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大眾部之菩薩觀

──以《大事》菩薩四行、十地說為主──

0
目次

一、前言 ..................................................................................................................... 2

二、略論大眾部對菩薩的定義 ............................................................................... 4
(一)菩薩的定義 ......................................................................................................... 4
(二)聖者菩薩 ............................................................................................................. 5

三、菩薩的四行 ........................................................................................................ 8
(一)〈因緣·歸敬品〉
、與因緣伽陀的四行 ................................................................. 9
(二)〈多佛品〉的四行.............................................................................................. 10

四、菩薩的十地說 .................................................................................................. 14
(一)初地 ................................................................................................................... 14
(二)第二地 ............................................................................................................... 17
(三)第三地 ............................................................................................................... 18
(四)第四地 ............................................................................................................... 19
(五)第五地 ............................................................................................................... 20
(六)第六地 ............................................................................................................... 21
(七)第七地 ............................................................................................................... 22
(八)第八地 ............................................................................................................... 24
(九)第九地 ............................................................................................................... 30
(十)第十地 ............................................................................................................... 31

五、十地說綜合討論 .............................................................................................. 32
(一)略論「大事十地」的概略意義 ........................................................................ 32
(二)《大事》十地名目的安立 .................................................................................. 36
(三)《大事》十地的體系.......................................................................................... 36
(四)《大事》的不退轉與大德法救的菩薩觀 .......................................................... 37
(五)《大事》第五地的二項討論 .............................................................................. 39

六、結論 ................................................................................................................... 47

參考書目 ................................................................................................................... 49

1
關鍵詞:大眾部、四行、十地、《大事》

一、前言

大乘菩薩道的形成,事實上與部派間有很大的關係。而菩薩的思想,在部派時期,
已經引起熱烈的討論。關於菩薩的定義、修行的品目、階位等,皆成為部派間對於菩薩
主要探究的課題。其中,說一切有部的菩薩觀與大眾部的菩薩觀,對於菩薩的詮釋,有
著截然不同的看法。一般的歸納,以說一切有部的菩薩觀,為平實的菩薩觀;而大眾系
1
的菩薩觀,是屬於較理想、信仰的菩薩觀。

本文是以大眾部的菩薩觀為主。由於大眾部的文獻不多,在前言裡,重點式地介紹
所引用的文獻及前人的研究成果。再來,於第二章中,討論大眾部學者對菩薩的定義。
另一方面,有大眾系說出世部的《大事》,記有菩薩四行及十地說,是理解大眾部菩薩
觀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料。因此,於第三章與第四章,討論《大事》的四行與十地,進窺
大眾部的菩薩觀。於第五章,依上來的菩薩四行、十地做綜合討論。最後,於第六章作
總結。

本文所要探討的,即是鎖定在大眾系的菩薩觀。相對說一切有部而言,關於大眾系
的思想內容及文獻,是缺乏的2。雖然傳說大眾部是有論書的,卻一部也沒傳來,這對
於一些觀念的主要定義,可說是不夠完整的!因此,更需要從多方點滴的資料上,去探
究大眾系的教義以及其特有的菩薩觀。其中,有一重要文獻,即說出世部所傳的《大
事》——Mahāvastu。此書的正確名稱應該是《大事譬喻》The Mahāvastu-avadanā.。
在尼泊爾被發現,原典由 É. Senart 校正為 Le Mahāvastu,於巴黎出版。而英譯則由 J. J.
Jones 譯出,於 Sacred Books of Buddhist 分三冊出版,題為 The Mahāvastu I~III。3日
譯方面,有平岡聡的《ブッダの大いなる物語(上~下)梵文『マハ一ヴァストゥ』全
譯》。可惜,此大眾部的文獻至今還未有漢譯。否則對於大眾部整體的認識,應該會比
較完善。此書,是大眾說出世部的佛傳4。如《佛本行集經》卷 60〈60 阿難因緣品〉:

摩訶僧祇師,名為大事;薩婆多師,名此經為大莊嚴;迦葉維師,名為佛生因緣;

1
「總之,大眾部系的佛及菩薩,是理想的,信仰的;上座部系是平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64:
實的。對滿足一般宗教情緒來說,大眾部系所說,是容易被接受的;這是一項引向「大乘佛法」的重
要因素。」
2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由於印度文化的特性,不重歷史,而大眾部
印順法師,
Mahāsāṃghika 系的聖典又大都佚失;在史料方面,不夠完整、明確,這是無法克服的。」
3
水野弘元,水野弘元著作選集 1《佛教文獻研究》p.292
4
關於《大事》是屬於律藏或出於律藏的佛傳,詳參印順法師的評論《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p.356~357。
2
曇無德師,名為釋迦牟尼佛本行;尼沙塞師,名為毘尼藏根本。5

而《大事》裡,記載了菩薩的修道次第與階位,以及大眾部的佛陀觀。所以,從大
眾部自宗的典籍,看大眾部的菩薩觀,可說是貼切的!

另外,對於部派的異義,以及可提供關於大眾部菩薩觀的現有資料,還可歸納為以
下:

一、《論事》:是銅鍱部(Tāmraśāṭīya)七部阿毘達磨之一,傳說是目犍連子帝須
(Moggaliputta tissa)所作。其對大眾部,特別是大眾部末派──安達羅派四部6,被破
斥的異義最多。因此,可以從所被評破的論點,了解大眾部的思想。另有佐藤密雄的《論
事附覺音注》,是很好的資料。

二、
《異部宗輪論》:說一切有部所傳的,有異譯《十八部論》
、《部執異論》及藏譯
本。這部論,首先先說明部派分裂經過,然後列舉各部宗義。這是說一切有部的論書,
傳為世友所造,但只是敘列而沒有破斥。論中所舉的說一切有部宗義,極為精要,與有
部的阿毘達磨論義,完全相合。而在論裡,即有論及大眾部的佛陀觀、菩薩觀、智識觀、
聖果觀、教法觀。另外,還可參考窺基大師的《異部宗輪論述記》。

三、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唐玄奘譯,二百卷。異譯本有《阿毘曇毘婆沙論》六
《鞞婆沙論》十四卷。傳說是迦膩色迦王 Kaniṣka 時,五百阿羅漢所撰。這是《發
十卷,
智論》的釋論,是那時的迦溼彌羅 Kaśmīra 論師,廣集各家的解說而加以論定;迦溼彌
羅論師的論義,這才取得說一切有部正統的地位。這部論,批評大眾部系的不多,而對
上座部的別部,特別是印度的「分別說部」
,以「分別論者」為名,而給以廣泛的破斥。
然,在探討大眾部的菩薩觀,應對說一切有部的菩薩觀有所認識,所談的問題才全面。
7

至於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文的有印順法師的專書,特別是《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於
開展》、《印度佛教思想史》等,演培法師的《異部宗輪論語體釋》,悟殷法師所整理的
《部派佛教(下篇)——諸部論師的思想與風格》等部派佛教系列。英文則有 Har Dayal,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日本學者的用功,可說是最
多的。其中,有水野弘元的《佛教文獻研究》 (一~二) ,有〈梵文大事について〉一文;
平川彰教授的《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 I》提到《大事》的菩薩階位(四性行與十地)
;神

5
(大正 03,932a17-21)。
《佛本行集經》卷 60〈60 阿難因緣品〉,
6
印順法師, 「東山部(Pubbaselika)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56: ,西山部(Aparaselika)
,王
山部(Rājagirika)
,義成部(Siddhattha),這四部又合稱安達羅派(Andhraka)
。」
7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55~357。
3
林隆淨的《菩薩思想的研究(上)》,有關於《大事》的菩薩思想,然架構上略嫌簡略。
對於本文比較有幫助的,是藤村隆淳的《マハ一ヴァスツの菩薩思想》。書裡對《大事》
做了詳細的重點整理,而且附有梵文的羅馬轉寫,對於欲研究大眾部文獻,可說是極其
理想的。

最後,屬於大眾系傳來的《增一阿含經》
、《分別功德論》及律典《摩訶僧祗律》

於本文關於菩薩觀的探討資料不多,所以在此略過。

二、略論大眾部對菩薩的定義

(一)菩薩的定義

一般的解說,菩薩(bodhisattva)
,是菩提薩埵的簡稱,菩提與薩埵的綴合語。菩
,譯義為覺。然,此處指的應該是佛的無上菩提。8薩埵(sattva)是佛教的
提(bodhi)
熟悉用語,譯義為「有情」──有情識或有情愛的生命。菩薩是求(無上)菩提的有情,
這是多數學者所同意的。學者間,有不同的詮釋。依印順法師的分析,若依佛法的意涵
而言,菩薩應該是愛樂無上菩提,精進欲求的有情。如泛說菩提為覺,薩埵為有情(名
,就失去菩薩所有的,無數生死中勤求菩提的特性。9然,部派時期,直至菩薩這一
詞)
名詞的出現,部派間對於菩薩的理解與看法,是多少有些不同的。大眾系與大乘佛法的
興起,是不無關係的。那麼,大眾系的學者,對於此又有何看法呢?

大眾部對菩薩的定義,由於文獻缺乏,幾乎無法確定。但是,從《論事》裡,是可
以看到一些端倪。如《論事》裡第七章的相論(lakkhaṇakathā)
,提到了破斥大眾部末
派——北道派的論點。

此處名「相論」
,不如理地執「於具足是等的大人有二趣」的經典,
「成就相是菩薩」

的邪執。乃北道派。10

這是北道派的說法,在《論事》是被認為是邪執的。此處的「是等」
,指的是三十
二相。北道派認為能成就此三十二相的,即是菩薩。北道派,末了還舉了經證,說明此
是佛所說的。這部經,即是《長阿含經》卷 1〈1 大本經〉

8
《大智度論》卷 4(大正 25,86a28-b2)
:「三種道皆是菩提:一者、佛道,二者、聲聞道,三者、辟支
佛道。辟支佛道、聲聞道雖得菩提,而不稱為菩提;佛功德中菩提稱為菩提。」
9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0-131。
10
日譯《南傳大藏經》卷 57,p.363。
4
時,諸相師即白王言:王所生子,有三十二相,當趣二處,必然無疑。在家當為轉

輪聖王。若其出家,當成正覺,十號具足。11

「當趣二處」
,即是《論事》裡說的大人有「二趣」。具三十二相,若在家,即成轉
輪聖王;若出家,當成正覺。因此,定義具足三十二相的為菩薩。考〈大本經〉,收錄
在《長部》 (14 Mahāpadhāna-suttanta)為〈大本緣經〉12,三十二相
(dvattiṃsamahāpurisalakkhaṇehi)的「相」的巴利文為 lakkhaṇa。這與上座部對菩薩
的定說,可以說是相近的。上座部,由於對菩薩的解說不一,最終作出了以「成就相異
熟業」為菩薩的論定。13如《阿毘達磨發智論》說:

齊何名菩薩?答:齊能造作增長相異熟業。得何名菩薩?答:得相異熟業14

,梵語 lakṣaṇa,此處即是指三十二相。上座系作出如此的定論,
得相異熟業的「相」
不知是以何為依據。然,大眾系裡,除了北道派舉的經證,說出世部的《大事》裡,提
到菩薩經過無量無數劫後,從 Sarvābhibhū 佛到 Kāśyapa 佛這段百千劫裡,即是於菩薩
四行裡修習大人相的階段。雖然至此就文獻上,仍然缺乏大眾系的論書對菩薩的定義。
然,就上來《論事》所提到大眾系北道派的看法,這應該可以成為當時大眾系對菩薩定
義的佐證。大眾系的「成就相名為菩薩」,顯然的,與上座系的論定是吻合的。

(二)聖者菩薩

《異部宗輪論》對於大眾系的菩薩觀,提了以下的四點: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刺藍、頞部曇、閉尸、鍵南為自體;一切菩薩入母

胎時,作白象形;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脇;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菩

11
《長阿含經》卷 1〈1 大本經〉, (大正 01,4c27-5a1) 。
12
Dīgha-Nik., iii. p.145: “kumāro dvattiṃsamahāpurisalakkhaṇehi samannāgato, yehi samannāgatassa
mahāpurisassa dveva gatiyo bhavanti anaññā. sace agāraṃ ajjhāvasati, rājā hoti cakkavattī dhammiko
dhammarājā cāturanto vijitāvī janapadatthāvariyappatto sattaratanasamannāgato.”
13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 ,p.129~130。
14
《阿毘達磨發智論》卷 18,(大正 26,1018a14-15)。
5
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

這四點,從字面一看之下,感到最後身菩薩的超越。這樣的一種超越,顯然的菩薩
與一般的凡夫是不同的。因此,有以為大眾部的菩薩觀,是以聖者菩薩為主;而說一切
有部的菩薩觀,由於認為在金剛座下為成佛的釋迦菩薩,仍是異生,所以被認為是凡夫
菩薩。首先,應確認一般認為所謂的聖者菩薩觀。15

如上來《異部宗輪論》所討論的四點,只能說菩薩的功德是偉大的、超越的,而認
為菩薩是聖者的佐證,又是從何而來?因此,許多人留意到《論事》裡的〈入決定論〉,
如說:

此處名入決定論。有「在彼《陶師經》,指覺提波羅之出家,菩薩於迦葉佛之教語

入決定修梵行」之邪執。即是安達羅派。16

覺提波羅,即是 Jyotipāla。在《大事》裡,關於其與迦葉佛授記的內容,記載在
Jyotipāla-sūtra 與 Jyotipāla-vyākaraṇa17,然考其內容,沒有提到入決定的內容。《陶師
18 19
經》,即《中阿含經》《63 鞞婆陵耆經》 或《中部》M. 81. Ghaṭīkāra Sutta 的內容,
也只是說迦葉佛說法,而沒有提到入決定。20覺音論師於《中部》注(Majjhima Nikāya

15
「總之,大眾部系的佛及菩薩,是理想的,信仰的;上座部系是平
印順法師《印度佛教思想史》p.64:
實的。對滿足一般宗教情緒來說,大眾部系所說,是容易被接受的;這是一項引向「大乘佛法」的重
要因素。」
16
日譯《南傳大藏經》卷 57,366-371。
17
J. J. JONES, THE MAHĀVASTU VOLUME I, p.265( 「略語」,以下簡稱 JONES) ;藤村隆淳, 《マハ一ヴ
ァスツの菩薩思想》,p.104-118( 「略語」,以下簡稱藤村隆淳) 。
18
《中阿含經》卷 12〈6 王相應品〉:《63 鞞婆陵耆經》 (大正 01,499a11-503a20)。
19
PTS MN vol.3, pp45-
20
相關內容,還可見於以下:
(1)關於過去的因緣:Apadāna(PTS pp.301) ;SN 1-5-10,2-3-4 ( PTS MN. Vol.1. pp. 35-. , pp. 60-);
《雜阿含經》卷 22: (595 經) ,(大正 02,159b4-c18) ;《別譯雜阿含經》卷 9(189 經) , (大正 02,
442b25-443a5) ;《佛說興起行經》卷 2〈10 佛說苦行宿緣經〉 (大正 04,172c5-174b3)
, ;
《大智度論》
卷 38〈4 往生品〉 ,(大正 25,340c22-341a26);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 11,(大正 24,
156c27-158c8) ;
(2)因緣談裡關於迦葉佛授記:buddhavāṃsavXXV( PTS pp. 62 ); Mahavāṃsa ( 1-5-11);
Jātaka-nidānakathā ( PTS vol.1. pp43-);《佛本行集經》卷 4〈受決定記品(下)〉 ,(大正 03,
667c25-672c11); 《彌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 15, (大正 22,106a6-107b4) ; 《四分律》卷 32, (大正
22,792a20-794c5) ;Divvyāvadāna ( Vaidye ed. pp. 214);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77, (大正 27,
891b26- 892a16)。
6
。21隨順智,即是於
Aṭṭakathā)提到,此時菩薩的觀智已到達隨順智(anulomañāṇa)
22
行捨智之後,種姓智之前,還未入道智的觀智。 入「決定」niyāma,鳩摩羅什譯為入
正位,與入「正性離生」的意義相當。這是說:那時的釋尊(前生) ,已證入諦理而成
為聖者23。入決定之說,似乎只是安達羅派的一家之言,卻影響到後來對大眾系菩薩觀
的認知。如唐窺基的《異部宗輪論述記》 :

述曰:此部中說入第二阿僧祇即名聖者,從此已後,乃至百劫更亦不起此三種想。

況最後身復起三想?不同諸部猶許佛起。24

菩薩有三位:一、不定位,即初劫。二、定位,即第二劫。三、受記位,即第三劫。

初雖有願未得生彼,後二位中隨意能往。25

這是對「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的詮釋。這是有錯解的。大眾部是不立

三大阿僧祇劫的,而是於無量無數劫做功德,於不退行在百千劫修相好,較符合《大智
度論》裡的說法26。既然不立三大阿僧祇劫,第二阿僧祇劫成為聖者的說法就不通了。
再來,《論事》裡遇迦葉佛入決定之說,所遇到的迦葉佛與《陶師經》的故事,是見於
釋尊投生前的最後生。雖然所經歷的時劫不同,卻是部派間的共說。

其次,筆者以為,由於部派間對修行道次第的施設與看法不一致,若於不同的平台
去論究同一件事,也許會產生誤解。如於說一切有部所認知的凡聖,是於見道位去定論
的。然,在大眾部、《成實論》的行者來看,見道位以後固然是聖者,然見道位以前,

21
Bhikkhu Bodhi, The Middle Length of Discourse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MA states that bodhisattas go forth under the Buddhas, purify their virtue, learn the Buddha’s
teachings, practise the meditative life, and develop insight up to conformity knowledge (anulomañāṇa). But
they do not make effort to attain the paths and fruits (which would terminate their bodhisatta career).
22
覺音論師著,葉均譯,果儒修訂, 《清淨道論》p.644-645:隨順智如同(八種觀智思惟三相)作用,
故隨順前面的八種觀智和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隨順智的生起是以觀察諸行的無常相等而生起,故
隨順八種智(思惟三相的)作用。……。所以隨順智也隨順後面的三十七菩提分法,以此行道而的道果
故。……。隨順智是以諸行為其所緣,以觀的現起終止;但就全體而言,則以種姓智為觀的現起的終止。
23
印順法師,
《印度佛教思想史》p.63。
24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卷 1(卍續 53,580a22-24)。
25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卷 1(卍續 53,580b8-10)。
26
《大智度論》卷 4〈1 序品〉(大正 25,92b7-90):
佛言:「無量阿僧祇劫作功德,欲度眾生」
;何以故言「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
7
以聞思修慧得見法住理性,已經不是凡夫,可以說是無漏的,即初果向的聖者(不同於
有部對初果向的定義,局限於十五心)已經是超越凡夫的了。因此,大眾系菩薩是聖者
的見地,應從此處去理解。27

三、菩薩的四行

《大事》裡,以四種菩薩的妙行(catvārīmāni bodhisatvānāṃ bodhisatvacaryā)



統攝了整體的菩薩位階。四種妙行,即一、自行(prakṛticaryā)。二、願行
(praṇidhānacaryā)
。三、順行(anulomacaryā)
。四、不退行(anivartanacaryā.)
。據
考究,此四行與法藏部 Dharmaguptakāḥ(出於分別說部 Vibhājyavādināḥ)的《佛本
行集經》裡說的菩薩「四種微妙性行」 ,有著共同的內容。如《佛本行集經》卷 1〈1 發
心供養品〉:

諸菩薩等,凡有四種微妙性行,何等為四?一、自性行。二、願性行。三、順性行。

四、轉性行。……

云何名為自性行?若諸菩薩本性已來,賢良質直,順父母教,信敬沙門及婆羅門,

善知家內尊卑親疎,知已恭敬,承事無失,具足十善,復更廣行其餘善業,是名菩

薩自性行。

27
印順法師,
《性空學探源》p.220-221:
(1)
「決定」,就是正性離生(正性離生,古譯即為正性決定)
。這,有部說是在見道,離惑得無生時的
境界。但大眾分別說系乃至現在錫蘭的銅鍱學者,都不說它是見道的境界,而移置在前面,與三乘共
十地的性地意義相近,有似於四加行中的頂位。
(2)龍樹《智論》就討論到頂、決定、無生三名是同是異的問題,論中自有解說;不過依此可見正性離
生是有著前後的諍論,不必盡如有部所說在見道位。
(3)
《異部宗輪論》說菩薩「得決定道不退」的決定道,也就是這個。法住,也是修行過程中的一個位
次,經說「得法住智」;
(4)
《成實論》說,以聞思慧見諸法的必然理則,叫法住位。從此以後,實際修習禪定,就是決定道。
法住道與決定道,二者都是在見道以前的事。
(5)有部以見道分凡聖,見道以前都是凡夫;大眾分別說系及成實論師等不然,見道後得初果,固然是
聖人,見道以前,從聞思修慧得見法住理性,已經不是凡夫,也可以說是無漏的,即初果向的聖者(他
們把初果向的時間拉長,不像有部的局在十五心)。所以見法住智得決定道,雖不是見道以後的聖者,
但已超過了凡夫,已獲證到一種不可更動不可轉變不再退墮的無為常住性,這就是法住無為與決定無
為。」
8
云何名為願性行?若諸菩薩發如是願,我於何時當得作佛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十號

具足,是名菩薩願性行。

云何名為順性行?若諸菩薩成就具足六波羅蜜。何等為六?所謂檀波羅蜜,乃至般

若波羅蜜,是名菩薩順性行。

云何名為轉性行?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誦則知,是名菩薩轉性行。目

揵連,是名菩薩四種性行。」28

然,考現存的《大事》
,依其內容,大體與《佛本行集經》相同。這有可能是因為
說出世部的教區與法藏部的化區相近,所以有著共同的傳說。29。而《大事》裡四行內
容,顯得更完備。四行,在《大事》裡的闡述,出現在〈因緣·歸敬品〉
(nidānanamaskāra)
與因緣伽陀(nidānagāthā)、〈多佛品〉
(自行、願行)及〈善見天神品〉(順行、不退
行)裡。其中,因緣皈依、因緣偈的描述,是概括的。〈多佛品〉的敘述,相對而言,
是詳細的。

(一)
〈因緣·歸敬品〉、與因緣伽陀的四行

在〈因緣·歸敬品〉、與因緣伽陀裡,自行,提到了菩薩於此位中為轉輪王時,植了
30
最初的善根,而且,過著平凡的在家生活 。願行,菩薩則發起誓願未來成佛,號釋迦
牟尼,以迦毗羅衛為城31。順行,則隨順所發的誓願而行,卻無提及六波羅蜜的內容32。
不退行,菩薩則被授記於未來無量劫後成佛,號釋迦牟尼。並於無量劫,被無量的如來

給與授記33。在此不退行的描述,就比「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誦則知」來

得清楚。 ,有以為應該是「不退轉性」的訛脫34。然,
《佛本行集經》的「轉性行」 「轉性

28
《佛本行集經》卷 1〈1 發心供養品〉(大正 03,656c16-29) 。
29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3。
30
JONES, p.I: natural career, the carrer of a bodhisattva when he lives an ordinary “natural” life at home
31
JONES, p.I: resolving career, that in which he “vows” to win enlightenment.
32
JONES, p.I: conforming career: that in which he lives in “conformity” with that vow.
33
JONES, p.I: persevering career, that in which he is permanently set on the attainment of
enlightenment, without possibility of failing or “turning back”.
34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4: 「轉性行」 :依『大事』是「不退轉行」 ,就是供養然
燈佛(Dīpaṃkara) ,蒙佛授記階段。 『佛本行集經』說: 「如我供養然燈世尊,依彼因緣,讀誦則知」。
這是說,供養然燈佛,蒙佛授記的事,讀誦然燈佛授記「因緣」 ,就可以明白。然燈佛授記,正是不退
9
行」也可從菩薩從凡夫位轉入聖位(不退轉)去理解,未必即是訛脫。此外,文中也提
及了所逢見的佛及菩薩的身份(商隊隊長、轉輪王等)。

(二)
〈多佛品〉的四行
1、自行(prakṛticaryā)

另外,在〈多佛品〉(Bahubuddha-sūtra)所說的四行性,則記載了具體的內容,
自行的內容如下:
1. 尊敬母親
2. 尊敬父親
3. 尊敬沙門、婆羅門
4. 尊崇種族(kula)的長老
5. 實踐、具足十善業道
6. 教示他人布施、行福德
7. 供養諸佛及其弟子

其內容即與《佛本行集經》裡類同。而自行裡,菩薩是仍未發起獲得無上正等覺的
心,記載於以下的文:

首先,菩薩以崇高的尊敬供養有偉大名稱的諸如來,但僅此如此,最勝者(菩薩)

絕還未生起欲成為最上者(agrapudgalās = 佛陀)的心。

又,彼等供養已(到達)證悟最高真理的人,即俱胝的辟支佛,但僅此如此,絕對

還沒有生起賢者欲了知一切法的這種心。

彼等供養已曾究竟自在的極致,即俱胝的自在者(vaśibhūta),僅此如此,絕對還

沒生起先知(導師)企圖橫越渡過智慧之海(jñānasāgara)的心。35

轉位。所以『佛本行集經』與『大事』
,所說的意義相同;
『佛本行集經』的「轉性行」
,應該是「不退
轉性」的訛脫。
35
藤村隆淳,p.18-19。
10
依水野弘元,自性行是指菩薩尚未有意誓願發心,而是自性而生的、自然地行善之
時期。此時期因為尚未依照自己的自由意志追求理想,所以還稱不上是修行,可說是發
心修行以前的時代。

2、願行(praṇidhānacaryā)

願行,在《大事》裡,則敘述了菩薩的五個誓願的具體內容,整理如下36:

最初的誓願 願所積集的善行,身心滿足,具最上容色,發菩提心。
願所獲得的善根,洞悉於一切事物,願我的誓願不壞,願我的願
實現。
願以此所累積的善根,足以與一切眾生分享。一切我所造的惡
業,願我一人承受其苦果。
第二的誓願 ⚫ 願於未來世,成為如來、阿羅漢、正等覺者、明行具足者、
善逝、世間解、調御丈夫、天人師,如現在的佛(Samitāvin)
一般。
⚫ 願具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行好、十八不共法、如來十力、
四無所畏,如現在的佛(Samitāvin)一般。
⚫ 願自度度他,自得安樂、安樂他人,自般涅槃,使他人般涅
槃。為了眾人的利益、安樂,為了憐憫世間,為了眾人的利
益,為了諸天人的利益、安樂,願成就此。
第三的誓願 菩薩以白檀所成的八十宮殿贈 Lokattara 佛,發願於無數劫後,
成為世尊。
第四的誓願 菩薩為 Arka 王時,以七寶所成的八萬洞窟贈 Parvata 佛。爾時,
菩薩發起第四的誓願。
第五的誓願 菩薩於 Ratanendra 佛,請佛教無常概念之相。爾時,菩薩發起
第五的誓願。

第四與第五的誓願,文中只提及發願的因緣,而未提及發願的內容。第三至第五的
誓願,依所遇到的佛,是屬於順行的。

3、順行(anulomacaryā)與不退行(anivartanacaryā.)

順行及不退行,是在〈善見天神品〉末了敘述的。順行,說明菩薩為了(未來)的
菩提,是隨順的37。不退行的內容,則分別說明了何者是退轉行及不退轉行。退轉行

36
藤村隆淳,p.19-24。.
37
藤村隆淳,p.29;JONES, p.52:In this career, the great being, the Boddhisattva, is established in
conformity with his (future) enlightenment.
11
,是迴轉、輪迴。38不退轉行(avivartacaryā)
(vivartacaryā) ,說明了為了菩提,是不
迴轉的。水野弘元於其著作提到《大事》裡於第四種妙行有 avivartana-c(不轉性行)
,二者是相同的。39這樣的解釋,不符合《大事》的意思
或者 vivartana(轉性行,p63)
的。依《大事》,vivartana 是指菩薩退失,繼續流轉輪迴;而 avivartana,是指於所定
下覺悟(菩提)的目標不動搖。40
4、小結

綜合上來的〈因緣·歸敬品〉與〈因緣伽陀〉
、〈多佛品〉及〈善見天神品〉的內容,
列表如下41:

時劫 過去佛名 釋尊的前生(菩薩) 四行
Aparājitadhvaja 佛 轉輪王 自行
古 Śākyamuni 佛 (初發誓願)商隊隊長 願行
無 Samitāvin 佛 (第二誓願)轉輪王 順行

Lokattara 佛 (第三誓願)

Parvata 佛 (第四誓願)Arka 王

Ratanendra 佛 (第五誓願)

Dīpaṃkara 佛 Megha-māṇavaka 青年(初授記) 不退行
百 Sarvābhibhū 佛 Abhiya 比丘
千 vipaśyin 佛
劫 Krakucchanda 佛
kāśyapa 佛 Jyotipala

再來, ,除了自行,後三位,與「下品般若」42
《大事》裡的四行,與「下品般若」
的菩薩四位(前三位,除一生補處)相近。列表如下:

38
藤村隆淳,p.29。
39
水野弘元,水野弘元著作選集 1《佛教文獻研究》p.300:転行 vivartana-c(また不退転行 avivartana-c)
とあって、両者は同一であるが、その一々の說明においては相違があり、具體例等は梵文の方が詳
細である。
40
(1)vivartanti saṃsaranti vivartacaryā//
avaivaartiyā bodhāya bhavanti avivartacaryā//
(2)JONES, p. 52:vivartacaryā means that Bodhisattvas fall away and go again through the round of
rebirths. Avivartacaryā means that they are unwaveringly set for enlightenment.
41
此表改編自藤村隆淳,p.18 及 Prof. Leumann 的《大事》構成表(藤田真道,梵和對譯 Mahāvastu 《大
事》(その二)p31)。
42
《小品般若經》卷 8(大正 8,575a20~21):「若人於初發心菩薩隨喜,若於行六波羅蜜,若於阿毘
跋致,若於一生補處隨喜,是人為得幾所福德」。印順導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發展》p.658~659。
12
「下品般若」的菩薩四位43
《道行經》 初發意 隨次第上 阿惟越致 阿惟越
《大明度經》 新發意 少有隨明度 不退轉 一生補處
《小品般若》 初發心 行六波羅蜜 阿毘跋致 一生補處
《大般若》 初發心 久發心修諸勝行 不退轉地 一生所繫
第四會
《大般若》 初發心 久發心修諸勝行 不退轉地 一生所繫
第五會
《佛母出生經》 初發心 久修習 不退轉 一生補處
《八千頌般若》 Prathamayāna- caryāpratipanna avinivartanīya ekajātipratibaddha
samprasthita

大眾系與般若系菩薩四種階位的安立,依上表,是略有不同的。大眾系在初發心之
前,安立了自行,是很有意思的。筆者以為,這與大眾系的教義很有關聯。考此處的自
行的梵文,並非一般所用的 svabhāva,而是 prakṛti。這是與大眾系的「心性本淨」
(citta-prakṛti-viśuddhi)說有關。此二者不只在形容自性的用字無所不同(prakṛti)

意義也很有類似的見地。 「心性本淨」,在部派佛教中,是大眾部(Mahāsāṃghika)
、分
44
別說部(Vibhajyavādin)二大系所繼承宏揚的。 。這難怪於《佛本行集經》,也有相
似自性行之內容。如於《異部宗輪論》卷 1 提到大眾部思想:

此中大眾部、一說部、說出世部、雞胤部。本宗同義者……心性本淨,客隨煩惱之

所雜染。45

這是什麼意涵呢?依《隨相論》,大眾部等以為心是本淨的。三善根,與三不善根
──隨眠一樣,是與心不相應的,類似種習那樣的善惡功能。依三不善根而起煩惱,依
三善根而起善法。大眾部是但立善、惡二性的,心不是善、不善的心所法,不過不善的
隨眠與不善心所相應,是可以離滅的。所以與善根(及善心所)相契應,即被稱為「心

43
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 I》p.404。
44
印順法師,《如來藏之研究》p.69。
45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b25-c28)。
13
性本淨」的46。47這即與如上的「菩薩本性已來,賢良質直」等相合了。這也許也影響

了後期瑜伽行派菩薩行位,在發菩提心前,安立了菩薩種姓一位。48

四、菩薩的十地說

在現有的菩薩行位中,闡述菩薩修行次第的,可歸納為四說,即一、
「中品般若」
(沒
有名稱)的十地。二、《華嚴》
〈十住品〉的十住。三、《華嚴》〈十地品〉的十地。這三
說,是大乘經所說的;而第四、說出世部《大事》所說的十地,即是屬於部派時期所說。
49
在部派間討論菩薩的修行位階等,大眾部可說是特別的,而且是值得重視的!《大事》
裡記載的十地說,有什麼特色?下來先依現有文獻,簡介《大事》裡十地說。

(一)初地

初地,稱為「難登地」 (durārohā)
,記載於《大事》 〈初地品〉50。首先,說到初地
菩薩的心是以「捨」(tyāga)為第一。51初地菩薩,應具備八種注意事項(心理準備)
及實踐的心,稱為八種正行(aṣṭa samudācāra),即:[1]捨、[2]大悲、[3]不懈倦、[4]不慢
心、[5]修習一切聖教、[6]有勇氣、[7]隨順世間智、[8]堅固。52

46
《隨相論(解十六諦義)》卷 1(大正 32,163b7-12)
:「如僧祇等部說:眾生心性本淨,客塵所污。淨
即是三善根;無始生死以來有客塵,即是煩惱,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不善根。」
47
印順法師,
《如來藏之研究》p.70。
48
《瑜伽師地論》卷 50〈發正等菩提心品〉
(大正 30,575b29-c6)
:「如是已說菩薩地義。云何應知此中
次第?謂諸菩薩要先安住菩薩種性,乃能正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既發心已,方正修行自他利行。
於自他利正修行時,得無雜染方便,無雜染故得無厭倦方便,無厭倦故得諸善根增長方便。於諸善根
得增長已,能證無上正等菩提。」
49
印順法師, 「敘述菩薩行位次第的,現有文記可考見的,共有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72:
四說:一、
「中品般若」(沒有名稱)的十地。二、『華嚴』『十住品』的十住。三、『華嚴』『十地品』
的十地。這三說,是大乘經所說的,還有四,說出世部(Lokottaravādin)
『大事』所說的十地。」
50
JONES, p.61-65;藤村隆淳,p.184-185。
51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
http://gretil.sub.uni-goettingen.de/gretil/1_sanskr/4_rellit/buddh/mhvastuu.htm(登入時間:2011 年
11 月 22 日),以下簡稱「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
tyāgena tyāgasampannā bodhisatvā mahāyaśāḥ / lokāṃ ca abhirocante candrabhānur iva aṃśumāṃ
//
52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prathamāyāṃ bhūmau bodhisatvānāṃ vartamānānām aṣṭa
samudācārā bhavanti // katame aṣṭa // tadyathā tyāgaḥ karuṇā aparikhedaḥ amāno
sarvaśāstrādhyayitā vikramaṃ lokānujñā dhṛtir iti // bhavanti cātra
14
接著,初地的菩薩由 12 種原因(kāraṇa) ,於第二地退轉(vivartante)
,整理如下
53
表:
[1]
以一因緣,菩薩於第二地退轉 思惟染著世欲
[2]
以二因緣,菩薩於第二地退轉 愛著欲樂、[3]懈怠
[4]
以三事(ākāra)
,菩薩於第二地退轉 貪欲、[5]多怖畏、[6]意志薄弱
[7]
以六事(ākāra)
,菩薩於第二地退轉 不多住無常想、[8]起多嫌恨、[9]固執於怨恨、
[10]
無關心、[11]怠惰、[12]染著俗務

於初地菩薩,當具足功德,或具足善根時,於不動搖(avaivartikatāyai pariṇāmenti)
發起最初的誓願。初發菩提心的的誓願如下(偈頌):54

首先,菩薩以崇高的尊敬供養有偉大名稱的諸如來,但僅此如此,最勝者(菩薩)

絕還未生起欲成為最上者(agrapudgalās = 佛陀)的心。55

又,彼等供養已(到達)證悟最高真理的人,即俱胝的辟支佛,但僅此如此,絕對

還沒有生起賢者欲了知一切法的這種心。56

彼等供養已曾究竟自在的極致,即俱胝的自在者,僅此如此,絕對還沒生起先知(導

師)企圖橫越渡過智慧之海的心。57

彼者廣種福德,修行身心時,彼等為接近具有最殊勝色相者(即佛陀),而發起追

53
藤村隆淳,p.186。
54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ye punar bho jinaputra bodhisatvā avaivartikatāyai pariṇāmenti
kin tu khalu teṣām upacitakuśalapuṇyānāṃ prathamā praṇidhir utpadyati āhosvid
upacitakuśalamūlānām iti //
55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pūjayanti prathamaṃ tathāgatāṃ gauraveṇa mahatā mahāyaśā
/
naiva tāva janayanti mānasaṃ agrapudgalagataṃ narottamā //
56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te ca pratyekabuddhakoṭiyo pūjayanti paramārthapudgalāṃ /
naiva tāva janayanti mānasaṃ sarvadharmavidutāya paṇḍitāḥ //
57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pūjayanti vaśibhūtakoṭiyo pūrvam eva vaśipāramiṃ gatā /
naiva tāva janayanti mānasaṃ jñānasāgaratarāya nāyakāḥ //
15
求菩提之心。58

爾時,菩薩親近諸佛,轉念趣向菩提,發起誓願:

願以此所累積的善根,使我能洞察一切事物。願我的誓願早日成就、實現。

願以此所累積的善根,足以與一切眾生分享。願我自己消除一切由我所造的惡業及

其苦果。

發了誓願的菩薩,以如下的作意【偈頌】
,使自己的發心堅固、勇猛:

即使我墮入阿鼻地獄,並止住於彼地,此時我仍渴望了知最高的真理。即使到那種

地步(地獄),我絕不毀此誓願。

縱使自身堆積苦惱,也要利益眾生,以上就是人中牛王們(堅定菩薩)的勇氣及力

量。

菩薩的初發心,是可貴的!因此,〈初地品〉裡還形容了實現誓願可以見到的奇瑞

現象,說到「都城、街道、河流共鳴,擁有諸多寶藏的大地震撼,如同太陽般的光

輝、光明照耀四面八方。」對菩薩的初發心給予讚歎!

另外, ,如說:59
〈初地品〉裡,還記載了於初地不退的菩薩實踐的難行(duṣkara)

這些專向一切智的菩薩,即使捨棄他的愛妻、兒子、(自己的)頭、目、珠寶、車

乘、床,也絕不休息,也絕不膽怯。

58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te yadā vipulapuṇyasaṃcayā bhonti bhāvitaśarīramānasāḥ /
te sametya vararūpadhāriṇāṃ bodhaye upajanenti mānasaṃ //
59
藤村隆淳,p.189。
16
雖然被仗恃不淨行者所殺、所縛、所傷害,但仍用真正最高、最柔軟的慈悲心,用

溫和的語言,毫不責備主動向他人說話。

即使見到高慢及怠慢的乞求者,菩薩們得大歡喜。盡施己物,增長功德,歡喜增長

而不悔。

文中最後說到這些菩薩的苦行,是非最理想的。英譯本則譯為「這些都是菩薩的苦
行」60。無論如何,從上文來看,於當時的菩薩行者,也許有注重苦行的一流。這些如
上的苦行,是在第八地的菩薩,才較適宜去進行的。筆者以為,這或許與樂於精苦修行
的大眾系雞胤部(Kukkuṭika)有關61,或是少數利根的行者,於初地位中勘能行持第八
地菩薩的苦行。

(二)第二地

第二地,稱為「結慢地」
(baddhamāna) 〈二地品〉62。對於
,內容記載於《大事》
趣入第二地的菩薩,首先一定會生起對於生存的不悅,此事是真實不假的。從初地趣入
(saṅkranmanta)第二地的菩薩,會生起的 20 種意樂(adhyāśaya 深心、性向) ,即[1]
善勝意樂、[2]柔軟意樂、親愛意樂、[3]軟和意樂、美妙意樂、[4]銳利意樂、[5]廣大意樂、
[6]
多彩意樂、[7]深遠意樂、[8]不盡意樂、[9]不害意樂、[10]不共意樂、[11]清高、脫俗意樂、
[12]
無貧意樂、[13]不退意樂、[14]真實意樂、無作意樂、[15]清淨意樂、[16]堅固意樂、[17]本
性意樂、[18]知足意樂、飽滿意樂、[19]個我意樂 [20]無限意樂。

但是,具備上述 20 種意樂,企圖進展到第三地的菩薩們,會因下列 28 原因(ākāra)



63 [1] [2] [3]
於第三地退轉(不得入第三地) ,即: 重視(自己的)利益、 重視名望、 重視他
人之聲的評判、[4]不正直、[5]靠不正當手法致富、[6]對其他值得尊敬者,起瞋而言說、[7]

60
(1)JONES, p.65:these then are the austerities of the Bodhisattvas.
(2)藤村隆淳,p.190:しかし、苦行は望まない。
(3)藤村隆淳,p.190:梵文:paścāttapo na tu tapanti taponirāśā iti.
61
印順法師, 「大眾部系的雞胤部 Kukkuṭika,是非常精進的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73~374:
部派,如『三論玄義』(大正四五‧九上)說:「其執毘曇是實教,經律為權說,故彼引經偈云:隨宜覆
身,隨宜飲食,隨宜住處,疾斷煩惱。……。此部甚精進,過餘人也」
。……。大眾部是重法的,也就是
重定慧修證的;不重律制而專精修行的雞胤部,正是這一學風。……。雞胤部的見解,違反了重僧伽的
聲聞法。不重僧團與教化,精苦修行,初期大乘經傳述的出家菩薩,多數就是這樣的。」
62
JONES, p.66-72;藤村隆淳,p.190-194。
63
藤村隆淳,p.194-195。
17
不對三寶表示尊敬、[8]不追求值得尊敬、有價值的菩薩行、[9]對已達到菩薩所行之地的
人不尊敬、[10]為了行非常的尊敬,連適當的勞苦也無法忍受、[11]安忍不適當之勞苦、[12]
即使居住在吵雜喧鬧的住居地也不會苦惱、[13]受持華鬘、[14]受持嚴身具、[15]受持衣服、
[16]
受持瓔珞、[17]受持塗香、[18]滿足於少功德、[19]欣喜常恒世間的魅力、[20]不思惟一切
世界是無常、[21]相信自己的顯色為最高、[22]不捨顛倒見解、[23]不滿足其所宣說教說、
句義、 [24]吝惜與他人示出教義、[25]看無價值之物、[26]不給與任何物至(有價值人的)
容器、[27]執持(己)見、[28]毫不三思就後行(絲毫不仔細思考就採取行動)

以上所述的 28 種原因,是能使菩薩於第三地退轉。因此,針對位於第二地的諸菩
薩,立了如下的言說:

(菩薩)貯藏種種善的庫存,行世間的利益與安樂行。

任何人,彼這些過失所繫結者,畢定退轉。另一方面,任何人賢者們如此行,則不

退轉。

堅固於(身為菩薩的)義務、勇猛者,赴往難登之處。然後,彼等為了憐憫世間,

而行了如此多艱難。64

65
此處的難登之處,指的是第二地 。上來是第二地菩薩的略說。

(三)第三地

第三地,稱為「華莊嚴地」
(puṣpamaṇḍita) 〈三地品〉66。首先,
,見於《大事》 〈三

。67此
地品〉先說明第二地與第三地之間的結合心(sandhicitta)的根本,是捨(tyāga)

處的捨,是何義呢?如以下偈頌:

64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durārohāṃ dhuradhīrāḥ pratipadyanti śūratāṃ / tāṃ ca
lokānukampārthaṃ bahuduḥkhā caranti te //
65
JONES, p.71:Durārohāṃ, the adjective which also gives its name to the second bhūmi.
66
JONES, p.72-78.
67
(1)藤村隆淳,p.196。
(2)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tyāge pravartate cittaṃ bodhisatvānam āvuso /
tṛtīyāṃ saṃkramantānāṃ dvitīyāto jinātmaja //
18
人中的優越者,使一切眾生的狀態變為幸福的。既不是為自己的安樂,也絕不為(自

己的)菩提。68

再來,此處的捨,或許是指此地菩薩的另一精神。在〈三地品〉裡,菩薩為了得到
所謂的〈善說偈〉
(subhāṣita-gāthā)
,而捨棄妻兒、國土等,甚至投身斷崖、大火,捨
去自己的眼目、四大。詳細偈頌的內容及本生,記載在〈三地品〉裡。69

第三地菩薩又是以何因,從第四地退轉(不得入第四地)70?在〈三地品〉裡,提
到下來的 14 種原因,即:[1]熱衷於不正當的骰子賭博、 [2]積極地追隨寂靜、隱遁、 [3]
統治國家時,無法克制貪欲。此時,會被征服的(隸屬國)奪去全部的財產、 [4]不(仔
細地)尋問犯罪者,就使其被判死罪、 [5]不守護接受死刑判決者、 [6]閹割男根(使男性
去勢)、 [7]誤入歧途、 [8]即使有財物,而不以財富分享給與(他人)為生活資糧、 [9]即
使出家,而不學習諸正等覺所說及偉大的教說、[10]雖已發誓,卻不(向他人)弘揚甚深
法義、[11]即使追隨貪欲,也不追隨法、[12]常不宣說對佛的稱讚、[13]宣說正等覺者等同
世間、[14]不教導宣說正等覺者之事是出世間的。

[13]與[14]的看法,與說出世部教義有關。71

(四)第四地

第四地,稱為「明輝地」
(rucirā) 〈四地品〉72。
,記載於《大事》 〈四地品〉裡,很
特別的,記載了第八地菩薩的內容。關於第四地的內容,提到趣入不退轉狀態的菩薩,
知道以何行為不適當的,而不實行。73藤村隆淳在其著作裡,以偈頌整理了 11 個重點,
名為「於第四地以及其他地的實踐」並認為從[8]-[11]的內容,是指「第四地以外」的偈
頌74。第四地以外,顯示藤村教授似乎也不是很確定指的是第八地或是前七地的內容。
而 Har Dayal 則將這十一項的內容,歸於第八地。75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文中指提及
「趣入不退轉狀態的菩薩」 ,不似其他品,開宗明義就指定是何地的菩薩。就文脈而言,

68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sukhenti sarvasatvānāṃ saṃsthitāni nareśvarāḥ /
taṃ ca na ātmasukhārthāya na api bodheḥ kathaṃcana //
69
JONES, p.72;藤村隆淳,p.196-198。
70
JONES, p.75;藤村隆淳,p.199。
71
《性空學探源》p.241:主張「一切佛語皆是出世間者」,名說出世部。
印順法師,
72
JONES, p.79-86.
73
藤村隆淳,p.200-202。
74
藤村隆淳,p.200。
75
Har Dayal,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p.275.
19
筆者比較認同 Har Dayal 的歸納。因此將此 11 項,歸於第八地。如就此,第四地的修
持,可說是無具體的說明。

又,以七因緣,第四地菩薩於第五地退轉(不得入第五地)76,即:[1]使比丘尼墮
落、[2]使男子墮落、[3]使黃門墮落、77[4]以咒力使他人生不尋常的病、[5]從持戒者處奪取
其戒、[6]無慚、[7]無愧。

(五)第五地

第五地,稱為「廣心地」(cittavistarā)《大事》〈五地品〉。78〈五地品〉裡,開始
即介紹了何者是結合第四地趣入第五地的菩薩之心?如下頌:

菩薩見一切的存在(有)為貪欲、瞋恚、愚癡所熾燃,與此相應的新結合了第四地

與第五地,使菩薩於第四地不喜,即時入第五地。79

接下來,記載了菩薩於第五地時,所供養諸佛,共十位。詳細關於諸佛名號(nāma) 、
過去佛種姓(gotra)、過去佛的弟子(śrāvakasannipāta)
、過去佛所散發的光明
(prabhā) 、世尊的壽量(āyuḥpramāṇa)
、世尊的誓願、人壽、對過去佛的供養、世尊
80
的誓願。

末了,提到了第五地菩薩,以四因緣故,於第六地退轉(不入第六地)81:
[1]
雖(菩薩)依佛的教導出家,卻與別的瑜伽者共住。
[2]
於第八(預流向),不渴求頭陀的苦痛,怖畏修習。
[3]
(菩薩)常不住於止觀的修習。
[4]
以所緣及所緣心為因而迷妄。

這一地的菩薩修習,與止觀的訓練很有關係。如菩薩常不修習止觀,是很難進入第
六地的(換言之,第六地的菩薩是重視止觀的)。而且,成就第五地的菩薩,是不被鼓
勵與別的瑜伽者共住的。J. J. Jones 認為這裡指的是大乘瑜伽行派的修行者。然,說出

76
JONES, p.86-87;藤村隆淳,p.208-209。
77
JONES, p.86:They become corrupters of nuns, of men, and of eunuchs.
78
JONES, p.87-95.
79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ādīptāṃ sarvabhavāṃ paśyanti rāgadveṣamohebhyaḥ /
aśaraṇyaṃ nirānandaṃ sandhicittaṃ catuḥpaṃcamānantaraṃ bhavatīti //
80
詳細內容參見藤村隆淳,p.209-214;JONES, p.87-94
81
JONES, p. 94-95;藤村隆淳,p.214。
20
世部(西元前 270 年前後)82與大乘瑜伽行派83的年代(約西元 4、5 世紀)差距甚遠,
使筆者覺得此處有誤。此處的瑜伽者,應該泛指了修禪觀的弟子或當時外道修習瑜伽的
行者。此二項指出菩薩在修道過程中,雖然重視止觀,然是不鼓勵過度耽著禪樂的。

關於第[2]與第[4]的內容,各個學者有不同的解讀,於下一章討論。

(六)第六地

,記載於《大事》〈六地品〉84。此處首先
第六地,稱為「妙相具足地」(rūpavatī)
提到了何者是第五地菩薩之心?

少樂的此世之旋渦,是極苛酷的。

由於有缺文,因此意義不甚明了。85J.J. Jones 為此考究補上了此不明之處,意為「此

世間是極少樂的,當菩薩從第五地趣入第六地,擁有此世間是充滿疾苦的想法。」86筆

者以為,這樣的補缺,是合理的。因為,文中接下來的內容,即是談及十方佛剎土的內
容87。這即說明了在第六地的菩薩,由於了知這個世界是極其苦痛的,藉此因緣,談了
他方國土世界的內容。末了,還說到因為有無數的眾生,所以有無數的佛教化眾生。88

82
印順法師, 「部派第二階段的分化,約開始於西元前二七0年前後。這一階
《印度佛教思想史》p.45:
段,如分別說部,說一切有部,都依法義的不同而(分化)得名。這樣,大眾部初分出的一說部
Ekavyāvahārika,說出世部 Lokottaravādin,多聞部 Bahuśrutīya,說假部 Prajñaptivādin,也依法義得
名。」
83
印順法師, 「西元四‧五世紀間,無著 Asaṅga 與世親 Vasubandhu 論師,造
《印度佛教思想史》p.241:
了很多論書,成為瑜伽行派 Yogācāra-bhūmi,與龍樹 Nāgārjuna 的中觀派 Mādhyamika,並稱為大乘
的二大正軌。」
84
JONES, p.95-100;藤村隆淳,p.214。
85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alpāsvādanibaddho 'yaṃ lokāvarto 'tidāruṇaḥ /
. . . . . . . . . . . . . . . . . . . jāyate //
86
(1)JONES, p.95:That the vortex of the world holds little delight, but is exceeding painful (is the
thought that) is (in them as they pass from the fifth to the sixth bhūmi.
(2)JONES, p.95,n2: The words in brackets represent a lacuna in the text. They are supplied in
transl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assumption made in footnote I, p.72, and by analogy with the parallel
passages on pp. 72, 87.
87
詳細關於佛國土之內容,參閱藤村隆淳,p.215-221,JONES, p. 96-99.
88
JONES, p.99;藤村隆淳,p.221。
21
最後,說明有二因緣,第六地菩薩於第七地退轉(不得入第七地) ,即[1](菩薩)羨
慕得滅受想定之人。 [2]時,有圓滿成就的正覺者曰:
「我有大威德,為行寂靜者」 。告知
眾生,恭敬諸神而非佛陀,傾聽(諸神所說之事)。89

(七)第七地

第七地,稱為「難勝地」
(durjayā) 〈七地品〉90。
《大事》 〈七地品〉裡,篇幅較長,
談了幾個主題。首先,說明何者是從結合第六地趣入第七地的菩薩的心,即「實踐自制
之事,
(帶來)最妙之利益(生起)」91,這即是一種「克己利他」
,自制的實踐。第七地
的菩薩,與不殺生的行為很有關係,如〈七地品〉裡,說到從初地至七地的菩薩,具足
何身業、語業、意業,能使其持久不退,提到了以下幾點:

[1]
不殺生。
[2]
讚歎不殺生。
[3]
於彼意樂地,即使結交極甚惡友,也稱讚不剝奪生物之命的眾生。
[4]
更進一步,通過前七地,對大聲喊叫求救彼等(菩薩)的人起慈心,受持戒法,
捨王國,放棄王的地位,出家而從家至非家,弘揚開示不殺生之法。

文中更引了 5 則本生故事,闡述不殺生的行為的殊勝92,即[1]Kuśa 王(第七地)本


生、[2]Ugra 龍王本生、[3]獸王獅子本生、[4]商隊隊長本生及[5]王本生。接下來,談到第
七地不退轉菩薩的具體行為,整理共 40 點:
[1]
菩薩伴隨著多種類的福德,於生死中輪迴。
[2]
菩薩堪受業力,積集福德,行所讚歎之行為。
[3]
剛毅、具備堅固、理解真理、正直、不虛偽。
[4]
寬容。[5]性情穩定。[6]溫和。
[7]
憐憫深、打擊戰勝壓迫、心懷不被惡法打敗的心、保持不動搖的心、
(保持)不
被催伏(的心)、
(保持)難被擊潰、打敗(的心)、具備勇健、具備捨(的心)

具誓願。
[8]
有辯才、富於種種的奇知、具備眼、無厭足。

89
JONES, p.100:and at the very time that there are consummate Buddhas in the world, possessing full
comprehension of the truth, and each declaring, “I am the great-hearted bringer of peace,” they do
not listen reverently and attentively to the divine beings. (p100,n2:this sentence in order to be
intelligible, requires a na before the verb śṛṇvanti )
90
JONES, p.100-108,藤村隆淳,p.222.
91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ātmadamathe pravartayate cittaṃ
paramamahājanahitāna/
yatsaptamāṃ bhūmi saṅkramanti tathā bhūmiṣu tatsandhicittanmiti//
92
JONES, p.101-104;藤村隆淳,p.223-227。
22
[9]
集中於勝義。[10]接納受歡迎的人。[11]實行清淨的行為。
[12]
保持不動的心。[13]被深厚尊敬之念結合。
[14]
對於可敬的人、貴人,具備奉仕之事。
[15]
於方便善巧。[16]有關全部的行為,賦予之間的調停。
[17]
於身為國王的職務,與之接續是善巧的。
[18]
於會議中用不誤解的文句,堪忍暴言。
[19]
持着智慧的旗,擅長抓著眾人(的心)。
[20]
心平等,在生活裡無非難之處。
[21]
業務成功,善護(眾人)。[22]善助他人之苦。
[23]
即使困苦於滋味,不疲倦、柔軟,對遭非難之見解,擅於消除過患。
[24]
對遮隱他人可恥之處無倦怠。
[25]
不祈願結果所成就之事,遠離貪、瞋、癡,具善根。
[26]
善於寂滅煩惱之事。[27]於一切服務,捨棄懷疑。
[28]
於一切法,有無倦怠之意志。[29]對甚深的佛法,具足努力之事。
[30]
證得真實的道理時,身、口、意業無染。
[31]
於(身為人類的)存在,無執受,施善行。
[32]
有最高的智慧,有無染污的辯才。
[33]
渴求佛陀的境界——到目前為止拒絕的。
[34]
有智慧之幢,無厭教說,善巧於(使眾人)轉向。
[35]
到達無非難處(=無過失)的自性,離(道德的)失敗。
[36]
離可非難之行為。[37]完全地捨去三種類的傲慢。
[38]
即使多話,也不願慾望。
[39]
非淫行,善巧攝受一切眾生,隨入於世間,有確實堅固之力。
[40]
於一切行為,善(知)種種是非。

第七地的菩薩,對於世間知識的善巧,是很重要的。換言之,為了利益眾生,菩薩
對事件的學問,應該要掌握的,93如下所示的偈頌,與菩薩的五明94有關:

菩薩為了眾生的利益與安樂,為了奉仕眾生,準備咒(mantra)與藥丸(agada)

這些全都是菩薩所揭示的。於世間流布的藥(bhaiṣajya),是菩薩為了眾生的利益

與安樂而教示的。

93
JONES, p.107;藤村隆淳,p.231。
94
《瑜伽師地論》卷 38〈8 力種姓品〉
(大正 30,500c20-24)
:「如是一切明處所攝,有五明處:一、內
明處。二、因明處。三、聲明處。四、醫方明處。五、工業明處。菩薩於此五種明處,若正勤求,則
名勤求一切明處。」
23
這說明菩薩於此掌握醫藥、生理學,這即是為度化眾生的方便——醫方明。

同樣的,於世間所流布的供給正確知識的一切典籍(śāstrāṇi tattvaniścayayuktāni

loke pracaranti)
、數(saṅkhya)
、計算(gaṇanā)
、印章(mudrā)
,是全是菩薩的

行為。

這說明菩薩於此掌握數理、計算,這即是為度化眾生的方便——工巧明。

更進一步,世間所有的 32 種類的字母為菩薩所示。95

這說明菩薩於此掌握各類的語言、文字,這即是為度化眾生的方便——聲明。

世間的金、銀、錫、銅、鉛、真珠、寶石為菩薩所發現。

這也多少與工巧明有關。而文中未提到有關內明即因明的內容。

末了,承先啟後,問到由第七地登第八地不退轉菩薩的心中,生起何心?

由第七地登第八地不退轉菩薩的心中,由大悲所繫。

「由大悲所繫」,呼應了最初的克己利他,慈心不殺的大悲心,為第七地菩薩的主
要修習內容。

(八)第八地

第八地,稱為「生誕因緣地」(janmanideśa) 〈八地品〉96 。此
,記載於《大事》
品說明過去菩薩從初地展轉至第七地間培植善根所遇到的佛之名,共舉了聖者的部類最
初的 100、第二的 100、第三的 51,共 251 佛。而第八地菩薩實際的內容,卻記載於〈四
地品〉裡。〈四地品〉裡,提到趣入不退轉狀態的菩薩,知道以何行為不適當的,而不

95
(1)三十二種文字。詳見 JONES, p.107;藤村隆淳,p.231。
(2)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brāhmī puṣkarasārā kharostī yāvanī brahmavāṇī puṣpalipī
kutalipī śaktinalipī vyatyastalipī lekhalipī mudrālipī ukaramadhuradaradacīṇahūṇāpīrā vaṅgā sīphalā
tramidā dardurā ramaṭhabhayavaicchetukā gulmalā hastadā kasūlā ketukā kusuvā talikā jajarideṣu
akṣabaddhaṃ)
96
JONES, p.108-110;藤村隆淳,p.232-236。
24
實行97,以偈頌表達,重點整理如下:

[1]
諸菩薩大名稱者,如同不奪父、母、阿羅漢一般,不奪走(生物)之命。
[2]
菩薩不破壞僧伽,菩薩不破壞塔,菩薩不對如來懷有惡意。
[3]
菩薩不以顛倒見解行諸不善行。不失少業,何況大業哉?
[4]
即使輪迴於諸生死,不起於宿世的不正見解。何以故?這是基於法的妙義、功德、
及宿世的智慧。
[5]
坐著或躺在樹下,即使憤怒的場合,也不傷害(樹木的)葉。
[6]
最勝人實踐十善業道,不發起殺害他人的咒術。
[7]
與(善)業結緣者,從(世俗的)好奇心遠離者,即使不幸也不退縮,即使繁榮
也不增長。
[8]
身業、口業、意業,如同諸意樂清淨,而到達布施(行)的最勝。
[9]
已到達第八地以上的彼等不退轉,被世間尊敬者,一向實踐清淨的業。
[10]
從初地到第七地之間,於這些諸地,最上人們實踐雜業。
[11]
大人士,一面實踐以這些為首(代表)的行為,是為了世間的憐憫,而圓滿十地
的。

至第八地止,菩薩可說是真正的不退轉。對於第八地的菩薩的內容裡,有一項對於
菩薩觀及其關注的課題,那就是關於菩薩墮惡趣的問題。《大事》裡的說法是如何的?
如下:

問:「不退轉的菩薩是否如凡夫墮入惡趣(apāya)?或如凡夫墮入低的世界

(avarāvara)?」

答:「這些不退轉傾向的菩薩,在這七地的期間,無論任何方式、任何理由、任何

時間,或任何偶然的機會,絕對不會墮入地獄,不會墮入畜生的「世界」,也絕貧

窮或下劣的。」98

這裡說明了,第八地菩薩之前的前七地之菩薩,是不墮惡趣的。這與說一切有部的

97
藤村隆淳,p.200:yāni karmāṇi sevante bodhisatvā vijānatha / asthānatāye na sevante yāni tāni
vijānatha //
98
藤村隆淳,p.202:ye ime bho dhuta-dharmadhara bodhisatvā avaivartikadharmā te saptasu bhūmiṣu
na kathañcitkiñkadācit yadṛcchayā nirayaṃ pi gacchanti tiryagyoniṃ vā gacchanti daridrā vā
bhavanti durbalā vā//
25
法救論師的看法相同,即菩薩自初發心即不墮惡趣99。這與至無生忍的菩薩方不墮惡趣
或生下賤家的說法,是不同的。100

即然不墮惡趣,那菩薩的又是以何身份出現呢?

然,此不退轉的菩薩是可以成為梵天、別的梵天、帝釋天、Upendra 天、夜叉主神、

夜叉、龍、龍王、乾闥婆、乾闥婆王、轉輪王、地方之王、大臣的首長、長者、地

方的首長、王子、長者之子、
(王的)第一妃之子、
(眾人的)指導者、具有勇氣者。

更進一步,成為具足力量者、被瞻仰之人、被表示敬意之人、被尊敬的、被眾人所

愛好之人、被多數人愛之人、被多數人喜歡之人、被讚賞之人、使人快樂之人、大

富之人、大勢之人,伴隨大眷屬之人、具備大力之人、具偉大光輝之人。

在《大事》裡,上來提到初發心菩薩以來,就不墮惡趣。然,在這七地之間的菩薩,
是有可能墮惡趣的。如下文:

然,若任何時候,或是以任何方式,當菩薩在七地裡,誹謗聖者(āryvpavāda)

這會遭致阿鼻地獄或別的地獄。

菩薩不投生為鬼道、或阿修羅道。菩薩不投生為下等的畜生、或生於北俱盧洲

99
「……不知在法救的見地,菩薩不是九十一劫不墮惡趣,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78:
而是從發心以來就不入惡趣。菩薩的智慧(好施與勇猛)不退,對於滅盡定,能入而不願意入;對於
惡趣,菩薩沒有得非擇滅,可能墮入而不會入。這都是與聲聞不同的,是凡夫而有超越聲聞聖者的力
量,真是希有難得!」
100
《大智度論》卷 27〈1 序品〉(大正 25,262b3-4):
「上位菩薩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不墮聲聞、
辟支佛地;亦不從頂墮」

26
(Uttarakuru)、女人、黃門,只會受墮下地獄的結果。101

這裡傳達了一項重要的訊息,即自初發心起,雖可說不墮惡趣。然,若未不退轉,
成為第八地的菩薩,於前七地的菩薩,由於誹謗聖者,是會墮到地獄的。而且只會墮入
地獄,不會墮到其他的惡趣(鬼道、阿修羅道、下等的畜生)。

接著,文中說到「菩薩在全部十地中,生為人,具足一切肢分、具備諸根。」102

文中沒有解釋,意義不明。筆者以為此文的意義應該是:就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
的菩薩而言,在全部的十地裡,若生為人類(有的菩薩為龍王、乾闥婆等),菩薩是具
備諸根的,四肢健全。

除此之外,若(前七地的)菩薩,殺害聖者,菩薩也是會墮入地獄的,如下:

若菩薩殺害另一菩薩,或佛弟子,或預流聖者、辟支佛,菩薩爾時墮入地獄。103

無論前七地的菩薩殺生、盜取劫掠、造惡業,這些是不會導致墮入地獄的。於此,

菩薩未發願前所造的惡業,是隱而不現的,如鹿群躲於大石後。104

若菩薩未證得發起誓願的心,這使菩薩成熟其在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與

第七地相對應的果報,最後,以甚至比喻以頭痛(śīrṣaparitāpa)為承受其異熟果。

101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yadi kecit kathaṃcit āryāpavādahetoḥ saptasu bhūmiṣu
vartamānā avīciṃ mahānirayaṃ gacchanti atha khalu pratyekanirayaṃ gacchanti / preteṣu
atyantakāyeṣu nopapadyanti / asureṣu nopapadyanti / kṣudratiryagyoniṃ na gacchanti /
uttarakuruṣu na upapadyanti / strītvaṃ na gacchanti / vipaṇḍakatvaṃ na gacchanti
102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atha khalu sarvāsu daśabhūmiṣu puruṣā bhavanti
sarvāṃgapratyaṃgopetāḥ avikalendriyā //
103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yaś ca bodhisatvo bodhisatvaṃ jīvitād vyaparopayati
samyaksaṃbuddhaśrāvakaṃ vā śrotāpannaṃ vā ye vā satvā pratyekabuddhatvāya viniṣṭhās
tathārūpaṃ pudgalaṃ jīvitād vyaparopayitvā nirayaṃ gacchati //
104
Émile Senart,Mahāvastu-Avadana:yaṃ bodhisatvāḥ saptasu bhūmiṣu prāṇātipātaṃ vā karonti
adattaṃ vā haranti sarvaparipūrṇaṃ vā akuśalakarma na samarthaṃ bodhisatvaṃ nirayaṃ nayituṃ
// yāni ca karmāṇi bodhisatvaiḥ purato praṇidhānasyopacitāni akuśalāni tāni ca
prathamacittotpādāya āvṛtāni tiṣṭhanti yathā mahatā śailena mṛgasaṃgho //
27
因此,可以這麼說,入第八地的菩薩,才可說是真正的不退轉。此時的菩薩,是不
墮惡趣、不生下賤家的。前七地的菩薩,有二因緣是會墮入地獄的,即誹謗聖者及殺害
聖者。誹謗聖者,只會導致菩薩墮入地獄,而不墮入其他惡趣。另外,前七地的菩薩,
自初發心已,其未發心前所造的惡業,隱而不顯,如鹿群墮於大石後。但是,菩薩若對
於發起的誓願不堅固(若菩薩未證得發起誓願的心),這會導致相對應的果報現起。以
頭痛為譬喻,即使是很小如頭痛般的造作,也會招感、引發果報現前。

入了第八地(不退轉)的菩薩,如來是以何為教誡?

如來用譬喻、本生經,針對自制(dama)
、布施(dāna)
、禁戒(saṃvara)教誡開

示這類菩薩。

這裡有類似三福業(布施、持戒、禪定)的內容,只不過自制是否與修定有關,仍
待考究。

下來的問題也是一個修習菩薩行者所關心的問題,那就是關於本生經中菩薩的難
行,是在何時才可進行的。如下:

問:「菩薩於何地能實踐由勝利者(佛)所開示的本生經所說的(難行能行)菩薩

行?」

答:「第八地。」

問:「菩薩於何時捨棄所有,難行能行?」

答:「從第八地始,菩薩捨棄所有,難行能行。

進入第八地,菩薩當被視為正等覺者,自此時始,彼等成為不退轉。

入第八地的菩薩的德行行為(ceṣṭā),又是如何?如下:105
[1]
自此以後,菩薩獲得甚深禪定,智慧純淨。
[2]
自此以後,菩薩生起(如)熾燃的智慧。

105
藤村隆淳,p.205-207。
28
[3]
自此以後,菩薩說以智慧為先導的話。
[4]
自此以後,菩薩以應蔑視故,放棄壽命。
[5]
自此以後,菩薩隨從清淨的出生。
[6]
自此以後,菩薩享受清淨的體相。
[7]
自此以後,菩薩開始成為隨心所欲的體相。
[8]
自此以後,菩薩成為和神一樣的境界。
[9]
自此以後,為「破外道」或「破有」者。
[10]
自此以後,蔑視諸欲,讚賞寂靜。
[11]
自此以後,成為最重要最尊貴的說話者。
[12]
為天中天或著名正等覺的弟子。
[13]
(諸佛)入滅後,為法的演說者。被諸佛勸請教導佛法:「智者,要開示法,要
繼承聖仙的法幢。」
[14]
自此以後,菩薩教導許多眾生成就阿羅漢,
[15]
自此以後,菩薩教導許多眾生成就有學地。
[16]
自此以後,諸有智者、天神、夜叉、諸密跡(Guhyakas)
、追隨菩薩摩訶薩,直
到到達自在。
[17]
自此以後,這種形相,在與天神共的世界裡,為最勝的。
[18]
自此以後,菩薩的外貌、威光、名稱、名聲、力量,不與世間的人等同,為最勝
的。
[19]
由諸佛已不出現在世間來看,彼等(菩薩)成為具五神通(abhijñā)者。
[20]
讚歎出家,為見到愛欲過失者。
[21]
自此以後,諸阿修羅與梵天,敬仰菩薩的德仁心,合掌而來。

再來,第八地的菩薩,已是開始教化眾生、成熟有情的了。

不退轉菩薩為轉輪聖王以何方式教導眾生?以何方式攝受眾生?

[1]
不退轉菩薩致力於以十善業的教導: 、[2]
不殺生(mā bhāvantu prāṇivadham)

、[3]守護他人妻(rakṣitavyāniparadāṇi)
不與取([mā bhāvantu]adattaharaṇam) 、

避開(varjayitavya)[4]妄語(anṛta)
、[5]兩舌(piśuna)
、[6]惡口(paruṣa)
、[7]輕佻

、[8]貪欲(abhidhyāśana)
無意義之語(abaddhapralāpa) 、[9]瞋恚(vyāpāda)
、[10]

邪見(mithyādarsana)

29
第八地的菩薩為轉輪王時,具有七寶,即輪寶(cakraratana)、象寶(hastiratana) 、
馬寶(turugaratana)、寶珠寶(maṇiratana)
、女寶(strīratana)、長者寶(gṛhapatiratana)

。而文中也提及輪王是以何因緣具有此七寶的。106
臣寶(pariṇāyakaratana)

有些內容,發覺《大事》與《大毘婆沙論》
、《異部宗輪論》
、《論事》有關,但不在
此贅述,列表如下:
《大毘婆沙論》: 《大事》
107
修妙相業時,捨五劣事,得五勝事
一、捨諸惡趣,恒生善趣 這些不退轉傾向的菩薩,在這七地的期間,無論
二、捨下劣家,恒生貴家 任何方式、任何理由、任何時間,或任何偶然的
機會,絕對不會墮入地獄,不會墮入畜生的「世
界」,也絕貧窮或下劣的。
三、捨非男身,恒得男身 菩薩在全部十地中,生為人,具足一切肢分、具
四、捨不具根,恒具諸根 備諸根
[3]
五、捨有忘失念,恒得自性生念 菩薩不以顛倒見解,行諸不善行。不失少業,何
況大哉?
[4]
即使輪迴於諸生死,不起於宿世的不正見解。何
以故?這是基於法的妙義、功德、及宿世的智慧。

《異部宗輪論》、
《論事》菩薩的超越 《大事》第八地菩薩以上的功德
《異部宗輪論》
[5]
⚫ 一切菩薩入母胎中,皆不執受羯刺藍、 自此以後,菩薩隨從清淨的出生。
[6]
頞部曇、閉尸、鍵南為自體。 自此以後,菩薩享受清淨的體相。
[7]
⚫ 一切菩薩入母胎時,作白象形。 自此以後,菩薩開始成為隨心所欲的體相。
108 [8]
⚫ 一切菩薩出母胎時。皆從右脇。 自此以後,菩薩成為和神一樣的境界。
[18]
⚫ 菩薩為欲饒益有情,願生惡趣隨意能往 自此以後,菩薩的外貌、威光、名稱、名
109
聲、力量,不與世間的人等同,為最勝的。
110
《論事》:自在欲行論
⚫ 菩薩因自在欲行,行墮處,入母胎,從
異師修他難行苦行。

(九)第九地

106
JONES, p.85-86;藤村隆淳,p.207-208。
107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 176(大正 27,887a3-15)。
108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c6-9)。
109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c10-11)。
110
日譯《南傳大藏經》卷 58,p.435。
30
第九地,稱為「王子地」
(yauvarājyatā) 〈九地品〉111。此品只敘
,記載於《大事》
述第九地菩薩所遇到的諸佛名號,共舉了聖者的部類最初的 100、第二的 100、第三的
52,共 252 佛。

(十)第十地

,記載於《大事》〈十地品〉112。此品提到諸
第十地,稱為「灌頂位」(abhiṣeka)
菩薩積集善根,完成所應作的,經過第九地,滿足第十地,登兜率天後,熱望生於人間,
以其最後生的誓願入母胎。說明菩薩(最勝人)的奇特未曾有法——辟支佛所無、自在
者所無、有學凡夫等所無。

有關菩薩(最勝人)奇特未曾有之事,有七種具足,即
[1]
入胎具足(garbhāvakrātisaṃpanna)
[2]
胎住具足(garbhasthitisaṃpanna)
[3]
生誕具足(jātisaṃpanna)
[4]
母具足(janetrīsaṃpanna)
[5]
出家具足(abhiniṣkramaṇasaṃpanna)
[6]
精進具足(vīryasaṃpanna)
[7]
智慧證得具足(jñānādhigamanasaṃpanna)

然,《大事》裡只記載了入胎具足、胎住具足、生誕具足、出家具足。上來,概要
介紹《大事》裡關於菩薩十地的主要內容。是整理表如下113:

十地 實踐的內容 退轉 本生談
的原

初地 一 以捨為第一、八種正 12 因 誹 初發心、最初的誓願
般 行 謗
二地 化 20 種意樂 28 因 聖
三地 的 趣向捨 14 因 者 為得善說偈的本生談
四地 菩 認識一切存在為不可 7因 、 轉輪王得七寶的本生談
薩 靠(不實、虛幻) 殺
(第四地以外,還有關於初地~七地、第

111
JONES, p.110-112;藤村隆淳,p.237-241。
112
JONES, p.112-124;藤村隆淳,p.241-270。
113
改編自藤村隆淳,p.277。
31

八地記載)

五地 菩薩見一切的存在 4因 , 尊敬諸菩薩、關於所供養的十人(正等覺
(有)為貪欲、瞋恚、 退 者)的本生
愚癡所熾燃 轉
六地 知佛剎土事 2因 入 列舉佛剎土與 30 項無邊際之事
七地 大慈悲行的實踐 惡 ⚫ 釋尊過去生中為王、龍王、獅子、商
趣 隊隊長的本生談
⚫ 40 項不退轉菩薩的行為
⚫ 關於菩薩出世間性與隨順世間的記述
八地 釋 知道以何行為不適當
列舉 251 人的佛名。
(第八地的實踐內容於〈四地品〉中
尊 的,而不實行

敘述)

九地 列舉 252 人的佛名。
十地 ⚫ 七種具足與菩薩的入胎、胎住、生母、誕生、占相之前的本生談;正等覺具
足的福德(五眼、十力、十八不共法)等。
⚫ 前世的善行於現世受眾多家寶的本生談、菩薩(前生)贈最高的贈禮之四句
簡短語。

五、十地說綜合討論

(一)略論「大事十地」的概略意義

印順法師從平川彰《初期大乘佛教之研究》,敘述「大事十地」的概要,從日本學
者對各種十地的比較中,了解「大事十地」的概略意義114,如下表:

部派十地與大乘十住/地的對照
十地(大事) 十住115 十地116

114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81-1084。
115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8〈11 菩薩十住品〉(大正 9,444c28-445a2):
「一名初發心,二名治地,三名
修行,四名生貴,五名方便具足,六名正心,七名不退,八名童真,九名法王子,十名灌頂。諸佛子!
是名菩薩十住」
116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34〈26 十地品〉(大正 10,179b22-25):
「一者、歡喜地,二者、離垢地,三
者、發光地,四者、焰慧地,五者、難勝地,六者、現前地,七者、遠行地,八者、不動地,九者、
善慧地,十者、法雲地。」
32
1. 難登地 初發心住 歡喜地
2. 結慢地 治地住 離垢地
3. 華莊嚴地 修行住 發光地
4. 明輝地 生貴住 焰慧地
5. 廣心地 方便具足住 難勝地
6. 妙相具足地 正心住 現前地
7. 難勝地 不退住 遠行地
8. 生誕因緣地 童真住 不動地
9. 王子地 法王子住 善慧地
10. 灌頂地 灌頂住 法雲地

然,就《大事》裡的一些內容,筆者想試著提供與文中不同的看法:

⚫ ,是初發心。117
《大事》初地「難登」

在《大事》初地「難登地」的內容,提到菩薩的初發心及最初的誓願,因此與「初
發心住」,可說是相合的。然,為何稱為「難登地」
,是值得留意的。依上一章第二
地菩薩的內容,難登之處(durārohāṃ)
,指的是第二地。因此,
「難登地」的意義,
應該不是指難登入初地,而是指難登入第二地。如菩薩因 12 原因迴轉入初地,正
好說明了菩薩不易登入第二地。

⚫ 第五地「廣心」
,從佛出家,修相應行(Yogācāra)
,與十住的「修行住」
,《般若》

的「久學」相當。

從佛出家,修相應行,應該是誤解。如上章,應該是「雖(菩薩)依佛的教導出家,
卻與別的瑜伽者共住」。但是,就上文的討論,第五地的菩薩的確與止觀的修習很
,是與止觀有關的。118
有關係。「廣心」

⚫ 第八生誕因緣,第九王子,第十灌頂,這是以世間正法化世的輪王,比擬以出世法

117
案:下來粗標楷體為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原書之原文。
118
《長阿含經》卷 13(大正 01,86a23-29):
(1) 「彼以定心,清淨無穢,柔濡調伏,住無動地,一心
修習,證他心智。彼知他心,有欲、無欲;有垢、無垢;有癡、無癡;廣心、狹心;小心、大心;定
心、亂心;縛心、解心;上心、下心;至無上心,皆悉知之。譬如有人,以清水自照,好惡必察。比
丘如是,以心淨故,能知他心。」
《大智度論》卷 20〈1 序品〉(大正 25,209a29-b20)
(2) 。
33
化世的佛。119

⚫ 第八地「生誕因緣」,是具備了誕生成佛的因緣,與「生貴住」相近。

第八地裡的「生誕因緣」,就上來文中的內容,應該不是指菩薩具備誕生成佛的因
緣,而筆者以為,《大事》十地裡,以世間正法化世的輪王,比擬以出世法化世的
佛,應該只有第九「王子地」及第十「灌頂地」。原因如下:
一、 菩薩誕生成佛的因緣,是在《大事》第十地的「生誕具足」談論。而且,
,似乎也沒有這個意義120。
「生貴住」
二、 筆者以為,就《大事》裡第八地的內容,
「生誕因緣」
,是以第八地菩薩因
不退轉,不墮惡趣、不生下賤家,以及前七地的菩薩有可能退轉(如誹謗聖者
等),墮惡趣為主題探討的。
三、 考「生誕因緣」的梵文 janma-nideśa,是沒有如上所說的意涵的(誕生成
佛的因緣)。nideśa,有方向、近鄰、命令的意思。121 若取「方向」為義,即
是菩薩生誕的趣向,也就與在第八地裡討論的菩薩是否墮惡趣、生下賤家的主
題符合了!Har Dayal 於其著作翻為“ascertainment of birth”122,意思是「對
出生的確定」,也比較符合梵文原意。不知是何因緣把此字翻成「生誕因緣」 ,
使讀者的思考被曲解了。

⚫ 「……。然《大事》的「生誕因緣」在八地,而「生貴住」是四住,有點不一致。」

印順法師也許覺得不妥,寫了上述的評語,並引用《大智度論》的「有二種菩薩家:

有退轉家,不退轉家」123,說明生菩薩家,或生在如來家,如王子的生在王家一樣,

所以菩薩家有可退的,不可退的,而認為說:
「生貴住」約可退說,
「生誕因緣」約

不可退說。並另舉《般若經》「欲生菩薩家,欲得鳩摩羅伽(童真)地,欲得不離

119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7-138。
120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8〈11 菩薩十住品〉(大正 09,445b10-18):
「諸佛子!何等是菩薩摩訶薩生貴住?此菩薩從一切聖法正教中生,修十種法。何等為十?所謂:信
佛不壞,究竟於法,寂然定意,分別眾生,分別佛剎,分別世界,分別諸業,分別果報,分別生死,
分別涅槃,是為十。諸佛子!彼菩薩應學十法。何等為十?所謂:學分別去、來、今佛法,修行去、
來、今佛法;具足去、來、今佛法,平等觀察一切諸佛。何以故?欲使明達二世等觀,有所聞法,即
自開解,不由他悟。」
121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 HTML Version 0.1b:command, direction, vicinity,
neighbourhood.
122
Har Dayal,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p.275.
123
《大智度論》卷 29〈1 序品〉(大正 25,275b14-15)。
34
諸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124。末了,總結說:
「不離諸佛」,依《般若經》〈方便

品〉,是法王子住。所以這三句的次第,是生菩薩「不退」家;童真;不離諸佛是
「法王子住」。這可能與十住的「生貴住」不合,反而近於《大事》的「生誕因緣」,
不過在「不退」與「王子」間,增列一「童真位」而已。

⚫ 《大事》的十地說:初地是凡夫而自覺發心的階位。第七地是不退轉地。125

⚫ 第七地「難勝」
,住不退轉,與十住的「不退住」相合。……。第五「難勝地」
,與

《大事》第七「難勝地」
,名稱一致。……。
「難勝」的名稱相同,內容也部分相合,

可見這二者間所有的關係。

在《大事》裡,「退轉」這個字,是很玩味的。幾乎每一地都會提到退轉,如於「此
地」,說明菩薩如何從「彼地」退轉回「此地」。這不像華嚴系統的十住說,於「此
地」應具足何法的解說方式。因此,有時會難以確認不退轉的位次。印順法師定義
第七地為不退轉地。然,就《大事》的內容,前七地,還是會退轉的,如誹謗聖者
或殺害聖者,前七地的菩薩是會墮入地獄的。而處在「生誕因緣地」的菩薩,才真
正的不退轉。這也許受了《華嚴》十住的第七住「不退住」的影響。而且,
《華嚴》
的「不退住」126的內容,是否是指不退轉,還待考。上來有一些複雜,歸納如表下:
-
《智論》 《大事》 《華嚴》十住 《般若經》
有退轉家 4 生貴住
7 難勝地(依《大事》

不退轉家 7 難勝地(依印順法師) 7 不退住

124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 1〈1 序品〉
(大正 08,219b19-21)
:「欲生菩薩家、欲得童真地、欲得不離
諸佛者,當學般若波羅蜜。」
125
印順法師,《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37。
126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6〈15 十住品〉(大正 10,85a14-b2):
「佛子!云何為菩薩不退住?此菩薩聞十種法,堅固不退。何者為十?所謂:聞有佛、無佛,於佛法
中,心不退轉;聞有法、無法,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無菩薩,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
有菩薩行、無菩薩行,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有菩薩修行出離、修行不出離,於佛法中,心不退轉;
聞過去有佛、過去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未來有佛、未來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現
在有佛、現在無佛,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佛智有盡、佛智無盡,於佛法中,心不退轉;聞三世一
相、三世非一相,於佛法中,心不退轉。是為十。佛子!此菩薩應勸學十種廣大法。何者為十?所謂:
說一即多、說多即一、文隨於義、義隨於文、非有即有、有即非有、無相即相、相即無相、無性即性、
性即無性。何以故?欲令增進,於一切法善能出離;有所聞法,即自開解,不由他教故。」
35
8 生誕因緣地 1 生菩薩「不退」家
8 童真住 2 童真
9 王子地 9 法王子住 3 不離諸佛

「難勝地」的難勝,又是什麼意義呢?這或許是取不退轉與此地的菩薩的德行

為義,如文中的第[7] 「憐憫深、打擊戰勝壓迫、心懷不被惡法打敗的心、保持不動

搖的心、(保持)不被催伏(的心)、(保持)難被擊潰、打敗(的心)、具備勇健、

具備捨(的心)、具誓願。」127形容菩薩的心是難被擊潰的。難被擊潰,梵語即是

durjayā。

(二)
《大事》十地名目的安立

《大事》裡,除了在〈總說十地品〉128,有提及十地各個的名目,在個別〈初地品〉,
乃至〈十地品〉,只是提及位於第幾地的菩薩。而十地的名目,有何意義呢?除了上來
為配合綜合討論而作說明的「難登地」、
「廣心地」 、
「難勝地」、
「生誕因緣地」、
「王子地」、
「灌頂位」
,可以從各品的內容略作探究,其餘的如「華莊嚴地」、「明輝地」、
「妙相具
足地」
,暫時不明為何之所以安立。印順法師認為「妙相具足地」,似乎可以解說為胎內
的根相等具足129,而《大事》裡也沒有這樣的意向。

比較特別的是「結慢地」(baddhamāna)。「結」,梵文 baddha,是 bandh 的過去


被動分詞,意為所繫縛130,採用意譯;而「慢」 ,梵文 māna,有意見、觀念、意志等意
思131,採用音譯。就字義而言,應該是說所繫縛的心。而這裡指的,應該是第二地菩薩
的心,應繫於二十種意樂吧!

(三)
《大事》十地的體系

127
藤村隆淳,p.228: sānukrośāśca vimardasahāśca aparyādinnacittāśca alolitacittāśca durdharṣāśca
durjayāśca satvayuktāśca tyāgasaṃpannāśca pratiājñāsaṃpannāśca bhavanti.
128
JONES, p.60,n2: “difficult to enter”, “fastening”, “adorned with flowers”, “beautiful”, “expansion of
the heart”, “lovely”, “difficult to conquer”, “ascertainment of birth”, “installation as Crown Prince”,
“Coronation”. Har Dayal: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1932), pp.273ff.
129
印順法師, 《如來藏之研究》p.63。
130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 HTML Version 0.1b:bound, tied, fixed, fastened,
chained , fettered.
131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 HTML Version 0.1b:opinion, notion, conception, idea.
36
綜合上來菩薩四行與十地的討論。自行,雖仍未發起成佛的誓願,然其偈頌與難登
地菩薩未發起成佛的誓願,是一樣的。不退行,說明不退轉菩薩為了菩提,是不迴轉的,
即是第八地菩薩以上的內容。從第二地至第七地,就是順行了。這二者的開合,可以歸
納為下:
自行

願行 難登地

順行 結慢地→華莊嚴地→明輝地→廣心地→妙相具足地→難勝地→

不退行 →生誕因緣地→王子地→灌頂地

山田龍城,於其著作《大乘菩薩道の史的研究》132,談到關於般若系與華嚴系的修
行道之交涉與發展,認為《大事》十地(本生十地),是很早期的作品,是影響後期華
嚴十住、十地的初源,並判之屬於華嚴系統的。神林隆淨的《菩薩思想的研究(上)》133,
提到十地各不退轉;次第不明,令人覺得是漫不經心的記錄下來;沒有明示十地各地上
的菩薩行,末了提出認為華嚴經的十地思想,是以此《大事》十地思想而發展。

筆者以為:如作此說,是有誤的。如上來的說明,只有到達第八地以上,才是真正
的不退轉。而且,《大事》的十地,不止有其獨到的內容,好比文中仍可看出大眾系的
思想,還有記載菩薩所實踐的,退轉的原因,以及菩薩墮惡趣的問題。這怎能說次第不
明,內容不清呢?與其做如是說,不妨說《大事》的十地說是自有體系的,不能完全將
之對比華嚴十住的內容而揣測之。所謂自有體系,並非完全脫離其他的十地(十住)學
說,而應該是有互相交涉影響的。這如印順法師的看法,認為《大事》十地與華嚴十住,
應該是同時流出,時間約在「中品般若」的時代。別別的集出流通,在同一時代(略有
先後),同一學風中,當然會有共通性;住與地也相互的通用。134

(四)
《大事》的不退轉與大德法救的菩薩觀

132
山田龍城,
《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p.265。
133
神林龍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5《菩薩思想的研究(上) 》,p140。
134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083-1084:
所以,我以為「下品般若」階段,還沒有十地說,十地是「中品般若」時代(西元五0──一五0)流
行的傳說。
『修行本起經』等,泛說「十地」
,「中品般若」說沒有名目的十地(與十住相比,
『般若經』
已有發心,新學,應行,生貴……不退,童真,法王子,灌頂──八位名稱)
,應該早一些。在另一學區,
有「大事十地」
、「華嚴十住」說的成立,然後是「華嚴十地」說。別別的集出流通,在同一時代(略
有先後)
,同一學風中,當然會有共通性;住與地也相互的通用。
「大事十地」與「般若十地」
,是從凡
夫發心,向上修行成佛的過程;不離人間成佛的形式,與佛傳所說的相通。
「華嚴十地」的成佛歷程,
就大大不同了!
37
在《大事》裡,於第八地時,提到了菩薩不墮惡趣的主題。而筆者在寫作的過程
中,發現《大事》裡的菩薩觀,與說一切有部持經譬喻師大德法救135的菩薩觀,有很類
似的見地。對於菩薩是否墮惡趣,大德法救的看法是如何的呢?如《尊婆須蜜菩薩所集
論》

尊曇摩多羅作是說:(菩薩墮惡道)此是誹謗語;菩薩方便不墮惡趣。菩薩發意以

來,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犁,不入畜生、餓鬼,不生貧窮處裸跣中。何以故?

修行智慧,不可沮壞。

復次,菩薩發意,逮三不退法:勇猛,好施,智慧,遂增益順從,是故菩薩當知不

墮惡法。136

若連貫到《大事》裡,大德法救的「菩薩發意以來,求坐道場,從此以來,不入泥

犁,不入畜生、餓鬼,不生貧窮處裸跣中」,正是與《大事》裡菩薩自初發心起,就不

墮惡趣,生下賤家。而《大事》更進一步說明,若前七地的菩薩,誹謗聖者,或是殺害
聖者,還是會墮入地獄的。這二大因素,或許就是印順法師提到的菩薩不墮惡趣,但還
是有可能的。137而是什麼方便,使菩薩不墮惡趣?依大德法救,菩薩發意時,得到三不
退法:勇猛,好施,智慧138。這是與有情的三特勝有關。筆者覺得此三不退法,是可以
對應到《大事》〈初地品〉所提到的菩薩八種正行的內容。附上相關的內容,配對如下:

大德法救 《大事》〈初地品〉的八種正行 有情三特勝 菩薩三心


[3] [4] [6] [8]
勇猛 不懈倦、 不慢心、 有勇氣、 堅 勇猛勝 信願

[5]
智慧 修習一切聖教、[7]隨順世間智 憶念勝 智慧

135
印順法師,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50:
「法救菩薩」,繼承法救學風的,為『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的作者──婆須蜜 Vasumitra 菩薩。法救比
『發智論』主要遲一些,約在西元前一、二世紀間。法救是持經譬喻者,為說一切有部四大師之一,
對菩薩的觀念,卻與大眾部系的見解相近。
136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 8(大正 28,779c18-24)。
137
印順法師, 「對於惡趣,菩薩沒有得非擇滅,可能墮入而不會入。」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78:
138
印順法師, 「三不退,是人類所以為人的,勝過天上的三種特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378:
勝的不退。智慧、好施、勇猛,與智、仁、勇相合;好施正是利他德行的實踐。」
38
[1]
好施 捨、[2]大悲 梵行勝 慈悲

於智慧的部分,修習一切聖教,顯出大眾部行者對聞、思慧的重視,並且不忽視隨
順世間的知識。而大德法救於三不退法,是更重視智慧,重視般若的力用的。如說菩薩

「修行智慧,不可沮壞」。印順法師認為,這即是《雜阿含經》卷 28 裡所說的:
「假使

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139。說一切有部是主張有世間正見,
140
而大眾部卻是主張無世間正見。 《大事》裡無提及為何前七地的菩薩不墮惡趣的理由,
卻非常重視初發心時的力用,如說菩薩發心前的惡業,隱而不現,卻因為發起的誓願不
堅固,而因如頭痛般的造作引發果報。

(五)
《大事》第五地的二項討論
在第五地裡,第[2]與第[4]項菩薩從第六地退墮入第五地的不明翻譯,試著於此討
論。的內容值得注意的是於上所提到的於「第八(預流向),不渴求頭陀的苦痛,怖畏
141
修習」 。這是什麼意涵呢?英譯與日譯,有著不同的解讀,如

(1)J.Jones: hankering after the sensations which are abjured by a convert, they turn
away in fear from self-development. 142
(2)久野:於見道第八忍時,捨棄聖教的願求,而怖畏修道。143
(3)福井:雖渴望杜多行(持者)的感覺(漸入須陀含向的)第八人(所謂最低的階
段),卻怖畏修習。144
(4)藤村:於第八(預流向),不渴求頭陀的苦痛,怖畏修習。145

從上來的節錄,可以看出各個學者對於此句的梵文,理解是不同的。縱使譯出了,
也不知表達什麼意涵,也不能為什麼菩薩會因此從第六地退轉至第五地。因此,筆者也
想試著探究一番。筆者以為,由於此梵文的前後義,《大事》裡是沒有多大的交代。因
此,不應過度局限於文字的探討,而應該取文句中表達的意涵,重視菩薩為何退墮至第
五地,才能對此句有多少的了解。

139
《雜阿含經》卷 28(大正 02,204c11-12)。
140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c22)。
141
藤村隆淳,p.214:aṣṭamake dhutavedanāgṛddhā bhāvanā uttrasanti.
142
JONES, p.94.
143
藤村隆淳,p.272,n.50:見道第八忍において聖教の願求を振り棄てて修道を恐る。
144
藤村隆淳,p.272,n.50:杜多行(持者)の感覺を切望して(漸く須陀含向の)第八人(と云う最低
の階段)としていながら、修習を恐れる。
145
藤村隆淳,p.272,n.50:第八(預流向)において、頭陀の苦痛を求めず、修習をおそれる。
39
首先,先來對此句的梵文,大略了解一番。上來的四說,會有不一的原因,其中來
自於對 dhutavedanāgṛddhā 梵文見解不一。先列表:

aṣṭamake dhutavedanāgṛddhā bhāvanā uttrasanti


146
dhuta vedanā gṛddhā/
agṛddhā
(1)J.Jones a convert abjured sensations Hankering from self- they turn
after development. away in
(gṛddhā) fear
(2)久野 見道第八忍 捨棄 聖教? 願求 修道 怖畏
時 (gṛddhā)
(3)福井 第八人(所謂 杜多行 感覺 渴望 修習 怖畏
最低的階段) (持者) (gṛddhā)
(4)藤村 於第八(預流 頭陀 苦痛 不渴求 修習 怖畏
向) (agṛddhā)

⚫ (1)至(3)採取肯定式的 gṛddhā;而(4)採取否定式的 agṛddhā。gṛddhā,


有染著、愛樂、貪愛等意思。147
⚫ Dhuta,除了一般佛教所指的頭陀行,還有捨棄、放棄、滅等義。148(3)與
(4)取一般的頭陀行之義;而(1)與(2)取捨棄之義。筆者傾向取「頭陀
行」義。頭陀,在佛法的修行上,有其特別的用法。
⚫ Vedanā,有苦痛,或感受的意義。
(1)與(3)取感受義;
(4)取苦痛義。
(2)
的意義不明。
⚫ aṣṭamake,aṣṭamaka 的位格,指的是第八人(預流向)
。(2)翻成「於見道第
八忍」,也是不妥的。

上來有多種不同的組合,使讀者難以理解文中的意涵,更無法理解為何因此菩薩從
第六地退轉,退轉入第五地。因此,應先了解幾個關鍵:第八人、頭陀,再來揣測其義。
首先,這要追溯到大眾部自身教義。首先,大眾部的行者認為,在預流向,是可以久住

「第八地中亦得久住。」149的。在大眾部的共說裡,認為
的,如《異部宗輪論》卷 1:

有一類修行人,是可以在預流向(第八地)久住。若依有部,見道位十五心(預流向)

至第十六心修道位,是極快的,因此不談久住。以意推測,此處大眾部的「第八地中亦

146
荻原雲來,
《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p.1276:vedanā(f)
:苦痛;
(n):知覺,感受。
147
荻原雲來,《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p.432。
148
荻原雲來,《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p.645。
149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c20)。
40
得久住」,應該還是凡位的(如第二章裡討論,大眾部的預流向未必如有部所理解的十

五心如上討論,而類似有部的四善根)。換言之,既然能久住,就能不入初果,進入聖
位;進入聖位,即不能久處生死度眾生了。

再來,留意到般若系統的十地說,如《大智度論》卷 75〈57 燈炷品〉:

「性地」者,聲聞人,從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於菩薩,得順忍,愛著諸法實相,

亦不生邪見,得禪定水。

「八人地」者,從苦法忍乃至道比智忍,是十五心。於菩薩,則是無生法忍,入菩

薩位。

「見地」者,初得聖果,所謂須陀洹果。於菩薩,則是阿鞞跋致地。150

這裡的聲聞行位,還是隨順說一切有部的安立,與聲聞行位與菩薩行位(順忍、無
生法忍、阿鞞跋致)做了聯繫。順忍與無生法忍,與頭陀行是有關係的,如《大智度論》
卷 49〈20 發趣品〉

復次,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住四地中,應受行不捨十法。何等十?一者、不捨阿練

若住處;二者、少欲;三者、知足;四者、不捨頭陀功德;……。須菩提!是名菩

薩摩訶薩住第四地中不捨十法。151

云何菩薩不捨頭陀功德?

150
《大智度論》卷 75〈57 燈炷品〉
(大正 25,586a5-11) 。
151
《大智度論》卷 49〈20 發趣品〉
(大正 25,410, a21-27)。
41
觀諸深法忍,是名不捨頭陀功德。152

「不捨頭陀功德」者,如後〈覺魔品〉中說。無生法忍,此中以無生法忍為頭陀。

菩薩住於順忍,觀無生法忍。是十二頭陀,為持戒清淨故,持戒清淨為禪定故,禪

定為智慧故,無生忍法即是真智慧;無生法忍是頭陀果報,果中說因故。153

這有一些複雜,先列表:
《大事》 般若十地 般若十地
(三乘共十地)154 (無名目)155
聲聞 菩薩 聲聞 菩薩 菩薩
預流向 第五地 性地 順忍 第四地
156 不捨頭陀功德
(從煖法乃至
(觀諸深法忍)

世間第一法)

第六地 八人地 無生法忍 無生法忍是果報

(從苦法忍乃

152
《大智度論》卷 49〈20 發趣品〉(大正 25,413a25-26)

153
《大智度論》卷 49〈20 發趣品〉(大正 25,415b6-12)。
154
《大智度論》卷 75〈57 燈炷品〉
(大正 25,585a1-6):
須菩提白佛言:
「世尊!何等是十地,菩薩具足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
「菩薩摩訶薩具足乾慧地、性地、八人地、見地、薄地、離欲地、已作地、辟支佛地、菩薩地、
佛地——具足是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55
《大智度論》卷 49〈20 發趣品〉(大正 25,409c23-25):
「佛告須菩提:
「汝問云何菩薩摩訶薩大乘發
趣;若菩薩摩訶薩行六波羅蜜時,從一地至一地,是名菩薩摩訶薩大乘發趣。」
156
印順法師, 「以「忍」為修行的位次,是契經所沒有明
《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p.243:
說的。事實上,
《發智論》主也但說三法,並沒有加以綜合的條理。暖、頂、忍、世第一法的組成四加
行,是經文所沒有,是論師所組成的。經中說暖,說頂,是否合於這樣的次第,也還有問題。……。進
一步說,大眾部稱世第一法為性地,不是一剎那;不立四加行,還是古代素樸的教說呢!例如頂,有
部列為四加行的第二位。有的解說為登峰造極,所以到達頂,就是入正位──入正性離生了。」
42
至道比智忍,

是十五心)

見地 阿鞞跋致

(初得聖果,

所謂須陀洹

果)

《大智度論》裡,提到了不捨頭陀功德。不捨頭陀功德(dhūta-guṇa-saṃlekhā-
anutsarjanaṃ157)158,這是於菩薩順忍時,觀諸深法忍,而得無生法忍的果報。觀察的
內容,論說是「十二頭陀行」 ,是「為持戒清淨故,持戒清淨為禪定故,禪定為智慧故,
無生忍法即是真智慧」 。順忍,於有部的聲聞行地是「性地」(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 ,
而於大眾部,卻是屬於預流向的159。而得無生法忍的菩薩,於聲聞是「八人地」(預流
向)。大眾部所認知的預流向與有部不同,也許因此,藤村教授不敢採取第八人是《大
事》裡是第五地相對應的行位。160

筆者以為,於頭陀行的善巧與否,可以到來正面的功德。反之,也可以遭致負面的
(身心)苦痛。若愛樂(取著)頭陀行的苦痛,容易引起厭離,趣向解脫道的;反之,

(依《智論》的意思,即是觀諸深法忍)
若「不捨頭陀功德」 ,是可以依之得到無生法忍

為果報的。不捨頭陀功德(觀諸深法忍)
,以意言之,即是不愛樂頭陀行的苦痛。因此,

157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 HTML Version 0.1b:,
(1) saṃlekhā, (m) strict abstinence Buddh.
(2) ut-sarjana,(n) letting loose, abandoning ,leaving.
158
木村高尉,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aramitā I-2,p89
159
印順法師, 「有部以見道分凡聖,見道以前都是凡夫;大眾分別說系及成實論
《性空學探源》p.221:
師等不然,見道後得初果,固然是聖人,見道以前,從聞思修慧得見法住理性,已經不是凡夫,也可
以說是無漏的,即初果向的聖者(他們把初果向的時間拉長,不像有部的局在十五心)
。所以見法住智
得決定道,雖不是見道以後的聖者,但已超過了凡夫,已獲證到一種不可更動不可轉變不再退墮的無
為常住性,這就是法住無為與決定無為。」
160
藤村隆淳,p.272,n.58:久野氏は、
「見道第八忍において聖教の願求を振り棄てて修道を恐る」
(前
揭論文、p.102)、福井氏は「杜多行(持者)の感覺を切望して(漸く須陀含向の)第八人(と云う
最低の階段)として居ながら、修習を恐れる。」と訳する。第五地が預流向であつたと言う意味を示
すもの判然としない。
43
若於第六地的菩薩,愛樂頭陀的苦痛,而捨頭陀的功德,依《智論》
,是不能得無生法
忍的;依《大事》
,是會退入第五地的。菩薩如果愛樂頭陀的苦痛,應該就怖畏修道,
不願久住在預流向的狀態。修道的內容,應該就是觀諸深法忍。

所以,這句的梵文,依筆者的理解,應該是 dhuta 取「頭陀行」義;vedanā 取「苦


痛」義;gṛddhā 取「愛樂」義,才可能比較契合文中的意義。第八人地(預流向) 、無
生法忍等相關課題,是聲聞行與菩薩道的一個值得關注的地方。此處大眾部所謂的預流
向(aṣṭamake)
,指的應該是第五地(對有部而言,是煖法乃至世間第一法)
。以意推測,
若此地的菩薩於修學止觀時,不能觀諸深法忍,也許不能於第六地久住預流向。

再來,是第四個原因,由各個學者對梵文161的翻譯不一,整理如下:

(1)J.Jones: and they inevitably train their thought to be fixed on objects of


perception162
(2)久野:計度以有所緣的境為緣 163
(3)福井:必然地把趣向(認證)的對象之心一直形成下去。164
(4)藤村:以所緣及所緣心為因而迷妄165

同樣的,看了翻譯,還是不了解為何菩薩因此退入第五地。這是什麼意思呢?考
ālaṃbaṇa,一般是用以所緣。然,能緣的梵文,也是同一字 ālaṃbaṇa。由於此字與 citta
(心)合為複合詞,因此這裡指的應是能緣的心。hetu,除了因,也可以解為以……為
因166。hetuśo,上來的翻譯,似乎沒有完整的將之意義顯示。考 hetu-śaḥ 的 śaḥ,是數
,有配分(distributive)的意涵。167所以,此字應有相對
詞的副詞(numeral adverbs)
應為因(相應)的意思168。所以,筆者以為,此處應該翻成「分別計度所緣境及以能緣
心為相對應(相應)因」 (筆者拆解:ālaṃbaṇa ālaṃbaṇacittaṃ hetuśo)。但就字面上
的翻譯,也許仍不能理解為何菩薩會從第六地退轉至第五地的。如果解釋為行者不能於
能緣心與所緣境觀察至能所雙亡,而計度分別,似乎也說得通。然,從《論事》及《異
部宗輪論》收集大眾部對於所緣的論題時,發現其對於所緣及心、隨眠等有著一番的討
論,覺得也許於此有關。因此站在試著追溯回大眾部自身的教義而試著解釋,提供讀者
不同的思惟及參考。

161
藤村隆淳,p.214:ālaṃbaṇālaṃbaṇacittaṃ hetuśo parikalpenti.
162
JONES, p.94.
163
藤村隆淳,p.214:有ゆる所緣の境たる心を緣として計度す。
164
藤村隆淳,p.214: (認證)の對象物に処りかかる心を必然的に形成していく。
165
藤村隆淳,p.214:所緣と所緣心を因として迷妄する。
166
Monier-Williams Sanskrit-English Dictionary -- HTML Version 0.1b: having as a cause or motive' ,`
caused or effected or actuated or attracted or impelled by'.
167
辻直四郎, 《サンスクリット文法》p.87, p.91§51.8。如 ekaśaḥ, one by one, singly.
168
案:having ……as a cause respectively.
44
在此,如果行者分別計度所緣境及以(能緣)心為相應的因,是會從第六地退墮。
這也許來自於對煩惱——隨眠的看法。隨眠與所緣有何關係?原來,大眾部的行者是主
張心不相應行的。隨眠169,如在《異部宗輪論》卷 1:

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170

這也即是在《論事》裡提到的「隨眠無所緣論」:171

今稱「隨眠無所緣論」
。此處,稱隨眠為心不相應、無因、無記,是故言「無所緣」

者,乃安達羅派及一分北道派之邪執。

以及《論事》裡的「三亦隨眠論」172:

今言隨眠是無記(abyākatā)、無因(ahetukā)、心不相應(cittavippayuttā)者,

名「三亦隨眠論」
。此處,凡夫善、無記心轉依之時,應言為有隨眠,於其剎那,

依作為彼因的其因,而隨眠非有因,與其心不相應,故言「無記、無因、心不相應」

者,乃大眾部、正量部之邪執。173

隨眠是心不相應、無因、無記,所以是無所緣的。隨眠是無因(ahetukā)
,指的應
該就是大眾部不認同的「以(隨眠)為能緣心的相對應因」的 hetuśo。呼應上來《大事》
的文,上文或許可以如此理解:如果分別計度(隨眠)有所緣境,以及能緣之心為(隨

眠)因——隨眠與心相應,在大眾系對隨眠是心不相應行的認知而言,是菩薩從第六地

退墮的原因。

這又與菩薩觀有何關係?隨眠(如三不善根)
,是屬於心不相應行的。主張心不相

169
《入阿毘達磨論》卷 1(大正 28, no. 1554, p. 983, b15-17):
「隨眠有七種:一、欲貪隨眠。二、瞋隨
眠。三、有貪隨眠。四、慢隨眠。五、無明隨眠。六、見隨眠。七、疑隨眠。」
170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c28-29)。
171
日譯《南傳大藏經》卷 58,p.121。
172
日譯《南傳大藏經》卷 58,p.173。
173
案:其,善、無記心轉依之時;彼,隨眠。
45
應行的學說,認為隨眠不是心法及心所法。由於不是心、心所法,所以也就無所緣,因
為有所緣,必是屬於心心所的。而且,依大眾部,煩惱時可以分為隨眠與纏的,如《異
部宗輪論》卷 1

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相應,纏與心相應。174

纏175,是與心相應;而隨眠是與心不相應的。與心相應的,即是屬心所法了。纏是
依潛在的隨眠現起的,而隨眠,依大眾的心性本淨說,即是覆障淨心的客塵(三不善根)。
176
這由於菩薩行有何關係?隨眠與心不相應行,與菩薩的煩惱有關。其中,如:
《異部
宗輪論》大眾部的菩薩觀,說到:

一切菩薩不起欲想、恚想、害想。177

述曰:此部中說入第二阿僧祇即名聖者,從此已後,乃至百劫更亦不起此三種想。

況最後身復起三想?不同諸部,猶許佛起。178

說一切有部的學者,對此作了很多的解釋。而基師是把菩薩看成早已成為聖者,所
以不起三惡想,更何況最後身的菩薩。這是有待斟酌的(大眾系不立三大阿僧祗)。印
順法師在《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中,認為不起三惡想,是對最後身菩薩而言。
而於早期《印度之佛教》,認為得決定道的聖者,就能不起三惡想了179。筆者以為,說
一切有部與大眾部對於菩薩是否還會起三惡想,除了以上的原因,多少與煩惱與心心所

174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 15c29-16 a1)

175
《入阿毘達磨論》卷 1(大正 28, 984b6-7)
:「纏有十種:謂惛沈、睡眠、掉舉、惡作、嫉、慳、無慚、
無愧、忿、覆。」
176
印順法師,
《唯識學探源》p.131~132:
要理解大眾分別說系的隨眠,應記得它是心性本淨論者,它怎樣重視性淨塵染的思想。真諦譯的《隨
相論》,有關於隨眠的解釋:「如僧祇(即大眾)等部說:眾生心性本淨,客塵所汙。淨即是三善根。
眾生無始已來有客塵,即是煩惱,煩惱即是隨眠等煩惱,隨眠煩惱即是三不善根。……由有三不善根故
起貪瞋等不善,不善生時,與三不善根相扶,故言相應」。覆障淨心的客塵,就是隨眠。
177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5c9-10)。
(1)
《雜阿含經》卷 24(大正 02,172a2-6)
(2) :「如三不善根,如是三惡行——身惡行、口惡行、意惡
行,三想——欲想、恚想、害想,三覺——欲覺、恚覺、害覺,三界——欲界、恚界、害界。」
178
《異部宗輪論疏述記》卷 1(卍續 53,580a22-24)。
179
印順法師, 「得決定道者,即不起欲想、恚想、害想」。
《印度之佛教》p.148:
46
法相應的問題有關(說一切有部認為隨眠與纏都是心相應的180)
。在還未把「不起」
,以
及煩惱的與心相應不相應定義好,在不同的點說同一件事,多少就引起爭論了,而引起
了不同的菩薩觀。如《異部宗輪論》所說,整理如下:

大眾部 說一切有部
隨眠非心、非心所法,亦無所緣 一切隨眠皆是心所,與心相應,有所緣境
隨眠異纏,纏異隨眠,應說隨眠與心不 一切隨眠皆纏所攝,非一切纏皆隨眠攝
相應,纏與心相應

簡而言之,如果菩薩於分別計度有所緣境,也意即隨眠是與心相應的,對於大眾部
行者而言,是不符合其自身的教義,更被認為是不能提升至第六地的。

六、結論

上來是以《大事》裡,以菩薩的四行與十地說,窺探大眾部菩薩觀的。現以以下幾
點為本文的結論。
1. 大眾部的菩薩觀,雖說是理想的、信仰的,然就說出世部《大事》裡提出的菩
薩四行與十地之說,可見得於菩薩的理法、行法,以及果法的判攝,都有獨到
的見解。這可說於部派間,跳脫其固有的聲聞行地的修道模式,逐漸孕育出大
乘菩薩道的氣息。這應該是印順法師提到「菩薩傾向的聲聞分流」期181。
2. 大眾部的文獻不多,因此對於菩薩的定義,不像上座系學者,作出「成就相異
熟業」為菩薩的論定。然,筆者從《論事》對於大眾部的批評中(相論),發
覺其實大眾系也有提到「成就相名為菩薩」的論點。這與上座系的觀點,是不
謀而合的。

180
《異部宗輪論》卷 1(大正 49,16b16-18):一切隨眠皆是心所,與心相應,有所緣境。一切隨眠皆
纏所攝,非一切纏皆隨眠攝。
181
「此第二期之佛教,小乘盛而大乘猶隱,可曰「傾向菩薩之聲聞
(1)印順法師《印度之佛教》p.5:
分流」。
「關於菩薩道,釋尊自己,就是一個不需要解說的事實。
(2)印順法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175-176:
這菩薩道的思想,在佛教界醞釀,從學派的分裂中,一天天明朗強化起來。佛滅百年中的吠舍離結集,
開始了耆年上座與青年大眾的分流。從傳說上看,這是律重根本與適應,和律務瑣細與保守的爭執(十
事非法說)。等到阿輸迦王時代的分爭,是聲聞未了與聲聞究竟的爭執(五事非法說)。這都是大乘思
想在發揚,所以我稱之為菩薩傾向的聲聞分流。」
(3)印順法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178:「菩薩傾向的聲聞分流期,各派的學者,有的專修聲聞行果;
有的讚仰佛陀行果,自修依然是聲聞道;有的外現聲聞身,內秘菩薩行。聲聞道與菩薩,雖不無矛盾,
但大體上是互相依重而和合的。不過,從事菩薩道的研求與實行者,大眾分別說系,比較的多數吧。
在北方,一切有部的譬喻師,都是與大乘有關的。」
47
3. 大眾部的聖者菩薩觀,應作分別說。上座部以見道位分凡聖,而對於大眾部所
認知的聖者,對於上座系而言,仍是在凡夫位。如果不釐清這一點,在不同的
平台討論同一件事,是會產生諍論的。菩薩於迦葉佛入決定之說,似乎只是安
達羅派一家之言;覺音論師認為此時只是成就隨順智。而在大眾部的行者來
看,見道位前,以聞思修慧得見法住理性,已經不是凡夫,可以說是無漏的,
即初果向的聖者已經是超越凡夫的了。
4. 菩薩的四種妙行,可說涵蓋了菩薩的修道階位。對於修行期間所逢見的佛,以
及修學的時劫,修學時的身份,《大事》裡都有所交代。其中,筆者覺得雖然
後三個階位與般若系的菩薩修學階位有關,然認為特有的「自行位」之安立,
不特與大眾部的「心性本淨說」有關,以致後期瑜伽行派安立的菩薩種姓,多
少都有關係。
5. 《大事》裡的十地說,有其獨到的內容。其中談了菩薩在各地所應具備的功德,
與每一地退轉的原因。而關於菩薩墮惡趣的主題,於第八地菩薩的內容,有著
精闢的分析。基於《大事》的內容,進而討論有關印順法師於《初期大乘佛教
之起源於開展》所提到大事十地的內容。而筆者認為《大事》十地的安立,不
可僅僅將之與華嚴或般若的十地對應來作出解釋,從而試著解釋《大事》的內
容,解釋《大事》十地的名目安立。如上來四行與十地的討論,雖然也許不是
十地說的集大成者,卻有自身獨到的見地,因而覺得自有體系。
6. 從《大事》十地的內容,發覺大眾部的菩薩觀,與上座系持經譬喻師的大德法
救之菩薩觀,有着許多的相似處。最後,筆者試著對於第六地菩薩退轉至第五
地菩薩的兩個不明的原因作了略探。
7. 未來研究:筆者於寫作過程中,覺得《大事》裡的佛陀觀,是一很好的主題。
另外,南傳《論事》裡,提了很多大眾系學者的論點,都不曾被整理過(英譯
本有主題歸納),而且覺音論師對此有所註釋(《論事注》,
kathāvatthuppakaraṇa-
aṭṭhakathā)。對於漢傳的讀者,可說是一項遺憾。若能從此,擬出大眾部教義
與修道次第,配合《異部宗輪論》及漢譯的論書(如《成實論》等) ,相信不
只對大眾部的教義更有全面性的理解,對於《大事》裡的一些不明意義(僅僅
在梵文作出不同解讀,是會乖離本意的),以及後來大乘的貫通,應該有所助
益。還有,留意到大眾部所理解的第八人地(預流向)與大乘佛法有銜接之處,
如《般若經》於三乘共十地裡,即有安立了八人地的階位。因此,也是一個值
得探究的主題。

48
參考書目

一、 原典
1. 《雜阿含經》(50 卷)劉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正藏第 2 冊,No.99。
2. 《中阿含經》(60 卷)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大正藏第 1 冊,No.26。
3.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 (10 卷)符秦.僧伽跋澄等譯,大正藏第 28 冊,No.1549。
4. 《大智度論》 ,龍樹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正藏第 25 冊,No.1509。
(100 卷)
5. 《阿毘曇毘婆沙論》 (60 卷)北涼.浮陀跋摩共道泰等譯,大正藏第 28 冊,No.1546。
6.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200 卷)唐.玄奘譯,大正藏第 27 冊,No.1545
7. 《佛本行集經》(60 卷)隋.闍那崛多譯,大正藏第 3 冊,No.190。

二、 中文專書、論文、期刊
1. 印順導師著《空之探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0 月六版。
2. 印順導師著《印度之佛教》,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0 月三版。
3. 印順導師著《印度佛教思想史》,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 87 年 8 月新版七刷。
4. 印順導師著《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1
年 10 月七版。
5. 印順導師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83 年 7 月七
版。
6. 印順導師著《如來藏之研究》,台北,正聞出版社,民國 77 年 1 月三版。
7. 印順導師著《性空學探源》,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 89 年 10 月新版一刷。
8. 印順導師著《以佛法研究佛法》,新竹,正聞出版社,民國 89 年 10 月新版一刷。
9. 演培法師,《異部宗輪論語體釋》 ,演培法師全集出版委員會,2006。
10. 悟殷法師著, 《部派佛教系列中編.修證篇》,台北,法界出版社,2003 年 3 月初版。
11. 覺音論師著,葉均譯,果儒修訂,《清淨道論》 ,中平精舍,2011 初版。
12. 水野弘元著.惠敏法師譯《佛教教理研究》,台北,法鼓,民 89 年 7 月出版。
13. 神林隆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 65《菩薩思想的研究(上)》,華宇出版社,1984

三、 英文
1. J. J. Jones, The Mahāvastu volume I,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1976.
2. J. J. Jones, The Mahāvastu volume II,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1976.
3. J. J. Jones, The Mahāvastu volume III, The Pali Text Society, London, 1976.
4. Har Dayal, The Bodhisattva Doctrine in Buddhist Sanskrit Literature, Motilal
Banarsidass, 1999.
5. Bhikkhu Bodhi, The Middle Length of Discourse of the Buddha: 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Majjhima Nikāya, Buddh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995.
6. Shwe Zan Aung and Rhys Davids, Points of Controversy or Subjects of Discourse
(A Translation Of The Kathāvatthu ), The Pali Text Soceity, 1979.

四、 日文
49
1. 《論事》I-II,日譯《南傳大藏經》,卷 56-57。
2. 藤村隆淳, 《マハ一ヴァスツの菩薩思想》,山喜房佛書林,平成 14 年。
3. 山田龍城,《大乘佛教成立論序說》,平樂寺書店,1959。
4. 西義雄博士頌壽記念論集刊行會編,《菩薩思想》,大東出版社,昭和 56 年。
5. 平川彰,平川彰著作集第三卷《初期大乘佛教の研究 I》,春秋社,1989。
6. 水野弘元,水野弘元著作選集 1《佛教文獻研究》,春秋社,1996。
7. 佐藤密雄,《論事附覺音注》,山喜房佛書林,平成 3 年。
8. 平岡聡,
《ブッダの大いなる物語(上~下)梵文『マハ一ヴァストゥ』全譯》,大
藏出版,2010 初版。

五、 工具書
1. 木村高尉,Pañcaviṃśatisāhasrikā Prajñāparamitā I-2(《梵文二萬五千頌般若經》),
山喜房佛書林,2009 出版。
2. 荻原雲來 編纂《漢譯對照梵和大辭典》 ,東京,講談社,昭和 62 年 3 月 25 日第三
刷發行。
3. 辻直四郎,《サンスクリット文法》,岩波書店,2004。

六、 數位工具書
1.「CBETA 電子佛典」(2009),台北: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2.《印順導師佛學著作集》(2004),新竹,財團法人印順佛教基金會。

5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