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

利用旁压试验成果获取岩土强度参数指标的方法 ∗

胡海英 1 张玉成 1 杨光华 2,3 刘 琼4


( 1. 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广州 510642; 2.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广州 510610;
3. 广东省岩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广州 510610; 4.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广州 510610)

摘 要: 一般岩土工程设计中,通常采用室内试验 确 定 的 岩 土 参 数 值 用 于 设 计 计 算,其 值 往 往 与 现 场 实
际的岩土参数值存在误差,导致理 论 计 算 结 果 与 工 程 实 际 存 在 偏 差,存 在 安 全 隐 患 或 设 计 保 守 问 题。 对 此,
考虑采用原位测试技术确定岩土参 数 是 一 个 可 行 的 办 法。 本 文 在 已 有 研 究 成 果 的 基 础 上,应 用 原 位 旁 压 试
验成果,探讨获得岩土强度指标 c、φ 值的方法,以实际工程现场 勘 察 岩 土 参 数 成 果 为 例,进 行 了 具 体 的 推 算,
并与室内试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和 分 析,得 出 了 利 用 旁 压 试 验 成 果 获 得 岩 土 体 强 度 指 标 可 行 且 较 符 合 工
程实际的结论。
关键词: 旁压试验;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岩土体;强度参数

Method for Obtaining Geotechnical Strength Parameter Index


by Using Lateral Pressure Test Results

HU Haiying 1 ZHANG Yucheng 1 YANG Guanghua 2, 3 LIU Qiong 4


( 1.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Civil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42, China;
2. Guangdong Research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Hydropower, Guangzhou 510610,China;
3. The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 of Guangdong Province, Guangzhou 510610, China;
4. Guangdong Institut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Guangzhou 510610, China)

Abstract: In general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design, geotechnical parameter values determined by laboratory tests
are usually used for design calculation, and their values often have errors with the actual geotechnical parameter
values in the field, which leads to deviations between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and engineering practice,
potential safety hazards or conservative design problems. Therefore, it is a feasible method to determine geotechnical
parameters by in-situ testing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the method of
obtaining the C and φ values of rock and soil strength indexes is discussed by applying the results of in-situ
pressuremeter test. Taking the results of rock and soil parameters in actual engineering field investigation as an
example, the concrete calculation is made, and the resul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with the data obtained from
laboratory tests, and the conclusion that obtaining rock and soil strength indexes by using pressuremeter test results is
feasible and more in line with engineering practice is obtained.
Keywords: lateral pressure test; laboratory test; in-situ test; rock and soil mass; strength parameters

岩土工程中的许多问题的计算都离不开参数的 降计算的原 状 土 切 线 模 量 法 [ 10] 。 本 文 在 此 基 础 上


确定或取值,特别是岩土中的三大力学参数:变形模 亦探 讨 用 原 位 测 试 技 术 来 确 定 岩 土 强 度 参 数
量 E、黏聚力 c 和内摩 擦 角 φ,在 岩 土 计 算 中 必 不 可 c、φ 值。
少,其测值的准确性 直 接 影 响 着 岩 土 工 程 设 计 的 安 原位测试技术中,平板载荷试验因其直观、简单
全与经济性以及 工 程 实 际 的 稳 定 性。 因 此,不 断 地
∗国家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52078143 ) ; 广 东 省 省 级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有专家学者们提出多种多样的方法来探讨岩土参数
( 2019B020208003) 。
的合理确定问题,如 文 献 [ 1 - 9] 。 其 中 杨 光 华 提 出
第一作者:胡海英,女,1976 年出生,博士后,高级工程师。
用原位测试技术———平板载荷试验和旁压试验确定 电子信箱:282392530@ qq. com
地基沉降计算参数,并 基 于 此 提 出 了 地 基 非 线 性 沉 收稿日期:2022- 03- 25

Industrial Construction Vol. 52,Supplement,2022 工业建筑 2022 年第 52 卷增刊 805


的优点,故应用广 泛。 但 在 成 层 地 基 土 中 进 行 载 荷 σ θ = - Δp + σ h0 ( 4)
试验,其成果 p-s 曲 线 往 往 受 到 相 邻 地 层 性 状 的 影 式中:Δp 表示附加压力,Δp = p - σ h0 ;p 为孔壁处的作
响,另外平板载荷 试 验 还 容 易 受 到 深 度、广 度、费 用 用压力,σ h0 为土的初始水平应力。
等方面的限制。 而旁压试验能获得成层地基中深部 1) 当孔 洞 周 围 土 体 在 作 用 压 力 下 应 力 状 态 仍
各层土体的参数,且 同 样 简 单 易 操 作、测 试 时 间 短, 处于第一塑 性 应 力 状 态 时, σ 1 = σ z = q ( q 为 上 覆 压
故本文考虑采用旁压试验成果来确定岩土的抗剪强 力) ,σ 2 = σ r ,σ 3 = σ θ 。 联合式( 1) 、( 3) 、( 4) ,解得:
度指标 c、φ 值,并与 室 内 试 验 测 值 及 其 它 原 位 测 试 2c × cosϕ 1 - sinϕ
p f = 2σ h0 + - q ( p f < q) ( 5)
方法获得值予以对比,检验其合理性与准确性。 1 sinϕ
+ 1 + sinϕ
2) 随 着 作 用 压 力 增 大, 径 向 应 力 超 过 竖 向 应
1 利用旁压试验确定岩土强度参数 c 和 φ 值 力,最大主应 力 变 为 σ r ,塑 性 应 力 状 态 为 第 二 塑 性
目前用旁压试 验 确 定 土 强 度 参 数 的 方 法 有:对 应力状态,σ 1 = σ r , σ 2 = σ z = q, σ 3 = σ θ 。 联 合 式 ( 1、
粘性土主要用于计 算 不 排 水 抗 剪 强 度,如 上 海 市 工 ( 3) 、( 4) ,解得:
程建 设 规 范 DGJ 08 - 37—2002 《 岩 土 工 程 勘 察 规 p f = ccosϕ + σ h0 ( 1 + sin) ϕ( p f > q) ( 6)
范》 [ 11]
根据极限压 力 求 解;对 砂 土 ( c = 0) 则 用 于 估 3) 随着压力 p 进 一 步 增 加,径 向 应 力 和 环 向 应
算内摩擦角,如文献 [ 2 - 3] 所述,文献[ 2] 也谈到可 力不断增大,当 σ r >σ θ > σ z 时,塑 性 应 力 状 态 为 第 三
以应用单项旁压试验原位测定一般粘性土的强度参 塑性应力 状 态,σ 1 = σ r ,σ 2 = σ θ ,σ 3 = σ z = q。 认 为 土
数( c,φ) 。 下面从旁压 试 验 的 原 理、假 定 条 件 出 发, 体处于第三 塑 性 应 力 状 态,发 生 屈 服 时 的 压 力 值 p
得到旁压试验成果获得土体强度参数的方法。 即为旁压试验的极限压力。
旁压试验模型示意图如图 1 所示。 对旁压试验 联合式( 1) 、( 3) 、( 4) ,解得:
进行受力分 析 时, 所 做 基 本 假 定 为:1) 旁 压 孔 周 围 2c × cosϕ 1 + sinϕ
pL = - q ( 7)
岩土体为 均 质 无 限 体, 孔 穴 扩 张 为 平 面 应 变 状 态; 1 - sinϕ 1 - sinϕ
2) 旁压孔周围岩土体介 质 为 各 向 同 性 和 弹 塑 性;3) 联立式( 5) 、( 7) 得到:
岩土体介质连续且 满 足 平 衡 状 态;4) 旁 压 孔 加 载 扩 p L - p f + 2σ h0 - 2q
ϕ = sin 1 pf < q ( 8)
-
张时,能用增量弹性 理 论 描 述 旁 压 孔 周 围 岩 土 体 的 p L + p f - 2σ h0
应力应变关系,并满足 M-C 屈服条件。 联立式( 6) 、( 7) :
p L - q + 2σ h0 - 2q f
ϕ = sin 1 pf ≥ q ( 9)
-

p L + q - 2σ h0
由式( 7) 经过三角函数变换,得到:
1
c = [ p L - qtan 2 ( 45 + ϕ / 2) ]
2tan( 45 + ϕ / 2)
( 10)
式中:p L 值 是 试 验 的 理 论 极 限 压 力; p f 值 是 旁 压 试
验孔 周 土 体 刚 进 入 塑 性 状 态 的 临 塑 压 力; σ h0 值 是
试验点的原位 水 平 应 力;q 值 是 试 验 点 的 原 位 竖 向
应力。
图1 旁压试验柱状孔穴模型 根据式( 8) ~ 式( 10) 可 计 算 土 的 抗 剪 强 度 参 数
c、φ 值。
当孔壁处作用压力 p 增大时,孔洞扩张,土体屈
对于非“ 均质各向同性 ” 的 一 般 黏 性 土,也 可 采
服,进入塑 性 状 态。 屈 服 条 件 遵 守 M-C 屈 服 准 则,
用杨光华 [ 84] 提出 的 根 据 地 基 承 载 力 经 验 公 式 反 算
屈服条件用主应力表示为( 土压力取为正) :
土体的强度参数 c 和 φ 值。 首先由原位旁压试验测
( σ 1 - σ 3 ) / 2 = ccosφ + ( σ 1 + σ 3 ) / 2·sinφ( 1)
试结果根据式 ( 11) 求 得 地 基 承 载 力 f k 。 然 后 根 据
σ r = Δpr 20 / r 2 + p 0 式( 11) 可假设 c 值,试 算 出 φ 值,或 假 设 φ 值 反 算
σ θ = - Δpr / r + p 0
2
0
2 } ( 2)
出 c 值,从而反算得到土体的强度参数 c、φ 值。
带入边界条件,即在孔壁处 r = r 0 有: f k = 3M γ γ + 0. 5M q γ 0 + M c c ( 11)
σ r = Δp + σ h0 ( 3) M γ 、M q 和 M c 根据 φ 值 确 定,可 由 土 力 学 教 材

806 工业建筑 2022 年第 52 卷增刊


查相关表格获得。 压试验,试验结果旁压试验实测 p-v 曲线见图 2。
根据式( 8) ~ ( 10) 计 算 黏 性 土 和 残 积 土 的 c、φ
2 旁压试验确定 c、φ 值的可行性检验 值。 其中,公式中 的 各 参 数, p f 值、 σ h0 值、 q 值 都 可
广州市某地铁站工程,岩土工程勘察做了 6 组旁 以从旁压试验 曲 线 和 土 工 试 验 结 果 中 直 接 查 得;p L

a—1 号孔 10 m 深淤泥质土;b—1 号孔 14 m 深砂质黏土;c—1 号孔 16 m 深砂质黏土;d—2 号孔 6m 深砂质黏土;


e—2 号孔 10 m 深砂质黏土;f—2 号孔 12 m 深全风化混合花岗岩残积土。
图2 6 组旁压实测 p-v 曲线与双曲线拟合 p-v 曲线

值需要根据旁压曲线进行计算。 本文采用双曲线法 表1 双曲线法计算旁压试验极限压力 p L 值


p′ L / 坐标原点 p-p′ pL /
求取 p L 值。 土样
土类
地表下
b值
编号 深度 / m kPa 方向偏移值 kPa
对于旁压试验 曲 线,采 用 坐 标 平 移 的 方 法 将 坐 1#孔 2-1B 淤泥质土 10 0. 023 435 92. 5 527. 5
标原 点 平 移 到 p-v 曲 线 上 直 线 段 的 起 始 点 O′ ( 图 1#孔 5z-1 砂质黏性土 14 0. 009 1 111 250 1 361
1#孔 5z-2 砂质黏性土 16 0. 005 2 000 380 2 380
3) ,将该点 看 成 旁 压 曲 线 的 起 始 点, 可 以 看 到 坐 标
2#孔 5z-2 砂质黏性土 6 0. 009 1 111 300 1 411
系 P ′O′V′下的曲线接近双曲线形式,在该坐 标 系 下 2#孔 5z-2 砂质黏性土 10 0. 005 2 000 305 2 305
求出对应的 p L ′值,然后再将结果平移回到原坐标系 2#孔 6z 全风化混合岩 12 0. 005 2 000 523. 5 2 523. 5

POV 下, 得 到 p L 值。 在 具 体 计 算 中 即 p L = p L ′ +
曲线法拟合的 p-v 曲 线 与 旁 压 实 测 p-v 曲 线 进 行 比
OO′ 水 平 投 影 。
较,见图 1。 拟合段主要为旁压曲线( P 0 ,V 0 ) 后的曲
线段。 由图可见,两者的吻合性很好,说明用双曲线
法计算 p L 值是合适的。
将表 1 中 的 p L 值 与 其 他 参 数 代 入 式 ( 8 ) ~ 式
( 10) 中, 求 取 抗 剪 强 度 参 数 c、 φ 值, 计 算 结 果 见
表 2。
根据表 2 的 数 据 可 以 看 出,旁 压 试 验 获 得 的 φ
值小 于 室 内 试 验 值, c 值 则 远 远 大 于 室 内 试 验 值, c
值的大小和王长科 在 《 用 旁 压 试 验 原 位 测 定 土 的 强
图3 旁压曲线坐标平移示意 度参数》 一文中的计算结果类似,见图 4 [ 3] 。
假设新坐标 系 P ′O′V′下 旁 压 曲 线 符 合 双 曲 线 为了进一步判定由该种方法确定的 c 值是否偏
形式,即有 v / p = a + bv,当荷载达极限荷载 p′ L 时,s → 大,下面采 用 杨 光 华 提 出 的 方 法 [ 4] , 根 据 未 修 正 的
∞ ,对其取极限可得:b = 1 / p′ L ,可见 p′ L = 1 / b。 原位试验得到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反算土体的强度
将图 1 中 的 6 组 旁 压 试 验 数 据 做 坐 标 平 移 后, 参数值,即式( 11) 进 行 计 算。 式 中 M b 、M d 、M c 为 与
进行线性拟合,得 到 相 应 的 p′ L 值,进 而 得 到 p L 值, 内 摩 擦 角 有 关 的 承 载 力 系 数。 因 φ 值 相 对 而 言 有
具体成果数据见表 1。 较准确的 经 验 值, 故 在 此 计 算 φ 值 取 室 内 试 验 测
为了检验双曲线法计算 p L 值的准确性,将用双 值,通过式( 11) 反算 c 值,结果见表 2。

利用旁压试验成果获取岩土强度参数指标的方法———胡海英,等 807
表2 旁压试验、承载力特征值公式求 c、φ 值与室内试验测值比较
旁压试验 根据承载力理论公式 直接快剪 固结快剪 工程参考值
土样编号 土类
φ / (°) c / kPa 固结快剪 φ( ° ) c / kPa φ / (°) c / kPa φ / (°) c / kPa φ / (°) c / kPa
1 号孔 10 m 深 淤泥质土 3 165 6 55 4 6 6 9 2~4 5~8
1 号孔 14 m 深 砂质黏性土 9 453 24 85 22. 5 11. 4 24 16 19 ~ 25 33 ~ 38
1 号孔 16 m 深 砂质黏性土 12 802 29 123 28 16 29 20 22 ~ 28 34 ~ 40
2 号孔 6 m深 砂质黏性土 11 509 29 73 28 16 29 20 22 ~ 28 34 ~ 40
2 号孔 10 m 深 砂质黏性土 21 643 29 75 28 16 29 20 22 ~ 28 34 ~ 40
2 号孔 12 m 深 全风化混合岩 12 887 30 131 32 35 30 36 20 ~ 24 43 ~ 47

试验成果得到 的 地 基 承 载 力 特 征 值 f v ,和 上 一 步 确
定的 φ 值,用 地 基 承 载 力 特 征 值 理 论 公 式 ( 本 文 公
式( 11) ) 反算 c 值。
2) 以上两种方法获得 的 岩 土 强 度 参 数 φ 值,同
室内试验测 φ 值相当,故若有室内试验测值时,φ 值
也可参照室内 测 值 来 定;而 c 值 室 内 试 验 测 值 过 于
保守,由旁压试验成果得到的 c 值偏大,其中由地基
承载力特征值理论公式反算出的 c 值与工程中常用
图4 文献[ 3] 中旁压试验与室内试验求 c、φ 值比较 到的 c 值接近。 故建议应用旁压试验成果结合地基

由表 2 中的数 据 可 以 看 出:相 对 地 基 承 载 力 特 承载力特征值理论 公 式 的 方 法,来 确 定 岩 土 强 度 参

征值理论公式反 算 出 的 c 值,室 内 试 验 测 出 的 c 值 数 c、φ 值,可能更符合工程实际。

太小,而由旁压试验经由式( 8) ~ 式( 10) 得出的 c 值 参考文献


过大。 可见,对于 c 值参数的选用,目前以室内试验 [ 1] 李广信,蔡飞. 旁压试验在计算碎石桩荷载沉降关系中的应用
[ J] . 勘察科学技术, 1993, 6: 30- 34.
方法确定的方式保 守;而 用 旁 压 试 验 推 求 的 方 法 又 [ 2] 王长科. 用旁压试验 推 求 土 体 强 度 指 标 的 方 法 探 讨 [ J] . 勘 察
过于冒险,用地基承 载 力 特 征 值 反 算 的 方 法 得 到 的 科学技术,1989( 1) :1- 3.
[ 3] 王长科. 用旁压试验 原 位 测 定 土 的 强 度 参 数 [ J] . 勘 察 科 学 技
c 值更接近 于 工 程 实 践 中 的 经 验 值。 分 析 原 因: 旁 术,1992( 6) :25- 27.
压试验成果确 定 参 数 方 法 确 定 的 c 值 太 大,可 能 是 [ 4] 杨光华. 根据经验地 基 承 载 力 反 算 土 的 强 度 和 变 形 参 数 [ J] .
广东水利水电, 2002( 1) :3- 6.
由于计算 c 值时用到的 p L 值( 旁压试验承载力极限 [ 5] 刘琼,杨光华,李德吉. 用旁压试验结果推算 载 荷 试 验 p-s 曲 线
值) 为双曲线法获 得 的,比 实 际 值 偏 大,导 致 计 算 出 [ J] . 广东水利水电, 2008( 8) :82- 82.
[ 6] 杨光华,骆以道,张玉 成 等. 用 简 单 原 位 试 验 确 定 切 线 模 量 法
的 c 值过大。 此外,表 2 中 的 室 内 试 验 测 值 经 过 按 的参数及其在砂土地基非线性沉降分析中的 验 证 [ J] . 岩 土 工
土层统计,而旁压试验确定的参数则未经过统计,是 程学报,2013,35( 3) :401- 408.
[ 7] 刘琼. 基于原位试验的 地 基 非 线 性 沉 降 计 算 方 法 的 研 究 与 应
具体点位的实测值。 用[ D] . 邯郸:河北工程大学, 2009.
[ 8] 易鑫,潘瑞林,孙宝忠. 原 位 测 试 在 地 铁 勘 察 岩 土 参 数 求 取 中
的应用[ J] . 铁道勘察. 2014,40( 3) : 34- 37.
3 结 论 [ 9] 姜勇. 浸水浅层平板 载 荷 试 验 确 定 地 基 岩 土 参 数 [ J] . 建 筑 结
1) 由 原 位 旁 压 试 验 确 定 岩 土 强 度 参 数 c、 φ 值 构, 2017,47( 增刊 2) :491- 494.
[ 10] 杨光华. 地基 沉 降 计 算 的 新 方 法 [ J] . 岩 石 力 学 与 工 程 学 报,
的方法有两种:a. 通过旁压试验成果确定 c、φ 值,即 2008, 27( 4) : 679- 686.
应用本文 公 式 ( 8) ~ 式 ( 10) 予 以 计 算;b. 根 据 旁 压 [ 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 08- 37—2002[ S] . 上海:2002.

808 工业建筑 2022 年第 52 卷增刊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