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講讀‧醉翁亭記‧分析與探究

(參考2013年閱讀題1)
1 試整理文章各段的內容大意,並把答案填寫在下表內。(8分)
段落 內容大意
1 交代 醉翁亭的位置、建造者及命名由來(1.5分) ,點出作者在此
領略到 山水之樂(1 分) 。
2 描寫 瑯琊山早晚和四季景色的變化(1分) 。
3 敍述 滁州百姓遊山及作者與賓客在席間盡歡的熱鬧情況(1分)
,寄寓 作者與民同樂的情懷(1分) 。
4 敍述 黃昏時遊人散去的景況(1分),道出作者 「樂其樂」(1
分)的情懷,最後作者 自己點明身份(0.5分) 。
整合
考核重點:掌握分段內容,概括段意。

(參考2012年練習卷閱讀題2)
2 以下是分析本文開端如何引出焦點景物的一則短文,部分內容未曾填寫。請
在短文下方的分題橫線上填寫答案。(12分)

  文章起首先寫  ,接着所寫景物的範圍  ,從羣山到  ,然後到


,再到  ,最後把焦點集中在  。這是運用  法,既讓讀者對焦點景物
的  和  有概括的認識,而在鋪排的過程中逐步引出焦點景物,還能吸
引讀者注意,收  之效。

 滁州四周的山(1分)  逐層縮小(2分)
 西南諸峯(1分)  瑯琊山(1分)
 釀泉(1分)  醉翁亭(1分)
 層遞(2分)  位置(1分)
 周圍的環境(1分)  引人入勝(1分)
整合、評價
考核重點:分析及評價文章運用的寫作手法(層遞法)。

3 語言精練是歐陽修文章的一大特點,《醉翁亭記》便是當中典範。試分析以
下一段文字中描寫釀泉和醉翁亭的用字如何體現這項特點。(6分)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
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第1段)

(1) 釀泉:此段分從水聲和水勢寫釀泉,「水聲潺潺」是未見釀泉時的聽覺描
寫,「漸聞」二字有愈行愈近,愈近愈響之勢。(2.5分)及至見到釀泉
,以「瀉」字形容流水,突顯泉水於兩峯之間傾瀉而下的水勢。(1.5分

(2) 醉翁亭:文中以「翼然」來形容醉翁亭四角翹起的外形,叫人聯想到鳥兒
展翅、凌空欲飛的姿態,使原來靜態的事物增添動感,形象更加生動
。(2 分)
整合
考核重點:分析文章用詞的表達效果。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1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4 根據第2段,為甚麼太守的快樂是「無窮」的?作者在這裏運用了甚麼手法來
抒發感情?試加以說明。(3分)
答:太守的快樂源自欣賞山間景致,而山間早晚四季的景色變化多端,因此他
的快樂是「無窮」的。(1分)作者運用了借景抒情,(1分)藉描寫瑯琊
山的優美景色,抒發欣賞山水的喜悅之情。(1分)
整合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及寫作手法。

5 綜觀全文,太守有哪幾方面的「樂」?當中哪些是賓客和遊人不知道的?試
加以說明。(6分)
答:太守有三方面的樂:欣賞山水景色而得的樂趣(山水之樂);(1分)與眾
賓客宴飲遊戲而得的樂趣(宴酣之樂);(1分)因見到眾人歡樂而得到的
快樂(樂其樂)。(1分)前兩方面的快樂,賓客和遊人都能感受得到
;(1分)第三方面是太守對轄區內政通人和,人民有閑暇遊山玩樂而感到
欣慰,這種「與民同樂」的情懷是遊人和賓客未能體會的。(2分)
整合、引申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6 文中哪一句點明了課文的中心思想?作者在文中描寫瑯琊山景色及記遊樂之
事,與此有何關係?(6分)
(1) 句子:「人知從太守遊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1分)
(2) 寫景的作用:作者寫瑯琊山早晚及四時的景色特點,既表現當地風景確有
吸引人之處,也為遊山能享受山水之樂塑造了客觀環境。(2分)
(3) 記遊的作用:遊樂之事寫滁人遊山、太守與賓客在席間飲宴、玩樂的表現
,可見眾人盡情歡樂。(1分)讓治區內的百姓過這樣安穩閑適的生活,
正符合作者與民同樂的抱負,是本文中心思想的具體表現。(2分)
複述、引申
考核重點:掌握文章選材和主旨的關係。

7 試從描寫手法、層次安排及遣詞造句三方面分析課文第2段的寫作特色和表達
效果。(13分)
分析
描寫手法 作者不加雕飾,運用 白描 (1分)手法,以 精練/ 簡潔 (1
分)的文字概括描繪瑯琊山不同時候的景色,例如: 「日出而
林霏開」、「雲歸而巖穴暝」(1分)(摘錄原文),只是寥寥
數字已表現出一日之中特定時分的景物特徵。
層次安排 本段寫瑯琊山的景色,先從 早、晚景色(1分)開始,表現
一天(1分)之內的景色變化,再按時間順序寫 春、夏、秋、
冬四季景色的特點(1分),表現 一年(1 分)之內的景色變
化,達到層次 井然有序/ 分明(1分)的效果。
遣詞造句 整段文字以 偶句(1分)和散句相間,在整齊中富於變化。當
中句子細微處也在節奏和語氣方面營造出特別效果,例如:「風
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句中運
用「而」字,使句子在整齊之餘 不致呆滯/ 增添變化(1分)。
部分句子用 「也」(1分)字收束,以總結前述的景色,使文章
朗讀起來語氣 舒緩 (1分),節奏 抑揚頓挫(1分),富韻律美

複述、整合、評價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2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考核重點:掌握景物特徵及分析寫作手法。

進階思考
8 太守與眾人遊山盡興而還,各有所樂,試據課文內容回答以下問題。
(1) 文末提到的「禽鳥之樂」、「人之樂」和「太守之樂」各指甚麼?三者的
層次有何分別?(6分)
 禽鳥之樂:指當遊人離去後,禽鳥自由自在地在山林間鳴叫飛翔,自得
其樂,是對一己生活環境的感受,層次最低。(2分)
 人之樂:指滁人遊山之樂和賓客宴酣之樂,非一己的快樂,兼及人際相
處,層次較高。(2分)
 太守之樂:指太守因為眾人歡樂而覺得快樂,是以別人之樂為樂,要有
與民同樂的胸襟和抱負,層次最高。(2分)

(2) 作者運用甚麼手法帶出這三種不同的樂?達到怎樣的效果?(3分)
答:運用層遞法,先寫禽鳥之樂、人之樂,最後是太守之樂,以前者不知後
者之樂,層次一層比一層高,突顯太守之樂的層次最高,(2分)以表明
他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和抱負。(1分)
整合、引申、評價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分析及評價文章運用的手法。

9 作者在被貶滁州時寫下此文,為甚麼通篇言樂?文中可有流露失意之情?
試加以說明。(5分)
答:作者雖然仕途失意,卻不沮喪,仍積極於做好滁州的管治工作,(1分)文
章通篇言樂,重點在於抒發自己與民同樂的抱負,以使當地政治清明、百
姓得以過閑適的生活為樂。(2分)文中也流露失意之情,他寄情山水,「
飲少輒醉」和「自號醉翁」也有借酒澆愁之意。(2分)
引申、評價
考核重點:掌握內容重點;連繫寫作背景,分析及評價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化
*10 閱讀下文,然後回答問題: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
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孟子‧盡心上》)

(1) 引文中的「物」、「民」、「親」各指哪些對象?(3分)
答:「物」指世間萬物,如鳥獸草木;(1分)「民」指百姓 / 人民;(1分
)「親」指親人。(1分)

(2) 試據「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一句,說明孟子仁愛精神的特點。(4分

答:孟子的仁愛,是按關係由近而遠逐層外推。(1分)「親親」是出於天性
,是「愛」的源頭,先親愛自己的親人,然後向外推至仁愛人民,再廣
及愛育禽獸草木,(2分)這就是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1分)

(3) 從《醉翁亭記》所見,歐陽修能做到以上引文中提及的君子的哪些行為?
試加以說明。(3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3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答:歐陽修能做到「仁民」和「愛物」。(1分)他使治區之內百姓安居,有
閑暇遊山玩樂,他更以與民同樂為抱負,正是仁愛百姓的表現;(1分)
他懂得欣賞大自然晨昏四季的景色、山中泉水和各樣食材,能體會禽鳥
之樂,皆是愛惜萬物的表現。(1分)
整合、引申、評價
考核重點:理解內容重點,評價人物的行為。

比較
*11 試就以下各項,比較歐陽修《醉翁亭記》和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20分)
(1) 引入主要景物所用的修辭手法(加以說明)
(2) 宴遊情況
(3) 作者處境與山水的關係
(4) 作者宴遊後的心情變化
(5) 文章的深層意思
《醉翁亭記》 《始得西山宴遊記》
引入主要景物 層遞:作者先寫環繞滁州的 襯托:作者先寫遍遊永州的
所用的修辭手 羣山,然後逐步收窄範圍,寫 奇山異水,自以為盡得美景,
法(加以說明 眾山峯中的瑯琊山,接着寫瑯 然後才寫西山,用永州的奇山
) 琊山中的釀泉,最後把焦點集 異水來襯托西山。(2分)
中在釀泉上的醉翁亭。(2分)
宴遊情況 詳細具體描寫宴遊情況,包 概括描寫宴遊情況,寫遊西
括飲宴的酒和食物,賓客在宴 山前的宴遊情況僅用飲、醉、
遊時的活動、行為舉止,甚至 卧、醒等動詞概括出整個過程
作者自己的醉態,具體渲染了 。(1分)描寫遊西山時的宴遊
宴遊的歡樂熱鬧氣氛。(2分) 情況則更為概括,只有「引觴
滿酌,頹然就醉」二句。(1分

作者處境與山 歐陽修被貶滁州後,尚能把 柳宗元被貶永州後,常擔驚
水的關係 遊山玩水的樂趣寄託在飲酒之 受怕,於是只好寄情山水。但
中,他也為別人跟隨他遊玩而 直到遊西山後,他才解開內心
快樂感到高興。(2分) 的鬱結。(2分)
作者宴遊後的 歐陽修宴遊後心情愉快,因 柳宗元到西山宴遊後,人生
心情變化 為他能從中得到多種樂趣,包 昇華到另一境界,他擺脫了經
括以心神領略山水之樂而寄託 常不安的心情,而目睹西山的
在喝酒中,又為別人跟隨他遊 壯觀景色後,他重新肯定自己
玩而快樂感到高興。(2分) 的價值,感到自己和大自然融
為一體,重新找出人生的路向
。(2分)
文章的深層意 從滁州人民快樂遊山的情況 人能肯定自我的價值,方能
思 ,暗示滁州在歐陽修的管治下 坦然無懼,自存於天地之間
政治清明,人民生活富足快樂 。(2分)
,寄寓執政者應「與民同樂
」(推行仁政,樂民之所樂
)。(2分)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4
單元四 悠然看風景 情文並茂
整合、引申
考核重點:比較作者處境、文章內容、表達手法及深層意思。
© 牛津大學出版社2014 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