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are on page 1of 9

《出 世 讚》

龍樹菩薩 造

法海教授

我們都想過快樂的生活,至少在內心都具有此種本能,希望能夠使內心更加
寧靜。雖然我們遇到許多的困難,可是內心的性質,是經由智慧抉擇可以改變的,
因此可以讓內心更加寧靜,這是今天要解說的主要目的。
無論有無宗教信仰,大家都想要內心和平,也是今天要談的內心的安樂,我
們可經由不同的方式,提升自己內心的愛和慈悲。各種宗教都有提升愛和慈悲的
方法,各人要配合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根器抉擇,這是很重要的。因為各有不同
的文化背景,以及不同的傳統信仰。以佛教而言,佛陀在世時,他的弟子也有不
同的見解,因此佛陀分別說不同的宗義;雖然宗義內容不同,卻是來自同一位老
師。那是因應眾生不同的想法,必須說些適合於不同根器的人。全球六十多億人
口,需要不同的宗教信仰,因此我們都必須尊重不同信仰的人,不同的宗義內容,
都是共同努力協助人類,達到愛和慈悲的提升,這是宗教真正的目的。
在聽聞佛法之前,必須生起皈依及發心,發心就是大乘的菩提心,必須要有
此二者意樂。
佛陀成就果位之後,首先傳授的是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四聖諦就是佛法
思想的根本基礎,佛陀傳法是以三種方式講授四聖諦:以四諦的性質而說,以四
諦作用而說,以四諦的作用與果實而說。何謂以四諦性質而說呢?世間實際狀況
如此,認知實際狀況之後,作為應取應舍。針對這實際情況內涵說四聖諦作用,
認知後該如何取捨,如理取捨之後會得何種利益呢?以四聖諦的作用及果實詮
釋。
以實際情況認識四聖諦,第一是苦諦,不論大小痛苦我們都不想要,但是痛
苦必定有痛苦的因,因此應該尋找痛苦之因何在,從痛苦的根源斷除,才能永斷
痛苦,這是符合實際情形。第二當我們尋找痛苦之因時,佛陀詮釋集諦,集諦有
業集諦及煩惱集諦二者;業集諦是起因於煩惱,也是煩惱集諦;滅除煩惱集諦,
必須要有正相違的逆緣。煩惱集諦既然不是物質的東西,尋找相克的,不能在物
質中尋找,應該從心識上找。那麼以何種消滅這種煩惱呢?就是與煩惱所執正相
違的另外一種心識,才能對治消滅這種煩惱,所以煩惱也有剋星。
一切的煩惱是由我執帶來的,以我執相反的意識對治。我執所執取的是真實
自性我,這個我到底存在嗎?實際上,是否有自性的我?就要培養認知無我的智
慧,有我與無我的所執是正相違的。尋找與它相克的意識,所以說煩惱是可以消
滅的。至於我執的力量大?或是無我的力量大?當然我執的力量非常強大,但是
它沒有正量為後盾,實際情況不是有自性,正理可以破除的。因此只要我們保持
清晰的智慧,觀察實際並非如是,我執慢慢削弱,終於可以消滅,因此滅諦是存
在的,解脫是可以成立的。既然解脫是可能的,應該有解脫的方法,這個方法就
是現證無我的智慧,強有力的對治我執,就是道諦。
佛陀是以事實詮釋四聖諦,加上我們內心的體性,也不是本具有煩惱污染
的,雖然內心有許多煩惱,但實際上煩惱並非片刻不離,內心的煩惱是時有時無,
內心並無與煩惱溶合;如果心與煩惱溶為一體,有心就有煩惱,應該時時刻刻都
有煩惱才對,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因此內心本性並無煩惱污染,煩惱只是客塵,
所以煩惱是可以斷除,痛苦就可以解脫;解脫是存在,這是符合實際的。既然煩
惱是可斷的,滅諦就可以獲得,涅槃就不是空談。
瞭解實際狀況之後,如何取捨呢?從四聖諦中,何者應取?何者應舍呢?佛
陀以四聖諦的作用,詮釋四聖諦,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果不了知真正的
痛苦,而只是一般人所認知苦苦的感受,不需要學習也能知道,不要說人類,就
連螞蟻昆蟲類都知道不想要的苦,因此苦諦不是局限在苦苦範圍。
其實世人喜愛榮華富貴的感受,這種世間的安樂,也是痛苦,我們稱為壞苦;
因為這種世間樂受,主因與無明煩惱有關,在因地上有苦性存在,它的果實雖然
在表面上看是樂受,可以樂的性質馬上會壞滅;如同站久了苦受,坐下就成為樂
受,如果性質是樂,應該越坐越樂才對,可是正好相反,很快轉為痛苦之因,是
引起其他苦的助緣,無法獲得永久快樂,是變壞性的,這也是痛苦之一,就是第
二的壞苦。
佛教認為最主要的痛苦是行苦,只要煩惱存在,永遠不能自主,不能隨心所
欲的,不能得到真正快樂。世間的一切安樂,榮華富貴等,因為被煩惱所轉;如
果要真正獲得解脫,得到永恆的安樂,必須仔細思惟什麼是痛苦,就是第三的行
苦,只要內心仍有煩惱存在,就無有真正的快樂,因此認知行苦是非常重要的。
佛陀詮釋四聖諦性質時,首先說知苦,讓我們真正的認知行苦,知道痛苦之
後,斷除痛苦的因,就是斷集;成就滅苦因的滅諦,名為證滅;為了獲得證滅,
必須修道。所以知苦、斷集、證滅、修道,如是取捨之後,證得涅槃果。證得無
餘涅槃後,就無剩餘的痛苦可滅,所以說知苦不可得知;當證得無餘涅槃,痛苦
斷除後,就不會體驗到身心的痛苦。斷集不可得斷,沒有新的煩惱可斷。證滅不
可得證,已獲得滅功德,無有其餘滅功德可滅。也就是無道可修,修道不可得修。
經由染汙諦的因果次第,以及清淨諦的因果次第,說明四聖諦的前後次第。苦集
屬染汙諦,滅道屬清淨諦,這是一般總相。
如果仔細分析,佛陀又說了十二緣起,第一支無明,第二支行。前說集諦時
有煩惱集諦及業集諦,煩惱集諦,就是十二緣起的無明,行就是業集諦。由無明
煩惱造業在第三支意識,留下種子習氣。由意識帶到下一生時,有名色、六處,
觸、受。由分別作意而有樂受及苦受,就生起貪瞋,由愛而取。在強烈的貪(愛)
滋潤業,過去的業滅,造業後剎那消滅,是生的因;當業滅勢力非常強大時,就
產生後有,由有的力量再帶到後世去,又形成生及老死,憂悲愁歎苦生死流轉。
在這十二支緣起流轉中,可以了知由因緣相依,前因後果,讓我們輪回不息。
如果要斷除輪回,只有依緣起的概念,才能獲得解脫。這一切只有因緣觀待變化
的情況下,產生不同作用,產生不同果實。所以在因緣經中說,唯因唯緣。因此
了知事相並非常因而生,也並非造物主創造;無因則不生,有因有緣自然能生。
這是唯因唯緣而產生輪回與涅槃。
所言甚深緣起,因為這種法是非常深奧的。經說:“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
見佛。”藏文緣起是接觸,相依,觀待,三種不同的意義。因此分為因果緣起,
相依的緣起,由名識安立的緣起。前面所說十二緣起,是因緣接觸的因果緣起,
因與緣接觸產生的果,必須由前因產生後果,名為因果緣起。如苗的種子慢慢轉
變為苗,苗種子存在時並無苗,有苗時無有苗種子,因果前後次序,這是肉眼可
見。當苗種子存在時,不就是苗的種子名,這是以未來果安立為因;種子存在時
無所謂是因或是果;“因”是借未來的果說它是因,“果”是借過去的因,說它
是此因的果。除了依因而說是它的果,依果而說是果的因;可是在種子位時沒有
苗果,我們取名為苗因,這是借某種角度來安立取名,不是真實如此,這不是完
全觀待。如長與短,大與小,好與壞等,這是相依而安立,所以緣起不止是因果
的緣起。
我們是以處在現在式說過去未來,可是現在式中並無過去及未來,雖然沒
有,但能依賴它而產生作用,這是事實。由此可知,無有一法是獨立性質存在的,
也就是所謂自性存在,如果是有,就不必依他而存在。了知除了因果緣起以外,
有更深奧的緣起觀。因果緣起也可知道,無有一法是自性有,如果是本具自性,
就不需因緣而生,大家都知道,果是因緣和合而有,這是事實。倘若果是自己單
獨存在,就不需依賴因緣,就是自性有。所以依名識安立的,才是最深奧的內涵。
這三者的緣起,必須有前者的基礎,才能了知後者。從緣起法可了知一切法無有
自性,因為自性不依他。
一切法唯名識安立而有,所以形成二諦;這些如幻由名識安立而有,如果不
是如所現般存在(世俗),要是從存在的境上去尋找時,找不到他的自性存在的
性質(勝義)。由二諦可以更深入體會四聖諦,從知苦斷集不會認為苦是唯名識
安立,如幻而有,會認為苦是實有;如果從境上尋找時,沒有知苦及斷集。在尋
找究竟性質所得勝義時,觀待而顯的是世俗幻相,這些知苦斷集證滅修道,都是
有的。二諦的內涵如《入中論》說:“由於諸法見真妄,故得諸法二種體,說見
真境即真諦,所見虛妄名俗諦。”所以緣起分為唯相緣起,就是如所現般,虛妄
不實;空相緣起,就是尋找一法究竟性質時,找不到,就是畢竟空。
因為已體悟到“空就是緣起”,就不會執著真實或自性存在,所以也就無所
謂的自生或他生;因為是緣起而顯現的現象,就是依他而有,就不是自性存在。
所以,我個人認為,所謂的涅槃無生、無起、不是因緣具足和合而起的,當我們
證悟空性時,會除去一切現象的存在,因而不會有真實、來去等相對的概念。但
這並不表示,沒有所謂的世俗的生滅或來去。只是說,在無漏究竟真實中,不會
顯現二相。但在此,我們必須要很小心,不要把空性認為是自性存在,有個真實
的空。也就是因為緣起,所以存在的無自性,因此說空,不是真實存在。
悟入空性,了知世間一切事物,而了知苦的空性,苦是緣起如幻,不再執著
苦是真實存在,因此苦可證滅,完全從非理作意的情緒中得到解脫,就是苦滅境
界。
經說見緣起即見法,從唯相緣起,可以見到如幻的一切法,慈心悲心,以及
愛我執過患,愛他心功德。見到大乘的資糧法,因此能見到如來,就是佛的報身。
因為經由大乘的方便品,行六度萬行,積集資糧,菩提心等福德,依此功德才可
以成就佛的他利報身。能夠見到空相緣起,遮遣一切法自性存在,可以獲得佛的
自利法身。佛的自利法身,以及他利報身,都是見到緣起而獲得。從如來真如本
性而來稱為報身,往真如本性而去,稱為法身。所以龍樹菩薩在《中論》中禮贊
佛陀,“能說是因緣,我稽首禮佛。”佛陀能夠自在的宣說甚深緣起道理,是諸
說中第一,所以我要禮敬佛陀。
現在先傳授“出世贊。”世間與出世間的差別,不在於身材的大小,是有無
現證空性,此人若現證空性,即名為出世間者,無法現證空性,即世間者;證得
涅槃之道,是依空性而證悟,空是唯一能夠達到涅槃。如果具現證空性,就是出
世間的聖者,最高真理的化身。因此這名稱是區別聖者與凡夫。
龍樹菩薩所著的出世贊,不只贊佛陀對甚深緣起的善說,同時讚歎佛陀自在
宣說。
1.頂禮出世間,由慧能證滅。
為利有情故,恒為大悲苦。
佛陀是慈悲與智慧的化身,在現證根本後得無二時,滅了二諦異共相,圓滿
自利法身及他利色身。
《中論》說:“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本文的“滅”
字與此禮贊文的“滅”字,有相同的意義。佛陀園滿的智慧,能滅除一切戲論的
功德,頂禮出世間的智慧。
佛陀斷了煩惱障及所知障,知道這二障是有情的苦因,希望一切有情斷除了
苦因,早日成就佛果位,在虛空未盡之前,恒存這種悲憫心,不僅給予一切眾生
快樂與快樂之因,並且還拔除一切眾生之苦及苦因。也就是說,佛陀的慈悲是自
然而生的。
2.遠離五取蘊,佛說無有情。
然大聖續念,利益諸有情。
一切有情眾生,皆是“無我”。也就是說,“人”是由五蘊聚集而成的,遠
離五取蘊,或五取蘊中,沒有一個實體的“我”的存在;但是依五取蘊取名為我,
這個我是存在的。猶如馬車,由支架車輪等組合,取名為車。每一個零件都不是
車子,而零件的總合,依車功能取名為車,離開車的支分沒有車;在馬車中尋找
馬車,是找不到的,只有名言安立的馬車。經說:“如即攬支聚,假想立為車,
世俗立有情,應知攬諸蘊。”在五蘊中找不到有情,離開了五取蘊,也無有情,
有情唯依蘊體取名而有。
本頌前二句是空相部分,無有自性的有情我。佛陀將有情的概念比喻為馬
車,由對馬車的分析,來說明人是依五蘊聚集取名而有,而這五蘊皆自性空,皆
無神我、皆無一個獨立存在的“我”,而就每一蘊而言,也是如此。
後二句從唯相來說,有情是存在的,是唯名安立的。空相不是否定存在,否
定萬法有自性。如果諸法具真實不變的本質,是有自性的話,就是一個獨立的存
在,而它的生起,即是無因。聖天菩薩在《四百論》中說:“若法有自性,何須
依緣生。”龍樹菩薩在《中論》中說:“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為是假名,
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這是說因
緣所生法,不是自性有,所以是“空”,原因不是本來存在,是依因緣而有,所
以沒有自性。因此緣起性空,遮止常邊及斷邊。因為緣起不是自性有,遮止了常
邊;因為緣起有,遮止了斷邊。一切有情是存在的,有情的痛苦,在世俗名言上,
都是真實。佛陀悲憫一切有情,都是給予利益,為了一切有情的安樂,恒住在大
悲中。後二句是禮贊佛陀的悲心。
3.慧者遍智說,五蘊如陽焰,
如夢亦如幻,亦如尋香城,
慧者蘊亦是。
前面說“我”無有自性,“我”是依身心安立取名而有。這頌說明“我”名
言安立處,也是無有自性,就是法無我。在此慧者是遍知一切,已證得最圓滿的
智慧。了知蘊體是因緣聚合的假相,如同陽焰、如夢、如幻、如海市蜃樓,不是
真實的,廣示於一切有情。這是破法執,有法執必有我執,因而生死輪回不息。
另種解釋,不只我是依蘊體安立,所依的蘊體也是如幻不實的假相,一切有
情也不是真實,連佛陀的無漏蘊體,也是假相。如《中論》:“非陰不離陰,此
彼不相在,如來不有陰,何處有如來。”在蘊體中以五種方式尋求,如來不是五
蘊,因為蘊是眾多聚合,如來就有很多位;在蘊體之外有如來更不合理,如來在
蘊體中嗎?或蘊體在如來中嗎?或如來控制五蘊?均不能成立。找不到如來,但
不尋找時,依蘊安立取名的如來是存在的。
談到空性時分為二種性質,一是人無我,一是法無我,無我就是無自性。其
實凡夫緣任何一法時,都會起真實執著。在眾多法中,為何只在人我執與法我執
上做文章呢?因為我們生煩惱時,有受者及受處,受者是人,受處是法。以有部
及經部的見解,認為見到悅意境時,產生貪的執著,是因為我見到的我,與受者
(我)相連結而生,由我執而生煩惱;見到好與壞的境(受處)而生的貪瞋,由
我的緣故而生煩惱。他們只說人我執,是生死根本,不說所依受處(法)。大乘
說法我執也是存在,不但見到的受者我有關,而對境上(受處)的真實執著,仍
是引起貪瞋煩惱之因。所以人無我要說,法無我也要說。人我執要破除,法我執
同樣要破除。受者與受處,彼此有相連的關係。從受者破除名為人無我,從受處
破除,名為法無我。因此下二部的見解,與唯識以上的見解是有差別。人無我與
法無我的差別,只是所依“有法”同,人是依身心安立取名而有,人不是自性有,
所以名為人無我。身心及外在一切事法,皆是因緣所生,均無自性,名為法無我。
人我執與法我執,只是所緣“有法”同,所執的自性並無差別。
4.若法從因生,無因則非有,
顯同影像性,何故而不許?
因為一切法由因緣而生,就是依他而有,不是自性生。如果法是因生,就
不是自己本有的,就是無自性。無因不生果。如同照鏡,鏡中影像好像是本有而
讓我們見到。但事實並非如是,見到是一回事,存在是另一回事。自己總覺得影
像是自性存在的,事實不是,是因緣和合而現。一切法如幻,為何不承認?
5.四大眼不見,此實眼何見?
佛作如是言,遍遮色真實。
四大是指細微的物質,極微塵。如四大及四大所造色,由極微塵積聚而成
色法,極微是眼睛無法見到,可是所造色法肉眼能見。前二句說明當色法被分析
成極微時,不是肉眼能見。後二句說色法究竟性質是空無自性。般若二萬頌說:
色本是空,色法不因空性而空。因色法本體是空性,三解脫門說不因空性而空,
法本空故。如瓶,尋找究竟性質時找不到,瓶的性質空,這是自空,而不是否定
瓶的存在。提婆在《四百論》說:“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若誰略生疑,亦
能壞三有。”只要對空性存疑,也能夠動搖輪回的根。空性非常重要,多觀察必
能體會一些。
6.無所受無受,故受性無我,
佛意許此受,自性全非有。
通常說我感受,心識有所領納,就會想到所受(受處),就是所受境。所以
就有感受者,感受(領納),感受的境(所受),三者是相依的緣起,不是個別獨
立可成。受者必須有感受,感受必有所緣境,才名為受者,其餘也是相依才有。
所以說無所受無受,心與境相依而有,所以感受無有自性。這是龍樹菩薩在《中
論》標準的分析推論,如去來品中說。因此受者、受、所受空無自性。
7.名與義非異,則火應燃口,
異則成無解,佛勝說此語。
這是說名與義是一或是異。對事物現象必須安立一個名才能表達,這個名是
世間共許為量;義也就是境,是存在現象,沒有安立名之前,無法表達。如果名
與義非異,就是一,說到火的名時,火是燃燒,同時應該火燒口,因為名及義是
一。名與義是自性異,成為各不相關,名就不能夠詮釋義,名有何用?
名與義不是自性一,也不是自性的異,一異都不能成立,名與義是彼此觀待
的緣起,不一亦不異。
8.作者及業性,佛依名言說,
互觀待為性,是為佛所許。
作者、作、業三者,佛依名言說。三者是互相觀待而有,並非各自獨立可成。
如果有自性獨自成的話,無作名作者,作者無業,不作而有業。
9.聲韻王汝示:已有無因緣,
福不依緣生。緣生則無生!
這是上一頌的結論。聲韻王是指佛。佛說:已有,是不經造作而有業,就是
無因無緣而有;福德不依因緣生,罪惡也不依因緣生。但是善業感善果,非福業
感惡果,這些是存在的,受者及所受是有的。“緣生則無生。”《三摩地王經》
中有這句。既然是因緣所生,就不是自性生,無生是無自性生。經說:“然生故
無生,以無生性故,唯緣應知空,知空能證滅。”名言的生是存在,但生是因緣
生,不是自性生,自性不生,唯有因緣生就是無自性生,所以說空,了知空性就
能證滅。
10.不知非所知,彼無知亦無,
是故佛宣說,知所知無性。
不知的知,就是知識,認知;所知就是境。沒有認知的作用,就無法了知所
知境;知與所知無,認知的作用也沒有。因此佛說知者知所知,三者無有自性,
三者是觀待依存的。沒有所知境,能知的識也無作用。
11.性相與名相,異則二皆無,
非異然非有,極顯佛明示。
性相與名相是一或是異,性相是存在的體性,名相則是存在的名義,如果性
相與名相是自性異,各自獨立互不相干,怎能表達這個性質是如此?異不能成
立。如果性相與名相是自性一(非異),二者為一,如前面所說,不能成立,是
不合理的。
12.遠離名性相,斷離聲詮相,
佛之智慧眼,令有情寂靜。
遠離了性相名相自性,斷除了聲音表達的種種實執,悟入勝義諦的真實。佛
以無比智慧宣說空性的道理,為了令有情得到究竟的安樂。
一般人認為有煩惱是正常的事,不必大驚小怪,生氣是理所當然,把煩惱認
為是心一部分,是生活的一部分,這是不能真正離苦得樂的主因。因而對生死根
本的我執,也不想去斷除。一切所見到都是真實存在,因此生死輪回。佛陀以大
悲心,為我們開示。如果要離苦得樂,只靠發願是不能成就。光是憶念也是不行,
煩惱的主因是真實執著。是否如此,佛是如何教誡,一切法不是自性存在,一切
法無有自性。了知這些道理,才不會對境起真實執著,才能真正離苦得樂。
13.實物非有生,非無非有無,
非自非從他,亦非自他共。
此法的生從何而來?如是自性有,有是已經存在,因緣是果正生未成,協助
促成果,假如果已生何需因緣,已有故。因此“有故無有生。”“故無無生”,
無無就是有,如果是無自性才有生,這道理相同。實物非有生,非無生,亦不是
非有非無生。非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共生。不是“有”生,不是“無”生,外
道及內教下部論師認為有是有自性,無是絕對無,墮入邊見。這裏所破的是執有
自性能生,不是破世間名言的生,成立生是緣起。
外道因中有果論,同性質的因引發果,果在因中已有,只是不明顯,所以說
自生;也並非他生,是指自性的他,那麼,他生他就不是同類相續,稻種應生小
麥芽,火焰應該生黑暗。破內教主張的他生,《中論》一品以及《入中論》六菩
提心中有詳細的破斥;自生不能成立,他生也不能成立,自他共是外道的主張,
有二種過失亦不成。金剛屑因破生,就是破自性能生,成立生是緣起。
14.若是恒存者,莫能成為滅。
非是存在者,亦莫能成滅!
如果事物存在是真實不變的,就是常法,永恆不變,不會成壞滅。不存在的
事物,也沒有壞滅,因為不存在。
15.且從已壞因,生果不應理,
從未壞亦非,佛許生如夢。
從自性存在巳壞滅的因,生果是不合理的。從自性存在的因,雖然因未壞的,
但生果也是不合理,因為自性是不變的,不能生。佛說生如夢幻。
16.滅或未滅因,可生眾果實,
生如幻象般,佛說生如幻。
世俗有因生果的法則,但生滅不是自性的生滅,滅是有為法,滅是依所滅生,
滅也是能生因,壞滅只是起壞滅作用;果在因位時不存在,果是後來顯現,所以
果前無,果後有,都能成立。滅不是斷,是另一生起的因,如種子變壞芽生;未
滅的因是正生,因此滅與未滅因能生果實。生如幻,因緣和合而現,佛說世俗如
幻。
17.尊說有情等,雖由遍取生,
亦由遍知成,無生亦無滅。
世尊說一切有情等,由非理作意,而生煩惱造業,所以輪回生死。由遍知了
知無有自性的生滅,生滅空無自性,而得到涅槃寂靜。
18.常則無輪回,亦無有涅槃,
無常亦如是,許輪回如夢。
諸法如果是自性常恒不變,也無有輪回,也無有涅槃;如果是自性的無常,
也無有輪回及涅槃,有自性即墮常斷邊。佛說輪回如夢幻。
19.外道計諸苦,自造及他造,
共造無因造,佛說即緣起。
外道計執苦是自造,自造就自造苦體自己受,如指不能自指,不可說自造
苦自己受。又說是苦他造,外說眾因緣名為他,他造苦給自己受。如果是眾因緣
造,就是眾因緣所生,就是無自性,如金釗的金不名為他。如果是他,就是異性,
就成為他人作苦,由自已受。又說苦是自他共造。自他共造有以上二種過失。或
是無因造。就有無量過失。這都是外道邪見問佛,佛不答。當知佛說苦是緣起,
苦是空。(本偈與十二門論觀作者門第十雷同)
20.若法從緣生,佛說即是空,
諸法無自性,無等獅子吼。
“法從緣生,佛說即是空。”如《中論》:“眾因緣生法,我說即是空,亦
為是假名,亦是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
這二句偈非常重要。因為諸法依因緣而有,是無有自性,所以說他是空,一切法
唯假名安立而有,因為緣起有遠離了斷邊;緣起無自性空,遠離了常邊,是中道
義。瞭解空性道理,名為基中觀。了知基中道的道理,名道中觀。佛陀自在的宣
說緣起性空,這乃是“諸說中第一。”
21.為除諸分別,故說甘露空,
若複執著空,佛說極可呵。
為了斷除諸法自性執著,學習空性,破除人我執法我執。如果反而執著空性
有自性,諸佛所不化,無藥可救了,這是錯誤的認知。如同唯識宗認為圓成實是
真實有,因為圓成實是諸法究竟性質,應該是真實有。也就是說空性是真實有,
這是嚴重的錯誤。有的人觀察勝義時,破除自性的當下,尋找了空性,但不是被
勝義識堪忍。被勝義識堪忍及勝義獲得,二者分不清,把獲得認為是堪忍。如尋
找瓶子的究竟性質,獲得了瓶子空性,如說為被勝義識所堪忍,空性就成為真實
有。這是錯誤的想法,佛說極可呵。如《中論》:“大聖說空法,為離諸見故,
若複見有空,諸佛所不化。”
22.事物依他空,如幻依緣起;
佛告諸有情,諸法無實相。
在《解深密經》中佛陀善巧的依眾生不同根機,把法分成三性三無性,遍
計執相無自性,依他起生無自性,圓成實勝義無自性。這是依眾生根機而說,非
佛本懷。內外諸法無有自性,這是實際情況如是。唯識說遍計執無真實有,依他
起真實有,圓成實真實有。對某種法說真實存在,某種法非真實存在。
23.今無少許生,亦無少許滅;
未來如往昔,通達空性義。
無有少許自性生,亦無少許自性滅。真實法是未曾有過,並非本來存在,佛
陀降生世間破除真實成無真實。無始以來無有真實法,以往無有真實法,未來也
一樣,諸法畢竟空性。
24.聖者等宣示,若未修無相,
豈能得了知?
我們多聽聞空性的道理,以聞所生慧不斷思惟,從內心深處生起,一切法除
了無自性外,別無他解,這時已經證得空性的比量。由這種比量反復串習,把比
量的二相漸漸淨化,轉為現量,才能真正得到聖者果位。
25.無相若不修,無能得解脫,
故佛於大乘,空性遍宣說。
空性是大小乘共的,必須依空正見才能得解脫,不修空性,不能得到解脫果。
不過小乘修習空性只為斷煩惱障,大乘學習空性,是為了他人也能學習空性,得
到解脫。所以大小乘學習空性過程不同。
26.贊可敬贊雲:今由吾諸德,
回向諸眾生,願從相縛脫。
最後龍樹菩薩以著作出世贊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希願遠離真實執著,由
了知空性獲得解脫生死。

You might also like