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

無十二因緣

亦無十二因緣盡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
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不執生死有

亦不執生死無

空間現象 物質關係
佛法精神為主,以物質為副
時間現象 精神生命

時間:三世流轉

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
《心經》十二因緣
空間及時間
因緣
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 精神和物質

因緣生滅的宇宙觀與人生觀

時間:精神層面的生與滅
《阿含經》
五蘊法,即是精神和物質的綜合

《中觀論》 空間和時間之生滅有無

因 連接著前因和後果

緣 因果產生關係

果 緣於因

無始以來眾生煩惱的根本 無始無明 無始的宇宙生命論


無明
沒有智慧 貪、瞋、癡的三毒為基礎 不明因果及因緣 愚癡

1.過去世 (此世 未來世之因) 行 凡夫 貪、瞋、癡 反應到身、口、意的三種「行」 產生業力

業力 行為完成後所留下來的心理及精神力量 業力的結合就是「識」

沒有固有 但因業力的結合而有 這一生或下一生現行變成果報 果報的因,又名為「種識」

住胎階段 由識入胎 六根齊全為止

這一期生命的開始
名色
「名」是前世帶來的業力

「色」是由父精母卵成孕後的胎質

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

出生後六根的功能與六識合而為一
六入
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 再與色、聲、香、味、觸、法的六塵發生攀緣作用
十二因緣 →受→愛→取→有→生→老死
煩惱的情緒影響

觸 與母體外的環境接觸
2.現在世

不苦不樂
受 苦、樂、憂、喜、捨
不憂不喜

貪與瞋的反應

愛 合意的起貪愛

逆意的起瞋怨

取 爭取與抗拒的反應

有 一生的身心活動留下業力 下一世受報的原因

生 未來世的出生 有生必有死

3.未來世
出生到一期生命的結束 生命的必然現象
老死
生到死的過程,便是老

「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

「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雜阿含經》卷一三第三三五經
無明在即有煩惱起 即有生老病死苦

若滅無明 煩惱亦滅,便離生死苦海

觀它,就可以滅苦

觀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苦 四聖諦 苦集諦和苦滅諦

「此起故彼起」 無明煩惱=>造業=>受苦果報=>再造業=>又受苦報 生死流轉


《阿含經》
「此滅故彼滅」 無明煩惱滅=>苦報不見=>不再造生死業=>不受生死苦報 自在解脫的人

可愛要貪

無明是煩惱的根本 不合意要瞋

眾生的愚癡 不要受苦報,不願意不造惡因,不知釜底抽薪

抓住賊頭
貪欲心

氣球,充滿了氣 看不到任何東西
瞋恨心
無明當氣球來觀想
假想的名詞 心有執著 自私的我為範圍把它聚集起來
譬喻外在種種誘因 練習拒絕那些誘因 驕慢心 產生我執,成為我貪、我瞋、我癡、我慢、我疑等煩惱
無明當種子來觀想
自我執著不除 無明如影隨形
妒嫉心
用觀的方法

觀無明 遇緣則起 懷疑心

煩惱的種子 不遇緣則隱伏
練習淡化自我乃至放下自我

緣不具足就不生 觀 沒有發芽生長的機會

被貪、被瞋的對象

時時刻刻在變動

美女會變老

自己也在變
我的本身是個假象
愛也是假的

執著本身也是假的

無明就不存在
認清「緣」不起煩惱
「無無明」

以貪、瞋、癡、慢、疑的反應 產生身及口的行為動作
心為主 身為從
一切當觀照 我執相連相應 構成「行」 造業

看到了一隻癩蛤蟆 討厭癩蛤蟆 踩死 不是癩蛤蟆 起瞋恨心及殺念 小乘律,不算犯戒, 菩薩律儀,傷了慈悲心

觀心的動機 以慈悲心發動身口二業 以佛法度化眾生 轉黑業的行,為白業的行 轉為無漏業的菩薩行


觀行
造惡業立即痛徹懺悔 發願改過修善=修行

四、因緣不思議 起了煩惱就觀照懺悔 變成正知正見的正行 變成無明滅而行滅


累犯而無悔意 果報較沈重

禪修者 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處 煩惱心將起 不讓出現 以念佛、禮拜、持咒、數呼吸等方法來轉移它

由行為構成業力 由業力累積聚合為識 「行」滅,「識」就無法存在

向外 向外把環境據以為我 把自己的身體當成是我
我的執著 誤將無明煩惱執著為「我」 以貪為我
向內 自己的思想、觀念等的價值判斷執著為我

江心的浪
外在不是我 如眷屬、財富、權勢、名望、肉體 將來也不是
當觀 沒有真正的我 水面的泡
內在不是我 認為自己 財產、地位、功勞,有多少學問、名望、影響力
觀識 幻現幻滅

不起煩惱 不造業 沒有識


不執著我
無明滅故行滅 行滅故識滅 識滅故生老病死諸苦皆滅

一世的三個因緣 煩惱 我執形成 沒有煩惱 不起我執 無無明、無行、無識


過去世既空 未來世也空
類推二世九個因緣 沒有過去世的無明、行、識 沒有這一世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 沒有來世的生老死

三世十二因緣
已無無明亦無老死

眾生尚需菩薩救度
大乘菩薩
要在生死之中普度眾生 既無無明盡,亦無老死盡

在有生有死的眾生群中 不起煩惱,沒有執著 大解脫、大自在

生、老、病、死 三世十二因緣的流轉生死

《阿含經》 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 生死之苦



為求生存 求安全欲 貪生怕死的苦 你爭我奪的苦

求不得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五蘊熾盛苦

身三業

口四業

意三業
造種種業因,受種種苦果 十業 福報享盡
十善業 壞苦 造善業 受福報
苦又即出現

十惡業 苦苦 造惡業 受苦報


山谷回音
造業就能感到果報
有行為就有反應

業感緣起 以修行集善業 有我之心集善業 仍有業感

不求回饋
學佛的人 無相行 沒有集 《金剛經》 「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
利益眾生

未解脫生死

隨緣消舊業

苦、集、滅、道 從十二因緣產生 觀四聖諦也能出離生死苦海 不造新殃


滅苦
一邊受苦 受苦的原因不再發生 因未消苦報仍受 不會厭苦=無苦 實證無我

不再造苦業因

滅 修持滅苦

斷集 同時斷集

修道、斷集、滅苦←善根凡夫 修行的方法

修道 漸漸達成斷集滅苦目的

應當做 不得不做

不當做 不得做

戒 犯戒 立刻懺悔

漸漸斷苦因

樂受苦果\

浮動情緒心 獲得安定平靜

總則 不再自惱惱人
定 三無漏學
不再製造苦因

在定中 不犯戒

漏慧 自我為中心的知識見解智慧

斷煩惱

度眾生
無漏慧 無我的智慧
離苦

救苦

四攝 菩薩道 六度 戒定慧三 基礎五戒、十善業道


大乘菩薩道
的具體展現 無漏學的衍生 由戒學的衍生

八正道 戒定慧三
原始佛教
無漏學的衍生

斷苦集 滅苦果 修滅苦道、證滅苦位

不住於生死 得解脫

大乘菩薩的精神
不離生死 度眾生

修行苦、集、滅、道四聖諦法

無苦、集、滅、道 修行的初步 無苦、集、滅、道 無修無證的無事真人


超越四聖諦法 徹底的大自在

苦已滅、集已斷、道已修、滅已證
小乘聖者
「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不再進入生死

受苦知苦 沒有那麼苦

苦 終日煩惱 不知是苦 不知如何脫苦

仇人冤家=愛人親家 越計較越苦 面對他、接受他、原諒他、協助他 少苦

明瞭苦因 自觀己心 自我中心的煩惱產生 少苦

觀察苦集
心平氣和
自造苦因 接受苦果
不敢製造
觀四諦
受苦是因緣法
觀滅苦 因緣法,能生必能滅 如此觀苦 避免受與集苦 就能修道、斷集、滅苦
苦集也是因緣法

觀法是時時刻刻注意自己的身口意
四聖諦
與戒定慧的三無漏學相應

滅 沒有具體 難觀照 實踐滅苦之道 產生滅苦 常常檢點自己言行心向

不與驕傲、嫉妒、貪欲、怨忿、瞋怒、懷疑等煩惱相應

有則改之,無則避免 修道

自利利他

梵語若那(jntildeāna) 抉擇力 斷煩惱

離諸苦

觀苦、集、滅、道四聖諦

原始佛教 對世間有漏之因果及出世間無漏之因果

能夠如實知見

一智、二智、三智、四智、五智、六智、七智、八智、十
小乘論《阿毘達磨發智論》、《大毘婆沙論》、《成實論》
智、四十四智、七十七智

1.外道凡夫,執著一切諸法之有無者為世間智

大乘的《楞伽經》 2.小乘聖者,虛妄分別自相同相者為出世間智 離有無二見者為出世間上上智

3.諸佛菩薩,觀一切諸法不生不滅,

1.一切智,知諸法總相

《大般若經》 第九〈大明品〉 2.道種慧(智),知二道乃至無量道門

3.一切種智,能盡知一切諸法的總相別相

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此苦集,此苦滅,此苦滅跡道
聖諦,本所未曾聞法。當正思惟時,生眼智明覺。
《雜阿含經》卷一五第三七九經 佛陀為五比丘初轉法輪
依四聖諦而得法眼淨的意思

漏智 凡以自我為中心者 有 有經驗,有觀念,有看法,有思想 真正智慧


=

無智亦無得
小乘聖者實證四聖諦 真正的智
無漏智 離開自我中心
大乘菩薩的解脫自在 用不到無漏智

未知佛法者 求名利物欲

初知佛法者 求功德福報

求佛法
小乘聖者果位

求智慧
凡夫 凡夫果→
 有漏果 為了勸勉凡夫離生死苦出煩惱網 佛菩薩告之有聖智聖果可得
深知佛法者
求解脫
真正得大自在 無智無得
求聖果
有為 發願取證果位 不是僅為果位修行菩薩道 得到大乘聖果
求得開悟
禪宗的行者 會自高自大

明心見性
不會執著 越看輕
已證聖果 經驗
緣覺果
小乘佛法 證聖果的位置越來越高
聲聞四果 人我執與法我執斷盡
不會 自我執著
菩薩果位
大乘佛法
佛果位

痛苦的煩惱
不是智慧
得意的煩惱

疲倦思休息

自然現象,不算是煩惱 病痛思醫藥

觀無智亦無得 沒有智慧→
 產生煩惱 觀 有煩惱/沒有智慧 飢思食

追求虛榮
產生貪、瞋、嫉妒 煩惱
求虛名浮利

個別的小我
養教育子女
有漏智? 捨棄我執
全體宇宙的大我

養兒防老,期望過高 煩惱起 好好觀察 有智慧
超越煩惱與智慧相對觀

無漏智? 當觀煩惱不起
取智慧而捨煩惱
未曾究竟 智慧亦無用處
懼生死而樂涅槃
真正的自在解脫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