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法四 C 08141326 蘇郁婷

William MARBURY v. James MADISON, Secretary of State of the United States.


5 U.S. 137, L.Ed. 60(1803)
1.事實:
1800 年美國總統大選,總統 Adams 連任失敗,因 Adams 與其所屬政黨仍擁有
國會多數席次,而得趁卸任前通過重要法案及人事命令。Adams 任命時任國務
卿的 Marbury 自新總統上任後為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當時的任命程序為總統
任命的法官須經由國會同意,並經由國務卿簽署委任狀,並將其送達。但在政
權轉換之際,Marbury 委託其弟送達該委任書,而未送達,故 Marbury 未收到
委任書,後來新總統 Jefferson 對於 Adams 卸任前的人事命令十分不滿,當
Marbury 請求新任國務卿核發委任狀時,新政府主張既然委任狀並無案時送
達,則該委任命令應即失效,拒絕核發委任書。Marbury 隨而對聯邦最高法院
向 Madison 起訴,請求交付委任書。

2.爭點:
最高法院是否有權審理國會的法案,並使被認為與憲法牴觸的法案無效?

3.Rule of law:
(1)當一項法律與憲法相牴觸時,若兩者皆適用於同一案件,則法院須依據法律
而為判決,至憲法於不顧,或據憲法而致法律於不顧。法院需決定此兩相牴觸
的規範何者得適用於該案,此為司法責任之職責所在。
制憲者顯然欲使法院及立法者受憲法所拘束。
(2)之所以稱憲法之最高性,則美國之一般法律不得與之相牴觸。憲法的內容有
其存在的理由及必要性,憲法確立了其最主要且不可撼動之原則,即違憲法律
應歸於無效,法院及其他政府部門均應受憲法所拘束。

4.判決主旨(主筆大法官意見):
(1)行政機關首長若為代表行政機關從事政治及機密事務者,僅依總統之意思執
行職務,或行使因憲法或其他法律授權行政機關自由裁量權時,其行為始受司
法審查。惟若法律所明定之特定職務,於行使該職務時關乎個人權利,且自認
受侵害之個人應有訴諸國家法律救濟之權。
(2)司法部門之職責為判定法律應如何適用,若有兩法相牴觸,法院需決定適用
何法。當法律與憲法相牴觸時,若兩者皆得適用於某一個案,則法院需決定係
依據法律為判決,置憲法於不顧;或據憲法而置法律於不顧,作出判決。法院
需要決定兩相牴觸之規範,何者得適用於該案,此為司法之權限範圍及職責所
在。如果法院尊重憲法,且認為憲法高於一般法律規範,則憲法應適用於此兩
相牴觸之法律皆得適用之個案。
(3)制憲者任期所制定之憲法為國家最基本且最高位階之法律,故政府須遵從違
憲法律歸於無效之原則。此原則由憲法而生,經本院認定而為我國根本原則之
法四 C 08141326 蘇郁婷

一。

5.協同意見:

6.不同意見:

7.判決影響與後續發展:
經此案,美國最高法院得避免與行政權正面衝突外,樹立對憲法的解釋權,即
司法審查權;有權宣告國會之舉,以此隱含總統之行為,若超越憲法所賦予的
權利,即違憲。自此,司法權成為制衡行政權及立法權的第三種勢力,確立美
國三權分立的憲政體制。
因本案,而確立最高法院的違憲審查,實則限縮聯邦政府的權利。
本案為美國第一個確立最高法院審查合憲性的案件,被後世屢次引用,成為引
用最多次的案例。

8.評論:
本案確立了最高法院有審查法律是否違憲的司法審查權,在美國確立三權分立
憲政體制上,有其不可抹滅的重要性。其中,應理解為憲法之所以有其不可撼
動之最高位階,係因所有法律為憲法所延伸而來,若任一與憲法相牴觸之法律
得勝於憲法,則憲法之制訂將變得毫無意義可言,則所有法律將失序,而社會
將無從判斷合法可適用,造成法之不安定,從而影響整個社會。
雖本案 Madison 的判決不僅化解與新任總統 Jefferson 的正面衝突,亦使美國之
民主法治更邁向一步,然最終以 Marbury 得取得委託書且得尋求救濟,僅因其
所依據之法律違憲,上訴至錯誤法院而敗訴,本文認為相當可惜,惟如若
Marbury 當時引據正確之條文起訴,或許待確立美國最高法院有司法審查權已
是不知為多少年之後,而本案之出發點,可謂是因政治問題而引發,本文認司
法民主之進步或許亦仰賴政治問題,而得相輔相成一同被解決與改進。

9.比較我國大法官解釋:
(1)大法官釋字第 371 號解釋:
本號解釋亦說明司法院大法官有解釋法律牴觸憲法而宣告其為無效之職責與權
限。而與本案不同的是,本號解釋補充若法官在審理案件時,認該適用之法屢
有違憲之可能,得先行聲請解釋憲法。進而消除法官對於遵守憲法與依據法律
間可能發生之取捨困難,亦可避免司法資源之浪費。
(2)大法官釋字第 530 號解釋:
本號解釋說明最高司法機關依司法自主性本於司法行政監督權而發布之命令,
法四 C 08141326 蘇郁婷

除司法行政事務外,提供相關法令,有權解釋之資料或司法實務上之見解、做
為司法機關人員執行職務之依據,亦屬法所容許。前開敘述再次闡述最高司法
機關,具有解釋法律是否違憲之權利。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