,人性的部分,本不是神的儿子,
只是在复活时,才被拨高变成神的儿子”。此人还讲:耶稣“有人的血统”,在他的肉身里“有罪住
着”。但圣经明明说主耶稣是“神在肉身显现”、“道成肉身”,主 耶稣的肉身是从圣灵来的,是
称为“神的圣者”的,换言之,从道成肉身之日起耶稣就是神的儿子。这一事实可以从圣经记载中得
到各方面印证,例如主还未降生马槽里时,施洗约翰的母亲以利沙伯就称他为“我主”;主耶稣从幼
小就称神为“我父”,神亲自宣告主耶稣是的爱子;主在犹太人面前也公开讲“我是神的儿子”;而
且在十字架上断气时,罗马军官终于满心恐惧地喊着:“这人真是神的儿子”。保罗未信主时认为主
耶稣说自己是神的儿子乃是亵渎神,所以他逼迫教会。但他悔改归向主后,就马上传耶稣是神的儿子。
实质上, 基督教的信仰就是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耶稣的身体是神预备的,是不知罪,无一丝恶念,无
瑕疵、无玷污的,耶稣是“第二个人”是“末后的亚当”。主的复活同样"显明" 就是神的儿子,而
不是使耶稣变成神的儿子。“子化论”是极明显的异端。为了神儿子主耶稣的荣耀,我们要抵挡撒旦
的诡计。
“子化论”的发明者还公然讲父变成子,子变成灵,灵又成了那灵,叫人天天追求“那灵”, 享
受“那灵”。这种神的阶段论,形态论和讲一个比圣灵更丰富的“那灵”,其目的乃是叫人不要向着
神,只要向着人自己里面。
神学家中有一句名言“体不可分,位不可乱”。从创世记第 1 章 26 节说的“我们”,到启示录
22 章都是讲父、子、圣灵三位一体,从亘古到永远都是这样,永无改变。搞乱三一神的关系,就是贬
毁神的绝对荣耀,高抬他自己来僭夺神的荣耀。这种异端实在太猖狂了,求主使那些受迷惑的弟兄姊
妹能早日脱离这个捆绑。
“子化论”的倡导者还一直强调说耶稣是受造之物。他在神创造万有时耶稣是第一位受造者,他
说圣经比喻耶稣是耶西的枝条,犹太的狮子、真葡萄树;又是“人子”,就当然是受造之物。可是歌
罗西书 1 章 15 节早已明说神的爱子主耶稣是“首生的”(就是长子的意思)。 他把“生”字改成
“造”字。一位神的仆人曾清楚地指出“亚当是神造的,不是神生的,主耶稣是神的儿子,是神生的,
不是神造的”。一讲在地上的受造之物,就是指被造而言,不能永存,而神的儿子主耶稣却是永远不
改变的。一讲受造的人就必定是指从亚当血统而出的人,那就是“从肉体生的”,也就是属血气的、
属肉体的。可是主耶稣却是从上头来的,是“出于天的”第二个人,决不是属于第一个人──亚当里
面的人,决不是在亚当里面属血气,属肉体的人。不论从道成肉身,或是从神创造万有来看,主耶稣
都不是受造的。彼得、保罗都明确指出,耶稣是万有的主,而绝非列在万有之中的受造之物。(徒 10:
36,罗 9:5) 其实追溯起来,把主耶稣看作受造之物,是古代诺斯底、摩尼教等异端对主耶稣的攻击。
现代的异端──耶和华见证人也讲主是受造之物。
中 国 教 会 史 95

对于“子化论”这一系列美其名为“三透属神”、“属灵之奥秘”的异端邪说,我们真要求主照
耀辉煌,让圣经真理的话在我们里面发亮,千万不要盲从那个“不要听那本书(指圣经),只要听里面
的感觉”的危险诱惑。
异样的“重生”之道。这几年国内有人传言重生要哭,开重生会,一开几天,天天要哭, 每次
聚会都要哭,一次还没有哭得重生,就得再一个三天又再一个三天。这根本不是圣经真理,而是异教,
不讲信心,不讲主成就了的救赎,实在害人。还有人硬性定下主再来的日子,叫人破坏生产工具,吃
尽口粮,使不少人受了害。
这种在教训上、做法上的异端,凭着人的情欲还会有新的名堂出现,我们千万不要好奇, 不要
轻易动心,轻易信从,免得受异端的害。
第四类的异端是不信派。
这种不信派,或者叫社会福音,或者叫新纯正信仰,或者叫甚么当代神学,其共同点无不是将主
耶稣只看做是一个特出的人物,与其他宗教家、哲学家并列。不信派认为圣经不是神的默示,没有绝
对的权威,和别的经典一样只是人的着作。不信派不承认主耶稣给我们的独一救恩。他们主张一切宗
教殊途同归。有的还主张宗教应为政治服务,信仰把哲理放在第一位,将人的思维放在第一位,既不
认识神,也不认识人是什么,自己是什么。
不信派的人,甚至还怀疑圣经和批判圣经。尽管圣经的真实越来越被证实,可他们还是不信圣经
所启示的真道,他们里面不接受神的灵,对神的事就成了无知而刚硬的人。令人欣慰的是,神在他们
当中已经动了善工,使好些人转变过来而信神爱神。
今天搞折衷主义的人还主张从其他宗教里去找真理,并且强调不能只是信圣经信基督。这种倾向
似乎很有市场,也颇能诱惑人心。我们并不否认,别的宗教有哲理,道德箴言和逻辑推理,但它们永
远不能使我们认识独一全智的神,不能给们永远的生命、完全的救恩和 真实的盼望。在主快回来的时
刻,我们务必束上真理的腰带,点亮我们手中的灯,心里明亮,不失去对主的那颗纯一清洁的心,不
失去对所信之道的忠贞纯全。
第五类异端,就是一些自称为活神,自称为与神同等,叫人信奉他们的邪道。
前几年在江苏淮阳地区的灵灵教,是一个名叫华雪和的人和当地真耶稣教会的负责人共同搞起来
的。华雪和说他的名字里面有“华”“和”两个字是跟耶和华连在一起的,所以他自称是代表耶和华
的,叫好些人把他当作活神。由于他们的招摇欺骗、扰乱人心,被政府取缔了。这种邪道和我国自古
以来不少假借神名聚众闹事的歪门邪道同一根源,都是出自邪灵和为了欺骗。
近年在河南安徽又有一个叫李被立的人,用圣经上主耶稣是“被立”的(见路 2:33 )这句话说他
是“被立”的,叫人跟从他,把他奉为活的主、活的神,现在还在许多地方迷惑人。这是露骨的异端,
是大罪人出现之前的前兆,是邪灵猖狂工作藉以阻挡人信主得救的诡计,我们要恒切祷告,求主捆绑
这一切邪恶。
上述五类只是列举了国内异端的大概情形。
3.中国教会的异端现状
1)呼喊派
内容:传基督是被造的,基督不再来,基督的肉体中有撒但性情;神是三变一而非三位一体;没
有天家,天家是教会;唯有他是拯救世人,是《常受主》,要敬拜赞美《常受主》;圣经已过时。
代表:李常受,原是基督徒聚会处同工,现脱离该派。
宣传:大量出版及影音制作,如《与主同活》《新约的事奉》《活出基督》、《关于基督身位》。
发源:自五十年代。
96 中 国 教 会 史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福建、南京、山东、河南、河北、北京、辽宁、吉林、黑龙江、浙江等
地。
重要影响:96 年打击呼喊派,很多正统基督教会被牵连,被扣帽子。
2)重生派(又称哭重生、懊悔派、全范围教会)
组织:旷野神学院、生命会、同工会、真理会
内容:主张时狂哭至见异象;有白衣人将信徒写上之罪抹去;有听到声音说:“小子!你的罪赦
了”,信徒才真正赦罪得救重生。故信徒要痛哭三天三夜,认罪要有深度、广度、准度才能得救;唯
有生命会才能重生得救。
代表:徐永泽、徐永玲(兄妹关系)
宣传:提供《十字架救恩》《真理之光》《生命讲章》
发源:自 70 年代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河南、海南、广东等地。
重要影响:信徒有狂哭至眼肿、声嘶、甚至自虐、禁食、跪至膝盖出血。很多信徒因要聚会及传教而
离家出走。
3)灵灵教
内容:此派的华向雪自称《救主》、《耶稣第二》,故要奉她的名祷告;追求圣灵充满,唱灵歌,
跳灵舞,说方言,灵洗;改奉一月十七日为圣诞;废掉水礼和圣餐礼;专讲启示录、末日论及大灾难
信息;不应该搞生产劳动。
代表:华向雪,原为江苏小学教师。
发源:自 1989 年。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江苏、河南等地。
重要影响:很多信徒见鬼象、听到怪异声音、被鬼附等。信徒也不生产,不劳动,也不储蓄。
4)三班仆人派(又称大小仆人派)
内容:以三班仆人派为全备真理,领袖是大仆人,是惟一的先知,自比摩西、大卫。不信因信称
义,若不加入三班仆人便不得救;信徒奉献是得救凭据;信徒要服侍大仆人而非神;反对圣餐及敬拜
赞美;曾三次预言基督再来;认为窄门是家庭教会,宽门是公开教会;禁止嫁娶,主张夫妻要分居。
何谓“三班仆人”: 根据三班仆人的信徒提供的讲道笔记,对于“三班仆人”的解释,“三”是三
一,“班”是“班次”,是神家的规矩,神的教会必须要在神所立的“班次”之内;“仆人”是神差
派使用的人,有恩赐大小、职位高低的区别。从看来相当牵强的经文,三班仆人在圣经里拼凑出“三
班”的历史发展,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一)圣父时代的三班仆人
出埃及记十七章 8-16 节记载,摩西、亚伦、户珥三个神的仆人带领百姓争战;民数记二章 5,16,24
节,以色列人在旷野分三个队伍行走;及士师记七章 16-22 节基甸带领的三百个勇士也分成三队,故
由以上经文说明在旧约圣父时期,神的仆人如何以“三”的班次服事。
(二)圣子时代的三班仆人
到了新约耶稣的时代,则用以下经文来说明“三”班:约翰福音十一章 1 节,耶稣的朋友马大、
马利亚、拉撒路,一家三姊弟服事耶稣;马太福音十三章 23 节有结实三十倍、六十倍、一百倍三种好
土;马太福音廿五章 14-15 节,有五千两、二千两、一千两三种才干的仆人。
(三)圣灵时代的三班仆人
中 国 教 会 史 97

从哥林多前书十二章 28 节,提到使徒、先知、教师三种恩赐的人;及以弗所书四章 11-12 节论


教会有使徒、先知、传福音的三种职分,推得圣灵时代的“三班”仆人。
发源:自 80 年代。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
重要影响:信徒倾家荡产地奉献并等主再来,甚至绝食等候;又破坏夫妻、家庭关系。
5)门徒会(又称蒙福派、二两粮)
组织:设大会、分会、小会等十至二十人组织。
内容:此派的三赎自称是基督,许赎是圣灵,两人乃主里的夫妻,与三一神并列,是圣经中的两
棵橄榄树。他们行神迹,医病,强调圣经旧约中寡妇的一把面,一点油及五饼二鱼是生命粮,是蒙福
标准,信徒每顿饭只吃二两以下;强调发酵粮,即米吃了还要再多便蒙福。又妄测主日子再来;反对
水礼,主张火礼,即信徒要从火中走过,小孩要从火中扔过;信徒犯罪记下来,交由三赎放入约柜,
名字才能记在生命册上;又禁止信徒读圣经,只许读三赎之复印稿;信徒信主后最少一个月带十个人
信他,又要参加三赎之培训;他又喻公安为圣经中的蝗虫;主张与政权、社会争战;反对有病服药。
代表:三赎、许赎(夫妻关系)
宣传:提供《火烧荆棘》、《打倒东方风俗》、《慈祥母爱》、《闪光灵程》。
发源:自 1982 年。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
重要影响:由于信徒与农村有关,很多农民受其影响,导致教会分裂,后来三赎被捕入狱,他解释为
要等信他的人数添满才能被释放,有关的聚会活动仍得以发展。
6)使徒信心会(又称全备的福音)
组织:血、水、圣灵、布道团
内容:主张领圣餐前要当众认罪才得赦,信徒死后眼睛清晰、面带笑容是得救凭据,只有从他们
的使徒传福音信主才得救;血、水、圣灵才是全备的福音。使徒必须有政权、人民、土地等基本要素。
祷告要奉使徒 XXX 的名而求,神才垂听。
代表:A.上海黄浦县使徒信心会受某长老错误教导而来。
B.左坤:原是江瑞仪新约教会门徒,从台湾来大陆,后自称使徒。
发源:自 1995 年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上海、北京。
重要影响:左坤被定为反动份子,他要求信徒绝对忠心,一心控制信徒来发展他个人事业,如报纸、
餐馆、陶瓷业等。
7)多伦多之福(又称圣笑)
内容:追求圣灵充满时被“击倒”或“击杀”,狂笑、哭泣、讲方言、身体摆动等表达;主张神
迹医病,按手祈祷可将恩膏传给信徒;着重以摇滚乐敬拜,忽略整全福音信息。
代表:原属多伦多葡萄园团契,现已脱离该派,被该派排斥。
宣传:大量影音书刊制作。
发源:自 90 年代由多伦多之中国留学生传入。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海南、广东、福建等地。
重要影响:对教会造成分裂,信徒以摇滚乐敬拜及追求圣灵充满为主,缺乏解经与神学的深度,有反
智之嫌;另外在医疗的果效方面,根据实地调查,也有夸大与不实的情形。
8)被立王
98 中 国 教 会 史

组织:培训班、交通会;又设娘娘、大臣、皇姑等职务。
内容:此派的吴扬明自称是被立王,是真神,基督已过时,世界末日在公元 2000 来临,到时要
建立新天新地的神国,他要执掌政权,不信他的要死亡,信的有永生;信徒要奉献十分一给他,积财
宝在天上;他自称神体,女信徒要与他结合才得救,又说父王有 60 皇后、80 妃嫔,凡加入组织的夫
妻不能过性生活,未婚不能结婚;不会唱诗赞美他的遭体罚。
代表:吴扬明(自称被立王,原属安徽农民),舒 XX(上海头目,原属松江县两会成员,华东神学
院培训班毕业。)
宣传:《关于教会可以取新名》小册等 383 本及公开信。
发源:1988 - 1995 年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上海、安徽、广东等地。
重要影响:共骗取 30 多万人民币,奸淫超过 100 名女子,导致 263 名适龄儿童失学,受害者更倾家
荡产,栖身山头野岭跟随他,等候升天,又破坏不少家庭。
9)东方闪电派:(又称为七灵派,二次救主派、新能力主教会、真光派、真道派)
内容:大约在 1990 年兴起于河南地区,创始人是一位河南郑州的邓姓女子,她自称为二次降临
的女基督,名叫“闪电”。从她著作中的举例,可以判断她早年应当是李常受呼喊派下的信徒,但她
认为自己与李常受的身份不同,工作不同。李是一个有恩赐的人,被神使用的圣仆,而她则是“道重
返肉身”的全能者 -- 女基督。时代已经改变了,所以新(闪电)旧(李常受)工作已经更替了,李的恩
赐在于解经,如今道成肉身的闪电自己“说话”,再也不用李的解释了。甚至圣经都不如她“话语”
重要。她认为圣经的记载已经过时,只有接受她的“新启示-----三步作工”才是今天神向圣徒启示
的心意。
所以东方闪电派的信徒都有强烈的使命感,专门在已建的教会中“拉羊”、“以真理解放教会”,
造成教会内部极大的伤害。而教会对他们行动背后神学思维所引发的驱动力却了解不多。
据一位脱离东方闪电派的信徒说,目前东方闪电差派到中国十七个省分活动,她的“书卷”百万
言之多(其实内容多数复杳),其中发行最广、最“权威”的是《东方发出的闪电》,行文以“第一人
称”叙述,说是“圣灵”向众教会说话,甚至是神自己亲囗说话(即指她自己是神的代言人),因为她
就是重返肉身的神、再来的基督。第一次道成肉身是为了救赎人类,第二次重返肉身是为了征服人心,
战胜撒但。不接受她的“话语”会横死,或受到严厉的惩罚。
不信三位一体,信父变子,子变灵的三而一神;认为基督一次道成男身,第二次在中国道成女身;
现在是千禧年国度世代,惟守诫命、信奉道成女身之基督才得救。
宣传:提供《活在肉身显现》《东方发生之闪电》《国度的赞美》《新的发声》。
发源:自 1994 年。
影响地区:全国各地,主要为河南、河北、安徽、山东、广东、福建。
重要影响:由于该派之书印刷精美,且长达多册数千页之篇幅,并自称其书比圣经更完全,对很多初
信的知识份子很吸引;又专向正统教会拉羊,对初信、灵命不深或年老信徒的影响很大,很多被成功
拉走,近年可说是很活跃传播之异端。
五、怎样在末世作一个好基督徒
面对一个异端横行的时代,一个基督徒应当要尽力为主作光作盐,作好见证,打美好的仗。
1.要立定心志,恒久靠主。
不论环境是如何,不论是顺境,是逆境,是富足,是贫穷,我们都要下决心倚靠主过生活。(参
徒 11:23)
中 国 教 会 史 99

2.我们对神的认识要从风闻有神,到亲眼见神、体验神。
对圣灵的认识,要从观念到实际的经历。与神建立亲密的关系,不能只有真理的知识,实际生活
的体验很重要,两者缺一不可,一定要求圣灵的帮助。在属灵的生活当中:
1)读经是吃神的话语,就像我们日常饮食一般重要,不可一日不吃。
2)祷告是向神说话,就像呼吸一样,不可一刻或缺。
3)为神作见证就好比运动,把吃进的灵粮配合神的呼吸,操练得灵命健康。
3.随时为主作见证,抢救人的灵魂。
无论不论得时不得时,信徒总要预备好我们的灯油,随时随地为主作见证。
4.信徒要守住自己的本位,同心兴旺主福音。
将个人的恩赐纳入教会,同心合一是个重要的功课,各种不同恩赐的弟兄姊妹可以成全圣徒及教
会,不该闹意见动血气,以致于分裂,既无好见证,又坏了事工。各人应当看别人比自己强,学习耶
稣虚己的心,竭力保守合一。
5.信徒当明白“施比受有福”的道理,
要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就要努力去实行这个道理,“施”这包括了数方面:金钱、事奉、时间、
爱心。
6.信徒要努力装备自己,来打这一场属灵的战争。
不论信徒是否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他早就在这场属灵的战争当中了。所以无论有没有装备好,
信徒早就面对敌人撒但了。没有装备好自然就易受伤亡。以弗所书六章 10-13 节:“你们要靠着主,
倚赖他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要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就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因为我们不是与
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恶魔争战,所以要拿起神所赐的全副
军装,好在磨难的日子抵挡仇敌,并且成就了一切,还能站立得住。”
神所赐的军装有真理、公义、平安、信德、救恩、圣灵的宝剑,以及多方儆醒不倦的祷告。
7.要明白祷告的重要,并且实行在我们每日的生活当中。
所有事工的第一个步骤是祷告,而不是忙着筹算,或拉人办事。主耶稣已给我们好的榜样。主时
常彻夜儆醒祷告。我们也不可忽略,否则撒但就趁着我们迷糊的时候,趁虚而入。上文讲到全副的军
装,军装穿戴整齐了,但若不儆醒而睡着了,仇敌一来,还是失去了战争。因此务要多方儆醒不倦的
祷告,打一场美好的仗。
结论:
中国基督教会五十年的历史,时间虽短,但是段落分明,而其间的曲折变化,更是高潮迭起并暗
潮明涌,可谓血泪交织其中,水火交加其上,整段历史实是一部长期处在苦难与迫害中的悲惨旅程。
掌管人类历史的神,教会的元首耶稣基督会祝福中国教会茁壮成长,会使教会更加纯洁、更加复兴。
在这近二十年的历史中,让我们看到了教会在无逼迫中的成长、复兴、信徒不断地增加、圣职人
员也在增加、各地教堂拔地而起,为此我们要感谢神,将荣耀归于至高的真神。但是我们也无可否认,
中国教会今日仍是那么的脆弱、幼稚,教会内部的不同心现象到处可见,一些假冒为善的人为名为利
混乱真道;而圣职人员的数量和质量也跟不上今日教会发展的脚步,无法在讲台上真实地供应信徒灵
性的需要;同时国内的异端四处兴起扰乱教会、迷惑信徒;在神学思想上的混乱、圣职人员对神学思
想模糊不清,至今中国没有完整的、纯正的神学教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今日的中国教会还是个吃奶
的婴孩,通过对中国教会史的学习让我们以冷静的头脑面对今日的教会,求神在这时候赐下异象给当
今那些有心志奉献的基督徒,使他们成为中国教会的祝福,如以利亚带领民族全然归主、以斯拉教导
百姓明白神的律法(圣经),以致中国教会大大复兴,使神的国度在地上充满了荣耀。
100 中 国 教 会 史

参考书籍

《中国教会历史》 文牧主编

《异端邪说研究》 文牧主编

《东方教会史》 罗金声著

《福临中华》 梁家麟著

《中国通史》 中国档案出版社

《教会历史》 谷勒本著 李少兰译 道声出版社

《戴德生传》 戴存义夫妇著 胡宣明译

《中国基督教会史》 佚名

《中国基督教史纲》 王治心著 基督教文艺出版社

《中国基督教基础知识》 卓新平编 宗教文化出版社

《天主教早期传入中国史话》 王书楷编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