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

制造技术/工艺装备 现代制造工程(Modem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201 1年第6期

CPU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分析及高速
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设计+
胡道春,黄小良,汪超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台州318000)

t摘要:分析CPU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及高速精密多_I:位级进模具设计中的技术难点,介绍其复杂折弯高速精密级进模
具的总体结构,重点论述工位设计、排样图设计、高速模具结构设计及关键零件设计等技术,并简要介绍高速精密级进
模主要零/部件的加工_亡艺。实践证明,模具结构合理町靠,能保证产品质量,冲,K速度町达1 000冲次/分钟以上,对此
类零件的级进模设计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高速精密冲压;级进模
中图分类号:TG385.2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3133(2011)06—0076—05

Analysis of press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high—speed&precis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of connector terminal of CPU


HU Dno—chun,HUANG Xiao.1iang。WANG Chao

(School of Meehatronies Engineering,Taizhou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Taizhou 3 1 8000,Zhejiang,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chnical difficulty of the pressing technology and design of high—speed&precise multi・PO—
sition progressive die for the connector terminal of CPU,and the whole structure of the particular progressive die was introduced,

the key technology,such as


design of working—position,layout,die structure and key parts of high speed and precision stamping

were mainly demonstrated.The machining technique for the main parts of the die was briefly stated as well.It is proved that the

di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and able to ensure the product quality,and its stamping speed reach the specified
speed above 1 000/

min.The design has reference value to the design of the progressive dies for similar parts.

Key words:connector terminal;pressing technology;high—speed and precise stamping;progressive die

的冲压工艺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从一个
0引言 具体的端子零件结构、形状等特点出发,开发相应的
冲压工艺方案阳1。本研究从端子零件高速冲压的角
近年来,随着IT和通讯行业的迅速发展,人们对
度出发,探寻高速精密级进冲压的关键技术,并力求
连接器零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体现在尺寸及外观
使实际端子零件的产能提升。
上,而且要求其体积小、接触应力低、功能和信号传输
性高。因此,相应的连接器端子一般具有超薄(厚度 1 CPU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的难点分析和关
在0.5mm以下)、微小(外形尺寸在0.5mm左右)、形
键技术
状复杂、精度高和需求量大等特点,并集冲裁、弯曲和
1.1 CPU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的难点分析
局部成形等冲压基本工序为一体,广泛采用高速精密
级进冲压方式生产。 图1所示为CPU连接器端子,材料为磷青铜

冲压工艺分析是高速精密级进冲压技术开发的 (C7025一TM03),厚度为0.1mill,产量需求为每天6 000

关键,考虑周全的端子零件工艺分析也是端子零件成 万件。零件主要技术要求:“u”形宽度为0一m+0.∞04mIn
功生产的保证。大量文献已经对不同类型端子零件 (见图1a),正位度;“R”形角度为28:i(。);“Pad”形角

・浙江省教育』f科研资助项目(Y2()0909760);浙江省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

76

万方数据
胡道春.等:CPU连接器端子冲压I艺分析及高速精密多]:位级进模殴计 ∞11年第6期

oLL
u』。i兰警铲


鲤盥丽。 风w硐i岂g西彳“Ⅲ蛔

闰1 CPU莲接器端f

度为90:;(。),冲裁最小间距为0 1mm(见图lh)。 的工艺性、载体设计、定位方式及模具强度”“。工位


从零什结掏分析,该端子零什为立式双弹臂结 设计总的原则是先冲裁、再折弯,综合考虑模具强度、
构。挠曲性高.接触应力低;弹性浮动式“Pad”形没引 刚度^5乏结构合理性,在适’j位置增设牵工位以保证模
可吸收连接器与主机板问的热膨胀差异。该零件成 县强度或在试模不成功时可增加工位。载体是为了
形主要有冲裁、弯曲和成形等多种T序。对于此类具 将运载条料上的丁序件在模其I稳定避至后续工位
有材料薄、R寸较小、形状复杂、折弯部位多和需求量 而设计的,因此,其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以便平稳地
太等特点的零件,通常采用多工位级进模具进行高速 将工序件送进而不致使上序件变形。采用非字形载
冲压q.产。多工位级进模具不仅结构复杂,精度要求 体送料.最后再将非字形载体中间H r裁分为两条条
极高,而且还要求具有高寿命,能承受高速度,这就使 料,其稳定性较好。采用侧刃加导止销形式定位,精
得在设计和制造卜存在许多难点14…。考虑到连接器 度较高。
端了本身及其岛速冲压成形特性,在多工位级进模设 根据后续电镀及装配的需要.端子产品世计时已
计时需要解央以下问题:1)考虑到连接器端子在Ⅱ行 经规定了送料步距、载体形式以及导正定位针的大
业中的重要性.边缘不允许有毛刺,因此,需选用精密 小、位置等。工位设计时考虑此端子部分关键区域
小问隙进行冲裁.特别重要的部位需追加工站解决毛 (如…R形头部)币允许有冲裁毛刺,设置有倒角去毛
刺问题;2)材料的厚度较薄仅为0 1mm,无论是对冲 刺丁站(COIN)。根据前述分析,CPU连接器端子排
裁、弯曲成形还是进料等都增加了难度;3)该零件的 样剧如图2所示。
折弯多达9处,且均有公差要求,必须在折弯成形中 l 2 2薄材高速选料步距精度控制
着重解决凹弹阍题;4)产品需求靖大,每个CPU连 由实践经验总结出.多工佗级进模的步距对称偏
接器需要安装该端子零件达478Pin,所以应考虑其 差值6可由F式确定“:

…忐t
经济性,需一次冲压成彤多个产品且需高速冲压,设
计冲速不低f l 000冲次/分钟(SPMl000),另外,应
保证高速冲压进料顺畅,不能出现废料回跳现象。 式中5为多丁位缓进模步距对称偏差值.口为零件展
模具的总体结构和精度要符合高速精密多工位级进 开后沿条料送进方向最大轮廓基本尺寸精度提高3缴
冲压生产要求。以上问题都需要通过设计、加工或者 后的实际公差值;n为模县设计的工位数;E为修JE
生产过程中的相应措施得到解决。 系数。
I 2 CPU连接器端子冲压工艺的关键技术 经计算得出此套多上位级进模的步距偏差值5=
I 2I工位设计及排样圉设计 ±0 0lmm。在实际的高速冲压过程中需采取相应措
工位设计主要考虑毛坯的排样方式、冲裁和弯曲 施控制送料步距的精度,在此套薄材高速精密多工位
77

万方数据
现代制造工程(Modern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景o…口o确6凸舒G:奠三三三一_一一、、u

一w珊卿、\” 叫∞口。正正,I

8,盥


彬制
lr{『

; -9 i
。 Z芝 舌 云 舌 : 珲 : 三 : 暑 三
i i兰 莹 蔓 至 百 墓 i 吾 蚕 吾 吾 皇 :

图2 CPU连接器端子排样图

级进模典巾,除设计有侧刃定距外,考虑材料较薄,送 外形较为复杂等特点,在此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过程
料过程巾难免会有偏差,在冲定位孔后立即用定位针 中还进行了以下针对性设计。
定位,控制送料步距的准确性,日.此处导正定位针采 2.1模具结构
用高耐磨的CD650材料;另外,在折弯成形处为保证 图3所示为CPU连接器端子高速精密多工位级
模具送料步距的精确性,还在折弯成形的同时设计卜 进模具装配图,该模具导向非常精密,首先采用精密
料定位零件,通过以上多种措施来满足薄材高速精密 滚动的四导柱导套外导向机构(主导柱导套)。其次,
多丁位级进冲压的需求。 考虑到材料料薄(仅0.1inn),单边冲裁间隙只有
0.004ram,故采用内导向机构进行精确导向,内导向机
2模具设计
构同样采用高精度滚动四导柱导套(副导柱导套)结
由_r连接器端f零件材料薄、尺寸小、冲速高和 构。最后,在局部工位处,由卸料板对凸模进行最终

13 f
12 b◇ ◇E
11
10 17
一蚓掣f墨卜 一№衬
18

19
/]蝎rU 固I

台◇ 岳 岳 ◇E
[ 岳 奇

:苟ⅣV@◎剌:\∽
24 23 22 2l 20


’囝小

\-/
西
。\n卸 \\一/
西\ n
囝。翠 I凶。o黜 9 e一
^ 西 西J=u n


盅妇上啦ll矗母一吐 —!观上 土|.里衄缸墒.|匕㈣ 二一 鬯:

肾。
I蕾u—・--IlIX]IIIⅢlI㈣11111If皿I皿H
晤-Ⅱl毋呷碍可IIF9——碍・ ・¨ I=一……-一一
a一酉翟酉1■1曙舯槲 瓢 啸

l币蕊
0 【】

》钧U广]。U@@
勘o P
18 5d。善蕊 4q
(@爪:币@◎l
图3 CPU连接器端子高速精密多L位级进模具装配图
1.F模摩2.冲裁F模镶块3.冲裁n模4.卜.垫板5.浮升块6.凸点成形凸横7.门模板8.卸料板9.凸点成形卸料镶块

l().卸料背板 1 1.凸模固定板 12.凸模垫板 13.上模座 14.定位模柄 J5.折弯凸模16.浮动式定位针 17.折弯调整杆

18.折弯凋褴冲r 19.折弯凋整滑块20.废屑回跳榆知器21.折弯下模镶块22.导料板23.副导柱导套24.丰导柱导套

78

万方数据
胡苊春,辱:cPg连接器端于冲“【艺分析照商建精密多I位糍世棋设" 2t)11年第6期

导向。其中凸模与卸料板单边间隙为0 003mm,与固
定板单边间隙为0 005mm,卸料板间隙小于II-裁间 n 丌 ,一~、

隙.可以保证凸模顺利进^凹模.而固定板采用稍大
间隙避免过定位。模具工作部分全部采用镪拼结构,
凸模采用压板加螺钉形式固定,下模设置敲击孔,可
以做到快换快修。级进冲压过程中上模过压为
0 02mm,即在闭合状态时上下模之间留有0 02ram间
隙.其目的一是防止上下模直接撞击以保护模具.另
一是为保证冲裁和成形过程中有足够的压料力.满足
高速冲压的特殊需求。
此外.在高速冲压过程中为避免废屑上升的现象,
除借助冲裁刀『l“被覆”处理,增加其粗糙度从而加大
摩擦力外,还于模其底部增蹬吸尘器,利用压缩空气的
负压将冲裁废屑及时吸走,减少废屑上升的几率。
2 2折弯回弹榨制机椅
浚零件的折弯多达9处,n均有公差要求.蝌弹难
以控制,单靠经验和计算给出的补偿量往往币能移(
成形到位芹保证多个相关尺寸。町以采用更政成形
零件尺寸、多次试模的方法,但这样会增加很多成本
且浪费时问。为方便快捷地对该端子零件尺寸进行
调整,该级进模具设计中存预计回弹严重的部位进置
b)*¥f*#H##《#目
r谢整杆.通过调整图3中的橱整杆17的进出,可以
控制调整折弯调整冲子18的岛低位置,进而达到对端
斟4“u”彤折苛摸具
于零件相应部位尺寸进行调整的目的,做到模具不离 l T#*m 2*n№3*々F&镕#4 Z&}#镕*

开冲床却能方便地调整若干个尺寸。 5《}##6*《^幢7§#≈nn 8*≈口《

为保证高速级进冲压(该级进模设计冲速为1 000

冲次/分钟)时折弯成彤定位准确性匣尺寸稳定性.在 学曲线磨床(Pc)加工;采用慢走丝线切割,加工部位
折弯的同时除采用定位针导正并定位外,还增加定位 般需要多次修切,将氧化层的影响减少到最小;保
镶块进行精确定位,以…U形折弯为例,其模具如图4 旺所有零件工作部分公差为±0 002mm;为丫有效导

所示。在级进送料过程中由浮升块2(见图4)抬起条 向及保证模具装配后的刚合高度.要保证模板平面度
料并送料到位,随后上模下行过程中卸料板上的定位 误差不超过0 00311im,扳厚公差为±0 005ram,所有

针导正条料并粗定位,条料随上模下行过程中先由定 模板组装后累计平面度醴差不超过0 02mm;导柱孔、

位卡料镶块4进行精定位,最后由折弯凸模6、折弯凹 定位孔凹模板框13均采用坐标磨床(JG)加工,以保证
模8完成折弯成形动作,保证“U”形折弯的尺寸及其 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
正位度要求。 2 4材料选用与热处理

综上,对于重要的折弯部位保证其成形过程满足 上、下模座采用¥55C材料,其余模板采用SKDII
预折弯、折弯和调整三个工位,并在折弯成形的过程 材料,热处理硬度为58—62HRC,除模座外,所有模扳
中满足定位针导正并粗定位_定位镶块精定位一 均需进行深冷处理.尽可能消除模板内应山,同时保
压料撕弯的顺序过程,保证其弯曲成形的精确性及 证模板具有足够的韧性以抵抗高速冲压时的冲击力。
高速级进冲压的稳定性。 所有冲裁凸、凹模及成形工作零件均采用硬质合金
2 3加工及组装精度 CD650材料,热处理硬度为90lIRA;浮升块、导料板等
连接器端子类级进模零件尺寸小,加工精度要求 采用SKD J1材料,热处理硬度为60HRC;卸料板镶件
非常严格,设计中所有异形凸模和成形镶块均采用光 采用铁基硬质台金ASP23材料以提高耐磨性。
70

万方数据
201 1年第6期 现代制造工程(Modem 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

3 刘占军.接插件多工位级进模设计[J].锻压技术,2007,
3 结语 33(1):96—98.

4 阮锋,黄珍媛,周弛,等.IT制件高速精密级进模的研究
本文从薄材、高速和精密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高
[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7,35(10):44—48.
速级进模具设计中的工位设计(特别是无毛刺等特殊
5 郭雷,黄珍媛,阮锋,等.接触端子精密级进模设计[J].
需求工位)、折弯回弹控制、薄材高速送料精度控制、
模具工业,2007,33(2):11—14.
加工及组装精度需求等关键工艺难点的解决方法。 6 陈旭明,肖小亭.高速冲压及模具技术[M].北京:化学工
模具设计合理,结构可靠,制造精度高,维修方便,可

r}; 1{j
业出版社.2007.
适应高速级进冲压生产,整体寿命很高,可以保证冲 7 成虹.冲压工艺与模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
速在l 000冲7欠/分钟以上。单次保养周期超过500 社。2006.

万冲次,整体模具寿命超过1亿冲次,大大提高了生产 8 段来根.多工位级进模与冲压自动化[M].北京:机械工

效率及零件精度,并节约了成本。该研究对此类薄材 业出版社,2006.

高速精密级进冲压模的设计与教学工作有重要的参
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姜立忠,张建营,周耀东,等.汽车结构件多工位精密级
进模排样及模具设计[J].锻压技术,2009,34(3):41—
43. 作者简介:胡道春,硕士,讲师,工程师。

[2] 曹立生.正极片冲压工艺分析与多工位级进模具设计 E-mail:springer_1028@163.corn

收稿日期:2010-C13-28
[J].锻压技术,2008,33(3):23—25.

(上接第32页)
一种新颖的曲轴精加工设备,适用于汽车、摩托车、内 [3] 许第洪.切点跟踪磨削法核心技术的研究[D].长沙:湖

燃机和发动机等生产厂家的曲轴磨削加工。 南大学,2005:8—54・
[4] 吴刚华・曲轴非圆磨削运动中动态误差及补偿[J]・机械
该磨床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工序集中,只需一台
工程学报,2009(1):101—105-
磨床,一次装夹就能依次完成主轴颈和连杆颈的磨削
舡,容易保证加工精度,减少辅助力l】工日抵可大大 ∞1恭嚣j譬冀李现状与新进展¨L制造技术与机床’
减小设备、厂房的投资;采用全数控磨削加工方式,在
[6] 郑善、良7.’磨削基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不同型号曲轴磨削时,不必另外设计制造相应的偏心 抖10R2

夹具就可很方便地通过重新设定相应几何参数,由建 『7 1 Raymond E Chalm。rs.Open-architect。re CNC。。。ti。。。。ad.

立的切点跟踪磨削加工运动数学模型,计算生成新的 ,a。ci。g[J].Manufact。ri。g Engi。e。ring,2001(7):48—52.


数控加工程序,实现曲轴磨削加工,并具有很高的柔
性,磨削圆度≤0.003mm,表面粗糙度≤RaO.41xm,是
大批量生产高精度曲轴的理想精加工设备。

参考文献:
[1] 周志雄,罗红平,宓海青,等.切点跟踪磨削法磨削曲轴
零件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机械工程,2002,13(23):
2004一妣. 作者简介:何志伟,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磨削技术与数控装备。

[2] 许第洪,孙宗禹,周志雄.切点跟踪磨削法运动模型的研 E—mail:hezhiweil99@163.corn

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2,38(8):68—73. 收稿日期:2010-06_08

80

万方数据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