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0

第 33 卷第 1 期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Vol.33No. 1

2018 年 2 月 CHINA OFFSHORE PLATFORM Feb.,2018

1001-4500(
文章编号: 2018)
01-0051-10

组合载荷下大型抓斗挖泥船定位桩的动力响应
陶 鹏1,2b,丁金鸿2a,2b,陈新权2a,2b,冯永军2a,2b,杨 启2a,2b

1.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武汉 430064;2.上海交通大学 a.海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b.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上海 200240)

摘 要:以一艘 200m3 抓斗挖泥船定位桩系统为例,通过建立其三桩 联 合 桩 -土 相 互 作 用 模 型,在 1 个 抓


斗作业周期内对其定位桩系统在极端工况组合载荷下 的 动 力 响 应 进 行 数 值 模 拟,着 重 分 析 主 船 体 的 水 平 位 移
响应、各桩桩靴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桩周土体的受力特点等,为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定位桩;抓斗挖泥船;桩 -土相互作用;组合载荷;动力响应
中图分类号:U616 文献标识码:A

Dynami
cRe
spons
eo fSpud
sinLareGr
g abDr
edg
er
UnderCombine
dLoads
, , ,
TAO Peng1 2b,DINGJ
inhong2a2b,CHEN Xi nquan2a2b,
, 2a,
FENG Yongjun2a2b,YANG Qi 2b


1.Ch
inaShi
pDevelopmen
tandDesi
gnCentr,Wuhan430064,Ch
e ina;
2.a.
Sta
teKeyLabor
ato
ryo fOc
eanEng
inee
ring,
b.
Col
labo
rativeInnova
tionCen
terforAdvanc
edSh i
pandDe ep-Se
aExpl
ora
tion,
ShanghaiJi
aoTong Uni
vers
ity,Shangha
i200240,Ch na)

Ab
str
act:Thet
hre-spudmode
e lo

fa200m gr
abd
redge
rba
sedonspud-so
ili
nte
rac
tioni

bui
lt.Thedynamicr
espons
eofspudsinonegrab-d
redg
ingcycleunde
rcombinedl
oadsinex-

remecondi
tionsi
sstud
iedbynumeric
alsimu
lati
on met ,
hod andthehor
izon
taldi
spla
cement
re
sponseo
fma i
nhul,t
l hebear
ingc
apac
ityvar
iati
onofeachspudshoe,andt hestr
esschar
ac-

eris
tic
sso
ila
roundt ,
hespud et
c.ar
econsi
dered.Itpr
ovide
ssomer e
ferenc
esf o
renginee
ring
app
lica
tion.
Keywords:spud;g
rabd
r r;spud-so
edge ili
nte
rac
tion;comb
i oad;dynami
nedl cre
spons

0 引 言
对于海洋疏浚工程中的大型桩定位式抓斗挖泥船而言,其船体定位或行走作业通常由数根定位桩完成。
当抓斗船到达指定海域后,通过升降油缸或绞车操作将钢桩插入海底,利用海底土体对于钢桩的约束作用维
持抓斗船的正常作业。与自升式平台不同的是,桩定位式挖泥船在作业时仍部分浮于水面,除承受风载荷与
抬船载荷以外,还承受波流以及作业载荷等复杂多变的动载荷作用,定位桩动力响应不容忽视。定位桩在作

收稿日期:2016-07-18
2012007312001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金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题( 51179104)
作者简介:陶 1991-),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舰船总体设计研究,
鹏( Ema
il:
aei
ou2014@s
jtu.
edu.
cn
· 52 ·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第 33 卷 第1期

业时需约束挖泥船整体运动,其上端变形直接影响挖泥船抓斗 作业 的定位 精度,特别 是 在 恶 劣 海 况 下,定 位


桩的可靠性将直接影响抓斗船作业的安全性。
目前,国内外对于工程船定位桩的静动力响应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吴若一 [1]、谷安澜等 [2]分析采 金船
桩柱的破坏形式,认为定位桩断裂一般为脆性破坏,从结构力 学角度 讨论桩柱截面尺 寸 的 选 择,并 认 为 作 业
载荷是连续反复的,在设计时应考虑疲劳强度。白木由春等 [3]通过数值 计算 和 模 型 试 验 研 究 在 波 浪 中 水 深
对船体运动与桩腿受力的影响、缓冲装置对减小桩腿上载荷 的作用、船体运动与海底 对 桩 腿 支 承 力 的 联 系,
并进行可靠性分析。苗得雨 [4]采用 ANSYS 的 壳 单 元 和 弹 簧 单 元 模 拟 桩 与 土 的 相 互 作 用,基 于 “m”法 建 立
桩 -土空间体系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计算分析。季勇志等 [5]在全面分析风、浪、流对绞吸船定位桩冲击荷 载
的基础上,建立桩 -土相互作用模型,对绞吸船施工中 定 位 桩 的 准 静 态 响 应 问 题 提 出 编 程 计 算 和 有 限 元 分 析
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桩定位式挖泥船桩腿 系 统 的 研 究,大 多 采 用 基 于 结 构 力 学 梁 模 型 的 简 化 静 力 学 分 析 方
法。但上文已述桩定位式挖泥船实际所 受 外 载 荷 为 复 杂 的 动 载 荷,对 于 多 桩 结 构,各 桩 之 间 还 存 在 连 体 影
响,静力学分析远远不够。此外,定位桩桩底与海底土体 的相互作用实 际上是 一个 非 线 性 接 触 过 程,将 桩 底
土体约束简化为固支或铰支的方法很难保证分析结 果 的 准 确 性。 目 前 国 内 外 对 于 该 类 桩 -土 相 互 作 用 问 题
也有一些研究:李强 [6]以自升式海洋平台桩靴、桩腿为研究对象,采用 Wi
nk l
er地基 梁模型模拟桩 -土相互 作
用,对其在风暴自存海洋环境下与海底土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KIM 等 、ABDEL-MOHTI等 [8]和 KHO-

7]


9]
DAIR 等 基于桩 -土相互作用,对单桩在 侧 向 或 轴 向 载 荷 作 用 下 的 承 载 能 力 进 行 研 究,但 对 遭 受 波 流 载 荷
作用的桩定位船特别是多桩连体系统的研究则较少。
因此,本文在建立某抓斗船三桩联合桩 -土相互作用模型的基础上,考虑船体质量及其附加质量的影 响,
在 1 个抓斗作业周期内研究极端工况组合载荷作用下抓斗 挖泥船定位 桩系统 的结构 动 力 响 应 问 题,并 着 重
分析该工况下主船体的水平位移响应、各桩桩靴承载力的变化规律及其桩周土体的受力特点等。

1 分析方法与参数
72m,船 宽
研究对 象 是 一 艘 200 m3 大 型 三 桩 定 位 抓 斗 挖 泥 船,如 图 1 所 示,主 要 船 体 参 数:船 长131.
00m,型深 9.
36. 00m,设计吃水 5.
60m,排水量 24242t;船舶重心位 于中桩后 7. 7 m、距基线9.
22m的 船
舶中剖面上。定位桩参数为:桩长 L 为 53m,桩径 D 为 3. 5m,插桩深 度值 d 为 2 m(桩靴上表面位于 海 床
平面)。定位桩系统包括 3 根钢桩,三桩尺度与形式 均 一 致,中 桩 与 尾 桩 之 间 的 距 离 为 62.
4 m,中 左 桩 与 中
2m。船体固桩区、定位桩与海 底 土 体 相 互 作 用 形 式 如 图 2 所 示,定 位 桩 通 过 插 销 装
右桩之间的距离为 25.
置与船体固桩区相连(插销装置布置于上甲板),用以限制船体的运动响 应。这种挖泥船 定 位 桩 一 般 都 是 浅
插深桩且具有较大的土体外露段,为保证桩的定位能力,在桩腿底部通常会设有某种形式的桩靴结构。

图 1 抓斗船船体坐标系
第1期 陶 鹏,等 组合载荷下大型抓斗挖泥船定位桩的动力响应 · 53 ·

图 2 船体固桩区、定位桩与海底土体相互作用形式

1 抓斗船的荷载分析
1.
以船长方向为 x 轴、船宽方向为y 轴建立船体笛卡尔坐标系,如图 1 所示。挖泥船在作业时受到的组合
荷载主要包括风压力、水流力、波浪力、抓 斗 作 业 载 荷 以 及 抬 船 载 荷 等,这 些 载 荷 均 需 通 过 插 销 装 置 作 用 于
[ ]
3 根定位桩上。风、流载荷应用 OCMIF10 推荐方法进行估算,波浪载荷 基于 势流 理 论 进 行 仿 真 计 算。 抓 斗
作业是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假定抓斗臂从中剖面初始位置向船舶左舷旋转),单个抓斗 作业 过 程 所 用 时 间 见
表 1。抓斗作业载荷根据抓斗臂每一时刻所处位置确定。抬船载荷根据抬船高度值参 考静水力曲线进行 求
解(在恶劣海况下,为保证抓斗船定位精度,根据需要会使抓斗 船主体部分抬起一定高度),等 于 船 体 在 作 业
吃水下的重力与浮力之差。为便于后续处理,利用力的分解和合成方法将以上船体外载荷(包括合力和合力
矩)转换至船体重心处 [11],即

烄Fj(
t)= (
t) (
j = x,
y,z)
∑F
i=1


1)
烅 3

Mj(
t)= ∑M i
j (
t) (
j = x,
y,z)
烆 i=1

式中:Fij 与 Mij (
i=1 对应环境载荷,
i=2 对应抬船载荷,
i=3 对应抓斗工作载荷)分别为 3 类外载荷作用
t 为时间变量。
于船舶重心处的载荷分量;

表 1 单个抓斗作业过程用时 s
作业阶段 抓斗下放 抓斗入水 抓斗闭合 抓斗出水 抓斗提升 抓斗旋转 卸料 抓斗回旋

起止时间 0~5 5~12 12~26 26~53 53~58 58~83 83~93 93~118

抓斗船在恶劣海况下作业时,会受到较大的水平方向波流载荷作用,会对抓斗船定位桩的定位精度及其
结构强度带来较大影响;为此,抓斗船会利用定位桩抬升一定高度即设计抬船高度来减小抓斗船定位桩所受
到的侧向载荷及增大定位桩对地预压力,但过大的抬船高度值会增大抓斗船定位桩的轴向载荷,对定位桩的
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同样不利,因此设置 合 理 的 抬 船 高 度 值 对 于 抓 斗 船 在 恶 劣 海 况 下 的 安 全 作 业 非 常 重 要。
根据抓斗船定位桩设计需要,以单个抓斗作业过程为计算时域,并考虑较为危险的极端海况横浪载荷(横浪、
流、风方向均与船体 y 方向一致),选取抓斗船典型在位作业工况对抓斗船定位桩系统进行动力响应计算,计
Fy ,
算工况见表2。图3为在计算工况下作用于抓斗船重心处单个作业周期内的几个主要载荷( Mx ,
My )分量
· 54 ·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第 33 卷 第1期

的时历曲线。

表 2 抓斗船定位桩计算工况
波浪相关参数
工况要素 抬船高度/m m·s-1 ) 流速/ (
风速/ ( m·s-1 )
有义波高/m 波浪跨零周期/s °)
波浪入射角/(
取值 1.
0 1.
85 6 90 20 1

图 3 船体外载荷时历曲线

2 数值分析模型
1.
由于船体结构相对于定位桩来说具有更大的刚度,将船体结构简化为刚性质量点集中于船体重心处,同
时将船体在横浪状态(见表 2)下的横摇附加质量一同计入质量点。船体质量 点通过多点 约束方式与定位 桩
插销载荷作用点耦合(插销载荷作用点位于固桩模块 与定位 桩连接处),船体外载荷 直接作 用 于 船 舶 重 心 质
量点处,如图 4 所示。

图 4 抓斗船三桩几何模型

建立各定位桩局部坐标系,与船体坐标系方向一致,局部坐标系原点取为定位桩轴向中心线与泥面的初
始交界点。根据图 1 和图 2 建立抓斗船三桩联合桩 -土有限元分析模 型,土 体 模 型 在 长、宽 方 向 分 别 取35m

10 倍桩径),在深度方向取 10m(
5 倍插桩深度),如图 5 所 示。 为 真 实 反 映 无 限 大 海 床 对 于 定 位 桩 的 约 束
作用,必须对所取土体边界施加约束条件:( 1)约束土体模 型侧 面径 向位移(长宽方向);( 2)约束 土 体 模 型 底
部垂向位移。
第1期 陶 鹏,等 组合载荷下大型抓斗挖泥船定位桩的动力响应 · 55 ·

图 5 桩 -土有限元模型

3 土体与桩的计算参数
1.
根据 200m3 抓斗挖泥船定位桩设计需要,定位桩所用材料为高 强度钢,密度为 7850kg/m3 ,弹性 模 量
为 210GPa,泊 松 比 为 0.
3。 作 业 区 域 土 体 主 要 为 砂 性 土 (塑 性、黏 着 性 弱,透 水 性 强 ),材 料 密 度 为
2000kg/m3 ,弹性模量为 2600 MPa,内摩擦角为 30
°,膨胀角为 5
°,土体凝聚力为 12kPa。由于土体与桩在
材料上存在较大差异,接触面间的相互作用非常复杂,用桩 -土节点耦合的方法难以准确模拟桩 -土之间 的相
对滑动与分离现象,因此,用 Mohr-Cou
l 3。
omb 塑性模型模拟桩 -土接触面,接触面摩擦系数取0.

2 数值仿真结果分析
1)由于抓斗船定位桩的主要作用为限制船体的水平位移响 应,选
主要从以下因素分析数值仿真结果:(
择船舶重心质量点作为评估船体水平方向位移响应的参考点。(2)为评估定位 桩在计 算工 况 下 的 结 构 强 度
储备,对各桩单元相当应力最大值对应时刻下的桩身应力应变分布进行分析;通过此时最大应力单元对应的
3)对典型时刻桩周 土 体 的 应 力 应 变
应力变化曲线对定位桩在整个作业周期过程中的受力情况 进行分析。(
4)作为对 比,对各定位桩桩 底绞 支 的 情 况 也 进 行 仿
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方形桩靴下桩周土体的承载特点。(
真计算。
考虑到待求解问题的有限元模型规模较大,利用模态叠加法对 抓斗 船三桩系统 在 计 算 工 况 下 的 瞬 态 响
应问题进行求解。在对船舶重心处施加动载荷之前,应使抓斗 船各桩在定位 桩自重及 抬 船 载 荷 等 静 载 荷 作
用下的初始应力达到平衡(取前 5s)。
1 抓斗船三桩模态分析结果
2.
在利用模态叠加法对瞬态响应问题进行求解之前,首先需要利用模态分析法对分析模型进行解耦,确定
足够数量的与激励力方向一致的结构振型以满足求解精度(位移响 应的最终计算结果不 仅 与 激 励 力 的 频 率
有关,还与激励力的方向有关)。桩 -土约束下抓斗船定位桩的前 2 阶 y 向固有频率为 0.
366 Hz(最小频 率)
655 Hz,前 2 阶 振 型 如 图 6 和 图 7 所 示。 桩 底 绞 支 约 束 下 抓 斗 船 定 位 桩 的 前 2 阶 y 向 固 有 频 率 为
和 14.
395 Hz(最小频率)和 15.
0. 534Hz,其前 2 阶振型如图 8 和图9 所示,可以看出:
2 种处理方式下的模态频率
结果略有差异,其模态振型形状基本一致。
17 Hz(周 期 6s),可 知 挖 泥 船 定 位 桩 设
根据计算工况要求,抓斗船定位桩系统所遭受的 横 浪 频 率 为 0.
计是合理的,能够满足避开激励力频率的要求。
2 抓斗船重心处位移计算结果
2.
根据模态分析结果,利用模态叠加法对抓斗船三桩结构进行 动力响应计算,图 10 为 桩 土 约 束 及 绞 支 约
束下抓斗船重心处单个抓斗作业周期下水平 x,
y 方向的位移响应计算结果。图11为重心处位移达到极值时
· 56 ·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第 33 卷 第1期

图 6 定位桩 1 阶振型 (桩土约束) 图 7 定位桩 2 阶振型(桩土约束)

图 8 定位桩 1 阶振型(绞支约束) 图 9 定位桩 2 阶振型(绞支约束)

图 10 船舶重心处水平位移响应
第1期 陶 鹏,等 组合载荷下大型抓斗挖泥船定位桩的动力响应 · 57 ·

( 5s)三桩系统 的 变 形 云 图,可 以 看 出:在 横


t=57.
浪、流载荷作用 下,抓 斗 船 的 y 向 位 移 在 水 平 方 向
位移响应中占主要成分,在计算工况下 y 向位移极
值为 95mm(在设计 抬 船 高 度 下,抓 斗 船 水 平 位 移
响应可以得到有 效 控 制);在 2 种 桩 底 约 束 方 式 下
的位移响应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 绞支 约 束 下的 位
移响应极值明显小于在桩土分析 下的结果,这 也从
侧面表明采用 传 统 桩 底 绞 支 约 束 方 式 的 处 理 方 法
偏保守;桩身位 移 沿 桩 身 向 上 逐 渐 增 加,直 至 船 体
固桩区达到一个较 大 值,
2根中桩的桩身最大变形
比尾桩大。
3 主船体横偏角分析
2.
图 11 船舶定位桩变形云图( 5s)
t=57.
主船体在利用三桩进行定位作业 时,除 船体重
心处的位移响应外,由于受到外载荷 的 影响 及三桩
承载力的不同,还 存 在 横 向 偏 转 现 象,这 对 于 船 体
定位精度及定位桩结构安全性 不 利。 因 此,对 其在
1 个抓斗作业过程 中 横 偏 角 的 变 化 规 律 进 行 分 析。
横偏角为船体 重 心 与 尾 桩 插 销 载 荷 作 用 点 连 线 与
船体 x 方向的夹角。图 12 为在计算工况下 抓斗 船
的横偏角时历 曲 线,可 以 看 出:船 体 在 抓 斗 作 业 过
程中会出现弱横偏现象,且在大部分 时 间 内 会向船
体左舷偏转(抓斗作业方向)。
4 抓斗船各桩应力变化规律
2.
根据应力计算结果,选取中 左桩 和 尾 桩 在 整个
瞬态响应时间 域 内 应 力 达 到 最 大 值 时 所 对 应 的 单
元,并提取该单元在整个时间域内应 力 随 时 间变化
图 12 船舶横偏角时历曲线
的曲线,如图 13 所示。图 14 为 三桩 系统 达到最大
应力( 5s)时的应力云图。
t =57.

图 13 船舶定位桩应力变化曲线
· 58 ·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第 33 卷 第1期

由图 13 和图 14 可以看出:在整个 作业过程中
2 根中桩的应力状 态 较 为 相 似,在 固 桩 区 及 桩 底 附
近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区;由于船 舶 重 心位 置更
靠 近 2 根 中 桩,使 得 中 桩 的 单 元 极 值 应 力
507 MPa)明显大 于 尾 桩 (
( 176 MPa),在 结 构 设 计
时需要特别注意 2 根中桩的 结构 强 度 储 备。 而且,
2 种桩底约 束 方 式 下 各 桩 最 大 单 元 应 力 的 变 化 情
况基本一致,中桩上的最大单元应 力 在 桩 土 约束下
会略微偏大,而 在 尾 桩 上 则 会 出 现 相 反 的 情 况,这
与各桩的承载特性有关。
5 抓斗船各桩承载力计算
2.
在定位桩结构设计初期,需 要对 抓斗 船各桩的
图 14 抓斗船定位桩应力云图( 5s)
t=57.
承载特性进行 详 细 分 析。 本 文 对 于 各 桩 在 计 算 工
况下的承载力情况进行仿真计算,中 左 桩 及 尾桩在
1 个抓斗作业周期内 3 个方向作用力 ( Fx ,
Fy ,
Fz)的变化结果 如图 15 所示。计算工 况 下 前 后 桩 各 方 向 的 承
载力极值( Fxm ,
Fym ,
Fzm ,
Mxm ,
Mym ,
Mzm )与对应方向船体外载荷极值的比值计算结果 见表 3,船体外载荷 极
Fxe ,
值记为( Fye ,
Fze ,
Mxe ,
Mye ,
Mze )。

图 15 抓斗船各桩承载力

表 3 各桩承载力极值之比(计算工况)

分量 Fxm/Fxe Fym/Fye Fzm/Fze Mxm/Mxe Mym/Mye Mzm/Mze

中左桩 17
2. 0.
43 0.
43 379.
23 29.
32 187.
08

中右桩 2.
49 0.
43 0.
44 379.
28 35.
93 186.
35

尾桩 0.
57 0.
16 0.
12 143.
2 5.
59 186.
03

由图 15 和表 3 可以看出:在计算工况下 2 根中桩对主 船体的承载力情况 基本 相 似,中 桩 承 载 力 极 值 约


为尾桩的 3~4 倍,这在各桩结构详细设计中需要特别注意;表中 Fym/Fye ,
Mxm/Mxe 和 Mym/Mye 为在计 算 工
况下的主要载荷分量。
6 桩周土体承载特性
2.
为评估桩周土体承载特性及改善定位桩桩靴结构设计,对单元应力最大时刻( 5s)各桩桩 周 土 体
t =57.
的应力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如图 16~18 所示,从图中也可以看出桩周土体的主要承载区域( 0 MPa)。
σs ≥1.
第1期 陶 鹏,等 组合载荷下大型抓斗挖泥船定位桩的动力响应 · 59 ·

图 16 中左桩桩周土体应力( 5s)
t=57.

图 17 中右桩桩周土体应力( 5s)
t=57.

图 18 尾桩桩周土体应力( 5s)
t=57.

由图 16~ 图 18 可以看出:与桩靴内部桁材位置相对应的桩靴下表面土体会出现明显的应力集中,有 效
土体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区域,说明定位桩桩靴形式和尺度的设计对 于桩周土体的承载范 围 和 特 点 有 较 大 的
· 60 · 中 国 海 洋 平 台 第 33 卷 第1期

影响。桩周土体(桩靴底部)的承载区域与外载荷的特性有关,设置 一定的抬船高度可 以 提 高 定 位 桩 对 地 压
力,对提高抓斗船桩定位精度有宜。

3 结 论

1)在对抓斗船定位桩进行在位分析时,应充分考虑作用于船体上的外载荷,主要 包括:波流载荷、风 载
荷、抬船载荷及抓斗作业载荷等。计算结果表明:该船定位 桩能够满足 定位 精度和 自 身 结 构 强 度 的 要 求,与
尾桩相比两中桩更容易面临强度和刚度不足的问题。

2)详细对比桩底绞支约束和桩土约束下抓斗 船 定 位 桩 动 力 特 性 和 动 力 响 应 的 计 算 结 果,在 绞 支 约 束
下的动力响应结果在大部分情况下会显得较为保守,这也表 明在桩定位式 工程 船定位 桩 动 力 响 应 计 算 中 考
虑桩 -土相互作用的必要性。

3)对各桩承载力和桩周土体应力分布情况的 分 析 结 果 可 以 改 善 定 位 桩 及 其 桩 靴 结 构 设 计,如 增 加 桩
靴面积和调整桩靴的结构形式等,从而保证抓斗船桩定位精度和结构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J].黄金,1990,11(
[1 ] 吴若一 .链斗式采金船桩柱的断裂与修复[ 08):11-19.
[2 ] 谷安澜,陈志强 .采金船桩柱的合理分析法[
J].沈阳黄金学院学报,1994(
01):
85-89.
[3 ] 白木由春,斉藤正雄,梶田悦 司 .Ont
heBehav
iou
rofaCu
tte
rSuc
tion Dr
edge
randLoadsont
heSpudi s[
n Wave J].
TheJ
apanSo
cie
tyo
fNava
lAr
chi
tec
tsand Oc
eanEng
ine
ers,1985 (
198):49-57.
[4 ] 苗得雨 .绞吸式挖泥船定位桩系统受力分析[
D].天津:天津大学,2008.
J].水运工程,2013(
[5 ] 季勇志,吴秀艳,吴小明 .风浪流对绞吸船定位桩的冲击研究[ 02):31-37.
[6 ] 李强 .基于桩 -土相互作用的自升式平台桩靴强度研究[
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8.
[7 ] KIM Y,JEONGS.Ana
lys
iso
fSo
ilRe
sis
tanc
eonLa
ter
all
yLoadedP
ile
sBa
sedon3DSo
il-P
ileI
nte
rac
tion[
J].Compu
t-

esand Ge
ote
chn
ics,2011,38:248-257.
[8 ] ABDEL-MOHTIA,KHODAIR Y.Ana
lyt
ica
lInve
sti
gat
iono
fPi
le-So
ilI
nte
rac
tioni
nSand Unde
r Ax
ialand La
ter
al
Loads[
J].Or
igi
nalRe
sea
rch,2014.
[9 ] KHODAIR Y,ABDEL-MOHTIA.Numer
ica
lAna
lys
iso
fPi
le-So
ilI
nte
rac
tionunde
rAx
ialandLa
ter
alLoads[
J].I
n-

trna
tiona
lJou
rna
lofConc
ret
eSt
ruc
tur
esand Ma
ter
ias,2014,08(
l 03):239-249.

10] OCIMF.Pr
edi
cti
ono
f Wi
ndandCu
rr tLoadson VLCCs[
en R].OCIMF,1994.

11] 季湘岚,杨启,陈新权 .三桩定位反铲挖泥船载荷分析研究[
J].船海工程,2015(
01):5-10.

12] 张文宜 .绞吸式挖泥船主要载荷分析及计算软件开发[
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09:30-3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