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

装置与支座

申请号: CN202023069099.0

申请日: 20201218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工业园区 A 区兴园 10 路 669 号

发明人: [邹贻军, 伍大成, 王剑明]

主分类号: G01L5/00

公开(公告)号: CN213812692U

公开(公告)日: 20210727

代理机构: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雷]

www.patexplorer.com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213812692U
(45)授权公告日 20210727
(21)申请号 CN202023069099.0

(22)申请日 20201218

(73)专利权人 [成都济通路桥科技有限
公司]

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县工业园区 A
区兴园 10 路 669 号

(72)发明人 [邹贻军, 伍大成, 王剑


明]

(74)专利代理机构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
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 [赵雷]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
调高装置与支座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于更换传
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包括
测力调高装置,所述测力调高装置包括调
高机构,所述调高机构包括上调节板和下
调节板,上调节板底面设有调节腔,调节
腔内设有两个楔形的荷载转换器,两荷载
转换器的相对滑动改变上调节板的高度,
上、下调节板将两荷载转换器限制于调节
腔内,所述调节腔顶面与荷载转换器顶面
之间设有上摩擦副,所述荷载转换器的底
面与下调节板的上支承面之间设有下摩擦
副,两荷载转换器之间设有多个传感装
置,传感装置连接有外部的数据采集系
统。本实用新型快速简单的完成了传感装
置的更换,使得后期对于支座芯体受力的
监测更为准确,为桥梁健康监测提供更准
确,更可靠的支反力。

权 利 要 求 书

1
1.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包括测力调高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测力调高装置包括调高机构,所述调高机构包括上调节板(2)和下调节板
(8),上调节板(2)底面设有调节腔(7),调节腔(7)内设有两个楔形的荷载转换器(4),
两荷载转换器(4)的相对滑动改变上调节板(2)的高度,上、下调节板将两荷载转换器
(4)限制于调节腔(7)内,所述调节腔(7)顶面与荷载转换器(4)顶面之间设有上摩擦副
(3),所述荷载转换器(4)的底面与下调节板(8)的上支承面之间设有下摩擦副(5),两
荷载转换器(4)之间设有一个或多个传感装置(6),传感装置(6)连接有外部的数据采集
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还包括支座芯体(1),支座芯体(1)位于上调节板(2)上方或者下调节板(8)
下方,所述上调节板(2)或下调节板(8)与支座芯体(1)的下板或者上板一体构成或为单
独构件。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6)一端或者两端设有固定座(11)。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1)临近荷载转换器(4)的端部串联有锁定装置(10),所述锁定
装置(10)为钢板或者型钢。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装置(6)串和/或并联有弹性装置(12),所述弹性装置(12)为弹性
橡胶体或者弹簧或者聚氨酯或者弹簧钢。
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荷载转换器(4)的顶面与调节腔(7)的顶面接触面为斜直面或者柱面或
者曲面,下调节板(8)的上支承面与荷载转换器(4)的底面为平面或者斜直面或者曲面
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腔(7)顶面与荷载转换器(4)顶面与所述上摩擦副(3)的接触面为斜
直面或者柱面或者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荷载转换器(4)底面和下调节板(8)底面与下摩擦副(5)的接触面为平面
或者斜直面或者曲面。
9.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其
特征在于,所述支座芯体(1)为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球形支座、摩擦摆支座、减隔震
支座中的任意一种。

2
说 明 书
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结构工程技术领域,也可以应用于公路、市政、建筑等结构
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
背景技术
支座,作为桥梁或建筑上下部结构重要连接构件,其受力性能直接影响到桥梁结
构的服役状态,随着智能建造,健康监测,全寿命周期建养一体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与
进步,支座受力状态越来越受到各界关注。实时、准确的测定支座受力,且根据各支
座受力状况,实现支座群受力自适应调节显得越来越重要。
另一方面,结构在服役过程中,受施工误差、下部基础不均匀沉降等影响,需经
常对支座进行高度调节,尤其需要能实现上下、多次、无级调高功能的支座。
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桥梁结构跨越能力越来越大,结构型式也
越来越复杂多样。这些大跨度复杂桥梁结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
其内力计算甚为复杂。由于计算模型简化产生的误差、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以及施
工误差、结构物各部位温度变化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构物在施工过程或建
成后其内力与设计值差异很大,而且这些差异很难估计,给结构物以后的使用埋下一
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大部分的支撑装置都需要安装传感器来测出受力大小,但是传感器在长时间
工况下,传感器容易损坏造成测力数据不准确,需要及时更换,但是目前传感器安装
位置由于支撑装置内部构造原因,导致传感器不便于更换,更换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
用以解决传感器不便于更换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包括测力调高装置,所述测
力调高装置包括调高机构,所述调高机构包括上调节板和下调节板,上调节板底面设
有调节腔,调节腔内设有两个楔形的荷载转换器,两荷载转换器的相对滑动改变上调
节板的高度,上、下调节板将两荷载转换器限制于调节腔内,所述调节腔顶面与荷载
转换器顶面之间设有上摩擦副,所述荷载转换器的底面与下调节板的上支承面之间设
有下摩擦副,两荷载转换器之间设有多个传感装置,传感装置连接有外部的数据采集
系统。
优选的,还包括支座芯体,支座芯体位于上调节板上方或者下调节板下方,所述
上调节板或下调节板与支座芯体的下板或者上板一体构成或为单独构件。
优选的,所述传感装置一端或者两端设有固定座。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临近荷载转换器的端部串联有锁定装置,所述锁定装置为钢
板或者型钢。
优选的,所述传感装置串和/或并联有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为弹性橡胶体或者
弹簧或者聚氨酯或者弹簧钢。
优选的,所述荷载转换器的顶面与调节腔的顶面接触面为斜直面或者柱面或者曲
面,下调节板的上支承面与荷载转换器的底面为平面或者斜直面或者曲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调节腔顶面与荷载转换器顶面与所述上摩擦副的接触面为斜直面或
者柱面或者曲面。
优选的,所述荷载转换器底面和下调节板底面与下摩擦副的接触面为平面或者斜
直面或者曲面。
优选的,所述支座芯体为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球形支座、摩擦摆支座、减隔震
支座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针对于楔形荷载转换器类型的调高装置,通过改变两荷载转换器之
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改变调节板的高度到达整个支座芯体高度调节的效果,本实用新
型中的测力调高装置将传感装置安装于两荷载转换器之间,通过增大两荷载转换器之
间的相对距离,使得传感装置与荷载转换器之间出现间隙,从而直接取出传感装置,
再安装新的传感装置,从而快速简单的完成了传感装置的更换,使得后期对于支座芯
体受力的监测更为准确,避免受力出现异常时无法知晓,提高了上方结构件的安全性。

3
2、传感装置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连接有数据采集系统,传感装置受到压力作用
后产生的电信号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网络传输至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处理后测速荷载,达
到测力的目的,同时还可以对更换传感装置后进行测力,并与初始的受力比较,检查
荷载转换器是否恢复至初始位置。
3、通过在在传感装置并联弹性装置,弹性装置位于两荷载转换器之间,由于之前
两荷载转换器之间的间距变大了,对弹性装置产生了拉力,在传感装置更换后,两荷
载转换器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使得调高机构具有自复位功能。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 2 为支座芯体位于调高机构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 3 为实施例 2 中结构示意图;
图 4 为支座芯体位于调高机构上方的结构示意图;
图 5 为设有弹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 6 为传感装置的分布图;
附图标记:1-支座芯体,2-调节板,3-上摩擦副,4-荷载转换器,5-下摩擦副,
6-传感装置,7-调节腔,8-底板,9-螺栓,10-锁定装置,11-固定座,12-弹性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
施方式不限于此。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
“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
“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
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
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
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 ;
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1
如图 1、2、6 所示,一种易于更换传感装置的新型测力调高装置与支座,包括测
力调高装置和支座芯体,所述测力调高装置包括调高机构,所述调高机构包括上调节
板 2 和下调节板 8,支座芯体 1 位于上调节板 2 上方或者下调节板 8 下方,上调节板 2
底面设有调节腔 7,调节腔 7 内设有两个楔形的荷载转换器 4,荷载转换器 4 的顶面与
调节腔 7 的顶面斜直面或者柱面或者曲面接触,所述调节腔 7 顶面与荷载转换器 4 顶面
之间设有上摩擦副 3,所述调节腔 7 顶面与荷载转换器 4 顶面与所述上摩擦副 3 的接触
为斜直面或者曲面接触,上摩擦副 3 有利于荷载转换器 4 与调节腔 7 顶面滑动更为顺畅。
两荷载转换器 4 的相对滑动改变上调节板 2 的高度,下调节板 8 位于上调节板 2 下方,
下调节板 8 的上支承面与荷载转换器 4 的底面为平面或者斜直面或者曲面接触,荷载
转换器 4 的底面与下调节板 8 的上支承面之间设有下摩擦副 5,所述荷载转换器 4 和下
调节板 8 分别与下摩擦副 5 的接触面为平面或者斜直面或者曲面接触,下摩擦副 5 有利
于荷载转换器 4 与下调节板 8 滑动更为顺畅。上、下调节板通过螺栓连接并将两荷载
转换器 4 限制于调节腔 7 内,上调节板 2 或下调节板 8 由支座芯体 1 构成或者为单独构
件,两荷载转换器 4 之间设有多个传感装置 6,传感装置 6 连接有外部的数据采集系统
(图中未画出)。本实施例中通过两荷载转换器 4 相互远离或者靠近,从而使得上调节
板 2 的高度上升或者下降,达到高度调节的作用,同时传感装置 6 受到的压力作用后
产生的电信号传输给数据采集系统分析处理测出荷载,达到测力的目的。
实施例 2
如图 3-5 所示,所述传感装置 6 一端或者两端设有固定座 11。用于固定传感装置
6。
所述固定座 11 临近荷载转换器 4 的端部串联有锁定装置 10,所述锁定装置 10 为
钢板或者型钢,锁定装置 10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多块,用于锁定荷载转换器 4 的行
程。

4
所述传感装置 6 并联有弹性装置 12,所述弹性装置 12 为弹性橡胶体或者弹簧或者
聚氨酯或者弹簧钢。弹性装置 12 位于两荷载转换器 4 之间,由于之前两荷载转换器 4
之间的间距变大了,对弹性装置 12 产生了拉力,在传感装置 6 更换后,两荷载转换器
4 在弹性装置 12 的作用下,恢复至初始位置,使得本装置具有自复位功能。
所述支座芯体 1 为橡胶支座、盆式支座、球形支座、摩擦摆支座、减隔震支座中
的任意一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
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
范围之内。

5
说 明 书 附 图

6
7
8
9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