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51

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

中日调查报告
China-Japan Joint Survey Report

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2021年9月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引言 INTRODUCTION
2020年,伴随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世界各国纷纷出台外出及交通方面的限制措施,

物理上的连接被迫中断或减少。与此同时,一种全新的连接在平行世界变得尤为活跃而充满韧性,

在线会议、在线教育、在线医疗等数字平台和工具帮助人们重启与职场、学校和医院等场景的连

接,助推生产生活徐徐恢复。其中,在线会议作为一种跨场景使用的通用平台,使用人数和时长在

疫情期间都得到了显著增长。相关数据显示,美国平均每天举行1100万场在线会议,平均时长为

30-60分钟;英国在2020年3月底至12月初,人均在线会议使用时长2189小时(约等于91天);

Zoom、腾讯会议、Microsoft Teams等在线会议产品在疫情期间用户数都突破了亿级规模¹。

2021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在线会议的使用是否依然活跃?不同国家间的

普及程度有何差别?以及作为一款免费的数字产品,在线会议的社会价值如何量化?带着这些疑

问,腾讯研究院联合野村综合研究所于2021年3月启动中日在线会议平台的使用动向及消费者剩

余价值测算研究,并在中日两国实施了大规模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是衡量消费者福利的重要指标,具体表现为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

服务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willingness to pay,以下简称“WTP”或“支付意愿”)与该商品或服

务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对于使用免费版在线会议平台的人来说,由于实际市场价格等于

零,WTP本身即为其消费者剩余价值。

本研究遵循这一经济学逻辑从对比中日两国在线会议的使用状况出发,分析了两国在线会议

的使用群体、使用行为、选择因素以及总体的普及度;在此基础上,对在线会议平台所衍生出的消

费者剩余价值进行了推算。据我们所知,对在线会议平台的整体研究在日本和中国均属首次,对其

衍生的消费者剩余价值推算也尚无先例参照。此次研究洞察,将会对理解在线会议平台的使用现

状、发展趋势以及平台的价值测算方法提供一定的参考。最后,我们对协助本次调查的中日两国民

众及全力支持本次研究的双方研究部门的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2021年9月

¹Lewis Keegan. Video Conferencing Statistics (All you need to know!). https://skillscouter.com/video-conferencing-statis-
tics/, 2021-07-15.
Jay Peters. Google’s Meet teleconferencing service now adding about 3 million users per day. https://www.thev-
erge.com/2020/4/28/21240434/google-meet-three-million-users-per-day-pichai-earnings, 2020-04-28.
Jared Spataro. Remote work trend report: meetings.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micro-
soft-365/blog/2020/04/09/remote-work-trend-report-meetings/?wt.mc_id=AID2409697_QSG_SCL_424041&ocid=AID240
9697_QSG_SCL_424041, 2020-04-09.
David Curry. Microsoft Teams Revenue and Usage Statistics (2021). https://www.businessofapps.com/data/micro-
soft-teams-statistics/, 2021-05-05.

01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摘要 ABSTRACT
一、基础数据

从年龄结构看,中国在线会议产品用户群体更年轻。日本在线会议平台40岁以下的用户占比接

近五成(46.7%),低于中国的占比90.7%;从性别分布看,中国的在线会议用户群体性别比例更

均衡。日本的男性用户占比67.7%,规模是女性用户的2.1倍,而中国男女比例基本为1:1。

从行业类型看,不同行业企业的员工使用在线会议平台的比例相差较大,中国的信息传输业在办

公中使用在线会议平台的比例最高,为92.31%;住宿和餐饮业最低,使用比例仅有52.17%。

从企业规模看,中国大、中型企业的在线会议渗透率分别为73.34%和79.51%,明显高于小、微

型企业的69.74%和38.46%。

从使用行为看,大部分用户行为呈现低频、时长较短的特征。中日每周使用在线会议平台不超过

2次的用户分别为66.7%和73.1%,单次使用时长小于1小时的用户占比分别为48.2%和58.4%。

从使用场景看,企业内部远程会议是用户使用在线会议的首要目的,中日比例分别为60.0%和

70.9%;其次是远程培训,中日分别为46.8%和29.9%。

从疫情前后看,认为疫情前后企业的数字化有明显进展的用户中,大企业用户在日本占比最高,

而中国则是以中小企业为主。

从使用偏好看,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免费、容易操作和使用界面简洁美观是中日用户最看重的

三大因素,单项用户占比超过40%。

从使用品牌看,日本用户更依赖美系产品,Zoom和Microsoft Teams所占的市场比例达到78.4%

和43.9%;腾讯和阿里的产品则更符合中国用户习惯,旗下各自产品——腾讯会议和钉钉的使用

比例分别为49.7%和40.6%。

从付费习惯看,中国和日本的付费版用户比例分别达到29.4%和34.5%,免费版用户的付费意愿

02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普遍也较高。中国免费版用户的WTP中位数为15元/月,日本免费版用户的WTP中位数为300日

元/月(约17.7元/月)²。

二、主要结论

在线会议当下解决的仍是沟通协作的成本与效率问题。对多数用户来说,远程会议仍是用户使

用在线会议平台/软件的首要目的,中国和日本分别占比60.0%和70.9%,重度用户³不足5%。用

户侧看到的仍是一个简单的在线会议接入界面,如何突出在线会议作为连接众多应用和终端的

集成平台的价值还有待多方努力。

在线会议平台作为加速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入点的效果明显。免费版在线会议平台/软件不会

增加企业的成本压力,却能推动企业管理范式与组织形态的创新。一直以来,中小微企业因成

本性价比方面的顾虑数字化转型意愿较低;而免费在线会议平台不仅节省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成本,而且内嵌于平台之中的生态价值也为企业提供了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中日两国在线会议产品创造了一定规模的社会价值。研究团队基于在线会议平台用户WTP(中

位数)推算出在线会议产品在中日两国分别创造了约445亿元/月和259亿日元/月(约为15.3亿

元/月)的消费者剩余价值。WTP的大小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初步研究发现,使用者所在公司

或机构的数字化程度越高,其支付意愿也就越高;此外,从区域维度看,到大城市圈通勤时间越

长的地区,用户对在线会议的支付意愿金额也越高。

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在区域上的差异化反映了城市化与数字化需协同的关系。日本的四国地区

(香川县、德岛县、爱媛县、高知县)和东北地区(青森县、秋田县、岩手县、宫城县、山形县、福

岛县)的WTP较日本其他地区高。究其原因,四国地区是因为当地引进了一批IT先进企业,吸引

了大城市的IT人才到当地就业;东北地区则是因为疫情缘故当地支柱产业(农林水产业)用户的

W TP普遍较高,故而拉高了地区整体的支付意愿水平。中国的情况则是东北三省的渗透率与

WTP都相对较高,这和电商等新兴产业在当地高速发展也有一定关联。总体来看,在线会议等

数字技术和平台加速了城市群内部和外部的连通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以数据要素替代了劳动

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在提高劳动者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提升其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同时,也加速

了城市化与数字化的协同发展。

²注:本报告选用2021年7月30日的日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100日元兑换5.9013人民币)。
³这里我们将“每次开会时长大于4小时”或者“每周使用频次多于10次(即平均每天使用两次以上)”的用户定义为重度用户,下同。

03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目录

引言 引言 01

一、基础数据 02
摘要 二、主要结论 03

一、研究背景 06
二、研究方法 06
调查介绍

一、中日用户群体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较大 09
二、用户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省份,一二线城市用户超六成 12
在线会议平台的 三、用户行业差异较大,ICT行业比例最高 14
使用群体 四、在线会议用户以中型和大型企业为主 17

04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一、在线会议的使用呈现频率低但需求刚性的特点 18
在线会议平台的 二、企业内部远程会议和培训是最主要的使用场景 19
使用行为 三、中日企业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呈现差异性 22

一、免费、易操作、界面简洁是中日用户最看重的三大因素 24
二、日本在线会议品牌的使用集中度要远高于中国 26
三、疫情作用下付费用户群体初成规模 27
在线会议平台的
四、中日两国用户支付意愿与都市圈的关系呈现分化 30
选择因素 五、中日部分欠发达地区(非一线省份)用户支付意愿更高 33

一、在线会议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入点的效果明显 35
在线会议平台的 二、在线会议产品的社会价值规模可观 38
社会价值

结语..............................................................................................................41

研究团队
1、主编策划....................................................................................................42
2、撰写团队....................................................................................................42
3、支持团队....................................................................................................42

附录1 调查问卷中支付意愿相关问题的跳转流程图................................................43

附录2 在线会议平台的多元化使用场景................................................................45

05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第一章 调查介绍

一、研究背景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并在全球范围蔓延,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

响。为避免人员流动造成聚集性感染,各国纷纷出台外出及交通方面的限制措施,鼓励全民居家

办公,客观上推动了远程办公模式的迅速渗透。在线会议平台/产品逐渐成为经济活动与社会活动

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同办公、跨境电商等服务应用广泛,帮助

企业和政府突破地理空间的阻隔,通过线上的方式实现了跨区域的经济连接,激发了经济生产活力。

这些在线工具通常都具有免费使用的特征,但是目前学术界和业界关于免费数字产品的社会

价值的研究还很有限,而这类研究又是至关重要的。以在线会议平台为例,深度剖析在线会议平

台的使用群体、使用行为及其选择因素,并定量刻画在线会议平台等新型数字产品的社会经济价

值,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用户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而且有助于我们对数字经济中出现的

一系列“新现象”做出系统性的解释,并且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参考,从而

为实现加快推进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提高经济韧性等政策目标贡献力量。

二、研究方法

01、主要调查项目

本次研究的主要调查项目包括:中日两国用户使用过的在线会议平台、用户最常用的在线会议

平台、在线会议平台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在线会议平台的应用场景、选择在线会议平台时考虑

的因素、对于在线会议平台的支付和接受意愿、对于所属企业数字化发展方向和推进程度的感知。

02、抽样方法

中国、日本两国的调研分别由腾讯研究院和野村综合研究所组织实施,调查对象均为全国在

职人员。

06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中国的调 查样 本抽样方法 如下:腾 讯研 究院 按照一 线 城 市、二 线 城 市、三 线及以下城 市

15:40:45的分层标准随机抽取全国居民参与调查。调查最终获得样本数量10474个,其中在线会

议平台/软件的渗透率为69.36%。在共计7265个在线会议的用户中,3639人被询问支付意愿(即

willingness to pay,简称“WTP”),3626人被询问接受意愿(即willingness to accept,简称

“WTA”)。

日本调查样本的抽样方法如下:野村综合研究所的调查范围为日本全域,问卷中首先设置了一

个筛选型设问,而后仅由回答了工作中正在使用在线会议平台/软件的受访者继续回答问卷的正式

设问。另外,本次调查一直持续到回答完所有正式设问的受访人数达到9000人为止。结果显示,

进入到回答问卷正式设问环节的受访者比例为48%,即日本在职者中在线会议平台使用人群的比

例为48%。在9000名回答了问卷正式设问的受访者中,4500人回答了WTP相关问题,4500人回答

了WTA相关问题。

03、调查样本结构

中国的调查样本情况如下: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50.22%,女性占49.78%,与整体人

口中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调查覆盖居民的各年龄阶段,最小的受访者18岁,最大的受访者81岁,

调查对象中年轻人占比高,18~25岁、26~30岁和31~35岁三个群体的占比之和为77.16%,50岁

以上老年人在样本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小。学历上,具备高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大学本科及

以上学历群体超过半数(50.4%)。收入方面,受访者中月收入在3,000-5,000元的群体占比最高

(26.07%),其次是月收入5,000-7,000元群体和月收入7,000-10,000元群体,二者均占20%左

右。与整体人口相比,调查样本的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日本的调查样本情况如下:男性受访者占比68%,女性受访者占比32%,显示在线会议的使用

者中男性偏多。另外,受访者的年龄分布较为平均,其中30岁以下样本比例为22.6%,31~40岁为

24.1%,41~50岁为23.5%,51~60岁比例为19.8%,61岁以上的受访者也有9.9%的占比。学历分布

方面与中国的情况类似,大部分人群接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本 科及以上学历的受访者占样本的

71%。此外,收入方面的样本情况也与中国类似,即调查样本群体的收入水平高于整体人口的收入

水平。

07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值得指出的是,在中日两国进行的问卷调查均对半数的在线会议用户受访者询问了“为在线

会议平台/软件最多愿支付多少金额(WTP)”,而对剩下半数受访者询问了“最低接受多少金额的

补偿(WTA)会愿意放弃使用在线会议平台/软件”。在接下来的论述中,如无特殊说明,本报告中

的关于中日两国的图表分析均使用全部调查样本;另外,由于本调查报告只收录了WTP的推算结

果,因此关于WTP及社会价值的分析样本为全部调查样本的一半。

04、调查时间

中国:从2021年3月18日到2021年3月24日,为期一周。

日本:从2021年3月15日到2021年3月22日,为期一周。

05、调查方式

中国和日本均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

08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第二章 在线会议平台的使用群体

一、中日用户群体的年龄和性别分布差异较大

从年龄结构上看,日本在线会议平台用户年龄分布较为均匀,50岁以上的用户占比接近三成

(29.7%),而中国则是年轻一代用户居多,50岁以上用户占比不足2%。中日两国用户群体的年龄

分布差异与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以及互联网的普及历史密切相关:日本社会面临老龄化问题,老龄

劳动人口比重较高,55岁以上的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31%(日本总务省统计局《劳动力调查报

告》,2021年6月);与此同时,日本互联网起步早,互联网产业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对各年龄阶

段的用户皆有所覆盖;而中国的互联网起步较晚,不同年龄群体之间的“数字差异”较大,网民整

体更为年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1年8月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

报告》,中国40岁以下网民的占比约为53.3%;而日本这一用户群体的占比则为41.7%⁴。

除了社会年龄结构及网民年龄结构这两个主导因素外,中国年轻用户的高占比也与用户使用

习惯的年龄差异有关。在线会议平台作为新生事物,目前用户群体还以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高、

有移动办公和学习需求的年轻群体为主,譬如需要在线上课的学生和需要远程办公、远程会议的

上班族。最后,该结果也与中国的样本投放方式有关,中国采取按一、二、三线城市人口比例线上

随机投放问卷的方式采集样本。这种样本投放方式可能捕捉到更多的“80后”、
“90后”等青壮年

样本,由此可能产生低估老龄用户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的偏误。

⁴日本网民年龄结构数据来源详情请参考图 2 。

09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51岁~55岁1% 56岁~60岁0.5% 17岁以下0.2%


46岁~50岁2.2% 61岁及以上0.3%

41岁~45岁5.3%
18~25岁
7.1% 26~30岁
18岁~25岁 56~60岁 15.3%
21.3% 9.6%
36岁~40岁
11.9%

61岁以上 46~50岁
9.9% 13.1%
中国 日本

51~55岁
31岁~35岁 10.2% 36~40岁
26.9% 26岁~30岁 12.9%
30.8% 41~45岁
10.4% 31~35岁
11.2%

图1 中(左)日(右)在线会议平台用户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女性 男性
48.9%
日本 51.1%

60岁 29岁 60岁 29岁


及以上 及以下 及以上 及以下
24.1% 27.3% 25.0% 27.7%

50-59岁 30-39岁 50-59岁 30-39岁


16.3% 14.1% 14.0%
15.7%
40-49岁 40-49岁
18.7%
18.2% 17.6%

图2 日本网民性别、年龄分布⁵

⁵日本网民相关推算方法如下:日本总务省发布的《2020年通信利用动向调查》统计了分性别和年龄段的互联网使用比率(如日本20~30岁
男性的互联网使用比率为96.2%),将其与日本分性别和年龄段的实际人口(同样由日本总务省发布)相乘,从而计算出分男女及各年龄段
的网民分布。

10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10岁以下
3.3%

60岁及
以上
10~19岁
12.2%
12.3%

50~59岁
15.9%
女性 男性 AGE 20~29岁
48.8% 51.2%
17.4%
性别 年龄
40~49岁
18.7%
30~39岁
20.3%

图3 中国网民性别、年龄分布
数据来源: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从在线会议用户群体的性别分布看,中国的性别比例更为均衡。调查数据显示,中国的男性用

户比例为50.23%,男女比例接近1:1,这与中国网民男女比例及整体人口男女比例基本一致。而日

本的男性用户占比为67.7%,是女性用户的2.1倍,这或许与日本职场男女分工有一定的关联。尽管

日本已通过实施《男女雇用机会均等法》等法律来促进女性进入职场,但女性大多还是以办公室

工作等辅助性的内勤工作为主。而内勤工作往往数字化程度较低,主要依赖纸质文件,故而利用在

线会议产品进行沟通的需求低于销售等其他工作。而且内勤员工大多使用台式电脑,极少派发便

携式个人电脑,出于网络安全的考虑,日本的公司倾向于让员工用公司派发的电脑进行工作。所以

疫情爆发后,相较于男性员工,女性员工比较难切换到远程办公模式。

11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女性
32.3%
女性 男性
49.77% 中国 50.23% 日本
男性
67.7%

图4 中(左)日(右)在线会议平台用户性别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二、用户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省份,一二线城市用户超六成

在线会议产品的用户规模与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强相关。中国在线会议产品用户主要分布在经

济发达、数字化水平高的地区,这部分用户的数字素养和对远程协作办公的接受程度都相对较高,

因而对在线会议产品的需求强度更高。从省级地域看,中国用户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省份,譬如广

东(14.15%)、北 京(6.71%)、河北(6.32%)、江苏(6.32%)和上海(6.03%);此外,山东

(5.63%)、山西(4.94%)、浙江(4.71%)、河南(4.34%)和辽宁(4.21%)等省的用户比例也较为

突出。在城市级别方面,用户分布同样呈现出了相同的特征,近6成用户集中分布于数字一、二线

城市,其占比分别为21.6%和38.1%;数字三、四、五线城市用户比例显著低于发达地区,占比依次

为15.82%、12.75%和 11.74%。

12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广东 14.15%
北京 6.71%

河北 6.32%

江苏 6.32%

上海 6.03%

山东 5.63%

山西 4.94%

浙江 4.71%

河南 4.34%

辽宁 4.21%

吉林 3.43%

黑龙江 3.26%

四川 3.07%

湖南 2.96%

湖北 2.81%

福建 2.73%

安徽 2.73%

天津 2.33%

内蒙古 2.20%

广西 2.01%

陕西 1.83%

江西 1.74%

重庆 1.64%

新疆 0.92%

贵州 0.77%

云南 0.74%

甘肃 0.70%

海南 0.43%

宁夏 0.15% 全国平均水平:3.23%
青海 0.14%

西藏 0.03%

0% 2% 4% 6% 8% 10% 12% 14% 16%

图5 中国在线会议平台用户地域分布⁶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⁶说明:本次调查样本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地区)。

13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数字二线城市 38.10%

数字一线城市 21.60%

数字三线城市 15.82%

数字四线城市 12.75%

数字五线城市 11.74%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图6 中国在线会议平台用户城市层级分布⁷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三、用户行业差异较大,ICT行业比例最高

与互联网使用的整体情况一致,在线会议平台的使用存在显著的行业差异。出于远程交流协

作的需要,信息传输业(92.31%)、国际组织(91.67%)、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89.72%)的在

线会议平台的使用比例最高;其次是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水利、环

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这些行业的使用比例均高于80%;而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的使用比例最

低,仅为54.1%和52.17%,这是因为这些行业的服务场景主要在线下。

⁷城市层级划分方法参考《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指数报告 (2017)》,腾讯研究院。该方法通过对指数结果的聚类分析,将全国351个
城市按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为5个层级,即数字经济发展的一至五线城市。

14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信息传输业 92.31%
国际组织 91.67%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89.72%
金融业 85.07%
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83.4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82.09%
房地产开发经营 79.80%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77.40%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5.00%
教育 74.94%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74.42%
仓储业 73.83%
采矿业 69.64%
农、林、牧、渔业 68.81%
批发业 67.33%
卫生和社会工作 66.54%
零售业 66.03%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62.96%
物业管理 61.36%
制造业 60.94%
邮政业 58.97%
交通运输业 57.37%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56.10%
建筑业 54.10%
住宿和餐饮业 52.17%
其他未列明行业 48.11% 全行业平均水平:69.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7 中国各行业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从用户职业结构的角度看,在中国的各类职业(包括公司正式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

员、临时工等)中,在线会议平台的整体使用率接近七成,且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员工的使用(80.1%)

明显高于公司正式员工和临时工。这与近年来的“放管服”改革密切相关,数字政务发展以“让数据

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为目标。特别是疫情发生后,多个互联网平台与政府部门合作上线抗击疫情

专题,推出聚合服务入口,有效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⁸。而日本政务数字化程度整体较低,据

OECD的统计,2019年日本政务服务的在线利用率仅为7.9%,在参加调查的29个OECD成员国中处

于最低水平。据了解,日本政府对政府部门远程办公产品的安全性要求较高,因此在远程政务办公

的推进和各项部署上更为慎重,这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日本的政务数字化进程。

⁸例如全国191家公立医疗机构及近100家企业互联网医院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在线义诊疫情,缓解线下医院压力;
再如,支付宝小程序上线“智能疫情机器人”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栏,为用户提供防疫知识、智能问诊、就医指南、官方发布等信
息和线上咨询服务。

15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公务员 80.10%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公司正式员工 75.16%

临时工/合同工 47.18%

其他职业 41.67% 全职业平均水平:69.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图8 中国各职业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冰岛 80.05% 比利时 40.47%

瑞典 76.59% 匈牙利 39.03%

丹麦 74.22% 土耳其 35.53%

爱沙尼亚 73.85%
卢森堡 35.53%
芬兰 72.23%
波兰 31.39%
挪威 67.53%
葡萄牙 29.62%
法国 63.74%
希腊 27.91%
荷兰 58.32%
捷克共和国 25.04%
拉脱维亚 55.54%
德国 21.37%
爱尔兰 55.12%

斯洛文尼亚 20.70%
英国 50.90%

奥地利 47.11% 斯洛伐克共和国 17.73%

西班牙 46.61% 墨西哥 15.13%

瑞士 45.38% 意大利 14.09%

立陶宛 43.08% 日本 7.90%

0% 20% 40% 60% 80% 100% 0% 20% 40% 60% 80% 100%

图9 日本政务服务的在线利用率⁹
数据来源: OECD统计数据,2019年

9OECD统计的政务服务在线利用率是指个人在公共机关网站上填写和提交网上申请表的比例。

16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四、在线会议用户以中型和大型企业为主

在线会议的使用可以有效促进跨地区乃至跨国间的合作。从不同规模企业的协作模式看,中

型及大型企业往往业务环节更多、组织结构更复杂。此外,它们的数字基础设施也更为完善。因此

相较于小型企业,中型及大型企业对于实时沟通、信息共享的需求更为强烈,同时它们也具备更强

的实力布局远程办公产品。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中型和大型企业员工使用在线会议产品的比例最

高,分别为79.51%和73.34%;小型企业使用率位居中游,为69.74%;而微型企业在线会议平台的

使用比例最低,为38.46%。

90%
79.51%
80%
73.34%
69.74%
70%

60%

50%
38.46%
40%

30%

20%

10%

0%
微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图10 中国不同规模企业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¹⁰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10中国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请参考《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标准》,国家统计局。

17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第三章 在线会议平台的使用行为

一、在线会议的使用呈现频率低但需求刚性的特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于2021年8月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

示,2021年上半年,在线会议日均使用时长为36分钟。本研究展现了相似的调查结果:从在线会议

平台的使用频率和使用时长分布来看,中国和日本大部分使用者每周使用频次不超过2次、每次使

用时长少于1小时。其中,日本每周使用在线会议产品不超过2次的用户占比为73.1%;中国这一比

例也达到66.7%。此外,中日单次使用时长小于1小时的用户占比分别为48.2%和58.4%,与人均每

周26.9个小时的总上网时长相比,在线会议属于低频应用(数据引用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

状况统计报告》)。这和在线会议平台的产品性质有关,用户使用在线会议产品主要是在工作场合

用于线上开会以及远程沟通交流。考虑到用户日常办公的会议频率、会议时长以及用户对工作效

率和会议成果的追求,使用者每次使用在线会议的时间不会太长,且使用频率不会太高。此外,调

查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21年3月,此时中国的疫情相对稳定,企业员工大都已经返岗复工,在线会

议平台更多是作为日常办公的辅助,使用频率与时长与2020年初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回落。

另一方面,中国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3.3%的频繁使用者每周使用在线会议平台多于10次,

3.8%的重度使用者每次使用在线会议的时长超过4小时。日本的调查结果与中国类似:4.7%的用

户每周使用在线会议多于10次,2.5%的用户每次使用时长超过4小时。

16次以上, 1.7% 11~15次, 1.6% 16次以上, 2.5% 11~15次, 2.2%

6~10次 6~10次,
7.3% 7.1%

不到1次,
33.7% 不到1次,
3~5次,
3~5次, 15.1% 47.2%
22.7% 中国 日本

1~2次, 1~2次,
33.0% 25.9%

图11 中(左)日(右)用户每周使用在线会议平台次数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18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40% 50% 60%

35.2% 30min~1hr 43.4%

31.2% 1~2hr 29.2%

13.0% <30min 15.0%

12.1% 2~3hr 7.1%

4.8% 3 ~ 4hr 2.7%

2.1% 4 ~ 6hr 1.2%

1.2% >=8hr 0.7%

0.5% 6 ~ 8hr 0.6%

图12 中(左)日(右)用户每次使用在线会议平台的平均时长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二、企业内部远程会议和培训是最主要的使用场景

开会是在线会议平台的核心功能或发展起点。调查结果也印证了线上开会的刚需属性:在诸

多在线会议平台的应用场景中,
“公司内部会议”高居榜首,在中国和日本的选择比率分别为60%

和70.9%;其次是“远程培训”,在中日两国的占比分别为46.8%和29.9%。

90% 75% 60% 45% 30% 15% 0% 0% 15% 30% 45% 60% 75% 90%

60.0% 公司内部会议 70.9%

46.8% 远程培训 29.9%

16.1% 对外商务洽谈 27.2%

22.5% 远程教育 11.1%

20.3% 企业对外活动 8.5%

8.5% 其他 7.5%

16.9% 远程招聘面试 7.4%

5.2% 远程医疗 1.2%

图13 中(左)日(右)用户应用在线会议平台的主要场景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19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各在线会议平台的功能逐渐完善,使用场景也日趋多元化。在线会议从

单一产品或解决方案走向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集成平台,给企业和各类组织带来更大的价值。调查

结 果 显 示,中国 在 线 会 议平台的 各项 应 用 场 景 多元 且 呈 现 明 显 的 长 尾 特 征,包 括 远 程 教 育

(22.5%)、企业对外活动(20.3%)、远程招聘面试(16.9%)和远程医疗(5.2%)等,说明中国在

线会议与各垂直行业的应用场景融合较为充分,拓展了在线会议行业的使用边界和维度。

一方面,这得益于中国在线产品对各种应用场景的深入挖掘和对特色功能的持续开发。例如,

腾讯会议基于音视频及互动协作能力,在上课过程中借助共享屏幕、互动白板、云端录制等功能,

打通课程安排、课中互动、课后沉淀等教学全流程;钉钉推出了打卡、学生作业管理等功能,可以

很好地满足企业远程办公管理和学校远程教学管理的需求¹¹。另一方面,中国的在线会议产品,如

腾讯会议、钉钉、企业微信等均有完善的移动端软件,对使用设备的限制更少;再如,腾讯会议还

支持特定电话卡免流量使用,对网络环境的要求更低。此外,在政策层面,教育部及时启动了“停

课不停学”工作,开通中小学网络云平台方便学生居家学习,有力地推进了数字教育资源的全覆

盖、促进教育公平。根据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1年6月底,中国在线

教育用户规模为3.25亿,占网民整体的 32.1%。

与中国相比,日本在线会议平台的应用场景较为单一。除了上述两个主要目的和对外商务洽谈

(27.2%),其他应用场景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在调研中的提及率均低于15%。这主要有以下三

点原因:首先,日本学校教育本身的数字化进展并不突出。2018年OECD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中

学生在作业和课堂活动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比例仅为17.9%,低于OECD其他国家水平;其次,

由于一部分家庭没有子女专用的电脑或智能手机以及家庭宽带网络环境,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

日本大多数的中小学校在疫情中无法迅速切换到远程教育模式¹²。最后,日本应用广泛的在线会

议平台基本是国际通用的会议软件,仅服务于会议这一核心场景,并没有针对企业间协同、远程教

育等额外场景开发本土化的功能。

¹¹详情请参考附录2在线会议的多元化使用场景。
¹²事实上,由于疫情的持续,意识到紧迫性的日本文部省(相当于中国的教育部)紧急启动了面向中小学生的“GIGA School”计划。这个
2019年批准的计划,以国家给予补贴的形式,通过给日本全国的中小学生每个人派发一部电脑及完善学校网络环境等举措,希望能够促进
中小学信息通信技术教育的发展。截止于2021年3月底,已经有96.5%的地方政府完成了派发,日本文省部提前两年完成了计划。

20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丹麦 90.40%
新西兰 79.80%
澳大利亚 78.20%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76.80%
哥伦比亚 70.80%
俄罗斯 69.00%
墨西哥 68.70%
土耳其 66.60%
哈萨克斯坦 65.70%
智利 63.40%
瑞典 63.30%
立陶宛 61.80%
美国 60.10%
葡萄牙 56.80%
罗马尼亚 56.20%
冰岛 54.00%
格鲁吉亚 53.30%
以色列 51.80%
西班牙 51.40%
荷兰 51.30%
芬兰 50.70%
沙特阿拉伯 48.60%
拉脱维亚 48.30%
匈牙利 48.10%
马耳他 48.00%
斯洛伐克 47.30%
意大利 46.60%
克罗地亚 46.20%
爱沙尼亚 45.60%
保加利亚 44.20%
越南 42.80%
新加坡 42.80%
巴西 41.60%
南非共和国 38.30%
斯洛文尼亚 36.50%
法国 36.10%
捷克 35.40%
奥地利 32.90%
韩国 29.60%
比利时 28.90%
日本 17.90%

图14 日本中小学生ICT使用率¹³
数据来源:OECD统计数据,2018

¹³OECD统计的中小学生ICT使用率是指各国经常让学生在课堂中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教师比例。

21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此外,调查分析显示,在中国在线会议产品的重度用户使用场景中,公司内部会议和远程培训

的占比最高,分别为43.75%和46.88%,这与用户群整体使用场景排行一致。我们还发现在长时间

使用者(每次使用大于4小时)和频繁使用者(即每周使用大于10次)中,远程教育和企业对外活动

场景的使用比例分别为33.48%和31.25%,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5%和20.3%)。因此,有一

定证据表明,利用在线会议平台上课或开展企业对外合作的用户,更可能成为在线会议产品的重

度用户。

50% 46.88%
43.75%
45%
40%
33.48%
35% 31.25%
30% 27.68%
24.11%
25%
20% 16.52%
15%
10%
5%
0%
公司内部会议 远程培训 远程招聘面试 对外商务洽谈 企业对外活动 远程教育 远程医疗

图15 中国重度用户的使用场景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三、中日企业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呈现差异性

中日不同规模的企业员工对所属企业在疫情前后的数字化进展程度有着不同的感知。在认为

疫情前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进展的用户中,日本大企业用户所占比例最高,而中国则是中小企业占

比最高。这是一方面是因为日本中小型企业办公以纸质文件为主,另一方面出于安全性的考虑,远

程办公一般要求给员工配备电脑,由此产生的一系列数字化转型成本延缓了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进

程。与此相对,抗击疫情使得中国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意识明显增强,转型力度不断加大。

首先,在中国疫情期间数字化能力强的企业展现出较强的韧性,在危机处理、响应能力与恢复

速度上要远胜于仍处在“数字化边缘”的企业,这对中小企业形成一定示范和倒逼作用。其次,抗

击疫情过程中涌现的线上市场机会也激励着大量中小企业积极拥抱数字技术、开展数字化转型。

22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此外,国家出台政策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此背景下,国内大型互联网平台提供了一系列

便捷的数字化服务协助中小企业完成转型对接。例如在线会议产品与已有的社交软件和协同办公

软件融合程度高,这有效降低了中小企业转型过程中的资源转换成本;再如在线会议产品的移动

端使用非常方便,无需专门配置电脑等设备,进一步降低了转型门槛。与中小企业相比,大企业数

字化转型起点高、起步早,因此在疫情前就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数字化成就。根据边际效用递减的

原理,大企业在疫情前后的数字化进展不会太过突出,而有着更高灵活性的中小企业则能够发挥

更大的优势。在上述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中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障碍更少、成本更低,在抗击疫

情期间更是按下了“加速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0% 20% 40% 60% 80% 100%

数字基础设施(n=254)

在线生产和制造管理(n=318)

在线客户服务(n=761)

在线营销和广告(n=684)

在线采购/供应链管理(n=774)

在线医疗(n=483)

在线教育和培训(n=1058)

线上化办公(n=1405)

微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0% 20% 40% 60% 80% 100%

数字基础设施(n=598)

在线生产和制造管理(n=454)

在线客户服务(n=605)

在线营销和广告(n=527)

在线采购/供应链管理(n=452)

在线医疗(n=397)

在线教育和培训(n=1143)

线上化办公(n=1923)

微型 小型 中型 大型

图16 中(上)日(下)回答“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明显”的用户所在企业规模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23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第四章 在线会议平台的选择因素

一、免费、易操作、界面简洁是中日用户最看重的三大因素

调查结果显示,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用户最为看重的三个因素都是免费、容易操作和界面简

洁美观,这三个因素的用户关注占比均超过40%。这反映了影响用户选择意愿的三大维度:价格维

度、功能 维 度 和 美 感 维 度 。不 同的 是,日本 用户关 注可免 费 使 用(55 . 4%)略 高于 容 易 操 作

(52.9%),中方用户则更看重功能维度(59.4%)超过价格维度(49.1%)。随着在线会议产品功能

的不断创新、升级,用户更加关注其综合性能。免费、容易操作、界面简洁美观是最受用户关注的

基本诉求,除此之外,稳定性、安全性、丰富全面的会议功能、流畅的使用体验等都是用户对在线

会议产品个性化、差异化的潜在需求。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49.1% 免费使用 55.4%

59.4% 容易操作 52.9%

41.3% 界面简洁美观 45.3%

36.6% 安全性高 32.1%

38.3% 稳定性好 29.4%

19.8% 公司内部规定 14.2%

18.6% 很多企业使用 12.6%

20.9% 与公司内部系统融合 11.5%

34.2% 会议功能丰富全面 10.5%

26.9% 使用过程顺畅 9.0%

21.9% 与其他办公设备互通 7.5%

10.0% 知名度高 6.9%

8.1% 用户评价高 6.6%

9.8% 朋友、同事推荐 3.8%

0.2% 其他 0.5%

图17 中(左)日(右)用户选择在线会议平台时关注的因素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24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此外,不同软件用户的关注重点展现了软件本身的一些特质。例如,在中国,由于上班打卡要

求,综合协作类软件用户选择“公司规定使用”的比例(企业微信:23.9%,钉钉:26.2%)要高于在

线会议软件(腾讯会议:16.8%,Zoom:19.9%);作为在线会议软件,除了容易操作这个用户最关

注的产品特性,腾讯会议的用户关注免费使用特性的比例远高于Zoom的用户,这或许与Zoom在

中国更早终止了提供免费服务有关¹⁴;作为综合协作类软件,企业微信的用户更关注安全性,而钉

钉的用户更重视稳定性。在日本,Zoom的个人用户比率较高,用户更看重免费使用;Microsoft

Teams和思科Webex的企业和机关用户更多,出于保密性的要求,他们更关注产品的安全性。

70%

60%

50%

40%

30%

20%

10%

0%
腾讯会议(n=1,846) 钉钉(n=1,424) 企业微信(n=783) Zoom(n=251)

免费使用 界面简洁美观 容易操作 会议功能丰富全面 安全性高


与其他办公设备互通 与公司内部系统融合 稳定性好 使用过程顺畅 知名度高
很多企业使用 朋友、同事推荐 用户评价高 公司内部规定

70%

60%

50%

40%

30%

20%

10%

0%
Zoom(n=5,029) Microsoft Teams(n=2,381) Webex Meetings(n=437)

免费使用 界面简洁美观 容易操作 会议功能丰富全面 安全性高


与其他办公设备互通 与公司内部系统融合 稳定性好 使用过程顺畅 知名度高
很多企业使用 朋友、同事推荐 用户评价高 公司内部规定

图18 中(上)日(下)各主要产品用户选择主要在线会议平台时关注的因素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¹⁴ 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宣布自5月1日起,中国个人免费用户将无法再在Zoom 上主持会议,但仍可以加入会议。只有付费企业账


户和在截止日期之前升级到付费账户的个人用户才能主持会议。详情请参考:https://asia.nikkei.com/Business/Technology/Zoom-
suspends-free-service-to-individuals-in-China.

25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二、日本在线会议品牌的使用集中度要远高于中国

疫情导致的复工推迟使得多家公司采取远程办公模式,在线会议行业由此迎来转折点。政府

在线沟通、学校远程授课、医院线上诊疗、企业在线商讨等都离不开远程会议。而平台型在线会议

产品由于部署成本低、容易操作、无需专人维护等优势,在疫情期间需求激增,迅速打开市场空

间,迎来行业上升拐点。

日本在线会议行业格局比较集中,Zoom、微软、思科等美系企业在日本的在线会议市场占据

较大优势。Zoom所占的市场比例最为突出,高达78.4%;其次是Microsoft Teams,市场占有率达

到43.9%;Skype for Business、思科Webex和Google Meet的市场份额也在10%以上。这一方面

是因为在日本长期以来面向企业的通用软件市场美系产品的渗透率较高,微软和思科本来就是日

本的企业办公软件的主要供应商,占据很大的份额,Microsoft Teams和Skype等微软旗下的会

议产品与微软系的办公软件如Office、Windows等兼容性高,更便于用户使用。另一方面,这也意

味着中国互联网企业和软件产品的出海之路仍然任重而道远。

中国的在线会议行业竞争格局比较分散,本土企业的产品体验更符合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

疫情爆发之后,中国本土在线会议平台脱颖而出,凭借技术优势持续提升服务质量。腾讯会议和企

业微信的用户比例达 到49.7%和29.6%,阿里 旗下的钉钉在国内在线会 议市场的渗透率达 到

40.6%,二者成为国内企业实现远程会议的首要选择。

26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0% 10% 20% 30% 40% 50% 60% 70% 0% 20% 40% 60% 80% 100%

腾讯会议 49.7% Zoom 78.4%

钉钉 Dingtalk 40.6% Microsoft


43.9%
Teams
企业微信 29.6% Skype for
Business 16.0%
Zoom 12.5%
思科Webex 15.6%
华为云会议 9.2%
Google Meet 11.5%
其他 6.6%
Skype Meet
7.0%
全时云会议 6.5% Now

中国移动云视讯 6.4% LINE Works 6.3%

思科 Webex 6.1% Messenger


Rooms 3.4%

好视通 5.3%
企业微信 1.8%

小鱼易连 5.2%
腾讯会议 1.6%
会畅通讯 4.6%
钉钉 DingTalk 1.4%
Microsoft
4.4%
Teams
Gensee 华为云会议 1.4%
4.4%
展视互动

亿联网络 3.6% 其他 1.3%

飞书 Lark 3.0% 飞书Lark 1.0%

图19 中(左)日(右)用户使用过的在线会议平台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三、疫情作用下付费用户群体初成规模

2020年2月,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国家政策倡导居家办公学习、减少聚会的情况下,各在线

会议厂商纷纷推出视讯产品或企业协作产品的免费使用计划,推动了用户远程会议习惯的培养。

后疫情时期的调查显示,在免费版存在的情况下,中国和日本的付费版用户比例分别达到29.4%和

34.5%。这说明在线会议产品的用户量保持平稳发展态势且用户付费意愿整体预期良好,疫情对

市场的培育作用明显。

27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两者都用
12.9%
付费版
29.4%

付费版
中国 21.6% 日本

免费版
免费版
70.6%
65.4%

图20 中(左)日(右)用户使用在线会议平台版本分布¹⁵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0 100 200 300 400 500

付费版 450

免费版 1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免费版 300

付费版 1250

两者都用 1250

图21 中(上)日(下)不同版本的在线会议平台WTP统计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相较于付费版用户,免费版用户的支付意愿需要更长的培育周期。在中国,免费版用户的WTP

中位数为15元/月,低于付费版用户的450元/月。日本的情况类似,免费版用户的WTP中位数为

300日元/月(约17.7元/月),低于付费版用户的1250日元/月(约73.8元/月)。在中国主流的在线

¹⁵ 注:在日本的调研问卷中还给出了“两者都用”的选项,即用户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灵活运用免费版、付费版两个版本。

28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会议产品中,主打软件研发类企业推出的产品(如腾讯会议、企业微信、Zoom、钉钉、Microsoft

Teams),用户对它们的支付意愿远远低于对那些兼做硬件制造的企业所推出的会议产品(如思

科Webex、华为云会议)。这或许是因为兼做硬件制造的企业(通常也是传统通信厂商)在提供在

线会议服务时,往往也配套相应的硬件设备。与中国不同,日本的几个主流在线会议产品的WTP区

别不大,而且有趣的是,中日两国的用户对于Zoom的支付意愿十分接近。

在线会议产品 WTP均值 WTP中位数 样本数量


(元/月) (元/月)

腾讯会议 293.5 20 875

钉钉 218.6 10 696

企业微信 194.3 10 397

Zoom 495.4 62.5 116

全时云会议 1054.6 650 83

思科Webex 1131.1 850 78

华为云会议 741.4 375 64

其他在线会议软件 99.0 3.5 137

表1 不同在线会议产品的WTP均值和中位数:基于中国的调查结果¹⁶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在线会议产品 WTP均值 WTP中位数 样本数量


(日元/月) (日元/月)

Zoom 3635.79 750 5029

Microsoft Teams 3388.1 750 2381

思科Webex 4241.73 750 437

Skype Meet Now 9195.08 1250 130

Skype for Business 2908.6 750 343

Google Meet 3393.29 750 353

Messenger Rooms 19638.2 6750 45

LINE Works 4930.42 750 141

表1 不同在线会议产品的WTP均值和中位数:基于日本的调查结果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¹⁶表 1 和表 2 只展示样本数量最多的8个在线会议产品的估值情况。

29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四、中日两国用户支付意愿与都市圈的关系呈现分化

调查显示,用户整体对在线会议产品均表现出较高的支付意愿。中国用户WTP的中位数为75

元/月,日本为750日元/月(约44.3元/月)。在中国WTP小于50元/月的用户最多,其次是200~250

元/月、400~500元/月;日本的调查展现了相似的结果,500日元/月(约29.5元/月)以下的回答者

最多,其次是1000~1500日元/月(59.0~88.5元/月)、500~1000日元/月(29.5~59.0元/月)。

1800
中位数: 75元/月
1600 少于50元/月 最低价: 0元/月
最高价: 10000000000元/月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50-100元/月 200-250元/月 400-500元/月
200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00 不足500日元/月
中位数: 750日元/月
1750 最低价: 0日元/月
最高价: 100000日元/月
1500
1250
1000
750 1000-1500日元/月
500 500-1000日元/月
250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图22 中(上)日(下)在线会议平台的WTP分布¹⁷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¹⁷注:图中的横坐标为WTP金额区间,纵坐标为用户数量。在中方的图表中,横坐标的1-16分别代表[0, 50], (50, 100], (100, 150], (150,


200], (200, 250], (250, 300], (300, 350], (350, 400], (400, 500], (500, 600], (600, 700], (700, 800], (800, 1000], (1000, 1400],
(1400, 2000], (2000, 3000]。在日方的图表中,1-47代表从0开始的500等间隔区间,即[0, 500), [500, 1000) , [1000, 1500)等。

30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从中国的调研数据结果看,大型都市圈的支付意愿高于其他地区。从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分

析,这可能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首先,都市圈中的城市经济、社会往来更加密切,远程沟通的需要

提升了用户对在线会议产品的需求。其次,对于在超一线或一线城市(都市圈核心城市)工作的用

户,出于房价的考虑,可能会选择居住在城市郊区或者相邻城市,职住分离使得用户的通勤时间变

长,使用在线会议产品带来的效用更加明显,因此都市圈周边城市用户的WTP比核心城市更高。

此外,如数字中国指数热力图所示,城市群是中国数字化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受经济发达、数字化

基础夯实和国家利好政策等因素影响,城市群居民数字素养更高,相对的支付意愿也更高。另一方

面,日方的调查数据显示出与中方不同的结果。日本以东京、大阪为代表的都市圈形成较早,都市

圈内的城际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核心城市周边地区的通勤十分便利,因此日本的东京或大阪

圈内周边城市的WTP和核心城市相近。此外,根据本次调研,日本的在线会议产品的使用者中大

约有40%回答自己不能进行远程办公,是在公司使用在线会议产品。这也侧面说明了日本有相当

一部分在线会议产品的使用者并不能节省往来公司的通勤费用和通勤时间。

图23 中国各城市在线会议平台的WTP中位数热力图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31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图24 数字中国指数热力图
数据来源:《2020数字中国指数报告》,腾讯研究院、腾讯云

北海道
750日元/月

东北
1, 250日元/月
中部
750日元/月

大阪都市圈(不包括大阪府)
750日元/月
东京都市圈(不包括东京)
中国 750日元/月
750日元/月

九州・冲绳 东京
750日元/月 750日元/月
大阪府
750日元/月
四国
1, 250日元/月

图25 日本分地域在线会议平台的WTP中位数分布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32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五、中日部分欠发达地区(非一线省份)用户支付意愿更高

中国不同区域的支付意愿对比显示,北方地区的WTP估值整体高于南方,东西部地区则相对

平衡。从省份来看,吉林省(450元/月)、山西省(375元/月)、辽宁省(375元/月)和黑龙江省

(250元/月)等一些非一线省份的用户支付意愿是最高的。根据研究团队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这

些支付意愿高的非一线省份拥有以下共性特征:

(1)使用付费版在线会议产品的用户比例更高,用户的付费习惯得到更早的培养;

(2)跨国企业和集团型企业占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在疫情爆发之前,国内国际差旅的频率皆

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企业员工对跨区域交流协作的需求更为旺盛;

(3)产业结构以能源和重工业为主,且国企的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些企业出于安全性的考

虑,更可能选择传统通信厂商提供的在线会议产品,而这些产品往往同时配套硬件设备,因此整

体价格更高;

(4)员工每周平均通勤时间更长,通勤的机会成本更高。

综合上述因素,部分欠发达地区(非一线省份)的用户对在线会议产品的需求强度更高,因此

愿意为之支付的金额(即WTP)也就更高。

在日本同样呈现出与中国类似的情况。四国地区(香川县、德岛县、爱媛县、高知县)和东北地

区(青森县、秋田县、岩手县、宫城县、山形县、福岛县)等地方性城市的WTP较日本其他地区高。

具体来说,日本的东北地区和四国地区的WTP为1,250日元/月,虽然这两个地区的远程办公比例

低于其他地区,但它们对在线会议产品的支付意愿金额仍较高。可能的原因如下:近年四国地区成

功引进了一批IT企业落户,并以其先进的网络基础设施、温暖的气候、丰富的自然资源及压力较小

的生活模式吸引了想远离大城市工作的IT人才。对于这些人而言,在线会议产品的价值是非常高

的,因此这部分用户的WTP估值可能会拉高四国地区整体的WTP估值水平。另外,我们认为东北

地区WTP较高的原因在于行业分布的偏倚。东北地区是日本农林水产业蓬勃发展的地区,因此本

次调查的受访者的行业分布也受其影响有所偏倚。调查结果显示,在全日本使用在线会议产品的

受访者中只有0.7%在从事农林水产业,而在东北地区回答在使用在线会议产品的受访者中有

4.2%在从事农林水产业。事实上,根据我们这次在日本的调研结果,日本农林水产业在疫情前后

的数字化转型进展比其他行业更为突出,这也是WTP在东北地区得以提升的原因之一。关于这一

点我们在后续的分行业WTP分析中会做出详细的阐释。

33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图26 中国各省份WTP中位数分段设色图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图27 中国各省份通勤时间分段设色图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34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第五章 在线会议平台的社会价值
一、在线会议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切入点的效果明显

抗击疫情的“战斗“提升了大众对数字化转型的预期,实现了企业“从分歧到共识”的转变。

疫情的突发性和产生的严峻冲击,倒逼企业深入思考和尝试数字化转型。为避免人员流动造成聚

集性感染,各国纷纷出台外出及交通方面的限制措施,基于远程办公的协调和沟通成为企业复工

复产的首选,企业更充分地认识到数字化转型已迫在眉睫。在中国超过6成(66.9%)的用户认为

疫情对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起到了推动作用,其中14.3%的受访者认为相较疫情之前,疫情后企业

的数字化进程有突破性进展(数字化水平增加50%以上),仅有3.8%的在线会议平台用户认为疫

情阻碍了企业的数字化进程。在日本我们也发现了高度类似的结果:针对用户疫情前后线上化办

公进展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21.4%的受访者认为“有突破性进展(增加50%以上)”,与之相比回

答“有大幅倒退(减少50%以上)”的受访者仅占0.3%。由此可见,在疫情的催化作用下,中日两国

用户都通过在线会议产品进行数字化连接与协作,完成了远程办公的初体验。而且,有一定证据

表明,在线会议使用比例越高的区域,相较于疫情以前,用户将会对疫情后的企业数字化进程给出

更高的评价。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企业以在线会议的使用和推广作为切入点开展数字化转型,能

够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

有一定程度
的倒退0.9% 有大幅倒退
略有倒退 有大幅倒退 有一定程度 0.3%
2.3% 0.6% 的倒退0.3%
略有倒退
有突破性 0.7% 不符合
进展 10.7% 有突破性
14.3% 进展
21.4%

基本持平
29.3%
基本持平
中国 有很大进展 23.1% 日本
21.7%

有很大进展
21.4%

有一定程度 有一定程度
的进展 的进展
30.9% 22.1%

图28 中(左)日(右)在线会议平台用户对所属企业在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程度的感知¹⁸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¹⁸关于在线会议平台用户对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的感知,我们给出的选项包括:1)“有突破性进展(增加50%以上)”;2)“有很大进展
(增加20%-50%)”;3)“有一定程度的进展(增加20%以内)”;4)“基本持平”;5)“略有倒退(减少20%以内)”;6)“有一定程度的倒
退(减少20%-50%)”;7)“有大幅倒退(减少50%以上)”。在图29 、表 3 和表 4 关于用户对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程度的打分计算中,我
们对选项1)“有突破性进展”到7)“有大幅倒退”分别赋值+3、+2、+1、0、-1、-2、-3,并由此得到各省的数字化转型进展整体得分情况
(图 29)及各行业不同数字化转型场景(如线上办公、在线教育和培训等)的平均得分情况(表 3 和表 4 )。

35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600

500
对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程度的打分

400

300

200

100

0
40% 45% 50% 55% 60% 65% 70% 75% 80% 85% 90%

在线会议使用比例

图29 中国各省份疫情前后数字化进展程度与在线会议平台使用比例的关系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大部分行业正积极寻找技术应变之道,加速数字化转型整体预期的形成。中国的调查结果显

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数字化程度高、对劳动力依赖低的行业受到的冲击更小,这使得一些较为

传统的行业也深刻认识到了数字化的价值,并按下了转型的加速键。从各个行业用户对疫情前后

企业数字进展的打分来看,在疫情期间逆势增长的新兴行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业

等)和对远程交流沟通有旺盛需求的国际组织对在线会议平台的认可度较高。此外,采矿业,电

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仓储业,批发业和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在疫情前后的数字化

转型进展也较为突出。

36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疫情前后行业数
线上化办公 在线教育和培训 在线医疗 在线采购和供应链管理 在线营销和广告 在线客户服务 在线生产和制造管理 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施
字化进展打分
电力、热力、燃气及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
采矿业 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 农、林、牧、渔业 采矿业 采矿业 批发业
2.08 2.63 2.14 2.42 2.19 2.07 水生产和供应业 2.02 他服务业 2.40 2.50
(n=118) (n=61) (n=61) (n=200) (n=118) (n=118) (n=230)
(n=879) (n=153)

电力、热力、
农、林、牧、渔 电力、热力、燃气 公共管理、社会保 电力、热力、燃气及
燃气及水生 采矿业 批发业 采矿业 批发业
2.06 业 2.08 2.13 2.26 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04 障和社会组织 1.98 2.00 2.21 水生产和供应业 2.23
产和供应业 (n=118) (n=230) (n=118) (n=230)
(n=200) (n=879) (n=543) (n=879)
(n=879)

电力、热力、燃
电力、热力、燃气及
仓储业 气及水生产和供 批发业 仓储业 仓储业 仓储业 住宿和餐饮业 采矿业
1.95 2.07 2.12 2.22 1.97 1.96 1.91 水生产和供应业 2.03 2.00
(n=394) 应业 (n=230) (n=394) (n=394) (n=394) (n=204) (n=118)
(n=879)
(n=879)
电力、热力、燃气
批发业 采矿业 物业管理 批发业 卫生和社会工作 卫生和社会工作 农、林、牧、渔业 邮政业
1.92 1.97 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10 2.21 1.95 1.95 1.91 2.00 2.00
(n=230) (n=118) (n=168) (n=230) (n=502) (n=502) (n=200) (n=70)
(n=879)
农、林、牧、 电力、热力、燃气
仓储业 仓储业 采矿业 交通运输业 教育 采矿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
渔业 1.89 1.86 2.00 2.16 1.92 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1.93 1.90 2.00 2.00
(n=394) (n=394) (n=118) (n=352) (n=699) (n=118) (n=184)
(n=200) (n=879)
租赁和商务 电力、热力、燃气 居民服务、修理和其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邮政业 房地产开发经营 卫生和社会工作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仓储业
服务业 1.82 1.85 2.00 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14 1.85 1.83 他服务业 1.83 业 2.00 1.90
(n=70) (n=184) (n=502) (n=155) (n=394)
(n=155) (n=879) (n=153) (n=227)

水利、环境
文化、体育和娱乐 文化、体育和娱乐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和公共设施 批发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制造业 仓储业
1.82 1.82 1.96 业 2.14 业 1.78 1.82 1.82 施管理业 2.00 施管理业 1.89
管理业 (n=230) (n=155) (n=1,763) (n=394)
(n=455) (n=455) (n=168) (n=168)
(n=168)

租赁和商务服务 水利、环境和公共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


信息传输业 邮政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住宿和餐饮业 仓储业
1.80 业 1.80 1.92 2.13 1.77 设施管理业 1.82 施管理业 1.82 1.93 业 1.83
(n=1,066) (n=70) (n=155) (n=204) (n=394)
(n=155) (n=168) (n=168) (n=227)
住宿和餐饮 水利、环境和公 文化、体育和娱乐
交通运输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信息传输业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教育 信息传输业
业 1.76 共设施管理业 1.79 业 1.88 2.07 1.75 1.80 1.79 1.92 1.83
(n=352) (n=155) (n=1,066) (n=155) (n=699) (n=1,066)
(n=204) (n=168) (n=455)
房地产开发 居民服务、修理和
信息传输业 物业管理 信息传输业 批发业 信息传输业 住宿和餐饮业 教育
经营 1.74 1.79 1.88 2.06 其他服务业 1.75 1.73 1.75 1.77 1.81
(n=1,066) (n=168) (n=1,066) (n=230) (n=1,066) (n=204) (n=699)
(n=184) (n=153)
水利、环境和公共
制造业 住宿和餐饮业 信息传输业 信息传输业 其他未列明行业 交通运输业 信息传输业 制造业
1.74 1.74 1.81 设施管理业 2.06 1.74 1.72 1.73 1.75 1.79
(n=1,763) (n=204) (n=1,066) (n=1,066) (n=332) (n=352) (n=1,066) (n=1,763)
(n=168)
文化、体育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 公共管理、社会保障
制造业 农、林、牧、渔业 金融业 物业管理 邮政业 零售业
和娱乐业 1.74 1.69 1.81 2.03 1.73 务业 1.72 1.73 和社会组织 1.73 1.78
(n=1,763) (n=200) (n=602) (n=168) (n=70) (n=654)
(n=455) (n=227) (n=543)

表3 中国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情况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在日本的调研结果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共性特征。从日本分行业的趋势来看,与疫情期间生

活必需品供应密切相关的电力、燃气、供水、供暖和农林水产等行业,其线上化发展速度较快。这

些行业无论是线上化办公、在线客户服务、在线采购还是供应链管理等的数字化转型进展都非常

显著。另外,一直以来主要在线下为客户提供服务的金融、保险行业在远程办公和客户服务等领域

的线上化发展势头也十分强劲¹⁹。

疫情前后行业
在线采购和供应链管 云计算等数字基础设
数字化进展打 线上化办公 在线教育和培训 在线医疗 在线营销和广告 在线客户服务 在线生产和制造管理
理 施

农业,林
农业,林业, 农业,林业,渔 农业,林业,渔 农业,林业,渔 农业,林业,渔 农业,林业,渔 农业,林业,渔 农业,林业,渔
业,渔业 1.73 2.13 1.88 1.63 1.63 1.68 1.63 1.49 1.80
渔业(n=63) 业(n=63) 业(n=63) 业(n=63) 业(n=63) 业(n=63) 业(n=63) 业(n=63)
(n=63)
电,煤气
电,煤气天然
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电,煤气天然气,
1.26 气,水,供热 1.80 1.47 1.02 1.16 1.19 1.12 1.05 1.16
水,供热 水,供热(n=201) 水,供热(n=201) 水,供热(n=201) 水,供热(n=201) 水,供热(n=201) 水,供热(n=201) 水,供热(n=201)
(n=201)
(n=201)

金融・保险 信息通讯 矿业・建筑业 矿业・建筑业 矿业・建筑业 矿业・建筑业


0.97 1.76 科研机构(n=85) 1.42 0.74 0.79 0.78 金融・保险(n=567) 1.00 0.75 金融・保险(n=567) 1.00
(n=567) (n=1038) (n=414) (n=414) (n=414) (n=414)

信息通讯 金融・保险 矿业・建筑业


0.96 制造业(n=1976) 1.59 1.30 医疗・福利(n=721) 0.61 运输业(n=290) 0.76 其他(n=258) 0.76 科研机构(n=85) 0.94 运输业(n=290) 0.70 0.93
(n=1038) (n=567) (n=414)

矿业・建筑 金融・保险 信息通讯


0.95 1.55 1.26 餐饮・住宿(n=116) 0.60 科研机构(n=85) 0.68 金融・保险(n=567) 0.75 其他(n=258) 0.86 信息通讯(n=1038) 0.67 信息通讯(n=1038) 0.90
业(n=414) (n=567) (n=1038)
科研机构 教育・学习支援 矿业・建筑业
0.93 科研机构(n=85) 1.51 1.24 运输业(n=290) 0.58 信息通讯(n=1038) 0.65 信息通讯(n=1038) 0.74 0.84 金融・保险(n=567) 0.65 运输业(n=290) 0.86
(n=85) (n=572) (n=414)
运输业 矿业・建筑业 其他服务业 其他服务业
0.87 1.48 制造业(n=1976) 1.17 0.56 金融・保险(n=567) 0.64 运输业(n=290) 0.70 信息通讯(n=1038) 0.80 0.65 科研机构(n=85) 0.85
(n=290) (n=414) (n=1333) (n=1333)
制造业 矿业・建筑业 其他服务业 其他服务业
0.84 运输业(n=290) 1.40 1.16 科研机构(n=85) 0.55 餐饮・住宿(n=116) 0.62 0.68 0.75 科研机构(n=85) 0.61 其他(n=258) 0.79
(n=1976) (n=414) (n=1333) (n=1333)
其他服务 其他服务业 教育・学习支援
0.81 1.33 运输业(n=290) 1.12 信息通讯(n=1038) 0.54 制造业(n=1976) 0.62 制造业(n=1976) 0.68 0.74 其他(n=258) 0.60 制造业(n=1976) 0.78
业(n=1333) (n=1333) (n=572)
其他 批发・零售 批发・零售 其他服务业 其他服务业
0.80 1.33 1.11 金融・保险(n=567) 0.53 0.61 科研机构(n=85) 0.63 运输业(n=290) 0.72 餐饮・住宿(n=116) 0.60 0.75
(n=258) (n=726) (n=726) (n=1333) (n=1333)
批发・零售 房地产业 其他服务业
0.77 1.29 1.03 房地产业(n=242) 0.53 批发・零售(n=726) 0.57 批发・零售(n=726) 0.61 制造业(n=1976) 0.70 房地产业(n=242) 0.57 房地产业(n=242) 0.74
(n=726) (n=242) (n=1333)
房地产业
0.75 其他(n=258) 1.21 其他(n=258) 0.98 批发・零售(n=726) 0.52 房地产业(n=242) 0.57 餐饮・住宿(n=116) 0.60 批发・零售(n=726) 0.67 制造业(n=1976) 0.56 批发・零售(n=726) 0.68
(n=242)
教育・学习
政府机关 教育・学习支援
支援 0.74 1.14 政府机关(n=398) 0.98 0.50 其他(n=258) 0.53 房地产业(n=242) 0.58 房地产业(n=242) 0.60 批发・零售(n=726) 0.54 餐饮・住宿(n=116) 0.66
(n=398) (n=572)
(n=572)
餐饮・住宿 教育・学习支援 教育・学习支援 教育・学习支援
0.69 1.07 房地产业(n=242) 0.97 制造业(n=1976) 0.50 医疗・福利(n=721) 0.46 0.53 餐饮・住宿(n=116) 0.60 政府机关(n=398) 0.50 0.65
(n=116) (n=572) (n=572) (n=572)
政府机关 餐饮・住宿 医疗・福利
0.66 1.03 0.92 政府机关(n=398) 0.47 政府机关(n=398) 0.44 政府机关(n=398) 0.48 医疗・福利(n=721) 0.50 医疗・福利(n=721) 0.43 政府机关(n=398) 0.60
(n=398) (n=116) (n=721)
医疗・福利 医疗・福利 餐饮・住宿 教育・学习支援 教育・学习支援
0.59 0.77 0.84 其他(n=258) 0.45 0.44 医疗・福利(n=721) 0.46 政府机关(n=398) 0.49 0.42 医疗・福利(n=721) 0.52
(n=721) (n=721) (n=116) (n=572) (n=572)

表4 日本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情况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¹⁹此处需注意的是,在中国和日本回答网络化进展程度提问的受访者均局限于在线会议平台的用户。换言之,能够使用在线会议平台的企业
很可能在线上办公方面已达到行业平均水平以上,所以出现高估的偏误。比如,统计结果显示农林水产行业的线上发展十分突出,并非因为
农林水产整个行业的线上化水平较高,而更应理解为是那些已有能力使用在线会议平台的先进农林水产企业的线上化发展进步显著。

37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最后,我们还发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日本,数字化程度更高的企业,员工对于远程办公的接

受意愿也都更高。从回答者所属公司数字化水平的角度看WTP的中位数,中国和日本都呈现了明

显的正相关。日本回答数字化程度“先进“和”非常先进“的企业员工其WTP为1,250日元/月,远

高于回答所在企业数字化程度”非常落后“的企业员工(300日元/月);中国的调查结果也高度类

似,回答所在企业数字化程度”先进“和”非常先进“的企业员工WTP为325元/月,是回答“不是

很先进”或“非常落后”的用户(10元/月)的30倍。

1000 800 600 400 200 0 0 500 1000 1500 2000

125 非常先进(前20%) 1250

450 相当先进 1250


(前20%-40%)

30 正常(平均水平) 750

不是很先进
10 750
(后20%-40%)

10 非常落后(后20%) 300

0 不好说 0

图30 从在线会议平台用户所属企业的数字化程度看WTP的中位数:中(左)日(右)
数据来源: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

二、在线会议产品的社会价值规模可观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大爆发使得远物理距离办公与生活成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大众的普遍

选择。在线会议产品因此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转的刚需,它在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共享平台、协

同办公、跨境电商等多个领域应用广泛,帮助企业和政府突破了地理空间阻隔,并通过线上的方式

实现了跨区域连接,激发了社会的经济生产活力。然而,对于在线会议平台的社会经济价值尚缺乏

行之有效的量化评估体系。

38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本研究利用意愿调查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从消费者剩余价值的

角度出发,对在线会议产品的社会经济贡献进行估算。调查采用网络问卷调研的方式,在假想市

场的情况下,以约半数的受访者为对象,直接询问其对于在线会议平台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简称“WTP”),并询问另一半的受访者的接受意愿金额(willingness to accept,简称

“WTA”)。本次调查仅抽取WTP的回答结果作为在线会议产品的消费者福利价值。调查中针对

支付意愿相关问题的设置,在设计好调查问卷后,我们在网上进行了预调查,中方以预调查的WTP

中位数400元/月作为正式问卷二分式问题的初始值,而日方参考了预调查的回答结果将初始值设

定为5,000日元/月,并对调查问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更正和补充,以求建立严谨科学的

评估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用户W TP的中位数为75元/月,比中国Office办公软件的官方订阅价格

(约33.2元/月,2021年8月)高,相当于同期国内人均月收入的2.8%²⁰;日本用户WTP的中位数为

750日元/月(约44.3元/月),略低于日本微软办公软件Microsoft 365面向个人的订阅价格1082日

元/月(2021年8月官网价格)。基于各地用户对在线会议平台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即WTP),我们可

以估算出在线会议平台在该地所产生消费者剩余价值,并进一步加总得到全国总价值,即:∑ jWTP

中位数 j X 就业人员数 j X 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 j²¹。

中方利用在线会议平台用户WTP中位数推算出在线会议产品为中国创造约445亿的消费者剩

余价值。日本用WTP中位数推算出的在线会议平台所创造的消费者剩余价值为259亿日元/月(约

为15.3亿元/月),约为中国3.4%。日本国内就业员工人数为 6,716万人,占中国7亿5000万员工人

数 的 9 %,因 此 从 单个 就 业个 体 的 观 点 来 看,中国 的 人 均 消 费 者 剩 余 价 值 约为日本 的 2 . 6 倍

(9%/3.4%=2.6)。

最后,中方在问卷中还调查了各地用户因使用在线会议平台所节省的通勤时间,并结合用户的

个人月收入及该地用户数量推算出了在线会议平台通过这一渠道为该地创造的价值,进而加总得

到全国总价值,即:∑ j平均节约通勤时间j X 平均月收入j X 就业人员数j X 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j。

²⁰国家统计局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2,189元/年。
²¹数据来源:(1)WTP中位数:由本次调研得到;(2) 就业人员数:中国2020年就业人员总数来源于国家统计局数据;日本2020年雇佣员工
数来源于日本总务省统计局的劳动力调查;(3)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由本次调研得到,其中,中国各省的在线会议平台使用率通过调查问
卷中该省在线会议用户占该省样本总数的比例进行计算;日本由于没有都道府县别的利用率数据,全国的利用率(48.3%)适用于所有地区。

39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计算结果显示,在线会议平台为全国用户节约的总通勤时间价值约为4,951亿,这一结果高于

基于WTP计算而得的消费者剩余价值。换言之,当我们进一步考虑在线会议平台对通勤时间成本

的替代作用时,在线会议平台的社会经济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放大。但同时需要注意到的是,这种

放大效应尚不能被完全捕捉,这是因为大量用户是在需要到公司上班进行现场办公的情况下使用

的在线会议产品。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在线会议产品使用者并不能节省往来公司的通勤费用和通勤

时间。

综合以上结论和中日202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数据,我们计算了在线会议平台产出的消费者剩

余占两国实际GDP的比重。根据中国在线会议产品用户的支付意愿调查(即WTP)得到的全国消

费者剩余价值为444.9亿元/月,相当于同期国内GDP的5.85‰。在线会议平台在日本产生的消费

者剩余为15.3亿元/月,占2020年日本GDP的比重为0.59‰,在规模和比重上均低于中方。此外,

与基于消费者的支付意愿(即WTP)计算的消费者剩余价值相比,基于节约的通勤时间计算出来

的价值更高,为4,590.8亿元/月,占2020年中国GDP的6.51%。

基于支付意愿(即WTP)推算的 基于通勤时间推
消费者剩余价值 算的经济价值

中国 日本 中国

价值(亿元/月) 444.9 15.3 4,950.8

占实际GDP的比重 5.85‰ 0.59‰ 6.51%

表5 在线会议平台的经济价值与其占实际GDP比重(中国、日本)
数据来源:(1)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联合调查,腾讯研究院、野村综合研究所;(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2020年

40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结语 CONCLUSION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以Zoom、腾讯会议为代表的便捷、可免费使用的在线会议平台/软件与

远程办公得到大范围的普及。本次中日共同调查显示两国对在线会议的认知、使用群体、使用场

景、普及程度尚存在较大差异。例如日本女性使用在线会议的比例大幅低于男性,表现出工作方式

中的“性别差异”,而且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使用在线会议的进程比较落后,表现出数字应用

中的“规模差异”;而中国用户群体呈现年轻化、性别均衡化趋势,地域上更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

和人口大省,企业规模上更集中在中小企业。

上述差异跟中日两国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按照日式的工作方法,远程办公时公司难以进

行劳务管理、管理人员担心沟通交流不畅,这导致企业对导入数字化转型软硬件设施积极性较

低。此外,传统人事评价制度的制约、数据使用安全问题的考虑、导入成本较高等也都是阻碍数字

化转型的因素。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面向个人及中小企业免费开放具有协同办公功能的在线会

议平台/软件,使得社会整体的数字化转型在疫情前后有了明显进展。

在疫情下半场,我们看到在线会议平台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早已超出了办公、会议等使用场

景和边界,与医疗、教育、电商、游戏、会展等更多产业融合衍生出新的使用场景和组织形态。可以

预见,未来在线会议平台作为数字空间的连接器,将激发更多经济和创新活力。但这些商品和服

务的价值在现行的经济价值统计体系中却无从体现,这被称为“索洛悖论”现象(也称“生产率悖

论”²²)。缺少有效方法去捕获新兴数字产品的价值,导致无法对数字经济中的新现象、新业务做

出系统性的解释,也较难为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更具针对性的路径参考。本研究利用意愿调

查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从消费者剩余价值的角度出发,对在线会议

平台的社会贡献进行估算。即在假想市场的情况下,以约半数的受访者为对象直接询问其对于在

线会议平台的支付意愿(willingness to pay,简称“WTP”),并以此回答结果作为在线会议产品

的消费者福利价值。基于在线会议平台用户WTP(中位数)推算出中国在线会议产品将带来约445

亿元/月的社会价值,日本用WTP(中位数)推算出的在线会议产品所衍生的消费者剩余价值也达

到了259亿日元/月(约为15.3亿元/月)。通过本次研究,在线会议平台所衍生出的消费者剩余价

值首次得以明确。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科学衡量数字经济的价值提供一种可能的路径参考。

²²198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Robert Solow发布了一个著名论断:“We see the computer age everywhere except in the Produc-
tivity Statistics”。

41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研究团队 RESEARCH TEAM

/ 主编策划
腾讯研究院 野村综合研究所

刘 琼 产经研究中心 主任 森 健 未来创发中心全球产业・经营研究室 室长

白惠天 产经研究中心 研究员、博士后 李智慧 未来创发中心全球产业・经营研究室 资深顾问

/撰写团队
腾讯研究院 野村综合研究所

白惠天 产经研究中心 研究员、博士后 李智慧 未来创发中心全球产业・经营研究室 资深顾问

陈维宣 金融研究中心 研究员、博士后 森 健 未来创发中心全球产业・经营研究室 室长

刘晓玉 产经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支持团队
野村综研(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张雅薇 知识服务部 主任 公 平 知识服务部 主任 付绍轩 知识服务部

42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附录1 调查问卷中支付意愿相关问题的跳转流程图
您是否愿意每月为在线会议平台支付400元?

A.每月200元
否 如何?
否 是

C.每月100元 D.每月300元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G.每月50元 H.每月150元 I.每月250元 J.每月350元


如何? 如何?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O.最低愿意接受
多少?
元/月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0~50元以下 100元 150元 200元 250元 300元 350元 400元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B.每月800元
是 如何?
否 是

E.每月600元 F.每月1400元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K.每月500元 L.每月700元 M.每月1100元 N.每月2000元


如何? 如何?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P.愿意最多支付
多少?
元/月

400~ 500~ 600~ 700~ 800~ 1100~ 1400~


500元 600元 700元 800元 1100元 1400元 2000元 2000元及以上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以下

中方WTP设问流程图

43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您是否愿意每月为在线会议平台支付5000日元?

A.每月2500日元
否 如何?
否 是

C.每月1000日元 D.每月4000日元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G.每月500日元 H.每月1500日元 I.每月3000日元 J.每月4500日元


如何? 如何?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O.愿意最低支付
多少?
日元/月

500~ 1000~ 1500~ 2500~ 3000~ 4000~ 4500~


0~500 1000日 1500日 2500日 3000日 4000日 4500日 5000日
日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B.每月10000日元
是 如何?
否 是

E.每月7500日元 F.每月20000日元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K.每月6000日元 L.每月9000日元 M.每月15000日元 N.每月50000日元


如何? 如何? 如何? 如何?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否 是

P.愿意最低支付
多少?
日元/月

5000~ 6000~ 7500~ 9000~ 10000~ 15000~ 20000日元


6000日 7500日 9000日 10000日 15000日 20000日 ~50000日 50000日元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元以下 及以上

日方WTP设问流程图

44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附录2 在线会议平台的多元化使用场景

专栏 • 腾讯会议的多元化使用场景
一、教育应用场景

01、招生面试

在招生面试的场景下,学校可以应用腾讯会议预约招生面试,并向考生发送面试邀请和开展

面试。具体操作如下:学校首先在腾讯会议上预约视频面试或对接腾讯会议API,在学校OA系统

中直接预约面试,会议预约成功后,学校会收到会议详情回复,如会议号、密码、会议时间及入会

链接等。学校可以将这些会议信息以邮件、短信、微信等方式发送给面试考官和学生。面试过程中

将有多名面试考官入会,学生则分不同时间段进入,使用一路或者两路视频接入。此场景下腾讯会

议还可以满足录制、会议通知、等候室、面试官匿名等各项需求。

学校/教育部门 教师/考生

预约面试
获取会议详情回复

•会议号 •密码
•会议时间 •入会链接 面试过程中将有多名面试考官入会,学生则分不同时间段进入,使
用一路或者两路视频接入。
此场景下腾讯会议还可以满足录制、会议通知、等候室,面试官匿
名等各项需求。
邮件/短信/微信

接入腾讯会议API进行“招生面试”全流程示意图

45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02、在线课程

腾讯会议提供API,能够与学校教务与课程管理系统打通。自动为日程上的每堂课预约腾讯会

议,师生点击日程安排即可直接进入腾讯会议并开始在线上课,无需进行任何其他配置。老师和

学生也可通过学校公众号、电子校园卡或提醒通知快速进入线上会议的日程安排。此外,由于在线

课程多为周期性会议,学生参会频率较高,腾讯会议还支持将会议邀请添加到学生客户端的会议

列表中,学生可以点击会议链接直接进入,无需每次重复手动输入会议号。此外,腾讯会议还为在

线课堂使用情景设置了考勤签到、课程录制等特色功能,既可以帮助老师管理课堂,又可以方便学

生课后复盘。

点击链接自动跳转

在线课程入口 加入学生客户端会议列表 在线课程界面

•课程多为周期性会议 •无需重复手动输入会议号和密码
•学生参会频率高 •在线会议的屏幕共享、白板等基本功能
•在线课堂拥有考勤、录像功能

公众号菜单 电子校园卡

消息通知

进入线上会议的日程安排

接入腾讯会议API进行“在线课程”全流程示意图

二、商务应用场景

01、企业内部会议&对外宣讲

用户通过腾讯会议的“新建会议“功能发起在线会议(既可以发起”立即会议“,也可以在指

定时间发起”预约会议“)。用户会议号、会议链接等方式邀请参会人员加入会议,实现一键组会。

46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此场景下,腾讯会议满足会议通知、会议密码、共享水印等基本需求,人数多时还可设置等候室。

通过会议密码、水印、等候室、锁定会议等方式,实现便捷性与安全性双重保障。

灵活入会 高清流畅 高效协作

全平台 运 行,支 持 手 机、电 高清画质,视频智能降噪处 支持文档/表格/幻灯片在线


脑、平板、Web一键入会。您 理,暗 场景自动 增强,支 持 协 作,演 示 交 流 更便 捷、生
还 可 以 直 接 使 用 小 程 序入 背景虚化、视 频 美 颜。A I语 动。桌面端和移动端均可实
会,无需下载任 何插件或客 音 增强,高 保 真 还 原 人 声, 时共享屏幕,让异地分享交
户端。打开日历查 看已预订 智能降低键盘 声,让您免受 流仿佛身临其境,观看者自
会 议,可以一 键唤 起、加入 环境噪音干扰,让会议 交流 带 水 印,保 证 企 业 数 据 安
腾讯会议。支持电话加入会 更顺畅。 全。即时文字聊天功能辅助
议,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随 讨论,不干扰会议进程。
时随地高效开会。

稳定可靠 安全防御 互联互通

腾 讯 云 全 球 化 网 络 部 署, 采 用A I +Web应 用防火墙, 支持与遵循标准H.323/SIP


1300 +加速节点,降 低访问 有效抵御OWA SP定 义的十 协议的视频会议硬件终端互
延迟,音视频会议时延最 低 大Web安全威胁攻击。定期 联互 通,保留企业原有投资
至80ms。视频抗抖动,丢包 人工模拟攻击,会议安全无 的同时,将企业会 议能力从
70%情况下画面仍不花屏、 懈可击。多重 防 御 机制,在 会 议 室 延 伸 至 桌 面 、移 动
不卡顿。音频丢包80%情况 业 务 数 据、管 理 机制、网络 端,解决 跨 企业开会问题。
下仍享自然流畅语言。 设备、接入策略 提供全方位 腾讯会议坚持开放被集成,
安全保障。 释放会 议协同能力,提高协
作效率。

腾讯会议的六大特性

02、在线大会(Webinar)

在线大会(Webinar)²³是腾讯会议推出的一款面向网络研讨会、行业峰会、产品发布会、交流

分享会、营销会等在线大会场景的公开会议产品。

²³Webinar即网络研讨会,是基于互联网实现点对点连接,可以集成幻灯片演示文稿、音频或视频文件于一体,能将企业所要求推广的信息
立体呈现的全新技术。

47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网络研讨会 峰会 发布会
高校学术交流会、政务讨论会等 行业峰会、行业论坛、行业颁奖 新品发布会、财报发布会、新闻
典礼、产业大会、创投会等 发布会等

全员大会 交流分享会 营销会


企业年会、全员管理大会、业务培 沙龙、讲座、读书会、在线工作 营销公开课、私域营销会等
训会、开学典礼等 坊等

“在线大会“应用场景示意图

在线大会将现有的云会议规模提升至万人,通过分角色管理有效保障会议秩序,同时又能够

最大限度支持嘉宾在大会中的互动参与。相比普通会议,在线大会更强调会议的公开性和推广

性,对会议的可管、可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方面,在腾讯云七大安全实验室核心能力的加

持下,在线大会设置了多种入会权限校验和内容管理工具来保障会议安全。针对多人云会议的秩

序管理困难,在线大会一方面实现了更大的容量(1万人稳定在线)和更低的延迟(<80ms);另一

方面,在线大会还开辟了问答专区以支持观众与嘉宾的多种互动方式,降低会议控场难度。会议结

束后,在线大会还支持自动导出会议纪要、快速生成会议回放等功能,方便与会人员总结会议成果。

会前功能 会中功能 会后功能

主办方 嘉宾 观众
会议报名留资¹ 稳定音视频能力 移动/桌面端入会 移动/桌面端观看 报名参会全链路
数据²明细

最高万人在线 专属入会链接 默认文字互动

会议议程简介 自动会议纪要
会议级低延迟 自由开关麦 举手视频连线

丰富的会控能力 屏幕共享 问答 云录制


多种入会提醒
【APP、公众号】
音乐/视频暖场 互动批注/白板 聊天
云剪辑
多种会议视图样式 人像画中画³ 表情弹幕

安全认证护航 会议面对面⁴

腾讯会议“在线大会”功能全景图

¹报名留资指通过姓名、公司、联系方式等至多10个自定义问题收集观众资料。
²全链路数据包括观众报名、入会、离会的全部数据。
³人像画中画指将本人的视频画面同时叠加在共享的屏幕上。
⁴会议面对面功能可以让嘉宾看起来正在与对方进行眼神交流。

48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精细会控,与会人员分角色管理 •支持报名留资、一键设置品牌图提升品牌曝光度

•支持会议录制、分享与导出,方便会议内容转化沉淀 •支持举手、聊天&问答等多种互动功能

“在线大会“部分功能示意图

在线大会凭借其完善的功能设置打破了时空限制,为传统的线下大型会议提供了高可靠、细

管控、高转化和强互动的数字化选择方案,大大助力了线下大会数字化转型。

高可靠 细管控 高转化 强互动

大容量 三角色 易留资 ? 易问答


百万核腾讯云自研能力,支 区分主持人、嘉宾、观众三 支持报名留资,一键设置品 观众专属提问通道,避免聊
持最高 1 万人同时在线,专 种角色,嘉宾专属入会通 牌图提升品牌曝光度。 天刷屏。
利金奖音视频技术。 道、观众默认文字互动。

多校验 多提醒 可追溯 能举手


密码、报名、仅企业内部等 观众自动获取 App 与公众 可导出报名、参会全链路数 观众默认文字互动,可举手
多种入会权限校验。 号入会提醒,嘉宾支持短信 据,最大化每条线索价值。 申请音 / 视频连线。
与邮件定时邀约。

稳护航 强管理 快沉淀 多形式


腾讯云七大顶级安全实验室 聊天先审后发、一键移除会 一键开启自动会议纪要,会 聊天、表情、弹幕等多种互
护航,1 亿用户的选择,数 议室、撤回发言、禁言等多 议全程云端录制,云剪辑快 动形式。
亿场会议检验。 种互动管理能力。 速生成会议集锦。

“在线大会“功能的特性

49
2021在线会议平台社会价值中日调查报告

03、在线签约

腾讯会议和腾讯电子签联合推出“云签约”解决方案,让签约双方在视频会议中远程完成合

同签署。过去企业只能通过线上会议完成洽谈和沟通,合同签署则必须通过线下渠道完成签字、

盖章、邮寄合同等环节。云签约解决方案让企业不仅能实现远程洽谈,而且能在线签署具备法律

效力的合同。相比较线下签约仪式,
“云签约”在兼顾合同的有效性、签约过程的规范性及签约仪

式感的同时,可以简化筹备流程、减少异地差旅,其无纸化的签约模式也更加低碳环保。

腾讯会议“在线签约”功能示意图

04、分组讨论

此场景下,主持人将参会用户分成若干个

小组,小组内讨论的任何信息(如聊天、视频

会议、录制、表情等)仅小组成员可见。讨论

结束后用户可以重新回到主会场继续开会。在

企业的线上项目竞标中,各竞标团队可以利用此

功能进行内部讨论,并返场陈述自己的观点。 腾讯会议“分组讨论”功能示意图

5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