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阅读理解——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匆 匆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 年),原名自华,字佩弦。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
士。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
人物故事:朱自清晚年身患严重的胃病,他每月的薪水仅够买 3 袋面粉,全家 12 口人吃
都不够,更无钱治病。当时,国民党勾结美国,发动内战,美国又执行扶助日本的政策。
一天,吴晗请朱自清在“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美援面粉”的宣言书上签字,他毅
然签了名并说:“宁可贫 病而死,也不接受这种侮辱性的施舍”。这年(1948 年)8 月 12 日,
朱自清贫困交加,在北京逝世。临终前,他嘱咐夫人:“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
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配给的美国面粉。”
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中国人的骨气。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 ,
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
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们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的确)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
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cén)(形容汗、泪、水不断往下流的样子。) 而泪潸
潸(shān)(形容流泪不止的样子。)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 时候,小
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
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 ,
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聪明灵活、动作灵巧。多指十分聪明。)地从我身上跨过,从
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
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 (在一个地方
来回走动。或指犹豫不决。)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
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
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
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探究:
1、阅读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第一部分(1 段):提出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
第二部分(2~4 段):写时间在我们身边悄悄地逝去,令人感慨。
第三部分(5 段):照应开头,再次提出“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一问题。
先写日子一去不复返的特点;再写自己的八千多个日子来去匆匆和稍纵即逝,作者思绪
万千,由景及人,叹息不已。最后,作者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感叹。
2、文章以“匆匆”为题,结合文章主要内容,谈谈标题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匆匆”是文章的中心,写出了时光来去匆匆,稍纵即逝的特点,流露出作者对时光流
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
3、阅读文章,找一找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标注出来,并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排比: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分析:在排比句式描绘的春景之中,表明大自然的枯荣是时间飞逝的痕迹。
(2)设问、疑问: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
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分析:问句,引发人们思考,唤醒人们珍惜时间的意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而无法
挽留的无奈和对已逝日子的留恋之情。
(3)比喻: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
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分析:把我们逝去的时间,比作针尖上的一滴水;把时间流比作大海;生动形象地表现
了日子的渺小,消逝得飞快,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愁绪。
(4)排比: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
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
分析:用排比句描写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洗手、吃饭、默默等,就在这不经意
间,时间就在我们身边流逝了,生活化的描写使人们产生共鸣。
(5)比喻: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分析:运用比喻手法。把日子的逝去比作轻烟被吹散,薄雾被蒸融,化抽象为形象,表
现了“我”在逝去的岁月里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6)问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 ,
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
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
啊?
分析:一连串的问句,层层推进,使文章到达高潮,强烈地表现了作者的慨叹、无奈、
不甘虚度时光,也是在呼吁人们珍惜时间。将时光的流逝写得十分有感染力。
4、文章画线句子反映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焦急、无奈的心情。
5、请写出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之情,呼吁人们珍惜时间,不能白来世界走一
遭。

知识点拨: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1、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 1 题)
2、依据文章的关键句子(标题、哲理句、修辞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 2、3
题)
3、依据文章中带有感情色彩的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第 4 题) [来源:Zxxk.Com]

外婆和鞋
席慕容
我有一双塑胶的拖鞋,是在出国前两年买的,出国后又穿了五年。它的样式很普通,就
是你在台北街头随处可见的最平常的样式:平底,浅蓝色,前端镂空,有六条圆带子,中间
有一个结把带子连起来。买的时候是喜欢它的颜色,穿了五六年后,它已经由浅蓝色变成浅
灰,鞋底也磨得一边高一边低了……
“你知道我为什么舍不得丢掉它吗?” [来源:Z§xx§k.Com]

那是段让生命在刹那间变得非常温柔的回忆。大学快毕业时,家住在北投山上,没有课
的早上,我常常会带着 两只小狗满山乱跑。有太阳的日子,大屯山山腰上的美丽简直无法形
容,最让我快乐的是在行走中猛然回过头,然后再仔细辨认,山坡下面,哪一幢是我的家。
走着走着,我的新拖鞋就不像样了。不过,我没时间管它,直到有一天,傍晚,放学回
家,隔着矮矮的石墙,看见我的拖鞋被整整齐齐地摆在花园里的水泥小路上。带着刚和同学
分手后的那一点嚣张,我就在矮墙外大声地叫起来:“何方人士,敢动本人的拖鞋?”花园
那里没有动静。再往客厅的方向看过去,外婆正坐在纱门后面,一面摇扇子,一面看着我笑
呢。
“今天下午,我用你们浇花的水管给你把拖鞋洗了,刚放在太阳底下,晒晒就干了,多
方便!多大的姑娘啦!穿这么脏的鞋给人笑话。”
以后,外婆每次来,总会替我把拖鞋洗干净,晒好,有时甚至给我放到床前。然后在傍
晚时分,她就会安详地坐在客厅里,一面摇扇子,一面等着我们回来。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
时,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
就是因为舍不得这一点余温,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所有能够让我纪念她老人家的
东西,比如出国前夕她给我的戒指,给我买料子赶做的小棉袄,都在泪眼盈盈中好好地收起
来了。这双拖鞋,也就一直留在身边,舍不得丢。每次接触到它灰旧的表面时,便仿佛也接
触到曾洗过它的外婆的温暖而多皱的手,便会想起在夕阳下的园中小径,和外婆在客厅纱门
后面的笑容。那么遥远,那么温柔,一去不返。 [来源:Zxxk.Com]

1、用一句话概括第 3~7 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婆去世的消息传来以后”,“我”会怎样想昵?请写一段文字,描述一下“我”当时
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短文中“我常常会在穿上拖鞋时,有一股暖和与舒适的感觉,不知道是院里下午的太阳呢 ,
还是外婆手上的余温?”你认为是什么让作者感到暖和、舒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4、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回忆外婆给我浇洗鞋并晒干的往事。
2、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写出真情实感。
3、阳光晒过的鞋子,让“我”的脚丫感到舒适,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外婆的悉心照顾,
所以心底里更加温暖。
4、文章叙述了外婆生前为“我”洗鞋子、晒鞋子的往事,体现了外婆在生活中对“我”的关
心,抒发了“我”对外婆的深切怀念之情。

嚼一片苹果皮 [来源:学科网 ZXXK]

那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在外地工作的姑父回来看望太婆,带来的礼物中,有七八个又
大又圆、又红又香的苹果。我和哥哥第一次见到苹果。我们眼巴巴地望着那鲜红的苹果,闻
着那诱人的香气,一口一口地咽着口水。太婆看在眼中,悄悄地塞给我们一人一个,示意我
们到外面吃去。
我们拿着苹果,来到院子外的一堵矮墙边。哥哥看着苹果,眼睛乐成了两个弯弯的小月
牙。我呢,不时的把苹果凑近鼻子,一边闻,一边连声说:“好香,好香!”
哥哥说:“咱 们吃吧。”我说:“咱们吃吧。”
不知说了多少遍“咱们吃吧”,可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哥哥说:“咱们别吃,等晚上爸爸回来,你和妈妈分着吃,我和爸爸分着吃。”我咽了
咽口水,连声说:“好好好。”我和哥哥高兴地商量着,不知什么时候,妈妈已经站在我们
身后。
妈妈笑盈盈地看着我们,说:“这苹果是姑夫给你们太婆带来的。太婆已经 80 岁了,身
体又有病,咱们有了好吃的,应该给她留着。你们说我说得对不对?”
我和哥哥没有回答,忙把苹果放到妈妈手里。
妈妈看了看手里的苹果,又看了看我和哥哥,脸上忽然没有了笑容。好一阵之后,她才
摸了摸我们的头,转身走进屋里。
过了好一会儿,我和哥哥走进屋里,看到妈妈站在太婆床前,正准备削苹果。太婆看到
我们,擦擦眼睛对妈妈说:“两个孩子长这么大还没吃过苹果,你就让他们俩一人吃一个
吧。”
妈妈笑着说:“奶奶,他们以后吃苹果的机会多着呢,您就别老想着他们了。”
太婆擦了擦眼睛说:“孩子,难得你的这一片孝心,可你不让他俩尝尝,我吃着也没啥
味儿呀。”
妈妈给我们使了个眼色,我和哥哥忙拎着书包走出屋外。那天我们吃罢饭,妈妈把我和
哥哥叫到她面前,端起放在案板上的一只碗说:“伸手。”我们把手伸了过去。
妈妈在我和哥哥的手里各放了几片苹果皮,笑盈盈地说:“吃吧,孩子。”
我捏起一片苹果皮放到嘴里,慢慢嚼着,立刻,嘴里都是苹果的香、苹果的甜。
① 正在细细品味的时候,哥哥叫了起来:“苹果皮是苦的。”
“苹果皮苦?”妈妈有些惊奇地看着哥哥。
哥哥把苹果皮递到妈妈面前,妈妈忙捏起一片放到嘴里嚼了嚼,忽然笑了起来,轻轻地
拍了拍哥哥脑门说:“你这小鬼头啊。”我也连忙捏一片苹果皮放到妈妈嘴里。
妈妈把我和哥哥搂在怀里,一边嚼,一边高兴地说:②“真甜真香啊。”
如今,吃苹果已是极平常的事,但在我的感觉里,第一次吃的那几片苹果皮,滋味是那
么难忘。

1、“我和哥哥”那么馋苹果,为什么“谁也没舍得在苹果上咬一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文中画线的①句,想一想,“哥哥”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画线的②句“真甜真香啊”这句话不止一层含义,你体会得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什么“我”对三十年前吃苹果皮的情景记得那么深?对苹果皮的滋味那么难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写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来源:学*科*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因为他们很懂事,想着一家人一起吃,把快乐分享给一家人。
2、因为哥哥知道妈妈不会吃,所以故意使计,想让妈妈也尝到苹果的味道。
3、第一层含义:苹果本身很甜;
第二层含义:儿子和母亲一起分享快乐,一家人其乐融融,心里很甜。
4、因为那是作者第一次吃苹果皮,因为那一次吃的不仅仅是苹果皮,在苹果皮中饱含了家人
相互关心,这份浓烈的亲情让“我”非常的难忘。
5、作者围绕苹果展开了一段故事,描述了一家人之间浓烈的亲情与和睦的氛围,告诉我们亲
情是无价的,即使在贫寒也可以享受到亲情的温暖。

又是荠菜花开时
我的童年是在江南广阔的田野里度过的,那里是我的活动室。这个活动室是现在幼儿园
的小朋友们所无法想象的。那可真是个激动人心的世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乐趣。无论是春
夏,还是秋冬,那里都有许多东西令我兴奋 激动,其中就有荠菜。
兴奋激动的理由,主要不在它的美味,而在于寻找它的过程。荠菜 善变,不仅颜色会变,
形状也会变。长在没有太多杂 草的地方,荠菜是匍匐在地上的,叶子呈锯齿状,有时候那锯
齿还很大,整片叶子看上去像从叶子中间的茎上又生出许多瘦长的叶子来,而且颜色很深,
灰紫色,不仔细找,根本发现不了。如果长在菠菜地里,它就往上长,叶子几乎没有齿,而
且颜色碧绿,和菠菜的模样十分相似。如果周围有些浅浅的、灰绿色的草,它的颜色也就变
成灰绿色,叶子有浅齿,和周围的草一样,叶表一层细细的茸毛,这就又和采杂草打成一片
了。所以,每找到一棵,都是一次胜利。有时候,第一遍没有发现,正有些疑惑,一回头,
突然发现一个肥大的家伙正趴在那里呢。这时候,你会感觉胸腔里那颗心正激动得怦怦直跳 。
这不像是在干活,而像是捉迷藏,甚至比捉迷藏还好玩,谁不愿意干呢?五六岁的时候,如
果让我看守晒在场上的稻谷,驱赶麻雀和鸡,我是不愿意的,太乏味了。如果母亲说:“海
度啊,去挑点荠菜来,晚上包团子吃。”我就兴高采烈,拿了篮子雀跃而去。
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
雨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疑惑——( ) 广阔——( )
2.荠菜的特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__”画出文章的中心句。
4.“又是荠菜花开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困惑 辽阔
2.荠菜善变,不仅颜色变,形状也会变。
3.又是烟花三月、荠菜开花的时候了,不知道江南的孩子还能否认识荠菜,也不知道被春雨
浇醒的田野里是否还有挑荠菜的妇女、孩子。
4.对故乡生活的怀念,对童年时光的追忆,对故乡的喜爱。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