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4

MODUL KOLEKSI ITEM PENGGAL 2 TINGKATAN 5

中五年中考试
BAHASA CINA 6351/2
Kertas 2
Ogos/September.
1 dua jam lima belas minit
2 jam
4

JANGAN BUKA KERTAS PEPERIKSAAN INI SEHINGGA DIBERITAHU

1. Kertas peperiksaan ini mengandungi 19 soalan.

2. Jawab semua soalan.

3. Jawapan anda hendaklah ditulis di dalam kertas jawapan yang disediakan. Sekiranya kertas
jawapan tidak cukup, sila dapatkan helaian tambahan daripada pengawas peperiksaan.

Disediakan Oleh, Disemakan oleh,

………………………… ………………..……………….………
(TAY LEONG KUEN) (MUHAMMAD BARDI BIN YUNUS)
KP Bahasa Cina Guru Kanan Bahasa
SMJK Chung Cheng SMJK Chung Cheng

Kertas peperiksaan ini mengandungi 6 halaman bercetak.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注意:
1. 本试卷分为两个部分,共有20 题,必须全部作答。
2. 不必抄题,惟须注明题目号数。

第一部分
现代文
[70 分]
第 1 题 [20 分]
根据下面的文字,概述女人成功从摆摊经营到酒店的经历答案字数不可超过 140 字。文
后须注明确实的字数。 [20 分]

萝卜花是一个女人雕的,用料是萝卜。她把它雕成一朵朵月季花的模样。花盛开,
很喜人。
女人在小城的一条小巷子里摆摊儿,卖小炒。一小罐煤气,一张简单的操作平台,
木板做的,用来摆放锅碗盘碟。她卖的小炒只三样:土豆丝炒牛肉,土豆丝炒鸡肉,土
豆丝炒猪肉。
女人三十岁左右,瘦,皮肤白皙,长头发用发卡别在脑后。惹眼的是她的衣着,整
天沾着油锅的,应该很油腻才是,却不。她的衣服极干净,外面罩着白围裙。衣领那儿,
露出里面的一点红,是红毛衣,或红围巾。她过一会儿,就换一下围裙,换一下袖套,
以保持整体衣着的干净。很让人惊奇且喜欢的是,她每卖一份小炒,必在装给你的方便
盒里,放上一朵她雕刻的萝卜花。这样装在盘子里,才好看。她说。
不知是因为女人的干净,还是她的萝卜花,一到饭时,女人的摊子前,总围满人。
五块钱一份小炒,大家都很耐心地等待着。女人不停地翻炒,而后装在方便盒里,而后
放上一朵萝卜花。整个过程,充满美感。于是,一朵一朵素雅的萝卜花,就开到了人家
的饭桌上。
我也去买女人的小炒。去的次数多了,渐渐知道了她的故事。
女人原先有个很殷实的家,男人是搞建筑的,很有钱。但不幸的是,在一次建筑中,
男人从尚未完工的高楼上摔下来,被送进医院,医院当场就下了病危通知书。女人几乎
倾尽所有,抢救男人,才捡回半条命——男人瘫痪了。
生活的优裕不再。年幼的孩子,瘫痪的男人,女人得一肩扛一个。她考虑了许久,
决定摆摊儿卖小炒。有人劝她,街上那么多家饭店,你卖小炒能卖得出去吗?女人想,
也是。总得弄点和别人不一样的东西吧?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当她静静地坐在桌
旁雕花时,她突然被自己手上的美好镇住了,一根再普通不过的小萝卜,在眨眼之间,
竟能开出一小朵一小朵的花来。女人的心,一下子充满期待和向往。
就这样,女人的小炒摊子摆开了,并且很快成为小城的一道风景。下班了赶不上做
菜的人,都会互相招呼一声,去买一份萝卜花吧,就都晃到女人的摊儿前来了。
一次,我开玩笑地问女人,攒多少钱?女人笑而不答。一小朵一小朵的萝卜花,很
认真地开在她的手边。

1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不多久,女人竟出人意料地盘下了一家酒店,用她积攒的钱。她负责配菜,她把瘫
痪的男人,接到店里算账。女人依然衣着干净,在所有的菜肴里,依然喜欢放上一朵她
雕刻的萝卜花。菜不但是吃的,也是用来看的呢。她说,眼睛亮着。一旁的男人,气色
也好,没有颓废的样子。
女人的酒店,慢慢地出了名。大家提起萝卜花,都知道。
生活,也许避免不了苦难,却从来不会拒绝一朵萝卜花的盛开。
(丁立梅《萝卜花》)

第 2 至第 7 题 [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从生命个体来说,我们能够支配的关键的岁月不过那么几十年,然后再无第二次机
会。对于人的一生来说,那才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生命由于它的短暂和不可逆性、
一次性而弥足珍贵而神奇而美丽。虚度这样的生命,辜负这样的生命,这是多么愚蠢,
多么罪过!一个人丢了一百块钱人民币都会心痛,那么丢失了生命中有所作为的可能,
不是更心痛吗?
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太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差得就
愈来愈远了,有的光阴虚度,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郁郁不乐;有的东跑西颠,一
事无成;有的萎萎琐琐,窝窝囊囊;有的胡作非为,头破血流……有几个人成功?有几
个人满意?有几个人老后能够不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而人生的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结局,大体上是青年时期就可以看出点端倪来的。青年
时代,谁不愿意投入生活、投入爱情、投入学习、投入事业、投入社会、投入人间?
即使生活还相当艰难,爱情还隐隐约约,学习还道路方长,社会还明明暗暗,人间
还有许多不平,你也要投入,你也要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努力去争取一切可以争
取到也应该争取到的,以使你能够得到智慧和光明,得到成绩和价值。我并不笼统地赞
成古人立大志的说法,但你总该希望自己对社会对人群对国家民族人类多做出一点贡
献,至少是确实竭尽了全力,就是说至少是充分燃烧了,充分发了热发了光,充分享用
了使用了弘扬了你的有生之年。一个人就是一个能源,人的一生就是燃烧,就是能量的
充分释放。能量应该发挥出来,燃烧愈充分愈好。从无光热,不燃而去,未免是一个遗
憾;而刚一冒烟儿,就怠工熄灭了,能不痛苦吗?
人生就是生命的一次燃烧,它可能发出美轮美奂的光彩,可能发出巨大的热能,温
暖无数人的心,它也可能光热有限,却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发一分电,哪怕只是点亮一
两个灯泡,也还照亮了自己的与邻居的房屋,燃烧充分,不留遗憾。而如果你一直欲燃
未燃,如果你受了潮或者发生了霉变,那就不但燃烧不好,而且留下大量的一氧化碳与
各种硫化物碳化物,发出奇奇怪怪的噪声,带来对人类环境的污染,乃至成为社会的公
害,这实在是非常非常遗憾的。
也许你不能留名青史,但至少应该对得起自己的这仅有的几十年。也许你未能立德
立功立言,但至少是充分发挥出了自己一生的能量。也许你的诸种努力未能奏效,例如
从事艺术创作但未能被社会所承认,经商却终于未能成功,从军但终于打了败仗,但是

2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最后“结账”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说我已尽力了,你的失败如楚霸王垓下之败,非战
之罪也。我始终不赞成以成败论英雄,我也无能帮助读者乃至我自己着着皆胜。但是至
少心里应该有数,你是有志有为而且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终因条件不具备未能大获全
胜呢,还是你上来就不成样子,无志气,无作为,不学习,不努力,意志薄弱,心胸狭
窄,企图侥幸,却又愤愤不平,终于一事无成。如果是前者,我愿向你致以悲壮的敬
意,我还愿意把你的故事写下来,让读者为之洒一掬清泪。如果是后者,谁能纠正?谁
能弥补?谁能同情?
我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在他的生命到了后期末期之时,他
突然说:“我的生活的黄金时代还没有开始呢。”这实在太恐怖了。一个人的成就有大
有小,然而你应该尽力。尽力尽情尽兴尽一切可能了,这就是黄金时代,这就是人生的
滋味,这就是人生的意义价值,这就是辉煌,燃烧的辉煌,奉献的辉煌。你尽了力,你
就能享受到你尽力后的一切可能性,哪怕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的悲壮感和英雄
主义。你享受到了尽力本身带来的乐趣,尽了力至少能得到一种充实感成就感,你也就
赢得了,必然赢得了,首先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尊敬和满意。比如你是一枚炮弹,
被尽力发射出去了,而且爆炸了,即使没有完全命中目标,也是快乐的。你是一粒树
种,落到了地上,吸足了水分养分,长成了树苗,长成了大树,即使没能长到更大就被
雷击所毁,你也可以感到某种骄傲。你的形象是一株树的最好的纪念碑,你的被毁至少
是一次大雷雨的见证,是一个悲剧性的事件。人生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时间段,是一次
能量释放反应,重在参与,重在投入,重在尽力。胜固可喜,败亦犹荣,只要尽了力,
结账时候的败者,流出的眼泪也是滚烫的与有分量的。而没有尽力,蹉跎而过,那可真
是欲哭无泪了!
(王蒙《人生即燃烧》)
2. 作者从个人对生命的看法,论述个人的什么观点? [4 分]

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太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差得就愈来
愈远了……
3.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4 分]

4.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人生在哪一个阶段?为什么? [5 分]

5.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4 分]

也许你的诸种努力未能奏效,例如从事艺术创作但未能被社会所承认,经商却终于未
能成功,从军但终于打了败仗,但是最后“结账”的那一天,你至少可以说我已尽力
了,你的失败如楚霸王垓下之败,非战之罪也。
6.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7. 本文的语言表达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出一个例子? [4 分]

3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第 8 至 12 题[25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然后回答问题。

一阵小跑声过后,学校走廊里,一个男生小声而急促地叫我,我立定问他:“有什
么事吗?”
他期期艾艾地说:“我――我能到你的办公室去说吗?”我点点头。他进来后,小
心翼翼关上门后,将手上卷着的画纸摊开在我面前说:“老师你看,我觉得自己画得挺
好的,为什么只有 65 分呢?我看他这张还没我的好呢,他都 70 分呢。”他把同桌的那
张画也摊了开来。啊,原来是来讨说法的。这是一张美术作业,临摹书上的一幅写意国
画《梅花麻雀图》。这算是期中考试了。
两张画摊在桌上,我给他分析:“你这张,梅花点得还蛮像样,麻雀的形体姿态也
不错,可偏偏是‘点睛之笔’不准确,眼睛画偏了,这不是犯了常识性的错吗?他这张
也有缺点,梅花浓淡深浅缺少变化,但作为画面主体的麻雀画得还是到位的……”他听
明白了,似乎也服气,但还不走,磨磨蹭蹭,抓了一会儿头皮,终于说出了要说的话:
“老师,你这次能不能开开恩,送我 5 分,下次还你,行不行?”我笑了起来,教书好
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你说说看,为什么一定要送你 5 分呢?”
“你表扬过我的,说过我画画蛮好的。”
“啊,我表扬过你?”
“是的,你表扬过我两次,一次画素描头像,你说我暗部画得蛮透气,没有闷掉。
还有一次画水彩,你说我天空染得蛮透明,没有弄脏。”
“可是这次你只能得 65 分呀,再说这是考试,老师应该公正,是不是?”
“可是我这次已经向我爸说过我美术考得不错的,否则老爸要说我吹牛,又要打我
的……”
“65 分已经超过及格线了,以后再努力一下就是了。”
“不不不,老师,我只好实话告诉你,这次期中考,几门主课我都没考好,语文 65 分,
英语刚及格,数学只得了 55 分。我爸气死了,用皮带抽我,用脚踢我,说我没有一门
考得像样,我说我副科蛮好的,美术至少能考 70 分……老师,你看――”他撩起一条裤
腿,露出了几条青紫的伤痕。我不再多说,拿出一张宣纸,让他重画一幅。
半小时后,我用朱笔在他的画上写了个“70”,很醒目。出门时,他向我鞠躬,又
轻轻问一句:“老师不会告诉其他同学的,对吗?”我含笑。
多年以后……我在地铁月台上等车,一旁座椅上一个男子向我微笑行注目礼,而后
站起来说:“您不是教我们美术课的老师吗?”
“你是?”我记不得他是哪位了。
他说:“我就是那个向你讨分数的学生呀!”于是我想起了 20 多年前的那一幕。
月台上,我俩相互把上述故事一点点补充完整。我问他现在在哪里工作,他说了一家公
司的名称。
“那么,你现在是否经常向你的老板要求加薪?”我和他开起了玩笑。
他笑了,有些腼腆地说:“我们公司人不多,我当家。”
4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啊,那你就是老板了,你后来学的什么专业?”
“电脑专业,毕业后搞软件设计。”
“你过去数学好像不怎么好的,怎么选了这一行?”
“老师,你还记不记得,那次在你办公室里你对我说的一句话,你说,像你这么聪
明,想得出讨分数的人,怎么可以数学不及格?”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徐慧芬《讨分数的人》)
8 小男生向老师讨分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 分]

(a)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b)我含笑。
9. 试比较上面句子中“我”的两次“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 分]

10 “父亲”和“我”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6 分]

11. 你是否支持老师帮助小男生获得及格分数?为什么? [4 分]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12 试诠释这一段的意思。 [4 分]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
[30 分]
第 13 至 16 题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师每休舍,课①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②者,立斩
以徇。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
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
吏,秋毫无犯。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③。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
动。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
智、信、勇、严,阙一不可。”
(毕沅《续资治通鉴·宋纪·岳飞传》)
注释:
①课:督促
②束刍 chú:捆着牲口
③统制:宋朝武官的职称

5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13. 岳飞认为天下怎样才能太平? [4 分]

14. 为什么岳家军夜宿时,老百姓愿意开门迎接,却没有一个兵卒敢进门? [5 分]

15. 从文中来看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分]

1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a.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
b.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第 17 至 19 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

竹杖芒鞋③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④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 》)
注释:

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7 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4 分]

18 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这首词的主旨? [3 分]

19 “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

KERTAS PEPERIKSAAN TAMAT


6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华文试卷(二)评阅标准
第 1 题:概述
字数 扣分 1. 字数必须重数。
145-149 1 2. 分数:内容 20 分。
150-154 2 3. 完全没有内容者 0 分。
155-159 3 4. 全篇答非所问者 0 分。
160-164 4 5. 扣分准则:
165-169 5 • 字数多于题目所规定者,根据右侧附表扣分。
170-189 10 • 标点错误不扣分;
190 或以上 20 • 每个语病画一条曲线;
• 每两个错漏、颠倒、多余字等同画一条曲线;
• 每两条曲线扣 1 分。
• 扣分以 2 分为限。

题目要求:根据下面的文字,概述女人成功从摆摊经营到酒店的经历。答案字数
不可超过 140 字。文后须注明确实的字数。

女人在小巷里摆摊 [1],卖小炒[1]。她总是保持着衣着干净[1],并在小炒里[1],必
放上她雕刻的萝卜花[1]。她的生意很好[1],一到饭点就客满[1]。女人的丈夫原是
建筑师[1],因一次意外瘫痪了[1],家中又有小孩[1],她这才决定摆摊[1]养家[1]。
可街上饭店多[1],她总得出奇制胜[2]。于是她想到了雕刻萝卜花[1]。不久,女人
就用赚来的钱[1],盘下了一家酒店[1],菜肴里[1]依然放上萝卜花[1]。(131 字)
第 2 至 7 题 [25 分]
作者从个人对生命的看法,论述个人的什么观点? [4 分]
2. 答:由于生命的短暂和不可逆性[2],所以生命及其珍贵,我们不应该虚度
生命、辜负生命[2]。/在这短暂的生命里[2],我们应该有所作为[2]。(其
中一项)

3. 在儿童时期,人们的差异并不太多,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此后呢,
差得就愈来愈远了……
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看法呢? [4 分]
答:作者认为说虽然每个人的起跑点相同,但面对事情的态度不同[2],重
点的成就便不同[2]。

7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4. 作者认为最重要的人生在哪一个阶段?为什么? [5 分]
答:青年[2],因为在这个时期,精力充沛,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憧憬,只要
肯努力,一切皆有可能[3]。

本文的论点是什么? [4 分]
5 答:人生即燃烧[2],要使人生有意义,就要尽力发挥自己的价值,让生命
不留遗憾[2]。

也许你的诸种努力未能奏效,例如从事艺术创作但未能被社会所承认,经
6 商却终于未能成功,从军但终于打了败仗,但是最后“结账”的那一天,
你至少可以说我已尽力了,你的失败如楚霸王垓下之败,非战之罪也。
上面文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分]
答:举例论证[2]。作者以西楚霸王项羽垓下之战为例论证结果虽然失败、
不尽其意,但至少尽了力,也了无遗憾了[2]。

7 本文的语言表达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出一个例子? [4 分]
答: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2]。例子:此后呢,差得就愈来愈远了,有的光
阴虚度,深悔蹉跎;有的怨天尤人,郁郁不乐;有的东跑西颠,一事无成;
有的萎萎琐琐,窝窝囊囊;有的胡作非为,头破血流……/有几个人成功?
有几个人满意?有几个人老后能够不叹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2]

第 8 至 12 题[25 分]
8 小男生向老师讨分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5 分]

小男孩因为考试主科表现不好(1)。为了不再遭受爸爸毒打(1),小男孩
就说谎表示美术可以考得至少 70 分(1),但如今只得到 65 分(1),他就
只能跟老师讨分求救(1)。

(a)我笑了起来,教书好些年了,还没碰到过这样的学生。
(b)我含笑。
9 试比较上面句子中“我”的两次“笑”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6 分]
相同点: 认为这个男生天真无邪,活泼可爱。(2)
不同点:(a)是出乎意料的笑。男生的要求超出了自己的经验,很特别,
也很有趣。(2)
(b)是充满疼爱的笑,有欣赏,也有承诺。(2)
8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解析】 考查词语语境意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分析我两次
笑的原因,第一次笑是因为男孩想出借分的办法,我第一次听到这种办法
而笑,既有对男孩的方法的笑,也有对男孩独特的想法而笑;第二次笑是
男孩用反问的语气肯定我不会把这事告诉其他同学,这次笑是对男孩的肯
定的回答。

“父亲”和“我”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6 分]

父亲的教育方式:粗暴。孩子几门主课没考好,就用皮带抽,用脚踢。
10 (3)

“我”的教育方式:
①耐心细致。当男生认为自己的分数应比同桌的高时,就给他作出详
细的解析。

②因势利导(灵活变通)。决定给男生加分时,没有直接给他加分,
而是让他重画一幅。

③鼓励为主。美术课上两次表扬男生/男生讨分数时,夸他聪明。
(以上任何一项,可得 3 分)

你是否支持老师帮助小男生获得及格分数?为什么? [4 分]
11
支持[1]。因为正是老师善意的谎言让小男孩心生惭愧与感激,从此下定决
心发奋图强,造就了后来成功的他[3]。

不支持[1]。因为这对其他考生是不公平的,这也可能助长学生以后继续不
择手段达到目的[3]。
(答案合理即可)

9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12 我说过吗?记不清了。可是他却一直记着,并为此改变了自己。
试诠释这一段的意思。 [4 分]

老师的某一句话或许是不经意的(1),但有可能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
(1),甚至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2)。
【解析】 考查文章重点句子的含义。理解这句话,既要结合全文内容,我
在无意间说了一句话,从而影响孩子一生的事,也要抓住句子中的“我记得
吗?”“可是他却一直记着”的对比,从我们不经意的关爱对他人的影响的
角度回答句子的含义。

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
[30 分]
第 13 至 17 题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古文 译文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有的人问:“天下什么时候太平?”
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 岳飞说:“文臣不贪恋钱财,武臣不
下太平矣!” 贪恋生命,天下就太平了!”
师每休舍,课将士注坡跳壕,皆重铠习 军队每次休整,(岳飞)督促将士跑
之。 下山坡、跃过壕沟,都(让将士)穿
着沉重的铠甲来训练。
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立斩以徇。 士兵假若拿百姓一缕麻来捆束牲口草
料,立即斩首示众。*徇=宣示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士兵晚上宿营,百姓开门希望接纳,
没有人敢进去。
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军队的号令是”冻死也不拆(百姓
的)房屋,饿死也不抢劫掠夺”。
卒有疾,亲为调药。 士兵生病,(岳飞)亲自为他们调药。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 将士们远征时,岳飞的妻子就去慰问
之而育其孤。 士兵的家属;为国而死的将领,为之
痛哭,并抚育他们的遗孤。

10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有发下来的犒劳,岳飞都平均分给将
士们,自己丝毫也不占有。
善以少击众。欲有所举,尽召诸统制. (岳飞)善于以少打多。凡是有军事行
动,都要召集所有的将士。
谋定而后战,故有胜无败。猝遇敌不 计策定了然后才开战,因此(岳飞)攻
动。 打哪儿都能获胜,即使突然遭遇敌人
也不惊慌。
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 敌人因此说:“撼动大山容易,撼动
难。” 岳家军难。”
张俊尝问用兵之术,飞曰:“仁、智、 张俊曾经问作战术,岳飞说:“仁
信、勇、严,阙一不可。” 爱、诚信、智慧、勇敢、严厉,缺少
一个都不可以。”

13. 岳飞认为天下怎样才能太平? [4 分]
答:岳飞认为只要文官不爱钱(2),武官不怕牺牲(2),天下就能太平了。

14. 为什么岳家军夜宿时,老百姓愿意开门迎接,却没有一个兵卒敢进门?
[5 分]
答:这是因为岳飞治军严整(3),不允许兵卒妄取老百姓一草一木/不允许从老
百姓那儿获得一点好处。(2)

15. 从文中来看岳飞是一个怎样的人? [5 分]
• 爱护百姓的将军(2)。岳飞宁愿让自己的士兵挨饿,露宿街头也不愿意
劳民伤财。(3)/
• 爱惜士兵的人(2)。如果有士兵生病时,岳飞将亲自煎药/如有士兵殉
职,岳飞将会难过并照顾他们的家人/每当朝廷赏赐,岳飞都从来不留给
自己一点赏赐,而是分给其他将士(3)。/
• 智勇双全之人(2)。每当打仗前都会与身边的人讨论破敌之策,而面对
敌人来袭时他临危不乱。(3)

(其他可取答案)
16.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 分]
a. 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

11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将士们][远征]时,岳飞的妻子就去[慰问]士兵的[家属]。
b. 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
有发下来的[犒劳],岳飞都[平均]分给将士们,自己丝毫也[不占有]。
2✓1 分,3-4✓2 分,5✓3 分,6-7 ✓4 分

第 17 至 19 题(12 分)
三月七日①沙湖道中遇雨。
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②且徐行。
竹杖芒鞋③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④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 苏轼《定风波 》)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
大家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
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
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
雨,也无所谓天晴

注释:
①指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这是作者贬谪黄州的第三年。
②啸:撮口长啸,魏晋者常作此以示洒脱。吟啸:吟咏啸歌。
③芒鞋:草鞋。
④向来:此处为“方才”之意。

12
[Lihat halaman sebelah
6351/2 SMJKCC SULIT

17 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什麽人生态度? [4 分]
• 作者在这首词中表现了面对人生苦难之时,无喜无悲、荣辱皆忘、旷达
超脱的人生态度。

18 文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这首词的主旨? [3 分]
• 一蓑烟雨任平生

19 “山头斜照却相迎”中的“相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5 分]
• 这句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修辞手法(2)。“相迎”一词,表现出诗人
经过风雨之后,感受到夕阳斜照给他带来的雨后清新的喜悦(3)。

13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