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82

英国标准 BS EN

1998-4:2006

欧洲规范 8 — 抗震结构
设计 —
第 4 部分:筒仓、储罐和管道

欧洲标准 EN 1998-4:2006 与英国标准具有同等效力

ICS 91.120.25

未经英国标准学会许可不得复制,版权法许可情形除外
BS EN 1998-4:2006

英国版前言
本英国标准由英国标准协会出版,是 EN 1998-4:2006 在英国的执行版
本,且取代已废止的 DD ENV 1998-4:1999。

受技术委员会 B/525(建筑和土木工程结构)委托,英国加入小组委员会
B/525/8(地震区中的结构),以参与规范的编制工作。

可向秘书处索取参与 B/525/8 小组委员会的机构名单。

本刊物并不包括合同中的所有必要条款。使用者应负责正确使用。

符合英国标准并不表示可免除其法律责任。

自出版以来所发布的修订
本英国标准由标准政策
和策略委员会于2006年9
修订编号 修订日期 备注
月29日授权出版。

© BSI 2006

ISBN 0 580 49272 9


欧洲标准 EN 1998-4
2006 年 7 月

ICS 91.120.25 替代 ENV 1998-4:1998 标准

英文版

欧洲规范 8 -抗震结构设计 – 第四章:


简仓、储罐和管道

欧洲规范 8 - Calcul des structures pour leur résistance aux séismes - Partie 4: Silos, réservoirs et
canalisations

欧洲规范 8 - Auslegung von Bauwerken gegen Erdbeben - Teil 4: Silos, Tankbauwerke und
Rohrleitungen

此欧洲标准于 2006 年 5 月 15 日通过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审批。

CEN 成员国均须遵守 CEN/CENELEC 内部条例,其条款规定了此欧洲标准在不做任何变更的


前提下即与各国国家标准具有同等效力的条件。若要索取有关国家标准的最新目录和参考书目,可
向管理中心或任何 CEN 成员国提出申请。

本欧洲标准有三种官方版本(英文版、法文版和德文版)。任何由 CEN 成员国负责翻译成本国语


言的版本在总秘书处备案后,即与官方版本具有同等效力。

CEN 成员为各国国家标准机构,包括奥地利、比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
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
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欧洲标准化委员会

管理中心地址:rue de Stassart, 36 B-1050 Brussels


© 2006 CEN CEN 成员国保留在全球范围内以任何形式或方式进行 参考号: EN 1998-4:2006:E
开发利用的所有权利
EN 1998-4:2006 (E)

2
EN 1998-4:2006 (E)

目录
前言 ...............................................................................................................................................................7

欧洲规范计划背景....................................................................................................................................7
欧洲规范的地位和应用领域....................................................................................................................8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8
欧洲规范与产品统一技术规范(ENS 和 ETAS)之间的联系 ............................................................9
有关 EN 1998-4 更多的具体信息 ............................................................................................................9
EN 1998-4 的国家版附录 .........................................................................................................................9

1 总则 ......................................................................................................................................................... 11

1.1 适用范围 ........................................................................................................................................... 11


1.2 规范性参考文献 ............................................................................................................................... 11
1.2.1 一般参考标准............................................................................................................................12
1.3 假设 ...................................................................................................................................................12
1.4 原则和应用规则之间的区别 ...........................................................................................................12
1.5 术语和定义 .......................................................................................................................................13
1.5.1 总则............................................................................................................................................13
1.5.2 所有欧洲规范通用术语............................................................................................................13
1.5.3 EN 1998 中使用的其他术语......................................................................................................13
1.5.4 EN 1998-4 中使用的其他术语 ..................................................................................................13
1.6 符号 ...................................................................................................................................................13
1.7 国际标准(S.I)单位.......................................................................................................................14

2 原则和应用规则......................................................................................................................................15

2.1 安全要求 ...........................................................................................................................................15


2.1.1 概述............................................................................................................................................15
2.1.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15
2.1.3 破坏极限状态............................................................................................................................16
2.1.4 可靠性区分................................................................................................................................16
2.1.5 系统—元件的可靠性................................................................................................................17
2.1.6 方案设计....................................................................................................................................17
2.2 地震作用 ...........................................................................................................................................18
2.3 分析 ...................................................................................................................................................18
2.3.1 分析方法....................................................................................................................................18
2.3.2 与土层的相互作用....................................................................................................................20
2.3.3 阻尼............................................................................................................................................20
2.3.3.1 结构阻尼.............................................................................................................................20
2.3.3.2 物料阻尼.............................................................................................................................20
2.3.3.3 地基阻尼.............................................................................................................................20
2.3.3.4 加权阻尼.............................................................................................................................20
2.4 性能系数 ...........................................................................................................................................21
2.5 安全性验证 .......................................................................................................................................21
2.5.1 概述............................................................................................................................................21

3
EN 1998-4:2006 (E)

2.5.2 地震作用与其它作用的组合 ....................................................................................................21

3 关于筒仓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23

3.1 简介 ...................................................................................................................................................23
3.2 地面运动分量的组合 .......................................................................................................................23
3.3 筒仓分析 ...........................................................................................................................................23
3.4 性能系数 ...........................................................................................................................................25
3.5 验证 ...................................................................................................................................................26
3.5.1 破坏极限状态............................................................................................................................26
3.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6
3.5.2.1 整体稳定性.........................................................................................................................26
3.5.2.2 壳体.....................................................................................................................................27
3.5.2.3 锚固.....................................................................................................................................27
3.5.2.4 地基.....................................................................................................................................27

4 关于储罐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28

4.1 合格标准 ...........................................................................................................................................28


4.1.1 概述............................................................................................................................................28
4.1.2 破坏极限状态............................................................................................................................28
4.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28
4.2 地面运动分量的组合 .......................................................................................................................29
4.3 分析方法 ...........................................................................................................................................29
4.3.1 概述............................................................................................................................................29
4.3.2 流体动力效应............................................................................................................................29
4.4 性能系数 ...........................................................................................................................................30
4.5 验证 ...................................................................................................................................................30
4.5.1 破坏极限状态............................................................................................................................30
4.5.1.1 概述.....................................................................................................................................30
4.5.1.2 壳体.....................................................................................................................................31
4.5.1.3 管道.....................................................................................................................................31
4.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1
4.5.2.1 稳定性.................................................................................................................................31
4.5.2.2 壳体.....................................................................................................................................31
4.5.2.3 管道.....................................................................................................................................32
4.5.2.4 锚固.....................................................................................................................................32
4.5.2.5 地基.....................................................................................................................................32
4.6 补充措施 ...........................................................................................................................................32
4.6.1 围护............................................................................................................................................32
4.6.2 晃动............................................................................................................................................33
4.6.3 管道的相互作用........................................................................................................................33

5 关于地面管道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34

5.1 概述 ...................................................................................................................................................34
5.2 安全要求 ...........................................................................................................................................34
5.2.1 破坏极限状态............................................................................................................................34

4
EN 1998-4:2006 (E)

5.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4
5.3 地震作用 ...........................................................................................................................................35
5.3.1 概述............................................................................................................................................35
5.3.2 产生惯性移动的地震作用........................................................................................................35
5.3.3 不一致运动................................................................................................................................35
5.4 分析方法 ...........................................................................................................................................35
5.4.1 建模............................................................................................................................................35
5.4.2 分析............................................................................................................................................36
5.5 性能系数 ...........................................................................................................................................36
5.6 验证 ...................................................................................................................................................37

6 关于地下管道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38

6.1 概述 ...................................................................................................................................................38
6.2 安全要求 ...........................................................................................................................................38
6.2.1 破坏极限状态............................................................................................................................38
6.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8
6.3 地震作用 ...........................................................................................................................................38
6.3.1 概述............................................................................................................................................38
6.3.2 产生惯性移动的地震作用........................................................................................................39
6.3.3 地震波的建模............................................................................................................................39
6.3.4 永久性土体移动........................................................................................................................39
6.4 分析方法(行波) ...........................................................................................................................40
6.5 验证 ...................................................................................................................................................40
6.5.1 概述............................................................................................................................................40
6.5.2 稳定土层中的地下管道............................................................................................................40
6.5.3 不一致地面运动下的地下管道 (焊接钢制管道) ..............................................................40
6.6 断层跨越设计措施 ...........................................................................................................................41

附录 A(资料性) 储罐的抗震分析方法................................................................................................42

A.1 简介和范围 ......................................................................................................................................42


A.2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刚性垂直圆形储罐 ......................................................................................42
A.2.1 水平地震作用...........................................................................................................................42
A.2.1.1 概述....................................................................................................................................42
A.2.1.2 刚性冲击压力....................................................................................................................42
A.2.1.3 对流压力分量....................................................................................................................45
A.2.1.4 对流波的高度....................................................................................................................48
A.2.1.5 罐壁惯性的影响 ζ .............................................................................................................48
A.2.1.6 冲击压力和对流压力的作用效应组合 ............................................................................48
A.2.2 地震作用的垂直分量...............................................................................................................49
A.2.3 包括其它作用效应在内的地震作用水平和垂直分量效应组合 ...........................................49
A.3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可变形垂直圆形储罐 ..................................................................................49
A.3.1 地震作用的水平分量...............................................................................................................49
A.3.2 地震作用水平分量产生的压力项的组合 ...............................................................................51
A.3.2.1 一般方法............................................................................................................................51
A.3.2.2 固定基底圆柱形储罐的简化方法[6] ...............................................................................53

5
EN 1998-4:2006 (E)

A.3.3 地震作用的垂直分量 ...............................................................................................................55


A.3.4 包括其它作用效应在内的地震作用水平和垂直分量的效应组合 .......................................55
A.4 矩形储罐 ..........................................................................................................................................55
A.4.1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刚性矩形储罐 .......................................................................................56
A.4.2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柔性矩形储罐 .......................................................................................56
A.4.3 不同分量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应组合 ...................................................................................58
A.5 地面水平圆柱形储罐[8]..................................................................................................................59
A.6 高架储罐 ..........................................................................................................................................60
A.7 地面储罐的土层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效应.......................................................................................61
A.7.1 概述...........................................................................................................................................61
A.7.2 简化方法...................................................................................................................................61
A.7.2.1 简介....................................................................................................................................61
A.7.2.2 修正固有周期: ................................................................................................................61
A.7.2.3 修正阻尼值 ........................................................................................................................62
A.8 垂直圆柱体储罐中流体动力效应的计算流程图...........................................................................63
A.9 非锚固的地面储罐 ..........................................................................................................................70
A.9.1 概述...........................................................................................................................................70
A.9.2 抬升对储罐壁造成的压缩垂直膜力和压应力 .......................................................................70
A.9.3 壳体抬升和底板的抬升长度 ...................................................................................................71
A.9.4 底板内的径向薄膜应力[17],[18]..........................................................................................72
A.9.5 底板的塑性转动 .......................................................................................................................72
A.10 钢罐的检验 ....................................................................................................................................73
A.10.1 简介.........................................................................................................................................73
A.10.2 弹性屈曲检验 .........................................................................................................................73
A.10.3 弹塑性破坏.............................................................................................................................74

附录 B (资料性) 地下管道..................................................................................................................77

B.1 一般设计注意事项...........................................................................................................................77
B.2 地下管道所承受的地震作用...........................................................................................................77

6
EN 1998-4:2006 (E)

前言
本欧洲标准EN 1998-4《欧洲规范 8:抗震结构设计:筒仓、储罐和管道》已由CEN/TC 250“欧
洲结构规范”技术委员会编制,其秘书处由BSI监管。CEN/TC 250对所有欧洲结构规范负责。

通过相同文本的出版或确认,最迟在2007年1月月之前,本欧洲标准应具有与国家标准同等效
力,而与之相冲突的国家标准最迟于2010年3月废止。

本文件取代ENV 1998-4:1997标准。

根据CEN-CENELEC的内部条例,以下国家的国家标准组织必须执行此欧洲标准:奥地利、比
利时、塞浦路斯、捷克、丹麦、爱沙尼亚、芬兰、法国、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爱尔兰、意
大利、拉脱维亚、立陶宛、卢森堡、马耳他、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
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

欧洲规范计划背景

1975年,欧共体委员会在条约第95条的基础上确定了建设领域的一项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的
是消除行业的技术障碍以及统一技术规范。

在此行动计划中,欧洲委员会首先建立一套统一的建设工程设计的技术规则。此技术规则在第
一阶段作为各成员国现行规则的一种替代方案,并将最终取代各成员国的现行规则。

在成员国代表指导委员会的帮助下,欧洲委员会用15年的时间制定了欧洲规范计划,于20世纪
80年代诞生了第一套欧洲规范。

1989年,欧洲委员会、欧盟成员国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根据欧委会和CEN之间的协议1,决定通
过一系列授权将欧洲规范的编制和出版任务移交给CEN,以便使其在将来具备欧洲标准(EN)的地
位。这实际上将欧洲规范与理事会及欧委会所有与欧洲标准相关的规定和指令联系起来(如理事会的
建筑产品(CPD)指令89/106/EEC和理事会的公共工程和服务指令93/37/EEC、92/50/EEC、89/440/EEC
及等效的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用以建立内部市场的指令)。

欧洲结构规范计划包括以下标准,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

EN 1990 欧洲规范: 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1 欧洲规范 1: 结构上的作用

EN 1992 欧洲规范 2: 混凝土结构设计

EN 1993 欧洲规范 3: 钢结构设计

EN 1994 欧洲规范 4: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EN 1995 欧洲规范 5: 木结构设计

1
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和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之间有关建筑和土木工程设计欧洲规范(BC/CEN/03/89)工作
的协定。

7
EN 1998-4:2006 (E)

EN 1996 欧洲规范 6: 砌体结构设计

EN 1997 欧洲规范 7: 岩土工程设计

EN 1998 欧洲规范 8: 抗震结构设计

EN 1999 欧洲规范 9: 铝结构设计

欧洲规范标准确认了每个成员国监管部门的责任,并保障其确定国家规定安全事项的各项数值
(因国而异)的权利。

欧洲规范的地位和应用领域

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成员国承认欧洲规范作为参考文件,用于下列用途:

– 作为证明建筑和土木工程符合理事会指令89/106/EEC的基本要求的一种手段,尤其是基本要求
N°1—力学抗力和稳定性——以及基本要求N°2—火灾下的安全性;

– 作为确定建筑工程及相关工程服务合同的基础;

– 作为制定建筑产品统一技术规范的框架 (ENs和ETAs)。

尽管欧洲规范与统一的产品标准2的性质不同,但就其对建筑工程本身而言,欧洲规范与CPD
第12条所述的解释性文件有直接关系3。因此,从事产品标准工作的CEN技术委员会和/或EOTA工作
组必须充分考虑到因欧洲规范所产生的技术问题,以期实现这些技术规范与欧洲规范的完全一致。

欧洲规范标准针对各种传统和新型的日用整体结构和部件产品设计,提供了通用的结构设计规
则。未具体涉及独特的建筑形式或设计条件,若有上述情况,设计者需另行咨询专家意见。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

执行欧洲规范的国家标准应包括CEN出版的欧洲规范(包括所有附录)的全部文本,前面是国家
版的标题页和国家版前言,最后可加上国家版附录(提示性)。

国家版的附录可能只包含欧洲规范中留待各国自行选择的参数,即国家确定参数,这些参数将
用于有关国家拟进行的建筑和土木工程的设计,即:

2. 根据CPD第3.3条,基本要求(ERs)在解释性文件中应具备具体形式,以在基本要求和委托之间建立必要的联
系来统一hEns和ETAGs/ETAs。

3. 根据CPD第12条,解释性文件应:

a) 提供基本要求的具体形式,要求有统一的术语和技术基础,并在必要时指出每个要求的类别或级别;

b) 说明这些要求的类别或级别与技术规范的对比方法,如计算和检验的方法、项目设计的技术规则等;

c) 作为建立统一标准和欧洲技术审批准则的参考。
欧洲规范实际上发挥了与基本要求1和基本要求2的一部分相似的作用。

8
EN 1998-4:2006 (E)

– 欧洲规范中给出的各种替代值和/或级别;

– 欧洲规范中只给出符号之处要用到的值;

– 各国特定的数据(地理、气候等),如:雪图;

– 欧洲规范中给出了替代方法时所使用的方法。

还可包括:

− 对资料性附录进行应用的决定

− 非矛盾性补充资料的参考,以协助用户使用欧洲规范。

欧洲规范与产品统一技术规范(ENs 和 ETAs)之间的联系

建筑产品的统一技术规范和工程的技术规则4之间有必要保持一致。此外,所有与引用欧洲规范
的建筑产品的CE标记一同出现的信息应明确地说明所考虑的是哪些国家确定参数。

有关 EN 1998-4 更多的具体信息

EN 1998-1: 2004的1.1.1节对EN 1998的适用范围进行了界定。1.1节对EN 1998本部分的适用范


围进行了界定。EN 1998-1;2004的1.1.3节中列出了欧洲规范8的补充部分。

EN 1998-4:2006的目标使用者为:

– 客户(例如,用于制定其有关可靠性级别和耐久性的具体要求);

– 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

– 相关管理部门。

关于地震区内结构的设计工作,除应用欧洲规范8中的相关部分以及其它相关欧洲规范中的规
定外,还将应用本欧洲标准中规定。特别是,本欧洲标准中的规定对EN 1991-4、EN 1992-3、EN
1993-4-1、EN 1993-4-2以及EN 1993-4-3中的规定进行了补充,因为这些规范中未涉及地震设计进行
的要求。

EN 1998-4 的国家版附录

本标准提供了替代程序、数值、级别建议并在各国可自行做出选择之处给出备注。因此,执行
EN 1998-4的国家标准应有一个包含全部国家确定参数的国家版附录,用于各有关国家即将进行施
工的建筑和土木工程设计。

4
见 CPD 第 3.3 和第 12 条,以及解释性文件 N°1 的第 4.2、4.3.1、4.3.2 和 5.2 条。

9
EN 1998-4:2006 (E)

EN 1998-4:2006中的如下条款允许各国自行进行选择:

参考 条款

1.1(4) 对人口或环境具有重大危险的相关设备的附加要求。

2.1.2(4)P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地震作用的基准重现周期 TNCR(或者可等效地表示为 50 年


内的基准超越概率 PNCR)

2.1.3(5)P 破坏极限状态下地震作用的基准重现周期 TDLR(或者可等效地表示为 10 年内的基


准超越概率 PDLR)

2.1.4(8) 筒仓、储罐和管道的重要性系数

2.2(3) 与有限损伤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效应的折减系数 v

2.3.3.3(2)P 用于土层结构相互作用分析的辐射阻尼的最大值 ξmax

2.5.2(3)P 筒仓、储罐和管道的 φ 值

3.1(2)P 地震设计情形下筒仓内颗粒固体的单位重量 γ

4.5.1.3(3) 通过管道传递到储罐壁附属区域的力的放大系数,适用于在有限损伤极限状态下
仍保持弹性的区域的设计

4.5.2.3(2)P 验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管道与储罐之间的连接将不会先于管道出现屈服时所用
的管道设计承载力超强系数

10
EN 1998-4:2006 (E)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1) EN 1998-1:2004的1.1.1节对欧洲规范8的适用范围做出了界定。本条对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做出了界定。EN 1998-1:2004的1.1.3节对欧洲规范8的补充部分进行了说明。

(2) 本标准详细列出了由地面和地下管道系统以及各类不同类型和用途的储罐构成的设备在
结构方面的抗震设计原则和应用规则以及一些独立项目,如具有特殊用途的单箱水塔或存
封颗粒物料的筒仓群等的原则和应用规则。

(3) 本标准包括在对此类在大小、结构类型及其它功能特点上无限制的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所
需的附加标准和规则。对于某些类型的储罐和筒仓,本标准也给出了一些具体的评估方法
和检验规则。

(4) 由于附加要求主要由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所以本标准并未涵盖那些对人口或环境有巨大危
害的相关设备。本标准也并不适用于那些含有不常见结构元件、并需采取特殊措施并进行
特别研究以确保起到地震防护的作用的建筑工程。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目前的标准仅给出
了一般原则,并未给出具体的应用规则。

注 国家版附录可对那些对人口或环境有巨大危害的相关设备的附加条件做出规定。

(5) 尽管大直径的管道属于本标准范围内,但是相应的设计标准并不适用于与其外观相似的设
备,如隧道和大型地下室。

(6) 管道系统通常包括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一些设备,其所要求的方案、模型和方法在实质上
会与那些当前用于更常见类型的结构上的方案、模型和方法有所不同。而且,受到强烈地
震作用的筒仓和储罐的反应和稳定性可能会涉及土层结构和储存材料(固体或液体)之间
复杂的相互作用现象,采用简化的设计方法很难对此进行设计。如果管道系统穿过由状况
较差且可能不稳定的土层组成的区域,那么其设计同样也是非常困难。综上所述,本标准
的构成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与EN 1998其它部分的构成不同。整体来讲,本标准仅限于基本
原则和方法方式。

注 附录A和B中列出了大量典型情况下超出基本原则和方法方式范围外的具体分析方法。

(7) 在编写和实施一般要求的过程中,通过重要性系数的选择和/或特殊验证标准的定义,对独
立结构和超静定体系进行了区分。

(8) 如果通过在管道和其支撑物(特别是桩上)之间安装隔震设备来为地面管道提供地震防护,
那么EN 1998-2:2005(如相关)即适用。关于储罐、筒仓或单个设备或管道系统部件的
隔震设计,EN 1998-1:2004的相关规定适用。

1.2 规范性参考文献

11
EN 1998-4:2006 (E)

(1) P 本欧洲标准以注明日期或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的形式将其它出版物发布的规定包含
在内。本文中在适当的地方引用了这些规范性参考文件,并在下面列出了这些出版物。对
于注明了日期的参考文件,仅在通过修改或修订将这些出版物的后续修改或修订信息包含
在本欧洲标准中之后,方可将其用于此欧洲标准。对于未注明日期的参考文件,只适用所
涉及的最新版本(包括修订版)。

1.2.1 一般参考标准

EN 1990:2002 欧洲规范 – 结构设计基础

EN 1991-4:2006 欧洲规范 1 – 结构上的作用 – 第4部分:筒仓和储罐.

EN 1992-1-1:2004 欧洲规范 2 - 混凝土结构设计 – 第1-1部分:通则及建筑规则.

EN 1992-3:2006 欧洲规范 2 - 混凝土结构设计 – 第3部分:挡水及含水结构.

EN 1993-1-1:2004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1-1部分:通则及建筑规则.

EN 1993-1-5:2006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1-5部分:板式结构元件.

EN 1993-1-6:2006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1-6部分:壳体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EN 1993-1-7:2006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1-7部分:横向承载的平面板式结构的强


度和稳定性.

EN 1993-4-1:2006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4-1部分:筒仓

EN 1993-4-2:2006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4-2部分:储罐.

EN 1993-4-3:2006 欧洲规范 3 - 钢结构设计 – 第4-3部分:管道.

EN 1997-1:2004 欧洲规范 7 - 岩土工程设计 – 第1部分:通则.

EN 1998-1:2004 欧洲规范 8 - 抗震结构设计 – 第1部分:一般规定、地震作用和建筑规


则.

EN 1998-2:2005 欧洲规范 8 -抗震结构设计– 第2部分:桥梁

EN 1998-5:2004 欧洲规范 8 -抗震结构设计 – 第5部分:基础、支护结构与岩土工程方


EN 1998-6:2005 欧洲规范 8 -抗震结构设计– 第6部分:塔式结构、天线塔架和烟囱.

1.3 假设

(1) P 一般性假设应符合EN 1990:2002中1.3节的规定。

1.4 原则和应用规则之间的区别

(1) P 原则和应用规则之间的区别应符合1990:2002的1.4节的规定。

12
EN 1998-4:2006 (E)

1.5 术语和定义

1.5.1 总则

(1) 对于本欧洲标准,下列定义适用:

1.5.2 所有欧洲规范通用术语

(1) P EN 1990:2002的1.5节中给出的术语和定义适用。

(2) P EN 1998-1:2004的1.5.1节适用于所有欧洲规范通用术语。

1.5.3 EN 1998 中使用的其他术语

(1) 对于本欧洲标准,EN 1998-1:2004的1.5.1和1.5.2节中列出的术语适用。

1.5.4 EN 1998-4 中使用的其他术语

独立结构:

是一种结构,此类结构在地震发生过程中和之后的结构和功能性能未受到其它结构的结构和功
能性能的影响,并且其破坏后果仅与其自身具备的功能相关。

1.6 符号

(1) 对于本欧洲标准,下列符号适用:

AEd 地震作用的设计数值 (= γIAEk)

AEk 用于基准重现周期的地震作用特征值

b 与地震作用的水平分量平行的筒仓水平尺寸

dc 圆形筒仓的内径

dg EN 1998-1:2004 的 3.2.2.4(1)中给出的用于公式(4.1)的设计地面位移

g 重力加速度

hb 筒仓的总高度,即从平底或出料口到所储物料等效面的高度

q 性能系数

r 圆形筒仓、筒仓隔间、储罐或管道的半径

rs* 通过公式(3.5)即 rs* = min(H, Brs/2)确定的筒仓中的几何量

13
EN 1998-4:2006 (E)

t 厚度

x 筒仓壁上某一点与筒仓平底或圆锥状或角锥状料斗尖端之间的垂直距离

x 管道锚固点和管道与储罐连接点之间的距离

z 从所储物料的等效面上测得的筒仓内的垂直向下的坐标

α(z) 相关平面 z 上的筒仓的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β 筒仓内料斗壁相对于垂直方向的倾角,在锥形料斗内指料斗壁相对于垂直线的最陡倾

γ 筒仓内颗粒物料的单位毛重,取值等于 EN 1991-4:2006 的表 E1 所列的上限特征值

γI 重要性系数

γP 通过管道传递到储罐壁附属区域的力的放大系数,适用于设计成保持弹性的区域,参见
4.5.1.3(3)

Δ 根据公式(4.1)所得出的管道第一个锚固点与储罐的相对位移的最小值

Δph,s 由颗粒固体对地震作用水平分量的反应所产生的筒仓壁上的附加法向压力

Δph,so 3.3(8)节中公式(3.6)给出的筒仓壁的基准压力

θ 圆形筒仓壁上所考虑点的径线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方向之间的角度(0°≤θ < 360°)

λ 根据 EN 1998-1:2004 的 4.3.3.2.2(1)节中规定的侧向力分析法得出的基底剪力的校正
系数

ν 与有限损伤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效应的折减系数

ξ 粘滞阻尼比(百分比)

ψ2,i 可变作用 i 的准永久值的组合系数

ψE,i 确定设计地震作用效应时拟使用的可变作用 i 的组合系数

1.7 国际标准(S.I)单位

(1) P 应根据ISO 1000标准要求使用S.I 单位。

(2) 而且,EN 1998-1:2004的1.7节中推荐的单位适用。

14
EN 1998-4:2006 (E)

2 原则和应用规则

2.1 安全要求

2.1.1 概述

(1) P 本标准中涉及那些在以下基础特性方面可能大为不同的结构:

- 物料的本质和数量以及相关的潜在危险

- 地震发生过程中和之后的一些功能性要求

- 环境条件

(2) 根据所示特性的特定组合的不同,最适当的做法是制定出不同的一般要求。为了与欧洲规
范的总体框架保持一致,所以保留了两种极限状态的形式,而仅对定义进行了适当的调整。

2.1.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P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在此状态下应对系统进行检验)的定义为与结构破坏相对应的状态。
在某些情况下,在进行适量修复后,系统因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而失去的运行能力可能
会部分恢复。

注1:此类情况指那些已由主管部门或客户界定出的情况。

(2) P 对于其彻底倒塌会导致严重后果的一些特殊网络元件以及独立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的定义为结构倒塌之前的一种状态,尽管这种状态也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但是其不包括
脆性破坏,且会考虑到控制内部物质的释放。如果上述元件的破坏不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那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可定义为与总体结构倒塌相对应的状态。

(3) P 应在结构破坏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后果的基础上确定出不会超过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
计地震作用。

(4) P 在考虑可靠性差异时,设计地震作用AEd应用以下2项来表示:a)与50年内的基准超越概
率PNCR 或基准重现周期TNCR 相关的基准地震作用AEk (参见EN 1998-1:2004的2.1(1)P和
3.2.1(3))和 b)重要性系数γI (参见EN 1990:2002和EN 1998-1:2004的2.1(2)P、2.1(3)P
和(4)):

AEd = γIAEk (2.1)

注:与某国所使用的基准地震作用相关的基准重现周期TNCR的值,可参见该国国家版附录。推荐值为:
TNCR = 475年。

(5) 在非线性范围内结构体系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抗震能力通常会允许其设计的抗震性
能小于与线弹性反应相对应的设计性能。

15
EN 1998-4:2006 (E)

(6) 为避免设计中出现明显的非弹性分析,可通过以相对于弹性谱(称为“设计谱”)而折减的
反应谱为基础进行的线弹性分析,将结构体系主要通过其元件的延性性能和/或其它机理来
耗散能量的能力考虑在内。这种折减通过引入性能系数q来完成,此系数为以下两项之比
的近似值,即:结构的反应为完全弹性且粘滞阻尼为5%时结构所能承受的地震力与采用传
统的线弹性分析模型的设计中可能使用的地震力(仍可确保结构体系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下的良好性能)之比的近似值。

(7) 本欧洲规范的相关章节列出了EN 1998-4中所涵盖的各类结构的性能系数q的值。这些系数


值还考虑了粘滞阻尼不等于5%时的影响。

2.1.3 破坏极限状态

(1) P 根据所考虑结构的特性和用途的不同,可能需要满足达到以下一项或两项性能水平的破
坏极限状态:

– “完整性”;

– “最低作业水平”。

(2) P 为了满足“完整性”要求,所考虑的体系(包括其中所包含的一组规定的附属元件)应在
相关地震作用下保持完全能够正常使用的状态,且具备防泄漏能力。

(3) P 为满足“最低作业水平”要求,所考虑体系(包括其部分部件)的损伤程度和数量应受到
限制,从而使得在进行损伤检查和控制之后体系能力能够恢复到预定的作业水平。

(4) P 不能超过此极限状态的地震作用应具有一个年超越概率,且此概率的值应根据以下几项
确定:

− 功能丧失和/或内部物质泄露造成的后果,以及

− 与体系折减的能力以及与必须修复相关的损失。

(5)P 不能超过“有限损伤”状态的地震作用应具有一个10年内的超过概率PDLR以及一个重现周
期TDLR。在没有准确信息的情况下,可使用用于2.2(3)节中设计地震作用的折减系数来得到
用于破坏极限状态验证的地震作用。

注:某国所使用的PDLR或TDLR的值可参见本文件的该国国家版附录。推荐值为PDLR =10%和TDLR = 95年。

2.1.4 可靠性区分

(1) P 管道网络以及储罐或筒仓等独立结构的保护等级应与受到危险人群的数量及与未达到
的性能水平相关的经济损失成正比。

(2) P 应通过适当调整设计地震作用的年度超过概率来达到可靠性差异。

(3) 应通过按不同的重要性级别对结构进行分类,并将2.1.2(4)P和EN 1998-1: 2004规范2.1(3)P


中定义的重要性系数γI(此值取决于重要性级别)运用到基准地震作用之中来进行这种调
整。用于对地震作用进行修正以使其与所选重现周期的地震相对应所需的系数γI的具体数
值取决于各区域的地震活动度。重要性系数γI= 1.0的值与具有2.1.2(4)P中规定的基准重现

16
EN 1998-4:2006 (E)

周期的地震作用相关。

注 关于γI值的依存关系,参见EN 1998-1:2004的2.1(4)节中的注释。

(4) 对于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结构,最合适的做法是:根据特定结构破坏造成的潜在生命损
失以及破坏所造成的社会和经济结果来考虑三种不同的重要性级别。且还可以根据设备的
使用和内容以及其对公共安全的影响来对每种重要性级别进行进一步的分类。

注 重要性级别I、II和III/IV分别与EN 1990:2002附录B中定义的后果级别CC1、CC2和 CC3大致对应。

(5) I级指对生命的危险程度较低并且破坏造成的经济或社会后果较小或可忽略的情况。

(6) II级指对生命的危险程度以及破坏造成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后果为中等的情况。

(7) III级指对生命的危险程度较大,且破坏造成巨大经济和社会后果的情况。

(8) IV级指对生命异常危险,且破坏造成极大的社会和经济后果的情况。

注 某国所使用的γI值可参见该国国家版附录。根据地震危害条件(参见EN 1998-1: 2004中2.1(4)的注


释)和2.1.4中的具体公共安全考虑,γI的值可能会因国家地震带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定义,重要性级
别为II的γI值等于1.0。对于其它等级来说,重要性级别为I,则推荐的γI为γI = 0.8。重要性级别为III,
则γI = 1.2。重要性级别为IV,则γI =1.6。

(9) P 穿越大面积地区的管道系统通常都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地震危害和土层条件。而且,大量
的子系统,其可能为相关设备(储罐和蓄水池等)或管道设备(阀门和泵等)可能就位于
管道传输系统沿线。在此类情况下,管道的关键走向(例如,系统中超静定性较小的部件)
以及关键部件(泵、压缩机和控制设备等)应设计成可在地震中提供更大的可靠性。其它
一些次要以及允许出现部分损坏的部件在设计上并不需要严格遵守此标准。

2.1.5 系统—元件的可靠性

(1) P 2.1.4中规定的可靠性要求应适用于所考虑的整个体系,此体系可以是由单个部件或一整
组通过各种方式连接起来起到2.1.4中所要求的作用的部件构成。

(2) 尽管用于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形式方法不在本标准范围之内,但是设计人员应明确地考虑不
同元件所起到的作用,以确保系统的持续运行,特别是当系统并非为超静定系统时。若系
统非常复杂,则其设计应以敏感度分析为基础。

(3) P 对于那些被证明对于系统破坏极为重要的网络元件或网络中的结构的元件,应为其提供
一个与破坏后果相称的额外的保护裕度。若以前无此类经验,则应通过实验的方式对这些
关键元件进行研究,以验证设计假设的适用性。

(4) 如果未进行更多的严格分析,则可通过将此类关键元件的可靠性级别(用重要性级别表示)
归为比整个系统的相关级别更高一级来达到关键元件的额外保护裕度。或者,可将承载力
设计规则用于网络中结构的关键元件的设计,同时将那些被认为是非关键元件的元件实际
承载力考虑在内。

2.1.6 方案设计

17
EN 1998-4:2006 (E)

(1) P 即使是规定整体地震反应为弹性反应,仍应对结构元件的局部延性进行设计和详细说
明,同时要用延性材料进行制作。

(2) P 网络或独立结构的设计应将以下地震效应减轻的一般方面考虑在内:

– 系统的功能超静定性;

– 机械和电子部件与结构元件之间无相互作用;

– 易对损坏进行检查、维护和修复;

– 对部件进行的质量控制。

(3) 为避免因部件间的结构互联造成损坏在功能超静定系统中蔓延,应对相关部件进行功能性
隔离。

(4) 对于一些易受地震危害且恢复较为困难或所需时间较长的重要设备,应更换部件或组件。

2.2 地震作用
(1) P 用于筒仓、储罐及管道设计的地震作用应为EN 1998-1:2004的3.2节中定义的、以基于
场地的弹性反应谱(EN 1998-1:2004中的3.2.2)和时程表示法(EN 1998-1:2004中的3.2.3.1)
等各种等效形式显示的地震作用。有关地下管道地面运动的空间变化的补充规定参见第6
节。

(2) P 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进行验证的地震作用在2.1.2(4)P中进行了规定。如果根据EN
1998-1:2004中3.2.2.5(2)的规定,地震作用效应的确定是基于线弹性分析,且性能系数q
大于1,那么应按照EN 1998-1: 2004的3.2.2.5的规定来使用弹性分析的设计谱(同样参见
2.1.2(6)P)。

(3) 折减系数ν可适用于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对应的设计地震作用,以便将与EN 1998-1:2004


的2.1(1)P中提到的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的低重现周期考虑在内。折减系数ν的值
也可取决于结构的重要性级别。其使用中暗含的假设为:应对破坏极限状态进行检验的地
震作用的弹性反应谱的谱型与对应于EN 1998-1:2004的2.1(1)P和3.2.1(3)(参见EN 1998-1:
2004的3.2.2.1(2)和4.4.3.2(2))中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设计地震作用的弹性反应谱的谱型相
同。

注 某国所使用的ν的值可以参见该国国家版附录。根据地震危害条件和财产目标保护,某一国家不同地
震带的ν的值的定义也不同。对于重要性级别为I和II级的情况,ν的推荐值为0.5。对于重要性级别为
III和IV级的情况,ν = 0.4。根据特殊分区研究可能会有不同的值。

2.3 分析

2.3.1 分析方法

(1) 对于在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结构,应根据结构的线性性能及附近土层来确定地震作用效
应。

18
EN 1998-4:2006 (E)

(2) 非线性分析方法可用于得出某些特殊情况下地震作用效应,即:对结构非线性性能或周围
土层的考虑受问题本质的制约、或弹性解决方案在经济上不可行。

(3) P 对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效应的评估所进行的分析应为线弹性分析,且应使用
EN 1998-1:2004的3.2.2.2和3.2.2.3中定义的弹性谱乘以2.2(3)中提到的折减系数ν。弹性谱
应与2.3.5和EN 1998-1:2004的3.2.2.2(3)中规定的考虑不同材料/元件不同阻尼值的粘滞阻
尼加权平均值一同输入。

(4) 根据2.1.2(6)和EN 1998-1:2004中3.2.2.5的规定,对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效


应的评估所进行的分析应为线弹性分析,且应使用EN 1998-1:2004中3.2.2.5规定的用于5%
阻尼比的设计谱。这些设计谱利用性能系数q来考虑结构主要通过其元件的延性性能和/或
其它机理来进行能量耗散的能力,并考虑粘滞阻尼不为5%时所产生的影响(同样参见
2.1.2(6)P)。

(5) P 除本标准相关部分对特殊类型结构另作规定外,可能适用的分析类型参见EN 1998-1:


2004的4.3.3中的规定,即:

a) “侧向力法”(线弹性)分析(参见EN 1998-1:2004的4.3.3.2条);

b) “模态反应谱”(线弹性)分析(参见EN 1998-1:2004的4.3.3.3条)

c)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参见EN 1998-1:2004的4.3.3.4.2条)

d) 非线性时程(动态)分析(参见EN 1998-1:2004的4.3.3.4.3条)。

(6) P EN 1998-1:2004的4.3.1(1)P、4.3.1(2)、4.3.1(6)、4.3.1(7)、4.3.1(9)P、4.3.3.1(5)和4.3.3.1(6)
条的规定应适用于本标准范围内的结构类型的建模和分析。

(7) 线弹性“侧向力法”分析应按照EN 1998-1;2004中4.3.3.2.1(1)P、4.3.3.2.2(1)(λ=1.0)、


4.3.3.2.2(2)和4.3.3.2.3(2)P条的规定来进行。此分析适于那些对地震作用的每个分量的反应
与单自由度体系的反应近似的结构:刚性(即:混凝土)高架储罐或筒仓,其支承相对较
柔且几乎无质量。

(8) “模态反应谱”线弹性分析应按照EN 1998-1:2004中4.3.3.3.1(2)P、4.3.3.3.1(3)、4.3.3.3.1(4)


和 4.3.3.3.2条的规定来进行。此分析适于以下结构:其反应在各主方向上主要受到来自模
态的作用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如单自由度体系那样的影响。

(9) 静力(pushover)或动态(时程)非线性分析应遵守EN 1998-1: 2004的4.3.3.4.1条中的规


定。

(10) 非线性静力(pushover)分析应按照EN 1998-1:2004中4.3.3.4.2.2(1)、4.3.3.4.2.3和4.3.3.4.2.6


条的规定进行。

(11) 非线性动态(时程)分析应遵循EN 1998-1:2004中4.3.3.4.3条的规定。

(12) EN 1998-1:2004中的相关规定适用于对已进行基底隔震的储罐、筒仓、独立设备或管道
系统部件进行的分析。

(13) EN 1998-2:2005中的相关规定适用于对在管道及其支撑物之间装有隔震设备的地面管道
进行的分析。

19
EN 1998-4:2006 (E)

2.3.2 与土层的相互作用

(1) P 应按照EN 1998-5: 2004第6节的规定处理土层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

注 关于考虑土层-结构相互作用的方法的附加信息,参见资料性附录A和EN 1998-6:2005的资料性附录
C。

2.3.3 阻尼

2.3.3.1 结构阻尼

(1) 如果无法通过具体信息获得阻尼值,则应在线性分析中使用以下阻尼比值:

a) 破坏极限状态:EN 1998-2:2005的4.1.3(1)节中规定的值;

b)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ξ = 5%

2.3.3.2 物料阻尼

(1) 对于水和其它液体的阻尼比,可采用数值ξ = 0.5 %,另有规定的情况除外。

注:确定液体阻尼比的附加信息的参见资料性附录B。

(2) 对于颗粒物料,应采用适当的阻尼比值。在没有更多具体信息的情况下,可使用ξ = 10%


这一数值。

2.3.3.3 地基阻尼

(1) 材料阻尼随着土层的性质和地震的强度而发生变化。当没有更为精确的确定值的时候,应
使用EN 1998-5:2004的表4.1中给出的值。

(2) P 辐射阻尼取决于运动方向(水平侧移、垂直侧移及摇摆等)、地基的几何形状、土层及
土壤形态。分析中所使用的值应与实际场地条件相一致,且应通过公认的理论和/或实验结
果对其进行合理性证明。分析中所使用的辐射阻尼值不应超过最大值ξmax。

注: 某国使用的ξmax值可参见该国的国家版附录。介绍如何选择并使用与不同地基运动相关的阻尼值的
指导信息参见EN 1998-6:2005。ξmax推荐值为25%。

2.3.3.4 加权阻尼

(1) 整个系统的整体平均阻尼应考虑到不同材料/元件对阻尼的影响。

20
EN 1998-4:2006 (E)

注 考虑不同材料/元件对系统整体平均阻尼的影响的方法在EN 1998-2:2005的4.1.3(1)的注释部分以及
EN 1998- 6:2005的资料性附录B中给出。

2.4 性能系数

(1) P 对于破坏极限状态,性能系数q应取值为等于1.0。

注:对于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结构,预计在破坏极限状态下不会产生巨大的能量耗散。

(2) 只有在已明确确定能量耗散源并对其进行了量化,且已证明了结构通过适当的详细设计对
这些能源耗散源进行利用的能力,才允许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证中使用大于1.5的系数q。

(3) P 如果通过隔震来提供地震防护,那么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性能系数不应大于q = 1.5,


(4)P中另作规定的情形除外。

(4) P 如果通过隔震来提供地震防护,那么对于以下情况q应取值等于1:

a) 对于下部结构设计(即,隔震平面下方元件的设计)。

b) 对于由液体反应(晃动)的对流部分产生的储罐上部结构反应的部分。

c) 对于隔震装置的设计。

2.5 安全性验证

2.5.1 概述

(1) P 对于2.1中定义的极限状态,应遵照3.5、4.5、5.6和6.5中的特殊规定来进行安全性验证。

(2) 如果增大板的厚度用于考虑以后的腐蚀效应,则应对厚度未增大以及厚度增大这两种情况
进行验证。分析应以板厚的单值为基础。

2.5.2 地震作用与其它作用的组合

(1) P 设计地震情形中作用效应的设计值Ed应根据EN 1990: 2002的6.4.3.4节中所述来确定,


且设计地震作用的惯性效应根据EN 1998-1:2004中3.2.4(2)P节所述进行评估。

(2) 在部分回填或地下储罐中,永久性荷载包括结构的重量、土壤覆盖层的重量和由地下水产
生的任何永久性外部压力。

(3) P 组合系数ψ2,i(用于可变作用i的准永久值)应为EN 1991-4中给出的值。EN 1998- 1: 2004


的3.2.4(2)P节中列出的用于计算地震作用效应的复合系数ψEi应取值为ψ2,i与系数φ的乘积。

注:某一国家所使用的φ的值可参见该国国家版附录。对于满载的筒仓、储罐或管道,φ的推荐值为φ = 1,
对于空筒仓、储罐或管道,φ的推荐值为φ = 0。

21
EN 1998-4:2006 (E)

(4) P 对于两种填充水平(满或空),应在可变荷载中考虑到物料的影响。在成组的筒仓或储
罐隔仓中,应根据设备的运行规则来考虑各种可能使用的不同的满仓或空仓分布。至少应
考虑到所有隔仓均为满或均为空的设计情形。在地震设计情形中,应仅考虑筒仓或筒仓隔
仓的对称填充荷载。

22
EN 1998-4:2006 (E)

3 关于筒仓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

3.1 简介

(1) 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区分:

− 直接支承于地面或地基之上的筒仓,和

− 支承于延伸至地面的塔架或一系列有支撑或无支撑柱上的高架筒仓。

地震作用对地面筒仓的主要影响为因筒仓内物料的反应而在壳壁上产生的应力(关于壳壁上的
附加法向压力,参见(3)和3.3(5)~(12))。高架筒仓地震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为支承结构及其延性
以及能量耗散能力。(参见3.4(4) 和 (5))

(2) P 对筒仓中贮存的颗粒固体特性的确定,包括其单位重量γ,应符合EN 1991-4:2006第4


节的规定。

注:某国在地震设计情形下使用的γ值可参阅该国的国家版附录。对于EN 1991-4:2006的表E1中所列的
贮存物料,推荐的γ值为该表中规定的单位重量γu的上限特征值。

(3) 在地震条件下,颗粒物料对筒壁、料斗及底部施加的压力可能会增大,超过无地震作用条
件下的相关值。出于设计目的,将此增大的压力视为仅由因地震作用而作用于贮存物料上
的惯性力所产生的(参见3.3(5))。

(4) P 地震设计情况下,贮存物料的等效面(如EN 1991-4:2006中的1.5节所定义的)应与


2.5.2(3)P中所述的用于计算地震作用效应的组合系数ψEi的值相一致。

3.2 地面运动分量的组合

(1) P 在轴对称筒仓与其部分中,地震作用仅有一个水平分量可与垂直分量共同作用。在所有
其它情形下,筒仓的设计应保证地震作用的两个水平分量与垂直分量同时作用。

(2) 在对地震作用的每个分量的结构反应进行独立评估时,EN1998-1:2004的4.3.3.5.2(4)节的
规定可用于确定同时作用的分量施加后所产生的最不利影响。

(3) P 如果EN1998-1:2004的4.3.3.5.2(4)节中的公式(4.20)、(4.21)和(4.22)适用于同时作用的分
量的作用效应计算,那么由每个独立分量所产生的作用效应的符号应取所考虑的特殊作用
效应的最不利情形。

(4) P 如果使用结构的空间模型对地震作用的三个分量同时进行分析,那么在结构验证中应使
用从分析中得出的水平分量和垂直分量共同作用下的总反应峰值。

3.3 筒仓分析

(1) 筒仓分析应符合2.3和3.3节中的规定。

23
EN 1998-4:2006 (E)

(2) P 用于确定地震作用效应的模型不仅应精确地重现围护结构的刚度、质量和几何特性,还
应考虑到所装颗粒物料的反应及与地基土层的任何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对钢筒仓所进
行的建模和分析应符合EN 1993-4-1:2006第4节的规定。

(3) P 应通过考虑筒仓外壳及其支承结构(如有)的弹性性能来对筒仓进行分析,除非已有适
当证明应进行非线性分析。

(4) 除非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评估,否则,可通过假设颗粒物料跟筒仓外壳一同移动、并通过模
拟其有效质量中心及转动惯量中心均位于重心处,来对支承结构中的整体地震反应和地震
作用效应进行计算。除非进行了更为精确的评估,否则,可将筒仓内的物料视为有效质量
等于总质量的80%。

(5) 除非分析中清楚明确地考虑了颗粒固体的力学特性和动态反应(例如,通过使用有限元来
模拟颗粒固体的力学特性和动态反应),否则,地震作用水平分量下颗粒固体的反应对外
壳的影响在(11)和(12)规定的条件下可通过(6)~(10)中规定的筒仓壁附加法向压力Δph,s(受
压为正)来表示。此附加压力应仅施加在筒仓壁与贮存物料接触的部分,即:地震设计情
形下,从底部向上直到贮存物料的等效面(参见3.1(4)P)。

(6) 在圆形筒仓(或筒仓隔室)中,筒仓壁上的附加法向压力可取值为等于:

Δph,s= Δph,socosθ (3.1)

其中

Δph,so 为基准压力,参见(8);

θ 为筒仓壁上相关点对应的径线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方向之间的角度(0° ≤θ <
360°)。

(7) 在矩形筒仓(或筒仓隔室)中,由平行或垂直于筒仓壁的地震作用水平分量对筒仓壁产生
的附加法向压力可取值为等于:

垂直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且位于“分量下游”的壁上:

Δph,s= Δph,so (3.2)

垂直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且位于“分量上游”的壁上:

Δph,s= -Δph,so (3.3)

在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平行的壁上:

Δph,s= 0 (3.4)

(8) 在离平底或离圆锥体或角锥体料斗顶点的垂直距离为x处的筒仓壁的各点上,基准压力
Δph,so可取值为:

Δph,so = α(z)γ min(rs*; 3x) (3.5)

其中:

α(z) 为离贮存物料等效面的垂直距离为z处的筒仓反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

γ 为地震设计情形下颗粒物料的单位毛重(参见3.1(1)P)且

24
EN 1998-4:2006 (E)

rs* 的定义为:

rs* = min(hb, dc/2) (3.6)

其中:

hb 为筒仓的总高度,即从平底或料斗出口到贮存物料的等效面的高度,且

dc 为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平行的筒仓的内部尺寸(圆形筒仓或筒仓隔室的内径dc、
矩形筒仓中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平行的内部水平尺寸b)

(9) 公式(3.6)适用于垂直筒仓壁。在料斗高度范围内,基准压力Δph,so可取值为:

Δph,so = α(z)γ min(rs*; 3x)/cosβ (3.7)

式中:

β 为基于垂直面测得的料斗壁的倾角、或相对于角锥形料斗内斗壁的垂直面的最陡
倾角

(10) 如果仅可获得颗粒物料重心处的反应加速度值(参见,例如(4)和2.3.1(7)),那么对应的反
应加速度与重力加速度之比可用于公式(3.7)的α(z)中。

(11) P 在筒仓壁上的任一点上,颗粒物料对筒仓壁的静压力与地震作用效应之和Δph,s不应取值
小于0。

(12) 如果在筒仓壁上的任何位置,

− (6)~(10)及公式(3.1)~(3.3)中给出的Δph,s 与

− 颗粒物料对筒仓壁的静压力

之和为负值(表示筒仓壁上的净吸力),那么可考虑不适用(6)或(7)中的规定。

在此情形下,应对筒仓壁上的附加法向压力Δph,s进行重分布,以确保其与颗粒物料对筒仓壁的
静压力下之和在任意位置均为非负值,同时使相同水平面上的相同合力保持为(6)或(7)中给出的Δph,s
值。

3.4 性能系数

(1) P 非基底隔震筒仓应按照以下任一方案进行设计(参见EN 1998-1:2004的5.2.1、6.1.2和


7.1.2节):

a) 低耗散结构性能;

b) 耗散结构性能。

(2) 在方案a)中,地震作用效应可在弹性整体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计算,而不用考虑重要的材料
非线性。当使用EN 1998-1:2004的3.2.2.5节中规定的设计谱时,性能系数q的值最大可取
为1.5。按照方案a)进行的设计被称之为低延性级别(DCL)设计。材料的选择、承载力的
评估以及构件和连接的详细设计应符合EN 1998-1:2004第5~7节中关于低延性级别(DCL)
的规定。

25
EN 1998-4:2006 (E)

(3) 直接支承于地面或地基上的筒仓应按照方案a)和(2)进行设计。

(4) 方案b)可适用于高架筒仓。根据此方案,应考虑到支承结构部件抵抗超出其弹性范围(其
耗散区)的地震作用的能力。根据支撑结构的结构材料的不同,依据本方案进行设计的支
撑结构应属于EN 1998-1: 2004第5~7节中定义和描述的延性级别为中级(DCM)或高级
(DCH)的结构。其应从结构类型、构件和连接的材料、尺寸和详细设计等方面符合规定
的延性要求。当使用EN 1998-1:2004的3.2.2.5节中定义的线弹性分析的设计谱时,可将性
能系数q取值为大于1.5。q的值取决于所选的延性级别(DCM或DCH)。

(5) 由于有限的超静定性,以及因筒仓内物料的重量产生的较大轴力以及不存在有助于抗震和
能量耗散的非结构元件,常用于支承高架筒仓的结构类型的能量耗散能力一般会小于用于
建筑物上的相似结构类型的能量耗散能力。所以,在方案b)中,高架筒仓系数q的上限值应
使用EN 1998-1:2004第5~7节中规定的适用于所选延性级别(DCM或DCH)的系数q来定
义,如下:

− 对于裙式支撑的筒仓(裙撑的设计和构造能确保耗散性能),即可使用EN 1998-1:
2004第5~7节中针对倒摆结构而定义的系数q的上限值。如果未对裙撑的耗散性能进行
详细设计,那么此筒仓设计应该遵循方案a)和(2)中的规定。

− 对于支承于抗弯框架或带支撑的框架上的筒仓、以及支承于在地基上连续的混凝土墙
上的现浇混凝土筒仓,系数q的上限为EN 1998-1:2004第5~7节中针对对应结构体系
而定义的值,对于立面不规则情形则需乘以系数0.7。

3.5 验证

3.5.1 破坏极限状态

(1) P 在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设计情形中,应对筒仓结构进行检查,以确定其满足EN
1992-1-1、EN 1992-3和EN 1993-4-1中规定的相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证要求。

注:对于钢筒仓,如果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地震设计情形中与弹性或非弹性屈曲现象相关的验证要
求得到满足,那么在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设计情形中要考虑提供与此类现象出现相关的充分
稳定性。

3.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3.5.2.1 整体稳定性

(1) P 在地震设计情形中不应出现土层的倒覆或承重能力失效。评估结构基底与地基接触面之
间的抵抗剪力时应考虑地震作用垂直分量的影响。如果已证明:在分析和验证中考虑到了
结构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以及结构与任意管道之间的连接滑动所造成的影响,则允许有适
当的滑动(参见EN 1998-5: 2004的5.4.1.1(7)节)。

26
EN 1998-4:2006 (E)

(2) P 对于允许地面筒仓出现上抬的情况,在分析和结构、任何管道和地基的后续验证中,应
对上抬作用进行考虑(例如,在对整体稳定性进行的评估中)。

3.5.2.2 壳体

(1) P 地震设计情形下所导致的最大作用效应(圆周或径向薄膜力和弯矩以及薄膜剪力)应小
于或等于在持久或瞬时设计情形下计算得出的壳体承载力。这包括所有类型的破坏模式:

(a) 对于钢壳体:

− 屈服(塑性破坏),

− 受剪屈曲,或

− 垂直受压同时横向受拉产生的屈曲(“象脚”破坏模式)等

(参见EN 1993-4-1:2006第5~9节)。

(b) 对于混凝土壳体:

− 轴力及弯曲作用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面内受剪或径向剪力下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2) P 对承载力的计算和验证应按照EN 1992-1-1、EN 1992-3、EN 1993-1-1、EN 1993-1-5、EN


1993-1-6、EN 1993-1-7和EN 1993-4-1中的规定进行。

3.5.2.3 锚固

(1) P 通常,锚固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其在地震设计情形下保持弹性。但是,也应使其具有充分
的延性,以避免脆性破坏。锚固元件与结构以及与地基之间的连接相对于锚固元件的承载
力应具有一个不小于1.25的超强系数。

(2) 如果锚固系统为耗散机理的一部分,则应验证其具有所需的延性能力。

3.5.2.4 地基

(1) P 应按照EN 1998-5:2004中5.4节和EN 1997-1中的规定对地基进行检验。

(2) P 应根据EN 1998-5:2004的5.3.1节以及EN 1998-1:2004的4.4.2.6和5.8节中的规定得出用


于进行地基和地基元件验证的作用效应。

27
EN 1998-4:2006 (E)

4 关于储罐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

4.1 合格标准

4.1.1 概述

(1) P 如果储罐不仅符合4.4节中规定的验证要求,而且也符合4.5节中规定的补充措施要求,
则认为2.1中规定的一般要求已被满足。

(2) 本节中的合格标准和应用规则并不能完全涵盖带浮顶的钢储罐的情况。

注:应特别注意,以避免因浮顶冲击的局部效应对壳体造成的损坏。此类效应会导致装有易燃物的储罐
起火。

4.1.2 破坏极限状态

(1) P 为满足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下所需的“整体性”要求,

– 应对储罐系统的密封性进行验证;

– 在液面最大垂直位移下储罐内应具有充分的超出液面高度,以避免因液体晃动而产生
的压力对顶部造成损坏;或者在储罐没有刚性顶部的情况下,可避免液体溢漏造成的
有害影响;

– 应对作为储罐一部分或与储罐连接的液压系统进行验证,证明其在不削弱功能的情况
下能承受因储罐之间或储罐与土层之间相对位移造成的压力和扭曲。

(2) P 为满足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下所需的“最低作业水平”要求,应验证:如果出
现局部屈曲,其不会导致倒塌并且其是可逆的。

4.1.3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P 在地震设计情形下,应对以下条件进行验证:

– 应根据EN 1998-1:2004中4.4.2.4节的要求对储罐的总体稳定性进行验证。总体稳定性
是指刚体性能,并且滑动或倾覆可能会削弱这种性能。,如果管道系统能够承受适量
滑动且储罐未被锚固于地基上,则根据EN 1998-5:2004的5.4.1.1(7)节中的规定可允许
有适量滑动。

– 根据目前标准的规定,非弹性性能仅限于储罐界限分明的部分。

– 未超过材料的极限变形。

– 根据相关的验证对壳体中的屈曲现象的性质和程度进行了控制。

28
EN 1998-4:2006 (E)

– 对于作为储罐一部分或与储罐相连的液压系统的设计,应确保在储罐任何部件出现破
坏时,其内装物料不受损失。

4.2 地面运动分量的组合

(1) P 储罐应符合3.2(1)P节的规定。

(2) 储罐应符合3.2(2)节的规定。

(3) P 储罐应符合3.2(3)P节的规定。

4.3 分析方法

4.3.1 概述

(1) P 用于确定地震效应的模型不仅应能够正确地重现围护结构的刚度、强度、阻尼、质量及
几何特性,还应考虑到所装液体的流动反应,以及在必要时考虑其与地基土之间相互作用
的影响。

注:土层-液体-结构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参数可能对土层中的固有频率和辐射阻尼产生巨大影响。随着土
层剪切波速度的增大,震动性能从水平震动(带有因土层影响而产生的晃动)变为储罐在刚性土层
上的典型震动模式。对于承受较大应力的储罐结构或装有危险物品的情况,需进行整体(三维)分
析。

(2) 应通过假设线弹性反应来对储罐进行分析。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可通过适当的分析方法证
明非线性反应的合理性。

注:有关普通形状储罐的抗震分析方法的信息,参见资料性附录A。

(3) 如若相关,应考虑到不同储罐间因连接管道而可能导致的相互作用。

4.3.2 流体动力效应

(1) P 应使用基于带有适当边界条件的流体动力学方程解的合理方法评估储罐系统对地震作
用的反应。

(2) P 分析尤其要能恰当地考虑到以下相关方面:

– 流体运动的对流分量和冲击分量;

– 因流体动压力以及与冲击分量的相互作用而造成的储罐壳体的变形;

– 地基土的变形性以及随后的反应变化

– 浮顶的影响(如相关)。

(3) 为了评估地震作用下的动态反应,通常可将液体假设为不可压缩的。

29
EN 1998-4:2006 (E)

(4) 确定因水平和垂直激振产生的最大流体动压力时,从原则上讲,需要使用非线性动态(时
程)分析。如果采用适于峰值模态作用组合的保守规则,则可使用将反应谱分析的直接应
用考虑在内的简化方法。

注:资料性附录A中给出了关于反应谱分析中的峰值模态作用组合的合格方法的信息。其还给出了晃动波
高度的计算公式。

4.4 性能系数

(1) P (4)P和(5)中未提及的储罐类型应根据弹性反应(q最大为1.5,考虑到超强)来设计、或
在经适当证明的情况下应根据非弹性反应来设计(参见2.3.1(2)),但前提是已证明可使用
非弹性反应。

(2) P 对于与所选q值相对应的能量耗散应进行适当证实,且应通过延性设计提供所需的延性。

(3) P 液体反应(晃动)的对流分量始终应在弹性反应(即q = 1.0)和相关谱(参见EN 1998-1:


2004的3.2.2.2和3.2.2.3节)的基础上进行计算。

(4) 3.4节中规定的性能系数也应适用于高架储罐中非液体晃动造成的反应分量。对于此分量,
3.4(4)节中适用于裙撑筒仓的规则也适用于单基座之上的高架储罐。

(5) 在下列情形下,有垂直轴且直接支承于地面或地基之上的钢储罐(基底隔震除外)可设计
成具有一个大于1.5的性能系数q:

− 因液体晃动而产生的反应分量的q取值为:q = 1.0

− 储罐或其地基被设计成允许上抬和/或滑移

− 防止了壳体壁、底板或其交叉处的塑性变形局部化。

在此类情况下,性能系数q的取值不得大于下列数值,但已通过一种更为精准的方式计算出非
弹性反应的情况除外:

– 如果符合EN 1993-4-2:2006中规定的设计规则(特别是有关底板厚度应小于壳体下部
厚度的设计规定),非锚固储罐的性能系数为2.0。

– 对于根据特殊设计进行延性锚固的储罐,如果此锚固在不断裂的情况下可将锚固长度
增大至 R/200(R为储罐半径),则储罐的性能系数为2.5。

4.5 验证

4.5.1 破坏极限状态

4.5.1.1 概述

(1) P 在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下,储罐结构应满足EN 1992-3和EN 1993-4- 2中规定


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证要求。

30
EN 1998-4:2006 (E)

4.5.1.2 壳体

4.5.1.2.1 钢筋混凝土壳体和预应力混凝土壳体

(1) 在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下,在考虑适当的环境暴露级别和钢材对腐蚀的敏感度
的情况下,应对照EN 1992-1-1:2004的4.4.2节中规定的限值对裂缝宽度进行验证。

(2) 对于带衬砌混凝土储罐,瞬时混凝土裂缝的宽度不应超过某一特定数值,该值可能会使衬
砌的局部变形超过其极限均匀伸长量的50%。

4.5.1.2.2 钢壳体

(1) 钢储罐应符合3.5.1(2)节的规定。

4.5.1.3 管道

(1) 除非对主动在线部件(如阀门或泵)有特殊要求,否则,无需对管道进行破坏极限状态验
证。

(2) P 如果管道和储罐支承于不同地基之上,那么应将由地面的不均匀地震运动造成的相对位
移考虑在内。

(3) 储罐上与管道连接的区域在设计上应确保使其在由γp1系数放大的管道所传递的力的作用
下保持弹性。

注:某国使用的放大系数γp1的值可参考该国国家版附录。推荐值为:γp1 = 1.3。

4.5.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4.5.2.1 稳定性

(1) P 储罐应符合3.5.2.1(1)P节的规定。

(2) P 储罐应符合3.5.2.1(2)P节的规定。

4.5.2.2 壳体

(1) P 储罐应符合3.5.2.2(1)P节的规定。

注: 有关受多种破坏模式控制的壳体极限强度承载力的信息,可参见资料性附录A。

31
EN 1998-4:2006 (E)

4.5.2.3 管道

(1) 如果没有可靠的数据或无法进行更精确的分析,那么应假定管道的第一个锚固点与储罐之
间的相对位移会出现于最不利的方向上,且最小值为:

x
Δ= dg (4.1)
x0

其中:

x= 管道的锚固点和管道与储罐的连接点之间的距离(单位为米);

xo = 500米;且

dg = EN 1998-1:2004的3.2.2.4(1)节中给出的设计地面位移。

(2) P 应验证:在地震设计情形下,若出现了(1)中的假定相对位移,屈曲仅限于管道,并且即
便考虑到管道设计承载力的超强系数γp2,屈服也不会延伸至管道与储罐的连接上。

注:某国所使用的超强系数γp2的值可参见该国国家版附录。推荐值为:γp2 = 1.3。

(3) P 管道元件的设计承载力应按永久或瞬时设计情形下的相同方式来求值。

4.5.2.4 锚固

(1) P 储罐应符合3.5.2.3(1)P节的规定。

4.5.2.5 地基

(1) P 储罐应符合3.5.2.4(1)P节的规定。

(2) P 储罐应符合3.5.2.4(2)P节的规定。

4.6 补充措施

4.6.1 围护

(1) P 对于被设计成能够控制或避免泄漏,从而可以防火、防爆且防止有毒材料泄漏的独立或
成组的储罐,应对其进行围护(即,其周围应有沟渠和/或堤坝)。

(2) P 如果储罐是成组建造,那么可为每个独立的储罐或整个储罐组设置围护。如果围护破坏
的相关后果很严重,那么应使用独立的围护。

(3) P 围堤应设计成能够在与密封体系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关的设计地震作用下保持完整
性(无泄漏)

32
EN 1998-4:2006 (E)

4.6.2 晃动

(1) P 若无明确的证明(参见4.1.2(1)P),则所设置的超出液面高度应不低于计算所得的晃动
波的高度。

注:有关确定晃动波高度的方法的信息,可参见资料性附录A。

(2) P 如果储罐内所装的物料为有毒性物,或如果泄漏可能会导致管道损坏或对地基造成冲
蚀,则应设置一个至少与晃动波计算高度持平的超出液面高度。

(3) 如果顶部在设计上考虑到了相关浮力或如果设置了溢洪道来控制泄漏,那么一个小于晃动
波的计算高度的超出液面高度便足够。

(4) 例如格栅或垂直隔板等阻尼设备可用于减少晃动。

4.6.3 管道的相互作用

(1) P 管道的设计应能确保将各管道之间以及管道与其它结构间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不利影
响降至最低。

33
EN 1998-4:2006 (E)

5 关于地面管道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

5.1 概述

(1) 本节旨在给出地面管道系统结构方面的抗震设计原则和应用法则。本节还可用作对现有地
面管道的承载力求值以及对任何所需的加固进行评估的基础。

(2) 地面管道的抗震设计包括确定支架的位置和特征,从而限制管道部件内的应变,并限制施
加于安装在管道上的设备(如阀门、储罐、泵或仪器仪表)上的荷载。本标准未对此类限
制给出定义,其应由设备的业主或设备制造商提供。

(3) 管道系统通常包括许多配套设备,如泵站、运行中心及维修站等,而每种设备又包括不同
类型的机电设备。由于这些设备会对系统的持续运行会产生巨大影响,所以有必要在为满
足整体可靠性要求而进行的抗震设计过程中对其给予充分的考虑。但是,此类设备的明确
处置方式并不属于本标准范围内。实际上,这些设备中有些适用EN 1998-1的规定,而机
电设备的抗震设计需要欧洲规范8范围之外的特殊附加标准(通过隔震对独立设备或管道
系统部件提供抗震保护,参见1.1(8))。

(4) P 为制定并实施可供遵循的一般要求,管道系统应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区分:

− 单线管道;

− 冗余网络。

(5) P 若地震发生过程中和之后管道的性能未受其它管道的性能影响,并且若管道破坏所造成
的后果仅与其自身功能有关,则应将管道视为是单线管道。

5.2 安全要求

5.2.1 破坏极限状态

(1) P 管道系统的构造方式要确保能使其在与“最小作业水平”(参见2.1.3)相关的地震作用
之后,即便是发生了巨大的局部损坏,也可维持管道系统作为整体运行系统的供应能力。

(2) 如果不存在出现屈曲的风险且施加在如阀门和泵等主动设备上的荷载在运行范围内,那么
不超过1.5倍屈服形变的管道整体变形是可接受的。

5.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P 在地震过程中与管道的断裂有直接关联的主要安全危害即为爆炸和火灾,特别是对于气
体管线而言。在确定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级别时,应将位置远离的程度和
居民受断裂影响的程度考虑在内。

34
EN 1998-4:2006 (E)

(2) P 对于处于环境敏感区内的管道系统,在定义可接受风险时应将由管道断裂造成的环境损
害考虑在内。

5.3 地震作用

5.3.1 概述

(1) P 以下直接和间接的地震危害类型与地面管道系统的抗震设计相关:

– 由施加于管道支架的地震运动所引起的管道惯性所造成的运动;

– 管道支架的不一致运动。

(2) 关于支架的不一致运动,可能存在两种不同情况:

– 对于直接在地面上的支架,只有出现土层破坏和/或永久变形时,才有可能出现巨大的
不一致运动;

– 对于位于不同结构上的支架,结构的地震反应可能造成管道的不一致运动。

5.3.2 产生惯性移动的地震作用

(1) P 地震作用水平分量的量化应以EN 1998-1:2004的3.2.2节中规定的反应谱(或匹配的时


程表示法)来进行。

(2) 仅应将地震作用的三个平移分量考虑在内(即,可忽略转动分量)。

5.3.3 不一致运动

(1) 若管道直接支承于地面之上,则可忽略不一致运动,但可能发生土层破坏或永久变形的情
况除外。在此情况下,应使用适当的方法求出运动的幅度。

(2) 若管道支承于不同结构上,则结构的不一致运动应通过其地震反应分析或简化包络法来界
定。

5.4 分析方法

5.4.1 建模

(1) P 管道模型应能够表示出系统的刚度、阻尼、质量特性及动态自由度,且要适时将以下几
方面明确考虑在内:

− 地基土和基础系统的柔性;

35
EN 1998-4:2006 (E)

− 管道内流体的质量;

− 支承结构的动态特征;

− 管道与支承结构之间连接的类型;

− 管道沿线及支承件之间的接头。

5.4.2 分析

(1) 可通过利用EN 1998-1:2004的3.2.2.5节中给出的相关设计反应谱进行的模态反应谱分析,


结合EN 1998-1:2004的4.3.3.3.2节中的模态反应,来对地面管道进行分析。

注 有关模态反应组合的附加规则,即适于完全二次组合使用的规则,参见EN 1998-2:2005的4.2.1.3节。

(2) 也可使用EN 1998-1:2004的3.2.3节中规定的利用与波谱匹配的加速度图进行的时程分析。

(3) 如果外加加速度的值经证实,那么也可使用“侧向力方法分析”(线弹性)。可接受的值
等于用于支承件的波谱峰值乘以1.5。如果认为可行,则可使用EN 1998-1:2004的4.3.3.2
节中的原则和应用规则。

(4) P 地震作用应分别沿两个正交方向(直线管道为横向和纵向)施加;应根据EN 1998-1:


2004的4.3.3.5.1(2)和(3)得出最大组合反应。

(5) P 只要管道的长度超过600米或存在地质非连续性或出现明显的地形变化,即应对运动的
空间变化进行考虑。

(6) 考虑运动的空间变化时可使用EN 1998-2:2005的3.3节中的原则和应用法则。

注 考虑运动空间变化的附加模型,可参见EN 1998-2:2005的资料性附录D。

5.5 性能系数

(1) 如果有地面管道,则其耗散能力仅限于其支承结构,因为在被支承的管道中进行能量耗散
不仅困难而且也不方便,但焊接钢管除外。另一方面,支承件的形状和所用材料差异很大,
这也使得确定具有一般适用性的性能系数值变得不可行。

(2) 对于非隔震管道的支承结构,q的适当值可基于特殊布局、材料及构造水平根据EN 1998-1


和EN 1998-2的规定得出。

(3) 厚度足够的焊接钢管具有较好的变形和耗散能力。对于半径-厚度比(r/t)小于50的非隔震
管道,用于管道验证的性能系数q值可取为等于3.0。如果r/t比小于100,q值可取为等于2.0。
否则,用于管道设计的q值不得大于1.5。

(4) 对于支承件的验证,应将从分析中得出的地震作用效应乘以(1+q)/2,其中q为设计中所使
用的管道的性能系数。

36
EN 1998-4:2006 (E)

5.6 验证

(1) P 设计地震情形下支承元件(支柱和框架等)所产生的荷载效应应小于或等于永久或瞬时
设计情形下所求出的设计承载力。

(2) P 在轴向变形和转动变形的最不利组合下,由于与“最小作业水平”要求相关的地震作用
的施加,应验证:接头不会产生可能导致密封性受损的损坏。

37
EN 1998-4:2006 (E)

6 关于地下管道的具体原则和应用规则

6.1 概述

(1) 本节旨在给出对地下管道系统进行抗震设计以及抗震承载力评估的原则和应用规则。

(2) 即使不同的管道系统(例如单根管道和冗余系统)之间存在着差异,但是如果在地震发生
过程中及之后管道的力学性能未受到其它管道力学性能的影响、并且如果其可能出现的破
坏后果仅与其自身的功能相关,那么本着实用的目的,应将此管道视为单线管道。

(3) 通常由于网络范围较大且又复杂,所以很难将其视为一个整体,但在整体网络系统内对各
个单独的网络进行确认却是既可行又方便的。可通过从系统较大规模的部分(如,区域分
布)中分离出较小的部分(如:城市分布),或对同一系统按功能加以区分来进行这种确
认。

(4) 正如(3)中的例子所示,城市配水系统可分为一个街道灭火器供水网络和一个居民用水网
络。进行这样的分离将会有助于为两个系统提供不同级别的可靠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
这种分离是与功能相关的,所以其不一定是从实体上进行的分离;两种不同的网络可能有
着许多公用的部件。

(5) 管道网络的设计涉及附加的可靠性要求以及与当前标准中所给出的可靠性要求相关的设
计方法。

6.2 安全要求

6.2.1 破坏极限状态

(1) P 地下管道系统的设计和建造方式应确保地下管道系统在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之
后,即使出现了巨大的局部损坏,也能保持完整性或某些供应能力(参见2.1.3)。

6.2.2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1) P 地下管道应符合5.2.2(1)P节的规定。

(2) P 地下管道应符合5.2.2(2)P节的规定。

6.3 地震作用

6.3.1 概述

38
EN 1998-4:2006 (E)

(1) P 地下管道系统的抗震设计应将以下直接和间接地震危害类型考虑在内:

a) 地震波在坚实的场地上传播,不仅能在地面不同点上产生不同的地面震动烈度,还能
在土壤介质内产生空间土壤变形模式;

b) 地震引发的永久变形,如地震断层位移、滑坡及因液化造成的地面位移。

(2) P 破坏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方面的一般要求应适用于(1)P中所规定的所有类型的
危害。

(3) 对于(1)P中所列的(b)类危害,通常可假设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同时即满足有限损伤要
求,所以仅需进行一次验证即可。

(4) 管道系统要穿过或跨越广阔的地理区域且需要连接特定位置,这使得管道并非总能处于最
佳支撑土层上。而且,避免跨越潜在活性断层、或避开易于液化的土层或避开可能受地震
引发的滑坡和较大的地面不一致永久变形影响的区域,是不可行的。

(5) (4)中描述的情形很明显与其它结构的情形不一致,因为建造所需的必要条件之一即为忽略
任何类型土层破坏的可能性。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不能排除(1)P中所列的(b)类危害出
现的可能性。基于可用数据和经验,应使用合理的假设来定义此类危害的模型。

6.3.2 产生惯性移动的地震作用

(1) P 地震震动分量的量化应符合2.2节中的规定。

6.3.3 地震波的建模

(1) P 应建立一个地震波模型,然后根据此模型得出对管道产生影响的土壤应变和曲率。

注:资料性附录B给出了在特定简化假设下,计算某些情况下管道中的应变和曲率的方法。

(2) 地震中的地面震动是由剪切波、膨胀波以及瑞利波和洛夫波的混合作用而引起的。波速是
由其通过高低速度材料的路径所决定的。与此类波形相关的不同质点的运动使得管道内的
应变和曲率还取决于波的入射角。一般规则是假设:地震震中附近的地点更容易受到剪切
波和膨胀波(体波)的影响,而那些远离地震震中的地点,受瑞利波和洛夫波(面波)的
影响更大。

(3) P 对所需考虑的波以及相应的波传播速度的选择应基于地球物理学相关要点。

6.3.4 永久性土体移动

(1) P 对于伴随着地震出现、由地表断层或滑坡引起的、产生了地面运动的地面断裂形式,很
可能会很复杂,其显示了与地质构造、土壤类型及地震震级和持续时间成函数关系的位移
的极大变化。应确定此类现象在特定地点出现的可能性,并应确定出适当的模型(参见EN
1998-5)。

39
EN 1998-4:2006 (E)

6.4 分析方法(行波)

(1) P 可对管道的弹性后变形加以利用。应求出管道的变形能力。

注:适用于稳定土体中的地下管道且基于地面运动特征近似假设的有效分析方法,参见资料性附录B。

6.5 验证

6.5.1 概述

(1) 埋设于充分均质的稳定土层中的管道,可仅检测其因行波造成的土壤变形。

(2) P 若某些区域可能出现土层破坏或集中变形(如,横向扩展、液化、滑坡以及断层运动),
那么穿越此类区域的地下管道应设计成能抵御此类现象。

6.5.2 稳定土层中的地下管道

(1) P 从分析中得出的反应量应包括轴向应变和曲率的最大值,并且对于未焊接接头(钢筋混
凝土或预应力管道),此量还包括接头处的转动和轴向变形。

(2) P 在焊接钢制管道中,由设计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应变和弯曲的组合应与受拉材料的可用
延性以及受压局部和整体屈曲承载力相一致:

– 容许拉应变: 3%;

– 容许压应变: min{1% ; 20t/r(%)} ;

其中t和r分别为管道的厚度和半径。

(3) P 在混凝土管道中,在由设计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应变和弯曲的最不利组合作用下,不应
超过EN 1992-1-1中对于混凝土和钢规定的极限应变。

(4) P 在混凝土管道中,在由与破坏极限状态相关的地震作用产生的轴向应变和弯曲的最不利
组合作用下,钢筋的拉应变不应超过可能导致残余裂缝宽度与防泄漏要求不一致的数值。

(5) P 在轴向变形和转动变形的最不利组合作用下,管道的接头不应产生与规定的有限损伤要
求不一致的损伤。

6.5.3 不一致地面运动下的地下管道 (焊接钢制管道)

(1) P 应对受断层运动、滑坡或横向扩展所引发的地面位移作用而发生变形的管道段进行检
验,确认其不超过受拉材料的可用延性,并且其在受压时不会出现局部或整体屈曲。其极
限应变应符合6.5.2节中的规定。

40
EN 1998-4:2006 (E)

6.6 断层跨越设计措施

(1) 决定是否在跨越潜在活跃断层区的管道上使用断层跨越特殊设计主要取决于成本、断层活
动、断裂后果、环境影响以及管道在使用寿命期之内可能接触的其它危害等因素。

(2) 在对跨越断层的管道进行设计时,(3)~ (9)中的注意事项通常可提高管道承受沿断层的不一


致移动的能力。

(3) 如若可行,跨越平移断层的管道的定向应确保铺设的管道处于受拉状态。

(4) 逆向断层的交叉角应尽可能小,以减少压应变。如果还预计到会出现极大的水平滑移,那
么应对管道的断层跨越角进行选择,以提高管道的抗拉伸展率。

(5) 在埋设管道的断层区内,应尽量减小管道埋设的深度,以减少断层运动期间土壤对管道的
约束。

(6) 管道壁厚的增加会增加管道在某一规定最大拉应变水平上应对断层位移的能力。可在断层
两侧50米范围内使用壁厚相对较大的管道。

(7) 减少管道与土壤之间接触面的摩擦角可增加管道在某一规定最大应变水平上应对断层位
移的能力。可通过光滑硬涂层来减小接触面摩擦角。

(8) 应对断层每侧50米距离内的管道周围的回填土进行严密控制。通常,松散至中等的且不含
圆石或卵石的颗粒土是合适的回填材料。如果现有土壤与此存在巨大差异,那么应在断层
每侧约15米距离上挖一条特大沟渠。

(9) 对于焊接的钢制管道,因管道在受拉状态下的非弹性范围内能够较好的变形,所以可利用
管道的这一能力来承受断层移动,以便在不断裂情况下与地面变形保持一致。只要有可能,
跨越断层处的管道定线的选择应能够确保管道将会受拉并且适当受弯。对于定线结果导致
可能要铺设受压管道的情况应尽可能避免,因为管道在不断裂情况下承受压应变的能力要
比其承受拉应变的能力低很多。应将任何压应变限制在能使管道产生褶皱或局部屈曲的某
一应变范围以下。

(10) 在所有可能出现地面断裂的区域,管道应以相对平直的管段来铺设,避免方向和高度上出
现突变。在可能的范围内,管道施工时应避免使用用于将管道锚固于地面的工地弯管、弯
管接头和翼缘。

41
EN 1998-4:2006 (E)

附录A(资料性)
储罐的抗震分析方法

A.1 简介和范围

本附录为承受水平或垂直地震作用、具备以下特征的储罐提供关于抗震分析方法的信息:

a) 圆柱形,有垂直轴和圆形或矩形横截面;

b) 带有刚性或柔性的地基;

c) 全部或部分锚固于地基之上。

对带有水平轴的高架储罐或圆柱形储罐的延伸做了简要探讨。

对储罐内所装流体的运动、储罐壁的变形以及下方地基土的变形(包括可能出现的隆起)之间
的动态相互作用现象进行严格分析,这是一个分析起来极为复杂的问题,通常需要极大的计算资源
和精力。现已给出若干适用于特殊设计情形的分析方法。由于这些方法的精确性因问题而异,因此
要做出适当的选择就要求设计人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整个设计过程中注意精确性处于一致水
平是极为重要的:因为可能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用精确解来确定流体动压力,但不能用对
应的储罐细化力学模型(例如,有限元模型)来计算因压力引起的应力。

A.2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刚性垂直圆形储罐

A.2.1 水平地震作用

A.2.1.1 概述

刚性圆筒内中所装流体的运动可表示为两个独立分量之和,这两个分量分别被称为“刚性冲击”
分量和“对流”分量。虽然“刚性冲击”分量恰好满足储罐壁和底部的边界条件,但是使得(不当
的说法为,是动态反应中出现的波造成的)静态情形下流体自由液面初始位置处的压力为零。“对
流”分量表达式在满足自由液面上正确平衡条件时,并不会改变此类已被满足的边界条件。使用一
个圆柱形坐标系:r、z、θ,原点在储罐底部的中心处并且 z 轴垂直。储罐到流体自由液面原点的
高度及其半径分别用H和R来表示,ρ 为流体的质量密度,且 ξ = r/R 和 ς = z/H 均为无量纲坐标。

A.2.1.2 刚性冲击压力

“刚性冲击”压力的时空变化见下式:

pi (ξ ,ς ,θ , t)=Ci (ξ , ς )ρ H cosθAg (t) (A.1)

42
EN 1998-4:2006 (E)

式中:

( −1)
n

⎛v ⎞
Ci (ξ , ς ) = 2∑ cos ( vnς ) I1 ⎜ n ξ ⎟ (A.2)
n = o I ( vn / γ ) v ⎝γ ⎠
' 2
1 n

其中:

2n + 1
vn = π ;γ = H/R
2

'
I1(·)和 I1 (·)表示一阶修正贝塞尔函数及其导数5。

图 A.1— γ = H/R的三个值的冲击压力变化(对ρR ag取相对值)。

a) 沿高度的变化; b)储罐底部的径向变化

公式(A.1)中的Ag(t)为自由场中的地面加速度时程(峰值表示为ag)。函数Ci沿高度pi分布。
图A.1a)所示为ξ = 1(即,在储罐壁处)且cosθ = 1(即,在水平地震作用的平面内)的情况,对ρRag
取相对值,对应长细比参数 γ = H/R 的三个数值。图A.1b)所示为储罐底部上 pi 的径向变化与 γ 的
函数关系。对于较大的 γ 值,储罐底部的压力分布会变为线性。

压力合量:储罐壁基底处根据公式(A.1)得出的“刚性冲击”压力水平合量 Qi 为:

基底冲击剪力:

Qi(t) =miAg (t) (A.3)

mi称为冲击质量,表示与储罐壁一起运动的内装流体的质量,用下式表示:

5
导数可用0阶和1阶修正贝塞尔函数表示:

dI1 ( x) I ( x)
I1' ( x) = = I 0 ( x) − 1
dx x

43
EN 1998-4:2006 (E)


I1 (vn / γ )
mi = m 2γ ∑ (A.4)
n = 0 vn I1 (vn / γ )
3 '

其中m = ρπR2H为所装流体的总质量。.

储罐底部正下方绕正交于地震作用运动方向的轴的总力矩 M’i 包括从公式(A.1)中得出的储罐


壁上的压力作用和储罐底部上的压力作用。储罐底部正上方的总力矩 Mi 仅包括储罐壁上的压力作
用。

基底冲量矩(储罐底部正下方):

M'i (t)=mi h’i Ag (t) (A.5a)

式中:

∞ v + 2(− 1) I 1 (v n / γ )
n +1
1
+ 2 γ ∑n = 0 n
2 vn 4
I 1' (v n / γ )
hi' = H (A.6a)
I (v / γ )
2 γ ∑n = 0 3 1 ' n

v n I 1 (v n / γ )

基底冲量矩(储罐底部正上方):

Mi (t) =mi hi Ag (t) (A.5b)

式中

(− 1)n I 1 (vn / γ ) (v (− 1)n − 1)


∑n=0 ν 4 I ' (v / γ ) n

hi = H n 1 n
(A.6b)
I (v / γ )
∑n=0 v 3 1I ' (vn / γ )

n 1 n

图A.2所示为量 mi、h’i和 hi 与 γ = H/R 的函数关系。mi 随 γ 的增加而增加,渐进趋向总质量,


而 hi 和 h’i 的值趋于稳定在一半高度处。对于低矮的储罐,hi 稍低于一半高度,但由于储罐底部上
的压力对 M’i 的重要作用,h’i 要远大于 H。

44
EN 1998-4:2006 (E)

(a) (b)

图A.2——比率mi/m、hi/H和h’i/H与储罐长细比的函数关系(同样参见表A.2的第4、6和8列)

图A.2(b)的图例: —― : 底板上方;- - - - - :底板下方

A.2.1.3 对流压力分量

“对流”压力分量的时空变化见下式:


pc (ξ , ζ , θ , t ) = ρ ∑ψ n cosh ( λnγς ) J1 ( λnξ ) cos θ Acn ( t ) (A.7)
n =1

式中:

2R
ψn =
(λ 2
n )
− 1 J1 (λn ) cosh (λnγ )
(A.8)

J1 = 一阶贝塞尔函数,

λ1 = 1.841,λ2 = 5.331,λ3 = 8.536,且

Acn (t) = 一个单自由度振荡器的反应加速时程,该振荡器具有一个角频率ωcn和一个适用于流体


晃动的阻尼比(阻尼的计算方法,参见[1]),其中角频率ωcn等于:

λn
ωcn = g tanh (λnγ ) (A.9)
R

为了设计需要,在公式(A.7)中仅需考虑一阶振荡或晃动模态和振荡液体的频率(n=1)。

45
EN 1998-4:2006 (E)

前两阶模态的晃动压力的垂直分布参见图表A.3a),而图表A.3b)所示为前两阶频率的值,其为
H/R的函数。在低矮储罐中,储罐底部的晃动压力维持在相对较高值,作用直达罐底,而在细长储
罐中,晃动效应被限制在液面附近。当 γ 大于1左右时,晃动频率几乎与 γ 无关。对于此类 γ 值,
ωc1 近似等于:

ω c1 = 4.2 / R (R单位为米) (A.10)

且,R 的常用值会产生约为几秒的振荡周期。

(a) (b)

图A.3 — a)前两阶模态中晃动压力沿高度的变化和b)前两阶晃动频率的值与γ的函数关系

图例: 1:二阶模态; 2:一阶模态

压力合量:

基底对流剪力:


Qc (t ) = ∑ mcn Acn (t ) (A.11)
n =1

其中,n阶模态对流质量为:

2 tanh ( λnγ )
mcn = m (A.12)
γλn ( λn2 − 1)

储罐底板正下方的力矩:

∞ ∞
M 'c ( t ) = ∑ ( mcn Acn ( t ) ) h 'cn =∑ Qcn ( t ) h 'cn (A.13a)
n =1 n =1

46
EN 1998-4:2006 (E)

式中:

⎛ 2 − cosh ( λnγ ) ⎞
h'cn = H ⎜⎜1 + ⎟⎟ (A.14a)
⎝ λnγ sinh ( λnγ ) ⎠

mc1和mc2值以及hc1、hc2、h'c1和h'c2的相应值作为γ的函数在图A.4中表示。

(a) (b)

图A.4 — a) 前两阶晃动模态质量和 b)对应高度hc1、hc2、h'c1 和h'c2与γ的函数关系

(参见表A.2第5、7和9列)

图 A.4(a)图例: 1: 一阶模态; 2: 二阶模态。

图 A.4(b)图例: 1A: 一阶模态,底板下方;

2A: 二阶模态, 底板下方;

1B: 一阶模态, 底板上方;

2B: 二阶模态, 底板上方。

底板正上方的储罐壁内的力矩:
∞ ∞
M c (t ) = ∑ (mcn Acn (t ))hcn = ∑ Qcn (t )hcn (A.13b)
n =1 n =1

式中,hcn为:

⎛ 1 − cosh(λnγ ) ⎞
hcn = H ⎜⎜1 + ⎟⎟ (A.14b)
⎝ λnγ sinh(λnγ ) ⎠

反应的对流分量可通过振荡器的对流分量得出,该振荡器质量为mcn且通过刚度为 Kn =ωn2 mcn


的弹簧连接到刚性储罐上。(每个重要模态对应一个振荡器,通常只有一阶模态)。储罐受到地面
加速度时程 Ag(t) 而质量以加速度 Acn(t) 作出反应。h’cn 或 hcn 是需要使用振荡器的液面高度,以

47
EN 1998-4:2006 (E)

便分别得出 M’cn 或 Mcn 的正确值。

A.2.1.4 对流波的高度

晃动波的高度主要由一阶模态造成;边缘处峰值高度的表达式为:

dmax =0.84RSe(Tc1)/ g (A.15)

其中Se(·)为流体在一阶对流模态下的弹性反应谱加速度,其用于使适用于晃动反应的值衰减,
而g为重力加速度。

A.2.1.5 罐壁惯性的影响 ζ

对于钢罐,壳体上由储罐自身质量产生的惯性力较之流体动力而言要小,且可以忽略。对于混
凝土储罐,此惯性力不应忽略。惯性力与水平地震作用平行,会产生一个垂直于壳体表面的压力,
其公式为:

pw =ρs s(ς)cosθAg(t) (A.16)

其中:

ρs= 罐壁材料的质量密度

s(ς) = 罐壁厚度

此压力分量的作用效应沿储罐高度随罐壁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其应增加到通过公式(A.1)得出的
冲击分量的作用效应中。

由储罐罐壁和顶部惯性力对基底处产生的总剪力可取值为等于储罐罐壁和顶部的总质量乘以
地面加速度。对基底倾覆力矩产生的作用按相同方式计算:其等于墙体质量乘以墙体高度一半(对
于厚度恒定的墙体),加上顶部质量与其到基底的平均距离的乘积,再乘以地面加速度。

A.2.1.6 冲击压力和对流压力的作用效应组合

总压力时程为以下两个时程的总和:

− 受 Ag(t) 制约的冲击压力时程 (包括储罐壁的惯性);

− 受 Ac1(t) 制约的对流压力时程 (忽略高阶分量)。

如同与两个压力分量相关的动态反应由不同的阻尼比表示一样,动态反应也可能与不同的滞后
能量耗散机理相关。没有能量耗散可与液体的对流反应相关,而某些滞后能量耗散可伴随着由储罐
自身及其支承于(或锚固于)地面的方式而产生的冲击压力和储罐壁惯性所导致的反应。如果通过
性能系数 q 对弹性谱进行的修正将能量耗散考虑在内,那么在两个分量的作用效应的求导过程中
应使用不同的 q 值:即,对于对流压力的作用效应,q = 1.0,对于冲击压力以及储罐壁惯性的作用
效应,q = 1.5(或更大值)。

如果,如同在设计实践中采用的常用做法,将反应谱方法用于计算最大动态反应,那么应将根

48
EN 1998-4:2006 (E)

据反应谱得出的地震作用效应的两个时程的最大值进行适当结合。由于地面运动中的主频率和晃动
频率之间通常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平方和的平方根”这一规则可能会不够保守,因此在设计中更
好的做法是使用加上两个最大值的绝对值的替代(上限)规则。可为 q 值以及适于对应分量的所
考虑阻尼比求出这两个最大值中的每一个值。

储罐底板正上方的力矩值与剪力值应用于在验证中进行的储罐壁内和基底连接处的应力和应
力合力的计算中。储罐底板正下方的力矩值应用于对其支承结构、基底锚固或基础进行验证。

由于液体反应对流分量的时间较长,所以仅有此压力分量在储罐底板下产生的力矩与储罐的静
态平衡验证(倾覆)相关。由于其频率较高,所以可认为在对储罐进行抗倾覆验证中罐壁的冲击压
力和惯性并未对不稳定力矩产生作用。

A.2.2 地震作用的垂直分量

由垂直地面加速度Aν(t)对刚性储罐壁产生的流体动压力可通过下式得出:

pvr(ς ,t)= ρH(1-ς)Av(t) (A.17)

由于其是轴对称的,因此此流体动压力不会在储罐的任何水平面上、或在基底的正上方或正下
方产生剪力或合力矩。

A.2.3 包括其它作用效应在内的地震作用水平和垂直分量效应组合

由水平和垂直地震作用对储罐壁产生的峰值组合压力可通过使用3.2中的规则得出。组合压力应
与作用于储罐一侧处(此处罐壁与液体接触加速)罐壁上的流体静压力相加,然后减去对面一侧处
的吸入压力。由于将储罐一侧上的地震压力视为吸入压力,所以应将动态土压力和地下水压考虑视
为起到抵抗储罐一侧上任何埋入部分的作用。该处的土压力应在其余部分土的压力系数的基础上估
算。

A.3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可变形垂直圆形储罐

A.3.1 地震作用的水平分量

将储罐视为刚性的(特别是对钢储罐而言)通常并不稳妥。在柔性储罐中,流体压力通常表示
为三个分量之和,这三个分量分别指:“刚性冲击”分量、“晃动”分量和“柔性”分量。第三个
分量满足以下条件:沿储罐壁的流体径向速度等于储罐壁的变形速度;同时还满足以下条件:储罐
底部处的垂直速度为零以及流体自由面上的压力为零。晃动分量和挠性分量之间的动态结合非常脆
弱,这是因为晃动的频率与储罐壁的变形频率之间差值较大,从而使得在确定第三个分量时与其它
分量分开,独立进行。因此,A.2中的刚性冲击分量和晃动分量未受影响。

柔性压力的分布取决于储罐—流体系统的震动模态,其中主要仅与下列带环形波的模态相关:

φ(ς, θ) = f(ς)cosθ (A.18)

在下文中,基频或一阶频率、或一阶模态等项与满储罐的实际基本振型无关,而仅与公式(A.18)

49
EN 1998-4:2006 (E)

所示类型的固有模态相关。

储罐底部上柔性冲击压力的径向分布从性质方面看与刚性冲击压力的径向分布相同。假设采用
的模态已知,那么储罐壁上柔性压力的分布具有以下形式:


p f (ς , θ , t ) = ρHψ cos θ ∑ d n cos(vnς )A fn (t ) (A.19)
n =0

其中:

⎡ ρ s (ς ) ⎤
∫10 f (ς ) ⎢ s + ∑ n =0 bn' cos ( vnς ) ⎥ dς

ψ= ⎣ρ H ⎦ (A.20)
⎡ρ ( )s ς ⎤
∫10 f (ς ) ⎢ s f (ς ) + ∑ n =0 d n cos ( vnς ) ⎥ dς

⎣ρ H ⎦

( −1) I1 ( vn / γ )
n

b'
=2 (A.21)
I1' ( vn / γ )
n 2
vn

∫ 10 f (ς ) cos(vnς )dς I 1 (vn / γ )


dn = 2 (A.22)
vn I 1' (vn / γ )

ρs 为壳体的质量密度,s(ς)为厚度,Afn(t)为具有模态 n 的周期和阻尼比的简谐振子的反应加速
度(与其基底相关)。基本振型(n = 1)通常很充分, 所以在公式(A.19)、(A.21)和(A.22)中,模
态阶数 n 以及所有模态分量之和均降低。

在大多数柔性储罐中,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公式(A.1)的刚性冲击项随着地面加速度 Ag(t) 而变
化,而公式(A.19)的柔性项会随着反应加速度 Afn(t) 而变化,而对于储罐—流体系统的普通周期范
围,该柔性项会相对 Ag(t) 被大幅度放大,所以公式(A.19)中的压力pf(·)为总压力提供了主要的分量。

对于储罐一阶振型的确定,[2]和[3]中给出了以下迭代方法。公式(A.18)~(A.22)中,为f(ς)选定
了一个试验振型(与 ς 成比例的振型通常是一种较好的近似法,特别是对于细长型的储罐而言)。
用 fi(ς) 表示 i 次迭代过程中使用的振型,那么壳体的“有效”质量密度应按下式求得:

p if (ς )
ρ i (ς ) = + ρs (A.23)
2 gs(ς ) f i (ς )

其中pif (ς)为在第i步根据公式(A.19)求得的压力值。

然后,公式(A.23)中得出的有效质量密度可用于储罐的结构分析,以求出在第(i+1)次迭代过程
中的振型,然后继续此过程,直至其收敛。

储罐—流体系统的基本角频率可通过以下近似式来求得,该近似式由适用于钢储罐的公式[4]
推导得出:

Es(ς ) / ρH
ω f = 2π ( ς =1/3时) (A.24)
R (0.157γ 2 + γ + 1.49)

50
EN 1998-4:2006 (E)

其中E为储罐壁材料的弹性模量。

基底剪力为:

Qf (t) = mf Af(t) (A.25)

其中:

m f = mψγ ∑

(− 1)n d (A.26)
n
n =0 vn

储罐底部正上方的力矩可计算为:

Mf (t) = mf hf Af(t) (A.27)

其中:

⎡ (− 1)n v n − 2 ∞ d n I 1 (v n / γ ) ⎤
'

⎢ ∑n = 0 n ∑n =0 v

γ d + ⎥
⎢⎣ v n2 n ⎥⎦
hf = H (A.28)
γ ∑n =0 d n
∞ (− 1) n

vn

A.3.2 地震作用水平分量产生的压力项的组合

A.3.2.1 一般方法

柔性储罐总压力的时程为刚性冲击压力时程(公式(A.1))、对流压力时程(公式(A.7))和柔性
压力时程(公式(A.19))之和,每个时程沿高度不同分布,且随时间变化。这些压力(公式(A.3)、
(A.11)和(A.25))产生的基底剪力时程为:


Q(t ) = mi Ag (t ) + ∑ mcn Acn (t ) + m f A f (t ) (A.29)
n =1

其中 Acn(t) 为具有适用于承受基底加速度 Ag(t) 作用的晃动反应的角频率 ωcn(公式(A.9))和


阻尼比的简谐振子的总反应加速度或绝对反应加速度,而 Af(t) 为具有适用于同样承受 Ag(t) 作用
的储罐—流体系统的角频率ωcn(公式(A.24))和阻尼比的简谐振子的反应加速度(与基底相关)。

如果公式(A.29)中各项的单个最大值已知,例如通过绝对和相对加速度反应谱可得知,那么可
根据相关压力分布将公式(A.29)的三项中每项的合量在储罐壁和底板上扩展来得出储罐上需进行详
细应力分析的对应压力。为加快设计过程,质量 mi、mcn 和 mf(后两项是基于所假设的一阶振型)
已作为比值 γ 的函数计算得出,且可从表格或图表中获得(参见,例如图A.2(a)、A.4(a)以及表A.2
的第4和5列和[4])。但是将公式(A.29)和反应谱结合使用会产生最大值组合的问题。除需要推导出
Af(t) 的相对加速度反应谱外,并没有准确的方法可将 Ag(t) 峰值与 Af(t) 峰值进行组合。事实上,
由于无法将输入及其反应假设为与所考虑的相对较高的频率范围无关,所以“平方和的平方根”规
则并不是十分精确。另一方面,加上单个最大值会使估算结果过于保守。

51
EN 1998-4:2006 (E)

考虑到这些困难,根据上文的理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近似方法。[4]和[5]中详细列出的三种方法
要归功于Veletsos&Young、Haroun&Housner或Scharf[4]。

Veletsos&Young方法包括用下式替代公式(A.29):


Q(t ) = mi A fa (t ) + ∑ mcn Acn (t ) (A.30)
n =1

即:假定整个冲击质量以柔性储罐系统的放大绝对反应加速度(Afa(t) = Af(t)+Ag(t))来作出反应,
且其角频率ωf(公式(A.24))和阻尼适用于储罐—流体系统。Afa(t) 的最大值可直接从适当的反应谱
中获得。总基底剪力大致可通过下式计算得出:

Qw (t)=( εo·m) ·Afa (t) (A.31)

其中(εo ·m)为一阶模态中储罐壁的有效参与质量,其中 m 为储罐—流体系统的总质量,且系数


εo 可通过表A.1确定:

表 A.1 —Veletsos&Young方法中作为整体的一部分的一阶模态中储罐壁的有效参与质量

H/R 0.5 1.0 3.0

εo 0.5 0.7 0.9

Veletsos&Young方法提供了上限估算值,适用于 H/R 比不超过1的情况。超过此值,建议对其


进行修正,以减少数值的保守性。考虑到方法的保守性质,储罐的惯性效应通常可忽略不计。

在Haroun&Housner方法中,公式(A.29)的书写形式适于反应谱的使用,如:


Q(t ) = (mi − m f )Ag (t ) + ∑ mcn Acn (t ) + m f A fa (t ) (A.32)
n =1

质量 mi 和 mf 在图中表示为 H/R 和 s/R 的函数,其具有一定的高度,这些质量在这些高度


处应产生正确的基底力矩[5]。储罐壁的惯性效应并入质量及其高度值中。

“平方和的平方根”规则用于对公式(A.32)中的三个分量的最大值进行组合。

最后,基于在相关频率范围内,绝对反应加速度和相对反应加速度不会存在巨大差异这一事实,
在Scharf[4]方法中,公式(A.29)写作:


Q(t ) = mi Ag (t ) + ∑ mcn Acn (t ) + m f A fa (t ) (A.33)
n =1

“平方和的平方根”规则用于对公式(A.34)中三个分量的最大值进行组合。

2
⎛ ∞ ⎞
Q= (m a ) + (m a )
i g
2
i fa
2
+ ⎜ ∑ mcn a cn ⎟ (A.34)
⎝ n =1 ⎠

根据与Veletsos&Young方法中相似的原则,[6]中提出了一个更加简单的方法,且概括如下。

52
EN 1998-4:2006 (E)

关于表示不同压力分量特征的不同滞后能量耗散机理(及相关性能系数值q),A.2.1.4同样适
用于此处。

A.3.2.2 固定基底圆柱形储罐的简化方法[6]

A.3.2.2.1 模型

储罐—流体系统模拟成两个单自由度系统,其中一个系统与冲击分量对应,且与柔性罐壁一同
运动。另一个与对流分量对应。可通过计算冲击反应和对流反应的代数和来将两者组合。

冲击反应和对流反应的固有周期(单位为秒)应取值为:

ρH
Timp = Ci (A.35)
s/R E

Tcom = Cc R (A.36)

其中:

H= 到液体自由面的高度;

R= 储罐的半径;

s= 储罐壁的等效均匀厚度(储罐壁浸湿高度上的加权平均值,可将此权重视为与储罐壁
上的应变成正比,且在储罐基底处的值为最大值);

ρ= 液体的质量密度;以及

E= 储罐材料的弹性模量。

53
EN 1998-4:2006 (E)

表A.2 — 冲击分量和对流分量的固有周期系数Ci和Cc、质量mi和mc

以及从基底到罐壁压力合力施力点的高度hi和hc。

Cc
H/R Ci mi/m mc/m hi/H hc/H h’i/H h’c/H
(s/m1/2)

0.3 9.28 2.09 0.176 0.824 0.400 0.521 2.640 3.414

0.5 7.74 1.74 0.300 0.700 0.400 0.543 1.460 1.517

0.7 6.97 1.60 0.414 0.586 0.401 0.571 1.009 1.011

1.0 6.36 1.52 0.548 0.452 0.419 0.616 0.721 0.785

1.5 6.06 1.48 0.686 0.314 0.439 0.690 0.555 0.734

2.0 6.21 1.48 0.763 0.237 0.448 0.751 0.500 0.764

2.5 6.56 1.48 0.810 0.190 0.452 0.794 0.480 0.796

3.0 7.03 1.48 0.842 0.158 0.453 0.825 0.472 0.825

系数 Ci 和 Cc 可从表A.2中得出。如果 R 单位为米,且 Cc 单位为 s/m1/2,那么系数 Ci 为无


量纲系数。

冲击质量 mi 和对流质量 mc 在表A.2中给出,其为沿着从基底到冲击和对流的储罐壁液压的合


力施加点的高度 hi 和 hc 的液体总质量 m 的部分。

A.3.2.2.2 地震反应

总基底剪力为:

Q = (mi + mw + mr )Se (Timp ) + mcSe (Tcom ) (A.37)

其中:

mw = 储罐壁的质量;

mr = 储罐顶部质量;

Se(Timp) = 冲击谱加速度,可从与2.3.3.1中所考虑的极限状态相一致的阻尼值的弹性反应谱中得
出;

Se(Tcon) = 对流谱加速度,可从阻尼为0.5%的弹性反应谱中得出。

底板正上方的倾覆力矩为:

M = (mi hi + m w hw + mr hr )S e (Timp ) + mc hc S e (Tcom ) (A.38)

hw 和 hr 分别为储罐罐壁和顶部重心的高度。

底板正下方的倾覆力矩可见下式:

54
EN 1998-4:2006 (E)

M ' = (mi h ' i + mw hw + mr hr )Se (Timp ) + mc h'c Se (Tcon ) (A.39)

由晃动产生的液体表面的垂直位移通过公式(A.15)得出。

A.3.3 地震作用的垂直分量

除公式(A.17)中给出的、由储罐沿垂直方向以加速度 Aν(t) 进行刚性移动所造成的压力 pνr(ς,t)


外,壳体的变形(径向“呼吸”)还会对压力产生一个作用 pνf(ς,t) [7]。此附加项可通过下式计算:

⎛π ⎞
p vf (ς , t ) = 0.815 f (γ )ρH cos⎜ ς ⎟ Avf (t ) (A.40)
⎝2 ⎠

其中:

f(γ) = 1.078 + 0.274 lnγ 0.8 ≤ γ < 4时 (A.41a)

f(γ) = 1.0 γ < 0.8时 (A.41b)

Aνf(t) 为简谐振子的加速度反应,此简谐振子的频率等于装有流体的储罐的轴对称振动的基频。

基频可通过下式计算:

1/2
1 ⎡ 2 EI1 ( γ 1 ) s (ς ) ⎤
(ς = 1/3时) f vd = ⎢ ⎥ (A.42)
4 R ⎢ πρ H (1 − v 2 ) I o ( γ 1 ) ⎥
⎣ ⎦

其中:

γ1= π/(2γ);

I0(·)和I1(·)分别表示0阶和1阶修正贝塞尔函数;

E和ν分别为储罐材料的杨氏模量和泊松比。

pνf(t) 的最大值可从适当周期和阻尼值的垂直加速度反应谱中得出。如果忽略土壤的柔性(参
见A.7),那么适用的阻尼值即为壳体材料的适用阻尼值。对于由压力的冲击分量和储罐壁惯性产
生的反应,其所用的性能系数值 q 可用于地震作用垂直分量的反应中。由 pνr(·) 和 pνf(·) 的组合
效应产生的压力最大值可通过对单个最大值求“平方和的平方根”得出。

A.3.4 包括其它作用效应在内的地震作用水平和垂直分量的效应组合

储罐壁上的压力应根据A.2.3中的规定来确定。

A.4 矩形储罐

55
EN 1998-4:2006 (E)

A.4.1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刚性矩形储罐

对于假定罐壁为刚性的储罐,总压力仍通过冲击分量和对流分量之和得出:

p(z,t)=pi(z,t)+pc(z,t) (A.43)

冲击分量见下式:

pi(z,t)=qo(z)ρLAg(t) (A.44)

其中:

L 为地震作用方向上储罐的半宽度;

qo(z) 为显示 pi(·) 沿图A.5所标示高度变化的函数(pi(·) 在与地震作用垂直的方向上是恒


量)。 qo(z) 的走势和数值与半径 R = L 的圆柱形储罐的 qo(z) 的走势和数值非常近
似(参见图A.6)。

对流压力分量通过对模态项(晃动模态)求和得出。对于圆柱形储罐,主要分量即为基本振型
的分量:

pc1(z,t)=qc1(z)ρLA1(t) (A.45)

其中

qc1(z) 为图A.7中所示的以及第二模态分量 qc2(z) 的函数,且

A1(t) 为受输入加速度 Ag(t) 作用时,具有一阶模态频率和适当阻尼值的简谐振子的加速度反应


函数。

第一晃动模态的振动周期为:

1/ 2
⎛ ⎞
⎜ ⎟
⎜ L/ g ⎟
T1 = 2π (A.46)
⎜π ⎛π H ⎞⎟
⎜ tanh ⎜ ⎟⎟
⎝2 ⎝ 2 L ⎠⎠

基底剪力和力矩可在公式(A.44)和(A.45)的基础上计算。质量 mi 和 mc1 的值以及其对应的基底


以上的高度 h’i 和 hc1 的值(其计算得出的值适用于圆柱形储罐并可通过公式(A.4)、(A.12)及(A.6)、
(A.14)分别计算得出),在误差小于15%的情况下,也可以用于矩形储罐(用 L 替换 R)的设计[8]。

A.4.2 固定于地基上的地面柔性矩形储罐

如同在具有圆形截面的圆柱形储罐中一样,储罐壁的柔性通常可以在不改变实际对流压力的情
况下,使冲击压力大大增加。有关柔性矩形储罐的地震反应的研究很少,且其研究结果的形式并不
适合在设计中直接使用[9]。对设计目的进行近似模拟的方法之一为:使用与刚性储罐壁相同的垂直
压力分布[8],参见公式(A.44)和图A.5和A.6,但在公式(A.44)中用具有一阶冲击储罐—液体模态频
率和阻尼比的简谐振子的反应加速度来替换地面加速度 Ag(t)。

56
EN 1998-4:2006 (E)

振动周期可近似等于:

Tf=2π(df/g)1/2 (A.47)

其中:

df 为当储罐壁受到与地面运动方向一致、且量级为 mig/4BH 的荷载时,在竖直中心线


上和冲击质量高度上处储罐壁的挠度;

2B 为与地震作用方向垂直的储罐的宽度。

冲击质量mi可为从公式(A.4)、图A.2(a)或表A.2第4栏中得出的冲击质量的之和加上储罐壁的质
量。

图A.5 — 沿垂直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的矩形储罐罐壁上的无量纲冲击压力高度的分布[8]

图 A.6 — 垂直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的矩形储罐罐壁上的无量纲冲击压力的峰值[8]

57
EN 1998-4:2006 (E)

(a) (b)

图 A.7 — 垂直于地震作用水平分量的矩形储罐罐壁上的无量纲对流压力([8])

A.4.3 不同分量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应组合

关于不同压力分量的不同滞后能量耗散机理(和相关的性能系数值 q),A.2.1.6中的规定适用。
A.2.2中的规定可适用于对地震作用垂直分量的效应进行求值,而A.2.3中的规定适用于对包括地震
设计情形下的其它作用效应在内的水平和垂直分量效应组合进行求值。

图 A.8 — 水平轴圆柱形储罐标记 [8]

图例: 1. 横向地震作用; 2. 纵向地震作用。

58
EN 1998-4:2006 (E)

A.5 地面水平圆柱形储罐[8]

应就沿纵轴以及沿横轴的地震作用,对水平圆柱形储罐进行分析(关于标记,参见图A.8)。

纵向或横向上的地震作用产生的流体动压力的近似值可通过考虑一个与实际储罐有着相同液
位深度、尺寸、处于地震作用方向上且具有保持液体体积的第三维(宽度)的矩形储罐来获得。对
于 H/R 范围在0.5~1.6之间的设计目的来说,此近似值的精度足够。如果 H/R 超过了1.6,则应假
设储罐已装满,即,液体的总质量完全地与储罐产生作用。

对于横向(垂直于轴)上的地震作用,以下所述的更精确解适用于部分装满的储罐:

冲击压力分布可通过下式求得:

pi (φ ) = qo (φ )γRAg (t ) (A.48)

H = R时,压力函数qo(·)的形式为:

qo (φ ) =
4 ∞
(− 1)n−1 sin 2nφ

π 1−n (2n )2 − 1
(A.49)

并且其图如图A.9所示。

图 A.9 — H = R时水平圆柱体上的冲击压力

横向地震作用[8]

图例: 1: 绕中心线反对称的压力

通过压力分布积分,适用于 H = R 的冲击质量应按下式计算为:

mi = 0.4m (A.50)

当压力处于径向上时,作用于圆柱体上的力会穿过圆形截面的中心。应假定冲击质量和对流质
量均处于该点上。

59
EN 1998-4:2006 (E)

图A.10 — 各种形状的刚性储罐的无量纲一阶对流模态频率[8]

图例: 1: 球体;

2: 水平圆柱体,横向地震作用;

3: 垂直圆柱体,球体底部;

4: 垂直圆柱体;

5: 矩形储罐(长度:2L);

5 & 6: 水平圆柱体,纵向地震作用 (长度:2L)。

对流压力的解无法以更简便的方式从设计中得到。当储罐接近半满时(H≌R),一阶晃动模态
质量可计算为:

mc1 = 0.6m (A.51)

对于 H/R 范围在0.8~1.2间,可用公式(A.50)和(A.51)求出合理近似值。

各种形状的刚性储罐(包括用于沿轴及垂直于轴的地震作用的水平圆柱体)的一阶模态晃动频
率如图A.10所示。

A.6 高架储罐

在还包括支承结构的结构模型中,可通过考虑两种质量将储罐中的液体考虑在内:

− 刚性连接到储罐壁上的冲击质量 mi,位于储罐底部之上高 h’i 或 hi 处(公式分别为(A.4)


和(A.6a)、(A.6b));
2
− 通过刚度为 Kc1 =ω c1mc1(其中 ωc1 在公式(A.9)已给出)的弹簧连接于储罐壁上的质量
mc1,位于高度为 h’c1 或 hc1 处(公式分别为(A.12)和(A.14a)、(A.14b));

系统的反应可通过使用标准模态分析和反应谱的方法来求出。

60
EN 1998-4:2006 (E)

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整体模态仅有两个与质量 mi 和 mc1 对应的自由度。与储罐质量相等的质


量 Δm 以及支承质量的适当部分应加入 mi 中。质量(mi + Δm)应通过一个能反映支承刚度的弹簧
连接到地面。

通常,模型中应包含质量的转动惯性(mi + Δm)以及对应的附加自由度。

可在模型中将形状为倒截锥体的高架储罐视为一个具有相同液体容积且直径等于液位处圆锥
体直径的等效圆柱体。

A.7 地面储罐的土层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效应

A.7.1 概述

对于建在相对可变形土层上的储罐,基底运动可能与自由场运动存在着很大的不同;通常,平
移分量会发生改变,且还存在一个摇摆分量。而且,对于相同输入运动,随着地面柔性的增大,储
罐—流体系统的基本周期和总阻尼会增大,从而减小峰值力反应。较高的细长储罐周期的增大更为
明显,因为其摇摆分量的作用更大。但是,对于较高的储罐,峰值力反应的减小一般较小,因为与
摇摆相关的阻尼要小于与水平平移相关的阻尼。

在[10]中针对建筑提出了一种简化方法,包括增大结构的基本周期和阻尼,可将此类结构视为
位于刚性土层上并承受了自由场运动;此简化方法已扩展应用到[11]、[12]和[13]中所述的储罐反应
的冲击(刚性和柔性)分量。假定对流周期和压力未受到土层-结构相互作用的影响。可通过使用一
个参数经调整以与实际系统的频率和峰值反应相匹配的等效简谐振子来获得较准确的近似值。此替
代振子的特性在[11]和[13]中以图表的形式表示,当储罐壁厚比 s/R、初始阻尼等值固定时,其为比
率H/R的函数。

A.7.2 简化方法

A.7.2.1 简介

可采用以下概述的一种较为粗略的方法[8]。通过单独改变A.2~A.5中的冲击刚性压力作用和冲
击柔性压力作用的频率和阻尼来使用此方法。特别是对于通过自由场水平加速度 Ag(t) 和垂直加速
度 Aν(t) 得出时程的刚性冲击压力分量,对土层-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考虑为将上述时程替换为具有
下文规定的固有周期和阻尼的单自由度振荡器的反应加速度时程关系。

A.7.2.2 修正固有周期:

– “刚性储罐”冲击效应,水平

1/ 2
⎛ m + mo mi hi' 2 ⎞
T = 2π⎜⎜ i
*
+ ⎟ (A.52)
k θ α θ ⎟⎠
i
⎝ k xα x

61
EN 1998-4:2006 (E)

– “可变形储罐”冲击效应,水平
1/ 2
⎛ kf ⎡ k x h 2f ⎤ ⎞
T = T f ⎜1 +
*
⋅ ⎢1 + ⎥⎟ (A.53)
f
⎜ k xα x ⎢⎣ k θ α θ ⎥⎦ ⎟⎠

– “刚性储罐”,垂直

1/ 2
⎛m ⎞
T = 2π⎜⎜ tot
*
vr
⎟⎟ (A.54)
⎝ kv α v ⎠

“可变形储罐”,垂直

1/ 2
⎛ k ⎞
T = Tvd ⎜⎜1 + 1
*
vd
⎟⎟ (A.55)
⎝ kv α v ⎠

其中:

mi 和 h’i 为冲击分量的质量和高度;

mo 为基础的质量;

mf
为“可变形储罐”的刚度 = 4π
2
kf ;
T f2

mtot 为装满的储罐的总质量(包括基础);

m1
= 4π
2
kl ; 且ml = 液体质量;
Tvd2

kx、kθ 和 kν 为分别为基础的水平刚度、摇摆刚度和垂直刚度;且

αx、αθ 和 αν 为与频率相关且用于将静态刚度转化为动态刚度的系数[14]。

A.7.2.3 修正阻尼值

储罐—基础系统有效阻尼比的一般公式为:

ξm
ξ = ξs + (A.56)
(T *
/T)
3

其中:

ξs 为土体中的辐射阻尼;且

ξm 为储罐内的材料阻尼。.

62
EN 1998-4:2006 (E)

ξs 和 ξm 皆取决于具体的振型。

特别是对于 ξs:

– 对于水平冲击“刚性储罐”模态:

⎛ β x k x hi' βθ ⎞
2
2π 2 mi
ξs = a⎜ + ⎟ (A.57)
k xTi* 2 ⎜a kθ aθ ⎟
⎝ x ⎠

– 对于水平冲击“可变形储罐”模态:

2π 2 m f ⎛ β x k x h 2f βθ ⎞
ξs = a⎜ + ⎟ (A.58)
k xT f* 2 ⎜⎝ a x kθ aθ ⎟

– 对于垂直“刚性储罐”模态:

2π 2 mtot β v
ξs = a (A.59)
kvTvr* 2 av

其中:

2πR
a 为无量纲频率函数 = (Vs = 土壤的剪切波速度);
Vs T

βx、βθ和βν分别是为水平、垂直及摇摆运动提供辐射阻尼值的频率相关系数[14]。

A.8 垂直圆柱体储罐中流体动力效应的计算流程图

下文的流程图是确定承受水平和垂直地震作用的垂直圆柱体储罐中的流体动力效应的概述。此
流程图从本质上讨论了反应谱方法的应用问题。

流程图1为反应的各种分量的计算过程和组合的概述。流程图2~6对不同的流体动力分量或地震
作用分量进行了探讨。

63
EN 1998-4:2006 (E)

流程图 A.1: 通过考虑土层-结构的相互作用来确定地面锚固垂直圆柱体储罐中流体动力效应的


概述

64
EN 1998-4:2006 (E)

流程图A.2:水平地震作用,刚性储罐壁冲击分量(参见A.2.1和A.7.2)

65
EN 1998-4:2006 (E)

流程图 A.3:水平地震作用,柔性储罐壁冲击分量 (参见A.3.1和A.7.2)

66
EN 1998-4:2006 (E)

流程图 A.4: 水平地震作用,对流分量 (参见A.2.1)

67
EN 1998-4:2006 (E)

流程图 A.5: 垂直地震作用, 刚性储罐壁分量(参见A.2.2和A.7.2)

68
EN 1998-4:2006 (E)

流程图 A.6: 垂直地震作用, 弹性储罐壁分量(参见A.3.3和A.7.2)

69
EN 1998-4:2006 (E)

A.9 非锚固的地面储罐

A.9.1 概述

在未锚固到基础上的地面储罐中,由于地震倾覆力矩的影响,储罐底部会从地面抬升。敞口式
储罐的抬升更为明显。抬升会导致储罐中出现塑性变形,特别是储罐的底板会出现塑性变形。但是,
应通过设计来防止储罐撕裂和液体的泄漏。

在大多数情况下,忽略抬升效应以及与压力的大小和分布相关的伴随摇摆运动。在很多场合,
此种做法较为保守,因为摇摆会增加系统的柔性,并将周期变为一个较小的力的动态放大系数范围。

[2]和[4]中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垂直圆柱形储罐的近似和迭代分析方法,其能够考虑抬升及其动态
特性。根据本方法得出的设计图表适用于具有固定顶部的储罐,并且其中也涉及到特定的参数值,
例如储罐壁厚与半径的比、土层的刚度以及储罐壁基础的类型等。

一旦峰值流体动压力的值已知(无论此值是通过忽略或考虑抬升得出的),储罐内应力的计算
即为一种静态结构分析,在此分析过程中设计人员在一定程度上可自由地对方法的复杂程度作出选
择。对于抬升的储罐,精确的模型必然会涉及到储罐、土层及其接触面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在参
考文献[15]和[16]中给出了新近提出的一些虽简化但较全面综合的使用计算机的方法。[8]中给出的
例子为无需使用计算机的粗略法,但已由实验和较为精确的分析证明:其用于考虑问题中的所有变
量并不太稳妥、充分。

抬升的主要影响就是增加壳体内的压缩垂直应力,此影响对于屈曲相关的破坏模式至关重要。
在与抬升侧相对的储罐壁一侧上,垂直压力为最大,且由于底板的薄膜作用,壳体中会产生周向压
应力。

允许底板上出现弯曲屈服,且应进行最大拉应力验算。

A.9.2 抬升对储罐壁造成的压缩垂直膜力和压应力

对于石油化工工业中常用的顶部固定的圆柱形地面钢罐,与锚固情形下的应力(Na)相关的抬
升(Nu)造成的垂直膜力的增大可根据图A.11来估算[4],其为无量纲倾覆力矩 M /WH (W = 液体
的总重量)的函数。对于细长型储罐,这种增大现象极为重要。对于固定的顶部,图A.11中的值在
标准范围内,因为其值已通过假定基底土层具有较大刚度(基底反力模量 k = 4000 MN/m3 的温科
勒弹簧)来计算得出(使用静态有限元分析),尽管基底土层这种较大的刚度对垂直膜力较为不利。

70
EN 1998-4:2006 (E)

图A.11 —非锚固的顶部固定圆柱形地面储罐的最大轴向薄膜压力与锚固储罐对应值之比

——倾覆力矩[4]

A.9.3 壳体抬升和底板的抬升长度

基底边缘处的垂直抬升量 w,通过利用具有常见几何形状、且能承受重载的固定顶部的非锚固
圆柱形地面钢罐的有限元模型[4]来进行参数研究得出,如图A.12所示,对于不同的 H/R 值表现为
倾覆力矩 M /WH 的函数。图A.12中得出的结果会低估敞口式或浮顶式储罐的抬升情况。

图A.12 — 顶部固定的非锚固圆柱形地面储罐的最大垂直抬升量——倾覆力矩M/WH[4]

估算底板内的径向薄膜应力时,需要得到储罐底部抬升部分的长度 L。图A.13中所示为从[4]
中得出适用于顶部固定的储罐的结果。一旦出现抬升,L 与垂直抬升量 w 的关系几乎为线性。

71
EN 1998-4:2006 (E)

图A.13 — 顶部固定的非锚固地面圆柱形储罐的基底抬升部分的长度

与边缘处的垂直抬升量的函数关系[4]

A.9.4 底板内的径向薄膜应力[17],[18]

由抬升造成的底板内的薄膜应力的估算在[17]中给出:

1/ 3
1⎛2 E 2⎞
σ rb = ⎜ sp 2 R 2 (1 − μ ) ⎟ (A.60)
s ⎝ 3 1− v 2

其中:

s 为底板的厚度;

P 为基底上的压力;

μ =1- L/(2R),且 L = 基底的抬升部分。

当大直径的储罐内出现较大的抬升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底板抬升部分内的应力状态主要受
板的弯曲作用(包括作用于储罐基底的压力效应)的影响,而不是受薄膜应力的影响。在此情况下,
应使用有限元法来计算应力状态。

A.9.5 底板的塑性转动

在设计底部环孔时,建议其厚度小于储罐壁厚,以避免储罐壁的基底处出现弯曲屈服。

储罐基底内的塑性铰的转动应与已知的弯曲变形能力相符。当最大容许钢应变为0.05且塑性铰
的假设长度等于 2s 时,最大容许转动量为0.20弧度。根据图A.14可知,与边缘处的抬升量 w 及基
底间距 L 相关的转动量为:

72
EN 1998-4:2006 (E)

⎛ 2w w ⎞
θ =⎜ − ⎟ (A.61)
⎝ L 2R ⎠

其应小于所估算出的0.02弧度的转动能力。

图A.14 — 抬升储罐底板的塑性转动 [8]

A.10 钢罐的检验

A.10.1 简介

应根据通过抗震设计情形下的分析得出的预计应力和应变,对底板和锚固或非锚固储罐壁之间
拐角区的完整性进行检验。此外,还应对基底附近和基底上方储罐壁的稳定性进行检验,以避免两
种可能出现的破坏模式。

A.10.2 弹性屈曲检验

在壳体内的某些部分已观测到这种形式的屈曲,在这些部分其厚度比基底厚度小和/或其内部压
力(具有稳定效应)比基底处得到的最大值要小。对于储罐壁厚恒定或变化的储罐,应在其基底和
基底上方的储罐壁内进行弹性屈曲检验。由于内部压力的稳定效应,检验应基于抗震设计情形下可
能出现的内部压力最小值。

可根据EN 1993-1-6:200X的规定来进行检验。

或者,也可对下述不等式进行检验[19]-[23]:

σm σp
≤ 0.19 + 0.81 (A.62)
σ c1 σ c1

其中:

σm 为垂直薄膜应力的最大值,

s
σ c1 = 0.6 ⋅ E (A.63)
R

73
EN 1998-4:2006 (E)

为轴向受压的圆柱体的理想临界屈曲应力,且

1/ 2
⎡ ⎛ − 2
⎞ ⎛ 2⎤
⎢ ⎜ p ⎟ ⎜ σ o ⎞⎟ ⎥
σ p = σ c1 ⎢1 − ⎜1 − ⎟ ⎜1 − ≤ σ c1 (A.64)
⎜ 5 ⎟ ⎝ σ c1 ⎟⎠ ⎥
⎢⎣ ⎝ ⎠ ⎥⎦

其中:

− pR
p= <5 (A.65)
sσ c1

且 p 表示地震设计情形下可能出现的最小内部压力,

fy ⎛ λ2 ⎞
如果 λ 2 = −
≤ 2 , σ o = f y ⎜1 − ⎟ (A.66a)
σ σ c1 ⎝ 4 ⎠


如果 λ ≥ 2 , σ o = σ σ c1
2
(A.66b)

⎡⎛ ⎞
1/2

⎢ ⎥

⎛ σ ⎞ ⎢⎜⎜ 2 ⎟
且: σ = 1 − 1.24 ⎜ ⎟ 1 + ⎟ − 1⎥ (A.67)
⎝ s ⎠ ⎢⎜ 1.24 ⎛ σ ⎞⎟ ⎥
⎢⎜ ⎜ ⎟⎟ ⎥
⎣⎝ ⎝s ⎠⎠ ⎦

且 δ/s 表示最大缺陷幅度与储罐壁厚之比,且其可取值为[8]:

⎛ σ ⎞ 0.06 R
⎜ ⎟= (A.68)
⎝s⎠ a s

其中:

a=1 适用于普通建筑

a = 1.5 适用于优质建筑

a = 2.5 适用于极优质建筑

A.10.3 弹塑性破坏

这种形式的屈曲(“象脚”)通常出现于储罐基底附近,由垂直压应力和可导致非弹性双轴应
力状态的周向拉应力的共同作用造成。对于壁厚变化的储罐,对此屈曲模式的检验不应仅限于储罐
基底附近的截面,而且还应延伸至厚度恒定的罐壁的所有部分的底部截面。

[24]-[25]中得出的、用于对这种不稳定性进行检验的经验方程为:

74
EN 1998-4:2006 (E)

⎡ ⎛ pR ⎞ 2 ⎤
⎟ ⎥⎛⎜1 − 1 ⎞ ⎡ r + f y / 250 ⎤
σ m = σ c1 ⎢1 − ⎜⎜ ⎟⎢ ⎥ (A.69)
⎢ ⎝ sf y ⎟⎠ ⎥⎝ 1.12 + r ⎠ ⎣ r + 1 ⎦
1,15
⎣ ⎦

其中

R/s
r= ;
400
fy 为储罐壁材料的屈服强度(单位为MPa);且

P 为地震设计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内部压力(单位为MPa)。

参考文献

[1] Habenberger, J. and Schwarz, J., Damping effects of the fluid in cylindrical liquid storage
tank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2005, 33.

[2] Fischer, F.D.; Rammerstorfer, F.G. and Scharf, K., Earthquake Resistant Design of
Anchored and Unanchored Liquid Storage Tanks under Three-dimensional Earthquake
Excitation. Structural Dynamics Recent Advances, Schueller, G.L. (Ed.). Springer Verlag.
1991

[3] Rammesstorfer, F.G., Scharf, K., Fischer, F.D. and Seeber, R., Collapse of Earthquake
Excited Tanks, Res Mechanica. 1988, 25, 129-143.

[4] Scharf, K., Beiträge zur Erfassung des Verhaltens von erdbebenerregten, oberirdischen
Tankbauwerken, Fortschritt-Berichte VDI, Reihe 4. Bauingenieurwesen, Nr. 97, VDI
Verlag, Düsseldorf, 1990.

[5] Guidelines for the Seismic Design of Oil and Gas Pipeline Systems. ASCE Technical Council on
Lifeline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87.

[6] Malhotra, P.K., Seismic Response of Soil-Supported Unanchored Liquid-Storage Tanks,


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7, 123, 440-449.

[7] Fischer, F.D., Seeber, R., Dynamic Response of Vertically Excited Liquid Storage Tanks
considering Liquid-Soil-Interac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988,
16, 329-342.

[8] Priestley, M.J.N. (Ed.), Davidson, B.J., Honey, G.D., Hopkins, D.C., Martin,
R.J., Ramsay, G., Vessey, J.V. and Wood, J.H., Seismic Design of Storage Tanks -
Recommendations of a Study Group of the New Zealand National Society for Earthquake
Engineering. December 1986.

[9] Kim, J.K., Koh, H.M. and Kwack, I.J., Dynamic Response of Rectangular Flexible Fluid
Containers. ASCE, 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1996, 122(9), 807-817.

[10] Veletsos, B.S., Dynamics of Structure - Foundation Systems - Structural and Geotechnical
Mechanics. Ed. W.J. Hall, Prentice 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 1977,
333-361.

75
EN 1998-4:2006 (E)

[11] Veletsos, A.S. and Yu Tang, 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 Effects for Laterally Excited Liquid
Storage Tank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990, 19, 473- 496.

[12] Veletsos A.S., Yu Tang, and H.T. Tang, Dynamic Response of Flexibly Supported Liquid
Storage Tanks. 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2, 118(1), 264-283.

[13] Habenberger, J. and Schwarz, J., Seismic Response of Flexibly Supported Anchored Liquid
Storage Tanks, Proc. 13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London, 2002.

[14] Gazetas, G., Analysis of Machine Foundation Vibrations: State-of-the-Art. 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 1983, 2(1), 2-43.

[15] Malhotra, P.K., Practical Nonlinear Seismic Analysis of Tanks. Earthquake Spectra. 2000,
16(2), 473-492.

[16] Peek, R. and Jenning, P.C., Simplified Analysis of Unanchored Tanks.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Structural Dynamics, 1988, 16, 1073-1085.

[17] Cambra F.J., Earthquake Response Considerations of Broad Liquid Storage Tanks, Report
EERC 82/25, 1982

[18] Fischer, F.D.; Rammerstorfer, F.G. and Schreiner, The Extensible Uplifted Strip. Acta
Mechanica. 1989, 80, 227-257.

[19] Rotter , J.M. , Buckling of Ground-Supported Cylindrical Steel Bins under Vertical
Compressive Wall Loads, Proc., Metal Structures Conference, Institution of Engineers of
Australia, Melbourne, 1985, 112-127.

[20] Rotter, J.M., Buckling of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in Buckling of Thin
Metal Shells, eds J.G. Teng & J.M. Rotter, Spon, London, 2004, 42-87.

[21] Rotter, J.M. and Hull, T.S., Wall Loads in Squat Steel Silos during Earthquakes,
Engineering Structures, 1989, 11(3), 139-147.

[22] Gaylord, E.H. and Gaylord, C.N., Design of Steel Bins for Storage of Bulk Solids, 1984,
Prentice Hall.

[23] Trahair, N.S., Abel, A., Ansourian, P., Irvine, H.M. and Rotter, J.M. Structural
Design of Steel Bins for Bulk Solids, Australian Institute of Steel Construction, 1983,
Sydney.

[24] Rotter, J.M., Local Inelastic Collapse of Pressurised Thin Cylindrical Steel Shells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ASCE, 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1990, 116(7), 1955-1970.

[25] Rotter, J.M., Seide, P., On the Design of Unstiffened Shells Subjected to an Axial Load
and Internal Pressure. Proc of ECCS Colloquium on Stability of Plate and Shell Structures.
Ghent University, 1987, 539-548.

[25] Fischer, F.D. and Rammerstorfer, F.G., Coupling of Sloshing with the Wall Motion in
Seimically Excited Tanks. Intl Journal of Pressure Vessel and Piping, 1999, 76, 693-

76
EN 1998-4:2006 (E)

附录 B (资料性)
地下管道

B.1 一般设计注意事项

(1) 通常,管道应埋设于经检验在设计地震作用下能保持稳定的土层中。当上述条件无法满足
时,应对不利现象的本质和范围进行明确的评估,并使用合适的设计应对措施。

(2) 两种极端情况:土壤液化和断层运动是值得一提的,因为这两种情况要求在一般设计中针
对特殊个案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

(3) 在过去所发生的地震中,无论何时土壤液化都是造成管道损坏的主要因素。

(4) 根据情况的不同,解决方案可能是增大埋设深度、也可能是将管道套在较大的刚性导管内,
或将管道铺设于地面之上,在很长一段距离内将其支承在坚实的支墩上。在后一种情况下,
也应考虑柔性接头,以将支承物之间的相对位移考虑在内。

(5) 针对断层运动的设计需要对大量参数(包括受影响区域的位置和大小、断层位移的类型和
测量结果)进行估算,有时也需进行假设。基于这些参数,对现象进行模拟的最简单方法
就是对与断层相接触的土体的刚性位移进行考虑。

(6) 尽量减小强制位移效应的一般标准即为:使承受强制位移的系统具有最大柔性。

(7) 在所考虑的情况中,可通过以下方式达到此目的:

– 减小管道的埋设深度,以减小土壤的约束;

– 为管道配设一条大型沟渠,在其中填满软性材料;

– 将管道铺设于地面上,并配设柔性和可延伸的管道元件。

B.2 地下管道所承受的地震作用

(1) 在土层表面之下传播的地面运动由体波(压力波和剪切波)和面波(瑞利波和拉夫波、等)
共同构成:实际构成主要取决于震源深度以及震源与所在地点之间的距离。

(2) 不同类型的波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且具有不同的质点运动(即,与波的传播方向平行、
垂直、呈椭圆状等)。尽管地球物理学-地震学的研究可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但是这些研
究通常都不能预测实际波型,所以必须进行保守的假设。

(3) 无论出现什么对管道的特殊效应更加不利的情况,一种经常进行的假设是:依次对波型进
行考虑,从而使其完全由单一类型的波组成。

(4) 在此情况下,可很容易地在适于场地的弹性反应谱之下的频率含量基础上通过为每个频率
分量赋一个传播速度估算值来构建波列。

77
EN 1998-4:2006 (E)

(5) 理论论据和大量数值模拟表明,管道和土层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惯性力比土层变形产生
的惯性力要小得多。基于此事实,可在不考虑动态效应的情况下,将土层与管道的相互作
用问题简化成一种静态问题,即:管道因位移波的通过而发生变形。

(6) 因此,作用于管道上的力可以通过时程分析得出,其中时间是一个参数,其函数为波沿着
或穿越通过径向和纵向弹簧与土层连接的结构移动。

(7) 通常还会使用另一种更为简单的方法,经验证其精确度与上述严格的方法得出的结果相
符,且在任何情况下均可得到管道内应变的上限估值,因为此方法假设管道具有很强的柔
性,足以适应土层的变形,而不会产生滑动或相互作用。

(8) 根据此方法[1],土层运动用单正弦曲线波来表示:

x
u ( x, t ) = d sin ω (t − ) (B.1)
c

其中 d 为总位移振幅, c 为表观波速。

(9) 假设质点运动会依次沿着传播方向(压力波),且与其垂直(剪切波);为简单起见,并
且为将最坏的情况考虑在内,管道的轴线应与传播的方向一致。

(10) 纵向质点运动会在土层和管道内产生应变,其值由下式得出:

∂u ωd x
ε= =− cos ω (t − ) (B.2)
∂x c c
其最大值为:

v
ε max = (B.3)
c
其中:

v = ωd 峰值土层速度

(11) 横向质点移动会在土地和管道内产生一个曲率 χ,其值由下式得出:

∂ 2u ω 2d x
χ= = − sin ω (t − ) (B.4)
∂x 2
c 2
c

其最大值为:

a
χ max = (B.5)
c2
其中:

a = ω2d 土层加速度峰值。

(12) 对于管道与土层之间需满足的理想粘合条件,单位长度上现有的摩擦力应与纵向力的变化
保持平衡,从而得出下式:

78
EN 1998-4:2006 (E)

a
τ av = sE (B.6)
c2
其中:

E 为管道的弹性模量;

S 为管道的厚度;且

τav 为管道与土层间的平均剪应力,此值取决于土层和管道间的摩擦系数以及管道的埋设深
度。

参考书目

[1] Newmark, N. M., Problems in Wave Propagation in Soil and Rock, Proc. Intnl. Symp. on
Wave Propagation and Dynamic Properties of Earth Materials, Univ. of New Mexico,
Albuquerque, New Mexico, 1967, 7-26

79
BS EN
1998-4:2006 BSI—英国标准协会

BSI 是负责制定英国标准的独立国家实体机构,其代表英国对欧洲及国际标准的看
法。本协会为获得皇家特许执照的机构。

修订

英国标准通过修正或修订进行更新。英国标准的使用者须确保其所持有的是最新修正
版本或最新版本的标准。

改进产品与服务质量是BSI不变的目标。任何人在使用此英国标准时发现其中存在不
准确或歧义的情况,请告知负责的技术委员会秘书,我们将非常感谢。在封面内页可参看
相关信息。电话: +44(0)20 8996 9000. 传真: +44(0)20 8996 7400.

BSI为会员提供单独的“附加”更新服务,以确保订购者自动获取最新版本的标准。

购买标准

欲订购任何BSI、国际和外国标准出版物,请将订单邮寄至客户服务处。电话:+44(0)20
8996 9001 传真:+44 (0)20 8996 7001 电子邮件:orders@bsi-global.com 亦可从BSI网
站:http://www.bsi-global.com 获取标准。

对于国际标准的订购者,BSI 提供的标准是已作为英国标准出版的版本,但订购者另
有要求的情况除外。

关于标准的信息

BSI通过其图书馆和出口商的技术协助提供各种关于英国标准、欧洲标准和国际标准
的信息。同时也提供各种关于BSI产品和服务详细信息的电子信息服务。请与信息中心联
系。电话:+44 (0)20 8996 7111. 传真: +44 (0)20 8996 7048.电子邮件:info@bsi-global.com.

BSI 的订购会员可即时获悉最新的标准编制情况并可在标准购买价格的基础上获得
大量折扣。有关此项和其它权利的详细内容请联系会员管理处。
电话:+44(0)20 8996 7002. 传真:+44(0)20 8996 7001.

电子邮件:membership@bsi-global.com.

在英国标准在线http://www.bsi-global.com/bsonline上可获取在线使用英国标准的信息。

欲知更多有关BSI的信息,可登录 BSI 官方网站:http://www.bsi-global.com

版权

所有BSI出版物均为版权所有,BSI也拥有所有国际标准化组织出版物在英国的版权。
除经 1988 年的《版权、设计及专利法》允许外,未经BSI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或
任何途径 — 电子、影印、录制或其它方式复制、在检索系统中存储或传播任何摘录章节。

但上述规定并不排除在标准执行的过程中对诸如符号、尺寸、类型或等级规格等必要
细节的免费使用。若此类细节拟用于非执行目的,则事先须获得BSI的书面批准。

可与版权和特许经理联系,获知详情和建议。

BSI 电话:+44 (0)20 8996 7070.


389 Chiswick High 传真:+44 (0)20 8996 7553.
Road London
电子邮件:copyright@bsi-global.com.
W4 4AL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