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34

 了解直流發電機的發電原理。

 熟悉發電機感應電勢的計算。
 了解直流電機的磁通路徑。
 了解直流發電機的基本結構。
 了解電樞繞組的繞製方式。
直流電機(DC machine)包括直流發電機與直流電動機,其發展較交流電
機早,然而目前直流電機的使用,遠不如交流電機普遍。
直流發電機(DC generator)是運用旋轉而產生直流電的旋轉電機。雖然有
些場合必須使用直流電,如電鍍、電解及電池充電等,鐵路電氣化也是使用直
流電源,然而發電廠並不是使用直流發電機,而是利用交流發電機發出交流
電,再經過變壓和整流,轉變為直流電供給直流負載。主要原因是,交流電可
以經由變壓器將電壓輕易提高或降低,我們先以高壓電送電,利於大電力傳
輸,到負載端再降低電壓供負載使用;而直流發電機的電壓不易提高或降低,
線路若要配合負載的規格而維持一個低壓定值,線電流必然很大,就需要很粗
的導線,這是不符合經濟效益且不可行。所以,直流發電機的使用遠不如交流
發電機之普遍。
本章先以基本構造來說明直流發電機的原理,所謂基本構造,就是設定整
個直流電機只有一對磁極(N 極和 S 極),只有一個線圈用來發電,接下去再
討論直流發電機實際結構。

2-1
發電機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線圈在磁場內不停地轉動,使得穿過線圈的磁
通量一下子變多一下子變少,線圈因而感應電勢(發電),以圖 2-1 說明如下:
如圖 2-1 所示,一個只繞 1 匝的線圈在磁場中順時鐘方向轉動,雖然線圈有
4 邊(A1A2、A2B1、B1B2、B2A1),但是有效導體是左右兩線段(A1A2、B1B2)。
當時間為T1 時,兩線段(A1A2、B1B2)運動方向與磁通方向垂直,感應電勢最
大,設每一線段的應電勢為 1 伏特,得E12 = 2伏特,且依佛來明右手定則,
A1 端為正、A2 端為負、B1 端為正、B2 端為負。
當時間為T2 時,兩線段(A1A2、B1B2)運動方向與磁通方向夾角為 45°,得
E12 = 2伏特,A1 端為正、A2 端為負、B1 端為正、B2 端為負。

22
當時間為T3時,兩線段(A1A2、B1B2)運動方向與磁通方向平行,感應電勢為
0,即E12 = 0伏特。依此類推,比較 T1 與 T4 中兩圖的電流方向是相反的,而
得線圈的感應電勢為一交流正弦波。

B1
B1 A2
A2

N + -
N
S -
S

- + B2
B2 +
A1
A1
E12
2 1 2
2 1
2

T3
t
T1 T2 T4

2
B1
A2 B1

+ -
N N
S S
A2
B2

2

A1 B2
A1 直
2 流
1 2
1 發


▲ 圖 2-1 線圈在磁場中旋轉而感應電勢 E12 之




23
為了能夠將轉子線圈(此處也稱為電樞繞組)的感應電勢外接使用,並轉
變為直流電,如圖 2-2 所示,直流發電機的電樞繞組末端連接有換向片(換向
器),定子的電刷與轉子的換向片(換向器)接觸。如此,電刷C1 恆與線圈感
應正電的一端接觸,電刷C2 恆與線圈感應負電的一端接觸,從電刷引出的電壓
E34 便形成有起伏波動的直流電,如圖 2-3 所示。

S
E34

N
C1 3
換向片
(換向器) 時間 t
C2
電刷 +
4 E3 4

▲ 圖 2-2 簡單直流發電機結構 ▲ 圖 2-3 有起伏波動的直流電壓

為了增加線圈的應電勢大小,可以增加線圈纏繞的匝數,如圖 2-4 所示。

1匝 2匝 3匝

E = 2V E = 4V E = 6V
▲ 圖 2-4 增加匝數可以增加應電勢

 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所感應的應電勢,其極性可以依照 決定之。
 直流發電機電樞繞組的感應電勢是 電,經由換向器與電刷才變成
電。

24
2-2
在實際的直流發電機中,因磁極的極掌有弧度,所以電樞繞組在任一磁極
下移動時,幾乎都與磁通垂直,因此導體的感應電勢並非正弦波,如圖 2-5 所示。

E34
N
3

4
E3 4

時間 t

極掌有弧度 感應電勢不是正弦波

▲ 圖 2-5 實際直流發電機磁極形狀與電樞感應電勢

設發電機磁極數為 P(之前圖形磁極數都是 2),每極磁通量為 韋伯,轉


Z
速為 n 轉/分,若電樞繞組導體數共有 Z 根(即有 匝的電樞繞組),且電樞繞
2
Z
組形成 a 個並聯路徑數,則每一路徑有 匝線圈,直流發電機的總應電勢平均
2a
值 E,可以依法拉第感應定律導出為

公式 2-1
PZ
2
E= n 【伏特】
60a 直



* 表 2-1 感應電勢公式的名稱和單位 機

代號 E P Z n a 原
名稱 感應電勢 極數 電樞繞組導體數 每極磁通量 轉速 並聯路徑數 理
單位 伏特 V 個 根 韋伯 Wb 轉/分 rpm 條


發電機使用中,極數 P、導體數 Z 以及並聯路徑數 a 是不會改變的,有可


PZ
能改變的是發電機的轉速 n 或磁極的磁通量 ,所以令公式中的 = K(常
60a
25
數),於是公式(2-1)可改為公式(2-2),這樣讓我們更可以看出發電機的感
應電勢 E 與轉速 n 成正比、與磁通量 成正比。

公式 2-2

E = K n 【伏特】

範 例 1
有一部 4 極直流發電機,每一磁極磁通量為 0.01 韋伯,電樞
繞組導體數共有 2000 根,並形成 4 個並聯路徑,以 1200rpm
旋轉,試求發電機感應電勢為多少?

解 已知極數 P = 4,導體數 Z = 2000,轉速 n = 1200rpm,


磁通量 = 0.01 韋伯,並聯路徑數 a = 4
依公式(2-1)
PZ 4×2000
感應電勢E = n= ×0.01×1200= 400(伏特)
60a 60×4
答:400 伏特

範 例 2
承上題,若發電機轉速增加到 1800rpm,磁通量減為原來的 0.8
倍,發電機感應電勢變為多少?

解 後來轉速 n':原來轉速 n = 1800:1200 = 1.5:1


即 n'= 1.5n,又後來磁通量 '= 0.8
依公式(2-2),感應電勢 E 與轉速 n、磁通量 都成正比
∴E'= 1.5×0.8×E = 1.5×0.8×400 = 480(伏特)
答:480 伏特

26
 有一部 6 極直流發電機,每一磁極磁通量為 0.005 韋伯,電樞繞組導體數共
有 2000 根,並形成 6 個並聯路徑,以 1200rpm 旋轉,則發電機感應電勢為
伏特。

2-3
 直流發電機的構造

2-1 節讓我們大致了解構成直流電機的主要部分有三項,如表 2-2 所示,這


些裝置有些是在定子(Stator),有些是在轉子(Rotor)。定子是指電機運轉中
靜止不動的部分,轉子是指電機運轉中會旋轉的部分。

* 表 2-2 構成直流發電機的 3 個要件


名稱 組件 直流發電機
1. 磁場裝置 包括磁場繞組(或磁鐵)和磁路 製造出有磁場的空間
2. 電樞裝置 主要是電樞繞組 切割磁場而產生電動勢(就是發電)的部分
將電樞繞組產生的交流電轉換成為直流電輸
3. 集電裝置 包括換向器(換向片)和電刷

圖 2-6 為比較完整的直流電機(可以當作發電機,也可以當作電動機)構 2
造,直流電機定子組件和轉子的組件,如表 2-3,下一節將分別說明之。 直


* 表 2-3 直流電機定子和轉子的組件 電

定子 轉子 之
1. 磁軛(field yoke) 1. 電樞繞組(armature winding) 原

2. 托架(supporting bracket) 2. 電樞鐵心(armature core)

3. 主磁極(main pole) 3. 換向器(換向片)(commutator) 構
4. 磁場繞組(field winding) 4. 轉軸(shaft) 造
5. 電刷(brush) 5. 風扇(fan)
6. 軸承(bearing)
7. 中間極(inter pole)
8. 末端架(end bracket)

27
磁場繞組
主磁極

場軛

換向器 軸承
電樞繞組

托架

▲ 圖 2-6 直流電機的構造(二極分激式直流電機)

 直流電機的磁路

發電機能夠發電,是因為轉子上的電樞繞組在磁場中運動,並且切割磁場
而感應產生電壓。
所以必須讓電樞繞組處於磁場中,磁場在電工機械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整個電機的磁場磁通主要是由定子上的磁場繞組產生,磁力線所通過的路徑稱
為磁路,磁路經過磁極、空氣隙(air gap)、電樞鐵心與場軛等組件,如圖 2-7
所示。

 電機角與機械角之關係

我們將一個磁極的電機角訂為 180 度,若電機的磁極數為 P,則電機整個


一圈的電機角即為 P×180 度,電機角與機械角的關係,整理成表 2-4(機械角
即一般定義的角度,一個圓周角為 360 度機械角)。

28
電樞鐵心
場軛

磁極
場軛


空 樞 空
磁 氣 氣 磁
極 鐵 極
隙 心 隙

空氣隙
防磁電樞軸
場軛

磁力線通過的地方 磁力線通過的地方名稱
▲ 圖 2-7 2 極電機的磁路

* 表 2-4 電機角與機械角的關係
極數 2 4 6 8 10 12
電機角 360 720 1080 1440 1800 2160
機械角 360 360 360 360 360 360

下面說明再加強電機角與機械角的不同,
180° 180°
若一台直流發電機磁極數共有 2 極(一個 N N
極、一個 S 極),當轉子旋轉一圈(機械角為
360 度),電樞繞組將感應一個正弦波,所以 S S

電機角為 360 度。而一個 4 極電機磁極數共有 2


N
4 極(2 個 N 極、2 個 S 極),當轉子旋轉一 180° 180°


圈,機械角還是 360 度,但電樞繞組將感應 2 發

個正弦波,所以電機角是 720 度,如圖 2-8 所 感應電勢


示,餘類推。因此簡單的來說,轉子旋轉一 原
N N

圈,機械角是永遠不變的 360 度,而電機角則 及
540°
t 構
180° 360° 720° 造
視可產生多少個正弦波而定,一個正弦波電機
S S
角是 360°。
▲ 圖 2-8 電機角

29
範 例 3
對於一個直流電機而言,若 P 為電機磁極數,其電機角度等於
幾倍機械角度?

解 若 P = 2,轉子旋轉一圈,電機角(360 度)為機械角(360 度)的 1


倍。
若 P = 4,轉子旋轉一圈,電機角(720 度)為機械角(360 度)的 2
倍。
若 P = 6,轉子旋轉一圈,電機角(1080 度)為機械角(360 度)的
3 倍。
P
答:總之,電機角度等於 倍機械角度。
2

 電機運轉中,靜止不動的部分稱為 ;電機運轉中,會旋轉的部分
稱為 。
 整個電機的磁通主要由磁場繞組產生,磁通流過的路徑稱為 。
 一個 8 極的直流電機,整個一圈的電機角為 度。

30
2-4

1. 機殼及托架

機 殼(frame)也 稱 為 磁 軛(field
yoke),主要的兩種功能是 支持與保
機殼
護電機內部的機件, 作為磁路的一部
分;因此機殼多用鋼鐵或鑄鐵材料製成,
大型電機多採用高導磁係數的鋼板捲成,
托架
在外周加一層骨架以補強承重能力;小
型電機多採用高導磁係數的輾鋼或軟鋼
板製成,托架另以鋼板製成,鍛接在機
▲ 圖 2-9 機殼
殼上。如圖 2-9 所示為機殼的外觀圖。

2. 主磁極

直流電機主磁極相鄰兩極必為異極性,且極數必為偶數,磁場建立的方式
有兩種,一為永久磁鐵式,另一種為電磁鐵式。使用永久磁鐵的電機稱為永磁
式,其磁通大小不變。採用電磁鐵式的電機,利用場變阻器改變磁場繞組電
流,即可改變磁通的大小。
2

小型直流電機只有主磁極(main pole),其用途是要產生磁通。中、大型 流

直流電機則多裝了中間極(inter pole)以獲得良好的換向,如圖 2-10 所示。 電

電磁鐵式電機的主磁極是由極掌(pole shoe)與極身(pole core)兩者組 之

成,通常採用高導磁係數的矽鋼片疊積而成,目的為減少渦流損失。極身(或 理

稱極心)用來裝設磁場繞組,如圖 2-11 所示。極掌兩側末端部分稱為極尖,極 構

31
掌的截面積大於極身且常呈弧形,可以使磁通在定子與轉子間的空氣隙中分布
較均勻,磁場繞組也較不易脫落。

中間極
極尖

主 主
磁 磁
極 極 極身
繞組引線

極掌
中間極
磁場繞組

▲ 圖 2-10 直流電機的磁極 ▲ 圖 2-11 主磁極的構成

3. 磁場繞組

磁場繞組(field winding)又稱為激磁繞組(exciting winding),繞裝於定子


的主磁極身上,電機的磁通主要由磁場繞組產生。磁場繞組依照接線方式可分
為兩種,如表 2-5 所示。

* 表 2-5 磁場繞組的種類
名稱 連接方式 特徵
1. 所載電流較小。
分激場繞組
1. 與電樞繞組並聯 2. 匝數多。
(shunt winding)
3. 線細。
1. 所載電流大小就是電樞繞組的電流大小,
串激場繞組 多數情況下,這個電流較大。
2. 與電樞繞組串聯
(series winding) 2. 匝數少。
3. 線粗。

32
4. 電刷與握刷器

握刷器將電刷(brush)固定在定子上,並利用彈簧使電刷頂住轉子上的換
向器,完成電路的連接。一台直流電機有兩只或更多只電刷,電機運轉時,每
只電刷會不斷地與每一片換向片輪流接觸。
在使用上,電刷應具備有高接觸電阻的條件,如此在換向時,可以抑制部
分環流,減少火花發生。電刷依材料可分為下列四種:

* 表 2-6 電刷的材質

名稱 材質 特性

碳質電刷 1. 質地細密、機械強度高、接觸電阻大。
以瀝青焦煤為原料
(carbon brush) 2. 適用於小容量、低轉速電機。

石墨電刷 1. 潤滑性佳、接觸電阻小。
以天然石墨為原料
(graphite brush) 2. 適用於高轉速電機。

電石墨電刷 1. 潤滑性佳、接觸電阻大、有高載流能力。
以碳精為原料
(electro-graphite brush) 2. 廣泛用於一般電機。

金屬石墨電刷
以銅及石墨為原料 1. 適用於大電流電機。
(metal-graphite brush)

5. 轉軸

轉軸(shaft)係用來傳導機械功率,與電樞鐵心、電樞繞組組合成轉子的 2
主要部分,通常是用鍛鋼製成。 直









33
6. 末端架與軸承

末端架(end bracket)又稱為端蓋,裝置於機殼兩端,係用鑄鐵或鋼製成
的。末端架中間裝置軸承(bearing),是用來支撐整個轉子,如圖 2-12 所示,
軸承的內環與轉子一起迴轉,外環則與定子一樣固定不動。

軸承放大圖 轉子與軸承之圖示
▲ 圖 2-12 軸承

7. 換向器

使用銅材料製成一片一片的換向片,相鄰兩換向片之間是以雲母片作絕緣,
換向片併排成環狀固定在轉子上,就構成換向器(也稱為整流子),如圖 2-13
所示。

換向器截片
V 型定環

雲母絕緣

▲ 圖 2-13 換向器

34
 分激場繞組與電樞繞組的連接方式是 ,特徵是匝數 、線
徑 。
 串激場繞組與電樞繞組的連接方式是 ,特徵是匝數 、線
徑 。
 末端架中間裝置 ,是用來支撐整個轉子。

2-5
電樞繞組(armature winding)是直流電機的主要結構,繞置於轉子上,採
用軟銅圓線或平角線(截面是長方形的導線),其功用在發電機中是用來切割
磁通以產生感應電勢。
直流電機的電樞繞組屬於閉路式繞組,即所有線圈自行構成封閉迴路,另
外有一種開路式繞組,僅見於交流電機,例如三相交流發電機的電樞繞組接成
Y 連接,就是開路式。
讓我們從下列幾個專有名詞的說明,逐步了解電樞繞組的繞置方式。

1. 線圈邊 2
線 直
電樞繞組的每個線圈套入電樞鐵心線槽 圈 流


內,主要是左右兩個有效的線圈邊,如圖 2-14 電
線 機
所示。 圈 之
邊 原



▲ 圖 2-14 一個線圈有兩個線圈邊

35
2. 疊繞與波繞

直流電機的電樞繞組有疊繞(lap winding)與波繞(wave winding)兩種繞


法。
疊繞的線圈如同屋瓦般重疊,線圈引線是與鄰近線圈相接,較適合低電壓
及大電流之電機,如圖 2-15(a)所示。
波繞的線圈佈置外觀與疊繞者看似相同,但是線圈引線是與相隔 2 極的線
圈相接(即連接下一對同極性的線圈),較適於高電壓及小電流之電機,
如圖 2-15(b)所示。

疊繞 波繞
▲ 圖 2-15 疊繞與波繞

3. 單層繞與雙層繞

電樞鐵心的每一個線槽放置一個線圈邊,就是單層繞,如圖 2-16(a)所示。
電樞鐵心的每一個線槽放置兩個線圈邊,一個放底層,一個放頂層,就是
雙層繞,如圖 2-16(b)所示。

單層繞 雙層繞

▲ 圖 2-16 單層繞與雙層繞

36
4. 極距與線圈節距

每一個磁極所占的電樞線槽數,就是極距。例如一台 4 極的直流發電機,
若電樞線槽數共有 24 槽,則每一個磁極占有 6 槽,即極距為 6 槽。
同一個線圈的兩個線圈邊相隔的距離,稱為線圈節距,但是這個距離不是
指相距多少公分,而是指相距多少個線槽。例如某一個線圈放置於第一槽
和第 7 槽,線圈節距即為 6(7 - 1 = 6)槽;若線圈放置於第一槽和第 6
槽,線圈節距即為 5(6 - 1 = 5)槽。

5. 全節距繞與短節距繞

如果線圈節距等於極距,就是全節距繞。例如極距是 6 槽,而線圈節距也
是 6 槽,即為全節距繞,如圖 2-17 所示。本來同一個線圈的兩個線圈邊就
應該置放在相異磁極下,直流電機才可以正常運作,直流電機採用全節距
繞就是要有這樣的結果。

線圈節距
等於極距

1 2
3
4
5
6
7 2



線圈節距=極距= 6 槽 電

▲ 圖 2-17 全節距繞 之




37
如果線圈節距小於極距,就是短節距繞。例如極距是 6 槽,而線圈節距是
5 槽,即為短節距繞,如圖 2-18 所示。有些電機會因為某種因素,將線圈
節距設計成略小於極距,而電機仍然可以正常運作。

極距
線圈節距
小於極距

1 2 3
4
5
6
7

線圈節距= 5 槽<極距
▲ 圖 2-18 短節距繞

6. 複分數(multiplex)

複分數是表示每一個線圈的兩個線頭所連接換向片的片距,複分數有單式
(simplex)繞、雙分(duplex)繞、三分(triplex)繞……等。以疊繞而言,若
線圈兩個線頭所連接的兩個換向片是相鄰的,稱為單式繞;若線圈兩個線頭所
連接的兩個換向片之間尚隔有一個換向片,稱為雙分繞;餘類推。

7. 重入數(reentrancy)

重入數是指電樞繞組形成封閉迴路的迴路數,如果整個電樞繞組形成一個
封閉迴路,稱為一次重入;如果整個電樞繞組形成兩個封閉迴路,即一半的電
樞繞組形成一個封閉迴路,而另外一半的電樞繞組也形成另一個封閉迴路,稱
為二次重入;如果整個電樞繞組形成 3 個封閉迴路,稱為三次重入;餘類推。
重入數(D)等於電樞繞組線圈數(NA)與複分數(m)的最大公因數,即
D =(NA,m)。

38
8. 並聯路徑數

在電路的結構上,電樞繞組並不是單純串聯成一串的導線,而是藉由換向
片與電刷的連接,形成數條並聯路徑。疊繞與波繞的並聯路徑數如公式(2-3)、
公式(2-4)所示。

公式 2-3

疊繞的並聯路徑數 a = mP

公式 2-4

波繞的並聯路徑數 a = 2m

* 表 2-7 並聯路徑數公式的名稱
代號 a m P
名稱 並聯路徑數 複分數 極數

範 例 4
一部 4 極他激式直流電機,電樞線槽數共有 20 槽,電樞繞組
採用雙層繞、全節距繞、一次重入、單式疊繞,試畫出電樞繞
組、換向片與電刷的接線。 2


20 槽 發
解 極距= = 5(槽/極) 電
4極

電樞繞組線圈數= 20,因為雙層繞,每一個線槽放置 2 個線圈 之

邊,20 個線槽共放置 40 個線圈邊,所以要有 20 個線圈。 理

線圈節距=極距= 5 槽。編號 1 的線圈,兩個線圈邊分別放在線 構

槽 1 和線槽 6,相隔 5 槽;編號 2 的線圈,放在線槽 2 和線槽 7;
餘類推。

39
疊繞並聯路徑數 a = mP = 1×4 = 4 條,即雖然所有電樞繞組導
體構成一個封閉迴路(一次重入),因為換向片與電刷的巧妙接
線,會形成 4 條並聯路徑數。
圖 2-19 是將圓筒狀電樞轉子展開成長形平面,圖中,原本在轉子
上轉動的線圈及換向片,將變成向右或向左移動,而在定子的磁
場與電刷是不動的。

展開

轉子

上視圖
▲ 圖 2-19 展開電樞轉子成長條形

若時間停留在圖 2-20 瞬間,線圈 1~線圈 5 串聯成一條路徑、線


圈 6~線圈 10 串聯成一條路徑、線圈 11~線圈 15 串聯成一條路
徑、線圈 16~線圈 20 串聯成一條路徑,整個電樞繞組形成 4 條
並聯路徑,如圖 2-21 所示。
若電樞繞組向左移動,隨即變成線圈 2~線圈 6 串聯成一條路徑、
線圈 7~線圈 11 串聯成一條路徑、線圈 12~線圈 16 串聯成一條
路徑、線圈 17~線圈 1 串聯成一條路徑。
疊繞的電刷數=磁極數 P

40
線圈編號

槽編號

換向片編號
電刷編號

▲ 圖 2-20 4 極 20 槽雙層單式疊繞之電樞繞組

A
1

線圈 16~20 線圈 1~5 11
20 1
形成一條路徑 19 2 形成一條路徑 1 10 C 11 20
18 3 2 10 12 20
20 1 2
19 3 2 9 12 19
17 A 4
18 4 3 9 13 19
16 17 5 5 3 8 13 18
D 4 8 14 18
16 6
15 B 6 4 7 14 17
15 7 5 7 15 17
14 8 5 6 15 16
14 C 7
13 9
12 11 10 線圈 6~10
13 8
線圈 11~15
形成一條路徑
12
11 10
9 形成一條路徑 6
B
16
D
2


電樞繞組示意圖 展開之電樞繞組 發
▲ 圖 2-21 電樞繞組形成 4 條並聯路徑 電






41
範 例 5
假設範例 4 是一部發電機,時間正好停在圖 2-20 瞬間,電樞
線槽 1~5 與線槽 11~15 處於 N 極磁場下,電樞線槽 6~10 與
線槽 16~20 處於 S 極磁場下,且電樞向左移動,如圖 2-22 所
示,試分析此發電機的感應電勢方向與電流方向。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向左移動
1 2 3 4 5 6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B C

▲ 圖 2-22 發電機電樞繞組向左移動(磁極在電樞槽上方)

解 線槽 1~5 內的電樞導體,依佛來明右手定則,可以比出感應電勢
的正極在下、負極在上。同理,線槽 11~15 內的電樞導體,也是
正極在下、負極在上。
線槽 6~10 內的電樞導體,依佛來明右手定則,可以比出感應電
勢的正極在上、負極在下。同理,線槽 16~20 內的電樞導體,
也是正極在上、負極在下。
電樞繞組經由換向片與電刷的連接,使電刷 A、C 成為正極,電
刷 B、D 成為負極。
外接負載時,電流從電刷 A、C 流出,從電刷 B、D 流回發電機,

42
而電樞繞組的電流方向,如圖 2-23 所示。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向左移動 1 2 3 4 5 6

16 17 18 19 2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D A B C

1
2
+ -

▲ 圖 2-23 4 極 20 槽雙層疊繞的發電機

範 例 6
一部 4 極他激式直流電機,電樞線槽數共有 21 槽,電樞繞組
採用雙層繞、短節距繞、一次重入、單式波繞,試畫出電樞繞
組、換向片與電刷的接線。

21 槽
解 極距= = 5.25(槽/極)
4極
電樞繞組線圈數= 21,因為雙層繞, 21 個線槽要有 21 個線圈。 2
因為線圈節距一定是整數,本題極距= 5.25 槽不是整數,線圈節 直

距不可能等於極距,決定線圈節距= 5 槽,5 槽< 5.25 槽,所以 發

是短節距繞。編號 1 的線圈,兩個線圈邊分別放在線槽 1 和線槽 機

6,相隔 5 槽;編號 2 的線圈,放在線槽 2 和線槽 7;餘類推。 原


波繞並聯路徑數 a = 2×m = 2×1 = 2 條。 構

接線如圖 2-24 所示。
若時間停留在圖 2-24 瞬間,線圈 1、11、21、10、20、9、19、8、

43
18、7 等串聯成一條路徑,線圈 17、6、16、5、15、4、14、3、
13、2、12 串聯成一條路徑,整個電樞繞組形成 2 條並聯路徑,
如圖 2-25 所示。
波繞的電刷數= 2,或為了機械平衡,電刷數使用 2 的倍數即可,
但不大於磁極數 P。

16 17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線圈編號

18 19 20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電樞槽編號

2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換向片編號
A B

▲ 圖 2-24 4 極 21 槽雙層單式波繞之電樞繞組

20 21
19 1
18 2

17 3
3 4 5 6
2 7
16 1 8 4
21 9
20 10
15 5
19 11
18 12
17 16 13
14 15 14 6

13 7

12 8
11 9
10

▲ 圖 2-25 4 極單式波繞電樞繞組的並聯路徑數

44
12 1
2 11
13 21

3 10

這些線圈 14 20 這些線圈
形成一條路徑 形成一條路徑
4 9

15 19

5 8
16 18
6 17 7

▲ 圖 2-25 4 極單式波繞電樞繞組的並聯路徑數(續)

範 例 7
一部 2 極他激式直流電機,電樞線槽數共有 11 槽,電樞繞組
採用雙層繞、短節距繞、一次重入、雙分疊繞,試畫出電樞繞
組、換向片與電刷的接線。

11 槽
解 極距= = 5.5(槽/極)
2極
電樞繞組線圈數= 11,因為雙層繞, 11 個線槽要有 11 個線圈。 2
因為線圈節距一定是整數,本題極距= 5.5 槽不是整數,線圈節 直

距不可能等於極距,決定線圈節距= 5 槽,5 槽< 5.5 槽,所以是 發

短節距繞。編號 1 的線圈,兩個線圈邊分別放在線槽 1 和線槽 6, 機

相隔 5 槽;編號 2 的線圈,放在線槽 2 和線槽 7;餘類推。 原

疊繞並聯路徑數 a = m×P = 2×2 = 4 條。 及

接線如圖 2-26 所示。 造
若時間停留在圖 2-26 瞬間,線圈 1、3、5 等串聯成一條路徑,線

45
圈 10、8、6 串聯成一條路徑,線圈 11、2、4 等串聯成一條路徑,
線圈 9、7 串聯成一條路徑,整個電樞繞組形成 4 條並聯路徑。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7 8 9 10 11 1 2 3 4 5 6 7 8 9
A B

▲ 圖 2-26 2 極 11 槽雙層雙分疊繞之電樞繞組

範 例 8
一部 2 極他激式直流電機,電樞線槽數共有 24 槽,電樞繞組
採用雙層繞、全節距繞、二次重入、雙分疊繞,試畫出電樞繞
組、換向片與電刷的接線。

24 槽
解 極距= = 12(槽/極)
2極
電樞繞組線圈數= 24,因為雙層繞, 24 個線槽要有 24 個線圈。
線圈節距=極距= 12 槽。編號 1 的線圈,兩個線圈邊分別放在
線槽 1 和線槽 13,相隔 12 槽;編號 2 的線圈,放在線槽 2 和線
槽 14;餘類推。
疊繞並聯路徑數 a = m×P = 2×2 = 4 條。
接線如圖 2-27 所示,單號線圈(1、3、5、7……21、23)構成一
個封閉迴路,雙號線圈(2、4、6、8……22、24)構成另一個封

46
閉迴路,所以是二次重入。
電樞繞組 2 極雙分疊繞,並聯路徑數 a = m×P = 2×2 = 4 條。
以電刷 A 為起點,電刷 B 為終點,若時間停留在圖 2-27 瞬間,4
條路徑分別是
1. 線圈 1、3、5、7、9、11。
2. 線圈 23、21、19、17、15、13。
3. 線圈 2、4、6、8、10、12。
4. 線圈 24、22、20、18、16、14。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8 19 20 21 22 23 24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A B 2


▲ 圖 2-27 2 極 24 槽雙層全節距繞、二次重入、雙分疊繞之電樞繞組 發


9. 均壓線 之


採用疊繞的電樞繞組,在諸多的並聯路徑中,也許某路徑的線圈恰好多數 及

處於轉子下方,空氣隙較小(如果整台電機上下的空氣隙大小不一),磁通量 造

較多,以至於這一路徑的線圈感應較高的電壓;反之,也許另一路徑的線圈恰

47
好多數處於轉子上方,磁通量較少,
感應較低的電壓。由於各路徑的感應 A C
電勢有些差異,造成路徑間產生環流,
1 11
如圖 2-28 所示。環流會使得線圈產生
I2R 的功率損失,而且環流經過換向片 2 12

與電刷,造成換向片與電刷的接觸面 感應電壓較小 3

流 13 感應電壓較大
發生電弧,對換向有不良影響!為了
4 14
避免環流經過換向片與電刷,將電樞
繞組相距 2 個極距的各點(也就是應 5 15

該感應相同電勢的各點),使用一條
B D
低電阻導線連接起來,這一條導線就
稱為均壓線,如圖 2-29 所示。因此, ▲ 圖 2-28 未加均壓線的線圈環流現象
大部分的環流流過均壓線,而不經過
換向片與電刷,如此可以改善換向。

A C

環流 均壓線(連接線圈 1 與線圈 11 線頭)


1 11

2 12 均壓線(連接線圈 2 與線圈 12 線頭)

3 均壓線(連接線圈 3 與線圈 13 線頭)


13

4 均壓線(連接線圈 4 與線圈 14 線頭)


14

5 均壓線(連接線圈 5 與線圈 15 線頭)


15

B D 均壓線(連接線圈 6 與線圈 16 線頭)

▲ 圖 2-29 加均壓線的線圈環流現象

48
10. 虛設線圈

電樞繞組若是採用波繞,有可能線槽數與線圈數目不配合,造成多餘空槽,
為了達到機械平衡,需要再加線圈置入空槽中,這種線圈稱為虛設線圈。虛設
線圈不會與其他線圈連接成電樞繞組,線圈上沒有電流流通。

 採用疊繞的電樞繞組,將電樞繞組相距 2 個極距的各點,使用一條低電阻導
線連接起來,這一條導線就稱為 。
 某 6 極 48 槽直流電機,電樞繞組採雙層繞、單式疊繞、全節距繞,則其極
距為 槽,線圈節距為 槽。
 在雙分疊繞中,若電機的極數為 6,則電樞繞組之並聯路徑數等於 。

2










49
 直流發電機(DC generator)
定義:運用旋轉而產生直流電的旋轉電機。
原理:直流發電機的電樞繞組在磁場內不停地轉動,就可以感應電勢(發
電),但這個感應電勢為一交流正弦波,藉由轉子的換向片,使輸出到
定子電刷的電壓形成直流電。
PZ
感應電勢公式:E = n【伏特】
60a
P:磁極數, :每極磁通量【韋伯】,n:轉速【轉/分】,
Z:電樞繞組導體數【根】, a:並聯路徑數

 構造
定子:電機運轉中,靜止不動的部分。組件有:場軛、托架、主磁極、
磁場繞組、電刷、軸承、中間極、末端架等。
轉子:電機運轉中,會旋轉的部分。組件有:電樞繞組、電樞鐵心、換
向器、轉軸、風扇等。

 磁路:磁通所流過的路徑,路徑中的組件有磁極、空氣隙、電樞鐵心與場軛。

 電機角:一個磁極的電機角訂為 180 度。

 磁場繞組
分磁場繞組:與電樞繞組並聯,匝數多、線細。
串激場繞組:與電樞繞組串聯,匝數少、線粗。

 電樞繞組
疊繞:線圈引線與鄰近線圈相接。
波繞:線圈引線與相隔兩極的線圈相接。
單層繞:一個線槽放置一個線圈邊。
雙層繞:一個線槽放置兩個線圈邊。
全節距繞:線圈節距等於極距。
短節距繞:線圈節距小於極距。
複分數 m:表示每一個線圈的兩個線頭所連接換向片的片距。
重入數:電樞繞組形成封閉迴路的迴路數。

50
疊繞 a = mP,P:極數
並聯路徑數 a
波繞 a = 2m
均壓線:為了改善換向,將疊繞的電樞繞組相距 2 個極距的各點使用導
線(均壓線)連接起來。
虛設線圈:在電樞空槽中置入虛設線圈,以達到機械平衡。

51
一、選擇題

2-1 直流發電機的原理

( ) 一 4 極直流發電機,其應電勢變化一個正弦波,須旋轉 4 
1 1
1   轉。
2 4

2-2 直流發電機的感應電勢

( ) 有一台 4 極直流發電機,電樞導體數為 1000 根,其電樞為單分波


形繞組,並聯路徑數為 2,每極之磁通量為 0.005 韋伯,若電樞轉
速為 1200rpm,則電樞之感應電勢為多少伏特?  50  100
 150  200。

( ) 將直流發電機的轉速增為原來的 2.2 倍,每極磁通量降為原來的


0.5 倍,則發電機的感應電勢變為原來的若干倍?  0.5  0.9
 1.1  2.2。

( ) 有一 4 極直流發電機,電樞繞組總導體數是 500 根,每極磁通量為


1×10 2韋伯,轉速為 1800rpm,電樞並聯路徑數為 4,則應電勢為
 150  125  100  80 伏特。

2-3 直流發電機的構成與磁路

( ) 下列何者位於直流電機的定部? 換向器 電刷 風扇


轉軸。

2-4 直流發電機的定子與轉子

( ) 主磁極上的磁場繞組,其作用是產生電機所需要的 磁通 
功率 感應電勢 轉矩。

( ) 直流電機的極掌常作成弧形,目的是 增加磁阻 易於絕緣


增加磁通 使磁場磁通分布均勻。

52
( ) 適合一般電機使用的電刷是 碳石墨質電刷 金屬石墨質電
刷 電氣石墨質電刷 碳質電刷。

( ) 直流機換向片的功能與下列哪一種元件相類似? 突波吸收器
整流二極體 消弧線圈 正反器。

2-5 電樞繞組

( ) 某 6 極、50V、60A 直流發電機,電樞繞組採雙層、單式疊繞,若
改為單式波繞,其電壓及電流額定值為  50V、60A  100V、
120A  100V、30A  150V、20A。

( ) 某 6 極 36 槽電機,電樞繞組採雙層、單式疊繞、全節距繞,則其
線圈節距為  36  12 6 4 槽。

( ) 6 極 36 槽,雙分疊繞直流電機,極距為  36 6  12 
30 槽。

( ) 在單式疊繞中,若電機的極數為 P,則電樞繞組之並聯路徑數 a 等
P
於  1  P  2P  。
2

( ) 某 6 極直流電機,電樞繞組共有 48 個線圈,採單式疊繞,若電樞
繞組總電阻 RA 為 0.4 ,則每一個線圈的電阻為  0.3  0.4
 0.8  0.04 。

( ) 在雙分波繞中,若電機的極數為 6,則電樞繞組之並聯路徑數等於
 12 2 4  6。

( ) 有一 4 極直流發電機,電樞繞組採雙分疊繞,電機額定為 100kW、
250V,則每一電樞導體之電流為若干安培?  400  200 
100  50。

( ) 有一 4 極直流電機,若其電樞繞組總導體數一定,則繞成疊繞時
1 1
之並聯路徑數,為繞成波繞時之  4  2   倍。
2 4

53
( ) 下列何者為直流電機均壓線的功用? 抵消電樞反應 提高
絕緣水準 提高溫昇限度 改善換向作用。

( ) 虛設線圈的功用是 幫助機械平衡 改善換向 節省成本


改善功率因數。

二、問答題

2-1 直流發電機的原理

 直流發電機電樞繞組感應的是交流電勢,如何變成直流電輸出?

2-2 直流發電機的感應電勢

 影響直流發電機感應電勢的因素有哪些?

2-3 直流發電機的構成與磁路

 電機的定子及轉子分別有哪些組件?

2-5 電樞繞組

 有一部 4 極直流電機,電樞線槽數共有 24 槽,電樞繞組採雙層繞、全節距


繞、單式疊繞,試完成電樞繞組與換向片、電刷的接線。

 有一部 2 極直流電機,電樞線槽數共有 21 槽,電樞繞組採雙層繞、短節距


繞、單式波繞,試完成電樞繞組與換向片、電刷的接線。

54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