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20

植物特性及保育

1 特性說明
2 植物介紹及圖片
□ 1.木本植物
□ 2.草本植物
□ 3.藤本植物
木本植物
1. 依其性狀木本植物可分為喬木、灌木與藤本。
2. 喬木僅有一較固定幹形之主莖,在地面有相當高
度後始行分枝,而冠層內頂芽生長較快,亦即具
有頂芽生長優勢。
3. 灌木無中心主幹,形態不一,且分枝的部位也較
近地面。
4. 藤本的區別不能盡如理想嚴格區分,植物常因地
區不同而有所變化。
5. 有在平地為喬木,但在高山之樹木界限處或崩塌
地或碎石地等惡劣立地環境下則為灌木狀者;其
他如某地區之灌木在他處為喬木或為藤本之現象,
在野外亦常見。
BACK
木本種類
1. 台灣二葉松 8. 楓香 15.鳥榕
2. 鳥心石 9. 水柳 16.榕樹
3. 相思樹 10.楊梅 17.構樹
4. 銀合歡 11.臺灣赤楊 18.小葉桑
5. 胡枝子 12.木麻黃 19.山水柳
6. 鐵掃帚 13.櫸 20.山芙蓉
7. 水黃皮 14.山麻黃 21.黃槿
22.茄苳 29.馬纓丹
23.白匏仔 30.草海桐
24.九芎
25.苦楝
26.山鹽菁
27.海檬果
28.苦藍盤
1. 臺灣二葉松
Pinus taiwanensis Hay.
科別:松科
習性:大喬木,可適應的範圍最廣,從平地到高山
均可生長。
莖葉:幹皮灰褐色,縱向深溝裂,不規則片狀剝落
。針葉二針一束,長 8~11 cm,稍硬直,脂溝4~7
,中生及外生。
花果:毬果長5~8 cm,果鱗長橢圓狀矩形,鱗背肥
厚,略呈菱形四方形,鱗臍中央有一短凸。種子連
翅長約2 cm。
分布:廣泛分布於臺灣中央山脈海拔700~3,500 m
山區,尤以大甲溪沿岸最多,常成純林。
用途:可為荒山復舊或崩塌地造林用樹種,木材供
建築等用材,樹幹亦可採松脂。
8
2. 烏心石
Michelia compressa (Maxim.) Sargent
□ 科別: 木蘭科
□ 習性: 常綠喬木,喜溫暖的山地。
□ 莖葉: 樹皮灰褐色,略光滑;葉芽被赤褐色絨毛;葉互生,
闊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全緣,長 8~10 cm,革質,葉柄 2~3
cm。
□ 花果: 花單一,腋生,花芽被赤褐絹毛,花被片多為12片,
乳白色,長橢圓形,長約18 mm。蓇葖果具桃紅色種子 2~4個。
□ 分布: 臺灣低地至海拔2,200 m 之闊葉樹林中,分布於日
本、琉球。
□ 用途: 為闊葉樹一級木,貴重用材,尤宜於製家具。可供
作為生態綠化用原生樹種。另有一種原產蘭嶼之闊葉烏心石,
葉片較大,但花果相似。
11
□ 3. 相思樹 ( 相思仔 )
□ Acacia confusa Merr.
□ 科別: 含羞草科
□ 習性: 屬陽性樹種;抗風及耐旱性強,不擇土壤,病蟲害
少,性強健之常綠喬木。為惡劣土地上之先驅樹種之一。
□ 莖葉: 樹皮薄而平滑,灰紅褐色,皮孔不甚明顯,黃土色。
葉互生,為假葉,是葉柄之變形,狹長披針形,類似柳葉,略
呈鐮狀彎曲,全緣,兩端漸尖,兩面綠色有光澤,革質,長
8~10 cm,寬0.5~0.8 cm,具 3~5條平行脈。樹幹上部常分叉散
開,形成圓形樹冠。
□ 花果: 花金黃色,為球形的頭狀花序,1~2腋出,徑 6~8
mm,清香;小花花瓣 4枚合生。莢果扁平,長 5~10 cm,含種
子5~8粒。
□ 分布: 臺灣及菲律賓,全島低海拔各地廣為造林。
□ 用途: 為薪炭材,燒成的木炭和龍眼、九芎三種為上等的
木炭。對土壤氣候適應性強,陽性樹種,具根瘤菌,能生長於
乾燥瘠薄之地,為崩塌地植生、生態綠化與一般坡面噴植用種
子材料。
14
□ 4. 銀合歡 ( 白合歡 )
□ Leucaena leucocephala (Lam.) de Wit
□ 科別: 含羞草科
□ 習性: 喬木或灌木,生長快速,喜陽光充裕之處,亦
能耐旱,適於中性或鹼性土壤,適生性甚廣。
□ 莖葉: 二回羽狀複葉,葉長12~35 cm,羽片4~9對;
腺體長橢圓形;小葉10~20對,長橢圓形,長約1 cm。
□ 花果: 頭花腋生,白色,莢果長 10~15 cm。
□ 分布: 原產南美,臺灣曾大量造林。
□ 用途: 早期屬速生造林樹種,曾應用於防風林、礦區、
崩塌地等地區。目前已不再使用,因其具毒他作用
(Allelopathy),以及木虱為害嚴重。
17
□ 5. 胡枝子
□ Lespedeza bicolor Turcz.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灌木、小枝近平滑,荒廢貧瘠土地仍可生長良
好。
□ 莖葉: 三出複葉,小葉橢圓形至圓形,長1.5~7 cm,
寬1~2.5 cm,先端圓鈍,表面光滑,背面被伏臥毛。
□ 花果: 總狀花序總梗長4~15 cm,萼齒4,較萼筒短;
花粉紅色。莢果近球形,長5~7 mm,被毛。
□ 分布: 產臺灣中低海拔叢林下,分布中國大陸、日、
韓。
□ 用途: 在日本屬治山綠化用主要樹種,種子可購得,
臺灣最近引用作為崩塌地噴植種子材料,具根瘤菌,可做
為荒地先驅肥料木使用,亦可植為綠肥及飼料。
20
□ 6. 鐵掃帚 ( 截葉胡枝子 )
□ Lespedeza cuneata (Dum. d. Cours.) G. Don.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小灌木,幼枝被柔毛。
□ 莖葉: 三出複葉,小葉長10~30 mm,寬2~5 mm,表面
光滑,背面密生白柔毛。
□ 花果: 短總狀花序腋生,花2~4朵,閉鎖花簇生於葉
腋;萼淺杯狀;花冠白至淡紅色。莢果略圓形,長約3 mm。
□ 分布: 產臺灣開闊向陽地,分布中國大陸、日本、印
度、韓國、澳洲。
□ 用途: 在日本屬治山綠化用主要植物種子材料,
尤其廣泛用於立地條件惡劣之地區或航空植生施工地點。
台灣最近較大量使用作為崩塌地噴植種子材料,種子可購
得。全草入藥,性溫微苦,補肝腎、潤肺,散瘀消腫。
23
□ 7.水黃皮 ( 九重吹、水流豆 )
□ Pongamia pinnata (L.) Pierre ex Merr.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喜生長於熱帶海岸林內,性抗風、耐鹽。
□ 莖葉: 為半落葉性中喬木,落葉期間很短,樹皮灰褐色。
葉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2~3對,小葉對生,薄革質,長橢
圓形或卵形,6~10 cm,波狀緣,兩面光滑,濃綠色。
□ 花果: 花腋生,於秋天開放,花徑2 cm,淡紫色,蝶形花,
排成總狀花序,鮮艷美麗;萼鐘狀近於截形,單體雄蕊,上部
分離,花葯丁字著生,花柱內曲。莢果 ( 含種子 1~2粒 ),木
質,扁平,刀狀橢圓形,長4~6 cm。熟後黃褐色,不開裂,很
輕,能靠水流來傳播。
□ 分布: 產於恒春半島和臺灣北部海岸、臺東及各離島地區。
分布華南、琉球、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澳洲北部。
□ 用途: 為海岸林生態綠化或混交造林樹種,常植為庭園樹、
行道樹。種子油外用治疥癬等皮膚病。
26
□ 8. 楓香 ( 楓仔、楓樹 )
□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
□ 科別: 金縷梅科
□ 習性: 落葉喬木,喜生於中海拔溪岸土壤深厚之裸露
地區。
□ 莖葉: 葉多掌狀3裂,幼時或為 5裂,互生,基部圓
形或心形,長約10 cm,寬12 cm,紙質平滑,細鋸齒緣,
秋天呈紅葉 ( 或黃色 ),葉柄長8~10 cm,圓筒狀。
□ 花果: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短總狀叢著;雌花
為有細長總梗之球形頭狀花。蒴果聚合成頭狀的複合果。
有孕性種子具翅,不完全種子有不規則稜角。
□ 分布: 極普遍,全島平地至海拔1,500 m之處,二期
森林或溪岸屢見其純林;分布中國大陸、海南島。
□ 用途: 為中低海拔主要造林樹種,宜植為庭園樹、行
道樹,木材供建築、薪炭、香菇栽培。
楓香雄花
29
□ 9. 水 柳
□ Salix warbrugii O.Seem
□ 科別: 楊柳科
□ 習性: 中喬木,高可達15 m,徑20~40 cm,耐旱及耐
湛水性均強。
□ 莖葉: 樹皮灰色,老時有縱裂片及溝紋,有多數分枝;
葉互生,卵狀披針形,長7~10 cm,寬1.5~2.5 cm,葉緣
有細鋸齒,托葉半圓形。
□ 花果: 花小密生,雌雄異株,葇荑花序呈黃綠色;整
個花序長7~12 cm,蒴果狹圓錐形,長5~6 mm,種子有毛。
□ 分布: 生長於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最高可達海拔
200 m。
□ 用途: 可作為水岸保護帶或過濾帶植物。亦為極佳之
打樁編柵用植生木樁材料。
32
□ 10. 楊 梅
□ Myrica rubra Sieb. et Zucc.
□ 科別: 楊梅科
□ 習性: 生長於海拔 300~2,000 m山區,在臺灣極為普遍。
為一富變異、分布廣的樹種,可在林蔭下生長。
□ 莖葉: 常綠小喬木。葉互生,常集生於枝端,長倒卵或橢
圓狀倒卵形,長5~7 cm,全緣或上半部具鋸齒,葉背具金黃色
環狀痂鱗。
□ 花果: 雌雄異株,花成葇荑花序,花被缺如,雌花之雌蕊
具2花柱,雄花基部具苞片3~4,雄蕊6~8。核果球形,徑1~1.5
cm,外被含液汁之多數瘤粒,熟時呈紅紫色。
□ 分布: 中國、日本、韓國、菲律賓及臺灣全島中低海拔地
區。
□ 用途: 因其樹型優美、枝葉濃密、常綠。無主根、淺根性
且根具根瘤菌,可固定空氣中的氮,增加土壤肥力,因此被大
力推廣,成為重要的綠化、觀賞樹種。另果實可供食用,亦為
重要的誘鳥樹種。
35
□ 11. 臺灣赤楊 (臺灣榿木、水柯仔)
□ Alnus formosana Makino
□ 科別: 樺木科
□ 習性: 落葉喬木。
□ 莖葉: 葉互生有柄,卵形或橢圓形,長約6~12 cm,紙質,
鋸齒緣。
□ 花果: 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穗單一,葇荑花序下垂;
雌花序穗狀。果實為橢圓形小堅果,長僅約3 mm;整個果穗則
成木質毬果狀。
□ 分佈: 臺灣赤楊為臺灣特產,其對立地之適應力極強,無
論是低濕之地或乾燥貧瘠地區均發育良好。從平地到海拔3,000
m之高山均有其分布,是典型的陽性先驅樹種,常在砍伐後,以
及崩壞跡地形成純林。
□ 用途: 對立地之適應力甚強,低濕之地可生長,乾燥貧瘠
土地亦可發育良好,能保持土地濕氣,有涵養水源之效,根部
發達,能固定土砂,制止崩塌,根部有根瘤菌,能固定空中游
離氮素,為崩塌地或高山地區裸露地植生樹種,可用栽植或種
子播種。
38
□ 12. 木麻黃 ( 木賊葉木麻黃 )
□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L.
□ 科別: 木麻黃科
□ 習性: 抗風、耐鹹且生長快速,為海岸防風林主要樹種。
屬常綠喬木。
□ 莖葉: 株高達10 m以上,樹幹灰褐色,具不規則縱向細縫
裂,呈長片條狀剝落。樹冠長圓錐形,枝條開展,小枝細長,
多節,節間約 4 mm,鞘齒 ( 退化葉 ) 6~8,三角狀披針形。
□ 花果: 雌雄同株;雄花穗呈黃色,長在小枝先端;雌花穗
呈紅色,長在側枝上。瘦果具翅,基部具二木質化苞片,集生
成毬果狀,長橢圓形,果長1.5~1.8 cm,寬約1~1.5 cm,灰白
至淡褐色,8~9月成熟。
□ 分布: 原產南洋、澳洲。臺灣引進栽植於全島平地、海岸
地區。
□ 用途: 具抗風及速生特性,栽植為海岸防風林、耕地防風
林和沿海地區的行道樹。
41
□ 13. 櫸 ( 台灣櫸、紅雞油 )
□ Zelkova serrata (Thunb.) Makino
□ 科別: 榆科
□ 習性: 落葉喬木,抗旱和抗病蟲害強,喜強日照,生長速
度略緩,但根系強韌。
□ 莖葉: 樹高可達30 m,樹幹直立。葉長卵形,長2~3 cm,
寬1.3~2.0 cm。落葉期12~2月,落葉前變為黃紅色,新葉翠綠。
□ 花果: 開花期2~3月,花與新葉同開,花小,黃綠色,雌
雄同株,雌花著生於枝端。種子成熟期為10~11月。核果歪球形,
褐色。
□ 分布: 分布臺灣全島海拔300~1,400 m闊葉樹林。
□ 用途: 為闊葉樹種最優良木材之一,臺灣中低海拔主要造
林樹種,亦可作為水土保持樹種、園景樹和行道樹。
44
□ 14. 山黃麻 ( 山油麻 )
□ Trema orientalis Blume
□ 科別: 榆科
□ 習性: 常綠或落葉性喬木,為低海拔崩積地最先期優勢植
物,耐旱、生長快速。
□ 莖葉: 枝幹被短毛。葉有柄,紙質,互生,卵形或長橢圓
形,先端尖,具細鋸齒緣,表面粗糙,背面有銀白色細毛。
□ 花果: 花序腋生聚繖狀,單性或雜性花,黃綠色,花被
4~5,雄蕊5。果實廣橢圓形,成熟黑褐色。
□ 分布: 中國大陸、印度、馬來西亞及臺灣,在臺灣平地至
低海拔1,000 m以下之開墾、伐採或崩塌跡地皆有分布。
□ 用途: 為陽性先驅樹種之一,但本種移植不易,以直播為
宜。根可治腹痛、嫩葉可油炸供食用,可做為石灰石礦區棄土
場、崩塌地植生材料。
47
□ 15. 鳥榕 ( 雀榕、赤榕 )
□ Ficus superba Miq. var. japonica Miq.
□ 科別: 桑科
□ 習性: 喜生於低海拔至平地之溝渠砌石縫隙或海岸礁岩間
隙,耐湛水、耐鹽、耐風。
□ 莖葉: 落葉大喬木,年落二次,樹皮暗褐。葉互生,薄革
質,橢圓形, 長10~20 cm,寬4~5 cm,全緣,先端圓鈍,微凸
頭,葉基微心形,三出脈。
□ 花果: 果有短柄,生於枝或幹上,單一或叢生,熟時淡紅,
表面有斑點。
□ 分布: 臺灣低海拔地區。
□ 用途: 可作為邊坡穩定、生態綠化及具誘鳥功能,亦為植
生木樁良好材料。
50
□ 16. 榕樹 ( 正榕 )
□ Ficus microcarpa L. f.
□ 科別: 桑科
□ 習性: 常綠大喬木。常自幹、枝垂生氣根,達地面後成支
柱根。
□ 莖葉: 幹多分枝,樹冠擴大。葉互生,形狀大小變異大,
多為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長5~8 cm,革質,平滑,表面深
綠。
□ 花果: 花為隱頭花序,隱花果倒卵狀球形,徑5~10 mm,
無柄,1~2個著生於葉腋,紅熟或紫黑熟。
□ 分布: 華南、臺灣全島平地及各離島。日本、琉球、菲律
賓、印度、斯里蘭卡、馬來西亞、蘇門答臘至澳洲。
□ 用途: 每栽植於綠地庭園,為巨大園景樹,供蔽蔭乘涼之
用。亦為打樁編柵之主要植生木樁材料。
53
□ 17. 構樹 ( 鹿子樹 )
□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L.) L’ Herit. ex Vent.
□ 科別: 桑科
□ 習性: 落葉中喬木,性較喜光,能耐乾旱貧瘠的土壤,因
此常出現於伐採跡地,尤其在溪谷等潮濕地區更為常見,也是
臺灣屬於較陽性的先驅樹種之一。
□ 莖葉: 小枝密生短毛。葉具長柄,互生,紙質,卵形,先
端銳尖而基部鈍形,粗鋸齒緣,通常3~5深裂,表面粗糙背面有
短柔毛,托葉披針形。
□ 花果: 雌雄異株,雄花密生形成下垂圓柱形葇荑花序,雄
蕊4枚;雌花球形,密生成頭狀花序,並被毛茸,花柱絲狀呈紫
紅色。果實為多花聚合果,球形,熟食紅色,花期3~4月,果期
6~7月。
□ 分布: 原產中國華中以南各省、印度、泰國、馬來西亞、
日本及太平洋各群島。臺灣產於平地至中海拔的伐採或開墾跡
地。
□ 用途: 樹皮多含纖維為造紙原料,可作為崩塌地植生及生
態綠化用誘鳥植物。
56
□ 18. 小葉桑
□ Morus australis Poir.
□ 科別: 桑科
□ 習性: 落葉大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8 m。荒地、路邊等
地隨處可見其生長。
□ 莖葉: 小枝光滑。葉卵形,長6~15 cm,頭尖,基部截形

簇毛而有細毛,老樹則光滑。
□ 花果: 雌雄異株;雄花排列成葇荑花序,長1.5~3 cm;雌
花花序長5~15 mm,柱頭生於顯明之花柱上。果為椹果,暗紅色,
可食。
□ 分布: 中國大陸、韓國、日本、琉球及臺灣中海拔山區。
□ 用途: 為打樁編柵木樁材料及生態綠化具誘鳥功用之植物
材料,果可食,葉可飼蠶。
59
□ 19. 山水柳 ( 密花苧麻、木苧麻 )
□ Boehmeria densiflora Hook. & Arn.
□ 科別: 蕁麻科
□ 習性: 灌木,高1.5 m,有時亦能達2 m,多見於河岸及崩
塌地,陡峭岩壁亦能生長良好,性極耐旱。
□ 莖葉: 莖直立或斜上昇,褐色或灰褐色,圓柱形,有毛茸;
葉對生,狹卵形、闊葉披針形或倒披針形,長5~15 cm,寬
2.5~5.5 cm,細鋸齒緣,兩面皆有粗毛。
□ 花果: 由多數叢生排列呈腋生之穗狀花序,長3~6 cm,花
多數,小型,單性,紫紅色,雌雄同株或異株;瘦果卵形或卵
圓形,扁平,緊密的被花被所包覆,具毛茸。
□ 分布: 菲律賓、中國南部、琉球及臺灣。臺灣廣泛地生長
於荒廢之濕地、山溝邊,路旁及森林邊緣。
□ 用途: 可做為石灰石礦區或崩塌荒地之植生種子材料。
□ 20. 山芙蓉 ( 芙蓉 )
□ Hibiscus taiwanensis Hu
□ 科別: 錦葵科
□ 習性: 性耐旱耐瘠,喜鹼性土質,為石灰石礦區或一般棄
石地之先驅樹種。
□ 莖葉: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被星狀毛。葉心臟形,3或5裂,
頂端長漸尖,面被星狀刺毛,背密被短絨毛,5~11出脈。
□ 花果: 花白色或紅色,蒴果循縫線裂開為5瓣,種子光滑,
有毛或棉狀毛,腎臟形。
□ 分布: 產臺灣低海拔地區。
□ 用途: 適生於鹼性土質之棄石地,可作為邊坡穩定、礦區
綠化或生態綠化用樹種。
□ 21. 黃槿 ( 冇樹仔、粿葉樹 )
□ Hibiscus tiliaceus L.
□ 科別: 錦葵科
□ 習性: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生長於沿海地區的鹽地和沙地,
亦常栽植於村舍周圍、海邊堤岸。
□ 莖葉: 樹高4~10 m,樹皮灰白色。葉厚紙質,表面粗糙,
圓心臟形,全緣或有小齒牙,裏面灰白色,長8~14 cm,寬9~19
cm,密生星狀絨毛,掌狀脈5~7條基出,托葉大型,早落。
□ 花果: 花黃色,鐘狀,徑6~7 cm,花冠基部暗紅色,雄蕊
束未超出花冠。蒴果卵圓形,長2 cm,5瓣裂 ( 背裂 ),果瓣
木質。
□ 分布: 產臺灣本島及各離島。分布中國大陸廣東、琉球、
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斯里蘭卡、太平洋諸島及澳洲等熱
帶和亞熱帶沿海地區。
□ 用途: 為海岸防風定砂之優良樹種,亦為打樁編柵用之植
生樁材料。於河岸或水庫岸邊可作為過濾帶或保護帶植物,生
長迅速,成活率高。
□ 22. 茄苳 ( 重陽木 )
□ Bischofia javanica Blume
□ 科別: 大戟科
□ 習性: 喜強光照和濕潤土壤,耐水濕,常見於平地至山麓、
山谷疏林濕地或水邊。為速生樹種。
□ 莖葉: 為常綠或半落葉性大喬木,常生長成巨樹,而成為
鄉里人民膜拜的神木。葉互生,具長柄,呈掌狀,有3小葉,特
稱為「三出複葉」,入秋後也會跟楓樹一樣變成紅葉。小葉卵
形或橢圓形,長7~15 cm,寬4~8 cm,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具
粗鈍鋸齒;革質。
□ 花果: 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很小,黃綠色,圓錐花序。
漿果球形,褐色,熟時多汁,味甜可食。
□ 分布: 產臺灣平地至山麓。分布於中國秦嶺、淮河以南至
兩廣。中南半島、印尼、菲律賓、日本,太平洋諸島至澳大利
亞。
□ 用途: 為生長迅速的景觀樹木,樹姿優美且高大,樹冠開
展略成傘形,樹葉重密,為優良行道樹、遮蔭樹及誘鳥樹種。
71
□ 23. 白匏仔 ( 白葉仔、穗花山桐 )
□ Mallotus paniculatus (Lam.) Muell.-Arg.
□ 科別: 大戟科
□ 習性: 為半落葉性中喬木;喜生長於向陽乾燥山坡,常整
片發生於伐採跡地或崩塌地。
□ 莖葉: 葉互生,具長柄,葉片菱形卵形,長10~20 cm,全
緣或三淺裂,先端尾狀或銳楔狀,基部鈍形或楔形,有2粒腺體,
葉背密生白色的星狀茸毛。整個葉片略呈下垂,很容易左右擺
動或翻轉,每當風來,葉片便上下或左右翻轉,掀起陣陣白浪,
其景非常特殊,故有英文名稱“turn in the wind”。
□ 花果: 花單性,雌雄同株;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8~25
cm,被黃褐色;雄花萼片3~4,卵形,外被柔毛;雄蕊50~60;
雌花花萼鐘狀,外被星狀茸毛,具不等的5裂片。蒴果扁球狀三
稜形,被黃褐色絨毛及粗刺。
□ 分布: 兩廣、海南或臺灣全島低海拔山區;馬來西亞、菲
律賓、澳洲。
□ 用途: 為陽性樹種,常出現於裸露跡地,可做為荒地或崩
塌地植生材料,亦可供觀賞,種子繁殖。
74
□ 24. 九芎 ( 小果紫薇 )
□ 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
□ 科別: 千屈菜科
□ 習性: 落葉喬木。
□ 莖葉: 樹皮茶褐色,剝落性,平滑,狀似番石榴。葉膜質,
長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銳,基部鈍形或近圓形,全緣,長3~9
cm,寬 2~3 cm,具短柄,近對生,梢端則為明顯的互生,在枝
上排成兩列,似複葉狀。
□ 花果: 花於6月開,為頂生圓錐花序;萼鐘狀5或6淺裂;
花冠徑1.5 cm,有 6瓣;白色;每瓣有細長柄,瓣呈不規則捲
皺;雄蕊多數,細長;花柱長而彎曲。蒴果長橢圓形,長
0.6~0.8 cm;胞背開裂,種子小,上端有狹翼。
□ 分布: 中國華南,臺灣全島平地以至海拔1,600 m之處。
日本及琉球。
□ 用途: 扦插易、耐旱瘠、耐湛水,以本種枝幹打樁,可防
止土砂崩落,待其生根後又發揮鞏固砂石之用,為良好水土保
持植物,亦可做為河溪濱水區之植生樹種。材黃灰褐色,堅重
緻密,有耐蟻性,可為枕木、農具及建築用,且為良好薪炭材。
77
□ 25. 苦楝 ( 楝樹、苦苓 )
□ Melia azedarach L.
□ 科別: 楝科
□ 習性: 落葉喬木,喜溫暖氣候,耐乾旱瘠薄,亦耐水濕及
抗風,極陽性植物,屬速生樹種。
□ 莖葉: 樹皮灰褐色,淺縱裂。2~3回奇數羽狀複葉,互生,
末回羽片三或四,對生或互生,小葉卵形或披針形,長3.5 cm,
寬2.5 cm,先端尖,鋸齒緣深淺不整,常羽狀淺裂。
□ 花果: 花紫色,腋生圓錐花序,芳香,萼片及花瓣各5,
雄蕊10,黃色,核果橢圓形,徑12 mm,內果皮木質,6室,各
室含一粒種子,種子長橢圓形。
□ 分布: 產臺灣全島平地、海邊至山麓;華中、華南、緬甸、
印度、日本及琉球。
□ 用途: 綠美化及鹽鹼地造林樹種;適栽作行道樹。木材味
苦有防蟲之效,宜作家具及供建築用材。
80
□ 26. 山鹽菁 ( 羅氏鹽膚木 )
□ Rhus chinensis Mill. var. roxburghii (DC.) Rehd.
□ 科別: 漆樹科
□ 習性: 落葉小喬木,為陽性植物,性耐鹽,極耐旱。
□ 莖葉: 幼枝被短柔毛,皮孔紅色,枝上有三角形葉痕,葉
互生,奇數羽狀複葉,小葉9~17枚,無柄,對生,卵狀披針形,
長10~15 cm,寬3~4 cm,先端銳或鈍,基部圓形,鋸形齒緣,
葉背密被褐毛。
□ 花果: 花雌雄異株,頂生圓錐花序,小花密生,徑2 mm,
萼5裂;花瓣5枚,黃白色;雄蕊5枚較花瓣略長;柱頭3裂,核
果扁球形,徑約5~6 mm,熟時橙紅色,有毛。8月開花,10月果
熟。果實留存樹上至翌年三、四月,採集種子容易。
□ 分布: 產臺灣全島。分布中國大陸廣東、廣西、雲南、印
度、中南半島、蘇門答臘、日本及韓國。
□ 用途: 在礦渣地或棄石地,因其他植物生長不易,能成小
群落生長,為荒山復舊、礦區綠化植物材料。果實含白色乳脂
狀之鹽分,山胞以其代鹽用,莖葉和果實均可供藥用,果實亦
可供鳥食,為誘鳥植物。
83
□ 27. 海檬果
□ Cerbera manghas L.
□ 科別: 夾竹桃科
□ 習性: 種子靠海流傳播的熱帶海岸林樹種。生長於海岸第
一線砂質土,生長迅速,耐風、耐旱。伴生植物有瓊崖海棠、
欖仁等。
□ 莖葉: 常綠小喬木,樹皮厚,含白色乳液,小枝硬,有顯
著的葉痕。葉互生,叢集於枝端,披針形或倒卵形,長15~25
cm,寬4.5~6 cm。
□ 花果: 花頂生,為聚繖花序,萼5裂,裂片線狀易脫落,
花冠筒狀,長3 cm,先端 5裂,裂片倒卵形,白色,基部 ( 冠
喉 ) 淡紅色。核果扁橢圓形,微尖頭,紅熟,果所含乳汁有毒,
不能食用,中果皮纖維質。種子1個。
□ 分布: 產臺灣北部、東部、恒春半島與綠島、蘭嶼海岸。
分布熱帶亞洲、菲律賓、太平洋諸島及澳洲。
□ 用途: 木材可製箱櫃、木屐、器具,供藥用為吐瀉劑。可
為海岸防風林、海岸地區生態綠化及環境綠美化之用,如蘭陽
地區尤多栽植,為優良之庭園樹。
86
□ 28. 苦藍盤 ( 苦林盤 )
□ Clerodendron inerme (L.) Gaertn.
□ 科別: 馬鞭草科
□ 習性: 耐鹽性很強的莖蔓狀常綠灌木。
□ 莖葉: 枝梢韌軟,伏臥地上或攀援其它植物上升。葉十字
對生,橢圓形,狹卵形,卵形等,全緣,長 6~8cm,寬
2~2.5cm,葉厚或呈肉質,葉柄約 1cm。
□ 花果: 花頂生或腋生,短聚繖花序,多每3花叢生,花萼
截斷狀,僅微淺裂,冠筒白色,長 3cm,5裂,有紅暈;花絲細
長突出花冠,莖紫色。核果倒卵形,徑 1.5cm,花萼宿存。
□ 分布: 產臺灣全島海岸及沿海地區、蘭嶼、綠島、小琉球
和澎湖群島。分布中國廣東、福建、日本 (九州)、琉球、印度
及太平洋諸島至澳洲。
□ 用途: 為防砂造林植物之一。泥岩地區淤泥地先期植栽樹
種。
89
□ 29. 馬纓丹 (五色梅)
□ Lantana camara L.
□ 科別: 馬鞭草科
□ 習性: 常綠灌木;生長於全省山野,為木麻黃海岸林之主
要林下植物。在強風、高鹽分、乾旱及貧瘠土壤均可生長。
□ 莖葉: 莖高1~2 m,多分枝,全株被有粗毛,小枝方形,
稜角上有鉤刺。葉對生,倒卵形,先端銳形,基部闊楔形或略
心形,鈍鋸齒緣長3.5~7 cm,寬2.5~3.8 cm,葉柄長0.6~1.4
cm。
□ 花果: 花呈橙黃色,排成頭狀繖房花序,具長梗,腋生。
果為核果,球形,徑約5 mm,肉質光滑。
□ 分布: 原產熱帶美洲。歸化於臺灣平地山野、海邊。
□ 用途: 為誘蝶、環境綠化或生態綠化常用植物。歸化的馬
纓丹還有一種紫花馬纓丹 (Lantana involucrata L.) 在同一
花序上可見黃、粉紅、淺紫等色。
92
□ 30. 草海桐
□ Scaevola sericea Vahl
□ 科別: 草海桐科
□ 習性: 在海邊常呈匍匐狀,抗風力強,葉面腊質,具肉質
葉及發達的髓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以耐乾旱。長於海岸砂地或
珊瑚礁岩。日照強、乾燥、土壤貧瘠及風砂、鹽霧侵襲的惡劣
環境仍可生長。伴生植物有馬鞍藤、濱刺麥、蔓荊、白水木、
鵝鑾鼻蔓榕、文珠蘭、水芫花等。
□ 莖葉: 常綠小灌木,莖粗大,柔軟,平滑,高1~3 m。葉
互生,肉質,叢生於枝端,長倒卵形,長10~20 cm,寬4~6 cm,
無柄,上緣有不明顯的鋸齒。
□ 花果: 花腋生,聚繖花序,萼5裂,花冠筒狀,左右對稱,
先端5裂,一面割裂至基部,內部密生長毛,花初期為白色,旋
即變為污黃色,雄蕊5,著於冠筒基部,花柱彎曲有毛,子房2
室,各具 1胚珠,直立,果為核果,為增大的宿萼所包,白色,
多汁,種子硬。
□ 分布: 臺灣恆春半島海岸及北部、東部海岸及各離島地區。
中國華南和海南,日本九州、琉球、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
95
草本植物
□ 指植株枝莖無木質化,而為草植莖或多肉植莖
之植物。與草本植物之名稱相似或相關連之名
詞,區分為:
1.草地
2.地被植物
3.緻密草皮
4.草皮草種5
5.草皮
6.草原
BACK
草本種類
1. 黃野百合 8. 地毯草 15.假儉草
2. 田菁 9. 竹節草 16.高狐草
3. 白花三葉草 10.百慕達草(1) 17.黑麥草
4. 濱水海 11.百慕達草(2) 18.天竺草
5. 天人菊 12.果園草 19.兩耳草
6. 非洲鳳仙花 13.小馬唐 20.百喜草(小)
7. 類地毯草 14.戀風草 21.百喜草(大)
22.狼尾草 29.五節芒
23.甜根子草
24.濱刺麥
25.奧古斯丁草
26.馬尼拉芝
27.細葉芝
28.克育草
□ 1. 黃野百合
□ Crotalaria pallida Ait.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直立亞灌木,高0.5~1 m。
□ 莖葉: 莖枝具溝紋,有柔毛。葉為掌狀三出複葉,頂小葉
卵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長1~3 cm,寬0.2~1.5 cm。
□ 花果: 花黃色,多數,頂生總狀花序,莢果長圓柱形,
4~5 cm,散生茸毛,內有種子20~30枚。種子橢圓形,地上發芽
型,初生葉單葉,3小葉,互生。
□ 分布: 臺灣全島各地可見,長於開闊之平地原野、河床上。
□ 用途: 具根瘤菌,可改良土壤及可供作綠肥,亦為一般坡
面噴植時混播草種中之主要豆科植物。
101
□ 2.田菁 ( 田青草、山菁仔 )
□ Sesbania roxburghii Merr.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一年生草本,株高1~2 m。
□ 莖葉: 莖直立,多分枝。葉互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20~60枚,線狀長橢圓形,長8~20 mm,寬1.5~2 mm,全緣。
□ 花果: 總狀花序腋生,長3~10 cm,花黃色,5~12枚,旗
瓣扁圓扇形,翼瓣短廣鐮形,龍骨瓣刀形,二體雄蕊 (9+1)。
莢果圓柱狀細長形,長20~30 cm,種子20~30枚。花期6~8月,
果期10~12月。
□ 分布: 原產埃及,分布印度、馬來西亞、爪哇、菲律賓及
中國大陸東南部,臺灣引進栽培。
□ 用途: 早期主要供做綠肥及牧草。一般崩塌地或石灰石礦
區棄石地等含石量多且貧瘠之土地,亦有極佳之植生綠化效果。
104
□ 3. 白花三葉草 ( 椒草、白三葉草 )
□ Trifolium repens L.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多年生禾草,適生中高海拔之冷濕地區,對土壤選
擇不嚴,中性或弱酸性土壤較宜。
□ 莖葉: 莖匍匐性,長0.1~0.3 m,高約20~50 cm。葉為掌
狀三出複葉,表面有灰色斑點,小葉倒卵形或卵形,長1.5~3
cm,寬1~2 cm,先端圓而微凹入,基部鈍。
□ 花果: 花白色,多數排列成頭狀花序,雄蕊10枚,二體。
莢果線形,挺出於花萼外,有2~4粒種子,種子近圓形、褐色,
地上發芽型。
□ 分布: 歐洲、溫帶亞洲及北非,臺灣於1910年代引進栽植。
□ 用途: 重要之牧草、乾草及蜜源植物。溫帶果園之綠肥敷
蓋作物 ( 目前因其為紅蜘蛛之冬季宿主,已不再推廣 ) 及一
般邊坡噴植植生用主要豆科種子材料。
107
□ 4. 濱水菜 (海馬齒莧)
□ Sesuvium portulacastrum (L.) L.
□ 科別: 番杏科
□ 習性: 性極耐鹽及耐砂埋,生長於砂岸或泥岸或岩岸之肉
質多年生匍匐植物。
□ 莖葉: 全株光滑,莖多分枝,匍匐地面。葉對生,橢圓狀
倒披針形,葉柄成鞘狀抱莖。
□ 花果: 花單出,互生於葉腋,單被花;花被5枚,外面綠
色似花萼,內面紫紅或白,似花瓣,雄蕊多數,紫紅,雌蕊1枚,
花柱3或2,果為蒴果,蓋裂,花被宿存。種子多數,細小,黑
色。
□ 分布: 產臺灣中南部和澎湖、小琉球。分布中國大陸福建、
廣東,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如美國南部、琉球、太平洋諸島。
□ 用途:為第一線定砂植物,中南部普遍植以保護塭岸。
110
□ 5.天人菊 ( 矢車天人菊 )
□ Gaillardia pulchella Foug.
□ 科別: 菊科
□ 習性: 一年生草本,具抗旱、抗風及耐鹽特性。
□ 莖葉: 草質莖,高20~60 cm,全株被有柔毛;葉互生,披
針形或長橢圓形,長約10 cm。
□ 花果: 雌雄同株,頂生或腋生之頭狀花序,頭狀花徑約5
cm,具長花梗,外圍舌狀花基部紫紅色,外圍黃色,3中裂,管
狀花上有細長的紫色毛茸。果實為瘦果,冠毛鱗片狀具有長芒,
大小約2~3 cm。
□ 分布: 澎湖群島及北部海岸。
□ 用途: 為良好的防風定砂植物。據筆者初步觀察,沿海地
區垃圾掩埋場二次利用之植生綠化效果甚佳,可多加以利用。
113
□ 6. 非洲鳳仙花
□ Impatiens walleriana Hook. f.
□ 科別: 鳳仙花科
□ 習性: 一、二年生草本,株高約5~20 cm。
□ 莖葉: 莖肉質多汁且多分枝,白綠或紅褐色;葉互生,灰
綠具有斑點,廣橢圓形,先端尖銳,細鋸齒緣。
□ 花果: 花自葉腋抽出,有紅色、粉紅、桃紅、紫紅、白色
或紫白斑點,單瓣或重瓣。
□ 分布: 原產熱帶非洲。
□ 用途: 為庭園、景園、花壇、道路及農場等綠美化之重要
草花。
116
□ 7. 類地毯草
□ Axonopus affinis Chase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耐蔭性禾草,適生於臺灣海拔2,000 m以下之地區。
□ 莖葉: 多年生,莖匍匐延伸,形成緻密草地,直立稈由較
老之節發出,株高5~35 cm。葉鞘緊密,稈節光滑無毛。葉片深
綠色,先端稍鈍,寬0.2~0.8 cm,長15~30 cm。
□ 花果: 花為總狀花序,2~4枚,長2~10 cm,每年5~9月抽
穗,穗稈長25 cm。小穗無梗,長0.2 cm,長橢圓形至橢圓形,
近銳形,疏生絹毛。種子細小,每公克約2,500粒。可購得。但
需光刺激才可順利發芽。
□ 分佈: 原產於美洲,臺灣於1953年曾自美國引進A34品系。
□ 用途: 可做為牧草,但臺灣地區以做為邊坡植生及水土保
持噴植草種為主,亦可做為滑草場草皮、庭園草皮等。
119
□ 8. 地毯草 ( 熱帶地毯草 )
□ Axonopus compressus (SW.) P.Beauv.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低海拔之草坪、果園下及相思林下可見及,在海拔
200 m以上地區會因低溫及霜害而生長不良。
□ 莖葉: 莖背腹扁壓,匍匐蔓延,株高15~40 cm,較類地毯
草直立;稈節具密鬚毛。葉片薄質,短而廣,寬0.8~1.2 cm,
長8~25 cm,先端圓鈍,葉舌短小,葉鞘鬆弛,最上葉較小,葉
緣具絨毛,葉鞘鬆弛,基部扁壓重疊。本種可以稈節具密鬚毛、
葉較寬,而與類地毯草區別。
□ 花果: 總狀花序2~5枚,長約4~8 cm,最上方之總狀花序
對稱,略呈指狀排列。穗稈長5~25 cm。小穗疏生柔毛,長2~3
mm。
□ 分布: 原產於美國南部及中南美洲地區,引進臺灣之年代
甚早,亦可歸類為本地草種。
□ 用途: 可供做林下或遮蔭下之地被草類或庭園天然草皮。
122
□ 9. 竹節草 ( 蜈蚣草 )
□ Chrytsopogon aciculatus (Retz.) Trin.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生長在臺灣中南部向陽乾燥貧瘠之地區,如路邊、
草原及河堤等地區。耐踐踏、鋪地性佳。
□ 莖葉: 莖匍匐延伸緊貼地面,株高5~10 cm,節間短簇,
鋪地性極佳。葉片披針形,葉緣微波浪狀,寬0.4~0.6 cm,長
2~10 cm,葉舌短,約0.5 mm。
□ 花果: 花為直立之圓錐花序,長5~10 cm,紫紅色,基部
之分枝輪生。小穗3個叢生,中間者為無柄完全花,兩旁則為有
柄不孕性小穗,長約0.6 cm;無柄小穗長約0.4 cm。外穎具剛
毛,常附著於人畜之衣褲,藉以傳播,種子每公克約含950粒。
□ 分布: 廣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的山麓與平原。在臺灣尤其
南部地區常見天然純化草皮,大量生長於海拔700 m以下之路邊、
草原及河堤等地區,屬臺灣本地草種。
□ 用途: 為運動場、社區公園草皮、庭園草坪極佳等草皮材
料,但因種子無法購得且採種不易,推廣受限制。
125
□ 10. 百慕達草 (1):普通百慕達 ( 狗牙根、鐵線草 )
□ Cynodon dactylon (L.) Pers.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群生於向陽之荒地,路邊、河堤、草原及海邊沙地
之匍匐多年生草。
□ 莖葉: 匍匐莖,每節生根。著生花之稈直立。葉線形或長
披針形,深綠色,大部分著生於稈基及匍匐莖上;鞘口具長毛,
葉鞘平滑,葉舌極短,撕裂狀,具短毛。
□ 花果: 著花之稈高達20 cm;花序為3~6枚指狀排列之穗狀
花序,長約2.5~5 cm;小穗著生花軸一側,密生排成2列,長
2~3 mm,具1小花,雄蕊3,子房有2花柱。穎果細小,由堅硬的
外稃包住。每公克種子3,800粒。
□ 分布: 全島平地及丘陵地。分布廣泛;大陸各地、日本、
琉球。
□ 用途: 普遍使用之水土保持植生用噴植草種,可用於一般
挖填方坡面,河溪堤防、護岸,亦可做為運動場之草皮,或綠
地庭園草皮等。
128
□ 11. 百慕達草 (2):改良品系
□ Cynodon dactylon C. transvaalensis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為人為改良之草皮草類品系,分別適用於運動場、
球場、庭園草皮等。
□ 莖葉: 百慕達改良品系甚多,大多節間較短,葉片細小及
走莖地下化之情形。主要之品系包括Tifgreen-328、Tifway-
419、Tifdwarf及Tif-Taiwam等。有關其特性差異分述如下:
□ 低溫下仍保綠色、耐寒、煙害抗力弱
□ Tifdwarf
□ 美國喬治亞洲農業試驗所、Tifgreen之矮性系突變種
□ 葉濃綠、質細、莖密度高、匍匐矮性、生長速度慢
□ 低溫下葉片綠色保持不良、耐寒、耐低割、僅用於果嶺
品系名 品系來源 農藝性狀 適應性
Tifgreen-328 美國喬治亞洲農 葉濃綠、細軟、 低溫下葉片綠色
業試驗所、普通 密度大、矮生、 保持不良、耐寒
百慕與非洲百慕 節間較T-419 耐旱耐踐踏、回
之配種三倍體 短 復能力高
Tifway-419 美國喬治亞洲農 深根性、葉濃 低溫下仍保綠色、
業試驗所、普通 綠、質中細、 耐寒、煙害抗力
百慕與非洲百慕 中矮生、生長 弱
之配種三倍體 力旺盛
Tifdwarf 美國喬治亞洲農 葉濃綠、質細、 低溫下葉片綠色
業試驗所、 莖密度高、匍 保持不良、耐寒、
Tifgreen之矮性 匐矮性、生長 耐低割、僅用於
系突變種 速度慢 果嶺
130
分佈: 原品系主要來自美國喬治亞州農業試驗所,各地普遍引進使用,但主要於
熱帶、亞熱帶地區推廣栽植。
用途: 臺灣地區早期主要引進栽植於高爾夫球場果嶺 (Green) 與球道 (Fairway)。
目前則漸漸被用在庭園綠地草皮,甚至作為果園覆蓋草種等。引進之品系
在外地 ( 臺灣 ) 栽植多年後,部分發現有特性或習性變化之情形。

131
□ 12. 果園草 ( 鴨茅 )
□ Dactylis glomerata L.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叢立性禾草,株高可達1 m,耐寒性極強。
□ 莖葉: 無地下莖,稈光滑,徑0.3 cm。葉片柔軟扁平,長
15~25 cm,寬0.6~0.8 cm,脈上具小刺毛,葉鞘長,葉舌膜質。
□ 花果: 花為圓錐花序,長8~12 cm,分枝疏。小穗密集成
團,其種名即為此意。每小穗具3~5朵花。種子長約1 cm,先端
彎曲。
□ 分布: 原產歐亞大陸及非洲溫帶地區,臺灣最早於1788年
自英國引進,曾廣泛推廣栽植於梨山福壽山農場。
□ 用途: 本草種為溫帶牧草中產量最高者之一,用於臺灣高
海拔地區果園覆蓋及噴植植生草種,曾於臺灣大學梅峰農場進
行試驗,結果顯示為在各供試草種中耐寒性最高。
134
□ 13. 小馬唐 ( 新加坡草 )
□ Digitaria radicosa (Presl.) Miq.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宿根性或稱一年生禾草。依筆者初步試驗,本草種
之需水量小於一般庭園草種,耐旱性亦強,適於做為較惡劣條
件之草皮草種。
□ 莖葉: 稈基部匍匐地上,莖葉柔軟,高度大多低於25 cm,
葉片光滑,長5~8 cm,寬2.5~8 mm。較陰濕地區生長良好,但
亦能耐乾旱。冬季枯黃或生長不良。
□ 花果: 花序為2~3枚指狀排列之總狀花序。花序長4~9 cm,
纖細。
□ 分布: 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在臺灣屬本地草種,早期
曾種植於高爾夫球場球道上。
□ 用途: 早期做為高爾夫球場球道草種之過程不甚了解,唯
因其冬季枯黃,葉片色澤不夠濃綠,舖砂後無法快速生長,故
新近開發之球場不再使用此草種。
137
□ 14. 戀風草 ( 垂愛草 )
□ Eragrostis curvula (Schrad.) Ness.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喜暖熱,能於砂土生長,性耐瘠耐旱,適於山坡地
上生長,可用於坡地覆蓋、護坡、草帶法之草種。
□ 莖葉: 為叢生直立性多年生禾草,株高達70~80 cm
旺盛,葉細而長,根系發達。
□ 花果: 花軸甚長,花為總狀花序,種子細小。
□ 分布: 原產南非、熱帶亞熱帶國家。臺灣曾引進供作牧草
及植生覆蓋草種。
□ 用途: 本種為早期臺灣地區主要推廣於果園草帶或平台階
段台壁等之植生草種,由於其屬叢狀生長,易於老化及土壤流
失,目前已不使用。
140
□ 15. 假儉草 ( 蜈蚣草,林口草 )
□ Eremochloa ophiuroides (Munro) Hack.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成群叢生之多年生禾草。較喜酸性土壤,生長在山
坡地、草原、路邊,在台灣北部紅土台地地區,能自然形成純
化之草地。
□ 莖葉: 稈叢立,具橫走之匍匐莖,走莖節間短,匍匐延伸,
多葉,株高5~15 cm。葉色深綠,寬0.3~0.4 cm,長約4 cm,葉
背及葉緣具短毛,先端鈍,葉舌小,長約0.2 mm。
□ 花果: 花為單一總狀花序,似穗狀花序,近圓筒狀,光滑,
長2~6 cm,長於走莖之腋間或先端,每年5月下旬至10月抽穗,
花梗細小穗成對,兩型。種子 ( 穎果 ) 紫紅色,長0.2 cm,
可購得。每公克種子1,600粒。
□ 分布: 中國大陸、中南半島及菲律賓地區。臺灣中、北部。
□ 用途: 本種之草坪優美,可較粗放管理,應用地區漸增,
種子可購得,可供一般邊坡噴植草種。
143
□ 16. 高狐草 (K31F品系或綠柏草品系 )
□ 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牧草,適生於臺灣中高海拔地區 (3,000 m
以下 )。性耐寒、耐旱,可於全日照或微遮蔭下生長,喜中性
或微酸性土壤,品系甚多,但通稱為高狐草 (Tall fescue)。
□ 莖葉: 多年生牧草。稈直立叢生,高60~100 cm。葉片披
針形,基部向中肋呈指摺疊狀,長18~36 cm,寬5~10 mm。
□ 花果: 花為圓錐花序,每公克種子約400粒。
□ 分布: 原產美國,在美國育有多種品系,1957年自美國
Kentucky州引進 (A15)。
□ 用途: 目前臺灣地區主要應用之品系為肯特基31F及律柏
草,為邊坡覆蓋用草種。種子發芽率甚高,可做為中高海拔地
區邊坡穩定,一般噴播種子及果園覆蓋植物材料。
146
□ 17. 黑麥草 ( 多年生黑麥草 )
□ Lolium perenne L.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歸化生長於中海拔之荒廢地,多年生禾草,耐蔭性
強。
□ 莖葉: 稈纖細,高20~30 cm。葉片線形,具柔毛,長10
cm,寬3 cm。葉舌膜質舌狀,長1.5~2.0 mm。
□ 花果: 花序穗狀,約15 cm長,小穗具多朵小花,達1 cm
長,每公克種子460粒。
□ 分布: 原產歐洲。經引進栽培作為牧草。
□ 用途: 高冷地區果園覆蓋、邊坡穩定,種子可購得作為低
海拔地區混播植生或作為秋冬季之噴植草種。
149
□ 18. 天竺草 ( 大黍 )
□ Panicum maximum Jacq.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深根性禾草,性耐旱,其宿根可耐火燒,生
長及蔓延快速。
□ 莖葉: 稈直立叢生,高約1.5 m,根莖粗大,各節佈密毛,
稈表面光滑,節間綠色,附著臘粉,基部直徑可達1 cm。葉線
形,細長,長30~70 cm,寬1.5~2.0 cm,葉稍具疣狀短毛或無
毛;葉緣有淺缺刻,葉舌0.4~0.6 cm。
□ 花果: 花為開展之圓錐花序,長20~35 cm,分枝腋間具長
柔毛,基部分枝輪生狀。小穗長0.3 cm,鈍形,通常無毛,帶
紫紅色或具紫斑。種子長0.2~0.3 cm。
□ 分布: 原產熱帶非洲,分布甚廣。臺灣於1908年自菲律賓
引進,本草種也有不同的品系。
□ 用途: 本草種適於作為牧草及荒地植草草種,唯目前天竺
草雜草化情況嚴重,尤其有週期性火災之地區,如大肚山清水
地區,有草種純化與蔓延之趨勢。以造林技術或相關植物覆蓋
方法,防止其蔓延及減低生態系危害之工作,反而成為主要研
152
□ 19. 兩耳草 ( 毛穎雀稗 )
□ Paspalum conjugatum Berg.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本地禾草,耐陰性、耐旱性、耐湛水性均甚
強,能適應酸性土壤與鹼性土壤等不同土質條件。調查顯示,
其能生長於海岸地區至海拔2,000 m左右之地區,為可能有生態
型 (Ecotype) 之區分。
□ 莖葉: 具發達之匍匐性走莖,稈扁平,近實心,節間長
4~8 cm。葉線狀披針形,淡綠色,長8~12 cm,寬0.8~1.2 cm。
葉緣粗糙,葉鞘光滑。葉舌由一圈絹毛所成。
□ 花果: 花為二總狀花序配對而成,總狀花序纖細,長6~12
cm,小穗二列,扁生一側。小穗具二朵小花,卵形,先端略尖,
長1.5~2.0 mm。外穎缺如,內穎具長絲毛,易黏附在人畜的衣
褲。種子細小,發芽率甚低,暫無採集價值。
□ 分布: 分布於舊世界熱帶及美、非洲溫帶地區。在臺灣屬
本地草種。
□ 用途: 台中縣東勢地區曾見人為除草篩選後純天然草皮之
情形,可做為果園覆蓋或遮蔭地草地草種,但走莖之節間較長,
155
□ 20. 百喜草 ( 小葉品系 )
□ Paspalum notatum Flügge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叢生或匍匐多年生禾草,匍匐莖與根系強韌,坡地
保育效果佳。
□ 莖葉:
葉色淡綠,長15~25 cm,寬0.2~0.5 cm。
□ 花序: 與大葉品系略同,但總狀花序斜上,略比大葉品系
短。種子發芽率高,每公克約350粒,可購得。
□ 分布: 原產拉丁美洲。目前臺灣地區主要推廣之小葉百喜
草品系為A33與U.S.A. 等品系。
□ 用途: 為臺灣目前主要推廣之一般邊坡、裸露地及蝕溝控
制用草種。主要以種子繁殖,包括撒播、噴播、植生帶鋪植或
育成草皮鋪植,亦可以扦插法繁殖。每年5月至9月為最佳種植
時期。
158
□ 21. 百喜草 (大葉品系)
□ Paspalum notatum Flügge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叢生或匍匐多年生禾草,根系強韌,坡面覆蓋育土
效果佳,耐陰性略高於小葉品系百喜草。
□ 莖葉:
盛,地下莖亦發達,根系量多,重直分布可達地面下100 cm。
葉色深綠,光滑並稍呈光澤,長20~30 cm,寬0.6~1.2 cm。
□ 花果: 總狀花序,2枚或3枚,向上外彎,長4~7 cm,小穗
卵形或倒卵形,長0.3~0.35 cm,平滑並具光澤。種子被蠟質,
不易吸水,經熱水或研磨處理可提高發芽率50%,每公克約350
粒。
□ 分布: 原產拉丁美洲。目前主要推廣之大葉百喜草品系為
A44、A109及A250等。
□ 用途: 為臺灣目前最主要推廣之果園、邊坡之覆蓋草類,
亦可做為草帶法之草種。由於大葉品系百喜草種子採集未達應
用階段,其繁殖方法暫以扦插繁殖為主。
161
□ 22. 狼尾草 (象草)
□ 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禾草,性耐旱、耐水,生長快速,喜鹼性土
壤。
□ 莖葉: 莖叢生,表面無毛,有蠟質;葉片密生茸毛,葉色
深綠,長100~210 cm,寬1.5~4.0 cm。
□ 花果: 緊密圓錐花序,小穗有剛毛,護穎密生纖毛。種子
長橢圓形,黃褐色,每公克約143粒,可購得。
□ 分布: 原產菲律賓,1961年引進,目前主要分布於臺灣全
島平地至海拔1,500 m,為主要推廣之牧草種類。
□ 用途: 以扦插法、分株繁殖,亦可以種子繁殖。可用於石
灰石礦區棄石地、道路邊坡較粗放式之扦插植生。亦曾做為澎
湖海岸造林地之林地外緣植物,效果良好。
164
□ 23. 甜根子草 (濱芒、甘蔗萱、野蔗)
□ Saccharum spontaneum L.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耐水濕又能耐乾旱,抗風力強,常群集於河床及沙
質土壤處成大群落之多年生禾草。
□ 莖葉: 稈直立,高2~3 m,嫩梢及節上密生白毛,節底下
呈粉狀,花序下具毛,葉線形,頂端葉較密集,細齒緣,銳利,
鞘口部有毛,葉舌鈍狀,約2 mm長,具短纖毛。
□ 花果: 圓錐花序瘦長,長達50 cm,分枝直立,小穗軸與
柄均纖細,具絲狀毛,小穗披針形,長約3~5 mm,穗節具絲毛,
長於小穗,內穎宿存,外穎邊緣具纖毛,長 3~5mm,具 2龍骨,
內穎略小於外穎,具1龍骨。穎果為內稃所包圍,約1.5 mm長。
□ 分布: 臺灣、澎湖,大陸東南沿海、琉球。
□ 用途: 為海岸耕地防風林、防風草帶之應用草種、防風定
砂之先驅植物。
167
□ 24. 濱刺麥 (貓鼠刺、濱刺草)
□ Spinifex littoreus Burm.f.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喜生長在海岸最前線之純粹流沙中,定沙力很強的
匍匐多年生禾草。
□ 莖葉: 稈木質化匍匐蔓延,長可達數公尺,高30~100 cm,
節間粉白。觸地生根。葉刺針狀,叢生於枝端,剛硬,線形,
捲曲,長約5~ 20 cm,寬0.3 cm。葉鞘寬大,重疊,葉舌為密
絹毛,長2~3 mm。
□ 花果: 花為單性,雌雄異株。雄性小穗長0.8~1.2 cm,有
短柄,以數枚著生頂端形成穗狀總狀花序,再以多數總狀花序
集成有苞片的繖形花序。雌花序球狀,雌性小穗狹披針形,長
1.2 cm,成熟時整個花序脫落。種子輕細,具絨毛,易為風吹
散。
□ 分布: 分布於中國東南各省、日本九州 ( 尾久島 )、琉
球以至東南亞地區。屬臺灣本地草種。
□ 用途: 為優良的海邊定砂植物,部分飛砂危害嚴重之地區
常配合攔砂籬 ( 柵 ) 之設置後栽植本草。
170
□ 25. 奧古斯丁草 ( 聖奧古斯丁草 )
□ Stenotaphrun secundatum (Walt.) Kuntze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具有匍匐莖之多年生禾草。耐鹽、耐旱及耐蔭性極
佳。
□ 莖葉: 匍匐莖粗壯,紫紅色,節處著根,7~30 cm。葉片
藍綠色,長 8~16 cm,寬0.6~0.9 cm,先端鈍,葉鞘扁平,疏
鬆,短。
□ 花果: 總狀花序,花序生軸呈扁平之圓柱狀,長6~14 m,
寬0.4~0.9 cm;小穗無柄,單一或成對貼於穗軸之一側並陷於
主軸各凹穴中,長0.3~0.6 cm,成熟時從花軸處斷裂。種子結
實率低,以扦插繁殖。
□ 分布: 原產美國、熱帶美洲,為牙買加、波多黎各草原中
之重要草種。
□ 用途: 可做為海岸或高鹽分地區之植草草種,另有白或黃
色條紋奧古斯丁草的栽培種,與原種都適於海邊種植,亦可做
為庭園草皮使用。
173
□ 26. 馬尼拉芝 (斗六草品系)
□ Zoysia matrella (L.)Merr.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喜生長於海濱地區及砂地上,耐鹽性高。人工培植
之品系甚多,其中斗六草係早期於斗六地區育成草皮出售,故
名之,但品系之種類與來源不明。
□ 莖葉: 匍匐地下莖呈白色,近基部的節上長根。葉片線形
至披針形,寬2~3 mm。莖葉堅硬,葉片色澤較淡,葉舌由一圈
白色的毛所成。
□ 花果: 花桿為總狀花序,約3 cm長。小穗僅具1朵小花,
約2~3 mm長,但在如高爾夫球場等週期性修剪之草地,則無花
開花結果之現象。
□ 分布: 熱帶亞洲地區,應屬臺灣本地草種。目前歐、美、
日等地區國家當草坪草種用。
□ 用途: 魚塭護岸定砂、高爾夫球場及庭園草坪草種。一般
認為其抗病蟲害及耐旱性優於其它栽培之庭園禾草。
176
□ 27. 細葉芝 (台北草品系)
□ Zoysia tenuifolia Willd.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細葉芝又稱高麗芝,一般喜生於海邊、石隙或石牆
邊之多年生禾草。而台北草係人工培植之庭園草皮品系,其習
性與臺灣較早應用之韓國草草皮近似,但本品系較耐寒、耐踐
踏且較不會有叢狀生長之情形。
□ 莖葉: 稈密叢生,地下匍匐莖發達,先端白色,針刺狀。
葉片長4~5 cm,寬1 mm或略小,葉舌長0.3 mm。
□ 花果: 花序為小型之總狀花序,長約1 cm,稻草色,做為
庭園草皮或經常修剪情況下通常不開花。
□ 分布: 分布於中國大陸南部、琉球與熱帶亞洲。人為培育
之品系甚多,而台北草品系則來源不明,唯推測應是早期引進
後馴化,且草皮質地細緻,栽植管理容易而被大量推廣使用。
□ 用途: 為目前應用最廣之庭園草皮,營養繁殖之草皮可在
一般花卉市場購得。
179
□ 28. 克育草
□ Pennisetum clandestinum Hochst.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禾草,具發達之匍匐莖及地下莖。據觀察得
知,海拔500 m以上之地區可正常生長。
□ 莖葉: 匍匐莖節間短小,到處生根蔓延。不同生育地之株
高差異甚大,約5~50 cm。葉淡綠色,長披針形,大小變化極大,
多少有毛,寬0.3~0.8 cm。葉鞘大多重疊,稍鬆弛,長於節間。
葉舌極短,長約1.2 mm,上端撕裂成毛狀。
□ 花果: 花序由2~4個小穗構成,包藏於花稈最上位之葉鞘
內,僅柱頭與花藥伸出,小穗線狀披針形,具剛毛與毛茸,花
不孕性,但部分地區則發現結實現象。
□ 分布: 原產東非,臺灣最早記載於1958年曾自菲律賓引進。
□ 用途: 為中高海拔地區放牧地及護坡草種。用匍匐莖2~3
節間繁殖。曾引進種子於梨山地區做為果園及道路植生材料,
因其種子來自屬甘蔗葉枯病等疫區之中南美洲,及其播植後易
造成入侵果園及生態之危害,目前已不再引進播植。
182
□ 29. 五節芒 (芒草、菅草)
□ Miscanthus floridulus (Labill.) Warb.
□ 科別: 禾本科
□ 習性: 多年生草本植物,宿根性,叢狀生長,株高可達
2~4m。性耐旱、耐瘠、耐鹼、耐酸,喜生長於新崩塌或裸出之
路邊,荒地邊坡、溪岸等地,生長極為迅速。
□ 莖葉: 地下莖發達,稈節處常有粉狀物。葉緣含有矽質,
能割傷皮膚。
□ 花果: 花為大型圓錐花序,長約30~50 cm,分枝10~20 cm;
小穗卵狀橢圓形,具有兩朵小花,成對著生,但穗柄不等長,
基部長有成束的短芒,初時為紫紅色。
□ 分布: 由於其生態適應性幅度極廣,幾乎任何土壤均能生
長。從海濱到海拔2,500 m的高山均可見到其分布,為臺灣最常
見之植物。
□ 用途: 為礦區捨石場或一般崩塌地之綠化覆蓋草類。繁殖
可用種子撒播、噴播及分株法等,但種子成熟期不同,採種後
發芽率極低,部分地區採取整個花軸鋪置於坡面,使種子後熟
後發芽,效果良好。
185
藤類植物
□ 或稱蔓性植物,指其莖之主幹不能直立,
靠其莖纏繞他物、或靠特殊器官攀附他物
上升或貼覆地面而生長之植物。其伸長與
生長方法包括吸附生長、下垂覆蓋、鋪地
覆蓋、纏繞伸長、捲鬚伸長等,可分為:1.
蔓狀藤類2.伏生藤類3.匍匐藤類4.纏繞藤
類5.攀援藤類

BACK
藤類種類
1. 營多藤 8. 三裂葉蟛蜞菊
2. 賽芻豆 9. 槭葉牽牛
3. 薛荔 10.馬鞍藤
4. 地錦
5. 雲南黃馨
6. 軟枝黃禪
7. 蔓荊
□ 1. 營多藤 ( 西班牙三葉草 )
□ Desmodium intortum (DC.) Urb.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多年生蔓狀草藤,喜鹼性砂、壤土及石質土,黏重
土生育不佳,霜害復生力強。
□ 莖葉: 莖四稜形,有綠色或紫色條紋,具直的和鉤狀毛。
葉互生,三出複葉;小葉膜質,卵形或橢圓形,長4~6 cm,寬
2.5~3.5 cm,先端銳形,葉基圓形,全緣,葉中肋兩旁常有白
斑,兩面有毛,托葉狹卵形,脫落,葉柄長3~4 cm。
□ 花果: 花白色,粉紅或黃,長8~9 mm,腋生或頂生總狀花
序,長6 cm,苞片大包花,長約1 cm,花萼不等5裂,兩體雄蕊
(9+1);9枚中有長、短二型,花柱密被毛,柱頭頭狀。莢果於
內縫上節處緊縮6~9節,莢果上有黏毛,莢長2~3 cm,寬2 mm。
□ 分布: 熱帶美洲原產。引進栽培頗能適應臺灣之環境,可
在海拔1,800 m以下地區種植。
□ 用途: 為覆蓋、綠肥作物,並為優良牧草。種子可作為邊
坡噴植用草種,曾於石灰石礦區棄石地試驗效果良好。但一般188
道路邊坡或開挖整治之邊坡 ( 尤其在礫石含量較多之坡面 ),
190
□ 2. 賽芻豆
□ Phaseolus atropurpureum DC.
□ 科別: 蝶形花科
□ 習性: 多年生纏繞性草質藤本。喜鹼性砂、壤土及石質土。
□ 莖葉: 纏繞草本,纏繞莖左旋。葉互生,三出複葉;小葉
闊卵形或菱形,全緣,但通常有深缺刻,先端鈍形,葉面綠色,
葉背灰綠,長2~6 cm,寬2~5 cm,有毛。
□ 花果: 花深黑紫色,腋生總狀花序;數朵著於長的花軸先
端,花長15~20 mm。莢果線形,長6~8 cm,寬3 mm。
□ 分布: 原產美國西南部,廣布於北美、中美和南美。
□ 用途: 可作為覆蓋、綠肥作物,並為優良牧草。種子可作
為邊坡噴植用草種,曾於石灰石礦區棄石地試驗效果良好。但
與前述之營多藤相同,其優勢生長會影響其他植生草類之生長,
有阻礙植生演替及造成坡面沖蝕之虞。

191
193
□ 3. 薜荔 ( 木蓮、木壁蓮、石壁蓮 )
□ Ficus pumila L.
□ 科別: 桑科
□ 習性: 附生於樹幹、岩壁之常綠攀援藤本,生長速度較地
錦緩慢。較喜土壤水分充足及略遮蔭之地區。
□ 莖葉: 嫩枝有毛,莖上長氣根 ( 附著根、攀援根 ) 攀附
他物上升。葉革質,互生,具短柄排成2列,卵形或橢圓形,鈍
頭,圓或心基,全緣,長2~10 cm,寬1~6 cm,側脈五對,於背
面顯著,並密生毛。
□ 花果: 隱頭果倒圓錐狀球形,徑約 4cm,上半部有白色斑
點,熟時暗紫色,裡面的瘦果浸出膠質凝結後可做清涼飲料。
□ 分布: 生長於臺灣全島平地至海拔山地。分布中國大陸南
部、海南島、日本、琉球。
□ 用途: 和愛玉子很相似,同樣具有食用和觀賞的價值。適
於岩壁、水泥牆及邊坡之綠化,綠化效果佳,但乾旱地區生長
不易。
194
196
□ 4. 地錦 ( 爬牆虎、紅骨蛇 )
□ 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 (S.et Z.) Planch.
□ 科別: 葡萄科
□ 習性: 多年生落葉藤本植物,生長與伸展快速,為有名的
爬牆觀葉植物,靠著莖卷鬚前端的圓形吸盤,牢牢地吸附在樹
幹、岩石或牆壁上。
□ 莖葉: 攀援莖。春天發出紅色的嫩葉,夏天轉變成密密的
綠葉,到秋天落葉之前又為美麗的紅葉。葉互生,變化多端,
有圓心形,三淺裂以至三出複葉,而以三出複葉較多。寬長略
等,約 5~12 cm;小葉具短小葉柄,闊卵形,先端銳尖,兩側
者基部歪斜,疏粗鋸齒緣。
□ 花果: 黃綠色小花排列成聚繖花序,腋生,於春夏天開花。
果為小球形漿果,熟時紫黑色。
□ 分布: 產臺灣全島平地至低海拔山區。分布中國大陸、韓
國、日本、琉球。
□ 用途: 適於岩壁、水泥牆壁及邊坡綠化,但冬季落葉後影
響景觀是其缺點。 197
199
□ 5. 雲南黃馨
□ Jasminum mesnyi Hance
□ 科別: 木犀科
□ 習性: 常綠蔓狀灌木,耐旱性強。
□ 莖葉: 小枝光滑有四個稜角,三出複葉,對生,小葉殆無
柄,長橢圓形至披針形,全緣。
□ 花果: 花單獨腋生,黃色,徑4~5 cm,下方具葉狀苞;花
萼裂片為葉狀,披針形,較長於萼筒;花冠裂片倒卵匙形,較
花筒長,通常近於複瓣,春天開花。
□ 分布: 原產中國雲南,臺灣地區引進栽植。
□ 用途: 常用於花架、綠廊、砌石坡面或擋土牆上方之綠美
化植物材料,其柔軟下垂的枝條和盛開的花,別具風格。在臺
灣常被認為「迎春花 (Jasminum nudiflorum)」,但迎春花為
落葉小灌木,是為主要區別。
202
□ 6. 軟枝黃蟬
□ Allamanda cathartica L.
□ 科別: 夾竹桃科
□ 習性: 常綠蔓性灌木,耐旱性高。
□ 莖葉: 莖柔軟,蔓長5~6 m。全株光滑,葉3~4枚輪生,或
對生,倒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8~12 cm,葉柄甚短;莖葉有乳
汁;枝條不具攀援性。
□ 花果: 花蕾帶紫色,花大形,鮮黃色,喇叭狀,徑約5~12
cm,頂生於枝端,5裂片,裂片倒卵形或圓形。蒴果圓形,密生
銳刺。
□ 分布: 原產南美,臺灣各地普遍栽培。
□ 用途: 可作為溪河岸石礫地之綠化植物,亦可作為擋土牆
等工程構造物之綠美化植物。

203
205
□ 7. 蔓荊
□ Vitex trifolia L.var. simplicifolia Cham.
□ 科別: 馬鞭草科
□ 習性: 匍匐小灌木,生長於海岸第一線礁岸及砂地,有飛
沙之處亦多形成單群落。常與濱刀豆、濱豇豆、馬鞍藤、濱刺
麥、濱箬草、無根藤等混生。
□ 莖葉: 樹皮灰褐色,莖橫臥地面,高不到1 m,全株著生
柔毛,有埔姜的香味。單葉,對生,有柄,厚紙質,全緣或波
狀緣,倒卵形或圓形,葉背灰白色。
□ 花果: 花頂生或腋生聚繖花序,淡紫色或稀白色,略帶唇
形五裂,長1.5~2 cm,萼鐘狀,長0.5 cm,二強雄蕊,花柱1,
柱頭2裂。果為核果,球形,徑5 mm,外果皮木栓質,內果皮木
質而堅硬,黑熟。
□ 分布: 中國、朝鮮、日本、琉球、菲律賓、馬來西亞、印
度等地。產臺灣本島及各島。
□ 用途: 為良好的海岸定砂植物,亦可在碎石地、石礫地生
長。木材供薪炭用。 206
208
□ 8. 三裂葉蟛蜞菊 ( 南美蟛蜞菊 )
□ Wedelia trilobata (L.) A.S. Hitchc.
□ 科別: 菊科
□ 習性: 常綠匍匐狀蔓性多年生草本,可節節生根。極具耐
旱、耐鹽和抗風性,適於海邊沙地、石礫地或道路邊坡等地生
長,但形成群落後,其他植物入侵困難,有抑止植生演替及土
壤保育效果不佳之情形。
□ 莖葉: 莖蔓性,被剛毛,粗糙,伏地生長。葉對生,卵形
或廣卵形,長4 cm,有光澤,具剛毛,粗糙,厚紙質,常三淺
裂,裂片有鋸齒,具突尖,葉脈近三出。
□ 花果: 花橙黃或黃色,花期長,自4~10月。
□ 分布: 原產北美和熱帶美洲,1976年引進臺灣。
□ 用途: 為公路護坡,堤防護堤及水泥牆面綠化之常用植物,
在泥岩地區或水庫保護帶亦為主要植生植物。

209
211
□ 9. 槭葉牽牛 ( 掌葉牽牛 )
□ Ipomoea cairica (L.) Sweet
□ 科別: 旋花科
□ 習性: 多年生纏繞草藤,纏繞莖左旋,生長 ( 伸長 ) 快
速,耐土壤貧瘠,礫石地或垃圾場等污染地區亦能生長。
□ 莖葉: 莖細長,基部略木質化,分枝,性極強壯。葉互生,
掌狀單葉,5~7深裂,狀如槭樹葉。
□ 花果: 花紫紅色,漏斗狀花冠,亦有白色種;花徑約6 cm,
花梗長1.5 cm,腋生聚繖花序,花萼5裂,雄蕊5 (2長3短 ),
柱頭2裂,略高出冠喉。果為蒴果,廣卵形,含種子4,種子具
絲狀毛。
□ 分佈: 原產北非洲,歸化於熱帶各地,如馬來西亞。
□ 用途: 可適於石質邊坡、堤防等地之綠美化植物,但常為
自然生長之群落狀態,普遍生長。

212
214
□ 10. 馬鞍藤 ( 鱟藤 )
□ Ipomoea pes-caprae (L.) Sweet
□ 科別: 旋花科
□ 習性: 生長於沙岸或泥岸的多年生匍匐草本。耐旱及耐砂
埋性高。
□ 莖葉: 莖蔓長,分枝,匍匐地面,全株光滑。葉互生,質
厚,微革質,圓形,心基或截形,先端凹裂,形如馬鞍或鱟,
故稱之馬鞍藤或鱟藤。葉長4~8 cm,寬4~10 cm,具長柄。
□ 花果: 花腋生成聚繖花序;漏斗狀花冠,紫紅色,徑達8
cm。果為蒴果,具宿萼,間裂,種子 4個,近球形,徑約5~7
mm,密被黃褐色毛。
□ 分布: 產臺灣本島及各離島。分布中國、日本 ( 九州、
四國 ) 東南亞、南非、西印度、美國以及全球熱帶、亞熱帶海
岸,是一種世界性的海邊植物。
□ 用途: 能定砂護堤,又有美化景觀的功能。

215
217
植物對於水土保持的功能
1.對於雨水及流水沖蝕的控制。
2.對於坡面的穩定功能。

http://140.124.61.21/newpublic_html/eco-
植物具有防蝕控制上的功能
1.攔阻(interception):樹冠及地面殘枝
腐植層可吸收雨水的能量,防止雨滴直接
衝擊地面,造成土壤飛濺流失。
2.抑制:植物的根系可以抓住土壤,提供力
學上的安定,如土壤與根系間的凝聚力,
提高土壤的抗蝕力。其高於地面之莖、葉
及根部份亦可濾除水流中之沉澱物。
3.遲滯(retardation):植物之莖葉增加地
表粗糙度,造成水流的障礙,可遲滯水流
之流速,也因此以較低的能量衝擊河岸土
壤。
4.滲入:植物根系深入地層,造成孔隙,增
加降雨入滲、涵養水源、降低洪峰流量。
5.水流所造成的剪力將被植物所承受,而非
河岸土壤。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