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一單元三

閱讀下文,回答所附問題。

相思樹
張曉風

很小的時候就喜歡上那一片細細碎碎的濃綠。每次坐在樹下望天,那些刀形
的小葉忽然在微風裏活躍起來,像一些熙熙攘攘的船,航在青天的大海裏,不
用槳也不用楫,只是那樣無所謂的漂浮著。

有時走到密密的相思林裏,太陽的光屑細細地篩了下來,在看不見的枝椏
間,有一隻淘氣的鳥兒在叫著。那時候就只想找一段粗粗的樹根為枕,靜靜地藉
草而眠。並且猜測醒來的時候,陽光會堆積得多厚。

有一次,一位從鄉間來的朋友提起相思樹,他說:

「那是一種很緻密的木材,燒過以後是最好的木炭呢,叫做相思炭。」

我望他,因激動而沉默了。相思炭!怎樣美好的名字,「化作焦炭也相思」
該是怎樣的詩情啊。

以後,每次看見那細細密密的葉子,心裏不知怎麼總是深深地感動著。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奇跡,不是嗎?
1. 作者小時候對相思樹抱有甚麼感情?為甚麼?

2. 以下句子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句子 修辭手法
(1) 那些刀形的小葉忽然在微風中活躍起來,像一些
熙熙攘攘的船,航在表天的大海裏,不用槳也不
用楫,只是那樣無所謂的漂浮著。
(2) 每一棵樹都是一個奇跡,不是嗎?

3. 下列句子中哪一句運用了直接抒情的手法?
(1) 那些刀形的小葉忽然在微風中活躍起來,像一些熙熙攘攘的船,航
在表天的大海裏,不用槳也不用楫,只是那樣無所謂的漂浮著。
(2) 有時走到密密的相思林裏,太陽的光屑細細地篩了下來,在看不見
的枝椏間,有一隻淘氣的鳥兒在叫著。
(3) 相思炭!怎樣美好的名字,「化作焦炭也相思」,該是怎樣的詩情啊

A. (3)
B. (1)、(2)
C. (2)、(3)
D. (1)、(2)、(3)

4. 根據篇章內容,對下面各題的陳述作出適當的判斷,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
。

正確 錯誤 無從
判斷
(1) 本文抒發了作者對情人的思念。   
(2) 本文運用了借事抒情的手法。   

5. 為甚麼作者聽到「相思炭」一物後,會深深地感動呢?

6. 本文的主題是甚麼?
答案:
1. 作者很喜歡相思樹,也很欣賞它的美態。同時,他也愛在相思樹下,享
受陽光,以樹根為枕午睡。
2. (1) 比喻
(2) 反問
3. A
4.

正確 錯誤 無從
判斷

(1) □  □ 
(2) □  □

5. 相思樹不但美麗,而且成為人類的護蔭,更貢獻自身成為最好的木灰,
又帶有生死相思等高貴的品格,因此作者對這種奉獻精神產生無限的敬
佩之情。
6. 作者通過描寫相思樹的形態特點,表現了它獨特的高貴品質,抒發
了對相思樹的敬佩之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