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

中二單元四

閱讀下文,回答所附問題。

八聲甘州
柳永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淒慘,關河冷落,殘照(1)當樓。是處紅
衰翠減(2),苒苒物華休(3)。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歎年來蹤跡,何事苦淹留(4)?想佳人
妝樓顒(5)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爭知(6)我,倚欄杆處,正恁(7)凝愁。

注釋:
(1) 殘照:夕陽。
(2) 紅翠衰減:花朵調零,綠葉枯萎。
(3) 苒苒物華休:苒苒,漸漸地;物華休,美好的景致已不復存在。
(4) 淹留:久留。
(5) 顒:抬頭。
(6) 爭知:怎知。
(7) 恁:如此,這樣。

1. 《八聲甘州》一詞在體裁上有何特點?試完成下表。
每句字數 (1)

韻腳 (2)

2. 「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兩句運用了甚麼修辭手法?
A. 擬人
B. 對偶
C. 比喻
D. 誇張

3. 作者通過「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兩句,流露了怎樣的情感?在適當的
方格內加。(可選擇多於一項)
□ A. 失望
□ B. 落寞
□ C. 惆悵
□ D. 冷淡

4. 作者在下片說自己「不忍登高臨遠」,為甚麼他會感到「不忍」?他從中抒發了
甚麼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想佳人妝樓顒望,誤幾回天際識歸舟」兩句運用了甚麼抒情手法?試圈出正
確的答案,並完成下表。
抒情手法 作用

直接抒情/間接抒情

6. 根據文章內容,對下面各題的陳述作出適當的判斷,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
。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1) 《八聲甘州》是一首小令;
「對瀟瀟暮 □ □ □ □
雨灑江天」至「歸思難收」是上片。
(2) 作者在詞中描寫了一場大雨;這場雨 □ □ □ □
渲染了冷落蕭條的環境和氣氛。

答案:
1. (1) 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
(2) 秋、樓、休、流、收、留、舟、愁
2. A
3. B、C
4. 作者「不忍登高臨遠」,是因為怕看見遙遠渺茫的故鄉後,會無法抑制自己
的歸思,這正顯示了作者深切的思鄉之情。
5. 間接抒情;作者想像「佳人」多次誤認自己的小舟歸航,含蓄委婉地表達了
他的思鄉之情。
6.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1) □   □  □
(2)  □  □ □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