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

維摩詰所說經 2

我很多年前,大概九○年之前,大概八三年、八四年左右吧,我講過一回
這 部 經。當 時 講,是 一 個 星 期 講 一 次,我 曾 經 也 很 用 心 地 講 的。但 是 這 一 次 講 ,
也好像我以前沒講過似的,要完全重新準備。所以,我本來也是歡喜靜坐,但
是這件事我現在辦不到,我只有好好準備講經;靜坐的事情,我只有早晨可能
來靜坐,其他的時間,我想來也來不了了。
《維摩經》在我們漢文佛教,古代的時候很多的大德學習這部經、弘揚這
部經。我們從藏經上看出來,這個天台宗、三論宗、法相宗的大德都有著作,
我們現在想要學習應該是不困難的。
我昨天曾經說過,修學止觀,止是很重要,但是觀是更重要,可是多數不
願 意 修 觀。不 願 意 修 觀 其 中 一 個 原 因,就 是 不 知 道 怎 麼 樣 修 觀,這 是 一 個 原 因 。
若 是 我 們 願 意 學 習 南 傳 佛 教,修 觀 也 不 是 太 難,因 為 他 講 的 觀,我 們 容 易 明 白 。
就 是 在《 瑜 伽 師 地 論 . 聲 聞 地 》所 說 的 這 些 觀 不 是 很 難 , 但 是 人 還 是 不 願 意 修 。
什麼原因呢?容易學,為什麼還不願意修呢?你問問你自己就知道了,為什麼
不願意修呢?
其實我們出家人是應該多多地修不淨觀,這是你非要這樣修不可的事情。
極少數人他可以不修不淨觀,但是多數人都是需要修。這個不淨觀,你修這個
青瘀、膿爛、膨脹、爛壞,這一些不淨觀修過了,最後是白骨觀。白骨觀現前
的時候(當然我現在是簡單地說,所謂白骨觀現前,你若看《俱舍論》上,那
也 不 是 那 麼 簡 單 的 事 情 ), 然 後 再 修 無 我 觀 , 就 可 以 得 阿 羅 漢 道 ! 那 是 什 麼 境 界
啊?是不可思議啊!所以應該修不淨觀。但是,我感覺到……我們出家人修不
淨觀的是誰?我感覺還是很少,也不是很多,很少很少人修不淨觀。也可能是
因為提倡的人不多,所以也就沒有這件事。
至 於 說 其 他 的 天 台 宗 所 宣 揚 的 三 觀 ── 空、假、中 三 觀,華 嚴 宗 講 的 法 界 觀,
三論宗講的性空觀,唯識宗講的唯識觀,當然這是要比不淨觀難了,你需要深
入經藏,你才能夠學習這件事。
我 們 現 在 舉 辦 這 個 禪 七,各 位 肯 來 到 這 裡,當 然 這 是 一 個 值 得 讚 歎 的 事 情 。
但是我這麼推測,還是都是初發心,我認為都是初發心,在家居士也好、出家
的法師也好,都是初發心。
修天台宗的一心三觀,那要學習天台教。天台智者大師他還是重視《大品
般 若 經 》、《 大 智 度 論 》 的 。 今 天 我 們 中 國 的 佛 教 、 漢 文 佛 教 , 誰 專 心 學 《 大 品
般 若 經 》了 ? 誰 學 習《 大 智 度 論 》了 ? 專 心 學 習 這 樣 的 經 論 , 我 看 也 都 是 很 少 。
三 論 宗 提 倡 的 性 空 觀,要 比 天 台 宗 的 三 觀 比 較 容 易 明 白 一 點,比 較 容 易。但 是 ,
唯識宗的唯識觀是難,那比性空觀難得多了。那麼我們現在學習《維摩詰所說

1
維摩詰所說經 2

經》
,在 我 個 人 的 想 法,盡 量 地 用 三 論 宗 的 性 空 觀 我 們 來 學 習,學 習 這 個 性 空 觀 ,
因為比其他的觀法比較容易,但是比小乘南傳佛教深,深一點。
我們漢傳的佛教徒,最近多少年也歡喜南傳佛教的學者宣揚南傳的禪,我
們跟他們學習南傳的禪,我是贊成這件事。帕奧禪師或者是馬哈希,還有誰、
誰,我都贊成,只要是屬於南傳的經律論裡邊的,都是佛法,學習是對的。但
是,若超越這個範圍,那就另一回事了。我倒沒有去參加南傳學者禪的法會,
但 是 我 讀 過 《 阿 含 經 》、《 俱 舍 論 》、《 成 實 論 》、《 大 毘 婆 沙 論 》,《 清 淨 道 論 》 我
沒有讀完,也讀了多少;加上學習南傳的人(我們北傳的佛教徒學習南傳的禪)
回來對我的介紹,口頭上介紹不算數,就是文件,拿回來的文件我看,南傳的
禪也還是有一點偏重於止,偏重於奢摩他止。偏重於止也沒有什麼不對,專心
地修止以後,帕奧禪師的意思,就是得到四禪以後,再修無我觀、修四念處,
當然那也就是容易得聖道。但是,修奢摩他能達到色界四禪不容易,不是容易
的事情。但是能學習,就是好過不學習了。
我們中國漢文佛教的學者,我看很少人學習禪,很少;也很少根據漢文佛
教裡邊的止觀去學習禪,很少。近多少年有多少位大德也提倡禪,當然我雖然
沒有去參加他們禪的法會,但是我這麼推測,就是一個看話頭,有看話頭的辦
法,再就是修修數息觀,這樣子;也可能提到其他的一些觀。但是我這麼想:
你不深入教義,其他的觀都學不來!你不深入教義,你這性空觀也修不來,所
有的觀、這些觀通通都不能修。
那麼,我們現在學習這部經,我希望對於性空觀這一方面,能夠多少地有
一點心得。我說這話,我內心裡面又有一點分別。就是:學習了南傳的禪,結
果對北傳佛教沒有信心了,還有這個問題。當然,每個人的智慧不一樣,在我
個人的想法,你不應該不相信北傳佛教!如果你不相信北傳佛教的話,你憑什
麼不相信北傳佛教?如果你對北傳佛教深入地學習以後,你指責北傳佛教不可
以相信,有可能你會說出幾句話來;有可能你向北傳佛教投降了,北傳佛教是
佛法,而不可以不相信,應該是這樣。如果你對北傳佛教沒有深入地學習,你
就憑空地說北傳佛教不可信,這是不合道理。你就是對南傳佛教沒有信心,你
沒有學過南傳佛教,你就批評南傳佛教,也是不合道理。所以,我的想法,如
果你想要對一種理論有所批評,你先學習,然後再批評。不然的話,你不要說
話,你閉上嘴比較好一點。
那 麼 , 我 現 在 姑 且 舉 出 來 一 個 例 子 。 我 讀 這 個 《 阿 含 經 》, 佛 在 家 的 時 候 的
弟弟叫孫陀羅難陀,他為五百比丘尼說法,說了兩次,說了兩次是一樣的,前
一次這麼講,第二次還是這樣講。第一次講了這一段佛法以後,這五百比丘尼
就 來 到 佛 陀 這 裡 來 , 向 佛 頂 禮 。 向 佛 頂 禮 , 佛 說 了 一 句 話 , 說 是 :「 還 不 是 十 五

2
維摩詰所說經 2

那一天的月亮。」我們漢文的曆法,農曆的每個月的十五,月亮是圓了。佛就
說 :「 還 不 是 十 五 那 一 天 的 月 亮 。 」 就 是 這 麼 一 句 話 。 然 後 , 比 丘 尼 走 了 , 佛 就
派 孫 陀 羅 難 陀 :「 你 再 去 為 五 百 比 丘 尼 說 法 。 」 那 麼 , 孫 陀 羅 難 陀 這 是 奉 佛 的 命
令,本 來 這 個 比 丘 為 比 丘 尼 說 法,是 在 大 眾 僧 裡 面 委 派 的,就 是 按 照 次 第 委 派 。
現在這一回去說法是例外的,佛特別地下命令,叫孫陀羅難陀去,不按僧次,
特別派他再去說法一次;當然是依教奉行。說完了這一次,五百比丘尼又來到
佛 陀 這 裡 來 , 又 來 拜 佛 。 佛 說 :「 今 天 哪 , 月 圓 了 ! 」 這 是 什 麼 意 思 呢 ? 五 百 比
丘 尼 同 時 證 阿 羅 漢 道 ! 這 部 經 是 在《 雜 阿 含 經 》,《 雜 阿 含 經 》十 一 卷 這 個 地 方 ,
你們可以讀一讀。
我 讀 這 個 孫 陀 羅 難 陀 為 五 百 比 丘 尼 說 法 這 一 段 《 阿 含 經 》, 我 的 看 法 : 它 直
接 可 以 通 到 《 大 般 若 經 》 ! 和 《 大 般 若 經 》、 和 《 大 智 度 論 》 的 道 理 可 以 相 通 ,
可以相通的。所以,我從這裡我可以這樣說,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是通著的,
無障礙,是無障礙的。
唯識的經論說的道理,和《中觀論》說的不一樣,但是和《阿含經》也是
通著的,也是相通的,沒有矛盾的。所以,我向各位介紹,你歡喜北傳佛教也
好、歡喜南傳佛教都好,因為都是佛法,可以得聖道,可以得聖道的。但是,
你不要隨便發言!你若願意說話,你不要亂說,你好好學習學習再說。
這 個 大 乘 佛 法 裡 面 … … 我 這 好 像 一 直 地 還 沒 有 講 《 維 摩 經 》; 但 是 , 我 這 話
到了心裡面上來了就非講不可了。也不是很久,就這幾個月,台灣有一個居士
( 我 不 要 說 他 名 字 ), 他 到 緬 甸 去 學 了 四 念 處 回 來 , 其 實 我 和 他 不 認 識 , 他 就 寫
信來向我報告他學南傳佛教的四念處的情形,向我報告。但是信裡面,對北傳
佛教沒有信心,批評北傳佛教的教義都是搞錯了,就是這樣講。我相信不只他
一個人,應該還不是少數,就是學習了南傳佛教,對北傳佛教沒有信心。
我現在只是簡單地說這麼一點。就是北傳佛教和南傳佛教,就是小乘佛教
和大乘佛教是通著的,沒有矛盾。大乘佛教就是智慧高一點,這是不可否認的
事 情 。 像 這 鳩 摩 羅 什 法 師 、 世 親 菩 薩 、 無 著 菩 薩 、 翻 譯《 大 涅 槃 經 》的 曇 無 讖 ,
他們原來都是小乘佛教學者,現在都迴小向大,學習大乘佛教。而這些人都不
是傻子,而且是才華特別高的人,所以他們肯迴小向大,我們也應該注意這件
事,不應該一知半解地就批評大乘佛教,不應該這樣子。我說這話就是勸各位
相信北傳佛教的意思。
「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我 昨 天 講 到 這 個 「 我 」, 沒 有
講完,就講到外道他們認為有一個我。而我們中國的哲學裡邊,沒有明顯地接
觸到這個問題。那麼我們一般人,我們現在的漢人讀古書的人也並不多,當然
大 學 教 授 有 可 能 會 讀 也 不 一 定 。 那 麼 一 般 人 口 頭 上 也 會 說 「 我 」:「 我 今 天 到 三

3
維摩詰所說經 2

藩市去了」
,「我今天到紐約去了」
,也 會 用 這 個 字;寫 文 章 的 時 候 也 會 用 這 個 字 。
但 是 什 麼 叫 做 「 我 」, 我 們 並 沒 有 深 入 地 去 認 識 它 , 只 是 在 語 言 上 、 在 文 字 上 用
這個字就是了。那麼印度的哲學家,就是我們說是外道,我們說他是哲學家也
是可以。他說這個「我」他說得很清楚,不是含渾的、亂說的。而釋迦牟尼佛
出現世間,否認這個我,沒有這個我,我們佛教是主張無我的。
剛才說,外道一種我;那麼我們平常學習了佛法的佛教徒,譬如說是阿羅
漢 , 阿 羅 漢 他 是 修 無 我 觀 成 功 了 , 但 是 他 說 話 的 時 候 , 也 還 說 到 我 :「 我 今 天 去
乞 食 去 了 , 怎 麼 怎 麼 的 」,「 我 今 天 到 某 某 聚 落 度 化 眾 生 去 了 」, 也 還 用 這 個 字 。
但是在阿羅漢內心裡面他是不執著有我的,可是還用這個字。這個字就是一個
名字,不是有實體性,就是假名字的我,是這樣意思。因為這樣,我們在語言
上 比 較 方 便 , 如 果 說 :「 如 是 無 我 」, 那 這 就 是 另 一 回 事 了 , 就 很 難 明 白 這 個 意
思了。所以雖然是無我,但是還用這個假名字的我,還是用這個字。
「 我 聞 」,「 聞 」 就 是 聽 聞 , 就 是 我 們 的 耳 根 沒 有 病 , 是 正 常 的 , 這 個 聲 音
不是太遙遠、也不是太近,我能聽得見,那就是我聞。
佛說法的時候,結集經的這位阿羅漢、或者是菩薩聽佛說法。聽佛說法的
時 候,是 要 通 過 耳 根,耳 根 能 聽 見 這 個 聲 音,聲 音 裡 面 有 字,一 個 字 一 個 字 的 ,
聲音裡邊這個字裡邊也有義的,這耳識是不懂這回事情,耳識是不懂,要第六
意識才能懂。說是以耳根聽聲音,為意根作門,就是作一個前方便;意根不能
直接去聽見聲音,要通過耳才可以。如果是耳根壞了的話,那這個第六意根不
行了,你不能聽見佛說法了。所以要耳根沒有壞,聽見了聲音;然後由意根、
意 識 明 白 這 個 聲 音 裡 邊 的 名、義,這 時 候 知 道:喔 ! 這 是 什 麼 什 麼 什 麼。所 以 ,
「我聞」這裡邊,包括第六意根、意識的(當然不能說超越這個耳根,超越耳
根 還 不 行 ), 這 樣 明 白 這 一 段 佛 法 的 大 意 的 。 所 以 ,「 如 是 我 聞 」。
本來應該說耳聞,或者是耳根、耳識、意根、意識來聽聞這一段佛法的。
但 這 上 面 說「 我 聞 」
,沒 有 說「 耳 聞 」
,也 沒 有 說「 意 根 聞 」
,怎 麼 回 事 兒 呢 ?「 我 」
是 個 總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這 六 根 , 用 我 來 代 表 。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是 個 別 的 ,「 我 」 是
總 的 ; 用 總 來 代 表 別 , 所 以 說 是 「 如 是 我 聞 」。
昨 天 曾 經 簡 單 地 說 過 ,「 如 是 我 聞 」 這 句 話 的 意 思 , 就 是 勸 我 們 相 信 這 件 事
的意思。至於那個傳法的菩薩,或者說是阿難尊者。當然也有人在這地方也有
問題,就說是這個小乘的佛法,在這個律部(出家人的戒律上,我們半月半月
誦 戒 的 , 這 是 略 戒 , 還 有 廣 部 的 戒 律 , 那 就 是 經 裡 邊 像 《 四 分 律 》、《 五 分 律 》、
《 十 誦 律 》、 乃 至 《 說 一 切 有 部 律 》, 那 就 是 廣 律 了 。 ) 在 廣 律 上 只 有 記 載 小 乘
佛 法 的 結 集,就 是 迦 葉 尊 者、阿 難 尊 者、優 波 離 尊 者,五 百 阿 羅 漢 在 那 裡 結 集 ;

4
維摩詰所說經 2

大乘佛教是誰結集的?不知道!這要在大乘經論裡才提到。在《大智度論》提
到,文殊菩薩和彌勒菩薩結集大乘的經論,那就是和小乘佛教就分開了。
但這裡邊有兩個說法,就是:阿難尊者他參加了小乘佛教的結集,同時也
參加了大乘佛教的結集,這是一種說法;第二種說法,大乘佛教的結集,阿難
尊者沒有參加。這是有這個說法不一樣。
結 集 這 件 事,佛 臨 滅 度 的 時 候,這 阿 難 尊 者 在 佛 邊 就 是 很 悲 痛,很 悲 痛 的 。
若是阿羅漢,就是沒有那麼悲痛。阿難尊者只是得初果,只是得初果,他這個
眷 屬 愛 還 沒 有 滅,心 裡 還 是 有 愛,這 是 我 父 親、這 是 我 母 親、我 哥 哥、我 弟 弟 、
我姊姊、我妹妹,這就是有愛,彼此間有愛的。阿難尊者他只是斷除了分別我
執,得了初果,這個眷屬愛還沒有斷,所以佛要入涅槃了,他心裡很悲痛啊,
這 時 候 就 是 這 樣 情 形。後 來,阿 那 律 尊 者 就 對 阿 難 尊 者 說:
「你是傳揚佛法的人,
你 不 應 該 像 一 般 的 凡 夫 這 麼 悲 痛,這 是 一 點 用 沒 有 的 事 情。你 現 在 應 該 想 一 想 ,
佛法流傳後代有什麼事情,有重要的事情需要向佛問哪!你不要哭啊!哭有什
麼用呢?」那麼就提出來四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阿那律尊者告訴阿難尊者,說是:佛滅度以後,比丘應
該怎麼樣修行?怎麼樣修道?要問這個問題。第二個問題,佛在世的時候,佛
是 我 們 的 老 師;佛 滅 度 以 後,我 們 比 丘 以 誰 為 老 師 呢 ? 這 是 第 二。第 三 個 問 題 ,
車匿比丘這個人很有辯才,但是性格很古怪,和大眾僧都不和。那麼佛滅度以
後,大眾僧怎麼樣來處理這個問題呢?這是第三個問題。第四個問題,佛滅度
以後,佛所說的這些經(修多羅)一開始的時候要安立什麼樣的文句呢?提出
這四個問題。
阿難尊者這時候心裡才明白了,就向佛提出來。佛說:佛在世和佛滅度一
樣,大家都修學四念處。怎麼修行?就是修四念處!佛這麼樣告訴的,修四念
處。所以我們法雲寺佛學院,我們的同學到了別的地方去的時候,有的大德就
問 :「 你 們 法 雲 寺 佛 學 院 怎 麼 做 功 課 呢 ? 」 我 們 的 同 學 就 說 :「 早 晨 起 來 靜 坐 ,
沒有念楞嚴咒,也沒有念十小咒,那個功課都沒做。」那麼那個大德就不同意
了 , 說 是 :「 那 是 老 祖 師 留 的 規 矩 啊 ! 怎 麼 可 以 廢 棄 了 呢 ? 」 但 是 我 們 若 讀 經 論
的時候知道,佛陀叫我們修四念處的啊!這是佛留的規矩!老祖師的規矩?是
老祖師留的規矩好?是佛留的規矩好?但是,我現在又說出一句不大好聽的
話 , 我 們 老 祖 師 ( 蕅 益 大 師 說 ) 可 能 是 在 元 ( 唐 、 宋 、 元 ), 元 、 明 的 時 候 那 個
時候的大德留的規矩,就是這樣子;不過,放蒙山可能又早一點。我們就是:
老祖師留的規矩我們要照辦,那麼佛留的規矩照辦不照辦?這句話就不提了!
但是,我們要想一想,這時候可能有幾百年了吧,我們做這種功課,成績怎麼
樣?你成績怎麼樣?若我看,只是小小種點善根而已,其他談不到!

5
維摩詰所說經 2

但是,你若學習修四念處的話;四念處,當然有小乘佛教的四念處,有大
乘佛教的四念處。你若能這樣修,我們不要說是修三年、五年,你修一百天就
會有效!有功效出來。當然你要誠懇的,你要對於教義有深入的研究,你知道
怎麼樣修止觀、修四念處的話,你修一百天,你就有消息!不用說修幾十年,
不要那麼說;就是有消息的。我認為,若是修四念處的話,若真是用功修的
話……,初開始才出家的人對於教義的學習也不夠,這個時候修四念處是不及
格 的,是 要 承 認 這 一 點,因 為 他 奢 摩 他 的 知 識 也 不 夠、毘 缽 舍 那 的 知 識 也 不 夠 ,
那這個四念處修的是不及格的,這是不行,非要學習一個時期才可以。這是修
四念處,以四念處來修道。
第二、就是這個車匿比丘怎麼樣處理?佛說用梵壇法處理,就是默擯,大
家不要睬他,大家都不要同他說話,這樣子。
還有以誰為師?佛滅度以後是以戒為師,就是以波羅提木叉為師,所以出
家人也應該學習戒。所以,初出家還應該先學習戒,然後再學習經論,應該是
這樣次第。
最後是這個經論,佛說的經初應該安立什麼樣的文句呢?就應該安立「如
是我聞,一時,佛在什麼地方,與什麼什麼樣的人在一起聽佛說法。」安上這
樣 的 文 句。所 以 這 一 段 文 是 佛 的 遺 教,所 以 也 叫 做「 遺 教 序 」
;也 可 以 說 叫 做「 經
後 序 」, 就 是 佛 臨 滅 度 的 時 候 遺 囑 這 樣 子 , 那 部 經 早 已 經 說 過 去 了 。 但 是 這 件 事
是佛臨滅度的時候告訴的,所以也是遺囑序,也可以說是經後序。這幾句話安
立的緣起,是這樣意思。

乙三、一時(時)
一時,
「 一 時 ,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這 個 「 一 時 」, 就 是 說 經 的 時 間 。 這 個 時
間 就 是 從 開 始 說 經 到 這 一 部 經 說 圓 滿 , 總 起 來 名 為 「 一 時 」, 是 這 樣 意 思 。 他 並
沒有說:佛成道以後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時說這部經,沒有這樣記載;就是
說 個 「 一 時 」, 小 乘 經 也 是 這 樣 子 、 大 乘 經 也 是 這 樣 子 , 因 為 這 是 佛 說 的 , 佛 告
訴這樣安立的。
那麼,我們過去的大德解釋這件事,說為什麼不按照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曆
法,是哪一年、哪一月;是一九幾年,是怎麼怎麼的,應該這樣子記載嘛,為
什麼只說一時呢?我們過去的大德的解釋說:因為當時來到佛邊聽法的人,不
只是人間的人,也有天上的人,還有十方世界的人,這曆法都不一樣。而且就
算完全都是人間的人,凡聖也還不同,凡夫和聖人還不同。譬如說你得了禪定
的人,和沒得禪定的人,他那個時間也不一樣,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就不各別

6
維摩詰所說經 2

地 、 不 按 照 曆 法 那 樣 來 記 載 , 就 是 統 名 之 曰 「 一 時 」。 也 就 是 這 一 類 眾 生 的 善 根
成 熟 了 , 感 動 了 佛 說 這 樣 的 法 門 , 感 應 道 交 , 名 為 「 一 時 」, 是 這 樣 意 思 。

乙四、佛住(主)

「佛」就是說法主。這個法門是誰說的呢?是佛說的。把佛標出來,這樣
也就容易使令我們相信。說這一段經是阿難尊者說的,那我們可能心裡又要再
想一想。說是佛說的,那可能就不同。
我 說 到 這 裡 , 我 又 想 起 來 一 件 事 。 看 印 光 老 法 師《 文 鈔 》上 , 他 有 一 句 話 ,
就是有一個在家居士給印光老法師寫信,說是這個念阿彌陀佛的確是有感應
了,怎麼怎麼怎麼……說了一段感應的因緣,就向印光老法師報告。印光老法
師 回 信 給 他 說 :「 你 這 個 人 愚 癡 ! 說 是 某 某 人 念 佛 有 感 應 , 你 就 對 淨 土 法 門 有 信
心,其實他說那感應不值得相信。什麼值得相信呢?釋迦牟尼佛告訴你念阿彌
陀佛,就是這句話值得相信!」哎呀!我一看這樣,印光老法師大智慧!大智
慧,他能看到這裡。就是:佛說的話是值得相信的!其餘的人說話你相信啊?
都 靠 不 住。他 說 那 個 故 事 是 真 的 嗎 ? 都 不 一 定。若 是 真 的,可 能 也 有 一 點 力 量 ,
也可能是偽造的也不一定啊!人說話都靠不住的!只有佛說的話,百分之百是
可以相信的!
我昨天也提到這裡,我們中國佛教徒、我們漢文佛教徒對於這個地方疏忽
了 ! 對 於 佛 說 的 話 不 大 注 意 ,「 我 師 父 說 的 話 是 最 好 的 ! 」 這 是 個 問 題 啊 ! 我 這
麼講,好像也不是那麼重要,其實佛法的興衰就從這裡開始的。
「 佛 」,「 一 時 ,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佛 」 這 個 字 , 印 度 話 叫 做 「 佛 陀
耶 」。 我 們 中 國 人 我 們 漢 人 歡 喜 略 ,「 陀 耶 」 兩 個 音 不 要 了 , 就 是 「 佛 」, 用 這 一
個 字 , 用 這 一 個 音 。 翻 到 中 國 話 , 翻 個 「 覺 者 」, 是 覺 悟 了 的 人 。 佛 陀 , 當 然 是
有大智慧,覺悟了諸法實相。
我 們 有 的 時 候 在 書 上 會 看 到 :「 即 心 是 佛 ! 」 就 是 這 樣 說 。 我 們 感 覺 這 句 話
也很好,真是這句話很寶貴!我想起來在香港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就把這句話
就 執 著 了 , 然 後 有 一 位 法 師 在 那 兒 拜 佛 , 他 就 到 那 個 法 師 的 前 面 :「 我 就 是 佛 ,
你拜我!」這樣子。那麼我們明白說,這個人是不是神經病?後來他在大眾裡
面講演,我倒不是聽他講演,但是他那個時候已經在大眾講演的時候,他一開
頭 :「 一 切 眾 生 皆 有 佛 性 ! 」 這 是 經 上 說 , 這 《 涅 槃 經 》 說 的 話 , 也 是 對 的 ; 他
這個時候精神是正常了,但是,還有這種氣味。
我那麼想,我們初開始學習佛法的人沒有鑑別的智慧;這句話對不對?你
不能回答這個問題的啊!但是我在想,這句話是對的,因為經上是有這句話,

7
維摩詰所說經 2

是 對 的 ; 但 是 你 盡 量 避 免 說 這 句 話 。 那 麼 , 怎 麼 說 呢 ? 我 們 看 《 大 般 若 經 》、 看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說 :「 得 一 切 種 智 名 之 為 佛 ! 」 這 句 話 沒 有 問 題 , 沒 有 爭
論。一切種智是什麼?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是印度話,中國話就是一
切 種 智。你 成 就 了 一 切 種 智,你 就 叫 做 佛。這 樣 子,無 論 怎 麼 說,不 會 有 毛 病 。
說你就是佛,你有沒有一切種智啊?立刻這問題就解決了。
所以可以這麼說:什麼叫做佛?得一切種智名之為佛!就是這樣說。得了
一 切 種 智 , 當 然 是 他 斷 除 了 一 切 煩 惱 的 繫 縛 , 所 以 心 清 淨 ── 身 清 淨 、 口 清 淨 、
意清淨;他有無量的相好莊嚴。不但是有大智慧,內心清淨,他的身相也是莊
嚴的;這是一種。
其次,他是有大慈悲心,常能夠善巧方便利益安樂一切眾生,他常有這個
大悲心廣度眾生,這佛也要具足。如果沒有這樣的功德,也不能名之為佛的。
而世出世間一切眾生都恭敬、供養、讚歎、禮拜、讚歎佛。而佛是具足了無量
無邊的功德,世出世間沒有不知道的。具足了這麼多的功德,名之為佛。

乙五、方所(處)
在毘耶離菴羅樹園,
這個「在」字也就是住,佛住在這裡。這是說這部經的地點。在什麼地方
說 的 呢 ? 是 在 這 個 地 方 。「 在 」 這 個 字 , 我 們 就 這 麼 一 講 也 過 去 了 , 也 是 可 以 ,
但是在佛法上還是有一點問題的,還有點事情的。
我們這個身體分兩部分:一個是生理的組織,另外還有內心的精神作用,
就 是 你 明 了 性 的 心 。 這 個 心 ── 精 神 性 的 思 想 , 你 的 思 想 和 你 的 身 體 不 是 一 致
的。我們身體在這裡,可能心在紐約,可能那個心跑到電影院去了。心和身體
是不一致的,不是一致的。
那麼若是按佛來說,有四種不同。
第 一 個 叫 做 「 化 處 住 」: 就 是 佛 在 什 麼 地 方 教 化 眾 生 呢 ? 佛 當 然 就 在 那 個 地
方。那麼,佛所住的就是娑婆世界,這個地方就是化處住。教化眾生的地點,
佛 在 這 裡 , 那 麼 這 就 是 娑 婆 世 界 , 佛 在 這 裡 ,「 化 處 住 」。
第 二 就 是 「 未 捨 壽 分 住 」: 就 是 他 沒 有 入 無 餘 涅 槃 , 他 還 在 這 裡 住 。 未 捨 壽
分住。
第 三 就 是 在「 僧 伽 藍 住 」
,而 不 到 在 家 人 那 裡 去 住。佛 的 住 處 在 寺 廟 裡 面 住 ,
他不到在家人那裡去住。這是一個住。
第 四 ,「 威 儀 住 」。
還 有 一 個 住 , 就 是 他 的 內 心 有 「 天 住 」、「 梵 住 」、「 聖 住 」、「 佛 住 」, 這 還 有
這麼多的住。

8
維摩詰所說經 2

這 個 「 天 住 」, 什 麼 叫 做 天 住 呢 ? 就 是 色 界 天 的 人 。 色 界 天 的 人 , 他 們 是 住
在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在這裡住,他的心在這裡住。佛有的時候也在這
個 天 住 , 就 是 在 「 第 四 禪 」 這 裡 住 。 佛 有 時 候 也 在 這 裡 住 ,「 天 住 」。
還 有 這 個 「 梵 住 」: 梵 住 是 什 麼 呢 ? 就 是 四 無 量 心 : 慈 、 悲 、 喜 、 捨 , 這 是
四 種 住 。 慈 悲 喜 捨 是 四 種 三 昧 , 也 是 定 。 佛 住 在 這 個 「 悲 無 量 」, 四 無 量 心 的 悲
無量,在這裡住。這個悲,大悲心。
第 三 個 是 「 聖 住 」: 聖 住 是 什 麼 呢 ? 就 是 得 了 阿 羅 漢 的 人 … … , 我 們 凡 夫 沒
得聖道的人,我們心裡面就在色聲香味觸這裡活動,在這裡活動。這若是得了
阿 羅 漢 以 後,他 的 心 在 哪 裡 住 呢 ? 他 的 心 在 空、無 相、無 願,在 三 三 昧 這 裡 住 。
這 個 「 空 」: 這 是 按 小 乘 佛 教 來 說 , 就 是 沒 有 我 , 色 受 想 行 識 裡 邊 我 不 可 得 , 就
在 這 「 我 空 」 這 裡 住 , 這 叫 「 空 三 昧 」。「 無 相 三 昧 」: 連 色 受 想 行 識 也 不 可 得 ;
因 為 南 傳 佛 教 他 不 能 觀 一 切 法 自 性 空,只 是 由 無 常 ── 剎 那 剎 那 地 生 滅,滅 而 不
生了的時候,裡邊沒有色受想行識了,在這裡住,那麼這是無相。空、無相;
還 有 一 個 「 無 願 」。 這 個 願 是 什 麼 呢 ? 願 是 個 希 望 。 我 們 凡 夫 , 我 們 希 望 身 體 健
康一點,我住的房子好一點,我買一個好車,我能夠升官發財,就在這上住。
有願,總是有個好的希望。但是阿羅漢對於欲界、色界、無色界一切的事情完
全不希望,完全不希望這些事情。那麼,阿羅漢在無願這裡住。這個空三昧、
無相三昧,我們在名字上、在文字上、在名相上這麼一講就過去了,但是你若
注意思惟的時候,阿羅漢那一念心,也可以說「不與萬法為伴侶」了!不與萬
法為伴侶,湛然獨立!我們常常靜坐,有可能會容易明白這句話。常常靜坐的
時候,心裡面沒有妄想。譬如說我用出入息作所緣境,心就在這出入息這裡,
其他的都停下來;如果出入息也不作所緣境的時候,心就沒有伴侶了;也可能
會容易明白這件事。那這不是我們凡夫能做到的,不要說我們連欲界定還沒能
夠 成 就,就 是 得 到 未 到 地 定、你 得 到 了 色 界 四 禪、你 得 到 了 無 色 界 的 非 非 想 定 ,
心還都有伴侶!你心都有個住處、有個所緣境的!只有到了阿羅漢這個時候,
不與萬法為伴侶了。這一句話可以通深通淺的,到菩薩、到佛都可以用這句話
來講,但是還是不一樣的,不與萬法為伴侶。所以這三三昧,實在能達到這個
境界的,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叫做聖住。
若是我們不修毘缽舍那觀,你達不到三三昧這裡。你不修毘缽舍那觀,你
只修奢摩他的話,你不是欲界定,就是未到地定、是色界定、無色界定,就是
在這個範圍內,你不能超越的,你不能超越。但是我們得到未到地定的時候,
心情好一點,那可是不同了一點,心情好一點;但是那還是個凡夫境界。這是
說聖住。

9
維摩詰所說經 2

再 就 是 「 佛 住 」: 就 是 超 過 了 阿 羅 漢 , 就 是 諸 法 實 相 , 佛 也 在 諸 法 實 相 這 裡
住。所以,同是不與萬法為伴侶,但是阿羅漢和佛的境界不一樣,還是有深淺
的不同的。
那麼,現在這地方說「一時,佛在毘耶離菴羅樹園」這句話來講,就是佛
的 大 悲 心 , 他 的 身 相 ── 我 們 凡 夫 的 肉 眼 看 佛 ,喔 ! 今 天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這
裡住;但是,佛那個心在哪裡你不知道!佛的心在諸法實相那裡住,你不知道
的,你看不出來,看不出來的。現在我們說,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大慈大悲,他
在毘耶離菴羅樹園在這裡住,可以這麼說。
我們從這裡,從佛在這個「在」字,我們應該聯想到,我們修止觀,常常
修止觀的人你要注意,你要注意你的心在哪裡住?你常常要注意這件事。你是
在貪瞋癡那裡住?是在戒定慧那裡?你是在色聲香味觸那裡?你在什麼地方
住?你要常常注意這件事。你要叫它清淨!你不要在那染汙的地方住。
「 一 時 ,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毘 耶 離 」 有 兩 個 意 思 : 一 個 是 那 個 城 的
名字叫毘耶離城,同時也是那個國家的名字。就是國家首都的名字叫毘耶離,
那 個 國 家 的 名 字 也 叫 毘 耶 離 ; 和 舍 衛 國 的 意 思 有 點 相 似 。「 毘 耶 離 」 翻 到 中 國 話
翻 個 「 廣 嚴 」, 就 是 它 這 個 城 廣 大 、 莊 嚴 , 是 這 樣 意 思 。 其 實 , 起 個 好 名 字 就 是
了,也未必就是特別莊嚴。
「 菴 羅 樹 園 」: 這 個 菴 羅 樹 園 是 在 城 外 , 不 是 在 城 裡 。 其 實 那 個 梵 語 的 音 ,
還 有 個 「 摩 」, 菴 摩 羅 , 菴 摩 羅 樹 園 , 應 該 是 這 麼 說 。 把 那 個 音 略 去 了 , 就 是 菴
羅樹園。這個園那個主人就是菴摩羅女。主人的名字是個女人,這個女人的名
字 就 叫 做 菴 摩 羅 女。有 的 地 方 說,說 這 個 女 人 不 是 由 母 親、從 娘 胎 生 的,不 是 ;
她是在菴摩羅樹上生的,菴摩羅樹上面生出這麼一個女孩子來,所以叫做菴摩
羅 女。這 個 園 是 她 所 有 的,她 相 信 佛 了 以 後,就 把 這 個 園 供 養 佛 了,造 個 精 舍 ,
佛有時候到這兒來住,到這兒來安居。

乙 六 、 同 聞 眾 ( 眾 )( 分 三 科 ) 丙一、聲聞眾
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
佛 在 這 裡 住 , 前 面 是 「 如 是 我 聞 , 一 時 ,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只 有 你 一
個人在那兒嗎?不是!還有大比丘眾八千人這麼多,有這麼多人住。這個「與」
就是共,共的意思,和這麼多的大比丘共同地在那裡聽佛說法的。
大比丘「大」這個字,就是表示這個比丘不是一般的比丘,就是他已經得
了阿羅漢道了,他有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的功德。那麼這裡邊,智者
大 師 說 , 簡 單 說 可 以 分 成 三 類 : 一 個 是 「 慧 解 脫 」; 一 個 是 「 心 解 脫 」; 還 有 一
個 「 無 疑 解 脫 」, 或 者 說 是 「 無 礙 解 脫 」。 比 丘 得 阿 羅 漢 道 , 有 這 麼 三 種 不 同 。

10
維摩詰所說經 2

一 種 是 得 到 慧 ,「 慧 解 脫 」。 慧 解 脫 就 是 他 的 禪 定 的 功 夫 不 高 深 , 可 能 只 是
未到地定,也可能只有初禪,就在初禪裡得了阿羅漢。他二禪、三禪、四禪乃
至滅受想定,他還都沒有成就;只是得到了一個無我的智慧,滅除愛煩惱和見
煩惱,那麼這樣的阿羅漢叫慧解脫。
「 心 解 脫 」: 這 個 「 心 」 實 在 就 是 定 。 就 是 他 是 得 了 不 只 是 未 到 地 定 , 同 時
也有色界四禪、無色界的四空定、還得到了滅盡定,有廣大的神通道力,那麼
這就是叫做心解脫。這是一種。
第 三 種 就 是 「 無 礙 解 脫 」, 也 稱 為 「 無 疑 解 脫 」。 這 個 阿 羅 漢 有 學 問 , 他 是
得了聖道,有聖道的智慧,也有高深的禪定,同時也是有學問的,能夠無障礙
地宣揚佛法、廣度眾生。這阿羅漢,雖然同是聖人,在這方面也還有差別,就
是他定力的深淺有差別、智慧的高低也有差別。像舍利弗尊者,他讀書很多,
智慧也廣大;若說是周利槃陀伽他讀書少,他在家的時候讀書少,他得了阿羅
漢道,他為人宣揚佛法,只是少少這一部分佛法會講,其他都不會說。所以,
都是聖人,還是有差別,不一樣的。
現 在 這 裡 說 「 大 比 丘 」, 就 是 他 或 者 是 慧 解 脫 阿 羅 漢 、 或 者 心 解 脫 阿 羅 漢 、
或 者 無 疑 解 脫 阿 羅 漢,所 以 叫 做 大 比 丘。得 了 聖 道 了,那 是 特 別 值 得 尊 敬 的 人 ,
所 以 稱 為 「 大 」。
「 比 丘 」 翻 到 中 國 話 , 是 含 三 義 ── 含 三 種 意 思 。
一 個 是 「 破 惡 」: 就 是 學 習 了 佛 法 的 時 候 , 出 了 家 、 受 了 戒 以 後 , 能 夠 修 學
戒定慧,破除去愛煩惱、見煩惱,能破惡。
其 次 , 還 翻 一 個 「 乞 士 」: 就 是 出 家 人 他 不 像 現 在 的 出 家 人 、 像 我 們 漢 文 佛
教的出家人在寺廟裡邊燒飯燒菜;印度佛教,佛在世的時候的比丘,他們自己
廟裡面不燒飯,是去乞食去,有這樣意思,去乞食,有個乞士的意思。
還 有 個「 怖 魔 」的 意 思 : 就 是 魔 王 恐 怖 了 。 就 是 出 家 人 受 了 比 丘 戒 的 時 候 ,
魔 王 就 恐 怖 , 說 :「 這 個 比 丘 有 可 能 得 了 聖 道 , 我 不 能 控 制 他 了 。 而 他 可 能 要 弘
揚佛法,教化很多人得聖道,我都不能控制了啊!」那麼他心裡不高興,對這
件事有顧慮。魔王這個人就是願意控制別人,任何人都要聽他招呼,他歡喜這
樣。但是若是我們出家人修學聖道,斷除愛煩惱、見煩惱的時候,他不能控制
了,所以他不高興這件事,所以叫做怖魔,魔王有點恐怖。那麼這是「與大比
丘 眾 」。
「 眾 」這 個 字 , 這 是 我 們 中 國 話 , 印 度 話 就 是「 僧 」
,佛 法 僧 那 個 僧 字。
「僧」
字 翻 到 中 國 話 翻 個 「 眾 」。「 僧 」 這 個 字 , 翻 到 中 國 話 是 個 「 眾 」, 也 有 個 「 和 合 」
的意思,大家是很團結,沒有諍訟、沒有爭論。彼此能和合,所以叫做眾。凡
夫 沒 得 聖 道,是 不 能 和 的,是 不 能 和 的 啊 ! 但 是 這 個 字,反 倒 有 個 和 合 的 意 思 ,

11
維摩詰所說經 2

就 是 僧 這 個 字 , 又 叫 做「 和 合 眾 」。 和 合 眾 的 原 因 , 根 本 來 說 , 大 家 都 學 習 佛 法 ,
思想是統一了,所以思想上沒有衝突。第二,大家都受這樣的戒,你也是這樣
的戒,假設比丘二百五十條戒,比丘尼是多一點。都受這樣的戒,那麼每一個
人都沒有特權,任何人沒有特權,所以也是因戒而就和合、而不衝突。第三,
我們享受的衣食住也是很公平的,所以也是和合的。因為這三種:一個思想上
是和合的、一個戒律是和合的、在經濟上的享受也是很公平的,其他的身口意
也就都和了。但是這種和是暫時性的,如果你不修四念處,這個和終究到一天
就不和了。所以,若是我們修四念處,修四念處成功了,破除去內心的煩惱的
時 候 , 那 就 是 永 久 是 和 了 , 而 沒 有 衝 突 了 。 所 以 叫 做 和 ; 叫 做 「 與 大 比 丘 眾 」。
「眾」這個字,也還有一個規定,就是四個人以上;三個人以下不算眾;
四 、 五 、 六 以 上 算 是 眾 。 現 在 「 佛 在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與 大 比 丘 眾 八 千 人 俱 」,
有這麼多的比丘,這個數可是很多了。像《金剛經》是千二百五十人,這比那
是多。
「 俱 」: 同 時 都 在 這 裡 。
這 樣 呢 ,「 如 是 」 是 信 的 意 思 ;「 我 聞 」 是 聞 ;「 一 時 」 是 時 ;「 佛 」 是 說 法
主 ;「 毘 耶 離 菴 羅 樹 園 」 是 個 處 , 處 所 ;「 與 大 比 丘 眾 」 這 是 同 聞 眾 , 同 時 在 這
裡聽佛說法的有這麼多人。
這 是 說 到「 大 比 丘 眾 」。 但 是 下 面 , 不 但 有 比 丘 , 還 有 菩 薩 , 菩 薩 三 萬 二 千 。

丙二、菩薩眾(分五科) 丁一、明人類
菩薩
「 菩 薩 三 萬 二 千 」, 看 這 個 文 相 , 這 上 面 讚 歎 菩 薩 :「 眾 所 知 識 , 大 智 本 行
皆 悉 成 就 , 諸 佛 威 神 之 所 建 立 」, 看 這 個 文 就 可 以 知 道 , 這 個 菩 薩 不 是 凡 夫 的 菩
薩,是聖位的菩薩,而且是很高的菩薩,應該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他們的神
通道力是超過阿羅漢之上的,是阿羅漢所不能及的境界。
那 麼,為 什 麼 列 眾 的 時 候 先 列 比 丘 眾,而 不 列 菩 薩 呢 ? 菩 薩 沒 有 列 在 前 面 ,
而先列比丘呢?因為比丘隨佛出家,得了聖道以後,感念佛的深恩,所以常隨
著佛,侍奉佛,為佛做些事情。他們這個外相(表現出來這個相貌)是有特別
的 衣 服 ── 特 別 的 制 服 , 可 以 這 樣 說 , 持 戒 特 別 清 淨 莊 嚴 , 所 以 在 家 的 一 般 人 看
起來特別尊重。菩薩的道力雖然是很高深,但是他們的外相看不出來,看不出
來 的。他 們 有 的 時 候 在 佛 這 裡,有 的 時 候 不 在 佛 這 裡,到 外 邊 去 度 化 眾 生 去 了 。
度化眾生,有時候可能現出個國王身,有時候可能現出個乞丐,可以隨類現身
說 法。所 以,從 外 相 上 看,看 不 出 來 什 麼 特 別,所 以 就 把 他 列 在 比 丘 的 後 邊 了 。

12
維摩詰所說經 2

「菩薩」這兩個字,也還是應該解釋一下。原來的梵文這個音是「菩提薩
埵 摩 訶 薩 埵 」, 是 八 個 字 ; 現 在 因 為 略 , 就 留 兩 個 字 , 就 是 「 菩 薩 」, 其 他 的 音
都 略 去 了。菩 提 薩 埵 這 個「 菩 提 」
,是 清 淨 無 漏 的 智 慧,叫 做 菩 提,翻 個「 淨 慧 」,
清淨的智慧,不是凡夫的智慧,是聖人的智慧。當然阿羅漢的智慧、辟支佛的
智慧乃至菩薩、佛的智慧,都可以名之為菩提,因為這都是聖人。
「 薩 埵 」 就 是 翻 個 「 有 情 」, 在 我 們 中 國 佛 教 、 在 漢 文 佛 教 裡 面 常 說 是 「 眾
生 」。 就 是 成 就 清 淨 智 慧 聖 道 的 人 ( 眾 生 ), 這 叫 「 菩 提 薩 埵 」。 這 樣 說 呢 , 阿 羅
漢也可以稱之為菩提薩埵,辟支佛也是菩提薩埵,乃至菩薩、佛都是可以稱為
菩薩,都是成就聖道的人,可以這樣說。但是「薩埵」這個字,又有個「勇猛」
的 意 思,就 是 他 勇 猛 地 修 學 聖 道。和 我 們 的 心 情 不 一 樣,我 們 的 心 情 不 夠 勇 猛 ;
說那個地方太冷,我就不願意去了,這表示不勇猛。若是勇猛,我不惜身命地
修 學 聖 道 ! 那 就 是 勇 猛 。 勇 猛 地 修 學 聖 道 的 人 , 這 是 叫 做 「 菩 提 薩 埵 」。
「 摩 訶 薩 埵 」:「 摩 訶 」 翻 個 大 ,「 薩 埵 」 是 有 情 ; 大 有 情 。 這 句 話 , 就 是 聲
聞人和辟支佛這兩類的人,他們是為了自己解脫生死苦、得成聖道,度化眾生
的 心 情 不 那 麼 強。他 若 是 沒 有 入 無 餘 涅 槃,他 還 有 可 能 去 弘 揚 佛 法、普 度 眾 生 ;
等到壽命到了,他就入無餘涅槃了,就不度眾生了。所以,聲聞、辟支佛這兩
類聖人,他們的大悲心是有時間性的,不是那麼廣大,不是無盡期的。佛、菩
薩這兩類人,大悲心是無窮無盡的,他們永久地不入無餘涅槃,永久地不棄捨
苦惱眾生,一直地廣度眾生,無盡期地廣度眾生,所以是叫做大,無窮無盡地
度化眾生。這樣子就不同了,是不同於聲聞、緣覺,所以稱之為大。
但是,下邊讚歎菩薩的功德這個地方,又有一點不同,就是他們都是八地
菩 薩 以 上 , 超 過 前 七 地 。 這 個 話 是 什 麼 意 思 呢 ? 我 們 看《 華 嚴 經 》的〈 十 地 品 〉,
就看出來一件事:就是八地菩薩是得了法身;前七地,他們在人間還是父母所
生的肉身,但是也是聖人。從初地開始到七地都是聖人,但是都還是父母所生
的身體,他還沒能得到這個無量功德的法身。八地菩薩以上是棄捨了肉身,他
們是得了法身了。得了法身以後,他們也可以有化身普度眾生的。所以這一類
的 菩 薩 是 更 偉 大 了 , 超 過 前 七 地 菩 薩 。 所 以 叫 做 「 菩 提 薩 埵 摩 訶 薩 埵 」, 是 這 樣
意思。

丁二、辨數
三萬二千,
這菩薩有多少呢?有三萬二千人。菩薩比比丘多,比丘有八千人,菩薩有
三萬二千,加起來就是四萬人。菴羅樹園這個地方這麼大,容納這麼多人。

13
維摩詰所說經 2

丁三、歎德(分三科) 戊一、總歎
眾所知識。
這個三萬二千菩薩,菩薩和比丘,這是類:比丘是一類,菩薩是一類。大
家 都 可 以 說 是 人,但 是 有 類 別 的 不 同,比 丘 和 比 丘 是 一 類,和 菩 薩 不 是 一 類 了 ,
菩 薩 是 道 德 更 高 深 了 。 菩 薩 一 類 , 三 萬 二 千 是 數 目 。「 眾 所 知 識 」, 下 面 是 讚 歎
菩薩的功德。菩薩的功德是眾所知識。
下面讚歎功德這一段文也不算是短,其中分三大科。我這是根據天台智者
大 師 分 的 科 , 就 是 分 三 大 科 : 第 一 科 是 「 略 歎 自 他 的 功 德 」; 第 二 科 是 「 廣 歎 自
行 化 他 的 功 德 」; 第 三 科 是 「 鄰 果 歎 德 」, 讚 歎 鄰 近 佛 果 的 功 德 。 這 一 大 段 文 分
這 麼 三 科 ,「 眾 所 知 識 」 這 句 話 是 「 總 歎 」, 下 邊 「 別 歎 」 就 分 這 麼 三 大 科 。
「 眾 所 知 識 」: 就 是 三 萬 二 千 這 麼 多 的 菩 薩 , 都 是 大 眾 所 知 識 的 人 , 不 是 默
默無名的人。為什麼很多人會認識他們、會知道他們呢?當然是他本身自己用
功修行的道德很高,他又能化導眾生,所以很多人就知道他,可以這麼說。
這 個 「 知 」: 天 台 智 者 大 師 解 釋 是 「 聞 名 欽 德 」 名 之 為 「 知 」; 就 是 我 沒 有
見過這個人,只是聽人家傳說,聽見這個人道德很高深的,對他有恭敬心,那
麼 叫 做 「 知 」。 這 個 「 識 」 是 見 到 , 是 「 睹 形 敬 奉 」, 就 看 見 這 個 菩 薩 的 身 相 了 ,
生 恭 敬 心 , 禮 拜 、 讚 歎 , 那 麼 叫 做 「 識 」。
這 是 「 眾 所 知 識 」, 這 是 總 說 。 下 邊 就 是 個 別 地 讚 歎 , 先 「 略 歎 自 他 德 」,
簡 略 地 讚 歎。這 個 讚 歎 裡 邊 分 兩 科:第 一 科「 略 歎 自 行 」
,第 二 科 是「 略 歎 化 他 」。

戊二、別歎(分三科) 己一、略歎自他德(分二科)
庚一、略歎自行(分二科) 辛一、正歎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
「大智本行皆悉成就,諸佛威神之所建立」這兩句文,是略歎自行德。
「大智」這句話是什麼呢?就是他們能夠觀諸法實相的智慧非常地廣大,
所以叫做大智。當然這個地方也可以這麼解釋,就是超過前七地的菩薩,他這
個智慧廣大。
「 本 行 」: 就 是 以 大 智 慧 為 本 , 修 行 諸 波 羅 蜜 、 其 他 的 一 切 的 功 德 。 不 但 有
智慧的功德,還會實踐其他的種種的功德。如果按六波羅蜜來說,般若波羅蜜
算是大智,前五波羅蜜就是行。一智、一行;般若波羅蜜算智,前五波羅蜜算
是行。但是前五波羅蜜以大智為本,用這般若波羅蜜的智慧為本,而修行施波
羅蜜、戒波羅蜜、忍波羅蜜、精進波羅蜜、禪波羅蜜的。我們一般人沒有成就
般若的智慧,我們去修布施波羅蜜、戒波羅蜜是淺薄的,是淺薄的境界。若是
有了般若波羅蜜的智慧,那個布施是深微的了。我們沒有般若波羅蜜的智慧,

14
維摩詰所說經 2

我 們 做 布 施 的 時 候,布 施 能 得 到 人 天 的 富 樂,只 此 而 已,想 要 得 聖 道 還 是 不 行 。


但是若是有般若波羅蜜為本的時候,那個布施波羅蜜不但是能得到人天的富
樂,能得到無上菩提,是無上菩提的因緣了。這是不一樣的;乃至持戒也都是
這樣子。
「 皆 悉 成 就 」: 大 智 和 本 行 都 成 就 了 。 皆 悉 成 就 這 句 話 這 麼 說 : 譬 如 說 初 地
的菩薩,就是在這個範圍內的大智本行他成就了,二地、三地、四地他還沒成
就;二地菩薩也可以這麼解釋,三地、四地、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就是
八地菩薩以上乃至到十地菩薩,在他的本分的大智本行皆悉成就。不是說皆悉
成就是成佛了,還沒到那個程度。

辛二、釋歎
諸佛威神之所建立。
這 句 話 是 解 釋 前 面 這 個 「 大 智 本 行 皆 悉 成 就 」。 為 什 麼 他 這 六 波 羅 蜜 、 自 己
用 功 修 行 的 功 德 都 成 就 了 呢 ? 是 「 諸 佛 威 神 之 所 建 立 」: 是 一 切 佛 的 威 德 、 神 力
所加持的關係!這裡還有這麼個意思。菩薩修學聖道,他能夠有廣大的成就,
是因為十方諸佛的加持的關係,就是十方諸佛的加被的力量才成就的。
這件事,我們懈怠的人有可能是感覺不到這裡,懈怠的人不知道這件事。
如果你是精進勇猛用功的人,你應該會感覺到佛菩薩的加持,你會有這個感覺
的 。 就 是 你 靜 坐 的 時 候 , 譬 如 《 摩 訶 般 若 波 羅 蜜 經 》 說 :「 前 際 空 、 後 際 空 、 中
際 亦 空 」,「 前 際 空 、 後 際 空 、 中 際 亦 空 」 這 是 一 個 智 慧 的 境 界 , 也 是 你 修 毘 缽
舍那的觀察的智慧的境界,但是你若自己觀,你觀不來。在文字上可以講、可
以這麼樣講過去,但是你坐在那裡這樣觀就觀不來,會有這個事情。但是這一
天,忽然間就觀上來了,那怎麼回事兒?那就是佛菩薩加持你了,加持你的。
所 以,在 家 居 士 也 是 一 樣,和 出 家 人 一 樣:
「哎呀!這個法門是入不二法門,
那太高深了啊!我怎麼能夠修行呢?」其實這句話不應該這麼說。你只要肯努
力 , 佛 菩 薩 會 幫 助 你 的 , 就 成 功 了 ! 你 若 自 己 說 :「 哎 呀 ! 這 不 行 ! 」 你 不 肯 這
樣 做 , 那 就 不 行 。 若 是 說 :「 我 行 ! 」 佛 菩 薩 加 被 , 那 你 就 成 功 了 。 這 是 說 加 被
這件事,他也是看你的程度,也是看你的程度;你程度不夠,就是加被也等於
沒有加被。這個事也可以看出來,譬如說有這件事、怎麼怎麼的,你也感覺到
有 佛 菩 薩 加 被 ,「 這 件 事 我 做 不 到 , 但 是 也 做 到 了 」; 可 是 隔 了 幾 分 鐘 以 後 , 又
完了,又回復到原來的狀態。那什麼呢?就是你不及格,佛菩薩加被你,你承
受不了!承受了幾分鐘,幾分鐘你由五十九分達到六十分,達到那裡;但過了
幾分鐘,你又退到五十九分、退到五十八分來了,你承受不住!那就是你不及

15
維摩詰所說經 2

格,得 到 佛 菩 薩 的 加 被,你 不 及 格。什 麼 樣 才 能 及 格 呢 ? 一 加 被 你,你 成 就 了 ,


不退下來,那就是你及格了,你是及格的。
我剛才說,我們若自己肯努力用功修行,會有一點感覺,感覺到佛菩薩的
加 被。但 是 我 們 用 功 可 能 也 還 都 是 屬 於 外 凡 位,要 達 到 內 凡、達 到 聖 位 ── 初 地、
二地、三地、四地乃至到七地、八地,乃至到九地、十地,都還要佛菩薩的加
被 。 我 們 看 《 華 嚴 經 》,〈 十 住 品 〉 法 慧 菩 薩 說 十 住 、 金 剛 藏 菩 薩 說 十 地 的 時 候 ,
你 看 那 個 文,他 們 都 是 要 蒙 佛 的 加 被,才 能 宣 揚 這 個 法 門 的,都 還 有 這 個 事 情 。
所 以 是 「 諸 佛 威 神 之 所 建 立 」, 佛 的 那 個 不 可 思 議 力 量 來 幫 助 你 , 你 就 會 「 大 智
本 行 皆 悉 成 就 」, 是 這 樣 意 思 。

庚二、略歎化他(分三科) 辛一、歎化他心
為護法城,受持正法。
前 面 這 是 簡 略 地 讚 歎 自 己 用 功 修 行 的 功 德 ;「 為 護 法 城 」 這 個 地 方 是 「 略 歎
化 他 」, 化 他 的 功 德 。「 為 護 法 城 」 這 個 地 方 是 有 點 意 思 的 。 現 在 還 有 五 分 鐘 ,
五分鐘可能講不來了;我昨天又過點了,耽誤你們用功是不對的。我想講一個
故事聽聽。
我 剛 才 說 一 句 話 好 像 不 恭 敬 , 對 你 們 不 恭 敬 。 我 說 「 大 家 都 是 初 發 心 」, 這
句話好像對你們不恭敬,是不應該不恭敬,應該恭敬。但是講故事這件事,也
有個不恭敬的意思在裡邊。講故事,為什麼要講故事呢?就是初發心的人,他
對於佛法的愛樂有一點不是那麼樣地及格,如果不講故事,還是有問題。就像
人吃飯,做那個菜加一點鹽才好吃,就是這個意思。
我要講故事,講什麼故事呢?你們常聽經的人也可能會聽見這個故事,講
尼提得度的因緣。這是佛在世的時候,在舍衛國,舍衛國這個城市也是很大,
那個時候的房子的建築不能和現在比,現在房子的建築有衛浴的設備,是比以
前進步,但那個時代並不是這樣子。一般的貧窮的人,他們都是到城外去,要
走那麼遠去排泄;富貴的人他就是在家裡面用一個器做這個事,然後就是僱貧
窮的人來清理,清理這些不淨,把它擔出去。尼提這個人就是做這個工作,就
是做衛生的工作,做這個事情。
這一天,釋迦牟尼佛的大智慧、大慈悲,就感覺到尼提可以得度,可以受
佛法的教化了,所以佛就帶著阿難,就知道尼提是擔著這些不淨走到這個街道
這兒來,佛就從正面迎來,就是來見他。他一看見佛來,他就躲避了,就從另
一個街道走,走到那兒去又看見佛又來了。佛一直這樣子要同他見面,他心裡
很緊張啊,他擔的這些不淨就碰到牆壁上,就倒在地面上了,也把他自己身體
的 衣 服 也 都 汙 穢 了 。 那 麼 他 感 覺 到 很 慚 愧 , 佛 還 是 照 樣 來 見 他 , 說 :「 你 出 家 好

16
維摩詰所說經 2

不 好 ? 」 佛 就 是 直 接 問 他 這 句 話 :「 出 家 做 比 丘 好 不 好 ? 」 尼 提 說 :「 您 是 不 出
家做金輪聖王,這麼高貴的身分,您周圍的人也都是富貴人跟您出家,我這樣
卑 賤 的 人 怎 麼 可 以 做 比 丘 、 可 以 出 家 呢 ? 」 佛 說 :「 你 不 要 這 樣 說 , 佛 法 是 平 等
的!佛法就像水似的,能洗除一切垢穢的東西,令你清淨;也像火似的,不管
是 什 麼 東 西 都 能 燒。不 管 是 貧 賤 也 好、是 富 貴 也 好,只 要 是 肯 出 家、學 習 佛 法 ,
都是平等地得成聖道,並不歧視任何人的!」
尼 提 一 聽 見 , 這 是 聞 所 未 聞 , 有 這 樣 的 事 情 , 就 很 歡 喜 說 :「 好 啊 ! 」 也 願
意出家。佛就派阿難尊者把他帶到城外的河邊,全身都洗一洗,衣服也通通洗
一 洗,然 後 就 帶 到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來。佛 就 為 他 說 苦 集 滅 道 的 佛 法,得 須 陀 洹 果 !
就 這 麼 聽 到 四 諦 理 得 須 陀 洹 果 。 那 麼 他 就 主 動 地 要 求 要 出 家 , 佛 說 :「 善 來 比
丘!」就說這麼一句話,他就變成一個比丘了,自然地頭髮也落了,穿上出家
人 的 衣 服 了。這 是 佛 的 不 可 思 議 力 量。然 後 佛 又 再 為 他 說 四 諦,就 得 阿 羅 漢 道 !
這 時 候,出 家 了 以 後,城 市 裡 的 人 就 有 人 知 道 了,就 互 相 議 論、互 相 傳 說 ,
傳說到佛教徒那裡,佛教徒都不同意。後來又傳到波斯匿王這裡,波斯匿王也
不 歡 喜 , 說 :「 這 怎 麼 可 以 讓 他 出 家 呢 ? 他 出 家 , 我 若 是 請 大 眾 僧 到 我 家 來 吃 飯
的時候,把我家裡的床席都汙穢了!怎麼可以?不同意,不同意。」
那 麼 這 一 天,波 斯 匿 王 就 到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來 見 佛。到 祇 樹 給 孤 獨 園 的 門 口 ,
門口有一個大石頭,看見有一個比丘在石頭上坐著,在縫衣服,衣服破爛了,
在那兒縫。另外有七百個天人拿著香花來供養這個比丘。波斯匿王看見天人、
看這個比丘,這個境界很希有,也生歡喜心。然後波斯匿王就到這個比丘這裡
問,對 他 說:
「 阿 闍 黎 ! 我 要 來 見 佛,麻 煩 你 到 裡 邊 向 佛 報 告 一 聲。」他 說:
「好!」
就看見這個比丘就入到那個石頭裡面去了,就到裡邊去。這個比丘就是尼提比
丘 ! 尼 提 比 丘 到 裡 邊 去 , 就 向 佛 說 :「 波 斯 匿 王 在 門 外 , 想 要 來 見 佛 。 」 佛 說 :
「好啊!你告訴他可以進來。但是你還從你來的這條道路回去。」那麼尼提就
是從原來的道路,就從那個石頭裡面冒出來了。
波斯匿王看見了,很奇怪,就到那兒看看這個石頭有沒有洞;沒有洞,什
麼也沒有。然後他心裡想,我來了是要問佛,收尼提做徒弟、做比丘,我不同
意,但這件事先放下、不要管,先問這個比丘是怎麼回事情。就到了佛邊去拜
佛 。 那 麼 就 向 佛 問 :「 剛 才 這 個 比 丘 神 通 廣 大 不 可 思 議 , 從 石 頭 入 進 去 就 像 入 在
水裡面似的,從石頭裡面出來,看見石頭也沒有洞,還是原來樣子,真是不可
思 議 ! 這 個 比 丘 叫 什 麼 名 字 ? 是 哪 一 位 比 丘 ? 」 佛 說 :「 就 是 你 現 在 不 高 興 他 出
家,就是這個比丘,就是尼提!他出家以後,修學佛法,已經得了阿羅漢,而
且 有 廣 大 的 神 通 ! 」哎 呀 ! 波 斯 匿 王 一 聽 見 這 句 話,感 覺 到 非 常 地 慚 愧,說:
「我
原來是不高興,現在這個人出家、受佛的教化,能得到佛法的利益,有這麼大

17
維摩詰所說經 2

的神通,這件事非常希有,佛出現世間非常地希奇,連我這個國王在內都是苦
惱眾生,能得到佛法的不可思議的教化,太希有了!」他馬上地向尼提比丘磕
頭。波斯匿王向尼提比丘接足禮拜,再不敢輕慢尼提了。
這 時 候 , 波 斯 匿 王 就 向 佛 請 問 :「 尼 提 比 丘 他 什 麼 因 緣 是 這 樣 卑 賤 ? 沒 有 出
家的時候做這種工作,出家了以後為什麼很快地就能得聖道呢?這怎麼回事情
呢?」
佛 說 :「 你 注 意 , 我 好 好 講 給 你 聽 。 在 迦 葉 佛 時 代 , 人 壽 兩 萬 歲 的 時 候 ( 釋
迦牟尼佛出現世間是人壽一百歲左右;迦葉佛在這個世界上出現的時候,那時
候 人 的 壽 命 是 兩 萬 歲 左 右 ), 迦 葉 佛 那 個 時 代 , 有 一 個 寺 廟 , 有 十 萬 個 比 丘 , 有
這麼多出家人在那裡用功修學聖道。像我們現在若是一個廟幾百人、幾十人,
都感覺很多了吧!這麼多比丘修行,其中的住持和尚,就是領導十萬人修學聖
道的這個比丘,這個比丘是大福德、大智慧,領導這麼多人修學聖道。這一天
他有病了,可能也不是很嚴重的病,但是他就不肯從他的房間到廁所去,他就
在他房間用一個器排泄。他這樣排泄以後,他就派他的徒弟給他清理,把這個
不淨送出去,他做這件事。而他命令的這個徒弟(就是為他做這個事情的那個
徒弟)是須陀洹!是聖人;而這個住持沒得聖道。他沒得聖道,他派須陀洹的
聖人給他做這件事,因此,做住持這個比丘第二生就為人做這種事,在城市裡
給人家清理不淨。就是尼提,五百世做這種事情。」
為什麼尼提在家的時候做這種事情呢?其實這個工作我認為很高尚,給人
清理不淨這個事情很有意思,把你的家弄得清潔一點,這工作不是很好嗎?波
斯 匿 王 說 :「 他 為 什 麼 在 家 的 工 作 這 麼 卑 賤 呢 ? 」 佛 說 :「 就 是 因 為 在 寺 廟 裡 做
住持這個比丘,他不到廁所去,他有點病、小小病,在屋子裡面排泄,叫這個
徒弟(是個聖人)他叫聖人給他做這個事,所以他五百世做這種卑賤的工作。」
「 為 什 麼 現 在 見 到 佛 以 後 , 這 麼 快 能 得 聖 道 呢 ? 」「 因 為 他 做 寺 廟 的 住 持 , 他 也
栽培過善根的,他修學過四念處的。他因為栽培過,所以現在遇見佛再為他宣
說苦集滅道四諦,他修行時容易得聖道,他就得聖道、就成功了。」
所以,作善有善報、作惡是有惡報。你若在佛法裡面栽培善根了,修學聖
道、得聖道是很容易,不是難事!這個人有沒有善根,誰知道?你自己也不知
道!你以前栽培過善根,你自己也不知道的。什麼時候你知道呢?如果你若出
家,修學戒定慧的時候,一下子就成功了,你就知道了。你若沒出家的時候,
你不能修學聖道,你不知道這件事。

1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