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禪修基本方法

阿姜布拉姆

頂禮世尊、阿羅漢、正等正覺者

第一章

“禪修的目標是美妙的寧靜、意識的靜止與清明。”

禪修是放下執著之道。在禪修中我們放下複雜的外在世界從而進入
祥和的內在世界。在所有神秘主義及很多傳統中,這都被認為是通
往純淨和強大意識的道路。從感官世界解脫出來的純淨意識體驗是
如此的微妙及幸福。

禪修開始時,通常會有些艱辛,不過,瞭解它能引領你去體驗各種
美妙和有意義的境界,你就願意忍受這些艱辛,因為這是完全值得
的!不投入便沒有進展,完全是個自然的法則。在禪修或任何一項
追求中,無論是在家或出家弟子,不努力就沒有出路。

僅努力還不夠,除了努力還需有技巧。這意味著應將你的精力投到
正確的地方,同時堅持到任務完成。有技巧的努力不僅不會妨礙或
騷擾你,而且它還能產生深邃禪修的美妙祥和。

要知道努力的方向,就必須非常清楚禪修的目標。禪修的目標是美
妙的寧靜、意識的靜止與清明。明白這目標,才能將精力投入適當
的地方和清楚地知道達到目標的方法。

努力的方向就是放下,培養傾向捨棄的心態。佛陀眾多簡單卻奧妙
的法句之一即是“禪修者傾向捨棄心態,就容易修成定。”這樣的
禪修者幾乎能自動地證得各種內在幸福的境界。偉大的佛陀要闡明
的是成就深邃禪修狀態,達到各種強大境界的主要原因即是捨棄、
放下、退隱的意願。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在禪修中,我們不應該培養累積及持有事物的心態;相反地,我們
應培養願意放下事物、放下包袱的心態。在禪修以外的時間,我們
必須背負多項責任的包袱,猶如眾多沉重的行李,但在禪修時,這
麼多的包袱是沒必要的。既然如此,在禪修中,看看你能卸下多少
包袱。將這些事物想像成負擔,想像成沉重的擔子壓著你,那麼你
便會具有放下的正確態度,義無反顧地捨棄它們。這種努力,這種
態度,這種傾向於放下的意念,將引領你進入深邃的禪修狀態。

即使在禪修的初始階段,如果你能激發退隱的精力,捨棄事物的意
願,那麼放下執著的心態就會漸漸萌生。在意識中捨棄事物時,你
將覺得非常輕安、毫無牽掛及自由。在禪修的道路中,捨棄事物的
過程是一步、一步,分段發生的。

如果願意的話,可以快速地通過禪修的初級階段,不過必須非常小
心地進行。有時,當你太快地掠過初級階段,你會發現準備功夫其
實還沒完成。這就象嘗試在一個不牢固的、趕出來的地基上建房
屋。房屋固然能快速地搭起,不過也會快速地倒塌!所以把大部分
的時間花在地基以及“第一層樓”上,使到準備功夫完美、扎實以
及牢固,是明智之舉。當你繼續往高層發展時,亦即禪修的各種極
樂境界,它們也會一樣的穩定和牢固。

在我教導的禪修方式中,我喜歡從放下過去和未來的包袱這非常基
本的階段入手,有時你可能認為這件事情太簡單以及太基本了。不
過,如果你能付出所有的精力,不趕著修習高層的禪修直到你真正
達到第一個目標,亦即持續專注當下這一刻,你往後會發現,你已
經為修習高層禪修奠定了非常扎實的基礎。

放棄過去,意味著根本不去想你的工作,你的家庭,你的承諾,你
的責任,你的經歷,你孩童時那好或不好的時光…。你放棄所有過
往的一切,因為對它們完全沒有興趣。禪修時,你成為沒有過去的
人。你甚至不去想你從哪來,你在哪裡出世,你的父母是誰或你受
過什麼教育。所有的過去都在禪修中捨棄。這樣,禪修營裡的每一
個人都同等,都只是禪修者,不管老手或新人,禪修的年資已變得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2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毫不重要。捨棄過去,大家都變得平等與自由。我們將自己從限制
我們的牽掛、想法以及思想當中解脫出來,從而獲得放下執著的安
寧。放下過去的“每一部分”,包括在禪修營裡至今發生在你身上
的一切,甚至片刻前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的記憶!任何剛發生的事
情,你都不再對它感興趣而將它放下。不讓過去在你心中徘徊,不
將過去的包袱帶到現在。

我將這過程形容為將你的心培育成猶如四周佈滿軟墊的病室!當任
何體驗、想法、思想撞擊這“軟墊病室”的牆壁,它都不再反彈回
來。它只陷入軟墊中,隨即靜止。不讓過去,特別是昨天和更早以
前所發生的事情,在意識中纏縈。這就是我們在引導意識傾向於放
下、捨棄和遠離牽掛。

有些人認為回顧往事,多少能從中學習並且解決過往的問題。然
而,當凝視過去,你無可避免地透過扭曲的鏡片來端詳。無論把它
想像成怎麼樣,事實上它並不完全是那樣!這就是為什麼人們會爭
論曾發生過的事,哪怕是不久前剛發生的。調查交通意外的員警都
知道,雖然事故可能只在半小時前發生,兩個不同的誠實目擊者將
會有不同的口供。我們的記憶是不可信的。考慮到記憶是不可靠
時,就不再重視思考過去,就可以把它放下。你可以將過去埋葬,
就象你埋葬一個死去的人一樣。你將它裝殮進棺木然後埋葬它,或
焚化它,事情就結束了,一了百了。不要緬懷過去,不要繼續讓那
裝著消逝時刻的棺木頂在頭上!不然,你會繼續讓那些事實上不屬
於你的重擔壓著你。放下過去的一切,你便有能力在當下解脫。

至於未來——盼望、恐懼、計畫和期待——將這一切也放下吧。偉
大的佛陀曾經將未來描述為“無論你想像它將怎麼樣,它總是不
同”!智者都知道這未來是不肯定的、未知的以及多麼的不可預
測。通常,盼望未來是愚蠢至極的,在禪修中思考未來更完全是浪
費時間。

訓練意識時,你會發現這意識是多麼的奇妙。它能做一些美好和意
料不到的事。通常那些吃盡苦頭,難感安詳的禪修者,打坐時都會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3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想:“又來了,另一小時的沮喪。”儘管他們開始是這麼想,期待
著失敗,可是最後神奇的事情卻發生了——他們進入了非常安詳的
狀態。

最近,我聽說有一位男士參加了他的第一個十日禪修營。過了第一
天,他的身體疼痛難當,要求回家。師父說:“多待一天吧,我保
證疼痛會消失的。”他便多留了一天,可是疼痛變得愈加劇烈,他
又想回家了。師父只是重複“只要再多一天,疼痛就會消失”。他
待到第三天,痛楚變得更加嚴重。九日中的每一天,傍晚時分他都
會捱著劇痛到師父跟前懇求回家,而師父總是說:“只要再多一
天,疼痛就會消失。”完全出乎他意料的是,在最後一天,當他開
始上午的第一個打坐時,疼痛真的消失了!疼痛不再重現。他能長
時間打坐而完全沒有任何痛楚!他對於這意識的奇妙以及它所能產
生象這樣始料不及的結果感到非常驚喜。可見,未來是看不透的。
它是如此的奇怪,甚至詭異,完全超乎想像。這樣的經歷,賦予你
智慧和勇氣去放棄對於未來的所有思索及期待。

打坐時又想:“還剩下多少分鐘?我還得忍耐多久?”這又是迷失
在未來當中。疼痛可能很快就消失,下一刻可能就輕鬆了。你根本
無法預測將會發生的事。

禪修了一段時日,你有時可能會想,沒有一次禪修是可取的。但另
一 次 禪 修 時 , 一 坐 下 來 ,一切 卻變得安詳以及不 費力。你想 :
“哇!我現在會禪修了!”不過,接下來的禪修卻又像以往一般的
難受。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位教我禪修的師父告訴我一件聽起來很怪的事。他說根本就沒
有不好的禪修這一回事!他是對的。你正是在所謂不好、令人沮喪
以及不盡人意的禪修中為了“酬勞”而苦幹…

這就像一個人星期一工作了一整天,放工時卻分文未得。他想:
“我這麼辛苦幹嗎?”他星期二又辛勞了整天,仍然什麼都沒得
到,又是倒楣的一天。星期三整天,星期四整天,還是沒有任何回
報。他連續倒楣了四天。星期五他像以往一樣幹完全相同的活兒,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4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下班時老闆給了他一張支票。“哇!為什麼每天不能是發薪日!”

為什麼每次禪修不能是“發薪日”?現在,你明白這比喻嗎?你正
是在困難的禪修當中累積功勞,累積成功的因素。你在艱辛的禪修
當中致力尋求安詳時,你正在累積力量以及達到祥和的動力。當有
足夠的積累時,意識便進入好的禪修狀態,猶如“發薪日”一般。
你正是在不好的禪修中幹最多的活兒。

前陣子,在雪梨舉辦的禪修營小參裡,一位女士告訴我,她為了兩
個不同的原因而生了我一整天的氣。她早些時候打坐時,覺得非常
難受,可是我卻不及早敲鐘終止打坐。在接下來的打坐中,她進入
了美妙安詳的狀態,我卻過早敲鐘了。其實,所有的打坐時段都相
同,都是一小時。身為導師真為難,連敲鐘都難以滿足大家!

當 你 翹首 盼 望 未 來 時 , 就會這 麼想:“離鐘聲響 起還有多少 分


鐘?”就正是這樣,你在折磨自己,因為你撿起了與你毫無相干的
重擔。千萬要小心,別扛諸如“還剩下多少分鐘?”或“我接下來
該怎麼做?”的沉重行李。如果這正是你所想的,你就不是把注意
力放在現在所發生的一切。你不在禪修,你是亂了陣腳和自尋煩
惱。

在這階段的禪修中,將你的注意力保持在現在這一刻,直至你連這
是哪一天或現在是什麼時間都不知道——上午?下午?——不知
道!你所知道的僅僅是那一刻——當下!你僅在當下禪修,渾然不
知多少分鐘已經過去了或還剩多久,甚至記不起這是哪一天,這
樣,你就驗證了修道者的美妙時間觀。

當年在泰國,我還是個戒臘淺的比丘時,我真的忘了到底處在哪一
年!活在無時間性的境界真的非常美妙,比起我們通常所處的飽受
時間鞭策的世界,這境界是多麼的自由。在無時間性的境界,正如
幾千年來所有智者一樣,你體驗當下這一刻。這種體驗亙古以來都
一樣,沒有分別。你終於來到了“現在”這真實的世界。

“現在”這真實的世界是浩瀚及震撼人心的。當你放棄了所有的過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5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去與未來,這就好比你有了生命。你在這裡,你心意專注。這是禪
修的第一階段,將心意的專注力完全持續在這一刻。抵達這裡,你
已成就良多。你已放下阻礙深邃禪修的第一個負擔。投入大量的精
力在第一階段直到它扎實、穩定、完全成立。接下來我們將把當下
的覺知提升至禪修的第二階段——當下的寧靜覺知。

第二章

“寧靜遠比思維更能產生智慧與清明”

第一章,我簡單說明了禪修的目標,亦即那孕育著無上深邃洞察力
的美妙寧靜,以及靜止清明的意識。然後我指出那貫徹所有禪修的
潛在宗旨即是放下各種物質與精神的包袱。最後,我闡述了引領至
禪修第一階段的修習方法。當禪修者能毫不間斷地長時間安住於當
下,我稱之為成就第一階段。我強調“現在這真實世界是浩瀚及震
撼人心的…抵達這裡,你已成就良多。你已放下阻礙深邃禪修的第
一個負擔。”既然已成就了這麼多,我們應該再邁進一步到更優
美,更接近真理的寧靜意識。

在這裡,讓我運用在電視上觀看一場網球比賽來作比喻,說明寧靜
地覺知當下以及思考它之間的不同。當你觀看一場球賽時,你可能
覺察到,有兩場球賽同時進行,一場是在螢幕上看到的,而另一場
是從評論員那兒聽到的。事實上,如果澳洲對壘紐西蘭,那麼澳洲
或紐西蘭播報員的評論很可能與實際發生的情況大有出入,因為評
論通常有偏頗。在這比喻當中,觀看沒評論的螢幕是禪修中的寧靜
覺知,注意評論就是還有思維活動。當你只觀察而沒評論,當你只
體驗當下的寧靜覺知,你就更加接近真理。

有時,我們以為必須通過內在的評論來瞭解這世界。事實上,內在
言論根本不瞭解這世界!正是內在言論所編織的妄想導致了各種痛
苦。內在言論致使我們憤恨結下仇怨的人,也使我們危險地依戀成
為親屬的人。內在言論導致了生命中所有的問題。它編造恐懼與內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6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疚,它創造焦慮與憂鬱,它輕易地創造種種幻覺猶如嫺熟的電視評
論員能擺佈聽眾的憤怒或淚水。如果尋求真理,你應該珍惜寧靜覺
知,在禪修中把它看成比任何思維來得更重要。

我們賦予思維的“高度價值”,正是寧靜覺知的主要障礙。小心除
去對思維的重視,進而領悟到寧靜覺知的價值與真實性,是進入第
二階段—寧靜地覺知當下—所需的洞察力。

另一個克服內在評論的好方法,就是培養細膩的當下覺知。深入觀
察每一刻,使你簡直無暇評論剛發生的事。通常心中升起的念頭是
對剛發生的事物的意見,譬如“剛才真好”,“剛才好噁心”或
“剛才是什麼?”。所有這些評論都是針對剛剛消逝的經歷。當你
關心以及評論剛剛過去的體驗,你就沒辦法注意當下來臨的體驗。
你與舊訪客周旋而忽略了抵達的新客人!

將你的意識想像成主持派對的主人,迎接著臨門的客人。如果一個
客人進來,你迎接了他,並開始和他東拉西扯,你就會怠慢下一位
客人而失職。每一刻都有新客人進門,你所能做的就是與一個打招
呼後緊接著招呼下一個。你根本無暇與任何一位客人作短暫的交
談,不然你會錯過下一位客人。在禪修中,所有的體驗一個接一個
通過感官之門進入意識中。如果你專注“招呼”一個體驗,並與
“客人”閒談,你就會錯失尾隨在後的體驗。

專注每個體驗,每個進入意識的“客人”,你根本沒有內在言論的
空間。因為你全神貫注迎接每一樣剛來到意識中的事物,你不可能
與自己“閒聊”。這就是細膩的當下覺知昇華至每一刻的“寧靜覺
知當下”。

修煉至這程度的內在寧靜,就像放下另一個重擔。就像你連續四、
五十年背負著一個巨大沉重的背包蹣跚了好多、好多裡路。現在你
具備了勇氣,也找到拿下背包的智慧,然後你將它擱在地上一會
兒,你會覺得無比的輕鬆,如此的暢快,如此的自由,因為你現在
不被猶如沉重背包的內在聒噪所負累。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7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另一個培養寧靜覺知的好方法,是覺察念頭與念頭之間,以及一段
又一段內在聒噪之間的空間。當一個念頭完結而另一個念頭浮現之
前,請用敏銳的專注力仔細覺察——就在那裡!那正是寧靜覺知!
起初它可能是短暫的,但當你覺察那稍縱即逝的寧靜你便會適應
它,當適應它時,寧靜便會持續久一點。當你最終找到它時,你開
始享受這寧靜,這正是為什麼它開始茁壯。不過,記住寧靜是“靦
腆”的。如果寧靜聽到你在談論“她”,“她”便會立刻消失!

若每一個人能放棄內部言論而長時間安住於當下的寧靜覺知以體驗
當中的愉悅,那真是太好了。寧靜遠比思維更能產生智慧與清明。
當你覺察到內心寧靜是多麼的愉快和寶貴時,寧靜變得更具吸引力
和重要,內在寧靜成為意識傾向的物件。直到意識認定它必須求取
寧靜,而這是有價值的,它才會不斷地尋覓寧靜。在這階段,當你
覺悟到絕大部分的思維都是無謂的,都會把你帶進死胡同,為你添
加許多頭痛,你就會欣喜地和輕易地將很多時間花在內在的靜謐當
中。

禪修的第二階段是“寧靜覺知當下”。你可以將大部分的時間花在
修習這兩個階段。如果能到達這裡,你已經在禪修中邁進了一大
步。在“僅有現在”的寧靜覺知當中,你將能體驗很大的安詳、喜
悅以及伴隨而來的智慧。

如果你想再進一步發展,那麼與其寧靜覺知任何進入意識的事物,
不如選擇當下寧靜覺知單一事物。單一事物可以是呼吸的體驗,慈
悲觀,意識觀想彩色的圓盤,或其他幾個方便覺知,但不是很普遍
的聚焦點。在這裡將描述對呼吸的當下寧靜覺知,亦即禪修的第三
階段。

選擇將注意力固定在一件事物,即是放下多元化而移到它的對面,
使其單一化。當意識開始統一時,把注意力僅僅保持在一件事物,
安詳、幸福和強大的體驗將會顯著增加。到這階段,意識的多元
化,同時兼顧六個不同的感官——猶如桌上有六個電話同時響起—
—是一個負擔。放下多元化——只允許一個電話,而且是私人專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8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線,在桌上——所帶來的輕快,足以產生幸福感。體會多元化是負
擔,是安然停留在呼吸上的前提關鍵。

如果你已長時間悉心培養當下的寧靜覺知,就容易將覺知轉移到呼
吸上,且每一刻毫不間斷地跟隨呼吸。這是因為呼吸禪的兩個主要
障礙已經被降伏。第一個障礙是意識游離到過去或未來的習性,第
二個障礙是內在言論。這正是為什麼我教導當下覺知和當下寧靜覺
知時,將這兩個初級階段作為較深呼吸禪的堅實準備功夫。

一般禪修者,在意識還徘徊於過去和未來之間,覺知仍被內在評論
所淹沒時,就開始呼吸禪。在沒有準備的情況下,他們發覺修習呼
吸禪非常困難,甚至不可能,而沮喪地放棄。他們放棄是因為沒在
正確的地方下手,把呼吸作為注意力的焦點之前,沒做好準備功
夫。如果你在這兩個階段為意識做好充分的準備,當轉向呼吸時,
會發覺你能從容地將注意力保持在它上面。如果你覺得將注意力維
持在呼吸上有困難,那正是因為你匆忙掠過了頭兩個階段。轉回到
初級修持!謹慎、耐心是最快的途徑。

專注呼吸時,要專注體驗當下的呼吸。體驗“呼吸正在做什麼”,
它進或出,或介於進出之間。一些導師說觀察在鼻尖的呼吸,另一
些說在腹部觀察它,更有一些說將它移到這然後移到那。通過經
驗,我發覺在哪裡觀察呼吸都不重要。事實上最好是不在任何位置
尋找它!如果在鼻尖尋找它,便成為鼻覺知,不是呼吸覺知,如果
在腹部尋找它,這便成為腹部覺知。現在,只需問自己這個問題:
“我現在是吸進或呼出?”怎麼知道的呢?就是那裡!那告訴你呼
吸正在做什麼的體驗,這是在呼吸禪當中必須專注的。放下對這體
驗是在什麼位置的牽掛,而僅僅專注體驗本身。

這個階段的一個通病便是習慣性地控制呼吸,從而使呼吸不舒服。
要克服這個問題,想像你是車內的一名乘客透過視窗觀看窗外風景
(你的呼吸)。你既不是司機,也不是“後座司機”,所以停止發
號施令,放下一切,去享受旅程。讓呼吸做它的呼吸,你只是觀察
並不干擾。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9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知道吸進和呼出,比方說連續達一百次呼吸,並且沒錯過任何一
次,你就達到了禪修第三階段,“對呼吸的持續專注”。這又比前
階段更加安詳和愉悅了。要往更深一層發展,現在將目標鎖定在對
呼吸的完全持續專注。

當注意力擴展到能容納呼吸中的每一片刻,這第四階段“對呼吸的
完全持續專注”便會發生。當入息的第一個感覺浮現時,你在第一
時間便知道入息。然後觀察那種種感覺隨著單一入息的整個過程逐
步發展,從不錯過入息的任何片刻。當入息結束時,知道那一刻,
在意識當中看到入息的最後動作。然後看到下一刻呼吸間的一個停
頓,然後是更多的停頓直到出息開始。看到出息的第一刻和隨著出
息演變的每個感覺,一直到出息完成而消失。所有這一切都只是在
當下靜默地完成。

體驗每個入息和出息的各個部分,連續達好幾百次呼吸。這就是為
什麼這個階段被稱為“對呼吸的完全持續專注”。這不能通過意志
力、持有或緊握的心態來達到。除了對當下靜默發生的呼吸的瞬間
體驗之外,你必須放下全宇宙間的所有事物才能成就這程度的靜
止。不是“你”達到此階段;是意識達到這階段。意識會做自己的
工作。僅和呼吸獨處,意識知道這階段是個非常安詳及愉悅的安身
之處。就是在這裡那“造作者”,亦即一個人自我的一大部分,開
始消失。

在這階段的禪修,你將發現進展是毫不費力的。你只需靠邊站,放
下,和看著它發生。只要你容許的話,意識將會自動傾向非常簡
單、安詳以及誘人的僅以單一物件獨處——在每時每刻僅伴隨呼
吸——的統一境界。這就是意識的統一,當下的統一,靜止中的統
一。

第四階段是禪修“跳板”,因為從這裡一個人能跳入各種極樂境
界。當你只是維持意識的統一,而不作任何干擾,呼吸將開始消
失。當意識轉而聚焦在呼吸體驗的核心時,亦即震撼人心的安詳、
自由以及幸福,呼吸將逐漸消退。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0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在這階段,我用“美妙的呼吸”來形容。意識瞭解到安詳的呼吸是
如此出奇的美妙。每時每刻,你持續覺知美妙的呼吸,使之成為一
連串毫無中斷的體驗。在非常長的時間中,你毫不費力地僅僅覺知
美妙的呼吸。

現在讓呼吸消失,所剩的僅是“美妙”。美妙成為意識中的唯一物
件。現在意識已將本身作為自己的物件。你渾然不覺呼吸、身體、
思維、聲音或外在的世界。你所能覺知的只是美妙、平和、幸福、
光芒或任何感官事後給於的描述。你持續地,毫不費力地體驗美
妙,卻同時沒有美妙的事物。你早已放下聒噪,放下種種描述以及
考量。意識是如此的靜止以至你無法言語。

你只是剛體驗在意識中初次綻放的極樂。那極樂將萌生,茁壯,變
得牢固和強大。這樣,你就進入了種種稱為禪定的狀態。不過這得
留待第三章說明!

第三章

“什麼都不做,看看呼吸能變得多麼順暢和美妙以及無時間性”

第一章和第二章描述了禪修的頭四個階段:

當下的持續專注;

當下的寧靜覺知;

當下呼吸的寧靜覺知;

呼吸的完全持續專注。

每個階段都必須培養得非常好方能進入下一個階段。急著通過各個
“階段的放下”,更高層的階段反而遙不可及,就像在不夠牢固的
地基上建高樓。第一樓、第二及第三樓匆忙地搭起來。建至第四層
時,稍微搖晃了,再加第五樓,全部都坍塌了下來。所以請務必花
很多時間在四個初始階段,直到它們都牢固和穩定,方可上升到第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1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五階段。你應該維持第四階段,“對呼吸的完全持續專注”,毫無
間斷地從容覺知呼吸的每一片刻,連續達兩、三百次呼吸。我不是
說在這階段數呼吸,我只想說明在晉級之前應該留守在第四階段大
概的時間。在禪修中,耐心是最快的途徑!

第五階段稱為對美妙呼吸的完全持續專注。通常,這階段是自然連
貫地源自前一階段。當所有的注意力能輕易連續地停留在呼吸的體
驗上,並且毫不干擾意識的平穩流動時,呼吸便會平靜下來。它從
粗糙、平常的呼吸,變成非常順暢和安詳的“美妙呼吸”。意識認
得美妙呼吸並感到非常愉悅。意識體驗到更深一層的滿足感。它很
高興僅是觀察美妙的呼吸。意識不需要被強迫。它自己會和美妙呼
吸待在一起。“你”不做任何東西。如果在這階段嘗試做一些事
情,便是打擾整個過程,美妙便會消失殆盡,接著就像在“蛇與
梯”遊戲中降落到蛇頭一樣地後退很多方格。那“造作者”必須在
這階段消失,只剩“覺知者”被動地觀察。

達到這階段的好技巧便是僅此一次地打破內在寧靜,然後輕柔地對
自己想“平靜”,僅此而已。在這階段,意識已如此的敏感,以至
於一丁點兒的提示便能使意識順從指令。呼吸平靜下來,然後“美
妙呼吸”便浮現了。

當你只是被動地觀察當下的美妙呼吸時,應該讓那“入”(息)或
“出”(息),或一個呼吸的起始或中間或結尾的體驗,悉數消
失。所能知道的僅是正在發生的美妙呼吸體驗。意識對現在正處於
呼吸週期的哪部分並不感興趣,也不理會呼吸體驗發生在身體的哪
個部位。我們正在簡化禪修專注的物件,簡化當下呼吸的體驗,剔
除所有多餘的細節,越過“進”和“出”的二元性,以及僅僅覺知
已順滑流暢、全然不變的美妙呼吸。

什麼都不做,看看呼吸能變得多麼順暢和美妙以及無時間性。看你
能讓它變得多平靜。慢慢地品嘗那益發平靜,越發甜美的美妙呼吸
的甘醇。

現在呼吸將消失,不是“你”要它消失,而是有足夠的平靜時,僅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2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存那“美妙”。一個取自英國文學的比喻可能有幫助。在路易斯•
卡羅爾的《愛麗絲漫遊奇境記》裡,愛麗絲觀看咧開嘴笑的柴郡貓
出現於天空的景象。正當她觀望時,貓的尾巴首先消失,然後是它
的腳掌跟著是腳的其他部分。不久柴郡貓的身軀完全消失只剩下貓
頭,始終掛著一個笑容。然後頭部開始消失於無形中,先從耳朵和
鬍鬚移進,片刻間笑容滿面的貓頭完全不見了——唯獨那笑容卻始
終停留在空中!這是個沒有任何嘴唇作笑容動作的笑容,但無論如
何是個可見的笑容。這是對這階段的禪修所發生的放下過程的一個
精確比喻。那只在臉上掛著笑容的貓兒正形容美妙呼吸。貓兒的消
失代表呼吸的消失,而仍可見於空中的笑容代表純靜的意念,“美
妙”清楚可見於心中。

純淨的意念叫做禪相。“禪相”的意義是“標誌”,是意念中的標
誌。這是心田中的真實物件,當它首次出現時,顯得無比奇妙,因
為從沒體驗過類似的事物。無論如何,那稱為“見解”的意念活動
搜索其記憶庫中相似的人生體驗,以提供意識一個描述。對多數的
禪修者來說,“肢解了的美妙”,精神上的喜悅,被看待成美妙的
“光芒”。它不是光芒。眼睛已經合上而視覺早已關閉。這是意識
第一次從五種感官的世界當中解脫出來。這光明的意識,就象滿月
從代表五官世界的雲層裡穿透照耀出來。這是意識的體現,不是光
芒,但對多數人來說,它看似光芒。它之所以被看待成光芒,是因
為這不盡完整的描述已經是見解所能提供的最好比喻了。

對其他禪修者來說,見解選擇以身體感受,諸如深刻的靜謐或狂
喜,來形容首次出現的意識。同樣的,觸覺(那體驗快感或痛楚,
熱或冷等等的物事)早已關閉而這並不是身體感受。它只是被“看
待”成與快感相似。有些人看到一片白光,有些人看到一顆金色的
星,有些人看到一顆藍色的珍珠…須知他們其實都在形容同樣的現
象。他們全都體驗同樣純淨的意念,而不同的細節都是他們不同的
見解所添加上去的。

你可以通過以下六個特徵來辨認禪相: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3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1.它只在禪修第五階段後,以及禪修者已經和美妙呼吸長時間相處
後出現;

2.它出現在呼吸消失時;

3.它只在外在五種感官之色、聲、香、味和觸完全不存在時來臨;

4.它只體現在寧靜的意識當中,當描述性的思維(內在言論)全然
不存在時;

5.它很奇妙卻強而有力地吸引人;

6.它是個簡單得美妙的物件。

我提及這些特徵以讓你區別真正和想像的禪相。

第六階段叫作“體驗美妙的禪相”。當一個人完全放下身體、思想
以及五種感官(包括對呼吸的覺知)唯獨剩下美妙的禪相時,它便
能成就。

有時,當禪相初次浮現時,它可能顯得“暗淡”。在這種情況,一
個人應該立刻回到禪修的前個階段,亦即對美妙呼吸的持續寧靜覺
知。他太快地移到禪相去,有時禪相雖然明亮卻不穩定,一明一暗
的就象燈塔的導航照明,然後便消失了。這也顯示你過早離開“美
妙呼吸”。在意識有能力將清晰的注意力保持在遠為微妙的禪相之
前,你必須能從容地將注意力維持在“美妙呼吸”上好長好長一段
時間。所以在“美妙呼吸”方面訓練意識,耐心地、努力地訓練
它,然後當是時候移到禪相時,它便會明亮、穩定以及容易持續。

禪相之所以顯得暗淡的主要原因是滿足感的深度還是太淺。你還是
“渴望”一些東西。通常,你是渴望明亮的禪相或渴望禪定。記
住,這是很重要的,所有的禪定都是各種階段的放下,不可思議的
深邃滿足狀態。所以拋開那饑餓渴望的心態,培養對“美妙呼吸”
的滿足感,然後禪相和禪定將會自行發生。

換句話說,禪相之所以不穩定的原因是那“造作者”不肯停止干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4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擾。“造作者”是控制者,也是後座司機,他總是要參加不歡迎他
的場合,然後把事情搞砸。禪修是達到休止的自然過程,它要求
“你”完全靠邊站。只有當你真正地放下,而這意味著真正地放下
直到“造作者”不能“接觸”這過程,深邃的禪修才會發生。

達到如此深邃的放下的技巧便是將信心當成一份禮物獻給禪相。非
常非常輕柔的,僅僅干擾寧靜片刻,而後就象在心中細語般地將你
的信心完全託付給禪相,使得“造作者”能放棄所有的控制,然後
乾脆消失。意識,亦即在你當前的禪相,將在你觀望的同時接管整
個過程。

這時候,不必做任何東西,因為禪相深刻的美妙足以緊扣注意力而
無 需 你 的 協 助 。 這 裡 得 小心, 別跑去思東想西。 諸如“這是 什
麼?”、“這是不是禪定?”、“我接下來該怎麼做?”等等問題
都是“造作者”又在嘗試參與的傑作。這是在干擾整個過程。當旅
程結束之後,你可以評估一切的事情。一個好的科學家只有在所有
的資料都獲取後,在結尾時才評估試驗。現在別去評估或嘗試厘清
事情,沒必要去注意禪相的邊緣;“它是圓的或橢圓的?”,“邊
緣是清楚的還是模糊的?”。這都沒有必要,它只會引領至更複雜
的多元化,更多的“裡”和“外”的二元性,以及更強的干擾。

讓意識任意地傾移,而通常它會趨於禪相的中心。中心處是最美妙
的部分,其中的光芒是最燦爛與純淨的。當注意力被吸引至中心,
然後完全栽進去時,或當光芒四處擴散以至完全籠罩你時,放下執
著只享受旅程吧。其實,這只是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經驗罷
了。讓意識融進極樂當中,讓禪修歷程中的第七階段,初禪,發生
吧。

有兩個普遍的障礙阻擋著通往禪定的門戶:亢奮和恐懼。亢奮就是
變得興奮。如果,在這當兒,意識自忖:“哇,終於成功了!”那
麼禪定多半不能發生。與絕對被動的心態相比,這“哇”的反應必
須被降服。你可以在適當的場合,也就是出了禪定之後,盡情的
“哇”。然而,最有可能的障礙是恐懼。恐懼之所以油然升起是因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5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為覺察到禪定的絕對威力與幸福,或是覺察到要完全進入禪定,有
些東西必須被拋棄——你!在進入禪定之前,那“造作者”雖然靜
默,不過依舊存在。在禪定中,“造作者”卻是完全消失了。“覺
知者”還在操作,你是完全的清醒,不過卻無從運用任何控制能
力。你連一個念頭都無法升起,更何況做決定。意志力已經被凍
結,這對初學者來說會顯得很恐怖。你一生當中從沒被剝奪所有的
控制能力而仍然如此完全清醒。這種恐懼是必須交出一些徹底隱私
的東西,如要交出做事情的意願的恐懼。

這種恐懼可以通過對佛法的信心,連同僅在當前伸手可得的誘人極
樂來克服。偉大的佛陀時常說“不應該懼怕而且應該追隨、培養以
及時常修習”禪定中的極樂。所以,當恐懼油然升起之前,將你所
有的信心獻給那極樂,同時維持對偉大佛陀的教導以及聖弟子們典
範的信念。相信正法,讓禪定熱情地擁抱著你,去經歷那將是你一
生中最奧妙的輕快、無身體、無自我的極樂體驗。拿出勇氣在一小
段時間內完全放棄控制,然後親身體驗這一切吧。

如果是禪定的話,它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如果只是維持幾分鐘,
它還不能被稱為禪定。通常,高層的禪定會持續很多小時。一旦進
入,便沒有任何選擇。只有當意識做好出定的準備,以及當先前囤
積的捨棄“燃料”都用罄之後,你才從禪定中退出來。這種種意識
狀態是如此的靜止與滿意,致使它們的本性是要持續一段非常長的
時間。禪定的另一個特點便是它只在禪相被如前所述般地洞悉之後
才發生。再者,你應該知道在任何禪定中是不可能體驗到身體(譬
如身體的疼痛),聽到外界的聲音或產生任何念頭,甚至是“善”
的念頭。在定中只有清明單一的見解,即非常長時間連續不更易的
非二元性極樂的體驗。這不是一種昏迷不醒,而是高度覺知的狀
態。這番話是希望你能自行領略究竟你所認定的禪定是真實或虛假
的。

禪修的範疇要比上述的多許多,但在此只能用以初禪為極致的七個
階段來描述基本方法。要說明“五蓋”以及它們如何被克服,“念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6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力”的意義以及它如何被運用,“四念處”和“四神足”以及“五
根”,還有當然更高層的禪定,需要更多的篇幅。這一切都關乎禪
定的修習,不過得留待下一個時機。

對於那些誤認這一切僅是“定(奢摩他)的修習”而無視慧(毘婆
奢 那 ) 的 修 習 , 請 知 道 這既非 觀(毘 婆 奢那 )也 不是止(奢 摩
他)。它被稱為“禪修”,亦即偉大的佛陀所教的方法,也在我導
師,阿姜查尊者所屬的泰國東北森林傳統中重複著。阿姜查時常說
止和觀不能被分割,止觀也不能在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維、正確
的道德行為等等以外獨立修習。誠然,要在以上七個階段取得進
展,禪修者需要瞭解與接受偉大佛陀的教導,同時戒律必須清靜。
要成就每個階段,洞察力,亦即洞察“放下”的意義,是必需的。
一個人越是培養這些階段,洞察力就變得越是深邃,如果能最終抵
達禪定,它將改變你的全盤看法。這就好比說,智慧在禪定周圍起
舞,而禪定也繞著智慧舞動。這是通往涅槃的道路,佛陀說:“對
於一個沉浸於禪定的人,四種結果可被預見:預流,一來,不還或
阿羅漢”。

願一切眾生體驗禪定

西澳佛教協會和珀斯(Perth)法界(Dhammaloka)佛教中心

西澳大利亞佛教協會成立的宗旨是促進正法(佛教徒對於“真理”
的用語)的教導、修習以及證悟。它特別著重於上座部佛教。為了
貫徹這一宗旨,佛協於珀斯以南六十公里的瑟本泰(Serpentine)創
建了菩提內明(Bodhinyana)寺院,亦于珀斯東北三十五公里的吉
芝 甘 納 ( Gidgegannup ) 創立了 正法心材(Dhammasara )尼姑 寺
院。

在諾拉瑪拉(Nollamara)法界佛教中心的建築群有個寬敞的弘法大
廳專辦佛教講座、禪修指導和重大的佛教儀式,毗鄰是禪房和佛
堂,以及一所用作佛教文娛活動的社區大堂。還有一座多元用途的
房子提供和尚們的住宿、佛協行政的辦公場所、多種書籍和錄有出
家人開示的錄音帶和光碟出借與銷售服務的圖書館、以及讓訪客坐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7
基本禪修方法(阿姜布拉姆)

下來喝茶交流的場所和廚房。這個位於珀斯北部,面向公園,坐落
于寧靜優美環境的建築群僅離市中心五公里。

法界佛教中心致力於服務整個佛教與其他社群,不分年齡、性別、
種族或國家。

地址:

西澳大利亞佛教協會

The Buddhist Society of WA

Dhammaloka Buddhist Centre, 18-20 Nanson Way

Nollamara WA 6061, AUSTRALIA

電話: (61-8)9345 1711 傳真: (61-8)9344 4220

網址: www.bswa.org.au

電郵信箱: info@bswa.org.au

作者簡介

阿姜布拉姆一九五一年出生於倫敦。十七歲還在求學時,通過閱讀
佛教書籍,便認為自己是佛教徒。他在劍橋大學攻讀理論物理時,
對佛教及禪修的興趣日益濃厚。畢業後教了一年書,便到泰國出
家。

二十三歲,曼谷薩傑寺(Wat Saket)的住持為他剃度。隨後九年他
師從森林禪修傳統的阿姜查。

一九八三年,他受邀到西澳大利亞珀斯郊區協助成立一所森林寺
院。阿姜布拉姆如今是菩提內明(Bodhinyana)寺院住持以及西澳
大利亞佛教協會的精神導師。

法寶影音網站編輯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