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李老师病情 (20230709)

1、李老师与我 6 月 8 日到香港探亲,为期 8 天,我也在香港我们的母会的两堂主日崇拜中讲道。之后


我的声音开始沙哑并引发咳嗽,做了几天的 ART,终于在 6 月 12 日晚上检测呈阳,13 日早上立刻看了
医生,吃了特效药,我回新加坡后,6 月 17 日检测就呈阴了。整体来说,患上新冠的过程并不太辛苦
(可能之前打了五针,又吃了特效药),真像一般感冒。我与李老师真是非常同心的老夫老妻;我把新
冠病毒传了给他,他也出现感冒的症状,并在 6 月 14 日早上检测也呈阳。他也看了医生,吃了特效药。
他的病情就比较反复,到 6 月 27 日检测才呈阴。过程也不太辛苦,就是病情反复带来些焦虑,也用了
十多个 ART 检测器。

2、就在患上新冠的期间,李老师就说早上用毛巾洗脸时,右边脸部有点奇怪的刺痛感,后来连嘴嚼食
物也出现这种刺痛的感觉。开始以为是牙周病所引致,又或者是蛀牙的牙根出问题(其实我们都没有蛀
牙)。只是在香港期间,我们已经找了一向照顾我们牙齿的资深牙医做了检查,甚至照了 X-ray,牙医
还称赞李老师的牙齿保养得不错。后来刺痛感越来越严重,6 月 30 日看了家庭医生,吃了医生给的放
松止痛的药,但似乎没有多大帮助,而且痛感越来越频密,有一个早上连喝水都出现刺痛。我们知道应
该找专科医生检测一下了。

3、经过友人的介绍,我们 7 月 4 日早上去看一位资深的神经内科医生,他问了诊,做了一些脸部检测,
很快就诊断出是脸部的三叉神经被血管压到,发出短暂尖锐的剧痛。因此洗脸、刷牙、嘴嚼等牵动神经
的动作,就会引发这尖锐的痛。严格来说,这不是发炎等疾病,而是生理构造所引发的痛楚。医生提出
了三个治疗方案,一个是吃药控制痛楚,二是进行一个局部程序,三是动手术。前两个是治标不治本,
唯一根治的是动手术。医生叫李老师做一个 MRI,确保疼痛不是其他脑部问题所引致(如脑肿瘤之类),
感恩 MRI 报告显示脑部一切正常;医生也叫李老师验血,确保身体对最经常使用来减低三叉神经痛的
药物不会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这是卫生局那边要求的验血)。在等待验血报告出来之前,医生开了两
个星期的药(属于次好的、却是更贵的药)来减轻疼痛。并鼓励我们上网阅读有关此病的资料,然后考
虑采取哪种治疗方案。

4、我们想都没有想过身体竟然会出现这种疾病。医生认为这病与新冠病毒全无关系(其实到现在为止,
医学界还没有找到引发这病的原因)。确定这病后,我们两个都感到慌乱,不知所措!一来事出突然,
二来没有足够的专业常识来引导我们做出治疗方案的决定。由于李老师嘴嚼食物,都会激发脸部触电般
的刺痛,连一天三餐的进食都构成困难。我唯有选择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鱼,把食物煮软,然后放
在搅拌机打碎,让他返老还童,不用嘴嚼就可一口一口吞下糊状的食物。现在才体会到原来每天可以正
常进食是何等的福气!

5、在上网阅读有关此病的同时,我们在接下来的四天,分头问我们认识的医生朋友(包括香港的资深
牙医弟兄、与我们在母会一起长大的一位资深精神科医生、资深的内科医生、资深的眼科医生的意见),
现在对于治疗方案,大概有点头绪。7 月 10 日下午,我们将会见另一位资深的神经内科医生,寻求第
二个意见,到时大概对治疗方案就会有初步的决定。

6、感恩,用了神经内科医生开的药三天,脸部的刺痛就开始受到控制,现在只要不是用牙齿来咬开大
块的肉类,慢慢嘴嚼粒状、较软的食物(如饭麵、鱼、鸡肉/猪肉粒、软点的蔬菜)都不会引发电击般
的痛。暂时来说,这药的副作用是引起疲累,与偶尔有轻飘飘、头轻轻的感觉。希望这些都是身体在适
应药物阶段的反应。我们要考量的,就是药物的有效性与副作用之间的衡量。

请各位肢体为我们祷告,我们需要从上而来的恩典与智慧,懂得如何做出最好的决定。

杨金兰老师
2023 年 7 月 9 日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