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7

单元五 智者言说

二 定风波 苏轼

译文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
晴,故作此词。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
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
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芒鞋轻胜马,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
谁怕? 有什么可怕的?
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评析:冒雨漫步,抒写徐行的心情。

料峭春风吹酒醒,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
微冷, 寒意初上,
山头斜照却相迎。 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
归去, 回去吧,
也无风雨也无晴。 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评析:酒醒天晴,心境旷达,超然洒脱。

•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湖山”。
•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 贬到儋(dān)州,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这段话表现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
• 豁达、乐观

写作背景
•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 1082 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
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
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
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天气: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
人物:雨具,同行,余
感觉:狼狈、不觉
故:交代写作缘由

主题
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
的忧乐,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
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词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沉着:再大的穿林打叶声,都打不乱一个人既有的步伐,只要你视
风雨为无物,照样吟啸徐行。
豪迈:竹杖芒鞋不可惧怕,只要你以之为乐,一样可以轻胜过马。
随意而安:料峭春风冷,山头斜照暖。气候不定,人生不定,祸福
难晓,不如听其自然。
通达:也无风雨也无晴。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又何足挂齿?
利害得失可以一并泯灭……

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 雨中东坡——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观的人
• 雨后东坡——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
• 词人是一个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
镇定从容、旷达乐观形象。

首两句有何作用?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
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yíng)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
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觉”,
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
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
由此生发。

“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
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
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苏轼为何不躲雨?
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
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双关: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言在此
而意在彼,这一种修辞手法叫做双关。

1. 意义双关:"将那三春看破,桃红柳绿待如何?把这韶华打灭,
觅那清淡天和"。"三春"表面指暮春,内含元春、
迎春、探春三人的境遇。——《红楼梦》
2. 谐音双关: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
道是无晴却有晴" ["晴"与"情"谐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
(毛泽东《蝶恋花·答李淑一》)——夫人杨开慧烈士和
亲密战友柳直荀

苏轼的“归去”是归向何处?
(1)归朝廷
苏轼年少时接受的主要是儒家思想,这一点从他父亲给他们兄弟二人取
名上就可以看出来。儒家的入世和有为,引导他热爱生活和人生。因此
在苏轼的一生中,都信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归山水田园
他自己比较喜欢老庄的作品,不自觉也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道家的
无为非凡,又使他淡泊名利。所以他每到一处,都能敞开胸怀,尽情走
进深山,寻找一种解脱在山水间淡泊名利,皈依心灵。
(3)归佛门
自己取名东坡居士,和佛印等人的交往较密,可以看出佛教思想对他的
影响也非常大,佛家的静达圆通,启迪他走向圆融和通达。跳出三界外
不在五行中。
(4)“归去”——回归自我
他汲取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积极因素,能够以儒家思想担纲,以道家
思想养气,以佛教思想超脱。使得他在顺境与逆境的变更中,在入世
和出世的交互中,在儒道佛的碰撞中,得到了融汇、整合与统一,从
而达到天趣洋溢,生机浩然,超然无景,自足完满的人生境界,以一
种赏爱的态度去应对人生的风雨。
陶渊明独善其身归隐田园,苏轼所归之处是一个使他敏感复杂的
灵魂得以安宁的精神家园。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句饱含人生哲理,应如何
理解?
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
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
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
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阅读思考
比较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和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谈谈本词主人公的形
象特点。
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不畏严寒,不惧官场黑暗,傲然独立,突出的是
孤傲;
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体现出的是淡泊;
而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轼,面对挫折打击,能自我解脱,显示出的是旷
达。

课外拓展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时见 一作:谁见)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通过缺月、疏桐、幽人、孤鸿等意象,营造一种凄清萧瑟的氛围,表现
了作者孤独苦闷的心境和内心的彷徨。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
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营营是指被名利所纷扰。

大意
经常愤恨这躯体不属于我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忘却为功名利禄而钻营,
趁着这夜深风静架起小船,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所谓“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是词人希望精神得到解脱的一种隐喻和“一蓑烟雨任平
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一种无所挂碍的洒脱心态。
课文练习
1 阅读此词后,填写下图。
定风波
时间
地点
人物
事情
感受

2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风雨,词人的心情如何?(空 3 行)

3 词中的“风雨”可以象征什么?(空 2 行)

4 词人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胸襟?试说明之。(空 6 行)
延伸练习
1 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空 2 行)

2 词的上下片各写了什么内容?(空 2 行)

3 这首词写苏轼在路途中遇到下雨的事情,但他却从这芝麻大的
小事中想到了人生,从而写到自己的处事态度,这叫什么写法?
试做分析。(空 3 行)

4 除了以小见大,词人还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空 4 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