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6

我的高一音樂課

班級:104

座號:22

姓名:陳沛吾
時 間飛逝,轉眼間儼然到了一年級的學期末,時間就在日常的虛晃中浪費掉
了。高一的音樂課在禮拜一的最後一節,有時候真的很累,直接趴在腿上
睡著,但耳朵還是開著,靜靜聽著老師講解和我喜歡的古典音樂。

上 學期,老師先帶我們探討“什麼是音樂?” 有時候我覺得音樂是人們唯一
必須付費的噪音,聽著心情煩躁;又覺得音樂是人類共通的語言,可以藉
著音樂認識同好。接著,清楚了解到樂音和噪音的區別,在於音樂需要透過人
心去想像和創造。在解碼人聲單元中,聽了不同音色世界知名的聲樂家,認識
不同音域範圍的特色。
認識並聆聽古典音樂,繼往開來-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中世紀:格雷果
聖歌為代表;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無伴奏(a cappella)、合唱為主要表現
形式。再來進入到華麗年代-巴洛克時期,「巴洛克」為葡萄牙文,意旨不規則
的珍珠,具有嘲諷揶揄之意。巴洛克時期音樂的特色:採數字低音(fugured
bass)、頑固低音(basso ostinato)、競奏等等……,接著聆聽巴赫(Bach)《D
小調觸技曲與復格曲》韓德爾(Handel)神劇《彌賽亞》、《水上音樂》。
最讓我頭疼的莫過於是樂理以及音樂常識,上學期的考試有筆試和彈鋼琴
-小步舞曲其中的幾小節(筆試項目如附圖一、二;考試曲目如附圖三),其中
附圖三還有附上鋼琴鍵盤表,在課餘時間能夠練習。老師也帶領全班在樂理筆
試來臨前,在課本大量練習樂理(筆試練習過程如附圖四、五、六、七),在練
習寫的過程中順便加深記憶,不用再額外多花時間準備考試。

下學期,介紹了貝多芬(Beethoven)、莫札特(Mozart)、台灣本土音樂、
敲擊樂,期間看了很多影片,聆聽很多音樂,增廣見聞。原本規劃在學期
末前兩、三個禮拜前考筆試(筆試項目如附圖八),但疫情突然升溫,被迫停了
四個禮拜的課,改為線上課程。線上課程一開始繼續以附圖八複習考試聽寫曲
目,老師放音樂,學生在紙上寫下曲名/作曲家/時期,這樣的考試方法,兩個禮
拜後發現不能再回學校考筆試,所以這次考試成績改為做報告《我的高一音樂
課》為期末成績,再來就線上《莫札特傳》這部電影,綜觀莫札特的一生。

最 後,高中的音樂課相較於國中的豐富許多,我非常慶幸高中可以不用再練
直笛,而考試考鋼琴對我來說也是蠻新鮮的,一個新的嘗試,激發我想繼
續練鋼琴的動力,能自己彈奏出喜歡的古典樂曲,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
附圖Ⅰ

附圖Ⅱ
附圖Ⅲ

附圖Ⅳ
附圖Ⅴ

附圖Ⅵ
附圖Ⅶ

附圖Ⅷ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