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2014 年第 6 期

争。在左翼文化中则恰好相反,地方冲突在本质上成为阶级压迫的一部分 。
这也和国家观念的变化有关。清末民国,以人民、领土、主权三要素构成的国家观占据了主导
地位。受其影响,国语标准的决定权被认为掌握在“人民 ”之手,那些与“人民 ”对立的因素,如君
主、官僚、首都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排斥。三四十年代的左翼人士更多地把国家看作统治阶级压
迫被统治阶级的暴力机器,国语因此被视为“阶级”压迫的工具。① “以“普通话”替代“国语 ”,背后
的理论动因盖在于此。而“人民”也就从国语运动的推动者,变成了其掘墓人。 新中国成立后,“国
语”一词很快退出历史舞台,“普通话 ”成为官方的正式术语。 二者实际所指虽无甚差别,然必要
“正名”也者,仍应从“意义 ”层面寻找原因: 名称寄托着不同人群的尊严,也寄托了不同的国家理
想。“意义”之为用大矣哉!

〔作者王东杰,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成都,
610064,wdj@ scu. edu. cn〕
( 责任编辑: 杨宏)

·书 讯·

《影艺的政治: 民国电影检查制度研究》
汪朝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3 年 9 月出版,
19 万字,
35 元
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且,其表现方式的直观
性、形象性、真实性和丰富性,对观众有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力,从而引发历届民国政府关注并试图
评判这种影响力的正面或负面效应,乃至最终产生对电影进行不同形式检查的制度实践。与民国电影
产业的发展相对应,电影检查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的过程。本书研究的主题,正是电影检查制度在民国
时期的发展历程。作者以时间为序,全面介绍了此一制度的酝酿实行、初创时期的运作、抗战时期大后
方和沦陷区的电影检查、抗战结束后数年间的电影检查,并特别对当时的“东方好莱坞”上海、汉口法
租界和哈尔滨等地电影检查制度的运作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叙述。
电影检查制度涉及诸多方面,作者以翔实的史料、系统的研究为读者呈现了民国关于电影检查的
社会舆论、制度设计、检查标准、实施机构和具体实践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其所涉及或讨论的各种问题,
均与中国的文化传统、社会环境和近代以来的时代特点密切相关,因此,也就仍有现实意义,需要学界
展开进一步研究。

① 王东杰: 《官话、国语、普通话: 中国近代标准语的“正名”与政治》,《学术月刊》2014 年第 2 期,第 167—168 页。

10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