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2

桥梁施工技术要求

1. 尺寸大于 3.0 英寸(in)的岩石,最大尺寸不得紧贴混凝土表面放置。


2. 每层路基压实厚度不超过 6 英寸(in)。在监理允许前,不得对任何混凝土结构进行回
填。
3. 施工图应在建议的拆除作业开始前至少十天提交给工程师批准。
4. 模拟脚手架的施工安全承载力不得超过负荷试验所示的极限承载能力的 40%。
5. 浇筑混凝土前的模板检查,没有弯曲、鼓起或其他缺陷。模板内要清理干净。
6. 模板焊接和质量符合 AWS D1.1/D1.1M
7. 任何镀锌涂层损坏的永久暴露的金属应彻底清洗,钢丝刷,并涂上两层氧化锌 -锌粉尘
底漆,联邦规范 TT-P-641d,II 型,不添加颜色,使工程师满意。焊缝区域的轻微水头变色
不需要修补。
8. 在任何情况下,在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 70%之前,根据现场试块或回弹方法,
不得提前拆除支撑模板,除非经过工程师批准,再连续结构中,在每一侧的第一和第二相
邻跨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之前,不得在任何跨度中拆除支撑。
9. 模板拆除:需要表面整理操作的装饰工程、栏杆、护墙和垂直表面的模板应在浇筑混凝
土后不少于 12 小时,也不多于 48 小时。施工缝处的障碍物在浇筑相邻混凝土后的 15 小时
内不得拆除。在混凝土达到其设计强度的至少 70%之前,不得拆除板式跨度、梁、梁和支
架下的模板,但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浇筑混凝土后的 7 天内拆除支撑架体。
10. 除非另有规定或批准,围堰和所有护板和支撑应在底座完成后拆除,以免干扰或以其他
方式损害已完成的工程。
11. 轧制结构钢桩中使用的钢材应符合美国试验和材料协会( ASTM)的以下标准规范:
ASTM A36/A36M:碳素结构钢标准规范ASTM A572/A572M:高强度低合金柱状钒结构
钢标准规范ASTM A992/A992M:结构钢形状标准规范.
12. 预制桩打桩:每英寸 2-10 下,合格。桩垫厚度至少 4.0 英寸。预钻孔的直径应不超过桩
横截面的最大尺寸加上 6.0 英寸。
13. 带套管的桩基混凝土塌落度为:8.0-10.0 英寸。
14. 跨孔声波测井测试的检修管应为 0.145 英寸的钢管。最小壁厚和至少 1.5 英寸。内径入
口管应具有圆形、规则的内径,无缺陷和障碍物,包括所有管道接头,以允许 1.3 英寸的
自由、畅通的通道。

桩基混凝土的塌落度要求
重新打预制桩的时间(不同土层)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尺寸公差如下:
Departure from established alignment….….1.0 in. (偏离既定线路一 2.54cm)
 Departure from established grades………...1.0 in. (偏离既定等级一 2.54cm)
 Variation from the plumb or the specified batter (立柱,桥墩,墙壁和棱角的线和表面)
in the lines and surface of columns, piers, walls, 的垂直度或指定倾斜度的变化)
and arrises
Exposed, in 10.0 ft.....................……........0.5 in. 暴露的,在 10.0 英尺........0.5 英寸
Backfilled, in 10.0 ft.....................…….....1.0 in. 回填的,在 10.0 英尺........1.0 英寸
 Variations from the level or the grades indicated
on the drawings in slabs, beams, horizontal 楼板、梁、水平凹槽和栏杆偏移中与
grooves, and railing offsets 图纸上所示标高或坡度的变化
Exposed, in 10.0 ft.………….……………0.5 in. 暴露,在 10.0 英尺........0.5 英寸
Backfilled in 10.0 ft.………….…………..1.0 in. 回填,在 10.0 英尺........1.0 英寸
 Variation in cross-sectional dimensions of
columns, piers, slabs, walls, beams, and similar 柱、墩、板、墙、梁和类似部件横
parts 截面尺寸的变化
Minus.…………..………….……………0.25 in. -.............................0.25in
Plus……………….………….…………...0.5 in. +..............................0.5in
 Variation in thickness of bridge slabs 对于桥板的厚度变化
Minus……………………......................0.125 in. -.............................0.125in
Plus…………….……………………..…0.25 in. +..............................0.25in
 Variation in the sizes and locations of the slab and 楼板和墙洞口尺寸和位置的变化
wall openings.………………..…………….0.5 in. ........................................0.5in

A 类是显著暴露在公众视野下的表面,外观非常重要。
B 类是石膏、灰泥或壁板的粗纹理混凝土成型表面。
C 类是未规定其他世面的永久暴露表面的一般规定
D 是对粗糙的表面最低的质量要求,常用于表面被永久隐藏的地方。
泥浆相关:相对密度:1.03-1.15
1、超声波测孔测试完成时,填充进入管的灌浆应为整齐的水泥灌浆,最大水/水泥比为
0.45
2、-开挖中的最低泥浆水平如果泥浆用于保持稳定的开挖,开挖中的泥浆水平应保持,以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获得流体静力平衡,以提供和保持一个稳定的孔,但不低于地下水位以
上 5.0 英尺。
3、在泥浆池中抽样检测:矿物泥浆不小于 5.0 英尺,水泥浆不小于 10.0 英尺,聚合物泥浆
不小于 10.0 英尺,除非泥浆制造商为现场条件和施工特别推荐较小的尺寸。
4、泥浆抽样检测,孔中底 2.0 英尺以内的样品组成,并在钻井过程中进行测试,以验证泥
浆性能的控制。在每次轮班开始使用后,至少每 4.0 小时采集一次聚合物泥浆样品集并测
试一次
5、在整个水下混凝土浇筑操作过程中,管道的排放端应保持淹没在至少 5.0 英尺的混凝土
中.
6、在水下浇筑混凝土时,承包商应使用混凝土泵或重力混凝土。顶部应有一个料斗,进入
至少 8.0 英寸的水密管
7、钻孔轴的构造应使中心在竖井或泥线顶部的浇注竖井,以较低者为准,在以下水平范围
内公差:
8. 应将声测管牢固地连接到轴的钢筋笼的内部。如图所示,每一英尺的轴直径应提供并安
装一根检修管,四舍五入至最近的整数。至少应需要三根管子。进入管应放置在轴周围,
螺旋或环钢筋内部,3.0 英寸。远离垂直钢筋,以均匀间距测量通过中心的通道。在混凝土
浇筑前,入口管应充满饮用水,并应重新安装顶部的水密螺纹帽。超声波检测应在 7 天后
进行检测。
9. 钻探取芯时;直径孔穿过混凝土贯穿整个轴的长度。除非工程师另有指示,否则芯孔应
在大约 6.0 英寸。
10. 压力灌浆要求密封钻孔,并注入灌浆,直到在粘结长度范围内保持 0.05 ksi 的灌浆压力
5 min。
11. 回填材料:回填层应均匀铺设,厚度不得超过 1.0 英尺。压实的密度应至少为 AASHTO T
99 方法 c 确定的最大密度的 95%。
12. A 类(HPC)和 P 类(HPC)的空气含量应进行试验,但建议至少为 2%
13. 每类混凝土的验收试验样品应每天不少于一次,每 150.0 yd3 的混凝土应不少于一次,
或每次主要浇筑应不少于一次。
14. 灌浆:除非合同文件另有规定或工程师的命令,水泥与砂浆的比例为 1 比 2,灌浆的比
例为 1 比 1。所成比例应按松散的体积计算。
15. 在下部结构混凝土达到其规定强度的 70%之前,不得将预制混凝土或钢梁放置在下部结
构构件上。

梁体的误差
16. 箱梁混凝土浇筑之间的时间不得超过三天。
17. 钢筋应绑在每个垫子周边和不少于 2.0 英尺的中心或每个十字路口,以较大的为准。捆
绑杆应绑在不超过 6.0 英尺的中心。
18. 地基承载力基础根据动力触探确定,安全系数不得超过 1.5
一.1. 人行道表面处理
人行道和人行道结构甲板的混凝土浇筑到位后,应进行固结,并用冲击板将表面刮除,并
用木制或软木浮子将其抹平。如果有指示,则应在横向方向上轻轻扫毛表面。边缘和伸缩
缝上应使用边缘工具。在 5.0 英尺直尺下,表面变化不得超过 0.125 英寸。表面应具有颗粒
状或哑光纹理,潮湿时不会打滑。
19.
预应力张拉力计算

箱梁,设计采用标准强度 fpk=1860Mpa 的高强低松弛钢绞线,

公称直径 15.2mm,公称面积 Ag=139mm² 弹性模量 Eg=1.95105Mp。

理论伸长量及平均张拉应力计算公式;

一计算

1、预应力筋平均张拉力计算: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P-预应力筋张拉端的张拉力(N);

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后张梁,为了减少

摩擦,通常是两端对称张拉,这样算一半长度就行。;
Θ- 从 张 拉 端 至 计 算 截 面 曲 线 孔 道 部 分 切 线 的 交 角 之 和

(rad);1°=Π/180rad。对于圆曲线,为该段的圆心角,如

果孔道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同时弯曲时,则 Θ 为双向弯曲夹角

之 矢 量 和 。 设 水 平 角 为 a , 竖 直 角 为 b , 则

Θ=Arccos(cosa*cosb)。

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见表;.

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见表;

当预应力筋是直线时,PP=P

2、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L(mm)计算:

式中:P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直线筋取张拉端的拉力;

两端张拉的曲线筋,计算:

L-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P-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²)

EP-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²)

3、预应力筋张拉时,应先调整到初应力 σ0,为张拉控制应力的 σcon

的 10%~25%,预应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LS

式中:L1-从初应力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mm);

L2-初应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mm),可采用相邻级的伸长值。
计算案例:

伸长值计算
出顶长度就是实际伸长值,并且应该减去回缩量。(经过标定的钢板尺)

锚下控制应力与锚外控制应力的区别

两者主要主要在读数方式、应用范围以及力的实质三方面存在区别。

一、读数方式
锚下控制应力:锚外控制应力是对应于千斤顶油表读数(油表控制读数就是将

锚外张拉力带入校顶方程中)。

锚外控制应力:锚下控制应力是钢绞线计算起始端的控制应力,即锚外控制应

力扣除锚口损失(一般锚头损失取 6%)。

二、应用范围

锚下控制应力:锚下控制应力是锚外控制应力值减去张拉端部的锚口损失值,

一般按设计取 6%。即:锚外控制应力=锚下控制应力/(1-6%)。

锚外控制应力:实际张拉时,应该采用锚外控制应力值。

三、力的本质

锚下控制应力:是在考虑到管道摩阻系数和偏差后真正作用在预应力钢筋上的

力。

锚外控制应力:是张拉时计算张拉力的标准,针对不同屈服强度的预应力钢筋

的应力是不同的

体外预应力和体内预应力是两种不同的预应力施加方式,它们在预应力构件中

的应力状态和施工方法上有所不同。

1.

体外预应力(External Prestressing):体外预应力是指在构件的外部施加预应

力。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预应力钢束或钢索,通过张拉预应力钢束并将其锚固在
构件的两端,施加预应力。在张拉过程中,预应力钢束的两端通过锚具进行固

定,形成预应力构件。常见的体外预应力构件包括梁、板、悬索桥等。体外预

应力构件的特点是预应力钢束位于构件外部,施工相对较便利。
2.
3.

体内预应力(Internal Prestressing):体内预应力是指在构件的内部施加预应

力。这种方法通常使用预应力钢筋,将其置于构件内部的预应力孔道或钢管中,

通过张拉预应力钢筋并灌注混凝土,形成预应力构件。常见的体内预应力构件

包括柱、桩、箱梁等。体内预应力构件的特点是预应力钢筋位于构件内部,施

工相对复杂,但可以提供更好的耐久性和受力性能。
4.

区别:

 体外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钢束位于构件外部,容易进行监测和维护;而体内预

应力构件的预应力钢筋位于构件内部,无法直接监测和维护。

 体外预应力构件的施工相对便利,可以在现场进行预应力钢束的张拉和锚固;

而体内预应力构件的施工较为复杂,需要预先设计预应力孔道或钢管,并通过

浇注混凝土固定预应力钢筋。

 体内预应力构件通常可以提供更好的抗裂性能和受力性能,因为预应力钢筋可

以更好地与混凝土结合,减少应力集中和开裂的风险。

选择体外预应力还是体内预应力取决于具体的工程需求、结构形式、施工条件

和设计要求等因素。工程师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选择最适合的预应力施加

方式。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