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7

維摩詰所說經 4

「悉已清淨,永離蓋纏,心常安住無礙解脫。」前面是略歎自他的功德,
這下面是廣歎自行化他的功德。分兩科,先廣歎自行;自行裡邊先說斷德,後
說 智 德 。「 悉 已 清 淨 」 是 總 說 的 ,「 永 離 蓋 纏 」 是 別 說 的 。「 斷 德 」 就 是 斷 滅 了 一
切煩惱,這是一切聖人都有的功德。

壬三、釋歎斷德
心常安住無礙解脫。
這 一 句 話 是 說 斷 除 去 一 切 煩 惱 之 後 , 他 就 能 「 心 常 安 住 無 礙 解 脫 」, 是 這 樣
意 思。若 是 從 我 們 開 始 學 習 禪,我 們 會 知 道,常 安 住 是 很 困 難、是 很 不 容 易 的 。
我們坐一個鐘頭、坐兩個鐘頭,腿還痛。這個腿痛或者不說了,你心裡面能安
住嗎?你能安住在止裡、能安住在觀上面嗎?都是不容易的。為什麼我們有這
樣困難?就是心裡有煩惱。煩惱的特性,就是使令我們心裡面不安,能擾亂我
們的心,不能安住。現在讚歎這三萬二千菩薩的功德,他們是「悉已清淨,永
離 蓋 纏 」了 , 所 以 他 那 個 明 了 性 的 心 , 能 夠 常 安 住 無 礙 解 脫 ; 不 是 暫 時 地 安 住 ,
時間是很長的。
若是初得無生法忍的人,他們斷的煩惱是一少部分,他們也能安住無礙解
脫,但是不常,就是要有出入定,入定以後,過了一段時間還要出定,有出入
定的問題。那麼,初地、二地、三地、四地、五地、六地到七地,七遠行地的
菩 薩 他 就 能 夠 「 常 安 住 無 礙 解 脫 」, 就 是 把 三 界 以 內 ( 欲 界 、 色 界 、 無 色 界 ) 的
煩惱,全部地都清除了,他就有這樣的能力,能夠常安住這個解脫的境界。但
是,他還需要努力一點,要特別注意,才能常安住。若到第八地菩薩就沒有這
件事,不需要特別地注意,就是任運地可以常安住,就是沒有出定、入定的問
題 了。那 個 時 候 當 然 也 開 始 斷 所 知 障。在 大 乘 佛 法 說,從 初 地 就 開 始 斷 所 知 障 ,
一 直 到 等 覺 菩 薩 是 全 部 清 淨 了 。 所 以 這 上 面 說 「 心 常 安 住 」, 應 該 是 指 八 地 菩 薩
以上。
「 無 礙 」:「 礙 」 就 是 障 礙 , 就 是 前 面 「 永 離 蓋 纏 」 這 蓋 和 纏 就 是 個 障 礙 。
因為他們永離蓋纏了,所以他們沒有障礙了,就是心常安住解脫的境界。這個
解 脫 , 通 常 說 ( 我 們 前 幾 天 也 說 過 ) 就 是 三 解 脫 門 ── 空 解 脫 門 、 無 願 解 脫 門 、
無相解脫門,其實也就是真如理,他的心安住在真如上不動。在本經《維摩詰
所說經》在〈弟子品〉第一段,舍利弗尊者在山裡面入定,維摩居士就到那兒
去 同 他 談 論 佛 法 , 就 是 說 了 一 句 :「 不 起 滅 定 而 現 諸 威 儀 」。 在 我 們 的 心 情 上 說 ,
我 們 就 會 有 一 個 問 題 :「 常 常 入 定 , 那 還 做 不 做 事 情 呢 ? 什 麼 事 情 也 不 能 做 了
吧?」這是我們有這個問題。但是,若是到八地菩薩以上,他們不是,他們在
定 裡 邊 也 一 樣 地 可 以 做 事 情 ,「 不 起 滅 定 而 現 諸 威 儀 」, 就 是 他 沒 有 出 定 , 就 在

1
維摩詰所說經 4

滅受想定裡面,他就能夠在十方世界普度眾生的,所以沒有這個「入定就不能
度眾生」的問題。
這 幾 句 話 ,「 悉 已 清 淨 , 永 離 蓋 纏 , 心 常 安 住 無 礙 解 脫 」, 這 是 讚 歎 菩 薩 斷
德的功德,斷了煩惱以後,他是這樣的境界。

辛二、歎智德(分三科) 壬一、總歎智德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
「念定總持,辯才不斷。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
無不具足。逮無所得,不起法忍。」這幾句經文是讚歎菩薩的智德,大智慧的
功德。第一句是總歎,下邊布施、持戒是別歎。
「 念 定 總 持 , 辯 才 不 斷 」, 這 是 智 慧 的 境 界 。
「 念 定 總 持 」:「 念 」 這 個 字 在 修 止 觀 的 人 來 說 , 就 是 「 不 忘 聖 言 」 名 之 為
念,就是不忘掉了佛菩薩的法語。譬如說你現在修空、無願、無相三三昧,三
三昧是有佛所說的空三昧的一段法語,無願三昧、無相三昧的一段法語,你要
修 的 時 候,要 依 據 佛 的 法 語 去 修 三 三 昧。這 一 段 法 語,你 能 在 心 裡 面 顯 現 出 來 ,
那 是 念 的 功 能 。「 念 」 就 是 把 那 個 法 語 顯 現 在 心 裡 面 ; 很 分 明 地 顯 現 出 來 , 就 叫
做念。
我們今天的佛教徒只是念阿彌陀佛的時候說到一個念字;修三三昧,那我
沒聽說,沒聽說誰修三三昧;不過最近也聽說。念佛,就是你把阿彌陀佛的名
號沒有忘掉,顯現在心裡面,那麼就叫做念。說我念我的母親,我母親的相貌
就很容易地、很分明地顯現在心裡面,這就是念。不過我們通常說話,上面加
一 個 想 字 :「 想 念 」, 這 也 是 合 道 理 , 也 可 以 。
現 在 這 裡 說 這 個 「 念 」, 就 是 你 修 止 觀 的 時 候 , 修 止 的 時 候 也 要 用 念 、 修 觀
也要用念,就是把你所學習的、所修的法門要顯現在心裡面。如果你把這個法
門、佛所說的法語忘掉了,那你怎麼修呢?就是不能修行了啊!所以「念」是
這樣意思。我們說這樣的話,就是我們今天在這裡修止觀、坐禪,同樣也需要
這 個 念,如 果 你 心 裡 面 沒 有 那 個 法 門 的 文 句,那 你 沒 有 辦 法 修 行 的。這 是「 念 」。
這個「念」有一個相貌,就是心裡面也沒有昏沉、也沒有散亂。如果昏沉,也
不能念了;如果你散亂,心裡也不能念的,所以它和「定」是很接近的。
下 面 又 說 個 「 定 」 字 , 就 是 後 邊 說 到 「 總 持 」、 又 說 到 「 辯 才 不 斷 」, 那 麼
這個「定」就是心裡面安住不動;就是你修三昧修成功了,你得了空三昧、得
到無願三昧、無相三昧了。我們初開始靜坐的時候,我們修奢摩他,修奢摩他
的 時 候 要 有 一 個 所 緣 境 , 所 緣 境 當 然 就 是( 我 們 曾 經 說 過 )用 出 入 息 作 所 緣 境 ,
或者是用地水火風、青黃赤白各式各樣的作所緣境,這初開始是這樣子。若是

2
維摩詰所說經 4

你修行有很大、很多、很深的進步的時候,是不用這個作所緣境的。用什麼作
所緣境?用第一義諦作所緣境了!你在那裡安住不動,那這不是凡夫境界,成
功了就不是凡夫境界。沒成功的時候,也可以相似的第一義諦作所緣境,雖然
你沒得無生法忍,但是你現在也可以得空三昧、得無願三昧、無相三昧,可以
這樣,但是不是聖人,所以通於有漏、也通於無漏的。若是名之為「三解脫門」
的時候,那就是聖人了,那不是凡夫了;那要到得無生法忍以上的人,才能夠
有三解脫門的境界。這裡是八地菩薩以上的人,當然那是更高深的境界。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解 釋 這 個 地 方,就 說 是 念 佛 三 昧,
「 念 定 」實 在 就 是 念 佛 三 昧 。
念 佛 三 昧 , 我 們 看 《 金 剛 經 》 上 :「 須 菩 提 ! 於 意 云 何 ? 可 以 身 相 見 如 來 不 ? 不
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下面
說 :「 若 見 諸 相 非 相 , 即 見 如 來 」, 這 不 是 念 佛 三 昧 嗎 ? 當 然 這 不 是 念 阿 彌 陀 佛
名 號 的 這 種 念 佛 , 是 念 諸 法 如 ;「 如 來 者 , 諸 法 如 義 」, 是 念 諸 法 如 。 當 然 這 裡
面有止、有觀,成功了,那就是念佛三昧。是這樣意思。
現 在 這 是 由 念 而 有 定 ,「 念 」 是 最 初 開 始 學 習 禪 的 時 候 要 有 念 , 成 功 了 就 是
「 定 」; 有 定 的 時 候 , 當 然 還 是 有 念 , 還 是 有 念 這 個 字 的 。 因 為 你 得 到 高 深 的 禪
定,當然這不是凡夫的禪定,這是聖人乃至八地以上的大菩薩境界。
「 總 持 」: 有 定 , 他 就 有 總 持 的 這 種 能 力 。「 總 持 」: 梵 語 就 是 「 陀 羅 尼 」,
翻 到 中 國 話 就 是 總 持 。「 總 持 」 這 句 話 是 什 麼 呢 ? 也 還 是 那 個 念 的 力 量 , 當 然 這
是 成 功 了 的 時 候 , 它 有 這 種 力 量 。 譬 如 說 是 《 華 嚴 經 》,《 華 嚴 經 》 有 四 十 卷 的 、
有六十卷的、有八十卷的,若是得了陀羅尼的人,他就能夠把這八十卷的《華
嚴經》都能背下來。我們也可以做這件事,我們也可以一天念它五百字,或者
像 鳩 摩 羅 什 法 師 一 天 能 夠 背 一 萬 個 字,
「日記萬言」
。我 們 可 能 記 憶 力 沒 那 麼 好 ,
我 們 背 五 百 字 , 我 一 天 能 背 五 百 個 字 的 《 華 嚴 經 》, 終 究 有 一 天 把 《 華 嚴 經 》 全
部都背下來。你要天天背,背《法華經》也是一樣。古代的時候,有人背《華
嚴 經 》, 也 有 人 背《 大 品 般 若 經 》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三 十 卷 ,《 法 華 經 》七 卷 ,
有人這樣背,背幾千卷的經,古代有這種人。但是你若不背就不能背了,就忘
記,不能背。若是得了陀羅尼,沒有這個問題,他就是永久也不忘。譬如說是
前一生他能把《華嚴經》背下來;死掉了,第二生來還照樣能背,就是那個陀
羅尼它不失掉的,這個聖人的境界是不可思議!
「 念 定 總 持 」, 那 這 個 不 只 是 幾 部 經 啊 , 那 些 大 菩 薩 , 是 一 切 的 佛 法 、 經 論
都能背下來的!就是有高深禪定的人,他的記憶力特別強。我們沒有定的人不
行!有定的人,這個事情不是個難事,是很容易的。當然,我們本身的程度太
低,就認為那些大菩薩的境界怎麼那麼樣地不可思議!那當然我們的心情自然
是這麼想。但是若是得了聖道以後,如果你現在得了四禪八定了,你就會感覺

3
維摩詰所說經 4

這件事也不是難事。因為你今天若得了色界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話,那
背《華嚴經》也不算一回事啊!也很容易把《華嚴經》背下來,也很容易地把
《 維 摩 詰 經 》背 下 來 , 那 背 幾 千 卷 經 都 不 算 一 回 事 啊 ! 但 是 , 你 若 死 掉 了 以 後 ,
第二生還能背,那可不容易;除非是聖人,聖人可以。這上面說到,這些大菩
薩 是 「 念 定 總 持 」, 都 有 這 種 能 力 。
在《 瑜 伽 師 地 論 》上 說 到 , 說「 總 持 」一 共 有 四 種 : 第 一 個 是「 法 陀 羅 尼 」,
第 二 是 「 義 陀 羅 尼 」, 第 三 是 「 忍 陀 羅 尼 」, 第 四 還 有 個 「 咒 陀 羅 尼 」。
「 法 陀 羅 尼 」 是 什 麼 呢 ? 就 是 文 句 。 譬 如 說 《 華 嚴 經 》 也 好 、《 大 般 若 經 》
也 好 、《 法 華 經 》 也 好 , 都 是 有 文 句 的 。 因 為 佛 的 智 慧 所 覺 悟 的 真 理 , 若 為 一 切
眾生宣說的話,不可以離開文句,一定要假藉文句才能把它顯示出來;所以就
有文句的法,裡邊也有義。這個義和法,你都能夠在你內心裡面很分明地顯現
出 來 , 所 以 就 是 有 「 法 陀 羅 尼 」、 有 「 義 陀 羅 尼 」。 當 然 若 我 們 凡 夫 的 境 界 都 要
學,法也要學、義也要學。他們這些大菩薩早已經過去了,不需要這麼學,他
們有法陀羅尼、有義陀羅尼;那個義他也是很分明的。
還 有 個「 忍 陀 羅 尼 」:「 忍 陀 羅 尼 」明 白 地 說 , 就 是 得 到 諸 法 實 相 的 智 慧 了 ,
安住不動,就表示不退轉了。法陀羅尼也不退轉、義陀羅尼也不退轉,是不失
壞的了。
再 有 個 「 咒 陀 羅 尼 」: 咒 陀 羅 尼 , 譬 如 大 悲 心 陀 羅 尼 ( 大 悲 咒 ); 我 們 若 看
看 《 大 集 經 》 上 , 咒 多 得 很 , 很 多 很 多 的 咒 ,《 法 華 經 》 裡 面 也 有 咒 , 只 有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裡 面 沒 有 咒 , 我 們 讀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裡 面 沒 有 咒 ,《 阿
彌 陀 經 》 也 沒 有 咒 , 也 沒 看 見 有 個 咒 。「 咒 」 這 件 事 , 也 是 佛 菩 薩 教 化 眾 生 的 一
個方便法門,我們佛教徒誰不會念一個咒的?我看,每一個佛教徒都會念個咒
的。
「 咒 」是 什 麼 意 思 呢 ? 我 們 從 頭 說 的 話,得 到 禪 定 的 人、得 到 四 禪 八 定 的 人 ,
他即使不是佛教徒,他也可以說咒。說咒,就是這個咒有什麼作用,他用他的
禪定的力量,把這個作用賦予這個咒的文句裡面,賦予它,但他可能要有個條
件的。符合這個條件,念這個咒,就有這個作用。但是,不是聖人,有的時候
也可能還不靈。若是佛教徒得了聖道、有神通的聖人,這些大阿羅漢、或者大
菩薩、佛的境界,這個咒是靈驗的;但是,多數也還都是有條件,眾生多諸業
障,也會受到干擾,有這個事情。那麼,咒也是一種陀羅尼。就是有這四種陀
羅尼。現在這裡面說到,就是應該包括這四種陀羅尼都在內。
「 辯 才 不 斷 」: 因 為 他 有 高 深 的 定 ( 就 是 三 摩 地 ), 又 有 廣 大 的 陀 羅 尼 , 所
以他為眾生說法的時候,辯才是不斷的,就是沒有窮盡的時候,可以無窮無盡
地為眾生演說佛法;那麼這就是他的智慧。前面說是有定、有總持,所以他的

4
維摩詰所說經 4

辯才不斷。若是我們沒有陀羅尼,也沒有定、念,這些功德都不具足,我們能
有什麼辯才呢?那是太微小了。這個地方是總說的,下面:

壬二、別歎智德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
這是別說的智慧,這是六波羅蜜。六波羅蜜它的中心就是在智慧這裡;前
面 是 成 就 聖 人 的 智 慧 的 方 便 。 第 一 個 是 「 布 施 」, 第 二 是 「 持 戒 」。 我 們 若 想 要
得到聖人的大智慧,一定要具足這種功德。我們一般的凡夫境界,若想要發心
趣 向 聖 道 ,「 我 現 在 心 裡 面 都 是 貪 瞋 癡 , 不 是 昏 沉 就 是 散 亂 , 但 是 我 想 要 得 聖
道!」想要得聖道,這是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有兩個障礙:一個障礙就是「財
富 」, 財 富 放 不 下 , 愛 著 財 位 , 愛 著 財 富 ; 你 若 愛 著 財 富 , 你 不 能 修 學 聖 道 , 就
是 這 個 意 思 。 再 還 有 一 個 障 礙 , 就 是 「 家 」, 愛 著 這 個 家 , 也 不 能 修 學 聖 道 。 你
要放棄,放棄了財富和家,你才能夠沒有這個障礙,就可以修學聖道了。現在
這裡是讚歎菩薩自己智慧成就的功德,不是說他度眾生。所以,布施、持戒是
在 自 己 用 功 修 行 上 , 你 需 要 具 足 這 兩 種 功 德 : 不 要 愛 著 財 富 , 就 是 「 布 施 」; 你
不要愛著這個家,那麼就是「持戒」了。這樣子,你就能夠發心修學聖道了。
可是發心修學聖道的時候,又有兩個障礙。有什麼障礙呢?就是因為我們
才發心修學聖道,和你周圍同住的人也都是凡夫,你不可能和阿羅漢同住,也
不是和大菩薩同住,大家都是差不多的這樣同住。而這些人他的貪瞋癡時時要
動的,就有可能會觸惱你:你用功,他也可能觸惱你;你懈怠,他也可能要觸
惱 你。觸 惱 你,使 令 你 心 裡 面 不 舒 服;不 舒 服,有 可 能 就 是 退 道 了、退 還 了,
「我
不修行了!」我的意思:我要修學聖道,大家都在這兒修行,都是修行人嘛,
不 曾 想 還 是 這 麼 多 的 煩 惱 ,「 我 不 修 行 了 ! 」 回 去 了 。 所 以 , 還 需 要 有 「 忍 」。
你要修行的時候,你要有忍,要忍這個事情;你若不忍,修行還是困難的。
第二樣事,就是有人觸惱我,我也能夠忍得住,但是我長時期地修學四念
處、修學聖道,你修學一天、兩天也可以,修學三天、四天也可以;叫你參加
七天的禪七,唉呀,不行!不行!或者一個七不要緊,若參加五個七,不行!
不容易。或者我修行一年可以,修行兩年可能不行。長時期地用功修行,也會
有疲倦的問題,就會懈怠,也有這個問題。有的人與生俱來就是懶;但是,也
有人還不是懶,還精勤,精勤、長時期地修學聖道,也可能還要疲倦,就懈怠
了 , 所 以 還 需 要 有 「 精 進 」。 要 這 兩 樣 功 德 : 要 「 忍 」、 也 要 「 精 進 」, 你 修 學 聖
道的願和行能保持得住。你若不這樣,沒有忍、沒有精進,還是困難的。

5
維摩詰所說經 4

說是我布施也有了、持戒也有了,忍辱也有了、精進也有了,但是還有一
個困難,有困難。什麼呢?你修行的時候,靜坐的時候心就是亂,不容易寂靜
住 , 就 是 有 這 困 難 , 所 以 多 數 人 修 得 不 相 應 就 放 棄 了 ,「 我 不 修 了 ! 」
另 外 還 有 一 個 問 題:有 邪 惡 的 智 慧。有 邪 惡 的 智 慧 也 使 令 你 的 修 行 不 成 功 ,
你想要修行這件事不成功了。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一點說,就是沒有正見。
你是願意、想要修行,但是你對於經論沒有學過,或者學了一點兒、一知半解
的 學 習 , 你 實 在 是 並 不 這 麼 懂 , 但 是 自 己 高 估 了 自 己 :「 我 懂 了 ! 」 結 果 , 你 還
是邪知邪見,你這樣子用功修行,都不行!也還是個問題,還是修不成的。你
在那裡靜坐多少年,你坐破了多少個蒲團,都是不成功的,因為你的知見有問
題。所以從這裡看出來,要發心修學聖道,你還是要學習經論的,得到正知正
見才可以。當然,這個正知正見也有深淺的不同,若是說你只學習了一部經,
那你能和那學習了十部經論的人比嗎?你只是學習了三年,你能和那個學習了
三十年佛法的人相比嗎?這是也有深淺的問題。所以,你能夠布施、持戒、忍
辱、精進、禪定,你還要學習經論,聞思的智慧要具足,然後你修學聖道才有
希望的。
這樣子,布施和持戒能夠破除去不發心修學聖道的障礙。忍辱、精進能破
除去修學聖道的時候的懈怠,修學聖道的時候,受人家的觸惱,你心裡不動,
能破除這個障礙。你還要能夠修學禪定、智慧:靜坐的時候,心能寂靜住;而
還得到了正知正見的智慧,那就是聞思;聞、思、修三慧,你最低限度聞思的
智慧要具足,這個時候你才可以修學聖道,你有希望可以成就聖道的。這是一
個解釋。
第二個解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這四個功德是得禪定的一個條件。
你若想要得禪定,你需要布施、持戒、忍辱、精進才可以,不然的話,你禪定
很難成就的。我們一般的布施、持戒,有人說持戒還很難哪,但是你要修禪定
是更難!不過有善根的人,那又不同。前面四個是得禪定的條件;禪定,就是
你成功了。成功了以後,你在三昧裡面觀諸法實相,就能夠如實地覺悟第一義
諦,就是得到聖人的智慧,那就是成功了。所以這樣看出來,前面的五個波羅
蜜是第六個般若波羅蜜的前方便。你有前面五個波羅蜜的方便,才能得到第六
個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的。這是按照我們初開始發心學習佛法的人的境界、程度
來解釋。不是說這三萬二千菩薩已經到了八地菩薩以上還要這樣子,他們是大
自在的境界。

及方便力無不具足。

6
維摩詰所說經 4

這 個 方 便 力 是 什 麼 呢 ? 方 便 有 兩 種 : 一 個 是 「 迴 向 方 便 」、 一 個 是 「 拔 濟 方
便 」。
「 迴 向 方 便 」: 就 是 你 修 布 施 、 持 戒 、 忍 辱 、 精 進 、 禪 定 、 智 慧 六 波 羅 蜜 所
成就的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就叫做迴向方便。做功德,譬如說
是我們在這個廣大的社會的境界看,不只是佛教徒會做功德、做善事,非佛教
徒也會做功德,他們也願意做善事,不只是佛教徒,但是可有差別。譬如說做
這個布施波羅蜜:我拿出了很多的錢造一個醫院,你內心裡面怎麼想?你內心
頂 多 就 是 , 如 果 不 是 佛 教 徒 的 話 , 頂 多 說 :「 哎 呀 ! 人 的 身 體 容 易 有 病 痛 , 我 造
一個醫院,請很多的醫生在這裡給人治病,使令人身體健康、沒有病痛!」你
那個心就是這樣吧,是不是?還有什麼想法嗎?但是,若是我們相信了佛法,
我們不但是相信,而還能不斷地學習佛法的時候,我們也是拿出來多少多少力
量,要造一個醫院,我們去請很多醫生,為這個廣大的地區的人的健康服務。
那 怎 麼 想 ? 我 們 可 能 想 :「 願 以 此 功 德 , 莊 嚴 佛 淨 土 」; 那 就 和 一 般 的 非 佛 教 徒
不同了!我們可能迴向無上菩提了!那我們的思想和非佛教徒不一樣,不一樣
的。所以,迴向這個地方,這裡面有智慧的,有智慧在這裡。這個動機不同,
動機不一樣。
說 那 個 人 餓 了 , 我 給 他 個 麵 包 吃 ,「 願 以 此 功 德 , 莊 嚴 佛 淨 土 」,「 願 以 此 功
德 , 迴 向 阿 耨 多 羅 三 藐 三 菩 提 」, 那 就 是 不 一 樣 了 , 不 同 , 不 一 樣 的 。 若 是 我 們
在 佛 法 裡 面 學 習 了 佛 法 的 時 候 ,「 喔 ! 有 三 惡 道 的 因 果 , 有 人 的 因 果 、 有 天 上 的
因果。那我給他個麵包吃;一個年紀大的人,眼睛有病,我就帶他看醫生,願
以此功德我將來生天享天福!」或者「我願以此功德,將來我做總統、我做皇
帝!」那他的心情是這樣,那這和佛法有一點分別,也是有分別的。所以迴向
這 個 地 方 也 有 很 多 差 別 的 。 若 是 我 們 讀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你 若 讀 《 大 智 度
論》的時候、學習《中觀論》的時候,觀察這一切功德,我修了布施的功德,
這是畢竟空的境界,如幻如化的境界;那這又不同了,心無所得,無所得了。
迴 向 這 個 地 方 還 是 不 一 樣 的 。 所 以 , 迴 向 也 叫 做 方 便 ,「 方 便 力 無 不 具 足 」。
再 還 有 一 個「 拔 濟 方 便 」
:拔 濟 方 便 是 願 以 此 功 德,普 度 一 切 眾 生 離 苦 得 樂 ,
拔濟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用般若的智慧來拔濟一切眾生,不是有所得的境界!
那和一般社會人做功德也是不一樣了。但是,我們相信了佛法的佛教徒,如果
你 不 注 意 經 論、不 學 習 經 論,你 會 這 樣 迴 向 嗎 ? 你 會 作 如 是 觀 嗎 ? 我 看 也 不 是 ,
可能和非佛教徒差不多,也就是一般的境界了,那就是稍微低了一點了。
「 及 方 便 力 無 不 具 足 」: 這 上 面 說 三 萬 二 千 菩 薩 , 這 六 波 羅 蜜 的 功 德 、 大 智
慧境界,和善巧方便、普度眾生的這些境界,無不具足,都具足了,都有這種
功德。那是特別高深的境界了!

7
維摩詰所說經 4

壬三、歎位釋成
逮無所得,不起法忍。
前 邊 「 念 定 總 持 , 辯 才 不 斷 」 是 總 說 ;「 布 施 、 持 戒 、 忍 辱 、 精 進 、 禪 定 、
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是別說;最後「逮無所得,不起法忍」就是結束這一
段 。 前 面 斷 德 那 個 地 方 是 你 能 夠 「 悉 已 清 淨 , 永 離 蓋 纏 」, 最 後 是 「 心 常 安 住 無
礙 解 脫 」。 那 麼 智 慧 這 一 段 , 你 能 夠 「 念 定 總 持 , 辯 才 不 斷 。 布 施 、 持 戒 」 乃 至
到 「 方 便 力 無 不 具 足 」, 最 後 是 「 逮 無 所 得 , 不 起 法 忍 」。 這 不 是 一 般 的 凡 夫 境
界,這是聖境,表示這個意思。
「 逮 無 所 得 」 的 「 逮 」, 在 這 裡 說 也 就 是 成 就 的 意 思 , 成 就 一 個 無 所 得 的 不
起 法 忍 。「 無 所 得 」 就 是 他 在 修 布 施 功 德 的 時 候 , 布 施 無 所 得 ; 持 戒 的 時 候 , 忍
辱、精進、禪定、智慧及方便力無不具足的時候,都是無所得的。不像我們有
所執著,做了一點功德,心裡面執著,不是這樣!他不執著這件事。就是所做
的 功 德 都 是 畢 竟 空 寂 的,在 畢 竟 空 寂 裡 面,布 施 不 可 得,持 戒 也 不 可 得,忍 辱 、
精進、禪定、智慧、方便力都是無所得的,是這樣意思。
「 不 起 法 忍 」: 不 起 也 就 是 不 生 起 、 不 現 起 。 就 是 在 畢 竟 空 這 裡 面 能 夠 安 住
不動,他心裡面安住不動。譬如說是有的人做功德、有的人不做功德,那麼就
是有差別。有的人壽命長、有的人壽命短;有的人身體健康、有的人不健康,
各 式 各 樣 的 差 別 。 但 是 ,「 逮 無 所 得 , 不 起 法 忍 」, 都 是 平 等 相 , 無 差 別 的 , 他
在 這 個 境 界 上 能 忍 得 住 。「 忍 」 這 個 字 是 安 住 不 動 的 意 思 , 安 住 不 動 叫 做 忍 。 什
麼能夠安住不動?是智慧!智慧在第一義諦那裡安住不動,名之為忍,是這個
意 思 。「 逮 無 所 得 , 不 起 法 忍 」, 我 們 就 講 到 這 裡 , 後 面 再 把 它 詳 細 再 講 。

庚二、廣歎化他(分二科) 辛一、明內具化他法(分三科) 壬一、明


內具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
「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前
面是廣歎自行的功德;這下面廣歎化導眾生的功德。化導眾生的功德這一段分
兩 段 : 第 一 段 說 他 「 內 具 化 他 之 法 」, 第 二 段 「 正 明 化 他 」。 說 他 具 足 化 導 眾 生
的 法 門 , 這 又 分 三 科 , 第 一 科 是 「 明 內 具 」。
「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就 是 他 有 這 種 堪 能 性 , 也 就 是 他 內 心 裡 面 具 足 的 意
思 。「 隨 順 」 這 句 話 , 本 來 轉 法 輪 這 件 事 是 佛 的 境 界 , 佛 大 慈 大 悲 , 有 大 智 慧 ,
普 度 眾 生,為 眾 生 宣 揚 真 理,就 是 轉 法 輪。現 在 這 三 萬 二 千 菩 薩 也 能 向 佛 學 習 ,
他能隨順佛,也可以轉法輪,這也就是隨順的意思。而菩薩也有凡聖的不同,

8
維摩詰所說經 4

這聖位的菩薩、八地以上的大菩薩,他有高深的智慧,他也能隨順第一義諦去
轉 法 輪 的 , 這 是 第 二 。 第 三 , 他 也 能 夠 隨 順 眾 生 的 程 度 ,「 應 以 何 身 得 度 者 , 即
現 何 身 而 為 說 法 」, 他 也 能 夠 觀 察 眾 生 的 根 性 的 。 這 個 「 隨 順 」 有 三 個 意 思 。
「 轉 不 退 輪 」:「 轉 」, 就 是 推 動 的 意 思 , 推 動 這 個 不 退 輪 ; 也 就 是 他 有 這 個
能 力,能 做 這 件 事,叫 做 轉。
「不退輪」
,我 們 先 解 釋「 輪 」
,然 後 再 解 釋「 不 退 」。
「 輪 」 在 這 裡 說 就 是 「 法 輪 」。「 輪 」 實 在 是 一 個 譬 喻 的 意 思 , 譬 如 說 轉 輪 聖 王
他有個輪寶,就像車輪那個輪,但是是用黃金做的,所以叫金輪;用銀做的叫
銀輪;如果用鐵做的就叫鐵輪;現在這個汽車用塑膠做的,叫做膠輪了。現在
都 不 是 這 個 輪 , 是 法 , 佛 法 所 成 就 的 輪 , 所 以 叫 做 「 法 輪 」; 這 是 一 個 譬 喻 的 意
思。
「 輪 」這 個 字 , 有 從 這 裡 到 那 裡 的 意 思 , 捨 此 趣 彼 , 離 開 這 裡 、 棄 捨 這 裡 ,
到另一個地方去,那叫做捨此趣彼,有這種意思。車的輪它會轉動,就是從這
裡 到 另 一 個 地 方 去 了 , 有 這 個 意 思 。 第 二 個 意 思 ,「 輪 」 有 摧 、 碾 的 意 思 , 有 破
壞的意思。如果是有個蟲子在路上,輪從那裡過去,就可能壓死那個蟲子了。
轉輪聖王(金輪王)他到什麼地方去,這個輪在前面走,轉輪聖王隨這個輪的
後面去;那個輪到什麼地方去,也還是隨著轉輪聖王的意思的,轉輪聖王有這
種境界。他到什麼地方,就降伏了一切的怨敵,都歸順於轉輪聖王了,都完全
向轉輪聖王投降了,所以有一個摧碾、摧伏,就是降伏一切怨敵的作用,輪有
這種意思。那麼,這是說「捨此趣彼」的意思,還有一個「摧伏」的意思。這
是轉輪聖王的輪有這種情形,現在用它來譬喻佛法的作用。
釋 迦 牟 尼 佛 他 成 佛 了,他 內 心 裡 面 有 聖 道,內 心 裡 面 有 無 漏 的 戒、定、慧 、
解脫、解脫知見,還有智德、斷德、恩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當然主要的就
是戒定慧,說是八正道,八正道就是戒定慧。內心裡面有無漏的戒定慧這樣的
法門,用語言把它表達出來給你聽,你聽在心裡面,也這樣學習,也可以得聖
道 , 這 就 叫 做 轉 法 輪 。 這 樣 子 , 也 就 是 「 捨 此 趣 彼 」、「 自 此 趣 彼 」, 從 這 裡 到 那
裡,從佛的心到眾生心來,這有捨此趣彼的意思。但是眾生聽聞了佛法以後,
能夠修四念處,修奢摩他、毘缽舍那,就把內心裡面的貪瞋癡的煩惱破壞了,
所以也有一個摧伏的意思,這樣子就叫做轉法輪。明白點說,能令眾生心裡面
顯現出來聖道,那就叫做法輪,是這樣意思。不過若這樣說呢,若是你聽聞了
佛法以後,你內心的煩惱是照樣地活動,你沒有破除煩惱、見到真理,那個法
輪的意思就不具足了!
當然這個地方也有兩個意思:有一個(自己轉法輪)自轉法輪的意思,一
個令他轉法輪的意思,有這兩個意思。譬如說佛在菩提樹下修緣起觀,觀無明
緣行、行緣識乃至生緣老死;無明滅則行滅、行滅則識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

9
維摩詰所說經 4

佛作如是觀的時候,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是他自己在轉法輪,自己這樣
子修奢摩他、修毘缽舍那,修止觀,就是破惑證真了,是自己轉法輪。然後,
到鹿野苑去為五比丘說法的時候,這是令他轉法輪,就是佛的慈悲心令眾生轉
法輪。眾生聽聞佛法以後,然後在內心裡面要修行,修行就是修四念處,也就
是修止觀,那就是你自己在轉法輪。你自己在轉法輪,為什麼說佛轉法輪呢?
因為你那個法輪要佛來推動。佛為你宣揚這個法門,你才知道、才明白,你才
開 始 修 學 聖 道;如 果 沒 有 佛 的 開 示,你 會 轉 法 輪 嗎 ? 所 以 就 是 還 是 說 佛 轉 法 輪 。
雖然是說佛轉法輪,但是你自己要努力的。所以那四句話「親近善士,聽聞正
法,如 理 作 意,法 隨 法 行 」
:前 兩 句 話:
「 親 近 善 士 」就 是 近 善 知 識,
「 聽 聞 正 法 」,
這 是 佛 轉 法 輪 ; 你 聽 聞 了 正 法 ,「 如 理 作 意 、 法 隨 法 行 」, 就 是 你 自 己 在 轉 法 輪 ,
但是自己轉法輪和佛有關係,所以還是說佛轉法輪。
而「不退法輪」這個「不退」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得聖道了。你能這樣用
功 修 行,得 了 聖 道 以 後,就 不 向 後 退,你 成 就 的 功 德 不 會 失 掉 的,所 以 叫 不 退 。
我們沒得聖道的人就是容易退。我昨天說過,我們用功修行的時候,頭一支香
坐得不好,但第二支香坐得很好,就向前進了;到第三支香又不對了,又不相
應,止也止不好、觀也觀不好,那麼就是又退了,就是有進也有退,這樣子就
是有退的法輪。我們也是修止觀嘛,也是在轉法輪,但這個法輪是退的,不是
不退法輪。若是你有一天斷惑證真,見到第一義諦以後,那就是不退了,那叫
做轉不退法輪。
「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當 然 這 個 「 不 退 」 的 意 思 也 包 括 毘 缽 舍 那 的 意 思 ,
因為你只是修奢摩他,那完全不是法輪,因為它不能夠令你得聖道,你不能得
聖道的。你要修毘缽舍那才有希望能得聖道,得聖道,那就是不退法輪。不過
可 能 不 是 今 天,是 將 來,將 來 會 有 一 個 不 退 法 輪。那 也 是 很 好 了,還 是 不 錯 的 。
「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現 在 是 說 這 三 萬 二 千 的 菩 薩 , 他 有 這 種 能 力 , 能 夠
隨 順 佛、隨 順 第 一 義 諦、也 隨 順 眾 生 的 根 性,宣 揚 佛 法,令 一 切 眾 生 得 成 聖 道 ,
所 以 叫 做 「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有 這 種 能 力 了 。
「 善 解 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已 能 」, 就 是 這 麼 多 的 菩 薩 有 這 種 堪 能 性 , 就 是
他 具 足 這 個 能 力。這 個 能 力 要 包 括 兩 個 條 件。一 個 就 是「 善 解 法 相 」
,善 者 能 也 ,
你能夠通達諸法的緣起相;諸法有生死的緣起、有涅槃的緣起,你要明白這個
道理,這是善解法相。而生死緣起也好、涅槃的緣起也好,都是寂滅相,是第
一義諦,你要通達這個道理。當然,通達第一義諦,就是根本無分別智;若通
達生死緣起、涅槃緣起,那就是後得智;或者是如理智、如量智,實智、權智,
都 是 一 樣 , 要 具 足 這 兩 種 智 慧 , 是 「 善 解 法 相 」。

10
維摩詰所說經 4

「 知 眾 生 根 」: 知 眾 生 根 是 什 麼 呢 ? 就 是 一 切 眾 生 的 境 界 , 在 生 死 裡 流 轉 的
人 的 情 況 。 知 眾 生 根 ,「 根 」是 什 麼 呢 ? 有 三 不 善 根 、 有 三 善 根 。 眾 生 心 有 善 根 、
或者有不善根,你要知道這件事。
在 《 仁 王 般 若 經 》 上 有 一 段 話 :「 眾 生 識 , 初 一 念 識 異 木 石 , 生 得 善 , 生 得
惡 ; 善 為 無 量 善 識 本 , 惡 為 無 量 惡 識 本 」。「 眾 生 識 」: 眾 生 就 是 一 切 有 情 ,「 初
一 念 識 」: 就 是 一 開 始 的 那 一 念 心 。 這 一 開 始 那 一 念 心 怎 麼 講 呢 ? 初 一 念 識 , 一
開始的那一念心。這一念心怎麼講呢?怎麼叫初一念識?
在 《 攝 大 乘 論 》 上 那 個 頌 :「 無 始 時 來 界 , 一 切 法 等 依 ; 由 此 有 諸 趣 , 及 涅
槃 證 得 。 」 那 麼 那 個 「 無 始 時 來 界 」 應 該 就 是 指 這 個 「 初 一 念 識 」。 或 者 是 「 無
始時來界」那個「界」當「種子」講:在阿賴耶識裡邊,從無始以來,它有一
切諸法的種子在裡邊:善法的種子、惡法的種子,有罪業的種子、有福業的種
子、有不動業的種子,也可能會有出世間的無漏善法的種子。阿賴耶識的那一
念 的 明 了 性,應 該 就 是 那 個「 初 一 念 識 」
。就 是 我 們 的 心 識 與 一 切 法 接 觸 的 時 候 ,
最初開始的是阿賴耶識那一念分別心,而不是第六識。阿賴耶識就是那個初一
念的分別心,它在一切心理活動的前面;在心理活動的最先,是阿賴耶識的明
了 性 , 那 就 是 「 初 一 念 識 」。 所 以 《 仁 王 般 若 經 》 的 注 解 , 後 來 的 注 解 都 是 明 白
地說,就是指阿賴耶識說的。
所 以 這 上 說 :「 善 解 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這 個 「 根 」 是 什 麼 ? 實 在 就 是 阿 賴
耶識。阿賴耶識裡邊有無量……,這個眾生的阿賴耶識裡面,在多少劫前他栽
培過善根的、這個眾生打過禪七的、那個眾生是學習過《法華經》的、那個眾
生 是 破 壞 過 佛 教 的 ;有 善 根 、 有 不 善 根 。 這 三 萬 二 千 菩 薩 知 道 , 知 道 眾 生 的 根 。
實 在 這 「 根 」, 明 白 地 說 就 是 心 ! 心 為 一 切 法 之 本 。 其 實 知 道 眾 生 心 , 你 就 知 道
眾 生 的 煩 惱 病 ;「 善 解 法 相 」就 是 眾 生 應 該 吃 的 藥 , 就 是 法 藥 , 所 對 治 的 病 。「 善
知 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你 才 能 夠 「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那 這 什 麼 人 才 知 道 ? 這 是 大
菩薩才可以知道的,阿羅漢都有所不足啊,阿羅漢對這件事都困難!「善解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阿 羅 漢 都 辦 不 到 , 要 超 過 阿 羅 漢 以 上 的 大 菩 薩 境 界 才 可 以 做 到
這 件 事 。 所 以 ,「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他 要 有 這 樣 的 能 力 , 要 「 善 解 法 相 , 知
眾生根」才可以,這樣他就具足了化導眾生的法門了,才有這種境界。

壬二、明外具
蓋諸大眾,得無所畏。
前面指內具,在內裡邊他心裡面有這種功德、有這個能力。那表現於外的
時 候 是 什 麼 樣 境 界 呢 ? 是 「 蓋 諸 大 眾 , 得 無 所 畏 」。「 蓋 」 就 是 超 過 的 意 思 。 這
位大菩薩在大眾裡面,他的功德是超過了大眾,大眾都有所不及,都不如這位

11
維摩詰所說經 4

菩薩,他內心裡面一點恐怖也沒有。因為他與第一義諦相應的時候,度眾生無
眾生相,所以他也沒有恐怖的問題。所以,這就是從外面看,他也是具足了化
導眾生的法門的,他也具足了。

壬三、總釋內外化他法(分三科) 癸一、釋內心無畏
功德智慧以修其心,
「 功 德 智 慧 以 修 其 心,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這 是 再 解 釋 內 外,解 釋 前 面「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善 解 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也 解 釋 「 蓋 諸 大 眾 , 得 無 所 畏 」 的 意
思,解釋前面這兩段。
「 功 德 智 慧 以 修 其 心 」: 說 是 這 位 菩 薩 , 他 能 夠 「 隨 順 」 佛 「 轉 不 退 輪 。 善
解 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他 又 能 「 蓋 諸 大 眾 , 得 無 所 畏 」, 為 什 麼 他 能 這 樣 子 呢 ?
「 功 德 智 慧 以 修 其 心 」, 久 遠 以 來 , 他 不 斷 地 做 功 德 、 不 斷 地 學 習 智 慧 來 莊 嚴 他
的心,所以他有這個能力了。不斷地做功德,不斷地學習智慧,是這樣子。懈
怠人也不想做功德、也不願意學習智慧,那這些事就是距離得太遠了!我們凡
夫 這 個 心 也 是 ,「 眾 生 識 , 初 一 念 識 異 木 石 」。 我 讀 《 仁 王 般 若 經 》 的 時 候 , 讀
到 這 裡 , 就 是 引 起 了 特 別 注 意 :「 眾 生 識 , 初 一 念 識 異 木 石 」, 就 是 和 木 、 和 石
不 一 樣 , 木 、 石 沒 有 明 了 性 , 我 們 的 初 一 念 識 是 有 明 了 性 的 ,「 眾 生 識 , 初 一 念
識 異 木 石 」, 不 同 於 木 、 也 不 同 於 石 , 不 同 於 地 水 火 風 這 個 四 大 的 。
這 一 念 心 在 《 勝 鬘 經 》 上 說 :「 自 性 清 淨 心 」, 這 個 自 性 清 淨 心 就 是 這 一 念
心。為什麼說它清淨呢?這個事情就是:我們凡夫的眾生所有的煩惱都具足,
誰也不要恥笑誰!大家都是有煩惱的人。這個煩惱在心裡是有,但是它對於你
這個「眾生識,初一念識異木石」這個心,染而不染、不染而染,關係就是這
樣的。我們內心貪瞋癡的煩惱,對於我們那初一念識來說,染而不染、不染而
染,這 個 境 界 就 是 這 樣 的 關 係。你 說 是 不 染 吧,又 好 像 是 染 汙 它;你 說 是 染 汙 ,
又 好 像 不 染 。 從 不 染 這 一 方 面 來 說 , 就 是 自 性 清 淨 心 。 這 個 「 自 性 清 淨 心 」,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就 講 , 這 就 是「 正 因 佛 性 」。 有 正 因 佛 性 、 緣 因 佛 性 、 了 因 佛 性 , 正 、
緣、了三因佛性。什麼叫做「正因佛性」?就是這一念識是正因佛性。
而這一念心,我們凡夫也有、聖人也是有;聖人就是他把煩惱去掉而已,
還是那一念心。那就是你讀《成唯識論》上有個無垢識,這樣子和《楞嚴經》
的 話 ── 《 楞 嚴 經 》 說 個 「 常 住 真 心 」, 用 「 常 住 」 兩 個 字 ; 而 這 些 地 方 沒 有 用
「常住」這個字,不用這個字。在唯識的經論上不承認有常住真心,所以支那
內學院的歐陽竟無、還有呂澂、王恩洋這些人,對於《楞嚴經》不相信!所以
呂 澂 說 出 來 《 楞 嚴 百 偽 》, 寫 出 這 本 書 來 。 我 不 知 你 們 看 沒 看 這 本 書 。

12
維摩詰所說經 4

這 個 地 方 ,「 功 德 智 慧 以 修 其 心 」, 就 是 修 這 一 念 心 , 就 是 用 功 德 智 慧 來 莊
嚴這一念心。我們的貪瞋癡常常地動,就是汙染這一念心,就不莊嚴了!是這
個意思啊。
在《大莊嚴經論》上有一個小小的故事,我講一講你聽聽。有兩個比丘坐
船 到 一 個 地 方 去 。 兩 個 比 丘 , 一 個 是 老 比 丘 ( 年 紀 大 的 比 丘 ), 一 個 是 年 輕 的 比
丘。但是忽然間這個船走到水的中間的時候,就是有大風大浪,這個船就是翻
了。翻了的時候,這個年輕的比丘不知怎麼地就拿到了一個木板,拿這個板就
可以不至於沉到水裡面去了。但是這個老比丘沒有板,老比丘就是要沉到水裡
去 。 這 個 老 比 丘 就 對 這 年 輕 比 丘 說 :「 你 要 恭 敬 老 比 丘 啊 ! 釋 迦 牟 尼 佛 給 我 們 的
戒律上面,年輕的比丘要恭敬老比丘。怎麼算是恭敬呢?你把這個板子給我就
是 恭 敬 ! 」 這 個 年 輕 的 比 丘 心 裡 想 :「 我 若 是 把 這 個 板 子 給 你 , 我 就 死 掉 了 。 但
是佛是說這句話了,說是年輕的比丘要恭敬老年的比丘。那麼,我現在是隨順
佛的話呢?是愛惜我自己的身命呢?不要!我不要愛惜我的身命,我要恭敬佛
的話,恭敬老比丘!」把這個木板就給了老比丘。當然,老比丘一拿到這個板
子就浮起來了。他這個時候,不惜身命受持佛戒!這看出這個比丘是不得了!
而這個時候,海神(海裡面有神)一看,哎呀!這個年輕的比丘真是了不起!
能這樣不惜身命地恭敬老比丘、恭敬佛的戒。於是海神就把這個年輕比丘送到
岸上去了;也是很安全地過去了,沒有事了。然後,到了岸上了,對這個小比
丘 說 :「 你 真 是 比 丘 啊 ! 真 是 特 別 值 得 恭 敬 。 」 又 說 了 一 些 讚 歎 他 的 話 。
那 麼 這 也 就 是 「 功 德 智 慧 以 修 其 心 」, 這 個 人 有 這 個 智 慧 肯 做 這 樣 的 功 德 。
所以這個人智慧也逐漸增長、功德也逐漸增長,慢慢成為大菩薩了。我們……
哎 呀 ! 我 占 你 的 便 宜 才 可 以,怎 麼 可 以 你 占 我 的 便 宜 呢 ? 我 們 一 般 人 是 這 樣 子 。

癸二、釋外用無畏
相好嚴身色像第一,捨諸世間所有飾好。
前 面 「 功 德 智 慧 以 修 其 心 」, 功 德 智 慧 增 長 到 極 高 的 程 度 , 那 也 就 是 「 已 能
隨 順 轉 不 退 輪 」 了 , 也 自 然 是 「 善 解 法 相 , 知 眾 生 根 」, 這 些 功 德 智 慧 是 逐 漸 逐
漸 積 聚 來 的 。 下 面 「 蓋 諸 大 眾 , 得 無 所 畏 」, 就 是 用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捨 諸
世 間 所 有 飾 好 」 來 解 釋 「 蓋 諸 大 眾 , 得 無 所 畏 」, 解 釋 這 個 意 思 。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因 為 你 的 功 德 智 慧 多 了 , 功 德 智 慧 是 屬 於 因 , 你 得
到的這個生命體是個果報,也自然是有相好莊嚴其身,你的相好的色像是最殊
勝的,別人都不如你。世間上精進、不惜身命地去做功德的人是少數;懈怠的
人,就是願意占別人便宜的人是多的。所以「相好嚴身色像第一」的人也就是
特別少了。

13
維摩詰所說經 4

我再講一個小故事你聽聽。迦旃延尊者,本經上〈弟子品〉裡也提到這位
大阿羅漢,這故事就是和他有關係。有一個國王(當然日常的這些管理國家的
事 情,這 我 們 不 用 提 )
,這 位 國 王 常 感 覺 到 自 己 的 相 貌 很 美,很 多 人 都 不 如 他 美 ,
他感覺到看這個、看那個都不如他美,他有這個感覺。他這一天他就對他的群
臣 說 出 了 一 件 事 , 說 是 :「 你 們 各 位 看 見 過 比 我 的 相 貌 更 美 的 人 沒 有 ? 」 提 出 這
麼 一 個 問 題 。 他 的 臣 下 就 有 一 個 臣 下 說 :「 是 的 ! 我 看 見 有 一 個 比 丘 比 大 王 還 要
美 ! 」 他 說 :「 能 不 能 把 他 請 來 我 看 看 , 看 他 的 美 到 什 麼 程 度 呢 ? 比 我 還 美 ? 我
已經很美了,比我還美?」說「好!可以請。他是一個佛教徒,就是迦旃延尊
者,我們請他來。」當然,國王同意了,大家就去把迦旃延尊者請來了。請來
了,國王一看,哎呀!果然是相好嚴身色像第一!真是特別殊勝。
我感覺我們佛教徒這個畫家,叫什麼名字?在上海,是很久以前的人。畫
那個阿羅漢都畫一個醜樣兒,好像都是乞丐似的,這是不合道理!你看看那經
論 上,摩 訶 迦 葉 尊 者 他 家 裡 面 的 財 富 比 國 王 還 要 多,那 種 人 相 貌 會 是 醜 陋 的 嗎 ?
那個摩訶迦葉尊者、阿那律尊者、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現在說到這個摩
訶 迦 旃 延 尊 者 , 都 是 不 得 了 的 人 哪 ! 都 不 是 平 常 人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那麼,國王看見了摩訶迦旃延尊者真是特別好,就是特別招待他,就和他
談 話 。 自 然 就 提 出 這 個 問 題 , 說 :「 長 老 ! 為 什 麼 你 的 相 貌 這 麼 莊 嚴 呢 ? 我 的 相
貌 都 不 算 醜 陋 , 但 是 還 不 如 長 老 莊 嚴 , 什 麼 原 因 呢 ? 」 摩 訶 迦 旃 延 說 :「 你 想 知
道嗎?我告訴你一個事情。在很久很久以前,我是做比丘的,你是做乞兒(就
是 乞 丐 的 一 個 小 孩 子 , 向 人 乞 食 的 一 個 乞 兒 )。 我 在 寺 廟 裡 面 做 比 丘 , 我 在 寺 廟
裡掃地,在大殿做香燈,這個殿保持清潔,庭院也都保持清潔,我負責做這個
事情。這一天,我把寺院裡面這些垃圾都掃到一起,正好你來了,我就叫你、
我下命令叫你把這些垃圾倒走。你還聽我話就做這件事,因此你的相貌莊嚴,
但是不如我莊嚴!」就是說這麼一點。這是摩訶迦旃延尊者說這件事。
但是我在想:我們寺院裡面,為大眾僧服務,為這個寺院服務,我看發心
的 人 也 是 有,但 是 多 數 人 懶:
「 我 不 去 ! 我 不 去 ! 你 叫 別 人 去。」多 數 是 這 樣 子 。
但是我們若是多看經律這些阿羅漢的故事,就會顯示出來這些事情,我們不要
懶!這個事情也不是太難的事情,不像做一個飛機可是不容易,但是在這兒掃
庭院,掃一掃,維持清潔有什麼難呢?那個玻璃不乾淨,擦一擦有什麼難呢?
做這些事情,你就是修福了,也有了功德。有功德、也有智慧,慢慢地你就能
夠「已能隨順轉不退輪。善解法相,知眾生根。蓋諸大眾,得無所畏。功德智
慧 以 修 其 心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那 三 萬 二 千 菩 薩 這 樣 , 你 也 是 會 這 樣 子 的 !
但是就是不要懶,要精進。

14
維摩詰所說經 4

「 捨 諸 世 間 所 有 飾 好 」: 這 個 程 度 是 高 了 一 點 , 對 世 間 上 的 這 些 雜 染 的 事 情
不愛好,不歡喜這些事情。就是我們禪七手冊上前面那幾句話:你能夠見出來
世間盛事的過患,那對世間盛事不歡喜,不歡喜的。
我不知道你們讀沒讀玄奘法師的傳,就是玄奘法師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
法 師 傳 》。 那 上 面 , 玄 奘 法 師 到 了 印 度 的 時 候 , 後 來 到 了 那 爛 陀 請 求 戒 賢 論 師 為
他 講 《 瑜 伽 師 地 論 》, 戒 賢 論 師 為 他 講 了 三 遍 。 開 講 那 一 天 , 門 外 邊 有 一 個 婆 羅
門 在 那 裡 大 哭 大 叫 。 這 時 候 , 裡 邊 當 執 事 的 人 就 出 來 問 他 , 說 是 :「 你 在 這 裡 叫
什 麼 ? 」 然 後 他 就 笑 了 ! 他 說 :「 在 三 年 以 前 , 我 在 觀 世 音 菩 薩 像 前 祈 求 , 祈 求
我 將 來 要 做 國 王。後 來 我 的 誠 心 感 動 了 觀 世 音 菩 薩,觀 世 音 菩 薩 就 給 我 一 個 夢 ,
就 說 :『 你 做 國 王 有 什 麼 好 呢 ? 做 國 王 會 造 很 多 的 罪 過 , 你 將 來 要 下 地 獄 的 啊 !
有 什 麼 好 呢 ? 不 如 你 將 來 三 年 以 後,從 支 那 國 來 一 個 比 丘,戒 賢 論 師 為 他 講《 瑜
伽 師 地 論 》, 你 來 聽 《 瑜 伽 師 地 論 》, 好 過 你 做 國 王 ! 』」 是 觀 世 音 菩 薩 告 訴 他 。
現 在 , 三 年 以 後 , 果 然 是 在 那 爛 陀 寺 有 支 那 國 的 一 個 比 丘 ── 玄 奘 老 法 師 ── 聽
戒 賢 論 師 講《 瑜 伽 師 地 論 》
。所 以 他 說,觀 世 音 菩 薩 對 說 他 這 一 段 話 是 真 實 不 虛 !
所以他要向大家來報告這件事。
「 捨 諸 世 間 所 有 飾 好 」, 世 間 上 的 這 些 榮 華 富 貴 , 實 在 只 是 迷 惑 人 、 只 是 陷
害 人 而 已,沒 有 真 實 的 好 處,只 有 你 學 習 佛 法、修 學 聖 道,得 無 生 法 忍 的 時 候 ,
願意做國王也可以,你不會造罪。你那個時候願意做什麼都可以,因為你本身
的功德大、智慧大,願意做什麼都能做。現在在凡夫的時候,身口意通通都是
汙染的;感覺到很有智慧、善辯,實在都是凡夫境界,有什麼好?所以這上面
告 訴 我 們 ,「 捨 諸 世 間 所 有 飾 好 」。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這 是 因 為 你 有 智 慧 , 你 學 習 佛 法 有 了 智 慧 , 由 智 慧
做 功 德 , 你 才 得 到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因 為 你 有 智 慧 , 所 以 「 捨 諸 世 間 所 有
飾 好 」, 而 不 愛 著 這 些 事 情 。

癸三、結成無畏(分二科) 子一、結成外
名稱高遠踰於須彌,
「 名 稱 高 遠 踰 於 須 彌 , 深 信 堅 固 猶 若 金 剛 。 法 寶 普 照 而 雨 甘 露 」,「 名 稱 高
遠 」 這 幾 句 話 , 結 束 前 面 這 兩 段 。 菩 薩 能 夠 , 前 面 說 「 能 師 子 吼 , 名 聞 十 方 」,
在 十 方 世 界 同 時 地 普 度 一 切 眾 生 、 現 身 說 法 , 當 然 他 的 「 名 稱 」 是 「 高 遠 」, 普
遍到一切世界,沒有不知道的。所以「踰於須彌」就是來形容這「高遠」的相
貌,特別高的意思。
但是也可以這樣解釋:這個「須彌」出海八萬四千由旬、入到海裡面有八
萬四千由旬,這是特別地穩固,這個須彌山。這表示法性、諸法實相的真理是

15
維摩詰所說經 4

寂然不動的境界。但是,我們若學習佛法、常常地修止觀,得到諸法實相的智
慧的時候,這諸法實相的智慧出現的時候,才能顯現出來諸法實相。所以「智
慧 」 是 顯 現 諸 法 實 相 的 , 所 以 叫 做 「 踰 於 須 彌 」, 智 慧 是 踰 於 須 彌 的 。 也 可 以 這
樣解釋。

子二、結成內
深信堅固猶若金剛。
「 踰 於 須 彌 」 結 前 面 「 相 好 嚴 身 色 像 第 一 , 捨 諸 世 間 所 有 飾 好 」, 從 外 面 來
說。這個「深信堅固猶若金剛」是從裡面說,從心裡面說。
「信」是忍可的意思,對於這樣的道理,你說給我聽,我心裡面同意,那
麼 就 叫 做 「 信 」, 有 信 的 意 思 。 但 是 我 們 思 惟 這 件 事 , 這 「 信 」 的 前 面 是 有 智 慧
的,他說出這樣道理,你要有智慧明了,加以內心的思惟,然後你忍可於心,
你同意、你認同了這個理論,這時候才有信。這可見這個信是由智慧來的,有
智慧而後有信。
但初開始的時候,就是聞思方面的。初開始聽聞佛法的時候,聞、思,聽
聞 而 加 以 思 惟 的 這 個 境 界 有 了 信 心,是 很 膚 淺 的 境 界。但 是 你 繼 續 地 修 學 佛 法 、
修學止觀,加上止觀的甚深三昧的境界,三昧由淺而深、智慧也由淺而深,你
通達了諸法實相的時候,這個時候也是信,但這時候信是特別深了。這個「信」
就 是 智 慧 ,「 信 」 和 「 慧 」 是 統 一 了 , 這 個 時 候 叫 做 「 深 信 」。「 深 信 」 有 什 麼 不
同呢?就是特別堅固,不能動搖的;世間上的邪知邪見的一些理論,不能動搖
你 的 信 心 , 就 像 金 剛 不 可 破 壞 , 是 這 樣 子 「 深 信 堅 固 猶 若 金 剛 」。
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有一點智慧,然後對於佛法有一點信心,這已
經很難得了,也不容易。不是小孩子,知識成熟了的一個人,你讓他相信一件
事,不 是 容 易;要 他 內 心 裡 面 經 過 多 少 次 的 思 惟、觀 察,他 同 意 了 才 可 以 相 信 。
這 件 事 那 麼 容 易 嗎 ? 不 是 容 易。我 們 佛 教 徒 學 習 佛 法 的 時 候,對 於 佛 法 有 信 心 ,
我們的信心達到什麼程度?說是一九四九年那個時代,到了多少年以後,有很
多的佛教徒,在那個大環境裡面,你對於佛法的信心還能保持得住嗎?我看能
保持住的人不是很多!那就是因為信不夠深刻的關係。所以,我們若是不斷地
學習佛法、也不斷地學習禪,這才有希望使令自己的智慧逐漸逐漸地增長,我
們的信心也逐漸逐漸增長,才能夠達到「深信堅固猶若金剛」的境界,才能達
到那裡。
而這件事,在佛法裡面,如果我們能不斷地這樣用功,達到一個程度的時
候,會心情快樂,會心情快樂得多。我們的知識是在這個層面,我們常常有各
式 各 樣 的 煩 惱 , 若 是 你 超 越 這 個 境 界 ( 我 是 說 佛 法 ), 我 們 在 佛 法 裡 面 逐 漸 逐 漸

16
維摩詰所說經 4

地程度升高了,心情會快樂。這個心情快樂是什麼意思呢?不是說你到阿彌陀
佛 國 去 心 情 快 樂,不 是 這 個 意 思;就 在 這 個 煩 惱 的 世 界,你 心 情 不 那 麼 煩 惱 了 ,
你心情快樂,是這樣意思。當然,這是你要自己不斷地努力。而不斷地努力裡
面,一定要加上一個條件,要放下!要放下才可以,不放下不行,不放下沒有
時間。所以,我們如果自己常常用功的話,應該會感覺到學習佛法是快樂的。

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