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2018 DSE 卷三 聆聽及綜合能力

示例一
香城中學全體同學:

大家好,我是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組」主席寧樂行。學生會即將舉辦「走出教室學習日」,
經學生會成員及老師共同商討,我們已定下了活動內容,我們希望全體同學參與不同活動,體驗另
類學習經驗,同學定獲益良多。作為主席,我在此向大家匯報,也希望同學能夠積極參與,我希望
為大家帶來更豐富的課外活動。我們的目標為「認識世界,開拓新視野,動靜結合,探索更全面」。
下面,我將介紹走出教室學習應有的兩種態度,並指出與該態度相呼應的活動,然後說明該態度對
於走出教室學習的重要性;再選擇其中一個認識香城漁村文化的活動形式,舉出兩個原因,加以論
證。

首先,應有的態度之一是熱心發問。以分享交流為主的活動,同學需要保持好奇心,勇於發問,
尋求真相。發問時宜友善親切,讓對方樂於回應;同時亦應表達自己的看法,形成互動交流的答問。
此活動參與人數為 110 人,活動名稱為「知錯能改:釋囚人士樂分享」幾位釋囚剖白自己如何誤入
歧途,招來牢獄之災,並細訴改過自新、重投社會的經過。同學可與他們討論交流,進一步瞭解他
們的心路歷程,建立自己人生路向。熱心發問這個態度的重要性有以下幾點:第一,同學們可以快
速解答心中疑惑,讓對方知道同學們的不解之處,再有針對性的作答,可使討論更高效。釋囚人生
經歷坎坷,一時未必講述得完,同學發問可使討論更有針對性,直接解答心中疑惑。第二,同學們
保持好奇心,給予分享者反應,是對分享者的尊重,釋囚經歷過牢獄之苦,可能會有自卑、不自信
等內心想法,同學們保持熱心發問,可以讓雙方更快熟絡,敞開心扉,討論更深入,也讓釋囚得到
尊重,在校外學習,雙方不熟悉的情況下,由此進行雙方互動交流,形式更為放鬆,使人愉悅。第
三,同學們要秉持勇於發問、尋求真相的心理,不應因為釋囚的身份而懼怕或不屑,反之應刨根問
底,不要壓抑心中的疑惑,有這個態度,才可以更好地推動討論,使討論更加有含金量,同學們也
可以得到更多更深刻的人生哲理與勸諭。由此可見,秉持熱心發問的學習態度很重要。

其次,另一個走出教室的學習態度為:投入參與。以經歷體會為主,同學要全情投入,樂於嘗
試,不能畏縮遲疑,還怕失敗,如參與團體活動要發揮團結合作精神。活動過後,須靜下來反思總
結,聯繫自身經驗,有助自我成長。與之配套的活動為「生命之旅:自我突破向前走。」在香城最
大的課外活動中心舉行,全體同學分為兩組,參與繩網競賽,竹筏製作、野外定向等高難度活動,
發揮潛能,攜手合作,爭取佳績。參與人數為 120 人。這個態度對於走出教室學習的重要性有以下
幾點。第一,在校外學習,同學們脫離了熟悉的環境,雖然可能會因陌生感而產生不適應或緊張感,
但記住參與活動,最好是以親身體驗、身臨其境的方式,積極、全情投入,才能帶來最深刻的體會。
例如這次的高難度挑戰項目,雖有危險但安全設施充足,同學們要投入、親自上場才可以體會到其
中的難度與難點,從而學習到克服恐懼的方式以及解決問題的好方法。第二,要有不畏縮、不遲疑
的心態。校外學習不必學校內,有些機會僅此一次,錯過就沒有了,因此也不要害怕出錯或失敗,
重在體驗過程與在其中學習。例如繩網競賽,這是個突破自己的機會,若有些同學因害怕退出,不
就浪費了體驗的機會,也無法體會克服恐懼並成功的喜悅,在最後分享會時也格格不入。所以不畏
懼是走出教室學習的重要態度。第三,在走出教室學習時,不僅有個人活動,更有很多團隊活動。
要求每一位成員積極配合才能出色完成任務,若每一位成員都能秉持團隊精神,全情投入參與,那
麼團隊成功機會大。例如竹筏製作,分工後若有任何一部分未完成,竹筏都無法使用。反之,則可
以互相幫助,使整隊都擁有很好的學習體驗,利人利己。可見投入參與的重要性。
在匯報完「走出教室學習日」的活動與態度之後,學生會還為大家準備了一種認識香城漁村文
化的活動,下面為大家介紹詳情。

學生會選擇了「漁民生活我體驗」方案,宗旨為:「體驗漁民生活,認識香城文化」
,內容為:
參與兩日一夜的旅程,與愛海村的漁民同吃同住,同出海,親身體驗香城漁民的生活。認識香城漁
村文化。下面我將分別闡述兩個選擇此方案的原因。

首先,在活動的特色方面,第一,這個活動採用親身體驗的形式,使同學們成為漁村的一員,
與漁民一起活動,活動形式十分新穎,可以吸引更多的同學來參加。雖然香城靠海,可經濟發展之
快已讓香城脫離了早前漁村的模樣,同學們居住在高樓大廈林立的熱鬧市區,無法體驗到漁村文化,
光憑講述難免枯燥。對於仍是青少年的香城中學同學們,親身體驗,投入參與這種形式更能使他們
集中注意力,也會使他們的記憶更深刻。第二,這是一次兩天一夜的旅程,在學業繁忙之余,同學
們最好能勞逸結合,不僅能開拓視野,還能促進身心健康,是一個很值得推薦的活動體驗。第三,
同學們加入漁村村民的生活中,可以體驗最地道的漁村生活方式,有愛海村的村民與他們同吃同住,
教授他們海洋知識及捕魚技巧等,因此同學們體驗到的都是正宗的漁村文化,且有村民在旁講解、
引導,不論是在專業程度還是安全問題方面都有最好的保障。所以綜上所述,這是由活動特色出發,
我提出原因。

其次,從活動意義來說,這次活動體驗可使同學們受益匪淺。第一,同學們居住在漁村時,與
村民交流,可以最直觀地瞭解到漁村的風土人情,以及村民的簡樸,與大城市中有天壤之別。只有
瞭解、接觸一個地方的人們,才能瞭解其地區的文化,包括飲食文化,出海講究等。同學們對漁村
文化有更深入的理解,也響應了政府積極推動漁村文化保育的口號。第二,同學們可以瞭解歷史的
進展,瞭解在上世紀經濟發展之前,香城是個怎樣的地方,有利於他們對歷史有深刻地認識。第三,
同學們經過此次活動,可以增加知識,拓寬知識面,瞭解課本中學不到的漁村文化,更加體現了我
校開展課餘活動的宗旨:認識世界,開拓新視野。第四,同學們可以由此引發興趣,找到自己更多
的可能性。若對漁村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可以考慮將來選讀這方面的課程或進一步參與漁村文化保
育工作,為社會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以上是我在活動意義方面推選次方案的原因。

綜上所述,是香城中學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組」近期的規劃,望各位同學周知,感謝大
家的耐心閱讀,作為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組」主席,我力爭為大家提供更好的學習生活體驗,希
望為大家服務,所以如有任何疑問或想要提出建議,都可以來找我。我還要再此鳴謝劉老師對我們
小組的指導與幫助,感謝他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參與我們的討論及給出建議。在此我還要感謝「學
習日工作小組」的各位成員,沒有他們的努力付出,也不會有如此全面的規劃。希望我提出的方案
建議能夠被採納。最後,我在此呼籲各位同學積極參與以上以及日後我們推出的各項活動,豐富課
餘生活,也做到勞逸結合。感謝大家的細心閱讀。

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組」主席
寧樂行 啟
二零一八年二月二十日
示例一
評語

總評: 妥貼體現語境要求,措辭得體;能依話語內容作合理而準確的分析和綜合;
按輕重主次整合多元資料,並作全面拓展;
就要求提出周全可行或有見地的看法,附以有說服力的論證;
組織嚴謹,表達準確流暢。

分評:
甲部: 就錄音中三人的話語內容,作合理而準確分析和綜合。能綜合各零散語段,對暑假
宗旨、時間分配、暑假意義、園林欣賞等方面,有正確理解,判別準確。大致辨識
各人度暑假的方式。

乙部:
語境意識: 首行頂格書寫致函對象,受文者與標點皆正確;下款兼具身分與姓名,日期年月日
俱全,格式齊備無誤。起段點出「走出教室學習日」即將舉辦,又提及學習日目標,
背景清楚,能交代公開信之緣由。文末除申明主席職責外,不忘特別鳴謝劉老師的
指導和建議,收結處更望同學積極參與。通篇語氣懇切——於同學,得體有禮;於
老師,恭敬感激,更期盼同學豐富課餘生活,既合身分,又洋溢誠摯之情。全文能
妥貼體現語境。

整合拓展: 「熱心發問」與「知錯能改:釋囚人士樂分享」
正確指出所需學習態度和配對活動,並擷取該態度三項內容,能準確整合多元資料。
下文分項解釋對學習的重要性,方向正確。先從效率角度說明,認為可快速釋除疑
惑,又從尊重方面發揮,可令釋囚敞開心扉,討論更深入,後從人生得益着墨,可
藉此領悟人生哲理和勸諭。全段兼顧「釋囚人士獨特性」與「態度的重要性」兩者
發揮,由活動成效、對象感受以至人生體會,層層推展,由近而遠,申述圓足。

「投入參與」與「生命之旅:自我突破向前走」
正確指出另一學習態度和配對活動,並擷取該態度三項內容,能準確整合多元資料。
先由一般人畏生、緊張不安的心態着墨,引出「全情引入」,身臨其境,方有體會,
更可摒除恐懼。復結合是次活動機會難逢,力言只有不退縮,始得成功喜悅。最後
申明「團結合作」,可增成功機會,更從反面說明此元素可增個人學習體驗,可說
利人利己。全段能扣連活動,代入參與者心態拓展,所言有力有據,意態積極奮發,
有鼓舞激勵之意,能呈現「投入參與」的深刻內涵。
見解論證 能結合「漁民生活我體驗」活動論證。

從「特色」角度立論。以香城現今高樓林立,無復漁村面貌作鋪墊,由此論證「親
身體驗」此形式可免於枯燥,收吸引之效,記憶更深刻,闡述清晰有序。而「兩天
一夜」此形式,則可令學生於繁忙生活中開拓視野、促進身心;而「同吃同住」,
增進知識和技巧之餘,又可瞭解漁村文化,兩者皆屬合理之論。全段圍繞活動特色,
連繫漁業發展、漁民生活、漁業知識,論證嚴密周全,推展有序,突顯活動別具價
值。

再就「活動意義」方面發揮,認為同學受益匪淺。認為「同住同交流」可助瞭解風
土人情,以見與大城市之別,進而瞭解一地區之文化。雖未解釋如何響應保育口號,
但見解亦屬合理。下文循此方向而引伸種種得益:瞭解歷史、拓寬知識、引發興趣、
選讀課程、投身保育等等,俱見選擇此活動之原因。全段論點清晰,論述層面寬廣,
面向多元,論證合度。如能先具體描述漁村民風習俗,則下文所述各項則更具說服
力。

表達組織: 結構嚴謹,層次井然,各段編排有序,過渡自然。詞彙豐富而恰當,文句順暢達意,
字體清楚。
2018 DSE 卷三 聆聽及綜合能力
示例二
各位同學:

相信同學都得悉本校「走出教室學習日」即將舉行。我是寧樂行,作為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
組」的主席。我代表本組希望藉校報向大家介紹各位同學在參加走出課室的應有的學習態度。另外
亦會藉此機會向大家介紹一項認識香城漁村文化的活動。希望各位同學會對參加走出教室的學習方
法有更深認識。明白持良好學習態度的重要性,是學習更有效率。

首先,各同學不可或缺的是持有熱心發問的態度參加教室外的活動。尤其是以分享交流為主的
活動,同學需要保持好奇心,勇於發問,追求真相,發問時宜友善親切,使對方樂於回應;同時也
應表達自己的看法,形成互動交流的答問。以下我將會以去年廣受歡迎的「知錯能改:釋囚人士樂
分享」活動為例,向大家說明其態度之重要性。

活動中幾位釋囚會剖白自己如何誤入歧途,招來牢獄之災,並細訴改過自新、重投社會的經過。
同學平日鮮有機會接觸更生人士,若帶有好奇心,多問更生人士問題,例如從他們的經歷中明白如
何面對不當行為的魅惑也要堅持不行歪路,或從他們改過自新的經歷中學到自己在面對難題或困境
時所應保持的心態。懷著好奇心才能使同學們瞭解另一角度更生人士的處境,開拓同學們的新視野
和深化價值觀。

另外由於受訪者是釋囚人士,同學們應學習以親切有禮、富同理心的方法向他們發問,畢竟入
獄對更生人士而言並非好的過去,同學們可以此訓練良好的溝通技能,使交流過程更佳。

同學們於活動中亦可和他們交流、瞭解更生人士的心路歷程、建立自己的人生路向。透過和他
們的交流、同學可明白「知錯能改」的道理,亦不會帶有色眼鏡看待更生人士,開拓他們對社會另
一群人的同理心及接納、對同學的價值觀構建必有其重要且深遠影響。

另一個重要的態度是必須投入參與每一項活動,尤其是對於以經歷體會為主的活動,同學要全
情投入於活動中,勇於嘗試,不要害怕失敗;不能畏縮遲疑,害怕失敗而卻步。在參與團體活動時,
發揮團結合作的精神。活動過後,需靜下來反思總結,連結自身經驗,才能有助於自我成長。

去年所舉辦的「生命之旅:自我突破向前走」就正好能說明此心態的重要性。此活動為校外活
動,於香城最大課外活動中心舉行,活動中同學要參與繩網競賽、竹筏製作、野外定向等高難度活
動。過程中可能會失敗,例如野外中迷失方向,竹筏沉於河中等突發情況。同學若投入參與,不怕
失敗勇敢嘗試再接再厲,才能成功完成各項挑戰。加強了同學面對失敗的危機應變態度及冷靜面對
難題的能力。

這個活動更是將全體同學分為兩組進行,同學可借此發揮分工合作的能力,例如體力較佳的同
學可負責抬竹筏,方向感較佳的同學能負責野外定向時帶領方向,取長補短,才能爭取佳績。使同
學在投入參與的過程中發揮團結合作精神。

活動方更有反思會位同學提供機會進行反思,思考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亦回想其他同學的良
好表現,向他們學習,並嘗試在下一次面對同樣問題時能改善、進步,令同學們能立得正確的思維
視野,面對日後各項挑戰,裝備自己,可謂十分重要。

以上就是本組認為參加教室外的活動的應有態度,相信若同學們能持這優良態度,就能於各活
動學習到更多、得著更深更廣。這兩種態度必有其重要性,希望同學會記得並且於校內外實踐。以
下我將為各位簡介學生會認為較佳能認識香城漁村文化的方法——漁民生活體驗,並以兩個原因簡
單說明,望各位同學踴躍支持此活動。

「漁民生活體驗」是一校外計劃,以體驗漁民生活來認識香城文化。同學將參加兩日一夜的旅
程,和愛海村的漁民同食、同住、同出海,親身體驗香城漁民的生活。以下會從增長知識引發興趣
的兩個角度向大家說明。

首先是增長知識方面,同學們必定獲益良多。香城在未發展成今日金融之都前,其實是一個小
漁村、漁業於香城有長久的歷史,愛海村的村民大多以捕魚為祖業、世代都以捕魚為生,由他們的
口中能為同學介紹由古至今香城捕魚業的發展,其盛至衰。漁民的口則是口述歷史的一種,同學們
可以第一身、非透過資料或歷史檔案瞭解到香城的漁業文化,將其與香城的文化作扣連,拓闊了同
學的視野。另外藉由和漁民的親身交流,同學亦可啟發現今香城的環保新思維。隨著香城的經濟發
展一日千里,海面污染更嚴重,使漁業更難謀生、漁業文化式微。同學平日可能鮮有機會瞭解海污
染對人的影響,透過和漁民直接交談,同學可從另一角度學習,啟發他們對環境的新思維。多留意
香城的生態環境,為一另類學習。

不僅如此,此活動更以有趣特別的形式來引發同學們的興趣。這個活動可謂動靜結合,又有與
漁民一同出海捕魚的經驗,又有和漁民同住、同食互相交談的機會。相較於只能從資料檔案或物品
所能得到的體驗,無疑是更有趣味和吸引力。同學們都居住於高樓大廈充斥的市區、連郊野公園都
鮮有踏足。住在水上人家兩日一夜對絕大部分同學都是全新奇趣的一項活動,故更能引發各同學對
認識香城文化的興趣。另外,不得不提到的是這次活動的形式之特別。有別於博物館或資料館只能
找尋和學習已經規劃訂立好的資料知識。同學可以直接向漁民發問,同學可以運用其過人的好奇心
向漁民發問有別於資料檔的內容,更能啟發同學們的興趣。必定能啟發現今同學們講求模擬實況、
追求刺激的個性,使同學們對漁業文化的興趣增加,有助同學日後自發多加瞭解香城的漁業文化,
拓展視野。

以上就是我選擇「漁民生活我體驗」活動的原因,其實兩項活動都各有千秋,同學不妨通過資
料先瞭解漁業背景,相信亦有助得益。希望同學無論是參加校內或校外的活動時都能夠積極地以熱
心發問和投入參與的態度參加,才能有所得益。另外我亦希望藉此機會於校報感謝本組的顧問老師
——劉老師,有賴劉老師的寶貴意見和提點才能使本組的運作暢順。希望各同學皆會積極參與各走
出教室學習活動,有所得益。


學業進步
學生會「學習日工作小組」主席
寧樂行
二零一八年二月十日
示例二
評語

總評: 妥貼體現語境要求,措辭得體;能依話語內容作合理而準確的分析和綜合;
按輕重主次整合多元資料,並作全面拓展;
就要求提出周全可行或有見地的看法,附以有說服力的論證;
組織嚴謹,表達準確流暢。

分評:
甲部: 就錄音中三人的話語內容,作合理而準確的分析和綜合。能綜合各零散語段,對暑
假宗旨、時間分配、暑假意義、園林欣賞等方面,有正確理解,判別準確,且能全
面辨識各人度暑假的方式,正確推論靜宜的喜好。

乙部:
語境意識: 首行頂格書寫致函對象,受文者與標點皆正確;下款兼具身分姓名,日期雖欠圓足,
但仍大致符合書信格式。起段交代「走出教室學習日」即將舉辦,文末提醒同學須
秉持「熱心發問」和「投入參與」,並感謝劉老師寶貴意見,皆能呼應活動背景。
全篇分析冷靜,措辭大方得體,語氣不卑不亢,末段屢盼同學能藉活動有所得益,
殷切由衷。全文能準確體現語境。

整合拓展: 「熱心發問」與「知錯能改:釋囚人士樂分享」
正確指出所需學習態度和配對活動,並列述該態度三項內容,能準確整合多元資料。
下文就此三項要素為綱,逐段解說對學習的重要性,焦點明晰。拓展時以活動兩方
(同學、釋囚)的心態為基礎,由此設想種種得着:堅守正道、面對困境的心態、
溝通技能、知錯能改之理、同理包容之心等等。闡述具體,且不僅僅囿於活動成效,
更兼及對技巧、態度或價值觀的建立,切合「學習」之深層意義。

「投入參與」與「生命之旅:自我突破向前走」
正確指出另一學習態度和配對活動,並列述該態度三項內容,能準確整合多元資料。
下文就此三項內容分別說明,拓展時具體設想活動情景:迷失方向、突發意外、擔
抬竹筏、帶領方向等等,認為可藉此學得危機應變能力,又可取得佳績,更可從反
思中開拓思維,三項皆描述生動,拓展充足。結句遙想有利面對未來挑戰,令拓展
更全面,反映「投入參與」乃不可或缺的要素。
見解論證 能結合「漁民生活我體驗」活動論證。

先從「增長知識」方面立論。以香城今昔轉變為鋪墊,由村民世代以捕魚為業,帶
出活動別具價值:從漁民口述中知漁業興衰發展,可開拓視野,解說富層次,可見
「同體驗」之意義所在。再從生態環境發揮,認為海面污染伴隨經濟發展而來,令
漁業日漸式微,親身交流,又是另類學習,可啟發新思維。全段立足於整體社會情
況、環境保育,見解精當,層層論證,帶出「漁民生活我體驗」對同學的價值。

再就「引發興趣」角度立論。先略述此活動環節,然後歸結其趣味性和吸引力,再
結合現今同學的生活環境,認為全新奇趣的活動形式正可引發同學對文化的興趣,
論證富說服力。又認為在活動中可直接發問,對講求模擬實況、追求刺激的同學而
言,更具吸引力,其中輔以例子,論據有力,見解允當。全段圍繞同學個人心態發
揮,與前段論證範圍各有側重,互相映照,思考縝密,確見「漁民生活我體驗」乃
不二之選。

表達組織: 通篇條理清晰,起段扼述全文脈絡,前承後應,過渡段巧妙自然。用詞豐富,文句
順暢,字體清楚。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