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

基于赤平极射投影的边坡破坏模式运动学分析

肖 术 1,高永涛 1,吴顺川 1,
(1.北京科技大学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3;2.)

摘要:以赞比亚穆利亚希露天矿为工程背景,在节理及结构面测绘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采用赤平极射投影法对露天
坑第 10 个调查区域边坡进行了详细的边坡破坏模式运动学分析。采用图解法详细论述了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弯
曲倾倒以及直接倾倒四种失稳模式的分析要点以及相应的潜在失稳概率,并将分析结果与现场失稳进行了对比分析,
显示该方法可以很好辨识边坡潜在失稳模式。最后针对露天矿边坡所有调查区域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该露天
矿发生楔体滑动破坏的可能性最大,其中北帮存在一定概率倾倒破坏,南帮存在一定概率的平面滑动破坏。该方法
可以有效识别边坡潜在失稳模式,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及边坡工程治理处治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赤平极射投影,失稳模式,露天边坡,
中图分类号:TD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Kinematic analysis of slope failure modes based on stereographic projection

XIAO Shu1 , GAO Yongtao1 , WU Shunchuan1


(1. Key Laboratory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for Efficient Mining and Safety of Metal Min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
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2. )

1 引言
赤平极射投影方法是将物体三维空间的几何要素(线、面)反映在投影平面上进行研究处理的方法,
广泛应用与地质学、岩土工程等领域。何作霖[1]在其著作中将赤平极射投影方法系统地引入构造地质学的应
用中,孙玉科[2]等人将赤平极射投影法在岩体工程作了详细的论述。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常采用赤平极射
投影表示边坡面与节理面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以此来研究边坡工程稳定性。Hoek E.[3, 4]、Goodman R.E.[5]、
Hudson J.A.[6]等人在边坡稳定性分析中都曾普遍地应用了赤平极射投影方法并发表了许多研究论著,理论和
方法也相当成熟。
运动学分析指的是不考虑物体的质量和所受外力,仅从空间位置关系和几何形状分析物体运动规律的
方法。在这方面,Aksoy H.[7](2007)采用模糊数学理论和运动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不连续节理面控制的边坡失
稳,Tatone [8](2010)采用 EXCEL 表单编制了 G-B 边坡模型的概率分析程序,分析过程中将运动学和动力学
分析方法融合于一起研究块体倾倒破坏概率。Dadouche F.[9](2011)采用运动学分析方法分析了边坡滑动破
坏模式下失稳概率。A. Wangsa[10]应用该方法寻找 Fraser’s Hill 花岗岩石边坡稳定块体的研究中工作中。
后来一些学者将运动学分析与赤平极射投影相结合,根据边坡面和节理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分析边坡
潜在失稳破坏模式及相应概率。在这方面,王亮清[11](2011)分析了双临空面(double free face)边坡最大安
全开挖边坡角等问题。Smith[12](2015)采用该方法研究边坡局部应力(local stress trajectories)诱发条件下台阶
边坡结构失稳。值得一提的是 Admassu[13](2013)采用自编的 DIPANALYST 程序分析边坡不同破坏模式下边
坡潜在失稳概率。这些研究工作都有力推动了持平极限投影运动学分析方法的发展。
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以赞比亚穆利亚希露天铜矿边坡工程为研究背景,采用测线法调查边坡节
理及结构面产状特征,将节理及边坡数据利用赤平极射投影到赤道平面,从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弯曲倾
倒以及直接倾倒四种失稳模式详细论述了图解法分析的过程、边坡判断的标准以及潜在的失稳概率。研究
工作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与治理有重要指导意义。
2 工程概况
穆利亚希露天铜矿位于赞比亚卢安夏市。该矿为深凹露天矿(见图 1),设计采深 175m,境界标高为 1280m,
目前已开采至 1190m 平台。边坡单台阶高度为 15m,靠帮后两个台阶并段为 30m,台阶剖面角 65°。在上
部开采过程中,3#坑南帮边坡(下盘)中小规模的滑塌失稳现象时有发生。
该露天矿边坡岩体节理及结构面发育,现场调研发现,部分滑坡的形成原因主要是岩体中不良结构面
的存在而引起的,尤其是存在多组结构面同时切割岩体,或者结构面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时,边坡的稳定
性将大大降低。
为了研究发育节理对于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关系,针对边坡岩体进行的节理及结构面测绘能有效揭露矿
区边坡岩体节理及结构面特征,有利于掌握矿区地层岩性分布,岩体工程地质与构造特征以及边坡岩组划
分与工程地质分区等工作,为边坡失稳处治提供指导。

图 1 穆利亚希露天矿边坡(局部)

3 节理及结构面现场测绘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规定,工程勘察应调查矿区内软弱夹层及各类结构面的分
布、物质组成、胶结程度以及结构面的特征及组合关系。按岩组合不同构造部位进行节理裂隙统计,测量
其产状、裂隙宽度及延伸长度等编制。
研究人员在 Muliashi 露天矿边坡岩体露头处总共布置了 50 条测线,采用测线法对边坡进行节理各类地
质几何特征数统计。依据调查区域以及岩性等因素,将 50 条节理及结构面测线分成了 12 个区域,将结构
面调查统计结果绘成等密度图,得出结构面的优势方位。在赤平极射投影图上,根据优势方位结构面的产
状和坡面投影关系分析边坡的稳定性。在得到初步分析结果见图 2。
N N

N
5
1 4 2m
32 1m 12
2 1 2m

9400
1m

5
W E 36
W 4 E
36
5 2m 4
3
5 41 2
1m 12

N
W E
2m 1m
1m
12

区域四
1m

测线38-42
S
S

9200 N S

1265

测线22 至27
4521
1250
1250
测线20、21
3

W
1m
E

1235 测线 43
测线47、48
1m 3
37

4
5

至46
21

9000 1250

1220
测线50
33
线

S N

1190
1205
1220
1265 1m
19

8800
30
N 345

28 至
W 1 E
18,

测线
1m

测线
1235 测线31 、32 2m 34
05,

49 N
W
1 1m


测线

N 2m

1250 S

线 测线1
线

8600 2 至1
09 7
2m
01

1m 1


2
1

W E

11
1m
12 1m
S
04

W 1m E
1m
123
N 2m
W 1m E 1
1m
1220� � N 2

3
2 2 1

8400
1
1m S
N
2m

测线06至08
2
1m
S
3
W 1 E
71 2
S 1 346
5
1m 3
2m W 2m E
2m

2
12 3
1m
1m
564
W E 3
1m 2
17

S
-10600

-10400

-10200

-10000

S
3
-9800

-9600

-9400

-9200

-9000

-8800
1

-8600
2

图 2 露天矿边坡现场节理调查

4 边坡赤平极射投影运动学分析
考虑岩体节理产状与边坡面产状之间的关系,采用赤平极射投影运动学分析方法,分析边坡潜在的失
稳模式以及相应失稳概率。本文选取图 2 中的区域十进行详细分析。

4.1 区域十边坡失稳模式讨论
区域十位于露天矿南帮边坡,属于矿体下盘,节理及结构面发育。该区域边坡倾角为 65°,边坡平均
倾向为 30°。将根据该区域节理调查数据,从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弯曲倾倒以及直接倾倒四种失稳模式
分析边坡相应的失稳概率。
(1) 平面滑动
发生平面滑动的条件是节理面倾向与边坡坡面倾向相同,且边坡坡角大于结构面的倾角,同时结构面
倾角还应大于岩体摩擦角。
图 4 为平面滑动模式分析图,图中摩擦角大圆为边坡岩体摩擦角,依据边坡勘察资料,设置为 23°。
分析过程中侧向范围一般根据经验观测推荐值为 20~30°[5, 6]。(Typically a value of 20 to 30 degrees is used
based on empirical observations)。依据赤平极射投影运动学分析理论可知,图中红色区域即为平面滑动危险
节理极点判定区域,落在该区域的节理容易引起边坡产生平面滑动破坏。统计分析可知,红色区域危险节
理数为 66 个,占该区域全部节理总数的 10.38%,即有 10.38%的节理可能引起边坡产生平面滑动破坏,分
析结果见表 1 所示。
N


向范

边坡大
圆 摩擦角大圆

W E

平面滑动极点
判定区域

图 3 平面滑动模式分析图
Fig. 3 Graphic analysis of planar sliding mode
表 1 平面滑动模式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planar sliding mode
失稳模式 危险极点 全部极点 危险点所占比例/%
平面滑动 66 636 10.38

(2) 楔体滑动
楔体滑动一般存在两个滑面(沿节理面交线滑动)或一个滑动面(有一个节理面倾向比交线)两种情
况。采用节理极点矢量投影分析基于边坡的交点。
当两个节理面相交,它们将形成一条三维空间交线,每条交线与极射投影球形成一个交点,如果交点
落在图 5 红色区域,则该相交的两个节理面存在楔体滑动失稳的危险。 (图中平面摩擦角大圆等于 90°减去
摩擦角。)
全部节理面形成的交点有 188932 个,其中落入红色区域的交点有 139992 个,占比 74.10%。说明边坡
发生垮塌破坏极有可能是楔体滑动模式。

边坡大

W 楔体滑动相交 E
判定区域

平面摩擦大圆

图 4 楔体滑动模式分析图
Fig. 4 Graphic analysis of wedge sliding mode
表 2 楔体滑动模式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wedge sliding mode
危险点所占比例
失稳模式 危险交点 全部交点
/%
楔体滑动 139992 188932 74.10

(3) 弯曲倾倒破坏
在弯曲倾倒破坏中,定义了滑移限制平面。该平面的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倾角等于边坡倾角减去岩
体摩擦角。根据 Goodman 的定义,如果弯曲倾倒产生,则岩层面法线倾角大于滑移限制平面倾角。
(Planes cannot topple if they cannot slide with respect to one another. Goodman (1980) states that for slip to
occur, the bedding normal must be inclined less steeply than a line inclined at an angle equivalent to the friction
angle above the slope.
This results in a “slip limit” plane which defines the critical zone for flexural toppling. The Dip angle of the
slip limit plane is derived from the SLOPE ANGLE – FRICTION ANGLE (in this example 60 – 30 = 30 degrees).
The DIP DIRECTION of the slip limit plane is equal to that of the slope face.)
如图 6 所示,红色区域为弯曲倾倒破坏模式判定区域。落在该区域的节理极点只有 1 个,占全部极点
的 0.16%,说明该区域边坡发生弯曲倾倒破坏模式可能性极低。
N

滑移限制

边坡大

W E

弯曲倾倒极点
判定区域


向范

图 5 弯曲倾倒模式分析图
Fig. 5 Graphic analysis of flexural toppling mode
表 3 弯曲倾倒模式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flexural toppling mode
危险点所占比例
失稳模式 危险极点 全部极点
/%
弯曲倾倒 1 636 0.16
(4) 直接倾倒破坏
直接倾倒破分析基于两点条件:首先是要有两条节理面的交线位于边坡岩体中并且将边坡岩体切割成
离散的呈倾倒的块体,然后存在第三条节理面为块体的提供滑移面。根据与边坡倾向的关系,可以进一步
细分为正向倾倒和斜向倾倒。
如图 7 所示,交点落入红色区域的,边坡存在正向倾倒失稳可能。交点落入黄色区域,边坡存在斜向
倾倒的可能。通过统计分析可知,正向倾倒危险点所占比例为 1.93%,斜向倾倒危险点所占比例为 0.48%,
详细分析结果见表 4。
N


向范

边坡大
圆 摩擦角大圆

W E

斜向倾倒相交
正向倾倒相交 判定区域
判定区域

图 6 直接倾倒模式分析图
Fig. 6 Graphic analysis of direct toppling mode
表 4 直接倾倒模式分析结果
Table 1 Analysis results of direct toppling mode
危险点所占比例
失稳模式 危险点 全部交点
/%
正向倾倒 3654 188932 1.93
斜向倾倒 903 188932 0.48%

(5) 区域十分析结果讨论
通过对区域十所在边坡节理数据的赤平极射投影分析,可知边坡存在平面滑动、楔体滑动、弯曲倾倒、
正向倾倒、斜向倾倒的概率分别为 10.38%、74.10%、0.16%、1.93%以及 0.48%。该区域边坡发生楔体滑动
的概率最大,其次为平面滑动失稳。
图 3 为现场边坡破坏情况,滑塌岩体明显受控于两个相交节理面,形成楔体滑动破坏。分析结果与现
场失稳情况基本一致,说明了该方法分析的可靠性。

图 7 现场边坡失稳破坏

4.2 全矿区边坡分析结果
依据赤平极射投影的运动学分析方法,对露天矿边坡 12 个区域分别进行四种失稳模式分析,得到各区
域失稳模式及概率汇总结果见表 5。
其中,区域二、三、四为北帮边坡(矿体上盘边坡),边坡发生楔体滑动可能性最大,其次为倾倒破坏。
区域六至区域十一为边坡南帮边坡(矿体下盘边坡),边坡也是发生楔体滑动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平面滑
动破坏。
该分析结果能够初步识别边坡潜在失稳模式,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以及边坡工程治理处治都有重要指
导意义。
表 5 矿区各区域失稳模式及概率汇总
失稳模式及概率

区域 直接倾倒 主要失稳模式判别
平面滑动 楔体滑动 弯曲倾倒
正向倾倒 斜向倾倒

一 0.00% 6.25% 16.25% 26.73% 0.92% 正向倾倒、弯曲倾倒

二 0.92% 18.62% 0.00% 0.37% 15.39% 楔体滑动、斜向倾倒

三 6.96% 28.88% 1.74% 16.62% 1.04% 楔体滑动、正向倾倒

四 0.83% 5.67% 14.64% 32.66% 0.49% 正向倾倒、弯曲倾倒

五 1.27% 35.83% 0.64% 1.53% 0.89% 楔体滑动

六 78.62% 54.47% 1.41% 0.26% 0.23% 平面滑动、楔体滑动

七 0.00% 29.71% 0.00% 15.22% 7.97% 楔体滑动、正向倾倒

八 9.09% 43.12% 0.00% 2.75% 2.61% 楔体滑动、平面滑动

九 0.00% 19.06% 3.64% 27.88% 9.90% 楔体滑动、直接倾倒

十 10.38% 74.10% 0.16% 1.93% 0.48% 楔体滑动、平面滑动

十一 64.24% 74.34% 0.61% 0.55% 0.00% 楔体滑动、平面滑动

十一二 0.00% 22.27% 0.00% 13.24% 1.94% 楔体滑动、正向倾倒

5 结论
通过对穆利亚希露天矿边坡进行持平极限投影运动学分析,得到基本结论如下:
(1) 通过选取的典型区域(区域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十边坡如果破坏发生楔体滑动的概率最大,分析
结果与现场失稳情况一致,证明该分析方法的可以很好辨识边坡潜在失稳模式。
(2) 通过对露天矿全区分析结果可知,北帮边坡(矿体上盘边坡)发生楔体滑动可能性最大,其次为倾
倒破坏。边坡南帮边坡(矿体下盘边坡)也是发生楔体滑动的可能性最大,其次为平面滑动破坏。
(3) 基于赤平极限投影的边坡失稳模式运动学分析,可以有效识别边坡潜在失稳模式,对于边坡稳定性
分析以及边坡工程治理处治都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作霖. 赤平极射投影在地质科学上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65.
[2] 孙玉科,古迅. 赤平极射投影在岩体工程地质力学中的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0.
[3] Hoek E.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instability in underground excavations[Z]. Keystone, Colorado: 1977.
[4] Hammett R D, Hoek E. Design of large underground caverns for hydroelectric projects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structurally controlled failure mechanisms[C]. New York: ASCE: 1981.
[5] Goodman R E. Introduction to Rock Mechanics (Chapter 8)[M]. Toronto: John Wiley, 1980: 254-287.
[6] Hudson J A, Harrison J P. Engineering Rock Mechanics –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M]. Pergamon Press,
1997.
[7] Aksoy H, Ercanoglu M. Fuzzified kinematic analysis of discontinuity-controlled rock slope instabilities[J]. Engi-
neering Geology. 2007, 89(3-4): 206-219.
[8] Tatone B S A, Grasselli G. ROCKTOPPLE: A spreadsheet-based program for probabilistic block-toppling analy-
sis[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0, 36(1): 98-114.
[9] Dadouche F Z N, Lazhar B, Zennir A. Probabilistic analysis of slope stability towards the slip by the kinematic
method[J]. Physics Procedia. 2011, 21: 93-100.
[10] A H W, R A. Kinematic and Block Theory Applications to Rock Slope Stability Analysis at Fraser ’ s Hill Pahang
Malaysia[J]. Electronic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2008, 13.
[11] 王亮清,P. H. S. W. Kulatilake,唐辉明,等. 双临空面岩质边坡滑动与倾倒破坏的运动学分析[J]. 岩土力学.
2011(S1): 72-77.
[12] Smith J V. A new approach to kinematic analysis of stress-induced structural slope instability[J]. Engineering Geol-
ogy. 2015, 187: 56-59.
[13] Admassu Y, Shakoor A. DIPANALYST: A computer program for quantitative kinematic analysis of rock slope
failures[J]. Computers & Geosciences. 2013, 54: 196-202.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