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4

《法華經》一佛乘的六波羅蜜行研究

指導教授:黃 國 清 博士
研 究 生:陳 瑞 珍(10860516)

中 華 民 國 一 〇 九 年 六 月 二十八 日
1
《法華經》一佛乘的六波羅蜜行研究

陳瑞珍
南華大學宗教所一年級

摘要

《妙法蓮華經》
(以下簡稱《法華經》)是集大乘佛教之大成,涵蓋了空性、
真如、法性、究竟涅槃……等概念,有「經中之王」的美稱。屬於初期大乘經
典的《法華經》有濃厚的的菩薩思想,佛陀以權實方便而演說一乘大法,藉由
開權顯實的理路,闡明了會二歸一或會三歸一的佛乘思想,肯定人人皆可成佛。
這部經典詮說佛陀以慈悲的本懷,開釋眾生疑惑,以種種方便化導聲聞、緣覺
二乘,使其成為菩薩,而入於一佛乘,倡導佛陀教化一切聞法者成佛。比如〈方
便品〉悟入佛之知見,即泯除方便區分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全部趣向真
實的一乘。本文因此擬探討《法華經》的一乘菩薩行,首先,銜接初期大乘的
《般若經》,論證《法華經》的善巧方便力的般若智慧根柢。其次,依《法華經》
認為方便是眾生開、示、悟、入一切佛智後,所開展出來的重要化眾智慧,而
六度在大乘佛法中是以般若智慧為本之菩薩道修行成佛的核心法門。諸佛也藉
由六度波羅蜜來成就第一義諦,佛陀將每一個學佛行者引領到六波羅蜜菩薩行,
這也就是《法華經》特別強調二乘得以入一佛乘而成佛的原因與過程。
本文依《法華經》所說「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論說《法華經》
一佛乘的六度實踐思想,於其「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過程中,藉由佛陀「種種
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的教化接引,最終目的在令學佛行者開啟與佛一
樣的正知正見,也就是佛的智慧,由此引導菩薩萬行。眾生過去累劫中,曾因
聽聞菩薩法義,開發菩提心,而與諸佛結此法源,種一乘之因。其後因根機差
別而由佛陀以其圓滿知見出方便力,示以三乘修行道途,最終皆導入一乘六波
羅蜜行的成佛之道。成佛須要福慧雙修,而「般若如目,五度如盲」 ,本文闡述
《法華經》大乘般若思想為本的菩薩行,因此開為福德門與智慧門的論述架構。
《法華經》全文的特點是在倡導大乘菩薩道的修行,富含波羅蜜行的指導,
福德門與智慧門並行。智慧門的精進、禪定、般若是菩薩上求菩提為智業,證
悟一切諸法實相,解脫煩惱,成就佛果。福德門的布施、持戒、忍辱是下化眾
生為福業,在慈悲的推動之下,成就利益他人的廣大福業。
《法華經》的一乘行
須藉六波羅蜜來實現,為菩薩行的展開與實踐,據以圓成佛之知見。

關鍵字:《法華經》、六度、方便、一乘

2
Abstract
"The Sūtra of the Lotus Blossom of the Marvelous Dharma"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Lotus
Sutra") is a masterpiece of Mahayana Buddhism, covering the concepts of self-naturelessness, True
Suchness, Dharma Nature, Ultimate Nirvana, etc. It is known as the king of all sutras. In the early
Mahayana classics, the "Lotus Sutra" has an intense expressions regarding Bodhisattva. The Buddha
spoke of Marvelous Dharma with opening up the provisional and showing the real. By this way it
elaborates the two vehicles to be unified into one which refer to the thinking of Buddha-vehicle. In
Mahayana Buddhism, the Buddha clarified doubts of all living beings with compassion, and used
various skillful means to make Sravaka and Pratyekabuddha a bodhisattva, leading to Buddha-
vehicle, advocating that everyone can become a Buddha. To realize the Buddha wisdom in the
Chapter on Skillful Means, that is, Sravaka, Pratyekabuddha and Bodhisattva, so called the three
vehicles should be ignored, only enter Buddha-vehic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demonstrate the skillful means of the "Lotus Sutra" of early Mahayana's "Prajñāpāramitā Sutras".
The "Lotus Sutra" believes that skillful means are demonstrations when all beings "to reveal (the
truth for sentient beings), show them, awaken them, and make them enter". The six-paramitas are
the core of the bodhisattva practice of the Mahayana Buddhism. Buddhas also expressed the
foremost truth through the six-paramitas , in which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are specifically
emphasized in the "Lotus Sutra" that the Sravaka and Pratyekabuddha leading to Buddha-vehicle
and eventually can become a Buddha.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Lotus Sutra" in which " The buddhas appear in the world only due
to their engagement in one great matter" was declared. It elaborates the "Buddha-vehicle" thoughts
regarding the skillful means of six-paramitas in the "Lotus Sutra". "Various causes and conditions,
metaphors, speeches", that are the causes and processes in which the "Lotus Sutra" particularly
emphasizes that Sravaka and Pratyekabuddhacan become a Buddha. The ultimate goal is to
enable all beings to attain the same enlightenment as Buddha did, that is, follow Buddha’s wisdom
and apply it in every area of our life. In the past, all sentient beings had listened to this Marvelous
Dharma and had connected with Buddhas, that are the causes and conditions of Buddha-vehicle
which had been rooted. Eventually, because of the Buddha's views they can practice skillful means
and six-paramitas. At the end of of this article will demonstrate the Bodhisattva practice of
Mahayana Prajna thought with " Prajna as the eye, five-paramitas as the blind", that is Prajna as the
forerunner, leading the five-paramitas, illustrating the practice of the Buddha's Wisdom Gate and
Merits Gate amoung the six-paramitas in the "Lotus Sutra".
The full text of the Lotus Sutra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practice that advocates the Mahayana
Bodhisattva path. Bodhisattva path is to practice the six-paramitas, the practice of six-paramitas is
also known for its Merits Gate and the Buddha's Wisdom Gate, which is a special approach to
collect merits and increase wisdoms as spiritual food. The Buddha's Wisdom Gate refers to
Diligence, Meditation, and Prajna, which are bodhisattvas’ wisdom deeds, which are to seek Buddha

3
hood, free from worries, continually experience nirvāṇa. Merits Gate is generosity, discipline, and
tolerance, which are bodhisattvas’ merit deeds, which are to cultivate compassion and to benefit
others' good karma. Therefore, the six-paramitas unfold the bodhisattva practices lead to
accomplishing the Buddha's enlightenment which are self-serving and altruistic.

Key words: Lotus Sutra, six-paramitas, skillful means, Buddha-vehicle, Merits Gate, Buddha's
Wisdom Gat

4
一、前言

《妙法蓮華經》(以下簡稱《法華經》)是一部廣受尊崇,流傳普遍,影響
深遠的重要經典,是大乘佛教菩薩思想的重要典籍。此經在中國漢傳佛教的傳
播中,先後有六個譯本,現存三譯本是西晉.竺法護譯本、姚秦.鳩摩羅什譯
本以及隋.闍那崛多與笈多的添譯本三種,其中以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
流通最廣。《法華經》集大乘佛教之大成,經中開示的諸法實相,實際涵蓋了空、
真如、法性、究竟涅槃……等概念,漢地各大宗派無不受到《法華經》的影響,
所以《法華經》獲得「經中之王」的美稱,無論從理論和實踐來說,都是一部
重要的大乘經典。
《法華經》的內容藉由開權顯實的理路,闡明了將一切學佛者全都會歸一佛
乘的菩薩思想,肯定人人皆可成佛。那麼,
《法華經》的一乘行的具體實踐內容
為何?菩薩行法以般若為導,引導萬行趣向佛果,此經如何展現般若與其他菩
薩行法的連結關係?由於六波羅蜜是菩薩行的中心行法,故本文以六度為架構,
嘗試了解此經所闡釋的菩薩行法。本論文的研究目的,除了論述《法華經》的
六度思想,是藉由佛陀以身教言教啟發佛知見的覺醒及菩薩行的踐行外,還有
重要的一點是如何指引現代學佛行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六度菩薩行,以期自利
利他,圓滿佛道。本論文的研究以《法華經》一佛乘的菩薩行為研究主題,聚
焦於六波羅蜜的修行義理與方法。在前言之後,第二節探討《法華經》一佛乘
的菩薩行思想;第三節論說《法華經》六度的智慧門之實踐;第四節論說《法
華經》六度的福德門之實踐;其後為結論。除了義理探索,也期望本論文的研
究成果能對當代學佛者在發心立願、自覺行佛、自度度人的菩薩行有所啟發。

二、《法華經》一佛乘的菩薩行思想

「一佛乘」指唯一的佛乘,即是引導眾生成佛的教說,在〈方便品〉談到
。1 所謂三乘之教是佛陀引導眾生成就一佛乘所開出的
「三乘方便,一乘真實」
方便之教。在大乘佛法中,六度實踐思想是菩薩道修行的核心,鈴木宗忠博士
認為「法華佛教」是闡述佛教的宗教理想,是悟入〈方便品〉的佛知見,即捨
棄方便的聲聞、緣覺、菩薩三乘,而取以真實的一乘;所以總結而說,
《法華經》
2
是「信」的教示,而不是專門詮說般若的「慧」的教說。 由此可知,二、三乘
法還未達到究竟,但是透過三乘的方便引導可進入一佛乘。所以《法華經》的

1
菅野博使,《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頁 97-102
2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
(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年)
,頁
222。
5
中心思想定位,從頭至尾就置放在鼓吹大乘菩薩理念與實踐這一特點上。3《法
華經》所述「諸法實相」,就其實際文脈來考察,偏於初期大乘的般若空思想,
本文因此即在般若空義的教理基礎上論證《法華經》的善巧方便力。 《般若經》
與《法華經》兩者之間的不同在於:《般若經》認為般若與方便是並列而合一的
概念;而《法華經》卻認為方便是佛基於一切智慧所開展出來的讓眾生開、示、
悟、入佛之知見的重要思想理路,也就是使眾生悟入佛道的大菩提施用。因此
諸佛也藉由如來的方便智使二乘轉向一乘行,以實踐六波羅蜜成佛來彰顯第一
義諦,也許這就是《法華經》特別強調二乘可以成佛的原因與過程;同時也對
顯《般若經》中二乘行者無法成佛的原因,乃在於如來般若與方便的行使範圍
問題。《法華經》闡明的是「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而其「開示悟入
佛之知見」的過程中,藉由「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 ,由佛之知見出
方便力,引導學佛行者行使六般羅蜜。如來的方便力施用如何保證一切聞法者
都能成佛?這是理解《法華經》義理的重大關鍵所在。

初期大乘時期《般若經》的般若與方便思想,並未認可聲聞乘必定能夠成
佛,強調菩薩要由般若波羅蜜的方便力所護持,才能避免中途取證涅槃。根據
漢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6:

「舍利弗!菩薩雖行空、無相、無作道,不為般若波羅蜜方便所護故,
證於實際,作聲聞乘。舍利弗!譬如有鳥身長百由旬,若二、三、四、
五百由旬翅未成就,欲從忉利天來至閻浮提,便自投來下。舍利弗!於
意云何?是鳥中道作是念:『我欲還忉利天上,寧得還不?』
「不也,世
尊!」「舍利弗!是鳥復作是願,至閻浮提,身不傷損,得如願不?」
「不
也,世尊!是鳥至閻浮提,身必傷損。若死,若近死苦。何以故?世尊!
法應爾。其身既大,翅未成就故。」4

菩薩在行空、無相、無作道三三昧的時候,若不具足般若波羅蜜的方便力,就
會在中途取證涅槃而只能成就聲聞乘的解脫境地。猶如忉利天上的鳥如果翅膀
未長到夠大夠長,想飛來來到閻浮提,必會墜落,其身體受到重大損傷。此說
明般若波羅蜜的開發成就對於行使方便力的重要性,因為菩薩的方便力,來自
於般若波羅蜜的不共二乘法。

那麼,在《般若經》之後,對於《法華經》的一乘菩薩思想,有關於方便
力的發展又是如何?如《法華經》卷 1 說:

3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
(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年)
,頁
221。
4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冊 08,頁 563 上。
6
諸佛隨宜說法,意趣難解。所以者何?我以無數方便,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演說諸法,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解,唯有諸佛乃能知
之。所以者何?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
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
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
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
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5

依據上文所述,佛陀以其大慈悲的本懷,教化眾生解除疑惑,以種種方便引導
聲聞、緣覺二乘行者,使其成為菩薩而進入一佛乘,確立所有學法者皆可成佛
的重大意趣。因此,諸佛世尊出現在這世間的說法因緣,只有一個共通目標,
為了開、示聞法有情,使其悟、入佛之知見。第一、欲為眾生開曉佛之知見,
因為諸佛世尊想開啟眾生本具有佛一樣的正知正見,使他們了解此義,興起恢
復本來清淨自性的成佛信念。第二、欲教示佛之知見;是為了使眾生更進一層
了知佛知見,如來只教導一乘法,從而發起菩提心,實行菩薩道。第三、欲使
眾生領悟佛之知見,由實踐而達致深層的領悟,一心朝向真實體證。四、欲令
眾生入佛之知見,將修行者導入真實體證,證入諸法實相。這就是諸佛之所以
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一大事因緣」,所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朝向無上佛菩
提的覺證,是如來教化眾生真正的目的。因此,方便是建立在一大事因緣的目
的之下,藉由「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引導眾生開、示、悟、入佛
之知見,修學一乘法六波羅蜜行,由此悟入佛之知見,後再以般若智慧為前導
出方便力,而佛的方便力是由圓滿的般若波羅蜜所出。《法華經》的〈方便品〉
頌文中述說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用大智慧力透過方便說法使重生成佛的特
殊意趣:

於諸過去佛,在世或滅度,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未來諸世尊,
其數無有量,是諸如來等,亦方便說法。一切諸如來,以無量方便,
度脫諸眾生,入佛無漏智。6

因此說明了過去、現在、未來諸佛讓一切有情「若有聞是法,皆已成佛道」,
而其成就有情的種種方便力,來自於佛的一切種智,度脫眾生悟入佛的無漏
智。由此可見《法華經》倡導人人皆能成佛,而成就道佛皆以聞《法華經》
為重要條件,因為此經才全盤托出佛陀教導一乘法的本懷。

如來使一切聞法者最終都進入一乘菩薩行,而一乘菩薩行的具體內容為
何?〈方便品〉偈頌中揭示出六波羅蜜;退而求其次是造像、建塔、禮拜等

5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7 上。No. 262
6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9 上。
7
初機行法。六波羅蜜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是大乘佛
法行菩薩道最核心的實踐法門,修習六度萬行為邁入成佛最重要的途徑。根
據〈方便品〉所記載:

若有眾生類,值諸過去佛,若聞法布施,或持戒忍辱,
精進禪定等,種種修福慧,如是諸人等,解已成佛道。7

由此可知,一切眾生之類有緣值遇諸佛,若能聽聞法義,修學布施、持戒、忍
辱,及精進、禪定、智慧等六度萬行,在釋迦佛講說《法華經》之時,已成就
了佛果菩提。六波羅蜜可分為福德與智慧二大成佛資糧,這些修學六度的眾生
必定能成就佛道。世尊和過去諸佛皆是修行六度法門,而得圓滿無上菩提,體
現《法華經》之一乘菩薩行是平實踐履的,非強調義理的極度高妙精奧、無盡
圓融;開示悟入的提升歷程是藉由內心的思想而影響外在的行為,使《法華經》
成為啟示當代菩薩行的最佳思想詮釋經典。

《法華經》中,諸佛於一大事因緣下,藉由佛陀以方便力行使「種種因緣、
譬喻言辭,演說諸法」,引導眾生開、示、悟、入佛的一切種智,說明過去、現
在、未來諸佛皆藉由方便來曲折顯示最高真理的諸法實相,也就是以般若智慧
為前導,行使無量無邊的方便法門。《法華經》卷 1 說:

又諸大聖主,知一切世間,天人群生類,深心之所欲,更以異方便,
助顯第一義。8

那麼諸佛如何藉由六度波羅蜜「布施,或持戒、忍辱、精進、禪、智」,來彰顯
第一義諦?一切諸佛知曉所有世間上,不論天上或人間以及所有的一切眾生,
他們的內心深處種種的欲念,諸佛均一清二楚。諸佛於是開曉、教導佛之知見,
依憑無量方便使聞法者知道自己必能成佛,由此菩薩接著以般若波羅蜜為前導,
引領其他波羅蜜的實踐,達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助顯第一義。諸佛因
知道眾生的欲念,故設種種的權巧方便法門來度脫眾生。此方便即是大乘、小
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這都叫異方便,都為顯出第一佛乘而施設。假
使有各類眾生,過去世能真正遇到諸佛,若能聽聞到佛法的大乘菩薩教理,及
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一乘行法,從而修行累積種種福德與
智慧資糧,《法華經》中肯定已有無數如此這類眾生已成就佛道。

7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8 下。
8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 頁 8 下。
8
六波羅蜜法門中以般若波羅蜜為中心,在初期大乘的主流佛法中,般若波
羅蜜就是諸法實相。因此,五波羅蜜若缺乏一念信解的般若智慧,是無法導向
佛果成就的。如《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9

「般若如目,五度如盲。」10 五度
又如《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卷 13 說:
非慧而喻為盲,有般若才有眼目,因此,般若如同人之雙目,能領導五度走向
菩提的正道,成就佛果的圓滿境界。又如《大智度論》卷 58 說:
「般若波羅蜜
11
是無上智慧、諸佛之母,諸法寶中是第一寶。」 可見,般若是六度之首,是無
上的智慧,也是諸佛之母。其實六度應視為一整套行法,如鳥之雙翼、車之兩
輪。般若波羅蜜引導五波羅蜜朝向佛菩提;五波羅蜜拓展與深化般若波羅蜜,
共同朝向圓滿成就。六波羅蜜也可分自利、利他二道:施、戒、忍是利他的福
德道;禪、慧是自利的智慧道;精進通於二道。12《法華經.妙莊嚴王本事品》
說道久修菩薩道者是修學以六度為首的菩薩廣行:

彼佛法中有王,名妙莊嚴,其王夫人名曰淨德,有二子,一名淨藏,
二名淨眼。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久修菩薩所行之道,所謂:
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波羅蜜、般
若波羅蜜、方便波羅蜜,慈悲喜捨,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皆悉明了
通達。又得菩薩淨三昧、日星宿三昧、淨光三昧、淨色三昧、淨照明
三昧、長莊嚴三昧、大威德藏三昧,於此三昧亦悉通達。13

由此可知,諸佛菩薩在修行的過程中,必須信解佛之知見,具足福德、智慧資
糧,久修菩薩行,以般若波羅蜜為導,成就六波羅蜜,行使方便波羅蜜。另外,
慈、悲、喜、捨四無量心,三十七道品助道法等,及各種深妙禪定等,與般若
波羅蜜相結合,都成為成佛菩薩行法。

《法華經》作為初期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依據其經文本身來考察,成
佛一乘法的主要內容是六波羅蜜行。將其置放在初期大乘佛法的語境中,是
以般若波羅蜜為導首的菩薩萬行;而此般若波羅蜜的涵義為空性的諸法實
相,在〈法師品〉、〈安樂行品〉的「一切法空」可資印證。本文因此以六波
羅蜜行為中心探討《法華經》一乘法實踐,區分為智慧行與福德行兩大項。

9
《法華經》
,《大正藏》冊 8,頁 848 下。
10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大正藏》冊 9 頁 672 上。no. 1557
11《大智度論》,《大正藏》冊 25,頁 473 上。
12
釋印順:《成佛之道》,台北 正聞出版社,2009 年增注本,頁 281
13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59 下。
9
三、《法華經》六度的智慧門實踐

智慧門指六度中之般若、精進、禪定三種。智慧門是菩薩道證悟一切諸法實
相的智慧,依此斷除一切煩惱,證得解脫,及開出度眾的廣大方便智力。菩薩必
須以「上求菩提」為智業,成就如來的一切智慧就是般若波羅蜜的圓滿。般若度
的深進有賴精進的推動及禪定的輔助。般若為梵語“Prajñā”的音譯,本義為「超
,有別於一般的世間智慧,可對治愚痴等弊。缺少智慧即是愚癡無明,
越之智慧」
如《大智度論》卷 43 說:
「何以故名般若波羅蜜者般若者(秦言智慧)?一切諸智
14
慧中最為第一。」 又《大智度論》卷 70 說:「般若定實相,甚深極重,智慧輕
薄,是故不能稱。」15「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的「摩訶般若」即是大智慧;
「般若波
。所以最究竟圓滿的智慧是到達佛果涅槃彼岸。
羅蜜多」即是「究竟圓滿的智慧」
般若波羅蜜的圓滿,須以空性無執之心廣行一切菩薩行法,《大智度論》卷 46
說:
「云何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應薩婆若心,不著一切法,亦
觀一切法性,用無所得故;亦教他不著一切法,亦觀一切法性,用無所得故,是
名菩薩摩訶薩般若波羅蜜。」16 這是以般若波羅蜜為導首的智慧菩薩行的重要
意義所在。

缺乏般若波羅蜜的引導,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諸種行法,無論
做得再多,只是人天善行,尚未提高到一乘菩薩行的層次。單靠實踐五波羅蜜
的功德,遠遠無法與般若波羅蜜相比,《法華經》卷 5〈分別功德品〉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於八十萬億那由他劫行
五波羅蜜——檀波羅蜜、尸羅波羅蜜、羼提波羅蜜、毘梨耶波羅蜜、禪
波羅蜜,除般若波羅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萬億分
不及其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
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退者,無有是處。17

佛陀告訴彌勒菩薩,如果有善男子或善女人為求無上佛果菩提,在長達八萬億
劫的時間,修行五波羅蜜而不包括般若波羅蜜,那麼他所獲的的功德,與前述
聽聞如來壽命長遠而能一念信解,所得到的功德無是法相比。換言之,須要具
備般若波羅蜜,才能信解如來壽量久遠,在菩薩行上獲得無量無邊的功德。因
此,五波羅蜜若不與至少一念信解的般若波羅蜜結合,是無法導向佛果的,功
德有限有量。如同《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 3:
「若菩薩摩訶薩欲於一切法等覺

14
《大智度論》,
《大正藏》冊 25,頁 370 中。
15
《大智度論》,
《大正藏》冊 25,頁 1509 上。
16
《大智度論》,
《大正藏》冊 25,頁 393 中。
17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44 下。
10
一切相,當學般若波羅蜜多」。18 欲覺證空性實相,了知一切法相,都離不開
般若波羅蜜的修學。那麼,大菩薩們是如何以般若波羅蜜多修習一切法而成無
上正等正覺?《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 2 指出以般若波羅蜜來消解分別執著,
六波羅蜜同時修學:

釋提桓因白佛言:
「世尊!菩薩但行般若波羅蜜,不行餘波羅蜜耶?」佛
言:
「憍尸迦!菩薩皆行六波羅蜜。若布施時,般若波羅蜜為上首;若持
戒、若忍辱、若精進、若禪定、若觀諸法時,般若波羅蜜為上首。譬如
閻浮提種種樹、種種形、種種色、種種葉、種種華、種種果,其陰皆一,
無有差別。五波羅蜜亦如是,入般若波羅蜜中無有差別。19

由此可知,菩薩為求無上道,愍念眾生,要發大慈悲,行六波羅蜜,必須以般
若為最上前提,引導諸波羅蜜達於無量無邊。所以五波羅蜜皆必須以般若波羅
蜜為上首,才能行使方便力,成就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
提,為菩薩道久修六度波羅蜜,最終所成就的圓滿佛果。

《法華經》中的般若波羅蜜就是空性實相,如《法華經》卷 4〈法師品〉
說: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來滅後,欲為四眾說是《法華經》者,云何應說?
是善男子、善女人入如來室、著如來衣、坐如來座,爾乃應為四眾廣說斯經。
如來室者,一切眾生中大慈悲心是;如來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如來座者,一
切法空是。」20 坐如來座,與諸佛同一智慧,即是觀照一切法空實相的般若波
羅蜜。以此般若波羅蜜來保全大慈悲心、柔和忍辱心的無邊寬廣。菩薩的大慈
悲心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沒有特定對象區分,與一切有情同等一體。
《金
21
剛經》中所言的忍辱波羅蜜是在無我相的智慧基礎上始得成就。 又《法華經》
卷 5〈安樂行品〉第一安樂行的「行處」如下:「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
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
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22 強調忍辱波羅蜜與般若
波羅蜜,要求觀一切法的如實相,不執取、不分別。又於第一安樂行的「第二
親近處」說: 「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空如實相,不顛倒、不動、不退、不轉,如
虛空,無所有性;一切語言道斷,不生、不出、不起,無名、無相,實無所有;
無量、無邊,無礙、無障;但以因緣有,從顛倒生故說。」23 以一切法空為如
實相,顯見《法華經》是以空性實相為般若智慧的真理所緣境。中國佛教傳統
主要以佛性如來藏為《法華經》的最高真理,是很自由的詮釋方式,為此經冠

18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 5,頁 11 下。
19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冊 8,頁 545 下。
20
《法華經》卷 5《大正藏》冊 9,頁 31 下。
21
《法華經》卷 5《大正藏》冊 8,頁 750 中。
22
《法華經》卷 5《大正藏》冊 9,頁 37 上。
23
《法華經》卷 5《大正藏》冊 9,頁 37 中。
11
注許多深妙圓融的義理;然而,就經典本身文脈來進行檢視,其智慧涵義仍以
初期大乘的般若波羅蜜為基底。

「精進」能對治懈怠,使成佛菩薩行所需的強力修持能夠成就。《大智度論》
卷 81〈六度相攝品〉說:「菩薩住毘梨耶波羅蜜,身心精進,不懈不息,作是
念:『我必應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應不得。』」24 說明菩薩在朝向無上
佛果的修行過程中,必須依靠菩提誓願與精進波羅蜜的有力支撐,積極進取,
修習無量的善法。修精進度,能得「增善」 、
「不退」等功德,天台智顗《妙法
蓮華經文句》卷 8〈釋提婆達多品〉說明修習精進的四種意義: 「四事應須修精
進:進破懈怠;莊嚴菩提攝眾生;增善法是自利;不惱他是利他。後得大力致
菩提。」25 破除懈怠、攝受有情、自覺利他的實踐都需要精進的支持。《法華
經》中隨處可見到精進的指導,如〈序品〉頌文說: 「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
深山,思惟佛道。」26 說明菩薩隨時隨地勇猛精進,到深山裡面清淨修行,思
維佛陀的無上菩提。同品又說: 「汝一心精進,當離於放逸,諸佛甚難值,億劫
時一遇。」27 說明缺乏精進波羅蜜,導致佛在世我沉淪,佛滅渡我出生,懺悔
此生多業障,不見如來真色身。與佛陀同時同地生存,是非常難得值遇的機緣,
吾等切不可放逸,應當一心勇猛精進才對。為何要勇猛精進?因為佛智廣大深
遠,非輕易可得,要由精進來推動菩薩道的難行苦行,方得趣入。 《法華經.方
便品》說:

爾時,世尊從三昧安詳而起,告舍利弗:「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
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親近百千
萬億無數諸佛,盡行諸佛無量道法,勇猛精進,名稱普聞,成就甚深
未曾有法,隨宜所說,意趣難解。」28

諸佛的智慧至為深澳廣大,非凡人所能測度;同樣的,諸佛的智慧法門甚深
難解,須要極大的修學努力。即使證得聲聞、辟支佛果位的二乘聖者也無法
了知其內容。諸佛之所以能體得如此的智慧境界,在行菩薩道的長久時期曾
親近過難以計數的無量諸佛,實踐諸佛無量的成道法門,一直勇猛精進,心
不退轉,終而成就了甚深微妙法。以此廣大圓滿的智慧對不同的根器給予對
機說法,演說的法義亦是微妙難解。

我們每個人因過去習性使然,精進努力的程度並不一致,有緣值遇諸佛,

24
《大智度論》卷 81,《大正藏》冊 25,頁 626 中。
25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8《大正藏》冊 34,頁 115 下。
26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 上。
27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5 上。
28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5 中。
12
他們會依聽法者的稟性、喜好、勤惰程度等差別,施與不同的教化方式。
〈方便
品〉頌文說:
「過去所習業,欲性精進力,及諸根利鈍,以種種因緣,譬喻亦言
辭,隨應方便說。」29 佛陀基於根器的差別,及過去所修習的成果和精進力不
同,就要以種種的因緣、譬喻、言辭的方便來為眾生們說法,精進力也是修學
菩薩道的重要因素之一。佛教「善根」的五根中就有精進根,累積而發為「五
力」中的精進力。一乘佛法難得值遇,因珍惜機緣,勤修精進,來推動圓成一
切種智的智慧修學,如《法華經》卷 2〈譬喻品〉中說:

若有眾生,從佛世尊聞法信受,勤修精進,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
無師智、如來知見、力、無所畏,愍念、安樂無量眾生,利益天人,度
脫一切,是名大乘。菩薩求此乘故,名為摩訶薩。30

一乘成佛行就是大乘法,菩薩要足夠精進努力,才能提升到「摩訶薩」
(大菩薩)
的層次。大菩薩為求證諸法實相的一切智、與佛同具的佛智、自然智、無師智,
及如來智慧知見,智慧發用之十力、四無所畏等,鑒於佛智廣大無邊,必須全
身心地投力,勤勉精進修持。同樣的,因為愍念眾生,欲度脫三界六道無數眾
生,發起大慈大悲之心,想要使廣大人天友情獲得利益與安樂,精進波羅蜜亦
不可少。由此可知,菩薩常發廣大慈愍心,為求無上佛菩提的一切智,必須不
斷地精進奮發。

「禪定」能對治散亂,是智慧觀修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專心一處,不為
外境和煩惱干擾動搖,修禪定度,則得「靜慮」、
「三昧」
、「等至」等功德。如
《法華經.序品》頌文說:「又見菩薩,勇猛精進,入於深山,思惟佛道。又見
離欲,常處空閑,深修禪定,得五神通。」31菩薩們在深山裡精進思惟佛道,需
要禪定的功夫。遠離貪欲,戒除淫慾,排除干擾禪修的因子;常在空曠的山中,
深修禪定,可得五神通。修禪定得神通,有助親見因果業報理則及提升化度有
情的能力;更重要的,禪定力的養成是為了觀想智慧境界。如同品頌文說: 「又
32
見諸菩薩,深入諸禪定,身心寂不動,以求無上道。」 。 因為修身心寂靜的禪
定功夫,是為要追求的無上道的法門;缺乏禪定力,無法體得般若智慧。即使
是聲聞乘的智慧成就,也需要深妙禪定,如《法華經》卷 3〈化城喻品〉說:

佛於天人大眾之中,說是法時,六百萬億那由他人,以不受一切法
故,而於諸漏心得解脫,皆得深妙禪定,三明六通,具八解脫。第二、
第三、第四說法時,千萬億恒河沙那由他等眾生,亦以不受一切法故,

29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9 中。
30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13 中
31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 上。
32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4 下。
13
而於諸漏心得解脫。從是已後,諸聲聞眾無量無邊不可稱數。33

大通智勝佛在天人大眾中演說三轉四諦法門,無數聲聞眾証得解脫涅槃,並由
禪定發起三明六通。他們皆因斷除深植內心的貪、瞋、癡煩惱而得到生死解脫,
並得到甚深微妙的禪定及三明六通的大神通力,但還是無法達到究竟解脫。釋
尊在他們所得禪定與智慧的基礎上,進一步教導一佛乘的甚深法義,《法華經》
同品說:

諸比丘!若如來自知涅槃時到,眾又清淨,信解堅固,了達空法,深入
禪定,便集諸菩薩及聲聞眾,為說是經。世間無有二乘而得滅度,唯一
佛乘。34

如來自知涅槃時刻已到,大眾對於一乘法已具完全的信心,並且了達空性教理,
具備甚深禪定能力,一切條件皆已成熟,於是為他們解說《法華經》的究竟真
理,導引他們進入一佛乘法的修學。根據此段引文所說,對於大乘佛法的信解
力、空慧潛能與禪定功夫,是成就一乘法的重要條件。

四、
《法華經》六度的福德門實踐

福德門有布施、持戒、忍辱三種。福德門也是菩薩修行的殊勝法門,菩薩為
成就佛果而下化眾生,修大慈悲,利益他人的善業為福德。成就佛果必須福慧雙
修,自覺與覺他圓滿,缺少福德們則只能成就自利的一面。福德行須受般若波羅
蜜引導,方能隨順菩提心而迴向無上佛果;同時,福德行拓展般若波羅蜜,使般
若波羅蜜真正達於廣大無邊。

「布施」為六度之首,能對治慳貪心理,捨離對財、法的貪執。菩薩從事
財物布施,能使眾生免於匱乏;從事佛法布施,幫助有情超克生命問題。另有
說布施分為財施、法施、無畏施三種,其中無畏施是給予安穩,免除恐懼,讓
他人在身心靈上有安定和慰藉。實踐一乘菩薩法的布施必須達到「三輪體空」

觀無布施者是空,布施對象是空,布施物也是空。法施意謂以法引導眾生,使
其度脫生死或成就佛果。欲達成菩薩行的廣大布施,對一般學佛者而言是極度
困難的,《法華經》因此為學佛大眾開出一條由淺到深的可行進路。〈方便品〉
頌文提示造寺建塔、花香供養、禮拜讚歎等易行布施行法,亦有漸次導向成佛
廣行的功用:

33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25 上。
34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25 下。
14
若於曠野中,積土成佛廟,乃至童子戲,聚沙為佛塔,
如是諸人等,皆已成佛道。
若人於塔廟,寶像及畫像,以華香幡蓋,敬心而供養。
若使人作樂,擊鼓吹角貝,簫笛琴箜篌,琵琶鐃銅鈸,
如是眾妙音,盡持以供養;或以歡喜心,歌唄頌佛德,
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
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
或有人禮拜,或復但合掌,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
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
自成無上道,廣度無數眾,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
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35

從外面空曠的田野中,用泥土堆積成一座佛塔;甚至童子為遊戲而聚沙成為佛
塔,這些人依此善心種下善根種子,漸次在菩薩道上提升,在釋尊演說《法華
經》前都已成就佛道了。若人到塔廟內看到佛的畫像和塑像,用花、香、幢幡、
寶蓋等,以恭敬心的供養;或用音樂歌舞供養;或以歡喜心,用梵唄歌讚供養;
乃至只發出一個小小聲音,在佛陀講說《法華經》前都已成佛了。有人合掌禮
拜,甚至只舉起一隻手,或稍微低下頭;或有人散亂心,進入佛塔中說一句「南
無佛」,以此善心恭敬佛像,後來逐漸見到無量的佛,供養禮拜,聽經聞法,朝
向無上佛菩提的覺證。《法華經》的一佛乘修學指引,不是一味強調艱難的高層
菩薩行,也包含初機行法,長養學佛大眾的成佛信心,使進入一佛乘成為可能。

比財布施更接近成佛菩薩行的實踐是法布施,但法布施非一蹴可幾,必須
逐步提升法義領解及培養弘法能力。對於弘傳經典的「法師」實踐恭敬供養,
與佛法結下善緣,是達到法布施的重要憑藉,《法華經》特別倡導此法。此外,
法供養比起財供養的功德更大。法供養就是通過受持、讀誦、為人講說、進而
如說修行的經典修持進路。《法華經.法師品》指導說:

若欲住佛道,成就自然智,常當勤供養,受持法華者。
其有欲疾得,一切種智慧,當受持是經,并供養持者。
若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當知佛所使,愍念諸眾生。
諸有能受持,妙法華經者,捨於清淨土,愍眾故生此。
當知如是人,自在所欲生,能於此惡世,廣說無上法。
應以天華香,及天寶衣服,天上妙寶聚,供養說法者。
吾滅後惡世,能持是經者,當合掌禮敬,如供養世尊。

35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8 下。
15
上饌眾甘美,及種種衣服,供養是佛子,冀得須臾聞。……
如是供養已,若得須臾聞,則應自欣慶,我今獲大利。
藥王今告汝,我所說諸經,而於此經中,法華最第一。36

假使有人想要安住在佛道上,成就如佛的自然智、一切種智,應當常勤供養受
持《法華經》的「法師」 ,這樣弘經者如同如來的使者,應當用天界的華、香、
衣服、珍奇寶物來供養說法的人。特別是在釋迦摩尼佛滅度之後,在五濁惡世
中,弘法特別不易,能受持這部《法華經》者,是大菩薩的化現,我們應當向
他合掌,恭敬禮拜,如同供養世尊一樣來供養他,希望有緣能聽聞到這部深妙
《法華經》 。能如此供養之後,若能在短時間中聽見這部《法華經》 ,就應該為
自己感到慶幸,因為能在今日聽到這部尊貴的《法華經》 ,將獲得很大的利益。
什麼利益呢?就是得到成佛的機會。如此,就與這部經典結下了良好善緣,未
來持續有機緣聽聞此經,了知一乘法義與諸法實相。進而修學此經來供養佛陀,
就是受持、讀誦、書寫、為人解說這部《法華經》 。
《法華傳記》卷 10〈法供養
勝〉說: 「世尊告曰:法供養者,順如來所說經典,開化一切,是為法之供養。」
37
弘宣《法華經》的功德最終亦是建立在六波羅蜜的菩薩行上,依《法華經》
的教導來弘傳經典與實踐一乘菩薩行,有利快速成佛,如〈分別功德品〉說:

阿逸多!若我滅後,諸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是經典者,復有如是
諸善功德,當知是人已趣道場,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坐道樹下。38

這是由財物布施、供養的福業導入佛法布施、供養的慧業,以般若為導而福慧
兼修。效法佛陀,廣學三乘諸法,融會於一乘法,圓滿一乘法的福德行與智慧
行,不捨三乘法、包含三乘法、成就一乘法。39

《法華經》述說經卷供養的功德遠超出五波羅蜜行的功德,且視經卷為佛
之法身而供養之,法身代表著智慧,經卷供養的重視程度已超越了舍利信仰。
由此可知,在佛陀已經圓寂得時代,
《法華經》說明對佛陀的布施供養,可以分
為佛塔及經卷的供養。平川彰提出佛塔的信仰為大乘佛教運動的重要源流之一,
又認為《法華經》將法師及其手中的經卷作為佛陀的唯一媒介,而此也就顯示
出壓抑大乘運動基礎之舍利佛塔信仰態度,因此而說「法師解說之處,於此應
建立七寶塔,且此中亦有佛的全身存在,沒有安置舍利的必要。」所以就現實
性而言,即是由佛塔信仰轉回到法師的宗教性實踐。40 可見《法華經》的布施
供養是以佛塔信仰及法師信仰的功德來闡明(參見表 1),法師供養的財施及自
己成為法師的法施在一乘法的實踐上尤具意義。

36
《法華經》,《大正藏》冊 9,頁 31 上。
37
《法華傳記》卷 10《大正藏》冊 51,頁 96 中 28。
38
《法華經》卷 5,《大正藏》冊 9,第 262 號,頁 45 下 26。
39
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頁 278。
40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 (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2 年)
,頁 168。
16
表 1:佛塔及經卷供養之內容與分布
供養 內 容 品 名
佛塔 起造、嚴飾、禮拜 序品、信解品、授記品、五百弟子受記品、
見寶塔品、如來神力品、妙音菩薩品
經卷 受持、讀、誦、解 譬喻品、藥草喻品、法師品、見寶塔品、
說 安樂品、隨喜功德品、陀羅尼品、普賢菩
薩勸發品

「持戒」居於三無漏學的最先,乃修學佛法智慧的基礎,即是受持、遵行
佛陀所制定的戒條。戒律是修行解脫的根本,可見修持戒律的重要。持戒助益
禪定的進入,依禪定而觀修智慧。菩薩所持的戒律有三聚淨戒之分:攝律儀戒、
攝善法戒、攝眾生戒(饒益有情戒) 。持戒能得「清淨」
,有利大乘佛法的修學,
如《法華經》卷 2 說:「若見佛子,持戒清潔,如淨明珠,求大乘經,如是之
人,乃可為說。」41若見持戒清淨的佛弟子,前來尋求大乘經,像這樣的人才可
為他說《法華經》
。因為此經所述佛之知見與如來本懷的意趣甚深,多犯戒者煩
惱過重,將無法理解。可見,並非人人可修學大乘經典,持好戒律是一個重要
條件,如《法華經》卷 4 說:

此經難持,若暫持者,我則歡喜,諸佛亦然。
如是之人,諸佛所歎,是則勇猛,是則精進。
是名持戒,行頭陀者,則為疾得,無上佛道。42

這部《法華經》是難值遇與受持的經典,缺乏真正善根的人是無法受持的,持
戒亦是長養善根的修行之一。假使有人在今生暫時受持、讀誦這部經典,諸佛
都感到隨喜。為什麼?因為這個人的善根深厚,能擔當大任,將佛法流通於世
間,令眾生能聽聞三寶,發菩提心,修行成就無上菩提。這個人能受持《法華
經》
,為十方諸佛所讚歎,才是真的勇猛精進,才算嚴守戒律而不放逸,有利快
速成佛。因此,嚴持戒律,甚至修頭陀行,是《法華經》鼓勵的菩薩行之一。

《法華經》重視持戒的修行,對於弘講經典的法師亦期許他們能夠先在寂
靜無人干擾之處做好修行,使經典讀誦通利,得已深入思惟法義。自己能夠讀
誦、思惟《法華經》
,方能擔當起弘法大任。那麼,說法的法師必須選擇甚麼樣
的場所,作為讀誦《法華經》的修身之處?如《法華經》卷 4 說:

若說法之人,獨在空閑處,寂寞無人聲,讀誦此經典,
我爾時為現,清淨光明身,若忘失章句,為說令通利。

41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16 上。
42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4 中。
17
若人具是德,或為四眾說,空處讀誦經,皆得見我身。
若人在空閑,我遣天龍王,夜叉鬼神等,為作聽法眾。43

述說在佛陀滅度之後,若有講說《法華經》的人,能單獨止住在空寂無人的地
方,在這個地方讀誦經典與精進修身,佛陀會為他示現出清淨光明的佛身,並
幫助經文的記誦與理解。如果有人具足德行,為四眾宣說《法華經》 ,或在寂靜
處讀誦這部經典,佛陀都會令他們得見佛身,勉勵他們,推進修行。有人在荒
野深山裡讀誦、解說《法華經》 ,會得到一切天龍八部等護法神眾的守護,他們
也藉這個機會聽法。 《法華經.勸持品》批判那些貪著名聞利養,穿著袈裟而假
裝在阿蘭若處修行的人,他們不只自己無法信受此經,還將此經毀謗為外道議
論。44 修持《法華經》者須具善根,嚴守戒行,否則會錯失這個大法,甚至毀
謗這部經典。

《法華經》說明法師的修行場所,應當是「獨在空閑處,寂寞無人聲」
,有
利學經與修身,自己修持穩當了,才有能力走入人間廣弘經典。同樣的,
《大寶
積經》卷 113 對於持戒的沙門在阿蘭若處的修行期許如下:

樂阿蘭若處故;安住聖法中故;樂佛法儀式故;心不傾動故;不親近出家
在家眾故;心樂獨行如犀角故;畏於人眾多惱亂故;樂住獨處故;常怖畏
三界故;得實沙門果故;離一切希望故;離世八法故,所謂利衰毀譽稱譏
苦樂;堅心不動如地故;護彼我意無所犯故;不濁故;正行故;心行成就如
虛空故;於諸形相心無染著,如虛空中動手無所礙故。迦葉!若能成就如
是行法,是名沙門。45

這段引文對阿蘭若處修身與修心的意義與要求說明得甚為明晰。持戒的沙門在
道業未成時應尋求清淨的地方,安住在佛法修持的各種莊嚴之中;心不向世俗
名聞利養傾動,一心一意想著道業的完成。既不親近在家世俗欲樂,也不親近
出家無義苦行,喜歡獨自修行是為了排除種種干擾因素,守護自己的道心意念,
讓禪定與智慧的修學能夠早日成就。那麼,持戒的沙門在身行方面不宜親近哪
些對象?在《法華經.安樂行品》的第一安樂行中有清楚的指導:

若有菩薩,於後惡世,無怖畏心,欲說是經,
應入行處,及親近處。常離國王,及國王子、
大臣官長,兇險戲者,及旃陀羅、外道梵志。
亦不親近,增上慢人,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43
《法華經》
,《大正藏》冊 11,頁 639 上。
44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6 下。
45
《大寶積經》,
《大正藏》冊 11,頁 639 上。
18
破戒比丘,名字羅漢,及比丘尼,好戲笑者,
深著五欲,求現滅度,諸優婆夷,皆勿親近。
若是人等,以好心來,到菩薩所,為聞佛道。
菩薩則以,無所畏心,不懷悕望,而為說法。
寡女處女,及諸不男,皆勿親近,以為親厚。
亦莫親近,屠兒魁膾,畋獵漁捕,為利殺害,
販肉自活,衒賣女色,如是之人,皆勿親近。
兇險相撲,種種嬉戲,諸婬女等,盡勿親近。
莫獨屏處,為女說法,若說法時,無得戲笑。46

由此可知,菩薩在後惡世中弘法的過程中,由於修行環境趨向混亂,戒律的要
求非常重要。謹言慎行,修持戒行,不親近攀緣世俗的五欲歡樂與名聞利養等,
像是暴力娛樂表演者、職業有違戒律者、外道人士、增上慢人、小乘行者、破
戒比丘、異性等,都不宜去親近,以免妨修道業。如果他們為了聽聞大乘佛道
而來,菩薩應本於慈悲心與無畏心,依據他們的稟性與喜好講說適宜的教法。
說法時也要保持莊重態度,以維護自身,及避免他人譏嫌佛教。

嚴守戒行是對初學菩薩的要求,等到自己修行道業有成,在禪定與智慧的
守護之下,心志把持得定,不致違犯戒行,即可積極走入人間,為眾生平等說
法。智顗《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8 說:
「為引初心始行菩薩未能惡世苦行通經,
47
復欲開於〈安樂行品〉也。」 隋.吉藏《法華義疏》卷 10〈安樂行品〉說:
「始行之人顛倒強、觀行弱,忽親近非道之緣者,進無濟彼之功、退有愛累之
失,如少湯投氷反助成結。若得正觀現前,隨意親近,如通達非道即是佛道,
不見產業之事不入波若觀者。」48 告誡始學菩薩道者由於不辨邪正,智慧未穩,
應先守護戒行,不親近不合佛法修行的對象,免受他們牽引。如果是通達智慧
的久修菩薩,能於正邪一切法中都能了悟中道實相,自能親近一切有情,應機
說法。〈安樂行品〉第一安樂行的重頌部份最後說到:

菩薩有時,入於靜室,以正憶念,隨義觀法。
從禪定起,為諸國王、王子臣民、婆羅門等,
開化演暢,說斯經典,其心安隱,無有怯弱。49

以持戒為基礎,深入禪定與智慧,就有能力為有情大眾廣說佛法,心無所求,
而有絕對的自信。因此,修菩薩行宜知高下次第,不以淺濫深。學《法華經》

46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7 中
47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8《大正藏》冊 34,頁 117 中。
48
《法華義疏》卷 10〈安樂行品〉
《大正藏》冊 34,頁 596 上。
49
《法華義疏》卷 10〈安樂行品〉
《大正藏》冊 9,頁 37 下。
19
者常注目於深廣的佛智境界,而忽略了解自己根機與修行次第的重要意義,輕
忽基礎菩薩行法,如此其實無法快速提升到一乘菩薩行的高度。雖然《法華經》
教導最圓滿究竟的真理,作為大乘菩薩行者的修證目標,但在修行上必須了解
自身的根器程度,不好高鶩遠,踏實穩健,按部就班地提升。

至於菩薩戒的「攝善法戒」與「攝眾生戒」兩個層面,整部《法華經》中
可說隨處見到指導,無處不在教導修學善法與利益眾生。這是大乘菩薩行法的
核心價值。

「忍辱」用在對治瞋恚及對實相真理的信受安住。菩薩在上求佛道,下化
眾生的過程中,面對種種的艱難挑戰要禁得起考驗,否則小不忍而亂大謀,持
續累積惡業,遮蔽智慧潛能,無法安忍就無法成就佛道。因此,為度化眾生而
行菩薩道,必須修忍辱行,「難行能行,難忍能忍」
,以期成就佛道。
《法華經》
卷 1〈序品〉頌文說:

又見佛子,未甞睡眠,經行林中,懃求佛道。
又見具戒,威儀無缺,淨如寶珠,以求佛道。
又見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惡罵捶打,
皆悉能忍,以求佛道。50

這段引文將精進、持戒、忍辱並列,接下來的頌文強調禪定一心及廣修布施,
都是一乘菩薩道的重要行門。為了成就無上佛菩提,必須達到福德與智慧圓滿,
於修行上的痛苦艱難宜能忍耐;於弘法上遭遇的侮辱打擊須能忍辱;於觀照甚
深法義的領解難關要能忍。說法者處在五濁惡世中,遇見阻礙正法弘傳的惡心
邪見者,為護持《法華經》
,應當抱持何種忍辱修為?《法華經》卷 4〈勸持品〉
說:

謂是邪見人,說外道論議,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諸惡。
為斯所輕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輕慢言,皆當忍受之。
濁劫惡世中,多有諸恐怖,惡鬼入其身,罵詈毀辱我。
我等敬信佛,當著忍辱鎧,為說是經故,忍此諸難事。
我不愛身命,但惜無上道;我等於來世,護持佛所囑。
世尊自當知。濁世惡比丘,不知佛方便,隨宜所說法,
惡口而顰蹙,數數見擯出,遠離於塔寺。如是等眾惡,
念佛告勅故,皆當忍是事。51

50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 中。
51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6 下。
20
缺乏佛法正見的邪見人,不了解《法華經》的甚深意趣,反將真實佛法視為外
道議論,講說輕慢侮辱的言說,甚至用武器進行攻擊,更聯合權貴勢力進行打
壓,不應與他們正面衝突,如此造成對立無益於佛法的傳播。演說《法華經》
時,遭遇有人來惡口謾罵,甚至用刀杖等武器攻擊,此時,安忍像盔甲一樣,
是保護自己與他人的最佳良策。處於此等情形應當在心中念佛,感念佛陀,愛
惜真理,為弘通真實佛法而安忍這些惡事。

處在這五濁惡世中,宣說這部《法華經》
,面對種種內外在的艱難課題,如
何自我砥礪以深化與拓展忍辱的修學?《法華經》卷 4〈法師品〉說明弘經法
師的三大素養:

若人說此經,應入如來室,著於如來衣,而坐如來座,
處眾無所畏,廣為分別說。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
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52

如來室者,是為眾生拔其苦厄生起大慈悲心;著如來衣者,是柔和忍辱心,成
為佛陀的代表人;如來座者,指一切法空的體悟。搭配大慈悲心與空性智慧來
修習柔和忍辱心,相互增上,達到深層的體驗,以心無所住著與不忍眾生苦的
修為來助成柔和忍辱心的高度展現。《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特別指點忍辱與般
若波羅蜜的結合:
「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
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53 《法華經.安樂行品》第一安樂行的「行處」
(ācāra),指示弘法者的內心善行:

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和善順而不卒
暴,心亦不驚;又復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別,是
名菩薩摩訶薩行處。54

佛陀宣示菩薩摩訶薩於其圓寂以後的五濁惡世中,講說這部《法華經》應當安
住於四種方法,首先應安住菩薩的「行處」及「親近處」
,以期順利平安的弘法。
菩薩行者弘法的二大內心善行即是忍辱與般若。實行空觀對於修習忍辱有很大
的助成作用,南嶽慧思《法華經安樂行義》解釋說:「菩薩受他打罵、輕辱、毀
呰,是時應忍而不還報。應作是觀:由我有身,令來打罵,譬如因的然後箭中;
我若無身,誰來打者?我今當勤修習空觀,空觀若成,無有人能打殺我者。若
被罵時,正念思惟,而此罵聲隨開隨滅,前後不俱;審諦觀察,亦無生滅,如

52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2 上。
53
《大正藏》冊 8,頁 750 中。
54
《法華經》
,《大正藏》冊 9,頁 37 上
21
空中響,誰罵誰受?音聲不來入耳,耳不往取聲,如此觀已,都無瞋喜。」55 如
果將忍辱修行的對象視為實有,逆道逆緣就會生起瞋恨心,難以安忍下來。觀
察障礙逆緣無不是緣起性空,消解執著與分別,自然不起瞋恨對立的情緒,就
能夠發揮安忍作用了。

結束本節之前,將《法華經》中講述六波羅蜜的各品表列於表 2,以為鳥
瞰之用:

表 2:《法華經》六度的對治與分布
六度 對治 品 名
布施 慳貪 序品、提婆達多品、分別功德品、隨喜功德品
持戒 惡業 譬喻品、藥草喻品、見寶塔品、安樂行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忍辱 瞋恚 序品、法師品、安樂行品
精進 懈怠 序品、譬喻品、五百弟子受記品、藥草喻品、
地踊出品、法師功德品、妙音菩薩品
禪定 散亂 序品、譬喻品、藥草喻品、見寶塔品、安樂行品、
隨喜功德品
般若 愚癡 分別功德品、妙莊嚴王本事品

五、結論

《法華經》是一部實踐菩薩道的經典,特別強調一佛乘的思想,引導二乘人
可以成佛,創導眾生皆平等,人人可成佛。全文的特點是一部倡導大乘菩薩道
的修行,透過菩薩道來實踐六度波羅蜜,藉由「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而展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的過程中,以「種種因緣、譬喻言辭,演說諸法」,
由佛之知見,出方便力,開權顯實使眾生成就佛道。
《法華經》全文的特點是在倡導大乘菩薩道的修行,一佛乘行者須藉六波
羅蜜來實現,菩薩行是成就佛道必修之科目,菩薩行是最主要的定義,是自
利利他來達到成佛的目的。因此,菩薩行以六波羅蜜為主,六度波羅蜜即布
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在現代的生活中實踐菩薩道,若是缺
漏了菩提心行佛事,只能說是人天福報的功德累積,不能稱之為成佛的資
糧。因此,菩薩所行不但自利,重於在利他,更富含波羅蜜行的指導,所
以,菩薩在行六度萬行中福德門與智慧門並稱。即智慧門的精進、禪定、般

55
《大正藏》冊 46,頁 701 中。
22
若是菩薩上求菩提為智業,證悟一切諸法實相,解脫煩惱,成就佛果。而福
德門的布施、持戒、忍辱是下化眾生為福業,在慈悲的推動之下,成就利益
他人的廣大福業。是累積福德與智慧資糧的諸殊勝法門。菩薩要度化眾生,
自利利他,必須親自力為,發菩提心,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自覺覺他,圓
滿佛道。

文獻參考

23
一、 古代經典 (依年代排序)

後秦.鳩羅摩什譯 : 《法華經》,《大正藏》冊 9,No. 262


《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冊 08,No. 227。
《大方廣佛華嚴經疏鈔會本》,《大正藏》冊 9,No. 1557。
《大智度論》,《大正藏》冊 25,No. 1509。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冊 5,No. 220。
《大品般若》,《大正藏》冊 8,No. 223。
《法華傳記》,《大正藏》冊 51,No. 2068
《妙法蓮華經文句》卷 8《大正藏》冊 34,頁 117 中。
《法華義疏》卷 10〈安樂行品〉《大正藏》冊 34,頁 596 上。
《法華義疏》卷 10〈安樂行品〉《大正藏》冊 9,頁 37 下。

二、現代專書 (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
菅野博史著,孝順法師譯:《法華經—永遠的菩薩道》,台北:靈鳩山般若
文教基金會附設出版社,2005 年
平川彰等著,林保堯譯:《法華思想》,高雄:佛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2 年。 。
聖嚴法師,《絕妙說法:法華經講要》,法鼓文化出版社。
釋印順:《印順導師全集》,新竹: 正聞出版社 ,2009 年。

2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