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中二單元五

閱讀下文,回答所附問題。

死海
周而復

我來中東之前,約旦駐中國大使在北京飯店舉行豐盛的宴會歡送我們,他
再三表示,希望我們到了約旦以後,一定要到死海去一趟。我們欣然同意,現在
算是實踐諾言了。他告訴我死海的浮力很大,即使不會游泳的人也沈不下去,更
淹不死。現在我既然到了死海,就非一試不可了。

換了衣服,走到海灘,只見海水並沒有甚麼不同。和我一同下海的朋友,躺
在水面,雙手往後腦勺一放,擺出一副悠閑自得的姿態。我也躺在海面上,立刻
漂了起來。我用兩臂在水裏向前一划,以為就可以站直身子,怎料水的浮力大,
兩腿不易下沈,我要使勁往水裏一踢,才勉強站起來。

死海的浮力為甚麼這麼大呢?死海水裏含有多種礦物質:有一百三十五億
四千六百萬噸氯化鈉,就是食鹽;有六十三億七千萬噸氯化鈣;有二十億噸氯
化鉀,另外,還有溴鍶等。把多種鹽類加在一起,佔全部死海海水的百分之二十
五點三一。這樣,就使水的比重大於人體的比重,無怪乎人一到海裏就自然漂了
起來,沈不下去呢。

死海的水為甚麼含這麼多的鹽類呢?主要是流入死海的水,當中含有多種
礦物質,都在死海裏沈澱儲存下來,經年累月,越積越多。也有的專家認為是死
海底下有泉水,含 豐富礦物質的緣故。是否如此,只好留給專家去繼續研究了
反正水 所含的各種鹽類確實多於一般海水,這是肯定無疑的。

由於這個原因,水生物在死海裏是沒法生存的,人們就命名它為「死海」。

死海是怎樣形成的呢?請先聽一個古老的傳說吧。遠古時候,這兒原來是一
片大陸。村裏男子們有一種惡習,先知魯特勸他們改邪歸正,但他們拒絕悔改。
上帝決定懲罰他們,便暗中諭告魯特,叫他攜帶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離開村莊,
並且告誡他離開村莊以後,不管身後發生多麼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過頭去看。
魯特按照規定的時間離開了村莊,走了沒多遠,他的妻子因為好奇,偷偷地回
過頭去望了一眼。哎喲,轉瞬之間,好端端的村莊已經塌陷了,出現在她眼前的
是一片汪洋大海,這就是死海。她因為違背上帝的告誡,立即變成了石人。雖然
經過多少世紀的風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 頭日日夜夜望 死
海。上帝懲罰那些執迷不悟的人們:讓他們既沒有淡水喝,也沒有淡水種莊稼。
這當然是神話,是人們無法認識死海形成過程的一種猜測。其實,死海的形
成,是自然界變化的結果。很多人認為死海是東非大裂谷的延伸,因為裂谷太深
經過許多世紀不斷積水,才逐漸形成了這個內陸湖。

我們在死海裏游泳了一會,上岸用淡水沖洗,穿上衣服,然後在石灘上散
步。朋友告訴我,石子海灘越來越寬,是由於死海的蒸發量大於輸入的水量,造
成水面日趨下降。據專家們統計,最近十年來,每年死海水面下降四十到五十公
分,而死海最深的地方不過四百公尺,如果以每年平均下降四十公分,一千年
以後,死海就要乾涸,變成陸地了。那時,死海真的要死了!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 波恩

1. 根據文章內容,填寫下表。
段落 內容大意
第1段

第2段

第3段

第4段

第5段

第6段

第7段

第8段

2.《死海》運用了__________的說明結構,共有 個自然段, 每一段只介紹死海


的      或說明       。這種結構的好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在第三段和最後一段均列出了不少數據,這種說明方法有甚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根據文章內容,對下面各題的陳述作出適當的判斷,然後在相應的方格內加
。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1) 很多人認為 死海 是南非大裂谷 的伸 □ □ □ □
延;死海的含鈣量也極高。
(2) 約旦駐 中國 大使 邀請作者 到死海一 □ □ □ □
遊;他亦指出死海快要乾涸。
(3) 死海流傳著魯特的傳說,是由於人們 □ □ □ □
無法認識死海形成的過程而猜想出來
的;作者認為死海的形成與自然界的
變化有關。

5. 作者以第一身的角度來說明死海的特點,這種手法有何好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作者在說明死海的形成時加入了神話傳說,這屬於甚麼說明方式?又起了甚
麼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意義段 內容大意
第1段 說明作者游死海的原因。
第2段 作者與朋友一同下海,證實死海的浮力的確很大。
第3段 說明死海浮力很大的原因是水中多礦物鹽。
第4段 探究死海水中多礦物鹽的原因。
第5段 指出死海得名的原因。
第6段 介紹與死海形成過程有關的古老傳說。
第7段 從地理角度解釋死海這個內陸湖的形成過程。
說明死海水面日漸下降的原因,預測死海在一千年後可
第8段
能會乾涸。
2. 總分式 / 8 / 一個特點 / 某一個原理 / 層次分明,令讀者容易理

3. 這樣說明原理就有了事實根據,有科學性,加強了說明效果。
4.

正確 錯誤 部分 無從
正確 判斷

(1) □   □  □
(2) □  □  □
(3)  □  □ □

5. 作者以第一身的角度寫作,通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感受,把死海的特點娓
娓道來,既容易明白,又有說服力。
6. 屬於引用說明。作者在說明死海的形成過程前,加入神話傳說,可以引起讀
者的懸念及興趣,更可以豐富文章的內容,以及避免文章流於枯燥乏味。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