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國 立 臺 北 科 技 大 學

電子學實習報告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組別:第 9 組
主筆:賴東彥(110310110)
組員:林郁傑(110310135)

中 華 民 國 一 一 一 年 九 月 十 六 日

`
(一) 項目:李沙久圖形(Lissajous Figure)
(二) 元件:電阻器 1kΩx2
(三) 原理:
李沙久圖形就是藉由訊號產生器輸入信號與頻率給待測電路,再將電路上的信號
與頻率透過鱷魚夾連接至示波器的 X 軸輸入端和 Y 軸輸入端,使示波器螢幕上會顯示
出一個合成的波形,此波形就稱之為李沙久圖形(Lissajous Figure)。當外加的兩輸入信
號如下列的方程式所示,則可藉由示波器之輸出圖形,判斷此兩信號的頻率比與相位
差。
x(𝑡) = 𝐴𝑠𝑖𝑛(𝑝𝜔𝑡 + 𝜃1 )
y(𝑡) = 𝐵𝑠𝑖𝑛(𝑞𝜔𝑡 + 𝜃2 )
(A)
固定兩輸入信號的相位(𝜃1 = 𝜃2 = 0),調整輸入信號的頻率使其呈倍數關係,可得如下
方圖一所示之波形。

p=1,q=2 p=3,q=2

p=3,q=4 p=5,q=4

p=5,q=6

圖一:不同頻率之李沙久圖形
1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四) 步驟:
(1)在麵包板(Breadboard)上,將如圖二的模擬實驗電路接線圖給連接好。

圖二:模擬實驗之電路接線圖

(2)設定訊號產生器輸出信號為正弦波,其𝑉1 頻率為 1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2000𝐻𝑍 。’


(3)於示波器上讀取李沙久圖形(Lissajous Figure)。
(4)於 Cadence pspice 中,繪製如圖二之模擬實驗電路接線圖。
(5)執行模擬,並將其輸出圖形 x 軸之變數設定為𝑉𝑥 。
(6)擷取輸出之李沙久圖形(Lissajous Figure)。
(7)重新設定輸出頻率,重複步驟(1)至步驟(6),以獲取更多的李沙久圖形
(Lissajous Figure)。

(五) 實作數據:
(1) 當 p=1,q=2,即𝑉1頻率為 1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2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三所示:

圖三:當 p=1,q=2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2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2) 當 p=3,q=2,即𝑉1頻率為 3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2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四所示:

圖四:當 p=3,q=2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3) 當 p=3,q=4,即𝑉1頻率為 3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4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五所示:

圖五:當 p=3,q=4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3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4) 當 p=5,q=4,即𝑉1頻率為 5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4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六所示:

圖六:當 p=5,q=4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5) 當 p=5,q=6,即𝑉1頻率為 5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6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七所示:

圖六:當 p=5,q=6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4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六) 模擬驗證:
(1) 當 p=1,q=2,即𝑉1頻率為 1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2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七所示:

圖七:當 p=1,q=2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2) 當 p=3,q=2,即𝑉1頻率為 3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2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八所示:

圖八:當 p=3,q=2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5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3) 當 p=3,q=4,即𝑉1頻率為 3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4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九所示:

圖九:當 p=5,q=4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4) 當 p=5,q=4,即𝑉1頻率為 5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4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十所示:

圖十:當 p=5,q=4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6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5) 當 p=5,q=6,即𝑉1頻率為 5000𝐻𝑍 ,𝑉2頻率為 6000𝐻𝑍 時,輸出波形如圖十一所
示:

圖十一:當 p=5,q=6 時之示波器輸出波形

(七) 誤差:
Item 𝑉1(𝐻𝑍 ) 𝑉2(𝐻𝑍 ) Output(Program) Output(Practice) Output(Simulation)

1 1000 2000

2 3000 2000

7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3 3000 4000

4 5000 4000

5 5000 6000

(八) 心得:
此堂課程的目的是讓我們藉由李沙久圖形,來熟悉示波器、訊號產生器等儀器的操作。
因為以前就讀高職時,有相關的課程,得以操作到這些設備,所以在課堂上實作李沙久圖形
的時候,便能很快速的上手。電路的連接非常簡單,由 2 個 1k 歐姆的電阻做串聯,且將外加
信號的相位固定,透過改變外加信號的頻率,來觀察李沙久圖形在不同頻率下的變化。此次
課程也學習到 Cadence pspice 這項新的可以模擬電路功能的軟體,即便沒有實體的電路元件
能夠操作,也能在家模擬出實際電路的效果,運用得宜,相信會在未來這學期的電子學實習
課程中,能成為我學習的最大利器。

8
實習 1:李沙久圖形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