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49

分类号 : 学校 代 码 :


1 16 5


密 级 : 学 号 

連掌 坪 氣 大學

专 业硕 士 学 位论 文




汉俄 数 字 成 语对 比 及教 学对策研究

作 者 姓 名 : 李 娟 

学 位 类 别 : 汉语 国 际 教 育

专 业 领 域 : 汉 语 国 际 教 育

导 师 姓 名 徐笑 副教授


20 1 8 年 6 


分类号: 学校代码: 10165

密 级: 学 号:201611020437

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及教学对策研究

作者姓名 : 李娟
学位类别: 汉语国际教育
专业领域: 汉语国际教育
导师姓名 : 徐笑一副教授

201 8 年 6 月
学位 论 文 独创 性 声 明

本人 承诺 所 呈 交 的 学 位 论 文 是 本 人在 导 师 指 导 下 所 取 得 的 研 究 成 果



论 文 中 除 特 别 加 以 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 方 外 不包 含 他 人 和 其 他 机 构 己 经 撰 写 或
, 

发 表 过 的 研 究 成 果 其 他 同 志 的 研 宄 成 果 对 本 人 的 启 示 和 所提 供 的 帮 助 均
, 
 ,

己 在 论 文 中 做 了 明 确 的 声 明 并 表 示 谢意 

学位 论 文作 者 签名 :


学 位 论 文 版权 的 使 用 授权 书

本 学 位论 文 作 者 完 全 了 解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 、

定 及 学 校 有 权 保 留 并 向 国 家 有 关 部 门 或 机 构 送 交 复 印 件 或 磁盘 允 许 论 文
, 
 ,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本 文 授权 辽 宁 师 范 大 学 可 以 将 学 位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 , 

编 入 有 关 数 据 库 并 进 行 检 索 可 以 釆 用 影 印 缩 印 或 扫 描 等 复 制 手 段 保存
, 、 

汇 编 学 位 论 文 并 且本 人 电 子 文 档 的 内 容和 纸 质 论 文 的 内 容 相 致

, 

保密 的 学 位 论 文在 解 密 后 使 用 本 授 权 书 

学 位 论 文 作 者 签 名 指 导 教 师 签 名



签名 日 期 年:
月 

本 论文承


 项 目 
, ( 项 目 

号 :

) 的资助 





摘要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汉语和俄语中都含有大量的数字成语,
这些数字成语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频繁使用,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
族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文化认同等。本文以汉俄数字成语为研究对象,对
比分析汉俄数字成语在数字选择和内部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探究其背后的民
族文化缘由,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分析俄罗斯学生在汉语数字成语习得上的常见
偏误及原因,最后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对策。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
绪论部分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以及文
献综述的梳理,明确当前汉俄数字成语的研究现状以及汉俄数字成语对比研究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章对汉俄数字成语分别进行概述,对汉俄数字成语的
界定、语言形式特点、语法功能特点等进行系统地论述,为下文汉俄数字成语
对比打下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汉俄数字成语对数字的不同选择和汉俄数字成语
在内部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上对汉俄数字成语进行对比分析,并探讨其背后的
民族文化缘由;第三章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掌
握情况,归纳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第四章在汉俄数字成语对比的基础上,
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结果,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对俄汉语数字成语的教
学建议和对策;结语部分总结归纳了本论文的核心观点及不足之处。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从汉俄对比的角度研究数字成语,并提出专门针对俄罗
斯学生的汉语数字成语教学对策。

关键词:数字成语;对比分析;偏误分析;教学对策

I
Abstract

Language is not only a tool of communication but also the carrier of culture.
Both Chinese and Russian contain a large number of idioms. These idioms are not
only used frequently in daily communication, but also reflect largely the way of
thinking, life style and cultural identity of a nation.The paper analyzes numeral
idioms of Chinese and Russian, and explores the difference in digital selection and
collocation of numeral idioms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This paper also explores
the cultural reasons behind, and analyzes common errors and causes on the
acquisition of Chinese numeral idioms for Russian students. Finall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specific and targeted teaching strategies.
The paper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introduction part is to present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Chinese and
Russian numeral idioms and illuminate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omparative
study of numeral idioms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by teasing out the study
background, purpose, significance, methods and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paper.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definition of numeral idioms, structure features,
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rhetorical features systemically. The first part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ollowing contrast between Russian and Chinese numeral idioms.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makes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digital selection and
collocation differences and explores the cultural reasons. The third chapter is to
collect common errors of Russian students' acquisition about Chinese numeral
idiom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The fourth chapter puts forward specific and targeted
suggestions and strategies by contrasting numeral idioms of Chinese and Russian,
combining statistical result of questionnaires and learning features of
Russian students.Th conclusion summarizes the core view and deficiency of the
paper.The innovation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teaching of numeral idi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Russian, and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II
Key words: Numeral idioms; contrastive analysis; error analysis; teaching
countermeasures

III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II

绪论............................................................................................................. 1
一、 研究背景.................................................................................................................. 1

二、 研究目的.................................................................................................................. 1

三、 研究意义.................................................................................................................. 2

四、 研究方法.................................................................................................................. 2

五、 研究综述.................................................................................................................. 3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7

第一节 汉俄数字成语的界定.............................................................................. 7
一、 汉语数字成语的界定.............................................................................................. 7

二、 俄语数字成语的界定.............................................................................................. 7

第二节 汉俄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特点.............................................................. 7
一、 汉语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特点..............................................................................8

二、 俄语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特点..............................................................................8

第三节 汉俄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特点.............................................................. 9
一、 汉语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特点..............................................................................9

二、 俄语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特点............................................................................11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12

第一节 汉俄数字成语在数字选择上的差异.................................................... 12
一、 汉语数字成语对数字的选择................................................................................12

二、 俄语数字成语对数字的选择................................................................................14

IV
第二节 汉俄数字成语在内部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 15
一、 汉俄数字成语内部在搭配时选择了不同的数字................................................15

二、 汉俄数字成语内部在搭配时选择了不同的动物................................................16

三、 汉俄数字成语内部在搭配时营造了不同的情景................................................17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19

第一节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情况问卷调查............................ 19
一、 调查目的................................................................................................................ 19

二、 调查对象................................................................................................................ 19

三、 调查问卷设计........................................................................................................ 19

四、 调查方法................................................................................................................ 19

五、 调查结果统计........................................................................................................ 19

第二节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类型............................................ 21
一、 形式偏误................................................................................................................ 21

二、 语法偏误................................................................................................................ 22

三、 语义偏误................................................................................................................ 23

四、 语用偏误................................................................................................................ 23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原因............................................ 24
一、 汉语数字成语本身的复杂性................................................................................24

二、 汉语数字成语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25

三、 留学生的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方法不恰当........................................................26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建议.................... 27
一、 加强汉语数字成语的格式教学............................................................................27

二、 重视汉语数字成语的语境教学............................................................................27

三、 注重汉语数字成语中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28

四、 适当运用汉俄对比的教学方法............................................................................29

结语........................................................................................................... 31

V
参考文献................................................................................................... 32

附录 A........................................................................................................ 34

附录 B........................................................................................................ 36

后记........................................................................................................... 40

VI
绪论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中都有成语的存在,它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形成、
发展,同时又反映了人们生活实践的方方面面。透过成语可以了解到一个民族
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生活现状、历史文化、传统习俗等。从古至今,数字就
与人类息息相关,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既把它当作一种计数工具,同时又赋予
了它许多非数量的、神秘的涵义,使它成为吉凶祸福的象征。数字和成语在中
俄两国人民的心目中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汉语和俄语
中都存在大量含有数字的成语。由于中俄两国不同的语言结构、地理环境,以
及社会文化背景,两国人民对数字成语的认识、理解和运用上也就产生了极大
的差异。这种差异不仅给两国人民学习彼此的语言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给两
国人民的跨文化交际带来了障碍。随着中国与俄罗斯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的
日益密切,汉语在俄罗斯越来越受欢迎,来中国学习汉语的俄罗斯留学生也越
来越多。数字成语因兼具语言和文化的双重特性而深深地吸引着俄罗斯留学生。
因此,对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情况及偏误进行调查,研究对俄汉
语数字成语教学,不但有利于俄罗斯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促进
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二、 研究目的

对比语言学理论一直就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理论之一。许多教师在对外
汉语课堂上,会将汉语和学生的母语进行系统比较。通过对比来揭示两种语言
中语言形式、语言内容、语言特点的异同,寻找产生这些异同的原因和规律。
然后在此基础上,预测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遇到的困难,并帮助学生克服这些
困难。本文的研究目的正是试图运用对比语言学的理论,分析汉俄数字成语之
间的异同,希望能够从汉俄数字成语的异同中发现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
语的难点及教师今后在汉语数字成语教学中的重点,从而为对俄汉语数字成语
教学提出一些更为具体、实用的对策。

1
绪论

三、 研究意义

汉语成语无疑是汉语语言系统中最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
汉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数字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是汉民
族的生存和处世智慧的结晶。汉语数字成语是数字进入汉语成语后所形成的一
种特殊而奇妙的语言现象,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和研究价值。
首先,汉语数字成语是一种有效的社会交际工具。作为汉语语言系统中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人们的日常交流中还是在阅读写作中,数字成语
都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学好数字成语,才能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汉
语,才能更好地和中国人进行沟通,才能让自己的汉语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其次,汉语数字成语是一种强有力的文化载体。数字成语历史悠久、来源
广泛、含义丰富。每一个数字成语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
反映着汉民族的生活现状和价值观念。因此,学习数字成语不仅可以提高汉语
水平,还可以加深对成语中所蕴含着的汉民族文化的理解。
最后,汉外语言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在对外汉语学术界还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笔者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上的文献发现,大部分文献都是从汉语数
字成语的结构、意义、语法、语用等角度出发,来进行的数字成语本体研究。
也有一部分是从语言学角度进行的汉外语言对比研究。研究成果虽然能为对外
汉语数字成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是与真正的对外汉语数字成语教学研究
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笔者在梳理了汉语数字成语及教学的相关研究之后,
以前人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汉外语言对比为手段,对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进
行探索。希望能够引起学术界对汉语数字成语教学研究的重视,能够为对外汉
语数字成语教学提供一些启示。

四、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本文在梳理前人对于数字成语及数字成语教学的相关研究时,主要运用了
文献研究法。通过阅读中国知网上关于数字成语研究的期刊和论文以及与数字
成语相关的书籍来了解数字成语的概念、性质、特点以及研究现状等。

2
绪论

(二) 问卷调查法

为考察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数字成语的习得情况,本文还采用了问卷调查
法。设计和发放有关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情况的调查问卷,对调查
问卷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留学生在习得数字成语过程中常见的偏误类型,
分析导致偏误的原因。

(三) 对比分析法

运用对比分析法,在系统概述汉俄数字成语的概念、结构特点、语法特点
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汉俄数字成语在数字选择和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并探讨
在差异背后的自然地理、社会现状、历史传承、风俗习惯等文化背景及意义。

五、 研究综述

(一) 汉语数字成语的本体研究

马国凡(1978)对成语的形成、范围、结构特点、语义关系进行了详细研
究。并且详细阐释了成语的民族性问题,认为汉语成语从形式到内容无一不体
现出汉民族的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虽然没有对数字成语进行具体研究,但是
却为汉语数字成语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1]。
章康美(1993)对数词成语中数词的实指义和虚指义进行了研究,并且对
成语中数词“一”和“二”的抽象义和本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也关注到
了成语中两个数词交错使用表达一定抽象意义的情况。为人们研究数字成语的
意义提供了借鉴[2]。
刘芳(2002)重点研究了两个数词对举出现的成语。并且具体分析了含有
数字“一……半”“三……二(两)”“一……二”“四……五”“四……八”的成
语,简单阐释了这种格式的形成原因。这篇研究为人们研究含有两个数字的成
[3]
语提供了启发 。
丁秀菊(2003)主要研究了数词成语中数的虚化现象,分析了这些虚化现
象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并且简要提及了两数对举的成语背后的文化内涵。

[1] 马国凡.成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3:38~54.
[2] 章康美.数字成语的抽象义说略[J].思维与智慧,1993,(2):44~45.
[3] 刘芳.成语数词格式之初探[J].语言研究,2002,(1):30~32.

3
绪论

[1]
为人们从文化视角来研究数词成语提供了参考 。
贾吉峰(2004)重点研究了含有“一至十、百、千、万、半”这十四个数
词的成语。他认为数词成语中数词的位置对成语的意义有一定的影响,并据此
对数词成语进行了分类。对数词成语的语义特点进行了简单描述,但是却并未
对形成原因进行阐释。这篇文章为数字成语的分类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2]。
安美真(2005)先分析了数字的意义和作用、成语的含义和特点,然后进
一步分析了数字进入成语之后的所具有的搭配形式和修辞功能,突出了数字成
语语言简练、表意生动的特点。从修辞角度对数字成语进行研究,是这篇论文
的创新之处[3]。
王俊霞(2010)研究的重点是数字成语内部的语法关系,并据此对数字成
语进行了分类和总结。对数字在成语中的特殊表意功能进行了探讨,最后从语
境、社会语言文化习俗、认知习惯等方面探讨了成语中数字转指义的来源[4]。
汤景鑫、刘雪琴(2010)统计分析了含有数字“一”到“十”的成语的数
量和感情色彩。从传统文化的角度对各个数字的意义进行了阐释,探讨语言和文
化的关系,引起了人们对数字成语语体研究的关注[5]。
钱琪骄(2011)分析了数字成语的内部结构关系,对数词在成语中的古汉
语语法特点进行了揭示,认为数字成语具有可以替换或嵌入相应语素的变通性
和活用性。进一步推动了数字成语语法特点的研究[6]。
毕野(2013)将带有数字“三”的成语来源从语言种类、形成时代和语体
色彩三种角度进行了划分,全面阐释了含数字“三”的成语所具有的意义,从
语言文化学的角度分析了数字“三”所蕴含的哲学、礼俗、思想文化,揭示了
隐藏在这些文化背后的汉民族独特的心理和价值观。进一步细化了对数字成语
的研究[7]。

[1] 丁秀菊.数词成语的文化阐释[J].齐鲁学刊, 2003,(5):22~23.


[2] 贾吉峰. 数词成语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青海:青海师范大学,2003:11~14.
[3] 安美真.数字与汉语成语[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5:21~26.
[4] 王俊霞.数字成语的类型、结构和意义说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0,
(2):100~103.
[5] 汤景鑫,刘雪芹.试论数字成语的文化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
(5)
:95~96.
[6] 钱琪骄.数字成语结构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1,
(10):259~260.
[7] 毕野.含数字成语三的汉语成语多角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沈阳:东北师范大学,
2013:18~25.

4
绪论

(二) 汉俄数字成语的对比研究

张会森(2004)对俄汉成语从概念、本质、范围、结构特点、语义特点、
语体特点以及与宗教的关系上进行了详细研究。但是对于汉俄数字成语书中只
是稍微提及,并没有具体阐述[1]。
段士秀(2007)对俄汉成语的数字概念在表达方式和语法类别上的不同进
行了探讨,揭示了两个民族在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思想表达上的差异[2]。
刘永红(2009)采用理论对比观察法、对比描写法、外部对比阐释法等方
法,对俄汉语音文字、词语及意像、句模句式、隐喻机制、成语美值、象征诗
语等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本文汉俄数字成语的对比分析提供了方法论的指导[3]。
蓝天(2014)将比喻人类情绪的汉俄成语进行了语义上的对比分析,并探
讨了在这种语言差异背后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文化因素,从人类的精神层面出发
对中俄两国的语言和文化差异进行了对比[4]。
董传龙(2015)主要从结构模式、结构类型、结构特点三个方面对汉俄成
语进行对比分析,挖掘汉俄成语在结构方面的异同点,从语言本身和汉俄文化的
角度对其进行全面阐释[5]。

(三) 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研究

刘倩(2009)总结了数字成语的构成及其组合形式、数词在成语中的语法
关系以及成语中数词的表意功能,试图从中发现数字成语的规律,为对外汉语
数字成语的教学提供参考[6]。
马丽娅(2013)简要分析了成语词典中数词成语的特点,将其按数在成语
中的结构特点分为单数、双数和多数三种情况,并且重点分析了数字成语在对外
汉语教材和汉语等级考试中的选用情况,指出教材中有关数字成语的部分存在
词汇选入不足、结构形式不具有典型性、相关练习不充分等问题。引起了人们

[1] 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7~253.
[2] 段士秀.俄汉成语数字概念范畴对[J].通话师范学院学报,2007,(11):92~93.
[3] 刘永红.俄汉语对比方法论[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8~263.
[4] 蓝天.汉俄比喻人类情绪的成语对比分析--以带“水”义素的成语为例[D]:[硕士学位
论文].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4:40~46.
[5] 董传龙.汉俄成语对比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22~23.
[6] 刘倩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成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9):129~130.

5
绪论

[1]
对数字成语教材编写的关注 。
胡俊彦(2015)较为全面地研究了数字成语的来源、特点、语义,分析了
数字成语在对外汉语教材和汉语等级考试中的选用情况,针对留学生的偏误给
[2]
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丰富了对数字成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
李梦绮(2015)研究的重点是语料库中留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偏误案
例,将语料库中的偏误按照国别进行分类,分析偏误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具体
[3]
的能够避免偏误的策略,从偏误的角度对数字成语进行了研究 。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汉语数字成语的研究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的。首
先是汉语数字成语本体研究;其次是汉外数字成语对比研究;最后是对外汉语
数字成语教学研究。三种研究的起点不同,目的不同,研究的方向和成果自然
也各异。汉语数字的本体研究开始比较早,研究方向主要侧重于结构、语法、
意义、数字文化等,研究角度比较全面,研究成果也比较丰硕。相比之下,对
外汉语数字成语教学和汉外数字成语对比方面的研究就显得薄弱一些。对外汉
语数字成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为数不多,但是也在呈逐年递增之
势,研究角度主要有教学方法、偏误分析、教材编写等方面。关于汉外数字成
语对比方面的研究,笔者主要对汉俄成语及数字成语的对比研究进行了梳理,
发现从语言学角度对汉俄成语进行对比的研究不少,但是关于汉俄数字成语对
比和对俄汉语数字成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却几乎没有。这也使得本论题的研究具
有一定的创新和开拓意义。

[1] 马 丽 亚 . 对 外 汉 语 数 字 成 语 教 学 研 究 [D]:[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 昆 明 : 云 南 大 学 ,
2013:33~40.
[2] 胡俊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成语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2015:19~24.
[3] 李梦绮.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数字成语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师
范大学.2015:33~44.

6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

第一节 汉俄数字成语的界定

一、 汉语数字成语的界定

黄伯荣、廖旭东版《现代汉语》(第五版)把成语定义为:“一种相沿习用、
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1]关于数字成语,目前学术界尚无一
个明确的、权威的定义,但是普遍都认为含有数字的成语就是数字成语。例如:
“一目了然”
“三言两语”
“推三阻四”
“五花大绑”
“三亲六故”
“胡说八道”
“九
霄云外”“十年寒窗”“千变万化”等。

二、 俄语数字成语的界定

Н.М.Шанский 对 成 语 的 定 义 是 :“ 成 语 是 词 的 固 定 组 合 ( устойчивые
сочетанияслов)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带重音的词汇成分组成的再现性的现成语
言单位,不需要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临时创造。”[2]依据笔者的研究目的,我们对
俄语数字成语的选择范围更宽一些,既包括那些带有数字“один” “два” “три”
“четыре” “пять” “шесть” “семь” “восемь” “девять” “десять” “сто” “тысяча ” 的
俄语成语,也包括那些能与汉语数字成语相对应的不带有数字的俄语成语。例
如:“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 одним высрелом.”(一举两得)“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行)“пойти в моду.”(风靡一时)等。

第二节 汉俄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特点

一、 汉语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特点

[1]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54.
[2] Шанский Н.М.Фразеология современного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Л.,Высшая школа,1985с.17.

7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

(一) 四字格形式是汉语数字成语的典型形式

这类成语数量较大,例如“一举两得”“一无所有”“百花齐放”等,甚至
在四字格之中还形成了许多固定的格式,例如“一……一”(一言一行、一心一
意)“三……五”(隔三差五、三令五申)“千……万”(千言万语、千头万绪、
千变万化)等。当然在数字成语中也有少数不是四字格形式的,例如“一山不
藏二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不过这类成语在数字成语总数中所占比例
极少。刘洁修认为:“汉语成语几乎 90%以上都是四个字的,这跟汉语词汇的构
[1]
造规律、声调规则以及传统的诗文形式密切相关。” 确实,四字格形式的成语
不仅节奏分明,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而且可以配置各种各样的语法关
系。

(二) 汉语数字成语具有凝固性的特点

汉语数字成语的凝固性主要表现在成语的每一个构成成分都是固定不变
的,既不能增减、替换其中的成分,也不能调换词序。例如“一言一行”不能
说成“一言和一行”“三亲六故”不能说成“三六亲”或者是“三六故”“万紫
千红”不能说成“千红万紫”等。

(三) 汉语数字成语的变体现象

虽然汉语数字成语的凝固性比较强,但是也有极少部分数字成语存在变体
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用同义词或者近义词替换其中的成分。例如
“百废待兴”有时也可以说成“百废待举”。另一种是变动成语内部的词序,例
如:“千山万水”有时也可以说成“万水千山”。不过这类汉语数字成语不仅数
量少,而且发生变体之后,成语的意义也会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

二、 俄语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特点

(一) 俄语数字成语的构成形式相对灵活

相较于汉语数字成语的四字格形式而言,俄语数字成语则没有特定的构成

[1] 刘洁修.成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7.

8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

形式,其构成成分也有多有少。有的由两个成分构成,例如“всем взял. ”(十全十


美);有的由三个成分构成,例如“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一见钟情);有的由四个
成分构成,例如“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 ясно.”(一目了然);有的由五个成分构成,
例如“стричь всех под одну гребёнку.”(一概而论);有的由六个成分构成,例如
“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行 );甚至有的由七个成分构成,
例如“день работает ,а два дня лодшря гоняет.”(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等。这些
构成形式虽然在数量分布上也不均衡,但是没有哪一种能像汉语四字格形式那
样普遍。

(二) 俄语数字成语具有相对固定性的特点

俄语数字成语的固定性主要体现在组成成分以及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上。
俄语数字成语的组成成分也同样不能任意增减、替换,组成成分的顺序不能随
意变动。例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三思而行 )不可以说成“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 раз отрежь.”也不能说成“во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 ”
但是这种固定性不是绝对的,在不改变成语的语法和语义特征的前提下,有些
俄语数字成语是可以带上扩展成分或者是省略掉其中一些成分的。例如“К чему
они мелют вякий вздор?”(他为什么要胡说八道呢?)数字成语“молоть вздор”
(胡说八道)就可以带上扩展成分“вякий”(各种各样的)。而“(любовь)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一见钟情)中“любовь”(爱情)在很多情况下却可以省略。

(三) 俄语数字成语的变体现象

和汉语数字成语不同的是,俄语数字成语中的变体现象十分普遍。大部分
的俄语数字成语都可以用同义词或近义词来替换。例如:“гнуть спину .”(低三
下四)中的“спину”(背)就可以用“горб”(驼背)来替换。因为变体词和被替
换的成分都处于同义或近义状态,所以这种变体并不会改变成语的语义 ,甚至
对成语的内部结构关系和形象也没有太大影响。

第三节 汉俄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特点

一、汉语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特点

9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

研究汉语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是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数字成语的前提。汉
语数字成语和俄语数字成语都可以分为词组型成语和句子型成语两种情况。汉
语词组型的数字成语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五湖四海”等等,句子型的
数字成语有“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山不藏二虎”等。因为句子型数字成语
数量有限,用法简单,或者是单独成句,或者是作为整句中的分句,所以我们
这里着重分析词组型数字成语。关于数字成语语法的研究,目前已经取得了丰
硕的成果,由于研究目的不同,对数字成语的分类也是各种各样。有的人从成
语内部的语法关系将汉语数字成语分为偏正型、补充型、主谓型、并列型等;
有的人根据数字在成语中的语法功能来对数字成语进行划分。邢福义在其著作
《汉语语法学》中从词组整体功能的角度,将其分为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
容词短语[1]。依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我们也采用这种方法对数字成语进行分类,
并且探讨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就是数字成语在句中充当句法成分的特征。

(一) 名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主语、宾语。比如:

(1)他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们学习。
(2)在生活中,父母应该注意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

(二) 动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定语。比如:

(3)他居然通过了考试,这让我大吃一惊。
(4)旅游既可以增长见识,又可以放松身心,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三) 形容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定语、谓语。比如:

(5)现在花园里的花都开了,红的、黄的、蓝的,各种各样,争奇斗艳,
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美丽景象。
(6)这件事情十万火急,不能有片刻拖延。

(四) 副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状语、谓语。比如:

(7)他千方百计地想要通过考试,结果还是没通过。
(8)虽然我现在一贫如洗,但是总有一天我会成为百万富翁的。

[1]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版,1996:11.

10
第一章 汉俄数字成语概述

二、 俄语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特点

俄语词组型的数字成语有“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一见钟情)“гнуть спину.”


( 低 三 下 四 ) “всем взял.” ( 十 全 十 美 ) 俄 语 句 子 型 的 数 字 成 语 有 “день
работает , а два дня лодшря гоняет.” ( 三 天 打 鱼 两 天 晒 网 ) “Катиться по
наклонной плоскости.”(一落千丈)“Один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двух зайцев.”(一举
两得)。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主编的《俄语语法》中指出:“在词组的组成中,
有主导要素和从属要素之分。主导要素是语法上的主导词,它的词汇-语法特征
决定着联系的性质。根据主导词是什么词,所有词组可分为动词词组、名词词
组、形容词词组和副词词组。”[1]据此我们将俄语数字成语分为以下几类。

(一) 名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主语、静词性谓语,例如:

(9)Настоящие знания приобретаются на практике -это истинная правда.


实践出真知,这是千真万确的。

(二) 动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动词性谓语。例如:

(10)К чему они мелют вякий вздор?


他为什么要胡说八道呢?

(三) 形容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一致定语、状语。例如:

(11)Его мысли были масса (куча ) работы.


他的思想千头万绪,理不清楚。

(四) 副词性成语,它的语法功能是在句中主要作状语。例如:

(12)Первая девка в колхозе !Что умом ,что красой –всем взяла.


她是集体农庄最好的姑娘,又聪明,又漂亮,十全十美。

[1] 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胡孟浩主译.俄语语法(下册)[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1:101.

11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第一节 汉俄数字成语在数字选择上的差异

数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只是一种表示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工具,并没有
任何神秘色彩。然而随着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不同的民族由于民族文化背景的
不同,对数字也产生了不同的感受。这时候的人们已经不仅仅将数字作为一种
计数的工具来看待了,他们将数字赋予了吉凶褒贬的神秘色彩,认为有些数字
是幸福和好运的象征,有些数字则是不幸和灾难的源泉,因而形成了独具民族
特色的“数字文化”。“语言对文化,有着丰富的反映和载现;文化对语言有着
[1]
深刻的影响和渗透。” 通过汉俄数字成语中对数字的不同选择,我们可以了解
到汉俄两个民族在数字文化上的差异。

一、 汉语数字成语对数字的选择

笔者在翻阅商务印书馆的《新华成语词典》(第二版)时发现,在词典收录
的 830 多条数字成语中,以数字“一”开头的成语就有 229 条,在数字成语中
所占比例最高,以“三”开头的成语有 46 个,以五开头的数字成语有 25 个,
在数字成语中也占据着相当高的比例。除此之外,含有数字“二”“八”“九”
的成语数量也不在少数。由此可见这几个数字对汉民族的意义非同一般。

(一) 数字“一”的选择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一”的解释是“唯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
天地,化成万物。凡一之属皆从一。”他认为,“一”万事万物的起源,是世间
一切的开始。朱熹也说:“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同样认为“一”
是所有数字的开始。以上两种观点都反映出汉民族对“一”的崇拜由来已久。
而在汉语成语中“一”的文化内涵也最为丰富。例如:“一见如故”中的“一”
有“第一次”的意思;“一心一意”中的“一”有“全部”的意思;“一言一行”

[1] 苏春新.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64.

12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中的“一”有“每一个”的意思;“始终如一”中的“一”有“同样”的意思。

(二) 数字“二”的选择

从《周易》起,中国古人就具有了朴素辩证思维,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
对立的概念,如:“阴阳”“刚柔”“动静”“盈虚”等。这种辩证思维的方式对
汉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语言表达也有着深刻的影响。在生活中,中国
人特别喜欢成双成对的事物。比如在给别人送礼物的时候,总以双数为佳。在
审美上,中国人总以对偶和对称为美。大到亭台楼阁,小到陶瓷、剪纸、年画
等民间工艺品甚至古诗词和对联,无不讲究对称均衡之美。在语言上,汉语中
含有“二”的成语也不在少数,如“一举两得”“九牛二虎”“三言两语”等。

(三) 数字“三”的选择

数字“三”的产生和运用跟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认识密切相关。从古
时候起,人们就对自身及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试图对其进行探索。有的
人认为宇宙乾坤是由“天地人”三才构成的;也有的人认为是由“日月星”三
辰构成的,因为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周围的环境如何变化,天上日月星辰总是
始终如一地陪伴着人们。正是因为数字“三”身上的这种神秘色彩,所以汉民
族对“三”也产生了崇拜心理。在这种心理基础上,人们喜欢用三来命名各种
事物。例如:最早的朝代夏、商、周被称为“三代”;古代军队的上军、中军、
下军被称为“三军”;古代朝堂上的太师、太保、太宰被称为“三公”,祭祀的
牛、羊、猪被称为“三牲”;儒家所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被称
为“三纲”等。含有数字“三”的成语有“三言两语”“三思而行”“三亲六故”
“三番两次”等。

(四) 数字“五”的选择

“五行之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学说,汉民族对
“五”的偏爱也深受“五行之说”的影响。古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
的,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物质,五种物质相生相克,推动自然
界的运动和变化。因而“五”也就具有了“囊括一切”的含义。所以人们在总
结和命名事物时也喜欢用“五”
。例如:粟、豆、麻、麦、稻五种粮食作物被称
为“五谷”;牛、犬、羊、猪、鸡五种家畜被称为“五畜”;酸、甜、苦、辣、
咸五种味道为“五味”;耳、目、口、鼻、舌五种人体器官被称为“五官”等。

13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含有“五”的数字成语主要有“五花八门”
“隔三差五”
“五湖四海”
“三令五申”
等。

(五) 数字“八”的选择

数字“八”自古就是吉祥和喜庆的象征,深受汉民族的偏爱。在古代,人
们举办寿宴时,要上八种菜,中间还要放一个大寿桃,取“八仙庆寿”的吉祥
寓意。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谐音”尤其是“数字的谐音”
在人们的生活中焕发出了格外旺盛的生命力。由于“八”与“发”谐音,含有“发
财”之意,因而“八”在现代生活中也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数字。人们无论是
在买房时,还是在买汽车时,或者在选择手机号码时都希望能够遇见数字“八”。
汉语中含有数字“八”的成语主要有:“五花八门”“胡说八道”等。

(六) 数字“九”的选择

自古以来,数字“九”在汉民族的心目中就是一个非常崇高、神圣的数字。
在汉民族的思想观念里,“九”是最大的阳数,有“最多、最高”之意,所以中
国古人认为“天有九重,地有九州,月行九道,日有九光。”同时“九”又与“久”
同音,符合人们渴望长久的美好愿望,意义吉祥。所以在古代“九”是封建皇
权的象征,皇帝又被称为“九五之尊”,穿“九龙袍”
“造九龙壁”,设立“九庙”
祭祀祖先。而在现代含有数字“九”的成语依然活跃在人们的生活中,如“九
霄云外”“九牛一毛”“三教九流”等。

二、 俄语数字成语对数字的选择

在周纪生主编的《俄汉成语词典》中,含有数字“один”(一)的成语数量最
多,共 158 条,除此之外含有“три”(三)“семь(七)”的成语格外多。这三个
数字对俄罗斯民族而言意义重大。

(一) 数字“один”(一)的选择

俄罗斯民族和汉民族在对数字“один”
(一)的认识和使用上有许多相同之
处。他们都认为“один”
(一)是万数之始。俄语中也有许多含有“один”
(一)
“стричь под одну гребёнку.”
的成语。例如: “Одним выст релом двух
(一概而论)
зайдев.”
(一举两得)

14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二) 数字“три”(三)选择

受俄罗斯民间童话和传说的影响,俄罗斯民族对于“три”(三)怀有非常特
别的感情,他们认为“три”(三)是一个象征美好、吉祥的数字。俄罗斯人在阅
读文学书籍时,如果看到“три”(三)的身影时,会更容易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
共鸣。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含有“три”(三)的动作或言语来祛除厄运,
呼唤好运。 例如,俄罗斯人在遇见倒霉事的时候,经常用连呸三下或在木头制
作的东西上连敲三下的方法来祛除霉运。

(三) 数字“семь”(七)的选择

基督教认为上帝用七天创造万事万物,西方先贤认为天空是由七层晶体组
成,第七层晶体离地面最近,被认为是空中王国,是正人君子灵魂的天堂。在
这些思想的影响下,“семь ”(七)在俄罗斯人民的心目中具有十分崇高的特殊
地位。俄罗斯人也喜欢用七来总结事物,例如:将“信”
“望”
“爱”
“审慎”
“坚
毅”
“克制”
“公正”归结为七德;将“傲慢”
“色欲”
“暴怒”
“暴食”
“忌妒”
“贪
婪”“怠惰”归结为七种罪过。俄语成语中含有“七”的成语很多且含义丰富。
例如:“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один отрежью”(三思而行)

第二节 汉俄数字成语在内部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

数字成语与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一方面它的形成
和发展都深受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它又反应了该民族自然地理、
社会生活、民族性格、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特点。这不仅体现在汉俄两个民族对
数字选择的差异上,也体现在汉俄数字成语在内部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上。尤
其是在语义相同的情况下,汉俄数字成语在内部词语搭配方面的差异最能显示
出汉俄两个民族在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以及语言自身方面的不同。

一、 汉俄数字成语内部在搭配时选择了不同的数字

数字在成语中表示数目,这是数字成语中数字最基本的功能。汉俄语中都
“一针见血”“Один выстрелом
存在这种数字表示具体数目的成语。如“一目了然”
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等。但是不论是在汉语数字成语还是在俄语数字成语中数字
单纯表示数目的情况并不是很多,只占总体的一小部分。大部分数字成语中的

15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数字都已经脱离了表示数目的基本功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虚化。并且在数字
虚化的过程中汉俄成语对数字的选择也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例如汉语成语“三
思而行”和俄语成语“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отрежь.”(量七次,裁一次)
表达的都是在做事情之前要经过多次考虑的意思。在这里汉语成语用“三”来
表示“多次”的意思,而俄语成语用“семь”(七)来表达多次的意思。通过两个
数字的搭配使用来表达一定的抽象意义是汉语数字成语中的一种独特现象。比
如数字“千”和“万”在成语中一起使用时通常是表示“多”“极多”的意思。
所以汉语用“千言万语”来形容“话语非常多”;用“千变万化”来形容“变化
多端”;用“千头万绪”来形容“事情纷乱复杂”。有时候同一个数字和不同的
数字搭配使用时,其所表示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如成语中数字“三”和“五”
进行搭配使用时通常表达的是“多”的意思。像“三番五次”是形容“次数多”;
“三令五申”是指“多次命令和告诫”。可是当数字“三”和“四”搭配使用时
常含有贬义色彩,像“挑三拣四”是形容一个人过分地挑剔;“低三下四”是指
一个人“地位低下”或“举止卑微”等。这一类汉语数字成语有的在俄语中没
有能够与之相对应的成语,有的在俄语中通常会不使用数字直接进行表达。例
如俄语中用“гнуть спину ”(卑躬屈膝)来表达汉语成语中“低三下四”的意思。
由此可见汉民族的表达比较抽象、笼统,俄罗斯民族的表达则比较直接具体。

二、 汉俄数字成语内部在搭配时选择了不同的动物

动物是自然界中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物种,它用自身鲜明具体的形
象带给人类启示,成为人类认识自身、认识社会、认识大自然的一个重要参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非常熟悉、喜爱的动物。汉俄数字成语在搭配时,对动物
的不同选择,实际上也折射出了汉俄两个民族对动物的认识、情感的不同。
比如在表达两个人不能相容的意思时汉语成语选择了“虎”的形象,而俄
语则选择了“熊”的形象。这是因为中国大部分地区都位于温带,四季分明。
虎是人们经常见到的动物形象,所以虎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
地位。寓言故事“狐假虎威”中讲到:有一只老虎抓到了一只狐狸,正准备吃
它的时候,狐狸对老虎说:“你不能吃我,我是上天派来当百兽之王的,你要是
吃了我的话就会违背上天的意愿,会被上天惩罚的。”在老虎对它的话半信半疑,
犹豫不决之时,狐狸又说:“你要是不相信的话就跟在我后面,看看其他动物见

16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到我之后的样子吧!”老虎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跟在狐狸后面,一路向山下走去,
其他动物见到它们之后都落荒而逃。老虎以为它们害怕的是狐狸,其实它们害
怕的是狐狸身后的自己。这个故事虽然讽刺了老虎的愚蠢,但是也说明了老虎
作为百兽之王,确实是雄威、勇猛和力量的象征。汉语成语“一山不藏二虎”
中 “虎”的形象的运用不仅准确传达出了两个人不能相容的意思,而且渲染了
两人之间的那种剑拔弩张、势不两立的氛围,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俄罗斯
大部分地区位于寒带,冬天寒冷而漫长,熊是他们最为熟悉,最感亲切的动物
形象。在俄罗斯民族的眼中熊才是最有威严、最有力量、最为勇敢的动物。 所
以他们把“俄罗斯森林之王”的美誉送给他。他们用“Два медведя в одной
берлоге не уживутся.”(一个洞穴里不能有两头熊)来表达两个人不能相容的
意思,同样也不失生动和形象。
而在形容一个人箭术或枪法精准时,汉语成语选择了“雕”的形象,而俄
语成语选择了“兔子”的形象。这是因为,雕是中国北方草原上特别常见的一
种鸟类,灵敏迅捷,不易捕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喜欢骑马和射箭,雕于是
就成为他们骑射的重要目标,如果谁能用一支箭射下两只雕,那么这个人的箭
术一定很厉害。而兔子在俄罗斯人民的眼中一向就是不祥、邪恶、胆小、懦弱
的象征,当俄罗斯人看见兔子过马路时,会觉得这一天都不会有好运。所以俄
罗斯人民打猎时的主要目标是兔子,用“Один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一
枪打死两只兔子)来表现自己枪法精准。汉语成语“一箭双雕”和俄语成语“Один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 двух зайцев”在最初的时候都是形容一个人箭术或枪法精准,
后来也用来形容通过做一件事就可以达到两个目的。

三、 汉俄数字成语内部在搭配时营造了不同的情景

数字成语在语言系统中之所以能如此富有表现力,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它善于通过内部词语的搭配来营造一个具体的情景,使人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
理解抽象的事物或道理。汉俄数字成语在表达相同的语义时有时会使用不同的
情景。这些不同情景的使用,是两国人民生活经验的真实记录,是两国不同的
文化传统、风俗习惯、思想观念在语言中的深刻反映等。
比如在形容一个人说话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时,汉语成语中选择的是
在医生给病人扎针时的情景,医生在给病人扎针时当然要有熟练的技术,能迅

17
第二章 汉俄数字成语对比分析

速地找到血管,准确地把针扎下去。通过这个具体的情景不仅增强了成语的生
动形象性,而且还突出了表达效果。而俄语成语在表达相同语义的时候使用的
是射箭时的情景,一箭就能射中靶心的话自然需要拥有非常高超的箭术,需要
非同一般的速度、力度。所以俄语用“попадать в самую точку.”来形容一个人说
话简明扼要。
而在形容一个人做事断断续续,不能持之以恒时,汉语中使用的是渔夫打
鱼的情景。众所周知,修补、晾晒鱼网只是打鱼的准备工作,打鱼才是正经工
作,而一个人每打三天鱼就要晒两天的网,那他打鱼的工作自然只能断断续续
地进行了。俄语中使用的是一个人工作的情景,如果他总是工作一天,然后休
息两天,那他显然没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也就不能把工作做好。所以汉语用“三
天打鱼两天晒网”,俄语用“день работает ,а два дня лодшря гоняет.”来表达同
样的意思。类似的成语还有一概而论和“стричь всех под одну гребёнку.”(用一
把剪刀去剪所有的东西)等。汉俄数字成语在搭配时对不同情景的选择有时候
会帮助留学生理解和掌握汉语数字成语,但是有时也会成为学生学习数字成语
的阻碍,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8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第一节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情况问卷调查

一、 调查目的

为了解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情况,笔者做了一部分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发现俄罗斯留学生在汉语数字成语习得中存在的问题,从
而为确定汉语数字成语的具体教学对策提供依据。

二、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对象为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外国语大学、大连海事大学等几所高
校高级水平的俄罗斯留学生,共有 48 人,学习汉语的时间都在两年以上,大部
分学生都已经过了 HSK 五级,可以与中国人进行正常交流。

三、 调查问卷设计

本次调查问卷选取《发展汉语高级口语》(第二版)Ⅰ、Ⅱ和《发展汉语高
级综合》(第二版)Ⅰ、Ⅱ四本教材中出现的数字成语来考察俄罗斯留学生汉语
数字成语的习得情况。问卷主要分三个大题,第一题是判断题,考察留学生对
数字成语外在形式的掌握情况;第二题为单项选择题,考察留学生对数字成语
语义的掌握情况;第三题为造句题,考察留学生对数字成语语法的掌握情况。

四、 调查方法

本次问卷调查从 2017 年 10 月开始实施,2017 年 11 月结束。该问卷大部


分是笔者自己发放,一小部分是由几名对外汉语教师帮助发放。本次调查共发
放 48 份问卷 ,回收 42 份,其中有效问卷共 42 份。

五、 调查结果统计

19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表 3.1 汉语数字成语语言形式考察结果分析

题号 考察成语 正确率
1 三番两次 60%
2 九牛一毛 89%
3 十全十美 85%
4 千言万语 91%
5 一见如故 81%
6 日复一日 87%
7 瞬息万变 62%
8 风靡一时 68%
9 千山万水 92%
10 五花大绑 80%

第一题共有十个小题,主要是从数字成语的四字格形式、数字成语的凝固
性还有数字成语的书写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考察的。由表 3.1 可见,中高级水平
的留学生对数字成语的语言形式的掌握情况良好,正确率基本都在一半以上。
“九牛一毛”“千言万语”“日复一日”“千山万水”这几个成语的正确率最高,
分别是 89%、91%、87%、92%。这说明学生对数字成语的四字格形式已经比较熟
悉。而“三番两次”“瞬息万变”
“风靡一时”这三个成语的掌握情况相对较差,
正确率分别是 60%、62%、68%。说明数字成语的凝固性和书写对留学生来说还有
难度。
表 3.2 汉语数字成语语义考察结果分析

题号 考察成语 正确率
1 说一不二 74%
2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74%
3 不屑一顾 80%
4 隔三差五 39%
5 一箭双雕 92%
6 千变万化 82%
7 低三下四 44%
8 一如既往 42%
9 挑三拣四 42%
10 一针见血 70%

由表 3.2 可知,留学生在数字成语语义的掌握上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别。“一
箭双雕”这个成语的正确率是 92%,说明学生对这个成语掌握得非常好。原因是

20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这个成语在俄语中有相对应的成语,虽然使用的形象有所不同,但是使用的数
字都是相同的,语义表达上也非常具体、生动,不会对学生造成理解上的障碍。
“千变万化”这个成语的正确率是 82%,虽然在俄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成语,但是
学生都能理解“千”和“万”在成语中一起使用时有“极多”之意,所以学生
对这个成语掌握得比较好。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针见血”这两个成语虽
然在俄语中有对应成语,但是正确率却只有 74%、70%。在面对这两个数字成语
的时候很难联想到与之相对应的俄语成语。而“隔三差五”“低三下四”“挑三
拣四”这三个数字成语正确率分别只有 39%、44%、42%,说明学生对含有两个数
字的成语还比较陌生,对两个数字搭配所表示的抽象义还不够了解。
表 3.3 数字成语语法考察结果分析

题号 考察成语 正确率
1 五花八门 79%
2 丢三落四 46%
3 不屑一顾 46%
4 推三阻四 41%
5 千方百计 78%
6 胡说八道 59%
7 一路平安 65%
表 3.3 是学生对数字成语语法和语用的掌握情况。虽然考察的都是生活中
经常会用到的成语,但是学生的正确率都在 80%以下,说明数字成语的语法也是
学生比较薄弱的地方。其中“五花八门”“千方百计”这两个成语的掌握情况相
对好些,正确率都在 70%以上。
“推三阻四”
“不屑一顾”的正确率最低只有 46%,
说明学生对动词性数字成语的用法掌握得还不够理想。而“一路平安”“胡说八
道”这两个成语的正确率分别是 65%和 59%,留学生虽然了解这两个成语的意义,
但是还不能正确运用它们。

第二节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类型

一、 形式偏误

(13)一千块钱对他来说就像九牛的一毛。
(14)学汉语并不难,无非是一日复一日地练习。

21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15)他两次三次地骗我,我再也不相信他了。
(16)网络的出现给这个顺息万变的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17)这部电影在去年风糜一时。
(18)又要长得好,又要身材苗条,还要性格温柔、学历高,上哪里去找
这么十美十全的人啊?
(19)即使有千万言语也表达不了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四字格是数字成语最典型的构成形式。除此之外,数字成语在外在结构上
还具有凝固性的特点。其组成成分是固定不变的,不可以随意删减、添加或者
替换,也不可以随意调换各成分之间的顺序。从调查问卷来看,留学生在构成
形式方面的偏误主要分为误加、误代和错序三种类型。首先是误加,例句 13 中
成语“九牛的一毛”是“九牛一毛”多添加了一个“的”字之后的结果,例句
14 中成语“一日复一日”是成语“日复一日”多添加了一个“一”字之后的结
果,虽然这样的添加不会改变成语的意思但是却破坏了成语已经形成的固定的
四字格形式,因此不能再算作成语。其次是误代,例句 15 中成语“两次三番”
用相同意思的“次”替换了“番”,例句 16 中将“瞬”错写成了同音字“顺”,
例句 17 中将“靡”错写成了形似字“糜”。这三种误代情况都比较常见,需要
格外留意。最后是错序,例句 18 中将“十全十美”中的“全”和“美”调换了
顺序,变成了“十美十全”。例句 19 中将“千言万语”中的“万”提到了“言”
的前面,变成了“千万言语”,而汉语中并不存在这两个成语。

二、 语法偏误

(20)在商场里,我五花八门地看着商品,都不知道买哪一个好了。
(21)他最大的缺点就是特别丢三落四,昨天才买的书,今天就不知道放
哪里去了。
(22)尽管别人不屑一顾他的建议,但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23)今天,我去找他帮忙的时候,他经过推三阻四拒绝了我。
(24)他非常千方百计地想要通过考试,结果还是没通过。
留学生因为不了解数字成语在句中的语法功能所造成的偏误也不在少数。
例句 20 中“五花八门”是形容词性数字成语,在句中通常作定语、谓语,一般
不用作状语。而例句 21 中“丢三落四”在句中主要作宾语,不能用“特别”等

22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程度副词修饰。例句 22 中动词性数字成语的在句中的语法功能并不能完全等同
于动词,动词性数字成语在句中作谓语时,一般不能带宾语。例句 23 中“推三
阻四”是指找各种借口推脱,前面的介词“经过”多余。例句 24 中副词性数字
成语“千方百计”原本就有“程度很深”的意味,所以不能再受程度副词“非
常”修饰。从上面的偏误例句中可以看出,形容词性数字成语、动词性数字成
语、 副词性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是学生出现偏误比较多的地方。

三、 语义偏误

(25)他一掷千金,给了我一千块钱。
(26)他一概而论地说出问题的原因。
(27)做了销售,一呼百应 就有个应酬,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28)你不要再一举一动地求他了,他根本不会帮我们。
(29)又要长得好,又要身材苗条,还要性格温柔、学历高,你这么目空
一切,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女朋友啊?
一般来说,嵌入了数字的成语在形式上会比一般成语更加简洁、明了,内
容上更加生动有趣、通俗易懂。但也不是所有的数字成语都是这样,有些数字
成语的意义也会因为使用了数字而变得更加抽象,这一部分数字成语是留学生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例句 26 中很多学生都将“一概而论”中“论”当作了讨论
的意思,他们认为既然是说出问题的原因,大概就得全说出来。显然这是犯了
以偏概全的错误。例句 27 和例句 28 中“一呼百应”是形容一个人非常有号召
力,呼喊一声,就有很多人响应的意思,而“一举一动”是指人的每一个动作。
例句 29 中“目空一切”是形容高傲自大什么都瞧不起,学生对这三个成语的语
义的理解发生了偏离。

四、 语用偏误

(30)他口才非常好,整天胡说八道。
(31)祝您新年快乐,一路平安。
汉语数字成语的语用偏误主要体现在数字成语的感情色彩不恰当和对数字
成语的语境使用不恰当上。例句 30 中“胡说八道”的意思是没有根据的胡乱说
话,是一个贬义词,与前面想要表达的赞扬的语气不符合,例句 31 中“一路平

23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安”是人们在送别时候的祝福语,用在新年时祝福别人这样的场合中当然也不
合适。

第三节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原因

通过以上的问卷调查发现俄罗斯留学生对汉语数字成语的掌握情况非常不
理想。虽然考察的数字成语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用到的,但是留学生不
论是对数字成语的结构和意义的把握上,还是在数字成语的具体使用过程中,
都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而在这些影响留学生习得数字成语的原因中有以下几个
原因比较明显。

一、 汉语数字成语本身的复杂性

(一) 形式和书写上的复杂性

成语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四字格形式,以及成语的构成
成分也是固定不变的,不能被随意地增减、替换或者调换顺序。许多留学生对
这一点的认识还不够清晰、深刻。在使用汉语数字成语时,还是喜欢按照自己
的意愿去改变数字成语的形式。例如:“学汉语并不难无非是一日复一日地练
习。”虽然中国人也能明白对方的意思,但是这样表达却不符合汉语数字成语的
使用规则。同时汉语数字成语中数字的书写对留学生非常简单,但是除数字以
外的有些汉字可能比较生僻,笔划比较复杂,会给留学生造成记忆和书写上的障
碍。例如问卷中“瞬息万变”的“瞬”“风靡一时”的“靡”等。对于这些易错
的汉字教师还是需要反复提醒学生。

(二) 语法功能上的复杂性

汉语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是汉语最为复杂的语言现象之一。虽然汉语数字
成语可以像名词、动词、形容词一样,在句中充当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等
各种句法成分。但是在具体使用的时候还是各有差别不能等量齐观。例如:虽
然动词性的数字成语可以和动词一样在句中充当谓语,但是动词性数字成语在
使用时却不能和大多数的动词一样带上宾语。如果对这一点不清楚的话,就很
难正确运用动词性数字成语。例如:“尽管别人不屑一顾他的建议,但他还是坚

24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持自己的看法。”

(三) 成语语义上的复杂性

大部分的汉语数字成语都是在文言文的基础上形成的,经过人们的认可之
后,被人们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代代相传,沿用至今。在数字成语的传承过程
中,有相当一部分数字成语的语义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有些数字成语中所提到
的事物已经成为了历史。比如“一概而论”中的“概”是指古时候称量粮食的
工具,现在早就弃之不用了。这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存在的事物,可能会阻
碍留学生对数字成语的理解和掌握。还有些数字成语的语义已经从成语的原始
意义中脱离了出来,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申和概括。例如:“三教九流”最初是
指春秋战国时期“儒教”“道教”“佛教”“墨家”“阴阳家”“法家”“名家”等
具体学术流派,而现泛指宗教或学术上的各种流派。

二、 汉语数字成语受多种文化因素的影响

(一) 汉语数字成语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

数字成语源远流长,来源广泛。大部分数字成语虽然只有四个字,但却高度
概括了一个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等。例如“一目了然”“九牛一毛”
“十年寒窗”等成语。如果留学生不了解中国历史的话,学习起这一类数字成语
来,也会比较吃力。

(二) 汉语数字成语深受数字文化的影响

作为一种计数工具的时候,数字并无高低优劣之分。但随着语言和文化的
发展,数字身上的神秘色彩越来越浓厚,文化内涵也越来越丰富,形成了辉煌
灿烂的数字文化。数字成语是汉民族的数字文化在汉语中的充分反映。要想学
好汉语数字成语当然还要了解中国的数字文化。例如数字成语“九霄云外”如
果留学生不了解中国人自古崇尚“九”的心理的话,就不能理解“九”所具有
的的“最高”“最多”的意思,也很难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三) 汉语数字成语还受其他文化因素的影响

数字成语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反映了该民族自然地理、社
会生活、民族性格、传统习俗等方面的特点。对于在俄罗斯文化背景影响下的

25
第三章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偏误分析

留学生来说,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背景,没有相应的文化常识,也会阻碍对数
字成语的学习和使用。例如“九牛二虎”这个成语,在中国的农耕社会中,
“牛”
具有很高的地位,以“力大耐劳”著称,而“虎”也象征着勇猛有力。如果不
了解这一点的话就很难理解“九牛二虎”是“费了很大力气”的意思。

三、 留学生的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方法不恰当

虽然问卷所调查的俄罗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时间一般都在两年以上,已经
掌握了汉语基本词汇和汉语语法结构。但是对汉语数字成语的掌握情况依然很
不理想,在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方法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 对汉俄数字成语之间的差异缺乏清晰的认识

汉语和俄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两者不论是在语言形式还是语言内
容上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对汉俄数字成语也有深刻的影响。俄罗斯
留学生如果对这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缺乏清晰的认识的话,就不能更好地习得
汉语数字成语。比如汉语成语“一概而论”和“стричь всех под одну гребёнку.”
(用一把剪刀去剪所有的东西)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都是在形容一个人处理
问题时不分情况,不加区别,用同一个标准来对待。然而汉语成语选择的是古
时候人们称量粮食的情景,而俄语成语选择的是裁缝做衣服的情景。情景的不
同可能会使学生无法将两个成语联系起来,甚至不能体会汉语成语的情景所要
表达的意思。再比如,两个数字搭配使用表达一定的抽象意义是汉语数字成语
独有的一种现象,很多留学生对此感到十分陌生,学习起来也困难重重。

(二) 回避使用汉语数字成语

有些汉语数字成语留学生虽然早就已经学过了,但是不论是在日常口语中
还是在书面语中都还不习惯使用。大多数留学生还是更加倾向于用相同意思的
句子或词组来代替数字成语的使用。例如:*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变化很多(千变
万化),但是也都有它的规律。这样的表达不仅在表现力上有所欠缺,而且不利
于学生掌握数字成语的语用。这也是很多留学生明白数字成语的意义但是却在
使用时错误百出的原因。

26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建议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建议

汉语数字成语是汉语中极其特殊的一类,因其含有数字、结构简洁、内涵
丰富的特点极大地调动了留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由于语言、文化、学习方法
等方面的影响能够真正理解和自如地运用数字成语的学生却是少数。不过好在
大部分的俄罗斯学生都非常勤奋、好学。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回答问题,不怕犯
错误;在生活中则主动、活跃,善于交际。这些特点都有利于他们对数字成语
的学习。本章主要是在汉俄数字成语对比的基础上,结合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结果及俄罗斯学生的性格特点提出几点针对俄罗斯留学生的汉语数字成语教学
建议。

一、 加强汉语数字成语的格式教学

由前文我们知道汉语数字成语的格式非常重要,掌握好汉语数字成语的格
式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教授汉语数字成语时必须加
强数字成语的格式教学,反复跟学生强调汉语数字成语的四字格形式及特点。
甚至还可以按照格式继续将数字成语进行分类,然后把相同格式的数字成语放
在一起进行教学。例如汉语中有许多由“千”和“万”一起构成的成语,像“千
言万语”“千头万绪”“千变万化”等。教师可以将这些成语放在一起来进行教
学,然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千……万”的格式。教师甚至还可以通过设计一些
试猜成语、成语接龙、成语抢答等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数字成语的格式。

二、 重视汉语数字成语的语境教学

避免枯燥无聊的教学方式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师孜孜不倦地所要追求的目标
之一。数字成语的语法、语用知识本就复杂多样不易理解,如果再用单调乏味
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加深学生对数字成语的畏惧心理,长此以往,还
会使学生彻底丧失对数字成语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认为在教授汉语数字成
语的语法、语用知识时应该重视对语境的设置。比如教师在教授汉语数字成语
的语法功能时,就可以让学生在大量的例句中学习数字成语的语法功能。例如

27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建议

“五花八门的网络游戏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在这个句子中成语“五花八门”
是作定语)“超市里的商品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在这个句子中“五花八门”
作谓语使用)而在教授数字成语的语用知识时,教师还可以设置具体的情景让
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字成语的用法。比如在教授成语“一路平安”时就可以
设置一个两人送别的会话情景。大卫:
“谢谢你来送我,汤姆”。汤姆:
“不客气,
很遗憾你要离开了,我会想念你的”。大卫:“我也会的。这个假期我在这里过
得非常愉快,很感谢你们的照顾”。汤姆:“不客气,你也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快
乐”。大卫:“明年,我还会再来的,到时候我们就又可以见面了”。汤姆:“那
太好了,我们随时都欢迎你的到来。今天天气不错,祝你一路平安,替我给你的
家人问好”。在这样具体真实的情景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可以学会汉语数
字成语的用法。

三、 注重汉语数字成语中相关文化知识的教学

“文化教学是语言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语义和语用的教学,作为语言
交际能力一部分的社会语言能力、话语能力和策略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文化
[1]
教学。” 汉语数字成语早在形成之初就与中华文化密不可分,历经几千年的
发展,早已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很多学生之所以对
数字成语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被汉语数字成语里面的文化特征所吸引。
因此我们认为可以将文化教学作为数字成语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适当地将文
化知识的教学融入到数字成语的教学之中。例如在教授“一山不藏二虎”“九牛
二虎”等这一类带有动物词语的数字成语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一些与中国动物
文化有关的知识。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讲解数字文化知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
解数字及数字成语的意义,尤其是那些在汉俄文化中差别比较大的数字。例如
“五”在俄罗斯民族的眼中,是个无足轻重的数字,含有数字“五”的成语非
常少。但是对汉民族而言这个数字却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含有数字“五”
的成语比比皆是。例如:“五花八门”“五湖四海”“五花大绑”“三令五申”等。
而对于那些数字成语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教师甚至还可以借助现代对媒体设备
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数字成语“九牛一毛”讲述

[1]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4:308.

28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建议

的是汉武帝时期的太史令司马迁因为替投降匈奴的将军李陵辩解,而惹怒了汉
武帝,被处置以残酷的宫刑。在身心遭受到如此严重伤害和侮辱的时候,司马
迁万念俱灰想一死了知。但是冷静下来,转念一想,像他这样微不足道的人如
果死去了,在那些达官贵人的眼里,不就像九头牛身上的一根毫毛一样,不值
得一提吗?于是他就鼓足勇气,坚强地活了下来并且发愤著书,终于写出了《史
记》这部流传千古的伟大著作。这个故事也告诉了我们要珍惜生命,不断努力
才能成功成才。教师在教授这类故事性的数字成语时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为
大家播放这个成语故事音频视频,这样既可以让大家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这个成
语,同时也传播了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四、 适当运用汉俄对比的教学方法

汉俄两个民族由于在自然地理、历史文化、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等方面的
巨大差异,而形成了迥然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这些语言和文化上的不同又给俄
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难。而如果学生能在习得汉语
数字成语的过程中对汉俄数字成语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的话,不仅能
够避免一些阻碍,甚至还可以化劣势为优势,促进对汉语数字成语的掌握。因
此我们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将汉俄数字成语进行对比,分析
其在语音、语法、语义、甚至文化上的差异,预测那些可能会造成学生学习障
碍的地方,帮助学生克服这些障碍。比如在汉俄数字成语中有些数字成语不论
在语义上还是在表达形式上都是能够完全对应的。像汉语中的“一见钟情”“一
目了然”和俄语中的“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第一眼就陷入了爱情)“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 ясно.”(一眼就能看得很清楚)等;而有些汉俄数字成语虽然使用的形
象有所不同,但是使用的数字和表达的语义却是相同的,像汉语中的“一箭双
雕”“一山不藏二虎”和俄语中的“Один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двух зайцев.”(一枪打
死两只兔子)等,这两类数字成语对留学生而言没有太大的困难,在讲解过成
中就没有必要做过多对比。而在汉俄数字成语中还有些成语语义相同,但是表
达方式却有很大相同,像汉语中的“一针见血”
“一概而论”和俄语中的“попадать
в самую точку.”(射中了靶心)“стричь всех под одну гребёнку.”(用一把剪刀去
剪所有的东西)等,这类数字成语是学生比较难以理解的需要教师向学生说明
其在词语搭配上的差异。还有些数字成语是汉语中独有的现象,像两个数字搭

29
第四章 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教学建议

配表示抽象意义的情况,这对留学生来说也是学习的障碍,这也需要教师对汉
语数字成语中含有两个数字的成语进行总结归类,然后对两个数字搭配所表示
的抽象意义进行具体的说明讲解。

30
结语

结语
汉语数字成语是汉语语言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汉民族的口
语和书面语中。能否准确理解和熟练运用汉语数字成语是衡量留学生汉语水平
的重要标准。同时汉语数字成语无论在结构、语法、还是意义上,都鲜明地体
现了汉民族的文化特色,是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所以做好汉语数
字成语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留学生学习汉语还可以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文以对俄汉语数字成语教学为出发点,以《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第二版)Ⅰ、
Ⅱ和《发展汉语高级综合》(第二版)Ⅰ、Ⅱ中的汉语数字成语及相对应的俄语
成语为研究对象,梳理了汉俄数字成语的界定、形式特点、语法特点等。然后
揭示了汉俄数字成语在数字选择和词语搭配上的差异。通过调查问卷整理收集
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数字成语时的常见偏误,归纳偏误类型,分析偏误原因。最
后提出针对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具体教学对策。虽然目前关于数字
成语本体方面的研究、对外汉语数字成语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汉外数字成语对比
方面的研究都不算少,但是汉俄数字成语对比与对俄汉语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
步,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
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笔者由于时间和能力有限,对汉俄数字成语的概述以
及汉俄数字成语的对比分析还不够全面深入,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其次,笔
者是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来搜集俄罗斯留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的常见偏误
的,但是调查的俄罗斯高级水平的留学生数量比较少,问卷中得到的数据还不
够真实、可靠,归纳的偏误类型可能还不够典型,希望能在以后的研究中不断
补充完善。敬请各位专家学者给予宝贵意见。

3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安美真.数字与汉语成语[D]:[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05.
[2] 毕野.含数字成语三的汉语成语多角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13.
[3] 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 陈绂.浅析嵌有数字的成语一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内容[J].语言文字应用,
2009,(4):107~110.
[5] 段士秀.俄汉成语数字概念范畴对[J].通话师范学院学报,2007,(11):92~93.
[6] 丁昕.俄语成语研究[M].北京:军事友谊出版社,2001 .
[7] 丁秀菊.数词成语的文化阐释[J].齐鲁学刊,2003,(5):22~23.
[8] 冯艳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成语教学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外国大学,
2008.
[9] 胡俊彦.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成语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春:吉林大学,
2015.
[10] 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 刘永红.俄汉语对比方法论[M].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2] 刘洁修.成语[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13] 李梦绮.基于语料库的对外汉语数字成语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湖南
师范大学,2015.
[14] 刘倩.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数字成语教学[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9):129~130.
[15] 刘芳.成语数词格式之初探[J]语言研究,2002,(1):30~32.
[16] 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17] 陆俭明,马真.汉语教师应有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6.
[18] 马丽娅.对外汉语数字成语教学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云南大学,2013.
[19] 马国凡.成语[M].乌鲁木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
[20] 孟祥秋.数字成语英汉对比与对外汉语教学[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
学,2011.
[21] 钱骐骄. 数字成语结构分析[J].安徽文学,2011,(10):259~260.
[22] 王俊霞.数字成语的类型、结构和意义说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0,(2):100~103.
[23] 王伟.中俄成语对比[D]:[硕士学位论文].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24] 王福祥,吴汉樱.迷你俄语成语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5] 王佳.对俄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的成语教学设计[D]:[硕士学位论文].济南:山东大
学,2012.
[26] 吴军.俄语成语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7] 向晗.面向对外汉语的数字成语研究•以含三字成语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长沙:

32
参考文献

湖南师范大学,2012.
[28] 邢福义.汉语语法学[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29] 苏春新.文化语言学教程[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30] 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胡孟浩主译.俄语语法(下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社,
1991.
[31] 汤景鑫,刘雪芹.试论数字成语的文化意义[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 ,(5):95~96.
[32] 张宪.含数字九的成语中九的语义及其认知阐释[D]:[硕士学位论文].大连:渤海大
学,2016.
[33] 张静.现在汉语语法问[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34] 张会森.俄汉语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35] 赵亚岚.数字成语的多角度分析[D]:[硕士学位论文].河南:河南大学,2012.
[36]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7] 章康美. 数字成语的抽象义说略[J].思维与智慧,1993,(2):44~45.
[38] 周纪生.俄汉成语词典[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
[39] 周春祥.俄语实用语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40] 周健.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325 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

33
附录 A

附录 A

俄罗斯学生习得汉语数字成语问卷调查

姓名: HSK:

第一题 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是否正确,正确请画“√”,不正
确请画“×”)

1、他三次两次地骗我,我再也不相信他了( )
2、一千块钱对他来说就像九牛的一毛。( )
3、又要长得好,又要身材苗条,还要性格温柔、学历高,上哪里去找这么十美
十全的人啊?( )
4、即使有千万言也表达不了我对你的感激之情。( )
5、在见面会上,汤姆和大卫一见如故。( )
6、学外语并不难,无非是一日复一日的练习。( )
7、网络的出现给这个顺息万变的社会带来了更多的便利。( )
8、这部电影在去年风糜一时。( )
9、海南岛和北京相隔千山万水。
( )
10、有些地方,居民抓到小偷时,常常把他们五花大绑的送到公安局。( )

第二题 单项选择题(请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成语)

1、他( ),给了我一千块钱。
A. 一掷千金 B. 表里如一 C.说一不二
2、做什么事都贵在坚持,不能( )
A . 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B.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C .三言两语
3、他把这几个月的销售量做成柱状图,那个月多,哪个月少( )
A. 一目了然 B. 始终如一 C.千真万确
4、做了销售,( )就有个应酬,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A. 五花大绑 B.一呼百应 C.隔三差五

34
附录 A

5、这样的投资既方便了大众又宣传了企业真是( )的好事。
A.一箭双雕 B.一本正经 C.一见如故
6、世界上的事物虽然( ),但是也都有它的规律。
A.不屑一顾 B. 始终如一 C.千变万化
7、你不要再( )地求他了,他根本不会帮我们。
A.低三下四 B.一举一动 C.说一不二
8、虽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她还是( )地努力学习。
A.混为一谈 B.一概而论 C. 一如既往
9、又要长得好,又要身材苗条,还要性格温柔、学历高,你这么( ),什
么时候才能找到女朋友啊?
A.挑三拣四 B.不三不四 C. 目空一切
10、他( )地说出问题的原因。
A.一贫如洗 B.一概而论 C. 一针见血

第三题 造句题(请用下列成语造句)

1、五花八门
2、丢三落四
3、不屑一顾
4、推三阻四
5、千方百计
6、胡说八道
7、一路平安

35
附录 B

附录 B

发展汉语高级系列教材中的汉语数字成语及对应的俄语成语
汉语数字成语 教材 页码 俄语数字成语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五花八门 26 всякая всячина.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大吃一惊 26 крепко испугаться.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В одно мгновение десять
瞬息万变 71
(第二版)Ι тыяч изменени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день работает ,а два дня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99
(第二版)Ι лодшря гоняет.
一举两得(一箭双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Один выстрелом убитьдвух
112
雕) (第二版)Ι зайцев.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挑三拣四 112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一目了然 126 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 ясно.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不屑一顾 126 до феии.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隔三差五 173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风靡一时 186 пойти в моду.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表里如一 11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说一不二 11 скажет,как отрежет.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一丝不苟 38 ничуть не отличается.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日复一日 69 За днями идут дни.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不可一世 78 казающийся непобедимым.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一举一动 102 каждый шаг.
(第二版)Ⅱ

36
附录 B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стричь всех под одну


一概而论 125
(第二版)Ⅱ гребёнку.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目空一切 165 шапками закидть.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一掷千金 166 сорить деньгами.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一贫如洗 166 оставаться в одной рубашке.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始终如一 173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一败涂地 178 потерпеть фиаско.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口语》
千山万水 183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胡说八道 31 молоть вздор.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莞尔一笑 31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каждое слово и каждый
一言一行 61
(第二版)Ι поступок.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千山万水 65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针见血 68 попадать в самую точку.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千千万万 80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呼百应 85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了百了 85 无对应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十全十美 94 всем взял.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如既往 120 как и прежде.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本正经 146 без дураков.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千言万语 161 无对应
(第二版)Ι

37
附录 B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低三下四 182 гнуть спину.
(第二版)Ι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五湖四海 9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百花齐放 9 распускаются все цветы.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百废待兴 9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浑然一体 85 сливаться в одно целое.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见钟情 45 с первого взгляда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见如故 99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千头万绪 138 масса (куча ) работы.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千真万确 138 истинная правда.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帆风顺 146 без суяка без задоринк.одно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无所有 146 оставаться на бобах.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心一意 146 со всем сердцем.
(第二版)Ⅱ
三思而行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семь раз отмерь ,один раз
146
(第二版)Ⅱ отрежь.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三教九流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三番两次 146 снова и снова.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三令五申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丢三落四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推三阻四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三言两语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九牛一毛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146 капля в море.

38
附录 B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九霄云外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九牛二虎 146 семь потов сошло с кого.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十年寒窗 146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万紫千红 147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路平安 147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三亲六故 147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十年一遇 147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всеми (всяческими)
千方百计 149
(第二版)Ⅱ способами.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十万火急 149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一文不名 151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千变万化 153 无对应
(第二版)Ⅱ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Два медведя в одной


一山不藏二虎 169
(第二版)Ⅱ берлоге не уживутся.
《发展汉语高级综合》
五花大绑 203 无对应
(第二版)Ⅱ

39
后记

后记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眨眼之间,两年的研究生生活已经接近尾声了。虽
然在辽宁师范大学学习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两年,然而我学到的东西,却足以使
我受益终生。求知的道路虽然曲折而艰难,可是我却从未感到过迷茫和孤单。
因为有我的老师和同学们一路相伴。
尤其是在论文写作期间,我的导师徐笑一教授从论文选题、论文修改到最
后完成,都给予了我非常全面、细致的指导。导师以渊博的学识、认真负责的
态度、严谨踏实的作风,为我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导
师的指导和帮助,也就不会有我现在的论文。所以,在此,我首先要向我的导
师徐笑一教授表达我最为真挚的敬意和谢意!
最后还要感谢那些与我朝夕相伴的同学们,尤其是我的室友们。一直以来
她们总是默默地关心着我,支持着我。在我难过时给予我安慰,在我沮丧时给
予我鼓励,在我有困难时给予我帮助,所以在这里也衷心地祝愿她们能够梦想
成真,开心快乐。

40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