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26

历史统考题 2017

组员:黄俊荣、苏志祥
1. 下列哪项因素促使马六甲王国于 15 世纪中叶发展为东南亚区域重要的贸易中心?

A 与占婆交好,双方建立互惠贸易联盟。
B 从建国的国王开始便开展关税保护政策。
C 以武力压迫东南亚海岛地区商人前来马六甲贸易。
D 敦吡叻 (Tun Perak) 辅助治国期间,积极推动商业发展。

2. 史学家特列康宁(K.G.Tregonning)坚称,英国占领槟榔屿,并非为了战略上的因素,
而是纯粹基于商业上的理由。所谓“商业上的理由”,是指当时英国对哪一商品的
需求量剧增?
A 中国的茶叶
B 印度的棉花
C 马来半岛的锡矿
D 摩鹿加群岛的香料

3. 叶亚来不是第一个发现吉隆坡的人,却被冠以“吉隆坡开埠功臣”的称号。其原因
何在?
A 他为吉隆坡创造许多商机,使其经济迅速成长。
B 他重建了因雪兰莪内战而满目疮痍的吉隆坡,使其恢复生机。
C 他把吉隆坡的所有木屋改建为砖屋,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D 他与马来统治者和英国殖民官员的关系良好,受命开发吉隆坡。

4. 18 岁的穆斯林伊斯迈 (Ismail)生活在 19 世纪中叶的彭亨北根 (Pekan),父母都是农


民,他的志愿是当宗教教师。
伊斯迈会去哪里受教育?
A 由留学西亚宗教司开办的马德拉沙(Madrasah)宗教学校
B 附设在北根英文义学(Pekan Free School)的马来学校
C 英国人设立的马来学院 (Malay College) 北根分校
D 甘榜宗教司开办的私塾 (Pengajian Pondok)

5. 国产车普腾 (Proton)是我国往重工业领域发展的重要标志。它是哪一政策推动下的
成果?
A 向东学习 (Look East)
B 国营化 (Nationalization)
C 新经济 (New Economic)
D 多元化经济 (Multiple Economy)

6. 约 13 世纪,伊斯兰教经西印度的胡茶辣 (Gujerat)商人传入岛屿东南亚后,清真寺
林立,成为信徒聚集的场所。清真寺在当时有什么重要作用?
A 各阶层信徒皆可同时到清真寺祈祷,淡化了社会的阶级之分。
B 清真寺成为君主与人民交流的场所,加强君主对人民的控制。
C 它是真主 (Allah)对信徒散布教义的地方,加强思想的控制。
D 任何的宗教节庆都会在清真寺举行,是重要的娱乐交流场所。

7. 下列哪项不是爪哇战争的影响?
A 荷兰折兵损将,导致财政危机。
B 爪哇人民从中吸取与荷军交战的经验。
C 荷兰决定以马六甲交换英属明古连 (Bangka hulu) 。
D 荷兰采取强迫栽种制度 (The Culture System) 弥补战后损失。

8. 东南亚某国的城市 X 曾被视为 “远东的巴黎” ,至今仍洋溢着浓郁的法国风情。


上述 X,指的是东南亚哪个大城市?
A 马尼拉 (Manila)
B 金边 (Phnom Penh)
C 雅加达 (Jakarta,旧称巴达维亚)
D 胡志明市 (Ho Chi Minh City,旧称西贡)

9. 为了能在来临的考试前做好准备,家明与同学健强上网查询“东南亚民族、民主主
义运动浪潮”的资料。下列哪项资料对他们而言较无直接的作用?
A 明治维新与辛亥革命
B 印度反英不合作运动
C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
D 土耳其革命与伊斯兰教改革

10. 1941 年底,日本大举入侵东南亚,厉行高压与残酷的统治政策。各地组织抗日战


争时, 也促进了其政治的发展。据以上叙述,下列哪项是日本无心促成的结果?
A 日语词汇大量融入东南亚各民族语文应用中。
B 引发各地民族主义的浪潮及政治自主的意识。
C 日本重视教育与科技,使殖民下的东南亚各地深受其惠。
D “大东亚共荣圈”的概念,提升了东南亚各地的经济自主。

11. 下列有关道家与道教的叙述,哪些正确?
I 道家属于学术性质,道教富于宗教性质。
Ⅱ 道家具有深厚的兼容性,道教富有强烈的排他性。
Ⅲ 道家是由春秋时期的老子开创,道教是由汉朝的张陵建立。
IV 道家求长、、等修行活动,道教重视清净无为的价值体现。
A I,Ⅲ B I,IV
C Ⅱ,III D II,IV

12. 秦朝和隋朝有许多相似之处,下列哪项除外?
A 建国者皆以篡位方式得到权位。
B 各自结束一个长期分裂的时代。
C 无法维持长久统一的政治局面。
D 都因实行暴政而导致政权灭亡。

13. 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大同云岗石窟和天水麦积山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
教四大石窟,现在已成重要的旅游景点。这些石窟的出现,说明了什么事实?
A 中国人自古喜爱雕刻,通过石窟展现高超手艺。
B 古代中国人喜于洞窟中修行,以获得最高成效。
C 古代皇帝好大喜功,雕凿巨大石窟以积累功德。
D 佛教曾具有崇高地位,是君王百姓的主要信仰。
14.
上述列表,显示中国某朝为富国而实施某改革政策的结果。主导此项改革的官员谁?
A 苏辙
B 范仲淹
C 王安石
D 司马光

15. 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不尽然全由汉族建立统治政权,少数民族也曾统治过中
华大地。其中元朝的建立和统治者,即为哪个民族?
A满
B藏
C 契丹
D 蒙古

16. 此书共辑图录八千种,上自先秦,下至撰书的明朝,天文地理、人事名物,无所不包 ,
「堪称世界最早的百科全书。
以上所指是下列哪一部著作?

A《古今图书集成》

B《康熙字典》

C《四库全书》

D《永乐大典》
17. 清末义和团在北京活动期间,长江流域和东南各省督抚却与列强议定“东南互
保”。
下列哪项能说明这互保章程提出的目的?

A 协助镇压义和团,争取更多政治贷款。

B 阻止义和团南下,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C 向列强考察宪政,为立宪做准备。

D 加速列强之间对中国的争夺。

18. 清末,中国开始建设铁路时,主要由外国人策划及领导,直到 1909 年京张铁路开通,


中国才有第一条自行设计建造的铁路。
领导京张铁路建设的总工程师是下列哪位?

A 冯如

B 徐寿

C 华蘅芳

D 詹天佑

19.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先生用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先生才从黑暗中把他
们 |教出来,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中国政治上、学术
上,思想上的一切黑障。
上述文字最可能刊登在下列哪份 20 世紀初出版的刊物?

A《民报》
B《新青年》

C《国闻公报》

D《中外紀聞》

20.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叙述,哪项符合历史事实?

A 这是中国国内中西文化大整顿的时期。

B 这是中共內部政治斗争引发的一连串事件。

C 它是一场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思想的清算运动。

D 它是批判中国传统思想,强调民主和科学的运动。

21. 某君想阅读以中古欧洲骑士(Knight)精神为主题的书籍,下列何者符合其要求?

A《十日谈》(Decameron)

B《神曲》(Divine Comedy )

C《唐吉诃德》(Don Quixote)

D《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

22.宗教改革(Reformation)后,有一款废除教皇甚至主教等职,鼓励人们勤奋工作,
以获得的财富与成就作为荣耀上帝的礼物,有利于企业精神的培养。
以上所述,与下列哪一个教派有关?

A 路德教派(Lutheranism)

B 卡尔文教派(Calvinism)

C 耶稣会(Society of Jesus)

D 英国国教派(Anglican Church)

23.英国君主立宪制(Constitutional Mornachy)的形成标志着中产阶级和贵族政权的确
立,主要是因为:

A 议会权力大为削弱

B 国王权力得到加强

C 法律具有至高地位

D《人民宪章》(People's Charter)的通过

24. 2012 年伦敦奥运会开幕时,现场沿用“时空穿越”的方式,让观众回到工业革命


(Industrial Revolution)时代,下列哪些叙述与此时代有关?

I 焦煤取代木材冶炼钢铁。
Ⅲ 国家进步,促使君主立宪制度的产生。
III 以往的田园生活被打破,农民成为工人。
IV 伦敦铁路网络把城乡居民紧密联系一起,

A I, II
B III, IV

C I. III, IV

D IIIⅣ

25.此会议中,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派代表出席,但实际上会议是由奥、普、俄、英四
个战胜国所操纵。
会议中某代表乘机提出“正统原则”(The Principle of Legitimacy)和“补偿原
则”(The Principle Compensation),作为解决问题的基本方针。
以上所述的场景应是下列哪一个国际会议?

A 1815 年维也纳会议(Congress of Vienna)

B 1919 年巴黎和会(Paris Peace Conference)

C 1945 年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

D 1955 年亚非会议(The Afro -Asian Conference)

26.普鲁士军队参谋长毛奇(Moltke)曾说:“那是一场早已预见的战争,是一场经过精心
准备并被政府视为必要的战争,其目的不仅为了领土扩张,而且是为了普鲁士在德意
志霸权的确立。”此战争是指:

A 丹麦战争
B 普奥战争

C 普法战争

D 第一次反法同盟

27.下列与日本相关的事件中,哪项发生在 12 世纪至 19 世纪中叶?

A 废除封建制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

B 确认耕种者的土地所有权,领地契。

C 派遣使团赴中国,学习各种制度和技术,

D 天皇无实权,统治权由幕府大将军掌控。

28.下列哪个国家在 18 世纪以后的欧洲几次大规模侵略战争中,都因地处偏远。冬季
而得以保住国家主权?

A 挪威

B 瑞典

C 俄罗斯

D 乌克兰
29.下列联合国(United Nations)无法有效地发挥制裁侵略与维护和平功能的论点中,
哪些是正确的?

I 经费不足,发挥的功能有限。

II 没有常备军的设置,也没有国际维和部队,形同虚设。

III 欠缺有影响力的领导者带动,而且决定权掌握在主席手中。

IV 中、法、美、英、俄 5 个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许多议案无法执行.

A I. III

B I,IV

C II,IV

D II, IV

30.下列哪项最符合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学术贡献?

A 提出精神分析学,为病患解决心理困扰,

B 提出万有引力定律,奠定近代科学基础。

C 发现条件反射现象,推动心理学的发展。

D 重新解释物质运动,改变传统时空观念,
甲部 申论题

1. 中国造纸术的发明对全世界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试结合史实或举出事例论述造纸
术的发明对世界作出哪些方面的贡献?
答:
中国是世界上首先发明纸的国家。在纸发明前,书写材料是竹、木简或帛。西汉时人民发
明了造 纸术,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东汉蔡伦总结人民的经验,改进造纸术,用树皮、
麻头、破布、 鱼网等制成了植物纤维纸。纸的产量和质量提高了,使用普遍起来。几个世
纪后,造纸术通过政 治与经济途径(蒙古西征、十字军东征)传到朝鲜、日本、印度、阿拉
伯、北非、欧洲(文艺复兴)等国家,对世界各国历史发展影响甚巨。造纸术的发明,推动了
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 了世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这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

2“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这句古语常被中国历代帝王奉为黄金定律, 你同意这句古语的
论断吗?试以中国历史上某一王朝的兴衰成败为例,详加申述你的观点。
答:
中国上下五千年,任何朝代更替与帝王兴败,都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这是
亘古不变的定律。自古以来,民心向背,此是国之大本,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民心是基础,有
人民的支持,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出现,由此才可求得经天纬地的治国人才,以安定国家的
每 一个层面。
在历史上,夏桀商纣就是因为荒淫无道,残杀忠臣,结果失去民心,祖业崩解。而汉唐两祖,就
是因为善解民意,顺应时局,结果分别开创大业,成就一代王朝。
1. 有人认为辛亥革命成功了,也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失败了,还有人认为辛亥革命即成功
又失败了。你同意哪种观点?试说明理由。
答:
一般史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看法有三,分列如下:
① 成功: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② 失败:推翻帝制,但建立不成功的共和,走向动乱的军阀割据时期。
③ 既成功又失败:以上两述的合并说明。
乙部 问答題
A 组 马新史

4. 英国殖民统治我国近百年,影响深远。

(a) 什么条约的签订象征英国开始干涉马来土的内政?
《邦咯协定》(Pangkor Engagement)

(b) 什么事件的爆发促成此条约的签订?
拿律战争或拉律战争(Larut War)

(c) 19 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对马来土的政策由不干涉改变为积极干预。 其原因为何?


答:
随着 1869 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马六甲海峡的重要性重新加强,成为商船必经的水道, 来
往停泊于新加坡、槟榔屿和马六甲的船只日渐增加。英国对马来半岛日益重视, 另一方面,
由于罐头食品工业的兴起,使欧洲各国,尤其是英国,对锡的需求日益增加: 盛产锡矿的马来
各邦如霹雳、雪兰莪等自然成为英国直接获取资源的目标。 实际上,海峽殖民地早已成为
马来各邦货物的集散地,与各邦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可分割, 海峽殖民地的华商和歐人资本家
在马来各邦投资,进行采矿或经营其他生意;因此一旦各邦内部发生纷争,也间接地影响其商
业利益。
以上种种因素,促使英国为保持其东南亚的殖民统治势力,不得不改变原来的政策,转而 加
强对马来半岛的控制,并公开干预马来各邦的内政。
5(a)试举出二战前马来亚华族的三种政治意识倾向。
新移民倾向中国,海峡华人认同大英帝国,一小部分华人参与共产党活动以推翻英殖民政府。

(b )二战前马来亚华族的三种政治意识分别受哪些思潮的影响?试略述之。
答:
倾向中国的新移民之后受中国国民党的影响,民族主义思想高涨;海峡华人在海峽殖民地土
生土长,受英文教育,深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在政治意识上以英国为认同与效忠的对象;
一小部分华人参与共产党活动者,其思潮是经由中国和印尼传入新马,其中由中国传入者对
新马华人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C)二战后马来至华族政治意识发展的动向有何变化?
答:
华人的政治意识到二战爆发时进一步提高,1942 年日军侵略马新,华人为了保护乡土,一方面
与英殖民政府共同负起抗日的任务,另一方面又支持中国的抗日运动。经过 3 年又 8 个月
的苦难日子,无形中提高了华人的国家意识,使华人意识到应与其他民族共同建立程立自主
国家的重要性。因此,战前三种具有不同政治倾向的华人,到了战后,都把居留地当作自己的
国家,以马来亚为效忠的对象,并积极争取公民权和更广泛的参与建国事业。

6.东姑阿都拉曼(Tunku Abdul Rahman):“首先,我要感谢他们对我有信 心而出来与我会面。


他们一定要记得我不是来裁判他们。…………他们为独立 而在森林战斗,不过这个国家在
政治领域上发生了好多事情,也有许多改 变。最大的改变是在这个国家拥有了自由民主选
举。” -《华玲会谈会议记录》,澳洲国家档案局文件

(a)东姑阿都·拉曼所述的“他们为独立而在森林战斗”,“他们”是指什么组织?简述该组织
为何选择以武装斗争为争取独立的手段?
答:
马共/马来亚共产党/PKM, Parti Komunis Malaya/MCP, Malayan Communist Party.
二战后马共成为合法政党,并参与反联合邦运动和罢工等。但是在英殖政府的打压下,这些
合法途径都先后受到严重挫折,面对英殖民政府的逮捕和取缔。1948 年马共改变策略, 扬弃
以完制手段作为争取独立的政治目标方式,而选择武装斗争。

(a) “这个国家拥有了自由民主选举”,说的是哪一次选举?这次选举为我国的政党政治
开创了什么新格局?
答:
1955 年,马来亚联合邦第一次大选。
这是我国由巫统、马华及印度国大党组成的联盟(The Alliance),代表巫华印三大民族利益为
口号,并以争取独立、结束紧急状态为主要政纲,赢得绝大多数民选议席,组织自治政府。

7. “马来西亚”计划在提出后,几经曲折,最终 1963 年 9 月 16 日正式诞生。


(a) 哪两个东南亚国家对此计划反对最为激烈?
印尼、菲律宾

(a) 以上两国为什么反对此计划?它们各采取了什么行动来表示反对?
答:
印尼认为马来西亚计划将延续西方殖民主义者在本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利益,于是它支持汶
莱人民党的叛变行动,同时提出“粉碎马来西亚”(Ganyang Malaysia)的口号,进行对抗, 并在
柔佛沿海地区及砂拉越边界进行武装挑衅。而菲律宾則坚持北婆是前苏禄王朝的属地,要
求索回,这导致马、菲关系一度中断。

(b) 汶萊因什么问题而最终没有加入马来西亚?
答:
汶莱因为石油税收以及加入马来西亚后其苏丹的地位问题与东姑产生歧见,而取消意愿。

B 组区域史

8.(a)东南亚各国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当地教育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20 世纪初荷属
东印度的教育发展如何影响当地民族主义的兴起?试说明之。
答:
20 世纪初荷印殖民政府推行的福利政策下,设立许多学校,以培训低级官员,但是,受了同 等
教育的印尼人却不能与白种人享有同等的待遇,造成更多知识分子投身于民族主义运动 中,
成为反殖运动领袖。
另一方面,受西亚伊斯兰教改革运动的影响,许多中产阶级和受教育较高的穆斯林,主张以
积极的态度推行普及教育与提倡科学,争取改善人民生活,于是他们创办印尼的民族教育学
校——学生园(Taman Siswa),训练了许多后来的民族运动领袖。

(a) 试介绍两个印尼独立前较为重要的民族主义团体。
① 至善社
1908 年,一批受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在日惹成立至善社(Budi Utomo),要求发展印尼民族经
济,普及教育,提高印尼人的社会地位。至善社走温和路线,在唤醒民族意识、增加民族自信
心方面,起了积极作用,揭开印尼近代民族主义运动史的第一页,被誉为“印尼政党之母”。

② 伊斯兰商业联盟与伊斯兰联盟
1911 年爪哇巴迪布商人在梭罗成立伊斯兰商业联盟(Sarekat Dagang Islam),以维护本国商人
利益,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由于这组织进行极端排外及排华活动,次年便遭解散。 数个月
后,一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及商人在泗水(Surabaya)将它改组成为伊斯兰联盟 (Sarekat
Islam)。这是第一个民族主义政治组织,打出伊斯兰教的旗帜作号召,是一个具有群众基础的
政治组织,其活动范围也从爪哇扩展到外围各岛屿。

③ 印尼共产党
1914 年,一些具有社会主义思想的荷兰人及印尼知识分子在泗水创立东印度社会民主联言,
以宣扬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印尼独立的主张,1920 年,受到俄国十月革命的鼓舞, 东印度社会
民主联盟改组为共产党(Partai komunis Indonesia),并积极推动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

④ 印尼国民政党
1927 年,苏卡诺等人在万隆成立印尼民族联盟(Indonesian Nationalist Union),主张通过 不合
作主义的群众运动来实现民族独立,要求发展民族工商业和民族教育,第二年提前 印尼国民
党(Partai Nasional Indonesia ).
⑤ 印尼政治联盟
1939 年 5 月,一个由左右派各政党联合组成“印尼政治联盟”(Gabongan Polink Indonesia),
要求民族自决,争取建立议会。这个民族统一阵线确定了后来印尼建国的统 项原则,包括国
歌,国语和国旗。

9.曾于 20 世纪初做过殖民地警察的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Gore Orwell)在《射象》


(Shooting an Elephant)一文中写道:“……我当时是城里一个地区的警官,当地人对欧洲人怀
有强烈的敌意,常常毫没来由地使一些下三滥的手段。……我一方面认为英国统治是无法
打破的暴政,一种长期压在被制服的人民身上的东西: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乐
事莫过于把刺刀捅入一个和尚的肚子。”
(a) 从引文中,可以推测作者曾在英国的哪个殖民地做过警察?
缅甸/Burma/Myanmar
(b)什么因素导致“当地人对欧洲人怀有强烈的敌意”,并唤醒当地人的民族意识?
缅甸在受英国殖民统治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王国,还曾一度雄霸大陆东南亚。但英国人
通过坚船利炮发动三次战争,于 1886 年并吞了整个缅甸,开始其殖民统治,将缅甸变为
其暴利供应地。
20 世纪初,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缅甸稻米输出减少,价格暴跌,使到主要生产稻
米的下缅甸地区耕地大大缩小,农民面临严重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在英国统治下,原
本是缅甸传统宗教的佛教不受重视,引起僧侣和一些知识分子的关注;加上英殖民当局大
量引入印度劳工,分占了缅甸人的经济利益,终于唤醒了缅甸人的民族意识。
(c)作者认为“世界上最大的乐事莫过于把刺刀捅入一个和尚的肚子”,试从当地早期民族
主义团体的介绍解释当时欧洲人和当地人之间的歧见。
作为社会的主要思想支柱,佛教在缅甸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此反英意识首先由和尚或佛
教团体领导,乃成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特色。
1906 年,全国性的组织“佛教青年会”(Young Men Buddhist Association)成立,是缅甸第
一个近代的民族主义组织,荟萃了 20 世纪初缅甸知识分子的精英,以具有强大影响力的
佛教为号召,致力于维护缅甸人民在宗教、教育、社会和经济方面应有的权利;出版《太
阳报》宣扬爱国思想,唤起民族觉醒,在组织上和思想上为 20 年代缅甸民族主义运动的
发展莫定基础。1916 年佛教青年会抗议欧洲人穿鞋进入寺院和佛塔,获得人民广泛的声
援,因而使佛教青年会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起新的形象.1920 年改名为缅甸人民团体总会
(General Council of Burmese),提出明确政治纲领,进一步激发群众的反英情绪。
另一个重要的佛教民族主义团体,是 1918 年由僧侣吴欧德马联合缅甸各爱国团体组成的
“佛教团体总会”,要求英国实施类似印度的政治改革;同时捍卫佛教权益,及声援佛教
徒受英殖民政府的迫害。

10. (a)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泰国的政治局势仍动荡不安,军事政变频繁。泰国在 1948 年


至 1973 年共经历了哪三位军人专政时代?
(銮)披汶、沙立、他侬

(b)三位军人统治时期对内采取怎样的统治措施?试分别略述之。
銮披汶时代:强化军人的力量,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人统治下,镇压一切反抗力量。对内方
面。于 1949 年修改宪法,取消议会对行政当局的限制,并利用行贿和威胁的手段,使军
人集团夺取了议会的大多数席位。
沙立时代:当政期间不断压制民主,封闭报馆,禁止一切抗议集会。
他侬时代:统治期间,形成一个军阀家族王朝。这个家族王朝无视民权,对佛教也不重视,
将家族权力凌驾于一切之上,禁止政党和议会活动。

(c)三位军人在对外政策方面有何共同点?
三位军人在对外政策方面的共同点,是都采取亲美国政策,让美国利用在泰国的军事基地
进行对印度支那剿共战争。

11.南北朝的北魏曾统一中国北方近一世纪,17 世纪建立的清朝统治中国 268 年,两者的


共同点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a)试论述北魏和清朝政权能长久稳定的原因。
北魏:整顿史治和经济、迁都、汉化改姓氏、禁胡服、断北语、胡汉通婚、尊儒学
清朝:礼遇明室君臣、减轻百姓痛苦、奖励学术和优礼文士

(b)这两个朝代以少数统治多数,却得以稳定,对马来西亚这样的多元社会国家有何启示?
试阐述你的观点。
以上两个朝代以少数统治多数却得以稳定,对马来西亚的启示是民族间的和睦很重要,马
来西亚有三大种族和其他的一些种族,若全体人民都能团结起来,不分你我,国家必定强
大且稳定,就像清朝和北魏一样。但若民族间互相仇视,领导者也仇视除他以外的其他种
族的话,该国便会经常发生民族冲突。使国家不稳定。因此,马来西亚应该使民族融合在
一起,彼此尊重,国家才能稳定。

12. 人类有过以探险为中心的“大航海”时代,这个时代横跨了 15 至 17 三 个世纪。中国


明朝郑和与他的宝船队拉开航海探险序幕……
--房仲甫、李仁和《与郑和相遇海上》

(a) 试举出三位继郑和之后的大航海时代欧洲重要航海家。
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卡博特、哈德逊、卡堤耶、库克、德里克等等。

(b) 明朝为什么会开启航海探险?
明成祖时,明朝步入全盛时代,为了建立明朝威望,招纳各国入贡,重振汉唐声威,并且
借此开拓海外贸易,增加政府和人民的收入,乃积极经营海外。此外,联络西洋各国以牵
制西部边患帖木儿帝国,也是明成祖遣使海外的目的。

(c)郑和船队对东南亚地区带来怎样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对当时东南亚地区带来了两大影响:
政治上,郑和船队协助一些东南亚国家稳固政权,宣示明朝国威,因此东南亚诸国纷纷前
去中国朝贡,表示臣属,以获取更多政治和经济援助。
经济和社会上,由于海上航路的开发,吸引许多中国沿海人民迁移东南亚,他们带来中国
的生产技术和文化,以及各种制造品,促进东南亚各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13. 现在日本在万国和会要求并吞青岛,管理山东的一切权利,就要成功了, 他们的外交


大胜利了,我们的外交大失败了,山东大势已去,就是破坏中国的领土,中国的领土破坏,
中国就亡了……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

(a) 上文中的“万国和会”是指什么?
巴黎和会
(b)中国当时在“万国和会”上提出哪些要求?结果如何?
要求:
① 取消外国在中国的特权
② 废除“二十一条”
③ 收回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
结果:英、法、美等国操纵会议,拒绝中国的要求,并在对德和约上规定,把原来德国在
山东的一切权利转给日本。
(c) “万国和会”后,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主导该事件的是什么群体?
五四运动; 学生
(d)该事件的影响为何?马来亚华人社会在哪些方面受此运动影响?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波及全国 20 多个省、100 多个
城市。在全国广泛掀起了一个打倒列强、打倒封建军阀的高潮,对后来的各种社会改革运
动产生活远的影响。它也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启发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对中国历史的发
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马来亚华人社会主要在教育和思想层面受影响。教育层面,华校学生受到中国政治运动的
影响,掀起抵制日货和处罚日商运动,反殖地主义高涨,为了控制这种形势的发展,以致
美国殖民政府不得不颁发《学校注册法令》,约束华校。共产主义思想在此后也传入华社,
报章杂志出现数量颇多的推介新思想新精神的白话文章,改变华社的思想。
14. 地理大发现,是指 15 世纪到 17 世纪中,欧洲人探勘地表、海外拓殖的活动,又称大
航海时代,或海上探险的事业。
(a) 试从经济角度分析 15 世纪欧洲人走向海外的原因。
在 15 世纪,东方的胡椒、肉桂等香料一直是欧洲人的高级调味品; 东方的丝绸和宝石也深
为欧洲人所喜爱。十字军东征后,欧洲贸易繁盛,东方的香料、宝石、丝绸等通常由波斯
人和阿拉伯人运到地中海的东岸,再由意大利商人转运到西欧。货物一再转手,价格十分
昂贵。威尼斯、热那亚等意大利沿海城市靠经营转手贸易而十分繁荣富庶,其他欧洲国家
非常妒美因此有意另寻途径直接到东方做生意。1453 年,土耳其消灭东罗马帝国,完全
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以致东方的商品来源中断,东方商品价格猛涨,于是欧人
更急于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b) 为什么最早走向海外拓殖的国家会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试分析之。
西班牙和葡萄牙在 15 世纪时分别成为民族国家,积极向外扩张,同时商业经济因政治的
稳定而迅速发展,由于两国都位于欧洲西南角,很难和已控制地中海贸易的意大利人竞争,
故两国政府大力发展造船和航海事业,鼓励人民向大西洋进行探险,并不断派遣探险队勘
察非洲西海岸,积极筹划绕过非洲到东方的航路。
(c)试举西葡两国占据的地方或地区各一例,并简单举一例说明两国对这些地方或地区带
来的影响。
西班牙:
墨西哥、巴哈马群岛、西印度群岛、佛罗里达、中南美洲、南美洲的广大地区和菲律宾群
岛。
葡萄牙:
果阿、马六甲、摩鹿加群岛、爪哇、锅锡兰/斯里兰卡、孟买、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澳洲、
巴西.
影响:
经济上,使美洲摆脱了与欧亚隔绝的状态,开始与其他地区沟通;而东南亚的香料贸易为
葡萄牙所垄断。
宗教上,欧洲人的基督教信仰传入当地,成为另一种信仰选择。文化上,好的一面是欧洲
的语文被吸纳入当地语文中,坏的一面是当地传统文化被欧洲文化所取代。
社会上,欧洲人移居当地,饮食、风俗等习惯也影响当地;病菌也被带入各地。

15.材料一:
1786 年 8 月 20 日,财政大臣卡洛纳(Charles Alexandre de Calonne)向路易十六上奏,1786
年的法国岁入将达到大约四亿七千五百万里弗(livre),而开支将达到五亿八千七百万里弗。
--E.M.Burns 著,周恃天译:《西洋文化史》(下册)

材料二:
卡洛纳于是向路易十六提出一个改革计划:征收一种“无特权减免”的普遍土地税,让土
地贵族多纳税,以符合公平原则,解决问题。法国国王的诏令传统上须经巴黎最高法院
(Parlement of Paris)的副署,方可生效,而巴黎最高法院却不愿合作。巴黎最高法院亦坚
称只有三级会议,方有权同意新税。
-EM.Burns 著,周恃天译:《西洋文化史》(下册)

(a) 材料一显示 1786 年法国面对严峻的财政问题,造成此财政危机的主要原因为何?


法国在大革命前夕财政濒于破产边缘,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战争连绵造成过重的经济负担;二是王室挥霍无度;三是财政改革因特权阶级的反对
而一再失败。
(b) 材料二指出“让土地贵族多纳税,以符合公平原则”,以及“只有三级会议,方有权
同意新税”,显示当时法国社会存在着阶级区分。试说明当时的阶级区分现象。
革命前夕,法国社会分为三个阶级;天主教教士(第一阶级)和贵族(第二阶级)属于特权阶级,
占人口的百分之三,但却占有全国近 40%的土地。他们除了享有免役,免税的权利,同
时得向农民征收赋税,甚至把持政府与军队中的重要官职,享受优厚的薪俸、恩赐与津贴。
其余高达全国人口 97%以上的平民阶级(第三阶级),其中又可分为银行家、商人,工场主、
律师等中产阶级,以及城市的工人、工匠和广大最下层贫苦的农民。以中产阶级而言,无
自耕地而充当佃农和雇农,任由特权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他们虽算富有,但在政治上却
没有权利,社会上没有地位。至于广大的农民,绝大部分因无自耕地而充当佃农和雇农,
人有特权阶级的压迫和剥削。

(c)你认为法国大革命对近代欧洲发展最主要的影响是什么?试说明你的理由
下面提供史学界一般接受的影响定论。
政治上:

打倒君主专制制度,推翻“君权神授”的理论,特权阶级政治势力衰退,中产阶级取得胜
利;主权在民、政治平等、天赋人权的观念深入民心。
社会上:
建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社会地位无贫贱之分,而且机会均等的理念。
思想上:
法军在国外传播了革命种子,除了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当地的封建制度,还把法国中产阶
级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念同时向整个欧洲传播。
经济和宗教上的主要影响力在法国层面,因此不予考虑。
16. 在我小时候我曾经参加了许多回教的庆典,而回教徒也经常参加印度教徒 的婚礼和盛
典。那时候他们之间还能和睦相处,因为大家都同仇敌忾地对抗英国人。一旦英国人走了,
双方之间就变得剑拔弩张。
引自《奥修传》
(a) 上文所述应是亚洲哪个殖民地独立前的情况?
英属印度/印度

(b)文中划线的两句话应作何理解?试以当地人在二战前后的态度作简单解释。
二战前,在甘地的领导下,印度人不分种族、宗教,以不合作运动对抗英国的殖民统治。
二战后,印度的独立运动迅速高涨。英国为了避免在印度完全丧失殖民利益,准备把政权
移交给印度的两个政党--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在当时的印度独立运动中,交织着印度教
和伊斯兰教两大教派的矛盾,教派的流血冲突不断。对此,英国殖民当局并没有采取积极
措施,反而继续推行在其殖民统治期间惯用的“分而治之”方针。

(c) 在英国的计划下,这个殖民地如何取得独立?
英国在 1947 年任命蒙巴顿为最后一任印度总督,他在 7 月公布《印度独立法案》,主要
内容是:
① 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度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
② 各土邦有权决定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领导人从各自的立场出发,
接受了这一方案。
1947 年 8 月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两个国家,它们都是共和联邦的自治领。尼赫鲁
(Nehru)成为印度自治领第一任总理。1950 年初,印度宣布为共和国,仍留在共和联邦内。
巴基斯坦自治领成立后,真纳(Jinnah)任巴基斯坦自治领第一任总督和制宪会议主席。
1956 年,巴基斯坦颁布第一部宪法,宣布成立共和国,也留在共和联邦内。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