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2020 年第 3 期 齐 鲁 学 刊 No.


总第 276 期 LU JOURNAL
QI Gene
ralNo.
276

心性接通现代性如何可能
——— 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哲学探求

刘 乐 恒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摘 要: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代表的第 二 代 现 代 新 儒 家,是 现 代 新 儒 学 的 高 峰。 第 二 代 新 儒 家 承 第 一
代之绪,将儒学的特质界定为“心性”;同时,他们进一 步 追 问 心 性 如 何 接 通 现 代 性 的 问 题 ,这 是 第 二 代 新 儒 家 的 核
心问题意识。对此问题,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回应是:现代性的核心精神是主体 性 的 确 立,儒 家 的 心 性 之 维 体 现 出
道德的主体性;而心性作为道德的主体性,内在地要求自身长出知性的主体性(科 学)与 公 共 的 主 体 性(民 主),以 使
得道德的主体性能够合理而顺畅地确立。因此,第二 代 现 代 新 儒 家 在 儒 学 如 何 实 现 其 现 代 性 转 化 的 论 题 上 ,展 现
出以道德主体性为基础、三种主体性相互动的思想 取 向。 这 是 第 二 代 新 儒 家 的 哲 学 贡 献,但 同 时 也 遗 留 下 有 待 解
决的问题。
关键词:心性;主体性;现代性;道德主体
中图分类号:
B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22X(
2020)
03-0030-09

现代新儒学是现代中国哲学思想界的重要流 考与哲学研究,这 对 于 我 们 理 解 儒 家 哲 学 乃 至 中 国
1885-1968)等 所 奠 基,
派。现代新儒学 由 熊 十 力 ( 哲学的核心与特质,意义深远。不过,对于如何界定
其后经三四代人的努力,凝聚出了明确的思想立场、 第二代新儒家 (乃 至 整 个 现 代 新 儒 学)的 问 题 意 识、
问题意识、时代 使 命 与 学 派 自 觉。 鉴 于 现 代 新 儒 学 哲学贡献、学 派 特 质,学 界 的 观 点 尚 不 一 致。 同 时,
在哲学思想上 的 创 造 性,学 界 的 相 关 研 究 与 讨 论 颇 许多相关的观 点 多 属 外 观、泛 论。 如 果 我 们 对 第 二
为丰硕。不过,近 年 来 中 国 大 陆 学 术 界 对 现 代 新 儒 代新儒家缺乏 明 确 深 入 的 理 解,就 更 谈 不 上 继 承 与
学的研究略呈 式 微 之 势。 事 实 上,现 代 新 儒 家 在 传 超越了。本文的目的,便是通过“心性接通现代性 如
统与现代交织 乃 至 冲 突 的 情 形 下,提 出 并 触 及 到 了 何可能”这一问题线,概括出第二代新儒学的内在 脉
若干真实的问 题,并 试 图 提 出 解 决 之 道。 而 在 现 代 络,并讨论其有待推进的空间。
新儒家当中,笔者认为,第二代新儒家特别是唐君毅 一、主体性的三个面向
1909-1978)、牟 宗 三 (
( 1909-1995)、徐 复 观 (
1903 要整体性地 研 究 第 二 代 现 代 新 儒 家,我 们 大 概
-1982)的思想贡献,体现出新儒学在哲学与思想上 先要面对如何 界 定 现 代 新 儒 学 的 传 承 谱 系 的 问 题。
的最高成就,是 现 代 新 儒 学 的 高 峰。 第 一 代 新 儒 家 对此,学界有不 同 的 观 点。 当 中 比 较 流 行 的 界 定 是
筚路蓝缕,富于开创之功,他们有人格感召力与思想 1934-2016)所提出的“三代四群”架构。 刘
刘述先(
洞察力,但在客 观 的 学 术 研 究 以 及 在 中 西 哲 学 的 互 氏指出,第一代新儒家可分前后二群,第一群有梁漱
动上,未免略有 遗 憾。 第 二 代 新 儒 家 则 承 接 了 其 前 1893-1988)、熊 十 力、马 一 浮 (
溟( 1883-1967)、张
辈的洞见与取 向,兼 能 贡 献 出 富 于 原 创 性 的 哲 学 思 君劢 (
1887-1969),第 二 群 则 有 冯 友 兰 (
1895-

收稿日期:
2020-01-20
基金项目: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现代新儒家心性论重探”
作者简介:刘乐恒,男,哲学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

30
1990)、贺麟(
1902-1992)、钱穆(
1895-1990)、方东 笔者提出这一 观 点 之 前,吴 汝 钧 已 经 指 出 现 代 新 儒
1899-1977);第 二 代 有 唐 君 毅、牟 宗 三、徐 复 观
美( 学的代表人物应是 马、熊、梁、唐、牟、徐 六 人 [3](P3-
1930- )、刘 述 先、成 中 英
三人;第三代则 有 余 英 时 ( 4)。同时,在此基础 上,我 们 可 以 自 然 地 将 此 六 人 的
( 1940- )四 人。 他 认 为 这 个 三 代
1935- )、杜维 明 ( 思想分为三系 [ P328-334)。
4](

四群的架构,构 成 了 广 义 的 现 代 新 儒 学 的 传 承 谱 系 现代新 儒 家 以 “心 性”作 为 其 基 本 的 立 场 与 取


[ P191-195)。刘 氏 这 一 界 定 的 优 点 在 于 它 具 有 包
1]( 向,意味着其哲学是“主体性”的哲学。“心性”与“主
容性、开放性,其缺点则是它尚未将学派特色与思想 体性”是一体两面。这是因为,“心性”即是主体的心
主线充分显出。 性,是主体、自我 的 内 在 呼 唤 以 及 对 于 自 身 的 自 觉。
在此基础上,笔 者 另 提 出 了 现 代 新 儒 学 的 三 系 在新儒家处,心性之学及其主体性导向,是儒学 乃至
说。第一系是 “心 性—思 辨 系”,主 要 人 物 是 第 一 代 整个中国哲学 的 核 心 精 神 所 在,也 是 中 国 哲 学 区 别
的熊十力和第 二 代 的 牟 宗 三,此 系 侧 重 在 通 过 哲 学 于西方哲学的 特 质 [5](P17-22)。 唐 君 毅、牟 宗 三 指
思辨的方式,显出儒家心性之学的位置与价值;第二 出,儒家的心性之学,起源于自我、主体对于客体、所
系是“心性—人文 系”,主 要 人 物 是 第 一 代 的 马 一 浮 觉的反思,植根于主体对于自身的自觉与能觉,由 此
和第二代的唐君毅,此系也以心性之学为基本立场, 形成道德的自 觉,并 最 终 趋 向 于 主 体 所 达 到 的 超 越
但更强调心性之学的人文、教育的维度;第三系则是 能所、主客之对待的绝对形上之境;而儒家心性之 学
“政治—思想系”,主 要 人 物 是 第 一 代 的 梁 漱 溟 和 第 的这三个环节,也 是 以 中 间 环 节 即 主 体 对 于 自 身 的
二代的徐复观,如果说前二系侧重“内圣”,那么此系 自觉与 能 觉 为 核 心 义 涵 的。 根 据 这 样 的 角 度 和 立
特重儒家的“外 王”之 维,它 通 过 研 究 中 国 社 会 政 治 场,唐、牟竭力揭示出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并非综 合
结构,探索中国思想演变史,揭示出儒学的现代性转 精神,而是 主 体 精 神 [6](P249)。 在 他 们 看 来,从 客 体
进之途。不过,虽然第三系侧重“外王”,但 它同样承 到主体,从所到 能,从 他 境 到 自 我 的 方 向,体 现 出 人
认心性之学是儒学的义理根据。 的思想和精神不断地走向成熟与自觉。 人类思想的
成熟与自觉之 后 所 展 开 出 来 的 取 向 与 角 度,可 以 作
心性———人文系 马一浮———唐君毅
为其前与其后的思想的基础。儒家的心性之学及其
心性———思辨系 熊十力———牟宗三
主体性之维,就 是 人 类 思 想 成 熟 与 自 觉 的 体 现。 图
政治———思想系 梁漱溟———徐复观 表表示如下:

前者 他境 客体 所
笔者之所以确定这六位学者为现代新儒家的代
基础 自我 主体 能
表人物,是有理据的。首先,要成为现代新儒家的代
后者 自他不二 主客互夺 能所双泯
表人物,他或她需要稳定呈现出系统而原创的思想。
其次,现代新儒学之所以是一个学派,是因为这学派
有其明 确 的 思 想 立 场。 很 明 显,以 “心 性 ”或 “主 体 唐君毅“心灵九境”的大系统,试图揭示出心 灵、
性”为儒 学 的 核 心 精 神 的 学 者,方 可 归 为 现 代 新 儒 心性成长的三 个 环 节。 九 境 中 的 前 三 境 (依 次 是 个
家。在刘述先所 列 出 的 人 物 中,冯 友 兰、钱 穆、方 东 体、类、因果)属于客体境、觉他境,中三境(依次是时
美的思想显然 并 不 持 有 这 一 取 向。 举 方 东 美 为 例。 空与身心、意义、道 德 实 践 )属 于 主 体 境、自 觉 境,而
方东美的哲学 强 调 综 合 性 与 横 向 的 会 通,并 将 中 国 后三境(依次是 基 督 教 神 界、佛 家 空 界、儒 家 天 德 流
哲学的精神,归为综合性的精神,这恰恰与现代新儒 行界)则属于超越主客的绝对形上境。 唐氏强调,前
家的主体性路向 相 反 [2](P22-23)。 基 于 上 述 理 由 特 三境乃是主体游出自身之外,以观诸种客体境,但事
别是第二点理由,笔者最后明确出马、熊、梁、唐、牟、 实上,如果我们对此加以反省,便会反省到我们之 所
徐六人为现代 新 儒 学 的 代 表 人 物,这 六 人 共 同 呈 现 以能看到客体境,是 因 为 我 们 有 “一 能 觉 他、知 他 之
出以儒家心性 论 为 基 本 立 场 的 学 派。 而 事 实 上,在 主体之生命心灵”。另外,除了前三境应归摄于主 体
31
之外,最后三境亦应植根在主体之上,唐君毅的理由 则要较康德等人基于自我的智性思辨而确立出来的
是:“至于后三境,则 由 主 摄 客,更 超 主 客 之 分,以 由 道德主 体 性,更 能 揭 示 出 道 德 主 体 之 蕴。 但 同 时,
自觉而至超自 觉 之 境。 然 此 超 主 客,乃 循 主 摄 客 而 唐、牟、徐也反省 到,传 统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学 因 过 分 强
更进,故仍以主为主。其由自觉而超自觉,亦自觉有 调道德主体性,未能如西方近代哲学之能正视 认知、
此超自觉者。故此三境亦可称为超主客之绝对主体 思辨的意义,因 此 不 能 充 分 开 发 出 西 方 近 代 所 能 开
境。”[ P30-32)可 见,
7]( 在 第 二 代 新 儒 家 看 来,主 体 性 发出来的知性的主体性和公共的主体性。 不过,唐、
确是心性的基本义涵。 牟等人强调,知 性 主 体 性 与 公 共 主 体 性 则 又 是 儒 家
另外,正因为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学 揭 示 了 主 体 性 的 基于心性的道德主体性之内在要求,甚至,自道 德主
某方面义涵,因 此 儒 学 是 可 以 接 通 现 代 性 的。 唐 君 体性而确立并 生 长 出 来 的 知 性 与 公 共 的 主 体 性,较
毅、牟宗 三 认 为,现 代 性 的 特 征 与 关 键 就 是 “主 体 之西方哲学所 确 立 出 来 的 知 性 与 公 共 的 主 体 性,更
性”。近代哲学 中,笛 卡 尔 的 我 思 自 我、康 德 的 超 越 能把握到认知理性与公共理性的实质义涵。 而 他们

的统觉之自我 与 道 德 自 律 之 自 我、黑 格 尔 的 精 神 或 之所以得出这 种 取 向,无 疑 是 其 以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维

绝对精 神 之 自 我,都 是 典 型 的 主 体 性 哲 学。 因 此, 奠基一切哲学思想的自然结论。

唐、牟特别注重将儒家心性之学与康德、黑格尔等主
体性哲学作会 通 与 对 勘。 唐 君 毅 之 与 黑 格 尔,牟 宗
三之与康德,便 是 突 出 之 例。 不 过,他 们 重 视 康 德、
黑格尔,而不特别重视笛卡尔,则大致是因为他们认 所以,第二代新儒家在主体性的问题上,有 两个
为笛卡尔 的 我 思 自 我 只 揭 示 出 “认 知 ”的 主 体 性 ① , 努力的方向:第一,阐发和确立基于心性的道德主体
相对之下,康德、黑格尔则更能重视道德理性的自我 性是儒学的关 键 和 根 本,并 揭 示 出 道 德 主 体 性 与 人
以及运用理性 之 综 合 作 用 的 自 我,而 这 一 面 向 的 自 道的普遍价值相连;第二,辨析道德的主体性与知 性
我、主体,则与基 于 儒 家 心 性 而 确 立 出 来 的 自 我、主 的主体性、公共的主体性有着内在相通性,揭示 出后
体,更有会通的空间。因此,欧洲近代哲学特别是德 二者可以同时理应是道德主体性的内在要求,因 此,
国哲学,是第二 代 现 代 新 儒 家 最 重 视 的 西 方 哲 学 形 三种主体性并非对立关系,而是相互成就、唇亡齿寒
态。至于黑格尔之后的德国哲学流派如海德格尔的 的关系。
现象学与 基 础 存 在 论,则 并 不 是 唐、牟 要 会 通 的 对 二、心性与道德主体性
象,因为其 哲 学 的 主 体 性 面 向 不 显,甚 至 是 反 主 体 通观熊十力、马 一 浮、梁 漱 溟、唐 君 毅、牟 宗 三、
的。海德格尔哲学的核心概 念 “此 在”(
Das
ein)虽 然 徐复观等现代 新 儒 家 的 思 想,我 们 可 以 看 到 这 一 儒
与自我有关,但此在作为自我,其基本义涵是自我之 学思潮蕴含着 共 同 的 思 想 方 向,此 即 道 德 主 体 性 的
在世界之中(
bei
ng-i
n-t
he-wo
rld),因 此,关 系 性 确立的问题。可 以 说,对 于 道 德 主 体 性 的 阐 发 是 现
而非主体性是 海 氏 哲 学 的 特 质,这 就 是 第 二 代 新 儒 代新儒学的核心与特征所在。研究和阐发道德主体
家之所以肯定 康 德、黑 格 尔 而 批 评 海 德 格 尔 的 主 要 性的学问,称作 道 德 形 上 学;按 照 传 统 的 称 法,即 称
原因 [ P24-31)。
8]( 作心性之学。从孔孟的仁学,到宋明理学,再到 现代
另外,唐、牟、徐等人一致指出,儒家心性之学所 新儒家,都阐发心性之学,但现代新儒家则侧重在通
呈现出来的主体性,其主要义涵是“道德的主体性”。 过“道德主体性”而阐发心性之学。
而这基于儒家 心 性 之 维 而 确 立 出 来 的 道 德 主 体 性, 现代新儒家 围 绕 道 德 主 体 性 的 论 题,形 成 了 各

① 笔者按:“我思”本身并不仅限定在“认知”上,仅将之视 作 认 知 义,有 将 我 思 工 具 化 的 取 向 。 实 际 上,我 思 的 意 义 与 其 说


是“认知”的,毋宁说是“论证性”与“审思性”的。将我思之义限定在认知,容易被后现代思想所反复 打 击;但 将 我 思 视 作
论证的主体或审思的主体,则不易被后现代所冲击。这一点是现代新儒家所未能正视的。笔者这一观点 启 发 自 笔 者 与
周志羿博士的互动交流。

32
自的思想 系 统,其 中 比 较 显 著 者 有 马 一 浮 的 “六 艺 其道德的形上 学,揭 示 出 道 德 界 通 于 形 上 界。 相 比
论”、熊十 力 的 “新 唯 识 论 ”、牟 宗 三 的 “道 德 的 形 上 之下,康德因将自由意志视为设准,而不明其实践 义
学”、唐君毅的“道德自我”、“道德理性”、“心通九境” 涵,故只能证成道德的神学。在牟氏看来,只有 道德
等等。马 一 浮 的 六 艺 论 是 以 “见 性 ”为 中 心、以 本 的形上学才是 道 德 的 真 实 根 基,而 康 德 的 自 由 意 志
体—工夫论为特 色 的 诠 释 学 系 统;熊 十 力 的 新 唯 识 与道德神学之说,因为是“预设”而非“呈现”,所以 难
论是以“见体”为 中 心、以 本 体—宇 宙 论 为 特 色 的 体 以保证其真实性,而最终会腐蚀康德的道德哲学,使
用论哲学;牟宗 三 的 道 德 形 上 学 侧 重 在 阐 发 道 德 主 之全部落空 [ P119-196)。
10](

体不但是主观 的,而 且 是 客 观 的,同 时 也 是 绝 对 的、 除了牟宗三 道 德 形 上 学 系 统 之 外,唐 君 毅 另 外


形上的,从而揭示出道德具有形上的根源;唐君毅早 确立了“感通 的 形 上 学”。 在 唐 君 毅,心 与 境 的 感 通
年着力探索“道 德 自 我”的 确 立 问 题,通 过 对 于 道 德 作用是一切哲 学 思 想 的 基 础 与 线 索,而 心 境 之 感 通
生活的本质的 探 寻 而 发 现 道 德 自 我,由 此 证 明 心 之 本身,即是心性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 的哲
本体的存在;中 年 唐 君 毅 则 着 重 发 掘 一 切 文 化 活 动 学思想都是心 性 的 展 现。 而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学,则 是
的背后皆有“道 德 理 性”的 根 源;晚 年 唐 君 毅 更 从 心 从道德主体、道 德 实 践 的 角 度,以 揭 示 心 性 之 蕴;同
与境的感通机制出发,揭示出心灵不断提升的历程, 时,道德主体、道 德 实 践 自 身 作 进 一 步 延 展,则 可 以
展示出“心 通 九 境 ”的 大 系 统,证 立 其 “感 通 的 形 上 进入绝对的形 上 之 境,而 达 至 以 “天 德 流 行”为 特 质
学”。上述证立道德主体性的哲学系统,都是从不同 的道德形上学。 唐 君 毅 这 一 思 想 取 向,与 牟 宗 三 是
侧面展示出儒家的心性之学蕴涵着道德主体与道德 一致的。但是,唐氏通过心与境的感通机制,以 说明
自我。第一代新儒家的进路带有宇宙论与工夫论的 道德意识、道德 主 体 的 形 成,则 是 他 的 原 创 性 观 点。
特点,而第二代 新 儒 家 则 直 接 从 心 性 论 入 手 证 立 道 在他看来,道德意识与道德主体之所以形成,原因 在
德主体与道德自我。 于认知要求自身与存在、生命、实践相感通。 经 过他
在上述哲学 系 统 中,最 为 学 界 所 重 视 与 讨 论 的 的诠释,认知的 作 用 实 际 上 是 一 种 感 知 (感 通 之 知)
当是熊十力、牟 宗 三 一 系。 熊 十 力 批 评 唯 识 旧 师 割 的作用。所以,当求知活动完成之后,心灵的感通 之
裂心识与种子为二,由此立“翕辟成变”、“体用不二” 知,并不会 将 自 身 封 闭、孤 悬 起 来,而 不 与 存 在、生
二义,显出 本 心、本 体 之 维,并 通 过 此 见 体、明 心 之 命、实践相感 通。 可 以 说,心 灵 的 认 知 或 感 知 作 用,
说,开启出确立 道 德 主 体 性、道 德 形 上 学 的 大 方 向。 内在地要求认知能够与存在、生命、实践相结合。 认
不过,熊氏的本体—宇宙论有其粗疏性,未能进一步 知属于“知”的 层 面,存 在、生 命、实 践 则 属 于 “行”的
达致他所追求的量、境二论之 相 融 [9](P3-10)。 其 后 层面,而“行”则 包 括 “情”与 “意”。 而 当 认 知 内 在 地
唐、牟的道德形 上 学 与 感 通 形 上 学 则 直 接 自 心 性 而 要求自身与情、意之行相感通的时候,道德意识与 道
立论,不取其宇宙论面相,更显精微。 德主体便呈现出来,并形成自觉的道德实践。 由 此,
牟宗三继承其师熊十力的方向,证立其“道德的 道德与道德主体的形成,体现为知与情、意之行 的感
形上学”(mo
ralme
taphys
is),以 显 出 道 德 的 主 体 性 通[ P445-507)。 因 此,
7]( 在 唐 君 毅 看 来,道 德 主 体 之
及其根据。牟氏 沟 通 理 学 与 康 德,并 指 出 前 者 可 超 所以确立,基于 心 性 要 求 知 与 情 意 之 行 之 感 通。 同
越后者。他认为,西 方 哲 学 到 了 康 德 才 严 肃 正 视 道 时,因为心性之感通是无止境的,因此主体之道德意
德问题,而康德 强 调 道 德 的 自 律 性 则 与 理 学 有 相 通 识、道德实践之 境,因 心 性 之 进 一 步 感 通,而 超 升 至
处。在康德,道德自律与意志自由相关联;但在康德 道德的形上之境,亦即“天德流行—尽性立命”境。
处,意志自由是 不 可 解 明 的 设 准,非 人 类 理 性 可 答。 牟宗三的道德形上学与唐君毅的感通形上学 这
但在牟氏看来,意 志 自 由 因 为 是 实 践 问 题 而 非 认 知 两个系统可以构成互补的关系。 为了证明心性本 体
问题,故非理论设准,而是“真实存在”之“呈现”。而 的即主观即客 观 即 绝 对 的 义 涵,牟 宗 三 援 引 了 宋 明
宋明理学的“寂 感 真 几”之 说,则 通 过 体 证 而 直 接 呈 理学家的语录 并 作 出 诠 释,但 未 能 在 义 理 上 进 行 充
现出心体性体,是即主观即客观即绝对者,从而证立 分的展示与讨论,而这方面的遗憾,可以通过唐君 毅
33
的感通形上学弥补。而牟宗三将基于儒家心性的道 并不加入“意 义 抉 选”一 环,也 即 在 研 究 道 德 的 过 程
德形上学,与康 德 的 道 德 哲 学 以 及 其 他 哲 学 形 态 作 中,不侧重关心自我的人生意义之安顿的问题,而是
出对比,明确其关联与分际,这可以弥补唐君毅的感 纯粹地要通过 哲 学 的 论 证 与 审 思 的 面 向,探 寻 道 德
通形上学不易让人窥得不同哲学层面之分际的问题。 或心性的主体 性 义 涵。 传 统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学,属 于
整体上说,唐 氏 的 感 通 形 上 学 与 牟 氏 的 道 德 形 “基于儒家心 性 的 道 德 主 体 性”之 学;而 西 方 近 代 的
上学,都能把握 到 儒 家 心 性 之 维 所 蕴 含 的 主 体 性 义 主体性哲学特别是康德的道德哲学,则属于“基 于 哲
涵,因此他们选择了将儒家心性之学与康德、黑格尔 学论证的道德 主 体 性”之 学。 前 者 较 之 后 者 多 了 一
这两个主体性哲学系统进行对勘(唐君毅在其“心灵 个“意义抉选”之 维,而 后 者 的 工 作 则 不 一 定 非 要 形
九境”中所展示出来的心灵之层层辩证超升的历程, 成“意义抉选”不可。这样一来,这两者虽然在“主体
确与黑格尔哲 学 的 进 路 相 通,虽 然 唐 君 毅 在 某 些 意 性”上有共同 的 态 度 与 取 向,但 并 非 同 一 层 面 之 事。
义上批评黑格尔)。这体现出他们的卓识与洞见,更 如果人生意义 安 顿 在 儒 家 心 性 上 的 学 者,将 两 者 混
体现出他们在 哲 学 上 的 自 觉。 近 二 三 十 年 来,有 学 合在同一层面 来 看,则 肯 定 要 认 为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学
者认为康德、黑 格 尔 等 哲 学 形 态 代 表 了 较 为 “陈 旧” 在“境界”上 “超 过”、“超 越”康 德 的 道 德 哲 学。 牟 宗
的哲学观念,唐、牟囿于儒家的心性、心体之学,孤立 三的道德形上学就是如此。牟氏一方面肯定康德 能
地认为心性可 以 奠 基 一 切,从 而 忽 视 了 后 来 海 德 格 抓住道德的主 体 性 义 涵,另 一 面 又 批 评 康 德 的 方 向
尔、哈贝马斯等 人 重 视 人 的 关 系 性 存 在 和 社 会 性 存 限制了他向儒 家 的 道 德 形 上 学 的 方 向 而 趋,儒 家 的
在的面向 [ P153)。 这 样 的 批 评 与 反 思,
11]( 确实可以 心性境界应该 是 康 德 道 德 哲 学 的 归 宿。 但 是,如 果
促使新儒家作出自我省思,但却抓不到唐、牟之所以 我们区分 出 “心 性 的 审 思 之 维 ”(或 “心 性 的 论 证 之
重视康德、黑 格 尔 哲 学,是 取 其 哲 学 中 的 主 体 性 义 维”)与“心性的意义之维”,我们就能够少一些比 附,
涵。诚然,关系性、社会性的脉络,也是心性主体、道 同时也有可能在哲学思考上获得推进 ① 。
德主体的 内 在 要 求,但 它 对 于 主 体 来 说,是 延 伸 性 三、由道德主体开出知性主体
的,而不能反过来规定心性主体的义涵。 若不然,则 以道德主体 性 为 基 本 立 场,现 代 新 儒 家 还 兼 顾
心性永被关系性、社会性的脉络所规定,而成为变动 到知性(亦可称“认知”)的主体性和公共的主体性 问
不居之物,这对 于 将 心 性 视 作 其 思 想 的 超 越 性 根 据 题。现代新儒家 大 都 充 分 理 解 到,道 德 主 体 性 虽 然
的现代新儒家来说,是不可接受的。 是主体的一个 重 要 乃 至 根 本 的 面 向,但 并 非 可 以 涵
不过,虽然唐、牟能够把握住心性的关键特质是 盖主体的所有 内 容。 现 代 新 儒 家 反 思 到,道 德 主 体
道德主体性,但却混淆了“基于儒家心性的道德主体 性的真实挺立 与 充 分 发 展,离 不 开 知 性 的 主 体 性 与
性”与“基于哲学论证的道德主体性”两个层面,而不 公共的主体性的支持。知性主体成立科学精神和 求
能对两者的实 质 性 区 别 有 所 自 觉。 所 谓 “基 于 儒 家 真精神,公共主 体 则 成 立 公 共 理 性 与 民 主 精 神。 唐
心性的道德主 体 性”,是 说 唐、牟 等 对 于 道 德 主 体 性 君毅、牟宗 三、徐 复 观 认 为,道 德 主 体 性、政 治 主 体
的揭示,是基于他们对于儒家心性的体证与理解的, 性、知性主体性是相辅相成、唇亡齿寒的关系。 他 们
而儒家心 性 的 特 质,在 于 它 是 主 体 自 我 的 “意 义 抉 理解到,如果知性主体与公共主体不能充分发展,则
选”,亦即自我要以心性的当然性方向,作为其人生、 儒家所呼唤的道德主体也不会得到充分的延展与 落
存在、生命的意义的基本方向与安顿之所,这就是孔 实。所以,民主与科学两者是道德主体的内在 要求。
门所说 的 “仁 以 为 己 任 ”(《论 语 · 泰 伯 》)。 这 里 的 而传统儒家对 于 这 三 种 主 体 性 的 关 系 问 题,尚 缺 乏
“仁”,即是儒家 的 心 性;这 里 的 “以 为 己 任 ”,是 指 自 足够的正视。
我的人生意义,安 顿 在 仁 或 心 性 之 中 而 不 舍 离。 但 在思考道德 主 体 与 知 性 主 体 的 关 系 问 题 上,第
是,“基于哲学论证的道德主体性”则不同,这种取向 一代新儒家熊 十 力 等 人 通 过 “新 唯 识 论”等 系 统,试

① 笔者按:这一段的观点与内容,是笔者与周志羿、陈晓旭博士讨论互动的结果。

34
图疏导心性、本 心 与 科 学 的 关 系 问 题。 熊 氏 认 为 哲 但是,唐君毅似乎并不特别同意牟氏的观点,但
学应以明 见 本 体、本 心 为 根 基,因 此 哲 学 与 科 学 异 学界很少注意到唐君毅的论述。 根据唐君毅的感 通
趣。他指出,哲学 与 科 学 的 区 别 是 性 智 与 量 智 的 区 形上学,认知活动即是“感知”、“知之感通”、“感通 之
别。我们通过性 智,可 以 明 见 本 体;通 过 量 智,则 可 知”的 活 动。 正 因 为 认 知 是 心 与 境 的 感 通、感 知 作
获得知识。而性 智 与 量 智 的 关 系 颇 似 体 与 用 关 系, 用,因此认知活动自身并无所执,认知的本性非但 不
量智是性智之发用,但量智则可能因习心、知见的作 是“法执”,而 反 倒 是 “无 执”。 根 据 其 “心 灵 九 境”的
用而堕入虚妄。 熊 十 力 的 上 述 观 点 略 显 粗 疏,但 其 系统,认知 活 动 是 心 与 境 的 感 通 机 制 的 直 接 体 现。
洞见则启发了第二代新儒家 [ P13-23)。 作为第二
12]( 心境感通的机制是:心灵的感知作用,在其与所知 之
代新儒家的代 表,唐 君 毅 与 牟 宗 三 对 于 道 德 主 体 如 境相接的第一瞬间,并不是积极地去认知境的内 容,
何呈现或 开 出 知 性 主 体 的 问 题,有 着 不 同 的 思 考。 而是先消极地 隐 退 自 身,由 此 让 所 知 之 境 的 内 容 显
唐君毅提出了 以 “感 通 之 知”为 特 色 的 知 识 论 思 想, 出。而有了这第一步之后,感知活动的第二瞬间,则
牟宗三则提出了以“识心之执”为特色的知识论思想。
是自隐而显,化 消 极 为 积 极,感 而 遂 通,从 而 摄 受 境
牟宗三立足其道德形上学,发展出其“两层存有
之内容为知之内容;同时,当心灵感而遂通并有知 之
论”。牟氏以康 德 的 现 象 与 物 自 身 的 区 分 为 思 考 背
后,此心灵复又 不 执 着 此 知,而 自 显 归 隐,以 待 下 一
景,指出这种区分属于超越的区分,可与中国哲学会
步的认知活动 [
7]( P160-161)。 在唐君毅,
P66-67、 知之
通。但是,康德因为不将物自身视作价值概念,而视
感通活动如此,道 德 实 践 的 活 动 以 及 形 上 境 界 的 确
作事实概念,因 此 弱 化 了 物 自 身 对 于 现 象 的 超 越 性
立,亦莫不如此。可以说,任何哲学思想,都是心 灵、
意义,使得他的这种超越区分受到动摇。 同时,康德
心性的感通机 制 的 体 现。 而 这 一 感 通 机 制,可 以 通
哲学中,与物自 身 层 面 相 关 的 上 帝 存 在、灵 魂 不 朽、
过“一阴一阳 之 谓 道”(《周 易 · 系 辞 上》)来 概 括,知
自由意识这三个预设,也晦暗不明。 据此,牟宗三揭
之感通活动就是先阴后阳、其后阴阳互动、一阴 一阳
示出现象与物自身之分可引申为现象界的存有论与
的无执之流行过程。而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心灵有所
本体界的存有 论 二 层,由 此 而 成 两 层 存 有 论。 本 体
执,这就意味着认知活动之受阻,而非认知活动之 进
界的存有论 通 过 “智 的 直 觉 ”或 “自 由 无 限 心 ”而 显
行。表示如下:
出,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心体、性体、本心、本
性之说,即显出本体界的存有论,因为本心、性体、心 唐君毅哲学中心灵活动的感通机制

性是自由无限心,为 无 所 执 著、自 由 无 碍 者,所 以 本 先虚后实、先阴后阳、先隐后显、


第一步
体界的存有论是“无执的存有论”。 而现象界的存有 先屈后伸、先消极后积极

论,则是本体界之存有(即本心、性体)之自身有所曲 虚实相生、阴阳互构、隐显相依、
第二步
折,并对对象有所执著而显出,所以现象界的存有论 屈伸相感、正反相继相承

是“执的存有论”。这种“执”体现为心性之体自身从
周流无碍的状态中显出停滞之相,形成某种“法执”,
综上,牟 宗 三 认 为,知 性 主 体 的 确 立,并 非 由 心
从而实现心性 本 体 的 “自 我 坎 陷 ”。 据 此,牟 宗 三 认
性本体所直接 作 用 而 成,而 是 心 性 本 体 经 过 一 曲 折
为,知性主体的确立,并非由心性本体所直接作用而
的“法执”而有;相比之下,唐君毅则没有这种曲折 与
成,
而是心性本体经过一曲折的“法执”而有[
8](
P1-1
86)。
法执,他恰恰是 要 阐 发 出 真 实 的 认 知 活 动,是 心 灵、
牟宗三的两层存有论
心性的直接顺 畅 的 作 用。 显 而 易 见,牟 宗 三 与 唐 君
本体界的存有论 道德意识、自由无限心、 毅的知识论思 想,一 是 “方 以 智”,一 是 “圆 而 神”;一
(无执的存有论) 智的直觉、物自身
是“平地起土 堆”,一 是 “骏 马 奔 平 川”;一 是 “吹 皱 一
现象界的存有论 自由无限心开出知性、 池春风”,一是 “江 水 悠 悠 自 在 流”。 前 者 提 供 出 “曲
(执的存有论) 识心之执
通”版本,后者则提供出“直通”版本。
可以说,无论是唐君毅的直通方案,抑或是 牟宗
35
三的曲通方案,都以基于心性的道德主体作为根基, 唐君毅则并 不 同 意 牟 宗 三 的 曲 通 方 案,他 认 为
并主张知性主体自道德主体而开出。 这在牟宗三的 我们通过敦厚 道 德 理 性 的 深 度,延 伸 道 德 理 性 的 广
两层存有论中体现得最为明显。 当然,唐、牟的道德 度,即可建立客观定常的公共平台。 反过来,缺 乏道
主体开出知性 主 体 之 说,是 以 道 德 主 体 作 为 心 灵 之 德理性的确立、保 育、提 撕,公 共 平 台 的 客 观 性 与 定
第一义、根本义 的 哲 学 的 题 中 之 义;换 言 之,将 知 性 常性就得不到保障。唐君毅承认权利意识是维护 公
主体视为从道 德 主 体 所 开 出 的 内 容,这 在 现 代 新 儒 共理性和公共 平 台 的 基 本 意 识,并 指 出 现 代 的 民 主
家处是很自然的事。但是,如前所言,新儒家基于儒 制度,因较古代的君主制与贵族制,更能落实权利 意
家心性的道德 主 体 性,是 主 体 通 过 意 义 抉 选 而 确 立 识并使之客观化,所以它是公共理性的最集中体 现。
出来的主体性,是 心 性 的 意 义 之 维。 而 这 心 性 的 意 不过,对于权利意识的义涵,唐氏有自己的理解。 他
义之维,与以描 述 为 特 质 的 认 知、科 学 之 事,自 是 属 认为,人人 执 持 自 身 的 个 人 权 利,很 可 能 是 出 于 私
于不同的层面。 这 两 个 层 面,恐 怕 很 难 说 是 奠 基 与 欲;但是,肯定每 个 人 有 其 权 利,同 时 使 得 人 与 人 的
被奠基的关系。因此,新儒学的下一步工作,应是反 权利相互限制,这 种 意 识 则 是 出 于 道 德 理 性 的。 无
思第二代新儒家“道德主体开出认知主体”这一取向 论是对权力意志的分析,还是对国家起源的究明,抑
的合理性,并将其取向转变为“道德主体接通知性主 或对政制类型 的 比 较,唐 君 毅 都 要 指 出 这 些 公 共 性
体”的问题。 论题的最终根据要归诸道德理性;他并指出,现 代民
四、由道德主体开出公共主体 主体制最能维 护 公 共 理 性,这 种 体 制 是 道 德 理 性 最
在第二代新 儒 家 看 来,道 德 主 体 不 仅 应 该 兼 而 为直接的 体 现。 可 以 说,在 他 看 来,道 德 理 性 为 根
为知性主 体,亦 应 该 兼 而 为 公 共 主 体 (也 即 公 共 规 本,公共平台为 表 现;道 德 理 性 为 内 圣,公 共 平 台 为
范、政治生活中 的 主 体),才 能 避 免 道 德 主 体 走 向 萎 外王;内圣与外 王 的 关 系,并 非 是 曲 通 的 关 系,而 是
缩。由此,第二代新儒家提出“内圣开外王”的观点。 直通的关系 [ P122-222)。
14](

这里的“内圣”,是以心性为本的道德主体性;这里的 不过,无论是唐君毅的直通方案,还是牟宗三的
“外王”,主要指公共理性与现代民主精神;而“内圣” 曲通方案,都属 于 “开 出”或 “奠 基”模 式。 这 种 模 式
与“外王”的关系,是“奠基”与“开出”的关系。 有其难以克服的困境。以奠基与开出为特征的内 圣
在第二代新儒家中,以哲学方式呈现“内圣开外 外王之论,虽然或有可能确证内圣与外王的契 合性,
王”之说的学者,主要还是唐君毅和牟宗三两人。 两 但因其背后含有广义的体用论取向以及儒家本位 立
者的相关理解亦有同有异。与知性主体性的问题相 场,所以持有这 种 观 点 的 人 肯 定 不 安 于 内 圣 与 外 王
近,唐氏提供的 版 本 仍 是 “直 通”版 本,牟 氏 仍 持 “曲 能有内在的契合而止,而是要在契合的基础上,更 有
通”方案。牟宗 三 认 为,儒 家 思 想 中 的 “内 圣”(即 道 “奠基”与“开出”的诉求。这种不满足于“契合”而 要
德理性)属 于 理 性 的 “内 容 表 现 ”与 “运 用 表 现 ”,而 作“奠基”、“开出”的诉求,有“僭越”内圣与外王两 者
“外王”(即 民 主 政 治 )则 以 “观 解 理 性 ”也 即 理 性 的 的真实界限的可能性,并在某种程度和意义上,造 成
“外延表现”与 “架 构 表 现”为 基 础。 由 道 德 理 性、实 内圣与外王的 张 力 乃 至 冲 突。 简 言 之,“外 王 ”作 为
践理性而到观解理性,需要道德理性自身作辩证、曲 公共理性、民主精神,其核心要义是通过公共平台与
折、曲通 的 作 用,使 得 理 性 的 表 现 客 观 化。 这 种 作 政治规范,保障每一个体的基本权利;而“内圣”则 是
用,牟宗三概括为“坎陷”。从表面看,“坎陷”之义似 心体本体或道德主体,它体现出儒家的核心精 神(即
乎玄妙,其实它 只 是 一 种 广 义 的 辩 证 性 作 用。 牟 宗 仁爱的精神)。个体权利的保障之事,其实并不能由
三认为,内圣开出外王,必须是内圣坎陷出外王。 如 儒家的仁爱精神所直接奠基与开出。
果外王是内圣 的 直 接 延 伸,那 么 公 共 平 台 作 为 定 常 我们之所以说外王不能由内圣所直接奠基或 开
性的“对列之 局”便 不 能 显 出,而 其 所 延 伸 与 表 现 出 出,是由内圣即儒家的心性所决定的。 如前文所 论,
来 的 “外 王 ”,只 能 是 “外 王 ”的 退 缩 与 弱 化 形 态 内圣乃是“基 于 儒 家 心 性 的 道 德 主 体 性 ”,这 种 主 体
13](
[ P49-68)。
P1-27、 性,属于心性的意义之维,也即个人的人生与存在 的
36
意义的安顿之所。但是,外王作为公共理性、公共平 想谱系,并以“心性之学”为主线,呈现出现代新儒 家
台、公共生活,则 并 不 以 落 实 个 人 的 人 生、存 在 的 意 之三系。在此脉络下,本文讨论了新儒家既然将“心
义之安顿为主要 义 涵,而 是 以 维 护 以“讲 理”(
rea
son 性”作为其 哲 学 的 根 据,而 “心 性 ”则 与 主 体 性 相 关

gvng)为核心的公共理性为主要义涵。后者并不提
i 联,因此现 代 新 儒 家 的 哲 学 是 一 种 主 体 性 的 哲 学。
供(也不应提 供)人 生 意 义 的 方 向 与 方 案;如 果 它 提 而在第二代新儒家如唐君毅、牟宗三等人处,儒 家 的
供了,它就违背公共理性中的讲理精神,而对公共平 心性之维是与 主 体 性 相 通 的,因 此 儒 学 能 够 接 通 现
台、公共理性的 独 立 性 意 义 有 所 损 害。 而 正 因 为 公 代性并可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进,因为唐、牟等 人认
共理性的核心 精 神 是 讲 理,因 此 公 共 平 台 理 应 具 有 为,主体性是现代性的基本义涵。 据此,第二代 新儒
中立性(
neu
tra
liy)。 这 里 需 要 强 调,公 共 理 性 的 中
t 家便以“作为 主 体 性 的 心 性,接 通 现 代 性 如 何 可 能”
立性,是指价值中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完全没有规 为问题意识,展开其哲学思考。
范性(
norma
tiv
ity),其规范性意义其实很明确,就在 首先,第二代现 代 新 儒 家 以 “道 德 的 主 体 性 ”界
于讲理 ① 。据此,我们 再 审 视 内 圣 与 外 王 之 道,便 可 定儒家的心性 之 维,牟 宗 三 的 “道 德 的 形 上 学”与 唐
明确看到内圣 属 人 生 与 存 在 之 意 义 之 域,而 外 王 则 君毅的“感通的形上学”是揭示出儒家心性之为道 德
属公共生活中的讲理之域;内圣属私领域,外王属公 的主体性的两 个 哲 学 系 统。 同 时,第 二 代 新 儒 家 有
领域。作为私领 域 的 内 圣,肯 定 不 能 作 为 公 领 域 的 鉴于传统儒学 未 能 重 视 认 知 领 域 与 公 共 领 域,导 致
外王的基础,因此唐、牟两种版本的“内圣开外王”之 其未能推进科 学 与 民 主,所 以 他 们 思 考 道 德 主 体 性
说,都是需要 反 思 的。 在 这 基 础 上,笔 者 认 为,现 代 如何生长出知性主体性与公共主体性的问题。 在 他
新儒家确认道德主体能够同时亦应该兼而为公共主 们看来,道德主 体、知 性 主 体、公 共 主 体 是 相 互 依 存
体,这是重要的 思 想 推 进;但 是,其 “内 圣 开 外 王”之 的关系,而三 者 之 中,要 以 道 德 主 体 为 根 本。 其 次,
论,理应转换为“内圣转外王”之说。 这里所谓“转”, 第二代新儒家在道德主体如何开出知性主体的问 题
即是“转出”之 意,也 即 自 我 心 性 自 觉 地 转 出 一 些 相 上,也提供了两个哲学进路,一个是牟宗三的两层存
关内容,以 接 通 公 共 理 性,与 之 兼 容。 这 个 思 想 过 有论,另一个则 是 唐 君 毅 的 心 境 感 通 论。 前 者 属 曲
程,就有如自己从自身打开一个通孔,以接通另外一 通方案,认为道德主体需要先有所“执”,然后才 形成
个空间。自身的 空 间 与 另 一 空 间,并 非 包 含 性 或 本 知性主体;后者则属直通方案,认为认知本来就是 心
末性的关系,而大概是互不涵摄而相互兼容的关系。 与境的感通之 知 的 作 用,而 有 “执”则 意 味 着 感 通 之
而这两个空间 之 所 以 能 兼 容,端 赖 自 我 能 够 自 觉 到 知不能顺利进 行 与 完 成。 最 后,第 二 代 新 儒 家 在 道
自己不能奠基 另 一 空 间,但 应 从 自 身 中 转 出 一 些 内 德主体如何开 出 公 共 主 体 的 问 题 上,同 样 提 供 了 两
容以接通另一空间并与之兼容 [ P5-17)。简言之,
15]( 种方案。第一种 仍 是 牟 宗 三 的 曲 通 方 案,牟 氏 认 为
“开出”说意 味 着 内 圣 “奠 基”外 王,而 “转 出”说 则 意 公共平台的确立,需要道德主体的“坎陷”;第二种仍
味着内圣“接通”外王并与外王“兼容”。两 者都能使 是唐君毅的直通方案,唐氏指出公共平台的确立,即
道德主体兼而 为 公 共 主 体,但 前 者 使 得 道 德 主 体 与 是道德理性的一念自觉的直接体现。
公共主体有着张力与冲突,而后者则可避免此张力。 本文同时指 出,第 二 代 现 代 新 儒 家 的 问 题 意 识
上述观点,应是 现 代 新 儒 家 在 道 德 主 体 与 公 共 主 体 (也即“心性接通现代性如何可能”的问题)是深 入明
之关系的问题上,一个可能的推进。 确并值得肯定 的,但 他 们 在 三 种 主 体 性 及 其 关 系 的
五、结语 议题上,尚留下 有 待 调 整 与 推 进 的 问 题。 他 们 之 所
本文以 “心 性 接 通 现 代 性 如 何 可 能 ”为 主 要 线 以留下问题,是 因 为 他 们 尚 未 完 全 明 确 儒 家 的 心 性
索,系统呈现出第二代现代新儒家的问题意识、哲学 之维的层面与位置,及其与认知之维、公共之维等 层
贡献与遗留问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现代新儒学的思 面的关系。他们将“基于儒家心性的道德主体 性”与

① 本文关于公共理性的理解,受益于陈晓旭博士的相关思考。

37
“基于哲学论 证 的 道 德 主 体 性”相 混 淆,因 此 将 康 德 北:学生书局,
2009.
[ 马一浮六艺论新诠[M].
4]刘乐恒 .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
的道德哲 学 与 儒 家 的 心 性 之 学 归 为 同 一 层 面 的 思
社,
2015.
想,最终他们当然是要认为后者高于前者。 另外,在
[ 中 国 文 化 与 世 界 [A].
5]唐君毅 . 唐 君 毅 全 集:第 9 卷
道德主体与知 性 主 体 的 关 系 问 题 上,第 二 代 新 儒 家 [ 北京:九州出版社,
C]. 2016.
也混淆了心性所处的意义层面与科学所处的描述层 6]何仁富,汪丽 华 .
[ 唐君毅年谱[
A].唐 君 毅 全 集:第 9
面。最后,在道德主体与公共主体的关系问题上,他 卷[ 北京:九州出版社,
C]. 2016.
[ 生命存 在 与 心 灵 境 界 (上 册 )[A].
7]唐君毅 . 唐君毅全
们亦未能 理 解 到 儒 家 心 性 作 为 意 义 之 维 属 于 私 领
集:第 25 卷[ 北京:九州出版社,
C]. 2016.
域,而私领域的 “内 圣”是 不 能 奠 基 或 开 出 作 为 公 领
[ 现 象 与 物 自 身 [A].
8]牟宗三 . 牟 宗 三 先 生 全 集 :第 21
域、公共 平 台 的 “外 王 ”的,前 者 只 能 转 出 并 接 通 后 册[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C]. 2003.
者,而不应开出后者。 [ 新唯识论(文 言 文 本)[
9]熊十力 . 熊 十 力 全 集:第 2
A].
综上所论,在“心 性 接 通 现 代 性 如 何 可 能 ”的 问 卷[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C]. 2001.

10]牟宗三 . A].牟 宗 三 先 生 全 集:
心体与性体(上 册)[
题上,第二代新儒家已有系统深入的思考,并作出相
第 5 册[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C]. 2003.
应的哲学贡献;同时,他们的相关思考,仍是“儒学的
[ 人性、历史契机与社 会 实 践:从 有 限 的 人 性
11]杨儒宾 .
现代性转化”这 一 过 程 的 “进 行 时”,而 尚 未 达 到 “完 论看牟 宗 三 的 社 会 哲 学 [ 台 湾 社 会 研 究 季 刊,
J].
成时”。我们只有沿着他们的问题意识,并厘清不同 1988,(
4).

思想层面的义涵及其意义,才能对“儒学的现代性转 12]熊十力 .
[ 熊 十 力 全 集:第
新唯识 论 (语 体 文 本 )[A].
3 卷[ 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C]. 2001.
化”这一问题有实质性的推进。
[ 政道与治道[
13]牟宗三 . 牟宗 三 先 生 全 集:第 21 册
A].
[ 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C]. 2003.
参考文献:
[ 文化意 识 与 道 德 理 性 [A].
14]唐君毅 . 唐 君 毅 全 集:第
[ 论儒家哲学的三个大时代[M].
1]刘述先 . 香港:香港中
12 卷[ 北京:九州出版社,
C]. 2016.
文大学出版社,
2008.
[ “内圣转外王”:儒家政治哲学的新视野[
15]刘乐恒 . J].
[ 原始儒家道家哲学[M].
2]方东美 . 台北:黎明文化事业
齐鲁学刊,
2018,(
4).
公司,
1983.
责任编辑:李观澜
[ 当代新儒 学 的 深 层 反 思 与 对 话 诠 释 [M].
3]吴汝钧 . 台

Howi
sitPo
ssi
blet
o MakeConne
cti
onBe
twe
en Mi
nd-Na
tur
eand Mode
rni
ty
———Ph
ilo
soph
i lExpl
ca ora
ti sbySe
on cond-Gene
rat
ionCon
t rary New Con
empo fuc
ianScho
lar

LIU Le-heng

Schoo
lof Ph
ilo
sophy,WuhanUn
ive
rsi
ty,Wuhan 430072,
Chna)

Ab
str
act:
Thes
econd-gene
rat
ion Con
tempo
rar
y New Con
fuc
ian
ism,r
epr
esen
ted byt
heph
ilo
sophyo i,Mou
f TangJuny
anandXuFuguan,i
Zongs sthehe
igh
tofCon
tempo
rar
yNew Con
fuc
iant
hough
t.Th
ispape
rre
vea
lst
hatt
hes
econd-gene
rat
ion
New Con
fuc
ianScho
las,de
r vel
opi
ngt
heapp
roa
cho
fthe
iro
lde
rgene
rat
ion,de
fine
stha
tthee
ssen
tia
lofCon
fuc
ian
ismi
sthe
“mi
nd-na
tue”(
r xinx
ing).Me
anwh
ile,t
heyf
urt
heri
nqu
irehowt
o makec
onne
cti
onbe
twe nd-na
en mi tur
eand mode
rni
ty;and

hisi
sthec
ruc
iali
ssueo
fthes
econd-gene
rat
ionNew Con
fuc
ian
ism.The
irr
espons
est
oth
isque
sti
ona
rea
sfo
llows:t
hec
ent
ral

oreo
fmode
rni
tyi
sthee
stab
lishmen
tofsub
jec
tiv
ity;andt
hed
imens
iono
f mi
nd-na
tur
einCon
fuc
ian
ism embod
iest
he mo
ral
sub
jec
tiv
ity.Andi
nor
dert
ofi
rml
yes
tab
lishi
tse
lf,Con
fuc
ian mi
nd-he
art,a
smo
ralsub
jec
tiv
ity,wi
lli
nwa
rdl
yre
que
sti
tse
lft

de
veop,f
l romi
tse
lf,t
hei
nte
lle
ctua
lsub
jec
tiv
ity(
sci e)andpub
enc licsub
jec
tiv
ity(
demo
crcy).Thus,ont
a hei
ssueo
fthemod-

rni
zat
iono
fCon
fuc
ian
ism,t
hes
econd-gene
rat
ion New Con
fuc
ian
ism,ba
sedon mo
ralsub
jec
tiv
ity,t
ryt
ode
vel
opt
hei
nte
rac-

tver
ela
tionsh
ipamongt
hre
eki
ndso
fsub
jec
tiv
ity.Th
ispape
rconc
lude
stha
tth
isi
stheph
ilo
soph
ica
lcon
tri
but
iono
fse
cond-
gene
rat
ion New Con
fuc
ians
cho
las;howe
r ver,t
hei
rvi
ewshavel
eftbeh
inds
omep
rob
lemst
hatne
edt
obes
olved.
Ke
ywo
rds:Mi
nd-Na
tue;sub
r jec
tiv
ity;mode
rni
ty;mo
ralsub
jec

38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