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5

第六章 螺栓接合

6-1 概論

鋼構造構件與構件之接合方法有樞接(pins)
、鉚接(rivets)
、螺接(bolts)

焊接(welds)
,過去常用鉚接或樞接,目前已經被淘汰,而由螺接或或焊接所取

代,本章主要介紹螺栓接合之設計。
6-1-1 螺栓接合

螺栓接合(bolt connection)是用螺栓將兩塊鋼板接合起來。接合前將鋼鈑

穿孔(punched)或鑽孔(drilled)
,標準孔之直徑比螺栓直徑約大 1.5 ㎜(1/16in)

螺栓之形狀如圖 6-2 所示,包跨螺栓頭、螺經與螺帽,螺栓頭與螺帽之下

可附加墊圈(washers)
,以增加螺栓與母材之接觸面積,在兩墊圈之間的螺栓長

度稱為螺握(grip)
,螺栓之一端車有齒紋,此齒紋在螺栓安裝栓緊後可能在剪

力面上,亦可能不在剪力面上。螺栓接合施工地方法,依螺栓的種類、栓緊之

工具之不同而異。螺栓之種類有普通螺栓(例如 A307 螺栓)及強力螺栓(例如

美國 ASTM 之標準有 A490 螺栓、A325 螺栓等等、日本標準有 F8T、F10T 等等)


普通螺栓結合後雖然有預拉力,但此預拉力之大小不確定,且可能度大,

不足保證將構材緊密接合,在承受衝擊力、反向應力或震動力,在接合處可能

會鬆弛,因此一般只用在承受靜力載重(static load)之場合,例如建築結構方
面。強力螺栓在須栓緊到到規範所規定之最小保證拉力(proof load)
,故能產生

可靠且強大的預拉力(夾緊力)
,因此強力螺栓接合傳遞重主要靠摩擦力,目前

鋼結構如採用螺栓結合,大多採用強力螺栓,玆將 ASTM 有關普通螺栓及強力

螺栓之性質列於表 6-1,A307 普通螺栓為低碳鋼製成,其抗拉強度依拉應力斷

面積計算為 60ksi(4.218t/㎝ 2)
。A325 強力螺栓,由中碳鋼製成,經熱處理提高

其強度,其抗拉力強度視直徑大小而異,依拉應力斷面積計算在 105 至 120ksi

(7.382 至 8.436t/㎝ 2)之間,耐銹性高,為採用最廣之螺栓。A490 強力螺栓為

經熱處理之合金鋼所製,強度極高,最低抗拉強度為 150ksi(10.545tf/㎝ 2)
,通

常與強力鋼材之母材配合使用另外 A449 螺栓亦為經處理之強力螺栓 AISC 規範

只允許直徑大於 1 1 2 in 時,才用此種螺栓作支壓式接合。表 6-2 列出 AISC 規

範對 A325 及 A490 兩種強力螺所規定之最小預拉力。表 6-3 列出 A325M-83

(為 ASTM 1983 年制定才用之國際強力螺栓標準)及 A490M-82 兩種強力螺

栓之主要機械性質,供設計者參考。

表 6-1 螺栓性質

螺 栓 螺徑 保證拉應力 最低拉力強度

in(㎜) (proof load) (ksi)


ksi
1 ~4 60
A307,低碳鋼, 4

A、B 級 (6.35~104)

1 ~1 85 120
A325,高拉力鋼 2
第 1、2、3、型 (12.7~25.5)

74 105
第 1、2、3、型 1 1 ~1 1
8 2

(28.6~38.1)

1 ~1 85 120
A449,高拉力鋼 4

(~)

74 108
1 1 ~1 1
8 2

(28.6~38.1)

55 90
1 3 ~3
4

(44.5~76.2)

1 ~1 1 120 150
A490,焠火並回 2 2

火合金鋼 (12.7~38.1)

附註:上述之保證拉應力或最低拉力強度乘以應力面積(stress area)As 既可得

保證拉力或拉力強度,As=0.7854D-(0.9743/n)D=標稱直徑,n=每英吋之

螺紋數

表 6-2 最小預拉力

A325 A490
螺栓標示直徑
(tf) (t)
(㎜)

16 8.6 10.9
20 12.7 15.9
22 17.8 22.3
24 23.2 29.1
F8T F10T
16 8.4 10.6
20 13.2 16.5
22 16 20
24 19 23.8

表 6-3 國際強制螺栓之機械性質

A325M-83 A490M-82
螺栓標示直徑
保證載重 拉力強度 保證載重 拉力強度
(㎜)
(KN) (KN) (KN) (KN)

M16 94.2 130 130 163


M20 147 203 203 255
M22 182 251 251 315
M24 212 293 293 367
M27 275 381 381 477
M30 337 466 466 583
M36 490 678 678 850
附註:1t=9.80665KN~9.81KN

為了要計算螺栓之強度,因此必須了解螺栓之應力面積,如圖 6-3

所示,一般來說的標稱直徑係指螺栓之外境 d,p 為齒紋之間據,dn 為基本谷徑,

既齒紋在谷底處之直徑,dm 為平均直徑,應力面積為對於標準之螺紋,dm=dm

-0.64952p 及 dn=d-1.226887P 表 6-4 略出螺栓之幾何資料供參考。

表 6-4 螺栓之幾何資料

公製螺栓

d P Ares A Ares/ A d P Ares A Ares/ A


㎜ ㎜ ㎜2 ㎜2 ㎜ ㎜ ㎜2 ㎜2

8 1.25 38.6 50.3 0. 77 33 3.5 696 855 0.81


10 1.50 58.0 78.5 0.74 36 4.0 817 1018 0.80
12 1.75 84.3 113 0.75 39 4.0 976 1195 0.82
14 2.00 115 154 0.75 42 4.5 1120 1385 0.81
16 2.00 157 201 0.78 45 4.5 1310 1590 0.82
18 2.50 192 254 0.75 48 5.0 1470 1810 0.81
20 2.50 245 314 0.78 52 5.0 1760 2124 0.83
22 2.50 303 380 0.80 56 5.5 2030 3463 0.82
24 3.00 353 452 0.78 60 5.5 2360 2827 0.83
27 3.00 459 573 0.80 64 6.0 2680 3217 0.83
30 3.50 581 707 0.82 68 6.0 3060 3632 0.84
英製螺栓

d P Ares A Ares/ A d P Ares A Ares/ A


inch
㎜ ㎜ ㎜2 ㎜2 ㎜ ㎜2 ㎜2

1/4 1.27 20.6 31.6 0.65 11/4 3.6 625 792 0.78
3/8 1.6 50.3 71.0 0.71 13/8 4.2 748 958 0.78
1/2 2.0 91.6 126 0.72 11/2 4.2 910 1140 0.80
5/8 2.3 146 198 0.74 13/4 5.1 1226 1551 0.79
3/4 2.5 215 285 0.76 2 5.6 1613 2027 0.80
7/8 2.8 298 388 0.77 21/4 5.6 2097 2565 0.82
1 3.2 391 506 0.77 21/2 6.4 2581 3167 0.81
11/8 3.6 492 641 0.77 23/4 6.4 3181 3832 0.83

螺栓接合中鋼鈑直徑有四種(1)標準孔(Standard hole),
(2)加大孔

(Oversized hole)
,(3)短型長圓孔(Short-slotted hole)
,(4)長型圓孔(long- slotted

。一般採用標準孔,所謂標準孔為螺栓直徑加 1.5 ㎜(1/16in)


hole) 。如國材料

厚度不大於螺栓直徑加 3 ㎜,可採用沖孔(punch)之方式打孔,如材料厚度大

於螺栓直徑加 3 ㎜,則應用鑽孔法(drilled)打孔,加大孔可用於摩擦型結合中

某些夾鈑,但不可用於支壓型結合,在外側夾板的超大孔眼需加設硬墊圈。茲

將各種螺栓開孔之最大尺寸列於 6-5。

表 6-5 螺栓開孔之最大尺寸

標準螺栓 標 準 孔 加 大 孔 短型長圓孔 長型長圓孔

直 徑 直 徑 直 徑 直 徑 直 徑
7 1 1 1 1 1 1
≤ ” d+ ” d+ ” (d+ (d+ ”) (d+ ”)×2 d”
”)
8 16 16 16 4 16 2
1 1 1 1 5 1 1
1 ” 1 1 " ×1 " 1 ”× 2 ”
16 4 16 16 16 2
1 1 5 3 1 1
≥1 d+ ” d+ ” ×(d+ ”) (d+ ”)×2 d”
8 16 16 8 16 2

扳緊強力螺栓有下列幾種方法:

(1) 轉動螺帽扳緊法(turn-of-nut method)

採用此種方法,一般係普通長柄扳手(spud wrench)
,藉人力儘全力扳轉螺帽,

或用動力扳手(impact wrench)衝擊數次扳轉螺帽,均使螺栓轉到貼緊(sung tight)

程度,然後再視螺栓之長度用扳手將螺帽轉動不同之轉度如下:

(a) 螺栓頭以下長度在 4 倍直徑以下--------- 13 轉

(b) 螺栓頭以下長度超過 4 倍至 8 倍直徑------- 1 2 轉

(c) 螺栓頭以下長度超過 8 倍至 12 倍直徑------- 2 3 轉

此法使螺栓進入塑性狀態故轉度縱度有較大出入,但螺栓支應力並無太大差

異,當採用 A490 高拉力螺栓而母材並非強力鋼料時,在螺頭及螺帽下墊以墊

圈,以保護鋼鈑不因扳緊而受損
(2) 校準扳手扳緊法(calibrated-wrench)

扳緊螺栓之動力扳手或人工扳手上裝有儀表,可表示扭力之大小,謂

之校準扳手,先在儀表上調整顯示出所需施於螺栓上之扭力,當扳手扳緊到所

示之扭力時,既自動停止鬆脫,螺栓既安裝完成。校準扳手需時常校正,檢視

儀表顯示之數字是否正確,用校準扳手扳緊螺栓時,需在扳緊的那一頭家硬墊

圈。使校準扳手時需使螺ˊ栓扳緊到預拉力超過 5﹪以上。

(3) 直接拉力指示法

如圖 6-4 所示,再硬墊圈之一面有微微凸出辦,將墊圈置於螺頭下方一此

面於螺頭相接觸,螺頭與墊圈既有空隙,當扳緊時凸瓣受壓擠,空隙乃縮小,

螺栓之拉力愈高,空隙愈小,兩者間有一定關係,安裝食量此空隙(例如 0.38

㎜以下),已確定拉力打到需要程度。

(4) 扭斷螺莖扳緊法

在螺栓之末端有凹槽,安裝實用動力扳熟將之扭斷,螺栓既完成安裝。
6.1.3 螺栓所承受之應力

螺栓使構件相連接,構件鋼鈑建立之傳遞,使螺栓承受應力,其承受
支應力主要有:剪應力、支壓應力、拉應力與彎曲應力。茲說明如下:

(1)剪應力:如圖 6-5(a)
(b)兩鋼鈑搭接,藉螺栓來傳遞 如圖 6-5(a)
(b)

圖只有一剪力面者稱螺栓受單剪力之作用,如(c)
(d)圖者有兩個剪力面,稱

螺栓受雙剪力之作用,而圖(e)者受三剪力之作用,圖(f)則受四剪力之作用,

茲假設隻容許剪應力為 Fv,螺栓之段面積為 Ab,則容許剪力 rv 為

rv(單剪)=rv×Ab

rv(雙剪)=2(rv×Ab)

(2)承壓應力

在圖 6-5 中當鋼鈑發生相對滑動而螺栓受到剪力後,螺栓與鋼鈑接觸部分產

生承壓應力,如果鋼鈑之承壓強度不足,便可能發生如圖 6-6 所示之破壞。承壓

應力之面積,假設為螺栓之標稱直徑乘以鋼鈑之厚度,承壓強度之大小與螺栓

之強度關係較小,而與被螺栓接合鋼鈑材料之強度有主要的關係,目前規範規

定容許承壓應力 Fp=1.2Fu,此處 Fu 為鋼鈑之抗拉強度,另外承壓力亦與螺栓之

間距或端距(edge distance)因此規範亦規定
Le Fu
1 對端距小於 1.5d 之螺栓,其容許支壓力 F p =
○ ≤ 1.2 Fu ,其中 Le = 端距
2d

2 對螺栓之位移不為設計主要考量,且螺栓之間距及端距符合規範之規定

者, F p = 1.5 Fu

上述之 t 為鋼鈑之厚度,d 為螺栓之直徑。因此對於支壓式之螺栓接合,其

剪力強度所控制。

(3)拉應力

圖 6-7(a)為一吊桿之上端連到梁之下翼緣,在連接處之螺栓便受到拉應
力,而圖 6-7(b)豎向構件上以螺栓接合一斜拉構件,此斜位構件之螺栓除了

受剪應力外,亦同時受到拉應力之作用,圖 6-7(c)則為一梁之扥座,以螺栓

連接於柱上,梁之反力產生力矩而使扥座與柱連接螺栓(部分)

(4)彎曲應力

在圖 6-5(d)
、(e )
、(f)中之螺栓都可能受到彎曲應力之作用力,因此 AISC

規範第 1.16.3.節便規定鉚釘及 A307 螺栓之螺握不得超過螺栓直徑之 5 倍如果須

超過,每增加 1.5 ㎜( 1. 16 in )
,增加螺栓數量 1/100。

螺栓接合在上述各種應力之作用下,可能破壞之形式有如圖 6-8 所示之幾種

情形,因此螺栓接合設計應針對其可能破壞之型式而加以核算。一般鉚釘或 A307

螺栓之皆屬於支壓式(bearing-typc connecions)
,設計時主要核算的是剪力、之

壓力之強度即構件之拉力強度。而高拉力螺栓之接合方式則有兩種:一摩擦式

接合(friction-type connecions )
,既接合構件間不允許有相對滑動發生,剪力主

要由構件間鋼鈑密接面後之摩擦力來抵抗,而摩擦力之大小與螺栓之夾緊力有

關,因此高拉力螺栓施工時,必須栓緊到到 6-2 所列之最小預拉力。雖然摩擦式

接合不允許有滑動發生,也因此在工作載重下,螺栓不受剪力之作用,但為設

計方便起見仍然與普通螺栓一樣利用剪力、支壓力來作為接合之強度。另外一

是支壓式接合,既接合後,剪力是由螺栓與鋼鈑間之支壓力抵抗,因此其強度

既由螺栓之容許剪力與支壓力控制。
6-2 螺栓容許應力

螺栓之容許拉應力與剪應力,依規範規定如下表所示,直接承受拉力

載重之強力螺栓,依其標稱面積計算平均拉應力,此拉應力不得超過表中之容

許拉應力 F,t 計算拉應力時不必考慮任何由於栓緊而產生之預拉力,但是由於

連結部份變形而導致的彎撬作用力(pry action)所產生之拉力定,必須一併考

慮。螺栓的容許之承壓應力,依規範規定許承壓應力 Fp=1.2Fu,此處 Fu 為鋼鈑

之抗拉強度,另外承壓力亦與螺栓之間距或端距(edge distance)因此規範亦

規定
Le Fu
1 對端距小於 1.5d 之螺栓,其容許支壓力 F p =
○ ≤ 1.2 Fu ,其中 Le = 端距
2d

2 對螺栓之位移不為設計主要考量,且螺栓之間距及端距符合規範之規定

者, F p = 1.5 Fu

上述之 t 為鋼鈑之厚度,d 為螺栓之直徑。承壓式接合之螺栓承受剪力與拉力聯

合作用時,在標稱莖部面積(the nominal body area)Ab 的拉應力 ft (ksi/㎝ 2)

不可超過表 6-2 之規定值。此外由同一力所導致剪應力亦不可大於表 6.1 之規定

表 6.1 螺栓之容許應力(tf/cm2)
螺栓種類 容許 容許剪應力 Fv
拉應 摩擦式接合 承壓式接合
力 Ft
標準型 擴大孔及 長槽孔
短槽孔 (與載重
平行)
A307 螺栓 1.4 0.7
A325 螺紋在剪力面 3.05 1.19 1.05 0.7 1.45
螺紋不在過剪力面 3.05 1.19 1.05 0.7 2.1
A490 螺紋在剪力面 3.75 1.47 1.26 0.91 1.95
螺紋不在剪力面 3.75 1.47 1.26 0.91 2.8
F10T 螺紋在剪力面 3.62 1.41 1.2 0.87 1.87
螺紋不在剪力面 3.62 1.41 1.2 0.87 2.68

表 6.2 A325、A490 承壓式接合所用螺栓之容許拉應力(tf/cm2)

螺栓種類 螺紋在剪力面 螺紋不在剪力面

A307 螺栓 1.82 − 1.8 f v ≤ 1.40

A325 螺栓 (3.05) 2 − 4.39 f v 2 (3.05) 2 − 2.15 f v 2

A490 螺栓 (3.75) 2 − 3.75 f v 2 (3.75) 2 − 1.82 f v 2

F10T 螺栓 (3.62) 2 − 3.75 f v 2 (3.62) 2 − 1.82 f v 2

螺栓種類 接 Fv 單 螺栓標示直徑 IN(㎜) 備註


合 (t/㎝ 剪 5 3 7 1
型 2) 或 8 4 8
式 雙 (16) (19) (22) (25)
剪 面積(㎝ 2)
1.979 2.850 3.879 5.067
A307 - 0.703 S 1.39 2.00 2.73 3.56 S:單剪
D 2.78 4.00 5.46 7.12 D:雙剪
A325 F 1.23 S 2.43 3.51 4.77 6.23 F:摩擦式接合
D 4.87 7.01 9.54 12.46 N:支壓式接合
N 1.476 S 2.92 4.21 5.73 7.48 螺紋在剪力面
D 5.84 8.42 11.45 14.96 X:支壓式接合
X 2.109 S 4.17 6.01 8.18 10.69 螺紋不在剪力
D 8.35 12.02 16.36 21.37 面
A490 F 1.547 S 3.06 4.41 6.00 7.84
D 6.12 8.82 12.00 15.68
N 1.968 S 3.89 5.61 7.63 9.97
D 7.79 11.22 15.27 19.94
X 2.812 S 5.56 8.01 10.91 14.25
D 11.13 16.03 21.82 28.50

同時承受拉力及剪力作用之摩阻型接合,其容許剪應力須為上表之值乘以折減
係數 (1 − f t Ab / Tb ) ,式中 f t 為螺栓之平均張應力,Tb 為強力螺栓最小預拉力。當

作用力為包括風力或地震力時,前述之折減剪應力亦得提高 1/3。即表中所列各

公式的長數均可提高 1/3,但用於 f v 的係數不可提高。例如 A325 螺栓,螺紋在

剪力面之容許拉應力為 (4.03) 2 − 4.39 f v 2

當摩阻型接合承受軸向拉力時,其夾緊力會折減,故須依預張力之損失而折減。

6-3 接合之設計

當柱承載於承壓板或經銑平之柱端支壓於下柱時,應使用足夠之接合物使被

接合構材保持正確位置。其它受壓構材端經銑平使用於承壓時,其續接材料和

其接合物應有適當配置以確保所有被接合構材能保持正確位置,並至少能承受

構件強度之 50%。所有壓力支承座應足以抵抗由組合載重所產生之拉力。壓力

構材之接合部分應考慮構架受側向力時所可能引致之張力,而此張力之計算應

假設 75%靜載重且無活載重時構架承受側力所產生之合應力。

桁架之構材其端部接合應能承擔其設計載重,但不得小於構材強度之 50%。除
繫條、吊桿、圍梁外,接合處之計算應力至少應能承受 3 噸之載重。 銲接與螺

栓之配置,在傳遞軸應力之構材中,其端部銲接或螺栓之重心應與構材之重心

在同一位置。對於承受靜載重之單一角鋼、雙併角鋼和類似構材之端部接合當

螺栓依據準距線配置時可不依上述規定,惟在構材承受疲勞載重時,仍須考慮

接合重心與構材重心不一致所產生之偏心影響。承受軸力之單角鋼和雙角鋼構

材端部以螺栓接合時,構材斷面重心軸與接合螺栓重心間之輕微偏心對構材靜

態載重強度之影響極小,一般均予忽略。由文獻(Gibson and Wake 1942)得知類

似情形亦可使用於承受靜態載重構材之銲接接合。角鋼構材以單腿接合時(見

圖 C10.1-1、圖 C10.1-2)
,其斷面重心與連接板中心線間之偏心量較大,其對構

材設計強度之影響應予考慮(參考 4.3 節之解說)


。如概略計算,受拉構材之張

力強度可取 75%有效(Galambos 1978),受壓構材之壓力強度建議取 50%有效(日

本建築學會 1985)
。由疲勞試驗(Kloppel and Seeger 1964)亦顯示,承受偏心軸力

之角鋼以銲接方式接合時,其疲勞強度甚低,因填角銲根部之銲接凹痕對承受

垂直於銲軸方向之反復應力非常不利。同樣的情形亦可能發生在承受反復載重

之角鋼而其端部銲接配置未與重心軸平衡之情況,因此這類桿件承受反復載重

時應平衡其銲接配置。茲以例題來說明接合之設計。
例題 6-1 如圖 6-10 所示之接合,一支拉力構件 2L75×75×9(背對背),用單排

M20 A325 螺栓做承壓式接合,該拉力構件承受 29T 之拉力。連接鈑之厚度 12

㎜,請以 ASD 法,求螺栓數及排列情形。假設鋼料為 SS400(降伏強度為

Fy = 2.5tf / cm 2 ,拉力強度為 Fu = 4.1tf / cm 2 )。

連接板
2L 75x75x9

【解】假設螺紋在剪力面,由於為雙角鋼,因此螺栓承受雙剪力,1 支 A325 螺

栓直徑 M20 之容許剪力(雙剪)為

3.1416 × 2 2
2× × 1.45 = 9.11tf
4

,12mm 連接鈑之容許之承壓力為

dt (1.2 Fu ) = 2 × 1.2 × (1.2 × 4.1) = 11.81tf

因此一只螺栓之容許剪力=9.11tf,故需要之螺栓數 29/9.11=3.1 支,用 4 支,

之間距採用 3d=3×2.0=6.0 ㎝,用螺栓間距為 6cm,端距為 5cm。

例題 6-2 如圖 6-11 所示之拉力接合,請以 ASD 法計算該接合之拉力強度。假設

為支壓式接合,採用 A325 螺栓,其直徑為 M20 且螺紋不在剪力面,鋼料為


SS400(降伏強度為 Fy = 2.5tf / cm 2 ,拉力強度為 Fu = 4.1tf / cm 2 )。

PL16*155

T T

7.5cm
4 7.5 4

【解】(1)計算鋼鈑之拉力強度

淨面積=﹝15-2(1.9+0.3)﹞×1.6=17 ㎝ 2

總面積=15×1.6=24 ㎝ 2

拉力強度 T=0.60FyA=0.60×2.5×24=36tf

T=0.5FuAu 0.5×4.1×17=34.9t(此值控制)

(2)螺栓接合強度

一只 A325, 3 4 in 螺栓之容許應力(單剪),由表 6-8 可查得=而鋼

鈑(T=16 ㎜)之容許支壓力=1.5Fudt=1.5×4.1×1.9×1.6=18.70t

故接合強度為=4×6.01=24.04t

從上述(a),
(b)之計算可得知接合強度(由剪力控制)=24. 04t

6-4 扭力接合之設計

圖 6-12 所示為柱之扥架(column bracketS)


,承受偏心載重 P,此種扥架

與柱支接便屬於扭力接合,接合處螺栓除了承受垂直向下之剪力 P/n,n 為螺栓


數,另外受到扭力 Pe 之作用。扭力接合之設計目前常用彈性分析或極限強度設

計。

R y

R Ry
r
x
c.g. Rx
r y
x
x

(a) (b) (c)

茲說明如下:

(一)彈性分析:

如圖 6-13(b)
,假設各螺栓剪應力 fv 與螺栓群的形心到各螺栓之

距離 r 成比正,則面積 A 之

螺栓抗剪力為

R=fvA=KrA

上式中 K 為之比例常數。因此螺栓之抗扭力為
Rr ≈ Kr2A
全部螺栓群之總抗扭力為

ΣRr=ΣKr2A=KΣA r2 =Pe=M

上式 M 為扭力,因此
M M
K= =
∑ Ar 2 J
上式中 J=A r2 為螺栓群之極慣性距。假設各螺栓之段面積相同,則螺栓之抗剪

力為

M Mr
R=( )
(r)
(A)=
A∑ r 2
∑r2
式中 M 為作用與螺栓群形心之扭力,r 為螺栓到形心的距離。又從圖 6-13(c)

之幾何關係可得

R RX R
= = Y
r Y X

因此由扭力產生之剪力在 x、y 方向之分量分別為

M y
Rx=
∑r2
M x
Ry=
∑r2
另外在圖 6-12 中,由於直接載縱 P 重造成垂直剪力為 p/n,因此所受之剪力為

(
R= Rx2 + R y + P / n )2
又如圖 6-14,若有一點與螺栓群之形心 C.G 同一水平位置,則其 y=0,由(6-6)

得之 Rx =0,若使 R y =-P/n,則該點既稱為螺栓群之瞬時中心(instanttanceous

center of rotation)以 I.C.表之。此點之位置與螺栓之排列載重之位置方向均有

關係,I.C.之位置可由下式求之。

P Pex0
既由- + =0 而解得
n ∑r2

x=
∑ r2
0
en
以 I.C.為旋轉中心,可得偏心載重作用下螺栓所受之剪力為

Mr '
R=
∑ (r ' ) 2
其中 M=P(e+x0)

r ' =螺栓中心到 I.C.之距離

P
y

I.C. c.g. x

xo e

由上式可看出距離 I.C.最遠者最大,而剪力之方向與螺栓及 I.C.連線垂直。

例題 6-3 如圖 6-12,假設 P=9t,e=25 ㎝,螺栓與螺栓間之水平距離為 10 ㎝,

垂直距離為 10 ㎝,試求剪應力最大之螺栓受到多大之剪力。如果螺栓採用

A325,直徑 M16,為承壓式接合,且螺紋不在剪力面,請問是否安全?

﹝解﹞Σr2=8×52+4×152+4×52 =1200 ㎝ 2

由公式得 Rx,及 Ry 為
9 × 25 × 15
Rx= =2.81t
1200
9 × 25 × 5
Ry= =0.94t
1200

P/n=9/8=1.13t
故 R= (2.81)2 + (0.94 + 1.13)2 =3.49T

M16 承壓式接合且螺紋在剪`面之 A325 螺栓之容許剪力為

3.1416 × 1.6 2
1.45 × = 2.91tf ,小於螺栓承受之剪力故不安全。
4

(二)極限強度法

本方法又稱塑性分析法,如圖 6-15 所示,偏心載重使螺栓產生移

動及轉動,此項移動與轉動相當與螺栓群對瞬間中心之轉動,而每一螺栓之變

形可假設為螺栓到瞬間中心之距離成正比,由於每一螺栓之抗剪力與變形有

關,因此螺栓群之極限剪力強度便可從螺栓之載重-變形之關係求得。螺栓之載

重-變形之關係如下

P
y

c.g. x

ro e

R = Rult (1 − e −10Δ ) 0.55 (6-11)

式中 Rult=一支螺栓之極限剪力強度

Δ =螺栓之總變形量,包括剪力彎曲及支壓變形及鋼鈑局部的支壓變形

e=自然對數之底=2.718
係數 10 及 0.55 由試驗求得之值。

依據試驗之資料, Δ 破壞時之最大值約為 0.34in,對於 A325 螺栓,極限剪力強

度為拉力之 62﹪。由圖 6-14 可看出,依據平衡條件

n
∑ FH = 0 , ∑ ( Ri sin θ i ) − P sin δ =0 (6-12)
i =1

n
∑ FV = 0 , ∑ ( Ri cosθ i ) − P cos δ =0 (6-13)
i =1

n
∑ M = 0 , ∑ (d i Ri ) − P(e + ro ) =0 (6-14)
i =1

可得螺栓群所承受之極限載重 Pu,在除以安全係數,一般用 2.5,既可得

容許載重 P。在求算 Pu 之過程首先假設 I.C.之位置,且假設距 I.C.性最遠之螺栓

之變形為最大值 Δmax,而其他螺栓則依其距 I.C.之遠近,依線性比例來求算其變

形,在利用公式(6-11)既可求得每只螺栓之載重,並利用公式(6-12)至(6-14)

來核算所假設之 I.C.位置是否能滿足平衡條件,如果不能滿足,則再重新假設 I.C.

之位置。一般經過數次之試算,既可求得正確之 Pu。

上述二種方法,以極限分析法較合理,其安全係數約為 2.5,彈性分析法較

保守,其安全係數約為 4.5。
6.5 同時承受拉力與剪力之接合設計

圖 6-16 為一些同時承受拉力與剪力之接合例子,一般設計時均假設由所

有之螺栓同時平均分擔,故在圖 6-16 中每一只螺栓所受之剪應力為

P
fv = (6-15)
nAb

式中 n =螺栓總數

Ab=每一只螺栓之斷面積

P =與剪力面平行之載重

P M

(a) (b) (c)

至於螺栓所受之拉力,則與載重之型式有關,力如圖 6-16〈b〉中螺栓所受之拉

力係假設由斜桿之水平分力所產生,一般亦假設由所有螺栓分擔,但如圖 6-16

(a)
、(c)之載重情形,彎矩對接合上方螺栓產生拉應力,而對下方之螺栓則產

生壓應力,在這種情形下結合之行為很複雜,因此其應力之計算便依假設條件

(1)是不考慮螺栓預拉力之影響,例
之不同而有不同之值,目前有兩種假設:

如用 A307 螺栓接合時,其預拉力較不可靠,便採用此假設,此種假設下須先假
設中性軸之位置,如圖 6-17,假設中性軸 N.A.之位置使其滿足下式

b
h

N.A.
h'

h'=h/7~h/6

圖 6-17

'
' h
∑ i
Ay = bh (
2
)

則慣性矩 I 為

b( h ' ) 3
I= + ∑ Ayi2
3

螺栓所受最大拉應力為
Mc
ft = (6-16)
I
(2)考慮螺栓預拉力,如圖 6-18 所示,由螺栓預拉力在接觸面上產生之預壓力

fbi= ∑ 2i
T
(6-17)
bd

式中 ΣTI=每支螺栓之預拉力乘上螺栓總數。而由彎矩 M 產生之最

大拉應力為(在壓應力面積之最上緣)
Md 2 6M
ftb= = 2 (6-18)
I bd

每一只螺栓所受之拉力為每一只螺栓控制到之接觸面積乘以 ftb,因此最上方之

螺栓淨拉力 T 為

T=ftbbp (6-19)

式中 P 為螺栓在垂直方向之間距

將公式(6-18)代入(6-19)得

6M 6 Mp
T= 2
bp = 2 (6-20)
bd d

因此最上方螺栓所受之拉應力為

6Mp
ft = (6-21)
Ad 2

須注意上式中 A 係最上方螺栓面積之合計。假設最上方螺栓位於接觸面積最上

方之下 p/2 的位置,則(6-21)式,應修改為

d−p 6Mp d − p
ft(修正)=ft = 2( ) (6-22)
d Ad d

至於螺栓在拉力與剪力聯合作用下之容許應力,則依表 6-7 規定。須注意

表 6-7 為支壓式接合之容許值。對於摩擦式接合之容許剪應力依表 6-6 所規定之

值必須在乘以減係數(1-ftAb/Tb)
,此處 ft 為螺栓所受之實際拉應力,Ab 為一只螺

栓之斷面積,Tb 為表 6-2 所規定之預拉力。茲以例題來說明。

例題 6-4 如圖 6-19 所示之接合,載重 P 等於 41t,假設採 M22 之 A325 螺栓,摩

擦式接合,螺栓孔為標準孔,請計算螺栓之剪應力及拉應力,並與規範之容許

值比較。
P=41tf 7
12

﹝解﹞

(1) 將載重 P 分解成水平及垂直分力,其值分別為 35.4tf 及 20.7tf。

(2) 載重 P 作用於螺栓群之中心,故假設螺栓承受均勻之剪力與拉力。

(3) 螺栓之總斷面積

3.1416 × 2.2 2
∑ Ab = 8 × 4
= 30.41cm 2

(4)計算螺栓所受之剪應力與拉應力

Pv 20.7
剪應力 f v = = = 0.681tf / cm 2
∑ Ab 30.41
PH 35.4
拉應力 f t = = = 1.164tf / cm 2
∑ Ab 30.41
(5) 計算螺栓同時承受拉力與剪力之容許剪力

2,
M22- A325 螺栓僅承受剪力作用時之容許剪力為 1.19 t /㎝ ,故摩擦拭

接合之螺栓同時承受拉力與剪力作用時之容許剪應力為
Fv =〈1-ftAb/Tb〉×1.23

=(1-1.164×3.8/17.8)×1.19

=0.894 tf /㎝ 2

從上述之計算可知規範所規定之容許剪應力大於實際剪應力。
例題 6-5 如圖 6-201 所示之接合,如果螺栓為直徑 3/4in. A325 螺栓,假設為之

壓式接合,且螺紋不在剪力面,求此接合能承受之載重 P 是多少?

P P
3.75

7.5cm 9 9

1 1
3@7.5cm

12.5 14
3.75

(a) (b)

【解】M=7.5P,b=18 ㎝,d=30 ㎝,p=7.5 ㎝,Ab=2×2.85=5.7 ㎝ 2

由公式(6-22)得 1 號螺栓拉應力

6 × 7.5 P × 7.5 30 − 7.5


f t= ( )=0.0493P
5.7 × (30 )
2
30

而直接剪應力為
P P
fV= = =0.0439P
∑ Ab 8 × 2.85
由表 6-7 查得容許拉應力為

(3.05) 2 − 4.39 f v 2 = 9.3 − 0.00846 P 2 ≦3.05

因此得 0.0493P≦ 9.3 − 0.00846 P 2

兩邊平方得 0.00243P 2 = 9.3 − 0.00846 P 2

解得 P=29.2t

上述考慮螺栓預拉力之影響,亦可採用下述撓曲應力公式,只要在鋼鈑間

之預壓力(係由螺栓受預拉力所造成)存在,上述考慮螺栓預拉力之影響而來計算
螺栓所受之拉應力,亦可利用下式撓曲應力之公式來計算拉應力以資簡化。

My My
f t= =
I ΣAb y 2

式中 Ab=一只螺栓之斷面積。

M=由偏心載重所產生之彎矩。

y=螺栓到螺栓群中心之垂直距離。

例如例題 6-5 中之

ΣAby2=4×2.85[(3.75)2+(11.25)2]=1603cm4

因此拉應力為
7.5P × (11.25)
f t= = 0.0526P
1603

與例題 6-5 中所求算之 ft=0.0493P 頗接近。

6-6 規範中有關螺栓接合之規定

有關螺栓接合設計,我國建築技術規則構造篇,有如下之規定:

1.最小接合:接合處承受計得應力,除繫條、拉桿外,至少應能承受 3tf,所用

接合物如為鉚釘、螺栓或強力螺栓,至少使用兩個。

2.螺栓最小間距:所有標準型孔之距離不得小於 8/3 倍螺栓之標稱直徑,亦不得

小於由式(10.3-2)計得之值。

若由式(10.3-1a)或(10.3-1b)求得,則沿著力量傳遞方向之螺栓孔中心距不得

小於 3 倍螺栓標稱直徑,否則此螺栓孔中心距(S)須符合下列規定:

1.對標準型孔而言:
2P d
+ (10.3-2)
Fut 2
其中:

P 接合處之臨界部位中(包括連接板或桿件本身)一支螺栓傳遞之力,tf

Fu 接合處之臨界部位之標稱極限抗拉應力,tf/cm2

t 接合處之臨界部位之厚度,cm

d 標準螺栓孔之直徑,cm。

(a) 加大孔與長圓孔:

在(a)項中標準孔所需之距離,另加表 6-8 中適當的增量 c1 值,但

孔眼間的淨距離不可小於一只螺栓直徑。d=螺栓直徑。

表 6-8 間距增量 c1 值 in(mm)

螺栓標稱 加大孔眼 長圓孔

直徑 與力之作 與力作用線平行
in(mm)
in,(mm) 用線垂直 短型長圓孔 長型長圓孔
≤ 7 / 8(22) 1/8(3) 0 3/16(5)
1.5d-1/16,(1.5d-1.5)
1(25) 3/16(5) 0 1/4(6)
1 1/4(6) 0 5/16(8)
> 1 (28) 17/16,(36)
8

1.5d-1/16,(1.5d-1.5)

從公式(6-23)可得知:若已知螺栓之直徑 d 及其間距 s,則可利用該式

求得一只螺栓所能承受之載重 P,即
Fut ⎡ d⎤
P= ⎢ S− ⎥
2 ⎣ 2⎦

3.螺栓最小邊距(edge distance):螺栓自孔徑中心到邊緣之最小邊距,不得小於表

6-9 所規定。AISC 規範對最小邊距除前述之規定外,另有如下之規定:


表 6-9 最小邊距

10 12 16 19 22 25 28 32
螺栓直徑(mm) 32 以

19 22 28 32 38 44 50 57 13/4d
至剪斷邊或手工切斷邊距(mm)

16 19 22 25 28 32 38 41 11/4d
至軋壓邊或機械切斷邊距(mm)

(a)沿力傳遞之方向,自標準孔眼中心到結合部分邊緣的距離(簡稱端

距),不可小於
2P
Fut

(b)在梁端腹板上的螺栓接合,且僅設計承受端點反力(不考慮偏心),

從梁腹鈑端到最近的標準孔眼中心的距離不得小於
2 PR
Fut

式中 PR=梁之反力除以螺栓數,即一只螺栓所受之反力。

上述公式(6-25)、(6-26)之運用請參考圖 6-21。一般螺栓孔之橫距(gage dimensions)

可參考表 6-10。
表 6-10

4.螺栓最大邊距:自螺栓孔徑中心到鈑邊之最大間距,不得大於板厚之 12 倍或

150mm。
習 題

6.1如圖6-23所示之搭接,用A325直徑3/4in,以標準孔摩擦式

接合,鋼板採用SS41鋼料,P=41t。求需要之螺栓數。

6.2如圖6-24所示一拉力桿與柱相連接,請設計(A)
,(B)兩處接合所

需要之螺栓數。假設採用A490摩擦式接合。鋼材為SS400。

P=55tf 7
12

PL15mm
A490螺栓

6.3如圖6-25所示之托架,請用彈性分析法計算該托架所能承受之最大載

重P。假設螺栓為A325直徑7/8in,採用支壓式接合,螺紋通過剪力

面。

P
10 15
3@7.5

c.g.

6.4請用極限強度法再重新計算習題 6.3,假設安全係數FS=2.5。
6.5如圖6-26所示,一支T型鋼以A325直徑7/8in的螺栓,連接

到柱之翼鈑,請計算需要幾只螺栓(a)假設為摩擦式接合,
(b)假設為支壓

式接合,螺紋均通過剪力面。

P=30tf
13cm

n@7.5cm

6.6請設計圖2-19之U0~U6,及L0~L6等處之接頭,假設採用A32

5螺栓。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