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第23卷 第1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Vol .

23 No . 1
                      
2007年1月 Geography and Geo -I nf or mation Science Januar y 2007

山西保德黄河最高阶地形成的时代
刘 运 明‚李 有 利
(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北京 100871)

摘要:野外调查发现山西保德地区存在六级阶地序列‚其中第四级阶地在保德保存最为完好‚而最老的第六级阶地
为晚第三纪阶地。保德地区各级阶地上砾石的岩性都以灰岩为主‚砂岩次之‚表明晚第三纪阶地与黄河低阶地物
源相同‚应该是黄河阶地。在磨扇沟 T6阶地上覆厚度超过51m 的红粘土层‚磁性地层的研究表明‚该红粘土的底
部年代在6∙5Ma 左右‚这与保德冀家沟的研究结果吻合‚说明保德地区黄河最高阶地形成的时代约在6∙5 Ma 左
右。而黄河则可能是伴随着8∙0Ma 左右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强烈隆升而形成。
关键词:山陕峡谷;河流阶地;年代;黄河;古地磁
P931.
中图分类号: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504(2007)01-0101-03

  关于山陕峡谷形成的时代问题‚大体可以分为3
种观点:一是黄河形成于上新世以前[ 1-4] ;二是黄河
形成于早、中更新世[ 5-7] ;三是黄河形成于晚更新
世[ 8] 。争论的焦点是晚第三纪的砾石层是黄河形成
还是东西向河流作用的产物。本文在野外实地考察
的基础上‚确定了保德地区河流阶地‚并对阶地上砾
石的岩性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对最高级阶地上覆红
粘土剖面的保德组地层进行了古地磁研究‚并与冀
家沟层型剖面[ 9] 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对黄河的形
成时代进行了讨论。

1 区域概况与阶地序列 图1 研究区位置
1 Location of t he study area
Fig .
黄河自河口镇进入山陕峡谷‚直到禹门口‚长达 意图‚阶地的特征如下:
700多k m ‚两岸崖壁陡立‚河道宽200~400m 。山 T1:堆积阶地‚拔河高度约8m ‚阶地上覆2~
陕峡谷支流密集‚比较大的支流有朱家川、岚漪河、蔚 3m 厚的黄土层‚黄土之下为河流相砂层。
汾河、窟野河、秃尾河、湫水河和无定河等。从清水河 T2:侵蚀阶地‚拔河高度约56m ‚上覆2~4m
到保德之间‚黄河主要切割于石灰岩和含煤页岩之 厚的黄土‚阶地的前缘可见一些小砾石‚磨圆较好。
中‚保德往南至吉县‚黄河切割于三叠纪砂页岩中。 T3:基座阶地‚位于北纬39 °06′‚东经111 °05
′‚
保德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以西、鄂尔多斯 拔河高度86m 。砾石层的厚度约3m ‚以小砾石为
高原以东‚属构造上比较稳定的地区‚与陕西府谷隔 主‚最大粒径可达20c m 以上。砾石的磨圆很好‚以
河相望。黄河自东北向西南流过保德‚发源于东部 极圆、圆为主。在砾石层的顶部存在砂层透镜体‚砂
管涔山的朱家川是流经该区的最大支流。磨扇沟剖 层内可见斜层理;砾石层基底为灰绿色泥岩。
面距保德县城约5k m ‚位于北纬3 8
°59′、东经1
11°
06′ T4:基座阶地‚基底拔河高度为105m 左右‚砾
附近‚距保德冀家沟6k m 左右( 图1) 。 石层的厚度在10m 以上。砾石层分为两部分:底部
1.
1 六级阶地序列 砾石层的厚度约2m ‚砾石的粒径较小‚以2~5c m
保德地区存在六级阶地序列‚其中保存最好的 居多‚且已经发生胶结;上部砾石层的厚度约8m ‚砾
为第四级阶地。各级基座阶地上砾石的岩性都以灰 石的粒径较大‚以 5~15c m 为 主‚最 大 粒 径 可 达
岩占绝对优势‚其次是砂岩。图2为各级阶地的示 50c m 以上‚ 分选不太好‚存在厚度4m 以上的大型
  收稿日期:2006-09-05; 修订日期:
2006-12-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071016)
  作者简介:刘运明(1977-) ‚男‚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河流地貌方面的研究。E -mail :npku @163.
co m
第 102页 地 理 与 地 理 信 息 科 学                  第23卷

砾石斜层理。砾石层之上是厚度大于1m 的砂层‚ 占绝对优势可能是黄河自清水河至保德很长一段流


砂层中平行层理发育;再向上为厚度约50c m 的红 经灰岩和页岩区‚灰岩砾石物源较近;也可能是泥岩
色砂泥混合层‚分布连续;最上是黄土层‚厚度分布 和页岩等岩性较弱‚不易保存的缘故。
不一。砾石层的基底为紫红色泥岩。
T5:基座阶地‚拔河高度为165m ‚黄河两岸的
保德和府谷均可见。保德县城附近砾石层的厚度为
3m 左右‚可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厚度约1∙5m ‚砾
石发生胶结‚磨圆很好‚粒径以小于10c m 为主。上
层砾石的厚度和粒径与下层近似‚磨圆也很好‚但砾
石多呈扁平状‚多倾向现今黄河的上游;砾石没有胶
结‚砾石之间填充粗石英砂。砾石层上覆红土‚厚度
20c m 左右‚与上覆的马兰黄土不整合接触。砾石层
的基底为紫红色泥岩。 图3 阶地砾石岩性对比
T6:内叠阶地‚以保德县王家应村以东的磨扇沟 3 Lit hology co mparison of gravel i n terrace
Fig .

地区最为典型。砾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中间夹红 2 磁性地层与阶地年代
土层。下层砾石层厚度2~3m ‚多扁平砾石‚磨圆非
常好‚粒径一般不超过10c m ‚砾石之间夹大粒径石 磨扇沟剖面总厚度为71m ‚可分为三部分:最上
英砂颗粒。上层砾石层厚度6~7m ‚砾石磨圆好‚粒 部为厚度31m 的静乐组红粘土‚中部为厚度20m
径多为3~15c m ‚最大粒径可达30c m 以上‚砾石之 的保德组红粘土‚最下层为厚度20m 左右的砂砾石
间夹大型砂透镜体‚砾石层表现为大型的砾石斜层 层与红土夹层。
理。T6上覆厚度约51m 的红粘土层‚其中静乐组 静乐红土和保德红土以厚度1∙3m 的钙结核层
红土的厚度约31m ‚保德组红土的厚度约20m 。下 区分。根据钙结核层的发育状况‚静乐红土也可以
部砾石层的基底为紫红色泥岩。 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厚度约16m ‚钙结核层密布‚
至少发育了20层钙结核‚钙结核层的厚度一般为10
~40c m ;下部厚度为15m ‚除深度为26m 的位置发
育一层厚约0∙8m 的钙结核层外‚其他位置没有钙
结核层。保德红土颜色较淡‚发育了多层钙结核‚其
中以中上部钙结核层厚度大‚下部钙结核层厚度一
般不超过10c m 。
对磨扇沟剖面保德组地层采集了古地磁样品‚
室内加工成边长为2c m 的立方体样品‚在中国地质
图2 保德地区阶地横剖面 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古地磁实验室进行测试。退
2 Section of terrace i n Baode area
Fig .
1.
2 砾石岩性对比 磁采用TD-4
8热退磁炉‚ 0
分为10℃、
200℃、
300℃、
山陕峡谷存在更新世的黄河阶地‚这已被多数 350℃、
400℃、
450℃、
500℃和550℃8步退磁‚剩
学者所接受。本文所研究的保德地区黄河最高的更 磁测量使用 2G -755 型超导磁力仪。退磁结果显
新世阶地为 T4阶地‚为了澄清晚第三纪砾石层是否 样品在300℃左右次生剩磁基本被清洗‚原生剩
示‚
也是黄河阶地‚对保德 T4、府谷 T5以及磨扇沟 T6 磁比较稳定地趋向原点。
阶地上粒径大于1c m 的砾石岩性进行了统计‚每个 静乐组红土与保德组红土的界限在5∙3 Ma 左
[ 9]
点统计100块砾石‚结果如图3所示。3个点砾石的 右 ‚
这一界限在野外较易识别‚可作为古地磁对比
岩性基本保持很高的相似性‚阶地砾石中‚灰岩砾石 的依据。把古地磁的测量结果与标准极性柱[ 10] 进
占绝对优势‚达70%以上‚砂岩占 10% 左右‚石英 行了对比‚如图4所示。保德组红土的最上段厚度
岩、
变质岩和火成岩等也占一定的比例。晚第三纪 约11m 的负极性事件‚对应着标准极性柱的3
r 段。
阶地上砾石岩性与保德黄河 T4相似‚说明保德地区 下部厚度约9m 的地层为正极性时‚由于红粘土的
的晚第三纪砾石层应该是古黄河冲积物‚灰岩砾石 沉积速率较稳定[ 11‚12] ‚按3
r 段的沉积速率推算‚
9m
第1期               刘运明等:山西保德黄河最高阶地形成的时代 第 103页

的红粘土层其底部年代应在6∙5Ma 左右‚因此推测 围绕鄂尔多斯断块的河道。在青藏高原东北缘红粘


个别层位由于采样间隔较大‚遗漏了一个极性事件。 土和构造方面的研究也对该结果以有利的支持。约
由于砾石层早于上覆红粘土沉积‚该阶地的形成时 8∙1Ma 时‚海源-六盘山断裂使鄂尔多斯夷平面瓦
代应在6∙5Ma 左右‚而黄河应在前6∙5 Ma 已经在 相对隆起成六盘山[ 12] ‚而磷灰石裂变径迹揭示
解‚
本区形成。 的约8Ma 的冷却事件可能是六盘山断裂逆冲推覆
8Ma 的构造变形在积石山、祁连山、龙首山以
所致‚
及青藏高原东北缘都有反映[ 13] 。基于这些研究‚笔
者推测山陕峡谷段黄河可能是在8Ma 左右青藏高
原东北缘构造运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并于6∙5Ma 左
右形成了黄河在山陕峡谷的最老阶地。

4 结语
保德地区至少存在六级阶地序列‚通过对保德
地区最高阶地上覆地层研究和区域对比‚认为保德
地区黄河最高阶地的形成时代在6∙5Ma 左右‚而黄
河的产生可能在8Ma 左右‚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强烈
的构造运动密不可分。

图4 保德磨扇沟剖面与冀家沟剖面[ 9] 地层对比
4 Stratigraphical co mparison bet ween Moshangou
Fig . 参考文献:
section and Jijiagou section [ 1]  德日进‚杨钟健.山西西部陕西北部蓬蒂纪后黄土期前之地层
观察[ J] .地质专报‚
1930‚
( 甲种) 第8号:
1-19.
3 黄河形成的其他证据 [ 2]  王乃木梁.对于张伯声先生“ 从黄土线说明黄河河道的发育” 一文
的意见[ J] .科学通报‚
1956(7) :
67-72.
3.
1 磁性地层方面的证据
[ 3]  袁宝印‚王振海.青藏高原隆起与黄河地文期[ J] .第四纪研究‚
野外调查发现‚磨扇沟底部砾石层与其东部的
1995(4) :
353-357.
讲家沟以及冀家沟底部砾石层连续。冀家沟剖面与 [ 4]  LI N A M ‚
YANG Z Y ‚
S UN Z M ‚
et al .
Ho w and when did t he
磨扇沟剖面直线距离约6k m ‚岳乐平等[ 9] 在冀家沟 Yello w River develop its square bend[ J] .
Geology ‚
2001‚
29(10) :

0∙5~
进行了磁性地层的研究‚其 剖 面 特 征 如 下: 951-954.
[ 5]  朱照宇.黄河中游河流阶地的形成与水系演化[ J] .地理学报‚
14∙4m 为静乐红土‚ 3层钙结核;
发育1 14∙
4~2
6∙1m
1989‚
44(4) :
429-439.
2
为保德红土‚发育3层钙结核;6∙
1~4
3∙6m 为保德
[ 6]  程绍平‚邓起东‚闵伟‚等.黄河晋陕峡谷河流阶地和鄂尔多斯
43∙6~58∙6m 为厚度15m
红土与砂砾石层互层; 高原第四纪构造运动[ J] .第四纪研究‚
1998‚
18(3) :
238-248.
的砂砾石层‚砾石的磨圆很好‚岩性以灰岩为主‚其 [ 7]  潘保田‚李吉均‚曹继秀.黄河中游的地貌与地文期问题[ J] .兰
次是砂岩‚这与笔者在保德黄河各级阶地上的统计 州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4‚
30(1) :
115-123.

结果一致‚同为黄河最老的阶地。图4中根据保德 [ 8]  张抗.黄河中游形成史初探[ J] .第四纪研究‚


1988‚
8(1) :
185-
193.
冀家沟剖面沉积速率推算‚该剖面砾石最后消失的
[ 9]  岳乐 平‚邓 涛‚张 云 翔‚等.保 德 阶 层 型 剖 面 磁 性 地 层 学 研 究
年代约在6∙6~6∙8 Ma ‚与磨扇沟剖面的年代基本
[ J] .地层学杂志‚
2004‚
28(1) :
48-51.
吻合。 [ 10]  CANDE S C ‚
KENT D V .
Revised calibration of t he geo magnetic
3.
2 上游构造沉积方面的证据 polarit y ti mescale f or t he Lat e Cret aceous and Cenozoic[ J] .
Jour-
[ 4]
Li n 等 认为‚在银川地区存在盐、石膏、碳酸 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
1995‚
100(B4) :
6093-6095.
[ 11]  丁仲礼‚孙继敏‚杨石岭‚等.灵台黄土-红粘土序列的磁性地
盐、
含化石的泥岩和砂岩互层的始新世-中新世湖
层及粒度记录[ J] .第四纪研究‚
1998‚
18(1) :
86-94.
相红层‚而兰州地区存在始新世-中新世河流相砾
[ 12]  宋友桂‚方小敏‚李吉均.六盘山东麓朝那剖面红粘土年代及
岩、
角砾岩和砂岩等‚不存在盐、石膏、碳酸盐层;兰 其构造意义[ J] .第四纪研究‚
2000‚
20(5) :
457-463.
州地区始新世-中新世地层受到褶皱影响‚而不整 [ 13]  张培震‚郑德文‚尹功明‚等.有关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新时代扩
合覆盖在始新世-中新世地层之上的上新世地层没 展与隆升的讨论[ J] .第四纪研究‚
2006‚
26(1) :
5-13.

有发生变形‚表明黄河在晚中新世-早上新世形成 ( 下转第108页)
第 108页 地 理 与 地 理 信 息 科 学                  第23卷

[ 6]  BRAZEL A J .
Preli minary test of a surface heat island model(S HI M)
参考文献: and i mplications f or a desert ur ban environ ment ‚
Phoenix ‚
Arizona
[1
]  周红妹‚
周成虎‚ 等.基于遥感和 GI S 的城市热场分布规
葛伟强‚ [ J] .
Jour nal of t he Arizona -Nevada Acade my of Science ‚
2002‚
34
律研究[ J] . 2
地理学报‚00
1‚5
6(2
):1
89-1
97. (2) :
98-105.
[ 2]  陈云浩‚王洁‚李晓兵.夏季城市热场的卫星遥感分析[ J] .国土 [ 7]  芮建勋‚徐建华‚宗玮‚等.上海城市天际线与高层建筑发展之
2002(4) :
资源遥感‚ 55-59. 关系分析[ 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5‚
21(2) :
74-76.
[ 3]  陈云浩‚李晓兵‚史培军‚等.上海城市热环境的空间格局分析 [ 8]  韦玉春‚陈锁忠.地理建模原理与方法[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 J] .地理科学‚
2002‚
22(3) :
317-323. 2005.
[ 4]  束炯‚江田汉‚杨晓明.上海城市热岛效应的特征分析[ J] .上海 [ 9]  范心圻.大气环境与热场[ A] .孙天纵‚周坚华.城市遥感[ C] .上
2000‚
环境科学‚ 19(11) :
532-534. 1995.
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59-86.
[ 5]  周红妹‚丁金才‚徐一鸣‚等.城市热岛效应与绿地分布的关系 [ 10]  陈云浩‚李京‚李晓兵.城市空间热环境遥感分析:格局、过程、
监测和评估[ J] .上海农业学报‚
2002‚
18(2) :
83-88. 模拟与影响[ 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Study on the Effect of High Buil di ngs on Urban Ther mal Landscape i n Shanghai
RUI Jian -xun
( Key Lab of Ur ban Ecology and Environ ment Restore ‚Shanghai Nor mal Uni versit y ‚Shanghai 200234‚Chi na)
Abstract : Based on t he GI S and re mot e sensi ng ‚
t his paper anal yses t he i nfl uence of ur ban hi gh buil di ngs on t her mal landscape i nsi de
out er ri ng road of Shanghai .
Ther mal t e mperat ure is i nfl uenced by several i ndices of hi gh buil di ngs such as t heir distri bution ‚
densit y ‚
spatial f or m et c .
Several concl usions are dra wn as f ollo ws :1) The hei ght of hi gh buil di ngs and t her mal t e mperat ure is negative correla-
tion .
2) The region which ur ban hi gh buil di ngs distri but ed concentrat edl y ‚
is t he area t hat t he t her mal t e mperat ure is mi ddle and lo w-
er .
3) The nu mber and distri bution densit y of hi gh buil di ngs has less i nfl uence on t her mal t e mperat ure .
4) Rational distri bution of hi gh
buil di ngs will weaken t her mal eff ect apparentl y .
Key words : hi gh buil di ngs ;
t her mal landscape ;
re mot e sensi ng ;
Shanghai

( 上接第103页)
For mati on Age of the Highest Terrace of the Yell ow River i n Baode Area
LI U Yun -mi ng ‚
LI You -li
( College of Environ ment al Sciences ‚Peki ng Uni versit y ‚Beiji ng 100871‚Chi na)
Abstract : Based on det ailed fiel d i nvesti gation ‚
si x t erraces i n Baode area were f ound ‚
and t he f ourt h one is t he most well -developed .
The hi ghest t errace t hat is covered by Lat e Tertiar y red clay is t he ol dest one .
The lit hology of gravel on si xt h t errace mai nl y is li me-
st one ‚
secondl y is sandst one ‚
si milar wit h T4which belongs t o ancient Yello w River .
The aut hors conject ure t he Lat e Tertiar y t erraces
belong t o ancient Yello w River .
Magnet ostrati graphy st udy sho ws t hat t he bott o m age of Moshangou section is about 6.
5Ma .
Jijiagou
section which was already st udied has si milar result ‚
so t he f or mation age of t he ol dest t errace i n Baode area is about 6.
5Ma .
Ho wev-
er ‚
red clay and t ect onics st udy i ndicat e t hat t he Yello w River around Or dos block probabl y ca me i nt o bei ng as t he uplift of nort heast-
er n mar gi n of Qi nghai -Ti bet an Plat eau at about 8Ma .
Key words : Shanxi -Shaanxi Gor ge ;
river t errace ;
age ;
t he Yello w River ;
paleo magnetis m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