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18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

贺利芳

E-mail:hlf_cqupt@126.com
课程的地位
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是《电子技术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
部分,主要介绍数字电路的有关基础知识和逻辑设计的基本
方法。
 《电子技术基础》是研究电子电路的课程。

 数字电路是当今各类电子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占有越
来越重要的地位。
 数字电路是组成数字计算机、通信网、测量仪表等的基本组
成电路。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 课程的性质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是通信、电子、信息类等各专业
的技术基础课程。
 课程的任务

《数字电路逻辑设计》为后续课程乃至今后的实际工作
提供硬件基础和数字电路器件基础。

2
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比较
 信号特点
模拟信号:时间和数值均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数字信号:时间和数值均离散变化的物理量。
 单元电路
模拟信号的单元电路是放大器。
数字信号的单元电路是集成逻辑门和集成触发器。
 晶体管的工作区
模拟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绝大多数情况下禁止进入截止区和
饱和区。
数字电路中晶体管工作在截止区和饱和区,仅仅当在截止区和饱和区
之间转换时才快速通过放大区(理想延迟时间为0)。
 研究(关心)的问题
模拟电路关心的是如何不失真的放大信号。
数字电路关心的是电路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逻辑功能。
 电路的分析方法
模拟电路采用的是微变等效电路法和图解法。
分析数字电路的数学基础是逻辑代数(布尔代数)。
3
课程目录
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 第2章 逻辑门电路

 第3章 组合逻辑电路

 第4章 集成触发器

 第5章 时序逻辑电路

 第6章半导体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

 第7章 D/A和A/D转换

 第8章 脉冲单元电路

 第9章 数字系统设计

4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 1.1 引论
 1.1.1 数字电路的由来及发展
 1.1.2 模拟/数字信号
 1.1.3 数字电路的特点
 1.1.4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 1.2 数制和编码
 1.2.1 数制
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1.2.3 常用编码
 1.3 逻辑代数
 1.3.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 1.3.2 复合逻辑和逻辑运算
 1.3.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3个规则和常用公式
 1.3.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 1.3.5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5
1.1 引论

 1.1.1 数字电路的由来及发展

 1.1.2 模拟/数字信号

 1.1.3 数字电路的特点

 1.1.4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

6
1.1.1 数字电路的由来及发展(P1)
 数字逻辑应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

 1642年,法国人Blaise Pascal设计了一台机械的数值加法器。

 1671年,德国数学家Gottfried设计了一台乘、除法器。

 19世纪英国数学家Charles Babbage制造了一台用于计算航行时间
表的自动计算机器,该机器被公认为是现代计算机的先驱。

Blaise Pascal Gottfried Charles


Babbage
7
1.1.1 数字电路的由来及发展(P1)
 数字逻辑起源于19世纪,1847年,逻辑代数的创始人——英国数
理逻辑学家Boole (布尔)发表了一篇关于符号逻辑的论文。19
世纪50年代,他又运用代数方法研究逻辑学,成功地建立了第一
个逻辑演算,引出数学当中的一个分支——布尔代数;20世纪30
年代,Shannon(山农)发展了布尔的理论,形成了数字电路的
分析、设计的一整套理论,这就是布尔代数。布尔代数是用数学
符号描述逻辑处理的一种逻辑形式,也称逻辑代数。

 从20世纪初的电子管,50年代贝尔实验室发明的晶体管,到60年
代的集成电路(IC)以及70年代的微处理器,随着电子器件的发
展,电子整机设备的发展非常迅速。

 发展趋势是:向系统集成、大规模、低功耗、高速度、可编程、
可测试、多值化等方面发展。
8
1.1.1 数字电路的由来及发展(P1)

继电器 电子管 ENIAC 晶体管

酷睿i7 长征火箭 天宫一号 气象卫星云图

9
1.1.2 模拟/数字信号
 数字量和模拟量( P1 )

模拟量:在时间和数值上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如:时间;温度;压力;速度;……

数字量:在时间上和数值上都离散变化的物理量。
如:自动生产线上的零件记录量;台阶阶数;……

10
1.1.2 模拟/数字信号
 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P1)

模拟信号:表示模拟量的信号。如:正弦变化的交流信号;……

数字信号:表示数字量的信号。

1 1 0 1 1 1 0 0 1 0

电位型数字信号/不归0型数字信号

脉冲型数字信号/归0型数字信号
11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
 模拟电路:用于传递、处理模拟信号的电子线路。模拟电
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如无线电通信、工业自动控制、
电子仪器仪表、以及文化生活中的电视、录音、录像等家
用电器中。

电子仪表 模拟制式电视 录音机

12
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
 数字电路:用于传递、处理数字信号的电子线路。数字电
路能够实现对数字信号的传输、逻辑运算、控制、记数、
寄存、显示及脉冲信号的产生和转换。数字电路被广泛地
应用于数字电子计算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式仪表、数
字控制装置及工业逻辑系统等领域。

笔记本电脑 数字式仪表 手机


13
1.1.3 数字电路的特点
 数字电路的特点(P2)
①精度高;
②可靠性高;
③ 容易处理信息;
④保密性;
⑤快速;
⑥经济性;
以数字电路作为主要组件的数字系统是当今电子系
统的发展趋势。

14
1.1.4 数字集成电路的分类(P2)
 在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把众多的数字电路基本单元制作在一
起所构成的电路,叫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
分类标准 具体分类 备注说明
小规模集成电路(SSI) 逻辑门数目:<12
中规模集成电路(MSI) 逻辑门数目:12~99
按规模的大小 大规模集成电路(LSI) 逻辑门数目:99~2999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逻辑门数目:3000~99999
特大规模集成电路(ULSI) 逻辑门数目:>100000
通用型集成电路 适用于不同的数字设备
按应用的不同 专用性集成电路 只适用于专门的数字设备
可编程逻辑器件 由用户编程以实现某逻辑功能
双极型晶体管集成电路 由双极型晶体管组成
按有源器件及工
单极型MOS集成电路 NMOS、PMOS、CMOS
艺类型的不同
双极与MOS混合集成电路 由双极型集体管和MOS场效应管
15
1.2 数制和编码

 1.2.1 数制

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1.2.3 常用编码

要求:
1. 掌握十进制数、二进制数、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
2. 掌握不同进制数之间的相互转换。
3. 理解 BCD 码的含义,熟练掌握 8421BCD 码,了解其
他常用 BCD 码;
4. 理解二进制码和可靠性代码,掌握奇偶校验码和循环码
的构成。
16
1.2.1 数制
 数制(计数进位制)
多位数码中每一位的构成方法以及从低位到高位的进位规则。
 十进制数DEC(Decimal)(P3)
采用0、1、2、…、9等十个不同的数码;计数时,“逢
十进一”及“借一当十”。

(286.75)10  2  10 2  8  10 1  6  100  7  101  5  102


十进制数的一般表示形式 n 1
N 10  
im
d i  10 i

其中: d i  十进制的任意一个数目
n  整数部分数位
m  小数部分数位
17
1.2.1 数制
 R (R≥2)进制数的一般表示形式
n 1
N  
im
diRi

其中:d i  第 i 位的系数 R进制计数法


R i  第 i 位的权值
( N ) R 或 ( N )mod R
R  计数的基数或计数的模
 二进制数BIN(Binary)(P4)
采用0和1两个数码;计数时,“逢二进一”及“借一当二”。

(101.11)2  1  2 2  0  2 1  1  20  1  21  1  22


n 1
N  
im
di 2i
18
1.2.1 数制
八进制数OCT(Octal)(P4)
采用0、1、2、…、7等八个不同的数码;计数时,“逢八
进一”及“借一当八”。

 十六进制数HEX(Hexadecimal)(P4)
采用0、1、2、3、4、5、6、7、8、9、A、B、C、D、E、
F等十六个数码;计数时,“逢十六进一”及“借一当十六”。

(1.123)8  1  8 0  1  81  2  82  3  83


(1.123)16  1  16 0  1  161  2  162  3  163
n 1 n 1
N  
im
d i 8i N  
im
d i  16 i

19
1.2.1 数制
表1-2 二、八、十、十六进制的对照关系
(P5)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0 0000 0 0
1 0001 1 1 二进制数书写长,难
2 0010 2 2 于辨认,难于记忆,不
3 0011 3 3
4 0100 4 4 符合人类使用十进制数
5 0101 5 5 的习惯;并且人机对话
6 0110 6 6
7 0111 7 7
对话时也需要转换。虽
8 1000 10 8 然,二进制的缺点非常
9 1001 11 9 鲜明,但这丝毫不影响
10 1010 12 A
11 1011 13 B 其应用价值。了解它的
12 1100 14 C 缺点是为了更有效地应
13 1101 15 D
14 1110 16 E
用它。
15 1111 17 F
20
数字系统采用二进制的理由(P4)
 数字系统常采用具有两个稳定开关状态的开关元件的状态
来表示“0”和“1”这两个计数符号;例如:继电器的通与
断,触发器的饱和与截止等。在电路技术和工程实现上都
非常容易获得这些元件,而且它们可靠性很高,抗干扰能
力很强。
 二进制运算非常简单,只需定义“加”和“乘”两种基本
运算便能实现其它各种运算。
 数字系统具有存储信息方便的优点,而存储二进制信息所
需要的设备量接近最低。
 有已经非常成熟的布尔代数为分析和设计数字系统提供数
学基础。(布尔代数始创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30年代
渐趋完备,它是利用数学方法研究人类思维规律的一个重
要成果)。
21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R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P5)

采用“按位权展开求和”的方法:将二、八、十六
进制数的各位位权值乘以系数后相加求和,即可得到与
之等值的十进制数。
例1:(21.12)8  2  8 1  1  8 0  1  81  2  82
 2  8  1  1  1  0.125  2  0.015625
  17.1562510
例2:(11.011)2  1  2 1  1  20  0  21  1  22  1  23   3.37510

例3:( F 2)16  F  16 1  2  160  15  16  2  1   24210

任一R进制数,总可以找到唯一的一个十进制数与之对应。
22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十进制数转换成R进制数(P6)

 将被转换的十进制数分成整数和小数两部分分别进

行转换;
 小数部分采用“连乘取整”的办法进行转换,直到

小数部分为零或达到要求的精度,式中的整数不参
加连乘,从上向下。
 整数部分采用“连除取余”的方法进行转换,一直

除到商为零为止,从下向上。
 再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合成为完整的R

(二、八、十六等)进制数。
23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十进制整数转换为R进制整数—“连除取余法/除R取余法”
(P6)

 以被转换之十进制整数作为被除数,以二进制的基数2为

除数做除法,得商和余数,所得之余数(0或1)即为转换
所得二进制整数的最低位(Least Significant Bit, LSB);

 将所得之商再作为被除数,做相同的除法,又得商和余数,

该余数(0或1)即为二进制整数的次低位;

 继续做相同的除法,直到商0为止,得到余数1,即为转换

成的二进制整数的最高位(Most Significant Bit, MSB)。

24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十进制小数转换为R进制小数——“连乘取整法/乘R取整法”

(P6)
 以被转换之十进制小数作为一个乘数,以二进制的基数2
为另一个乘数做乘法,得积;所得积之整数部分(0或1)
即为转换所得二进制小数的最高位;
 将所得积之小数部分保留不变,而整数部分改写为0,再
作为一个乘数,做相同的乘法,又得积 ;所得积之整数
部分(0或1)即为转换所得二进制小数的次高位;
 继续做相同的乘法,直到积的小数部分等于0时为止,此
时得到的积的整数部分1,即为转换成的二进制小数的最
低位。
25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例4: (90.375)10  (??)2
解: 2 9 0 余数 0.375

2 4 5 ………… 0  2 整数
______________

2 2 2 …………
除 1 [0.] 750 …………
乘 0
2 1 1 …………
R 0  2 R
______________
2 5 …………
取 取
1 [1.] 500 ………… 1
2 2 …………
余 1 整
 2
______________
2 1 ………… 0
[1.] 000 ………… 1
0 ………… 1
(90)10  (1011010)2 (0.375)10  (0.011)2
(90.375)10  (1011010.011)2 26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关于转换的两点说明

 整数部分转换时,无论整数部分的数值如何, “连除取

余”总可以使其最终商0,从而完全确定二进制数的各个
数位,即十进制整数总可以精确地转换成一个等值的二
进制数。

 而小数部分转换时,“连乘取整”却不一定能使最终积

的小数部分为0;这必然存在转换误差。因此,需要根据
转换精度要求确定转换位数。

27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小数转换精度的确定(P7)

若要求转换精确到10-k,那么转换后的二进制

小数需要多少位才能满足要求?

设需要 m位 ,则 m 可由不等式

2-m ≤10-k 确定 R m  10 k

即 m≥k /lg2 = 3.32k  m  k lg R

如: 0.1%:二进制取10位;

八进制取4位;

十六进制取3位。
28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例5:(0.39)10  (??)8 ,要求精度达到 0.1% 。 0.39
解:  8 整数
____________

[3.] 12 ………… 3
 8
____________

(0.39)10  (0.3075)8 [0.] 96 ………… 0


 8
____________

[7.] 68 ………… 7
 8
_____________
………… 5
[5.] 44
29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十六进制数(P7)

 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分别将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
和小数部分按每 3位分为一组,最高位和最低位不足 3位
时,应添 0 补足3位;将每 3位二进制数用1位等值的八进
制数替换,保留书写顺序和小数点位置不变,即得等值
的八进制数。
 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分别将二进制数的整数部分
和小数部分按每 4位分为一组,最高位和最低位不足 4位
时,应添 0 补足4位;将每 4位二进制数用1位等值的十六
进制数替换,保留书写顺序和小数点位置不变,即得等
值的十六进制数。
30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二进制数转换成八、十六进制数

例6:(010101111 .000101101100)2  (??)8 =(??)16

解:
八进制: 2 5 7 0 5 5 4

二进制: 0 1 0 1 0 1 1 1 1 . 0 0 0 1 0 1 1 0 1 1 0 0

十六进制: A F 1 6 C

(010101111 . 000101101100)2  (257 . 0554)8 =(AF . 16C)16

31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八、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P7)

 以小数点为界,向左、向右分别按位将八(十六)进制

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用 3(4)位等值的二进制数替
换,保留书写顺序和小数点位置不变,即得等值的二进
制数。

 由于二、八、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比较简单,在十进

制数与八、十六进制数之间转换时,常常可借助二进制
数作为中介过渡来实现其转换。

32
1.2.2 不同数制间的转换
 八、十六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

例7:( 1 2. 3 4 5 )8  (??)2 ; ( 6 7. 8 A )16  (??)2

解:
001 0110

010 0111

011 1000

100 1010

101
(12.345)8  (001 010 . 011 110 111)2 (67.8A)16  (0110 0111 . 1000 1010)2
33
1.2.3 常用编码(P8)
 二进制码

二进制数不仅可以表示数值大小,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代
表一定的信息,代表了信息的0和1称为二进制码元。
将若干个二进制码元顺序排列在一起,称为二进制码。
 代码
建立二元码序列和信息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的过程称为编
码。经过编码后代表一个确定信息的二元码序列称为代码。

 可靠性编码
由于噪声和干扰,使数据在产生和传输过程中可能出现
错误。为减少错误的发生,或在发生错误时能及时发现或纠
正,广泛采用了可靠性编码。常用:循环码和奇偶校验码。

34
1.2.3 常用编码

0 0 0
典型的循环码(P9)
1、相邻性; 0 0 0 0 1

2、循环性; 0 1 1
0 1
3、生成规律:以最 0 0 1 0

高位互补反射,其 1 1 1 0
1 1
余低位数沿对称轴 1 1 1
镜像对称。 1 0 1 0 1

1 0 0

35
二进制码 Gray码
十进制数
B3 B2 B1 B0 G3 G2 G1 G0
0 0 0 0 0 0 0 0 0
 1 0 0 0 1 0 0 0 1
典 2 0 0 1 0 0 0 1 1
3 0 0 1 1 0 0 1 0
型 4 0 1 0 0 0 1 1 0
的 5 0 1 0 1 0 1 1 1
6 0 1 1 0 0 1 0 1
4 7 0 1 1 1 0 1 0 0
位 8 1 0 0 0 1 1 0 0
9 1 0 0 1 1 1 0 1

10 1 0 1 0 1 1 1 1
环 11 1 0 1 1 1 1 1 0
12 1 1 0 0 1 0 1 0

13 1 1 0 1 1 0 1 1
14 1 1 1 0 1 0 0 1
15 1 1 1 1 1 0 0 0
36
1.2.3 常用编码
 二-十进制代码(BCD代码:Binary Coded Decimal)(P10)

表1-3 4位二进制代码
 采用二进制码表示一个十进制
数(0~9)的代码,称为二- 0 0 0 0 0 0 0 1
十进制代码,即BCD代码。 0 0 1 0 0 0 1 1
 十进制数共有0~9十个数码,
0 1 0 0 0 1 0 1
1位十进制数需用4位二进制数
表示;4位二进制数可产生24 0 1 1 0 0 1 1 1

=16种组合,用4位二进制数 1 0 0 0 1 0 0 1
表示1位十进制数,有六种组
1 0 1 0 1 0 1 1
合是多余的,所以有多种编码
1 1 0 0 1 1 0 1
方式,实用中仅选择有鲜明特
点、有规律的编码方案使用。 1 1 1 0 1 1 1 1
37
循环BCD码
1.2.3 常用编码
表1-5 常用BCD码
BCD 码 单位 余3
十进制 8421码 余3码 2421码 5121码 631-1码 移存码
数码 间距码 循环码
0 0000 0011 0000 0000 0011 0000 0010 0001
1 0001 0100 0001 0001 0010 0001 0110 0010
2 0010 0101 0010 0010 0101 0011 0111 0100
3 0011 0110 0011 0011 0111 0010 0101 1001
4 0100 0111 0100 0111 0110 0110 0100 0011
5 0101 1000 1011 1000 1001 0111 1100 0111
6 0110 1001 1100 1100 1000 0101 1101 1111
7 0111 1010 1101 1101 1010 0100 1111 1110
8 1000 1011 1110 1110 1101 1100 1110 1100
9 1001 1100 1111 1111 1100 1000 1010 1000
38
1.2.3 常用编码
 有权BCD码
在表示0~9等10个十进制数码的4位二进制代码中,每
位二进制数码都有确定的位权值。
如:8421码、2421码、5121码、631-1码等。
对于有权BCD代码,可以根据位权展开求得所代表的
十进制数。
[0111]8421 BCD=0×8 + 1×4 + 1×2 + 1×1 = (7)10
[1101]2421 BCD=1×2 + 1×4 + 0×2 + 1×1 = (7)10
[1101]631-1 BCD=1×6 + 1×3 + 0×1 + 1×(-1) = (8)10
 无权BCD码
这些代码没有确定的位权值,因此,不能按位权展开来
求它们所代表的十进制数。但是,这些代码都有其特点,在
不同场合,可以根据需要选用。 39
1.2.3 常用编码
 用BCD码表示十进制数(P11)

十进制的基数是10,不是2的幂。

特点:“二进制的数;十进制的位”。即:BCD码具有二
进 制数的形式,满足十进制数的进位规律。

(15)10=(1111)8421码=(0001 0101) 8421 BCD码

(0011 1001 0101) 8421 BCD码= (395)10=(110001011)2

请问:8421码与8421BCD码的异同之处?

40
1.2.3 常用编码
 ASCII码(美国标准信息交换代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P12)

ASCII码采用7位二进制编码,提供了128个字符,表示
十进制符号、 英文大小写字母、 运算符、 控制符以及特
殊符号,用于代表键盘数据和一些命令编码,是目前国际
上最通用的一种字母数字混合编码。

计算机输出到打印机的字符就是采用ASCII码。

41
表1-6 ASCII码

42
1.2.3 常用编码
 奇偶校验码(P9)

信 息 码 : 需要传送的信息本身。
组成
1 位校验位:取值为 0 或 1,以使整个代码
中“1”的个数为奇数或偶数。

奇校验码: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奇数。

偶校验码:信息位和校验位中“1”的个数为偶数。

43
十进制数码的5位奇偶校验码
带奇校验的8421BCD码 带偶校验的8421BCD码
十进制数
信息码 校验码 信息码 校验码
0 0000 1 0000 0
1 0001 0 0001 1
2 0010 0 0010 1
3 0011 1 0011 0
4 0100 0 0100 1
5 0101 1 0101 0
6 0110 1 0110 0
7 0111 0 0111 1
8 1000 0 1000 1
9 1001 1 1001 0
1.3 逻辑代数

 1.3.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 1.3.2 复合逻辑和逻辑运算

 1.3.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3个规则和常用公式

 1.3.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 1.3.5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逻辑代数是英国数学家乔治.布尔(Geroge.Boole)于
1849年首先进行系统论述的,也称布尔代数。逻辑代数中只
有0和1两个数字,用来描述两种完全相反的逻辑状态,因此
也称这种只有两种对立逻辑状态的逻辑关系为二值逻辑。
45
1.3.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 1、与逻辑和与运算

 2、或逻辑和或运算

 3、非逻辑和非运算

要求:
1. 熟练掌握三种基本运算。
2. 熟练掌握五种复合逻辑关系。

46
1、与逻辑和与运算(P12) 与逻辑举例状态表
开关A 开关B 灯
断 断 灭
A B 断 合 灭

合 断 灭
合 合 亮
与逻辑举例
只有当决定某一事件(如灯亮)的条件
(如开关合上)全部具备时,这一事件(如
与逻辑真值表
灯亮)才会发生。
A B P
 与逻辑/与运算/逻辑乘
0 0 0
0 1 0 P  A  B  AB
1 0 0
A &
1 1 1 P
B
47
1、与逻辑和与运算
真值表

A B P
0 0 0
0 1 0
1 0 0
1 1 1
 真值表(P12)
左边部分列出所有输入信号的全部组合。如果有n 个输
入变量,由于每个输入变量只有两种可能的取值,因此一
共有2n 个组合。
右边部分列出每种组合下的相应输出。
缺点:当变量较多时,真值表就会显得比较庞大。
优点:便于直观地观看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48
2、或逻辑和或运算(P12) 开关A
或逻辑举例状态表
开关B 灯
A
断 断 灭
断 合 亮
合 断 亮
B 灯
合 合 亮

只要在决定某一事件(如灯亮)的各种条
或逻辑举例
件(如开关合上)中,有一个或几个条件具
或逻辑真值表 备时,这一事件(如灯亮)就会发生。

A B P  或逻辑/或运算/逻辑加
0 0 0
P  A B
0 1 1
1 0 1 A ≥1
P
1 1 1 B
49
3、非逻辑和非运算(P13)
非逻辑举例状态表

开关A 灯
断 亮

A 合 灭

非逻辑举例
事件(如灯亮)发生的条件(如开关合上)
具备时,事件(如灯亮)不会发生;反之,
事件发生的条件不具备时,事件发生。

非逻辑真值表  非逻辑/非运算/逻辑非
___
A P P A
0 1
1 0 1
A P
50
1.3.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与逻辑符号 或逻辑符号 非逻辑符号

A & A ≥1 1
P P A P 国家标准
B B

A A 过去沿用
P + P A P 符号
B B
A A 国外常用
P B P A P 符号
B
与门 或门 非门

基本逻辑的逻辑符号
51
1.3.1 三种基本逻辑关系
最基本的逻辑运算

运算名称 表达式 意 义 运算规则 一般形式

A或者B只要有一个 0+0=0
A+0=A
逻辑加 0+1=1
P  A B 为1,则函数值P就
1+0=1
A+1=1
(或运算) A+A=A
为1。 1+1=1
0·0=0
A·1=A
逻辑乘 只有A和B都为1时, 0·1=0
P  A B 1·0=0
A·0=0
(与运算) 函数值P才为1。 A·A=A
1·1=1
__
A A
逻辑非 ___ 函数值为输入变量 0 1
P A __ A A 1
(非运算) 的反。 1 0 A A  0

52
1.3.2 复合逻辑关系
 1、与非逻辑和与非运算(P14)

A &
P  A B P
B

两输入变量与非逻辑真值表

A B P 只要输入变量中有
0 0 1 一个为0,输出就为1。
0 1 1 或者说,只有输入
1 0 1 变量全部为1时,输出
1 1 0 才为0。

53
1.3.2 复合逻辑关系
 2、或非逻辑和或非运算(P14)

A ≥1
P  A B P
B

两输入变量或非逻辑真值表

A B P 只要输入变量中有
0 0 1 一个为1,输出就为0。
0 1 0 或者说,只有输入
1 0 0 变量全部为0时,输出
1 1 0 才为1。

54
A B C D P
1.3.2 复合逻辑关系 0 0 0 0 1
0 0 0 1 1
 3、与或非逻辑和与或非运算(P14)

两组两输入变量与或非逻辑真值表
0 0 1 0 1
0 0 1 1 0
0 1 0 0 1
P  A B  C  D 0 1 0 1 1
0 1 1 0 1
0 1 1 1 0
A & ≥1
B 1 0 0 0 1
P 1 0 0 1 1
C
D 1 0 1 0 1
1 0 1 1 0
1 1 0 0 0
1 1 0 1 0
1 1 1 0 0
1 1 1 1 0 55
1.3.2 复合逻辑关系
 4、异或逻辑和异或运算、同或逻辑和同或运算(P14~15)

运算名称 表达式 意 义 运算规则 一般形式


只有当两个输 0⊙0=1 A 0 A
P A B 入变量A和B的值 0⊙1=0 A 1 A
同或逻辑 相同时,输出P才 1⊙0=0 A A 0
 AB AB 为1,否则P为0。 1⊙1=1 A A1
只有当两个输 0 0=0 A 0  A
P  AB 入变量A和B的值 0 1=1 A 1 A
异或逻辑
相异时,输出P才 1 0=1 A A1
 AB AB 为1,否则P为0。 1 1=0 A A 0

A =1 A =1 A B  A B
P P
B B
A B  A B
同或 异或 56
1.3.2 复合逻辑关系
对于两变量来说,若两变量的原变量相同,则取非后
两变量的反变量也相同;若两变量的原变量相异,则取非
后两变量的反变量也必相异。因此:

A B A B
A B  A B
若 变 量 A和 B 相 同 , 则 A必 与 B 相 异 或 A与 B 相 异 ;
若 变 量 A和 B 相 异 , 则 A必 与 B 相 同 或 B与 A 相 同 。 因 此 :
A B  A B  A B
A B  A B A B
57
1.3.3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3个规则和常用公式

 1、基本公式

 2、三个规则

 3、常用公式

要求:
1. 熟练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律和常用公式,为以后逻辑
函数的化简做铺垫;
2. 了解代入规则;
3. 熟练掌握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的注意事项,并能够利用
反演和对偶规则方便地求反函数和偶函数。

58
1、基本公式(P16)
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__关于变量和常量关系的公式(01律)
A 0  A A  1 A
A1  1 A  00
A A  1 A  A0
A 0 A A1  A
A 1 A A 0  A
A A0 A A  1
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__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A B  B  A A  B  C  ( A  B)  C A( B  C )  AB  AC
A B  B  A A  B  C  ( A  B)  C A  BC  ( A  B )( A  C )
A BB A A B C  ( A B) C A( B  C )  AB  AC
A B  B  A A  B  C  ( A  B)  C A  ( B C )  ( A  B) ( A  C )
59
1、基本公式(P16)
 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__特殊规律

重叠律 反演律 同或调换律 异或调换律


A A  A A  B  A  B 若A B  C , 则必有 若A  B  C , 则必有
A A A AB  A  B A C  B , B C  A A C  B , B  C  A
A A1
A B  A B
A A  0
A B  A B
变量调换律
A B A B ( A  B)
A  B  A  B  ( A  B)
A B  A B ( A  B)
A  B  A  B  ( A  B)

60
[例] :证明等式 A + BC = (A + B) (A + C)

解: 1、真值表法 A B C A + BC (A + B) (A + C)
0 0 0 0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1 1 1
1 0 0 1 1
1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1 1
2、公式法 右式 = (A + B) (A + C) 用分配律展开
= AA + AC + BA + BC
= A + AC + AB + BC
= A (1 + C + B) + BC
= A · 1 +BC
= A + BC
2、三个规则
 1、代入规则(P17):任何一个含有变量 A 的等式,如果

将所有出现 A 的地方都代之以另外一个逻辑函数 F ,则等


式仍然成立。

在使用代入规则时,一定要注意:

要把所有出现被代替变量的地方都代之以同一函数;

只能用一个新的逻辑函数来代替,而不能用等式或者

不等式中已有的其它变量代替),否则不正确。

62
2、三个规则
例:已知:A(B+E)=AB+AE,
证明:若将所有E 改为(C+D ),等式仍成立。
解:
原式左边=A B  (C  D)  AB  A(C  D)  AB  AC  AD

原式右边  AB  A(C  D)  AB  AC  AD

 等式 A B  (C  D)  AB  A(C  D) 成立。

例:已知 A  AB  AB ,若以B 代替A ,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解:以B代替A,则:原式左边  B  BB  B
原式右边=BB  B

代入等式,得 B  B 事实上 B  B

63
2、三个规则
 2、反演规则/互补规则/德·摩根定理(P17)

设F 是一个逻辑函数表达式:
将F 中所有的“ · ”换为“ + ”;所有的“ + ”换为“ · ”;
所有的常量0换为常量1,所有的常量1换为常量0;
所有的原变量换为反变量,所有的反变量换为原变量;
这样所得到的函数式就是 F 。F 称为原函数F 的反函数,或称
为补函数。

变号、变常量、变变量;保留原有的运算顺序不变。注意:
 运算顺序
 省略的 “ · ”
 F F
 凡是不属于单个变量的非运算符号保留不变。
64
2、三个规则
例:已知F ,利用反演规则求F 的反函数。

(1) F  A B C  B C  D  ( A  C ) B

解:F (A  B  C)(


 B  C  D )  ( AC  B )

(2) F  A( B  C )  CD

解:F  ( A  BC )  (C  D )  AC  AD  BC  BC D
 AC  AD  BC (1  D )
 AC  AD  BC

(3) F  A  B  C D  E

解: F  A  B  (C  D  E )
65
2、三个规则
 3、对偶规则(P17)
设F 是一个逻辑函数表达式:
将F 中所有的“ · ”换为“ + ”;所有的“ + ”换为“ · ”;
所有的常量0换为常量1,所有的常量1换为常量0;
这样所得到的函数式就是F *。F *称为原函数F 的对偶式。
变号、变常量;保留原有的运算顺序不变。注意:
 运算顺序
 省略的 “ · ”
(F )
F

请问:对偶规则和反演规则最大的区别??
F 的对偶式 F 和 F 的反演式 F不同之处在于求 F 时
不需要将原变量和反变量互换。 66
2、三个规则
例:已知F ,利用对偶规则求F 的偶函数。

F  A( B  C ) F   A  BC

F  A  BC F   A (B  C )

F  AB  A(C  0) F   ( A  B )  [ A  (C  1)]

 若一个定理是正确的,则其对偶式也一定正确。

 若两个逻辑式相等,则它们的对偶式也相等。

 对对偶式再求对偶得原函数本身。

67
2、三个规则
 1、代入规则:常用在公式法的化简。

 2、反演规则: F  F

 3变:    ;0  1 ;原变量  反变量 。

 2不变:不属于单个变量的非运算符号保留不变;运算和
书写顺序保留不变。
 注意:F  F ;省略的“ · ” 。

 3、对偶规则:F  F 

 2变:    ;0  1 。

 1不变:运算和书写顺序保留不变。

 注意:( F  )  F ;省略的“ · ” 。

68
3、常用公式(P18)
公 式 意 义 推 论
如果两个乘积项,除了公有因子外,
不同因子恰好互补,则这两个乘积
AB  AB  A(B  B)  A1 项可以合并为一个由公有因子组成
A
(A B)(A B)  A
的乘积项。
———吸收律
如果两个乘积项,其中一个乘积项
A  AB  A(1  B) A( A  B)  A
的部分因子恰好是另一个乘积项的
A 全部,则该乘积项是多余的。
如果两个乘积项,其中一个乘积项
A  AB  ( A  A)  ( A  B) 的部分因子恰好是另一个乘积项的
A( A  B)  AB
 A B 补,则该乘积项中的这部分因子是
多余的。
AB  AC  BC 如果两个乘积项中的部分因子恰好
 AB  AC  ( A A)BC 互补,而这两个乘积项中的其余因
AB AC  BCDE AB AC
 ( AB  ABC)  ( AC  ABC) 子都是第三乘积项中的因子,则这
 AB  AC 个第三乘积项是多余的。
(AC)(AB)  AA AB ACBC 交叉互换律 ( A  B)( A  C)  AC  AB
 AB ACBC  AB AC 69
1.3.4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 1、逻辑函数的建立

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3、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

 4、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标准形式

 5、正逻辑与负逻辑

要求:
1. 掌握逻辑函数的若干表示方法;
2. 掌握逻辑函数各种表示方法的相互转换,为以后逻辑电
路的分析和设计奠定基础。

70
1、逻辑函数的建立
在实际问题中,上述的逻辑运算很少单独出现,经常
是以这些基本逻辑运算构成一些复杂程度不同的逻辑函数。
 1、逻辑函数的建立( P18 )

按照某种逻辑关系,用有限个与、或、非逻辑运算
关系将逻辑变量 x0、x1、…、xn 结合起来,得到的表达
式:F = f( x0 ,x1 ,…,xn ) ,称其为逻辑函数。

如: F  AB  B C  ABC
F  A  B  B C  A  B  C

71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P19)

真值表:(便于直观的观看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

逻辑表达式:表达逻辑函数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与、或、
非等逻辑运算的组合式。

逻辑图:将逻辑函数式中各变量之间的与、或、非等运
算关系用相应的逻辑符号表示出来,即画出能表示函数关系
的逻辑图。

卡诺图

波形图:反映了函数值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一种表示
输入输出变量动态变化的图形。
72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由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P19)
方法1:把每个输出标量P =1的相对应一组输入变量
(A,B,C,…)组合状态以逻辑乘形式表示(用原变量表示变
量取值1,用反变量形式表示变量取值0),再将所有P =1的
逻辑乘进行逻辑加,即得出P 的逻辑函数表达式。这种表达
式又称为与-或表达式,或成为“积之和”式。

A B P
0 0 1
0 1 0
P  A B  AB
1 0 0
1 1 1
73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由真值表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P19)
方法2:把真值表中P =0的一组输入变量(A,B,C,…)组
合状态以逻辑加形式表示(用原变量表示变量取值0,用反变
量表示变量取值1),再将所有P =0的逻辑加进行逻辑乘,也
可得出P 的逻辑函数表达式。这种表达式称为或-与表达式,
又称为“和之积”式。

A B P
0 0 1
P  ( A  B) ( A  B)
0 1 0
1 0 0 同一逻辑具有不同的表达式。
1 1 1
74
例:列出下述问题的真值表,并写出描述该问题的逻辑函数表达式。
有A、B、C 三个输入信号,当3个输入信号中有两个或两
个以上为高电平时,输出高电平;其余情况下,均输出低电平。

解: A B C P
A、B、C 3个输入 0 0 0 0
信号共有8种可能的取值 0 0 1 0
组合,即000、001、010、 0 1 0 0
011、100、101、110、 0 1 1 1
111。 1 0 0 0
同时,以取值1表示 1 0 1 1
高电平,以取值0表示低 1 1 0 1
电平。 1 1 1 1

P  ABC  ABC  ABC  ABC


“积之和”式/与-或式:
P  ( A  B  C)( A  B  C)( A  B  C)( A  B  C)
“和之积”式/或-与式:
75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逻辑图(P19~20)

例:画出如下逻辑函数表达式的逻辑图。
AB
解: A &
B
F  AB  AC F
A AC ≥1
1 &

P  AB  BC  AC

76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逻辑图( P19~20 )

例:写出图示逻辑图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并列出真值表。
解:
F  AB  AB
AB
A B P
A 0 0 1
0 1 0
AB 1 0 0
B 1 1 1

77
2、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
 波形图( P19~20 )

例:根据图示波形,写出F 的真值表并写出F 的表达式。


解:
A B F
0 0 0
0 1 0
1 0 1
1 1 0

F  AB

78
3、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P20)
同一个逻辑函数可以写成不同形式的表达式,逻辑
函数表达式越简单,它所表示的逻辑关系越明显,也有
利于用最少的电子器件实现这个逻辑函数。
 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

 与-或式 F  AB  AC
 或-与式 F  ( A  B )( A  C )
 与非-与非式 F  AB  AC  AB  AC  AB  AC
 或非-或非式
F  ( A  B )( A  C )  ( A  B )( A  C )  ( A  B )  ( A  C )
 与-或非式
F  ( A  B )( A  C )  ( A  B )( A  C )  ( A  B )  ( A  C )  AB  AC
79
AB
A &
B
F  AB  AC F
A AC ≥1
1 &

A & AB
B

F  AB  AC A AC &
F
& &

80
3、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
A A ≥1
B B
≥1
F=AB+AC F=(A+B)(A+C)
A A ≥1
C C
(a) (b)
A A ≥1
B B
& ≥1
F=ABAC F=(A+B)+(A+C)
A A ≥1
C C
(c) A ≥1 (d)
B
F=AB+AC
A
C
(e)
逻辑函数的5种形式及其逻辑电路
81
3、逻辑函数表达式的基本形式

F ( A, B , C )  AB  AC  BC
 AB  AC  BC
 AB  AC  BC

A &
B

& & F
C

&

82
4、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标准形式(P21)
 最小项(P21)
在n变量逻辑函数中,如果 mi 是包含n个变量的乘积项,
且这n个变量均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在 mi 中出现且仅出
现一次,则 mi 被称为n个变量的最小项。

如: A B C  m2 A B C D  m9
 最大项(P22)
在n变量逻辑函数中,如果 Mi 是n个变量之和项,且这n
个变量均以原变量或反变量的形式在 Mi 中出现且仅出现一次,
则 Mi 被称为n个变量的最大项。

如: A  B  C  M 5 A  B  C D  M6
最小项中以1为原变量,以0为反变量。
最大项中以0为原变量,以1为反变量。 83
四变量最小项和最大项
序号 最小项 最大项
0 ABC D m0 A B C  D M0
1 ABCD m1 A B C  D M1
2 A BC D m2 A B C  D M2 含n个变量的
3 A B CD m3 A B C  D M3 逻辑函数共
4 AB C D m4 A B C  D M4 有2n个最小
5 AB C D m5 A B C  D M5 项和2n个最
6 A BC D m6 A B C  D M6 大项。
7 A BCD m7 A B C  D M7
8 ABC D m8 A B C  D M8
相同编号的
9 ABCD m9 A B C  D M9
最小项和最
10 A BC D m10 A B C  D M10
大项互反。
11 A B CD m11 A B C  D M11
12 AB C D m12 A B C  D M12
M i  mi
13 AB C D m13 A B C  D M13 mi  M i
14 ABC D m14 A B C  D M14
15 ABCD m15 A B C  D M15 84
 最小项和最大项的主要性质

最小项性质 最大项性质
输入变量任何取值下必有且仅有一个 输入变量任何取值下必有且仅有一个
最小项为1(包含全部输入变量的乘 最大项为0(包含全部输入变量的和
积项等于1的机会最小) 项等于1的机会最大)
任意两个最小项的乘积为0 任意两个最大项之和为1
mi  m j  0 (i  j ) Mi  M j  1 ( i  j )
全体最小项之和为1 全体最大项之积为0

m i
1 M i
0
只有一个变量不同的两个最小项之和 只有一个变量不同的两个最大项的乘
可以合并为一项并消去一个因子 积等于各相同变量之和
ABCD  ABC D  ABC (A BC  D)(A BC  D)  A BC
任何函数均可表示为最小项之和形式 任何函数均可表示为最大项之积形式
n变量的每个最小项有n个相邻的最小项 n变量的每个最大项有n个相邻的最大项
85
 最小项和最大项的主要性质

A B A B A B A B
00 1 0 0 0
01 0 1 0 0
10 0 0 1 0
11 0 0 0 1

A B A B A B A B
00 0 1 1 1
01 1 0 1 1
10 1 1 0 1
11 1 1 1 0

86
4、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标准形式
 最小项表达式/标准与-或式/标准积之和式(P22)

全部由最小项相加而构成的与-或表达式。
2n 1
F   ai  mi (其中ai为0或1)
i 0

 如何将逻辑函数展开成最小项表达式

包含n个变量的任何一个逻辑函数,都可以变换成最
小项表达式。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将非标准与-或式中的每
一个乘积项,利用 A  AB  AB 的关系,把所缺的变量逐
步补齐,从而展开成最小项表达式。
如果逻辑函数表达式不是简单的与-或式,则首先需
要将其变换成与-或表达式,再采用上述方法将其展开成
最小项表达式。
87
4、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标准形式
例:将如下逻辑函数展开成最小项表达式。
(1)F  ABC  ACD  C D (四变量函数)
解:F  ABC  ACD  CD
 ABC(D  D)  ACD(B  B)  CD( A  A)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CD(B  B)  ACD(B  B)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m15  m14  m7  m3  m12  m8  m4  m0
 m(0,3,4,7,8,12,14,15)
(2)F  A( B  C )  BC (三变量函数)
解:F  A( B  C )  BC  AB  AC  BC
 ABC  ABC  ABC  ABC  ABC  ABC
 ABC  ABC  ABC  ABC  m 7  m 6  m 5  m 3
  m(3,5, 6, 7) 88
4、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标准形式
 最大项表达式/标准或-与式/标准和之积式(P23)

全部由最大项相乘而构成的或-与表达式。
2n 1
F   (ai  M i )
i 0
 如何将逻辑函数展开成最大项表达式

如果已知逻辑函数为F  mi 时,定可将它化成编号为i


以外的最大项之积。
F   m (3, 5, 6, 7) 
  F   m (0,1, 2, 4)
F F 1 
F  F  m0  m1  m2  m4  m0  m1  m2  m4
F  M 0  M1  M 2  M 4
 (A  B  C)(A  B  C)(A  B  C)(A  B  C)
89
4、逻辑函数表达式的标准形式
 最大项表达式和最小项表达式之间的关系(P23)

具有完全相同下标编号i,变量数相同的最小项
表达式和最大项表达式互补。

例17:将如下逻辑函数展开成最大项表达式。
F  ABC  BC (三变量函数)
解:
F  ABC  ABC  ABC   m (6, 7, 3)

F   M K   M (0,1, 2, 4, 5)
k i k i

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A  B  C )

90
5、正逻辑与负逻辑
 正逻辑和负逻辑(P23)

正逻辑体制:1表示高电位,0表示低电位;
负逻辑体制:1表示低电位,0表示高电位。
数字系统中,不是采用正逻辑就是采用负逻辑,但在
同一系统中不能混合使用。本书中采用的是正逻辑。
正、负逻辑定义下的对比关系

正逻辑定义 负逻辑定义 正逻辑定义 负逻辑定义

与门 或门 或非门 与非门

或门 与门 同或门 异或门

与非门 或非门 异或门 同或门


91
例:分别在正、负逻辑定义下,列出图中F 的真值表,写
出F 的表达式。
解:

正逻辑下真值表 负逻辑下真值表
A B C F A B C F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正逻辑下:F  ABC 0 0 1 1
0 1 0 0 0 1 0 1
0 1 1 0 0 1 1 1
负逻辑下:F  A  B  C
1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1 1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92
1.3.5 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
 最简与-或式(P25)

 乘积项(与项)的个数最少;

 每一个乘积项中所包含的变量数最少。

 最简或-与式(P25)

 和项(或项)的个数最少;

 每一个和项中所包含的变量数最少。

 逻辑函数的简化方法

 代数化简法(公式法)

 卡诺图化简法(图解法)

93
1、代数化简法(P25)
 适合任意多的变量数;但是无固定方法,不能保证结果最简,
有很强的技巧性及明显的试探性。
 3部曲

 AB  AB  A

A  AB  A
A  AB  A  B
 AB  AC  BC  AB  AC

 AB  AC  AB  AC  BC

注意①:一般重用前两步,第三步尽可能少用。
注意②:无特别说明,均是化简成最简与-或式。
94
一般在公式法化简过程中,应灵活使用所学的基本定律
和规则,综合运用上述几种方法。化简的成功率和化简过
程的繁简,在于对公式定理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① 化简逻辑式 Y  AD  A D  AB  AC  C D  A BEF
解: Y  A  AB  AC  C D  A BEF

 A  AC  C D 应用 A  AB  A  B

 A  C  CD  A  C  D
② 化简逻辑式 Y  AC  AD  BD  BC
解:
应用 AC  BC  AC  BC AB
应用 A  AB  A  B
 AC  BC  AB  D  AC  BC  D 95
③ 化简逻辑式 Y  AB  AC  B C  BC  BD  B D  ADE ( F  G )

解:Y  AB  AC  B C  BC  BD  B D  ADE ( F  G ) A( B  C )  A B C

 A B C  B C  BC  BD  B D  ADE ( F  G )
AB C  B C  A  B C

 A  B C  BC  BD  B D  ADE ( F  G )
 A  B C  BC  B D  B D
 A  B C ( D  D )  BC  BD  B D(C  C )
 A  B CD  B CD  BC  BD  BC D  BC D

 A  B D(C  1)  CD ( B  B )  BC (1  D)  A  B D  CD  BC

 A  B C  BC ( D  D )  BD(C  C )  B D
 A  B C  BC D  BC D  BCD  BC D  B D

 A  BC  CD  BD 最简结果不是唯一
1、公式化简法
F  AB  AB  BC  BC
 ( AB  AB )  ( BC  BC )
 AB  AB  BC  BC  AC
 AB  BC  AC

P  A( A  B )( A  C )( B  D )( A  C  E  F )( B  F )( D  E  F )

P *  A  AB  AC  BD  ACEF  BF  DEF
或与式化
 A  AC  BD  ACEF  BF  DEF 简,一般
 A  C  BD  BF  DEF  A  C  BD  BF 采用两次
对偶法 。
 
*
P P *
 AC ( B  D )( B  F )  AC ( BF  BD )
 ABCF  ABCD 97
2、卡诺图化简法(P26)

 代数化简法(公式法)

优点:适合任意多的变量数。
缺点:无固定方法,不能保证结果最简,有很强的技巧性。

 卡诺图化简法(图解法)

优点:直观、有固定方法,遵循正确步骤,可得到最简结果。
缺点:适用于变量数较少的逻辑函数,一般2~4个变量。

98
2、卡诺图化简法
 卡诺图(P26)
n变量的全体最小项(2n个)组成的特定方格图。图中
的每个小方格代表了逻辑函数的最小项,且任意两个相邻
小方格所代表的最小项只有一个变量之差(几何位置上相
邻的最小项逻辑上也相邻)。

如果两个最小项中只有一个变量因子不相同,
则称这两个最小项逻辑相邻。
A 0 1
B
0 m0 m2 图形两侧标准的0和1表示使对
1 m1 m3 应小方格内最小项为1的变量取值,
处在任何一列或一行两端的最小项
2变量卡诺图一般形式 也具有逻辑相邻性。
99
AB
CD 00 01 11 10
00 m 0 m 4 m 12 m 8
AB
C 00 01 11 10 01 m 1 m 5 m 13 m 9
0 m0 m2 m6 m4
11 m 3 m 7 m 15 m 11
1 m1 m3 m7 m5 m 2 m 6 m 14 m 10
10
3变量卡诺图一般形式
4变量卡诺图一般形式

5变量卡诺图一般形式
100
2、卡诺图化简法
 用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的方法(P27)
 卡诺图中,每一小方格代表了一个最小项,变量取值为1的
代表原变量,为0的代表反变量。
 对任何一个最小项逻辑函数表达式,可将其所具有的最小
项在卡诺图中相应的方格中填1。
 一般与或表达式可直接填写在卡诺图中。

 根据真值表画卡诺图
1格的含义
A B F
A 0 1 当函数的变量取值
0 0 0 B 与该小方格代表的
0 1 1 0 0 1
最小项相同时,函
1 0 1 1 1 0 数值为1。
1 1 0 101
2、卡诺图化简法
 根据最小项表达式画卡诺图
对于一个非标准的逻辑函数表达式(即:不是最小项表达
式,通常是将逻辑函数变换成最小项表达式再填图。

F  AB  ABC AB 00 01 11 10
C
 AB(C  C )  ABC 0 0 0 1 0
 ABC  ABC  ABC
1 1 0 1 0
  m (1, 6, 7 )

102
2、卡诺图化简法
 根据一般表达式直接画卡诺图

F  A  BC  AB D  ABC D
观察法的基本原理是,在逻辑函数的与-或式中,乘积项中
只要有一个变量因子的值为0,该乘积项则为0;只有所有变量
因子值全部为1,该乘积项才为1。如果乘积项没有包含全部变
量(非最小项),只要乘积项现有变量因子能满足使该乘积项
为1的条件,该乘积项值即为1。
AB
CD 00 01 11 10

00 1 1 1 1

01 1 0 1 1

11 0 0 1 1

10 0 1 1 1
103
利用卡诺图合并最小项的规律 凡是在卡诺图中相邻的最小
项均可以合并。
ab ab
c 00 01 11 10 c 00 01 11 10

0 1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F  ab  bc F acb
ab ab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cd cd
00 1 1 00 1 1

01 1 1 01 1 1

11 1 1 11 1 1

10 1 1 10 1 1

F  bd  bd F  bd  bd 104
利用卡诺图合并最小项的规律 凡是在卡诺图中处于相邻位
置的最小项均可以合并。
ab ab
00 01 11 10 00 01 11 10
cd cd
00 1 1 1 1 00 1 1

01 1 1 01 1 1

11 1 1 11 1 1 1 1

10 1 1 1 1 10 1 1 1 1

F bd F cb
在卡诺图中合并最小项,将圈中相邻1格加圈标志,每
个圈内必须包含2i个相邻1格(注意:卡诺图的首、尾的最小
方格也相邻)。在n变量的卡诺图中,2i个相邻1格圈在一起
时,圈内有i个变量含有0、1的变化,合并后乘积项由n-i个
没有0、1变化的变量组成。 105
2、卡诺图化简法
 化简规则及注意事项
 首先圈只有一种圈法(即孤立)的小方格,再圈有两种及以
上圈法的小方格 ;
 2i个最小项可合并成一项,并消去i个因子(i<n),应使i尽可
能大;
 同一最小项可以重复使用多次(A+A=A);
 每一个最小项至少被使用一次;
 每次合并至少有一个最小项以前未用过;
 可以圈1,也可以圈0;但不能在同一个卡诺图中,同时圈0
和圈1。
 化简步骤
填图→圈图→正确写表达式
106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 F ( A, B, C , D )   m
(0, 1, 4, 5, 6, 10, 12, 13) 。
解: AB
CD 00 01 11 10

00 1 1 1

01 1 1 1

11

10 1 1

F  ABC D + AC + BC + AB D

圈“1”格时得到的是与-或式,其中在写乘积项时,以原
变量表示变量取值1,以反变量表示变量取值0。
107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 F ( A, B, C , D )   。(0, 2, 5, 7, 8, 9, 10, 13, 15)
m

解法1:
AB
CD 00 01 11 10

00 1 1

01 1 1 1

11 1 1

10 1 1

F  BD+ B D + ACD

108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 F ( A, B , C , D )   m
(0, 2, 5, 7, 8, 9,10,13,15) 。
解法2: AB
CD 00 01 11 10

00 1 1

01 1 1 1

11 1 1

10 1 1

F  BD  B D  A B C

同一个逻辑函数经卡诺图化简,其结果的表达式可能不
一样。但是结果都是最简的。
109
2、卡诺图化简法
 化简函数为最简或-与式(利用卡诺图对最大项化简)

对卡诺图中所有0格进行加圈合并,可得到函数的最简或-

与式。对0格加圈合并原理及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和步骤与圈1

格的方法完全相同。所不同的是,由2i个0格构成的圈,由圈内

取值不变的变量相或(相加项)来表示(以原变量表示变量取

值0,以反变量表示变量取值1),所有的相加项圈相与(相

乘),构成最简或-与式。

110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 F ( A, B, C , D )   M
(1, 3, 9, 10, 11, 14, 15) 。
解:
AB
CD 00 01 11 10

00

01 0 0

11 0 0 0

10 0 0

F  ( A  C ) ( B  D)

111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成最简或-与式 F (a, b, c, d )   m(0, 2, 3, 5, 7, 8, 10, 11, 13)
解:
ab
00 01 11 10
cd
00 1 0 0 1

01 0 1 1 0

11 1 1 0 1

10 1 0 0 1

F  (b  d)  (a  b  c)  (b  c  d)

112
2、卡诺图化简法
 约束项、任意项和逻辑函数式中的无关项(P31)

以上讨论的逻辑函数,其函数值是完全确定的:1或0。然
而当:①由于外部条件限制,输入变量的某些组合不会在电路中
出现,即不允许出现;②电路输入变量的某些组合值对输出没有
影响。第①种情况中,对输入变量取值的限制称为约束,把这一
组变量取值等于1的那些最小项称为约束项。第②种情况中,在
这些变量取值下等于1的那些最小项称为任意项。
把约束项和任意项统称为逻辑函数式中的无关项,以符号d
表示。
*把约束项写入逻辑函数式中是无关紧要的。
* 在真值表中和卡诺图中用×表示无关项,可以取值为1,
也可取值为0,对逻辑函数是无影响的。

113
2、卡诺图化简法
 具有无关项的逻辑函数的化简(P31)
在化简时,无关项的意义在于,该无关项格可以作为1格,
也可以作为0格。具体是作为1格还是作为0格,以有利于得到
最简为前提。
例:化简 F (a, b, c, d )   m(0, 2,5,9,15)   d (6,7,8,10,12,13)
解: ab 00 ab
01 11 10 00 01 11 10
cd cd
00 1 × × 00 1 × ×

01 1 × 1 01 1 × 1

11 × 1 11 × 1

10 1 × × 10 1 × ×

F  abcd  abcd  abcd  abd F  bd  ac  bd


114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如下函数为最简与-或式。
F (a, b, c, d )  bc  abd  abd  abcd,约束条件abd  abd  0
解:
abd  abd  0  abcd  abcd  abcd  abcd  0
ab
00 01 11 10
cd
00 1 1 ×

01 × 1 1 1

11 × 1

10 1 ×

F  bc  ad  ac  ad
115
2、卡诺图化简法
例:化简如下函数。
F ( A, B, C , D)   M (0,1, 2, 3,4)   d (10,
11,
12,
13,
14,
15)
解:
AB
CD 00 01 11 10

00 0 0 × 1

01 0 1 × 1

11 0 1 × ×

10 0 1 × ×

F  ( A B)  ( A C  D)

116
第1章 数字逻辑基础
 本章重点
①基数与权值的概念;
②掌握数制及其转换,了解转换精度;
③掌握二-十进制代码(BCD代码);
④识别基本逻辑符号。(尤其:同或-异或)
⑤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规则和定理;
⑥最大项、最小项的意义以及相互关系;
⑦掌握布尔代数公式法化简;
⑧熟练掌握卡诺图法化简;
⑨熟练掌握真值表、表达式、卡诺图三者之间的转化;
⑩能够将函数转化为:与-或、或-与、与非-与非、或非-或
非、与-或非式。
117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