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86

目录

版权信息
第一章·认识产品及产品质量
1什么才是《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产品?
2从拍卖会拍得的古董属于产品吗?
3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该怎么办?
4通过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一定有保证吗?
5产品质量认证是强制性的吗?
6什么是“3C”认证?
7没有通过认证的电子产品可以销售吗?
8选购产品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一定比符合行业标准的好吗?
9消费者可以凭借产品包装中的质检合格证要求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产品质量
责任吗?
10消费者可以要求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的单位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吗?
12山寨手机你敢卖吗?
13产品召回属于“三包”维修的一种方式吗?
14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后都会被召回吗?
15产品被召回是不是意味着质量存在重大问题?
16被召回的汽车还能信赖吗?
17什么是产品生产许可证?
18生产任何产品都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吗?
19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商品可以出售吗?
20产品有没有必须符合的质量要求呢?
21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是生产企业说了算吗?
22有出厂检验合格标识的产品一定是合格产品吗?
23生产者可以把不合格的商品拿来出售吗?
24我可以购买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吗?
25“毒鼠强”现在在市场上还可以自由买卖吗?
26什么是“三无”产品?
27怀疑儿子学校附近的商贩出售“三无”产品,我该怎么办?
28购买时已是二手产品,谁来对质量负责?
29被偷来的高压锅炸伤了,我该向谁去索赔?
30超出保修期的产品致人损害,生产者应当承担责任吗?
31什么是产品缺陷?
32产品产生不合理危险的原因是什么?
33厂家可以说把我打伤的吊扇没有产品缺陷而拒绝赔偿吗?
34我国关于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35和商家协商解决问题前,只学习一下《产品质量法》就够了吗?
第二章食品安全特殊规定
36什么是食品安全?
37宠物食品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
38注明食用不影响健康的橡皮泥属于食品吗?
39军队、铁路专供食品是否受《食品安全法》调整?
40私自屠宰生猪会违法吗?
41加工消毒餐具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吗?
42小餐馆可以将餐具套塑料袋使用吗?
43什么是食品安全标准?
44食品安全标准和其他产品标准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45与食品安全标准相悖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46什么是食品安全评估?
47为什么严格按照安全标准生产的食品不能通过安全风险评估?
48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还需要特殊的许可吗?
49如何理解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三种行政许可的关系?
50国家对于农民从事食品生产、流通有特殊照顾吗?
51食品小作坊必须要获得食品相关行政许可吗?
52什么是良好生产规范认证?
5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环境有哪些具体要求?
54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环境的具体要求应如何适用?
55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56为什么检查机关要求企业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57为什么食品中会含有添加剂?
58有毒的添加剂一定不能使用吗?
59为什么国家不治理掺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60只要符合了国家强制性规定,从正规销售渠道购买,企业就可以任意使用食品添
加剂吗?
61婴幼儿食品中能添加食用香料吗?
62《食品安全法》中有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规定吗?
63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说不清楚使用原料的来源吗?
64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做好哪些记录工作?
65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要标注保质期吗?
66超出保质期的食品还可以销售吗?
67对于预包装食品标注信息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68食品标签应符合哪些形式要求?
69代加工食品可以仅在包装上注明代工厂家信息吗?
70超市可以出售没有标明生产日期的预包装食品吗?
71法律对于食品贮存有哪些要求?
72散装食品的质量该如何保障?
73保健食品可以替代药物吗?
74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应有什么限制?
75保健品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
76保健食品的说明、标签有什么特殊要求?
77这种食品真的可以预防癌症吗?
78现在还有“国家免检食品”吗?
79为什么近几年找不到消费者协会推荐的食品了?
80国家权力机关可以向公众推荐某种产品或食品吗?
81我可以向食品经营者要求10倍赔偿金吗?
82未经安全检验的矿泉水可以用于销售吗?
83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自行检验其生产的食品吗?
84判断已经出现明显异常的食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还需要检验吗?
85什么是食品召回?
8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问题食品召回与否只能由生产者决定吗?
87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聘用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员工吗?
88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其主管人员还能从事食品工作吗?
第三章生产者、经营者的权利义务
89什么是生产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90生产者可以宣称对产品质量不承担责任吗?
91生产者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不承担产品责任?
92事故是受害者故意造成的,产品生产者也要承担责任吗?
93我国法律对于产品警示义务有明确规定吗?
94生产者应当如何对产品进行警示说明?
95生产者只要对产品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了警示,是不是就可以免除产品的所
有责任呢?
96我国广告立法中针对特定产品的禁止性规定有哪些?
97企业可以用广告夸大产品的功效吗?
98国家对产品的包装有要求吗?
99我国法律对于特殊产品的包装有哪些要求?
100产品标志和产品标识是一回事吗?
101都是违反国家对产品标识的规定,为什么处理结果不同?
102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方式有哪些?
103企业应当配合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吗?
104质监部门公布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是否侵犯企业的名誉权?
105企业应如何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106工商局会因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予以处罚吗?
107为什么我公司作为销售方也要对产品责任承担赔偿义务?
108产品销售者是否应对“赠品”的质量承担责任?
109产品销售者可以伪造产地或篡改产品标识吗?
110法律禁止产品销售者进行哪些行为?
111如何理解经营者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
112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与购货凭证有关的情形有哪些?
113产品的价格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制定的?
114自由定价产品的价格由谁说了算?
115如何理解明码标价义务?
1164S店对畅销车辆要求购买者加价提车的行为是否违反产品明码标价义务?
117所有商品都必须明码标价吗?
第四章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18为什么我购买了产品却不是消费者?
119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者是消费者吗?
120如何理解产品“三包”责任?
121消费者可以任意退换商品吗?
122不想用的手机可以要求商家退换吗?
124消费者协会有哪些职权?
125消协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126为什么各地的消费者协会对投诉的处理标准和程序截然不同?
127我该接受商家提出的仲裁协议吗?
128与产品生产者达成和解协议后,我还能追究他的责任吗?
129试用后必须购买产品,是否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130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可无限制行使吗?
131消费者可以去“打假”吗?
13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倍赔偿”是否适用于所有产品质量问题?
133消费者维权可以无限制实施吗?
134经营者打出的“店堂告示”对消费者有效吗?
135消费者自行修理产品会有哪些后果?
136经过修理的产品如何计算“三包”保修期?
137消费者有知悉产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吗?
138实践中产品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的情形有哪些?
139消费者是否有权利询问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问题,而经营者又必须知无不
言呢?
140消费者可以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吗?
141企业合并或分立后消费者该找谁承担责任?
142在展销会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该怎么办?
143经营者必须要履行和消费者约定的义务吗?
144消费者应当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民事维权诉讼指导
145消费者因问题产品致死,子女是否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146和产品经营者打官司需要委托代理人吗?
147我该起诉产品的生产者还是销售者?
148我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149案件受理费的收取标准是什么?
150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起诉子女支付赡养费的必须先垫交诉讼费用法院才受理吗?
151已经受到了侵害,为什么还要交纳诉讼费用?
152我该如何写起诉状?
153我该如何为维权诉讼收集、组织证据?
154民事诉讼中证据有几种表现形式?
155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原告方应当如何组织证据呢?
156什么是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157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计算?
158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159因产品造成事故,起诉时可以提出哪些赔偿要求?
160我应当签收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吗?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版权信息

本书纸版由法律出版社于2014年4月出版)(第二版)

作者授权法律出版社(Publishing House of law)于合同有效期内在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中国澳门、其他地区、全世界范围以电子书出版物形式、手机出版
物形式、网络产品形式(含对作品的注释改编、整理、汇编)出版发行上述作品的中文简
体本、中文繁体本、英文本以及其他文字本。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书名:质量、食品安全不可不知160问

著者:法律出版社专业出版编委会
第一章·认识产品及产品质量

1什么才是《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产品?

第一,这种产品必须是经过人类加工或制作的物品。所谓加工,是指通过特殊处理
使原材料、半成品变得达到某种要求或产生一定的功用。而制作,是将原材料改变成各种
不同的作品。可见,加工与制作都蕴含着人类创造性的劳动,都是通过一定的作用力使得
一种自然物的属性发生改变,更多地渲染上人类意识修整过的痕迹。所以,这种作用力,
不能仅仅是简单的挖掘、采伐、收割、捕捉等无法改变自然物属性、无法使人可以控制产
品内在质量的简单行为。举例来说,农地里直接收获的棉花、水稻、小麦,池塘里打捞的
鱼虾,矿场里挖出的矿石、原煤,石油井里打出的原油,都属于初级产品,而不属于经过
人类加工或制作的物品,不属于《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产品。

第二,这种产品必须是用于销售的物品。这里所说的销售,是一种用自己所拥有的
物品与他人所拥有的货币的交换,只要具备这种从“物”到“钱”的变化,具备“营利性”,
不管具体的交换形式如何,都符合了销售的实质。例如,在北京某区有一个茶具经营者别
出心裁,他向小区居民宣传茶道文化并安排教师为居民讲授茶艺,在收取较高的会费
后,“赠送”给每名会员与会费价值相当的茶具。但经营者制作的这批茶具存在质量问题,
会员使用后频频发生茶壶炸裂事件,其中有些人还被烫伤了。当他们找到经营者要求退换
茶具并承担产品质量责任时,经营者主张这些茶具制作出来不是用于销售的,仅仅是给会
员的赠品,不应承担责任。最终,法院还是认定这些茶具属于产品,该经营者应承担产品
质量责任,理由正是这种隐藏在会费之后的交易关系,因为具备“营利性”。

但是,如果真的是制作供自己使用或馈赠他人的产品,就不属于国家质量监督管理
的范围,也不能对其制作者适用产品责任的严格规定。比如,甲出于好意,无偿送了一盏
煤油灯给朋友。但该煤油灯存在质量缺陷,在使用过程中自燃引起火灾。如果这盏煤油灯
是甲购买的,厂家作为生产者很可能最终要承担产品侵权责任,赔偿火灾造成的损失。但
如果这盏煤油灯是甲自己制作的,甲作为赠与人则可能不用承担任何赔偿责任。

第三,这种产品必须是没有被法律排除在“产品”范围外的物品。已经经过人类有创
造性地加工或制作并用于销售的产品,也不一定是《产品质量法》上的产品,还要考虑法
律有没有除外性的规定。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条第3款的规定,建设工程不适用《产
品质量法》相关规定。所谓建设工程,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
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包括房屋、公路、桥梁、隧道等。这种建设工程往往是人类有组
织、有目的、大规模的复杂经济活动,与一般加工、制作的产品有较大的不同,因此对建
设工程的质量问题,国家专门出台了《建筑法》等法律来加以规定。但是,用于建设工程
的各种建筑材料和建筑构配件、设备,如袋装标号水泥、光面钢筋,都属于适用《产品质
量法》的产品。再如,枪支弹药、毒品这类物品,虽也经过了人类加工制作,在个别黑市
或其他渠道中也有“销售”,但流通的禁止性则注定了其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产品。

2从拍卖会拍得的古董属于产品吗?

2012年3月,李某通过所在城市的一家拍卖行,以竞拍的方式购买了一套属于传世
文物的清末时期黄花梨木家具。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李某发现这套家具有断折经过修补
的痕迹,影响了美观不说,承重性也大打折扣。李某认为拍卖行提供的这套家具存在重大
的产品质量问题,依据《产品质量法》的有关规定向法院提起了诉讼。但被告答辩称李某
的起诉没有法律与事实依据,说这套家具并不是产品,不应适用《产品质量法》。拍卖行
说的有道理吗?

拍卖行的答辩是有道理的,李某起诉拍卖行承担产品质量责任不正确。对于有瑕疵
的拍卖品,如果拍卖行事前没有明确告知购买者,则应当承担责任。至于拍卖行在承担责
任后能否向委托拍卖人追偿,则取决于它和委托人所签订的拍卖合同相关约定。

但是,拍卖会交易的物品,并不是《产品质量法》意义上的“产品”,所以拍卖行承
担的责任不是产品责任,而是一种在拍卖成交合同中对所交易物的瑕疵担保责任。李某拍
得的这套家具,虽然经过了人类加工、制作,也以竞拍的方式支付了对价,产品质量相关
立法也没有明确规定它不是“产品”,但是它还是不能适用《产品质量法》。因为这类产品
年代久远,基本已找寻不到生产者,也就谈不上明确责任,平衡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这
类产品数量有限,已不具备复制、批量生产的条件,也就难以在市场流通,与国民生产生
活关系不大。因此,李某和拍卖行的纠纷,应作为合同纠纷来处理,李某可要求拍卖行承
担违约责任。

3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该怎么办?

现在的商品经济非常发达,市场中有着形形色色的产品,有的物美价廉,可以便利
人们的生活,有的却质次价高,甚至带有一定的危险性。作为“非专业”的维权者,如果遇
到产品质量问题,该怎么办呢?

由于产品种类增多、生产专业性加强、监管方式重叠、维权手段竞合等多种原因,
甄别挑选产品变得越发困难,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方式也变得复杂起来。许多维权者虽有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坚定信念,却缺少维权的相关知识,也难以理清行为的思路,出了力
气却走了弯路。其实,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不妨先依照以下顺序梳理思路:

第一,判断产品属性,划定依据范围。

对产品属性的判断,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判断存在质量问题的“产品”是否属于
法律意义上的产品,能否适用我国《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二是判断该产品是否属于存
在立法特殊规定的特定种类产品。比如,除去受《产品质量法》保护外,该产品是否为应
适用《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的食品、适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定的初级农产品
或适用《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的药品。三是要判断产品存在质量问题的属性。该问题属
于产品严重设计缺陷,还是仅为一般质量瑕疵?是产品标识中存在欺诈描述,还是根本就
属于不应进入市场流通的“三无”产品?还有,对于该类产品,国家是否制定了相关的质量
标准?是否对生产者的资质条件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等等。有了这三个方面的基本判断,
就可以明确解决问题时找寻法律依据的范围,便于查找具体法律规定。

第二,明确自身地位,找准主体关系。

对问题产品有了初步的认知后,理清思路的第二步,即判断维权者与质量问题产品
的内在联系:是作为一般消费者购买产品,还是作为生产经营者批量采购、贮存、运输产
品?是和商家存在直接的买卖合同关系,还是由于其他原因接触到产品而受到侵害?这
样,就可以找准承担责任的主体,识破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常见的相互推诿。

第三,确定维权请求,合理预期结果。

了解产品及其存在质量问题的属性,明确应当找寻的责任主体后,维权者还应当结
合自身损失,依照相关法律规定,确定具体的维权请求。比如,要求产品销售者承担责任
时,是依照“三包”规定要求其对产品进行修理、退换,还是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
关规定要求其因存在欺诈行为进行三倍赔偿;在产品损害到维权者人身或其他财产权益
时,应当按照什么标准计算实际损失,可否因这种损害提起精神抚慰赔偿。事先确定维权
想要达到的效果,可以帮助维权者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时明确方向,有的放矢。而了解相
关法律的规定及适用情形,以及同类事件的大致处理结果,则可以帮助维权者形成合理的
结果预期,避免因提出明显不切实际的主张而增加维权成本。

第四,提升证据意识,收集补充材料。

一般来说,产品质量问题维权的最大障碍往往在于证据的缺失。维权者购买或使用
产品、曾向产品经营者主张合法权益受到实际损害等事实,除非对方予以认可,否则均需
要证据证明。实践中,产品经营者在协商过程中予以认可的事实,也许到了对簿公堂时就
不再认账,若维权者不能拿出任何证据,法院很难仅凭其一方陈述对事实进行认定。因
此,维权者应提升证据意识,了解哪些形式的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学习收集相关证据
的方式方法,使自己的维权请求有所依凭。

第五,结合自身情况,选用维权方式。

遇到产品质量问题时,许多维权者能够想到的就只有协商以及协商不成后起诉这两
种方式。实际上,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可以借助的社会力量也是多元的。比如,维
权者与产品经营者协商不成时,可以要求当地消费者协会介入协调,也可以将产品经营者
不当经营行为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或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反映相关情况,向公
众媒体提供曝光线索。这些方法往往对实现维权目的有所帮助。即便问题一直难以解决,
最终仍要借助司法力量进行救济,双方当事人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协商选择仲裁方式来
代替民事诉讼。

4通过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一定有保证吗?

和其他针对某种特定产品的认证不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针对的是生产产品的企
业。这种认证是由认证机构依据一定标准,按照规定的程序,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制度、企
业的生产方式、生产环境、科学技术条件、监督检测标准等与保证产品质量相关的因素进
行全面的评审,对符合条件要求的,通过颁发认证证明书的形式,证明企业的质量保证能
力符合该标准。也就是说,认证机构证明的是企业具有生产出质量稳定产品的能力,而不
是某种具体产品的质量是否稳定。最普遍的,就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作出的
ISO9000/9001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便是彼时已通过
认证的企业,此时同样有可能为了获取利益而生产出不符合国家强制认证标准的产品。同
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和具体产品的质量也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便是管理规范、科技进
步、检验标准严格的生产企业,也同样有可能由于各种客观原因生产出有质量瑕疵的产
品。

同时,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一种自愿申请的认证,企业出于自身经营需要的考虑,
自行决定是否申请,国家并没有采用行政强制手段去要求与限制。

5产品质量认证是强制性的吗?
所谓产品质量认证,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不同,针对的是某项具体产品是否符合相
应标准和技术性要求。通过产品质量认证制度,可以对符合认证标准的产品颁发认证证书
和认证标志,以便消费者识别,从而提高经认证合格的企业和产品的市场信誉,增强产品
的市场竞争能力,以激励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这种认证除了极个别由
国家强制要求外,往往都是自愿性的,由企业自主决定是否申请。比如,经我国国务院产
品质量监督部门批准的认证标志主要有:适用于电子元器件产品的专用认证标志PRC标
志、适用于其他产品的认证标志方圆认证标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作出的CQC产品质量
认证。同时,一些较有影响的国际机构和外国认证机构按照各自的认证标准,也可以向对
其申请认证的我国产品颁发认证标志。比如,国际羊毛局的纯羊毛标志,美国保险商实验
室的UL标志,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的FCC认证,加拿大标准协会的CSA认证,都是在
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认证标志。

6什么是“3C”认证?

“3C”认证即“中国强制认证”。这种认证代表的并不是产品的一定质量标准,而只
是一种最基本的安全性。因此,它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特定产品必须通过认证,达到相
应安全标准,否则就不能进行销售。当然,这种强制性的认证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自
2003年8月1日“3C”认证标准实施至今,国家一共已经发布了六批22类共计155种实施
强制性认证的产品,其类别广泛涉及人民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皆为与安全性关联紧密
的领域,具体为:电线电缆类、电路开关及保护或连接用电路装置类、低压电器类、小功
率电动机类、电动工具类、电焊机类、家用和类似用途设备类、音视频设备类、信息技术
设备类、照明设备类、机动车辆及安全附件类、轮胎产品类、安全玻璃类、农机产品类、
乳胶制品类、电信终端设备类、医疗器械产品类、消防产品类、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类、无
线局域产品类、装饰装修材料类、玩具类产品。若需要了解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具体产
品种类及适用的规则标准,可以登录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的网
站(http://www.cnca.gov.cn),进入“强制性产品认证”专栏查询。

7没有通过认证的电子产品可以销售吗?

王某经营着一家小型电器商店,在一次产品展销会上,想采购一批灯具及空调扇。
一个厂家的销售人员反复向王某强调他们企业的产品质量有保障,已经通过国家质量体系
认证、国家“3C”认证和“CQC”认证,并告诉王某不能采购没有通过这些国家认证的产
品,否则工商局发现后会处罚王某。他还说没有通过认证的产品质量都不好,一旦消费者
使用这些产品发生问题,造成人员伤亡,王某还要承担刑事责任。可是,这家企业的产品
定价略高于其他企业,王某想知道这名销售人员说的是否有道理,他可以采购没有通过认
证的电子产品吗?

销售人员说得并不准确,对于企业而言,能够通过质量体系认证,代表着国家认可
了企业对于其制造出的产品具备持续、稳定的质量有着一定的掌控能力,这是对企业的一
种肯定。对于具体产品而言,所有的产品质量认证其实都是商家向消费者表明产品质量的
方式,是国家或第三方中立机构对该种产品质量已符合一定标准的证明。但是,这些认证
并不都是强制性的,它们具备的功能也不相同。根据上文可知,企业质量体系认证是对企
业质量保证能力的认证,产品质量认证是对某项具体产品是否符合相应标准和技术性要求
的判断,两者均为自愿性的,但“3C”认证为国家强制的最基本的安全性质量标准。所
以,就王某要采购的灯具及空调扇而言,它们都与国民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安全密切相关,
属于需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王某在采购时,应认清“3C”标志,若产品没有通
过“3C”认证,就不能在国内销售。但是,产品生产企业是否通过企业质量体系认证以及
企业生产出的产品是否通过“CQC”产品质量等其他认证,国家均未作出强制性要求。即
便没有这些认证标志,王某同样可以采购、销售。

8选购产品时,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一定比符合行业标准的好吗?

总是看到产品的广告语提到不同的“标准”。有的说“产品质量严格按照国家标准”,
有的说“远远高于同类产品行业标准”,还有的说“适用严格企业标准”。销售人员的解释
是:在这些标准中,国家标准优于行业标准,行业标准优于企业自己制作的标准。如果是
这样的话,消费者选购时,是不是应当挑选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呢?

销售人员给出的解释是错误的,他混淆了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一些概念。

所谓产品标准,是一种对产品结构、规格、质量和检验方法所做的可量化的技术性
规定。这种技术性规定清晰明确,对产品质量的规范化、市场管理的统一化大有益处且易
于推广实施。故而,国家通过《标准化法》,将国内的产品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类。

国家标准是指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现在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制定,
对全国经济、技术发展有重大意义,且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标准。根据是否强制生产企业
适用,国家标准又可以分为强制性国标(GB)和推荐性国标(GB/T)。强制性国标是
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国家标准,生产
企业必须遵照适用,生产出的产品不得低于该标准;推荐性国标是指生产、检验、使用等
方面,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国家标准。所以,很多企业在推广产品时,
用“达到国家标准”作为宣传点,来证明产品具备较高质量的做法是错误的。国家标准如果
存在,就是一种最基础的标准,是产品必须达到的底线。产品不能达到国家标准,就不能
进入市场流通,所以,能够达到也没什么值得骄傲。毕竟,国家标准要照顾到全国和全行
业的平均水平,标准不可能定得很高。

行业标准是指由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即各部、委(局)制定的,在该部门范围内统
一使用的标准。例如,国家安全生产管理局、发改委、测绘局、建设部、新闻出版总署、
档案局、地震局、海关总署等部门,都就所辖领域制定并发布过一系列产品标准。制定这
种行业标准,往往是在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技术要求时的一
种代替。一旦制定公布了国家标准,相关的行业标准就应当废止。这是因为,行业标准由
主管部门制定,往往代表了特定行业、领域的利益,不像国家标准那样综合考虑各方利
益。比如,2011年有消费者起诉我国某知名品牌洗衣液生产企业,称企业添加荧光增白
剂的行为违法,足以对人体造成损害。但是,就荧光增白剂添加问题,并没有国家标准。
而国家发改委颁布并实施的《洗涤剂用荧光增白剂》行业标准中,规定了可以用于生产衣
物洗涤剂的荧光增白剂种类。可同时,国家安监总局发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表》
中,却表明荧光剂属于化学毒物,构成职业病危害因素。这两种相互冲突的认定,恰恰体
现了行业标准社会功能性方面的不足。但是,这并不表示国家标准一定会比行业标准严
格,实践中,也有行业标准基于行业发展考虑,进行严格要求,主动以高于国家的标准应
用于产品生产。

与行业标准类似的,还有地方标准,这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
门制定,用以规范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产品安全、卫生要求的标准。这种地方标
准报国务院备案后,在辖区范围内发生作用,待公布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后,相关的地
方标准就应予以废止。

企业标准是企业为了协调企业范围内技术、管理和生产等方面要求的统一,而自行
制定的标准。一般来说,有两种情形需要制定企业标准:一是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
行业标准时,企业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报有关行政部门备案;二是虽然已有国家标准
或行业标准存在,但企业可以制定更严格的产品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并对外公示,接受
监督。比如,《速冻米面食品》行业标准对食品理化指标中蛋白质成分的要求是,肉类食
品每100g中大于6g,含肉类食品每100g中大于2.5g。如果某食品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
点,起草速冻水饺的企业标准时,将该指标调整为大于10g,就属于主动适用了更严格的
标准。

企业采用产品质量标准的高低,决定着企业产品的质量水平,关乎于企业的生存与
发展。很多企业往往主动适用比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更严格的产品标准,以增加竞争力。
对于企业这种主动提高标准,严格规范生产的行为,国家一向予以鼓励支持。消费者选购
商品时,应正确理解这几种质量标准之间的关系,以免被误导。

9消费者可以凭借产品包装中的质检合格证要求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产品质量
责任吗?

小杨在一家小型家电商场购买了一台豆浆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生质量问题。小杨
想去退货,但那家商场已经倒闭关门。小杨发现产品包装内有一张质量检验合格证,小杨
是否可以要求政府相关部门承担退换这台豆浆机的责任?

小杨不可以要求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产品质量责任。质量检验合格证是企业
对出厂产品自行检验后,对其质量作出的一种合格证明。企业可以根据不同产品的性质,
选择最适宜的标注方式来完成这种证明,比如质量检验合格证、一些小标签,甚至还可以
在产品或者产品的销售包装及产品说明书上打上“合格”二字,以表示这种产品已经通过企
业内部的检验。

这种证明也是《产品质量法》对产品包装的硬性要求,如果没有这样的合格证明,
产品就不能进入市场流通。根据《产品质量法》第3条的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企业内
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这种管理制度当然包括一种严格的产品质量检验。实践中,一般的
生产企业都会设立质检部门负责成品质量风险控制,聘任专职的质检员对即将出厂的产品
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质检员在合格证上签章,注明检验日期。但是,即便由于检验过
程中存在失误,造成有瑕疵的产品进入市场流通,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质检员主张赔偿。
因为,这种行为始终是企业的内部行为,合格证不代表质检员对产品质量承担着保证责
任,即便其工作中确有过失,也只能由企业依照人事管理制度进行相应处罚。

所以,小杨不能要求当地政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承担产品质量责任,而只能向
产品销售者及生产者主张权利。因为小杨购买产品的商场已经倒闭,可以尝试通过以下三
种方法维护自己的权益:第一,与商场相关人员或管理部门联系,看其对已售出产品
的“三包”事宜有没有处理方案,请其帮助协调解决。第二,在当地寻找该豆浆机品牌的售
后服务中心,向其说明情况,要求修理或更换。第三,直接和产品生产厂家联系,要求予
以解决。

10消费者可以要求出具产品质量合格证书的单位承担产品质量责任吗?

产品质量合格证书与合格证是不同的,它是社会上独立的中介机构或政府职能部门
为企业生产出的特定产品而出具,用以证明该种类、型号的产品已经通过一定标准的检
验,达到了一定质量要求以及相对稳定的产品合格率,符合进入市场流通的要求。这种证
书对应的是一种“外部的”监督检查,同时也是一种“概率化”的保证。所谓概率化,是指
这种证书对质量的保证是针对某一类产品,而并不具体至特定的某一件产品。从可行性与
成本考虑,不管是企业向质量检验机构送检产品,还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去企业抽检产
品,都不可能对所有的产品都进行检查,而只能随机抽取样品。只要企业主动送检的样品
质量达到相应标准,负责检验的质量检验机构就应当为该类产品出具证书,证明其可以进
入市场销售。大多数的企业所获得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都是这种检验机构作出的。

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抽取样品进行检验也是一样。只要抽检产品的合格率达到一
定标准,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就应认定该批次的产品质量抽检合格。有的省市地区的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会为抽检合格产品出具《产品质量抽查检验合格证书》或《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合格证书》,有的部门则不会出具,这是不同地区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具体工作方
式方法的差异,不能硬性要求,更不能以是否具备这种官方出具合格证书来判断具体产品
的质量。对于抽检不合格的产品,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视具体情况,有权对其进行曝
光、通报、限期改正、发布公告、责令停业,甚至吊销营业执照。这也是为了规范产品市
场,提高企业的产品安全及质量意识。但是,不管是质量检验机构还是质产品量技术监督
部门作出的《产品质量合格证书》,都只是对某种类、型号或具体生产批次产品所具备整
体质量进行的声明。这种声明并不是对具体产品质量的担保,也不能作为他们承担产品质
量责任的依据。因此,一旦遇到具体的产品质量问题,消费者仍应按照法律规定追究生产
者或经营者责任。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不可不知160问(第2版)第一章认识产品及
产品质量011政府有权限制其他品牌产品进入本地区销售吗?小王想在家乡代理销售
汽车蓄电池,于是与网络上结识的一家外省市蓄电池生产企业进行了多次商谈。但是,由
于小王所在的城市已经有一家蓄电池生产企业,受政府重点扶持。为保护其销量,政府出
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明令禁止其他品牌的蓄电池进入该地市场。请问,政府真的有权限
制其他品牌产品进入本地区销售吗?

政府是无权限制其他品牌产品进入本地区销售的。对此,《产品质量法》第11条明
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排斥非本地区或者非本系统企业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进入
本地区、本系统。”如果政府真的为实行地方保护而出台政策,限制其他品牌的蓄电池进
入市场,无疑是违法的。

质量合格的产品有在全国范围内自由流通的权利。这种自由流通,是经济发展模式
由计划调节发展进化为市场调节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依靠自由市场竞争提升全国产品质
量的必要保障。如果企业、地区之间没有竞争,当地居民只能选择政府指定的产品,一方
面会侵犯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促进所辖区域内的经济发展,会使受保
护企业的成长趋于停滞。
但是,在实践中,有些地方政府为了“保护”当地企业,对与本地产品构成竞争关系
的外地合格产品施加种种打击:或以检验标准、检验方式不同为由,对产品进行不合理的
重复检验并收取高额费用,提高外地产品成本;或以不予颁发相关行政许可、限制产品代
理等方式,缩减外地产品销售渠道;个别地方政府甚至直接要求外地产品凭准销证、准入
证方可进入市场,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以查扣等手
段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本地。这些都属于滥用政府权力的行为,同时也违反了《产品质量
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相关规定。

所以,小王可通过向上一级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的提出对当地政府限制其他品牌进入
的这一规定进行审查的申请或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来维护自己的自主经营权。

12山寨手机你敢卖吗?

李某经营一家规模不大的手机超市,一天有人上门推销一批山寨手机。这些手机有
的没有标明产品生产厂家,有的没有质量合格证,有的甚至连外包装都没有。由于价格低
利润高,李某有一些心动,但他想知道销售这样的手机会面临哪些风险。

不管基于何种理由,销售没有包装、没有质量合格证、没有生产厂家信息的来路不
明产品都是违法的。如果李某采购这批手机上市销售,将会承担很大的风险。比如,产品
质量有瑕疵时,消费者会直接向李某索赔。李某承担赔偿责任后,却很有可能陷入无处索
赔的困境。手机存在安全隐患,造成他人财产损失或人身损害时,李某也很有可能会承担
赔偿责任。当这些手机冒用其他大品牌的商标,侵犯其他产品知识产权时,被侵犯的企业
同样有权追究李某的责任。同时,销售这样的手机,属于违法行为,工商局有权对你进行
处罚,将这批手机没收并对李某处以罚款甚至吊销营业执照的处罚。情节严重时,李某甚
至会因此构成犯罪,受到刑法制裁。因此,建议李某放弃采购这批手机,并向其所在地的
工商管理部门举报该供货商违法行为。

13产品召回属于“三包”维修的一种方式吗?

所谓产品召回,是指产品生产者将已经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处以及已经销售给消费
者的产品收回厂家,进行警示、维修、改进甚至销毁,以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这种产品
可能导致消费者损害的一种活动。产品召回和一般的“三包”产品退换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产品召回往往意味着产品存在一定的设计缺陷或质量问题,需要对不特定多数的消费者发
出通知,主动进行处理。处理过程中,并不是所有被召回的产品都会实际存在质量问题。
而“三包”责任针对的是特定消费者,往往是针对产品已发生的质量问题,被动地进行处
理。以购买汽车为例,汽车在包修期内实际发生故障后,车主找“4S”店维修,商家承担
的就是“三包”中维修的责任。但如果汽车生产厂家发现某一批已出厂汽车使用的刹车系统
在出厂检测时,检测设备存在故障,就可以通知购买这批汽车的消费者去“4S”店进行相
应检测与维修,这种通知行为,就是产品召回。

14产品质量出现问题后都会被召回吗?

企业将有缺陷的产品及时召回处理,有利于排查潜在风险,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
损失扩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消费者人身与财产的安全。

但是,这种制度的实施,必然要求生产企业投入相应的成本。而且,在召回过程
中,企业对产品缺陷或其他质量问题主动进行公示,并将处理方式、过程、结果暴露于社
会公众的监督与评论中,往往不利于维护企业及产品形象,从而影响企业效益。

所以,虽然2013年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了企业的产品召回责任,
但并不是每家企业都会主动将发现问题的产品召回处理,尤其是对于一些引发事故概率并
不高的缺陷、瑕疵,企业往往选择用售后维修、更换的方式去处理应对。所以,实践中有
待于形成相应的配套机制,全面实现产品召回制度。

15产品被召回是不是意味着质量存在重大问题?

任何企业生产的产品,都有可能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自2004年开始,
我国也先后出台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儿童玩具召回管理规定》、《食品
召回管理规定》、《药品召回管理办法》等法规用于设立与召回有关的制度,但其中关于
强制召回的规定并不清晰,在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往往还是要靠企业主动召回。

2013年10月25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修改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其中第19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
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
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
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立法已经表现出整合产品召回制度、完善产品召回
程序的决心,但还没有生成相应的配套机制,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所以,强制召回制度尚未成熟的今天,对于不同种类产品的召回制度,国家存在不
同的规定,同一种类产品的不同生产企业,行为也是千差万别。对于尚未被要求强制召回
的产品,企业选择主动召回是严格要求自身生产经营的一种态度;对于引发事故概率不高
的隐患,主动召回更是企业对消费者安全的一种负责。所以,并不能单凭产品是否被召回
来判断是否存在重大质量问题。

16被召回的汽车还能信赖吗?

小赵计划购买汽车,一直在关注某自主品牌的一款车型,但最近听闻这款型号的汽
车因质量问题被生产厂家召回了,他想知道这种被召回的汽车还能信赖吗?

据初步统计,在美国平均每年被召回的汽车占到了国家汽车保有量的10%,而我国
是2%。在美国,平均每月发生50次产品召回,其中中国生产的产品占到了60%;在欧
盟,平均每月发生160次产品召回,其中中国生产的产品占到了57%。可见,产品召回
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质量风险防控手段,不管是企业还是消费者,都应当正
视这一制度。在审视企业所发布问题严重与否的同时,也应看到产品召回的积极作用。

同时,需要我们思考的是:这样的一组数据对比说明的是什么?是我国生产的汽车
质量优于美国汽车,还是国外厂家更注意消费者安全;是我国企业内销产品质量优于出口
产品质量,还是国外适用了更高的质量标准;是我国企业对产品缺陷的瞒而不报,还是国
外对产品设计的“斤斤计较”?

成长总是需要付出代价,在经历了2008年毒奶粉惨痛事件后,我国2009年出台的
《食品安全法》明文规定由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在经历过某品牌汽车变速箱问题后,
2012年10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草
案)》,明文规定“批量汽车产品普遍存在危及安全使用质量问题的,应当立即停止生
产、销售、进口,由其生产者实施召回,并及时发布产品缺陷信息。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
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缺陷。消除缺陷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费
用由生产者承担”。并对生产者隐瞒汽车产品缺陷或不按规定召回缺陷汽车产品的行为规
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

没有历史上一次次的全球范围内的大型召回,就没有在全球销量排行榜上创造过神
话的丰田汽车。消费者对待不断成长的民族工业,也应客观公允。在审视企业所发布问题
严重与否的同时,也要看到产品召回的积极作用。所以,小赵应从企业召回汽车的原因、
企业处理问题态度、产品缺陷的严重性、问题的解决方法等方面去分析,正确评价企业的
召回行为,而不是仅凭“召回”二字作出判断。

17什么是产品生产许可证?
生产许可证对应着从事产品生产的资格,是产品领域的一种监管制度,其本质是一
种行政许可,即在法律一般禁止的情况下,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方的申请,审查通过
后,以颁发许可证、执照等形式,赋予或确认行政相对方具备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或权
利。

通俗来讲,生产许可证就是大家都不可以随便生产某类产品,想要生产就必须向政
府相关部门申请。申请之后,由政府审查申请人的生产资质条件,若能通过审查,则颁发
一个生产资格,准许其进入市场。若不能达到相应条件,则不能从事该类产品的生产。

18生产任何产品都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吗?

显然不是。行政许可虽名为一种“许可”,但其蕴含的更深层次含义是一种普遍
的“不许可”,是对企业自主选择生产经营的一种限制。国家不会对所有产品的生产都实行
许可制度,因为一来会加大行政部门的执法成本,造成行政资源不必要的浪费;二来这种
全方位的限制会导致经济的发展由市场性向行政性、计划性倒退。所以,国家只对那些直
接关系公共安全、人体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产品使用行政许可方式进行监管。具体
来说,根据我国自2005年9月1日起实施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及同年9
月15日发布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我国对生产以下六类
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施生产许可制度:

(1)乳制品、肉制品、饮料、米、面、食用油、酒类等直接关系人体健康的加工食
品;(2)电热毯、压力锅、燃气热水器等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3)税控
收款机、防伪验钞仪、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备、无线广播电视发射设备等关系金融安
全和通信质量安全的产品;(4)安全网、安全帽、建筑扣件等保障劳动安全的产品;
(5)电力铁塔、桥梁支座、铁路工业产品、水工金属结构、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
器等影响生产安全、公共安全的产品;(6)法律、行政法规要求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实行
生产许可证管理的其他产品。

除去以上这六类产品,国家不能对生产其他产品的企业设立行政许可,提高行业准
入门槛,增加企业生产经营负担。上述类别中须办理许可证才可进行生产的具体产品种
类,可以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目录》查询确认。所以,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在
发证目录之内,则必须办理生产许可证就才可以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出的产品不能进入市
场流通。反之,如果产品不在发证目录之内,企业也就不必办理生产许可证。

19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商品可以出售吗?
我经营一家文具商店,今年年初向当地一家文具生产企业购进了一批稿纸。在销售
的过程中,我发现有部分纸张在印刷上存在一定质量问题。和企业多次沟通协商后,始终
没能就如何解决此事达成一致意见。经我了解,这家企业从事文具生产多年,但一直没有
办理过生产许可证,我可以要求全部退货吗?

如上文所述,生产许可证是国家产品质量监管部门对从事特定种类产品生产企业进
行的一种“授权”,它针对的仅仅是特定六类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具体到文具产品,一般
来说企业是不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的。

但这并不绝对,还要看这家企业是否使用危化品(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和
放射性等物质,在运输装卸和储存保管过程中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毁而需要特别保护
的物品),若使用则有可能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你可以向当地质监部门咨询与查询,看
你所采购那类文具的生产是否需要办理许可证。

20产品有没有必须符合的质量要求呢?

产品的质量,应当符合三个层面的要求:

第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所谓不合理危险,是指由于产品
存在一定缺陷,可能发生与产品性质不符、超出社会公众判断及预期的危险。比如,豆浆
机是一种小型家电,在使用过程中也许会发生电路毁损短路,造成无法正常使用,这是一
种合理的风险,和产品的性质相符,社会公众也都可以理解接受。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
中豆浆机的刀片可能以较高的转速飞出伤人,就不是合理风险而是设计或品质缺陷了。同
时,对于许多与国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及产品,国家、产品行业制定了一系列硬性
或推荐性的国家、行业标准要求企业遵照适用。企业生产的产品都应当接受相关部门的抽
样检验,只有按照这些标准达到一定的通过率,这种产品才能够被准予进入市场销售。在
这种情况下,如果某件具体产品不能通过相应标准的检测,必然就是不合格产品。

第二,具备产品应当具有的使用性能。所谓产品应当具有的使用性能,是对产品功
能性、实用性最单纯的要求与判断。比如说,电风扇是用来吹风的,生产者不管拿出多少
证明文件,提出何种质量检测标准,只要吹不出风,它绝不应是合格产品。同样,不制冷
的冰箱,不能通话的手机,不保温的水壶,不能坐人的椅子等产品都不具备应当具有的使
用性能,均应属于不合格产品。

第三,产品应当符合明示的质量状况。所谓明示的质量状况,是指生产者在产品或
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或通过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产品质量,这是生
产者的承诺与保证,说到必须要做到,做不到就是产品不合格。而且,这种声明必须要达
到或高于强制性的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举例来说,假设摩托车生产领域的强制性国家标
准是连续骑行1000公里发动机无故障,但生产者资源严格要求产品,在产品说明书或包
装材料上承诺:我们生产的摩托车可以连续骑行2000公里发动机不发生故障。结果,售
出的摩托车经过检测,发现平均连续骑行1500公里就会发生故障。这样,虽然这些摩托
车已经具备了应具有的使用性能,也达到了该类产品的国家标准,但还是属于不合格产
品。

21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是生产企业说了算吗?

我是一名普通消费者,今年夏天在某超市购买了一台空调扇。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
其存在质量问题:首先,制冷效果和产品说明书中写的完全不一样,根本无法实现“房间
温度降低2~4度”,加满冰块房间也不能变凉;其次,旋钮部分偶尔会漏电,转动时有噼
啪声,有时手会有明显的过电麻痹感。我向超市要求退货,超市说需要先由产品生产企业
进行检测,看是否有质量问题。后来,生产企业给出的答复是:温度不能降低是因为房间
太大,漏电是因为我手湿,产品出厂时已经检验合格,就不会有质量问题,不能退货。难
道判断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就只能凭借企业自己进行的检测吗?

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产品是否有质量问题,当然不是生产者说了
算。否则,就成了生产者“自说自话”,自行决定是否要承担质量责任,消费者合法权益的
保护自然也就成了一种“自欺欺人”。

如上一个问题所述,产品质量应当排除不合理危险、具有相应使用性能,并符合厂
家或商家明示的质量状况。从你反映的情况来看,空调扇存在漏电现象,不能制冷,与说
明书描述功能性不符,应当属于不合格产品。生产厂家及超市不能相互推卸责任,更不能
为逃避责任互相“打掩护”。你可以不接受厂家的检测结果,坚持要求超市退货,同时向当
地消费者协会投诉商家及厂家的行为。

22有出厂检验合格标识的产品一定是合格产品吗?

所谓合格产品,是指产品符合应具备的使用性或者社会公认的产品所应当达到的要
求。合格与否,不能仅仅凭借一个标明“合格”二字的简易标牌,而是应当依标准进行实质
性判断。这种实质性判断包括三个方面:一要看该产品是否符合相应标准,不存在危及消
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风险;二要看该产品是否具备应当使用的性能;三要看该产品
是否符合明示的产品状况。这些有残次的服装,在实质上已经不应属于合格产品。所以有
出厂检验合格标识的产品不一定就是合格产品。至于为何拥有出厂检验合格标签的产品不
合格,导致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有可能由于厂家质量检测环节存在疏忽,没有把稳出厂
这第一道关口,在产品确认合格后才发现残次;也有可能是产品在出厂后,经过包装、运
输、保管环节后造成了残次;等等。

23生产者可以把不合格的商品拿来出售吗?

今天在商场看到一些品牌的服装在降价销售,折扣都打得很低。问了销售人员,说
是因为有这些服装有残次,属于不合格产品,正在进行处理销售。厂家可以拿不合格产品
到商场销售吗?

不合格的产品若符合以下要求则可以出售:第一,产品存在的仅应是质量瑕疵,即
虽然在使用性能或产品质量上与包装、产品说明书中明示的质量情况不符,但不存在危及
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危险,仍具有使用价值。像这种沾染污渍、染色不均、剐蹭
破损的服装,并不存在安全隐患,仅仅影响了一定美观,但依旧可以使用,国家允许厂家
以处理品的形式降价出售。但是,如果是一批未通过安全标准检验,有泄漏及爆炸可能的
液化气罐,就不能以处理品的形式出售,而必须销毁以避免流入市场。第二,这种瑕疵必
须向消费者作出明确的说明。厂家如果要销售这种处理品,必须要说明哪里有瑕疵,以便
消费者自行判断是否购买。在说明瑕疵后,厂家也就不再承担相应的产品质量瑕疵担保责
任。实践中,有的商家避重就轻,只强调低价,却回避产品的质量问题,以“换季甩
卖”、“断码清仓”的方式蒙蔽消费者。以这种未明确告知瑕疵方式售出的处理品,即便商
家已与消费者约定“处理产品不负责退换”,一旦出现质量问题,消费者依旧有权要求厂家
承担责任。还有,即便是因为产品存在瑕疵而处理的产品,也不意味着厂家可以全部免
责,如果除去已说明的产品瑕疵以外,产品还存在未明示的瑕疵,生产者仍应对未明示部
分的产品瑕疵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以,并不是说不合格产品一定不能用于出售。关键是要判断产品的瑕疵的性质及
程度,是否足以影响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以及这种瑕疵是否向消费者进行了明确告
知。对于你说的这些服装,在购买前一定要详细询问特价处理的原因,让销售者指出具体
瑕疵。如果只是因为污渍、染色不均或破损等问题,你可以依照自己的需求进行选购。但
如果是因为使用染色剂超标、选用面料材质化学元素超标等危及人身健康的原因造成该批
服装未通过安全检验,这种销售行为就是违法的,建议你不要购买并向工商管理部门举
报。

24我可以购买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吗?
我是一家乡镇企业的负责人,想为企业购买一些消防器材,以保障生产安全。由于
资金有限,经过多方比对,1211型号的手持型灭火器明显比其他便宜。商家说是因为这
种灭火器是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但是不影响使用。这种产品可以购买吗?

所谓国家明令淘汰,是指国家行政机关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存在危害人体健康、污
染环境,技术明显落后、能耗过高、工艺已被更新等因素的产品,宣布不得再生产、销售
以及使用的一种行政行为。这些被淘汰的产品往往性能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过高,具有
较大的毒副作用,不利于环境保护,或危害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动植物安全。所
以,将新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产品生产,既是企业提高生产效能的一种权利,同时也是为社
会发展所承担的一项义务。

1211灭火剂(成分为二氟一氯一溴甲烷)以及简易式、手提式、推车式1211灭火
器都已因严重污染环境、技术落后而被国家明令淘汰。若生产者和销售者无视国家禁令,
继续生产、销售这种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应予没收,并可能被处以
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直至吊销营业执照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犯罪。作为消
费者,抵制此类被淘汰的产品不仅是对国家、公共利益负责,同时也是对企业及工人的人
身、财产安全负责。购买、使用这种被淘汰的灭火器,不仅质量无法保障,同时也有可能
因违法使用被相关机关处罚,或者因污染问题陷入对其他企业、农户的侵权责任中。所
以,请不要购买这种被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25“毒鼠强”现在在市场上还可以自由买卖吗?

“毒鼠强”,化学名称为四亚甲基二砜四胺,是一种无臭无味的剧毒物质,俗称
424、闻到死。虽然成本低廉,但它的毒性比氰化钾强100倍,对所有的温血动物都有杀
伤力,10斤就可以毒死100万成年人。而且,它可以引发连续性中毒,即被毒死的老鼠可
以毒死猫,被毒死的猫可以污染农作物,最终还有可能毒害到人类。所以,早在1991年
12月,农业部有关部门就明文规定禁用毒鼠强,1991年1月22日国家经贸委明令将毒鼠
强列为立即淘汰的产品而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所以现在市场上“毒鼠强”不能自由买
卖。

26什么是“三无”产品?

其实,“三无”产品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没有哪一部法律或法规明确规定了“三
无”产品的概念。但随着打假活动在社会中的深入以及相关执法人员口语化的宣讲,这种
比晦涩定义及专业术语更通俗易懂的称谓,使用频率不断提升,日益被公众所接受。
但“三无”产品的内涵始终是模糊的,有人说,“三无”产品是指没有生产日期、没有厂家
名称,没有质量合格证的产品。也有人说,“三无”产品是没有厂家名称,没有产地,没有
商标的产品。种种说法,无一定论。其实,“三无”和“三”字关联已经不大,凡是缺少法
律强制应具备要件的产品,都应属于“三无”产品。从《产品质量法》相关规定来看,产品
应当有中文厂名、中文厂址、电话、许可证号(需要办理生产许可证的产品)、产品标
志、生产日期、中文产品说明书、必要时的限定性或提示性说明等等。缺少任何一项,就
属于“三无”产品,应直接视为不合格产品,禁止销售。

27怀疑儿子学校附近的商贩出售“三无”产品,我该怎么办?

我儿子是一名在校小学生,在学校附近总有许多小商贩销售零食和玩具。有一段时
间我发现儿子总是购买一些廉价的袋装小食品,这些小食品名称都比较奇怪,我从来没有
在超市或商店里见过。还有一些塑料小玩具,气味很大,连包装都没有。我怀疑这些都
是“三无”产品,可能会损害儿童健康,就去学校附近询问那些商贩。他们都说自己的产品
是通过合法途径进货的,有厂家,有产品名称,还有生产日期,不算“三无”产品,我该如
何判断是否为“三无”产品?

“三无”产品离每个人的生活都很近,可以说是无处不在,随处可见。比如“三无”餐
盒,生产厂家为降低产品成本,往往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等矿物质,工业石
蜡以及废塑料,这些伪劣餐盒长期使用可引发多种疾病,严重者会导致胆结石及重金属中
毒。再如,不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QS)号码的小食品,不知道哪个厂家生产的圆珠
笔,不写明生产地址的卫生纸,没有产品名称的小布艺玩偶,这些“三无”产品充斥在我们
周围。和正规商品相比,“三无”产品的优势往往在于价格低廉且销售渠道灵活。但同样,
低廉的价格必然伴随着人为压低的生产成本与无从保障的产品质量。灵活的销售渠道也常
常意味着产品出现问题后,消费者无法找到可以承担责任的主体。“三无”产品造成的危
害,往往触目惊心:生产工程项目因使用来路不明的缆绳,造成的17死3重伤惨剧;被美
容机构注射“三无”肉毒素以致肌肉萎缩的数十名妙龄少女;被翻新垃圾牛仔裤腐蚀皮肤留
下永久烙印的时尚消费者,等等。

所以,请仔细检查这些产品的相关信息是否齐备,并注意一些细节;比如食品生产
许可证的格式,应当是QS××××××××××××,数字一共有12位,中间用空格隔开,分
别为地区代码、食品类别、许可证编号。所以若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码只有10位数字,必
然是虚假的。还有,如果厂址所在城市和所留电话区号不符,重庆的厂家、重庆的产地,
留的却都是北京(010)的电话,这种产品十有八九也靠不住。作为普通消费者,鉴别能
力往往有限,在不能作出判断的时候,可以将线索与具体情况向当地工商行政部门反映,
由其甄别处理。
28购买时已是二手产品,谁来对质量负责?

我在一家手机维修、销售店铺购买了一部二手手机,当时产品已经找不到包装盒,
也没有保修卡、购机发票等凭证。店铺的人口头承诺手机不会有质量问题,如果有问题他
们也可以免费维修。使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手机电池、排线、按键先后出现了问题,
店铺给免费进行了维修。后来,手机的主板坏了,无法修复。店铺说换主板要收取费用,
算下来比我买手机的钱还多。我认为店铺应承担包修的义务,不应收取费用,店铺却说他
们没有义务免费修理。那么,购买时已经是二手的产品,谁来对质量负责呢?

究竟由谁来承担二手产品的修理责任,需要区分不同的情况:

首先,产品经营者对售出的产品,往往依据“三包”规定或商家主动承诺,对消费者
承担一定期限内“包修、包换、包退”的责任。他们与消费者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买卖合同关
系,所以,需要填写商品保修卡或三包协议书。出现质量问题主张权益时,还要出示发
票,以证明这种买卖合同关系的存在。虽然该产品最终的修理责任最终往往是由空调生产
厂家的同一个售后服务部门承担的,但消费者这种“病急乱投医”的行为,必然会增加销售
者沟通、协调、处理维修事宜的成本,带来不必要的支出。所以,只要产品还在“三包”或
保修期内且票据齐全,无论是产品又经历了一次还是数次买卖,最初的销售者还是应当承
担责任。比如,张三购买一台彩电,保修期内卖给了李四,李四又卖给王五,当彩电发生
质量问题时,王五就可以拿着张三填写的保修卡和发票去找商家维修,商家不能因为不是
同一购买人而拒绝承担责任。

其次,如果是已经超出“三包”或保修期的产品,产品最初的经营者以及生产者就不
再对产品的修理承担责任。当然,这种不承担修理责任并不是说产品坏了就无处可修,只
是厂家不再负责免费维修与更换部件,而需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在二手市场中,很多产品
都已经超出了这种期限,所以包装、发票、保修卡就不再那么重要。但是,一些二手产品
销售者为了打动消费者,增加产品销量,往往会对消费者承诺一个“保修期”。尤其是在电
脑、手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领域,给出承诺的二手商家往往具备一定自行修理的能
力。对于这样的产品,发生质量问题后,消费者可以要求这些销售商负责产品修理。同
时,也要注意,实践中有一些商家与消费者玩文字游戏,偷换概念,只承诺提供修理服
务,却否认是免费维修。消费者应当在购买前咨询清楚,明确免费维修的期限以及免费维
修的程度是否包括无偿更换元部件,并尽量让销售者把这些承诺书面化。

针对你的具体情况,可以先确认下这部手机是否已经超出产品“三包”期,如果尚在
包修期内,可以去找最初卖出此手机的商家,或直接联系该品牌手机在当地的售后服务部
门,询问是否可以维修。即便已经超期,一些品牌产品的售后服务部门对超出保修期的产
品会提供“延长保修期”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缴纳一定费用,获得额外一至二年的免费维
修服务。同时,你可以继续要求二手产品的销售者承担修理责任,兑现其对你的承诺。

29被偷来的高压锅炸伤了,我该向谁去索赔?

我在当地一家超市偷了一口高压锅,用在我和家人共同经营的小餐馆中。一天,该
高压锅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炸,弹飞的锅盖击中我头部。虽经抢救治疗我最终
脱离了危险,但已经构成伤残。经过鉴定,这台高压锅的安全阀存在一定缺陷,气压过高
是造成爆炸的直接原因。一开始我联系超市,要求其赔偿时,超市说我不能证明购买了产
品,不属于消费者。后来我联系厂家,厂家在知道我偷高压锅的事情后,说既然高压锅是
我偷的,就等于产品没有进入市场流通,厂家没有义务赔偿。我知道偷东西是自己的错,
但我现在确实负担不起医疗费用。这种情况,我能向谁去索赔呢?

首先需要明确,盗窃行为是违法的,应受到治安管理处罚;同时视盗窃次数以及盗
窃物品的价值而定,盗窃者还有可能构成犯罪,会受到刑法制裁。你应当向超市赔礼道
歉,承认错误,并赔偿超市的损失,同时向当地公安机关说明情况,主动请求处理。但
是,你的这种错误,并不代表高压锅生产者可以免除其对产品的责任。具体而言:

消费者并不仅指产品的购买者,同样包括产品的使用者。而且,即便不是消费者,
只要是被产品侵害了人身、财产权益的人,都可以要求产品生产者承担侵权责任。你获取
该产品的途径虽然是错误的,但存在这种错误并不代表任何人可以剥夺你人身、财产安全
获得保障的权利。当然,因为商品是盗窃所得,你和超市没有买卖合同关系,所以不能要
求超市先行承担赔偿责任。但生产者不能因为你的盗窃行为,免除对产品质量安全的担保
责任。只要产品存在缺陷并因缺陷造成了他人损失,产品生产者就应当承担责任。

再有,关于生产者提到的“产品尚未进入流通领域,不应承担责任”的说法,《产品
质量法》中确实有此规定。但所谓的未进入流通领域,往往是指产品尚处于实验、测试、
生产过程中,尚未检验合格出厂。如果你是从生产厂家的实验室中偷走了正在做各种安全
测试的试验品,厂家当然是无须承担责任的,因为那本来就不是应当出现在市场中的产
品。但产品既然已经检测合格,进入超市销售流通。那么,无论是超市将其用作抽奖的奖
品还是购买其他产品的赠品,无论是由超市售出还是因疏忽而失窃,都属于产品已投入流
通,生产者不能以此为由免除赔偿责任。所以,你有权向高压锅的生产厂家索赔。

30超出保修期的产品致人损害,生产者应当承担责任吗?
保修义务和产品责任是两回事。前者对应的是产品质量没有瑕疵,符合合同约定标
准,而后者担保的则是产品安全没有缺陷,不会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产品缺陷造成他
人损害的请求权,除非产品标明了明确的安全使用期,否则《产品质量法》规定要满十年
受害人才会丧失请求权。仍以高压锅举例,一般来说厂家给出的承诺是三个月内无条件退
货,六个月内可以更换,一年内免费维修。按照这样的承诺,超过一年后,高压锅若发生
质量问题,消费者不能再要求免费维修。但若是高压锅爆炸伤了人,只要在十年内,消费
者都可以要求厂家赔偿。除非,厂家在高压锅或其产品包装、产品说明书上,明确写着类
似“本锅只可安全使用三年,到期请停止使用”这样的话,消费者才只能在三年内提出赔偿
请求。但实践中,我从没有见过哪个厂家生产的高压锅上有这样的标语,相反,注明的往
往是类似“二十年超长质保”、“安全使用三十年”这样的信息。那么,生产厂家就应当为
发生在二十年、三十年内的产品安全问题负责。

31什么是产品缺陷?

产品缺陷是指产品的一种不安全性,即产品的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
险。理解此定义的关键词不是“危险”,而是“不合理”。因为大多数的产品如电钻、电
锯、车床、刀具、香烟都可能危害人身、财产安全,它们本身的存在,就代表着一定的危
险。但是,这种风险不能超出社会公众合理的预知范围,不能是产品本身性质以外的其他
风险。简单来讲,就是不能让产品使用者对这种危险没有思想准备,弄个措手不及。举个
极端的例子:用菜刀切菜,一般人能够预见的风险是刀刃锋利可能伤手,但谁也不可能事
先料想到菜刀会像在科幻电影中一样爆炸、自燃,这就是不合理的风险。但是,若对每一
类产品存在的危险是否合理,都需要做具体的情理判断分析,难免会加大有关部门的工作
量。而且判断是否合理见仁见智,没有统一的认定标准必然会给社会公众带来困惑。所
以,国家进一步明确:当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的,产品缺陷是指不符合该标准。这样一来,对于许多产品是否存在缺陷,就有了明确的
判定依据。而对于没有国家、行业标准的产品,则要依照不同的情形,具体分析其是否存
在缺陷。

32产品产生不合理危险的原因是什么?

具体来讲,产品产生不合理的危险,主要是由以下三种原因造成:

第一,产品设计存在缺陷。设计缺陷,是一种标准化的缺陷、根基上的错误,它是
指生产前已经预定好的制造方式、方法本身是错的,不管如何规范生产环节,造出的产品
也一定是错的。比如,几年前曾出现过一款以“吃的明白,看个清楚”为噱头的玻璃材质火
锅,由于其选用的玻璃材料本身就不能承受高温,所以频频发生炸裂事故。这就属于材料
选用上的设计缺陷。

第二,产品制造存在缺陷。制造缺陷,是指产品本不应具备危险,但由于加工、制
作、装配等制造环节的原因,给产品造成了危险。实践中很多缺陷产品正是这样,产品设
计本身没有问题,也通过了国家安全标准检测。但是厂家产品质量监测不负责任,导致不
合格产品流入了市场,从而危害他人人身财产安全。

第三,产品告知存在缺陷。告知缺陷,也叫指示缺陷、说明缺陷,是指产品本身设
计的没有问题,生产的工艺也合格过硬,但是厂家没有说明正确的使用方式,没有提醒可
能发生的危险,也要视做产品存在缺陷。但是,这种危险提示义务也应存在一个合理的限
度,并不会要求厂家把产品可能导致的所有危险,包括最极端化的特例都详尽告知。比
如,生产者应当提示使用者不要用手去清洗豆浆机的刀片,却无须提示使用者豆浆机不可
放入火中烧烤加热;生产者应当提示使用者使用折叠梯时注意放置平稳并扣好安全锁,标
明梯子的最大承重量,却无须提示使用者梯子不可食用。许多危险起诉本可以避免,厂家
需要做的,绝不仅仅是闷头做好产品,同时也应意识到不能以设计者、生产者或者专业人
士的思维推断使用者一定了解产品特性或具备相应的知识。比如,煤气热水器一定要装在
浴室外空气流通的地方,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也许都已为常识,但如果厂家不做这种安装
提示说明,还是有可能给少数使用者带来不必要的危险。

33厂家可以说把我打伤的吊扇没有产品缺陷而拒绝赔偿吗?

我在收拾房间的过程中,站在家里的桌子上找一些东西,没有注意到头上旋转的吊
扇,被扇叶打伤头部不说,整个人摔在地上造成小臂骨折,肩胛骨裂。听说如果产品造成
消费者人身损害,生产厂家是需要赔偿的。但我和生产厂家联系后,厂家拒绝赔偿,说产
品不存在缺陷,受伤是我个人原因造成的。可是我觉得该吊扇没有设置防护罩,厂家也没
有明确提醒使用者在登高时应注意头部安全,这些都应算作产品缺陷。请问厂家可以拒绝
我的赔偿要求吗?

首先明确一点,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及《侵权责任法》的有关规定,产品生产
者仅仅对缺陷产品,而非所有产品造成的他人人身、财产损害承担责任。毕竟,人类生
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内,都大量使用着各类产品。如果每发生一次交通事故,汽车生产厂
家就要拿出一笔赔偿,每发生一次持刀斗殴,菜刀生产厂家就应承担一笔医疗费,显然是
不合理的。产品生产者承担责任的关键在于:第一,产品存在缺陷;第二,这种缺陷造成
了他人人身、财产的损失。也就是说,产品缺陷与损失之间必须要存在一定的联系。比
如,一种厨房用绞肉机,因设计存在缺陷可能发生漏电危险。如果使用者在正常使用过程
中被电伤,生产者当然要承担责任。因为此时的产品缺陷和使用者的损失存在着联系。但
如果是使用者未按安全提示,不关闭电源就把手伸入机器内摘取异物而被割伤,其人身损
失与产品存在的缺陷就没有联系。此时生产者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就有待商榷了。

其次具体到你的问题。就电风扇而言,不同种类产品的危险合理性标准是不同的。
台式电风扇往往摆放在使用者或其他人可以轻易触碰到的位置,如果不加装防护罩,就是
明显地不顾及使用者人身安全,属于不合理的危险。而吊扇一般都设置在人不能轻易靠近
的高处,叶片不加防护罩对人造成危险的小概率可能性就成了一种合理风险。至于吊扇生
产者告知危险的义务,只要达到提示使用者旋转的叶片可能伤人的程度,就应属于履行了
告知义务。而并不一定要告知得具体到“消费者不能使用登高器具将头探入风扇叶片覆盖
范围内”或“消费者在安装本产品的房间内攀爬桌椅前应先关闭电源”这样的程度。所以,
你的人身损害,更多的是由于不当使用产品及未尽常识性安全注意义务造成的,生产厂家
有权拒绝赔偿。

34我国关于产品质量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我国规范产品质量的规定有《合同法》、《侵权责任法》、《民事诉讼法》、《产
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若
干规定》、《食品安全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

35和商家协商解决问题前,只学习一下《产品质量法》就够了吗?

为装修房子,我在建材市场购买了一些壁纸胶。因为胶水存在质量问题,我的壁纸
全被毁了。我想先试着和商家协商解决纠纷,但又怕不懂法律交涉起来吃亏。请问我是不
是只需要学习《产品质量法》就够了?

在罗列一些具体的法律法规之前,我希望你能先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法律法规仅
仅是法律重要的形式载体,而绝不是法律的全部。比学习法律法规更重要的,是掌握融会
在文字间的法学原理,培养法律精神。

具体到你的问题,由于你和商家之间存在买卖合同关系,而且质量有瑕疵的产品同
时又侵害了你其他财产权益,建议你简单了解下《合同法》及《侵权责任法》相关知识。
同时,最好学习一下《民事诉讼法》有关证据的章节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
定》,以培养证据意识,为协商不成后的其他维权方式做准备。此外,《产品质量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若干规定》也是你需要了解的
内容。最后,建议你在学习完这些法律法规,对双方权利义务有所判断,形成初步意见
后,最好还是向专业人士进行相应的咨询,以免有误读或遗漏,损害自身合法权益。

第二章食品安全特殊规定

36什么是食品安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食品安全是指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
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具体要求是:食品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
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
毒、有害物质,也不存在可能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其他隐患。

我国于2009年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对食品安全保障及监管制度进一步加以完
善。

37宠物食品是否属于《食品安全法》中的食品?

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是指专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预包装食品及散装食品,以
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同样,食品安全法一并规范调整的还有食品原料、
半成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生产场地等事项。其共通内涵在于直接涉及人类作为食用者的安
全和健康。因此,虽然宠物食品虽含有“食品”二字,却不是我国食品安全立法用以规范调
整的食品。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宠物食品并不受食品安全法的调整,但其作为普通产品,同样
要符合一定的国家及行业标准,具备基本的安全性,并能满足其包装上明示的营养配料、
重量、生产日期等信息。否则,消费者可以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产品质量
法》的相关规定追究生产者及销售者的责任。同样,若因宠物食品质量问题导致宠物受到
伤害或者死亡,消费者作为宠物的所有者可以按照《侵权责任法》要求赔偿损失。

38注明食用不影响健康的橡皮泥属于食品吗?

陈女士为其7岁的女儿购买了一桶橡皮泥,橡皮泥的包装上明确注明了“儿童放心使
用,误食不影响健康”。但是,橡皮泥的生产厂家好像并不具备生产食品的资质。因此,
陈女士想知道这种橡皮泥是否属于食品,生产厂家是否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食品”和“可食用的物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逻辑关系上,生产出来供人享用的
食品当然属于可食用的物质。但在生产目的上,前者比后者多了一层“专供食用”的含义。
我国食品安全相关立法的目的是规范食品市场,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从而保护公众身体健
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法律调整的食品应当是以食用作为最终目的的产品。

与这种食用不影响健康的橡皮泥相类似的,还有许多生活用品,比如牙膏、化妆
品、宠物食品,为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同时增加产品市场竞争力,生产者通过选择原
料、提升工艺、强化管理等方式将产品“可食用”、“零风险”化。这种行为值得借鉴和推
崇,但是,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目的都不是食用,其可食用性只是用于避免误食的风险,
因此不能将其视作食品。在判断此类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时,应当遵照相关的国家、行
业标准以及相关领域的立法,并结合产品生产者作出的明确承诺,而不能适用《食品安全
法》。

39军队、铁路专供食品是否受《食品安全法》调整?

在司法实践中,有个别商家利用消费者对于“专供”二字的错误理解,假借军队、铁
路及其他政府部门名义,生产、销售标识信息不明的食品。这些“特供”食品往往没有明确
的生产厂家、产地、原料、添加剂使用情况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有的甚至没有商标而仅
写“专供”二字,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关于预包装食品的标签规定,对广大消费者权益
造成了损害。

其实,《食品安全法》第102条已经明确规定,铁路运营中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由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制定,军队专用食品和自供
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照《食品安全法》制定。虽然在监管职能及
管理依据上,军队、铁路专供食品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但其也应符合《食品安全法》的基
本性规定,符合最起码的包装、标识要求。

而且,为了避免这种食品的特殊性被食品生产者冒用、滥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
局于2008年已经作出明确规定,广告中一旦出现“某某国家机关专供”或“专供某某国家
机关”之类的字样,就属于违反了《广告法》关于不得以国家机关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名
义发布广告的规定,应当从重处罚。

40私自屠宰生猪会违法吗?

我在镇里开了一家肉铺经营熟食,想将自家养的猪屠宰使用。请问我一定要将猪送
到屠宰场吗?可不可以自己杀?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生猪屠宰也属于食品安全相关问题,需要受法
律调整。所以,屠宰生猪的场所、工具、用水、人员等都要符合相关的卫生健康标准。否
则,很有可能在屠宰的过程中污染猪肉,从而影响消费者健康。而且,我国已出台《生猪
屠宰条例》,明确规定我国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所有的屠宰场都必须经过政府相关部
门审批才能设立,所有进行生猪屠宰的人员也都必须符合相应的食品职业安全标准。除农
村地区个人自宰自食以外。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从事生猪屠宰活动。而你屠
宰生猪并非用于个人食用,而是用于食品生产经营,就不能适用此规定。若你擅自屠宰生
猪,商务主管部门有权没收生猪、生猪产品、屠宰工具盒设备以及违法所得,并对你处以
货值金额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41加工消毒餐具会涉及食品安全问题吗?

我经营一家小型消毒餐具加工厂,向周边一些餐饮企业配送消毒餐具。我所有的证
照、手续都是齐全的,也通过了工商局、卫生局的检查。2012年3月,当地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的执法人员突然进入我的加工厂,要抽取样品进行检验,并要求我提供企业账簿以
及餐具销售记录。可我只是加工并配送消毒餐具,并没有直接经营食品,为什么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要对我进行检查?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2条的规定,并不仅仅是直接从事食品生产及经营的行业才涉
及食品安全问题,以下活动都应当遵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1)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2)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3)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的
生产经营;(4)食品生产者经营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5)对食品、食品
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6)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
用农产品安全有关信息等。

所以,具体到你的经营,消毒餐具应当属于食品的容器,其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标准
和食品卫生安全状况直接相关。而且,由于消毒餐具使用了消毒剂或其他消毒方法,这些
餐具是否有毒性残余,更是直接关系着使用该餐具就餐的消费者人身安全与健康。所以,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有权检查你的生产经营场所,抽样检验你加工的餐具,也有权查
阅、复制你企业有关合同、票据、账簿及其他有关资料。若你的生产达不到相应标准或存
在违法行为,该部门同样有权查封扣押你的生产设备、原料以及不符合标准的产品,有权
查封你的经营场地。

42小餐馆可以将餐具套塑料袋使用吗?
小李家附近的小餐馆在售卖早餐时将所有的餐具都套上了塑料袋使用,当消费者用
完餐后,服务员只需换上新塑料袋继续使用,就可以省去洗刷餐具都程序。小李想知道餐
馆这样做卫生么?法律是否允许?

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套在餐具上盛装食物的现象,目前在一些商场、超市和集贸市场
非常普遍。有的消费者会觉得套上塑料袋更加干净放心,但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卫生
局颁布的《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料卫生管理办法》规定,用于食品包装的塑料制品不得使
用回收塑料。但是,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塑料袋大多是由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制成的
再生塑料制品。这种再生塑料袋的原料来源复杂,经粉碎后往往还需要需加入抗老化、着
色剂等多种化学物质,常因消毒不彻底而含有病菌。此外,超薄塑料袋(厚度在0.025毫
米以下)也是禁止盛装食品的。可见,给餐具套上塑料袋使用并不卫生。

当前《食品安全法》中并没有对此类行为进行明确的禁止,而只是对于食品生产经
营中餐具的卫生标准提出了要求,即“餐具、饮具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
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洁”。同时,也有一些城市,如西宁,
自行制定了有关餐具卫生监督管理的条例,命令禁止用套塑料袋的餐具承装直接入口食
品。所以,食品生产者能否这样使用塑料袋,也要看其所在城市的相关规定。即便允许,
食品经营者也应选购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用食品袋,并认真审查期质量,从而保护消费
者身体健康。同时,如果消费者提出要求不想使用此种餐具,食品经营者也应予以配合。

43什么是食品安全标准?

食品安全标准是指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对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各种
要素以及各关键环节所规定的统一技术要求。和其他产品标准类似,食品安全标准也分为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这几种食品安全标准间的关系为:不存在
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不存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
企业应制定企业标准,以指导生产;同时,国家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行业、地方标准
的企业标准,以更好地实现食品安全。

44食品安全标准和其他产品标准相比,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我已经学习了关于产品标准的一些知识,也了解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与企业标准
之间的关系。和其他产品标准相比,食品安全标准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食品安全标准与其他产品标准相比的区别,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和其他产品不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存在“推荐性标准”(GB/T),所制
定的均为强制性标准(GB),企业必须遵照执行,而不能自行选择是否适用。也就是
说,如果有某发电机生产企业在产品说明中写着“企业严格规范生产,主动适用国家
GB/T标准”,有可能真有此事。但若某食品生产企业也作出类似的宣传介绍,一定是子
虚乌有,没准其生产出的食品也会有相应问题。

第二,和其他产品相比,食品安全标准涵盖的内容更加具体,包括:食品相关产品
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
的限量规定;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专供婴幼儿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
求;对与食品安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
求;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
准的内容。

第三,和其他产品相比,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主体及程序更加明确。根据《食品安
全法》中的相关规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由国务
院标准化行政部门负责提供国家标准编号。这种规定改变了以往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及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联合发布、公布国家标准的方式,提高了食品安全标准发布效率,同
时也明确了责任主体。国务院标准化行政部门继续提供编号,则有效地实现了标准间的衔
接。同时,在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程序中,加入了审查机制,即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
审查通过制度。这种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
的代表组成,他们结合各领域专业知识并充分听取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意见后,对制
定出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审查通过,未通过则不能发布。

45与食品安全标准相悖的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最近,总是从电视上看到各种有毒有害食品生产场所及生产过程的曝光。非常有意
思的是:有的厂家竟能拿出与食品安全标准相悖的相关文件,以证明其生产工艺的合法。
这些文件有法律效力吗?

你所提到的食品生产者以其他有法律效力的文件证明“清白”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据
统计,我国已发布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近2000项,
各种行业标准近3000项。这些之前制定的大量规范性文件,曾对食品安全管理起着不可
替代的作用,但碍于当时科技发展水平及立法技术的不足,这些规范性文件往往存在冲
突,形成一种互相“打架”的混乱局面。这种混乱,是国家各个领域立法发展必经的一个过
程,但不会永远存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将对这些标准进行整合,消除冲突与重复,最
终统一公布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作为食品领域唯一的食品强制性标准。完成此项工作,
尚需一定的时间。

46什么是食品安全评估?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指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和物理性危害对人体
健康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所进行的科学评估,通常包括危险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
估、风险特征描述等内容,涵盖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和消费各个环节。这
种安全风险评估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挑选医学、农药、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后依法进行。是否对某类食品进行评估,可以根据相关部门
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制对危险的发现,也可以根据社会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

可见,这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一种对食品安全的事前防范,有利于推进我国食品
安全管理的方式由事后监管向风险防控转变。同时,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标准,也是为了实
现这种事前防范。食品安全标准的逻辑在于:国家先发现并总结可以生产出安全食品的方
式,将其量化为一种标准,再要求企业遵照此标准进行生产,这样生产出的食品就应当是
安全的,从而避免食品安全问题。但是,食品安全标准不可能是一劳永逸,也不可能是一
蹴而就的。即便国家汇总了某食品生产领域内全部的科技,召集所有知名的专家,也不可
能突破认知领域的局限性与过程性。今天符合安全标准的生产方式,也许会在若干年后证
明为不安全、不合理。今天可以放心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许随着鉴定检验设备的更新,
会检测出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毒害物质。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就应当就具体食品安全问题进
行专业的评估,而不是继续以是否符合既有的安全标准作为单一依据。可见,食品安全标
准是静态的、机械的,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动态的、机动的。若通过评估发现某类食品
安全问题具有一定范围普适性,国家也会随之修正或重新制作食品安全标准。但在出台新
的标准前,也不能放任这些已经发现安全问题的食品继续生产、流通,国务院质量监督、
工商行政管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这三个主要监管部门应当依据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
施,例如,要求生产者召回销毁、停止生产,责令销售者强制食品下架停止销售,发布风
险警示提醒消费者停止食用。

47为什么严格按照安全标准生产的食品不能通过安全风险评估?

我公司是一家在当地较为知名的乳制品加工生产企业,生产液态奶、酸奶、冰激
凌、奶酪等多种乳制品。由于深知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我公司始终严格遵照各类食品安全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生产,并重金购置了相关检测设备,严格落实出厂检验制度,在
市场上一向享有不错的口碑。但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出具的食品安全风
险评估报告中,我公司生产的某一项乳制品被列为不安全食品,相关部门据此责令我公司
停止生产该食品,并负责召回销毁。许多经销商和消费者都开始对我公司食品的品质产生
了怀疑。这种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严格按照安全标准生产的食品不
能通过此风险评估?

作为一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你们能严格遵照各项安全标准进行生产,并不断强化
企业内部食品质量监管,对社会公众的健康负责,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同时,这种对食品
安全与品质的坚持,一定会成为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保障,从长远角度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收
益。结合之前论述,食品安全标准往往是带有滞后性的,在新的标准出台前,国家通过食
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方式,会对食品市场进行动态的调节。所以,并不是严格按照安全标准
生产的食品就一定是安全的。

你公司作为食品生产者,应当理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食品安全标准存在差异的可
能性,积极落实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以保障消费者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这不仅是一项
不能逃避的法律义务,更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当承担的社会使命。近年来,频发的食品安全
问题造成社会公众一定程度上的谈“食”色变,在这种过度的惶恐中,公众很有可能意识不
到新旧安全标准衔接转化的必然性,而会把这种尚未造成实际损害,甚至带有一定合理性
的食品安全风险完全归咎于食品生产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排斥甚至抵制该企业的产品。你
公司的品牌形象,或许也会因此受到一定影响,但相信随着食品安全监管力度的不断提
升,社会公众对此类事件认知的理性和全面性也会不断加强。请继续坚持,做一家有责
任、有担当、有良心的食品生产企业。

48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还需要特殊的许可吗?

家乡盛产山楂,毕业后我成立了一家小商贸公司,购置了一些封塑及喷印设备,从
一些小型食品作坊收购他们制作的山楂片、山楂糕、山楂卷等成品,称重后密封包装,再
喷印上我公司的相关信息,分销给各地。这样既解决了当地农副产品销售难题,也获得了
一定的个人利润。但是,有一天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工商管理部门根据群众举报到我公司
了解了一些情况,以我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为由,将我加工包装好的食品、收购来
的原料还有那些设备统统没收,还要求我交出这段时间经营所得的利润并交纳一笔罚款。
我觉得自己非常冤枉,我只不过是将小商贩自产自销的产品汇总到一起,包装后以更广的
渠道进行销售,对谁都没有坏处。而且,我的公司是依法成立的,有工商局颁发的营业执
照,怎么就成了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经营呢?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正是考虑到食品与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直接关系,我
国对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的经营者设立了行政许可制度,只有经依法审查
达到相应标准的经营者,才可以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相关活动。这是一种硬性的程序性要
求,不论企业生产、销售的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只要没有获得这种行政许可,就属于
违反法律强制规定,应当受到相应处罚。具体来说:

对于食品生产经营,国家一共设立了三种行政许可。这三种行政许可分别为食品生
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及餐饮服务许可。三种许可原则上各司其职,负责规范、管理食品
生产经营领域中的不同活动,有明确的分工。所谓食品生产,强调的是食品从无到有的创
造过程,以及将食品从初级原料变成半成品、成品的人类有目的性活动。所以,不论是自
行种植、养殖,还是向第三方收购购买,只要实施了制作、加工行为,让一种食物以商业
化、产品化的形态诞生,就是食品生产。例如,某公司向山民收购一种野生的蘑菇,脱水
风干后真空包装用于销售,同样属于食品生产。公司不能说蘑菇不是自己种的,就将责任
推给大自然或采集蘑菇的山民。

食品流通,强调的则是食品的经营、销售关系,是食品从生产领域到交换领域的转
移过程。它和食品生产是两个独立的阶段,但实际也是生产行为商业初衷的递延,若不是
为了进入流通领域,也不会有大宗的批量生产。同样以野生蘑菇为例,若企业只是为了囤
积保存等待商机而进行了简单加工,则不是我们所说的生产。即便是为了商业目的而生
产,在该食品以批发或零售的形式走出生产厂家进入市场销售之前,都没有进入到食品流
通环节。

而餐饮服务许可,强调的则是一种终端性的食品销售及相关服务,直接对应着销售
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商业交换关系,且在食品本身之外,还常常伴随着使用一定消费场地及
设施。该许可一般按经营者的业态和规模实施分类管理,可分为餐馆、快餐店、小吃店、
饮品店、甜品站、食堂等。

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我认为相关部门的处理并无不当。你以公司形式进行生产经
营,不仅对食品进行了真空包装,命名推广,更是将食品发往全国各地销售,其行为已远
远超出了传统家庭作坊式生产销售的行为尺度,不能再视为食品小作坊。你公司未取得食
品生产许可证,即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及销售行为,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应当受到处
罚。也许你公司对促进家乡经济发展,便利乡邻销售农产品确实起到了一定贡献,但这并
不能改变公司行为违法的事实。希望你从中吸取教训,意识到错误后尽快改正,取得相应
行政许可后再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49如何理解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三种行政许可的关系?
虽然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及餐饮服务三种许对应着食品经营领域内三种不同的行
为,但这三种行为的界限并不是泾渭分明,而常常有所重合、交叉。这就会导致这三种行
政许可之间存在一定重叠、竞合关系。

比如说,生产企业制作出一批巧克力,但不知如何去开发市场,也没有相关的销售
团队,只能全部批发给有资质、有经验的经销商,由其去负责销售。但是,这种批发行为
同样也是一种食品流通,企业是不是需要申请两类行政许可?还有,从事餐饮服务的餐
馆,煎炒烹炸将食品原材料变成了美味佳肴,这当然也是一种食品生产行为。如果该餐馆
再开设一个外卖窗口,也就从事了食品流通。这样一来,餐馆是否需要办理三种行政许可
呢?

为了避免这些竞合关系给食品生产经营者及市场监管者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国家进
一步明确规定: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
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
作加工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这样,就很好地解决了三种行政许可
之间存在的竞合关系。

50国家对于农民从事食品生产、流通有特殊照顾吗?

在农村,农民个人自产自销食用农产品是非常普遍的事情。这种生产经营分散在各
乡各户,地域分布广泛,从事人员众多。自家吃不完的鸡蛋、粮食、水果都可以在附近的
集市上出售,而且,其中往往也会伴随着一些简单的加工行为,如腌制、风干、卤制、酿
造。如果对这些食品生产流通行为也严格要求办理相应的行政许可,以现有的行政管理资
源来看是难以实现的。而且,这种生产不是批量性的,销售的总量往往也很小,若对这些
零星的食品生产销售设置行政许可,农民也将承担非常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农民的这种
个人的销售行为开放性有限,食品往往在相对固定的领域流通,自发的市场监管可以有效
地规范其经营行为。

因此,国家在设立食品相关行政许可制度时,对农民有一定的放宽性照顾。相关立
法中明确规定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食品流通的许可。但需要强
调的是,这种放宽性规定是存在明确的界限,既要求农民个人自产,也要求必须是食用农
产品。如果是大宗收购其他人的农产品,购置设备加工生产罐头再进行销售,当然还是要
获得相关行政许可,而不能以农民身份作为掩护。

51食品小作坊必须要获得食品相关行政许可吗?
食品小作坊,一般是指固定从业人员较少,生产条件简单,在固定生产场所内从事
传统、低风险食品加工的没有取得食品相关许可证的生产单位或个人,有些省市地区给出
的定义则将主体局限为从事上述行为的个体工商户。而食品摊贩,则包括流通类食品摊贩
和餐饮类食品摊贩两类,前者是指无固定店铺,在批准的地点和规定的时间内销售预包装
食品或者散装食品的经营者;后者则是指无固定店铺,在批准的地点和规定的时间内以烹
饪等方式现做现卖直接入口食品,提供餐饮服务的经营者。

在国家制定食品安全法的过程中,曾经考虑过以立法的形式严格管理,直接禁止所
有无证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行为。但后来经过慎重考虑,意识到我国目前并不具备实施此
种禁令的具体国情,才没有彻底禁止这些食品小作坊和摊贩的存在,而是鼓励小作坊其提
高生产条件,规范生产行为,鼓励食品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继
续发挥便利社会公众生活作用的同时,保持城市美观整洁,降低监管难度,让消费者更加
放心。所以,在食品相关行政许可问题上,国家对小作坊和摊贩并未作“一刀切”式的处
理,而是强调指引及规范管理。也就是说,未获得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行政许
可的小作坊、摊贩在现阶段还是可以合法存在的,但随着食品安全规范管理工作的进一步
发展,相信这种“无证”作坊、摊贩会越来越少,最终会退出食品市场的历史舞台。

52什么是良好生产规范认证?

良好生产规范,又称“优良制造标准”,英文简称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这是一种特别注重在生产过程中对产品质量与卫生安全实施的自主性管理制
度。它包括一套适用于食品、制药等行业的标准,要求企业从原料、人员、设备设施、生
产过程、包装运输、质量控制等方面按国家有关法规达到卫生质量要求。这些标准形成了
一套可操作的作业规范,从而可以帮助企业改善卫生环境,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
题。与之相类似的还有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体系。该体系是生产、加工食品的一种安全
控制手段,通过对原料、关键生产工序及影响产品安全的人为因素进行分析,来确定加工
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从而建立完善监控程序和标准,采取规范的纠正措施。由于良好生产
规范以及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相较于传统的认证方法更加科学有效,因此,《食品
安全法》中明确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通过上述两项体系认证。值得说明的是,这两项认
证对于企业而言,并不是一旦获准就一劳永逸的。法律同时规定认证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
踪调查,若发现有企业已不再符合认证要求,则会予以撤销,并及时向质量监督、工商行
政管理等相关部门通报。

53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环境有哪些具体要求?
我是某市工商行政管理学院的一名在校本科生,在一次学院组织的调研中,我发现
当地一些食品加工厂的内部环境非常脏乱。比如,一家豆制品加工厂中的工人不仅不佩戴
手套,甚至还边抽烟边加工豆腐。许多待包装的食品杂乱的摆放在地上,装豆腐的木架旁
边也堆满了杂物和垃圾……我委婉地向该加工厂负责人提出了有关食品安全的质疑,他
听后非常不高兴,向我强调加工厂已取得营业执照和食品生产许可证,所生产的豆制食品
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让我不要胡乱猜忌。可是,该厂的生产环境确实让人不放心,
难道只要生产出的食品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环境就不再要
求了吗?

食品加工厂负责人的观点是错误的。营业执照是企业进入我国市场开展经营行为的
一种资格性认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从申请者资本、场地、人员等方面进行审查后,对符
合条件的就颁发执照,使其获得相应的市场主体资格。这就好像给初生的孩子申报户口,
是一种程序性的事项。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本质是一种国家强制行政许可,由监督部门对
申请者的加工环境、加工工具以及人员的健康等诸多因素进行评估后,符合一定标准的,
才颁发许可证。如果企业连通过这种许可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也就等于没有做好进入食
品生产经营领域的准备,即便是已经领取营业执照,也还是不能从事食品行业生产。而生
产出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是法律对食品生产者最底线的要求,是对社会公众身
体健康最基本的保障。所以,食品达到国家安全标准,并不值得骄傲,未达到标准,则坚
决不能进入市场流通。除生产出的食品必须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我国《食品安全法》第
27条还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必须同时符合的11项具体要求:

(1)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
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
离;(2)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的
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理
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3)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
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4)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直
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5)餐具、饮具和
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
洁;(6)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
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
同运输;(7)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8)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
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9)
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0)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
体安全、无害;(11)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54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生产环境的具体要求应如何适用?

某啤酒生产企业为降低产品成本,从厂房附近的天然湖中直接抽取湖水,简单过滤
后直接用于生产。在一次质监部门的检查活动中,有关部门发现这种湖水不符合生活饮用
水的标准,水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病原微生物及致病菌,一些有毒成分含量也有些偏高。在
对企业作出通报批评和责令改正后,企业以啤酒成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为理由,认为
该部门执法不当。鉴定机构检测后证实,原本不达标的水经过一系列生产工序后,会得到
一定的净化,最终生产出的啤酒确实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但即便如此,该企业的行为
依然违反了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处罚。这是因为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是企业生产啤酒时必须
遵循的标准,同时也是最低的标准。为了进一步保护社会公众安全,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
企业的生产条件、储存环境、运输方式、人员管理都提出了更为细致的要求,以降低不特
定因素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概率。

所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应当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的经营行为,按照法律规定的标
准整顿生产经营环境,完善安全卫生监管制度,强化员工责任意识,以避免产生食品安全
问题。

55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因摄食而进入人体的生物性病原体等有毒有害物质导致的疾病,一
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
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俗话说,病从口入。这种疾病发病率久居各类
疾病总发病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而且,这种疾病由于通过食物传
播,常常带有暴发性、散发性、地区性等特点,对人身健康危害极大。若达到食品安全事
故相关的伤亡标准,食源性疾病也应按照其规定进行处理。

56为什么检查机关要求企业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我经营一家餐饮企业多年,营业执照及餐饮服务许可证齐全,通过了各项食品安全
及卫生检查,在当地有良好的信誉及口碑。有一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上门检
查,要求我出示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可是,我们的食品都很安全,从来没有发生过事
故,也就没有这方面的处理记录。同时,看一些新闻报道,食品安全事故不都是政府负责
处置的吗,为什么要求企业出示方案?会不会是执法人员在故意刁难呢?
所谓食品安全事故,是指突然发生的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具有
潜在严重危害的事故,包括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物污染等。按照危害程度,食品安
全事故分为一般(Ⅳ)、较大(Ⅲ)、重大(Ⅱ)和特别重大(Ⅰ)四级。其程度由一次伤
害不足50人直至伤害超过200人或造成5人以上死亡,非常严重。一旦处置不当,极易危
及社会不特定多数公众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社会恐慌。

所以,为了建立健全应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救助体系和运行机制,规范和指导应急处
理工作,强化救援及稳控能动性,县级以上的各级政府直至国务院都会就食品安全事故的
处理方法预先制定相应的方案,简称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同时,为缩短对事故的反应
时间,我国制定了以事故发生单位、初次接受病人治疗的医疗单位、有监督管理职权的各
相关部门为起点,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进行报告的制度,要求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隐
瞒、谎报、缓报,也不得毁灭有关证据。明确了具体的负责单位,就杜绝了各部门推诿责
任,提高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于重大以上级别的食品安全事故,国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
和卫生行政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两个小
时内就要报告至省级人民政府,也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作为发生事故的企业,当然应当及时将详细情况上报,并积极配合处理。比如,立
即停止销售食品,提供完整样品配合检验分析,查阅销售信息及时制止消费者食用。但
是,个人的力量终归有限,处置食品安全事故确实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牵头落实。我国《食
品安全法》第72条对此也有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
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
调查处理,并立即采取防止或减轻危害的措施,比如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积极组织救治;
封存问题食品及原料并进行检验,及时销毁或召回食品;封存被污染的加工工具,进行清
洗消毒;及时向社会发布信息,对危害的程度、范围及处置进行解释说明。

为有效地防止、应对食品安全事故,法律对企业也设置了类似政府制定食品安全事
故应急预案的义务,即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企业各项食品安全防范措施
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所以,执法人员要求你公司提供食品安全事故
处置方案并不是存心刁难,若你公司没有这方面的准备则应当尽快完善。从未发生过食品
安全事故,并不意味着不需要进行相应未雨绸缪的准备,这和从未发生过火灾的大楼同样
要配备消防设施是一个道理。建议你单位从企业自身情况及生产食品、提供餐饮服务的特
点着手,有针对性的预估风险,从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发生事故后的汇报制度、控制问题
食品扩散的方式、及时通知消费者的方法、组建事故发生后的应对团队明确各行为分工负
责人等角度,制定一份详尽的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57为什么食品中会含有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改善食品品质、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
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物质或人工合成物质,其主要分类有抗氧化剂、着色剂、护色剂、
酶制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等。当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的食品中都使用了不同的添加
剂,这不仅增加了食品种类和数量,丰富了我国食品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食物
感染微生物的风险,并延长了食物的保质期限从而避免浪费。如果不使用添加剂,不仅食
品的外观和口感会下降,很多食品根本无法生产及保存。

58有毒的添加剂一定不能使用吗?

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最理想的材料当然是那种有益于人体健康,食用起来多多益
善的物质。但现实和理想总是存在差距,有些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添加剂往往
都具备一定的毒性,人类食用后会损害身体机能,需要严格控制添加量,将该毒性控制在
人体可以接受和排出的范围内。所以,大家也不必谈“毒”色变,一听说化学类食品添加剂
有毒,就彻底排斥此种物质的使用。要知道,自然界中的很多蔬菜、水果、药材也都具备
一定的毒性,但有毒不等于对人体一定有害,只有毒素达到一定浓度或剂量水平,才能对
人体产生毒害作用。因此,只要能控制在对人体无害的水平上,含有毒素的食品添加剂也
是可以使用的。

59为什么国家不治理掺入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近年来发生了很多食品安全问题,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孔雀石绿等食品添
加剂是直接的始作俑者。我们本以为国家会大力整治这些问题,让食品变得更健康。可
是,在超市里逛一逛,会发现大部分食品还是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有的甚至在一种食品
中使用了十数种。比如某方便面,竟然在包装上印着谷氨酸钠、碳酸钾、三聚磷酸钠、焦
磷酸钠等二十多种食品添加剂。这让老百姓怎么吃?为什么国家不立法禁止呢?

虽然有些食品添加剂本身具备一定的危险性,其用法和用量应受到严格的管制,一
旦添加过量就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造成食品安全事故。但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质是
有着本质性区别的。因此,先要明确的概念是:添加剂本身是一种合法的食品类产品,由
国家施以特殊的监管。任何物品都有两面性,菜刀可以是做饭的工具,也可以是劫匪的武
器。有些食品添加剂是否能够在食品中使用,确实存在一定争议,但添加剂本身并没有公
众想的那么罪恶深重。

正因为如此,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研发、生产、使用及管理均进行特殊的监管。想
要研发新品种的食品添加剂,需要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安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
想要生产食品添加剂,需要经申请获得国家特别的行政许可;想要使用食品添加剂,则必
须严格按照国家核准使用的品种、适用范围及用量标准进行使用。自1996年起,历经六
次修订后,我国于2008年6月1日起颁布实施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
—2007)》这一强制性标准。只有列入该标准中或卫生部公告名单中的食品添加剂才能
被允许使用。国家也会随着食品生产工艺的发展,继续不断及时修订该标准,以提高适用
性。

60只要符合了国家强制性规定,从正规销售渠道购买,企业就可以任意使用食品添
加剂吗?

这种理解也是错误的。根据《卫生标准》的相关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目的是受
到严格限制的,它可以用于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可以是作为某些特殊膳食用
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可以用于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及改进食品感官特性,可以用
于便利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藏,但绝不能用于掩盖食品腐败变质,不能用
于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更不能用于实现掺杂、掺假、伪造及降低成本
等违法或不良目的。举例来说,如果一种以“猪”命名的肉质加工食品,为降低成本使用鸡
肉作为原料,同时依靠猪肉香精作为添加剂来改变食品的口感和味道,就违背了食品添加
剂使用的一般原则,即便没有危及人体健康,也应予以制止。

消费者可能会注意到,自2009年我国出台《食品安全法》以来,预包装食品的标签
上列明的所使用食品添加剂名称越来越规范,记录的也越来越全面。而在此之前,许多食
品仅简单的标注“稳定剂”、“着色剂”、“香精”或者“添加剂”几字,有的甚至对食品添加
剂的使用绝口不提。以你提到的方便面来说,消费者在最近两年才看到标签中列明了二十
多种食品添加剂。但这并不意味着之前的生产厂家都不使用添加剂,相反往往是大量使用
了却没有进行明确标识。

为了保护消费者的选择权和知情权,《食品安全法中》第42条明确规定预包装食品
的标签上要列明所使用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让消费者清楚地看见所选购
的食品使用了多少添加剂,才能激活市场优胜劣汰的自发调节机制,督促食品生产者合理
使用食品添加剂。

61婴幼儿食品中能添加食用香料吗?

婴幼儿食品中常见的香料类添加剂为香兰素,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食品添
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中有关食品添加剂的品种、适用范围和用量规定。而根
据我国《婴幼儿配方食品和谷类食品中香料使用规定》,凡适用范围涵盖0~6个月的婴幼
儿配方食品中不得添加任何食用香料。而对于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则可以使用香兰
素(最大用量5mg/100ml)、乙基香兰素(最大用量5mg/100ml)和香荚兰豆浸膏
(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对于婴幼儿谷类食品(谷粉除外),可以使用香兰素
(7mg/100g)。可见,对于婴幼儿食品使用添加剂的行为,虽不是绝对禁止,同样有着
严格的种类及用量限制,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

62《食品安全法》中有关于转基因食品的规定吗?

我国每年进口大豆已经达到1500多万吨,其中大部分是转基因大豆。而国内的油脂
企业大多使用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因此,市场上转基因大豆油可能占到90%的市场份
额,这是非常大的一个比例。转基因食品技术是否可靠,会不会损害人类身体健康,应不
应当受到食品安全相关立法调整等问题一直存在着争议。但最终,我国《食品安全法》还
是将转基因食品纳入了监管,具体表述为“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和食盐的
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法”。因此,转基因食品也必须符合食品安全法中的各项规定。同
时,在《食品安全法》出台之前,国务院早已制定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规定了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负责全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这一条例依旧
有效,与《食品安全法》并行适用。

63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说不清楚使用原料的来源吗?

我和家人食用了当地一家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的真空包装肉制熟食后,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腹泻呕吐。经过在网络上调查,和我们类似的情况有很多。由于该企业和我在同一个
城市,其他受害者推选我作为代表和其交涉,帮助大家维权。在交涉的过程中,我怀疑该
企业使用了一批劣质的牛肉原料,遂要求其出示该批次牛肉合格的证明,并提供供货者的
联络方式,以便进一步调查。但该企业不仅无法出示相关证明,甚至连供货者的信息也无
法提供。企业说这是进货渠道的不固定性造成的,现在已经无法回忆起当时进货的细节,
这是肉制食品加工行业的特性,说不清楚原料来源很正常。企业说的有道理吗?它可以连
自己使用食品原料的来源都说不清楚吗?

食品关系着社会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对食品生产经营者任何形式的制衡与监管,都
是在推进该行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多一些参与,对社会也就多了一些奉献。建议你与企
业自行交涉的同时,联系当地质监、食品卫生、工商管理部门及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向其
反映情况,获得更多的帮助与支持。对于你提出的具体问题,解答如下:
该企业的说法只是狡辩,完全没有道理。根据《食品安全法》第36条的规定,食品
生产企业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时,应当查验供货者的食品生产或流
通许可证以及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于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
安全标准进行检验,如果不符合标准,则不能采购或使用。具体来讲,如果供货者已办理
了生产或流通许可证,所提供的食品原料也具备产品合格证明文件,进货者就算尽到了相
应的审查义务。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形态,我国农业生产大多还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的状况,许多只经过初级加工的食品原料往往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进货者就应当建立
并完善自身的检验机制,或委托其他机构,或自行进行检验,以保证食品安全。

至于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采购的对象,在我国经营食品、食品原料、添加剂及相关产
品的主体,一般都需要通过国家行政许可,获得生产或流通许可证。只有一种情况比较特
殊,即农民个人销售自产的食用农产品时,不需要取得行政许可。除去这种情况,食品生
产者采购相关产品时,必须到证照齐全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或市场去采购,并核对经营者
的相关信息,保留相关购物凭证。

所以,该食品生产企业不能说明食物原料来源、未按法律规定查验食物许可证和相
关证明文件的行为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应予改正。若其拒不改正,不
仅要被处以两万元以下的罚款,还有可能因情节严重被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生产许可
证。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的维权有所帮助。

64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做好哪些记录工作?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
品的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进货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
货日期等内容,并将这些记录保存至少两年。所以,不管食品生产企业是从其他企业大宗
进货还是从市场商贩手中零星采购,不管是用现金购买还是用其他产品交换,都应当对前
述信息进行详细记录。与之类似的还有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要求食品生产企业查验出
厂食品的检验合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
批号、检验合格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相关记录也需要保存至
少两年。

建立完备的进货查验及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不仅是对食品市场监管部门检查的应
对,对消费者健康及知情权的负责,同时也是对生产者自身的一种保护。比如,由于食品
原料存在问题致使消费者健康受损时,食品生产者承担责任后本有权向原料供应者索赔。
但若说不清楚购买途径,提供不了进货凭证,往往就只能由食品生产者自行承担苦果。同
时,若未按照法律规定建立相应记录制度,则会被处以两千元以上两万元以下的罚款,还
有可能因情节严重被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

65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要标注保质期吗?

一般来说,预包装食品都必须标识食品的保质期,但是,也有一些种类的食品由于
自身特殊性可以不进行标注。比如,《食品标识管理规定》第9条规定,乙醇含量10%以
上(含10%)的饮料酒、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可以免除标注保质期。这些食品
成分特殊,化学性质较为稳定,各种微生物几乎不能在其中繁殖,也就能更好地保持其食
物特质,不会轻易发生变质或卫生标准降低。因此,即便不标明保质期也一般不会危害消
费者的身体健康。但是,这类食品仍然需要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标明生产日期,以便消费
者进行选择判断。否则,同样会违反《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

66超出保质期的食品还可以销售吗?

我在一家食品超市里购物,发现有一些面包正在以“买1送2”的方式促销,仔细一
看,才发现昨天是保质期的最后一天。我质问销售人员为什么销售已经过期的产品,他答
复说面包的保质期一般只标5天,但超市始终在冷藏保存,所以消费者买回家再放几天没
有问题。而且,超市采取这种降价销售的手段也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否则,要是把这
些面包退回生产厂家,他们改改日期就又能原价出售了。这名销售人员说的是真的吗?超
市可以这样销售过期食品吗?

超市的做法显然是错误的。国家之所以设置食品保质期制度,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
身体安全与健康。食品超出一定的保存期限,其口感、味道、营养价值、卫生状况就会开
始下降,当下降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霉变、腐烂而无法食用。食品的保质期限又称
为“最佳食用期”,往往截取的是其品质未下降的时期以及开始下降的初期。所以,超出保
质期的食品,并不一定意味着会对人体产生毒害,也不一定完全不可食用。所以,对于已
经购买,但没能在保质期内吃完的食物,如果保存条件良好,过期时间不长,消费者可以
依据生活经验,从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综合判断,而不是必须严格按照保质期限扔掉
食品,以免造成不必要浪费。但是,消费者有权进行这样的选择判断,食品生产者和销售
者却没有此项权利。不管食品的品质是否实质性下降,只要超过了保质期,根据《食品安
全法》第28条的规定就不能再用于经营,否则就属于违法。

至于超市销售人员提到的食品超过保质期仍用于销售的情形,在实践中确实存在,
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情况:第一,是销售者无视食品保质期,继续销售;第二,是销售者
篡改食品保质期后继续销售;第三,是销售者将食品退回生产厂家后,厂家篡改保质期重
新出售;第四,是销售者将食品退回生产厂家后,厂家更换包装重新出售。除去第一种情
形,其他三种都是隐性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不易察觉与发现。在篡改产品包装上喷印
的日期时,几元钱一升的油漆稀释剂配上一台简单的喷码机,就能够轻易将食品生产日期
变为十年内的任意一天。而且随着涂改手段的不断发展,印刷日期周围也不会留有墨迹或
色泽发暗,肉眼几近无法识别。即便是食品生产厂家讨好消费者,不吝成本使用了难以涂
改的激光打码技术,把生产日期烙印在食品包装上,也不代表该食品的保质期一定是真实
的,厂家大不了把过期食品拆开重新包装一次就是。许多食品生产界的业内人士坦言,生
产厂家售出食品时往往要和销售商签订协议,承诺超过保质期未能售出的食品可以送还厂
家处理。但厂家往往也没有处理这些过期食品的能力,全部销毁根本承担不起损失,只能
铤而走险二次销售。这已经成为食品生产行业公开的“秘密”,正因如此,国外才曾有媒体
略带讽刺地评论我国食品为“永不过期的神奇食品”。所以,若想真正有效地杜绝过期食品
二次销售,不仅要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同时也需要制定相应机制,借鉴国外先进做
法,引导企业将过期食品变成饲料、肥料甚至发酵成甲烷,从而降低企业损失。否则,就
会形成一种小型企业为利益铤而走险,大型企业因守法步履维艰的尴尬市场局面。

所以,超市无权出售已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你应当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或工商
行政管理部门举报;若已购买此种食品,你有权要求超市按食品价格的10倍进行赔偿;
若因食用了该种过期食品损害了身体健康,超市还应承担医疗费用和其他相应的赔偿责
任。

67对于预包装食品标注信息的内容有什么要求?

所谓预包装食品,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并在一定量限
范围内具有统一的质量或体积标识的食品。预包装食品占据了我国食品流通市场中很大的
比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曾经有一段时期,由于缺失统一的标准和相应的
监管,许多预包装食品标注信息虚假或过于简单,与“三无”产品基本无异,给消费者的选
购及维权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后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04年发布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两项新版食品标签强制性
国家标准,对食品标签所包含的信息内容和标注方式进行了明确的规定。我国2009年出
台的《食品安全法》更是以立法的方式对预包装食品标签中应当标明的事项进行了强调,
明确了生产及销售标签不符合规定食品的法律责任。

具体来说,食品标签上应标明下列内容:(1)食品的名称、规格、净含量及生产日
期;(2)食品的成分或者配料表,其中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
序排列;(3)食品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4)食品的保质期;(5)食品的
标准代号;(6)食品的贮存条件;(7)食品所使用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
称;(8)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9)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
他事项。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如糖尿病人、易疲劳人群食用的主辅食品,标签上
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量。同时,对于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使用中文标签、
中文说明书载明前述信息,并载明食品的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
式,否则不得进口。再有,对于食品标签的内容,还有一些禁止性规定,如禁止涉及疾病
预防、治疗功能,禁止使用易使人误解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68食品标签应符合哪些形式要求?

除了齐备法律规定的内容外,立法对于食品标签的使用方式及形式要求也进行了明
确的规定。首先,食品标签应当加注至最小的食品销售单元上。若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
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
注。比如,超市中卖的一些果冻,每一枚都有独立的塑料壳包装,有时是以单个为单位进
行销售,有时则是不同口味的几枚果冻包装在一个塑料袋中销售。那么,这种果冻的最小
的销售单位就是“枚”,每一枚果冻上都应当有食品标签,标明前述食品信息。再有,食品
标签是为了让消费者清楚明白地看到食品相关信息,在完全了解食品的基础上作出真实的
选择。所以,为了使标签内容清晰易读,形式上也应符合相应规定,比如,标示文字及数
字的尺寸问题,若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超过了35平方厘米,字体高度
就不能小于1.8毫米。再如生产日期问题,如果日期标示采用“见包装物某部位”的表述方
式,应标明所在包装物的具体部位,如标志在他处,应注明详细的标注位置,不得以“见
外包装”之类的字样模糊带过。

69代加工食品可以仅在包装上注明代工厂家信息吗?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标识中应当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和地址。但是,在实
践中,占有市场资源强于生产能力的食品生产企业往往选择委托其他生产者进行代加工。
那么,在存在代加工企业时,应当以哪家企业作为食品生产者注明呢?对此,《食品标识
管理规定》第8条规定,受委托生产加工食品且不负责对外销售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
名称和地址;对于实施生产证许可管理的食品,委托企业具有委托加工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的,应当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地址和被委托企业的名称,或者仅标注委托企业的名称和
地址。由此可见,委托企业享有受托企业加工生产出的食品时,一并也要承担起该食品进
入市场流通的责任,其信息比受托企业更加重要,不能在包装上隐去。同时,若代加工食
品的受托企业同时负责了对外销售,和消费者建立了直接的联系,就也要将自身的信息列
明,从而方便消费者进行判断及维权。
70超市可以出售没有标明生产日期的预包装食品吗?

最近筹办婚礼需要购买一些散装糖果,在超市购买时发现有一些糖果的包装上既没
有生产许可证编号,也没有生产厂家的名称和地址等信息。尤其是生产日期,很多品种的
糖果要么是没有任何注明,要么就是简单标注了一句“生产日期见外包装”。我询问了超市
的销售人员,他们说进货时这些糖果是有大包装的,上面注明了生产日期等相关信息,糖
果都是最近生产的,但这些大包装拆开后就扔掉了。我还是很不放心,如果真像超市说的
这样,这些散装糖果一旦拆掉外包装后就无法判断生产日期不说,即便没有拆掉,过期了
退回厂家重新处理下外包装,不就又成了新出厂的食品吗?超市可以销售这种没有生产日
期的预包装食品吗?

如上所述,预包装食品都应当符合上述食品标签方面的要求,否则就是不合格食
品,不能在市场中销售。但是,对于你所提到的超市称重计量的糖果、巧克力,是否属于
预包装食品,则应予进一步分析判断。按照严格的理解,每一粒糖果都包着塑料纸,就应
当属于预包装食品。但是,这样认定是有失偏颇的,比如巧克力球,如果什么都不包放在
玻璃器皿中称重出售时是散装食品,而为了保障食品卫生,生产企业给每一粒都包上一层
铝箔后,就变成预包装食品,需要在铝箔上打印信息,这显然是不合逻辑的。判断食品预
包装与否,还是要结合“最小销售单元”这一概念来考虑,以正确分配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
之间的责任。比如超市中常见的某品牌巧克力,每一块都有单独的定价,可以单独销售也
可以整盒销售,那么当然在盒子及每一块的包装上都应当标明食品相关信息。但对于称重
计量的散装糖果,从感性上,消费者当然希望每一枚糖果上都能清晰地标明所有相关信息
(事实上,也有越来越多的生产企业开始做这样标明)。但从当前的法律规定上,若将其
认定为散装食品,食品生产企业只要在出厂销售的最小单元如塑料包装袋或纸盒上进行标
明,就已经履行了法律要求的义务。《预包装食品标签规则》也明确规定当预包装食品包
装物或包装容器的最大表面面积小于10平方厘米时,可以只标示产品名称、净含量、生
产者(或经销商)的名称和地址。这种食品标签义务,随着市场的发展一定会逐渐加强。
但从目前来看,超市作为食品经营者,应当承担更多的义务,一方面要妥善保留散装糖果
外包装的相关信息,完整地告知消费者;另一方面应当记清产品批次,避免不同生产日期
的糖果混在一起出售,难以区分过期与否。

71法律对于食品贮存有哪些要求?

食品的储藏、保管与食品卫生安全息息相关。不同种类的食品应当依自身特性以不
同方式妥善贮存,有些需要放置在阴凉处,有些则必须冷藏或冷冻,否则就可能降低营养
标准,破坏口感、味道,甚至在保质期内发生食品变质而不能再食用。因此,《食品安全
法》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
及时清理已变质或者虽未变质但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同时,考虑到散装食品的种种特殊
性,立法对其贮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
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
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
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72散装食品的质量该如何保障?

在超市购买散装速冻食品时,我发现标签上只写着该食品的名称和价格,而未写明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问了销售人员没问出个所以然。仔细看了看大米、调制凉菜、腌菜等
散装食品,往往也没有保质期。还有的虽写明了日期,却不是生产日期,而是叫做“分装
日期”或“进货日期”。根本看不出食物到底生产了多久,还可以存放多久。尤其是那个腌
制咸菜的坛子,就那样放在阳光下晒着,看了都让人担心。这些散装食品的质量到底该如
何保障呢?

对于预包装食品,经营者一般都可以做到按照包装说明及其他合理标准妥善存放。
但是,那些没有包装即进行零售的散装食品,在贮存、销售过程中往往更容易发生问题,
损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比如,超过保质期的袋装速冻水饺可以拆开包装当散装水饺
卖;冷冻的鱼丸虾丸既不标明原料成分也不标明生产日期,甚至连生产厂家是谁销售者都
说不清楚;许多面食、糕点在运输、储存乃至销售的过程中,直接暴露在公共环境中任凭
蚊虫叮爬,由得众人随意抓捏;调制的凉拌菜不等旧的一批卖完,新的一批就被混入桶
中。这些现象的存在,无一不在暴露散装食品监管中存在的漏洞,相应制度亟待完善。

我国2009年实施的《食品安全法》第41条对食品经营者贮存、销售散装食品进行
了明确规定: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
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
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这是一项法律的强制性义务,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遵守。若存在标注不明、保存不当等情
形,经食品安全、卫生、工商行政等相关主管部门指出后必须改正,否则就有可能被处以
两万元以下的罚款,还有可能因情节严重被责令停产停业,甚至吊销生产许可证。

此外,为消除散装食品在销售环节中受到二次污染的隐患,我国卫生部2003年印发
了《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对经营散装食品的超市、商场等销售单位提出了一系列具
体的要求:运输散装食品必须使用专用运输工具,并在符合食品保存条件的状态下运输;
出厂的散装食品必须采用符合卫生标准要求的包装材料和容器进行密封包装;经营者采购
散装食品时,必须向制售者索取并核对生产者的卫生许可证和食品检验合格证明等材料,
留存复印件备查;经营者应按照“生熟分开”的原则设定散装食品销售区域,生、熟食品销
售地点应保持一定距离,不得在同一区域内销售,防止交叉污染;散装食品的销售区域应
具有明显的区分或隔离标志并保持清洁,严禁放置废弃物处理设施和销售任何非食品物
品,并且根据所销售食品的需要,设置相应的温度调节、洗涤、消毒和存放设备、设施;
经营者销售的直接入口食品和不需清洗即可加工的散装食品,必须做到由持有健康证明的
专人负责销售,并为消费者提供分拣食品及符合卫生要求的包装服务,必须使用防尘材料
遮盖食品,设置隔离设施及提示标识以避免食品被消费者直接触摸;供消费者直接品尝的
散装食品应与用于销售的食品明显区分,并标明可品尝字样,等等。

从你反映的问题来看,该超市的经营行为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相关立法规定,应予
以制止、纠正,建议你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维护自身权益。

73保健食品可以替代药物吗?

依据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保健食品的本质是食品,不能以治疗
疾病为目的,所以不能代替药物。

保健食品与药品的最大区别在于:药品有明确的主治、功能和疗效,针对具体的疾
病发挥作用,只适用于患者服用;而保健食品具备一定调节机体的功能,对人类实现一定
生理状态起辅助作用,适用于有相应调节需求的特定人群食用。药品同时强调疗效与安全
性,在实现治愈目的的同时,往往伴随着人体健康其他方面的损害,是一种“两害相衡取
其轻”的无奈选择。典型的如化疗药物,其对人体机能的损害之巨以及痛苦之深,是常人
难以想象的。但是保健食品最基本的要求是安全,国家明确规定其不允许有任何毒副作
用,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因此,保健食品所使用的原料和辅料都应
当是对人体健康安全无害,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物原料。这也就决定了保健食品不可能具备
药物的功效,不能替代药物使用。比如,对心脏病突发的病人,灌再多强化心脏功能的口
服液也是枉然,还是要靠速效救心丸一类的药物进行救治。

74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应有什么限制?

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应受到严格限制,消费者之所以选购保健食品,往往并不是出
于对食品气味、口感及外形的考虑,而是在追求其具备的相应特殊保健功效。因此,商家
一般也都将宣传点集中在这种特定功效上,甚至不断夸大以致误导消费者形成错误认知,
以为保健食品是一种灵丹妙药,吃了就可以治愈多年的顽疾。为避免这种情形,国家对于
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施以严格限制。根据《广告法》的相关规定,食品广告的内容不能使
用医疗用语或者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所以,商家不能用“治疗”、“治愈”、“疗效”、“医
疗”、“康复”等词汇描述和介绍产品的保健作用,也不得以图形、符号或其他形式暗示疾
病治疗功能。否则就属于虚假宣传,应按欺诈消费者追究其责任。同时,根据《保健食品
广告审查暂行规定》的规定,保健食品广告必须说明或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的忠告
语,而且不得含有暗示消费者使用该产品能获得健康一类的表述。所以,如果一种强化骨
骼的保健食品在广告中宣传常年服用其可以强健筋骨,延缓钙物质流失,是符合国家相关
规定的。但如果表述的是服用这种保健食品可以治愈股骨头坏死或消除骨质增生,就不应
通过广告审查。

75保健品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

我母亲是一名高血压患者,因常年服用药物维持血压,产生了许多副作用,身体状
况也大不如前。最近在地方电视台的购物节目上,总是能看到一种降压保健品的广告,说
可以有效抑制血压升高,服用3个月恢复正常血压,停止服用后血压也不会再升高。按照
这种表述,不就等于是彻底治愈高血压疾病了吗?那么这种保健品到底是药品还是食品?
真的可能有这样神奇的效果吗?

你说的这种保健品,应称为“保健食品”,即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本质
当然还是一种食品。但是,和其他普通食品相比,保健食品有一定的特殊性,它只适宜特
定人群食用,并具有一定调节人体机能的功效,也就是保健功能。目前,国家已经核准的
保健功能包括增强免疫力、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缓解体力疲劳、减肥、改善生长发
育、提高缺氧耐受力、辅助降血压、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改善睡眠、改善营养性贫
血、促进泌乳、缓解视疲劳、补充营养物质等,共计28种。

保健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受到国家严格监管。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不断地发
展,人们追求身体健康与生活品质愿望愈发强烈,我国保健食品产业的增长势头也越来越
快。但伴随着该产业的快速增长,同时出现了许多问题,比如一些企业为追逐短期利益,
对保健食品的功能性进行虚假、夸大宣传,甚至混淆其与药品的区别,宣称或暗示其具有
治疗疾病的作用。同时,进入市场流通的保健食品愈发良莠不齐,商家欺骗蒙蔽消费者的
现象屡屡曝光,其中既有不具备任何保健功能甚至营养价值的垃圾食品,也有违法添加了
违禁药品的有毒食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一次次受到侵犯。有鉴于此,我国在《食品安全
法》中确立了对保健食品施行严格监管的原则,由国务院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管理办法,交
关监督部门严格落实。所以,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既要符合食品安全方面立法的相
关规定,也要符合产品质量方面立法中原则性的要求;保健食品作为一种特殊的食品,则
既要符合一般食品安全方面的立法规定,也要受到国家特殊的监管,对其保健功能、原料
成分、标签及说明书内容、广告宣传等方面进行严格的限制。

所以,你提到的这种降压保健食品是存在问题的,它夸大了宣传,混淆了食品与药
品的区别。建议你不要购买,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药监部门、广电部门举报。

76保健食品的说明、标签有什么特殊要求?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51条的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必须保证内容真实,
应当写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含量等重要信息,且不得涉
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而且,产品的实际功能及成分必须和这些说明一致。所谓功效成
分或标志性成分,是指保健食品中发挥特定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如功能性脂类、维生
素、矿物质元素,它们直接关系到食品是否具有相应保健功能,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选
择。如果商家在标签、说明书上标注虚假信息,杜撰或夸大保健食品的功效成分,就应当
承担欺诈消费者的法律责任,这种保健食品也不能进入市场流通。同时,正是由于保健食
品原料中存在这些功效成分,也决定着它不会同时适合所有人群食用。比如,抗氧化类保
健食品的适宜人群是中老年人,不适宜人群是少年儿童;促进泌乳类的保健食品适宜人群
仅仅是产后需哺育幼儿的妇女,不适宜其他人食用。如果不加区分,某些保健食品不仅不
能发挥应有的功效,甚至有可能损害广大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77这种食品真的可以预防癌症吗?

最近电视台的一期节目宣传了大蒜的防癌作用后,超市里出现了一些真空包装的腌
制蒜类食品,它们的名称统一为“××特效防癌有机蒜”,外包装上也注明该食品具有增强
人体抵抗力,预防癌症的特殊效果,售价比一般散装的腌蒜高数十倍。家里的老人抱着宁
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总是购买类似的产品,这次也不例外,又买回许多有机蒜。
我想知道的是,这种食品真的会有预防癌症的功效吗?

癌症始终是困扰人类的难题,大蒜、红薯、芹菜、大豆、蘑菇、腹式呼吸、倒走等
食品或方法是否真的能预防癌症,谁都没有资格去下定论。这是一个科学问题,而不是法
律问题。但是,如果有人利用公众对健康的迫切渴求,以不正当的宣传手段谋求企业或个
人利益,误导公众作出非真实、非自愿的选择,就是一个法律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48条明确规定,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
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所以,食品的主要功能应当是满足消
费者的食用需求,经营者不能含混地打出“健康牌”,误导消费者以超出食用的目的进行购
买。对于那些本不具备相应功效的食品,作出夸大宣传就是虚假宣传,是欺诈消费者。而
且,即便具有一定作用,已经证实会对预防甚至治疗疾病有帮助的食品,经营者也不能以
此作为宣传点,否则也是违法行为,会受到法律的禁止与制裁。我国卫生部《关于健康相
关产品命名规定》第8条规定,食品的名称禁止使用如“特效”、“高效”、“奇效”等虚假、
夸大和绝对化的词语。

《食品安全法》第50条明确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仅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
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根据2002年3月卫生部公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
理的通知》,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
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甘草、白芷、白果、白扁
豆、肉豆蔻、决明子、阿胶、罗汉果、金银花等80多种。所以,比如一些降火类的凉
茶,经营者可以在其成分中添加罗汉果、甘草等中草药物质,但绝不能添加阿司匹林等化
学药品。

综上所述,这种有机蒜究竟对预防、治愈癌症有没有功效,有多大功效,我们都无
法轻易给出结论。但是,如果该食品中可能存在的预防、治疗功效是以掺入禁止添加的药
物为基础的,就不应进入市场流通,而应由相关部门予以销毁。同时,根据你的表述,不
管这种食品是否有功效,经营者对其的命名、所作的广告及其他宣传都已经违反了国家法
律的强制性规定。消费者应停止购买该食品,并向工商管理部门举报。

78现在还有“国家免检食品”吗?

以前逛超市总能看到一些食品包装上写着“国家免检食品”字样,还有一个蓝色的小
标志,让人感觉很有公信力。但最近几年这种宣传好像越来越少见了。有时候面对同类食
品不知该选择哪个时,还真挺怀念那个小标志的。请问,现在还有这种免检食品吗?

产品免检制度,是指依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制定的《产品免于质量
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对产品质量长期稳定,符合规定的产品在三年内免于各级人民政府
部门的质量监督抽查的制度。这种制度有利于避免重复检查,防止地方利益保护和行业垄
断,加强企业自律性,有一定的合理性。随着该制度的实施,进入“免检”领域的产品也越
来越多。但是,由于这种“特殊待遇”是立足于产品优于同类产品的品质,且“国家免
检”在字面表述上就带有一定的社会公信力,相应的一些负面影响也随之开始产生并日益
增多。比如,有的生产者和商家以获此殊荣作为噱头,用夸大宣传的方式标榜企业的信誉
以及产品质量。还有一些生产者在产品在被列为免检产品后,放松了生产经营中的警惕,
以致产品质量不断下滑,使得“免检”二字名不副实。甚至,一些根本不应符合免检条件的
产品,也利用监管、评选过程中的漏洞挤入免检产品行列。这些产品当中,当然也包括大
量的食品。免检,使其得以避过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直至2008年,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给了食品免检制度一记响亮的耳光。政府最终意识
到,对食品这种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的特殊产品,不应当实
行免检制度。于是,国务院办公厅于2008年9月18日发布《关于废止食品免检制度的通
知》,决定废止1999年1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
定》中有关食品质量免检制度的内容。同一天,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第109号
令废止了《产品免于质量监督检查管理办法》。同年10月23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
知,要求所有的商品在广告中都不允许出现“国家免检产品”等涉及质量免检的内容,以免
误导消费者。至此,实施多年的产品免检制度基本结束了,“免检”二字的光环也逐渐淡出
消费者的视野。

但是,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年发布的《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依旧发
生着效力,其中第24条对免检制度有所涉及,表述为“中国名牌产品在有效期内,免于各
级政府部门的质量监督检查。对符合出口免检有关规定的,依法优先予以免检”,以作为
对名牌产品的鼓励。有鉴于此,为避免食品免检制度借机复苏,在2009年6月1日起实施
的《食品安全法》中,国家明确规定食品不得实施免检,彻底废除了我国食品免检制度,
封杀了其适用免检的可能性。相信,随着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整合工作的进一步推
进,其他产品的免检制度也会受到更严格的监管甚至一定时期的废止。

所以,现在我国市场上不会再有免检的食品。不仅如此,即便是其他领域内个别仍
享有“免检待遇”的名牌产品,也不能再堂而皇之地在广告及产品包装上使用相关词汇进行
产品宣传。那些无视禁令,依然使用“国家免检产品”字样忽悠消费者的产品生产经营者,
将难逃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严厉处罚。

79为什么近几年找不到消费者协会推荐的食品了?

以前我经常购买当地一家食品企业生产的膨化食品,味道很不错,我的家人也都喜
欢吃。而且,让人放心的是这家企业的各类食品经常获得当地消费者协会的推荐,企业也
多次被评为当地的“消费者十佳满意单位”。但后来很少看到这些食品获奖,该企业也再未
获得过类似的荣誉。而且,这几年消费者协会推荐的产品中,好像也已经没有食品了,这
是怎么回事?

在回答你的问题前,不妨看看这样一个案例:某市食品工业协会为攫取利润,在中
秋节之际举办了一场“十佳优质月饼”评比活动,对全市流通的八十多家品牌的月饼进行比
对,评选出前十名并授予荣誉证书。食品工业协会本是一个行业自律组织,并没有行政强
制力,只能邀请企业自愿参加。有二十多家中小型企业试图借此机会提高产品知名度,便
交纳了不同数量的“评选费”参加评比。最终,该协会未作任何调查,就将所有交费参评的
月饼品牌都评为十佳。许多消费者受到这种评比结果的影响,错误地选择了质次价高的月
饼。

消费者协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是否可以推荐食品,《产品质量法》中没有明确
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也并未禁止协会向消费者推荐产品,只是强调不许借此牟
利。所以在一段时期内,和其他产品一样,食品也可以被消费者协会或食品工业协会评
选、推荐;食品生产企业也可以挂上“消费者最满意单位”的牌匾。但这一切,随着2009
年6月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生效而走向终结,该法第54条第2款明确规定:“食品安全监
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
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否则,不仅要没收违法所得,还要追究主管人员及直接负责
人的责任。这是一种绝对性的禁止,不论所推荐的食品是否符合国家标准,是否真的是有
利于消费者身体健康,也不论是以牟利为目的还是真的为了公益,都一概不能推荐。不仅
如此,如果推荐的食品存在问题,导致消费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这些机构还要承担连带
责任,赔偿消费者的损失。之所以这样严格的“一刀切”,也是从食品作为特殊产品的重要
性,以及我国目前食品市场短期内难以彻底消除的一些混乱考虑,彻底杜绝公权力、公信
力的滥用造成消费者权益受损的可能,所以近几年消费者找不到消费者协会推荐的食品是
正常的。

80国家权力机关可以向公众推荐某种产品或食品吗?

一些机构或团体的存在本身就带有一定的公信力与影响力,他们在影响消费者作出
产品选择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比如,如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公众明确表示,通过其
组织的抽查发现了某地区的一家品牌的肉制食品达标率最高,并建议大家放心食用。社会
公众对该行政机关的信任自然就被转移到了这家食品企业。同样,如果承担食品检验职责
的专业机构、以提升食品行业监管及自律性为目的的食品行业协会、代言消费者合法权益
的消费者协会等机构利用公众对其的信任,用各种方式向社会推荐食品,大家就会陷入混
乱,不知该如何选择。有人会说,为什么不能积极利用这些行政机关或社会机构的公信
力,引导消费者购买安全放心的食品呢?这种希望是好的,但是确实无法实现。仔细想
想,就不难发现一种逻辑上的悖论:这些机构的公信力恰恰来源于一种隔绝于市场、隔绝
于利润的中立,即正是因为他们本不该向公众推荐食品,其推荐的食品才会被公众信赖。
尤其是国家行政机关及质量检验机构,他们具备的职权和承担的社会职责要求其保持中
立,依法、公正的实施监管或检验,若给予其推荐食品或其他产品的权利,必然会对利益
有所牵扯,诱发权钱交易。所以,在《产品质量法》及《食品安全法》中,都明文禁止这
些机构以广告或其他形式向作出消费者推荐行为,禁止其以任何形式参与市场经营活动。

像工商局、质监局这样的国家权力机关,不能向社会公众推荐某生产者生产的一般
产品或食品,如果有企业打出类似的口号来标榜其产品,消费者应加强警惕,其中一定
有“猫腻”。

81我可以向食品经营者要求10倍赔偿金吗?

我在超市花了36元购买了一箱酸奶,食用后全家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腹泻,一共花
费了500多元的医疗费用才治愈。经过鉴定,这箱酸奶不符合食品国家安全标准,大肠杆
菌严重超标。超市主动联系我,称工作失误不慎将过期酸奶摆上了货架,为我办理退货的
同时,赔偿了所有的医疗费用。但我今天上班和同事说起这件事,他们都说这样太便宜超
市了,根据《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超市销售质量有问题的食品应当10倍赔偿消费
者损失,算下来至少也要5000多元。他们说的对吗?真的有10倍赔偿损失这样的规定
吗?

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6条确实作出了“十倍赔偿金”的规定,具体表述为:“生产
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
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但是,你同事的理
解并不完全正确。具体而言:

第一,应正确理解10倍赔偿金的惩罚性。和民事侵权责任中“填补性”的基本原则相
比,这种10倍赔偿金是一种带有“惩罚性”的赔偿。所谓“填补性”,就是将赔偿限制于实
际损失。比如,撞坏了他人的汽车,应当赔偿的是对方修车的费用及车辆因修理发生的贬
值;弄丢他人的电脑,赔偿的是电脑的价值;小孩子在学校打架伤了人,家长赔偿的主要
是医疗费、营养费和对方家长照顾孩子的误工费。所有的这些赔偿针对的都是无过错方已
经受到的损失,包括因过错方的行为而支出的本不应支出的开销以及减少的本应取得的收
入。但10倍赔偿金不同,它是实际损失之外的赔偿,带有一定的惩罚性,属于立法层面
偏袒双方主体中相对弱势一方的特殊规定,是用一种形式上的“不对等”来实现真正意义
的“公平”。

第二,应正确理解10倍赔偿金责任的承担主体。食品安全领域10倍赔偿金的承担主
体包括食品生产者与销售者。就生产者而言,不管是故意为之还是疏忽大意,只要是不符
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进入市场流通,它就需要对消费者承担此种赔偿责任。但销售者则
不然,其承担10倍赔偿的前提是“明知”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销售者从非正规渠道
采购食品;食品销售者已经通过检验发现食品存在着安全问题;销售者已被生产者告知某
批次食品质量存在问题应停止销售;销售者已经从消费者的反映中得知某种食品可能存在
有安全问题等情形,都应认定为“明知”。若食品销售者在尽到了相关义务并且毫不知情的
情况下销售了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行为,则不需要承担这种赔偿责任。比如,在三聚氰
胺问题奶粉事件中,许多食品销售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销售了问题奶粉,但他们并无过
错,就不应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但是,若国家已公布停止销售奶粉的名单后,个别销售
者无视禁令仍继续销售,就应当承担这种赔偿责任。

第三,应正确理解10倍赔偿金的计算标准。和许多国家不同,我国立法确定的是一
种“定率式”赔偿办法。在这种计算标准中,基数是“购买食品所支付的价款”,倍数是“10
倍”,两者相乘即能得出具体金额。应当说明的是:在《食品安全法》中引入惩罚性赔偿
制度,诚然是一种立法上的进步,体现出国家清理违规食品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决心。但
是,由于采用食品价款作为基数,这种赔偿金的实际惩罚性效果会大打折扣,和西方国家
或我国台湾地区以“实际损失”作为基数相比,我国的惩罚力度还是偏低。举例来说,消费
者花10元购买了一块面包,由于存在有毒有害物质,食物中毒住院花费了10000元用于
治疗。若依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他能获得的赔偿是10倍的食品价款和花费的实际
损失,共计10100元;若在我国台湾地区,赔偿有可能达到30000元左右;若在德国、
美国,赔偿则有可能达到数千万元。正是由于这种相对较低的赔偿标准,在各地出现的许
多案例中,消费者获得的10倍赔偿都未能超过100元。这种过低的数字难免有些脱离惩罚
性赔偿制度设置的初衷。

第四,应正确理解10倍赔偿金和其他补偿的并行性。所谓并行性,是指食品生产经
营者在承担10倍赔偿金这种惩罚性赔偿责任后,并不能免除其他补偿性责任的承担。例
如,消费者因食用某种食品受到人身伤害时,食品生产者不仅要以该食品价款的10倍作
为惩罚性赔偿,同时要赔偿消费者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护理费、营养费等实际发生
的损失。

所以,针对你的实际情况,超市销售过期食品存在明显过错,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
责任。你购买酸奶支付的36元,理应作为计算10倍赔偿金的基数,计算后得出赔偿金为
360元。但500元的医疗费则不在此列,不能按10倍赔偿。同时,若存在为看病发生的交
通费用、因请病假被扣去的工资奖金等实际损失,也应由超市负责赔偿。

82未经安全检验的矿泉水可以用于销售吗?

矿泉水可以是地下深处自然涌出的,也可以是经人工抽取获得的,这种水一般未受
污染,并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或二氧化碳气体。消费者可以根据身体状况选择
不同的矿泉水,从而补充体内矿物质及其他微量元素,这是经济水平发展,人民健康意识
提升的体现。虽然矿泉水往往会以“天然”、“未加工”为卖点,但这并不代表这种食品可
以不受监管。为确保食品的卫生安全,我国对于食品采取的是强制出厂检验制度。也就是
说,所有的食品都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才能流通到市场进行销售,矿泉水也不例外。同时,
我国《饮用天然矿泉水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对于矿泉水的检验应当包括矿物质含量检验及
微生物检验,并制定了相应标准。若不能达到此种标准,无论是多么知名的产地、产品,
也无法通过安全检验。

83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自行检验其生产的食品吗?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对于出厂的食品,生产企业可以委托专业的
机构进行检验,也可以自行检验。但是,企业自行检验需要符合一定的条件,具备相应的
检验能力。一般来说,符合以下要求的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自行检验食品:第一,有独立行
使食品检验并具有质量否决权的内部检验机构;第二,检验机构有健全的产品质量管理制
度;第三,检验机构具有相关产品技术标准要求的检验仪器和设备,能满足规定的精度、
检测范围要求,且经过计量检定合格并在有效期内;第四,检验机构有满足检验工作需要
的员工数量,检验人员熟悉标准,经培训考核合格;第五,能科学、公正、准确及时提供
检验报告,出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84判断已经出现明显异常的食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还需要检验吗?

我在家门口的一家小型超市购买了一箱饮料,回家后发现其中几瓶颜色上浅下深,
且出现了絮状沉淀,就拿去店里退换。但超市负责人说饮料是否有质量问题需要进行质量
检测后才能下定论,如果我想退换,就先自己送去化验检测吧。我听后非常气愤,难道这
样的饮料还不能算有质量问题?

先明确两个概念,即食品的“感官检测”和“感官性状异常”。所谓感官,就是人体自
身的感觉器官对外界的感受,如眼的视觉,耳的听觉,鼻的嗅觉,舌的味觉,肢体的触
觉。食品感官检测,就是通过用眼睛看、鼻子嗅、嘴巴尝及手指摸等方式,对食品的色、
香、味及外观形态进行综合性的鉴别和评价。食品感官性状异常,则是指食品存在一些问
题,在直观的表象上已经无法通过前述检测,颜色、气味、味觉或质感已不正常。比如,
本应是酸甜口味的话梅苦不堪言,本应是金黄色的油炸薯片成了黑色,本应香喷喷的炸鸡
变得臭不可闻,本应入水即溶的奶粉怎么也无法溶解……这些就都是感官性状异常。与
感官检测相对应的,则是物理、化学、微生物检测方法,简称理化检测。
可以说,食品质量的优劣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它的感官性状,消费者意识到食品存在
质量问题,往往也是通过食品存在的感官性状异常,这是一种简便易行、直观实用的辨别
方法。我们购买食品,发现其存在这种异常的第一反应,就是据此去和是食品生产、销售
者协商解决,而不是去化验检测,看判断是否准确。但是,在食品安全立法过程中,这种
主观性的判断标准能否作为执法检查及处罚的标准,还是形成了一定的争议。如果单凭执
法人员的主观感受,就可以认定食品存在问题,或许确实略显武断,而且容易导致权力的
模糊化及膨胀化,甚至失去监管。但是,考虑到食品的感官性状异常已具备一定的社会公
认性,已经形成一种共识标准而被多数人接受,而且,被处罚者有渠道行使质疑及抗辩的
权利。最终,这种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还是作为严格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被写入《食品
安全法》,执法人员可直接对此种食品的生产经营行为进行处罚,具体表述为“禁止生产
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
的食品”。至此,感官性状异常已经不再是判断食品状态的一个专业术语,而是一种法律
上的标准,食品生产经营者不可逾越。各省市地区陆续已有此种感官性状异常“罚单”产
生,其中北京密云县的卫生局直至2011年7月才第一次仅以感官性状异常为名对一家餐饮
企业进行了处罚。这种处罚方式,将成为行政执法人员整顿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一把利
剑。

所以,超市的这种说法没有道理,是在推卸责任。这样的饮料不用进行检测,仅凭
视觉也可以判断其存在异常。如果超市经营者明知该饮料有此种质量问题还进行销售,除
赔偿你购买饮料的损失外,还应当支付货款10倍的赔偿金。若其拒绝妥善处理赔偿事
宜,你可以向当地食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投诉、举报,并向当地消费
者协会寻求帮助。

85什么是食品召回?

所谓食品召回,是指食品生产者按照一定的程序,将其生产的存在安全问题的某种
类或某一批次食品,以换货、退货、补充或修正相关说明等方式进行处理,以及时消除或
降低食品安全危害的一种活动。根据食品安全危害的严重程度,食品召回可以分为三级:
一级召回所涉食品可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甚至造成死亡,或者流通范围广、社会影响大;
二级召回所涉食品则危害程度一般或流通范围、社会影响较小;三级召回所涉食品往往是
危害程度轻微,或含有对特定人群可能引发健康危害的成分,而在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上未
标示清楚。无论哪种级别的食品召回,都有益于防患于未然,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生命安
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监督管理能力,变食品安全事故后的被动救济为事
故前主动预防。
86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问题食品召回与否只能由生产者决定吗?

我在家乡经营一家便利店,从某食品生产企业购买了一批酒心巧克力。在销售的过
程中,许多消费者反映食用后头晕、心悸。恰好我儿子在大学修读应用化学相关专业,经
过一些仪器的检测,他怀疑巧克力中添加的是不可食用的工业酒精,对人体危害很大。我
听后很害怕,如果真毒坏了人不仅是赔偿责任问题,都是乡里乡亲的我这脸也没处搁。于
是,我停止销售这种巧克力,并把检测结果告诉了生产企业,希望他们可以将问题食品回
收处理。但该企业表示,食品有没有问题我儿子说了不算,是否要召回处理是企业自主决
定的事情。直到最近,这种问题巧克力仍在销售。难道食品的召回处理只能靠企业自觉自
愿吗?

从程序上,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后,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并及时通知食品的经营者停止销售,通知已经购买食品的消费
者停止食用。对于已经召回的不安全食品,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或
销毁等措施。若某种食品本身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只是没有标示清楚正确的食用方法,使
消费者往往因食用不当而损害健康,就可以改变包装或在原包装上增加相应说明。但若是
食品本身使用的原材料受到过污染,存在一定毒性,就应当及时将召回的食品以及剩余的
原材料销毁,并为生产工具消毒,防止不安全的食品再次流入市场。而且,这种主动召回
制度的初衷是及时消除、降低社会公众的风险,而绝不是为食品生产者觅得一种逃避监管
的自行改错手段。所以,在实施召回行为后,食品生产者应当及时向质量监督、工商行政
管理部门报告食品召回的实施情况以及对已召回食品的处置情况,主动接受监督管理。如
果是食品经营者在销售的过程中发现食品可能未达到安全标准,也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
知食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等待食品生产者进一步处置。

市场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行政监管也无法覆盖到食品生产的每一个具体环节。
因此,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常常是等到食品已经以成品姿态
进入市场流通,甚至等到损害实际发生后才能被发现。最了解食品生产过程中原料采购、
工具清洁、添加剂使用、生产管理等情况的,只能是食品生产者自己。在这个层面上,由
食品生产者主动召回问题食品,将其明确为保障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可以有效地缩短
问题发现及处理的周期,强化生产者的危机意识,填补现有行政监管漏洞。但是,这绝不
意味着食品召回只能依靠食品生产者的道德良知与自觉自愿。对于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
品,县级以上的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权责令食品生产者进行食品召回,责令食
品经营者停止经营。

所以,具体到你的问题,若该巧克力确实未达到食品安全标准,在停止销售的基础
上,你应当采取在店铺及消费者居住地附近张贴告示、播放广播等形式,尽力将危险告知
那些购买了该食品的消费者。同时,你可以继续与食品生产者联系,陈明利弊,劝其主动
召回该种类或批次巧克力。若生产者虽意识到问题严重性却仍不愿面对和改正,你可以向
当地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要求其介入处理,强令食品生产者召回问题
食品,以保障广大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及身体健康。

87食品生产企业可以聘用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员工吗?

我是一名企业管理专业大专毕业的学生,毕业回到家乡后,恰逢一家大型食品生产
企业正在招聘文秘。我通过了该企业安排的笔试和面试,但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乙型病毒
性肝炎,企业以此为由拒绝录用。我要求企业不得歧视乙肝患者,给予平等的就业机会。
但企业的人事部经理说《食品安全法》已经明确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能聘任病毒性肝
炎患者,这是食品行业特点决定的,并不属于就业歧视,建议我选择其他领域就业。这名
经理说的对吗?食品生产企业真的不能聘用乙肝患者吗?

《食品安全法》第34条确实规定了食品行业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制度,其表述
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
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等有碍食
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
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23条第1款则
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
检查制度和健康档案制度。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人员患有痢疾、伤寒、甲型病毒
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
肤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将其调整到其他不影响食品安全的工
作岗位。”

所谓病毒性肝炎,是指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要症
状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根据肝炎病毒的区别,可以分为甲、乙、丙、
丁、戊五种病毒,各自引发对应的病毒型肝炎。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甲肝和乙肝。其中,
甲肝是通过消化道急性传播的疾病,吃饭、饮水甚至呼吸都可能传播。对这种肝病患者从
事食品相关行业工作进行限制,避免其直接接触食品,是保障社会公众的需要,已在世界
各国达成共识。但对于乙肝,则存在一定的争议。因为乙肝病毒只能通过血液、性行为及
母婴传播,吃饭、饮水、呼吸、握手及接吻都不会传播。出于对社会公众安全与健康高度
负责的考虑,《食品安全法》规定所有种类的病毒型肝炎患者都不能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
品的工作。
但是,这并不代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此为理由拒绝录用或歧视乙肝患者。只要
不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乙肝患者具有平等的就业权利。你所应聘的岗位是文秘,
直接接触入口食品的机会并不多,通过注意完全可以避免。用人单位以《食品安全法》为
借口,拒绝录用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你作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你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
投诉,获得其帮助。

88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企业,其主管人员还能从事食品工作吗?

我和几个朋友共同开办了一家经营食品销售的有限责任公司,由于缺乏在该领域的
相关经验,我们聘任了曾经开办过食品生产公司的刘某为公司经理,负责公司的市场拓展
及内部管理。但最近,我听说刘某之前开办的食品生产公司之所以解散,是因为其监管不
力,以致发生了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公司被吊销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还有人说,当年刘某
被处罚时,国家已经明令禁止其再涉足食品经营行业,若我们聘请他,也会被相关部门处
罚。这种说法是真的吗?我们能不能继续聘任刘某担任公司经理?

你的问题涉及两方面的规定,一是被吊销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主管人员需承
担的法律责任;二是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法律责
任。具体而言:

第一,我国《食品安全法》第92条确有对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主管人员给予“资格
处罚”的规定:“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之所以作出这样的规
定,是考虑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之所以会出现严重到需要吊销许可证的违法行为,往往是
由企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在管理上存在重大失职或缺乏基本的经营管理能力造成的。所
以,为了对社会和公众负责,保障食品安全,除去直接处罚企业,也应对这些难辞其咎的
管理人员直接施以处罚,使其进行深刻的反思与学习,并在一定期限内不得再次从事食品
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需要明确的是,处罚只是手段,教育才是目的。因此,这种“资格处罚”在主体、期
限及内容上都是具体而明确的:其一,需要受到此种处罚的,是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而不
是全体主管人员。比如,一家食品生产企业由于采购环节或检验环节的纰漏引发了食品安
全问题,应当接受此种处罚的就是主管生产及食品安全检验的负责人员,而主管单位人事
工作的负责人员就不应被波及。其二,这种处罚是有期限的,被处罚的主管人员只在5年
内而不是终身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比如,一名负责食品生产的主管人员,
从执法机关对其工作的企业给予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行政处罚的当天开始计算,满5年后
就又可以去其他食品生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其三,这种资格处罚仅限于食品生产经营的
管理工作,而不是全部工作。即便受到这种处罚,被限制的人依旧可以在食品生产经营企
业里从事管理工作以外的工作。其四,这种资格处罚仅限于食品生产经营行业内。所谓被
限制从事管理工作,仅指食品行业内的管理工作。若受此处罚的人转去建筑、工业制造等
与食品无关的行业,则不会受到职务及工作内容的限制。

第二,若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了这种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
食品企业的管理工作,也会受到吊销许可证的处罚。具体而言,哪个机关给企业颁发的许
可证,就由哪个机关来吊销:如果违法的主体是食品生产企业,则由颁发食品生产许可证
的质量监督部门处理;如果违法的主体是食品销售企业,则由工商行政部门处理;如果违
法的主体是餐饮服务企业,则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处理。

所以,刘某作为该食品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在企业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之日起的5
年内,不得在其他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中从事管理工作。你公司作为一家食品销售公
司,明显在此限制行列之中。建议你公司先行核实清楚刘某所开办公司被吊销食品生产许
可证的具体日期。若自刘某的公司受到处罚之日至你们聘任他之日不满5年,你公司也要
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在立即解除刘某职务的同时,你公司应主动向当地工商管理部门承
认错误,接受处罚。

第三章生产者、经营者的权利义务

89什么是生产者、经营者的法律责任?

所谓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法定义务或约定义务,或不当行使了法律权利、权力所
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一种不利后果。根据其性质及产生的方式,可以分为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刑事责任和国家赔偿责任。其中民事责任又可分为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两大
类。每一种法律责任,都对应着一定的责任承担方式。比如,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停
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
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等;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包括管制、拘役、有
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驱逐出境;行政责任则包括
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
留等。显然,法律责任并不是责任人想要免除就可以免除的,即便是有人愿意代为承担责
任,也要看法律对其是否允许。比如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其内在属性已经决定了责任无
法转嫁,无法由他人代为承担。

90生产者可以宣称对产品质量不承担责任吗?
我开办了一家小公司,生产各种办公桌椅。由于市场不景气,效益不是很好,我想
变更公司经营范围,转为制作、安装各类门窗。但是,现在库存还剩了几百张多功能椅,
我想把它们全部低价处理给某经销商,并表明这些产品将来发生的一切法律责任都由经销
商承担,以免将来发生纠纷影响公司新的生产经营。请问,我该和经销商签订什么样的协
议呢?对外又该如何宣告呢?

结合之前论述,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是不能仅凭生产者的声称而免除的。假设你公
司生产的椅子是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一定标准,构成生产伪劣产品罪。这
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的就是你公司和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同样,如果这批椅子不符合保
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工商行政部门处以罚款或吊销营业
执照等行政处罚,也是处罚你公司这个生产单位。不可能因为你和销售者存在协议,就把
它的负责人抓起来判刑,或把它的营业执照从墙上摘下来交回行政机关。

那么,对于民事责任的承担,是否可以通过与经销商进行约定或向公众宣告而实现
免除呢?这也要区分具体情形,从外部、内部两个层面来考虑。所谓外部层面,是指你公
司产品连接的不特定多数产品消费者及社会公众,内部层面则是指与你公司签订协议而接
受束缚的销售商。先来看看外部层面,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产品的质量负责,如果产品存
在质量问题,造成了消费者人身、财产的损失,消费者有权选择生产者或销售者赔偿。比
如说,你公司的椅子因存在设计缺陷,或使用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承重性未能达到国家标
准,致使消费者在使用过程中摔倒受伤,消费者就有权要求你公司赔偿医疗费及其他损
失。不管你公司对消费者做了何种宣称,都不能免除这种赔偿责任,不能以此来对抗消费
者的要求。但是,在内部层面上,你公司和经销商都属于平等的民事主体,你们有签订协
议处置自身民事权益的自由。比如说,你可以和经销商约定,产品的售后维修、组装调试
都由其自行负责,你公司不再提供人员支持或报销费用,可以约定这些椅子造成的消费者
或其他人的损害,由经销商承担最终的赔偿责任,在你公司承担赔偿义务时,可以向经销
商索要。但你们不能约定消费者或其他人因产品受到损害时只能向经销商提出赔偿要求,
而不能再向你公司主张权利,更不能约定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一律由消费者自行修理,
你公司与销售者谁也不负责,这些约定即便作出,也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也就是说,你公
司和经销商之间的协议存在一种“相对性”:协议只对你们双方发生作用,而不能对协议之
外的人如消费者发生效力;你们在协议中也不能对涉及协议之外第三人利益的事项进行约
定;若对方违反了协议约定,你公司也只能向和你签订协议的经销商主张违约责任,而不
能要求与协议无关的人按协议内容行事。所以,你公司还是应当慎重对待这批产品,承担
起生产者应担负的责任,不要试图逃避,对企业的声誉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负责。

91生产者在哪些情形下可以不承担产品责任?
我从朋友手中购买了一台电视信号接收器,也就是俗称的“大锅盖”。安装使用后的
一个雨天,该接收器被雷电击中,阳台的玻璃和地面受到毁坏不说,家中多台电器也因此
受损。经过鉴定,该接收器的设计存在缺陷,没有采取任何避雷工艺和手段,极易被雷电
击中。我根据产品上印制的信息找到了生产厂家提起民事诉讼,但厂家辩称这种接收器并
没有进入市场流通,只在实验阶段试制了两台,后因政府限制该类产品流通,就取消了生
产计划。用于试验的两台接收器,一台已经销毁,另一台则因实验站被盗窃而丢失,此事
有当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的记录。最终,法院没有支持我的诉讼请求。请问,明明是存在缺
陷的产品,为什么生产者凭此原因就可以免除责任?

一般来说,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使用者或其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产品生产者应
当承担赔偿责任。但是,在一些特定情形下,生产者的赔偿责任可以免除。这些情形主要
为:

第一,生产者能够证明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所谓未将产品投入流通,是指生产者
生产的产品虽然经过了加工制作,但还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出售、出租、抵押、出置,未
完全脱离生产者控制。这种未投入流通的产品可以是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半成品,可以是虽
制作完成但仍在检测实验过程中的成品,也可以是已经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用于销售的
存货,其共性在于没有任何针对该产品的交易行为,没有使产品按照生产者的预设目的走
向市场,进入消费者可触及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仍苛求生产者适用与已投入市场
流通产品同样的标准,对这些产品承担责任,未免有些苛刻。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这种免责并不是绝对的。如果生产者制造了一批本身就具备
一定危险属性的产品,但在投入流通之前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护及监管手段,使得公众可以
轻易获取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即便不能将此认定为产品责任,受害者也可以要求产品生
产者按照行为的过错程度承担一般侵权责任。举个极端的例子,生产者制造了一批豆浆
机,在出厂销售前发现其设计存在重大缺陷,使用过程中刀片会炸飞伤人。这样的产品肯
定不能用于销售,于是生产者将它们悉数扔到废品回收站,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路边。回收
站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些全新的未拆封产品,自然是高高兴兴地捡回家使用。结果,果然
造成了人员伤亡。在这种情况下,生产者明知产品存在缺陷,却没有采取销毁、报废处
理,而是随意丢弃,使得社会公众可以轻易获取,属于没有尽到消除危险的义务的过错行
为。对于造成的损害,应当按照一般侵权行为处理,依过错程度承担相应责任。

第二,生产者能够证明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的。所谓缺陷尚
不存在,是指生产者将产品投放到市场,转移给销售者或者直接出售给购买者时,产品还
不存在缺陷。产品缺陷系由在此之后销售者、保管者、运输者、产品购买者或使用者的行
为造成。比如,销售者擅自拆除或替换电子产品的关键部件造成产品漏电,保管者不按照
保管要求存放产品造成承重器械生锈断裂,运输者不采用约定运输方式造成精密仪器因颠
簸碰撞精密度下降,产品使用者不按照说明书组装产品而擅自进行改装。这些行为都可能
造成原本合格的产品变成缺陷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就应由实际造成产品缺陷的人承担责
任,而不能再要求生产者承担。

第三,生产者能够证明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存在的。
有很多人对这项规定并不理解,认为这样有些过于偏袒生产者。但实际上,这项规定是合
理的,在各国的产品相关立法中也多有类似规定。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过程
性与阶段性,在每一个过程与阶段,都伴随着不可避免的认知局限性。要求生产者对于其
所处时代难以预见的产品瑕疵承担责任,有些过于苛刻。比如说,现在WIFI技术非常普
及,大家经常使用电脑或手机进行无线上网。在现阶段的科技水平下,所有的研究分析和
检测结果都证明该技术与相关产品是安全的,不会造成使用者人身或财产损害。但是,也
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会突然诞生一种新的检测技术,能够发现WIFI技术会诱发某种疾病
损害人体健康,或者会损害信号覆盖范围内其他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危及他人财产安
全。社会公众如果据此要求产品生产者承担赔偿责任,显然是不合理的。如果不将这种情
形规定为免责,生产者必将在面对新的产品领域时顾虑重重,不利于鼓励科技发展,推广
新的技术。但是,需要强调的是,评断产品缺陷是否能为投入流通时的科技水平所发现,
一定要以整个社会所具有的科学技术水平来认定,而不能依据某生产者或一定区域内的部
分生产者所掌握的科学技术水平作出判断。

92事故是受害者故意造成的,产品生产者也要承担责任吗?

伤害是由受害者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造成时,生产者也可以免除或减轻责任。这是
侵权责任相关立法中的一般性规定,具体表述为“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
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以及“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仍以刀片
可能飞出伤人的豆浆机举例,某夫妻吵架,男方因赌气故意将手指伸进豆浆机中造成的损
害,就属于故意行为所致,不应追究生产者责任;如果生产厂家发现了豆浆机存在的缺
陷,登报召回产品,某消费者看到报道后,虽然发现自家豆浆机的刀片有些松动,但却觉
得再使用几次应该问题不大,结果在使用的过程中果然受到了伤害,这时,就应认定该消
费者存在重大过失,应当减轻生产者的责任。

93我国法律对于产品警示义务有明确规定吗?

当前,我国法律对于产品警示义务存在一些明确规定。比如,《产品质量法》中规
定了“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
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
以及储运中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
有关规定作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规定了“经营者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
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
法”。产品生产者及经营者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本着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履行
警示风险的义务。否则,不仅可能在消费者的维权诉讼中处于落败地位,也有可能因未尽
到最基本的警示义务而受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处罚。

94生产者应当如何对产品进行警示说明?

我公司作为一家生产型企业,目前专注于生产各种小型电器,效益尚可。有一次和
公司法律顾问聊天,谈起了产品的警示说明问题。他说美国90年代就曾有过一个经典案
例,一个老太太因麦当劳卖的咖啡没有在杯子上警示“小心烫伤”,获得了几百万美元的赔
偿。请问,对产品的警示说明义务真的有这么重要吗?那么我公司生产的各种家用、厨用
电器,在不同的极端使用方式下也会有造成损害的多种可能性,我们又该如何去进行警示
说明呢?

你公司法律顾问所说的案例是真实存在的。美国麦当劳咖啡烫伤案(Lie beck v.
McDonald’s Corp.) 大致案情为:1992年2月,79岁的美国老太太斯黛拉·莉柏克搭
车经过一家麦当劳快餐店时,花费四十九美分购买了一杯咖啡。在拧开杯盖添加牛奶和白
糖时,不慎将整杯咖啡泼洒在两腿之间,造成烫伤。于是,老太太委托律师,以热咖啡质
量缺陷、危及人身安全、酿成事故为由,起诉了麦当劳公司,并以大腿烫伤不能穿裙子为
由,索取巨额精神赔偿。最终,陪审团一致决定,麦当劳出售的咖啡未在杯子醒目之处警
告“小心烫伤”,而仅以极小字体提醒消费者注意安全,属于显而易见的疏忽大意,应承担
法律责任,共赔偿老太太286万美元。

一杯小小的咖啡,不仅给麦当劳公司带来了“天价”的赔偿,更是给美国产品生产市
场一个不小的震撼。许多企业除了关注产品本身的质量与安全性外,也开始更加注意警示
消费者,防止因不当使用产品而造成人身、财产损害。其中,有一些警示中甚至带有一
些“矫枉过正”的幽默,在我国常被当成笑话。比如,家用金属折叠梯上的警示中包括“请
勿食用”的字样;婴儿折叠车上的一句警示语是“注意!折叠婴儿车前必须先把孩子抱出
来”;洗衣机的警示包括“不要把任何人放在洗衣机里”;一部手机的警示语是“不要把它
放在微波炉里烘干”;剃须刀上的警示语包括“地震时请不要使用本产品”,电熨斗上的警
示语为“不要熨烫穿在身上的衣服”。这些警示确实带有几分幽默,但是仔细想想,产品生
产者的这种自保心理不正是来源于其国家法律对消费者的“偏袒”吗?如果产品上未作这样
的警示,倘若真有人使用折叠婴儿车时夹伤了孩子,以生产者未尽警示义务为由提起诉讼
时,谁又能保证胜诉的一定会是产品生产者呢?

我国和美国分别属于大陆及英美两个法系,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也处于不同的阶段。
同样的生产者未尽警示义务情形,消费者可能就会有胜败不同的结果,即便同样是消费者
胜诉,也罕有达到数百万美元这样的赔偿力度的可能。但是,各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消费
者胜诉案例呈现,生产者对产品的警示义务也在不断加强。

所以,作为一家生产家用、厨用电器的企业,在完成法律规定的最低限度警示义务
的基础上,你们也应当结合产品特点,在标识上加入一些警示标志及警示说明。警示的标
准和限度,应当按照社会公众的正常行为、正常理性去设定,将产品被按照预设目的使用
时可能造成的损害进行明确的警示告知,并兼顾到因产品功能、特性可能引发的其他损害
即可,而不用发挥各种想象,穷尽所有可能发生的损害,把“电源连线不可勒束颈
部”、“不可用作武器击打他人”等极端假设也列入警示范畴之中。

95生产者只要对产品可能引发的安全事故进行了警示,是不是就可以免除产品的所
有责任呢?

并不是这样。警示的真正意义在于将“产品未明确警示义务的缺陷或瑕疵”全部或部
分转化为“消费者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未按生产者已经表明的安全方式使用产品的过
错”或“明知可能发生危险后果仍追求伤害后果的故意”,从而达到减轻甚至免除责任的效
果。但是,警示义务和产品质量达到安全标准、不存在设计缺陷等义务是相互独立的关
系,不能进行替代。比如说,豆浆机的刀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会飞出,那绝对是产品设
计存在缺陷或质量存在问题,不可能因为生产者在产品上贴一张标签,称“小心!刀片随
时可能飞出伤人!”,就可免除应承担的产品质量责任。

96我国广告立法中针对特定产品的禁止性规定有哪些?

我国广告立法中针对特定产品的禁止性规定有:第一,药品、医疗器械广告不得含
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能说明治愈率或者有效率,不能与其他药品及医疗
器械比较功效及安全性,不能利用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医疗机构或者专家、医生、
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第二,农药广告不得使用无毒、无害等标明安全性的绝对化断
言,不能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或保证,不能含有违反农药安全使用规程的文字、
语言或者画面;第三,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虚假、夸大成分,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
能;第四,酒类、化妆品广告的内容必须符合卫生许可的事项,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
易与药品混淆的用语;第五,对于按照规定应当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的治疗性药品广告,必
须注明“按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还有,像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
等特殊药品,根本就不得做广告。在当前的电视节目及电台广播中,充斥着太多违反这些
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广告:由同一名扮演者冒充的“专家学者”频频出现在不同的产品广告中
而被网友截图曝光;药品广告大放厥词称可以通过注射疫苗帮助乙肝病毒携带者恢复正
常;农药广告使用超大字体反复凸显“对人体无害”等字样;保健品吹的包治百病般神乎其
神;某电视购物频道直接使用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作为宣传样品,销售廉价的“山
寨”手机;等等。相信随着广告市场的进一步规范完善,监管部门的加强监管,这些现象
最终会得到遏制。

97企业可以用广告夸大产品的功效吗?

我通过某电视频道看到一部手机的广告,其中双卡双待、定位朋友、3D导航、超长
待机等功能十分先进,价格也很便宜。于是我上网找到了该手机的销售网站订购了一部手
机。但收到产品后,我发现根本没有广告上说的那些功能,手机的质感和外观也和广告中
有明显的差距,简直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我打电话给手机生产厂家,他们说应当以
产品实物为准,而且网站上也有该型号手机的详细功能手册。我下载了该手册,发现其功
能记载和广告中确实不同。但是,难道企业可以使用这种虚假广告夸大产品功能吗?

所谓广告,是指为了某种特定需要,凭借一定形式的媒体,公开而广泛地向公众传
递信息的一种宣传手段,既可为经济目的,也可为非经济目的适用。我国广告相关立法明
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不得使用虚假的信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广告中对于产品的性
能、产地、用途、质量、价格、生产者、有效期限的表述必须清楚明白,若使用数据、统
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必须真实准确,并标明出处。如果产品广告对这些重
要信息进行语意模糊、夸大失实或令人误解的表述,就是虚假广告。常见的虚假广告形式
有谎称达到国家质量标准、谎称获奖或夸大获奖级别、谎称获得优质产品证书、谎称使用
优质产品原材料、谎称获得专利证书、谎称产品性能优秀、谎称国家定点生产、谎称原产
地、谎称进口、谎称使用先进技术设备、谎称价格低廉或已大幅降价,等等,常常对消费
者造成严重误导。

具体到你的问题,如果该手机广告与产品本身严重不符,构成了虚假广告。你可以
向产品销售者要求退货,并赔偿损失。对于受企业委托提供广告设计、制作、代理服务的
广告经营者,如果其明知该手机产品广告虚假仍进行设计、制作或发布,应当与手机生产
者及销售者一并承担责任,若他们连企业的真实名称及地址都无法提供,则应当承担全部
的责任。同时,你可以请求广告主管行政部门对发布虚假广告的经营者进行处罚。此外,
对于你的维权,还有一点额外的提醒:一些靠虚假广告骗取消费者购买不相符电子产品的
商家,在处理消费者维权问题时,会进行“二次欺骗”。其具体模式为:以最大限度让消费
者购物满意为由,说服消费者同意以换货的方式解决纠纷,由消费者补交部分差价,享
受“优惠”的价格将产品更换为一部其他知名品牌的手机。但商家往往会要求消费者先将需
退换的手机寄回,并额外支付一定的押金。待公司验收退回的手机后再将押金退还。在这
一过程中,又可能产生存两个新的问题,一是消费者支付押金后该公司再无音讯;二是送
来的手机并非承诺的品牌与型号,陷入新的纠纷。所以,如果遇到商家提出这样的处理方
式,请慎重对待,避免上当受骗。

98国家对产品的包装有要求吗?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商品的种类日益繁多,同种类的不同商品也是琳琅满目
令人难以选择。有人说,现在已经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那个时代了,产品的包装一定
要新奇独特。为此,我聘请了专业的团队为公司的产品设计包装。在感叹他们的创意时,
我不禁还有些疑虑:国家对于产品的包装有没有强制性的要求?在产品包装问题上,企业
除了考虑市场需求及企业形象,是不是也需要遵守法律的相关规定呢?

所谓产品包装,是指为在产品运输、储存、销售等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促进销
售,而按照一定技术方法选择容器、材料或附着物作为产品包装物,并在前述物品上附加
有关标识等操作行为的总称,简单地说,就是产品装箱、装盒、装袋、装罐、塑封、捆扎
等活动。产品包装是产品不可分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国家创设法律、制定相关标
准对其进行规范指引,企业自身也将产品包装视作市场竞争战略中的重要一环,投入大量
的人力、物力、财力,聘请专业人员进行设计,以期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提高企业利
润。你的顾虑很有道理,产品包装追求新奇独特没有错,但同时也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
问题,以免造成企业不必要的损失:

第一,产品包装必须符合一定的国家标准。此处所说的国家标准主要是指产品包装
标准,即国家为实现产品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和科学管理的需要,以有关包装
的事项为对象所制定的强制性标准,具体包括对运输包装及销售包装品种、规格、尺寸、
参数、工艺、成分、性能等方面内容的统一规定。目前,我国的产品包装标准主要包括建
材、机械、电工、轻工、医疗器械、仪器仪表、中西药、食品、农畜水产、军工等14大
类。如果你公司生产上述产品,就应当遵照相应的国家标准进行产品包装。

第二,产品包装不能违背产品标识义务。所谓产品标识义务,是指为识别产品或其
特征、特性,而须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所明确作出各种相关表示的义务。具体来说,产品
标识中应当包括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称和厂址、产品规格、等
级、所含主要成分、限期使用产品的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日期或失效日期、警示标志或警
示说明等。这些产品标识信息,大部分可以附在产品包装之内。但那些需要事先让消费者
知晓的信息,则必须印制在产品外包装上。同时,在处理包装问题时不能只考虑包装的视
觉效果,更重要的是考虑外包装上相关信息的显著易读性。尤其是印制在产品外包装上的
警示标志、说明以及必须事先告知消费者的其他信息,若印制位置偏、字体小、印刷模糊
而不易辨认,就无法有效实现告知及警示知消费者的目的。

第三,产品包装应避免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产品包装常见的侵权有三种:一是侵犯
其他企业对于产品包装享有的著作权或外观专利;二是擅自使用他人照片从而侵犯公民肖
像权;三是在产品包装上所作的表述侵犯到他人的名誉权。比如,2012年4月尘埃落定的
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昌黎葡萄酒业有限公司产品外包装侵权一案,其“茅台国尊”、“茅
台小产区”、“茅台橡木桶”及“茅台贵宾楼”四款产品,就因外包装侵犯了驰誉国际广告
(北京)有限公司的酒标设计作品著作权,而被判决支付24万元赔偿金。所以,企业在
选定产品包装方案时,应当对前述三种常见侵权行为保留一定的警惕,避免应疏忽大意承
担不必要的损失。

第四,产品包装设计不能违背公序良俗。所谓公序良俗,即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
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能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比如,近期
网络上流传的一种乳制品,其外包装设计在形状及颜色上都酷似女性乳房。产品采用这样
的包装,违反了社会的传统道德风俗,即便能够达到所有的强制性标准,也不应准予其进
入市场流通。与之类似的,还有印制图案过于血腥的肉制食品、形状足以引发不当联想的
电子按摩器具,等等。这也是企业在追求产品包装新奇、独特时不能触碰的一道底线。

99我国法律对于特殊产品的包装有哪些要求?

所谓特殊产品,一般是指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
品以及对于储藏运输过程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对于这些产品,一方面产品包装质量必须符
合相应要求,能经得起正常的运输和储藏。另一方面产品包装上也应当印制警示标志或者
作出中文警示说明,同时标明“危险”、“易碎”、“此面向上”、“避光阴凉处存放”等储藏
运输中的注意事项。如果生产此类特殊产品的企业不按照上述规定规范产品包装,一来会
被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查处惩戒,二来一旦产品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生产者必然因包
装问题而难辞其咎,需要承担赔偿责任。除此以外,对于食品、药品、农药、农产品、母
婴代用品等特殊的产品的包装、标签、标识问题,国家在相关立法及政策性文件中也都进
行了强制规定。比如,食品包装选用的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母乳代用品产品包
装标签应当在显著位置标明母乳喂养的优越性。对于这种特殊规定,产品生产企业也应结
合自身产品特点,格外进行注意。如果遇有拿不准的问题,应多向当地质量监督管理部
门、工商行政部门或该生产领域及法律领域的专业人士咨询,以降低经营风险。
100产品标志和产品标识是一回事吗?

虽然“标志”和“标识”在现代汉语中是同义词,均解释为一种事物的特征。但在产品
质量相关立法中,它们有着不同的外延:标志常常是指以单纯、显著、易识别的图像、图
形或者文字符号来概括某种事物的特征。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的“图腾”,具备直观
易懂、可显著识别及符合一定美学标准等特性。所以,在产品领域提到标志,一般与企业
产品质量认证有关,如CCC标志、中国名牌产品标志、中国质量500强标志、绿色食品
认证标志、中国节能认证标志。它们都是相关机构授予企业,准许其在达到认证标准的产
品上标注使用的图案。这种标志对应的是认证机构的公信力,反映出被认证产品在某一方
面的特质。而产品标识,是指为识别产品或其特征、特性,在产品或产品包装上所做的各
种表示的统称。所以,产品标识是一个外延更宽的概念,在产品及产品包装上印制的认证
标志,也应属于产品标识的一部分。

101都是违反国家对产品标识的规定,为什么处理结果不同?

我公司专业生产洗发剂及沐浴露,今年春天,由于一批产品的包装、标志不符合要
求,被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处以了十多万元的罚款,并责令我公司停产整顿。后来我和朋友
聊天,得知他开办的某生产企业也曾因此受到过处罚,但却只是责令其改正。国家对于产
品标志到底是如何规定的?为什么处理结果相差这么大?

我国《产品质量法》中明确规定产品及产品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具
体要求:

第一,产品标识中必须包括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这种合格证明可以采用合格
证、质检卡、合格印章等形式,由企业根据产品特点及生产现状选择适用。合格证明一般
应当包括检验人员信息(或代号)、检验日期等事项。这种质量检验,可以由生产企业内
部设置的检验部门进行,也可以由企业委托专门的产品质量机构进行。

第二,产品标识中必须有用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所谓中文,
专指汉文,如产品需要标注少数民族文字,也应附在汉文之后。生产厂厂名和厂址,则应
于企业营业执照上的信息一致。

第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
称和含量的,应当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让消费者提前知晓的信息,应当在产品外包
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比如,对食品、农产品、药品,国家均制订
了产品标识方面的强制性义务,明确了产品标识的具体要求,相关生产者必须按照相应的
规定标明产品信息。同时,有些决定消费者购买产品与否的关键信息,不能隐藏在产品包
装之内,必须保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拆开包装前就可以获知。比如组装坦克模型,就必须
要写明与实物的比例或组装完成后的尺寸,而不能对此只字不提。

第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的标明产品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日期
或者失效日期。所谓限制使用期限的产品,是指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保证产品质量的产
品。比如,食品、药品、化妆品、化工用品等产品,都只能在一定期限之内食用、使用,
否则就有可能危害人体健康或人身、财产安全。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日期(也称保质期)
以及失效日期,都应具体至年月日,并以清楚易读的方式标注在容易发现的位置。

第五,对于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
应当有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说明。警示标志和警示说明都是为了引起使用者对某些不安全
因素的注意和警惕,从而避免被使用产品受到损坏,保护使用者的安全。其中警示标志常
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者社会公共认知的图形、图案,例如,表示剧毒的骷髅标志,表示易
碎的酒杯标志。警示说明则是文字形式的标注,既可以是“易碎”、“小心触电”这样通俗
易懂的简短警诫,也可以和产品说明列在一起进行详细介绍。

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产品都要附加产品标识,详细列明上述信息呢?国家并没有作
出这样“不近人情”的规定。毕竟,许多产品如裸装的食物、散装的纽扣、小五金制品等产
品,既没有独立的外包装,又难以在产品上进行标注。对于这样的产品,就可以不附加产
品标识。除去这些特殊产品,其他产品都应当按照以上的规定进行标注。根据《产品质量
法》及《国家质监总局关于实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规定,若违反上述
第1条、第2条、第3条的规定,未如实或未用中文标注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产品名
称、生产者厂址厂名、产品规格等级等信息,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应责令产品生产者及
销售者改正,否则不应允许产品进入市场流通;若违反第4条、第5条的规定且情节严
重,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有权责令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停止生产、销售,并按照产品货
值金额处以30%以下的罚款,同时没收违法所得。以上即为我国对于产品标识的相关规
定,可见,虽然同样是违反标识规定,因违反的内容、程度不同,受到的处理与处罚也是
存在很大区别的。

102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方式有哪些?

借商业形式广泛流通的各类产品贯穿着社会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产品质量的好
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公众的人身的安危与生活质量。所以,国家不能完全将其放任给
市场自行调节、筛选。一方面,国家要出台相关标准,构建相应制度,将产品的生产、保
管、流通等环节悉数纳入监管,为产品质量提供一种事前的规范化标尺。另一方面,国家
要施以一定监督手段,对产品本身安全性及制造产品平台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强化事中的
管理。再有,国家还要加强处理问题产品的力度,设置召回、销毁、公示等制度,明确产
品责任分配及赔偿标准,完善事后的救济途径。

103企业应当配合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吗?

我公司证照齐全,生产出的电动按摩器械也一向质量过硬,从未发生过任何安全问
题。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各级质量技术监督管理部门频繁对我公司的各型号产品进行抽
查,几次下来已经拿走了公司数百件产品,每次还要收取公司3000元的检验费。一次,
我对执法人员提出了异议,说能不能不要重复抽查,或者每次少拿一些产品。执法人员非
常生气,说查谁不查谁是质监部门的权力,企业必须配合监督检查。我公司有工人情绪比
较激动,双方发生了言语冲突。最终,这次抽检结果我公司产品的合格率非常低。我该怎
么办?

如前所述,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法组织有关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产品
质量检验机构对生产、销售的产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样检验,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属于对于产品质量事中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这种监督抽查,产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
都不能拒绝,必须予以配合。但是,这种抽查也应有一定的限度,否则必然会影响企业的
生产、销售,加重企业的负担。具体来说:

首先,对于样品的抽取方式及后续处置,国家进行了明确规定。为保证检验结果的
公正性和代表性,抽查所需检验的样品应当从市场或企业仓库内的待售成品中随机抽取,
涵盖不同日期、不同批次。一般来说,产品样品应当由被检查者无偿提供。但这种提供义
务绝不会没有限度,抽取样品数量的多少,不能超出各项检验的合理需要。而且,检验合
格的样品除因检验造成破坏或损耗之外,在检验工作结束且无异议后的一个季度内必须返
还被检查者。如何界定检验的合理需要?有法律或成熟检验标准规定时,规定中载明的数
量可以认定为合理需要。若无具体规定,则应按生活标准判断。以你公司生产电动按摩器
械为例,从外观、材质、耐用性、内部结构、破坏性实验几个方面着手检测,每一款产品
的合理数量也就是三至五台。若一次性抽取数十台按摩器械进行浸泡、电流过载等破坏性
实验,就明显违背了公众对“合理”的认知。还有,《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的抽样检验进行
了较为特殊的规定,进行监督抽查的部门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而不是由被检查者无偿提
供。

其次,监督抽查会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影响,国家明确规定应避免重复抽查。监
督抽查按实施主体区分,可以分为国家监督抽查和地方监督抽查;从周期上来区分,可以
分为定期抽查和不定期实施的国家专项监督抽查。这些抽查,若不加以协调,往往会有交
叉和重叠,产生重复抽查,即各职能主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同一种产品进行两次以上的抽
查。重复抽查是不必要的,不仅会增加企业负累,同时也浪费了国家行政资源,应当从制
度上避免。所以,国家明确规定:第一,国家质量监督机关抽查的产品,地方质量监督机
关不得再行抽查;第二,在进行行业监督抽查和地方抽查工作中,属于上级机关抽查的产
品,下级机关不得另行重复抽查。

再次,监督抽查的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支,国家明确禁止向被检查人收取。国务
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质量工作的决定》中规定,为了避免加重企业负担,监督抽查不得
向企业收费。各级地方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所需经费由各级财政拨款;其
他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的抽查,所需经费从部门自有资金中开支。《产品质量法》及《食品
安全法》均明确规定,进行抽样检验不得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用。这些都属于硬性的
禁止性规定,制约着行政机关及检验机构的行为,不容变通。所以,关于产品质量监督抽
查的任何形式收费和变相收费,都是法律所禁止的。

最后,对于监督抽查结果,国家设立了异议审查制度。产品质量不仅和公众生活息
息相关,对企业发展也是意义重大,自然不能抱着“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态度
严格监管,草率处置。否则,就非常容易因错检或其他偶然因素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
失。因此,国家设立了抽查检验结果的异议审查制度,不服检验结果的生产者、销售者在
收到检验结果的15日内,可以向原实施监督抽查的部门申请复检,也可以向该部门的上
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复检结果作为最终结论,企业必须予以接受。同时,这种
复检不能流于形式,处理企业异议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者指定检验机构应当按原监督抽
查方案对留存的样品或抽取的备用样品组织复检,出具检验报告,于检验工作完成后10
日内作出书面答复。

所以,根据你反映的情况,当地质监部门组织的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确实存在问题,
有违规收费、重复检查、违规抽取样品之嫌。你可以向其上级机关或当地政府纪委反映情
况,必要时可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同时,若你公司对抽查结果存在异议,有权在收
到检验结果的15日内申请复检。

104质监部门公布产品质量抽查结果是否侵犯企业的名誉权?

我公司生产各种阀门,在一次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中,部分产品样品
未能通过高压密封实验,被认定为不合格。我公司已将问题产品全部召回,并主动赔偿消
费者损失,积极地改正了错误。但是,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在其网站上公告了此次抽查结果
后,当地几家新闻媒体制作了专题节目,整理汇总了一些因阀门质量不合格造成的重大事
故,直指阀门安全问题。而且,节目中播出该抽查结果时,没有隐去公司名称及产品型
号。节目播出后,我公司所有产品的销量均发生下滑,许多经销商要求解除合作关系,公
司的经营随之陷入困境。我想知道,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有权向社会公布抽查结果吗?新闻
媒体将产品不合格的消息制作成电视节目,是否侵犯了企业的名誉权或隐私权?

名誉权是人格权的一种,是公民或法人依法享有的获得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
害的权利。你公司作为法人,享有名誉权不容侵犯的法定权利。任何机关、团体及个人均
不能使用侮辱、诽谤等方式侵犯你公司的名誉,否则,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负责恢复你
公司名誉,消除不良影响并赔偿因此造成的损失。但是,判断质量监督部门和新闻媒体机
构的行为是否侵犯到你公司的名誉权,还应明确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和公民的名誉权相比,法人的名誉权有自身的特点。法人是法律拟制创设
的“人”,不具备公民的多种情感,其名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社会信誉,即法人在比较长的
时间内逐渐积累形成的公信力。具体到公司这种企业法人,其信誉往往凝结了企业在生产
经营方面的努力,对企业的市场经济效益影响重大。所以,对于公民个人,认定侵权造成
的后果既要考虑其因名誉贬损受到的社会不公正对待,也要考虑受害者承担的社会压力、
心理负担及精神折磨。而对于公司企业,则要侧重于考虑侵权行为对其商业信誉的不当贬
损以及这种贬损对市场经营效果的影响。基于此种差异性,对公民个人使用下流肮脏的语
言公开进行侮辱谩骂,即便侮辱行为所指向的事实真实存在,同样会构成侵犯名誉权;但
若是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使用了过激的言论,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使用了不当语言进
行谩骂,在认定是否侵犯企业名誉权时,还是要考虑所指事实的真实性。

其次,法律已经明确规定,对产品承担监管职责的行政机关应当对产品质量监督检
查结果进行公布,这也是强化监管效果的重要方式。若是没有透明曝光机制,既起不到对
警戒企业的作用,也无法警示市场上的广大消费者,更容易滋生公权力的幕后交易,变监
管为单纯的处罚。所以,虽然产品不合格结果的曝光,无疑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影
响,但只要这种结果是真实的,企业就不能提出名誉权的受损,更不能以所谓“隐私权”作
为束缚行政机关执法行为的工具。因为,享有隐私权的主体只限于自然人,而不包括法
人。

最后,新闻媒体单位对企业的产品质量或服务质量进行的批评、评论是否侵犯企业
名誉权,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判断:一是批评、评论的基本内容是否真实;二是内容中是否
包含侮辱性的评论。新闻媒体单位是公众的喉舌,和公民个人相比,具有更强的传播性、
更宽的覆盖面以及更高的公信力,不仅其传播的内容更容易被公众接受,就连内容之外的
具体措辞及所蕴含情绪也会对公众的认知产生重要影响。比如,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时,
某消费者个人对家人朋友,或者在网络平台上谈及产品质量问题时,即便使用了宣泄情绪
的语言,表达强烈的不满,听者的侧重点仍会集中在产品的具体问题。但若是新闻媒体单
位在报道某企业的产品质量问题时,使用了如“一家丧失基本社会良知,应遭到社会公众
唾骂的垃圾企业”这样的侮辱性词句,公众的认知角度就非常容易偏离,脱离具体问题而
只记住负面的评价与情绪。

所以,从你反映的情况来看,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公布抽查结果是在正常履行监
管职责。如果认为抽查结果有误,在结果公布之前你公司就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途径申请
复查。如果认为抽查的程序存在问题,你公司也可以依法行使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
从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但是,已经按照法定程序形成的最终结论,你公司无权阻止亦不
应抗议其面相社会公布。同时,新闻媒体单位在援引该抽查结果时,并没有隐去你公司名
称以及产品名称的义务,只要其报道真实且没有使用侮辱性语言降低你公司社会信誉,就
没有侵犯到你公司的名誉权。

105企业应如何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企业外部协作加工者的选择、监管机制。所谓外部协作加工者,常常是
由于生产企业采购、外包行为而产生,独立于生产企业之外,从事辅助性生产或提供零
件、配件甚至半成品的工厂。对其进行监管,是维系产品质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多
大型生产企业的荣辱成败,都与这些不起眼的小型加工者直接相关:一块电容的标号错
误,可能会导致大型供电设备的瘫痪;一根外挂制动管尺寸及弧度的误差,可能会导致大
批量汽车的召回。所以,企业要首先完善外协加工者的选择机制,对该加工者的资质、规
模、质量管理能力进行评定,达到标准方可向其购买零部件或委托其进行相应生产。同
时,在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加强对该加工者生产技术、工艺、使用原料的检查,再设立严
格的验收机制作为监管手段,将这种脱离企业内部监管范围而不易控制的风险降至最低。

第二,完善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机制。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常被忽略的就是原材料的
质量控制问题。有些企业虽然在采购时适用了合理的标准,设立了严格的检验,精挑细选
买到了合格的原材料,但是却没有做好贮存保管工作,使得原材料发生毁坏、变质。在这
些原材料投入生产之前,又缺乏相应的“二次检验、检测”机制,致使所生产产品的质量受
到贬损。所以,企业应当培养相应意识,设立有效机制,将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贯穿于购
买、保存、使用的全部过程,而不仅仅是做好选购工作。

第三,完善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机制。一般来说,企业选择批量化生产的产品都
已经过通过了无数次的实验和检验,很少会因存在重大设计缺陷而导致全部产品未能达到
国家标准,被全部清除出市场。产品的质量问题往往是个别的、散见的,其中很大一部分
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缺乏相应监管而造成的。所以,企业应完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制度并严格落实,设立产品生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控制、产品防护的控制、纠正和预防措
施控制、数据统计分析控制、记录控制等程序,并安排专职的“过程检验人员”负责半成品
的质量检验。

第四,完善成品出厂检验及不合格产品处理机制。产品一旦出厂,就脱离了生产企
业的控制,进入市场流通直接面对消费者的考验。最终的成品出厂检验可以说是企业的最
后一道质量防线,所以必须强化该检验的意义,落实责任至主要负责人,严格要求检验人
员务必按照相关程序检验,记录真实的原始数据,并妥善处置不合格产品,视其不合格程
度及原因采取修理、二次加工、更换零部件或者销毁等处理方式,避免不合格的产品未经
妥善处理即进入市场流通。

106工商局会因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健全而予以处罚吗?

今天工商局上门对我公司进行了安全生产检查,让我们签收了一份《企业构建产品
管理制度指导手册》,其中要求生产企业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
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如果下次检查前没能准备好,需要承担处罚
吗?

构建企业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有利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
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最终实现生产企业与消费者的共赢。正是出于此种考虑,国家才
鼓励企业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争取达到并超过国际先进水
平。我国《产品质量法》第3条明确规定“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
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以期唤起生产、销售企
业的注意,明确设立管理制度的意义。你公司所在地的工商局制作《指导手册》,应当是
依据了该条规定,目的同样在于规范企业的生产与销售,帮助企业提高产品质量。

但无论是《产品质量法》中的立法规定还是工商局主动提供的指导帮助,都不是具
体的强制性命令。如何制定、完善企业内部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属于企业自主经营权的
范畴,应当结合产品特点及企业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制定。国家行政机关不会强行干
涉,即便是想干涉,恐怕也无法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管理风格的企业制作出一种
万能的制度模板,供所有企业无差别的套用。如果行政机关强令企业制作,势必流于形
式,逼出一份份形同虚设的拼凑文件。而且,各种制度本身并无固定标准可言,无法简单
以字数多少、涉及领域宽窄、完成速度快慢作为优劣标准进行评价。没法评价也就无从检
查,更谈不上处罚。

但是,作为一家生产企业,你们应当意识到一系列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和责任制度
对于企业的意义,不应仅仅满足于完成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满足于不被行政机关处罚。对
于要通过激烈市场竞争才能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企业而言,所有法律规定及行政强令都只是
最低限度的标准,只有那些超越了最低标准仍不断追求更高产品质量的企业,才能得到消
费者的青睐并经受起时间的考验,获得良好的收益。不妨以此次工商局检查指导为契机,
探索、整合相关的机制,修补企业生产的监管漏洞。

107为什么我公司作为销售方也要对产品责任承担赔偿义务?

我经营了一家汽车配件销售公司,出售蓄电池、机油、冷冻液等相关产品。通过网
络,我结识了一些供货商,并向他们低价购买了一批没有包装的蓄电池。但最近有一些消
费者向我公司索赔,称该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自燃,致使车辆毁损。我觉得电池不
是我公司生产的,他们应当去找生产者索赔而不是找销售者,所以就没有同意赔偿。后
来,消费者告到法院,我和供货商无法取得联系,说不清他们到底是公司还是个人,也不
知道他们的厂子在哪里。最终法院判决由我公司来承担赔偿义务。我觉得非常冤,为什么
我公司作为销售方也要对产品责任承担赔偿义务呢?

法院判决由你公司承担赔偿义务是正确的。对于因产品缺陷造成的他人人身、财产
损害,生产者与销售者都应当积极的赔偿,妥善的处置,而不是相互推诿责任。为了避免
受害人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我国法律也对产品责任在生产者及销售者之间的分配进行了
明确规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层含义:

第一,因缺陷产品权益受损时,选择索赔主体是受害者的自由。

所谓缺陷产品,是指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危险,或者不符合保障
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这种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
对使用者或其他人的权益造成损害,由此产生一定的赔偿责任。比如,某消费者购买到产
品设计存在缺陷的煤气罐,在使用过程中发生了爆炸,既炸伤了身体,也损毁了财物,这
些都应当获得赔偿。生产者制造了这种缺陷产品,自然难辞其咎;销售者直接和消费者签
订买卖合同,发生交易关系,也不应置身事外。且不论最终的责任应当由谁来承担,伤痛
缠身的消费者应该向谁提出索赔要求呢?

由于商品的高度流动性以及市场经营主体的多变性,不管是将索赔的对象限定为生
产者还是销售者,都不利于帮助消费者维权。若规定只能向生产者索赔,很可能这个煤气
罐的生产者远在外省,查找不便不说,即便找到了,消费者也要车马劳顿辗转颠簸,支出
更多的维权成本;若规定只能向销售者索赔,很可能当消费者主张权利时,销售煤气罐的
企业或小店已经改头换面甚至踪迹全无。所以,法律规定这种情形可以由受害者自由选
择,综合考虑找寻责任主体的难度与维权成本,选择向产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出索赔要
求。

第二,生产者一般情况下会作为最终承担产品责任的主体。

那么,这种对索赔对象的选择权是否意味着受害者获得了一种权利,可以完全决定
生产者或销售者的责任承担呢?显然不是。如果索赔对象的选择权能够影响实际责任承担
者的确定,一来必然会违反侵权责任法律制度的整体构架,形成过错者自在逍遥,无过错
者代人受过的不公正局面;二来会将生产者与销售者逃避责任成功与否交于受害者决定,
从而刺激他们使用不正当交易或其他手段,控制受害者以实现推诿责任,最终既不利于保
护受害者合法权益,也不利于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性。所以,受害者选择提出索赔的对象
和产品责任承担者是不同的概念,如何确定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实际责任的承担,还是要
遵照法律的规定。如果是属于产品生产者的责任,产品销售者承担责任后有权向生产者追
偿,反之亦然,生产者承担了属于销售者的责任后,同样有权向销售者追偿。而且,在没
有免责情形的一般情况下,产品责任往往最终是由产品生产者承担的。

第三,销售者在一定情形下也会实际承担责任。

销售者在哪些情形下会实际承担责任呢?主要有这样三种:第一种情形,产品所存
在缺陷是由于销售者的过错造成时,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继续以煤气罐举例,比如
说,生产者设计、制造的煤气罐出厂包装中本来包括一种安全阀门装置,但销售者为了获
取额外的利润,把阀门装置从包装中分离,作为选装配件独立销售。没有该安全阀门装置
煤气罐可能在使用中发生爆炸,销售者的行为使得不明就里没有购买该装置的消费者陷入
了巨大的危险之中。这时,产品缺陷就是由销售者的行为造成的,生产者如果承担了赔偿
责任,可以向销售者追偿;第二种情形,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
陷产品的供货者时,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之所以进行这样的立法规定,是为了避免出现因
无法确定缺陷产品生产者而不能充分保护受害人权益的情形,同时也有利于督促产品销售
者本着对消费者、对社会公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谨慎采购产品,选择可靠的生产厂家及供应
商,代理正规渠道的产品,杜绝经销隐匿、伪造生产厂家以及来路不明的产品。值得一提
的是,《产品质量法》中规定了产品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
明和其他标识,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这对于销售者既是一种义务,同时也是一种保护。如
果能够严格执行这一规定,就可以很好地帮助销售者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或供货者;第
三种情形则可以看作产品销售者的一种固有经营风险,即产品销售者代生产者承担了赔偿
责任后,生产者却已经资不抵债甚至不再存在,这时销售者虽有追偿的权利,却也难以行
使。
所以,从你提出的问题来看,销售这种来路不明的蓄电池,作为销售者你没有重视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肆意将其置于危险的境地,同时也破坏了市场管理秩序,不仅应
实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也应受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罚。退一步讲,即便你公司代理
的是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没有任何过错行为,发生产品责任问题时,消费
者也有权向你公司索赔。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公司可以在承担责任后向生产者追偿。

108产品销售者是否应对“赠品”的质量承担责任?

在十一黄金周之际,我选购了一台电脑,商家给出的促销活动是赠送一对电脑音
响。电脑的质量没有问题,但音响的声音则忽大忽小,使用几天后其中一只就彻底没有声
音了。我找到商场要求更换一对音响,商场说促销活动已经结束了,没有剩余的该型号音
响,其他音响都是销售品,不能用来赠送,所以无法更换。于是我要求把这个音响折成钱
退货,商场也不同意,说音响本来就是赠品,怎么能退钱呢。商场是否需要对赠品的质量
承担责任?

购买电脑赠送音响应当界定为附赠式销售,这种“赠与”实质上和商品买卖关系不能
割裂,应当界定为附赠式销售。在这种销售模式中,无论经营者将赠品计入成本还是利
润,均不影响其在行为时的“经营”意思表示。经营者的行为目的是鼓励消费者购买产品,
其行为本质仍应认定为一种交换而不是无偿赠送。经营者和消费者一般也都清楚,购买商
品和获得赠品是“捆绑”在一起的一个行为,而不可以割裂、分离成两个独立的行为。既然
消费者非购买商品就没有权利获得经营者所谓的“赠品”,那“赠品”也就具备了商品的属
性,经营者对“赠品”的质量负责。至于这种“赠品”缺陷引发的侵权问题,也应当直接适
用《产品质量法》及《侵权责任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无论是该赠品的生产者还是经手
将其“赠送”给消费者的销售者,都不能以该赠品并非用于销售来抗辩,主张免除应承担的
责任,所以商场需要对附赠的音响承担产品责任。

除此之外,对于经营者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伪造产品信息、包装标识不符合规定
等不合格产品作为附赠赠品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监管部门应当直接视
做经营者在销售不合格产品,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

109产品销售者可以伪造产地或篡改产品标识吗?

小区门口有一家小型便利店,一次我去购买散装醋时,发现昨天标识还是当地生产
的米醋,今天产地就被篡改为“山西龙门”。询问老板时,他毫不在意地承认醋还是昨天的
醋,只是换了个标签,因为大家都认山西醋,这样比较好卖。我认为这样做属于伪造产地
信息,明显是欺骗消费者。老板却说产品都是一样的产品,怎么去描述是经营者的自由,
属于合理的营销技巧。我想知道,产品销售者可以伪造产地或篡改产品标识吗?

这名便利店经营者的说法显然是错误的。国家一再严格规范产品标识,目的就是让
消费者获取到更多的产品信息,作出是否需要购买的真实判断。产品标识信息的首位要求
就是真实,第二位要求才是全面。如果产品信息本身是虚假的,再详尽的标注也没有用,
只能是更多的欺骗与误导。所以,使用真实的产品信息,标明真实的产地及厂名,保持产
品的质量安全不仅是产品生产者一方的义务,销售者当然也要遵照实行。具体而言,销售
者这方面的义务主要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销售者所销售产品应符合法律对产品及包装上标识的要求。我国《产品质量
法》第27条对产品及产品包装上的标识信息进行了明确的立法规定,产品生产者在产品
进入市场流通时,应当对产品进行真实、完备的标识说明,否则就会受到相关行政管理部
门的惩戒,标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产品也无法进入市场流通。销售者同样应当尽到义务,
在采购产品时认真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特别要详细检查产品的标识是否符合法律规
定,对于产品标识不齐全或模糊不清的问题产品要做到拒绝收货。同时,对于已经购进的
产品,销售者应当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持产品的标识真实与清晰,避免因监管不严造成内部
工作人员及其他人员篡改信息,或因保管方式不当造成标识信息无法辨认。再有,某些散
装的食品、微小型产品,在销售过程中往往无法直接使用生产者在整包、整箱包装上印制
或包装内部单独附加的产品标识说明,需要由销售者额外制作相应标签进行说明。对于这
类产品,销售者应认真誊抄原产品标识中的信息,以保证信息的真实全面。

第二,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或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顾名思义,产地就是产品生
产的所在地。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条件不同以及一定历史时期的生产经营特点,有些
地区因生产某类特定的产品而获得公众的认知,在该地区出产的产品也就附着了该地区的
知名度,形成一种隐性的产品质量及特性的保证。比如,贵州茅台、金华火腿、杭州龙
井、上海服装、山西陈醋,都属于这样的产品。而一些知名的生产厂家,更是凭借严格控
制质量、不断追求品质的生产理念,依托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经验,使得名下产品收获了各
项奖励、荣誉及消费者的认可。若销售者为追求经营利润,采用伪造产地或冒用他人厂
名、厂址这样的不正当方式进行竞争,既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同样
也有可能因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称权,而承担侵权责任。

第三,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等质量标志。所谓质量标志,是指有关行政主
管部门或社会中立组织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颁发给企业或企业生产的某类产品,用以
表明该企业已经达到一定的生产水准或证明该产品符合相关的标准。伪造和冒用,则是两
种不同的行为。所谓伪造,是指通过一定手段,编制出原本并不存在的标志,误导消费
者。比如,生产企业未通过ISO9001认证,却在产品包装上印制与之一个图案、颜色均
类似的标志,杜撰“AOS9001”、“IOS5008”这样的名称,使消费者误以为有这样一种
认证存在。而冒用,则是谎称取得并擅自使用标志的行为。比如,产品明明没有通过节能
认证或国家CCC安全认证,却仍使用这些标志,作为销售者,不得为销售产品伪造或者
冒用产品质量标志,否则必然会受到相应处罚。

所以,你小区附近这家便利店的老板篡改产品标识的行为,已经违反了我国《产品
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你可以向产品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或工商行
政部门举报其违法行为。

110法律禁止产品销售者进行哪些行为?

销售者除了不能销售禁止销售的产品外,同样不能实施法律禁止的其他行为。根据
《产品质量法》有关规定,产品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禁止销售的产品,不得销
售失效、变质的产品。同时,在销售过程中,销售者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
次充好,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这些规定,实际上和立法对于生产者生产产品
的要求是一致的,之所以用立法形式将其确定为销售者的义务,一是为了做好产品生产、
流通不同阶段中的义务衔接;二是为了符合司法实践中的现实需求。当前有一些销售者为
了个人利益,采取种种不法手段,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同时破坏市场秩序。比如,以低
价收购国家已经淘汰的产品私下出售,在散装食品或小产品中掺杂同类低价产品或过期产
品。销售者的这些违法行为并不会因为国家对生产环节的治理而彻底消除,同样有必要进
行严格监管。

111如何理解经营者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义务?

我在电脑城购买数码相机时,售货员说如果不需要报销,就没必要开发票,还可以
再便宜100元。我当时觉得反正是买来自己用,就没有开发票。但是半年后相机出了些故
障,我拿着包装内的保修卡去该品牌售后服务中心保修时,维修人员说需要我出示发票等
正规购物凭证,否则无法判断购买时间,不能保修。我又回电脑城去找销售商,要求补开
发票,销售商却说这款相机他们从来没有卖过。折腾了几次,还是没有结果,真是贪小便
宜吃大亏。我想了解一下,产品销售商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的义务到底是怎样规定的?

所谓购货凭证和服务单据,是指商品买卖合同或服务合同履行完毕后,商品的销售
者和服务的提供者向商品购买者及服务的接受者(可统称为消费者)出具的证明存在购
销、服务活动或合同已经履行完毕的书面凭证。这种凭证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
有三类:一是国家税务部门统一印制的发票;二是经营者自行印制的购货小票;三是主要
用于集贸市场中的信誉卡。这些凭证上一般应当具备商品买卖及服务合同的关键信息,如
商品的销售者和服务提供者的名称、商品或服务的名称、数量、规格、价格以及提供日
期。

凭证及单据上的信息反映着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易行为,同时也是行政执法机
关处理消费纠纷的重要依据。因此,2013年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2条明确规
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商业惯例向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
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的,经营者必须出具。”该规定有两层含
义:一是经营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商业惯例主动出具。比如说,税收相关法律明确规定
了商品经营者应出具发票,按照惯例超市也应当打印购物小票,这些就属于主动出具的范
畴。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交易活动都要求经营者主动出具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比如,消
费者在水果摊、菜市场、小摊贩小额购物,或享受理发、修鞋、配钥匙、补衣服这样的服
务,一般都不会收到对方主动出具的购货凭证或服务单据。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不主动
出具凭证或单据的行为,就不宜视作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二是消费者有权要求这些没有
主动出具义务的经营者提供相应凭证或单据,一旦消费者提出要求,哪怕是经营者手写一
个收付凭证,也要尽到对消费者的法定义务。

112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与购货凭证有关的情形有哪些?

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与购货凭证有关的情形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经营者违反
规定,不主动为消费者出具购货凭证,或为消费者获得凭证设立障碍。比如,有些商场及
超市将开具发票的服务台设置的非常隐蔽,且服务人员经常不在岗,导致消费者开具发票
需要长时间等待或排队。二是经营者经索要仍拒绝提供相应凭证,以各种理由逃避义务。
比如,一些餐饮服务行业在消费者要求开发票时,以发票用完、开票的人已下班等各种理
由敷衍消费者,并以提供餐巾纸、饮料之类的赠品诱使消费者放弃索要发票。三是经营者
购货凭证填写不规范,包含信息不完整,甚至开出与所购商品无关的发票。比如,某电脑
城中的个别销售者,开具发票不写明产品名称及型号,仅有几个简单的字母和数字,除了
价格以外不知所云。而且,他们可以为电脑、数码相机这样的电子产品开出“电脑耗材”这
样不相干的发票,影响消费者维修产品及处理争议。作为消费者,一定要消除贪小便宜的
心理,积极索要发票及其他购货凭证及服务单据。如果经营者拒绝提供,消费者应及时向
税务部门举报。

113产品的价格是生产者还是销售者制定的?
2012年上半年有传闻日本发生了大范围核泄漏,严重污染了海水,今后再生产的食
盐也会受到影响,含有无法消除的辐射影响。听到这个消息后,我所在城市的市民都在四
处抢购食盐,导致许多超市的盐脱销断货。一些小型商店虽仍有食盐出售,但价格上涨了
几倍甚至十几倍,原本一元多钱一包的食盐竟要价十几元。我和商家理论,他却理直气壮
地说产品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现在供不应求自然要涨价。经营者可以这样随意涨价吗?

商家的说法是错误的,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自由定价。我国实行的是自由市场
经济,绝大多数产品及服务实行的都是市场调节价,即产品生产者、销售者自主制定,通
过市场竞争最终形成的价格。但是,除去这类产品之外,还存在着两类不能由产品生产者
或销售者自由定价的产品,即政府定价产品与政府指导价产品。所谓政府定价,是指由政
府价格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定价权限和范围对某类产品制定出一个固定价
格;所谓政府指导价,则是指前述部门制定出某种产品的基准价并规定一个浮动范围,以
指导产品生产者及销售者在该范围内制定产品具体价格。这两类产品,按照制定价格或指
导价的行政部门级别不同,可分为中央定价和地方定价。需要明确的是,制定地方定价的
主体限制为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省级以下的政府无权制定产品
价格。可以由政府定价或制定指导价的,包括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重大的极少
数商品、资源稀缺的少数商品、自然垄断经营的商品、重要的公用事业、重要的公益性服
务等。食盐、药品、电、石油、汽油、煤、邮政费用等,均属于这样的产品。

食盐属于国家定价的专营产品,生产者和经营者无权制定其价格,个别经销商趁机
涨价的行为违反了《价格法》有关规定。相关部门应当予以制止,并有权对其处以违法所
得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还可以责令其停产停业。

114自由定价产品的价格由谁说了算?

对于自由定价的产品,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均有权制定价格。除去实行政府定价及
政府指导价的产品,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均有权制定产品的价格。只是这两种“制定”所处
的阶段不同,引发的结果也不同。产品的生产者通过加工、制作等行为实现了产品从无到
有的转变,产品销售者则利用自身的场所、渠道和技巧,将产品送入消费者视野。产品生
产者制定的价格,往往只针对某一具体销售者,是带有内部性的、协商确定的批发价格,
而不是针对不特定多数消费者,该价格取决于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之间的协商。比如说,
某生产企业制造了一批水壶,以每把10元的价格批发给A省的经销商进行销售,该经销商
按每把30元的价格在当地进行零售,销量不错。后来,B省的经销商找到企业,要求代理
该水壶的销售。企业可以和B省的经销商进行协商,根据不同情况以高于或低于10元的价
格批发给该经销商。而销售者最终实施的销售价格,则是外部性的、统一执行的零售价
格,针对着不特定多数的消费者。至于制定出价格后的打折、降价活动,则是根据产品市
场竞争表现进行的调节。在许多汽车销售中,我们可以看到厂家指导价以及经销商给出的
实际优惠价格,前者为全国统一,后者则是各经销商自由制定。

但是,自由定价产品价格的制定,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产品生产者及销售者制定
产品价格,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据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制
定。即便表面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生产者及销售者也不能制定与成本及供求极不相
符的过高产品定价以获取暴利,损害消费者权益。同时,关于产品价格的一些不正当行
为,也是被法律明确禁止的。比如,根据我国《价格法》的相关规定,禁止产品生产者及
销售者从事下列不正当价格行为:第一,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损害其他经营者或者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第二,在依法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积压商品等商品外,
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或者独占市场,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损
害国家利益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第三,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哄抬价格,推动商
品价格过高上涨;第四,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
者与其进行交易;第五,采取抬高等级或者压低等级等手段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
务,变相提高或压低价格,等等。

115如何理解明码标价义务?

所谓明码标价,是指经营者在销售、收购产品和提供服务时,以公众易于识别的方
式标明商品价格和服务收费标准的一种公示方法。其目的在于让消费者购买产品或接受服
务前对产品与服务有一定的基本认知,自愿作出真实的选择,从而促进市场正当竞争,保
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明码标价,是产品经营者及服务提供者的一项法定义务。2013年修
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0条规定:商店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当明码标价;《价格
法》第13条规定:经营者销售、收购商品和提供服务,应当按照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规
定明码标价,注明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计价单位、价格或者服务的项目、收
费标准等有关情况。经营者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标明的费
用,等等。明码标价义务有以下两层含义:

首先,明码标价的第一层义务在于“明示价格”。明示价格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附
着价签、编制价目表、在产品上喷印价格,等等。若要达到明示的效果,则这些信息一定
要准确清晰,便于公众读取识别。应做到:对于价格发生变动的产品,应当及时更新信
息;商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明人民币金额;产地、规格、等级、材
质、包装、商标等存在差别的产品均应一货一签,分别标明价格;降价处理的产品应采用
明显的标识方法,与正常产品进行区分,比如说,某饭店菜单中列出了鲟鱼,但标价位置
仅仅写明了“40元”三个字,某消费者结账时方被告知40元是指每斤鲟鱼的价格,按重量
该条5斤重的鲟鱼应收取200元鱼钱,再加上40元加工费,共计240元。经营者的这种标
价方式,明显属于没有尽到明示产品价格的义务。同样地,若在“40元”后以小到难以辨
认的字体,或者不易识别的颜色附上“/斤”的字样,也属于对消费者权益的侵犯,仍应按
未尽到明码标价义务进行处罚。

其次,明码标价的第二层义务在于“不得加价”及“不得收取不明费用”。需要明确的
是,我国法律中规定的“明码标价”并不是“明码实价”。一件标价为500元的服装,根据销
售场所及经营者的不同,有时消费者只能按标价购买,有时则可能在讨价还价后以300元
甚至更低的价格成交。所以,一般来说,经营者以低于标价的价格出售产品时,并不会违
反明码标价义务,只有当其在标价之外加价出售产品时,才会违反该义务。至于“不明费
用”,则是购买产品或服务时,经营者事先未告知消费者应当收取,甚至在收取过程中也
不作说明的费用。比如,有的汽车经销商在和消费者签订购车合同后,再索要所谓的
2000元至5000元“提车费”或“定车费”;有的家具公司在承诺不收组装费后,改为索
要“人工费”,在承诺不收取运输费后,改为索要“燃油费”,这些费用均超出了消费者的
预期,应当事先进行告知,否则也应认定经营者提供产品及服务时未尽到明码标价义务。

1164S店对畅销车辆要求购买者加价提车的行为是否违反产品明码标价义务?

通过多方比对,我决定选购某品牌的一款汽车,去4S店订车时,却被告知需要在标
价之外增加2万元,否则可能一年之内都提不到车。我听后非常气愤,4S店无缘无故加价
出售汽车的行为合法吗?

如上所述,不明示产品价格以及随意加价都属于违反产品明码标价义务的行为。但
是,若4S店存在此类行为,相对较易认定。但是,在实践中,汽车经营者直接要求消费
者加价提车的行为已不常见,其一般会采用比较隐晦的办法,比如要求消费者同时选装昂
贵的配件,购买一定价格的汽车装饰,若消费者拒绝,便告知无车可售。若是销售者店里
的汽车及这些配件、装饰都做到了“明码标价”,只是强迫消费者必须购买指定产品,则这
样的情况更宜认定其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而不是违反明码标价义务。

117所有商品都必须明码标价吗?

需要明确的是,明码标价义务并不适用于所有产品或服务。我国市场主体多元,产
品种类复杂,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经营者难以做到明码标价。比如,消费者从流动
小摊贩,农贸市场和集市上购买产品,大多是通过询价以及询价后的讨价还价来达成交
易,经营者很少制作专门的价格标签。还有一些产品由于自身的特点及销售行业特点,比
如艺术珍品、古董等,不宜做到明码标价。因此,法律并未将明码标价义务的主体界定至
所有产品及服务的经营者,而是仅将其规定为“商店”以及“政府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经营
者”。这样就符合了我国的商品交易市场现状,既维护了法律的权威,也避免了因“一刀
切”式立法导致法律规定缺失可操作性。

第四章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18为什么我购买了产品却不是消费者?

最近看到新闻报道某消费者买到了冒用认证标志,存在虚假描述的电子产品。通过
消费者维权,最终生产厂家按照消费者购买该产品支付价格的两倍进行了赔偿。非常巧合
的是,我经营的一家小型超市也曾采购过这类电子产品,至今还有部分存货。电视曝光
后,这种产品肯定不能再销售,那么,我是否有权利也向生产厂家主张双倍价格的赔偿
呢?该用我个人还是超市的名义去主张?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明确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支付这种带有惩罚性的三倍赔偿金。在电子产品上冒用质量认证标志,虚假描述产品
功能,应当认定为欺诈行为,因此消费者能够获得双倍的赔偿。但是,无论你经营的超市
还是你个人,恐怕都没有权利去主张这种双倍赔偿。因为,你们均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消
费者。所谓消费者,应当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法人、其他
组织和个人。有以下几层含义需要注意:

第一,消费者并不限于公民个人。消费者概念的内涵在于“消费”二字,即为了满足
某种需要而进行的消耗。公民个人购买产品,接受服务的消费行为比较容易认定,由其消
费行为引发的公民个人与产品生产者、销售者的纠纷也十分常见,因此有人片面的把消费
者等同于公民个人。实际则不然,公司、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法人及个体户、合伙等其
他组织均有可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

第二,消费者并不限于实际购买商品或服务的人。消费者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
与其说是特指与某产品生产者、销售者之间因购买合同发生关系的相对方,不如界定成一
种不特定的主体。该主体之所以不特定,首先,是因为购买人与实际使用人可以分离。比
如说,某甲购买了一个高压锅,自己使用时,购买人和使用人是重合的,甲就是消费者。
但如果甲将该产品送给乙使用,甲和乙就都成为了消费者。生产者对乙使用该产品时受到
的人身、财产损害也应承担责任,而不能以乙未直接购买产品为由,来减轻或免除责任。
即便是乙将该高压锅搬至合租房,与其他十几人共同使用,也不是问题,所有的人都应视
作使用产品的消费者。其次,消费者获得产品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不仅限于购买。比
如,消费者可以从其他人甚至生产企业手中获赠产品,可以抽奖获得产品,可以因家人去
世继承产品,可以捡到他人遗失的产品,甚至可以通过在市场上实施偷窃或抢夺行为获得
产品。不管凭借何种方式,只要其使用了产品,就同样有可能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

第三,消费者必须是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在消费者的主
体性质和外延上,立法都采取了较为宽泛的方式,为的是将更多的市场主体纳入保护范
畴,同时为生产者及销售者设立更加立体的义务体系,以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但是,这
种宽泛并不会没有原则和界限,要成为法律意义上的消费者。还应当满足一项重要的主观
性条件,即其购买、使用产品或接受服务时的目的是为了“生活需要”,而不是为了生产、
经营需要。同样是购买钢笔,如果买来供自己及亲友使用,就是为了生活需要。而如果是
批发几盒用于销售赚取差价,就超出了生活需要的界限,应认定为经营需要。正因为公
司、企业作为市场交易主体时,其消费行为常被一概认定为生产经营消费,他们才被错误
的划出消费者范畴。实际上,这种以主体身份来判断消费目的的方式是非常不公允的,将
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所有购买、使用产品行为均认定为出于生产经营目的,和把公民个人所
有的购买及使用产品行为均归结为生活需要的武断程度是相同的。比如,某公司为了在中
秋节给员工发放福利,去超市购买了几十盒月饼,或者以公司名义购买了一些办公用品,
就应当将其认定为消费者。同样的,如果某公民购买某产品的目的是用于销售,或者是在
明知某产品为假货时为了获取赔偿而大量囤积,就应判断其购买产品的目的超出了“生活
需要”,而不宜将其视为消费者。

119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者是消费者吗?

将农业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者认定为消费者予以保护时,不应设置过高的限制条
件。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
料时,也应将其视作消费者。为农业生产而购买、使用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严
格来说,应当超出了“生活需要”范畴,而带有生产经营目的。但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规模
普遍不大,生产单位常常是以家、户为单位,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的生产和生活衔接得
非常紧密,难以分割。若对于这样的农业生产者设定过高的限制条件,将其排除出消费者
的范畴而不去保护,就可能增加农民维护合法权益的难度。所以,法律对其进行了特殊规
定,放宽了消费者概念的外延。但是,仍应当正确把握“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限度,如果
农民购买农业生产资料是为了转手出售,或者购买的生产资料是间接用于农业生产时,就
不宜将其认定为消费者。

120如何理解产品“三包”责任?
产品三包实质上是对产品质量瑕疵的担保。所谓“三包”,实际是“修理、更换和退
货”的简称。“三包制度”则是国务院有关部委以行政规章形式设立的调整生产者、销售者
及修理者和消费者之间关于售后商品修理、更换和退货关系的一种制度。其最早规定于国
务院1986年4月5日发布,并于1986年7月1日生效的《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例》,当时
对“三包”的表述还不是“修理、更换和退货”,而是“包修、包换、包退”。之后,1993
年,我国制定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其中第45条也承认了《工业产品质量责任条
例》的效力。直到1995年,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等4个部门联合公布了《部分商品修理更
换退货责任规定》,对“三包”进行了修改与进一步的明确,将其确立为“修理、更换和退
货”。从2001年起,我国陆续又有了“手机三包”、“电话三包”、“电脑三包”和“视听商品
三包”等针对专门种类产品的规定。

对“三包”的概括,一般可简化为“7日包退,15日包换,一年包修”。在实践中,销
售人员往往也会对消费者进行类似的告知。但是,所谓的7日包退与15日包换中
的“退”与“换”,并不是独立于“修”字之外的。单纯从这样的简化表述中,很容易将消费
者权利理解为一种“质”的变化,即“退—换—修”。但实则不然,对这种变化更准确的理
解应当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消费者选择权“量”的递减变化,即消费者的权利变化过程
为“退、换、修—换、修—修”。而且,无论是退换还是修理,都要符合一个前提,那就
是产品发生性能故障,存在质量瑕疵、缺陷。举例来说,你购买了一台电视,合理使用第
3天时显像管发生故障烧毁,你可以要求销售人员将其修好,可以心有余悸要求更换一台
新电视,也可以对该品牌或商家失去信心而退款走人,重新购买。但如果该故障发生在第
10天,你仍可以要求换货或者修理。一旦过了15天,原则上就只能要求其进行修理了,
除非是在包修期内经过两次修理仍不能正常使用时,才可以更换同型号同规模的产品。但
如果这台电视没有质量问题,由于你后悔购买而想去退换,除非商家有特殊的承诺,否
则,就只能靠你去交涉,成功与否实难预料,不乏先例但也绝非应然之态。

121消费者可以任意退换商品吗?

如前所述,我国当前对消费者权利及产品质量问题的立法主要集中于《消费者权益
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及其他若干条例、规定中,但在这些法律法规中,并没有赋予
消费者任意退换商品的权利。道理也很简单,消费者从商家购买商品本质上是一种买卖合
同关系,从私法的角度来看,双方系平等交易主体,任何一方享有任意解除合同的权利都
将是对另一方的侵害与不公。但同时,考虑到一般消费者较商家而言,在商品鉴别、信息
收集、风险担负等领域,都存在一定的弱势,才要从公法的角度,对商家进行一定的规范
与制约,对消费者施以保护。可这种保护,并没有突破市场交易主体平等性的合理界限,
没有强大到将任意退换货物作为一种法定的义务强加给商家。
在实践中,部分商家出于商业动机的考虑,主动承诺部分产品不满意7天甚至更长的
时间可以无条件退换,并与消费者就此作出约定。那么,商家此时承担的就是一种约定的
义务,由其自愿产生,绝非法律强迫。还有部分商家虽然没有与消费者作出约定,但出于
息事宁人,树立口碑的考虑,也会为消费者办理退货,这同样属于商家自主的选择。甚至
还有一种情形,即商品生产者主动承诺消费者可以凭发票去厂家办理无条件退换货物,再
由厂家代替消费者与经销商交涉。这属于生产者直接对消费者作出的承诺,实践中较为罕
见。除去这些例外情形,消费者是不能任意退换商品的。

但是,随着经济水平进一步发展,交易模式逐渐发生了变化,网络购物、电视购物
等非传统交易方式所占比重日趋扩大,挤占了实体交易市场。但是,在这种“非当场”交易
中,消费者与经营者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消费者极易被商家宣传所误导,从而在交
易关系中处于弱势地位。为此,在2013年10月25日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国
家针对此种交易模式,第一次制定了“有选择性”的任意退货权。具体规定为:“经营者采
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且无需说明理由。”

这是消费者权益保护立法中里程碑式的突进,它第一次赋予了消费者一定意义的任
意退货权。但是,这种“任意”是存在诸多限制的,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种类的产品。按照法
律规定,以下几类产品不能适用前述无理由退换:(1)消费者定作的;(2)鲜活易腐
的;(3)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4)交付
的报纸、期刊;(5)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此
外,消费者退货时还应保持商品的完好,一般来说要承担退回商品的运费,除非经营者与
消费者另约定由经营者来承担运费。

122不想用的手机可以要求商家退换吗?

前段时间我买了一部iPhone4手机,可没过多久iPhone4s就上市了,我想退掉4换
一部4s,不知道商家会不会同意?

我国对移动电话的修理、更换、退货有专门法律规定。200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
疫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信息产业部联合下发了《移动电话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
责任规定》,其中不但明确了手机“三包”制度的瑕疵担保性,更是将性能故障的具体表现
详细列出。现将《移动电话商品性能故障表》列出,只有在售出之日起7日内移动电话主
机(注意:是主机,而不是其他配件)出现了该《故障表》所列性能故障的,消费者才可
以选择退货、换货或者修理,你不妨对照着看一下:
移动电话机商品性能故障表

名称性能故障主机说明书所列功能失效屏幕无显示/错字/漏划无法开机、不能正
常登录或通信无振铃拨号错误非正常关机SIM卡接触不良按键控制失效无声响、单向无
声或音量不正常因结构或材料因素造成的外表裂损充电器不工作或工作不正常、使用指定
充电器无法正常充电电池充电后手机仍不能正常工作。判断依据为电池容量不小于80%
移动终端卡不能正常工作外接有线耳机不能正常送受话数据接口卡不能正常工作123消费
者协会是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的国家行政机关吗?今年年初,我因洗衣机质量问题与销售者
发生纠纷,投诉至消费者协会。协会派来了工作人员进行调解,但没有结果。最终,我将
产品销售者告上法庭。虽然案件胜诉了,但获得的赔偿非常少,连律师费都不够。都说消
费者协会有义务支持消费者提起诉讼,但他们只进行了一次调解,就再没有管过我。为
此,我以行政不作为为由,向法院起诉该消费者协会,要求其支付我的律师费。但法院不
予受理我的起诉,说消费者协会不属于国家行政机关。可是,消费者协会就在当地工商行
政管理局的大楼里办公,每次监督检查都跟着一起去,为什么不是监督管理产品质量的国
家行政机关呢?

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不可不知160问(第2版)第四章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法
院的处理是正确的,行政诉讼处理的是不平等主体间的权利义务纠纷,俗称“民告官”,因
此被告一方必须是国家行政机关。而消费者协会一般由工商行政管理、技术监督、进出口
商品检验、物价、卫生等行政部门发起,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建立,虽带有一定的官方性
质,但本质仍是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是一种半官方的民间社会组织,不属于国家行政机
关。其中,中国消费者协会于1984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
监督,对消费者合法权益进行保护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与之相对应的,则是各省、市地区
的消费者协会。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管理经验模式的差别,有的消费者协会设立了
独立的办公机构与场所,有的则将机构挂靠在同级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有的消费者协
会,比如上海,全部的活动经费都纳入了地方财政支出,有的则没有固定经费来源,往往
是靠“财政拨付一点,理事单位筹措一点,企业工厂赞助一点,工商部门挤出一点”的方式
来解决。但即便如此,消费者组织也不得从事经营活动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牟利为目的
向社会推荐产品和服务。

我们常说消费者协会有支持诉讼等职权,但这种“职权”并不是类似于工商管理或质
量监督部门那样的具有较强行政强制力的公权力,而仅仅是一种内在的“职责、使命”,是
团体创设目的具体化和细致化,因此大多是服务性、指导性、建议性的内容,而不具备强
制性的效力。比如说,质监局、环保局、工商局这样的行政部门如果在执法或检查过程中
发现企业的产品、生产环境、生产秩序违反了法律规定,就应当依照职权进行处罚、整
顿,而消费者协会如果在处理消费者投诉的过程中发现了这类问题,则只能向前述行政部
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但如何调查核实情况,如何作出具体处理,则仍属于相关行政部
门的职权范围。

再有,消费者协会职权范围中规定的“支持起诉”,更多的是指对法律法规、诉讼制
度的讲解和指导,以及对存在特殊困难的消费者提供相应法律援助,指派协会工作人员或
愿意提供无偿服务的法律工作者代理诉讼,帮助消费者维权。这种支持,绝不是负担所有
起诉、应诉费用的义务,也不是对胜负结果的保证。因此,你起诉消费者协会索要已支出
的律师费是没有道理的。

124消费者协会有哪些职权?

消费者协会的宗旨和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发展,根据2013年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协会主要履行下列
公益性职责:

(1)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引
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2)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
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3)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4)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5)受理消
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6)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
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7)就损害消费者合
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8)对损害消费
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125消协不予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一般来说,各地的消费者协会都不予受理以下情形的投诉,包括:(1)购买产品或
接受服务不是为了生活消费需要;(2)没有明确的诉求或者没有真实准确的被投诉方;
(3)经营者之间因购销活动产生纠纷的;(4)因投资、经营、技术转让、再生产等以
营利为目的活动引发争议的;(5)公民个人之间私下交易或通过非法渠道购买商品或接
受服务的(如购买水货手机);(6)消费者不能提供必要证据的;(7)消费者未按产
品使用说明安装、使用、保管或自行拆动而导致产品损坏或其他损害的;(8)产品或服
务超出规定或约定的保修期或保证期的;(9)法院、仲裁机构或有关行政部门已经受理
的;(10)消费者投诉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的;等等。
126为什么各地的消费者协会对投诉的处理标准和程序截然不同?

我公司从某电脑商城购买了几台打印机,刚买来没几天,两台打印机的硒鼓就出现
了质量问题。我要求商城负责更换,但商城却说硒鼓本身就属于耗材,用坏了就应当再
买,销售者没有义务负责更换。此事拖了半年一直没能解决,一次和某外地朋友谈起,他
说自己经营的公司也有过类似经历,建议我向消费者协会寻求帮助。于是我向当地的消费
者协会说明了此事,协会答复称不接受以公司名义作出的投诉,即便能接受,我的投诉也
超过了六个月期限,不会再予以处理。可是这和我朋友讲述的经历完全不同,难道各地的
消费者协会对投诉的处理标准和程序是不同的吗?

各地的消费者协会对投诉的处理标准和程序确实存在差别,这是由消费者协会的性
质决定的。消费者协会是依法成立的专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组织,是对商品和服务进
行社会监督的主要社会团体,而不是国家行政机关,没有创设法律、法规的权力,也没有
司法或行政上的强制力。面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不良经营者,消费者协会和公民个人可以
使用的法律手段实际上是相同的,国家并没有给消费者协会任何“特权”。比如说,消费者
协会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权,在性质上和公民对于商品、服务的监督是相同的,都属于社
会监督;经监督发现产品存在问题后,消费者协会也和公民个人一样,既没有权力命令经
营者实行一定行为,也没有权力对其进行处罚,只能将问题反映至相关行政部门。要说区
别,无非是消费者协会是一个“团体”,集合了更多的人力、物力、知识、技能,具备较强
的专业性和全面性。同时,消费者协会是公益性质的社会组织,不追求自身利润,并可以
比大多数“个体”更加便利的使用公众传播媒介,从而具备一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并可以
凭借这种影响力对产品生产经营者形成一定威慑。

因此,各地消费者协会对外公示的工作流程、受理投诉范围、不予受理情形、答复
期限等内容,往往都是协会对照着《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参照全国消费者协
会已经公示的相关机制,再结合自身所处区域及协会自身特点,自行拟定的工作办法,虽
然相差不会太大,但也不是完全一致。比如说,北京消费者协会在不宜提出投诉的情形
中,规定了“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六个月的”这样一种情形,
而江苏省消费者协会的规定却是“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
的”。两种规定会产生哪些差异呢?比如说,消费者购买一台电脑,在包修期内主板无故
烧毁,但该电脑的售后维修单位拒绝履行包修义务,要求消费者交纳高昂的人工费。被维
修单位告知需要收取费用的时刻,就是消费者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刻。之后,消
费者多次与商场及产品售后单位沟通,耗费了8个月时间也没能获得满意的处理结果。这
时,若是在江苏,消费者还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反映情况,获得相应帮助。但若是在北
京,恐怕消费者就很难再获得类似帮助,而应及时选择诉讼或其他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再
如,有些地区的消费者协会明确表示只受理公民个人投诉,而不受理公司、法人及其他社
会组织作出的投诉,理由是公民个人以个体力量对抗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时,处于弱势的
地位,理应获得相应的帮助与支持。而公司、法人及其他组织本身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
有比公民个人更强的维权能力,可以选择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些地区的消费者
协会则对公司的消费行为进行区分,按购买目的分为“经营性消费”和“生活性消费”,对
因后者产生的投诉仍予以受理。

再有,就是提出投诉的时间,有的地区规定的是六个月,有的则是一年。所以,作
为消费者,当与产品经营者发生纠纷需要消费者协会介入时,应在查明对方的单位名称及
联系信息,整理好与经营者交涉的相关情况以及发票、保修证件等证据材料后,及时向当
地消费者协会提出投诉,以免因投诉超期而无法获得帮助。

127我该接受商家提出的仲裁协议吗?

我因购买的钢琴存在质量问题和某琴行发生了纠纷,经消费者协会调解未能化解矛
盾,故决定向法院起诉。琴行听到消息后,主动和我联系,希望能够和我签订仲裁协议,
选择北京市的一家仲裁机构对纠纷进行仲裁,说这样解决纠纷更便捷,对双方都有好处。
仲裁和起诉有什么区别?我应当接受商家提出的仲裁协议吗?

仲裁是指当事人根据订立的仲裁协议,将争议提交由非官方身份仲裁员组成的仲裁
庭进行裁判,并自愿接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和法院审判一样,都可以作为
解决民事纠纷的手段,但两者存在很大的区别。大体可概括为:

第一,仲裁与诉讼的启动模式不同。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是社会主体之间权利
义务关系的最终判断者,其行使的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的司法权力。这种权力外延极
宽,可以规范调整社会各个主体间的关系,小至邻里纠纷,婚姻家庭,大到资产并购、房
产开发,无论是民事、商事、刑事还是行政领域,司法权力始终贯穿其中,作为维护社会
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存在。而仲裁委员会是一种带有准司法性质的民间组织,不具备官
方身份。它之所以能够像法院一样去定分止争,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冲突,依据的是当事人
各方主体将民事权利交由其评析并承诺服从结果的一种“自愿性”。比如说,甲乙双方在履
行买卖合同过程中发生了纠纷,甲方凭借自身固有的诉讼权利,可以起诉乙方,追究其违
约责任,乙方也同样有权利起诉甲方。只要这种起诉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就应当受理,对
双方的纠纷进行调解或出具相应判决、裁定。甲乙任何一方起诉时,都没有义务去征求对
方意见,问一句“我想去法院告你,你是否同意?”而仲裁则不然,要么甲乙在签订买卖合
同时就已经约定了仲裁条款,要么事后双方另行签署了仲裁协议,达成了用仲裁形式处理
纠纷的共识,否则仲裁委员不会受理任何一方的申请。所以,去法院起诉是“告你没商
量”,仲裁则是“一个巴掌拍不响”。
第二,仲裁与诉讼的可选择程度不同。基于仲裁程序启动的自愿性以及其自身属性
的非官方性,与诉讼相比,在仲裁中当事人享有更多的选择权。比如,选择哪个仲裁机
构,完全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在仲裁机构内,当事人往往也可以从仲裁员名册中选择具有
一定专业水平和能力的专家担任仲裁员,以保障裁判的专业权威性。而在诉讼中,当事人
该向哪个法院起诉有着明确的管辖规定,即便存在选择,也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选择。
而且,当事人没有选择法官的权利,只在一些特定情形,比如法官和对方当事人存在亲戚
关系时,才可以要求法官回避,更换其他法官审理。

第三,仲裁与诉讼的适用范围不同。仲裁所管辖的范围非常有限,根据《仲裁法》
的规定,可以申请仲裁的事项只能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
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首先,发生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必须是平等民事主体,如两个公
司,公民个人与某公司,或者两名公民。一旦其中包含了政府、国家机关这样的行政主
体,就不能适用仲裁,而只能适用行政诉讼。其次,平等主体间发生的必须是合同纠纷和
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等涉及身份关系的纠纷,则不能
使用仲裁,只能适用相关民事诉讼。涉及刑事犯罪时,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纠纷更是不
可能适用仲裁,而只能靠刑事诉讼解决。

第四,仲裁与诉讼的程序不同。仲裁与诉讼程序上的细微差别有很多,总的来说,
仲裁的程序更加灵活,更具弹性,比如,仲裁庭的人员组成,开庭形式,审理方式等都可
以由双方约定。而且,仲裁是“一裁终局”,一经仲裁庭作出即刻发生法律效力。而在
2013年1月1日新的《民事诉讼法》生效前,当前所有的民事案件都是两审终审制,双方
当事人均有上诉的权利。从这个层面来看,仲裁对于迅速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具有一定的
优势。

第五,仲裁与诉讼的公开性不同。仲裁庭审理案件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案情不对
外公开,裁决过程不对外公开,裁决结果也不公开。同时,有关的仲裁法律和仲裁规则同
时规定了仲裁员和仲裁秘书人员的保密义务。而诉讼则不同,对人民法院而言,公开开庭
审理案件是原则,只有在存在涉及国家秘密、公民隐私、商业秘密这样的特殊情形时,才
可以不公开审理。同时,不管案件是否公开审理,在我国,判决结果一律是公开的,社会
公众均有权获知,不会重现“秘密审判”这样的历史倒退。因此仲裁对于当事人的商业秘密
和经营信息可以起到更好的保护,防止泄露。

第六,仲裁与诉讼的成本不同。仲裁与诉讼都需要一定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所谓
直接成本,对于仲裁而言,包括交纳给仲裁机构的案件受理费及案件处理费,对于诉讼,
则包括起诉时交纳的案件受理费。若聘请律师,则还要支付相应的律师费及差旅费,直接
成本还会增大。而间接成本,则是指为了完成诉讼、仲裁活动而投入的时间、物力及精
力。从直接成本来看,仲裁的启动成本一般会大于诉讼。以10万元作为标的计算,若向
法院起诉,案件受理费为2300元,若适用简易程序,由一名审判员独任审理,则只需减
半交纳1150元。而且,根据当事人的特殊情况,案件受理费有时还可以减交、缓交甚至
免交。而若约定仲裁,以北京仲裁委员会为例,需要交纳的案件受理费为4550元,案件
处理费为5000元,共计9550元。但从间接成本来看,诉讼具有一定的周期,而且有可能
因一方的上诉增加二审环节,需要当事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也会增加。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诉讼和仲裁是两个不能并行的程序,一旦约定了适用仲裁,
任何一方都不能随意撤销协议而再向法院起诉。所以,是否接受商家提出的仲裁协议,应
当由你根据自身情况慎重决定。

128与产品生产者达成和解协议后,我还能追究他的责任吗?

因购买的高压锅存在排气阀设计缺陷,在煮粥的过程中发生了爆炸,我的脸部、颈
部及手均被锅内的粥烫伤,已花费近万元的治疗费。而且,医生说被烫伤的皮肤不可能通
过烫伤治疗恢复到以前的样子,只能靠日后的医疗美容进行处理。产品生产厂家得知消息
后,多次派人前来探望,并主动承担了我的治疗费用。对于后续治疗以及医疗美容,厂家
要求与我签订和解协议,除已支付的医疗费外,再一次性拿出5万元作为补偿,此后双方
互不相扰。有的人劝我先接受这笔钱,若觉得不够将来再打官司,免得连这5万元都拿不
到。有的人则说一定不能在协议上签字,否则就是放过了厂家,不能再追究其责任了。我
想知道的是,如果和厂家达成了和解协议,我还能追究他的责任吗?

所谓和解,是矛盾冲突的双方各自作出一定让步,在原有的权利义务基础上通过协
商创设出新的权利义务关系,作为解决矛盾的方式,并因此而放弃原权利行使、停止原义
务履行的一种制度。对于消费者而言,通过平等协商与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达成和解,快
速地获得相应的赔偿,是解决争议的一种重要途径。依托消费者协会介入进行调解的目
的,实际上也是为了达成这种和解。是否接受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提出的和解以及提出哪
些和解要求,是消费者固有的权利,可以行使于诉讼前,也可以行使与诉讼中,甚至还可
以行使在诉讼完成后,就相关强制执行达成和解。同样,是否接受消费者提出的和解要
求,也是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的权利,任何机关、团体及个人都没有权力强迫一方提出或
接受和解。

和解的实质是双方自愿处置原有权利而达成新的协议,其形式则是双方同时作出一
定的让步与妥协。对于消费者而言,与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达成和解的模式与机制也是相
同的。消费者选择和解有时是为了尽快获得赔偿,避免因诉讼、仲裁投入额外的时间精
力,有时则是为了获得可能高于法院判决结果的赔偿数额。不管基于何种考虑,只要与对
方签订了和解协议,就表示同意了按双方约定的方式处理纠纷,且不能随意反悔。

但是,即便签订了和解协议,也不意味着一定会按照协议处理。因为,和解协议本
身必须符合相应的法律规定,不具备应予认定无效或可以撤销的情形。如果协议中存在以
欺诈胁迫手段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
社会公共利益或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这样的和解协议就是无效的,直接按从
未签订过和解协议处理即可。同时,如果和解协议中存在重大误解,或在订立协议时显失
公平,或者是一方以欺诈、胁迫或乘人之危的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与自
己订立和解协议,受损害方有权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协议。

所以,达成了和解协议,并不等于你放弃了追究厂家责任的权利。实际上,协议中
约定的5万元就是你们协商确定的责任追究方式。如果签署协议后生产者不支付这笔赔
偿,你同样有权提起诉讼进行索要。是否和厂家达成和解协议,则应由你结合自身实际情
况作出判断,看看这些钱是否足够你进行后续治疗及医疗美容,是否足以涵盖你本可以通
过诉讼获得支持的误工费、护理费甚至精神损害赔偿金,达到你的预期,再结合与生产厂
家进行诉讼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时间精力的成本,进行综合的考虑。你既可以拒绝和
解,采取诉讼等方式维权,也可以提出一个你认为更合理的赔偿数目,让厂家去考虑是否
能够接受,但签字不能草率,一定要慎重思考后再落笔,以免将来后悔。

129试用后必须购买产品,是否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最近遇到一件烦心事,在小区里新认识的一个人恰好是某品牌空气净化机的销售
员,他说公司对产品很有信心,可以先试用一周,满意了再购买,并三番五次地邀请我进
行试用。由于盛情难却,我同意他送来一台价格为三千多元的机器进行试用。试用一周
后,我决定不购买该产品。但该销售员说,机器使用了一周,没法再次出售,拒绝取回产
品。我和公司联系,公司也说既然产品质量没有问题,试用后就应当购买。请问,这种试
用后就必须购买的销售方式是否侵犯到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呢?

所谓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基于对产品或服务的真实认知,独立作出购买与否决
定的权利。简单地说,就是消费者是否购买产品或接受服务,购买哪一种产品或接受哪一
项服务,从何处购买产品或接受谁的服务等事项,都要由消费者说了算,而不应受到他人
的强迫或干涉。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
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
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
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实践中,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也常常在意识不到的情况下受到侵害。比如,某品牌
汽车的一些4S店销售汽车时,要求消费者必须同时在店里购买价格不菲的车载导航仪,
不买就不能提车。与之类似的,还有预订酒店办婚礼时必须使用酒店的婚庆公司及司仪、
演员,或者购买某楼盘中易于销售的楼层时必须同时购买车库或地下室。捆绑销售的导航
仪、婚庆服务、车库或地下室都可以界定为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侵犯。再如,市场上本
来有很多品牌的燃气灶具可供消费者选购,但某消费者去煤气公司申请接入管道煤气时,
却被告知必须使用煤气公司指定的灶具才可以接入煤气。与之类似的,还有安装宽带网络
时要求消费者购买指定品牌的路由器,安装空调时要求消费者购买指定的安全插座,等
等。这些看似为消费者提供便利,对消费者安全负责的指定产品行为,实际上都违反了国
家对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规定,剥夺了消费者比较、鉴别和挑选同类产品的权利。当产品
或服务的经营者实施了上述这些剥夺或变相剥夺消费者自主选择权的行为时,消费者有权
拒绝接受产品或服务,及时向相关部门检举反映,并要求消费者协会介入处理。

具体到你的问题,公司的销售方式已经侵犯到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自主选择权。因
为,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在试用买卖的期限内,试用人可以购买试用物,也可以
拒绝购买。当试用期届满后,对于是否购买试用物未作表示的,则视为同意购买。公司与
你约定的试用期限为一周,期满后你已经作出了不购买产品的明确表示,公司就应当尽快
派人将产品收回,而不能以各种借口强迫你购买。

130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可无限制行使吗?

消费者对于产品或服务的自主选择权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有力武器。但是这
种武器的“射程”绝不会是无限远,权利的保护必须有明显的限度,那就是“合法”界限。
自主选择权不是一种绝对的权利,它的行使必须依照法律规定,遵守社会公德,并不得侵
害国家、集体和其他个人的合法权益。比如,在商场里,内衣等贴身衣物或浅色服装有时
是不让试穿的,经营者也会挂出类似“本品易脏,请勿触摸”之类的标语。这时消费者就不
宜主张自主选择权,坚持要求进行试穿或触摸,以实现鉴别、挑选。再如,建材城的一些
产品经营者往往只从事建筑装饰材料的批发销售,对于某些特定包装的产品不拆开零售,
这时消费者也不能主张自主选择权来强令其进行零售。

131消费者可以去“打假”吗?

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今年春天学校某社团邀请了当地一位比较知名的“打假先
锋”和同学们交流互动。在他的讲解下,大家对消费者维权的方法有了更详尽的认知,对
制假贩假者的痛恨也愈发强烈。活动结束后,我和几名同学商量组成一个小团体,一起去
打击假货。如果是发现谁生产假货,我们就去阻止,并把假冒伪劣的产品曝光后销毁。但
是,有法学专业的同学提出了反对意见,说这样的行为或许超出了法律限度。难道消费者
不可以去“打假”吗?

当前,确实有一些产品的生产及经营者片面追求经济利润,弃广大消费者人身、财
产的安危不顾,在制造、销售过程中掺杂掺假、虚假标识信息、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使
得大批存在安全隐患的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所以,从情感上来看,公民以个体力量打击
假冒伪劣产品的决心与勇气,值得肯定与赞扬。但是,从法律上来看,即便是正当、合法
的行为也必须有一定的限度,超过限度就不再受法律保护。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6条明确规定,“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
同责任。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产品质量法》第10条则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
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部门检举。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为检举人保密,并按照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予以奖励”。可见,国家需要消费者勇于维护自身权
益,积极行使监督、检举的权利,帮助职能部门查处不法经营者,发现不合格产品。但国
家不会鼓励公民个体或其他团体越俎代庖,替国家去行使带有强制性的公权力,也不会鼓
励公民以身涉险,使用暴力或其他手段去维护社会秩序。

采用私力救济手段固然也是公民的一种权利,但只在无法及时获得公力救济的情况
下才应行使,而且私力维权带有一定的危险性。

所以,国家鼓励、引导消费者以安全、有效的方式进行,而且对维权方式有限制。

13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三倍赔偿”是否适用于所有产品质量问题?

“三倍赔偿”是2013年修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又一重大变化,是对原本“双
倍赔偿”力度的进一步扩大,但其与“双倍赔偿”一样,仅能适用于特定情形。

民事权利的维护在我国立法中一般都采取“填补性”的救济原则,除非存在法律特殊
规定或当事人之间有特殊约定,否则就是损失多少、赔偿多少。《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
规定的“三倍赔偿”,恰恰是法律的一项特殊规定,属于针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设置的惩罚
性赔偿,具体表述为“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
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
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适用“三倍赔偿”的前提是经营者存在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表现主要有:销售产品
过程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虚假的重量或数量欺骗消费者购买;谎称假
冒产品为正品;以虚假的“清仓价”、“最低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描述产品;以虚假的
产品说明、产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进行销售;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产品;
采取雇用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为销售产品作虚假的现场演示或说明;骗取
消费者预付款;以虚假的有奖销售方式销售产品等。若是没有欺诈行为,即便消费者购买
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购买过程中与经营者发生纠纷,也不能适用“三倍赔偿”的规定。

在司法实践中,各地对于“知假买假”行为是否有权获得“三倍赔偿”的处理也不一
致。有的观点认为,消费者明知经营者存在欺诈,仍为了获取“三倍赔偿”进行购买,已经
背离了法律创设该制度的初衷。而且,严格来说,若是为了获取赔偿而购买产品,购买者
的行为已经超出了消费者购买产品为“生活消费”需要的界限,不再属于消费者范畴,也就
谈不上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三倍赔偿”制度。而且,知假买假容易造成道德风
险,破坏社会基本秩序,不应鼓励为获取“三倍获赔”而知假买假。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
国目前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有限,只有以利益刺激,调动广大消费者打假的积极
性,才能真正发挥“三倍赔偿”这一惩罚性制度的警示作用。两种相悖观点的博弈,常常造
成完全不同的判决结果。

直至2014年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
若干问的规定》,其后又发布了一篇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的指导案例。在这部司法解释
及指导案例中,消费者“知假买假”的行为得到了认可,算是为审理此类案件提供了明确依
据。但是,对于食品、药品领域之外的普通产品,是否同样贯彻适用此种精神,国家尚未
明确规定。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张勇健同志的解释,前述“知假买假”者首
先应属于消费者,职业打假不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因为职业打假通常是有组织的、经常性
活动,不具有法定的消费者身份,其打假活动具有双刃剑性质,也有可能扰乱正常的市场
秩序。

133消费者维权可以无限制实施吗?

消费者维权行为应有必要的限度。法律之所以赋予消费者一系列权利,主要是考虑
到消费者个体相较于产品生产者、经营者这样的群体,在专业知识、经济状况及维权能力
等方面上普遍处于一定“弱势”。但是,若消费者以“弱”为“强”,采取超出法律限度的方
式来维护权利,甚至被别有用心者引导或利用,就很有可能造成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犯。
比如说,“打假”打击的本应是假冒伪劣产品,如果变成殴打制假、贩假者,就侵犯了他人
的人身权。或者,如果消费者为在纠纷处理过程中获得重视或宣泄情绪,采取妨碍正常经
营,损毁企业名誉,破坏社会秩序等手段,同样有可能受到处罚。再有,查封、扣押、没
收等权力均属于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若消费者以打假、维权的名义实施过激行为,就有可
能因故意损毁他人财物或抢夺而触犯刑法。

所以,消费者个人维权的行为内容应有相应的限制,多一些解答咨询,维权指导等
方面的内容,同时及时汇总线索、信息,积极行使监督举报的权利,配合相关行政机关执
法,以此为保护社会公众安全、规范产品市场贡献力量。

134经营者打出的“店堂告示”对消费者有效吗?

我是一名登山爱好者,经常购买各种器械装备。有一次在某家户外用品店购买登山
绳时,我看到某专柜上贴出了“店家保障质量,短一米赔十米”的告示,就放心购买了50
米。后来经过实际测量,这捆登山绳的长度只有43米。我找到店家要求其赔我70米登山
绳。店家却抵赖说这样的表述只是一种宣传手段,就好像许多超市写的“偷一罚十”用来吓
唬小偷一样,不能当真。这样的说法有道理吗?产品经营者打出的“店堂告示”对消费者有
效吗?

你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产品生产者、经营者作出的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
堂告示的效力问题。所谓格式合同,是指提供合同的当事人一方,未经与对方协商即预先
拟定的合同。作为收到合同的一方,要么完全接受,要么拒绝签订。这种合同往往可以重
复多次使用,有利于节省双方时间,提高效率。产品经营者使用的店堂告示、通知、声
明,本质上也是这样一种格式合同。经营者以公示出的相应内容作为要约,将消费者购买
产品的行为看作承诺。购买产品时,也就可以推定消费者接受了经营者告知的内容。但
是,由于格式合同提供者往往处于优势地位,若法律对合同内容不作任何限制,优势方就
很容易损害合同相对方的权益。

在产品生产和销售领域中,相较于消费者个体,产品生产者及经营者在技术、场
地、资金、人员等方面都处于相对的优势地位,如果允许其事先拟定不合理的产品买卖格
式合同,或通过张贴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文件剥夺消费者合法权益,就会造成实质上
的不公平。所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
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
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

可见,法律并不禁止产品经营者使用格式合同或店堂告示,而只是对其内容进行了
一定限制。一方面,经营者不得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能违背消费者的
意愿以及社会的惯常行为标准,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消费者。比如,“产品售出概不退
换”、“请勿带包入内,否则本店有权检查”、“不设找零”、“偷一罚十”等规定,应认定为
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另一方面,经营者不得作出减轻或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比如,“购买产品后,出现质量问题由买者自己负责”、“一切责任
后果皆由使用者本人承担,请慎重使用”、“本品生产者只对产品本身质量负责,若发生其
他损害请自行解决”等,也都是无效的内容。当然,对于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产品生产
者及经营者更是无权依自身意志要求减轻或免除。倘若像今年年初曝出的某市“最强售假
者”那样,打出一张“假冒但不伪劣,工商执法勿扰”的告示,就只能是自欺欺人了。

同时,对于那些不为法律所禁止,而是以限制经营者自身一定权益为内容的格式合
同、声明、通知或店堂告示,就应当视为经营者对消费者的承诺和保证,认可其法律效
力。比如说,《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对于经营者欺诈消费者的情形,规定的是赔偿双倍
价款。若某经营者严格要求自身行为,打出“假一赔十”的宣传标语,就应当理解为该经营
者对消费者作出了十倍赔偿的承诺。如果消费者购买后发现产品为假货或与经营者描述严
重不符,就有权利要求十倍赔偿。再如,“本店负责终身保修”、“十天内无条件退
货”、“全城最低价,买贵立刻退还差价”这样的内容,也会对产品经营者及消费者产生效
力,只要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就有权利要求经营者兑现承诺。

所以,“偷一罚十”和“假一赔十”对于消费者来说效力并不相同,这家户外用品店没
有理由拒绝你的赔偿要求,应当按照告示上写明的方式对你进行赔偿。若不能与其协商达
成一致,你可以先请当地的消费者协会介入帮助和解,和解不成后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135消费者自行修理产品会有哪些后果?

我在一次产品展销会上购买了某知名品牌的燃气热水器,产品的保修期是一年。安
装使用的第十一个月,排气风扇出现故障。工人上门进行了免费维修,并更换了新的风
扇。但是不到一个月,风扇再次出现故障。我和厂家联系后得到的答复是该热水器已经超
过保修期,如果更换零部件需要额外收取费用,而且派工人维修需要按距离远近支付上门
费。我觉得这样很不划算,想想上次维修过程我基本看明白了,还不如自己动手,买个风
扇换上。我想知道的是,消费者自行修理产品会有哪些后果?

一般来说,对于列入“三包”规定的范围内的产品,如手机、电脑、视听产品,
在“三包”期内(一般规定整机为半年至一年,主要部件为一年至三年,同时,产品经营者
可通过制定实施细则或对消费者承诺等方式来延长上述期限),产品经营者应当负责产品
故障的维修。这种维修原则上不应收取费用,除非存在下列几种情形:一是消费者因使
用、维护、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的;二是非承担“三包”修理者拆动造成损坏的;三是没
有“三包”凭证及有效发票的或“三包”凭证型号与修理产品型号不符的;四是因不可抗力
造成损坏的。在这四种情况下,即便是“三包”期内,经营者修理产品也可以收取费用。其
中第二种情形所指的就是消费者自行动手修理或请承担修理责任主体之外的“专业人士”进
行修理。举例来说,在电脑、手机等产品上,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找到类似“拆封不保”字样
的小贴条,粘贴在拆装产品所需拧动的螺丝部位。这就是产品经营者对消费者的警示与告
知。如果在“三包”期内自行拆机,就不能享受免费的维修。

在“三包”期外,实际上经营者也应负责对故障产品进行维修,而不能简单的一推了
事。基于这样的考虑,法律明确要求产品生产者在产品停产后5年内,需要保证继续提供
符合技术要求的零配件。但这种超出包修期后的“官方”维修,一般都需要消费者以较高的
价格购买零部件并支付修理费。比如,某品牌手机超出包修期后排线发生故障,在一般的
手机维修店购买一条国产排线进行更换仅需50元,但若在该品牌的售后服务中心进行修
理,需要花费300多元。实践中,有的商家主动延长免费维修的周期,或提供“延长保修
期”的服务,收取消费者相应的延保费用后,就可以延长一年至两年的保修期,在保修期
内继续对产品“免费维修”。在这种情况下,商家有权利制定相应的收费标准,消费者同样
有权利选择产品由谁来修理。需要明确的是,不管在“三包”期内还是“三包”期外,不具
备修理能力的消费者都不宜自行动手修理产品,若因不当的修理行为引发产品责任问题,
造成自己或他人财产、人身的损害,消费者很有可能视过错程度大小,自行承担部分甚至
全部责任。

所以,一来热水器生产厂家为你更换的风扇应当有至少不低于半年的保修期,二来
厂家修理后的产品同一部位在30日内二次出现故障,你有权要求厂家免费进行维修。

136经过修理的产品如何计算“三包”保修期?

对于进行修理的产品,修理者应当提供一个“维修保质期”,即针对维修服务的质
量,承担一定期限的担保。“三包”规定对该期限的规定为30日,产品经营者在实践中则
一般将此期限设定为1个月至3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产品经过维修后,在一个月内又出
现了同样的故障,就应该视为上次维修的延续。如果第一次维修申请是在产品保修期之内
提出,维修后再次出现故障的日期即便超出了产品保修期,也应视做保修期之内出现的故
障。如果第一次维修申请已经超出了产品保修期,属于消费者付费进行维修,二次维修就
不应再收取任何费用。其次,新换零部件的保修应该重新计算“三包”期限。比如,2011
年炒得沸沸扬扬的某品牌电视的质量问题,其中有些电视的显示屏会出现不明原因的竖
纹,修理的办法一般是整体更换显示屏。但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更换后的显示屏如何计
算保修期?有的经营者规定的是从消费者购机之日起进行计算。也就是说,如果经营者承
诺屏幕保修期为三年,在两年半时消费者更换了新的屏幕后,这块新的屏幕的保修期就只
有半年了,这显然是不公平的。“三包”规定第14条明确规定:“换货时,凡属残次产品、
不合格产品或者修理过的产品,均不得提供给消费者;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货之日
起重新计算,由销售者在发票背面加盖更换章并提供新的“三包”凭证,或者在原三包凭证
背面加盖更换章”。《微型计算机商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21条规定,“整机换货
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货之日起重新计算,由销售者在发货票背面加盖印章,并提供新的三
包凭证”,第22条规定“更换主要部件时,应当使用新的主要部件,更换后的主要部件三
包有效期自更换之日起重新计算,记录在维修记录的维修情况一栏中”。可见,立法的本
意应当是:不论是更换产品还是更换主要零部件,都应当依据国家“三包”规定,自更换日
起重新计算“三包”期。

137消费者有知悉产品真实情况的权利吗?

知悉产品真实情况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的一项重要权利,一般可简
称为知情权,其具体规定为:“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
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
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
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知悉产品
真实情况是消费者作出购买与否意思表示的前提,也是保护消费者权利的伊始。

因此,为了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国家采取立法的形式明确了产品及包装上的标识
要求。比如,《产品质量法》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应当包括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中
文产品名称、生产商厂名及厂址、产品规格等级、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失效日期、中
文警示说明等内容;《食品卫生法》规定,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
者产品说明书上根据相关规定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
配方或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使用方法等;《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必须按
规定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注明药品的品名、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
主要成分、适用症、用法、用量、禁忌、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等等。如果产品经营者遵
守了这些规定,消费者一般就可以通过产品标识中的信息来实现自己的知情权。

同时,产品标识所包含的信息终归是片面抽象的,甚至有些会超出消费者的理解、
鉴别范畴。比如对于服装,即便经营者写明了服装面料的名称和使用比例,消费者也无法
判断出不同棉麻比例的混合以及聚酯纤维这类化学成分名称的材质到底对服装的舒适性及
耐用性有哪些影响,往往还是会问一句衣服“掉不掉色”、“起不起球”。所以,消费者在
购买、使用产品的过程中,当然可以向经营者询问和了解相关情况,经营者应当细致耐心
地予以解答。询问,是消费者的权利,解答则是经营者的义务。

138实践中产品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的情形有哪些?
在实践中,产品经营者侵犯消费者知悉真情权的方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不提
供本应让消费者知悉信息的默示性、消极式侵犯。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往往回避某类对
于产品定价或销售不利的信息,不仅不在产品标识及宣传中主动说明,即便是消费者问起
时,也常常闪烁其词,拒不提供真实信息。比如,某饰品经营者故意混淆人工养殖珍珠与
天然珍珠的差别,不正面回答消费者提出的质疑,只强调珍珠绝对保真。另一种则是提供
虚假信息的明示性、主动式侵犯。在这种情况下,经营者往往杜撰虚假的产品信息,以欺
骗消费者的手段换取经营利润。仍以饰品经营者举例,当消费者问起珍珠是否为天然时,
若产品经营者明知是人工养殖,却仍给出肯定回答,同样属于侵犯消费者的知悉产品真实
情况的权利,同时构成对消费者的欺诈。

139消费者是否有权利询问所有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问题,而经营者又必须知无不
言呢?

我在一大型商场的某家店铺中看到一件风衣,其款式、材质、颜色和我之前在服装
批发市场见到的几乎一模一样。仅仅是牌子不同,价格就差了将近20倍。我向销售人员
详细询问了该风衣的用料、做工、产地以及厂家信息,也了解了该品牌的一些历史。但这
些信息仍没能打消我的顾虑,我始终怀疑该店铺是批发了廉价的服装换了牌子后进行销
售。于是,我要求销售人员公开进货渠道以及进货价格,并拿出相应的证据。最终,该店
铺的经理答复说这是他们的商业秘密,没有义务向我公开。难道消费者没有知悉产品真实
情况的权利吗?

显然不是。消费者的知情权针对的是产品及服务本身,覆盖是的产品选购、退换、
使用、保养、维修等与消费者自身权益相关的环节。在情理上,知情权的行使应当直接和
消费行为相关,消费者不得要求经营者回答与产品或服务没有关联的问题。在法理上,知
情权的行使应当有必要的界限,不得侵犯他人隐私、商业秘密及其他合法权益。在本案
中,服装的经营者已经就消费者提出的有关产品本身的问题履行了告知义务,如果消费者
发现该批次服装有质量问题或产品标识信息未达到法律的最低要求,或者发现销售者存在
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可以将线索反映至工商局等行政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但是,消费
者没有权利要求销售者公开服装进货价格等属于商业秘密的信息。

140消费者可以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吗?

今年3月,我去临近城市出差的时候,在当地一家商场的专柜购买了一个电源插线
板,出差结束后拿回家继续使用,因产品导线材质问题引发了火灾。于是我电话联系了产
品的生产厂家,他们说不了解具体情况,建议我先和销售商沟通,以便及时获得赔偿。我
只好又去了该城市,找到那家商场,商场却说质量问题应该去找厂家。难道消费者可以
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吗?

对于缺陷产品造成消费者人身、财产的损害赔偿问题,国家在立法过程中充分考虑
到了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尽量从制度上便利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在实践中,生产
者及销售者相互推诿的情形仍屡有发生,所以法律规定消费者有权选择向生产者或销售者
提出索赔要求。在遭受到财产甚至人身的损失后,若仅将消费者提出索赔要求的主体限定
为产品生产者或销售者一方,并不能实现全面保护消费者权益,为维权提供便利的效果。
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找寻与自己直接存在联系的产品销售者是更为便利的,但实践中不排
除异地购买产品以及产品销售者消失不见的情形。因此,《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
定,在这种情形下,消费者既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若责任
最终属于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责任后可以向生产者追偿,反之亦然。但生产者和销售者都
不能以双方间对责任的划分来抗拒消费者的赔偿要求。

所以,在找不到该插线板的直接销售者时,你可以将商场视为销售者。同时,无论
生产厂家发生了怎样的分立或合并,不管其内部之间存在着何种约定,仍应作为产品生产
者承担法律责任。你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便利你的方案,单独要求生产者、销售
者,或同时要求两者赔偿你的损失。

141企业合并或分立后消费者该找谁承担责任?

我从商场买到一个会读故事的小熊玩具,没过多久就不会发音了,我便找到商场要
求更换,商场说他们整改分立为两家企业,玩具部分已由另一家企业接管,让我去找另一
个分立的企业,商场的说法正确吗?

商场的说法不正确。无论企业合并或分立,消费者都可以要求变更后承担权利义务
的企业要求赔偿。合并与分立是企业,尤其公司发生主体变更的两种基本形式,既可能发
生在产品生产企业,也可能发生在产品销售企业。进行合并或分立的变更,是企业合法的
权利,但这种权利的行使不应给消费者的维权带来障碍。因此,法律明确规定,变更后承
担权利义务的企业,仍应对消费者的损害赔偿承担责任。具体来说,在企业合并的情况
下,不管是A企业吸收B企业,最终B企业消亡A企业继续存在,还是A企业和B企业将
资源整合在一起,A、B企业同时消亡,创设出新的C企业,只要是最终存在的企业,就
应当承担起消亡企业的权利义务。在企业分立的情况下也是这样,不管是从A企业中新分
出一个B企业,还是A企业消亡后变成B和C两家企业,最终存在的企业就应承担起原属
于自身的权利义务以及消亡企业的权利义务。在企业合并或分立的情形下,这些企业可能
会对权利义务的分配存在一些约定,但这些约定只在其内部有效,可以作为最终分担责任
的依据,却不能阻却消费者提出维护权益的要求。

142在展销会购买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该怎么办?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
务,其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后或者柜台
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
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进行如此立法非常必要,因为实践中
存在着太多相应的问题。作为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对产品作出判断的依据不仅仅是产品
本身,同样包括产品所处的销售环境。相较于路边摊位上的产品而言,大型商场中的产品
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赖,也往往可以按更高的价格售出,这是因为商场规模、环境所蕴
含的信誉无形中会附加到产品之中。消费者无论是从商场专柜购买产品,还是从商场大厅
中的展销会上购买产品,都会认为是在和商场进行交易,具备更高的保障。如果在这种情
况下将商场与专柜、展销会做割裂式的区分,明显对消费者不公。因此,法律作出了这样
的规定,柜台的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应当承担起相应的审查义务,查明承租者、经销
者的资质与相关信息,否则,消费者找不到这些直接销售者时,就可以要求出租者、举办
者承担责任。

此外,还有一些与消费者选择责任主体相关的规定,比如,对于租用、借用他人营
业执照的经营者,法律规定消费者既可以向该经营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只找到持有
人要求赔偿;对于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选择产品的经营者,消费者原则上应当向经营
者要求赔偿,但当广告的经营者无法提供产品经营者真实名称及地址时,消费者也可以要
求广告经营者承担责任;对于利用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来
吸引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经营者,当产品不符合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时,消费者既可以要
求产品经营者承担责任,也可以要求相关社会团体、中介机构承担责任。

143经营者必须要履行和消费者约定的义务吗?

我经常在同一家专柜购买某品牌护肤产品,时间久了和该专柜的老板也熟识起来。
一次,老板对我说发现了该品牌的某款祛斑产品存在质量问题,非常容易导致某类消费者
的皮肤严重过敏,而我的肤质恰好属于这类人群。产品生产厂家为了维护品牌形象,会主
动找受到伤害的消费者达成和解,私下给予一笔“天价”赔偿,同时也要求各经销商销售产
品时辨别消费者肤质。她还说,如果我有兴趣,可以购买这种产品进行超量、超次数的使
用,一旦过敏她可以帮助我获得赔偿,我只要分一部分赔偿款给她就好。我购买了产品按
她说的方法使用,果然皮肤发生严重过敏,但厂家没有主动提出赔偿,最终通过诉讼,我
获得的赔偿支付医疗费后并没剩多少,白白遭了场罪。我想,既然专柜的老板承诺过帮我
获得赔偿,作为产品经营者,她是否必须履行和消费者约定的义务呢?

一般而言,义务来源可分为两类,一种是法定义务,一种是约定义务。对于产品经
营者而言,其承担的法定义务是《产品质量法》、《价格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直接规定其必须要进行的行为及达到的标准,比
如保障消费者财产及人身安全、出具相应凭证单据、如实描述产品、明码标价。若不能履
行这些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轻则受到相关职能部门的警告与纠正,对消费者承担相应的
责任,重则会被吊销执照及生产、经营许可证,彻底清除出产品生产或销售市场。而产品
经营者承担的约定义务,多是指其与消费者之间协商一致后,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对消费者
作出的某种承诺,比如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换产品、终身免费维修。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
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约定。由此可见,一旦产品经营者与消费者
达成合意,以约定的形式设立了义务,就应当遵照执行,不能无故反悔。而且,这种约定
义务并不是仅单独适用于产品经营者,也可以通过平等协商创设给消费者。比如说,曾有
过这样一个案例,某消费者购买汽车时,经销商将一台样品车以低于市场3万元的优惠价
格售出,同时与消费者书面约定,必须在3年内保留该车辆上喷印的经销商信息及电话,
以实现经销商的宣传目的。该消费者提车后,不到一个月就进行了整车喷漆,径自违反了
合同约定。最终,汽车经销商诉至法院,消费者向经销商返还了一部分优惠款项后,该案
以调解方式结案。

一般来说,法律强制要求履行的义务,往往是最低限度的义务,经营者不得以“已与
消费者达成约定”为幌子,肆意违背。同时,国家鼓励产品经营者依据自身产品特点,结
合经营状况,主动向消费者作出更高标准的承诺,更好地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比如
说,“三包”规定将手机等电子产品整机包修期规定为一年,若经营者和消费者约定一个更
长的期限甚至约定终身免费维修,就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若是经营者利用优势地位
及技能专业性,使得消费者承诺放弃包修或者要求只在三个月内免费维修,即便这是消费
者的真实意思表示,法律也不会允许,这样的约定应当被确认为无效。

与此同时,产品经营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约定,本质上仍是一种合同,也应适用《合
同法》相关规定进行效力分析。当存在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
益;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
会公共利益等情形时,也应当认定为无效。
在本案中,你和产品销售者已经形成恶意串通,你们之间关于故意造成身体损害后
向生产厂家索赔的约定应当是无效的,在没有达到赔偿目的时,你无权以对方未尽到帮助
你获得赔偿的义务为由,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也没有义务按照所谓约定将已获得的赔偿
款分一部分给销售者。需要说明的是,你的行为不仅是对自己人身安全及健康的不负责
任,也是对消费者权利的滥用。此次,你和产品生产厂家之间的案件系调解结案,厂家自
愿按略多于医疗费的标准向你支付了赔偿,但若是严格按照法律进行判决,当法院认定损
害后果是你故意造成时,厂家无须承担责任,认定你对损害后果存在过错时,厂家可以减
轻责任。希望你今后不要再实施类似的行为。同时,产品销售专柜老板已经明确意识到产
品可能危及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非但不进行相应警示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避免危害
发生,反而诱导消费者伤害自己身体换取赔偿,已严重违反了法律规定。你可以要求其对
你的损失承担责任,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举报其违法行为。

144消费者应当怎样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消费者因电子产品、食品存在安全隐患,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报
道,其中一些案例让人触目惊心。同时,我相信许多消费者也都有过类似经历,曾购买到
质量存在问题的产品却难以维权。我想知道,在这方面消费者应当怎样提高自我保护的能
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大众信息传媒手段的发达,产品质
量及食品安全问题愈发突显。诚然,有太多惨剧让人深切的同情,太多不良的商家让人由
衷的悲愤,太多欺诈手段让人无奈的感叹,但解决问题的前提是暴露出问题。有人主张,
对于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药品,有毒有害食品的经营者处以重罚、重刑,使其不敢
从事这样的行为。但是,就像重奖之下必有勇夫一样,经济利益必然滋生不当市场行为,
单凭对于处罚的恐惧,并不能遏制这些经营者铤而走险的侥幸心理。在现阶段,保护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一方面要靠一次次个案的处理及严格的监管来强化现有的种种制度,培养
市场主体正确意识;另一方面则要靠消费者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识破经营者设置的种
种“陷阱”,以维权行为辅助实现监管目的,强化个案矫正的效果。消费者提高自我保护能
力的方法,因产品种类的不同、地域环境的差异、经营者千差万别的个性,是一个很难汇
总并进行归类的课题,结合当前司法实践中一些案例,试提以下几点:

第一,消费者最好在正规场所,购买来历清楚的产品。实践中,有一些消费者贪图
便宜,轻信产品经营者的描述,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购买一些“水货”甚至“赃物”。在产品
发生质量问题后,既无法享受正常的“三包”服务,也难以找到当时的销售者。对于“二
手”产品,消费者更应当加强风险意识,核对并索要原购买人的购货凭证,避免买到来路
不明的产品。事实上,有人专门利用消费者贪图便宜的心理,将翻新、假冒、不合格的产
品表述为偷来、抢来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诱导消费者购买。整个过程销售者都闪烁其
词,匆匆忙忙,往往还不等消费者看清产品,交易就已经结束。即便是消费者事后发现上
当受骗,也往往再找不到这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销赃者”,同时又不便声张自己贪小便
宜的行为,只好自认倒霉。

第二,消费者应提升证据意识,最好将产品经营者的承诺书面化。有时候,维权之
所以存在困难,是因为消费者无法提供相关的证据来支持维权请求。比如,消费者购买产
品时,为了获得一些优惠条件,同意经营者不开具发票,仅填写一张非常简单的收据,更
有甚者连个字条都不留下。一旦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或对消费者的财产、人身造成了损害,
经营者可以轻易地以“从未销售过产品”为自己开脱。法律讲求的是证据,总不能仅凭“天
地良心”这类的言辞凿凿,就轻易妄下结论。消费者与产品经营者之间能够相互信任固然
难能可贵,但为了避免发生纠纷时双方各执一词,难以还原事实真相。还是建议消费者将
产品经营者作出的承诺书面化,要么约定在买卖合同中,要么由其加注在购物凭证上并签
名或盖章。

第三,消费者应对产品进行理性分析,勿因大意落入简单的骗局。实践中,有很多
消费者因产品的虚假宣传、经营者的虚假承诺而上当受骗,购买到与描述不相符的产品或
服务,再陷入与经营者的纷争。在某电视台播放的法治节目中,曾有一名涉案的产品经营
者做过这样的表述,大意为“我知道这些产品没有我说的那么好,真有那么好的话,恐怕
美国人都要来购买咱的技术了……中国的老百姓一是相信广告,二是怕麻烦。法院判我
怎么赔我就怎么赔,没关系,毕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会告我。”虽然这种“精明”有几分
可恶,但这名经营者确实说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我国的消费者往往轻信产品宣传及经营
者承诺,对事物缺乏理性的判断。比如说,在一些电视购物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功
能强大到可以用于“谍战”,质量好到电钻打不透、卡车碾不坏的手机,价格却只卖两三百
元。可是,如果这样价位的手机真的可以实现数千元手机的所有功能,达到更高的品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还需要以广告的形式做宣传吗?再如,曾经有一段时间,有人
研发了一种汽车节油产品,安装在发动机舱内,声称在不衰减动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降低
油耗40%,四处推广。但许多车主安装之后,不但没有起到宣传的节油效果,还造成了
车辆的损坏。在这个能源匮乏,举全国之力进行节能减排的时代,如果真有这样的科技,
又何须产品经营者自行推广呢?国家肯定会大力扶植引导。与之类似产品的还有很多,预
防甚至治愈心脑血管疾病的家用自来水净化设备、购买之后立刻可以升值的奥运纪念品、
可以精确预判股票价格走向的炒股软件等,消费者只要稍多一些戒备,做一些分析,就可
以发现其产品不合逻辑与常识。很多无良的商家正是利用着消费者拿几百元的损失当
做“吃一堑长一智”的怕麻烦心理,肆意侵犯着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所以,多一分合理怀
疑,就可以少一些维权纷争。
第四,消费者应尽量避免冲动消费,充分比对后再作决断。消费者作出决定购买产
品有时只需要一个瞬间,只因为产品或经营者捕捉到了打动消费者内心的一个细节,或者
是因所处环境造成的“从众性”影响。只要稍作冷静的思考,也许消费者就不会购买某种产
品,或者会选择从别的经营场所购买。有些经营者正是利用这一点,使用“会议营
销”、“饥饿营销”等手段,缩短消费者的选择时间,或用种种假象营造一种产品马上脱销
的紧迫感,以实现销售目的。若顺着经营者引导的方向思考,消费者购买到本不需要的产
品或者以高价购买到相同的产品,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建议消费者对自身需求有一个
明确的认知,并培养起选购产品时为自己设立一个“缓冲期”的习惯。同时,对于自己不了
解的产品,不熟悉的品牌,消费者可以先进行简单的了解,有一定的认知后再决定是否购
买。在信息网络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这种操作愈发简单起来。比如,有些消费者购买某
产品之前,已经通过网络查询了几个品牌、型号产品的利弊与商家报价,实际购买过程中
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比对。即便经营者推介出其他同类产品,消费者也可以随时使用手
机上网,进行简单查询,做到心中有数。

第五,消费者应学习、关注相关知识,提高维权及产品鉴别能力。如果消费者能够
掌握产品质量、产品侵权相关的法律知识,熟悉每类产品在实践中易引发的纠纷,了解产
品经营者侵犯消费者权益的各种惯用手段,自然能够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与纠纷解决能力。
如果消费者能够洞悉产品构造,掌握科技发展动态,谙熟产品生产经营现状,自然也就能
够有效的绕过经营者布置的陷阱,选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诚然,这些要求对于普通的消费
者而言,是一种苛刻的理想主义,既是法学专业人才,又是产品设计工程师的消费者当属
凤毛麟角。但是,消费者也可以在闲暇之余涉猎一些相关法律知识,简单关注下产品科技
的发展,领略下其他消费者维权“故事”中揭示出经营者的不当伎俩。这些并不复杂的学习
与关注,同样可以有效地提高消费者鉴别产品以及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通过常识性
的了解,对于没有通过国家CCC强制安全认证的家用电器、没有获得QS食品生产许可的
企业生产的包装食品、没有生产日期及保质期的药品等明显存在问题的产品等情况,消费
者都能够迅速作出判断,意识到潜在的风险以及产品的不可靠。比如,根据国家工商局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第7条第2款的规定,一般企业的名称都应当冠以企业所在地
省或者市或者县行政区划名称。也就是说,消费者在选购产品的过程中,如果发现某产品
标识上注明的生产者名称仅仅是某某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字样,而没有上海、北京这类行政
区划的名称,就应当提高警惕了。连生产者名称都是莫须有的杜撰,这样的产品又怎么能
相信呢?

第五章民事维权诉讼指导

145消费者因问题产品致死,子女是否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我为父亲购买了一辆汽油动力的老年代步车,作为六十大寿的生日礼物。但是,在
一次驾驶中车辆发生了侧翻,父亲头部严重受伤,抢救数日后不治身亡。经过鉴定,该代
步车存在重大设计缺陷。我和生产厂家多次争执,也未能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遂告知对
方再这样无休止的协商下去,我就只能靠起诉解决了。但厂家却说,受害者是我父亲,可
他已经去世了,别人谁也没有资格去起诉,这事儿只能靠协商解决。厂家说的是真的吗?
难道作为家属我们没有权利起诉吗?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民事纠纷提交法院审理,
以判决或调解的方式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确定责任的承担,是每一名公民不可剥夺或
侵犯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始于公民出生,终于公民死亡。所以,已经去世的自然人确
实不能再提起民事诉讼。对于已经提起的民事诉讼,如果在诉讼过程中有一方自然人突然
死亡,法院也要立刻中止诉讼,通知死者的继承人作为当事人来承担诉讼,而不能不作任
何处理就继续审理,让亡者胜诉或败诉。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只要侵权人实施的侵权行为严重到一定程度,致使被侵权的自
然人死亡,就可以脱身于诉讼之外,实现一种无监管的状态。否则,这必然会造成社会秩
序的严重混乱,变相地鼓励侵权人将损害结果扩大化。比如说,曾经有一段时期,在司机
中流传着一种“宁可撞死,也别撞残”的观点,认为在一般肇事行为中致使受害人死亡比造
成对方伤残支付的赔偿要少,家属起诉法院也不会受理。如果司法机关不能及时作出正确
的引导,通过一定数量民事案件审理结果中赔偿金额的对比纠正这种错误观点,或通过具
体刑事案件的审判让公众明白致人死亡对案件定性及刑罚的影响,就真的有可能造成个别
司机肇事后采取放任受害人死亡的行为。有鉴于此,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明确规定,被
侵权人死亡的,其近亲属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支付被侵权人医疗费、丧葬费等
合理费用的人有权请求侵权人赔偿费用。

在产品质量合同纠纷及产品侵权类的民事案件中,关于确定民事诉讼主体资格的问
题,还有两点需要提示。第一,婴幼儿自出生之时,就享有了全部的民事权利能力,其欠
缺的仅是民事行为能力。既然有了权利能力,就应当以个人名义提起诉讼。而行为能力的
缺失,可以靠法定代理人参加诉讼来进行弥补。所以,在一些婴幼儿产品侵权类案件中,
家长应当将孩子作为原告,同时自己担任法定代理人,替孩子出庭应诉,而不能直接以自
己的名义去起诉。第二,不管是不是产品的购买者,只要因产品受到伤害,都有提起诉讼
的权利。实践中,总有个别产品经营者为逃避责任,以不存在购买关系来推脱合法权益受
到损害的被侵权人,说他们不是消费者,厂家不应对其承担责任。但是,消费者是一个广
义概念,同时包括购买产品及使用产品的人。而且,即便是某人既没有购买也没有使用产
品,只要他因产品受到伤害,也同样有提起诉讼的权利。
综上,你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所有民事权利均已消亡,不能作为提起民事诉讼的主
体。但是,作为死者的子女,你有权使用自己的名义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车辆生产厂家承
担侵权责任。各地法院立案部门对起诉材料的具体要求,可能会略有差别,但一般来说,
除去起诉状、证据,你还应当携带你父亲的死亡证明,以及当地公安机关出具的近亲属关
系证明,才可以立案。

146和产品经营者打官司需要委托代理人吗?

装修房子时,我通过某装修公司订购了两扇钢化玻璃推拉门,安装在浴室。但是,
在洗澡的过程中,其中一扇玻璃门突然无故炸裂,造成我背部、腿部受伤。经多次协商,
该公司同意免费更换玻璃门,却拒绝赔偿医药费。无奈之下我只好去法院起诉。在法院门
口,一名自称“律师”的法律工作者拦住我,问我是否委托了诉讼代理人。他说,打官司至
少要委托一名代理人,否则立案会很困难,就算立了案上法庭也必败无疑。对此我将信将
疑,和产品经营者打官司,一定要委托代理人吗?

诉讼代理行为从分类来看,应当属于代理行为的一种。所谓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
理权限内,为了被代理人的利益而与第三人发生法律行为,其效果归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
律制度。简单来讲,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就是被代理人将自己在诉讼中享有的申请立
案、提交证据、领取法律文书、申请回避、参加庭审、质证、进行法庭辩论、与对方达成
和解、撤回起诉、上诉等权利全部或部分交付代理人行使,通过授权的形式,向法院和对
方当事人表明,该代理人进行的诉讼行为等同于被代理人的行为,该代理人发表的诉讼意
见等同于被代理人的意见。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或当事人的法定代理人有权委托一人或两人作为诉讼代理
人。选择的代理人可以是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也可以是当事人的近亲属,还可以
是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是否委托代理人,委托一名还是
两名代理人,都是当事人自主决定的事宜,是当事人的法定权利,任何机关、团体及个人
不能做硬性规定。我国从来没有以任何形式进行立法,规定公民进行民事诉讼时一定要委
托至少一名代理人。法院及法官也不会向公民作出此种限制,更不会为当事人推荐代理人
选,否则就是严重的违法违纪。同样,案件胜诉或是败诉,当事人提出的诉讼请求是否能
够得到支持,均取决于原被告双方之间的法律关系,以及根据证据、庭审查明的法律事
实,和当事人是否委托了代理人没有直接的关系。

实践中,大多数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其他专业人士可以依托自身知识结构
与诉讼经验,帮助呈现案件真实权利义务关系,调查、整理证据,提出合理诉讼请求,发
表专业意见。这对帮助法院查明法律事实,节约司法资源大有裨益,也是法律职业工作者
专业性应有的体现。但是,也不排除当前有大量不具备法律专业能力,更无职业道德操
守,单纯为骗取代理费用的“黑代理”,他们往往冒用律师身份骗取当事人信任,索要代理
费之外的其他费用,曲解法律、杜撰人际关系,阻断法官与当事人的直接联系,在整个代
理过程中极不负责任。成长为一名律师,需要至少四年的本科教育,通过司法考试,再在
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期满还要通过司法局的考核。而以代理诉讼为业,冒充律师的公民
个人,不需要具备丰富的法律专业知识,也不需要支付大量的前期精力投入,只要具备巧
舌如簧的口才,编造一系列谈资,装腔作势拿捏住当事人面对诉讼不自信的心态就可以盈
利。当事人委托这样的代理人进行诉讼,不仅对案件审理没有好处,更有可能增加额外的
损失,被骗取相应的费用。

像你提到的这名当街揽客的所谓法律工作者,很可能是冒用律师名义执业的“黑代
理”。有几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判断对方是否是真的律师。第一,查看律师证。每名律师
都应持律师证执业,司法局每年也会对律师进行年检。通过律师证编号,当事人可以在律
协以及司法局的网站上查询到该律师的执业信息。第二,判断执业场所。在我国,律师只
能在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内执业。法院附近的那些“某某法律咨询公司”、“某某法律服务公
司”、“某某法律办公室”、“某某法律咨询中心”、“某某律师工作室”甚至“某某法律打字
复印室”等场所,一般都不会有正规律师存在。第三,建立委托关系时,查看律师事务所
是否向法院开具所函。在实践中,有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当事人虽找到了正规的律师事务
所,但最终签订委托协议时委托的却是在律所内工作的助理、业务员或咨询员。这些人没
有律师证,甚至也没接受过法学相关教育。他们利用工作便利以及律所管理的漏洞,冒用
律师名义约谈当事人,骗取信任后以公民身份出庭。辨别此类人员,当事人可以看看律所
否开具了律师事务所所函,加盖律师事务所公章,写明被委托人的律师身份,与授权委托
书一并交至法院。第四,看是否有正规发票。委托律师后,律师事务所向当事人收取费
用,应当开具正规服务类发票。若不能开具发票,该律所资质或律师身份一定有问题。

因此,是否需要委托代理人帮助你进行诉讼,需要你结合案件复杂程度、自身知识
结构、时间精力条件、经济承受能力等自身情况进行综合的考虑。如果决定委托代理人,
建议你到正规的律师事务所委托专业的律师,在律师的指点下明确委托权限。即便没有委
托律师的打算,你也可以向律师提出简单的咨询,或者联系当地消费者协会,请相关人员
为你进行诉讼指导。

147我该起诉产品的生产者还是销售者?

我于2010年年初购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主要用于上下班骑行。但是,2010年6
月的某一天,该自行车停放在路边时突然发生自燃,15分钟不到就烧的只剩主支架。我
找到经销商索赔,他却推脱责任,说这是自行车本身的质量问题,应由生产厂家负责。我
一气之下表示要去起诉。经销商却表示,该品牌电动自行车发生自燃已经不是第一次,他
赔偿了几名消费者后生产厂家却不认账,现在也很头疼。他愿意支持我去起诉生产厂家,
并承诺到时候帮忙作证。他还说,如果起诉生产厂家侵权,会比起诉经销商得到更多赔
偿。他说的有道理吗?我到底该起诉产品的生产厂家还是该经销商呢?

选择起诉产品生产者还是销售者之前,先要明白你主张对方承担的到底是违约责
任,还是侵权责任。

违约责任是因违反合同而产生的民事责任的简称,指合同当事人一方因不履行合同
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合同约定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这种责任最大的特点在于一
种“主体特定性”,即违约关系的当事人一定是合同关系中的当事人。毕竟,没有合同约
定,也就谈不上违反预定。根据违约行为发生的时间,大体上可将其分为预期违约和实际
违约两类。所谓预期违约,就是合同当事人乙方在合同规定履行期限届满之前,用明示或
者默示的方式,表明其将不履行合同义务。而实际违约根据具体行为的区别,又可分为迟
延履行、质量有瑕疵的履行、拒绝履行,等等。

侵权责任是指民事主体因实施了侵权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禁止性规范设定的义
务,损害到他人合法权益所应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与违约责任不同,侵权责任的主体具
有普遍性,任何人都承担着一种不因自身过错去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否则,不管他
与受害人之前有无约定,是否相识,都要承担责任。根据民事侵权行为的区别,侵权责任
可以分为一般侵权责任和特殊侵权责任。前者是指侵权人因实施了主观上带有过错的侵权
行为,致使受害人发生损害事实而应当承担的责任。后者则是指根据法律的特殊规定,侵
权人基于与自己有关的行为、事件或其他特别原因致人损害时应当承担的责任。比如,对
于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侵权、污染环境的侵权、饲养动物引起的侵权等,法律都存在特
殊规定,在考虑其中一些情形下侵权关系是否成立时,并不要求侵权人主观存在过错。

一般来说,违约关系和侵权关系往往是泾渭分明的,一个是违反了合同双方间的约
定义务,一个则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但是,在一定情形下,这两种关系又可
能发生竞合,即同一个行为,既违反了合同约定,形成违约关系,又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
了侵害,形成侵权关系。这时,根据一事不再理的原则,权益受到侵害一方只能选择适用
一个法律关系,而不能同时主张对方同时或分别承担两个责任。对此,我国《合同法》也
有规定,“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侵害对方人身、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
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

需要明确的是,产品侵权责任与产品质量违约责任形成竞合的前提,是存在人身权
益的损害或者产品本身之外的财产损害。举例来说,电动自行车发生自燃,同时烧毁了当
事人的库房,或者烧伤了其身体。这时,当事人可以起诉经销商违反合同约定,交付了不
符合约定质量的产品,按照合同约定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法律的规定,追究其违约责
任。同时,依据《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当事人也可以选择同时起诉产品经销商及生产
者或只起诉其中任意一方侵权。如果当事人胜诉,法院一般会判处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承
担连带责任,双方均有义务赔偿当事人损失。至于生产者与销售者如何具体分担责任,要
么双方协商解决,要么另行诉讼,但这已与当事人无关。在这种竞合状态下,具体选择适
用哪种关系进行起诉,要由当事人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考虑,比如,举证质证的难度,可
能获得赔偿数量的对比,管辖法院的差异。但是,如果电动自行车自燃时没有损害到当事
人其他财产,也没有伤到人,这时就只能以买卖合同纠纷起诉经销商,要求其承担违约责
任。

综上所述,作为消费者,你应当起诉经销商。至于经销商与生产厂家之间责任的追
索与承担,是另外一个法律关系,不应在你的维权诉讼中解决。

148我该向哪个法院提起诉讼?

因购买的暖气片存在质量问题,在使用过程中突然爆裂,致使我家木质地板、家具
和部分书籍被水浸泡,损失将近3万元。我与产品经销商多次协商仍未能就赔偿事宜达成
一致,只好选择通过提起民事诉讼维护合法权益。于是,我写好起诉书,去市中级人民法
院要求立案,但立案庭的法官告诉我应当到基层人民法院。于是,我又赶到离中级人民法
院最近的那个基层法院,但该院的立案庭也不肯为我办理立案手续,说他们没有管辖权,
并告诉了我一个其他基层法院的地址。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两家法院都把我推向别处?我
究竟该向那个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是国家的重要司法机关,一共可分为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中级人民
法院和基层人民法院四个级别。对于当事人之间发生民事争议时,应当由哪一级人民法院
管辖,法律存在明确规定,这个叫做“级别管辖”。同时,同一级别的法院又有很多,如北
京,除去铁路系统的法院以外,就有一家高级人民法院,两家中级人民法院,十六家基层
人民法院。若统计上全国所有的省市地区,基层法院的数量恐怕要接近三千二百家。确定
了具体民事争议需要由哪一级别的法院管辖后,紧接着就要确定同一级别内的哪一家或哪
几家法院有权管辖,对此法律也存在着明确的规定,叫做“地域管辖”。级别管辖就好像是
坐标的纵轴,地域管辖则是坐标的横轴,两者共同发挥作用,选定出具体案件的管辖法
院。

先来看看《民事诉讼法》中有关级别管辖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
案件是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认为应当由其审理的案件;高级人民
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是在辖区内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
事案件是重大涉外案件、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
法院管辖的案件。除去这些重大或特殊的民事案件,所有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都应当由基层
人民法院管辖。你和暖气片经销商发生纠纷的案件不具备重大涉外因素,争议标的数额及
社会影响也都不大,按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所以市中级人民法院自然不
会受理你的起诉。

关于民事诉讼案件的地域管辖,一般来说,我国的民事诉讼原则上采取的是“原告就
被告主义”,即原告要到被告所在的法院去起诉。被告是公民时,由公民住所地人民法院
管辖,若该公民的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则应当由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被
告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时,由该法人或组织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但是,对于有关产品的民事诉讼案件地域管辖,需要区分提起的诉讼是要求承担违
约责任还是产品侵权责任来讨论。

第一种情况下,产品购买者起诉产品销售者违反买卖合同义务,要求其承担违约责
任,双方纠纷的实质是一种合同纠纷。对于合同纠纷,法律规定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
地法院均有权管辖。这时,产品购买者就可以选择一家基层法院去起诉。至于合同履行地
的判断,在买卖合同关系中,要先看看双方当事人对交货地点有无约定,若存在这样的约
定,约定的交货地点就是合同履行地。双方没有明确约定的,则要根据交货方式来确定合
同履行地。比如,采用送货方式的,货物送达地为合同履行地;采用自提货物地为合同履
行地;代办托运或按木材、煤炭送货办法送货的,以货物发运地为合同履行地。同时,若
买卖关系存在书面合同,双方当事人还可以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
地、原告住所地或标的物所在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在第二种情况下,产品购买者起诉产品销售者或者产品生产者,主张因产品造成了
人身或其他财产的损失,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时,处理管辖问题的方式相对简单一些。最
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明确规定:因
产品质量不合格造成他人财产、人身损害提起的诉讼,产品制造地、产品销售地、侵权行
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被侵权人任意选择其中一家提起诉讼即可。

所以,两家法院均不受理你的起诉应当是符合法律规定的,建议你根据案件具体情
况,选择一家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149案件受理费的收取标准是什么?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的规定,对于财产案件应当根据诉讼请求
的金额或者价额,按照一定比例分段累计交纳。具体为:

(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
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至50
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5)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
(6)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的部分,按照0.9%交纳;(7)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
的部分,按照0.8%交纳;(8)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7%交纳;
(9)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6%交纳;(10)超过2000万元的部
分,按照0.5%交纳。

同时,对于非财产案件,该办法的规定为:

(1)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
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2)侵害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以及其他人格权的案件,每件
交纳100元至500元。涉及损害赔偿,赔偿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5万元
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

(3)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

150因家庭生活困难而起诉子女支付赡养费的必须先垫交诉讼费用法院才受理吗?

虽然交纳案件受理费是完成起诉的一个必备程序,但立法、法院也不会如此不近人
情,对在特定情形下不具备交纳能力的原告提出苛刻要求,使得经济方面的困窘阻碍法律
正义的实现。当自然人原告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时,可以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甚至免
交的司法救助手段。对于没有固定生活来源的残疾人;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
恤金的当事人;属于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
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并且没有其他收入的当事人;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而请求赔偿或补偿的当事人以及确实存在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的当事人,只要提出申请,法院就会准予免交。对于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
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当事人;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
置对象的当事人;属于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或存在确实需要减交诉讼费用情形的当
事人,只要提出申请,法院就会准予其减交,且减交比例不会低于30%。对于追索社会
保险金、经济补偿金的当事人;因海上事故、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事故、产品质量
事故或者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受到伤害请求赔偿的当事人;正在接受有关部门法律援助的当
事人以及确实存在需要缓交的其他情形的当事人,只要提出申请,法院就会准予其缓交诉
讼费用。你的情况,恰好符合法律规定的减交、缓交案件受理费所情形,因此,若不具备
支付案件受理费的能力,你可以向法院提出司法救助请求,法院应当会准许你缓交案件受
理费及其他诉讼费用。

151已经受到了侵害,为什么还要交纳诉讼费用?

因购买的家用折叠梯存在质量问题,正常使用过程中安全钩突然断裂,我从梯子上
坠落,直接撞碎阳台玻璃从三楼摔下,造成全身多处骨折、骨裂以及严重的颅内出血。经
过多次手术治疗,我一共支付了近15万元的医疗费用。出院后,我将生产厂家诉至法
院,要求赔偿我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损害赔偿等全部损失共计25万元。但是,法院要
求我按照规定交纳5000元的案件受理费。可我治病的钱都是借的,现在已经拿不出这笔
钱。法院又说我这个案子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交一半就行。我还是凑不够钱数。于
是,法院让我写书面材料申请缓交案件受理费。可是,这样一来,不就是案子还没打赢,
我又欠了法院两千多元?明明是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什么还要我交纳诉讼费用呢?

原告方当事人提起诉讼是民事纠纷进入法院视野的前提,而法院按照法律规定受理
案件,则是同意将民事纠纷确定由法院做出权威处理的开始。法院受理案件,要求原告的
起诉符合法律要求,即原告须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需要有明确的被告、具体的诉讼请
求和事实理由,并且该起诉应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在
确定案件依法应当受理后,一般来说,原告方还应先行交纳案件受理费,才能完成立案程
序。案件受理费属于诉讼费用的一种。在财产类案件中,诉讼费用还可能包括申请费或证
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理算人员在人民法院指定日期出庭发生的交通费、住宿费、生活
费和误工补贴。

由于你提出的赔偿请求是25万元,属于财产案件,按照分段累计交纳标准计算,公
式应当为50+(9万×2.5%)+(10万×2%)+(5万×1.5%)
=50+2250+2000+750=5050元。同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基层人民
法院和它派出的法庭审理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或者
当事人双方约定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可以依照简易程序,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理。对于
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案件受理费应当减半收取。所以,若案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你可以只交纳一半,即2525元。但如果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了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
事由,法院可以裁定转为普通程序审理。这时,你还是应当补交另外一半案件受理费。
同时,需要明确的是,虽然原告方在起诉时交纳了案件受理费等诉讼费用,但这并
不等于说这些费用都要由原告实际承担。在我国,除非胜诉方自愿承担诉讼费用,否则,
都应由败诉方承担。对于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当事人,人民法院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
决定双方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比如说,你申请赔偿的金额是25万元,对应着5050
元的案件受理费,如果法院全部支持了你的诉讼请求,这5050元就应当由被告承担。但
是,如果法院只支持了你20万元的诉讼请求,被告应当承担的,就是20万元标的对应的
案件受理费,即4300元。余下的750元仍应由你支付。当然,若在诉讼过程中你意识到
诉讼请求难以被全部支持,你也可以选择在法庭调查终结前提出减少诉讼请求数额,这
时,多收取的诉讼费部分也会予以退还。

152我该如何写起诉状?

我公司向某变压器生产厂家购买了一台中型变压器,用于生产石墨电极。因变压器
存在质量问题,使用过程中突然断电,造成我公司数十吨坯料成为废料,直接损失十余万
元。因与变压器生产厂家协商未果,我决定向法院提起诉讼。立案庭的法官告诉我先明确
一下诉讼请求,整理好现有的证据材料,写一份起诉状。可我从来也没有接触过法律,虽
拿到了法院提供的起诉状模板也还是看不大懂,这起诉状到底该如何写呢?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起诉状,并按照被
告人数提供副本。若存在文盲、残障等原因,提交书面起诉状确有困难,则可以口头提起
诉讼,由法院记入笔录。一般来说,起诉状作为启动诉讼程序的一个形式要件,其写作并
不复杂,一般可分为首部、正文、尾部、附项四个部分,包含当事人信息、诉讼请求、事
实理由、证据等内容。具体见以下模板:

民事起诉状

[首部]原告名称电话

住所地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

被告名称电话

住所地邮政编码

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姓名职务
**(若原告或被告为自然人,则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工作单位、电话、
住址及邮编)案由:

诉讼请求:

[正文]起诉事实和理由:

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址:

[尾部]

此致

人民法院

起诉人:

年月日

[附项]附:本诉状副本份

(1)民事起诉状的首部:原告起诉时应当按照自身情况,如实填写当事人信息。如
果原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还应出具一份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并加盖公章。同时,如果
进行立案的是原告(自然人)或原告(法人或其他组织)法定代表人之外的人,或者在诉
讼过程中原告委托了代理人出庭进行诉讼,则需要在立案时一并提交授权委托书以及委托
代理人的身份信息。

(2)民事诉讼案件的案由:这是民事诉讼案件的名称,它反映着案件所涉及的民事
法律关系性质,是法院对诉讼争议进行概括、归纳而形成的类别体系。起诉时填写案由,
就好像在医院看病时挂号选择科室一样,是为了便利管理。当事人准确选择案由,有利于
提高法院工作效率,优化审判专业配置,并为法院司法决策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因此,
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再次对《民事案件案由规定》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一般来说,涉及
产品质量方面的案由主要有买卖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生产者责任纠纷、销售者责任
纠纷、运输者责任纠纷、仓储者责任纠纷、医疗产品责任纠纷,等等。选择案由涉及较强
的专业知识,如果原告在草拟起诉状时不能确定具体案由,不妨留待立案庭法官指导后再
行填写。
(3)民事诉讼请求:这是原告向法院提出的,希望法院能用判决的形式予以支持的
具体要求。在因产品存在质量问题起诉产品销售者违反合同约定时,常见的诉讼请求一般
有解除买卖合同、退换货款;要求被告承担维修产品义务;要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要求
被告承担诉讼费等。在因产品缺陷引发事故,侵犯到原告财产或人身权益时,常见的诉讼
请求一般有赔偿经济损失(含人身和财产损害赔偿,其中人身损害赔偿的事项可以包括抚
恤金、丧葬费、残疾生活补助费、误工费、交通费、护理费以及精神损失等);要求被告
承担诉讼费,等等。

在确定民事诉讼请求时,应当明确而具体,尤其是涉及赔偿、退款等标的物为金钱
的情形时,一定要明确具体金额,而不能泛泛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在一
个民事诉讼中存在多个诉讼请求,应当分项列出。比如:“1.要求解除原告于被告于××年
××月××日签订的《产品买卖合同》;2.要求被告赔偿因其产品质量原因给原告造成的经
济损失×××××元;3.要求被告承担本案的诉讼费用。”

(4)民事诉讼正文部分:在写明起诉事实时,应当写明原告、被告民事法律关系存
在的事实,以及双方发生民事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一般来说,事实部
分的撰写可以按时间顺序进行,重点详述被告侵权或违约的行为以及该行为对原告造成的
后果。在写明起诉理由时,可以根据案情和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阐明原告对本案的性
质、被告应当承担的责任以及如何解决纠纷的意见。在写明证据部分时,应当详细列明向
法院提供的能够证明案情的证据的名称、件数或证据线索,并写明证据来源。有证人的,
则应当写明证人的姓名、住址及联系方式。

在撰写民事起诉状正文部分时,应当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起诉状并不是原告发表
诉讼意见的唯一机会,紧密围绕诉讼请求,以简洁的语言写明案件基本事实与起诉理由即
可,不需要长篇赘述,也不用过多的理论。第二,起诉状应当多一些陈述性语言,客观描
述事实,淡化情感色彩,尤其不要在起诉状中使用侮辱、谩骂等带有人身攻击色彩的词
汇,否则不利于解决双方矛盾。

(5)在起诉状尾部及附项:首先,原告是自然人时,应当在起诉状上亲自手写签
名,不要由委托代理人代为签写。若手写签名确有困难,也可以打印出姓名并捺手印;原
告是法人或其他组织时,应当在起诉状上加盖公章。其次,接受起诉状的法院名称应当填
写准确,不宜使用泛称。最后,不仅民事起诉状应按照被告(包括第三人)的数量准备副
本,原告向法院提交的证据材料也需要按同样数量准备。

153我该如何为维权诉讼收集、组织证据?
因购买的电子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想要起诉产品经营者。有人说,打官司就是打证
据。可我既不了解哪些材料可以作为证据,也不知道该向法院提交哪些证据。请问在进行
产品质量维权诉讼时,原告方该如何收集、组织证据呢?

证据在诉讼中确实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我们常说审判要“以事实为依据”中的“事
实”,就是通过证据呈现出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事实”。从这
一点来看,说“打官司就是打证据”并不为过。想要知道如何收集、组织证据,就应当先了
解证据的实质、特征以及表现形式。

证据的实质是一种信息,不管这种信息依托于何种载体,真正起到证明法律事实作
用的,都是蕴含于载体之内的、与案情相关的信息。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应当具备三个基
本特征,即客观真实性、关联性和合法性。首先,所谓客观真实性,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
材料必须客观存在,能够为人所认识和理解,且不以任何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同时,作
为证据的事实材料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含有虚假、杜撰成分,必须紧密围绕客观实际情
况,尽力摒除主观臆断。因此,证人作的虚假证言、不具备科学性的鉴定结论等事实材
料,均不应作为民事诉讼中的证据,用以证明法律事实。其次,证据的关联性,是指民事
证据必须与案件的待证事实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
的,但联系一定要客观存在,且对认定案件法律事实有所帮助。比如说,甲要证明乙欠债
不还,可以提交欠条、银行转账凭证、知情人的证言等证据,用以证明所主张的法律事
实。这些证据均围绕着借贷关系,具备与案件的关联性。但是,如果甲提交乙所在公司或
朋友出具的“品德证言”,用以证实乙曾有过欠债不还或欺骗朋友的先例,就不具备与本案
的关联性。最后,证据的合法性,则是指作为民事案件定案依据的事实材料必须符合法定
的存在形式,并且其获得、提供、审查、保全、认证、质证等证据的适用过程和程序也必
须符合法律规定。只有同时符合上述三个特征,才是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认定法律事实依
据的证据。

154民事诉讼中证据有几种表现形式?

根据证据依托载体的差异,可以将其划分为八种表现形式:

(1)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
真实的证据。在司法实践中,书证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管是手写还是打印,也不
论是纸张还是布料、竹木材质,只要其记载或表示的内容可以证明案件事实,都可以作为
书证,发挥重要作用。在民事诉讼中,这类证据数量最多,范围最广,故有“证据之王”之
称。比如,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产品买卖合同、发票、订货单、提货单、三包凭证、
产品质量承诺书等,都是常见的书证。需要提示的是,在民事诉讼中提交这类证据时最好
能够提供证据原件,若仅能提供复印件而无法与原件核对,则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
的依据。

(2)物证。物证是指以其存在的形状、质量、规格、特征等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
据。这种证据通过自身的外部特征和自身所体现的属性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不受人们
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具备较强的真实性。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常见的物证有作为
争议标的物的产品、因使用产品而受到损害的其他物品、使用产品遗留下的痕迹,等等。
一般来说,提交物证时应当提交原物。除非因物证的自身属性或其他客观情况,提交原物
确有困难,才可以提交复制品或照片。这时,复制品和照片只是固定和保存原物的方法,
作为物证的仍是原来的物品和痕迹,而不是复制品或照片本身。比如,因高压锅发生爆
炸,弹飞的锅盖打裂了墙体上的几块瓷砖。在消费者证明自身损失的过程中,碎裂的瓷砖
可以作为物证,以自身存在的破碎证明产品侵权造成的损失。但是,消费者无法将一堵墙
搬来提交给法院,也不宜过早地凿下瓷砖破坏现场。这时,就可以向法院提交照片来代替
原物。

(3)视听资料。视听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存储的资料和数据等来
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可分为录音录像资料、电视监视资料以及电脑贮存的数据资料
三类。严格来说,视听资料和书证一样是以所载内容来实现证明目的,应归入书证的一
种。但考虑到载体的特殊性,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将其独立归为一类。随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录音录像设备日渐普及,视听资料作为证据使用的频率日益提高,在民事诉讼中发挥
着愈发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消费者与产品经营者的电话录音、监
控记录下的产品引发事故过程等,都是常见的视听资料证据。使用这种视听资料作为证据
时,最好不要进行编辑、剪切或其他加工,其内容最好涵盖完整的事件过程,不能因断章
取义而存有疑点,更不能以非法手段获取。

(4)电子数据。电子数据即电子证据,本质属于一种电子信息,其感知只能依靠电
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播放、检索或显示。这种证据易于保存,形态稳定,可以实
现精确复制,也可以在虚拟空间里无限快速传播。与传统的证据形式相比,电子证据非常
特殊,是我国2012年修改《民事诉讼法》时新增的证据类型。

(5)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因知晓案件事实,由法院传唤到法庭作证的证人向法
院所作的陈述。这里提到的“证人”,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自然人,也包括知晓案件情况
的单位。为保障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
和个人都有出庭如实作证的义务,作伪证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但是,无论证人是单位
还是个人,证言的真实性及可靠性都会受到信息感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其他客观因素
的限制。因此,证人证言的客观真实性,需要审判人员尽可能结合其他证据进行印证,才
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在形式上,证人证言可分为口头形式与书面形式。口头形
式是指证人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向法庭作出的陈述,书面形式则是证人以文字形式向法院
陈述已知的案件事实。原则上,证人经法院传唤均应当出庭作证,但如果有年迈体弱、行
动不便、特殊岗位无法离开、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自然灾害等出庭困难,就可以采用书面
形式,将欲向法院陈述的事实书面化。

(6)当事人的陈述。当事人陈述是指当事人在诉讼中就与本案相关的事实,向法院
所作的陈述。严格来说,当事人自我陈述的内容恰恰是需要由证据证明的内容,本身不应
作为一种证据,但我国《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将其列为证据的一种表现形式。和证人
证言一样,当事人陈述也可以分为口头陈述及书面陈述两类。同时,由于当事人是民事诉
讼法律关系的主体,与诉讼结果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这种证据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性,甚
至会带有一定的虚假性,在实践工作中证明力不大。

(7)鉴定意见。鉴定意见是指由鉴定人运用专业知识、技术对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
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后作出的结论。民事诉讼中,鉴定意见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医学
鉴定意见、痕迹鉴定结论、笔迹鉴定结论、行为能力鉴定结论、会计鉴定结论,等等。其
中与产品质量纠纷关系最紧密的,当属产品质量鉴定结论与事故鉴定意见。和其他表现形
式的证据相比,鉴定意见具备很强的独立性与专业性,它由鉴定人根据案件的事实材料,
按照一定的科学标准作出。鉴定机构以及鉴定人员往往是随机产生或法院指定,与任何一
方当事人均没有关联,可信度较高。同时,鉴定意见具有一定的结论性。不同于其他证据
仅就案件事实的一方面或几方面起到一定的证明作用,鉴定意见不仅要求鉴定人叙述根据
案件材料观察到的事实,还要求给出结论性的鉴别和判断。

(8)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指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在诉讼过程中为查明一定的事
实,对于案件争议有关的现场、物品,或物体亲自进行或指定有关人员进行查验、拍照、
测量等行为后,记明查验的情况与结果的工作笔录。勘验笔录既是一种独立的证据,也是
一种固定和保全其他证据的方法。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这种证据使用的频率很高。为
了查清产品质量问题以及侵权损害事实,法官经常会进行现场勘查,查明出现质量问题产
品的数量、其他财产损害情况等事实。这类证据一般都是法院自行制作的,在一些案件
中,也可能来自委托鉴定机构或评估机构在鉴定或评估过程中进行的勘验。

上述这些形式的证据,民事诉讼当事人原则上应当自行收集。但因客观原因不能自
行收集的证据,可以申请法院去调查收集。对于当事人没有提交,也没有申请调取,但确
实为案件审理需要的证据,法院一般也会主动进行调取,然后在法庭上向各方当事人出
示。
155在产品质量纠纷案件中,原告方应当如何组织证据呢?

这与原告提起的诉讼是违约之诉或是侵权之诉直接相关。在起诉产品质量违反合同
约定的诉讼中,原告需要证明的事项主要有三项:一是自身与被告存在产品买卖合同关
系;二是原告方已经充分履行付款等合同义务;三是产品与合同约定的标准不符,或被告
的行为违反了合同约定。比如,甲向乙采购了一批电脑,结果没几天就不同程度地出现了
主板故障,同时乙拒绝维修及更换。甲要起诉乙违反合同约定,就需要提交采购合同、购
货发票、电脑的保修卡、双方对产品维修责任的约定、双方交涉函件等证据。而在起诉产
品存在质量问题,侵犯到原告其他财产或人身权益时,需要证明的事项主要有两项:一是
实际发生了财产或人身权益的损失;二是损失与产品缺陷存在因果关系。这时,原告需要
提交的证据更多的是人身或财产受到侵害及损害后果的证明,以及产品原物、遗留物或照
片、产品质量鉴定结论、事故鉴定结论,等等。

156什么是民事诉讼时效制度?

我于2010年年初在家居市场购买了某品牌的电视柜等家具,摆放在家中正常使用。
同年4月的一天,我在家中不慎摔倒,面部被该电视柜割伤。因电视柜存在设计缺陷,棱
角过于锐利,伤口好像刀割的一样。当时缝合了八针,现在疤痕还没有消除。因此我多次
向家居市场及电视柜的生产厂家主张赔偿,两家公司相互推诿,根本没有为消费者解决问
题的诚意。2012年8月,我向两家公司下达最后“通牒”,若再不赔偿就向法院起诉。但
是,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复却说事情已经发生两年,根据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我已无
权再向法院起诉。他说的是真的吗?

在我国民事诉讼领域的时效制度功能在于防止权利人怠于行使诉讼权利。我国立法
规定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应当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行使权利,当时效届满时,法院
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但是,公司的工作人员对该制度的解读是错误的。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人民法院对于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这可以理解为对
怠于行使自身合法权益当事人的一种惩罚,但是,诉讼时效期满后,当事人丧失的仅仅是
胜诉期待权,而不是起诉权或原民事权利本身。所以,即便是当事人在明显超出了法律规
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后来法院起诉,法院也不能以超出时效为由拒绝受理案件。在案件审理
过程中,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提出诉讼时效的问题,法院也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
明,更不能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如果对方当事人在一审中没有提出诉讼时
效的抗辩,除非有新的证据,否则在二审中提出时法院也不会支持其主张。同时,如果义
务人已经履行了他人某项权利对应的义务,事后也不能以该权利已经超出诉讼时效期间为
由,要求权利人返还财产或赔偿损失,因为权利本身始终存在,并不会因诉讼时效期间届
满而消灭。

以一般的民间借贷举例,如果乙到期没有偿还向甲的借款,甲在债权受到侵犯后两
年内有权起诉。但是,甲没有及时行使诉讼权利,超出了诉讼时效期间后才将乙诉至法
院。这时,法院还是应当受理甲的起诉,并将起诉状副本、证据材料及时送达给被告乙。
如果乙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发现甲的起诉已经超出了诉讼时效,就可以依此进行答辩,
向法院说明甲的起诉超出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这时,对于甲的债权,法院就不会
再予以保护,最终会以判决方式驳回甲的诉讼请求。但如果乙没有在诉讼过程中指出甲的
起诉超出了诉讼时效期间,法院就可以依据其他证据材料做出相应的判决。同样,如果乙
在收到甲的起诉状后,主动履行义务偿还了债款,即便事后乙意识到甲的起诉超出了法律
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也无权要求甲返还偿还的债款。

最后,对于因产品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产品质量法》中存在着一条
较为特殊的规定,即“该请求权在产品交付给最初消费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
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该规定和产品侵权诉讼时效同在一条之内,其内容却不属于诉
讼时效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它消灭的不是胜诉期待权,而是损害赔偿请求权本身,是一种
法律特殊规定的除斥期间。也就是说,立法对于一般产品的安全使用期限预估的是10年
以下,一旦产品售出超过10年,再伤害到消费者的人身或其他财产时,就不能向产品生
产者或销售者主张赔偿,也就更谈不上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但是,对于钢筋、高压锅等
明示了比10年更长的安全使用期的产品,一旦在明示的期限之内造成损害,消费者仍有
权提起诉讼。这时,就应当以“知道或应当知道损害发生之日”为起算点,在最长诉讼时效
期间内,适用时效中止与中断制度的有关规定,来计算消费者提起损害赔偿权利的诉讼时
效。

因此,不管是否超出诉讼时效期间,你都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对方在诉讼过
程中,以你的起诉超出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你就应当举证在这两年之内你曾向两家公
司主张权利,提出过赔偿要求,具备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否则,就有可能承担不利的诉
讼后果。

157诉讼时效期间怎么计算?

诉讼时效的期间分为一般期间和特殊期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向
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这是除去特殊情况外普遍适用的一般
时效期间。但同时,法律对于某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制定了特殊的诉讼时效期间,优于
一般时效规定适用。这些特殊诉讼时效期间或长或短,其中短于普通诉讼时效两年规定
的,可以称为短期诉讼时效,主要有身体受到损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
声明的、延付或拒付租金的、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被损坏的四种情形,它们适用的诉讼时效
期间均为一年;而长于普通诉讼时效两年规定的,则可以称为长期诉讼时效,主要有因环
境污染要求损害赔偿、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请求权、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
合同争议三种情形,前两种情形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第三种情形的诉讼时效期间为四
年。

无论是适用普通诉讼时效还是特殊诉讼时效,都应有一个明确的起算时间点,否则
无从计算期间。一般来说,立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对于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都规定为权
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只有《海商法》对于有关船舶发生油污损害的请求
权,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起算点为“自损害发生之日起”,完全杜绝了主张“不知情”的可行
性。那么,什么是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呢?实践中,权利被侵犯的时间一般是比较
容易判断的。比如,未偿还到期欠款时,还款期限截止的时间就是当事人债权被侵犯的时
间;被他人饲养的恶犬咬伤,受伤的一刹那就是当事人人身权受到侵犯的时间;因质量不
合格电器产品自燃烧毁其他财产,火灾发生的时间就是当事人财产权受到侵犯的时间。这
些客观时间是难以改变的,也比较容易从借条、诊断证明、火灾事故认定书等证据中得出
判断。

但是,权利受到损害时权利人一定会在第一时间知晓吗?这并不一定。比如说,在
刚才提到的火灾情形中,如果事故发生在某权利人在外地闲置多年的仓库,事故发生后没
有人及时通知,直到三年后权利人才知道了仓库发生过火灾的事实,这时若对其适用两年
期的普通诉讼时效制度,未免过于严苛。因此,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仅凭权利受到侵害
的“客观时间”是难以认定的,还要考虑权利人“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主观时间”。这种
主观时间在某些情形下与客观时间是完全重合的,比如权利人与侵权人发生争执被打伤的
事件中,若伤害明显,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就应当从受伤害之日起计算。但是,
在某些情况下,主观时间与客观事件又可能存在一定的背离。比如,仍以权利人被侵权人
打伤的同一事件为例,如果当时受害人未能发现伤害,但后来经过检查确诊并能证明伤害
是由当时的侵权行为造成时,就应当从伤势确诊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再如,甲长年
在外地工作,家乡的一套房屋闲置无人居住。帮甲保管钥匙的乙,在一次酒醉后砸毁了屋
内一些电器和家具。四年后,甲进入房屋才发现这一情况。这时,才应当是甲知道自己权
利受到侵犯的时间,诉讼时效期间方可开始计算。而“应当知道”,则是在权利人否认自己
在某特定时刻已经知道权利受到侵犯的事实时,法院凭借相关证据,依充分理由作出判
断,认定该特定时刻为当事人知道权利受到侵犯的时间,从而确定该时刻为诉讼时效期间
的起算点。比如,在刚才谈到的乙砸毁甲房屋中财产的例子中,若甲将乙诉至法院时,乙
拿出了三年前双方的电话录音,证明甲早就知道了乙的行为,该诉讼已经超过了两年的诉
讼时效期间。即便甲进行否认,法院还是应当认定甲在三年前就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了侵
害,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应为三年前双方通话之日。

158如何理解民事诉讼时效制度中止与中断的情形?

所谓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民事诉讼时效进行过程中,由于权利人出现了一定的法
定事由无法行使请求权,而暂停计算诉讼时效期间的制度。当造成权利人无法行使权利的
事由消除后,应当恢复计算剩余的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诉
讼时效的中止只能存在于诉讼时效进行期间的最后6个月,具体事由主要为自然灾害、军
事行动等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不可抗力,以及其他阻碍到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比如说,在某项债权诉讼时效到期之前的3个月,权利人甲突然发生车祸,昏迷住院了1
年,其恢复意识出院后,应当还剩余3个月的诉讼时效期。但如果车祸是发生在诉讼时效
到期之前的8个月,甲昏迷的前两个月还是应计算诉讼时效的,直到诉讼时效剩余6个月
时,才开始中止。这样,当甲恢复意识出院后,剩余的就只有6个月的诉讼时效期。

诉讼时效的中断,则是指在民事诉讼时效进行过程中,由于权利人积极主张权利或
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使得已经经过的诉讼时效期间统归无效,而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
的制度。一般来说,提起民事诉讼是权利人主张权利的典型方式。无论法院是否受理以及
做出实质性审理,也无论起诉是否被撤回,只要权利人因特定权利的行使,向法院提起了
民事诉讼,就应当认定产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同时,依据
《诉讼时效若干规定》中的规定,申请仲裁、申请支付令、申请破产、申请破产债权、为
主张权利而申请宣告义务人失踪或死亡、申请诉前财产保全、诉前临时禁令等诉前措施、
申请强制执行、申请追加当事人或者被通知参加诉讼、在诉讼中主张抵消等行为,与诉讼
具有同等的中断诉讼时效的效力。再有,若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送达了主张权利的文书,
或以发送信件、数据电文等方式主张了权利,也同样可以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律效果。
比如说,乙欠甲一定款项到期后未能偿还,按照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甲应当在两年内提
起民事诉讼。但是,如果甲在诉讼时效到期之前书面催告乙方还款,就应以催告之日为起
点,重新计算一个两年的诉讼时效。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要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
日起计算,且诉讼时效制度中存在着时效中止与中断情形,但这并不等于说法院对于民事
权利的保护期限可以因权利人始终不知道权利受到侵害,或者因多次时效中止、中断而变
成的无限长。除去一般和特殊时效期间规定外,立法还规定了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
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除非有特殊情况,否则人民法院不再予以保护。
在计算这个20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时,不要求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
损害发生的“客观时间”为准。同时,计算最长诉讼时效时,也无须考虑时效中止及中断事
由。

159因产品造成事故,起诉时可以提出哪些赔偿要求?

2012年的冬天,浴室安装的电热水器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漏电并爆炸,我的妻子被当
场炸伤,经住院抢救十余天后,最终不治身亡。我们的孩子今年才6岁,就永远失去了母
亲。我想起诉产品生产厂家要求赔偿,可又不知道该如何计算具体数额。请问,在产品侵
权案件中,受害者可以要求赔偿哪些损失呢?

对于因产品责任造成的安全事故,受害人有权就遭到侵害的财产及人身权益提出赔
偿要求。其中财产部分损失的计算较为简单,依被毁损物品价值或被部分毁损物品的贬损
价值计算即可。比如说,热水器发生爆炸时,房间内的其他家具、电器、墙体、装潢、日
常用品等财产都可能受到相应毁损。这些受到不同程度毁损的物品,有的可以进行修理,
有的则完全无法修复。这时,修理物品所需的支出的费用,以及已无法修理物品毁损时尚
存的价值,都应计入受害人的财产损失。但人身损害部分损失的计算则比较复杂,大体可
分为以下几类:

第一,医疗费。医疗费赔偿数额的确定,应当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
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进行确定。之所以这样处理,是因为实践中
有这样一种情况:受害方入院接受治疗时,为增加侵权方赔偿金额,主动进行大量与侵权
行为可能造成后果完全无关的诊断及化验,甚至借机治疗其他疾病,或大量开取药物。对
于这样的医疗费,即便有合法的收款凭证,也应结合病历及诊断证明进行剔除。

原则上,医疗费的赔偿应当以受害人已实际支出的费用为限,即按照一审法庭辩论
终结前已发生的数额确定,对于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
他后续治疗费,受害人可以等到实际支出这些费用后再另行起诉。但是,如果根据医疗证
明或者鉴定结论可以确定某项费用必然会发生,则受害人可以将其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
并索要。

第二,误工费。误工费赔偿数额的确定,应当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
定。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应当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可以
按照其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计算。若是受害人不能证明最近3年的平均收入情况,可以参
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近似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而误工时间,则应当
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如果是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
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第三,护理费。护理费的计算,应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情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
来确定。首先,关于护理人员的收入情况,在护理人员有收入时,可以参照误工费的规定
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受害人雇用了护工进行护理的,则应当参照当地护工从事
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其次,护理人员的数量原则上是1人,但如果医疗机
构或者鉴定机构对此有明确意见,可以参照该意见确定护理人员数量。再有,关于护理期
限。原则上,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如果受害人因残疾已无法
恢复自理能力,就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一个不超过20年的护理期限。

第四,交通、住宿费及伙食费。这里所指的交通及住宿费,应当与受害人治疗行为
直接相关,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陪护人员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在主张
这部分损失时,受害人应当提供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的正式票据。而
且,需要明确的是,住宿费与伙食费产生的情形是特定的,只有当受害人有必要去外地治
疗,并且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时,才可以赔偿其中的合理部分。除非有实际需要,否则发
生在受害人居住地的住宿费一般不予考虑。

第五,住院伙食补助费及必要的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的计算,可以参照当地国
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按照住院的时间长短予以确定。这种补助费的
标准一般为每人每日50元至100元,计算后金额不会太高,争议一般也不大。而对于营养
费的计算,法律规定应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予以确定,在实践中双方往往对此金额争议较
大。一般来说,主张赔偿营养费应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不能漫无边际的索要。比如说,
即便医嘱中明确应加强补充某方面的营养,受害人也应按照合理数量,选购市场常见的一
般品种,而不能选购昂贵的保健食品,更不能购买与所需补充营养完全不相干的食品或其
他物品。

第六,残疾赔偿金及残疾辅助器具费。对于残疾金的计算,应当根据受害人丧失劳
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照20年计算。但如果受害人的年龄在60周岁以
上,每超出1岁减少计算1年;如果受害人的年龄达到75周岁,则直接按照5年计算。如果
受害人能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法院可以按照较高的标准计算。

举例来说,2011年度北京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32903元/年,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为14736元/年。在北京起诉侵权方要求支付残疾赔偿金时,若受害人为城镇户
口且年龄不满60周岁,经鉴定构成了九级伤残,就可以按照20%的标准,以20年计算残
疾赔偿金。具体为:32903元×20年×20%=131612元。若受害人为农村户口时,残疾
赔偿金的数额则为14736元×20年×20%=58944元。这是九级伤残的情形,若是八级伤
残,则需要乘以的数字是30%,七级伤残为40%……以此类推,若达到一级伤残,城
镇户口的受害人仅就残疾赔偿金一项,可获得658060元。需要明确的是,残疾赔偿金与
伤残等级并不是绝对对应的关系,如果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没有减少,或者虽然伤
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碍严重影响到受害人劳动就业时,法院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
调整。

与残疾赔偿金相对应的,还有拐杖、轮椅、助听器等残疾辅助器具,计算这类损失
时,应当按照普通器具的合理费用进行计算。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以及赔偿期限,可以参
考配制这些器具的机构给出的意见进行确定。

第七,死亡赔偿金及丧葬费。当受害人因侵权行为死亡时,受害人的家属可以要求
赔偿死亡赔偿金以及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与残疾赔偿金类似,应按照受诉法院
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照20年计
算。但受害人年龄达到60周岁的,每超出1岁减少计算1年,若达到75周岁,则一律按5
年计算。如果受害人家属能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
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法院可以按照较高的标准计算。

对于丧葬费,法律也存在明确的规定,应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
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比如,2011年度北京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671.75
元,若以此标准计算丧葬费,则为28030.5元。在实践中,有死者家属将棺椁寿衣、葬礼
开销、购买墓地费用皆列为丧葬费,要求侵权方予以赔偿,这样的诉讼请求往往难以得到
法律支持。

第八,被扶养人的生活费。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
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比如子女、养子女、年老体迈且没有
生活来源的父母、丧失劳动能力又无他人扶养的配偶。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时,应当根据
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
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其18周岁;被扶
养人是成年人但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20年。但是,如果被扶养人年龄
达到60周岁的,每超出1岁应减少计算1年,若达到75周岁,则一律按5年计算。如果能
够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
费支出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法院可以按照较高的标准计算。同时,如果被扶养人
还有其他扶养人,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时只能计算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当一名受
害人有多名被扶养人的,计算被扶养人生活费时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能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
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比如,北京2011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1984元/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
消费支出为11078元/年。如果某城镇户口的受害人达到六级伤残,丧失了50%的劳动能
力,对其3岁的孩子,就应当按照相应标准计算15年的扶养费。同时也要考虑到,受害人
的配偶对孩子承担着同样的扶养义务。因此,计算公式为21984元/年×15年
×50%÷2=82440元。若受害人的配偶已经去世,受害人独自扶养孩子,此时扶养费应
当为164880元;若受害人因伤残丧失了全部的劳动能力或者死亡,配偶也已经去世,孩
子的扶养费则可达到329760元。

第九,精神损害抚慰金。精神损害抚慰金是指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因受害人的生
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格自由权等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而导致其承受精神上的痛
苦、折磨或心理上的消极感受而依法要求侵害人赔偿的用于抚慰精神的费用。精神损害抚
慰金的计算,一般应结合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
济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综合考虑,属于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范畴。受
害人或死者家属主张精神损害抚慰时,可以结合案件具体情况,参照既往先例进行判断,
最好不要提出“天价”精神损害抚慰金请求,以免请求不被支持时不得不承担相应部分的诉
讼费用。

以上即为产品侵权案件中受害人一方可以主张赔偿的范围,请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
行选择与计算。

160我应当签收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吗?

在使用电钻给自家房屋安装窗帘拉杆时,钻头突然折断击中我的眼部,致使我左眼
球被摘除,右眼视力也急剧下降,需要进行持续的康复治疗。经鉴定,折断的钻头存在严
重质量缺陷。故而,我起诉了电钻生产厂家,要求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残疾赔偿金、后
续治疗、康复等费用共计33万元。案件受理后,我懵懵懂懂地接受了法院的调解,最终
厂家提出一次性的赔偿我10万元,并私下找到我说,如果不同意调解,案件打完一审、
二审到执行完毕最少需要3年,不如各退一步就这么算了。这样的赔偿明显太低了,但由
于急着拿到钱偿还欠下的医疗费,我假装表示同意,准备先拿到钱再说。可是,法院制作
出民事调解书要求双方签收时,我又有些犹豫,怕调解之后就不能再要求厂家承担赔偿责
任。请问我应当签收法院制作的调解书吗?

民事调解书是人民法院常用的重要司法文书之一,它既是对当事人民事纠纷协商结
果的记录,又是人民法院对该结果予以批准以供当事人遵照执行的根据。人民法院在审理
民事案件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以促
成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在双方达成和解协议后,人民法院应当制作调解书,其格式基本
与民事判决书相同,包括标题和编号、诉讼参与人身份等基本情况、案由、案件事实、调
解理由、协议内容、文书效力,并由合议庭组成人员或独任审判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公
章。所以,民事调解书中虽然包含了当事人充分自愿协商以及对权利的自由处分,但依旧
是严肃的法律文书,会对当事人权利义务产生严重的影响,不能儿戏视之。具体而言:

首先,民事调解有严格的适用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
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受理的第一审、第二审和再审民事案件,可以进行调
解,但适用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涉及婚姻关系、
身份关系确认的案件以及其他依案件性质不能进行调解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不予调解。
你和电钻生产厂家之间的纠纷属于因产品责任纠纷,涉及的问题主要是人身损害赔偿。因
此,属于可以调解的案件范围。

其次,民事调解的适用必须要求双方当事人自愿。法院组织调解时更多的是提供一
种居中者的介入,以帮助双方当事人互相谅解,形成达成和解协议。达成和解的基准,在
于双方当事人对自身民事权利的处分。因此,调解的启动以及调解内容的达成,都需要以
双方当事人的自愿为前提。即便某案件属于法律规定可以调解的类型,若双方或一方当事
人不同意调解,法院也不能强制进行。同时,如果经过法院调解,双方仍不能达成和解,
法院也应及时进行判决。在本案中,虽说是“懵懵懂懂”,但你还是接受了法院的调解,也
接受了对方当事人提出的赔偿金额。因此,法院才会根据你们的一致意见,制作调解书对
双方的权利义务进行确认。

再次,民事调解与判决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一般来说,调解书中协议部分的内容
均来自双方当事人之间协商后的一致意见,只要内容没有侵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及
案外人利益,没有违背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以及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性规定,人民法院就
可以制作民事调解书予以确认。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与生效判决类似的法
律效力,可以作为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依据。对于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调解维持收养关
系的案件、能够即时履行的案件等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案件,法院可以将双方当事人协议
的内容记入笔录,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可见,调解书和调解笔录
中载明的义务,虽然来自于双方当事人的协商,但经调解书确认之后,即具备了由司法强
制公信力保障和监督的属性,双方必须遵循而不能随意反悔。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程序
及时间上,调解书的生效比民事判决书更加简单、快速。一审民事判决书只有在经过法定
上诉期,当事人不上诉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法律效力,而调解书一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即具有
法律效力,更应慎重对待。如果你不同意电钻生产厂家提供的10万元赔偿,就不应当签
收调解书。否则,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本案即已审理完毕,你很难就同一赔偿事项再
次起诉。
最后,还有一点提示,法律并不会放任诉讼中弱势一方因陷入困境,为尽快得到诉
讼结果,而不得不牺牲合法权益,非自愿的接受强势一方提出的和解要求。对于追索赡养
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劳动报酬等情况紧急的案件,法律规定了先予执
行制度,即权利方当事人可以请求法院在作出判决前作出裁定,要求义务方当事人预先给
付一定数额的金钱、财物,或者预先实施相应的行为,以解决权利方当事人生活或生产经
营的迫切困难。在本案中,由于是追索医疗费及后续康复费用,你可以向法院申请先予执
行,先取得部分赔偿以解燃眉之急。
附录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0年7月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9年8月27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二次
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明确产品质量责任,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产品生产、销售活动,必须遵守本法。本法所称
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

建设工程不适用本法规定;但是,建设工程使用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
属于前款规定的产品范围的,适用本法规定。

第三条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严格实施岗位质量规
范、质量责任以及相应的考核办法。

第四条生产者、销售者依照本法规定承担产品质量责任。

第五条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
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第六条国家鼓励推行科学的质量管理方法,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鼓励企业产品质
量达到并且超过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

对产品质量管理先进和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
奖励。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提高产品质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对产
品质量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引导、督促生产者、销售者加强产品质量管理,提高
产品质量,组织各有关部门依法采取措施,制止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保障本法的施行。

第八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全国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
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产品质量监督工作。县级以上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工作。

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部门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得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
者徇私舞弊,包庇、放纵本地区、本系统发生的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或者阻挠、干预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和其他国家机关有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
行为的,依法追究其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
有关部门检举。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为检举人保密,并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的规定给予奖励。

第十一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排斥非本地区或者非本系统企业生产的质量合格产品
进入本地区、本系统。

第二章产品质量的监督

第十二条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十三条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工业产品,必须符合保障人体健康
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必须符合保障
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要求的工业产品。
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第十四条国家根据国际通用的质量管理标准,推行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企业根
据自愿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部
门认可的认证机构申请企业质量体系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企业质量体系
认证证书。

国家参照国际先进的产品标准和技术要求,推行产品质量认证制度。企业根据自愿
原则可以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可的或者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授权的部门认可
的认证机构申请产品质量认证。经认证合格的,由认证机构颁发产品质量认证证书,准许
企业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使用产品质量认证标志。

第十五条国家对产品质量实行以抽查为主要方式的监督检查制度,对可能危及人体
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影响国计民生的重要工业产品以及消费者、有关组织反映
有质量问题的产品进行抽查。抽查的样品应当在市场上或者企业成品仓库内的待销产品中
随机抽取。监督抽查工作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规划和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产品质量
监督部门在本行政区域内也可以组织监督抽查。法律对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另有规定的,
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执行。

国家监督抽查的产品,地方不得另行重复抽查;上级监督抽查的产品,下级不得另
行重复抽查。

根据监督抽查的需要,可以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抽取样品的数量不得超过检验的
合理需要,并不得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监督抽查所需检验费用按照国务院规定列
支。

生产者、销售者对抽查检验的结果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检验结果之日起十五日内
向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申请复检,由受理复检
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作出复检结论。

第十六条对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生产者、销售者不得拒绝。

第十七条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监督抽查的产品质量不合格的,由实施监督抽查的产品
质量监督部门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省级以上人民政府产品
质量监督部门予以公告;公告后经复查仍不合格的,责令停业,限期整顿;整顿期满后经
复查产品质量仍不合格的,吊销营业执照。
监督抽查的产品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依照本法第五章的有关规定处罚。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已经取得的违法嫌疑证据或者举报,对涉
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下列职权:

(一)对当事人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场所实施现场检查;(二)
向当事人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有关人员调查、了解与涉嫌从事违反本法的生
产、销售活动有关的情况;(三)查阅、复制当事人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
关资料;(四)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的产品或者有其他严重质量问题的产品,以及直接用于生产、销售该项产品的原辅材
料、包装物、生产工具,予以查封或者扣押。

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对涉嫌违反本法规定的行
为进行查处时,可以行使前款规定的职权。

第十九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必须具备相应的检测条件和能力,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考核合格后,方可承担产品质量检验工作。法律、行
政法规对产品质量检验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条从事产品质量检验、认证的社会中介机构必须依法设立,不得与行政机关
和其他国家机关存在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益关系。

第二十一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必须依法按照有关标准,客观、公正地出
具检验结果或者认证证明。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应当依照国家规定对准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进行认证后的跟踪
检查;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证标志的,要求其改正;情节严重的,取消其使用认证
标志的资格。

第二十二条消费者有权就产品质量问题,向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查询;向产品质
量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及有关部门申诉,接受申诉的部门应当负责处理。

第二十三条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就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问题建议有关
部门负责处理,支持消费者对因产品质量造成的损害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定期发
布其监督抽查的产品的质量状况公告。
第二十五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机构不得向社会
推荐生产者的产品;不得以对产品进行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

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一节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六条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
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二)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
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三)符合在产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
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
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份的名称
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
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
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
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
识。

第二十八条易碎、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以及储运中
不能倒置和其他有特殊要求的产品,其包装质量必须符合相应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作
出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标明储运注意事项。

第二十九条生产者不得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

第三十条生产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第三十一条生产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第三十二条生产者生产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
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二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

第三十三条销售者应当建立并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
识。

第三十四条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

第三十五条销售者不得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和失效、变质的产品。

第三十六条销售者销售的产品的标识应当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销售者不得伪造产地,不得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

第三十八条销售者不得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

第三十九条销售者销售产品,不得掺杂、掺假,不得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不得以
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第四章损 害 赔 偿

第四十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
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一)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二)不符合在产品或
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三)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
量状况的。

销售者依照前款规定负责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
属于向销售者提供产品的其他销售者(以下简称供货者)的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
者、供货者追偿。

销售者未按照第一款规定给予修理、更换、退货或者赔偿损失的,由产品质量监督
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
生产者之间,销售者之间,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承揽合同有不同
约定的,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第四十一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
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二)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的缺陷尚不存在
的;(三)将产品投入流通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尚不能发现缺陷的存在的。

第四十二条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销售
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
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第四十三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他人财产损害的,受害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
者要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要求赔偿。属于产品的生产者的责任,产品的销售者
赔偿的,产品的销售者有权向产品的生产者追偿。属于产品的销售者的责任,产品的生产
者赔偿的,产品的生产者有权向产品的销售者追偿。

第四十四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
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
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
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恢复原状或者折价赔偿。受害
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第四十五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自当事人知
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益受到损害时起计算。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要求赔偿的请求权,在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
者满十年丧失;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本法所称缺陷,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
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
准。
第四十七条因产品质量发生民事纠纷时,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
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各方的协议向仲裁机
构申请仲裁;当事人各方没有达成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
诉。

第四十八条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可以委托本法第十九条规定的产品质量检验机
构,对有关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第五章罚则

第四十九条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
准的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
品(包括已售出和未售出的产品,下同)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
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
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
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
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一条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的,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产品的,
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
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二条销售失效、变质的产品的,责令停止销售,没收违法销售的产品,并处
违法销售产品货值金额两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
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伪造产品产地的,伪造或者冒用他人厂名、厂址的,伪造或者冒用认证
标志等质量标志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
值金额等值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
照。

第五十四条产品标识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的,责令改正;有包装的产品标识
不符合本法第二十七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节严重的,责令停止生产、销
售,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三十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
违法所得。
第五十五条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
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
处罚。

第五十六条拒绝接受依法进行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给予警告,责令改正;拒不
改正的,责令停业整顿;情节特别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

第五十七条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伪造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责令
改正,对单位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取
消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认证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或者证明不实,造成损失的,应当承
担相应的赔偿责任;造成重大损失的,撤销其检验资格、认证资格。

产品质量认证机构违反本法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对不符合认证标准而使用认
证标志的产品,未依法要求其改正或者取消其使用认证标志资格的,对因产品不符合认证
标准给消费者造成的损失,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任;情节严重的,撤销其
认证资格。

第五十八条社会团体、社会中介机构对产品质量作出承诺、保证,而该产品又不符
合其承诺、保证的质量要求,给消费者造成损失的,与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承担连带责
任。

第五十九条在广告中对产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依照《中华人
民共和国广告法》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

第六十条对生产者专门用于生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所列的产品或者以假
充真的产品的原辅材料、包装物、生产工具,应当予以没收。

第六十一条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属于本法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而为其提供运
输、保管、仓储等便利条件的,或者为以假充真的产品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没收全部运
输、保管、仓储或者提供制假生产技术的收入,并处违法收入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
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十二条服务业的经营者将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二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用
于经营性服务的,责令停止使用;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所使用的产品属于本法规定禁止销
售的产品的,按照违法使用的产品(包括已使用和尚未使用的产品)的货值金额,依照本
法对销售者的处罚规定处罚。

第六十三条隐匿、转移、变卖、损毁被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
封、扣押的物品的,处被隐匿、转移、变卖、损毁物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
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

第六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
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六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和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
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包庇、放纵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行为的;(二)向从事违反本法
规定的生产、销售活动的当事人通风报信,帮助其逃避查处的;(三)阻挠、干预产品质
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对产品生产、销售中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进行查
处,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六十六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中超过规定的数量索取样品或者
向被检查人收取检验费用的,由上级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退还;情节严重
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七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国家机关违反本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向社
会推荐生产者的产品或者以监制、监销等方式参与产品经营活动的,由其上级机关或者监
察机关责令改正,消除影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有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消除影
响,有违法收入的予以没收,可以并处违法收入一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其质
量检验资格。

第六十八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
守、徇私舞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十九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
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由公安
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第七十条本法规定的吊销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决定,本法第四
十九条至第五十七条、第六十条至第六十三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工
商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权范围决定。法律、行政法规对行使行政处罚权的机
关另有规定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七十一条对依照本法规定没收的产品,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销毁或者采取其他
方式处理。

第七十二条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四条、第六十二条、第六十三条所规定的货值
金额以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标价计算;没有标价的,按照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计算。

第六章附则

第七十三条军工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另行制定。

因核设施、核产品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
定。

第七十四条本法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2009年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并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流通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
营);(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
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四)食品生
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五)对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
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农产品
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制定有关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公布食用农产品安全有
关信息,应当遵守本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
社会和公众负责,保证食品安全,接受社会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第四条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
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
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

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
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
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
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
议、考核。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
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
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
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
理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
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

第七条食品行业协会应当加强行业自律,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生产经营,推动
行业诚信建设,宣传、普及食品安全知识。

第八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
安全标准和知识的普及工作,倡导健康的饮食方式,增强消费者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
能力。

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食品安全标准和知识的公益宣传,并对
违反本法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九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开展与食品安全有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鼓励和支持食
品生产经营者为提高食品安全水平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规范。

第十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有权举报食品生产经营中违反本法的行为,有权向有关部
门了解食品安全信息,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二章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

第十一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制度,对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以及食品中的
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国家食品安全风
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
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方案。

第十二条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
关部门获知有关食品安全风险信息后,应当立即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报。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信息核实后,应当及时调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
第十三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对食品、食品添加剂中生物性、化学性
和物理性危害进行风险评估。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成立由医学、农业、食品、
营养等方面的专家组成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进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对农药、肥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的安全性评估,应当有食
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的专家参加。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应当运用科学方法,根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科学数据以及
其他有关信息进行。

第十四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通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或者接到举报发现食品可能存
在安全隐患的,应当立即组织进行检验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

第十五条国务院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有
关部门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建议,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
料。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向国务院有关部门通报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

第十六条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是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和对食品安全实施监督
管理的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得出食品不安全结论的,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据各自职责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该食品停止生产经
营,并告知消费者停止食用;需要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国务院卫生行政
部门应当立即制定、修订。

第十七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
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信息,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综合分析。对经综合分析表明可能具有
较高程度安全风险的食品,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提出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并予以
公布。

第三章食品安全标准
第十八条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以保障公众身体健康为宗旨,做到科学合理、安
全可靠。

第十九条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执行的标准。除食品安全标准外,不得制定其他的食
品强制性标准。

第二十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食品、食品相关产品中的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
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物质的限量规定;(二)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
量;(三)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的营养成分要求;(四)对与食品安
全、营养有关的标签、标识、说明书的要求;(五)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
(六)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七)食品检验方法与规程;(八)其他需要制定为
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第二十一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公布,国务院标准
化行政部门提供国家标准编号。

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限量规定及其检验方法与规程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
门、国务院农业行政部门制定。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
卫生行政部门制定。

有关产品国家标准涉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内容的,应当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相
一致。

第二十二条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对现行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
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中强制执行的标准予以整合,统一公布为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

本法规定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公布前,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按照现行食用农产品质
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标准、食品质量标准和有关食品的行业标准生产经营食品。

第二十三条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经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审查通过。食品
安全国家标准审评委员会由医学、农业、食品、营养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
代表组成。
制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应当依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充分考虑食用农产品质
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参照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际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并广泛听取食
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意见。

第二十四条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可以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应当参照
执行本法有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定的规定,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第二十五条企业生产的食品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
标准,作为组织生产的依据。国家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制定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
标准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应当报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在本企业内部适用。

第二十六条食品安全标准应当供公众免费查阅。

第四章食品生产经营

第二十七条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
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
距离;(二)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有相应
的消毒、更衣、盥洗、采光、照明、通风、防腐、防尘、防蝇、防鼠、防虫、洗涤以及处
理废水、存放垃圾和废弃物的设备或者设施;(三)有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
和保证食品安全的规章制度;(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防止待加工食品与
直接入口食品、原料与成品交叉污染,避免食品接触有毒物、不洁物;(五)餐具、饮具
和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使用前应当洗净、消毒,炊具、用具用后应当洗净,保持清
洁;(六)贮存、运输和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安全、无害,保持清洁,防止
食品污染,并符合保证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等特殊要求,不得将食品与有毒、有害物品一
同运输;(七)直接入口的食品应当有小包装或者使用无毒、清洁的包装材料、餐具;
(八)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应当保持个人卫生,生产经营食品时,应当将手洗净,穿戴清洁
的工作衣、帽;销售无包装的直接入口食品时,应当使用无毒、清洁的售货工具;(九)
用水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十)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应当对人体
安全、无害;(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二十八条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的食品,或者
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的食品;(二)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
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三)营养成
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四)腐败变质、油脂
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五)病
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及其制品;(六)未经动物卫生监督
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品;(七)被包
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八)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九)无标签的预包
装食品;(十)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十一)其他不符合食
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

第二十九条国家对食品生产经营实行许可制度。从事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
务,应当依法取得食品生产许可、食品流通许可、餐饮服务许可。

取得食品生产许可的食品生产者在其生产场所销售其生产的食品,不需要取得食品
流通的许可;取得餐饮服务许可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在其餐饮服务场所出售其制作加工的食
品,不需要取得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许可;农民个人销售其自产的食用农产品,不需要取得
食品流通的许可。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本法规定的与其
生产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保证所生产经营的食品卫生、无毒、无害,
有关部门应当对其加强监督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依照本法制定。

第三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鼓励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改进生产条件;鼓励食品
摊贩进入集中交易市场、店铺等固定场所经营。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依照行
政许可法的规定,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本法第二十七条第一项至第四项规定要求的相关资
料,必要时对申请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准予许可;
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三十二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职
工食品安全知识的培训,配备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做好对所生产经营食品的
检验工作,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符合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实施危害分析与关
键控制点体系,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对通过良好生产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体系认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认证
机构应当依法实施跟踪调查;对不再符合认证要求的企业,应当依法撤销认证,及时向有
关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认证机构实施
跟踪调查不收取任何费用。

第三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患有痢疾、伤
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的人员,以及患有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
病等有碍食品安全的疾病的人员,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第三十五条食用农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使用农药、肥
料、生长调节剂、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食用农产品的生产企业和农民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建立食用农产品生产记录制度。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
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管理和指导,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使用制度。

第三十六条食品生产者采购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
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依照食品安
全标准进行检验;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
相关产品。

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如实记录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
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
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三十七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制度,查验出厂食品的检验合
格证和安全状况,并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合格
证号、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内容。

食品出厂检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三十八条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
所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或者销售。
第三十九条食品经营者采购食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
件。

食品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
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

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实行统一配送经营方式的食品经营企业,可以由企业总部统一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
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进行食品进货查验记录。

第四十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贮存食品,定期检查库存食品,
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

第四十一条食品经营者贮存散装食品,应当在贮存位置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
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
产日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第四十二条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

(一)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

(二)成分或者配料表;

(三)生产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

(四)保质期;

(五)产品标准代号;

(六)贮存条件;

(七)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国家标准中的通用名称;

(八)生产许可证编号;
(九)法律、法规或者食品安全标准规定必须标明的其他事项。

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其标签还应当标明主要营养成分及其含
量。

第四十三条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实行许可制度。申请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的条
件、程序,按照国家有关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申请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
相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活动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交相关产品的安
全性评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组织对相关产品的安
全性评估材料进行审查;对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依法决定准予许可并予以公布;对不符
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决定不予许可并书面说明理由。

第四十五条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
列入允许使用的范围。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技术必要性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
果,及时对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用量的标准进行修订。

第四十六条食品生产者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
用量的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在食品生产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其他
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

第四十七条食品添加剂应当有标签、说明书和包装。标签、说明书应当载明本法第
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六项、第八项、第九项规定的事项,以及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范
围、用量、使用方法,并在标签上载明“食品添加剂”字样。

第四十八条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
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生产者对标签、说明书上所载明的内容负责。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应当清楚、明显,容易辨识。

食品和食品添加剂与其标签、说明书所载明的内容不符的,不得上市销售。

第四十九条食品经营者应当按照食品标签标示的警示标志、警示说明或者注意事项
的要求,销售预包装食品。
第五十条生产经营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是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
药材的物质。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公
布。

第五十一条国家对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实行严格监管。有关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依法履职,承担责任。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不得对人体产生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其标
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内容必须真实,应当载明适宜人群、不适宜人
群、功效成分或者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标签、说明书相一
致。

第五十二条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应当审查入场食
品经营者的许可证,明确入场食品经营者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定期对入场食品经营者的
经营环境和条件进行检查,发现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及时制止并立
即报告所在地县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
者、柜台出租者和展销会举办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本市场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
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三条国家建立食品召回制度。食品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
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召回已经上市销售的食品,通知相关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
记录召回和通知情况。

食品经营者发现其经营的食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立即停止经营,通知相关
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记录停止经营和通知情况。食品生产者认为应当召回的,应当立
即召回。

食品生产者应当对召回的食品采取补救、无害化处理、销毁等措施,并将食品召回
和处理情况向县级以上质量监督部门报告。

食品生产经营者未依照本条规定召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的,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责令其召回或者停止经
营。

第五十四条食品广告的内容应当真实合法,不得含有虚假、夸大的内容,不得涉及
疾病预防、治疗功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机构、食品行业协
会、消费者协会不得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
第五十五条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虚假广告中向消费者推荐食品,使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与食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五十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鼓励食品规模化生产和连锁经营、配送。

第五章食 品 检 验

第五十七条食品检验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认证认可的规定取得资质认定后,方可从事
食品检验活动。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本法施行前经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批准设立或者经依法认定的食品检验机构,可以
依照本法继续从事食品检验活动。

第五十八条食品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指定的检验人独立进行。

检验人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和检验规范对食品进
行检验,尊重科学,恪守职业道德,保证出具的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不得出具虚
假的检验报告。

第五十九条食品检验实行食品检验机构与检验人负责制。食品检验报告应当加盖食
品检验机构公章,并有检验人的签名或者盖章。食品检验机构和检验人对出具的食品检验
报告负责。

第六十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不得实施免检。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食品进行定期或
者不定期的抽样检验。进行抽样检验,应当购买抽取的样品,不收取检验费和其他任何费
用。

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执法工作中需要对食
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并支付相关费用。对检验结
论有异议的,可以依法进行复检。

第六十一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可以自行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也可以委托符合
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食品行业协会等组织、消费者需要委托食品检验机构对食品进行检验的,应当委托
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

第六章食品进出口

第六十二条进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应当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
标准。进口的食品应当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合格后,海关凭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签
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第六十三条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
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进口商应当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的安全性评
估材料。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并及
时制定相应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第六十四条境外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对我国境内造成影响,或者在进口食品中
发现严重食品安全问题的,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及时采取风险预警或者控制措
施,并向国务院卫生行政、农业行政、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报。
接到通报的部门应当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第六十五条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出口商或者代理商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
门备案。向我国境内出口食品的境外食品生产企业应当经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注册。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定期公布已经备案的出口商、代理商和已经注册的境外食品
生产企业名单。

第六十六条进口的预包装食品应当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标签、说明书应当符
合本法以及我国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载明食品的
原产地以及境内代理商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预包装食品没有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
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条规定的,不得进口。

第六十七条进口商应当建立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
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或者进口批号、保质期、出口商和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交
货日期等内容。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应当真实,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六十八条出口的食品由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进行监督、抽检,海关凭出入境检验
检疫机构签发的通关证明放行。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和出口食品原料种植、养殖场应当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备
案。

第六十九条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收集、汇总进出口食品安全信息,并及时
通报相关部门、机构和企业。

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应当建立进出口食品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
业的信誉记录,并予以公布。对有不良记录的进口商、出口商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应当
加强对其进出口食品的检验检疫。

第七章食品安全事故处置

第七十条国务院组织制定国家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上级人民政府的食品安全
事故应急预案以及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报上
一级人民政府备案。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制定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定期检查本企业各项食品安全
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第七十一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的单位应当立即予以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事故发生
单位和接收病人进行治疗的单位应当及时向事故发生地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中发
现食品安全事故,或者接到有关食品安全事故的举报,应当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通报。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接到报告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向本级人民
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县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
按照规定上报。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对食品安全事故隐瞒、谎报、缓报,不得毁灭有关证据。

第七十二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接到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
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并采取下列
措施,防止或者减轻社会危害:
(一)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对因食品安全事故导致人身伤害的人员,卫生行政部门
应当立即组织救治;(二)封存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并立即进行检
验;对确认属于被污染的食品及其原料,责令食品生产经营者依照本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
予以召回、停止经营并销毁;(三)封存被污染的食品用工具及用具,并责令进行清洗消
毒;(四)做好信息发布工作,依法对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进行发布,并对可能产
生的危害加以解释、说明。

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立即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指挥
机构,启动应急预案,依照前款规定进行处置。

第七十三条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立
即会同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责任调查,督促有关部门履行职责,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事故责
任调查处理报告。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涉及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国务院卫生
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组织事故责任调查。

第七十四条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县级以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协助卫生行政部门
和有关部门对事故现场进行卫生处理,并对与食品安全事故有关的因素开展流行病学调
查。

第七十五条调查食品安全事故,除了查明事故单位的责任,还应当查明负有监督管
理和认证职责的监督管理部门、认证机构的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情况。

第八章监 督 管 理

第七十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组织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
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按照
年度计划组织开展工作。

第七十七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履行各自食
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

(二)对生产经营的食品进行抽样检验;

(三)查阅、复制有关合同、票据、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四)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违法使用的食品原料、
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或者被污染的工具、设备;

(五)查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部门应当依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的职责,对食用农产品进行
监督管理。

第七十八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食品生产
经营者进行监督检查,应当记录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监督检查记录经监督检查人
员和食品生产经营者签字后归档。

第七十九条县级以上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建立食
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信用档案,记录许可颁发、日常监督检查结果、违法行为查处等情
况;根据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记录,对有不良信用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增加监督检查频
次。

第八十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接
到咨询、投诉、举报,对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受理,并及时进行答复、核实、处理;
对不属于本部门职责的,应当书面通知并移交有权处理的部门处理。有权处理的部门应当
及时处理,不得推诿;属于食品安全事故的,依照本法第七章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第八十一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对生产经营者的同一违法行为,不
得给予二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

第八十二条国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公布制度。下列信息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
统一公布:

(一)国家食品安全总体情况;(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信息和食品安全风险警示
信息;(三)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及其处理信息;(四)其他重要的食品安全信息和国务院
确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

前款第二项、第三项规定的信息,其影响限于特定区域的,也可以由有关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公布。县级以上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公布食品安全日常监督管理信息。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信息,应当做到准确、及时、客观。

第八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获知本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的需要统一公布的信息,应当向上级主管
部门报告,由上级主管部门立即报告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必要时,可以直接向国务院卫
生行政部门报告。

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应当相互通报获知的食品安全信息。

第九章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经许可生产食
品添加剂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
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
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

第八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
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
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
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吊销许可证:

(一)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者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或者
用回收食品作为原料生产食品;(二)生产经营致病性微生物、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
金属、污染物质以及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超过食品安全标准限量的食品;(三)
生产经营营养成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专供婴幼儿和其他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四)
经营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
的食品;(五)经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或者生产经
营病死、毒死或者死因不明的禽、畜、兽、水产动物肉类的制品;(六)经营未经动物卫
生监督机构检疫或者检疫不合格的肉类,或者生产经营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制
品;(七)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八)生产经营国家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生产
经营的食品;(九)利用新的食品原料从事食品生产或者从事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
关产品新品种生产,未经过安全性评估;(十)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有关主管部门责令其召
回或者停止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后,仍拒不召回或者停止经营的。
第八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
工,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
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货值
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两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
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经营被包装材料、容器、运输工具等污染的食品;(二)生产经营无标签的
预包装食品、食品添加剂或者标签、说明书不符合本法规定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三)
食品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在食品中添加药品。

第八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
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责
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许可证:

(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
(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三)制定食品安全企业标准未
依照本法规定备案;(四)未按规定要求贮存、销售食品或者清理库存食品;(五)进货
时未查验许可证和相关证明文件;(六)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涉及疾
病预防、治疗功能;(七)安排患有本法第三十四条所列疾病的人员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
品的工作。

第八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事故单位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未进行处置、报告的,
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毁灭有关证据的,责令停产停
业,并处二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八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本法第八十五条的规定给予处
罚:

(一)进口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食品;(二)进口尚无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的食品,或者首次进口食品添加剂新品种、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未经过安全性评估;
(三)出口商未遵守本法的规定出口食品。

违反本法规定,进口商未建立并遵守食品进口和销售记录制度的,依照本法第八十
七条的规定给予处罚。
第九十条违反本法规定,集中交易市场的开办者、柜台出租者、展销会的举办者允
许未取得许可的食品经营者进入市场销售食品,或者未履行检查、报告等义务的,由有关
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造成严重后果的,责令停
业,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九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未按照要求进行食品运输的,由有关主管部门按照各自
职责分工,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责令停产停业,并处二千元以上五万元以
下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九十二条被吊销食品生产、流通或者餐饮服务许可证的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
人员自处罚决定作出之日起五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者聘用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人员从事管理工作的,由原
发证部门吊销许可证。

第九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食品检验机构、食品检验人员出具虚假检验报告的,由
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依法对检验机构直接负责的
主管人员和食品检验人员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受到刑事处罚或者开除处分的食品检验机构人员,自刑罚执行完毕
或者处分决定作出之日起十年内不得从事食品检验工作。食品检验机构聘用不得从事食品
检验工作的人员的,由授予其资质的主管部门或者机构撤销该检验机构的检验资格。

第九十四条违反本法规定,在广告中对食品质量作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的,依照
广告法的规定给予处罚。违反本法规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承担食品检验职责的
机构、食品行业协会、消费者协会以广告或者其他形式向消费者推荐食品的,由有关主管
部门没收违法所得,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或
者撤职的处分。

第九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未履行职
责,本行政区域出现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不履行本法规定的职责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的,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记大过或者降级的处
分;造成严重后果的,给予撤职或者开除的处分;其主要负责人应当引咎辞职。
第九十六条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
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第九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
以同时支付时,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九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章附则

第九十九条本法下列用语的含义:

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
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
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预包装食品,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中的食品。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指包装、盛放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用的纸、竹、木、
金属、搪瓷、陶瓷、塑料、橡胶、天然纤维、化学纤维、玻璃等制品和直接接触食品或者
食品添加剂的涂料。

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指在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生产、流通、使用过程
中直接接触食品或者食品添加剂的机械、管道、传送带、容器、用具、餐具等。

用于食品的洗涤剂、消毒剂,指直接用于洗涤或者消毒食品、餐饮具以及直接接触
食品的工具、设备或者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的物质。

保质期,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食源性疾病,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食物中毒,指食用了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
后出现的急性、亚急性疾病。

食品安全事故,指食物中毒、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等源于食品,对人体健康有危
害或者可能有危害的事故。

第一百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本法施行前已经取得相应许可证的,该许可证继续有
效。

第一百零一条乳品、转基因食品、生猪屠宰、酒类和食盐的食品安全管理,适用本
法;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一百零二条铁路运营中食品安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
关部门依照本法制定。军队专用食品和自供食品的食品安全管理办法由中央军事委员会依
照本法制定。

第一百零三条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

第一百零四条本法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同时
废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根据
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
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3年10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
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
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
本法未作规定的,受其他有关法律、法规保护。

第三条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应当遵守本法;本
法未作规定的,应当遵守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国家倡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反对浪费。

第六条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国家鼓励、支持一切组织和个人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进行社会监督。

大众传播媒介应当做好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宣传,对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进行舆论监督。

第二章消费者的权利
第七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
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
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
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第九条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
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第十条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
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第十一条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
获得赔偿的权利。

第十二条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的权利。

第十三条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消费者应当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者服务的知识和使用技能,正确使用商品,提高自
我保护意识。

第十四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
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

第十五条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
者权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第三章经营者的义务

第十六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
法规的规定。

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恪守社会公德,诚信经营,保障消费者的
合法权益;不得设定不公平、不合理的交易条件,不得强制交易。

第十七条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
督。

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
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

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
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

第十九条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
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
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
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第二十条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
信息,应当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

经营者对消费者就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和使用方法等问题提出的询问,应
当作出真实、明确的答复。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明码标价。

第二十一条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租赁他人柜台或者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第二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或者商业惯例向消费
者出具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消费者索要发票等购货凭证或者服务单据的,经营
者必须出具。

第二十三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
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但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
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除外。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
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
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
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第二十四条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
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
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
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依照前款规定进行退货、更换、修理的,经营者应当承担运输等必要费用。

第二十五条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者有权自收
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

(一)消费者定作的;

(二)鲜活易腐的;

(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

(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
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
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
定。

第二十六条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
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
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
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
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
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第二十七条经营者不得对消费者进行侮辱、诽谤,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其携带
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

第二十八条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以及
提供证券、保险、银行等金融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经营地址、联系方式、商
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
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信息。

第二十九条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
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
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
集、使用信息。

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
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应当采取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
个人信息泄露、丢失。在发生或者可能发生信息泄露、丢失的情况时,应当立即采取补救
措施。

经营者未经消费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
性信息。

第四章国家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第三十条国家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应当听取消
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的意见。

第三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领导,组织、协调、督促有关行政部门做好保护
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工作,落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预防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行为的发生,及时制
止危害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的行为。

第三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
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有关行政部门应当听取消费者和消费者协会等组织对经营者交易行为、商品和服务
质量问题的意见,及时调查处理。

第三十三条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
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

有关行政部门发现并认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
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责令经营者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
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第三十四条有关国家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惩处经营者在提供商品和服
务中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十五条人民法院应当采取措施,方便消费者提起诉讼。对符合《中华人民共和
国民事诉讼法》起诉条件的消费者权益争议,必须受理,及时审理。

第五章消费者组织

第三十六条消费者协会和其他消费者组织是依法成立的对商品和服务进行社会监督
的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社会组织。

第三十七条消费者协会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向消费者提供消费信息和咨询服务,提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引导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二)参与制定有关消费者权益的法
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三)参与有关行政部门对商品和服务的监督、检查;
(四)就有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查询,提出建议;(五)受理消
费者的投诉,并对投诉事项进行调查、调解;(六)投诉事项涉及商品和服务质量问题
的,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鉴定人鉴定,鉴定人应当告知鉴定意见;(七)就损害消费者合
法权益的行为,支持受损害的消费者提起诉讼或者依照本法提起诉讼;(八)对损害消费
者合法权益的行为,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予以揭露、批评。

各级人民政府对消费者协会履行职责应当予以必要的经费等支持。

消费者协会应当认真履行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职责,听取消费者的意见和建议,
接受社会监督。

依法成立的其他消费者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及其章程的规定,开展保护消费者合法
权益的活动。

第三十八条消费者组织不得从事商品经营和营利性服务,不得以收取费用或者其他
牟取利益的方式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和服务。

第六章争议的解决

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
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
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四十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
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的责任或者属于向销售者提供商品的其他销售者的责任
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因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
偿,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
属于销售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

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者要求赔偿。

第四十一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因原
企业分立、合并的,可以向变更后承受其权利义务的企业要求赔偿。
第四十二条使用他人营业执照的违法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损害消费者合法权
益的,消费者可以向其要求赔偿,也可以向营业执照的持有人要求赔偿。

第四十三条消费者在展销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
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
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展销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赔偿后,有权向
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第四十四条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
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也可以向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要求赔偿;网
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作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承诺的,应当履行承诺。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赔
偿后,有权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追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利用其平台侵害消费者合法权
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与该销售者或者服务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五条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
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
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
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
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
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
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第四十六条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的,该部门应当自收到投诉之日起七个工作
日内,予以处理并告知消费者。

第四十七条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
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七章法 律 责 任
第四十八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本法另有规定外,应当
依照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

(一)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的;(二)不具备商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出售时
未作说明的;(三)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四)不符合商
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五)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
效、变质的商品的;(六)销售的商品数量不足的;(七)服务的内容和费用违反约定
的;(八)对消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
用或者赔偿损失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损害消
费者权益的情形。

经营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第四十九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
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
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
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第五十条经营者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者侵害消费者个人
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
失。

第五十一条经营者有侮辱诽谤、搜查身体、侵犯人身自由等侵害消费者或者其他受
害人人身权益的行为,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受害人可以要求精神损害赔偿。

第五十二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财产损害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
或者当事人约定承担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
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

第五十三条经营者以预收款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应当按照约定提供。未按照
约定提供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履行约定或者退回预付款;并应当承担预付款的利
息、消费者必须支付的合理费用。

第五十四条依法经有关行政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
应当负责退货。
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
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
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
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
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第五十六条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
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
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
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五十
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一)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的;(二)在商品中掺
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的;(三)生产国家明
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的;(四)伪造商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
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五)销售的商品
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的;(六)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
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的;(七)拒绝或者拖延有关行政部门责令对缺陷商品或者服务采
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的;(八)对消
费者提出的修理、重作、更换、退货、补足商品数量、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或者赔偿损失
的要求,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的;(九)侵害消费者人格尊严、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或
者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的;(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对损害消费者权
益应当予以处罚的其他情形。

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
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第五十七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构成犯
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八条经营者违反本法规定,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
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第五十九条经营者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
讼。
第六十条以暴力、威胁等方法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依法追
究刑事责任;拒绝、阻碍有关行政部门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
的,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罚。

第六十一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或者包庇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第八章附则

第六十二条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

第六十三条本法自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

(2012年10月22公布国务院令第626号)

第一条为了规范缺陷汽车产品召回,加强监督管理,保障人身、财产安全,制定本
条例。

第二条在中国境内生产、销售的汽车和汽车挂车(以下统称汽车产品)的召回及其
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缺陷,是指由于设计、制造、标识等原因导致的在同一批次、型
号或者类别的汽车产品中普遍存在的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
情形或者其他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

本条例所称召回,是指汽车产品生产者对其已售出的汽车产品采取措施消除缺陷的
活动。

第四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负责全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相关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进出口商品检验机构负责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的部分工
作。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缺陷产品召回技术机构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
定,承担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的具体技术工作。

第六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投诉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国
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向社会公布受理投诉的电话、电子邮箱
和通信地址。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建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汇总、分
析处理有关缺陷汽车产品信息。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汽车产品主管部门、商务主管部门、海关、公安机关交通管理
部门、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建立汽车产品的生产、销
售、进口、登记检验、维修、消费者投诉、召回等信息的共享机制。

第七条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和有关部门、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本条例规定职责所
知悉的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不得泄露。

第八条对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依照本条例全部召回;生产者未实施召回的,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依照本条例责令其召回。

本条例所称生产者,是指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生产汽车产品并以其名义颁发产品
合格证的企业。

从中国境外进口汽车产品到境内销售的企业,视为前款所称的生产者。

第九条生产者应当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设计、制造、标识、检验等方面的信息记录
以及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10年。

第十条生产者应当将下列信息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

(一)生产者基本信息;(二)汽车产品技术参数和汽车产品初次销售的车主信
息;(三)因汽车产品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故障而发生修理、更换、退货的信息;
(四)汽车产品在中国境外实施召回的信息;(五)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要求备案的
其他信息。

第十一条销售、租赁、维修汽车产品的经营者(以下统称经营者)应当按照国务院
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建立并保存汽车产品相关信息记录,保存期不得少于5年。

经营者获知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租赁、使用缺陷汽车产品,
并协助生产者实施召回。

经营者应当向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和向生产者通报所获知的汽车产品可能
存在缺陷的相关信息。

第十二条生产者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组织调查分析,并如实向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报告调查分析结果。
生产者确认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
并实施召回。

第十三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获知汽车产品可能存在缺陷的,应当立即通知生
产者开展调查分析;生产者未按照通知开展调查分析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开
展缺陷调查。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认为汽车产品可能存在会造成严重后果的缺陷的,可以直
接开展缺陷调查。

第十四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开展缺陷调查,可以进入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
经营场所进行现场调查,查阅、复制相关资料和记录,向相关单位和个人了解汽车产品可
能存在缺陷的情况。

生产者应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产品和专用设备。经营者应
当配合缺陷调查,提供调查需要的有关资料。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不得将生产者、经营者提供的资料、产品和专用设备用于
缺陷调查所需的技术检测和鉴定以外的用途。

第十五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调查认为汽车产品存在缺陷的,应当通知生产者
实施召回。

生产者认为其汽车产品不存在缺陷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国务
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提出异议,并提供证明材料。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组织与生
产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证明材料进行论证,必要时对汽车产品进行技术检测或者鉴定。

生产者既不按照通知实施召回又不在本条第二款规定期限内提出异议的,或者经国
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依照本条第二款规定组织论证、技术检测、鉴定确认汽车产品存在
缺陷的,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责令生产者实施召回;生产者应当立即停止生产、
销售、进口缺陷汽车产品,并实施召回。

第十六条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制定召回计
划,并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修改已备案的召回计划应当重新备案。

生产者应当按照召回计划实施召回。
第十七条生产者应当将报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备案的召回计划同时通报销售
者,销售者应当停止销售缺陷汽车产品。

第十八条生产者实施召回,应当以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发布信息,告知车主汽车产
品存在的缺陷、避免损害发生的应急处置方法和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措施等事项。

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布已经确认的缺陷汽车产品信息以及生
产者实施召回的相关信息。

车主应当配合生产者实施召回。

第十九条对实施召回的缺陷汽车产品,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者补充标识、修
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

生产者应当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汽车产品的费用。

第二十条生产者应当按照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提交召回阶段性报告和召
回总结报告。

第二十一条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对召回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并组织与生产
者无利害关系的专家对生产者消除缺陷的效果进行评估。

第二十二条生产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
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按照规定保存有关汽车产品、车主的信息记录;(二)未按照规定备案有
关信息、召回计划;(三)未按照规定提交有关召回报告。

第二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改正;
拒不改正的,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
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

(一)生产者、经营者不配合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缺陷调查;(二)生产者未按照已
备案的召回计划实施召回;(三)生产者未将召回计划通报销售者。

第二十四条生产者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产品质量监督部门责令
改正,处缺陷汽车产品货值金额1%以上10%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
所得;情节严重的,由许可机关吊销有关许可:
(一)未停止生产、销售或者进口缺陷汽车产品;(二)隐瞒缺陷情况;(三)经
责令召回拒不召回。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从事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有下列行
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一)将生产者、经营者提供的资料、产品和专用设备用于缺陷调查所需的技术检
测和鉴定以外的用途;(二)泄露当事人商业秘密或者个人信息;(三)其他玩忽职守、
徇私舞弊、滥用职权行为。

第二十六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汽车产品出厂时未随车装备的轮胎存在缺陷的,由轮胎的生产者负责召
回。具体办法由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参照本条例制定。

第二十八条生产者依照本条例召回缺陷汽车产品,不免除其依法应当承担的责任。

汽车产品存在本条例规定的缺陷以外的质量问题的,车主有权依照产品质量法、消
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以及合同约定,要求生产者、销售者承
担修理、更换、退货、赔偿损失等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十九条本条例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