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5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 看心所緣境 5
科判
壹、何以名為大乘無相禪
一、事境轉成三宗空理
二、依三宗之理轉成「空」
貳、宇宙本然之理
一、惑、業、苦是宇宙萬物本然之理
二、依三宗之理翻轉所緣境
參、三宗之理由十二緣起來詮釋
一、十二緣起為宇宙本質
二、《十二緣起禪觀體系》寫作因緣
三、十二緣起體系表
四、前三支為有情生命本源
五、名色、六入支建構色身器界
六、「觸」支出胎現出根身器界(十八界)
七、由「受」後衍生老死流轉
肆、大乘空觀之門為「觸」支
一、由「觸」支逆返生死而還滅
二、十二緣起禪觀體系表
三、前三支為有情生命根源
四、一一檢視是思維(學習)之一重要模式
五、每一支都含淺深不等「無明」
六、由「觸」支找到無明
七、大乘空觀之「門」為「觸」支

1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伍、大乘無相禪重要特質為「銷解根塵」
一、銷解根塵之目的(本質)在銷解無明
二、銷解根塵即是拆解生命結構
三、空觀第一步在銷解根塵之「作用」
四、根塵作用之喻
五、大乘有相禪是依托根塵而觀察定境
六、銷解觸支作用即是銷除三合之關係
七、根塵作用銷解,但根塵體還在
八、課文消釋之一(無明流貫各支障蔽空性、覺性)
九、課文消釋之二(由觸支依三宗之理開展空觀)
陸、十二緣起分惑、業、苦三道
一、每一支皆具惑、業、苦(顯隱有別)
二、以前三支(惑、業、苦)為生命本源
三、十二緣起有二種說法
四、前三支對應三宗之理
五、各支皆具惑業苦,重心表現有別
柒、引證經典明十二緣起特質為惑、業、苦三道
一、總說引三經證十二緣起為三道
二、第一經:《雜心論》
三、第二經:《大集經》
四、第三經:《成唯識論》
五、明具三道在解釋禪觀所緣之特質
六、禪宗所緣屬「惑」

2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壹、何以名為大乘無相禪
第三段,禪宗屬於大乘無相禪,理論上,大乘無相禪之所緣境,皆可做為
禪宗所緣境。大乘無相禪之所緣境為何?可從兩個角度分析。我們說禪宗獨特
的所緣境,是所謂的「不會」和「漆桶」,這個和敎下的大乘三宗,就是唯識、
般若中觀、如來藏,它們的所緣境是不一樣的。因為都是無相禪,所以原則上
面都可以通的,可是當然每一個法門之所以有它的宗派,是因為它的獨特性。
我們先有一個基本的概念。
因為我們前面講過禪宗重在「修」,所以它的理論少,我們說短局於理論,
它的短板、局限在於它的理論比較少;敎下是以「聞、思」入手的,所以它的
長處在它有大量的理論結構,所以我們從敎下的理論談禪宗和大乘無相禪(敎下
無相禪)所緣境的理論。這是此處用意。下面兩個:

一、事境轉成三宗空理
第(一)所觀之境:
我們剛剛已經講過了,就是運心所緣,這個所緣境的法,就是有情的身心,
也就是五蘊或者是十八界。從世間法相開展立場而言,就是從世間法相上面,
有兩種說法:一個就是惑業苦;或者用唯識的經論、唯識理論講,就是「種
子」和「現行」的說法。這兩個都可以,我們一般用惑業苦。
第(二)所依之理:
運心開始的時候,一開始我們在修行下手功夫的時候,取所緣境,都落入
惑業苦中,你不管取什麼,一定是惑、業、苦這三個其中一個,是為所緣事法
之境。這個時候是取了一個事法、事相。那麼大乘無相禪,之所以叫做大乘無
相禪,就是運心將這個所緣的事境,轉觀成大乘三宗性空之理。

二、依三宗之理轉成「空」
所以大家要記住,這就是說明了大乘無相禪跟大乘有相禪差別關鍵的觀點!
就是:它所取的時候,剛開始是意識,前面是從意識角度講,這邊直接從它的
所緣境講。它的所緣境也是事境,也是五蘊十八界。可是,它會把這個事境轉
成大乘三宗:或者是從唯識的方法理論轉;或者是從般若中觀的理論方法轉;
或者是從如來藏的理論方法轉。它可以從三宗三個理論轉,最後都轉成了無相
的空理。事境轉成無相的空理,這就是大乘有無相禪之所以為大乘無相禪的根
本理由。所以就依大乘三宗之理而契入,謂如來藏、般若中觀、唯識。這就是
所依之理它的價值跟重要性。

3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貳、宇宙本然之理
一、惑、業、苦是宇宙萬物本然之理

請看第十五頁,為何從三宗之理,和惑業苦、種現立場詮釋?為什麼這樣
講呢?沒有什麼理由,因為宇宙本來的現象就是如此!宇宙本來現象就如此。
就好像電燈為什麼會發光?網路為什麼會傳輸訊息?其實有它自己宇宙萬物本
來具備的特質。就是法相背後有這麼個共通的理則,就是這樣子而已,宇宙本
來就這樣子。所以我們就是把它本有的理論,把它表述出來而已,沒有什麼特
別的、一定要有什麼理由,沒有!就是它本來具有的特質,把它表現出來而已,
所以叫做此皆宇宙本然之理。為什麼?就是說惑業苦或種子起現行的關係,從
所緣法相而論,它有不同的差別:我可能緣惑、也可能緣業、也可能緣苦;我
可能緣種子,也可能緣現行。這都是我們生命中間的境界,可是有顯隱的不同。

二、依三宗之理翻轉所緣境
剛剛是講所依之境,那麼三宗從緣取所緣境以後,翻轉、逆返生死流轉所
依之理而論。三宗的禪法加上禪宗,它在取自己的所緣境之後,它要翻轉這個
境界、翻轉這個所緣境,因為這個所緣境是生死流中間的東西,你一直抓著這
個東西,你就還在生死流裡面。你一直抓著所緣境,你還在生死流裡面,聽清
楚!所以你要把這所緣境翻轉,透過翻轉這個所緣境,你才能夠從生死流,逆
返到涅槃還滅流裡面去。怎麼樣翻轉?你要靠一個理論,就是靠三宗之理而翻
轉!我們下面就十二緣起的角度講三宗之理的問題。
前面這一段,只是對這兩大段一個簡單綱要性的敘述,具體的詳細我們在
這邊來講。

參、三宗之理由十二緣起來詮釋
一、十二緣起為宇宙本質
下面我們有兩段,一個所觀之境,一個所依之理,我們來講所依之理這個
部份。
一切萬法宇宙本然就是十二緣起之體性,佛陀用十二緣起,詮釋一切宇宙
萬法本質。宇宙萬法,從十二緣起的無明、行、識三支開展,賴耶入胎成名色,
名色即有情生命的起點。名色、六入、觸,成長有情的根身,同時也建構外在
的器界。
在母胎中,是有情生命內部結構形成的機制,同時也是覺性逐步淪落到六
道報體中。這覺性的淪喪,同時建構有情身心與外在器世間,就是生命的奧妙
之處,此是從生命流轉而言。

4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二、《十二緣起禪觀體系》寫作因緣
我把這一段跟各位敍述一下,我有一本書在 2018 年年底出來,叫做《十
二緣起禪觀體系》。2018 年就是去年,年底出版的,講的就是現在這個東西,
這一本書好像 2014 年的下半年就寫好了。
你說:你這個理論 2018 年,怎麼會 2014 年寫的呢?因為我這《十二緣起
禪觀體系》,我建構這個理論體系,其實已經是十多年前就建構了,我曾經在
南嶽的一次佛敎論壇上面,發表了一篇《十二緣起禪觀體系》的論文,大概有
兩萬字左右,就把這個框架體系列出來,你們如果有興趣可以去找找看,大概
十年前,地點是南嶽,在福嚴寺舉辦的禪宗佛敎論壇上面發表的。
它講的背後就是這一套理論,在 2015(年)前後,我這初稿就已經寫好了,
就一直拖,拖到 2018(年)才把它潤色完備,最後出版。所以它前後有十年的
蘊釀過程,寫作過程十年。

三、十二緣起體系表
在這裡面我們要講的問題就是說,先把佛陀講的十二緣起基本概念,我們
講明白,再來講這個問題。

十二緣起基本概念
老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 名 識 行 無
死 入 色 明

出 色 神 有
胎 身 識 情
與 生
色 命

和 根

合 源
識 塵 根

四、前三支為有情生命本源
這個(無明、行、識)是什麼?這是有情生命的根源,這三支(無明、行、
識)是做為一切有情的本源處。一切有情的本源從這個地方出發,從這邊出發。

一般是說,從「識」入母胎開始。從「識」入母胎開始這個生命,這是今
生。這麼說其實也無妨。

五、名色、六入支建構色身器界
「名色」是識與色法,就是神識與父精母血和合,我們從這邊開始,就是

5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說有情生命從「識」這邊投胎入母胎以後,其實你一入了母胎,就決定了你的
身心世界,已經決定了。可是你的色體、你的色身還沒有建構完成,你還是一
個受精卵,受精卵要經過三百天以後,它才能夠孕育完成嬰兒。所以這一段
「名色」、「六入」,這一段其實就是建構你色身的過程。

六、「觸」支出胎現出根身器界(十八界)

然後這一條(六入與觸中間隔開),到這一條以後,到這邊(觸),這個
時候就是出胎那一剎那,就是三合—根、塵、識,根塵識有了。我們出胎這一
剎那,我們的六根完備了,在母胎的時候六根完備了。六根完備以後我們出胎
了,出胎以後,我們六根對六塵以後我們有了六識,這時候生命就開始,小孩
子哇一聲就出胎了。然後剎那剎那之際,從出胎以後,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
有這個「觸」。「觸」就自然含攝六根、六塵跟六識,這就是「觸」支。

七、由「受」後衍生老死流轉

然後由識,就產生了「受」、「愛」、「取」、「有」產生業力,然後就
造成來世的「生」、「老死」,這是十二緣起基本的概念。

肆、大乘空觀之門為「觸」支
我們看下去,如果我們是順著剛剛從無明、行、識、六入,無明、行、識、
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這樣子下去,這就是生死流轉。

一、由「觸」支逆返生死而還滅

所以我們要涅槃還滅、我們要脫離生死輪迴,所以就要逆返這個方向。我
們來看 15 頁下半段。
從覺性逆返而言,從觸支向上到六入、名色,即是大乘空觀的開展,銷解
由無明、行、識所流轉下來,障蔽本有覺性之業識幻現生命結構,證入空性。
其切入點為十二緣起支第六觸支,由觸支逆推上溯入六入支、名色支。此名色、
六入、觸三支都具有無明、行、識特質,而無明、行、識各自代表著如來藏、
般若、唯識三宗特質。
所以,從觸支隨法門所依三宗之理差別,入禪定智慧深觀,可見唯識性,
可見自性空般若中觀,可見如來藏性,所以就可以穿透惑業苦之生命境界,開
展大乘的空觀。

二、十二緣起禪觀體系表

這一段講大乘空觀和十二緣起結合的部分,你看會很吃力,我講一下大家就

6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清楚了。
我們這樣畫一下(見黑板圖表)。

老 生 有 取 愛 受 觸 六 名 識 行 無
死 入 色 明

世來 出 色 神 有
胎 身 識 情
與 生
色 命

和 根


識 塵 根




三、前三支為有情生命根源

這三個(無明、行、識)我們剛剛講了,它是有情生命的根源。
大家看次三支:請問這個名色裡面有沒有無明?[有]。名色裡面有沒有
行?[有]。名色裡面有沒有識?[有]。都有,對不對!
我們再來看:六入裡面有沒有無明?[有]。六入裡面有沒有行?[有]。
六入裡面有沒有識?[有]。六入裡面有沒有名色?[有]。
我們再來看觸:觸裡面有沒有無明?[有]。有沒有行?[有]。有沒有
識?[有]。有沒有名色?[有]。有沒有六入?[有]。
所以大家要知道,我為什麼這樣一一的要大家回答講呢?就是要讓大家一
個一個的檢查。你檢視看看,經過我們大家這個樣子回答,有!有!有!你的
腦筋就會很清楚地思惟到裡面的細微處。

四、一一檢視是思維(學習)之一重要模式

我跟各位講,有人他就會起這種煩惱說:唉喲!惠空法師這麼囉嗦,有就
有,還一個一個講!我告訴各位,這就是你不懂得學習的過程,有沒有人會這
樣子想?[有]一定有的。我是跟各位講,為什麼要各位一一回答講?因為這
是學習的一些過程,是些學習很細微的地方,知道吧!這是學習很細微的地方。

7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為什麼別人聽一遍就聽懂,你聽三遍、聽五遍你都聽不懂呢?就是因為你在這
些學習的細微點,你過不了關,你忽略掉了,我今天只是帶著各位讓你們慢慢
細微地學習。我告訴各位,所有我用過上課的方式,都是你在學習過程中需要
的模式。

五、每一支都含淺深不等「無明」

我們來看這個問題,我們說大乘的空觀,你去問別人,你到底要觀什麼東
西?大乘空觀怎麼觀?他講不出來。大乘空觀從哪裡入?記住,就從這邊入
(觸)。
我為什麼要一個一個地說,有沒有無明?有沒有行?有沒有識?就是讓各
位知道,你講過以後就有了基礎來思考這個問題。我們今天之所以淪落生死,
關鍵是不是它(無明)?是不是它(無明)?是。
那麼,行代不代表無明?它(行)可不可以做它(無明)的代表?[可以
]。
識可不可以代表無明?[可以]
同樣的道理,名色可不可以代表無明?[可以]。
六入可不可以代表無明?[可以]。
觸可不可以代表無明?[可以]。對!觸就是六根六塵,也就是說我們裡
面的六根,我們對著六塵,跟我們的六識,我們生命中的每一個點它都有無明,
這一句話聽懂了嗎?
你現在知道我為什麼剛剛這樣子講了吧!為什麼要說它有沒有無明?就知
道了!你就很清楚地思惟,這個問題你根本不用想,就很清楚地思惟過來了。

六、由「觸」支找到無明

所以大家要知道,大家看,你的目標是無明,可是你找到無明嗎?你找不
到!找到無明找不到?找不到!你找到什麼?你找到最好就找到它(觸),只
能找到它(觸)。你找到它(觸),就等於找到無明了,對吧!它(觸)這個
裡面就有三個東西:根、塵、識。所以我們所有大乘的禪觀,[還有很多細微
部分我就不講],我講到這邊就把結論講了。所以,所有的大乘禪觀,如來藏
也好,唯識也好,中觀也好,禪也好,它的起點都在觸支。這是我《十二緣起
禪觀體系》一個很重要的理論!

七、大乘空觀之「門」為「觸」支

所以大乘空觀的起點,大乘空觀的門就在觸支,由此向上逆返,你破一分
觸就得到一分的般若;破一分六入就得到一分的般若;破一分名色就得到一分

8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的般若;名色破盡,登地成為法身菩薩,懂了嗎?那麼後面的識、行、無明,
最後把這個銷盡以後,就從初地到十地,成佛。這就是十二緣起禪觀背後的理
論體系,這就是大乘無相禪之所以為大乘無相禪的理由,就從觸支開始。

伍、大乘無相禪重要特質為「銷解根塵」
一、銷解根塵之目的(本質)在銷解無明

我來講為什麼叫無相禪?它根本意圖是在剖析、銷解根塵!銷解根塵,其
實它根本的目的是在銷解無明!為什麼要銷解根塵?因為根塵就是觸支的代表,
就是觸支。你銷解了根塵就是銷解了觸支,對不對!

二、銷解根塵即是拆解生命結構

那麼我們講大乘無相禪背後的理論是什麼意思?我告訴各位:根塵,我們
昨天講的時候,我們有講到這一段說,「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我們一開始講
到十二緣起,十二緣起後面還講到六根,六根講到了見聞覺知,講到了知見。
所以其實我們講一個話題就是說,六根就是我們有情生命全部的代表,有沒有
講這個話?有沒有?[有]所以根塵就是有情生命全部的代表!為什麼叫做大
乘有相禪、大乘無相禪?我再從這個角度給各位分析,我其實昨天已經分析過,
我在這邊再分析。

三、空觀第一步在銷解根塵之「作用」

大乘無相禪從「觸」支入手,它的第一步,就是把根塵的作用,根塵要對
應以後它才產生識。比如,大家看我的表現,這是兩個磁鐡,你看我這邊手勢:
兩個磁鐡,我放這麼遠的距離,它不會動。我挪近以後,啪!吸起來了!我把
它拉開,它不動了;我再靠近一點,啪!吸起來。這是一個「根」,這是一個
「塵」,和合就生「識」,這樣理論聽懂了嗎?我這個比喻聽懂了嗎?我要講
的我還沒有講完,我只講一半。

四、根塵作用之喻

這是根,這是塵,它平常都是黏在一塊的對不對?是不是黏在一塊的?[
是]所以這時候宇宙萬物就生起了,它產生作用了。那麼今天,我們把根和塵
拉開,根還在不在?[在]。塵還在不在?[在]。可是它沒有了作用,對不
對!沒有了作用,識就沒有了,這時候就證入一分的空性!
我們不是講說「般若空性有淺深」,有沒有講過這個話?[有]。這時候
有沒有一點空性存在?[有]它已經破壞根塵的「作用」了,它根塵的「體」

9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沒有破壞,可是破壞了它的作用了。破壞作用算不算是空性?也算!所以觸支
它是破壞了根塵的作用,可是沒有破壞根塵的本質,就像這個吸鐡一樣。這樣
舉這個比喻聽懂了嗎?
所以根塵不產生作用,根塵彼此之間不產生作用了,這才是大乘無相禪空
觀的第一個步驟。

五、大乘有相禪是依托根塵而觀察定境

我們翻過來講:你大乘有相禪的時候,你是不是一直觀佛像、落日,你的
結果是不是一直有這個東西(境界)?你有那個東西是不是根塵的關係?[是
]大乘有相禪、無相禪,這個分別分出來了嗎?所以我們從理論上仔細地分析,
沒有什麼模糊的地帶,很清楚,非常清楚。

六、銷解觸支作用即是銷除三合之關係

所以我剛剛講的也就是說,這就是大乘無相禪的理論,就是我們從十二緣
起過來以後講這個根塵,根塵它的作用,脫離它的作用以後,這個觸就沒有。
觸支定義叫做「三合」,什麼叫做三合?根、塵、識三者和合叫做三合。現在
你把根塵識的作用把它拉開,它不合,它分開了,它就沒有三合,就沒有觸了!

七、根塵作用銷解,但根塵體還在

沒有觸就沒有身心世界這些山河大地的問題了,可是根的作用還在,所以,
觸以後還有六入,觸銷解以後還有六入。所以進一步的再銷解六入、再銷解名
色,這時候我們才慢慢的把根塵,最後名色銷解完以後,才真正的把更細微能
所的關係,把它銷除掉,才能夠證入所謂的登地的空性,就叫中道的空性,才
可以證得。

八、課文消釋之一(無明流貫各支障蔽空性、覺性)

我們這邊部份,我們就先講。這一段剛剛的文字,因為這一段要解釋其實很
複雜,大家聽懂就好了。我再唸一遍,這文字並不等於我剛剛講的部分,可是
我再敘述一遍,沒有像我剛剛黑板講的這麼細微。
從覺性逆返而言,從觸支向上到六入、名色,這是
的開展
觀 空乘大 ,就是觸、
六入、名色這三支是大乘空觀的開展。銷解由無明、行、識所流轉下
來 ,這個
無明、行、識向下是生死流轉。如果無明、行、識向下流轉,這些流轉下來的
六入、名色、觸,它會障蔽本有覺性之業識幻現生命結構,這個生命結構就是
由無明、行、識流轉下來的生命結構。我們把它銷解以後,把這些生命結構銷
解就證入空性。它的切入點為十二緣起中第六支觸支,由觸支逆推上溯入六入

10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支、名色支。此名色、六入、觸三支都具有無明、行、識特質,而無明、行、
識各自代表著如
藏、般若、唯識三宗特質。

九、課文消釋之二(由觸支依三宗之理開展空觀)

所以,從觸支隨法門所依「三宗之理」差別,就是你從觸支,你可以用唯
識的方法把觸支銷解;你也可以用中觀的方法把它銷解;你也可以用如來藏的
方法銷解;也可以用禪宗的方法銷解。從觸支隨法門所依三宗之理,就是你這
個法門,其實它背後要嘛是般若中觀,要嘛是唯識,要嘛是如來藏,一定有三
宗之理做為法門的依託、它背後的理論。
所以你這個法門依三宗之理,而去觀察觸支,一直緣取這個觸支,在禪定
智慧深
,可見唯識性,或見自性
觀 ,或見真如性切入,
空 然後就把觸支銷解掉,
這時候就穿透了惑業苦的生命境界,這時候就是你穿透惑業苦的這個所緣境的
本質,背後就是十二緣起的這個觸支。那麼展開
觀空乘大 ,就是大乘無相禪。
我們所觀之理,我們就講到這個地方,具體要詳細,有興趣的人就看我的
《十二緣起禪觀體系》。那是一大本,三、四百多頁,很詳細。我這只有半頁,
講得很簡單。

陸、十二緣起分惑、業、苦三道
一、每一支皆具惑、業、苦(顯隱有別)

我們看惑業苦所觀之境,我們來看這一段。無明、行、識所表現,從覺性立
場是相應於三宗的思想;從生死流轉立場是代表有情生命的惑、業、苦三道,
所謂無明為惑、行為業、識為苦報。故從無明、行、識向下流轉到名色、六入、
觸三支,每一支都具有惑、業、苦特質,只是現前所表現型態是在苦報中,實
則苦報中含有惑、業之成分。故《雜阿含經》說:「有無明故有行,不離無明
而有行。」這個文字你看就會很吃力,不知道在講什麼?我在黑板上講一下大
家就聽懂了。

二、以前三支(惑、業、苦)為生命本源

我們看:我們講惑業苦的意思就是說,我們之前講到:無明、行、識這三支,
它是宇宙萬有,就是一切萬物、一切有情生命的本源。為什麼是本源?我這邊
沒有辦法跟各位講,有機會大家可以看《十二緣起禪觀體系》。

三、十二緣起有二種說法

十二緣起可以有不同的講法。我們一般提出兩種講法,我本來不想扯這麼

11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遠,你們都搞不清楚,我就講一段給你們聽。
十二緣起,一般的說法,叫做三世兩重因果,一個是一念十二因緣。【見
圖表】
一念十二緣起

名 六 觸受 愛 取 有 生 老
無明 行 識
色 入 死

十二緣起三世二重因果對照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十 無 行 識 名 六 觸 受 愛 取 有 生 老
二 明 色 入 死

三 過 過 現在 現在 現 未來
世 去 去 在
兩 惑 業 苦 惑 業 苦
重 因(集) 果(苦) 因(集) 果(苦)

無明是惑,行是業,識、名色、六入、觸、受都是苦報,然後這邊也是惑
業苦(愛支至老死支),叫做兩重因果,後面惑業苦(愛支至老死支)是一重因
果,前這邊惑業苦(無明支至受支)是一重因果。
然後這一邊(無明、行支)是前世,這個(識支至有支)是苦惑業,這是
今生,這邊(生支至老死支)是未來,所以它是「兩重因果」。就很簡單。所
以識是放在苦報裡面的,是不是?
一念十二緣起是於一剎那時中,於一念中具足十二緣起支。

四、前三支對應三宗之理

我們回過來看,我們剛剛講,也就是說惑業苦,這三支(無明、行、識)就
是惑業苦,它們三支成為惑業苦,是從生死流轉邊,做為宇宙萬有的本源立場
來看的,叫惑業苦。
12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可是,如果我們要逆返生死,就是從覺性逆返,它背後有個理論,就是如
來藏、般若中觀、唯識大乘三宗的理。
大乘三宗的理,其實它所對應的法相就是:如來藏對應無明;般若中觀對
應於行;唯識對應於識。也就是說:今天之所以--為什麼會有如來藏的理?因
為它背後有一個「無明」的存在;為什麼會有中觀般若?因為它背後有一個
「行」支的存在;為什麼有個唯識理?因為它背後對應有一個「識」支的存在。
所以,為了逆返識支,所以佛陀講唯識;為了逆返行,所以佛陀講般若中觀宗;
為了逆返無明,佛陀講如來藏。它背後的理,就在這個地方。

五、各支皆具惑業苦,重心表現有別

我們說,觸、六入、名色,它也是在苦報,我們剛剛講它在苦報裡面,對不
對?其實我們剛剛講,名色有沒有無明、行、識?它都有三,所以它都有惑、
業、苦。名色裡面有惑、業、苦;六入裡面也有惑、業、苦;觸支裡面也有惑、
業、苦。可是我們說,它的重心表現的特點在「苦報」,所以從十二緣起來講,
它放在苦的立場。其實它表現出來的時候,在生命境界表現出來是苦報,可是
事實上,這個苦報裡面,它是含有惑、業成份的。

柒、引證經典明十二緣起特質為惑、業、苦三道
一、總說引三經證十二緣起為三道

我們看下面,我引了三段經論,說明惑、業、苦三道。在十二緣起裡面都是
把惑、業、苦放在十二緣起裡面,把十二緣起切割成惑、業、苦三個來說的。
我們看下面。
我再重覆講一下:我下面引了三段經論,都是說明十二緣起這十二支,可以
把它用惑、業、苦這三法,叫三道,把它統攝起來,把這十二支切割成三部分,
放在這三個惑、業、苦裡面。這三部經論都是這樣子講的。我們看下面。

二、第一經:《雜心論》

第一經:下面引文是《雜阿毘曇心論》講的:世尊說緣起,彼有何相?答:
煩惱及業事,彼隨次第生,當知是有支,眾生一切生三分緣起支,謂煩惱
【惑】、業、事【苦】。煩惱就是惑;業就是業;事就是苦報。此煩惱、業及
事,於彼彼生次第起,名緣起支。它次第生起的。

三、第二經:《大集經》

第二段是《大方等大集經》講說:善男子!如來世尊於無道中而轉法輪。就

13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是在無所有中轉法轉,為破壞眾生惑業苦三道。何等哪三道?第一煩惱道;二
者苦道;三者業道。業道者,所謂行、有;煩惱道者,所謂無明、愛、取;苦
道者,所謂識。識是苦。名色、六入、觸、受、生、老死等,這是苦道。

四、第三經:《成唯識論》

第三段:惑、業、苦三,攝十二者:無明、愛、取是惑所攝;行、有一分是
業所攝;七(其他七支)有一分是苦所攝。它把十二支分成惑業苦三,這是《成
唯識論》說:由惑業苦即十二支故,此能令生死相續。其實這十二支就是惑業
苦的相續。

五、明具三道在解釋禪觀所緣之特質

所以這一段的說法,其實就是把這十二支,轉化成了惑業苦。我們所觀察
的,我們所觀察的生命境界,不出惑業苦。大家記住就是說,我們講了,為什
麼要講這個惑業苦?大家看,為什麼要講惑業苦?
我們說這個觸支在惑業苦中應該是哪一支?苦報對不對!可是我們說它含有
惑,這個惑就直指這無明。大家看到這個部分,我們把這個理論提出來就是告
訴各位,表面上,我們是要銷解觸、六入、名色、識,銷解到這個地方,它都
是苦報。可是,為什麼要提出這個問題?我告訴各位,為什麼禪宗很獨特!也
就是禪宗它在取所緣境的時候,我們剛剛前面講到所緣境的相(不淨、疑情、
數息、青黃赤白),這是相;(惑業苦)這是體,我們是不是剛剛這樣講的?
[是]。那麼它(不淨、疑情、數息、青黃赤白)是相,它(惑、業、苦)是
體,所以它們是對應的。可是我們說敎下多半是從苦邊入,禪宗是從惑邊入,
也就是告訴你,這個(疑情)是禪宗的所緣境。

六、禪宗所緣屬「惑」

其實它是這樣子畫的(不淨、數息、青黃赤白→苦,疑情→惑)。這是我
們將來要講的,只是我現在先把我的佈局先告訴各位,我先把背景先告訴各位,
然後我們最後告訴你,「疑情」是屬於惑的部分。我們昨天不是講疑情是山寨
大王派在前面的一個小兵,有沒有?我們後面就會一直地順著這個思惟,告訴
各位:參話頭是如何的從這個疑情開始,從漆黑桶開始走向「惑」,然後從惑
到「無明」,我們的思路一直這樣思路來的。所以這邊是做一個舖墊,大陸講
叫做舖墊,就是佈局,背景、打底,把這些基本理論告訴你,然後慢慢地就會
走向這個思惟。
欢迎加好友,索取更多惠空法师著作及视频。
下課!

14

佛藏山
010《禪宗看心》第一章第一節看心所緣境 5

15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