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196

109年度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評估成果報告

Final Report for 2020 Potetial Failure Mode Assessment of


Shihmen Dam

主辦機關: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
執行單位:中興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
中華民國 110 年 6 月
109 年度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評估

目錄

頁 次
表目錄 .......................................................................................... III
圖目錄 .......................................................................................... IV
照片目錄 ....................................................................................... V
摘要 ........................................................................................... 摘-1
Abstract ..................................................................................... 摘-2
結論與建議 ............................................................................... 結-1
第一章、前言 ............................................................................. 1-1
第二章、潛在失效模式評估(PFMA)作業 ............................... 2-1
2.1 作業流程 ...................................................................................... 2-1
2.2 核心團隊工作內容及時程 .......................................................... 2-5
第三章、潛在失效模式清單之擬定 ........................................ 3-1
3.1 失效原因/機制初篩清單 ............................................................. 3-1
3.2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清單 .................................................... 3-10
第四章、潛在失效模式核心團隊會議過程及成果 ................ 4-1
4.1 核心團隊會議過程概述 .............................................................. 4-1
4.2 核心團隊會議成果 ...................................................................... 4-4
4.3 有關潛在失效模式表決分類之說明 ........................................ 4-24
第五章、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半定量風險分析 ................ 5-1
5.1 說明 .............................................................................................. 5-1
5.2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及其事件樹 ............................................. 5-1
5.3 石門水庫大壩幾何資料及材料性質 .......................................... 5-6
5.4 發生可能定性表述及主觀機率給定 ........................................ 5-10
5.5 潛在失效模式年化發生機率計算 ............................................ 5-10

I
5.6 後果估計 .................................................................................... 5-22
5.7 風險數值 .................................................................................... 5-26
參考文獻 ................................................................................... 參-1

附錄一、石門水庫失效原因/機制之篩選佐證資料與評估內容
附錄二、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核心團隊會議出席人員(簽名冊)
附錄三、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之佐證資料、表決分類及因應措施
附錄四、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風險分析詳細內容與結果

II
表目錄

頁 次
表 2-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評估(PFMA)核心團隊名單..................2-4
表 2-2 石門水庫 PFMA 核心團隊工作內容及期程 ..............................2-6
表 3-1 石門水庫之失效原因/機制、評估及篩選結果 ..........................3-2
表 3-2 石門水庫篩選出需進一步考量之失效原因/機制 ......................3-9
表 3-3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清單 .....................................................3-10
表 4-1 石門水庫核心團隊會議實際進行之議程 ...................................4-1
表 4-2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之發展過程及分類表決結果 ...............4-7
表 4-3 潛在失效模式之分類屬性及含義 .............................................4-18
表 4-4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分類表決結果彙整 .............................4-20
表 4-5 石門水庫 4 種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彙整 .................................4-21
表 4-6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彙整 .................4-22
表 5-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發展過程及分類結果 ..........5-2
表 5-2 發生可能之定性表述與量化機率關係 .....................................5-10
表 5-3 石門大壩心層料塑性指數與內部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5-13
表 5-4 美國墾務局第 13 號堆填壩第二類心層料保護濾層規定與石門
大壩濾層性質比較 .........................................................................5-14
表 5-5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於不同區間水位下之年化失效機率 ...5-22
表 5-6 石門水庫晴天潰壩溢淹範圍各行政區之平均水深及流速 .....5-25
表 5-7 石門水庫晴天潰壩溢淹範圍各行政區之傷亡率及人命損失(無
預警) ................................................................................................5-25
表 5-8 石門水庫晴天潰壩溢淹範圍各行政區之傷亡率及人命損失(有
預警) ................................................................................................5-25
表 5-9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年化風險值(年化人命損失) .............5-27

III
圖目錄

頁 次
圖 2-1 石門水庫 PFMA 作業執行流程 .................................................. 2-1
圖 4-2 石門水庫大壩下游巨石排水道底部基礎之河床卵礫石層(一) 4-6
圖 4-3 石門水庫大壩下游巨石排水道底部基礎之河床卵礫石層(二) 4-7
圖 4-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之失誤樹 ............................................. 4-19
圖 5-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發展過程之圖形示意 .............. 5-4
圖 5-2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事件樹 .................................. 5-5
圖 5-3 石門水庫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5-7
圖 5-4 石門水庫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 5-7
圖 5-5 石門水庫大壩孔隙水壓計之布設高程與位置 ........................... 5-8
圖 5-6 石門水庫大壩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 5-9
圖 5-7 石門水庫大壩原設計濾層材料級配曲線 ................................... 5-9
圖 5-8 石門水庫水位超越機率曲線 ..................................................... 5-11
圖 5-9 石門水庫大壩殼層及心層材料之粒徑分布曲線 ..................... 5-16
圖 5-10 美國墾務局之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流速(DV)之關係(無預
警)............................................................................................. 5-23
圖 5-11 美國墾務局之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流速(DV)之關係(有預
警)............................................................................................. 5-24
圖 5-7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風險程度 f-N 圖(無預警) .. 5-28
圖 5-8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風險程度 f-N 圖(有預警) .. 5-29

IV
照片目錄

頁 次
照片 4-1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報到簽名情形........................................4-2
照片 4-2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視訊討論情形........................................4-2
照片 4-3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討論情形(一) .........................................4-2
照片 4-4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討論情形(二) .........................................4-2
照片 4-5 核心團隊會議 5/5(二)討論情形(一) .........................................4-2
照片 4-6 核心團隊會議 5/5(二)討論情形(二) .........................................4-2
照片 4-7 核心團隊會議 5/5(二)討論情形(三) .........................................4-3
照片 4-8 核心團隊會議 5/6(三)討論情形(一) .........................................4-3
照片 4-9 核心團隊會議 5/6(二)討論情形(二) .........................................4-3
照片 4-10 核心團隊會議 5/6(三)討論情形(三) .......................................4-3
照片 4-11 核心團隊會議與會人員於 3 天會議結束後合影留念 ..........4-3

V
摘要
本報告所呈現之內容為民國 109 年石門水庫執行潛在失效模
式評估(PFMA)之過程及結果。
本次石門水庫 PFMA 自 109 年 1 月 15 日開始執行,首先成立
核心團隊,成員包括會議主持人 1 名、專家 3 名、北水局與外部單
位(水利署、南水局、台電公司等)人員 11 名及獨立工程師 10 名等
共 25 名,並於 109 年 3 月 26 辦理核心團隊現地勘察及座談,之後
依照 PFMA 執行程序及石門水庫安全資料與現況歸納出 41 項可能
造成大壩、排洪設施及右山脊破壞(失效)之原因或機制,經詳細討
論後,篩選出 12 項原因進一步推演其導致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之發展過程,建構出潛在失效模式(PFM)清單;隨後於 109 年 5 月
4 日~5 月 6 日召開核心團隊會議,針對此 12 項潛在失效模式清單
依據相關支持與不支持發生之佐證資料進行討論,最終形成共識確
認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其中與大壩、排洪設施及薄山脊破壞相關
者分別有 5 項、5 項及 1 項,並分別予以表決分類,結果如下:
一、第 I 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無;
二、第 II 類(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6 項;
三、第 III 類(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3 項;
四、第 IV 類(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2 項。

最後,針對上述辨識出之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提出預防措施或
因應對策,做為後續風險管控及辦理進一步工作之參考。
總結歸納本次石門水庫 PFMA 作業,顯示(一)廣泛資料蒐集與
深入研閱、(二)清楚描述潛在失效模式之情境、(三)核心團隊會議佐
證資料詳盡呈現與討論及(四)核心團隊成員表決分類之信心度等為
PFMA 作業成功之四大關鍵。

最後選取代表性之潛在失效模式(PFM2)進行半定量風險分析,
建立分析流程及相關機率與後果計算方式,做為未來辦理潛在失效
模式定量風險分析之基礎。

摘-1
Abstract
The potential failure mode assessment (PFMA) of the shihmen
dam presented in the report started on January 15, 2020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25-member core team for the PFMA, which contains 1
facilitator, 3 experts, 10 independant engineers and 11 engineers from
Water Resources Agency (WRA) authorities. Later, a site visiting and
interviewing with the operation personne1 was arranged for the core
team on March 26, 2020. Following the PFMA procedure and based on
the data and conditions of the shimen dam, 41 initiative events that may
cause damage (failure) to the dam, the discharge facilities and the right
ridge next to the spillway were obtained. After detailed examing, 12
events that would lead finally to the uncontrolled release of water were
screened out from the above 41 initiative events. Furthermore, the
process from the initiation to the uncontrolled water release was infered
for each of the 12 initiative events, resulting in 12 potential failure
modes (PFMs). A 3-day core team meeting was called on May 4 to 6,
2020 to review and discuss the 12 PFMs idetified in the preceding stage.
After discussion in depth based on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evidences,
11 PFMs were confirmed by the core team with consensus, in which 5,
5 and 1 PFMs are related to the dam, the discharge facilities and the
right ridge, respectively. The categorization of the 11 PFMs were
determined by voting as follows,
1.Category I (Highlighted PFMs) – None,
2.Category II (PFMs Considered but not Highlighted) – 6 items,
3.Category III (More Information or Analyses are needed in order
to classify) – 3 items, and
4.Category IV (PFMs Ruled Out) – 2 items.
Finally, countermeasures were proposed for the 11 PFMs to reduce
their possibility of occurrence or to mitigate the consequences once they
occur. In addition, a semi-quantitative risk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PFM2 to develop a demonstration case for the risk analysis in the future.

摘-2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一)本次潛在失效模式評估(PFMA)首先列舉共 41 項可能造成大
壩、排洪設施及右山脊破壞之原因或機制,經參照相關佐證
資料初步篩選出 12 項原因或機制進一步推演其導致庫水無
預警大量下洩之發展過程,建構出潛在失效模式(PFM)。

(二)初篩過程建構之 12 項潛在失效模式,經核心團隊會議討論
及調整後,最終形成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其中與大壩、排
洪設施及右山脊破壞相關者分別有 5 項、5 項及 1 項,最後
經表決分類,結果如下:
1.第 I 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無;
2.第 II 類(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6 項;
3.第 III 類(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3 項;
4.第 IV 類(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2 項。
(三)在初篩形成潛在失效模式之過程中,可歸納找出造成水庫主
要之失效原因或機制,並據以推演其所導致之潛在失效模式,
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可清楚瞭解影響水庫安全之各項風險因
子及其可能造成之後果。

(四)透過核心團隊會議之討論過程,不僅可深入瞭解大壩及附屬
設施之設計考量、安全現況及操作管理等環節,亦可發掘其
所隱含之問題與弱點及其危害程度,有助於未來針對其進行
改善或因應處置。
(五)總結歸納本次 PFMA 作業顯示:1.廣泛資料蒐集與深入研閱、
2.清楚描述潛在失效模式之情境、3.核心團隊會議之佐證資
料呈現與詳盡討論及 4.核心團隊成員表決分類之信心度等
為 PFMA 作業成功之四大關鍵。
(六)本次 PFMA 作業已順利辨識出石門水庫之潛在失效模式,

結-1
然而這些僅為完整風險評估之首要環節,後續應以這些潛在
失效模式為基礎進行風險分析及風險評價等工作。
(七)以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為例進行風險分析之過程顯示,因
事件樹中各節點所代表之環節事件大多資料不足,且也難以
利用理論或數值方式計算發生機率,本次風險分析採用主觀
(即半定量)機率方式估計發生機率,得到尚屬合理且具有參
考價值之結果,顯示所用方式屬於合宜且可應用於石門水庫
其他潛在失效模式之風險分析。

(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半定量風險分析結果,計算得到之年


化失效機率低於美國墾務局所謂之個別風險接受值 10-4,而
有、無預警下之年化風險值(年化人命損失)均大於美國墾務
局所謂之社會風險接受值 10-3,主要原因為石門水庫下游地
區人口密集分布,受晴天潰壩溢淹之影響人口高達 63 萬人,
自然年化人命損失也較高。由於上述風險分析主要目的為示
範之用,採用之半定量方法較為主觀且簡易,所得結果僅做
為參考,如要獲得較為精確之風險數值,則更詳盡且客觀之
定量風險分析方法需加以採用(參見 109 年曾文水庫風險分
析報告)。

二、建議

(一)定期根據最新佐證資料檢討本次 PFMA 所得到之潛在失效


模式及其分類,特別是目前分類為第 III 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應補充相關之調查、試驗、分析或監測工作與資料蒐集,並
據以討論及重新分類。本項定期檢討之工作可配合 5 年一次
之安全評估辦理。
(二)在核心團隊成員表決潛在失效模式之分類前,應先向其清楚
說明各分類之定義及研判準則,如本報告 4.3 節之內容,可
以其為基礎經成員討論後採用。
(三)參酌本報告針對各潛在失效模式所提出之預防措施或因應
對策列入年度維護改善、專案計畫、定檢與監測或安全評估

結-2
工作執行。
(四)後續針對本次 PFMA 辨識出之第 II 類潛在失效模式進行風
險分析,以定量之方式計算各潛在失效模式之發生可能性或
機率及其量化後果,便於風險評價及風險控管措施之具體施
行。
(五)目前風險分析所採用之潰壩人員傷亡乃依據美國墾務局之
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流速(DV)關係考量台灣特性後進
行估計,作法雖屬可行但畢竟沒有明確數據支持,故未來仍
應進行相關研究或數據統計歸納,建立符合台灣淹水危害特
性之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流速(DV)關係。

結-3
1 第一章、前言
國內水庫目前雖已訂定明確管理及安全評估等法規與技術規
範,惟尚未能解決目前大壩安全管理上逐漸浮現的問題包括:1.未
能與時俱進符合最新需求,2.未能明確定義(或瞭解)設施之預期性
能,3.監測計畫未定期檢討調整及 4.各檢監測作業及安全管理計畫
間之關聯性不佳等。
有關水庫風險管理制度僅屬概念性面向(如水庫分級管理方式)
或萌芽階段,尚缺乏具體制度及系統化機制。考量風險管理機制納
入水庫設施營運管理、安全評估及維護補強等工作,為未來管理發
展之趨勢,故有必要對水庫建立整合風險管理概念及其機制之安全
管理制度,以落實水庫安全工作執行。
經濟部水利署建議由北區水資源局以石門水庫為案例,以潛在
失效模式評估(Potential Failure Mode Assessment, PFMA)方式辨識
出可能造成大壩及附屬設施失效之情境(稱為潛在失效模式),做為
後續水庫風險分析之基礎。
本次石門水庫 PFMA 工作自 3 月 26 日辦理執行方式說明及核
心團隊現地勘察後,依照 PFMA 執行程序及水庫安全資料及現況
歸納出 41 項可能造成大壩、排洪設施及薄山脊破壞之原因,經參
照相關正、負面佐證資料及討論後,篩選出 12 項進行後續之發展
過程推演,建構完整之潛在失效模式,經 5 月 4 日~5 月 6 日召開
之核心團隊會議討論後由 12 項調整為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並分別
予以表決分類,最後針對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提出預防措施或因應
對策。
另外,進一步需針對潛在失效模式進行風險分析,計算其發生
機率及後果指標值,做為風險控管優先順序及成效評核之參考,故
選取一項潛在失效模式(PFM2)進行半定量風險分析,建立(兼示範)
風險分析之流程及發展相關計算方法,做為未來辦理潛在失效模式
定量風險分析之參考。

1-1
2 第二章、潛在失效模式評估(PFMA)作業

2.1 作業流程
石門水庫之 PFMA 作業流程如圖 2-1 所示。

圖 2-1 石門水庫 PFMA 作業執行流程

一、成立 PFMA 核心團隊


本作業一開始,首先成立核心團隊(Core Team),核心團隊人員
之名單如表 2-1 所示,組成包含:(1)會議主持人 1 名、(2)專家 3 名、
(3)北水局與外部單位(水利署、南水局、台電公司等)人員 11 名及
(4)獨立顧問工程師 10 名,合計共 25 名。
核心團隊會議主持人為樓漸逵博士,加拿大 BC Hydro 公司前
壩工總工程師,具有 40 年以上之堆填壩設計及施工經驗,目前為

2-1
世界銀行國際壩工專家、BC Hydro 壩工顧問,對水庫失效模式及
風險評估有深入研究,藉其能力引導團隊人員提出及完整敘述候選
潛在失效模式,並使討論過程得以聚焦而形成共識,最終順利辨識
出石門水庫確切之潛在失效模式及其類別;另外,核心團隊中之獨
立顧問工程師由受託辦理本次石門水庫 PMFA 工作之中興公司遴
選專業工程師擔任。
二、資料及文獻蒐集
從北水局及中興公司分別蒐集石門水庫規劃、設計、施工、調
查與試驗、檢監測、分析及安全評估等各項資料(含照片)與文獻,
並均上傳雲端資料庫供隨時查閱使用。
三、資料及文獻閱讀討論
研讀所蒐集之各項石門水庫設施及營管資料,瞭解石門水庫現
況、設計考量及施工過程與遭遇問題,利用工作會議討論及辨識石
門水庫既有及潛在缺陷,決定現地勘查重點區域及項目。
四、現地勘察及座談
安排核心團隊人員至石門水庫現地勘察,實際瞭解既有及潛在
缺陷,現勘前說明 PFMA 之執行方式及石門水庫概述,現勘後邀請
石門水庫維護和現場人員座談,以發掘操作及維護管理上之問題。
五、提出潛在失效模式清單
根據資料與文獻閱讀及現地勘察與座談成果,由中興公司工作
團隊與北水局討論,並參酌核心團隊成員之建議,提出各種可能之
失效原因/機制清單,經資料佐證及討論後,初步篩選出需進一步設
想其發展過程之失效原因/機制清單,最終推演得到導致石門水庫
–「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失效後果之潛在失效模式,彙整各潛
在失效模式建立清單(List)及事件樹,供後續 PFMA 核心團隊會議
討論確認。
六、召開 PFMA 核心團隊會議
會議中針對清單中之各項失效模式,逐一臚列及討論支持或不
支持此失效模式形成之因素(條件),並以實際之資料或數據佐證,
2-2
預測形成此潛在失效模式之可能性,充分討論及表達意見後逐漸形
成共識,最後表決決定此潛在失效模式之類,並研擬預防或改善之
策略。會議討論過程中所述及之因素及資料均將做成書面記錄供參。
七、提出 PFMA 初步成果報告
匯整 PFMA 核心團隊會議之資料、過程紀錄及成果製作潛在失
效模式評估(PFMA)初步成果報告,並翻譯成英文。
八、潛在失效模式風險分析
PFMA 核心團隊會議後,於潛在失效模式中選擇分類 I 或 II 之
一項模式,以半定量或局部定量方式進行風險分析(含可能性及後
果估計),並以風險矩陣或損傷機率–損傷數量(F-N)圖來呈現風險
數值或尺度,最後提出風險分析報告。
九、提出 PFMA 成果報告
依據北水局及水利署審查意見修正 PFMA 初步成果報告,並納
入風險分析成果匯整成潛在失效模式評估(PFMA)成果報告。

2-3
表 2-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評估(PFMA)核心團隊名單
姓名 職稱 專業領域 經歷
加拿大 BC Hydro 前壩工總工程師
樓漸逵 主持人 大地 現為世界銀行國際壩工專家、BC Hydro 壩
工顧問
前水利署副署長、北水局局長
賴伯勳 專家 水利
現為經濟部安評小組工作分組委員
前中興公司總工程師/水利工程部協理
劉建邦 專家 水利
現為中興公司技術顧問
前臺灣大學水工所永續水利事業策略與
技術研究中心副執行長
博士論文–大壩安全綜合風險分析(以石
許永佳 專家 水利 門水庫大壩為例,考慮溢頂、滲流、地震等
三種潰壩模式之破壞概率)
 現 為 荷 蘭 3Di 基 金 會 與 Nelen &
Schuurmans 亞太事業發展總監
郭耀程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北水局副局長

林弘毅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北水局養護課課長

張家榮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北水局石管中心主任

簡嘉霖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北水局副工程司

鍾寬茂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水利署水源組科長

邱士恩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水利署水源組副工程司

周湘儀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水利署水源組副工程司

蕭軒梅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南水局副工程司

施怡如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南水局工程員

簡進興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台電公司石門電廠廠長

何朝欽 管理代表 水利
現為台電公司石門電廠經理
中興公司結構工程部正工程師,參與石門
吳演聲 獨立工程師 結構/監測
水庫安全評估及定檢監測工作
中興公司水利工程部技術經理,參與石門
廖哲民 獨立工程師 水利
水庫安全評估
中興公司水利工程部資深工程師,參與石
李文正 獨立工程師 水利
門水庫安全評估

2-4
姓名 職稱 專業領域 經歷
中興公司大地工程部正工程師,參與石門
陳坤泉 獨立工程師 大地/監測
水庫安全評估及定檢監測工作
中興公司大地工程部地質師,參與石門水
林辰翰 獨立工程師 地質
庫安全評估
中興公司結構工程部正工程師,參與石門
許烈堂 獨立工程師 結構/閘門
水庫安全評估及定檢監測工作
中興公司系電工程部資深工程師,參與石
劉智閔 獨立工程師 電氣
門水庫安全評估及定檢監測工作
中興公司機械工程部工程師,參與石門水
李沛生 獨立工程師 機械
庫安全評估及定檢監測工作
中興公司結構工程部工程師,參與石門水
施祖涵 獨立工程師 土木
庫安全評估及定檢監測工作
現為中興顧問社大地工程中心副主任
高憲彰 獨立工程師 大地 2015-2019 年臺美水資源技術合作計畫技
術專家

合計 25 名

2.2 核心團隊工作內容及時程
本作業核心團隊參與之工作主要為資料研閱、現地勘察及座談
(1 天)及參加核心團隊會議(3 天),工作時間及內容如表 2-2 所示。

2-5
表 2-2 石門水庫 PFMA 核心團隊工作內容及期程

2-6
3 第三章、潛在失效模式清單之擬定

3.1 失效原因/機制初篩清單
為便於建立潛在失效模式,中興公司工作團隊根據資料與文獻
閱讀及現地勘察與座談成果,初步列出各種可能導致石門水庫災損
事故之失效原因/機制,並蒐集羅列各種支持或不支持此失效原因
或機制得以發展成為潛在失效模式之佐證資料,經比較、討論及評
估後篩選出較為可能發生且會導致無法控制大量庫水下洩之失效
原因或機制,初步篩選出需進一步考量之失效原因/機制清單,做為
後續推演潛在失效模式發展過程之起始點。

在列出失效原因/機制時,主要從環境危害、既有缺陷及人為失
誤等方面著手,並只考量理論上是否可能發生,暫不考量其發生可
能性高或低,避免遺漏重要因素;另外,每一種荷重情況(Loading
Condition)、結構特性及失效類型,如地震、洪水、堆填構造、混凝
土構造、水工閘門、坍滑、溢頂、管湧等,至少應設想一種失效原
因或機制,以求完整及周延。
初步列出之石門水庫失效原因/機制共有 41 項,如表 3-1 之清
單所示,涵蓋「大壩破壞」–管湧、坍滑及溢頂,
「排洪設施破壞」
–溢洪道破壞、排洪隧道及水工閘門,「右山脊」–坍滑及管湧等
區域、設施及破壞模式,針對各失效原因/機制逐一進行評估及篩選,
過程中符合以下條件之失效原因/機制將予以汰除:
一、既有資料或數據明確佐證失效原因/機制不會發生或發生可
能性極低;
二、失效原因/機制發生後將受到控制而不會持續發展,或者會
發展至至最終事故但不會導致無法控制大量庫水下洩之結
果。
經審慎評估及與北水局討論並參酌核心團隊成員之建議後,從
清單中篩選出 12 項需進一步考量其後續發展過程之失效原因/機制
(詳表 3-2)。完整失效原因/機制之失誤樹架構及篩選佐證資料與評
估內容詳見附錄一。
3-1
表 3-1 石門水庫之失效原因/機制、評估及篩選結果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1. 無直接及具體證據佐證其不
會發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心層細料沿濾層
1 大壩 管湧 2. 本失效模式為土石壩重要且 是
流失
常見事故原因之一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基礎材料為堅硬且緻密之砂
岩(夾頁岩),膠結良好,同時
無破碎之剪裂帶,細料被攜
基礎細料沿水平 出而流失之可能性微乎其微
2 大壩 管湧 否
濾層流失 2. 即使有細料流失情形但僅屬
少量,不會持續發展形成管
湧通道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心層底部與基岩間之混凝土
心層細料沿心層/
3 大壩 管湧 鑲補層可有效防止細料流失 否
基岩接觸面流失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無直接及具體證據佐證其不
會發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心層細料沿水壓
4 大壩 管湧 2. 本失效模式為土石壩常見事 是
計管線流失
故原因之一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本失效機制僅屬理論上可能
發生實際上發生可能性很低
(以往事故與此相關者甚為少
見)
心層細料因滲流
5 大壩 管湧 2. 下游殼層長期無滲水且水壓 否
進入殼層流失
計數值為零,表示內部無
水,不會有夾帶細料流失之
可能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地震造成大壩損壞之機制複
雜,有可能在中度地震即可
能出現損壞,不一定非強震
強震作用於壩頂
才有可能
6 大壩 管湧 發生橫向開裂並 是
2. 以往大壩事故及國內均曾出
出現滲漏
現類似情形,發生可能性無
法排除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3-2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1. 壩體心層雖可能因地震發生
開裂,但大壩動態分析(地震
強度達 MCE 強度)顯示剪應變
強震作用於心層 很小,幾乎不可能發生開裂
7 大壩 管湧 橫向開裂且細料 2. 最易出現損壞之壩頂歷年未 否
沿開裂面流失 曾因地震出現損壞,而地震
反應遠低於壩頂之心層更不
易出現損壞。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下游壩坡長期檢查無滲水及
水壓監測為零,內部為卵礫
下游壩坡因含水
8 大壩 坍滑 石且有排水層,發生本失效 否
量高而坍滑
機制之可能性甚低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仿靜態分析偏向保守,但結
果仍僅略低於安全準則,而
下游壩坡因地震 動態分析則顯示安定沒有問
9 大壩 坍滑 否
作用而坍滑 題,研判強震發生坍滑的可
能性很低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壩坡原設計設有排水道,以
排出急洩降時之殼層孔隙水
上游壩坡因急洩 而提高穩定性
10 大壩 坍滑 否
降而坍滑 2. 安定分析顯示急洩降安定性
無虞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仿靜態及動態分析均顯示強
上游壩坡因強震
11 大壩 坍滑 震下有較高之坍滑潛勢 是
作用而坍滑
2.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設計洪水理論上不易超越,
但考慮近年氣候變遷效應影
響,極端水文事件發生可能
發生超出預期之 性提高
12 大壩 溢頂 是
洪水入流 2. 目前以短期水文資料推測長
期水文參數仍存在不小不確
定性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初始高水位且洪 1. 人為失誤因素在任何操作管
水期間人為操作 理上均無法加以排除
13 大壩 溢頂 是
不當造成排洪不 2. 以往曾發生因人為失誤造成
及 水庫嚴重事故之情形

3-3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3. 水庫高水位運轉,加上極端
氣候之急遽入流情形增加,
容錯空間限縮或因應時間縮

4.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排洪設施之水工機械使用年
洪水期間水工機
代已久,發生故障難以避免
械因故障無法開
14 大壩 溢頂 2. 因水工機械故障造成水庫嚴 是
啟排洪導致排洪
重事故之情形並不少見
能力不足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洪水期間水工機 1. 儘管可能出現外部電源中斷
械因無電源供應 之情形,但有良善備用電源
15 大壩 溢頂 而無法開啟排洪 輔助,出現無電源供應無法 否
導致排洪能力不 運作水工機械之可能性很低
足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洪水期間排洪隧 1. 本失效機制發生可能性無法
道進口閘門因雜 排除
16 大壩 溢頂 物(沉木或石頭)卡 2. 一旦卡住無法於短時間內排 是
住而無法開啟導 除,影響較大
致排洪能力不足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歷年未曾發生因上游集水區
水文預測能力失效使決策偏
洪水期間上游集
差導致排洪不及之情形,顯
水區水文預測能
示現場操作人員有豐富操作
17 大壩 溢頂 力不足或失效使 否
經驗且有輔助措施足以因應
決策偏差導致排
水文預測能力失效或決策偏
洪不及
差後之處置作為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洪水期間因強降 1. 儘管有滑動可能,但滑動後
雨造成右側觀景 之量體並不會完全堵塞溢洪
18 大壩 溢頂 平台邊坡坍滑造 道,故溢洪道仍可發揮原有 否
成溢洪道堵塞致 之排洪能力
排洪能力不足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本處邊坡一旦發生坍滑將堆
積於道路上,進一步滑動至
洪水期間排洪隧
庫區造成進水口堵塞之可能
道進口因上方邊
19 大壩 溢頂 性很低 否
坡坍滑堵塞導致
2. 坍滑量體不足以完全堵塞排
排洪能力不足
洪隧道進口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3-4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1. 本處邊坡發生坍滑之可能性
無法排除
洪水期間排洪隧
2. 坍滑若造成電力系統損壞,
道電力系統因邊
20 大壩 溢頂 將使排洪隧道完全無電源供 是
坡坍滑損壞導致
應而無法操作開啟閘門,且
排洪能力不足
短期內無法修復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本處邊坡發生坍滑之可能性
洪水期間排洪隧
不高
道陡槽段及水平
2. 即使發生坍滑,其土石也將
21 大壩 溢頂 段因上方邊坡坍 否
堆積於下游水平段,不影響
滑堵塞導致排洪
排洪能力
能力不足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本 失 效 機 制 因 曾 有 發 生 前
強震造成溢洪道 例,故發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閘墩變形使閘門 2. 溢洪道閘墩一旦因強震產生
22 大壩 溢頂 於洪水期間無法 變形使閘門卡住,則有很大 是
開啟導致排洪能 可能數扇閘門同時發生,將
力不足 嚴重降低排洪能力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強震造成排洪隧 1. 本失效機制因排洪隧道位置
道進口變形使閘 及閘門特性,強震下發生卡
23 大壩 溢頂 門洪水期間無法 住之可能性很低 否
開啟導致排洪能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力不足
1. 儘管強震下大壩壩頂無可避
免將發生沉陷,但分析結果
顯示設計地震下壩頂沉陷量
強震造成大壩壩 相較壩高及正常出水高明顯
24 大壩 溢頂 否
頂嚴重沉陷 很小,故要發生壩頂沉陷過
大導致出水高不足之可能性
非常低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本邊坡即使坍滑,因滑動方
大壩上游左側鄰
向非主要朝向庫水方向,坍
近分層取水工高
25 大壩 溢頂 滑體產生湧浪造成大壩溢頂 否
坍滑潛勢邊坡坍
及其他危害的機會很低
滑造成湧浪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洪水期間邊坡因 1. 近年庫區邊坡無新增大型坍
26 大壩 溢頂 強降雨大量崩坍 滑區,舊有坍滑區經整治狀 否
造成淤積增加導 況良好

3-5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致庫容減少 2. 大量坍滑土砂進入庫區,因
淤積推進與排洪同時發生,
不致於立即因庫容降低而出
現排洪不足之問題
3. 即使庫容減少,現場排洪操
作亦可調整閘門開啟確保入
流洪水可順利出流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由長期檢查及監測結果顯示
溢流堰基礎之地下水位甚低
而無上頂水壓力,因此不管
溢洪 溢流堰排水幕堵 排水幕是否堵塞均無影響
排洪設
27 道損 塞造成上頂水壓 2. 依安定分析結果,即使排水 否

壞 過大而滑動 幕堵塞造成上頂水壓力較設
計考量為大,其安全係數也
屬足夠,滑動可能性很低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由長期檢查及監測結果顯示
溢流堰基礎之地下水位甚低
而無上頂水壓力
2. 依安定分析結果,一旦地下
溢洪 溢流堰因強震作
排洪設 水位提高且排水幕堵塞將造
28 道損 用且上頂水壓過 是
施 成上頂水壓力較設計考量為
壞 大而滑動
大,此時若遭遇強震作用則
安全係數可能會略有不足,
存在一定滑動可能性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陡槽上段基礎岩盤已用灌漿
方式予以固結,同時設有錨
溢洪 陡槽上段基礎面 桿可緊密連結陡槽版及基礎
排洪設
29 道損 淘空且大量排洪 岩盤,不易大量排洪而損壞 否

壞 導致底版損壞 2. 歷年大量排洪後未出現異常
狀況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陡槽基礎排水功能良好,且
上頂水壓計長期施測無壓力
溢洪 陡槽上段因底部 存在,顯示陡槽底部無上頂
排洪設
30 道損 上頂水壓力過大 水壓力 否

壞 導致上浮損壞 2. 陡槽上段基礎岩盤已用灌漿
方式予以固結,同時設有錨
桿可緊密連結陡槽版及基礎

3-6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岩盤,不易因上頂水壓力過
大而上浮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陡槽下段底版下方有厚度
陡槽下段底版裂
溢洪 10~20 m 之基礎混凝土,即使
排洪設 縫及表面剝落因
31 道損 表層有破損也不會造成整體 否
施 大量排洪惡化導
壞 陡槽破壞
致底版損壞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
能均屬良好
溢洪 右堰座重力牆因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
排洪設
32 道損 上頂水壓過大而 壓力 否

壞 滑動 3. 因上水頂水壓力過大造成右
堰座滑動之可能性很低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
能均屬良好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
溢洪 右堰座重力牆因
排洪設 壓力
33 道損 上頂水壓過大且 否
施 3. 強震作用下因上水頂水壓力
壞 強震作用而滑動
過大造成右堰座滑動之可能
性很低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
能均屬良好
溢洪 左堰座重力牆因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
排洪設
34 道損 上頂水壓過大而 壓力 否

壞 滑動 3. 因上水頂水壓力過大造成左
堰座滑動之可能性很低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
能均屬良好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
溢洪 左堰座重力牆因
排洪設 壓力
35 道損 上頂水壓過大且 否
施 3. 強震作用下因上水頂水壓力
壞 強震作用而滑動
過大造成左堰座滑動之可能
性很低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排洪 強震造成隧道結 1. 排洪隧道襯砌即使在強震下
排洪設
36 隧道 構坍塌損壞導致 發生發生坍塌,也不致明顯 否

損壞 無法排洪 影響排洪能力(等於無襯砌之

3-7
失效 推演潛在失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評估
類別 效模式?

排洪隧道)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溢洪道弧形閘門脫落僅該孔
之流量下洩,且隨水庫水位
溢洪道弧形閘門
水工 下降將逐漸停止,不屬無法
排洪設 因銹蝕致強度不
37 閘門 控制之大量庫水下洩 否
施 足在高水位下損
損壞 2. 閘門脫落不影響水庫之排洪
壞或脫落
能力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放流閘閥損壞後之流量有限
放流閘閥排洪操 且上游可阻水,不屬無法控
水工
排洪設 作時因補氣或水 制之大量庫水下洩
38 閘門 否
施 理問題而爆裂損 2. 閘門脫落不影響水庫之排洪
損壞
壞 能力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現有電氣設備有防雷擊保護
水工 排洪操作期間電
排洪設 且功能正常,不致因雷擊造
39 閘門 氣設備因雷擊造 否
施 成損壞
損壞 成損壞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強震作用下安全係數偏低(低
至 0.91),且主要滑動面高程
位於 195 m,地下水位雖有控
右山脊岩盤因強
制,但有一定可能高於滑動
40 右山脊 坍滑 震導致弱面抗滑 是
面,將使滑動可能性提高
能力不足而滑動
2. 這種失效機制不確定性高,
無法排除其發生可能性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右山脊有固結灌漿,密實度
高,弱面不易有水滲入
右山脊岩盤弱面 2. 排水措施完善,且觀測結果
因滲流水壓上升 水量有限,顯示滲流強度不
41 右山脊 坍滑 否
造成抗剪強度降 高
低導致滑動 3. 因滲流造成弱面抗剪強度降
低導致滑動之可能性不高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3-8
表 3-2 石門水庫篩選出需進一步考量之失效原因/機制

項次 區域 失效類別 失效原因/機制

1 大壩 管湧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2 大壩 管湧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3 大壩 管湧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裂並出現滲漏

4 大壩 坍滑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

5 大壩 溢頂 發生超出預期之洪水入流

6 大壩 溢頂 初始高水位且洪水期間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排洪不及

洪水期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
7 大壩 溢頂
不足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沉木或石頭)卡住
8 大壩 溢頂
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
9 大壩 溢頂
能力不足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
10 大壩 溢頂
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11 排洪設施 溢洪道損壞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壓過大而滑動

12 右山脊 坍滑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3-9
3.2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清單
篩選出需進一步考量之 12 項失效原因/機制後(見表 3-2),以此
失效原因/機制為起點推演其後續發展最終導致庫水無法控制大量
下洩之過程,逐步建立各潛在失效模式(PFM 1~PFM 12),經與北水
局及核心團隊成員討論後,提出最終潛在失效模式清單如表 3-3 所
示。
表 3-3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清單
PFM1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EL. 240m)狀態,心層下游側與濾層交界處之滲流梯度增加且
大於心層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
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最終形
成管湧通道,並與上游坡面連通,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
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
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
向下游宣洩。

PFM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庫水逐漸沿壩體心層內之儀器管線槽溝形成滲流通道,
於濾層介面處之水力梯度高於回填材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
要求導致槽溝內之回填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巨石排水道流失,槽溝內部之沖蝕作
用逐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並與上游坡面連通,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
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
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
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PFM 3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裂並出現滲漏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高水位 24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壩址遭遇強震侵襲,壩頂發生橫向開裂,橫向開裂至上游壩面出露,適逢水庫處
於高水位(EL.245 m)且高於開裂面底部,庫水沿開裂面入滲,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
至開裂面底部以下,入滲情況持續,滲流持續發展形成內部沖蝕,因濾層材料無法滿
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
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且形成通道,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隨著流速加快濾層
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最終導致壩
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的向下游宣洩。

3-10
PFM 4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4a: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上游壩坡發生坍滑且心層受損,水庫水位高於坍滑心層受損區
域頂部導致溢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沖刷,且因故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導致
水流持續下洩,沖刷擴大造成壩體大範圍破壞,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
下游宣洩。
4b: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上游壩坡發生坍滑且心層受損,水庫水位位於坍滑心層受損區
域,且因故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至心層受損區底部以下,心層下游側與濾層交界
處之滲流梯度增大且大於心層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
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
往上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
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
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
向下游宣洩。

PFM 5 發生超出預期之洪水入流
環境及荷重條件狀況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因極端氣候導致入流洪水量超出水庫 PMF(14,500 cms),當溢洪道及排洪隧道閘門均
完全開啟排洪下,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
溢頂,之後水位進一步上升至高程 252.6 m 以上(溢頂水深 ≧ 0.5 m),此溢頂情況持
續超過 3 小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
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PFM 6 初始高水位且洪水期間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排洪不及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因人為排洪操作不當,且因初始處於高水位(>EL.240 m)狀態導致水庫水位
快速逼高,此時排洪操作已無因應調整空間,水庫水位持續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之後水位進一步上升至高程 252.6 m 以上(溢頂水深 ≧ 0.5 m),此溢
頂情況持續超過 3 小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
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3-11
PFM 7 洪水期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溢洪道或排洪隧道閘門部份故障無法開啟排洪,且故障之閘門無法及時恢
復正常開啟或強制開啟,當溢洪道及排洪隧道可正常操作之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
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之後水位進一
步上升至高程 252.6 m 以上(溢頂水深 ≧ 0.5 m),此溢頂情況持續超過 3 小時,溢頂
水流大量下洩造成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
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PFM 8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沉木或石頭)卡住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
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沉木或石頭卡住而無法開啟排洪,且故障之閘門無法
及時恢復正常開啟或強制開啟,當溢洪道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
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之後水位進一步上升至高程 252.6
m 以上(溢頂水深 ≧ 0.5 m),此溢頂情況持續超過 3 小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
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的向下游宣
洩。

PFM 9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而無法操作開啟閘門,當溢洪道閘門均
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
之後水位進一步上升至高程 252.6 m 以上(溢頂水深 ≧ 0.5 m),此溢頂情況持續超
過 3 小時,溢頂水流造成下游壩坡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
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PFM 10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且溢洪道閘門處於關閉狀態,溢洪道閘墩變形過大造成弧形閘門
樞軸或門扉卡住無法順利開啟,而在閘門卡住情形未排除前遇到洪水入流,在剩餘
可開啟之溢洪道閘門及排洪隧道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
斷上升達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之後水位進一步上升至高程 252.6 m 以上(溢
頂水深 ≧ 0.5 m),此溢頂情況持續超過 3 小時,溢頂水流造成下游壩坡嚴重沖刷並
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3-12
PFM 11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壓過大而滑動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情況+水位高於 EL.23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且水庫水位高於溢流堰頂高程(EL.235 m)以上,溢流堰因上頂水壓
過大而滑動,造成庫水外漏,而經緊急降低水庫水位並搶修仍無法無法阻止庫水持
續外漏,外漏水流嚴重沖刷基礎,沖刷範圍與深度擴大造成承載力不足,溢流堰因失
去支撐傾覆形成缺口,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PFM 12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 +水位高於 EL.19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於右山脊岩盤於 EL.195 m 處發生水平滑動,此時水庫水位高於滑
動面,庫水沿滑動面進入造成外漏,緊急降低水庫水位及封堵搶修等仍無法無法阻
止庫水持續外漏,外漏水流嚴重沖刷基礎,沖刷範圍與深度擴大使右山脊進一步滑
動,滑動擴大形成缺口,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根據表 3-3 列出之 12 項潛在失效模式,分別根據各失效模式


之起始條件及發展過程,臚列出相關背景資料,並從中找出支持其
發生或不發生之佐證資料及資料欠缺不足之部分,做為後續核心團
隊會議討論之參考,各主要佐證資料(圖或表)亦列於各潛在失效模
式之後面供研判參考。

表 3-3 之潛在失效模式清單將提交核心團隊會議討論並表決所
屬之分類。

3-13
4 第四章、潛在失效模式核心團隊會議過程及成果

4.1 核心團隊會議過程概述
核心團隊會議於 5/4(一)至 5/6(三)在石門水庫依山閣二樓會議
室舉行,出席人員詳見附錄二;由於適逢全球抗疫管制期間,會議
主持人樓漸逵博士身處加拿大無法出席,故改採視訊方式主持會議,
而午餐後之討論則由高憲彰專家主持,討論結果隔日早上再總結向
樓漸逵博士報告,順便讓與會團隊成員確認討論內容與表決結果;
會議一開始先由與會人員討論未來三天會議進行與表決之方式,隨
後即按表定議程逐一討論及表決潛在失效模式,惟實際議程依時間
安排及出席人員之專業而略有更動如表 4-1 所示,會議討論過程如
照片 4-1~照片 4-11 所示。
表 4-1 石門水庫核心團隊會議實際進行之議程

日期 討論之潛在失效模式

PFM 1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5/4(一) PFM 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PFM 4 (4a&4b)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

PFM 3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裂並出現滲漏
PFM 5 發生超出預期之洪水入流
PFM 6 初始高水位且洪水期間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排洪不及
PFM 7 洪水期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5/5(二)
PFM 8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沉木或石頭)卡住而無法開
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PFM 10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
洪能力不足

PFM 9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能力不

5/6(三)
PFM 11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壓過大而滑動
PFM 12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4-1
照片 4-1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報到簽 照片 4-2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視訊討
名情形 論情形

照片 4-3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討論情 照片 4-4 核心團隊會議 5/4(一)討論情


形(一) 形(二)

照片 4-5 核心團隊會議 5/5(二)討論情 照片 4-6 核心團隊會議 5/5(二)討論情


形(一) 形(二)

4-2
照片 4-7 核心團隊會議 5/5(二)討論情 照片 4-8 核心團隊會議 5/6(三)討論情
形(三) 形(一)

照片 4-9 核心團隊會議 5/6(二)討論情 照片 4-10 核心團隊會議 5/6(三)討論情


形(二) 形(三)

照片 4-11 核心團隊會議與會人員於 3 天會議結束後合影留念

4-3
4.2 核心團隊會議成果
會議討論過程中針對部份失效模式之起始條件及發展過程逐
步進行修正,同時增補或刪減相關背景、佐證資料與資料不足之處;
會議針對各潛在失效模式修正內容如下:
,包含 4a 及 4b 二
一、PFM4–「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
種情境,應分別列為不同之潛在失效模式便於未來管控,
故決議本失效模式修正為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成庫水溢頂」(原 PFM4a)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成壩體管湧」(原 PFM4b)

二、PFM5–「發生超出預期之洪水入流」
,經討論認為所設定
情境為洪水流量超出設計洪水流量(=可能最大洪水(PMF))
而溢頂,然而就理論而言,可能最大洪水不可能被超越,
如果有被超越可能,則應於安全評估檢討修正,潛在失效
模式評估應只針對既有環境危害條件下辨識可能產生之
失效情境,因此經與會核心團隊成員絕大多數同意於潛在
失效模式中排除(退回初篩清單存查),不進行後續表決。

三、PMF6–「初始高水位且洪水期間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排洪
不及」,經討論認為目前石門水庫排洪操作乃根據應變小
組集體決策執行,同時操作人員也會現場觀察水庫實際水
位,一旦有水位逼高情況立即可因應處置,幾乎不可能出
現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排洪不及之情況,況且人為操作不當
也不易定義,因應管控措施也因此不易擬訂及施行,因此,
經與會核心團隊成員絕大多數同意於潛在失效模式中排
除(退回初篩清單存查),不進行後續表決。
四、PMF7–「洪水期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
洪能力不足」,由於目前石門水庫排洪操作為先開啟排洪
隧道閘門排洪,當入流量達 600 cms 時,關閉排洪隧道閘
門改為開啟溢洪道閘門排洪,當入流量達 6,000 cms 時,
再開啟排洪隧道閘門排洪,故若排洪隧道發生故障,則將
直接開啟溢洪道排洪,故除非溢洪道閘門故障且入流洪水

4-4
量超出溢洪道+排洪隧道之排洪能力(13,800 cms)才有可
能造成洪水溢頂,因此,決議本失效模式修正為「洪水
(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洪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
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五、PMF8–「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沉木或石頭)
卡住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經討論認為根據排
洪隧道閘門槽構造,不可能為巨石所卡住,而庫底沉木似
乎不易被推移至排洪隧道前(且進口有隔框阻礙),比較可
能為漂流木流至排洪隧道進口前方為水流挟帶進入 格框
至閘門槽停滯使閘門無法開啟,因此決議本失效模式修正
為「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漂流木)卡住而無
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六、PMF10–「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
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經討論認為閘門門扉與閘墩
間有間隙(5.5 cm),此間隙乃由水封填阻形成水密,故閘
墩變形超過一定程度擠壓水封或擠壓側導輪將使閘門卡
住無法開啟,而另一方面,若閘墩變形過大造成弧形閘門
樞軸扭曲變形甚至損壞同樣將使閘門無法開啟,因此決議
本失效模式修正為「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過大或溢洪
道樞軸損壞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
足」。
七、與會團隊成員提出新增 PFM13–「於 PMF 洪水發生期間
心層細料沿心層加高之新舊交界面流失而管湧」之潛在失
效模式,經與會人員討論後認為管湧只發生於通路(開裂
面)通過心層之情況,而此情況僅地震作用才會發生,即使
新、舊交界面發生開裂並於 PMF 洪水期間發生管湧,但
此位置已相當接近壩頂,並且管湧發生至壩體塌陷亦需一
段時間,在此期間 PMF 洪水應已過洪峰進入消退期,水
庫水位將持續下降,故發生洪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

4-5
壩體之情況幾無可能,因此決議不列入石門水庫之潛在失
效模式,但需列入初篩清單做為參考。
基於上述會議決議事項,修正表 3-3 之初篩清單及相關佐證資
料與評估結果,詳見附錄一。經修正及排除後之潛在失效模式(計 11
項,已重新編號)發展過程及表決結果如表 4-2 所示,相關背景與佐
證資料詳見附錄三,11 項潛在失效模式之失誤樹架構如圖 4-1 所
示。

會後 8 月初會議主持人樓博士審閱初步成果報告時,發現大壩
下游巨石排水道(F3)底部基礎似乎為河床卵礫石層,且根據竣工圖
(圖 4-2 及圖 4-3)此河床卵礫石層高於下游後池尾水位,如果屬實則
有可能心層細料不沿巨石排水道(F3)或河床卵礫殼層(Class P1C)向
下游流失,而是向下經過基礎面進入河床卵礫石層而流失,故應列
入相關潛在失效模式發展過程之環節,經核心團隊內部討論後決定
列入相關潛在失效模式之發展過程(詳見表 4-2 之 PFM1~PFM3 及
PFM5),然因其屬於失效模式之末端環節,因此評估後相關失效模
式維持原分類不做更動。因下游巨石排水道(F3)底部基礎河床卵礫
石層之分布、深度及性質目前缺乏資料,故未來建議辦理相關補充
調查與試驗工作取得相關資訊,做為定期檢討潛在失效模式之參考。

圖 4-2 石門水庫大壩下游巨石排水道底部基礎之河床卵礫石層(一)

4-6
圖 4-3 石門水庫大壩下游巨石排水道底部基礎之河床卵礫石層(二)

表 4-2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之發展過程及分類表決結果
PFM1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EL. 240m)狀態,心層下游側與濾層交界處之滲流梯度增加且
大於心層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
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最終形
成管湧通道,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
沿排水道(F3)、河床卵礫殼層(Class P1C)或基礎河床卵礫殼層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
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
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PFM 代表即使大壩於完全正常情況下仍可能會發生之情境,
重點在於萬一發生問題時能否預先知道,故本失效模式儘管部
II 7
份資料不明確,但仍應列為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以提高注意
及因應管控。
1. 心層臨界水力梯度在於滲流水力梯度分析資料的比對缺乏,希
望補充。
III 10
2. 補充濾層的安定性分析結果,以及排水層材料性質。
3. 建議蒐集更多相關監測資料進行佐證。
IV 0 --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7
PFM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庫水逐漸沿壩體心層內之儀器管線槽溝形成滲流通道,
於濾層介面處之水力梯度高於回填材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
要求導致槽溝內之回填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巨石排水道流失,槽溝內部之沖蝕作
用逐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並與上游坡面連通,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
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河床卵礫殼層(Class P1C)或
基礎河床卵礫殼層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
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因為發生位置可能性更為肯定,即使壩體很好,於確定地點
II 14 仍有破壞模式可能性,破壞初期能夠得到資訊即達到目的,
下游量水堰水量量測很重要。
III 1 1. 建議蒐集更多相關監測資料進行佐證。
IV 2 1. 目前觀測資料及設計方式發生機率極低。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8
PFM 3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裂並出現滲漏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高水位 24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壩址遭遇強震侵襲,壩頂發生橫向開裂,橫向開裂至上游壩面出露,適逢水庫處
於高水位(EL.245 m)且高於開裂面底部,庫水沿開裂面入滲,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
至開裂面底部以下,入滲情況持續,滲流持續發展形成內部沖蝕,因濾層材料無法滿
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
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且形成通道,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隨著流速加快濾層
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河床卵礫殼層(Class P1C)或基礎河床卵礫殼層流失,通
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的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因為沒有經過 MCE 的考驗,不確定是否會發生,無法納入第
I 類考慮。
II 10 2. 地震後裂隙未能證實一定存在,故無法納入第 I 類。
3. 由分析結果顯示裂縫深度約 5~10 m,已到心層,有可能發生
本失效模式。
1. 因為分析所用材料係採用第一次安全評估資料,可採用數據
III 4 相當少,分析結果可信度有待商榷,建議增加蒐集資料及進
階分析以佐證。
IV 0 --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9
PFM 4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成庫水溢頂 (原 PFM 4a)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在正常滿水位(EL.245m)狀態,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上游壩坡發生坍滑且心層受損,
水庫水位高於坍滑心層受損區域頂部導致溢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沖刷,且因
故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導致水流持續下洩,沖刷擴大造成壩體大範圍破壞,最終
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希望可以保留地震的不確定性。
2. 因安全評估報告中指出安定性不足,發生可能性仍存在。
II 6 3. 注意到這個既定破壞模式,需要有因應方案、對策,若壞掉、
滑坡時如何處理,需要去思考,亦牽涉到高水位運作是否合
理。
1. 3D 分析所採用之參數仍具有不確定性,應再次確認所用之
III 4
材料參數。
1. 依據 3D 動態分析結果發生機率極低。
2. 仿靜態分析方法僅供參考,故不足以作為判斷條件。
IV 6 3. 動態分析壩頂最大沉陷量為 55 cm,壩頂為 EL. 252.1 m、
水位為 EL. 245 m,兩者仍相差近 7 m,故即使碰到這麼大
的地震,水位應該也不會超過壩頂。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0
PFM 5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成壩體管湧 (原 PFM 4b)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上游壩坡發生坍滑且心層受損,水庫水位位於坍滑心層受損區
域,且因故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至心層受損區底部以下,心層下游側與濾層交界
處之滲流梯度增大且大於心層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
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
往上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
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河床卵礫殼層(Class P1C)或基礎河床卵礫殼層流
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
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0 --
III 0 --
1. 地震發生後可以有充足應變時間降低水庫水位,故此失效
IV 15
模式發生之機率極低。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1
PFM 6 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洪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
不足 (原 PFM 7)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洪道閘門部份故障無法開啟排洪,且故障之閘門無法及
時恢復正常開啟或強制開啟,當溢洪道及排洪隧道可正常操作之閘門均完全開啟後,
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大量
下洩造成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
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潛在破壞模式並非計算機率,而是假設該情形發生時如何做因
II 7
應,而高水位發生時所有閘門皆打開,此時故障機率極高。
III 9 1. 資料不足及不確定性高難以佐證是否會發生。
IV 0 --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2
PFM 7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漂流木)卡住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
足 (原 PFM 8)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漂流木卡住而無法開啟排洪,且故障之閘門無法及時恢
復正常開啟或強制開啟,當溢洪道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
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
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的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 1. .因為曾經發生過類似情況,雖洪水量不大但仍需注意。
III 0 --
1. 因發生機率極低。
IV 15 2. 因入流量達 6,000 cms,即提前開啟排洪隧道,故較難造成破
壞。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3
PFM 8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原 PFM9)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而無法操作開啟閘門,當溢洪道閘門均完
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
頂水流造成下游壩坡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
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雖然當時建設雖經過估算,但閘門室若損壞,除影響電力易影
II 3 響排進氣,故建議仍需進一步監測作為預警。
2. 根據現有資料邊坡穩定持懷疑態度邊坡滑動不穩定因素存在。
1. 發生機率較低
2. 因地調所已將此列為敏感區,而排洪隧道亦為重要設施,若因
III 11 崩塌造成損壞而無法運作,應蒐集更多地質調查、鑽探資料、
安全評估等加以佐證。
3. 地工安全資料及相關評估建議加以佐證。
1. 岩盤邊坡於極端事件發生時,有跡象可預先因應,於平時管理
IV 3
單位相關維護及定期安評工作前提下,發生機率極低。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4
PFM 9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過大或溢洪道樞軸損壞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
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原 PFM10)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且溢洪道閘門處於關閉狀態,閘墩變形過大或溢洪道樞軸損壞造成
弧形閘門樞軸或門扉卡住無法順利開啟,而在閘門卡住情形未排除前遇到洪水入流,
在剩餘可開啟之溢洪道閘門及排洪隧道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
位不斷上升達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造成下游壩坡嚴重沖刷並導致填
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4 1. 閘門已 56 年機械存在許多無法由相關檢測得知,故風險仍大
1. 若非極大地震的情況下,造成六座閘門皆壞掉可能性極低,
III 2
仍需更多資料佐證。
IV 0 --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5
PFM 10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壓過大而滑動 (原 PFM11)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情況+水位高於 EL.23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且水庫水位高於溢流堰頂高程(EL.235 m)以上,溢流堰因上頂水壓
過大而滑動,造成庫水外漏,而經緊急降低水庫水位並搶修仍無法無法阻止庫水持續
外漏,外漏水流嚴重沖刷基礎,沖刷範圍與深度擴大造成承載力不足,溢流堰因失去
支撐傾覆形成缺口,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1. 經分析僅靠排水幕功效可能未能永久確保應盡可能觀測排水
II 13 幕。
2. 隔幕灌漿如有破裂將造成嚴重問題,如遭遇強震應注意。
1. 溢洪道即使受損亦不會對下游造成極大災害,但仍需蒐集更
III 3 多資料加以佐證。
2. 如果能釐清水庫水位正確性之等資料,以加強佐證。
IV 0 --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6
PFM 11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原 PFM12)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水位高於 EL.19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於右山脊岩盤於 EL.195 m 處發生水平滑動,此時水庫水位高於滑
動面,庫水沿滑動面進入造成外漏,緊急降低水庫水位及封堵搶修等仍無法無法阻止
庫水持續外漏,外漏水流嚴重沖刷基礎,沖刷範圍與深度擴大使右山脊進一步滑動,
滑動擴大形成缺口,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0 1. 安全評估係數皆小於 1,故發生可能性高。
1. 目前假設性資料居多,需要更多確切資料加以佐證。
2. 設計地震前提下,發生機率極低,目前提供資料來看所檢討
III 7
弱面及參數難以判斷確定性,趨於保守,故仍需要更多資料
加以佐證。
IV 0 --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III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4-17
表 4-2 中所提及之 4 種潛在失效模式分類之定義如表 4-3 所示。

表 4-3 潛在失效模式之分類屬性及含義

分類 潛在失效模式屬性 說明

本類為潛在失效模式中影響最大的一類,
I 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需要特別關注其發生機率,並檢討因應對

本類潛在失效模式急迫性不如第一類,發
II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 生的可能性也較低。但隨著客觀條件的變
化,有可能提升為第一類潛在失效模式

本類潛在失效模式之相關資料不足,尚無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類之潛在失效 法有效研判其影響或形成可能性,有待進
III 模式 一步辦理調查、試驗或分析,取得更多資
訊以進行分類
本類指的是發生機率極低之失效模式、實
IV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模式 際上不可能發生之失效模式或根據最新資
料顯示可排除其發生之失效模式

4-18
4-19
圖 4-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之失誤樹
核心團隊會議討論及辨識出石門水庫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之分
類表決結果彙整如表 4-4 所示。

表 4-4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分類表決結果彙整
分類
佔優
潛在失效模式 屬性
I II III IV 分類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
PFM 1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0 7 10 0 III
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
PFM 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0 14 1 2 II
潛在失效模式

PFM 3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


0 10 4 0 II
裂並出現滲漏 潛在失效模式

PFM 4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


0 6 4 6 II
成庫水溢頂 潛在失效模式

PFM 5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


0 0 0 15 IV
成壩體管湧 模式

PFM 6 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
洪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 0 7 9 0 III
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PFM 7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
已排除之潛在失效
因雜物(漂流木)卡住而無法 0 1 0 15 IV
模式
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PFM 8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
需更多資訊便於分
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能 0 3 11 3 III
類之潛在失效模式
力不足

PFM 9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過
大或溢洪道樞軸損壞使閘門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
0 14 2 0 II
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 潛在失效模式
洪能力不足

PFM 10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


0 13 3 0 II
壓過大而滑動 潛在失效模式

PFM 11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 已考慮但非顯著之


0 10 7 0 II
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潛在失效模式

4-20
表 4-4 所列之表決結果,顯示石門水庫目前不存在需要特別關
注發生機率並檢討因應對策之第 I 類潛在失效模式;發生機率較低
或較不顯著之第 II 類潛在失效模式有 6 項,惟本類失效模式隨客
觀條件變化有可能提升為第 I 類潛在失效模式,仍應加以注意;目
前資料不足無法有效研判其影響或發生可能性之第 III 類潛在失效
模式有 3 項,未來應辦理相關調查、試驗或分析,取得更多資訊以
進行分類;發生機率極低或根據資料顯示可排除其發生之第 IV 類
潛在失效模式有 2 項,本分類無需顧慮,留存紀錄參考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PFM 4–「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成庫水
溢頂」經 2 輪表決仍然無法得到佔優之分類,因第 II 及 III 類票數
大於第 IV 類票數,且第 III 類為資料有所不足,亦為風險之一種,
故保守考量列為第 II 類之失效模式。各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如表
4-5 所示。

表 4-5 石門水庫 4 種分類之潛在失效模式彙整

分類 潛在失效模式(PFM)

I 無

II PFM 2、PFM 3、PFM 4、PFM 9、PFM 10、PFM 11

III PFM 1、PFM 6、PFM 8

IV PFM 5、PFM 7

決定各潛在失效模式之分類後,進一步針對各失效模式擬訂預
防措施或因應對策,做為後續管控及辦理進一步工作之參考,如表
4-6 所示。

4-21
表 4-6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彙整

潛在失效模式 分類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補充計算心層臨界水力梯度,並與滲流分析
得到之水力梯度計進行比對。
 補充濾層安定性分析及蒐集更多排水層材料
性質之資訊。
 增設下游壩趾滲流水量及水質監測,瞭解滲
流量是否增加及是否有細料被水流攜出。
PFM 1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III
 長期高水位(>EL.240 m)加強壩趾處之檢查,
瞭解有無濕潤或滲水現象。
 於壩體增設濾層或排水層底部之水壓計偵測
水壓力變化。
 調查基礎卵礫石層之分布、深度及材料性
質。
 增設下游壩趾滲流水量及水質監測,瞭解滲
流量是否增加及是否有細料被水流攜出。
 密切注意心層 3 只水壓計(B1、8C1、9C1)之
壓力與水庫水位之遲滯關係,一旦遲滯關係
消失可能為異常徵兆。
PFM 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II  長期高水位(>EL.240 m)加強壩趾處之檢查,
瞭解有無濕潤或滲水現象。
 於壩體增設濾層或排水層底部之水壓計偵測
水壓力變化。
 調查基礎卵礫石層之分布、深度及材料性
質。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壩頂,若
發現橫向裂縫,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
EL.240 m 以下。
 發生裂縫處立即以帆布覆蓋避免雨水滲入,
並於裂縫表層開挖 30 ~ 40 cm,塞入塑膠布
並覆蓋鋼板,再覆蓋礫石料,最後鋪設混凝
PFM 3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 土及瀝青層
II
裂並出現滲漏  俟餘震過後,將第一階段壩頂緊急修復處挖
開,於裂縫位置採豎坑開挖,調查裂縫深度
及開裂範圍,再以壩體原有之分層填料以夯
壓方式回填
 開裂修復後半年內加強檢視下游壩坡是否出
現濕滲,壩體監測及資料分析也需持續辦理
並密切注意是否有異常出現。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壩頂及上
PFM 4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 游坡面,若發現上游坡面坍滑且庫水越過坍
II
成庫水溢頂 滑區頂部溢頂,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坍滑
區域以下外,並緊急以砂包投放於坍滑頂部

4-22
區域減少庫水下洩。
 餘震過後以砂包堆置於坍滑區並以帆布覆
蓋,等候壩體修復作業。
 修復作業將砂包移除,並以壩體原填築材料
回填及夯實。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壩頂及上
游坡面,若發現上游坡面坍滑,則緊急降低
水庫水位至坍滑區域以下。
 餘震過後以砂包堆置於坍滑區並以帆布覆
PFM 5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
IV 蓋,等候壩體修復作業。
成壩體管湧
 修復作業將砂包移除,並以壩體原填築材料
回填及夯實。
 調查基礎卵礫石層之分布、深度及材料性
質。
 補充歷年維護與故障排除紀錄及設備可靠度
評估結果。
 定期辦理檢查、維護及測試工作,特別是汛
期前應進行試運轉作業。
 對於關鍵性機電設備或易故障之零組件,加
PFM 6 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
強備品儲存或定期更新。
洪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 III
 建立設備故障排除與處理對策,供設備故障
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時緊急處置之用。
 加強人員對於溢洪道閘門故障排除之演練。
 定期進行設備可靠度評估,據以檢討調整維
護作業內容並針對可靠度過低或剩餘壽命低
之零組件進行更新汰換。
 持續進行上游集水區水土保持及邊坡整治工
作。
 定期檢查 2 條欄木索之狀況,確保其功能。
PFM 7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
 溢洪道水位達 EL.245 m (約 6,000 cms)應即開
因雜物(漂流木)卡住而無法 IV
啟排洪隧道,確保萬一進口閘門卡住時有足
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夠之時間進行處置。
 建立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卡住排除之標準作業
程序處置並加強人員訓練。
 補充地質調查及鑽探資料,進行邊坡安定性
分析以評估其坍滑可能程度。
PFM 8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  增設儀器(如傾斜管、地下水位井 )定期監
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能 III 測,並列為定期檢查之重點項目。
力不足  閘門控制室之電力系統移置或異地增設第 2
套系統。
 評估增設通氣孔保護設施之可行性。
PFM 9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過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溢洪道閘
大或溢洪道樞軸損壞使閘門 II 墩及閘門狀況,若發現產生明顯開裂損壞或
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 變形,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堰頂(EL.235

4-23
洪能力不足 m)以下。
 除詳細檢查閘墩損壞情況外,並進行閘門啟
閉試運轉。
 進行閘墩及閘門損壞或卡住修復。
 監測溢流堰上頂水壓力及地下水位,並定期
檢查排水廊道排水狀況,必要時進行疏通。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溢洪道堰
體分塊收縮縫狀況,若發現有明顯張開、錯
PFM 10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 動或滲水,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上游護坦
II
壓過大而滑動 高程(EL.225 m)以下。
 若滑動程度嚴重,則於地震後緊急進行基礎
灌漿作業,降低滲水及基礎沖刷程度;後續
規劃進行堰體錨固措施及設置變位監測儀器
監測。
 定期監測右山脊地下水位及蠕動情形,並檢
查排水廊道排水狀況,必要時進行疏通。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右山脊及
溢洪道洩槽收縮縫狀況,若發現有明顯張
PFM 11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 開、錯動或滲水,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潛
II
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在滑動面高程(EL.195 m)以下。
 若滑動程度嚴重,則於地震後緊急進行基礎
灌漿作業,降低滲水及基礎沖刷程度;後續
規劃進行右山脊錨固措施、溢洪道修補及增
設監測儀器監測。

4.3 有關潛在失效模式表決分類之說明
在表決潛在失效模式之分類時,許多核心團隊成員表示第 II 類
及第 III 類之差別有點模糊不清,造成表決之困擾,因此未來在執
行潛在失效模式之分類表決前需先向核心團隊清楚說明各分類之
定義及研判準則,如下說明。

基本前提:每個潛在失效模式之後果均大同小異(均為庫水無
法控制之大量下洩),因此決定分類之考量主要應為各失效模式發
生之可能性,而非考量其發生之後果是否嚴重。

一、存在直接且具體之佐證資料
如可直接偵測潛在失效模式發展監測儀器之測讀數據、大
壩或邊坡安定分析結果、溢洪道安定及應力分析結果、水
工機械可靠度分析結果、與已發生過與潛在失效模式相同

4-24
或類似之歷史記錄等
(一)佐證資料顯示潛在失效模式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建
議第 I 類
(二)正面(支持發生)佐證明顯較負面(不支持發生)佐證佔
優且研判失效模式發生之可能性高建議第 I 類
(三)正面(支持發生)佐證明顯較負面(不支持發生)佐證佔
優且研判失效模式發生之可能性低或研判目前尚不
致發生但未來隨客觀條件變化發生可能性將提高建
議第 II 類
(四)負面(不支持發生)佐證明顯較正面(支持發生)佐證佔
優建議第 IV 類
二、缺乏直接且具體之佐證資料
(一)利用既有佐證資料可合理研判潛在失效模式發生可能
程度,或缺乏之佐證資料不易取得或即使取得亦無法
提高研判發生可能程度之信心同一、存在直接且具
體之佐證資料之建議分類準則
(二)利用既有佐證資料無法合理研判潛在失效模式發生可
能程度,而若補充缺乏之佐證資料可合理研判發生可
能程度建議第 III 類

4-25
5 第五章、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半定量風險分析

5.1 說明
如第四章所述,已辨識出石門水庫 11 項潛在失效模式,進一
步需針對這些潛在失效模式進行風險分析,計算其發生機率及後
果指標值,做為風險控管優先順序及成效評核之參考。
在潛在失效模式 4 個分類中,第 I 類及第 II 類潛在失效模式
相對而言具有較高之風險,因此為風險分析之首要對象;根據石
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分類結果,無第 I 類之潛在失效模式,而列
為第 II 類者有 6 項,分別為 PFM 2、PFM 3、PFM 4、PFM 9、
PFM 10 及 PFM 11,其中與大壩破壞有關者為 PFM 2、PFM 3 及
PFM 4,與溢洪道破壞有關者為 PFM 9 及 PFM 10,與右山脊破壞
有關者為 PFM 11;考量這些各潛在失效模式具有之相關資料多寡
及危害程度,與大壩破壞有關之潛在失效模式(PFM 2、PFM 3 及
PFM 4)應優先考量,而鑒於本次風險分析主要目的在於嚐試建立
(兼示範)風險分析之流程與發展相關機率與後果計算方式,因此
選擇常時狀態之 PFM 2-「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為分析對
象(PFM 3 及 PFM 4 與地震作用相關,過程較為複雜且目前缺乏
大壩地震作用反應資料)。

由於 PFM 2 發展過程牽涉諸多難以量化之環節事件,故採用
美國墾務局(USBR)「Best Practices in Dam and Levee Safety Risk
Analysis」(USBR&USACE, 2019)中之主觀式機率估計(Subjective
Probability Estimation)(即半定量)方式進行各環節事件之條件機
率估計。

5.2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及其事件樹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之發展
過程如表 5-1 所述,然而為便於後續建構事件樹(Event Tree, ET)
及估算各節點之發生機率,發展過程必須更加具體且明確,因此

5-1
略加調整及描述如下:
水庫水位高於 EL. 170 m,壩體心層通至下游殼層之儀器管
線槽溝界面出現異常滲流,同時該處水力梯度高於臨界水力梯度
發生槽溝回填料沖蝕,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沖蝕之回
填料經由垂直濾層及下游底部之巨石排水道流失,槽溝內部沖蝕
作用持續發展而於形成穩定管湧通道,由於上游殼層材料無足夠
能力填補此管湧通道,亦無法偵測而加以阻止,此管湧通道進一
步擴展至上游殼層,上游殼層因細料沖蝕流失而持續塌陷,在無
法成功進行因應或搶修下,壩體內部沖蝕加劇最終導致整體潰決,
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表 5-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發展過程及分類結果

PFM 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庫水逐漸沿壩體心層內之儀器管線槽溝形成滲流通道,
於濾層介面處之水力梯度高於回填材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
要求導致槽溝內之回填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巨石排水道流失,槽溝內部之沖蝕作
用逐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並與上游坡面連通,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
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
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
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4 2. 因為發生位置可能性更為肯定,即使壩體很好,於確定地點
仍有破壞模式可能性,破壞初期能夠得到資訊即達到目的,
下游量水堰水量量測很重要。
III 1 2. 建議蒐集更多相關監測資料進行佐證。
IV 2 2. 目前觀測資料及設計方式發生機率極低。

5-2
圖 5-1 為上述潛在失效模式發展之圖形式描述,由圖中可清
楚得知整個潛在失效模式之起始位置、發展過程與路徑及最終大
壩破壞情形等環節,對於瞭解失效模式之情境及建構事件樹均有
相當之助益。根據上述發展過程之描述,PFM 2-「心層細料沿水
壓計管線流失」之事件樹如圖 5-2 所示。

(a)

(b)

5-3
(c)

(d)

圖 5-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發展過程之圖形示意

5-4
圖 5-2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事件樹

5-5
5.3 石門水庫大壩幾何資料及材料性質
一、大壩幾何資料
大壩壩頂高程 252.1 m
大壩心層頂部高程 248.0~250.0 m
大壩上、下游濾層頂部高程 同大壩心層
壩體孔隙水壓計(穿越心層及下游殼層)之埋設高程
7A1~7A4、7B1~7B4、7C1–7B3–7A3 170.0 m
8A1~8A4、8B1~8B4、8C1~8C4、8C1–8B2–8A3 180.0 m
水庫正常最高水位 245.0 m
大壩斷面布置如圖 5-3 及圖 5-4 所示,壩體孔隙水壓計之布設高
程與位置詳圖 5-5。
二、大壩材料性質
大壩斷面材料分區布設如圖 5-6 所示,各材料分區之材料性質及
滲透係數如下:
(一)粒徑分布
心層(Zone I) <0.074mm (#200 號篩)百分比 35~88%
垂直與水平排水濾層(Zone II)粒徑分布 D15F 0.18~1.0 mm
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最大粒徑 30.5 cm
河床卵礫殼層(Zone IV)最大粒徑 30.5 cm
(二)心層材料之液性限度大致介於 25~72 之間,塑性指數約在
0~30 之間;深度 50 m 以內者屬低度至中度塑性,深度 50
m~80 m 之間者為中度至高度塑性,深度超過 80 m者逐漸
降為中度至低度塑性。
(三)心層以外之殼層材料,上半層為卵礫石夾砂土之階地材料,
下半層為緊密砂礫質卵礫石並偶含大卵石之河床材料。
(四)濾層材料級配曲線如圖 5-7 所示。
(五)心層、濾層、台地卵礫殼層及河床卵礫殼層之透水係數分別
為:1×10-7、7×10-3、1×10-5 及 7×10-3。

5-6
圖 5-3 石門水庫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圖 5-4 石門水庫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5-7
(a)

(b)

(c)

圖 5-5 石門水庫大壩孔隙水壓計之布設高程與位置

5-8
圖 5-6 石門水庫大壩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圖 5-7 石門水庫大壩原設計濾層材料級配曲線

5-9
5.4 發生可能定性表述及主觀機率給定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年化(Annualized)風險值乃由年化失效
機率(Annualized Failure Probability, AFP)乘以對應後果數值得到,
其中年化失效機率則透過估計圖 5-2 事件樹中各分支節點(事件)之
發生機率逐步相乘得到,然這些節點之發生機率除了初始條件(如
水位)及少部份節點外,絕大部份均缺乏統計數據亦很難利用數值
分析得到,實務上大多藉由主觀判定方式給定發生之機率,亦即基
於專業知識與經驗以定性方式表述發生可能性,再轉換成量化機率
值;此定性表述與量化機率之對應關係如表 5-2 所示。

表 5-2 發生可能之定性表述與量化機率關係
發生可能定性表述 量化之發生機率
幾乎確定發生(Virtually Certain) 0.999
非常可能發生(Very Likely) 0.99
可能發生(Likely) 0.9
一半一半(Neutral) 0.5
不太可能發生(Unlikely) 0.1
非常不可能發生(Very Unlikely) 0.01
幾乎不會發生(Virtually Impossible) 0.001

5.5 潛在失效模式年化發生機率計算
本節逐一估計圖 5-2 事件樹中各分支節點(對應定事件)之發生
機率。

一、事件 1 (起始事件) – 發生管湧之水庫水位範圍


根據 PFM 2 之發展過程描述,發生此失效模式之水庫水
位須大於 EL.170 m,而正常情況之水庫最高水位為 EL.245 m,因
此應考量之水庫水位範圍為 EL.170 m~EL.245 m,惟根據石門水庫
過去 10 年之日水位紀錄,水庫水位介於 EL. 217 m~245.21 m,故
水庫水位之考量範圍合理為 EL.217 m~EL.245.21 m,同時為方便後
續機率估計,將水位範圍劃分為 5 個水位區間,即 EL.217~225 m、
EL.225~230 m、EL.230~235 m、EL.235~240 m 及 EL.240~245.21 m,

5-10
各水位區間均對應一個事件樹。
各水位區間之發生機率可由區間上、下限水位對應之年超
越機率相減得到,上、下限水位對應之年超越機率可由圖 5-8 之水
位超越機率曲線得到,因此各水位區間之發生機率計算如下:
(一)水位區間 1 (EL.217~225 m) p=0.999-0.957=0.042
(二)水位區間 2 (EL.225~230 m) p=0.957-0.882=0.075
(三)水位區間 3 (EL.230~235 m) p=0.882-0.777=0.105
(四)水位區間 4 (EL.235~240 m) p=0.777-0.615=0.162
(五)水位區間 5 (EL.240~245.21 m) p=0.616-0=0.616

圖 5-8 石門水庫水位超越機率曲線

二、事件 2 – 壩體心層儀器管線槽溝發生內部沖蝕
大壩於 EL.170 m 及 EL.180 m 高程布設有孔隙水壓計管
線槽溝,此槽溝每一高程有 3 條,從心層穿過濾層至下游殼層,根
據以往大壩事故原因分析,此槽溝與周圍材料界面有可能形成異常
滲流並產生內部沖蝕。以下參考美國墾務局之作法,列舉支持及不
支持形成異常滲流及內部沖蝕之佐證資料,據以研判發生可能性。

5-11
(一)支持形成異常滲流及內部沖蝕之佐證資料如下:
1.按照以往國內、外施工經驗,壩體內部水壓計管線
之槽溝與周圍心層或殼層材料間不易完全夯實緊密,二者間很可能
出現間隙(特別是地震作用很容易形成),長期將出現孔洞而形成滲
流路徑。
2.國外曾發生管線或槽溝長期沖蝕造成管湧或陷孔之
事故,故目前大壩之設計較不會將監測儀器放置到心層,因此無法
排除槽溝形成異常滲流及內部沖蝕之可能。

3.心層區域槽溝之回填材料與心層材料相同,而心層
材料之塑性指數(PI)約在 0~30 之間,且深度 50 m 以內者屬低度至
中度塑性,深度 50 m~80 m 之間者為中度至高度塑性,深度超過 80
m者逐漸降為中度至低度塑性;而槽溝所在高程至壩頂深度為 82
m 及 72 m,屬於中度至低度塑性,其抵抗內部水流沖蝕之能力較
差。
(二)不支持形成異常滲流及內部沖蝕之佐證資料如下:
1.民國 76 年大壩壩體鑽孔試驗結果,心層材料屬第二
類材料,槽溝所在深度(約 82 m 及 72 m)心層材料之塑性指數約
NP~29.8,由 Foster 等人(2001)及墾務局(USBR, 2019)之相關研究,
評估心層產生淘蝕之可能性為中等至極少可能(詳表 5-3)。
2.水庫水位 251.1 m 時,心層處之水力梯度 i=0.85,故
水位範圍內之水位於心層處產生之水力梯度 i<0.85,而心層材料之
臨界水力梯度 icr=1.07~1.21,發生內部沖蝕之機會應屬不高。
3.大壩完工迄今已逾 50 年,期間壩體水壓及壩頂沉陷
監測長期正常,壩頂沉陷量約為 1~8 mm 之間,相較壩高比例極小。

基於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參考墾務局對於內部
沖蝕之發生機率建議範圍(4×10-4~1×10-3),石門大壩內部管線槽溝
發生異常滲流及內部沖蝕之機率研判平均而言應較上述略高,因此
5 個水位區間之發生機率範圍估計如下:

5-12
(一)水位區間 1 (EL.217~225 m)
p=4×10-4 ~1.0×10-3 最佳估計機率 pbest=7.0×10-4
(二)水位區間 2 (EL.225~230 m)
p=5×10-4 ~1.0×10-3 最佳估計機率 pbest=7.5×10-4
(三)水位區間 3(EL.230~235 m)
p=6×10-4 ~1.1×10-3 最佳估計機率 pbest=8.5×10-4
(四)水位區間 4 (EL.235~240 m)
p=7×10-4 ~1.1×10-3 最佳估計機率 pbest=9.0×10-4

(五)水位區間 5 (EL.240~245.21 m)
p=8×10-4 ~1.2×10-3 最佳估計機率 pbest=1.0×10-3

表 5-3 石門大壩心層料塑性指數與內部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壩內產生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深度(m) 塑性指數PI
(USBR,2019)
4.5~15 7~17 中等至極少可能

15~35.6 NP~4.8(NP兩處) 較有可能

35.6~50.6 NP~15(NP一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50.6~115.5 NP~29.8(NP二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註:資料整理自76年之石門水庫大壩鑽探試驗資料

三、事件 3 – 沖蝕回填料經由下游濾層及底部巨石排水道流失
當槽溝內之回填細料(同心層料)受水流沖蝕而移動時,若
心層下游垂直濾層無法阻止這些細料流失,即反濾功能不足,細料
逐漸流失將於心層形成管湧通道;因此,本事件發生與否之關鍵在
於下游垂直濾層之反濾功能是否足夠,與濾層材料之級配有密切關
係。以下列舉支持及不支持發生沖蝕回填料經由垂直濾層流失之佐
證資料,據以研判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發生沖蝕回填料經由下游濾層流失之佐證資料:
1.濾層厚度原設計為 5 m,但因成本昂貴,EL.155 m

5-13
以上高程改為 2 m,外側 3 m 改採河床卵礫石材料,濾層反濾功能
可能受到影響。
(二)不支持發生沖蝕回填料經由下游濾層流失之佐證資料:
1.民國 76 年大壩壩體鑽孔試驗結果,心層材料小於
#200 號篩(0.074 mm)材料介於 35~88%,依 USBR 第 13 號堆填壩
第五章保護濾層之規定,心層料屬於第二類材料,保護濾層料規定
D15F ≦ 0.7 mm ; 從 建 設 誌 之 濾 層 料 設 計 級 配 曲 線 , 其
D15F=0.18~1.0 mm,局部略大於 0.7 mm 之規定,惟由 Foster 等人
(2001)相關研究,對第二類心層材料,如保護濾層料 D15F=0.7~1.7
mm 之經驗統計,要發生淘蝕造成管湧破壞之機率不高,如表 5-4
所示。

2.心層 3 只水壓計(B1、8C1、9C1)之壓力水位受水庫
水位升降影響略呈升降變化,並有遲滯現象,其壓力水頭低於滲流
分析之水壓力。
3.大壩完工至今已逾 50 年,期間觀測資料均顯示壩體
水壓分布正常,現場檢查亦未發現陷孔等異常現象。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不支持發生之佐證略
較支持發生之佐證多且較客觀明確,因此發生本事件‒「沖蝕回填
料經由下游濾層及底部之巨石排水道流失」之可能性屬於「不太可
能」~「一半一半」
,因此發生機率為 0.1~0.5,最佳估計機率為 0.3,
因濾層反濾功能與水庫水位關係不大,故 5 個水位區間下之發生機
率均相同。

表 5-4 美國墾務局第 13 號堆填壩第二類心層料保護濾層規定與石門大壩


濾層性質比較
未發生內部淘蝕破壞之
心層料<0.074 mm 濾層料規定或
堆填壩 D15F 經驗統計, Foster 等
(#200 號篩)百分比 石門濾層料範圍
(2001)

第 13 號堆填壩 40~85 D15F ≦ 0.7 mm 0.7~1.7 mm

石門大壩 35~88 D15F=0.18~1.0 mm 要發生淘蝕之機率不高

5-14
四、事件 4 – 槽溝內部沖蝕作用持續發展而形成穩定管湧通道
當心層部位之槽溝內回填細料持續透過下游濾層及巨石
排水道流失後,若槽溝回填料中之細料組成比例夠高,將於逐漸形
成穩定之管湧通道;因此,本事件發生與否之關鍵在於回填料(同心
層料)之細料組成或級配有密切關係。以下列舉支持及不支持槽溝
內部之沖蝕作用持續發展而形成穩定管湧通道之佐證資料,據以研
判其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槽溝內部形成穩定管湧通道之佐證資料:
1.民國 76 年大壩壩體鑽孔試驗結果,心層材料(同槽
溝回填料)小於#200 號篩(0.074 mm)材料介於 35~88%,細料佔了大
部份,有很大可能於槽溝內形成穩定之管湧通道。
(二)不支持槽溝內部形成穩定管湧通道之佐證資料:
1.心層材料(同槽溝回填料)仍然具有部份比例之粗粒
料,也具有局部防止槽溝內形成穩定管湧通道之能力。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支持本事件發生之佐
證明顯較為客觀具體,而不支持的佐證相對薄弱,因此發生本事件
−「心層部位槽溝內部沖蝕持續發展而形成穩定管湧通道」之可能
性屬於「可能發生」~「非常可能發生」
,因此發生機率為 0.9~0.99,
最佳估計機率為 0.95,因槽溝回填料是否形成穩定管湧通道與水庫
水位關係不大,故 5 個水位區間下之發生機率均相同。

五、事件 5 – 上游殼層材料無足夠能力填補穩定之管湧通道
當上游殼層之組成材料透過滲流若可進入心層槽溝之穩
定管湧通道並加以填滿,則可防止此穩定管湧通道之進一步擴展,
反之穩定管湧通道將進一步擴展至上游殼層。以下列舉支持及不支
持上游殼層材料無足夠能力填補穩定之管湧通道之佐證資料,據以
研判其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上游殼層材料無足夠能力填補穩定之管湧通道之佐
證資料:

5-15
1.心層以外之殼層材料,上部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
為卵礫石夾砂土之階地材料,下部河床卵礫殼層(Zone IV)為緊密砂
礫質卵礫石並偶含大卵石之河床材料。
2.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及河床卵礫殼層(Zone IV)之
最大粒徑均為 30.5 cm,而由圖 5-9 可知殼層材料之細粒料(粒徑
<0.074 mm)之比例僅為 10%~12%,可知絕大部份為粗粒料(卵礫石),
填補管湧通道之能力應有所不足。

圖 5-9 石門水庫大壩殼層及心層材料之粒徑分布曲線

(二)不支持上游殼層材料無足夠能力填補穩定之管湧通道之
佐證資料:
1.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及河床卵礫殼層(Zone IV)之
細粒料(粒徑<0.074 mm)之比例為 10%~12%,仍有部份填補管湧通
道之能力。
2.上游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及河床卵礫殼層(Zone
IV)之厚度很大,雖細料佔比有限,但整體而言填補細料數量也不
少。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支持與不支持本事件
發生之佐證強度大致相等,然而根據圖 2.5-2 細粒料之比例不到一

5-16
半,相對而言支持發生情形之佐證相對較強,因此發生本事件−「上
游殼層材料無足夠能力填補穩定管湧通道」之可能性屬於「一半一
半」~「可能發生」
,因此發生機率為 0.5~0.9,最佳估計機率為 0.7,
因上游殼層材料是否有能力填補管湧通道與水庫水位關係不大,故
5 個水位區間下之發生機率均相同。

六、事件 6 – 穩定管湧通道無法偵測而加以阻止
當穩定管湧通道形成後,雖然上游殼層材料無足夠能力加
以填補,但如果此時管湧通道鄰近有監測儀器(如心層孔隙水壓計)
則有可能偵測到異常狀況而進行因應或處置,阻止管湧通道進一步
擴展。以下列舉支持及不支持穩定管湧通道無法偵測而加以抑止之
佐證資料,據以研判其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穩定管湧通道無法偵測而加以抑止之佐證資料:
1.壩體心層只餘 3 支孔隙水壓計(8B1、8C1、9C1)正常
運作,採人工觀測,每月觀測一次,可能無法在管湧通道形成初期
即偵測得知。
2.心層水壓計係安裝於主槽溝之支槽,其間以皂土封
堵,可能無法有效反映出主槽溝之異常滲流及沖蝕等造成之水壓變
化。

(二)不支持穩定管湧通道無法偵測而加以抑止之佐證資料:
1.若管湧通道形成且擴展接近或進入上游殼層,則管
湧通道內之水壓計將有很大可能與庫水水位連動,且幾乎沒有時間
遲滯現象,國內南化水庫及寶二水庫水壓計(心層靠近上游殼層)與
庫水水位即有此同步連動之現象。根據壩體心層 3 只水壓計(8B1、
8C1、9C1)測讀得到之壓力水頭受水庫水位升降影響,並有遲滯現
象(安評報告 p3-175),表示其可以反映萬一管湧通道與上游殼層連
通時之壓力變化情形,有助於偵測管湧通道之形成。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不支持發生之佐證資
料為現況,直接且具體,而支持發生之佐證則多屬推測,不確定高,

5-17
相對薄弱,因此發生本事件‒「穩定管湧通道無法偵測而加以抑止」
之可能性屬於「不太可能發生」~「一半一半」,因此發生機率為
0.1~0.5,最佳估計機率為 0.3,因穩定管湧通道可否偵測與水庫水
位關係不大,故 5 個水位區間下之發生機率均相同。

七、事件 7 – 管湧通道擴展至上游殼層造成壩體塌陷
當穩定管湧通道形成且無法偵測而阻止時,將進一步擴展
至上游殼層,惟上游殼層為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及河床卵礫殼層
(Zone IV),大粒徑材料組成(粒徑>0.074 mm)佔了絕大部分(90%以
上),無法支持穩定管湧通道之形成及擴展,儘管如此,細粒料很可
能隨滲流梯度增大加速流失,造成管湧通道上方壩體塌陷。以下列
舉支持及不支持管湧通道擴展至上游殼層造成壩體塌陷之佐證資
料,據以研判其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管湧通道擴展至上游殼層造成壩體塌陷之佐證資料:
1.心層以外之殼層材料,上部台地卵礫殼層(Zone III)
為卵礫石夾砂土之階地材料,下部河床卵礫殼層(Zone IV)為緊密砂
礫質卵礫石並偶含大卵石之河床材料。
2. 殼 層 材 料 之 細 粒 料 ( 粒 徑 <0.074 mm) 之 比 例 為
10%~12%,絕大部份為粗粒料(卵礫石),凝聚性不足,細料易因滲
流造成流失。
(二)不支持管湧通道擴展至上游殼層造成壩體塌陷之佐證資
料:

1.尚缺乏相關事證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不支持發生目前缺乏
佐證資料,而支持發生確有不少佐證資料,因此發生本事件‒「管
湧通道擴展至上游殼層造成壩體塌陷」之可能性屬於「可能發生」
~ ,因此發生機率為 0.9~0.99,最佳估計機率為 0.95,
「 非常可能發生」
因管湧通道擴展至上游殼層造成壩體塌陷與水庫水位關係不大,故
5 個水位區間下之發生機率均相同。

5-18
八、事件 8 – 無法成功因應或搶修壩體塌陷
當壩體因上游殼層細料流失而塌陷時,有很可能為目視檢
查所發現,此時應緊急洩降庫水水位至 180 m 以下,同時進行搶修,
如果這些作為無法及時或有效阻止壩體塌陷狀況進一步惡化,則將
造成大壩之潰決。以下列舉支持及不支持無法成功因應或搶修壩體
塌陷之佐證資料,據以研判其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無法成功因應或搶修壩體塌陷之佐證資料:
1.根據過去 10 年之水庫日水位紀錄,90%以上時間之
水位高於 EL.230 m,而管湧通道發生之高程估計約在 EL.180~190
m 間,因此塌陷範圍有很大可能位於水面下,要目視發現之機會並
不高。
2.當目視可發現塌陷或引致之相關異常情形時,實際
上塌陷範圍與程度應該已經相當嚴重,後續因應或搶修難度將大增。
3.大壩現場並無緊急搶修之設備、機具及物料,搶修
成功可能性研判不高。
(二)不支持無法成功因應或搶修壩體塌陷之佐證資料:
1.石門水庫大壩設有監視設備不間斷監視大壩及水面
狀況,加上開放遊客造訪,也有機會及早發現壩體塌陷之異狀。

2.當發現壩體塌陷時,應緊急洩降庫水水位至 180 m
以下,然而溢洪道堰頂高程為 235 m,排洪隧道進口底檻高程 220
m,排砂隧道進口中心高程 173 m,永久河道放水道入口中心高程
169.5m,因此當水庫水位洩降至 220 m 以下時仍有排砂隧道及永久
河道放水道可供放水,其流量最大約 300 cms,有可能於壩體大範
圍塌陷前降低水位至 180 m。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支持發生之佐證資料
中最明顯之事實為水位幾乎都在 EL.215 m 以上,幾乎無法於第一
時間發現大壩塌陷而進行干預阻止,且目前現地亦無阻止塌陷機具
與材料,反觀不支持發生之佐證資料不確定性高,且屬於發現塌陷

5-19
後降低塌陷範圍之作為,相對較為薄弱,而支持發生之佐證則多屬
推測,不確定高,相對薄弱,因此發生本事件‒「無法成功因應或搶
修壩體塌陷」之可能性屬於「一半一半」~「可能發生」
,因此發生
機率為 0.5~0.9,由於水位越低發現塌陷徵兆及發現後緊急干預阻
止之可能性均越大,因此本事件發生機率與水位有關,給定機率如
下:

(一)水位區間 1 (EL.217~225 m)
p=0.5~0.6,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53

(二)水位區間 2 (EL.225~230 m)
p=0.5~0.6,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57
(三)水位區間 3(EL.230~235 m)
p=0.6~0.7,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65
(四)水位區間 4 (EL.235~240 m)
p=0.7~0.8,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75
(五)水位區間 5 (EL.240~245.21 m)

p=0.8~0.9,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85

九、事件 9 – 內部沖蝕加劇最終造成大壩整體潰決
當壩體發生大規模塌陷時,若無法成功因應或搶修則無可
避免將加劇內部沖蝕作用最終導致大壩整體潰決。以下列舉支持及
不支持內部沖蝕加劇最終造成大壩整體潰決之佐證資料,據以研判
其發生可能性。

(一)支持內部沖蝕加劇最終造成大壩整體潰決之佐證資料:
1.石門水庫庫容於正常最高水位 245 m 時之庫容約 2
億 m3,於水庫水位降低至 200 m 時仍有 1.1 千萬 m3,有足夠庫水
可持續沖蝕壩體最終導致整體潰決。
(二)不支持內部沖蝕加劇最終造成大壩整體潰決之佐證資料:

5-20
1.尚缺乏相關事證。

比較上述支持與不支持之佐證資料,不支持發生之佐證資
料目前缺乏,而本事件為最後階段,幾無干預或阻止可能,因此發
生本事件‒「內部沖蝕加劇最終造成大壩整體潰決」之可能性屬於
「非常可能發生」~「幾乎確定發生」
,因此發生機率為 0.99~0.999,
由於水位越低發生塌陷後水流持續沖蝕而潰決之可能性越低,反之
越高,因此本事件發生機率與水位有關,給定機率如下:

(一)水位區間 1 (EL.217~225 m)

p=0.99~0.993,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991
(二)水位區間 2 (EL.225~230 m)
p=0.99~0.993,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992
(三)水位區間 3(EL.230~235 m)
p=0.993~0.995,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994
(四)水位區間 4 (EL.235~240 m)
p=0.995~0.997,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996
(五)水位區間 5 (EL.240~245.21 m)

p=0.997~0.999,最佳估計機率 pbest=0.998

十、PFM 2 年化失效機率計算
將 PFM 2 發展過程事件樹各節點(事件)之發生機率相乘,
即可得到年化失效機率(AFP)。表 5-5 所示為 5 個區間水位下 PFM
2 年化失效機率之計算結果彙整,詳細過程列於附錄四供參。

5-21
表 5-5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於不同區間水位下之年化失效機率
事件 1 事件 2~事件 9
水位區間 屬性 年化失效機率(AFP)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最佳估計值 2.09×10-5 8.78×10-7

EL.217~225 m 上限 0.042 1.31×10-4 5.52×10-6

下限 8.02×10-7 3.37×10-8

最佳估計值 2.41×10-5 1.81×10-6

EL.225~230 m 上限 0.075 1.31×10-4 9.85×10-6

下限 1.00×10-6 7.52×10-8

最佳估計值 3.12×10-5 3.28×10-6

EL.230~235 m 上限 0.105 1.69×10-4 1.77×10-5

下限 1.45×10-6 1.52×10-7

最佳估計值 3.82×10-5 6.19×10-6

EL.235~240 m 上限 0.162 1.93×10-4 3.13×10-5

下限 1.97×10-6 3.20×10-7

最佳估計值 4.82×10-5 2.97×10-5

EL.240~245 m 上限 0.616 2.38×10-4 1.47×10-4

下限 2.58×10-6 1.59×10-6

最佳估計值 4.19×10-5

合計 上限 2.11×10-4

下限 2.17×10-6

5.6 後果估計
大壩發生整體潰決後,巨量下洩水流將造成下游地區之溢淹形

5-22
成危害,包括人命、經濟、生態、文化資產等損失,因民眾生命安
全為公共設施首要考量之危害對象,相對而言也較容易量化估計,
因此大壩潰決後果大多以生命損失多寡來代表。
美 國 墾 務 局 之 後 果 估 計 方 法 (Consequence Estimating
Methodology, RCEM) 利 用 歷 史 事 件 數 據 統 計 得 到 人 員 傷 亡 率
(Fatality Rate),此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Depth, D(ft))及水流流速
(Velocity, V(ft/s))之乘積 DV 有關,此外,亦與預警程度有關,如圖
5-10 (無預警)及圖 5-11 (有預警)所示,圖中所謂「有預警」根據納
入統計潰壩事件之預警時間,大約 0.5~2.0 小時;當利用 DV 及預
警程度得到人員傷亡率後,乘以溢淹地區之受影響人口(Population
at Risk, PAR),即可得到人命損失。根據 109 年曾文水庫風險分析
計畫研究結果,考量台灣地區之位於水庫下游溢淹區域之建物多為
鋼筋混凝土樓房,且樓層大多為 2 層以上,相較圖 5-10 及圖 5-11
美國潰壩人員傷亡統計之溢淹區域,台灣地區在受到潰壩洪水溢淹
時,建物有較佳的耐水流衝擊能力,同時人員分布在水面以上之機
會要高得多,因此同樣 DV 條件下,台灣地區之人員傷亡率要低得
多,因此如果要採用圖 5-10 或圖 5-11 計算傷亡率,應採用其建議
的下限曲線較為合適(如圖中標註),否則將明顯高估人員傷亡率。

下限(本分析採用)

圖 5-10 美國墾務局之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流速(DV)之關係(無預警)

5-23
下限(本分析採用)

圖 5-11 美國墾務局之人員傷亡率與溢淹水深×流速(DV)之關係(有預警)

根據石門水庫第 5 次安全評估(北水局,2020)晴天潰壩(正常最
高水位 245 m)演算下游水深之模擬結果,溢淹範圍內各行政區之淹
水面積、平均水深(D(m))及平均流速(V(m/s))如表 5-6 所示,各行政
區之 DV 值、受影響人口及根據圖 5-10 (無預警)計算之傷亡率(PAR)
及人命損失如表 5-7 所示,而根據圖 5-11 (有預警)計算之傷亡率及
人命損失則如表 5-8 所示。

綜合上述結果,石門壩正常情況(最高水位 245 m)潰決造成之


人命損失為 8,647 人(無預警)及 42 人(有預警)。由於缺乏不同水位
區間之潰壩演算結果,故保守假設各水位區間大壩潰決產生之後果
(人命損失)均相同。

5-24
表 5-6 石門水庫晴天潰壩溢淹範圍各行政區之平均水深及流速
縣市 區 淹水面積(%) 平均水深(m) 平均流速(m/s)
三峽區 2% 2.1 3.4
土城區 14% 2.2 3.0
中和區 23% 1.8 1.7
永和區 38% 1.7 1.3
新北市
板橋區 38% 2.9 2.7
新莊區 34% 2.5 2.5
樹林區 24% 1.5 2.9
鶯歌區 13% 2.2 2.6
桃園市 大溪區 1% 3.5 3.5

表 5-7 石門水庫晴天潰壩溢淹範圍各行政區之傷亡率及人命損失(無預警)
縣市 行政區 DV(m2/s) 受影響人口 傷亡率 人命損失
三峽區 7.16 2382 0.01999 47.6
土城區 6.48 33169 0.00130 43.2
中和區 3.06 95232 0.00050 47.6
永和區 2.30 82872 0.00020 16.6
新北市
板橋區 7.89 214123 0.03809 8156.0
新莊區 6.16 143866 0.00120 172.6
樹林區 4.40 43741 0.00080 35.0
鶯歌區 5.69 11232 0.00100 11.2
桃園市 大溪區 12.25 972 0.12005 116.7
合計 8,646.6

表 5-8 石門水庫晴天潰壩溢淹範圍各行政區之傷亡率及人命損失(有預警)
縣市 行政區 DV(m2/s) 受影響人口 傷亡率 人命損失
三峽區 7.16 2382 0.00010 0.2
土城區 6.48 33169 0.00007 2.4
中和區 3.06 95232 0.00000 0.0
永和區 2.30 82872 0.00000 0.0
新北市
板橋區 7.89 214123 0.00013 28.4
新莊區 6.16 143866 0.00006 8.4
樹林區 4.40 43741 0.00004 1.9
鶯歌區 5.69 11232 0.00003 0.4
桃園市 大溪區 12.25 972 0.00026 0.3
合計 42.0

5-25
另外,利用中國大陸潰壩綜合評價指標(李雷等,2006)方式估
計潰壩人命損失(Loss of Lives, LOL):

(5-1)
其中,PAR 為受影響人口總數,WT 為預警時間(小時),Fc 為洪
水強度,高壩或山區取 Fc=1,低壩或平原取 Fc=0。根據石門水庫
第 5 次安評潰壩災損評估結果,晴天潰壩洪水淹沒區受影響人口總
數為 627,590 人,河道水位高過鳶山堰以及中庄調整池造成溢淹約
1.5 小時,扣除動員疏散時間,故預警時間僅約 45 分鐘,即 WT=0.75
小時,石門大壩屬於高壩,故 Fc=1,代入式(5-1),計算得到人命損
失 LOL=429 人 , 當 無 法 預 警 時 , 即 WT=0 小 時 , 則 人 命 損 失
LOL=3,949 人。
比較利用美國墾務局人員傷亡率-DV 曲線及中國大陸統計回
歸方程式得到之結果有所差異,主要在於不同國家環境地形及人口
分布情形均有差異,因此差異無法避免,故台灣未來也需自行發展
人員傷亡率估計方式,以合理估計潰壩實際人命損失。

5.7 風險數值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產生之年化風險值=年化失效機率×後果
(人命損失),因此 PFM 2 之年化風險值(年化人命損失)如表 5-9 所
示。

另一方面,可利用 f-N 圖來表示 PFM 2 所產生之風險程度,如


圖 5-12 (無預警)及圖 5-13 (有預警)所示。圖中可看出,PFM 2 之年
化失效機率最佳估計值為 4.19×10-5,低於美國墾務局所謂之個別風
險(Individual Risk)接受值 10-4,而有、無預警下之年化風險值(年化
人命損失)均大於美國墾務局所謂之社會風險(Societal Risk)接受值
10-3,主要原因為石門水庫下游地區人口密集分布,受晴天潰壩溢
淹之影響人口高達 63 萬人,自然年化人命損失也較高;各國風險
接受標準受人口數量、分布、國土面積及國情影響而有所不同,需
各自訂定風險接受標準,因此上述美國墾務局之年化風險接受標準

5-26
僅做為參考。

表 5-9 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年化風險值(年化人命損失)


年化失效機率 年化風險值
預警作為 屬性 人命損失
(AFP) (年化人命損失)

最佳估計值 4.19×10-5 8,647 0.362

無預警 上限 2.11×10-4 8,647 1.820

下限 2.17×10-6 8,647 0.0188

年化失效機率 年化風險值
預警作為 屬性 人命損失
(AFP) (年化人命損失)

最佳估計值 4.19×10-5 42 1.76×10-3

有預警 上限 2.11×10-4 42 8.86×10-3

下限 2.17×10-6 42 9.13×10-5

5-27
圖 5-7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風險程度 f-N 圖(無預警)

5-28
圖 5-8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之風險程度 f-N 圖(有預警)

5-29
參考文獻
一、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016),109 年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評估成果報告。
二、USBR and USACE (2019), Best Practices in Dam and Levee Safety
Risk Analysis.
三、經濟部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2020),石門水庫第 5 次安全評估報告。
四、李雷、王仁鐘、盛金保、王昭升、彭雪輝、張士辰(2006),大壩風
險評價與風險管理,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參-1
附錄一、石門水庫失效原因/機制之篩選佐證資料與評
估內容
附表 1-1 石門水庫失效原因/機制初篩清單
進一步推演 說明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1. 濾層材料級配反濾功能可 1. 大壩完工迄今已逾 50 年 1. 無直接及具體證據佐證其不會發


能無法符合現今規範需求 並無發生問題,且壩體 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2. 壩趾滲流水目前未有監 水壓及壩頂沉陷監測亦 2. 本失效模式為土石壩重要且常見
測,無法藉由濁度研判是 長期正常 事故原因之一
心層細料沿濾
1 大壩 管湧 是 否有細料帶出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層流失
3. 目前採水庫採高水位操
作,增加滲流梯度
4. 目前心層監測儀器監測能
力有限
1. 底部水平濾層材料級配反 1. 大壩基岩為南港層,主 1. 基礎 材料為堅硬 且緻密之砂 岩
附一- 1

濾功能可能無法符合現今 要由淡灰色至灰綠色、 (夾頁岩),膠結良好,同時無破


規範需求 細粒至中粒、厚層之砂 碎之剪裂帶,細料被攜出而流失
2. 壩趾滲流水目前未有監 岩夾頁岩組成,岩質甚 之可能性微乎其微
基礎細料沿水 測,無法藉由濁度研判是 為堅硬緻密 2. 即使 有細料流失 情形但僅屬 少
2 大壩 管湧 否
平濾層流失 否有細料帶出 2. 壩基不存在剪裂破碎帶 量,不會持續發展形成管湧通道
3. 目前壩基無監測儀器可供 3. 大壩完工迄今已逾 50 年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監測 並無發生問題,且壩體
水壓及壩頂沉陷監測亦
長期正常
1. 壩趾滲流水目前未有監 1. 心層底部與基岩間有混 1. 心層底部與基岩間之混凝土鑲補
心層細料沿心 測,無法藉由濁度研判是 凝土鑲補層 層可有效防止細料流失
3 大壩 管湧 層/基岩接觸面 否 否有細料帶出 2. 心層底部施工廊道已封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流失 2. 目前心層監測儀器監測能 堵,不致形成流失路徑
力有限
1. 壩體內部存在水壓計水平 1. 大壩完工迄今已逾 50 年 1. 無直接及具體證據佐證其不會發
心層細料沿水 管線,其與周圍心層或殼 並無發生問題,且壩體 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4 大壩 管湧 是
壓計管線流失 層材料間可能出現間隙, 水壓及壩頂沉陷監測亦 2. 本失效模式為土石壩常見事故原
長期滲流作用將形成孔洞 長期正常 因之一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2. 壩趾滲流水目前未有監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測,無法藉由濁度研判是
否有細料帶出
3. 目前監測儀器監測能力有

1. 高水位造成壩內水力梯度 1. 下游濾層堵塞使滲流進 1. 本失效機制僅屬理論上可能發生
提高增加滲流進入下游殼 入下游殼層之可能性很 實際上發生可能性很低(以往事
心層細料因滲 層之機會 低 故與此相關者甚為少見)
5 大壩 管湧 流進入殼層流 否 2. 下游殼層有水平排水層連 2. 下游殼層水壓計數值長 2. 下游殼層長期無滲水且水壓計數
失 接濾層,增加細料經過濾 期為零 值為零,表示內部無水,不會有
層進入下游殼層之可能 3. 長期檢查下游殼層無滲 夾帶細料流失之可能
水情況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附一- 2

3.
1. 壩體強震下將於壩頂產生 1. 壩 址 附 近 自 88 年 以 1. 地震造成大壩損壞之機制複雜,
較大沉陷,故壩頂易因不 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 有可能在中度地震即可能出現損
均勻沉陷而產生橫向開裂 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 壞,不一定非強震才有可能
2. 國內鯉魚潭大壩曾因地震 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 2. 以往大壩事故及國內均曾出現類
作用於壩頂(近壩座處)產 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 似失效情形,發生可能性無法排
生橫向開裂(深度 4~5 m) 為 0.13g,震度為 5 級 除
強震作用於壩
3. 高水位操作增加裂縫滲漏 (921 地震),發生強震之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6 大壩 管湧 頂發生橫向開 是
之可能性 機會不高
裂並出現滲漏
2. 歷年地震均未造成壩體
出現開裂損壞
3. 目前壩頂距正常最高蓄
水位仍有 7.1 m,強震發
生壩頂開裂達此深度可
能性非常低
強震作用於心 1. 強震期間壩體心層因剪應 1. 歷次考量設計地震 1. 壩體 心層雖可能 因地震發生 開
7 大壩 管湧 層橫向開裂且 否 變而發生橫向開裂之可能 (MCE) 之 動 態 分 析 均 顯 裂,但大壩動態分析(地震強度
細料沿開裂面 性無法排除 示壩體心層處剪應變很 達 MCE 強度)顯示剪應變很小,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流失 2. 目前採水庫採高水位操 小 幾乎不可能發生開裂
作,增加滲流梯度而使細 2. 壩 址 附 近 自 88 年 以 2. 最易出現損壞之壩頂歷年均未曾
料易於流失 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 因地震出現損壞,而地震反應遠
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 低於壩頂之心層更是不易出現損
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 壞。
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為 0.13g,震度為 5 級
(921 地震),發生強震之
機會不高
1. 為土石壩常見失效情形之 1. 下游殼層為台地卵礫石 1. 下游壩坡長期檢查無滲水及水壓
一 層,透水性良好,且其 監測為零,內部為卵礫石且有排
大壩下游坡面 1:2,相較 中設有多道水平排水 水層,發生本失效機制之可能性
附一- 3

2.
下游壩坡因含 一般土石壩坡度略陡,有 層,可快速排除積水 甚低
8 大壩 坍滑 否
水量高而坍滑 較大之坍滑潛勢 2. 下游殼層水壓計長期測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讀水壓為零
3. 原設計分析連續滲水情
況下安定性足夠
1. 下游壩坡於設計地震仿靜 1. 考 量 設 計 地 震 (MCE) 動 1. 仿靜態分析偏向保守,但結果仍
態分析下,1/4 及 1/2 壩高 態分析顯示壩體沉陷及 僅略低於安全準則,而動態分析
處之抗滑安全係數略小於 剪應變均屬有限 則顯示安定沒有問題,研判強震
安全準則(1.1) 2. 原設計分析地震+連續滲 發生坍滑的可能性很低
水情況之安定性足夠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下游壩坡因地 3. 壩 址 附 近 自 88 年 以
9 大壩 坍滑 否
震作用而坍滑 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
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
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
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
為 0.13g,震度為 5 級
(921 地震),發生強震之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機會不高

1. 目前採高水位(EL 245 m) 1. 急洩降分析顯示壩坡抗 1. 壩坡原設計設有排水道,以排出


運轉,緊急洩降之總水深 滑安全係數均大於安全 急洩降時之殼層孔隙水而提高穩
將增加,無形提高急洩降 準則 定性
上游壩坡因急
10 大壩 坍滑 否 對壩坡之危害程度 2. 上游壩坡殼層設有巨石 2. 安定分析均顯示急洩降安定性無
洩降而坍滑
排水道,以排出水庫水 虞
位急速洩降時之殼層孔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隙水
1. 上游壩坡於設計地震仿靜 1. 壩 址 附 近 自 88 年 以 1. 仿靜態及動態分析均顯示強震下
附一- 4

態分析下,1/4 及 1/2 壩高 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 有較高之坍滑潛勢


處之抗滑安全係數小於安 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 2. 目前高水位運行,坍滑造成溢頂
上游壩坡因強
全準則(1/4 處且低於 1.0) 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 可能性提高
震作用坍滑造
11(a) 大壩 坍滑 是 2. 動態分析顯示上游壩坡 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成庫水溢頂
1/2 範圍有較大殘餘剪應 為 0.13g,震度為 5 級
(註 1a)
變,可能發生坍滑破壞 (921 地震),發生強震之
3. 目前高水位運行,坍滑造 機會不高
成溢頂可能性提高
1. 上游壩坡於設計地震仿靜 1. 壩 址 附 近 自 88 年 以 1. 仿靜態及動態分析均顯示強震下
態分析下,1/4 及 1/2 壩高 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 有較高之坍滑潛勢
處之抗滑安全係數小於安 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 2. 坍滑後心層與濾層界面之水力梯
上游壩坡因強
全準則(1/4 處且低於 1.0) 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 度增加,發生管湧機會提高
震作用坍滑造
11(b) 大壩 坍滑 是 2. 動態分析顯示上游壩坡 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成壩體管湧
1/2 範圍有較大殘餘剪應 為 0.13g,震度為 5 級
(註 1b)
變,可能發生坍滑破壞 (921 地震),發生強震之
3. 坍滑後心層與濾層界面之 機會不高
水力梯度增加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4. 濾層材料級配反濾功能可
能無法符合現今規範需求
5. 壩趾滲流水目前未有監
測,無法藉由濁度研判是
否有細料帶出
1. 依據歷次安評結果,頻率 1. 壩址歷史紀錄(累積 112 1. 設計洪水等於 PMF,理論上不會
洪水量逐次上修,顯示水 年)最大洪峰流量為 也不應該被超越
庫入流洪水量有逐年增加 10,200 cms , 次 大 為 2. 就算發生 PMF 洪水也不會超出
趨勢。 8,594 cms,距離最大設 壩頂高程
發生超出預期 2. 氣候變遷效應,使颱風行 計洪水仍有一段距離, 3. 下游 壩坡因有大 型拋石坡面 保
12 大壩 溢頂 之洪水入流 否 進速度及降雨量存在極大 應不易被超越。 護,不易受溢頂水流沖蝕而損壞
(註 2) 時空變異性,目前推估之 就算發生 PMF 洪水也不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附一- 5

2. 4.
PMF 有很大可能被超越。 會超出壩頂高程。
3. 下游壩坡因有大型拋石
坡面保護,不易受溢頂水
流沖蝕而損壞。
1. 人為操作不當造成排洪設 1. 水庫決策係一專業團隊 1. 水庫決策係一專業團隊之決定,
施開啟延遲或順序錯誤之 之決定,發生個人操作 發生個人操作不當之機率較小
可能性無法排除。 不當之機率較小。 2. 就算發生人為失誤,但因閘門操
2. 目前水庫採高水位 EL.245 2. 水庫管理人員有豐富操 作僅需 0.5 小時,較不會出現溢
初始高水位且 m 運轉,且為確保水資源 作經驗且有輔助措施可 頂超過 3 小時之情況
洪水期間人為 充分利用,於洪水來臨前 因應人為失誤後之處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3 大壩 溢頂 操作不當造成 否 水庫水位難以降至 EL.240 置,降低後續危害。
排洪不及 m 以下,操作容錯空間限 3. 就算發生人為失誤,但
(註 3) 縮或因應時間縮短。 因閘門操作僅需 0.5 小
3. 若石門水庫遇上 PMF 時, 時,較不會出現溢頂超
排洪隧道不同時持續排 過 3 小時之情況。
洪,則僅靠溢洪道排洪將 4. 下游壩坡因有大型拋石
無法負荷 PMF 之洪水量 坡面保護,不易受溢頂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體,故操作不當不僅止於 水流沖蝕而損壞。
溢洪道,還需包括排洪隧
道。
4. 在莫拉克期間,因氣象預
報差異過大,曾文水庫曾
有發生水庫水位逼高的情

洪水(13,800 1. 溢洪道水工機械年代老舊 1. 水工機械有定期維護保 1. 溢洪 道之水工機 械使用年代 已
cms 以上)期間 (超過 50 年),歷年曾發生 養,且定期檢查與運轉 久,發生故障難以避免
溢洪道水工機 故障無法開啟情形,可靠 及安全評估結果均顯示 2. 因水工機械故障造成水庫嚴重事
14 大壩 溢頂 械因故障無法 是 度略有不足 運作狀況尚屬於良好 故之情形並不少見
開啟排洪導致 嚴重故障排除及修復需較 現場操作人員有豐富經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附一- 6

2. 2. 3.
排洪能力不足 長時間 驗應可緊急處理故障情
(註 4) 形
1. 洪水期間一般為颱風或暴 1. 排洪相關水工機械均有 1. 儘管可能出現外部電源中斷之情
洪水期間水工
雨期間,外部電源供應出 備用電源(柴油發電 形,但有良善備用電源輔助,出
機械因無電源
現中斷之可能性無法排除 機),可確保電源供應 現無電源供應無法運作水工機械
15 大壩 溢頂 供應而無法開 否
2. 庫區有石門電廠及台電 之可能性很低
啟排洪導致排
人員可緊急處置電源供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洪能力不足
應中斷問題
1. 近年曾發生排洪隧道進口 1. 目前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1. 本失效機制發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洪水期間排洪 閘門被漂流木卡住堵塞而 成效尚屬良好,坍滑邊 2. 一旦卡住無法於短時間內排除,
隧道進口閘門 影響或甚至無法開啟之情 坡均已進行整治,穩定 影響較大
因雜物(漂流木) 形(卡住排除至少需 6 個小 及植生狀況良好,洪水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6 大壩 溢頂 卡住而無法開 是 時) 期間造成大量漂流木進
啟導致排洪能 2. 氣候變遷加劇及上游集水 入壩前之可能性降低
力不足 區過度開發,邊坡易發生
(註 5) 坍滑造成土石及樹木進入
庫區,而目前攔木設施無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法阻攔大量之漂流木流進
排洪隧道進口
1. 上游集水區水文觀測設備 1. 部份上游水文資訊有其 1. 歷年未曾發生因上游集水區水文
所處環境較為惡劣且維護 他管道可以取得 預測能力失效使決策偏差導致排
不易,容易發生失效,另 2. 現場操作人員有豐富操 洪不及之情形,顯示現場操作人
洪水期間上游
流量推估準確度亦存在不 作經驗且有輔助措施可 員有豐富操作經驗且有輔助措施
集水區水文預
確定性,不利決策參考 因應決策偏差後之處 足以因應水文預測能力失效或決
測能力不足或
17 大壩 溢頂 否 2. 目前水庫採高水位 EL.245 置,降低後續危害 策偏差後之處置作為
失效使決策偏
m 運轉,壓縮決策偏差之 3. 過去 50 多年之排洪操作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差導致排洪不
容錯或因應空間 均未發生因上游集水區

水文預測能力失效使決
策偏差導致排洪不及之
附一- 7

情形
1. 右側觀景平台所在邊坡坡 1. 該處邊坡之地下水位長 1. 儘管有滑動可能,但滑動後之量
度略陡,表層為砂礫石 期穩定且位於警戒值以 體並不會完全堵塞溢洪道,故溢
層,底部為岩盤,目前設 下 洪道仍可發揮原有之排洪能力
洪水期間因強 置有隔梁護坡,顯示有可 2. 長期觀測結果顯示目前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降雨造成右側 能產生表層滑動 無滑動趨勢
觀景平台邊坡 2. 該處邊坡設有傾斜管監 3. 邊坡若發生表層滑動,
18 大壩 溢頂 否
坍滑造成溢洪 測,孔口累積變位約 將直接下滑進入溢洪道
道堵塞致排洪 8~13mm, 各 傾 斜 管 於地 陡槽,然因預估坍滑量
能力不足 表下 1.5~2.0m 處有一較明 體有限且陡槽為開放式
顯之變動面,變化速率 (中間無順牆 ),將不致
0.2~1.5mm/月 完全阻隔水流路徑而嚴
重影響排洪能力
洪水期間排洪 1. 排洪隧道進口上方邊坡為 1. 本處邊坡現地檢查未發 1. 本處邊坡一旦發生坍滑將堆積於
隧道進口因上 編號 1386 之山崩與地滑地 現有異常現象 道路上,進一步滑動至庫區造成
19 大壩 溢頂 否
方邊坡坍滑堵 質敏感區 2. 本處坍滑區域位於道路 進水口堵塞之可能性很低
塞導致排洪能 2. 本處邊坡目前未設有監測 上邊坡,且坍滑量體尚 2. 坍滑量體不足以完全堵塞排洪隧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力不足 儀器監測 不足以完全堵塞排洪隧 道進口


道進口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排洪隧道進口上方邊坡為 1. 本處邊坡現地檢查未發 1. 本處邊坡發生坍滑之可能性無法


編號 1386 之山崩與地滑地 現有異常現象 排除
洪水期間排洪 質敏感區 2. 坍滑若造成電力系統損壞,將使
隧道電力系統 2. 本處邊坡目前未設有監測 排洪隧道完全無電源供應而無法
20 大壩 溢頂 因邊坡坍滑損 是 儀器監測 操作開啟閘門,且短期內無法修
壞導致排洪能 3. 一旦發生坍滑可能造成閘 復
力不足 門控制室 1F 內電力系統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含柴油發電機)損壞無法
附一- 8

導致閘門無法操作開啟
1. 排洪隧道陡槽段及水平段 1. 本處邊坡非屬山崩與地 1. 本處邊坡發生坍滑之可能性不高
洪水期間排洪 上方邊坡目前未設有監測 滑地質敏感區 2. 即使發生坍滑,其土石也將堆積
隧道陡槽段及 儀器監測 2. 本處邊坡現地檢查未發 於下游水平段,不影響排洪能力
水平段因上方 現有異常現象,歷年也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21 大壩 溢頂 否
邊坡坍滑堵塞 未發生過坍滑現象
導致排洪能力 3. 若發生坍滑則將堆積於
不足 下游水平段,不影響排
洪能力
1. 溢洪道弧形閘門年代久 1. 壩 址 附 近 自 88 年 以 1. 本失效機制因曾有發生前例,故
強震造成溢洪
遠,樞軸及支撐構件易因 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 發生可能性無法排除
道閘墩變形過
少量或局部變形而運轉不 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 2. 溢洪道閘墩一旦發生較大變形使
大或溢洪道樞
順或卡住 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 閘門卡住或造成樞軸損壞,則有
軸損壞使閘門
22 大壩 溢頂 是 2. 溢洪道閘墩為扁長結構, 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 很大可能數扇閘門同時發生,將
於洪水期間無
強震下容易發生變形及開 為 0.13g,震度為 5 級 嚴重降低排洪能力
法開啟導致排
裂 (921 地震),發生強震之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洪能力不足
3. 921 地震造成石岡壩閘墩 機會不高
(註 6)
嚴重損壞及變形,造成閘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門嚴重扭曲及卡住

1. 本失效機制理論上有可能 1. 排洪隧道進口結構嵌入 1. 本失效機制因排洪隧道位置及閘


發生 山體且位於水下,地震 門特性,強震下發生卡住之可能
強震造成排洪
作用造成過大變形或損 性很低
隧道進口變形
壞導致閘門卡住之可能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使閘門洪水期
23 大壩 溢頂 否 性非常小
間無法開啟導
2. 進口閘門為直立式,二
致排洪能力不
側導槽有較間隙,可容

許較大之相對變形而不
附一- 9

致卡住
1. 土石壩壩頂在強震下發生 1. 設計地震作用下之壩頂 1. 儘管強震下大壩壩頂無可避免將
沉陷乃是必然現象 最大沉陷僅為 0.55 m, 發生沉陷,但分析結果顯示設計
遠小於正常最高蓄水下 地震下壩頂沉陷量相較壩高及正
強震造成大壩
24 大壩 溢頂 否 之出水高 7.1 m 常出水高明顯很小,故要發生壩
壩頂嚴重沉陷
頂沉陷過大導致出水高不足之可
能性非常低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本處邊坡為編號 1380 之山 1. 長期觀察本邊坡植生覆 1. 本邊坡即使坍滑,因滑動方向非
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包 蓋茂密並無裸露地出 主要朝向庫水方向,坍滑體產生
大壩上游左側 含三處順向坡坡面且屬於 露,且地形判釋亦無發 湧浪造成大壩溢頂及其他危害的
鄰近分層取水 岩體滑動高潛勢區 生坡地災害特徵之現象 機會很低
25 大壩 溢頂 工高坍滑潛勢 否 2. 位置鄰近大壩,一旦坍滑 2. 本處邊坡坍滑主要朝向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邊坡坍滑造成 將造成湧浪,加上目前出 鄰近山溝而非庫水方
湧浪 水高略有不足,因湧浪發 向,且該處庫水深度不
生溢頂之可能性無法排除 大,坍滑體積進入庫水
3. 目前無監測儀器監測 造成之湧浪將極為有限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1. 石門水庫周邊主要對水庫 1. 第 5 次安評未發現庫區 1. 近年 庫區邊坡無 新增大型坍 滑


可能有影響之山崩與地滑 邊坡有新增崩塌地,而 區,舊有坍滑區經整治也狀況良
地質敏感區共計 64 處,其 原規模較大之崩塌共有 好。
中編號 1380 敏感區位於進 2 處(崩塌地 1 及崩塌地 2. 大量坍滑土砂進入庫區,因淤積
水口左岸邊坡,面積 2),整治後目前坡面植 推進與排洪同時發生,不致於立
188,733 m2 ,若發生崩塌 生護被良好 即因庫容降低而出現排洪不足之
將造成大壩前方之大量淤 2. 「石門水庫防洪防淤整 問題
積 體綱要計畫(水規所,99 3. 即使庫容減少,現場排洪操作亦
洪水期間邊坡
2. 受 104 年 8 月及 9 月蘇迪 年)」,已針對集水區保 可調整閘門開啟確保入流洪水可
因強降雨大量
勒及杜鵑颱風影響,庫水 育治理提出近程及遠程 順利出流
26 大壩 溢頂 崩坍造成淤積 否
週邊產生局部邊坡小崩坍 計畫方案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增加導致庫容
附一- 10

3. 民國 93 年艾莉颱風期間上 3. 編號 1380 敏感區之邊坡


減少
游多處坍方及土石流造成 由 2006 年至 2018 年歷
石門水庫壩前淤積大增 史影像顯示該處坡體皆
4. 水庫上游河道淤砂甚多, 無裸露地出露,亦無發
如受大雨沖刷則可能造成 生坡地災害特徵之現象
泥砂隨洪水下移進入壩前 4. 目前水庫持續辦理抽砂
5. 編號 1380 敏感區之邊坡包 工作,成效良好
含三處順向坡坡面,亦屬
於岩體滑動高潛勢區
1. 堰基排水墓堵塞為常見現 1. 堰基上游側設有截水牆 1. 由長期檢查及監測結果顯示溢流
象,目前無證據顯示其已 及隔幕灌漿,歷年檢查 堰基礎之地下水位甚低而無上頂
堵塞,但不能排除其可能 結果,排水孔出水量不 水壓力,因此不管排水幕是否堵
溢流堰排水幕
性 大且水質清澈 塞均無影響
排洪 溢洪道 堵塞造成上頂
27 否 2.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2. 依安定分析結果,即使排水幕堵
設施 損壞 水壓過大而滑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塞造成上頂水壓力較設計考量為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大,其安全係數也屬足夠,滑動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可能性很低
流,使地下水位遠低於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溢洪道堰體基礎面
3. 堰體正常情況下考慮上
頂水壓力情形(排水幕處
之水壓=上、下游靜水壓
力差的 33 %+下游靜水
壓力)之抗滑安全係數高
達 4.34,遠大於安全準
則之 1.5
1. 堰基排水墓堵塞為常見現 1. 堰基上游側設有截水牆 1. 由長期檢查及監測結果顯示溢流
象,目前無證據顯示其已 及隔幕灌漿,歷年檢查 堰基礎之地下水位甚低而無上頂
堵塞,但不能排除其可能 結果,排水孔出水量不 水壓力
附一- 11

性 大且水質清澈 2. 依安定分析結果,一旦地下水位
2. 設計地震作用下,有上頂 2.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提高且排水幕堵塞將造成上頂水
壓力作用,(排水幕處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壓力較設計考量為大,此時若遭
溢流堰因強震
排洪 溢洪道 上、下游水壓差等於 17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遇強震作用則安全係數可能會略
28 作用且上頂水 是
設施 損壞 %),堰體之抗滑安全係數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有不足,存在一定滑動可能性
壓過大而滑動
為 1.0,等於安全準則之 流,使地下水位遠低於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0 ; 亦 即 若 排 水 幕 處 之 溢洪道堰體基礎面
上、下游水壓差小於 17
%,則安全係數將小於安
全準則需求且也小於
1.0,有可能發生滑動
1. 溢洪道所處右山脊地質弱 1. 溢洪道設計採用固結灌 1. 陡槽上段基礎岩盤已用灌漿方式
帶,岩石異常風化及破碎 漿填塞基礎岩盤節理縫 予以固結,同時設有錨桿可緊密
陡槽上段基礎
2. 陡槽板的上部混凝土較薄 隙,獲得良好的基礎條 連結陡槽版及基礎岩盤,不易大
排洪 溢洪道 面淘空且大量
29 否 件,固結灌漿範圍包括 量排洪而損壞
設施 損壞 排洪導致底版
陡槽及戽斗等基礎與 2. 歷年大量排洪後未出現異常狀況
損壞
左、右堰座重力牆下游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標高 210 m 以上之山脊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2. 陡槽板上部設置錨桿,
深入基礎內 5 m 以上,
可加強陡槽結構之安定
3. 歷年多次大量排洪後檢
查並未發現有基礎淘空
損壞情形
1. 陡槽上段底版較薄,易因 1. 陡槽基礎部分有二條排 1. 陡槽基礎排水功能良好,且上頂
底部上頂水壓過大而上浮 水廊道(SG-L 及 SG-R), 水壓計長期施測無壓力存在,顯
2. 溢洪道底版上浮失穩為常 上 端 與 SG-U2 廊 道 相 示陡槽底部無上頂水壓力
見之損壞模式 通,下端與戽斗內的橫 2. 陡槽上段基礎岩盤已用灌漿方式
向廊道 SG-B 相接,SG- 予以固結,同時設有錨桿可緊密
附一- 12

B 廊道與 DL-4 排水隧道 連結陡槽版及基礎岩盤,不易因


相連,另設有直徑 30 cm 上頂水壓力過大而上浮
之集水混凝土排水管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路,四週全蓋有濾層,
陡槽上段因底
管端出口都通至廊道
排洪 溢洪道 部上頂水壓力
30 否 SG-R 或 SG-L,遇有阻
設施 損壞 過大導致上浮
塞時,可由二側廊道加
損壞
以清理,以上表示基礎
有很好之排水能力
2. 上頂水壓計長期施測無
壓力存在,顯示陡槽底
部無上頂水壓力
3. 陡槽板的上部因混凝土
較薄,改設錨桿,深入
基礎內 5 m 以上,可加
強陡槽結構之安定
排洪 溢洪道 陡槽下段底版 1. 陡槽第九分塊混凝土表面 1. 第九分塊所在之陡槽下 1. 陡槽下段底版下方有厚度 10~20
31 否
設施 損壞 裂縫及表面剝 有多條縱、橫裂縫,深度 段基礎混凝土之厚度 m 之基礎混凝土,即使表層有破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落因大量排洪 7~16 cm , 開 度 0.4~1.6 10~20 m,遠大於裂縫深 損也不會造成整體陡槽破壞


惡化導致底版 mm,長度均大於 3 m;另 度及混凝土破損深度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損壞 部份分塊之混凝土表面有 2. 歷年大量排洪後檢查,
局部破損 均未造成嚴重之陡槽損

1. 原設計安定分析結果,堰 1. 溢流堰沿堰座重力牆軸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能均
座重力牆部份基礎滑動面 線上游 28.5 m 處興建鋼 屬良好
之安全係數不滿足安全準 筋混凝土截水牆,標高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壓力
則 1.4 之要求 195 m 以下,則採用灌 3. 因上水頂水壓力過大造成右堰座
漿隔幕截水 滑動之可能性很低
2. 設置二道位於截水牆下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附一- 13

游且互相平行之排水幕
右堰座重力牆 排水,降低上頂水壓力
排洪 溢洪道
32 因上頂水壓過 否 3.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設施 損壞
大而滑動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流,使地下水位遠低於
右堰座基礎面
4. 因安全係數略有不足,
原設計以山脊回填加以
補救
1. 原設計安定分析結果,堰 1. 溢流堰沿堰座重力牆軸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能均
座重力牆地震作用下部份 線上游 28.5 m 處興建鋼 屬良好
右堰座重力牆
基礎滑動面之安全係數不 筋混凝土截水牆,標高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壓力
排洪 溢洪道 因上頂水壓過
33 否 滿 足 安 全 準 則 1.0 之 要 195 m 以下,則採用灌 3. 強震作用下因上水頂水壓力過大
設施 損壞 大且強震作用
求,原設計以山脊回填加 漿隔幕截水 造成右堰座滑動之可能性很低
而滑動
以補救 2. 設置二道位於截水牆下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游且互相平行之排水幕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排水,降低上頂水壓力
3.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流,使地下水位遠低於
右堰座基礎面
4. 因安全係數略有不足,
原設計以山脊回填加以
補救
1. 原設計安定分析結果,堰 1. 溢流堰沿堰座重力牆軸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能均
附一- 14

座重力牆部份基礎滑動面 線上游 28.5 m 處興建鋼 屬良好


之安全係數不滿足安全準 筋混凝土截水牆,標高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壓力
則 1.4 之要求 195 m 以下,則採用灌 3. 因上水頂水壓力過大造成左堰座
漿隔幕截水 滑動之可能性很低
2. 設置二道位於截水牆下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游且互相平行之排水幕
左堰座重力牆 排水,降低上頂水壓力
排洪 溢洪道
34 因上頂水壓過 否 3.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設施 損壞
大而滑動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流,使地下水位遠低於
左堰座基礎面
4. 因安全係數略有不足,
原設計以山脊回填加以
補救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1. 溢流堰沿堰座重力牆軸 1. 堰座下方隔幕灌漿及排水效能均
線上游 28.5 m 處興建鋼 屬良好
筋混凝土截水牆,標高 2. 長期未觀察到基礎有上頂水壓力
195 m 以下,則採用灌 3. 強震作用下因上水頂水壓力過大
漿隔幕截水 造成左堰座滑動之可能性很低
2. 設置二道位於截水牆下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游且互相平行之排水幕
左堰座重力牆 1. 原設計安定分析結果,堰
排水,降低上頂水壓力
排洪 溢洪道 因上頂水壓過 座重力牆部份基礎滑動面
35 否 3.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設施 損壞 大且強震作用 之安全係數不滿足安全準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而滑動 則 1.0 之要求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附一- 15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流,使地下水位遠低於
左堰座基礎面
4. 因安全係數略有不足,
原設計以山脊回填加以
補救
1. 本失效機制理論上存可能 1. 排洪隧道位於山體內, 1. 排洪隧道襯砌即使在強震下發生
強震造成隧道
排洪 排洪隧 性 屬埋入式結構,受地震 發生坍塌,也不致明顯影響排洪
36 結構坍塌損壞 否
設施 道損壞 力之作用不大,故造成 能力(等於無襯砌之排洪隧道)
導致無法排洪
坍塌之機會很低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1. 溢洪道弧形閘門使用已超 1. 溢洪道弧形閘門目前銹 1. 溢洪道弧形閘門脫落僅該孔之流
溢洪道弧形閘
過 50 年,已屬老舊,且閘 蝕情形不嚴重,強度經 量下洩,且隨水庫水位下降將逐
門因銹蝕致強
排洪 水工閘 門桁臂交界處之桁梁上普 檢核亦屬足夠 漸停止,不屬無法控制之大量庫
37 度不足在高水 否
設施 門損壞 遍有銹水情況 水下洩
位下損壞或脫
2. 國外曾發生數起溢洪道弧 2. 閘門脫落不影響水庫之排洪能力

形斷裂脫落或流失之事件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排洪 水工閘 放流閘閥排洪 1. 部份閘閥使用已超過 50 1. 放流閘閥均非位於主要 1. 放流閘閥損壞後之流量有限且上
38 否
設施 門損壞 操作時因補氣 年,已屬老舊 排洪設施,其損壞最多 游可阻水,不屬無法控制之大量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或水理問題而 2. 以往曾發生 PRO 維修閥放 造成局部漏水,不會發 庫水下洩


爆裂損壞 流時爆裂損壞之事件 生大量無法控制之庫水 2. 閘門脫落不影響水庫之排洪能力
下洩 3.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2. 上游有擋水閘板、阻水
閘門或控制閘門可防止
庫水持續下洩
1. 水庫大壩壩頂屬於空曠地 1. 目前各排洪水工機械露 1. 現有電氣設備有防雷擊保護且功
排洪操作期間 區,在颱風或暴雨期間易 天之電氣設備均設有防 能正常,不致因雷擊造成損壞
排洪 水工閘
39 電氣設備因雷 否 出現雷擊 雷擊設備,可防止雷擊 2.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設施 門損壞
擊造成損壞 2. 以往曾發生雷擊造成設備 造成損壞
損壞事故
附一- 16

1. 右山脊地質弱帶,岩石異 1. 施工時有固結灌漿增加 1. 強震作用下安全係數偏低(低至


常風化及破碎,且存在弱 穩定性,且設有隔幕灌 0.91),且主 要滑動面 高程位 於
面,在特定條件下存在滑 漿、截水牆及排水廊道 195 m,地下水位雖有控制,但
動之可能 降低地下水位 有一定可能高於滑動面,將使滑
2. 原設計安定分析,考慮堰 2. 設置二道位於截水牆下 動可能性提高
體基礎下游向上游最小傾 游且互相平行之排水幕 2. 這種失效機制不確定性高,無法
角為 5°之坡面以及剪力楔 排水,降低上頂水壓力 排除其發生可能性
右山脊岩盤因
底部向下游 15°至 EL. 170 3.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 3. 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薄山 強震導致弱面
40 坍滑 是 m 等處,分析結果顯示, 果,均未測得水壓,顯
脊 抗滑能力不足
在考量之 8 個滑動面中, 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
而滑動
局部滑動面在設計地震及 灌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
特定地下水位下之抗滑安 流,使地下水位降低
全係數中低於安全準則
(1.0),顯示在所考慮之設
計地震強度及地下水位條
件下右山脊將很可能產生
滑動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1. 本失效機制理論上有可能 1. 右山脊地質弱帶,施工 1. 右山脊有固結灌漿,密實度高,


發生 時有固結灌漿增加穩定 弱面不易有水滲入
右山脊岩盤弱 性 2. 排水措施完善,且觀測結果水量
面因滲流水壓 2. 右山脊設有隔幕灌漿、 有限,顯示滲流強度不高
薄山
41 坍滑 上升造成抗剪 否 截水牆及排水廊道降低 3. 因滲流造成弱面抗剪強度降低導

強度降低導致 地下水位,滲流強度應 致滑動之可能性不高
滑動 不大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3. 長期觀測結果,右山脊
排水量不多
1. 目 前 PMF 洪 水 水 位 為 1. PMF 洪水造成水位高於 1. 民國 90 年石門水庫「大壩心層加
EL.250.37 m ( 起 始 水 位 心層新舊交界面 EL.248 高再評估報告」評估時所採用之
附一- 17

EL.240 m),高於心層加高 m 之延時僅有 8 小時 (起 水位為出水高(含風浪高及額外


之新舊交界面 EL.248 m 始水位 EL.240 m) 加值水位,共增加 2.35 m),而
2. 心層加高處採倒梯型設 2. PMF 洪水造成之水力梯 非直 接使用最高 洪水位進行 評
計,係因考量開挖範圍, 度最高僅有 2.37 m (起始 估,過於保守。若改為採用最高
無法連濾層一併加高,故 水位 EL.240 m) 洪水位進行評估,則心層厚度僅
於 PMF 洪水發 目前心層加高部分並無濾 3. 依據民國 90 年石門水庫 需 (250.37-248)/4 = 60 cm,並無
生期間心層細 層保護 「大壩心層加高再評估 加高心層厚度(80 cm)不足之問
料沿心層加高 3. 依據民國 90 年石門水庫 報告」滲流評估,加高心 題。
42 大壩 管湧 否
之新舊交界面 「大壩心層加高再評估報 層部分理論上應不致於 2. 目前 PMF 洪水造成之延時僅有 8
流失 告」,採用最大可能洪水 產生管湧情形 小時,若要發生管湧之可能性惟
(註 7) 加上出水高(EL.252.99 m) 有通路(開裂面)通過心層,而最
進行評估,評估結果顯示 可能發生此狀況即是在地震狀態
心層之厚度略為不足,且 於加 高心層處之 新舊交界面 發
加高部分心層無濾層保 生。
護,仍不可避免有損壞之 3. 即便真的因地震造成新舊交界面
情況發生 開裂,導致於 PMF 洪水期間發
生管湧,但因管湧最有可能發生
之位置(EL.248 m)已十分接近壩
說明
進一步推演
失效類
項次 區域 失效原因/機制 潛在失效模 評估

式? 支持發生佐證 不支持發生佐證

頂(EL.252.1 m),且管湧發生至
造成壩體塌陷仍需一段時間,此
時 PMF 洪水可能已過洪峰,因
此要發生洪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
刷下游壩體之情況幾無可能。
4. 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考慮
(註 1a)原為「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之 a 部分。
(註 1b)原為「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之 b 部分。
(註 2)原納入潛在失效模式清單,經核心團隊會議決議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討論及表決。
(註 3)原納入潛在失效模式清單,經核心團隊會議決議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討論及表決。
附一- 18

(註 4)原為「洪水期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經核心團隊會議決議修正為「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洪道水工機械因故障
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註 5)原為「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沉木或石頭)卡住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經核心團隊會議決議修正為「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
門因雜物(漂流木)卡住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註 6)原為「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經核心團隊會議決議修正為「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過大或溢洪
道樞軸損壞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註 7)核心團隊會議中新增之失效原因/機制,不納入潛在失效模式討論。
附一- 19
附一- 20

附圖 1-1 石門水庫初篩形成潛在失效模式之失誤樹
附錄二、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核心團隊會議出席人
員(簽名冊)
附二- 1
附二- 2
附二- 3
附二- 4
附二- 5
附二- 6
附錄三、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之佐證資料、表決
分類及因應措施
PFM 1 心層細料沿濾層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EL. 240m)狀態,心層下游側與濾層交界處之滲流梯度增加且大於心層
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
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庫水開始沿此
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排水道(F3)或河床卵礫殼層(Class
P1C)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
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石門大壩為分區中央直立黏土心牆分區式輾壓土石壩,於心層上下游側均設置垂直濾
層,下游殼層底部設置有 20m 寬,6m 高之巨石排水道。
2. 濾層厚度原設計為 5m,但因成本昂貴,EL.155m 以上高程改為 2m,外側 3m 改採河床
卵礫石材料(建設誌 p212)。
3. 建設誌中僅有濾層材料之設計曲線(p208)。
4. 壩體施工期間裝設之 30 只水壓計目前僅餘 13 只堪用,其中 3 只位於心層中央,其餘 10
只位於下游殼層,採人工觀測,每月觀測一次。
5. 大壩完工至今之觀測資料顯示壩體水壓分布正常,現場檢查亦未發現陷孔等異常現象。
6. 大壩未設置滲水量水堰。
7. 心層滲透係數 1X10-7 cm/sec,濾層滲透係數 7X10-3 cm/sec,下游殼層滲透係數 1X10-5
cm/sec。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根據 76 年鑽孔資料,心層 15~35.6m PI 值 1. 依據民國 76 年一孔鑽探資料,濾層材料
較差,較可能發生管湧。 尚符合 USBR 規範,依據 Foster 研究要發
2. 依據國外經驗,1980 年代以前濾料級配 生管湧破壞機率不大。
較不符合現今規範。 2. 心層下游側設置垂直濾層,可保護心層
3. 目前採水庫採高水位(EL. 245 m)操作時間 材料。
較長,滲流風險增加。 3. 心層分層填築時,每一升層面皆先耙鬆
4. 目前大壩心層僅餘 3 只水壓計,監測能力 後再填築,以確保層間結合良好(建設誌
有限。 p433)。
5. 輾壓密度控制係以 Modified AASHTO 最 4. 心層填築遇降雨時係以輾壓成光滑面以
大密度之 90%,與現今實務要求有所差異 防止雨水入滲(建設誌 p433)。
(建設誌 p433)。 5. 大壩完工迄今已逾 50 年,期間壩體(心層)
6. 下游目前未設置量水堰,無法知道滲水 水壓變化穩定及壩頂沉陷監測長期正
量以及水質。 常。
7. 目前下游底部(濾層或排水層底部)無滲漏
發生時可監測之水壓計。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壩趾滲流水目前無法集中監測,且無法研判是否有細料被帶出
2. 心層材料之臨界水力梯度未知
3. 濾層料之安定性未曾檢核
4. 施工時降雨過後重新填築前既有心層表面之處理方式建設誌中未見

附三- 1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7 1. PFM 代表即使大壩於完全正常情況下仍可能會發生之情境,重點在
於萬一發生問題時能否預先知道,故本失效模式儘管部份資料不明
確,但仍應列為非顯著之潛在失效模式以提高注意及因應管控。
III 10 1. 心層臨界水力梯度在於滲流水力梯度分析資料的比對缺乏,希望補
充。
2. 補充濾層的安定性分析結果,以及排水層材料性質。
3. 建議蒐集更多相關監測資料進行佐證。
IV 0 --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補充計算心層臨界水力梯度,並與滲流分析得到之水力梯度計進行比對。
 補充濾層安定性分析及蒐集更多排水層材料性質之資訊。
 增設下游壩趾滲流水量及水質監測,瞭解滲流量是否增加及是否有細料被水流攜出。
 長期高水位(>EL.240 m)加強壩趾處之檢查,瞭解有無濕潤或滲水現象。
 於壩體增設濾層或排水層底部之水壓計偵測水壓力變化。

附三- 2
附圖 2.1-1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附圖 2.1-2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附三- 3
附圖 2.1-3 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附圖 2.1-4 大壩原設計濾層材料級配曲線

附三- 4
附圖 2.1-5 石門水庫大壩殼層及心層材料之粒徑分布曲線

附表 2.1-1 石門大壩心層料塑性指數與內部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壩內產生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深度(m) 塑性指數PI
(USBR,2019)
4.5~15 7~17 中等至極少可能

15~35.6 NP~4.8(NP兩處) 較有可能

35.6~50.6 NP~15(NP一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50.6~115.5 NP~29.8(NP二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註 : 資 料整 理 自 76年 之石門 水 庫 大壩 鑽 探試 驗 資料

附表 2.1-2 美國墾務局第 13 號堆填壩第二類心層料保護濾層規定與


石門大壩濾層性質比較
心層料<0.074 mm 濾層料規定或 未發生內部淘蝕破壞之 D15F 經
堆填壩
(#200 號篩)百分比 石門濾層料範圍 驗統計, Foster 等(2001)

第 13 號堆填壩 40~85 D15F ≦ 0.7 mm 0.7~1.7 mm

石門大壩 35~88 D15F=0.18~1.0 mm 要發生淘蝕之機率不高

附三- 5
(a)

(b)
附圖 2.1-6 大壩壩體孔隙水壓計分布(a)平面,(b)立面

附圖 2.1-7 大壩壩體孔隙水壓計測讀數據分析

附三- 6
附錄照片 2.1-1 美國 Teton 壩管湧潰決情形

附錄照片 2.1-2 中國大陸土壩管湧潰決試驗情形

附三- 7
PFM 2 心層細料沿水壓計管線流失
環境及荷重條件– 常時(高水位)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長期處於高水位狀態,庫水逐漸沿壩體心層內之儀器管線槽溝形成滲流通道,於濾層介
面處之水力梯度高於回填材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致槽溝內之
回填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巨石排水道流失,槽溝內部之沖蝕作用逐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
通道,並與上游坡面連通,庫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
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管湧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
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石門大壩為分區中央直立黏土心牆分區式輾壓土石壩,於心層上下游側均設置垂直濾
層,下游殼層底部設置有 20m 寬,6m 高之巨石排水道。
2. 濾層厚度原設計為 5m,但因成本昂貴,EL.155m 以上高程改為 2m,外側 3m 改採河床
卵礫石材料(建設誌 p212)。
3. 建設誌中僅有濾層材料之設計曲線(建設誌 p208)。
4. 壩體施工期間壩體共裝設 30 只水壓計,分別分佈於 A、B、C 等 3 個斷面(從右壩座往
左),由心層中央開始往下游殼層佈設。目前僅餘 13 只堪用,其中 3 只位於心層中央
(8B1、8C1、9C1),其餘 10 只位於下游殼層,採人工觀測,每月觀測一次。
5. 8B1、8C1、9C1 壓力水位受水庫水位升降影響略呈升降變化,並有遲滯現象,其壓力水
頭低於滲流分析之水壓力(安評報告 p3-175)。
6. 大壩完工至今之觀測資料顯示壩體水壓分布正常,現場檢查亦未發現陷孔等異常現象。
7. 大壩未設置滲水量水堰。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依據曾文壩的經驗,石門壩之濾層級配可能 1. 心層下游側設置垂直濾層,可保護心
無法滿足現今規範對於反濾功能之要求;濾 層材料。
層料與下游巨石排水道間亦可能無法滿足反 2. 心層 3 只水壓計(B1、8C1、9C1)之壓
濾要求。 力水位受水庫水位升降影響略呈升降
2. 按照過往施工經驗,壩體內部水壓計管線, 變化,並有遲滯現象,其壓力水頭低
其與周圍心層或殼層材料間可能出現間隙, 於滲流分析之水壓力(安評報告 p3-
長期滲流作用將形成孔洞。 175)。
3. 目前採水庫採高水位操作,滲流梯度增加。 3. 大壩完工迄今已逾 50 年,期間壩體
4. 目前大壩心層僅餘 3 只水壓計,監測能力有 水壓及壩頂沉陷監測長期正常。
限。
5. 心層水壓計係安裝於主槽溝之支槽,其間以
皂土封 堵, 可能 無法 測得主 槽溝 之異 常滲
流。
6. 台灣南化水庫、寶二水庫水壓計(心層靠近上
游殼層)與庫水水位連動。
7. 目前新設計較不會將監測儀器放置到心層。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壩趾滲流水目前無法集中監測,且無法研判是否有細料被帶出
2. 管線槽溝之施工及回填方式不明
3. 槽溝回填材料之臨界水力梯度未知
4. 濾層料之安定性未曾檢核

附三- 8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4 1. 因為發生位置可能性更為肯定,即使壩體很好,於確定地點仍有破壞
模式可能性,破壞初期能夠得到資訊即達到目的,下游量水堰水量量
測很重要。
III 1 1. 建議蒐集更多相關監測資料進行佐證。
IV 2 1. 目前觀測資料及設計方式發生機率極低。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增設下游壩趾滲流水量及水質監測,瞭解滲流量是否增加及是否有細料被水流攜出。
 密切注意心層 3 只水壓計(B1、8C1、9C1)之壓力與水庫水位之遲滯關係,一旦遲滯關
係消失可能為異常徵兆。
 長期高水位(>EL.240 m)加強壩趾處之檢查,瞭解有無濕潤或滲水現象。
 於壩體增設濾層或排水層底部之水壓計偵測水壓力變化。

附三- 9
附圖 2.2-1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附圖 2.2-2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附三- 10
附圖 2.2-3 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附圖 2.2-4 大壩原設計濾層材料級配曲線

附三- 11
附圖 2.2-5 石門水庫大壩殼層及心層材料之粒徑分布曲線

附表 2.2-1 石門大壩心層料塑性指數與內部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壩內產生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深度(m) 塑性指數PI
(USBR,2019)
4.5~15 7~17 中等至極少可能

15~35.6 NP~4.8(NP兩處) 較有可能

35.6~50.6 NP~15(NP一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50.6~115.5 NP~29.8(NP二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註 : 資 料整 理 自 76年 之石門 水 庫 大壩 鑽 探試 驗 資料

附表 2.2-2 美國墾務局第 13 號堆填壩第二類心層料保護濾層規定與


石門大壩濾層性質比較
心層料<0.074 mm 濾層料規定或 未發生內部淘蝕破壞之 D15F
堆填壩
(#200 號篩)百分比 石門濾層料範圍 經驗統計, Foster 等(2001)

第 13 號堆填壩 40~85 D15F ≦ 0.7 mm 0.7~1.7 mm

石門大壩 35~88 D15F=0.18~1.0 mm 要發生淘蝕之機率不高

附三- 12
附圖 2.2-6 大壩壩體孔隙水壓計路線設置於槽溝內

附圖 2.2-7 大壩壩體孔隙水壓計測讀數據分析

附三- 13
附錄照片 2.2-1 加拿大 Bennett Dam 因管線內部侵蝕而陷孔

附錄照片 2.2-2 土石壩管線槽溝所導致之損壞風險

附三- 14
PFM 3 強震作用於壩頂發生橫向開裂並出現滲漏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高水位 24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水庫壩址遭遇強震侵襲,壩頂發生橫向開裂,橫向開裂至上游壩面出露,適逢水庫處於高水位
(EL.245 m)且高於開裂面底部,庫水沿開裂面入滲,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至開裂面底部以下,
入滲情況持續,滲流持續發展形成內部沖蝕,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
層料逐漸向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且形成通道,庫
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通道之侵蝕作用加
劇造成壩體塌陷,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的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石門大壩為分區中央直立黏土心牆分區式輾壓土石壩,於心層上下游側均設置垂直濾層,
下游殼層底部設置有 20m 寬,6m 高之巨石排水道。
2. 濾層厚度原設計為 5m,但因成本昂貴,EL.155m 以上高程改為 2m,外側 3m 改採河床卵
礫石材料(建設誌 p212)。
3. 建設誌中僅有濾層材料之設計曲線(建設誌 p208)。
4. 大壩未設置滲水量水堰。
5. 原設計水平地震力係數 0.12,第一及二次安評採 MCE 水平地震力係數 0.18,第三次安評
水平地震力係數 0.21,第四次安評水平向地震係數 0.154。
6.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壩址危害度分析結果
設計地震 設計 PGA 值(g) 地震係數
基準 水平向 垂直向 水平向(Kh) 垂直向(Kv)
OBE 0.258 0.172 0.130 0.086
DBE 0.332 0.221 0.139 0.093
MCE 0.579 0.386 0.181 0.121
MDE 0.579 0.386 0.181 0.121
7. 大壩分析採用資料為民國 77 年初次安評進行重模試驗所得。
8.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大壩三維動態分析結果顯示,壩面均有沉陷現象,壩頂及上
游壩面沉陷隨受震過程逐漸增加,至地震結束時壩頂沉陷約 55cm,約為最大壩高的
0.42%。

(a)壩頂水平位移(沿上下游方向) (b)壩頂垂直位移
9. 壩址附近自 88 年以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為 0.13g,震度為 5 級(921 地震)。

附三- 15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依據國內外經驗,壩體強震下易因不均勻 1. 目前壩頂(EL.252.1m)距正常最高蓄水位
沉陷而產生橫向開裂。 (EL.245m)仍有 7.1 m,強震發生後應有足
2. 國內鯉魚潭大壩曾因地震作用於壩頂(近左 夠反應時間來降低水庫水位。
壩座處)產生橫向開裂(深度 2~3 m)。 2. 心層下游側設置垂直濾層(濾層頂部高程
3. 高水位操作增加裂縫滲漏之可能性。 為 EL.248~250m),可保護心層材料。
4. 依據曾文壩的經驗,石門壩之濾層級配可 3. 歷年地震均未造成壩體出現開裂損壞。
能無法滿足現今規範對於反濾功能之要
求;濾層料與下游巨石排水道間亦可能無
法滿足反濾要求。
5. 壩址目前仍未遭遇過強震考驗。
6. 依據第五次安全評估大壩三維應力分析之
結果,推估之開裂深度為 5-10 m。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壩趾滲流水目前無法集中監測,且無法研判是否有細料被帶出
2. 缺乏大壩實際填築所採用之心層、濾層、排水道等分區之材料粒徑分布曲線
3. 濾層料之安定性未曾檢核
4. 目前大壩三維模型邊界採平滑處理,無法有效模擬因填土厚度不同造成差異沉陷所導致之
橫向開裂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0 1. 因為沒有經過 MCE 的考驗,不確定是否會發生,無法納入第 I 類考
慮。
2. 地震後裂隙未能證實一定存在,故無法納入第 I 類。
3. 由分析結果顯示裂縫深度約 5-10 m,已到心層,有可能發生本失效模
式。
III 4 1. 因為分析所用材料係採用第一次安全評估資料,可採用數據相當少,
分析結果可信度有待商榷,建議增加蒐集資料及進階分析以佐證。
IV 0 --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壩頂,若發現橫向裂縫,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
EL.240 m 以下。
 發生裂縫處立即以帆布覆蓋避免雨水滲入,並於裂縫表層開挖 30 ~ 40 cm,塞入塑膠布並
覆蓋鋼板,再覆蓋礫石料,最後鋪設混凝土及瀝青層
 俟餘震過後,將第一階段壩頂緊急修復處挖開,於裂縫位置採豎坑開挖,調查裂縫深度
及開裂範圍,再以壩體原有之分層填料以夯壓方式回填
 開裂修復後半年內加強檢視下游壩坡是否出現濕滲,壩體監測及資料分析也需持續辦理
並密切注意是否有異常出現。

附三- 16
附圖 2.3-1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附圖 2.3-2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附三- 17
附圖 2.3-3 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附圖 2.3-4 大壩原設計濾層材料級配曲線

附三- 18
附圖 2.3-5 石門水庫大壩殼層及心層材料之粒徑分布曲線

附表 2.3-1 石門大壩心層料塑性指數與內部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壩內產生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深度(m) 塑性指數PI
(USBR,2019)
4.5~15 7~17 中等至極少可能

15~35.6 NP~4.8(NP兩處) 較有可能

35.6~50.6 NP~15(NP一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50.6~115.5 NP~29.8(NP二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註 : 資 料整 理 自 76年 之石門 水 庫 大壩 鑽 探試 驗 資料

附表 2.3-2 美國墾務局第 13 號堆填壩第二類心層料保護濾層規定與


石門大壩濾層性質比較
心層料<0.074 mm 濾層料規定或 未發生內部淘蝕破壞之 D15F 經
堆填壩
(#200 號篩)百分比 石門濾層料範圍 驗統計, Foster 等(2001)

第 13 號堆填壩 40~85 D15F ≦ 0.7 mm 0.7~1.7 mm

石門大壩 35~88 D15F=0.18~1.0 mm 要發生淘蝕之機率不高

附三- 19
(a)

(b)
附圖 2.3-6 大壩壩體孔隙水壓計分布(a)平面,(b)立面

附三- 20
附圖 2.3-7 大壩壩頂橫向裂縫發生機制示意

附錄照片 2.3-1 鯉魚潭大壩壩頂地震造成橫向裂縫(深約 2.5 m)

附三- 21
PFM 4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坍滑造成庫水溢頂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在正常滿水位(EL.245m)狀態,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上游壩坡發生坍滑且心層受損,水庫水位
高於坍滑心層受損區域頂部導致溢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沖刷,且因故水庫水位短期無
法降低,導致水流持續下洩,沖刷擴大造成壩體大範圍破壞,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
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原設計水平地震力係數 0.12,第一及二次安評採 MCE 水平地震力係數 0.18,第三次安
評水平地震力係數 0.21,第四次安評水平向地震係數 0.154。仿靜態係數採用之方法請詳
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 P.6-31。
2.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壩址危害度分析結果
設計地震 設計 PGA 值(g) 地震係數
基準 水平向 垂直向 水平向(Kh) 垂直向(Kv)
OBE 0.258 0.172 0.130 0.086
DBE 0.332 0.221 0.139 0.093
MCE 0.579 0.386 0.181 0.121
MDE 0.579 0.386 0.181 0.121
3. 大壩分析採用資料為民國 77 年初次安評進行重模試驗所得。
4. 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考慮大壩於滿水位(EL.245m)狀態,仿靜態安定分析結果如下:

5. 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大壩三維動態分析結果顯示,最大沉陷量發生於上游坡面接近壩頂
處約為 184cm。上下游邊坡皆有水平位移,以上游邊坡較為顯著。震後最大剪應變顯示
破壞位置分布於上游壩面的淺層,兩處破壞面一處較位於壩頂 1/2 範圍,另一處位於壩
頂 1/2 至全壩高之間,與仿靜態分析圓弧破壞型態類似。

附三- 22
6. 石門大壩為分區中央直立黏土心牆分區式輾壓土石壩,於心層上下游側均設置垂直濾
層,下游殼層底部設置有 20m 寬,6m 高之巨石排水道
7. 濾層厚度原設計為 5m,但因成本昂貴,EL.155m 以上高程改為 2m,外側 3m 改採河床
卵礫石材料(建設誌 p212)。
8. 建設誌中僅有濾層材料之設計曲線(建設誌 p208)。
9. 大壩未設置滲水量水堰。
10. 壩址附近自 88 年以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為 0.13g,震度為 5 級(921 地震),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考量滿水位(EL.245m)狀態,設計地震仿靜態分 1. 歷年地震均未造成壩體出現開裂損
析,1/4 壩高處在上、下游壩面均有較高發生坍 壞。
滑之風險,且分析結果顯示有傷及心層。 2. 下游壩坡因有大型拋石坡面保護,
2. 動態分析顯示上游壩坡 1/2 範圍有較大殘餘剪應 不易受溢頂水流沖蝕而損壞。
變,可能發生坍滑破壞。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拋石護坡耐沖蝕能力不明,亦無相關文獻可供參考
2. 會造成下游壩面嚴重沖刷之溢頂水深與持續時間不明,尚待研究

附三- 23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6 1. 希望可以保留地震的不確定性。
2. 因安全評估報告中指出安定性不足,認為可能性仍存在。
3. 注意到這個既定破壞模式,需要有因應方案、對策,若壞掉、滑坡
時如何處理,需要去思考,亦牽涉到高水位運作是否合理。
III 4 1. 3D 分析所採用之參數仍具有不確定性,應再次確認所用之材料參
數。
IV 6 1. 依據 3D 動態分析結果發生機率極低。
2. 仿靜態分析方法僅供參考,故不足以作為判斷條件。
3. 動態分析壩頂最大沉陷量為 55 cm,壩頂為 EL. 252.1 m、水位為
EL. 245 m,兩者仍相差近 7 m,故即使碰到這麼大的地震,水位應
該也不會超過壩頂。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壩頂及上游坡面,若發現上游坡面坍滑且庫水越過坍
滑區頂部溢頂,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坍滑區域以下外,並緊急以砂包投放於坍滑頂
部區域減少庫水下洩。
 餘震過後以砂包堆置於坍滑區並以帆布覆蓋,等候壩體修復作業。
 修復作業將砂包移除,並以壩體原填築材料回填及夯實。

附三- 24
附圖 2.4-1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附圖 2.4-2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附三- 25
附圖 2.4-3 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附錄照片 2.4-1 大壩壩坡坍滑

附三- 26
附錄照片 2.4-2 大壩壩頂及下游坡面巨型拋石保護層現況

附三- 27
PFM 5 上游壩坡因強震作用而坍滑造成壩體管湧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上游壩坡發生坍滑且心層受損,水庫水位位於坍滑心層受損區域,且因
故水庫水位短期無法降低至心層受損區底部以下,心層下游側與濾層交界處之滲流梯度增大
且大於心層料之臨界水力梯度,因濾層材料無法滿足反濾要求導致交界面上之心層料逐漸向
濾層移動並由下游排水道流失,心層內部沖蝕作用逐漸往上游發展,最終形成管湧通道,庫
水開始沿此通道灌入並擴大範圍,隨著流速加快濾層亦逐漸失穩並沿巨石排水道流失,管湧
通道之侵蝕作用加劇造成壩體塌陷,庫水溢過塌陷處開始沖刷下游壩體,缺口逐漸擴大,最
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原設計水平地震力係數 0.12,第一及二次安評採 MCE 水平地震力係數 0.18,第三次安
評水平地震力係數 0.21,第四次安評水平向地震係數 0.154。仿靜態係數採用之方法請詳
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 P.6-31。
2.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壩址危害度分析結果
設計地震 設計 PGA 值(g) 地震係數
基準 水平向 垂直向 水平向(Kh) 垂直向(Kv)
OBE 0.258 0.172 0.130 0.086
DBE 0.332 0.221 0.139 0.093
MCE 0.579 0.386 0.181 0.121
MDE 0.579 0.386 0.181 0.121
3. 大壩分析採用資料為民國 77 年初次安評進行重模試驗所得。
4. 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考慮大壩於滿水位(EL.245m)狀態,仿靜態安定分析結果如下:

5. 第五次安全評估報告大壩三維動態分析結果顯示,最大沉陷量發生於上游坡面接近壩頂
處約為 184cm。上下游邊坡皆有水平位移,以上游邊坡較為顯著。震後最大剪應變顯示
破壞位置分布於上游壩面的淺層,兩處破壞面一處較位於壩頂 1/2 範圍,另一處位於壩
頂 1/2 至全壩高之間,與仿靜態分析圓弧破壞型態類似。

附三- 28
6. 石門大壩為分區中央直立黏土心牆分區式輾壓土石壩,於心層上下游側均設置垂直濾
層,下游殼層底部設置有 20m 寬,6m 高之巨石排水道
7. 濾層厚度原設計為 5m,但因成本昂貴,EL.155m 以上高程改為 2m,外側 3m 改採河床
卵礫石材料(建設誌 p212)。
8. 建設誌中僅有濾層材料之設計曲線(建設誌 p208)。
9. 大壩未設置滲水量水堰。
10. 壩址附近自 88 年以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為 0.13g,震度為 5 級(921 地震),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考量滿水位(EL.245m)狀態,設計地震仿靜態分 1. 歷年地震均未造成壩體出現開裂損
析,1/4 壩高處在上、下游壩面均有較高發生坍 壞。
滑之風險,且分析結果顯示有傷及心層。 2. 心層下游側設置垂直濾層(濾層頂部
2. 動態分析顯示上游壩坡 1/2 範圍有較大殘餘剪應 高程為 EL.248~250m),可保護心層
變,可能發生坍滑破壞。 材料。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壩趾滲流水目前無法集中監測,且無法研判是否有細料被帶出
2. 濾層料之安定性未曾檢核

附三- 29
3. 拋石護坡耐沖蝕能力不明,亦無相關文獻可供參考
4. 會造成下游壩面嚴重沖刷之溢頂水深與持續時間不明,尚待研究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0 --
III 0 --
IV 15 1. 地震發生後可以有充足應變時間降低水庫水位,故此失效模式發生
之機率極低。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壩頂及上游坡面,若發現上游坡面坍滑,則緊急降低
水庫水位至坍滑區域以下。
 餘震過後以砂包堆置於坍滑區並以帆布覆蓋,等候壩體修復作業。
 修復作業將砂包移除,並以壩體原填築材料回填及夯實。

附三- 30
附圖 2.5-1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材料分區及最大粒徑

附圖 2.5-2 大壩原設計標準斷面(重新繪製)

附三- 31
附圖 2.5-3 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附圖 2.5-4 大壩原設計濾層材料級配曲線

附三- 32
附圖 2.5-5 石門水庫大壩殼層及心層材料之粒徑分布曲線

附表 2.5-1 石門大壩心層料塑性指數與內部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壩內產生淘蝕之可能性評估
深度(m) 塑性指數PI
(USBR,2019)
4.5~15 7~17 中等至極少可能

15~35.6 NP~4.8(NP兩處) 較有可能

35.6~50.6 NP~15(NP一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50.6~115.5 NP~29.8(NP二處) 中等至極少可能


註 : 資 料整 理 自 76年 之石門 水 庫 大壩 鑽 探試 驗 資料

附表 2.5-2 美國墾務局第 13 號堆填壩第二類心層料保護濾層規定與


石門大壩濾層性質比較
心層料<0.074 mm 濾層料規定或 未發生內部淘蝕破壞之 D15F
堆填壩
(#200 號篩)百分比 石門濾層料範圍 經驗統計, Foster 等(2001)

第 13 號堆填壩 40~85 D15F ≦ 0.7 mm 0.7~1.7 mm

石門大壩 35~88 D15F=0.18~1.0 mm 要發生淘蝕之機率不高

附三- 33
(a)

(b)
附圖 2.5-6 大壩壩體孔隙水壓計分布(a)平面,(b)立面

附三- 34
附錄照片 2.5-1 大壩壩坡坍滑

附錄照片 2.5-2 大壩壩頂及下游坡面巨型拋石保護層現況

附三- 35
PFM 6 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洪道水工機械因故障無法開啟排洪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13800 cms 以上)期間溢洪道閘門部份故障無法開啟排洪,且故障之閘門無法及時恢復
正常開啟或強制開啟,當溢洪道及排洪隧道可正常操作之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
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嚴重沖
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溢洪道弧形閘門及其機電設備使用已達 56 年,排洪隧道控制閘門及其機電設備使用則
已達 36 年。
2.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各項水工機械設備及緊急柴油發電機經現場目視檢查及試運轉檢查結果,設備整
體狀況及運轉功能屬正常。各設備機構件之局部銹蝕、聚積雜物或潤滑不足等情
況,應於年度例行維護時期辦理維護保養工作。
(2) 各項水工機械設備之原設計載重條件,經複核符合目前設備運轉安全性及功能需
求。各閘門之操作準則符合原設計條件需求,並有操作紀錄。水工機械設備及各
柴油發電機組之維護作業準則屬合宜,惟建議排洪相關閘門於汛期(5 月至 11 月)期
間應增加辦理檢查維護工作之頻率。
(3) 各閘門依據現地檢查及資料校核結果,各閘閥控制箱體及柴油發電機,符合設計
需求,故原設計附載未改變仍屬安全。
(4) 溢洪道閘門經複核、校核、現場檢查及補充調查後,均顯示無異常狀況,惟溢洪
道閘門使用已超過 50 年,且現況並無擋水閘鈑設施,供平時維護及緊急修繕使
用。因應極端氣候頻仍,並基於”風險管理”考量,建議儘速辦理溢洪道閘鈑工程
規劃設計。
3. 石門水庫第一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溢洪道閘門控制室至橋下管道間之連接箱及電線管路嚴重銹蝕,建議更換(已於 92
年 5 月完成更新)。
4. 石門水庫第二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溢洪道 1 號及 2 號閘門支承處,建議裝設觀測儀器加以監測,尤其閘門啟閉時之變
化情形(採檢視配合溢洪道現有攝影機監視方式辦理,已於 94 年 12 月完成)。
(2) 水工機械各設備構件之生銹、水封老化、水密性不佳、運轉時有異聲、開度指示
器不準確,建議於定期維修或年度維修時,進行改善(除石門大圳進水口閘門開度
指示器尚未修復外,餘水工機械各設備構件均已年度維修中辦理完成。已於 94 年
12 月完成)。
5. 石門水庫第三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溢洪道閘門樞軸鋼構架及支撐 H 型鋼柱底部均有銹蝕情形,且鋼構架與混凝土之
間有縫隙產生。建議儘速除銹補漆,並以防水材料填補鋼構與混凝土之縫隙(鏽蝕
已除鏽補漆,混凝土之縫隙併 98 年度籌措修復經費支應修復辦理,已於 98 年 12
月完成)。
6. 石門水庫第四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部分閘門及吊門機設備機構件常易有局部銹蝕或潤滑不足情況,建議應編列年度
定期維護檢修費用,每月或每季辦理除銹補漆及潤滑調整工作,以確保設備之使
用壽命(每年均委託維護單位(台電公司石門發電廠)辦理例行性維護保養及檢查,
定期巡檢壩區水工機械、機電設備,並做成保養紀錄,目前皆持續辦理中)

附三- 36
7. 根據現場操作人員表示,排洪相關水工機械歷年發生數次故障無法開啟情形(排洪隧道
閘門歷年故障排除較多,但溢洪道閘門僅有一次(108.8.9,說明如下))
8. 民國 108.08.09 利奇馬颱風溢洪道#3 閘門發生異常狀況無法正常開啟:

9. 補充單門無法開啟時,需要多少回歸期的洪水才會溢頂。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排洪相關水工機械年代老舊(溢洪道閘門>50 1. 水工機械均有定期維護保養,且
年,排洪隧道閘門>30 年),歷次安評多次建議 定期檢查與運轉及安全評估結果
進行維護保養及零組件更新。 均顯示運作狀況尚屬於正常。
2. 排洪相關水工機械歷年發生數次故障無法開啟 2. 現場操作人員有豐富經驗應可緊
情形(排洪隧道閘門數次,溢洪道閘門一次 急處理故障情形恢復開啟運作。
(108.8.9))。
3. 溢洪道閘門一旦故障不易短期間排除或修復。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排洪設施水工機械之實際可靠程度未明,且故障排除所需時間亦不確定
2. 不同閘門與洪水之間的關係不明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7 1. 潛在破壞模式並非計算機率,而是假設該情形發生時如何做因應,而
高水位發生時所有閘門皆打開,此時故障機率極高。
III 9 1. 資料不足及不確定性高故難以佐證。
IV 0 --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補充歷年維護與故障排除紀錄及設備可靠度評估結果。
 定期辦理檢查、維護及測試工作,特別是汛期前應進行試運轉作業。
 對於關鍵性機電設備或易故障之零組件,加強備品儲存或定期更新。
 建立設備故障排除與處理對策,供設備故障時緊急處置之用。
 加強人員對於溢洪道閘門故障排除之演練。
 定期進行設備可靠度評估,據以檢討調整維護作業內容並針對可靠度過低或剩餘壽命
低之零組件進行更新汰換。

附三- 37
溢洪道弧形閘門結構 溢洪道弧形閘門結構

溢洪道弧形閘門鋼索捲揚式吊門機 溢洪道弧形閘門現場控制箱
附錄照片 2.6-1 溢洪道弧形閘門

排洪隧道擋水閘門結構 排洪隧道擋水閘門鋼索捲揚式吊門機

附三- 38
控制閘門油壓式吊門機 控制閘門現場控制箱
附錄照片 2.6-2 排洪隧道擋水閘門及控制閘門

附錄照片 2.6-3 Lenthalls Dam 無法開啟排洪而溢頂

附三- 39
253.0

251.0
開度1.2m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249.0

247.0

位 245.0
(

公 243.0

241.0
)

239.0

237.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35.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流量 (立方公尺/秒)

附圖 2.6-1 溢洪道流量率定曲線

250.0

開度2.0m 3.0m 4.0m 5.0m 5.7m


245.0

240.0


(

235.0


)

230.0

225.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流量(立方公尺/秒)

附圖 2.6-2 排洪隧道流量率定曲線

附三- 40
經濟部水利署(2012) 「氣候變遷下異常事件對既有水庫安全風險與改
善對策研究(2/2),成果報告」
推估石門水庫溢洪道弧形閘門無法開啟之機率

附表 2.6-1 排洪設施閘門設備故障或損壞可能性之判定準則
一、吊門機與電氣設備故障
項目 權重(w) 賦值(d)準則
佳 可 劣
1.設備保養、檢查與維修 0.3
4,5 2,3 0,1
2. 汛期前後之特別檢查 確實 局部 無
0.2
與測試 4,5 2,3 0,1
佳 可 劣
3.故障排除或修復能力 0.15
4,5 2,3 0,1
<5 年 5~10 年 >10 年
4.最近一次整體大修 0.15
4,5 2,3 0,1
5. 管理制度及標準程序 佳 可 劣
0.05
操作性 4,5 2,3 0,1
6. 歷年測試及實際排洪 0 次 1~3 次 >3 次
0.1
操作故障 4,5 2,3 0,1
7. 吊門機與電氣設備已 <10 年 10~20 年 >20 年
0.05
使用時間 4,5 2,3 0,1
DI1=Σwi×di , i=1~7
二、電源中斷(含備用電源失效)
項目 權重(w) 賦值(d)準則
>2 套 1套 無
1.備用電源數量 0.6
4,5 2,3 0,1
佳 可 劣
2.備用電源保養及檢查 0.2
4,5 2,3 0,1
佳 可 劣
3.外部電源穩定度 0.1
4,5 2,3 0,1
0 次 1~3 次 >3 次
4.歷年電源中斷情形 0.1
4,5 2,3 0,1
DI2=Σwi×di , i=1~4
三、閘門或門框變形卡住
項目 權重(w) 賦值(d)準則
佳 可 劣
1.閘門保養、檢查與維修 0.4
4,5 2,3 0,1
2. 汛期前後之特別檢查 確實 局部 無
0.2
與測試 4,5 2,3 0,1
<5 年 5~10 年 >10 年
3.最近一次安全評估 0.15
4,5 2,3 0,1
4.故障排除或修復能力 0.10 佳 可 劣

附三- 41
4,5 2,3 0,1
5. 管理制度及標準程序 佳 可 劣
0.05
操作性 4,5 2,3 0,1
6. 歷年閘門或門框變形 0 次 1~2 次 >2 次
0.1
卡住情形 4,5 2,3 0,1
DI3=Σwi×di , i=1~6
四、鄰近邊坡坍滑導致吊門機與電氣設備受損
項目 權重(w) 賦值(d)準則
1. 吊門機與電氣設備所
>50 m 20~50 m <20 m
在高程與最近邊坡距 0.7
4,5 2,3 0,1

佳 可 無
2.邊坡保護工狀況 0.05
4,5 2,3 0,1
<1.0 或無
>1.5 1.0~1.5
3.邊坡滑動安全係數 0.1 資料
4,5 2,3
0,1
0 次 1次 >1 次
4.歷年坍滑情形 0.15
4,5 2,3 0,1
DI4=Σwi×di , i=1~4
DIi> 4 DIi=3~4 DIi<1
DIi=2~3 DIi=1~2
幾乎不會發 不太可能發 幾乎肯定發
可能發生 很可能發生
生 生 生

排洪設施閘門無法有效開啟
包含(a)吊門機與電氣設備故障、(b)電源中斷(含備用電源失效)、(c)閘門或門框
變形卡住及(d)鄰近邊坡坍滑導致吊門機與電氣設備受損等 4 個成因,其發生機率
分別估計如下:

(a)吊門機與電氣設備故障
根據石門水庫第 4 次整體安全評估報告(北水局,2013)針對表 3 之檢核項目
與標準估算單組吊門機與電氣設備故障發生可能性:
DI1=0.3×3+0.2×3+0.15×2+0.15×3+0.05×4+0.1×4+0.05×1=2.9
因 2<DI1<3,故屬「可能發生」,其定量機率根據表 2 取為 0.019。石門水
庫排洪設施共有 8 組主要吊門機與電氣設備,故至少有 1 組發生故障之機率=1-
(1-0.019)8=0.14。
(b)電源中斷
根據表 3 計算如下:
DI2=0.6×3+0.2×3+0.1×4 +0.1×3=3.1
因 3<DI2<4,故屬「不太可能發生」,其定量機率根據表 2 取為 0.0091。因
電源中斷將導致所有吊門機無法運作而開啟閘門,與吊門機數量無關,故實際發生
機率即為 0.0091。

附三- 42
(c)閘門或門框變形卡住
根據表 3 計算如下:
DI3=0.4×3+0.2×3+0.15×3+0.1×3+0.05×4+0.1×4=3.15
因 3<DI3<4,故屬「不太可能發生」,其定量機率根據表 2 取為 0.0087。石
門水庫排洪設施共有 8 扇主要閘門,故至少有 1 扇閘門變形卡住之機率=1-(1-
0.0087)8=0.068。
(d)鄰近邊坡坍滑導致吊門機與電氣設備受損
根據表 3 計算如下:
DI4=0.7×4+0.05×4+0.1×4 +0.15×5=4.15
因 4<DI4<5,故屬「幾乎不會發生」,其定量機率根據表 2 取為 0.00087。

上述 4 項成因中任一項發生即導致排洪設施閘門無法有效開啟,然各成因部
分不會同時發生而部分卻可能同時發生,故排洪設施閘門無法有效開啟之機率採
用 de Morgan 公式計算:pa21=1-(1-0.14)×(1-0.0091)×(1-0.068)×(1-0.00087) =
0.21。

附三- 43
PFM 7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雜物(漂流木)卡住而無法開啟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因漂流木卡住而無法開啟排洪,且故障之閘門無法及時恢復正常
開啟或強制開啟,當溢洪道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
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大量下洩造成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
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的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民國 93 年艾利颱風期間入流洪水攜帶大量漂流木及雜物堆積於壩前。
2. 根據現場操作人員表示,排洪隧道控制閘門曾發生流木卡住,其故障處理需較長時間(約
6 小時)排除。
3. 下游壩坡有大型拋石坡面保護。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排洪隧道進口控制閘門曾發生漂流木卡住堵塞 1. 目前上游水土保持工作成效尚屬良
而影響或甚至無法開啟之情形(卡住排除至少需 好,坍滑邊坡均已進行整治,穩定
6 個小時)。 及植生狀況良好,洪水期間造成大
2. 氣候變遷加劇及上游集水區過度開發,邊坡易 量沉木或石頭進入壩前之可能性降
發生坍滑造成土石及樹木進入庫區,而目前攔 低。
木設施無法阻攔大量之漂流木,將造成這些雜 2. 溢洪道在閘門全開後水位達 EL.245
物推進至排洪隧道前方。 m (約 6,000 cms)即會開啟排洪隧
3. 石門水庫淤積已超過三成,漂流木進入排洪隧 道,有較足夠之時間處置漂流木。
道之機率加高。 3. 目前管理已越來越有制度,集水區
治理也更有作為,產生集水區大規
模崩坍或有大量漂流木之機率降
低。
4. 目前石門水庫設置有兩條欄木索,
應可降低漂流木進到庫區之可能
性。
5. 排洪隧道仍可單道操作,所以最多
損失 1200 cms ,後續阿姆坪 600
cms( 預 計 2022 年 完 工 ) 及 大 灣 坪
1600 cms 排砂隧道應可支援排洪。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目前庫區河道漂流木之數量及分布未明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 1. .因為曾經發生過類似情況,雖洪水量不大但仍需注意。
III 0 --
IV 15 1. 因發生機率極低。
2. 因入流量達 6,000cms,即提前開啟排洪隧道,故較難造成破壞。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附三- 44
 持續進行上游集水區水土保持及邊坡整治工作。
 定期檢查 2 條欄木索之狀況,確保其功能。
 溢洪道水位達 EL.245 m (約 6,000 cms)應即開啟排洪隧道,確保萬一進口閘門卡住時有
足夠之時間進行處置。
 建立排洪隧道進口閘門卡住排除之標準作業程序處置並加強人員訓練。

附圖 2.7-1 排洪隧道進口原設計立面布置

附圖 2.7-2 排洪隧道縱斷面圖

附三- 45
附錄照片 2.7-1 排洪隧道進口結構

(a)

附三- 46
(b)
附錄照片 2.7-2 民國 93 年艾利颱風期間大量漂流木聚積壩前
(沉木造成 PRO 損壞)

253.0

251.0
開度1.2m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249.0

247.0

位 245.0
(

公 243.0

241.0
)

239.0

237.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35.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流量 (立方公尺/秒)

附圖 2.7-1 溢洪道流量率定曲線

附三- 47
250.0

開度2.0m 3.0m 4.0m 5.0m 5.7m


245.0

240.0


(

235.0


)

230.0

225.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流量(立方公尺/秒)

附圖 2.7-2 排洪隧道流量率定曲線

附三- 48
PFM 8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導致排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洪水期間排洪隧道電力系統因邊坡坍滑損壞而無法操作開啟閘門,當溢洪道閘門均完全開啟
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到壩頂高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造成下游
壩坡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排洪隧道附近主要出露之地層為南港層之厚層砂岩及層狀砂岩,地層走向為北偏東 70~80
度,40~64 朝南傾斜,即地層之走向與山脊略呈平行,而傾斜向水庫側約 40~64 度,故山
脊南面(水庫側)為順向坡,山脊北面則為逆傾坡。主要不連續面有 3 組,分別為北偏西 4
度,向東傾斜 86 度、南北向,向東傾斜 33 度以及北偏西 80 度,向北傾斜 50 度。
2. 排洪隧道進水口上方邊坡(道路下邊坡)及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道路上邊坡)為編號 1386 之
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面積約 1,662 m2。
3. 排洪隧道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道路下邊坡)原設計開挖邊坡坡度約 1:1.85,未設置任何保
護設施。
4.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現地檢查結果,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附近坡面未發現有異常現
象。
5. 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目前未設有監測儀器監測。
6. 閘門控制室內部 1F 設有電力系統(含柴油發電機)一組,提供控制及擋水閘門操作所需之
電源。
7. 除上述電力系統(含柴油發電機)一組外,無其他外部電源供應。
8. 根據相關研究(嚴祖文等,2011),對於滾壓質量佳和中等之土石壩,當漫頂水深在 0.5
~1.0 m 以上時大壩潰決可能性相當高,而對於滾壓質量差之土石壩,一旦發生溢頂則幾乎
導致潰決發生。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排洪隧道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道路上邊坡)位 1.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現地檢查結
於編號 1386 之山崩與地滑地質敏感區,坍滑可 果,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附近坡面未
能性存在。 發現有異常現象。
2. 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目前未設有監測儀器監 2. 目前上邊坡有設置噴凝土及地錨等保
測,無法時時掌握狀況而預先處置。 護措施。
3. 一旦發生坍滑可能造成閘門控制室 1F 內電力系 3. 庫區坍滑邊坡均定期進行整治,目前
統(含柴油發電機)損壞無法導致閘門無法操作 各坍滑邊坡之穩定及植生狀況均屬良
開啟。 好。
4. 排洪能力僅損失 2400 cms,溢洪道仍
有 11,400 cms 可進行排洪,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目前排洪隧道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實際狀況(蠕動及地下水位等)因無監測而不明,亦未針
對其進行邊坡安定分析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3 1. 雖然當時建設雖經過估算,但閘門室若損壞,除影響電力易影響排進
氣,故建議仍需進一步監測作為預警。

附三- 49
2. 根據現有資料邊坡穩定持懷疑態度邊坡滑動不穩定因素存在。
III 11
1. 發生機率較低
2. 因地調所已將此列為敏感區,而排洪隧道亦為重要設施,若因崩塌造
成損壞而無法運作,應蒐集更多地質調查、鑽探資料、安全評估等加
以佐證。
3. 地工安全資料及相關評估建議加以佐證。
IV 3 1. 岩盤邊坡於極端事件發生時,有跡象可預先因應,於平時管理單位相
關維護及定期安評工作前提下,發生機率極低。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補充地質調查及鑽探資料,進行邊坡安定性分析以評估其坍滑可能程度。
 增設儀器(如傾斜管、地下水位井)定期監測,並列為定期檢查之重點項目。
 閘門控制室之電力系統移置或異地增設第 2 套系統。
 評估增設通氣孔保護設施之可行性。

附三- 50
附圖 2.8-1 排洪隧道進口上方邊坡為山崩與地滑敏感區(編號 1386)

邊坡坍滑面

排洪隧道閘
門操作室

附圖 2.8-2 排洪隧道縱斷面及邊坡坍滑情形示意

附三- 51
(a)

開挖坡面(未保護)

(b)
附圖 2.8-3 排洪隧洪道閘門控制室鄰近邊坡原設計開挖圖:(a)平
面,(b)立面

附三- 52
附錄照片 2.8-1 排洪隧道閘門控制室及周圍邊坡

附錄照片 2.8-2 排洪隧道入口上方邊坡

附三- 53
253.0

251.0
開度1.2m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249.0

247.0

位 245.0
(

公 243.0

241.0
)

239.0

237.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35.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流量 (立方公尺/秒)

附圖 2.8-4 溢洪道流量率定曲線

250.0

開度2.0m 3.0m 4.0m 5.0m 5.7m


245.0

240.0


(

235.0


)

230.0

225.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流量(立方公尺/秒)

附圖 2.8-5 排洪隧道流量率定曲線

附三- 54
PFM 9 強震造成溢洪道閘墩變形過大或溢洪道樞軸損壞使閘門於洪水期間無法開啟導致排
洪能力不足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洪水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且溢洪道閘門處於關閉狀態,閘墩變形過大或溢洪道樞軸損壞造成弧形閘
門樞軸或門扉卡住無法順利開啟,而在閘門卡住情形未排除前遇到洪水入流,在剩餘可開啟
之溢洪道閘門及排洪隧道閘門均完全開啟後,洪水仍持續入流使水庫水位不斷上升達壩頂高
程(252.1 m)發生溢頂,溢頂水流造成下游壩坡嚴重沖刷並導致填築材料大量流失,最終導致
壩體潰決,庫水無法控制向下游宣洩。
背景資料
1. 溢流堰頂高程為 235.0 m,沿堰頂軸線總長為 100 m,此軸線由半徑 246.422 m 與圓心角
20°的圓弧分成等長的六條弦線所組成,弦線的交點處各設一座閘墩(同時做為堰頂橋梁
之橋墩),將溢洪道分隔成六孔,每孔淨寬 14m,並分別裝置六座高 10.5m 之弧形閘門;
閘墩在堰頂軸線處寬為 3.2m,上游端為橢圓形,下游端為圓弧形,二側面為與堰頂弦線
正交的平面,因此同一閘孔的二閘墩側面均互相平行;閘墩頂上建有寬 9m 的預力混凝
土橋梁,橫跨各個閘孔,形成連接溢洪道兩岸的通道。
2. 原設計溢流堰所用之地震強度:水平及垂直地震加速度分別假設為 0.12g 及 0.06g(等同仿
靜態地震係數 0.12 及 0.06)。
3. 原堰體及閘墩設計荷重情況(二側閘門關閉時)
(1) 水庫水位與閘門頂緣齊平(EL. 245.3 m)+地震力作用於下游方向。
(2) 水庫水位與閘門頂緣齊平(EL. 245.3 m)+地震力作用於左側方向。
4. 閘墩配筋:垂直鋼筋#8@0.30,水平環狀鋼筋#10@0.30。
5.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壩址危害度分析結果
設計地震 設計 PGA 值(g) 地震係數
基準 水平向 垂直向 水平向(Kh) 垂直向(Kv)
OBE 0.258 0.172 0.130 0.086
DBE 0.332 0.221 0.139 0.093
MCE 0.579 0.386 0.181 0.121
MDE 0.579 0.386 0.181 0.121
6. 石門水庫第二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溢洪道 1 號及 2 號閘門支承處,建議裝設觀測儀器加以監測,尤其閘門啟閉時之變
化情形(採檢視配合溢洪道現有攝影機監視方式辦理,已於 94 年 12 月完成)。
7. 石門水庫第三次安全評估水工機械評估結果
(1) 溢洪道閘門樞軸鋼構架及支撐 H 型鋼柱底部均有銹蝕情形,且鋼構架與混凝土之
間有縫隙產生。建議儘速除銹補漆,並以防水材料填補鋼構與混凝土之縫隙(鏽蝕
已除鏽補漆,混凝土之縫隙併 98 年度籌措修復經費支應修復辦理,已於 98 年 12
月完成)。
8. 壩址附近自 88 年以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為 0.13g,震度為 5 級(921 地震)。
9. 大壩為分區直立中央心層式滾壓土石壩,其主要構造為
(1) 不透水心層:由沉泥質黏土填築。
(2) 過濾層:不透水心層上下游面以符合濾層級配之細骨材填築。
(3) 殼層:土石壩主體,以河床沖積卵礫石料填築於過濾層二側。

附三- 55
(4) 表層:於殼層外部拋置巨石保護。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溢洪道閘門使用>50 年,歷次安評多次建議進 1. 石門水庫壩址歷年地震均未造成溢
行除銹補漆保養,特別是溢洪道閘門樞軸鋼構 洪道閘墩過大變形或損壞。
架及支撐 H 型鋼柱底部曾有銹蝕情形,且鋼構 2. 閘門與閘墩間仍有間隙,若只是側
架與混凝土之間有縫隙產生,整體強度及抵抗 導輪或是水封卡住,於排洪前仍可
變形能力可能已有退化,易因少量或局部變形 短時間處理。
而運轉不順或卡住。(材料老化) 3. 石門溢洪道並未如石岡壩有斷層通
2. 溢洪道閘墩為扁長及懸臂結構,強震下容易發 過。
生變形及開裂(閘門與閘墩之間距為 5.5 cm)。 4. 4 級地震後仍會安排特別檢查。
3. 溢洪道溢流堰原設計水平及垂直地震強度分別
為 0.12g 及 0.06g,略低於目前壩址 OBE 強度
0.258g 及 0.172g,更明顯低於壩址 MCE 強度
0.579g 及 0.386g。
4. 壩址目前仍未遭遇過強震考驗。
5. 弧形閘門如因變形過大卡住,若未試運轉則無
法發現,且一旦卡住處理困難且耗時。
6. 弧形閘門未設置擋水閘版,若發現損壞目前也
難以維修。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石門水庫溢洪道閘墩在強震(MCE 或 DBE)作用下之變形未有分析,弧形閘門不發生卡住
之最大容許變形也缺乏研究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4 1. 閘門已 56 年機械存在許多無法由相關檢測得知,故風險仍大
III 2 1. 若非極大地震的情況下,造成六座閘門皆壞掉可能性極低,仍需更多
資料佐證。
IV 0 --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溢洪道閘墩及閘門狀況,若發現產生明顯開裂損壞或
變形,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堰頂(EL.235 m)以下。
 除詳細檢查閘墩損壞情況外,並進行閘門啟閉試運轉。
 進行閘墩及閘門損壞或卡住修復。

附三- 56
附圖 2.9-1 溢洪道結構布置圖

附圖 2.9-2 溢洪道結構布置圖

附三- 57
(a)

(b)
附圖 2.9-3 溢洪道閘墩配筋圖(a)平面,(b)立面

附三- 58
附圖 2.9-4 石門水庫大壩原始標準斷面

附圖 2.9-5 石門水庫大壩加高後標準斷面

附三- 59
附錄照片 2.9-1 石門水庫溢洪道閘墩及弧形閘門

附錄照片 2.9-2 石岡壩 921 地震閘墩破損且扭曲,造成閘門卡住或


擠壓變形

附三- 60
253.0

251.0
開度1.2m 2.4 3.6 4.8 6.0 7.2 8.4 9.6 10.8 12.0

249.0

247.0

位 245.0
(

公 243.0

241.0
)

239.0

237.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35.0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0,000 11,000 12,000

流量 (立方公尺/秒)

附圖 2.9-6 溢洪道流量率定曲線

250.0

開度2.0m 3.0m 4.0m 5.0m 5.7m


245.0

240.0


(

235.0


)

230.0

225.0

理論值 現行使用
2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1,800 2,000 2,200 2,400

流量(立方公尺/秒)

附圖 2.9-7 排洪隧道流量率定曲線

附三- 61
PFM 10 溢流堰因強震作用且上頂水壓過大而滑動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情況+水位高於 EL.23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且水庫水位高於溢流堰頂高程(EL.235 m)以上,溢流堰因上頂水壓過大而
滑動,造成庫水外漏,而經緊急降低水庫水位並搶修仍無法無法阻止庫水持續外漏,外漏水
流嚴重沖刷基礎,沖刷範圍與深度擴大造成承載力不足,溢流堰因失去支撐傾覆形成缺口,
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背景資料
1. 溢流堰頂高程為 235.0 m,沿堰頂軸線總長為 100 m,此軸線由半徑 246.422 m 與圓心角
20°的圓弧分成等長的六條弦線所組成,弦線的交點處各設一座閘墩(同時做為堰頂橋梁
之橋墩),將溢洪道分隔成六孔,每孔淨寬 14m,並分別裝置六座高 10.5m 之弧形閘門;
閘墩在堰頂軸線處寬為 3.2m,上游端為橢圓形,下游端為圓弧形,二側面為與堰頂弦線
正交的平面,因此同一閘孔的二閘墩側面均互相平行;閘墩頂上建有寬 9m 的預力混凝
土橋梁,橫跨各個閘孔,形成連接溢洪道兩岸的通道。
2. 由於溢洪道所處右山脊地質弱帶,岩石異常風化及破碎,為防止地下水沿裂縫滲流產生
滲水壓力與上頂水壓力危害山脊安定,因此設計及施工階段均對此不利地質因素做了相
當程度之考量及處理:
(3) 上游截水牆及灌漿隔幕:溢流堰軸線上游 28.5 m 處興建一道鋼筋混凝土截水牆,
標高 195 m 以下,則採用灌漿隔幕截水。
(4) 巨積陷落帶處理:溢洪道下游面的岩盤陷落帶自左堰座重力牆西端起,至右堰座
重力牆東端為止,於標高 221 m 處以傾斜角約 40°~45°的滑動面向下游伸展,採用
固結灌漿填塞節理縫隙,以獲得良好的基礎條件;固結灌漿範圍包括陡槽及戽斗
等基礎與左、右堰座重力牆下游標高 210 m 以上之山脊處理。
(5) 溢流堰與堰座基礎固結灌漿:在溢流堰及二側堰座施工前,先將鬆散的土石清
理,然後再分二次施行固結灌漿。第一次是在基礎開挖後混凝土澆置前,以間隔 6
m 棋盤方式布孔,進行節理裂縫處理之低壓固結灌漿,第二次是在混凝土澆置
時,以間隔 6 m 棋盤方式埋設鋼管,待混凝土的澆築高度達到標高 223.5 m 或厚度
已有 2.5 m 時,沿鋼管開鑽灌漿孔,深度達楔槽下方最少 6.5 m,最後施行高壓固
結灌漿。
(6) 排水幕:以二道位於截水牆下游且互相平行的排水幕排水,降低上頂水壓力以增
加溢洪道山脊的安定。
(7) 溢流堰體與二側重力牆內有二條平行於山脊而伸出山脊地面之廊道(SG-U1 及 SG-
U2)。
3. 原設計溢流堰所用之地震強度:水平及垂直地震加速度分別假設為 0.12g 及 0.06g(等同仿
靜態地震係數 0.12 及 0.06)。
4. 溢流堰基礎安定分析上頂水壓力分布假設:在灌漿幕上游為 100 %之靜水壓力,在排水
幕為上、下游靜水壓力差的 33.3 %,在趾部為下游水位靜水頭的 100 %,上頂水壓力作
用於全部基礎面上。
5. 原堰體及閘墩設計荷重情況(二側閘門關閉時)
(8) 水庫水位與閘門頂緣齊平(EL. 245.3 m)+地震力作用於下游方向。
(9) 水庫水位與閘門頂緣齊平(EL. 245.3 m)+地震力作用於左側方向。
6.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壩址危害度分析結果
設計地震 設計 PGA 值(g) 地震係數
基準 水平向 垂直向 水平向(Kh) 垂直向(Kv)

附三- 62
OBE 0.258 0.172 0.130 0.086
DBE 0.332 0.221 0.139 0.093
MCE 0.579 0.386 0.181 0.121
MDE 0.579 0.386 0.181 0.121
7. 石門水庫第二次安全評估溢流堰校核分析結果
(2) EXT2:自重+正常最高水位(閘門緊閉)+上頂水壓力+MCE 作用力(水平及垂直地震
力分別向下游及向上作用,地震係數 kh=0.18 及 kv=0.12)。

溢洪道堰體安定分析結果(無上揚壓力情形)
荷重情況 安全係數 安全準則
抗滑 4.71 1.5
UL1
基礎承壓範圍 100% 100%
抗滑 1.14 1.0
EXT2
基礎承壓範圍 100% 50%

溢洪道堰體安定分析結果(考慮上頂水壓力情形)
荷重情況 安全係數 安全準則
抗滑 4.34 1.5
UL1
基礎承壓範圍 100% 100%
抗滑 1.0 1.0
EXT2
基礎承壓範圍 100% 50%
8.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依上述安定分析結果評估溢流堰安定性
(1) 溢洪道堰體在 MCE 等級地震時,若堰體基礎無上揚壓力作用,堰體安定性屬無
虞。然若堰體基礎在有上揚壓力作用的情況,則需確保排水幕功能正常,使排水
幕處上、下游水壓差小於 17 %,此即必需保持堰體基礎於排水幕以下之上頂水壓
小於 3.45 tf/m2 (上、下游水頭差假設為 20.3 tf/m2),如此方能確保在 MCE 等級地震
作用下,溢流堰具有足夠抗滑安定性。
9. 根據歷年石門水庫定檢及監測工作,溢洪道堰體長期上揚壓力觀測之成果,溢洪道堰體
基礎處均未測得水壓;溢流堰結構並無明顯滑動及沉陷情形,排水孔出水量不大且水質
清澈。
10. 壩址附近自 88 年以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為 0.13g,震度為 5 級(921 地震)。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1. 溢流堰基礎排水墓堵塞為常見現象,目前雖無 1. 堰 基 上 游 側 設 有 截 水 牆 及 隔 幕 灌
證據顯示其已堵塞,但不能排除其可能性。 漿,歷年檢查結果,排水孔出水量
2. 設計地震作用下,有上頂壓力作用,(排水幕處 不大且水質清澈。
上、下游水壓差等於 17 %),堰體之抗滑安全係 2.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果,均未測得
數為 1.0,等於安全準則之 1.0;亦即若排水幕 水壓,顯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灌
處之上、下游水壓差小於 17 %,則安全係數將 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流,使地下水
小於安全準則需求且也小於 1.0,有可能發生滑 位遠低於溢洪道堰體基礎面,不致
動。 產生過大上頂水壓力。

附三- 63
3. 壩址目前仍未遭遇過強震考驗。 3. 基 礎 經 巨 積 陷 落 帶 處 理 及 固 結 灌
4. 依據 921 地震後之經驗,截水牆跟排水幕在強 漿,應不易因外漏水流發生嚴重沖
震後會有失效的可能。 刷。
4. 石門水庫壩址歷年地震均未造成溢
洪道溢流堰失穩破壞。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溢流堰基礎岩盤之巨積陷落帶處理及固結灌漿對於實際抵抗水流沖蝕能力之助益無法確
認,亦無相關文獻可供參考。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3 1. 閘門已 56 年機械存在許多無法由相關檢測得知,故風險仍大
III 3 1. 若非極大地震的情況下,造成六座閘門皆壞掉可能性極低,仍需更多
資料佐證。
IV 0 --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監測溢流堰上頂水壓力及地下水位,並定期檢查排水廊道排水狀況,必要時進行疏
通。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溢洪道堰體分塊收縮縫狀況,若發現有明顯張開、錯
動或滲水,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上游護坦高程(EL.225 m)以下。
 若滑動程度嚴重,則於地震後緊急進行基礎灌漿作業,降低滲水及基礎沖刷程度;後
續規劃進行堰體錨固措施及設置變位監測儀器監測。

附三- 64
附圖 2.10-1 溢洪道結構布置圖

附圖 2.10-2 溢洪道溢流堰斷面及受上頂水壓力示意

附三- 65
附圖 2.10-3 基礎面上頂水壓力計算方式(USBR,1987)

(a)

附三- 66
(b)
附圖 2.10-4 溢洪道截水牆布置(含水位井):(a)平面,(b)立面

附圖 2.10-5 溢洪道截水牆下游水位井水位歷時曲線

附三- 67
附錄照片 2.10-1 石門水庫溢洪道

附錄照片 2.10-2 溢洪道溢流堰坍滑破壞類比情形

附三- 68
PFM 11 右山脊岩盤因強震導致弱面抗滑能力不足而滑動
環境及荷重條件 – 地震(水位高於 EL.195 m)
破壞機制/過程描述:
壩址遭遇強震侵襲於右山脊岩盤於 EL.195 m 處發生水平滑動,此時水庫水位高於滑動面,
庫水沿滑動面進入造成外漏,緊急降低水庫水位及封堵搶修等仍無法無法阻止庫水持續外
漏,外漏水流嚴重沖刷基礎,沖刷範圍與深度擴大使右山脊進一步滑動,滑動擴大形成缺口,
庫水無法控制大量下洩。
背景資料
1. 壩址基盤以中新世之南港層為主,主要由厚層細粒至中粒砂岩夾頁岩組成,岩質新鮮時
甚 為 堅實 , 但風 化後其 組 織與 強 度明 顯劣化 , 地層 走 向 為 N75°~85°E , 向 南傾 斜
65°~70°,右山脊上游面與此岩層構成順向坡,下游面則形成逆向坡。
2. 原設計右山脊以下列處理方式穩固:
(10) 山脊中心軸線設一道隔幕灌漿,原設計總長 25,860m,實際施工 137,822m。
(11) 基礎段及向右側延伸 77m,標高 195m 以上設截水牆。
(12) 設主副排水幕。
(13) 沿山脊軸線設灌漿與排水隧道。
(14) 溢洪道至主壩段表面處理:採 RC 鋪面石釘、灌漿保護。
(15) 山脊內沿中心軸線方向分別在 EL145、195、245m 處施設灌漿廊道 G-L-1、G-L-
2、G-U-1、G-U-1A、G-U-1B、G-U-2、G-H-1,總長 1,497m,於廊道開挖時尚可
藉以檢查所出露地質,以供灌漿參考。
(16) 在灌漿廊道下游約 20m 處於 EL145、195m 處,亦設有與廊道平行的廊道,145m
處:D-L-1、D-L-2A、D-L-2B、D-L-2C、D-L-2D、D-L-3、D-L-4,195m 處 D-U-
1、D-U-2、D-U-2A、D-U-3A、D-U-4。於漿幕在各層連接處,輔以橫向隔幕灌漿
幕,以綴合各灌漿幕空檔,灌漿隧道於襯砌後則施行回填灌漿,將襯砌後的空隙
都予填滿。
3. 原設計溢流堰及閘墩基礎(右山脊)安定分析(二側閘門關閉時)
(1) NL:水庫水位與閘門頂緣齊平(EL. 245.3 m)。
(2) UNL1:NL+水平地震力作用於下游方向。
(3) UNL2:水庫無水+水平地震力作用於上游方向。
4. 地層參數:右山脊雖為岩石地層,原設計分析考量此處破碎之剪裂帶相當發達,採用之
地層參數為凝聚力 C = 0、內摩擦角 ψ=45°,相當於卵塊石之強度參數,由於剪裂帶並不
完全連續,採用此設計強度屬相當保守。
5. 原設計水平地震力係數 0.12,第一及二次安評採 MCE 水平地震力係數 0.18,第三次安
評水平地震力係數 0.21,第四次安評水平向地震係數 0.154。
6. 石門水庫第五次安全評估壩址危害度分析結果
設計地震 設計 PGA 值(g) 地震係數
基準 水平向 垂直向 水平向(Kh) 垂直向(Kv)
OBE 0.258 0.172 0.130 0.086
DBE 0.332 0.221 0.139 0.093
MCE 0.579 0.386 0.181 0.121
MDE 0.579 0.386 0.181 0.121
7. 溢洪道脊基礎(右山脊)歷次安定分析結果

附三- 69
原設計及第一、二次安評右山脊安定分析結果

安 全 係 數
弱面編號 弱面傾角 荷重情況
A B C D
洪 水 2.10 2.02
1 0°
地 震 1.18 1.29
洪 水 1.60 1.75
2 10°
地 震 1.11 1.14
洪 水 2.21
3 0°
地 震 1.28 0.91
洪 水 1.32 2.13 2.26
4 26°
地 震 1.02 1.23 1.30
洪 水 1.43 1.44 1.45
5 18° 40’
地 震 1.06 0.99 0.99
洪 水 1.40 1.55 1.59 1.59
6 13° 10’
地 震 1.01 1.02 1.04 1.05
洪 水 1.43 1.55 1.50 1.58
7 10°
地 震 1.02 0.99 0.96 1.01
洪 水 1.70 2.06 1.80 1.90
8 0°
地 震 1.10 1.17 1.02 1.08
註 1:A 取自原報告、B:設計地下水位、C:觀測高地下水位、D:平均地下水位。
註 2:地震係數採用水庫 MCE 地震水平係數 0.18。

石門水庫提升運轉水位評估之右山脊安定分析結果

安全係數
設計階段 水位 運轉水位 運轉水位 運轉水位
El. 245.3m El. 247.3m El. 248.3m

第 1 階段 常水位 1.446 1.438 1.434


Kh =0.18 異常水位 1.160 1.155 1.153

第 2 階段 常水位 1.364 1.356 1.352


Kh =0.21 異常水位 1.114 1.109 1.107
資料來源:摘自石門水庫提高運轉水位第二階段可行性研究成果報告。

附三- 70
8. 第一次安評時曾就地表位移及地下水位二項加以評估,結果並無明顯位移,顯示右山脊
安定無虞。地下水位於溢洪道以外地區緩降而影響較大,曾上升至設計值以上,可能係
降雨時地表逕流沿節理注入山脊內部所致。
9. 歷年現地檢查溢洪道陡槽坡面、基礎、排水廊道等均未發現異常現象。
10. 根據 108 年右山脊監測結果
(1) 右山脊邊坡變位(傾斜管):91 年 7 月起量測迄今,孔口累積變位約 8~13mm,變化
緩慢,各傾斜管於地表下 1.5~2.0m 處有一較明顯之變動面,變化速率 0.2~1.5mm/
月,長期觀測無異常滑動趨勢;位移變動速率小於 2mm/月,仍低於警戒值,邊坡
尚屬穩定。
(2) 右山脊邊坡水位井-溢洪道左側:108 年測值仍在以往量測範圍內,地下水位於警
戒值(FS=1.3)下,以 PF3 及 B1 最高水位分析,仍達 FS= 1.2>1.1(水保規範)。
(3) 右山脊邊坡水位井-溢洪道右側:108 年量測值仍在以往量測範圍內,地下水位於
警戒值(FS=1.3)以下。
(4) 右山脊邊坡水位井-溢洪道下廊道:108 年測值仍在以往量測範圍內,地下水位於
警戒值(FS=1.3)以下。
(5) 溢洪道截水牆下游水位井:右側 PD5 水位變化大,與降雨關係明顯(108 年降雨期
間水位變動為 2~7m),研判受嵩台山脊地下水(變化情形與 B1 水位井相似)影響,
其餘與水庫水位與降雨量關係不明顯。
11. 壩址附近自 88 年以來,共收錄到 104 筆地震紀錄,震度大於 4 級之地震共發生 12
次,所記錄到最大 PGA 值為 0.13g,震度為 5 級(921 地震)。
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不支持可能發生的佐證

附三- 71
1. 右山脊地質弱帶,岩石異常風化及破碎,且存 1. 施工時有固結灌漿增加穩定性,且
在弱面,雖經基礎處理,但不太可能百分之百 設有隔幕灌漿、截水牆及排水廊道
完成,在特定條件下存在滑動之可能 降低地下水位。
2. 原設計及第一、二次安評右山脊安定分析,考 2. 設置二道位於截水牆下游且互相平
慮堰體基礎下游向上游最小傾角為 5°之坡面以 行之排水幕排水,加速排水降低地
及剪力楔底部向下游 15°至 EL. 170 m 等處,在 下水位。
考量之 8 個滑動面中,局部滑動面在設計地震 3. 長期上揚壓力觀測成果,均未測得
及特定地下水位下之抗滑安全係數中低於安全 水壓,顯示上游之截水牆及隔幕灌
準則(1.0),顯示在所考慮之設計地震強度及地 漿可有效截住水庫滲流,使地下水
下水位條件下右山脊將很可能產生滑動。 位降低。
3. 壩址目前仍未遭遇過強震考驗。 4. 基 礎 經 巨 積 陷 落 帶 處理 及 固 結 灌
4. 根據分析結果,因分析結果均小於 1.0,表示溢 漿,應不易因外漏水流發生嚴重沖
洪道可能在小於 MCE 回歸期之地震下即可能有 刷。
安定性不足之情況發生。 5. 石門水庫壩址歷年地震均未造成右
山脊之坍滑損壞。

資料缺乏及不確定性
1. 右山脊之巨積陷落帶處理及固結灌漿對於實際抵抗岩盤水流沖蝕能力之助益無法確認,
亦無相關文獻可供參考。
投票表決結果
分類 票數 選擇原因
I 0 --
II 10 1. 安全評估係數皆小於 1,故發生可能性高。
III 7 1. 目前假設性資料居多,需要更多確切資料加以佐證。
2. 設計地震前提下,發生機率極低,目前提供資料來看所檢討弱面及參
數難以判斷確定性,趨於保守,故仍需要更多資料加以佐證。
IV 0 --

預防措施或因應對策
 定期監測右山脊地下水位及蠕動情形,並檢查排水廊道排水狀況,必要時進行疏通。
 壩址發生 4 級以上地震後立即檢視右山脊及溢洪道洩槽收縮縫狀況,若發現有明顯張
開、錯動或滲水,則緊急降低水庫水位至潛在滑動面高程(EL.195 m)以下。
 若滑動程度嚴重,則於地震後緊急進行基礎灌漿作業,降低滲水及基礎沖刷程度;後
續規劃進行右山脊錨固措施、溢洪道修補及增設監測儀器監測。

附三- 72
附錄照片 2.11-1 溢洪道右山脊現況

右山脊範圍

資料來源:石門水庫設計委員會「石門水庫工程定案計畫報告」
附圖 2.11-1 石門水庫壩址地質圖

附三- 73
附圖 2.11-2 溢洪道所在右山脊基礎處理

(a)

附三- 74
(b)
附圖 2.11-3 溢洪道截水牆布置(含水位井)(a)平面,(b)立面

附圖 2.11-4 溢洪道截水牆下游水位井水位歷時曲線

附三- 75
附圖 2.11-5 石門水庫監測儀器及廊道布置

附三- 76
附圖 2.11-6 右山脊邊坡變位(傾斜管)歷時曲線及分析結果

附圖 2.11-7 右山脊邊坡水位井-溢洪道左側處地下水位歷時曲線及分析
結果

附三- 77
附圖 2.11-8 右山脊邊坡水位井-溢洪道右側處地下水位歷時曲線及分
析結果

附圖 2.11-9 右山脊邊坡水位井-溢洪道下廊道處地下水位歷時曲線及分析
結果
附三- 78
附錄照片 2.11-2 右山脊坍滑破壞類比情形

附三- 79
附錄四、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風險分析詳
細內容與結果
附表 4-1 石門水庫潛在失效模式 PFM 2 事件樹各節點機率、年化失效機率、後果及年化風險值計算
事件1 事件2 事件3 事件4 事件5 事件6 事件7 事件8 事件9 事件2~9 年化失效機率 後果(無預警) 年化風險值 後果(有預警) 年化風險值
水位區間 屬性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發生機率 (AFP) (人命損失) (人命損失) (人命損失) (人命損失)
最佳估計值 0.00070 0.3 0.95 0.7 0.3 0.95 0.53 0.991 2.09E-05 8.78E-07 7.59E-03 3.69E-05
EL.217~225 m 上限 0.042 0.0010 0.5 0.99 0.9 0.5 0.99 0.6 0.993 1.31E-04 5.52E-06 8647 4.77E-02 42 2.32E-04
下限 0.0004 0.1 0.9 0.5 0.1 0.9 0.5 0.99 8.02E-07 3.37E-08 2.91E-04 1.41E-06
最佳估計值 0.00075 0.3 0.95 0.7 0.3 0.95 0.57 0.992 2.41E-05 1.81E-06 1.56E-02 7.60E-05
EL.225~230 m 上限 0.075 0.0010 0.5 0.99 0.9 0.5 0.99 0.6 0.993 1.31E-04 9.85E-06 8647 8.52E-02 42 4.14E-04
下限 0.0005 0.1 0.9 0.5 0.1 0.9 0.5 0.99 1.00E-06 7.52E-08 6.50E-04 3.16E-06
最佳估計值 0.00085 0.3 0.95 0.7 0.3 0.95 0.65 0.994 3.12E-05 3.28E-06 2.84E-02 1.38E-04
EL.230~235 m 上限 0.105 0.0011 0.5 0.99 0.9 0.5 0.99 0.7 0.995 1.69E-04 1.77E-05 8647 1.53E-01 42 7.45E-04
下限 0.0006 0.1 0.9 0.5 0.1 0.9 0.6 0.993 1.45E-06 1.52E-07 1.31E-03 6.38E-06
最佳估計值 0.00090 0.3 0.95 0.7 0.3 0.95 0.75 0.996 3.82E-05 6.19E-06 5.35E-02 2.60E-04
EL.235~240 m 上限 0.162 0.0011 0.5 0.99 0.9 0.5 0.99 0.8 0.997 1.93E-04 3.13E-05 8647 2.71E-01 42 1.32E-03
下限 0.0007 0.1 0.9 0.5 0.1 0.9 0.7 0.995 1.97E-06 3.20E-07 2.77E-03 1.34E-05
最佳估計值 0.00100 0.3 0.95 0.7 0.3 0.95 0.85 0.998 4.82E-05 2.97E-05 2.57E-01 1.25E-03
EL.240~245.21 m 上限 0.616 0.0012 0.5 0.99 0.9 0.5 0.99 0.9 0.999 2.38E-04 1.47E-04 8647 1.27E+00 42 6.16E-03
下限 0.0008 0.1 0.9 0.5 0.1 0.9 0.8 0.997 2.58E-06 1.59E-06 1.38E-02 6.69E-05
最佳估計值 4.19E-05 3.62E-01 1.76E-03
合計 上限 2.11E-04 1.82E+00 8.86E-03
下限 2.17E-06 1.88E-02 9.13E-05

附四-1

You might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